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互联网技术专业

时间:2023-10-10 10:43:19

导语:在互联网技术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互联网技术专业

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产教融合;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一、大数据实验班主要特点和实施方案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培养适应和引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为要求、以持续改进为机制”的工程教育理念,采取“课程内容优化、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式综合训练,企业顶岗实习,双向导师毕业设计”等方式达成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以企业需求为输入,以适应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输出的实用性高级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企业及大数据技术领域需求,定制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产业需求驱动,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了课程共建、订单培养、校企互评、共建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共建实践基地、课程实训、项目实训、毕业和顶岗实习等主题模式。方案实施:(1)合作目标: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真诚合作、讲究实效、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探索如何培养符合软件行业中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人才,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人才供应。双方可以立足自身的优势和基础,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项目孵化和开发、技术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同时进行广泛合作。(2)合作内容:在双方自愿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实习实训。开展特色专业培养多样化模式,利用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共同加速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依据学校课程需求考虑企业和大数据技术领域需求,调整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如MOOC、CDIO等),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用技术培养,通过功臣实践和案例教学,探索以工程实践为核心、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驱动的新教学模式。通过专业技术、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探索共建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科研力量,结合企业的实战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进行深入科研和项目实施的合作,实现双方资源互补,可以共建实验室,共建培养基地等。使得双方在技术创新和项目研发方面有新的发力点。

第2篇

(中国第一本系统阐述大体量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之作/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思路与转型逻辑)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京东商城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必将迎来一次颠覆性的革命。要想在大转折时代不被他人颠覆,传统企业亟需战略转型。

张瑞敏早在15年前就意识到了企业面向互联网转型已势不可挡,于是他带领这家拥有8万人的巨型传统制造企业,率先走上了变革与自我颠覆之路。

海尔以用户为核心,用扁平化、无中心化的方式重新架构网状的组织,用“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释放每位员工的活力,实现人人创客化。它致力于将信息网络化,搭建一个与用户零距离、对外合作无边界的平台,打通企业内外资源对接的那堵墙。

本书作者从张瑞敏不同场合的讲话中梳理出体系清晰的互联网思维,在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流程再造、创新等方面对互联网时代转型的海尔实践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介绍。海尔在互联网转型道路上的思考、方向、路径及所走过的弯路,可以为中国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提供最佳借鉴。

目录

第3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配电运检专业;实践

传统的配电运检工作主要是根据人工记录的方式,来对运检的主要流程和最终结果进行记录,而这样的形式具有较大的缺陷,这些记录文件很容易被损坏或者丢失,另外在记录的过程中也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其中的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再加上配电运检中所涉及的设备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对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掌握,同样影响了配电运检的规范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配电运检,以此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1.首先是其硬件的发展现状。硬件是支持移动互联网技术运行的主要设备,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提高,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中硬件种类的不断增多,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多。首先,目前硬件的种类较为丰富,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中,所集成的硬件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主要包括摄像头、重力感应器、WiFi模块、红外线、蓝牙和GPS等,不同的硬件实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同功能,同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使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变得越来越好。另外,设备的集成度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集成程度高的一大优势是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其中所携带的功能则越来越多,在这样的高集成设备的应用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储存容量越大,数据处理速度也在飞速的提升,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价格上的优势,使这样技术广泛的被人们所利用。2.软件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当中,其主要系统包括Android、ios和Windows等,这些系统有着强大的开发维护队伍和丰富的应用程序,在目前的系统应用中,安卓系统是应用客户最多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软件的更新速度正在进一步的加快,在目前移动终端设备技术含量逐渐增高的状态下,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正在不断的提升,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视频或者图片进行查看的过程中,其体验感觉与PC终端的体验感觉保持一致。在目前红外线和蓝牙模块的应用下,信息数据的传输可以通过这些模块来进行,而不需要架设传统的电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金,这样的短距离数据传输技术,答复的的方便了数据的交互和传输。最后,移动互联网技术中的GPS定位系统,能够精确的对位置进行确定,并且对运动轨迹进行记录。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中的应用

配电运检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建立在1998年,而这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配电运检专业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目前在配电领域当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调度指挥、电力检修、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理当中,而在配电运检专业当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设备巡视管理。在进行配电运检的过程中,设备的巡视管理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管理人员需要对特定范围中的电力运行设备,按照一定的巡视周期来对其进行巡视,并且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对巡视计划和巡视内容进行确定,并且将此计划指定给各个区域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下,这些计划在被制定之后,能够自动下载并传递到执行人手中的终端设备当中,并且对执行人进行提示,而执行人在对这些任务进行阅读之后,可以根据任务的实际内容来对设备进行巡视和检查。在进行实际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RFID识别技术和GPS技术来进行,对于有RFID标签的设备,需要在对其进行巡视到位之后,对标签进行读取,对于没有相应标签的设备,需要结合GPS信号来对其坐标信息进行精确确定,并且需要执行人员到达现场位置,来对设备进行巡视。另外,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设备的实际参数和其历史缺陷和检修记录,来对设备的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2.缺陷管理。执行管理人员在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设备中具出现一定的运行缺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缺陷处理流程,其主要流程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设备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出现的现场状况,执行人员可以在对其进行拍照之后,将图片和相应的缺陷资料传输到后台系统,后台系统中根据所传输的资料,来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消除计划的确定。在对故障进行消除的过程中,需要检修人员在对缺陷单进行签收之后,按照所规定的流程和标准来对故障进行排除,在缺陷处理完毕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拍照,并且将资料进行收录和归档。3.故障抢修。一般情况下,故障抢修任务的主要来源为调度中心所发现的故障和现场巡视人员所发现的故障,对于这些故障,需要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对于较为紧急的故障,需要巡视人员在对其进行应急处理。对于一般性故障,抢修人员在接收到故障抢修任务之后,需要根据标准化流程来进行故障抢修,在故障排除之后,需要对设备的故障排除位置进行拍照归档处理。根据设备故障发生的主要位置,可以采用GPS技术来对设备故障的具体地理信息和抢修人员所在的实际位置进行确定。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中应用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中的应用,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资源的短期交流互动,实现短距离的信息传输,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场执行人员的所有操作都能够与后台的服务器进行交互,这样能够避免在人工进行工作交互中所产生的额外工作量,另外,在实际的配电运检专业当中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数量众多的功能进行集成,使其存在于一个系统当中,有效的减轻由于工作任务的众多,而对职工所带来的压力。在实际的配电运检专业当中,工作的安全性是其中所需要注意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要求就需要保证工作人员来进行工作承接的过程中减少盲区,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整体执行力度,而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将所需要承接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记录,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工作中的实际内容,另外,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配电运检当钟的工作进展情况,并且对工作进行监督和知道,以此来提升配电运检工作的整体执行效率和结果,执行人员的移动终端设备具有提醒功能,这样能够保证在出现紧急故障的情况下,及时的对其进行解决。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执行人员的整体工作强度,防止工作承接当中所出现的工作盲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执行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当中的运用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配电运检专业的实际特点,对用户要求进行实时反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梁丽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79-80.

[2]蔡明宪.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7.

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社会公信力;媒体融合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社会各界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广播电视行业传统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社会发展速度逐渐脱节,无法应对新媒体崛起的冲击[1]。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加强发展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广播电视在媒体行业中的优势分析

(1)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传播效率、传播灵活性以及互动性等方面,广播电视媒体无法与新媒体相比。社会公信力强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之一,给予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传统的影响力,人们对于广播电视仍然有着较高的认可,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信息,人们仍然是以传统广播电视的消息为主,对于新兴媒体平台,人们更倾向于休闲和娱乐[2]。(2)具有较强的生产力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相继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信息质量整体水平较低。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内容往往可信度较高、文学水准较高,一些核心期刊、杂志以及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3]。从高质量新闻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电视广播媒体仍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能够为大众持续不断的输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提供优质的服务内容。新媒体行业的出现,虽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了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但是传统广播电视平台依然是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3)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从行业资源的角度来看,广播电视媒体有着新媒体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品牌建设、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特别是在新闻专业性方面,大多新媒体平台也是脱胎于传统广播媒体新闻管理理念及体系。传统新闻媒体还具有新闻评议、协会创设以及准则制定等也是新媒体不具备的优势。除此之外,广播电视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紧跟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积极引导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

2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极大地优化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新闻内容质量,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的来讲,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广播电视服务的功能性。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够让观众在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极大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恰恰是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缺陷所在。但是在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基础上,能够极大地调动丰富的网络资源,从而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和娱乐性,同时还能够大大地节省节目的制作成本。(2)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除了提升节目质量之外,通过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互联网,能够赋予人们网络搜索功能,能够让用户借助电视媒介来对信息进行搜索和整理;二是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加密功能,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安全保障。(3)扩大用户群体,推动行业发展近年来,传统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用户的流失,借助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的收视需求,进而留住用户,扩大广播电视行业的用户群体。从当前人们的收视习惯来看,有线电视主要服务的对象是老人和小孩,其他年龄段群体则主要依靠各种终端来获取信息。但是在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之后,能够实现两个平台的资源整合,让电视端也能够具备移动终端的娱乐功能,从而提升广播电视服务的全面性。

3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实现混合网络点播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体的来讲,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广播电视内容质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广播电视内容质量就是互联网技术非常突出的一个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节目的质量,丰富节目的类型,以此来满足观众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能够进一步对4K超高清电视以及高音质等方向发展,以此来赢得观众的认可。在传统的电视广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节目的画质和音质相对较低,尽管电视机、机顶盒等设备在更新换代,但是由于超高清资源数量稀少,导致节目画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借助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机顶盒可以与网络视频平台进行合作,例如哔哩哔哩、优酷以及爱奇艺等,获得更多的高清资源。除此之外,在移动终端,通过与网络平台的合作,能够极大地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资源,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可看性。(2)构建混合网络点播服务体系海南省最先开展混合点播业务,从混合点播平台的原理来看,其主要是借助数字电视的VOD系统,以此来实现点播内容的传输,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地发挥了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优势。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混合网络点播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优化。从付费方式的角度看,可以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进行合作,提高付费的便捷性。也就是说,用户能够像开通视频平台会员的方式在广播电视点播平台付费。除此之外,在网络点播服务体系下,甚至可以为用户开发一些定制性增值性的服务。(3)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从现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开发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提升广播电视服务的质量,从整体上来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速度。(4)加强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是实现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主力军,广播电视行业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因此,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行业必须要加强广播电视队伍的建设,保障广播电视工作能够高效率地开展。具体的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工作观念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和考核从业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还要对他们的职业素养进行考核,为广播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实现打下基础;其次,要做好对广播电视员工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升他们的学习意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最后,从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讲,要充分地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价值,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学习,积极将互联网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广播电视工作中。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因其知识对于众多学科而言十分重要,多年来一直是多数高等院校理工科等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由于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其知识结构相对复杂、知识内容十分丰富、知识体系相对完备等特征,让步入高等院校的初学者学起来有点不适应,对于教师来讲更是如此.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社交网络、移动媒体等逐渐兴起,这些互联网新技术、新工具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有何作用呢,高校教师该如何抓住机遇,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知识储备,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技术时代要求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

互联网技术时代与传统的时代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途径发生重大变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个人所需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习题,传统那种黑板式授课正在受到冲击;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社会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等的兴起,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也趋于网络化,这些均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接触互联网技术.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信息化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各个高等院校均在不断地进行信息化改革,以此来适应日趋竞争的办学环境,这其中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等众多学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信息化时代探索实施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十分必要.

(三)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增强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借助互联网技术,高等数学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比如采取PPT教学、采用慕课形式,答疑时采取课程QQ群等,这样既能够增强高等数学的授课效果,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从高等数学本身来讲,还是从高等院校变革而言,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变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内容

(一)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等数学授课以教师板书式为主,这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数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偏计算和推导,比如函数、极限、导数、微分等.上述知识点都相当重要,教师的板书过程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而,传统授课式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比如缺乏灵活性、授课效率低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多数高校课程都在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来讲,应该顺势采取PPT教学,促进课堂授课效果.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将高等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做成重点突出、设计精巧的幻灯片,在授课时加以强调,既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也利于知识点的有效讲解.

(二)授课内容改革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学生不再唯一依靠课堂来获取知识,为了吸引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高等数学的教师应该在授课内容上进行创新,比如讲到导数时,这是一个应用性十分广泛的概念,教师应充分讲好其的实际应用,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可以结合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也可以结合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等,让学生明白高等数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基础性.

(三)教师素质提升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教好高等数学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该懂得计算机等辅助教学硬件的操作,懂得课程PPT的制作,这些对于年轻教师而言相对轻松,然而对于那些较年长的教师来讲,并非易事;其次,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互联网发展动态,比如电子信箱、微信、QQ群平台等,可待时机成熟,将此引入授课过程,实现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课程知识;第三,教师还应关注慕课,认识其对高等数学授课产生的深远影响.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数学授课面临着多方位的改革,教师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三、应对措施

互联网技术已然融入人类生活,并将持续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更是如此.为了进一步地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授课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过去曾有争论是否应该在高等数学等授课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持反对的理由是互联网技术引入不利于这类偏计算的课程的授课效果,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这些不无道理,然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中是发展趋势,我们不应因噎废食,应转变观念,思索如何才能够让其发挥更好的作用,积极主动采用互联网技术,从而提高授课效果.

第6篇

一、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发展也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创新和发展。因此,为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发展不仅能享受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市场经济中各方面的信息能有效共享,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及信息更新的效率更高,而互联网技术也会使得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都能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而逐渐实现企业各部门信息化管理。例如: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发展中可以借助网上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并对网上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如今,网上销售所产生的财务数据已经不再是静态的数据记录,而是动态实时变动的记录,数据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更具有指导性意义。此外,借助互联网技术也满足企业对自身财务管理更精确全面的需要,也满足企业对市场判断力准确程度提升的需要,对企业发展和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安全的需求

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已逐渐使世界的信息流通成为可能,而企业财务管理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运用网络财务财务管理系统,使企业财务管理和传统的财务管理相比更透明化。因此,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需要逐渐创新和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安全性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更加安全。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因此,为能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安全程度提高,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安全还需要对财务管理数据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和设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防止病毒的入侵,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安全。

二、互联网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对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向着服务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社会上逐渐出现一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主要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它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分散在集团内部的下属企业和部门的资金、财务相关的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这种工作方式正好展现互联网时代的精神。

1.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以适应当今市场环境,企业的发展要对财务管理加以创新,并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管理有效结合起来,而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逐渐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必要的变革和发展。财务管理是企业中比较重要的管理部门,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不仅要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慢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资金利用程度。同时,促进企业的财务实现各部门的共享,逐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使用效率和质量,逐步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2.制定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自身生存环境密不可分,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情况下,帮助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且财务管理的目标也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创新,还需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发展形势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经营业务发展在逐渐改变,在财务管理中对企业财务资料进行共享,以信息资料的发展促进企业更有效的运行,保障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益。此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确定和明确,并对企业发展模式加以创新,促使企业?m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3.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处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已经逐渐摆脱距离的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逐渐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其管理模式有效创新,不单改善传统财务管理中分散的管理方式,使企业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此外,加大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对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创新,不仅需要对企业管理的流程进行完善,逐步利用集中化形式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处理,还需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能将共享平台内的各项信息资料进行共享,完成更高效率的财务报告等工作,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4.创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以精细化的战略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中,更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智能制造面临的更多是个性化、小批量的定制,这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来说要求更高,每个客户、每一个订单及产品成本都要精确的计算出来,随之进行定价决策。互联时代还产生一种“网络协同制造”,这种方式要求企业降低自身的库存量,把自己的存货放到供应商那里,这就产生相应的委托寄存或寄售之类的业务,这类业务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能使一些非常专业的信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数据等)容易通过互联网进行获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手段。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产业关联

一、 引言

2014年,互联网企业开始大规模向传统文化企业投资和并购,传统文化企业也纷纷通过互联网开拓新业务或开发互联网商业新模式。例如,腾讯开始进军电影产业,阿里巴巴认购“文化中国”股份,百度成立影业公司等;传统文化平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也纷纷通过“版权行动”加入互联网视频竞争。互联网企业整合了传统文化企业线上线下渠道,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壁垒逐渐被打通,传统文化产品的创作、营销、传播模式更加多元化。互联网企业利用用户消费数据,分析文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迎合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文化产品开发。互联网企业已经渗透到传统文化的资本运作、内容创作、演艺明星、推广传播、销售发行已经文化衍生品等产业链各环节。

互联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无边界平台,传统文化产业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与互联网对接,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生文化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活互联网文化消费,推动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不是把传统文化产业照搬到互联网平台进行经营,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产业新业态。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交互融合也正逐步推进,互联网思维模式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各部门。互联网对文化产业不仅是技术上的变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理念和产业化的变革。互联网通过整合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创意、文化信息等要素,形成了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生态系统,消除了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之间的时间与空间隔阂,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催生了大量平台型文化企业和平台型文化集群,颠覆了传统商品交易模式,通过“免费”以及“开放”模式广泛吸附客户,形成“注意力经济”。

二、 互联网技术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产业高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态势。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文化特性,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进步伴随着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也更新了文化传播的工具和方式。

1. 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消费意愿。互联网已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覆盖了世界每个角落,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信息消费的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移动智能终端获取信息的媒介,文化消费主体逐渐从被动消费发展到主动消费。通过互联网,消费者可以主动在文化产品生产中嵌入自己的创意,彰显自己的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互联网不仅可以使消费者参与到文化创意生产环节,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发展粉丝经济。文化企业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从而催生了文化电商平台和文化众筹平台,开辟了文化产业融资新模式。

2. 互联网技术消除文化产业各领域之间的壁垒。传统文化产业各领域界限分明,各行业主管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例如,报纸、图书、广播、电视、手机等,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推进,传统媒体部门都与互联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互联网技术可以使不同媒介信息实现无差别转换,如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互联网技术使传统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的界限逐渐缩小,文化技术鸿沟逐渐被消除。互联网不仅消除文化产业之间的技术壁垒,还可以消除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资本壁垒、市场壁垒、人才壁垒等。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做文字编辑,还要懂摄影、视频、采访、编辑等全媒体新闻流程;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打通文化各部门之间的融资障碍,并可以实现文化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

3. 互联网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更新,给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我国大中型国有文化企业大多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而来,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存在文化发展环境的种种弊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束缚。然而,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国有文化企业被迫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不断突破,互联网技术也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技术也推动文化企业管理不断创新,解放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重阻碍。

4.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一方面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效应,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国民经济a业影响和波及效应。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激发出来的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效率提升和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催生了文化产业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的融合,可以提升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附加值。我国文化消费缺口很大,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带来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潜力的提升,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5. 互联网技术传播具有文化性。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所传递的内容,并且这些互联网技术冲击着现存的文化系统和社会结构。互联网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化环境影响互联网技术。文化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母体,它会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领域。社会上需要的技术是最能符合主导群体价值和利益的技术。其次,文化环境特征被互联网技术直接表征。每一种新媒体形态的出现,都体现了当下的文化环境,例如,职业习惯的表达,心理观念的形成等,都可以通过语言或符号由新媒体进行传播。再次,互联网技术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环境。在后工业化时代,文化与科技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文化变迁,技术文化本身就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变更着文明节奏。

6. 互联网技术提升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人类传播媒介从口语传播,到触摸屏、互联网、虚拟现实、全息影像、WIFI等从时间和空间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创造出新的传播路径,极大提升了传播效果。互联网技术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将社会互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通过互联网,主客体作为文化传播双方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实现角色互换,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内容与互联网文化和情感的高度契合。互联网可以把我们熟悉的文化经过重新包装,展现出新的创意形态,需要人们重新审视、理解和接受这些文化。

7.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竞争力。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能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文化产业的创意生产、设计、发行、消费等价值链条将被激活。其次,互联网的智能化可以塑造智慧城市。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合成技术,城市现实空间将会和虚拟空间对接,使城市的旅游文化、创意会展、文化设施服务等实现升级换代。再次,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优化重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通过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对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例如,深圳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有效拓展了文化产业链条,并催生了新兴的文化传媒业态。

三、 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融合

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1. 互联网与新闻出版发行业融合。互联网与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要坚持传统出版与互联网的优势互补,推动两者在内容、平台、渠道、经营等层次深度融合。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需要实现纸质媒体、音频、视频以及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融会贯通,即“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传播”。数字互联网技术是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支持,内容创新是传统出版与互联网融合的根本。传统出版要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出版业大数据分析,积极发展在线培训、移动数字阅读、知识服务、电子商务、按需印刷等出版新业态。此外,要着力解决互联网与传统出版融合的版权保护问题、技术短板问题,实现用户、生产和技术需求的有机衔接。

2. 互联网与广电服务业融合。为适应消费者需求和受众理念的变化,传统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广播电视行业需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减少对传媒产业的直接干预,建立明细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监管体系,建立政府和国有传媒企业的责权利关系,避免传媒产业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相应建立传媒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传统广电媒体要积极进行内容创新和产业融合。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和互联网有机对接,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广播电视运营模式、制播方式和经营理念等。广播电视媒体要将内容生产放在产业链的突出位置,积极寻求广电媒体内容产品与互联网的契合点,实现跨媒体、跨产业、跨区域并购重组。第三,广电服务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多元化经营。广电媒体需要利用互联网,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围绕互联网经济主线,开发互联网衍生增值业务,推动互联网与广电媒体的深度融合。

3. 互联网与文化艺术业融合。互联网与文化艺术业的融合,可以形成互联网艺术产业,其可以作为传统内容产业的载体,为传统文化机构服务,例如,艺术馆、剧院、博物馆、画廊等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升艺术影响力,提升文化产业价值链。互联网艺术业也可以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依托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成为艺术作品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艺术可以作为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参与市场交换,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实现产业化运营;也可以作为公益性文化产品,由政府来提供,满足整个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然而,市场化运营可能会带来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等问题,公益性取向可能会面临经费不足,两者的冲突需要政府协调。

4. 互联网与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融合。互联网与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比例,优化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互联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次,要健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服务业的投融资政策。要引导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网络文化产业,降低网络文化产业的交易成本。再次,要加强网络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区要完善移动技术、宽带技术、网络架构优化技术建设等,优化网络资源的数字化。最后,要健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水平。网络文化部门要维护网络文化市场的交易秩序,并强化监管责任,净化网络文化产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5. 文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文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可以通过合资并购成为新的文化企业主体;也可以与互联网平台进行有机衔接,实现文化产品的在线和交易;还可以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文化战略投资、文化品牌培育以及文化产品物流配送等,整合文化产品的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文化产品产业链周期的融合。文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制造业,带动广播电视电影设备制造、数字通信设备制造、数字印刷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制造以及数字娱乐设备制造等的转型升。文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产业规制的放松和自由化,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等因素的驱动。

四、 政策建议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品渗透了文化生产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主导模式,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

1. 大力推进互联网文化消费需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会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生前后向关联效应,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还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性产业,难以产生规模经济优势。互联网条件下,我国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需要创造良好的互联网文化消费社会环境,通过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文化消费意愿,激发城乡文化消费潜力。我国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还需要通过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新业态,创造和引领新型文化消费需求。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强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间需求,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2. 通过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实现供给侧改革。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供需错配”,文化消费需求虽然增长迅速,但文化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产品或服务存在无效或低端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实现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均衡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并使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我国国有文化企业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I制度,理顺政府和国有文化企业的责权利关系,通过重大文化项目带动资源要素向骨干文化企业集中,还要通过互联网金融建立多层次文化资本市场,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兼并收购。对于小微文化企业,要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互联网激发文化市场创新和创业活力,建立政府和中介组织为主导的文化服务平台,引导互联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 加强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文化产业中,投融资、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等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与版权存在一定的联系。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如果创意不能有效得到保护,那么创意人员所耗费的大量投资难以收回,其创作积极性将受到毁灭性打击。文化产业在在美国称为“版权产业”,版权制度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强有力的版权保护制度可以有效打击和遏制盗版行为,进而激励新媒体文化企业的创新行为,并能有效提升新媒体文化企业的市场投资活力。

4. 激发互联网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市场活力。科技和体制创新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推动文化资源重组和文化体制变革,例如,深圳自身的文化资源比较贫瘠,但是却以开放和创新的精神,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催生了大量以腾讯、华强文化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因此,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的新媒体企业,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阳.破局,互联网再造传统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2014-09-04.

[2] 花建.互联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发力点[N].光明日报,2014-12-15.

[3] 陈少峰,侯杰耀.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4] 花建.“互联网+”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N].解放日报,2015-08-16.

[5] 黄鸣奋.互联网艺术的产业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2).

[6] 迟树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的政策体系研究[J].理论学刊,2011,(1).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项目号:2016B091);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号:162400410506);郑州大学“新媒体与公共传播”学科招标项目(项目号:XMTGGCBJSQ21)。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风险;解决措施

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新兴利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来进行资金交流的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中,有着非常高的市场信息对称程度,通过网络资金融通的双方可以直接进行对接,这种金融模式具有非常便捷的特点,而且让资金融通受到身份、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资金交易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减低交易的成本。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对大型的资金融通有着有利的影响,还能够对居民理财和投资的渠道进行扩展,同时还能够为一些人提供大量的创业机会。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1.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一共分为两种,分别为技术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性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风险在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互利网技术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由于计算机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都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就会受到一些互利网技术的攻击,导致客户的资金和资料数据遭到窃取的丢失,从而为客户带来经济损失。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选择风险在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就导致金融不能够跟得上互利网技术创新的步伐,为客户带来一些比较差的体验,为互联网金融的生存带来了很多程度的威胁。

2.业务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虽然目前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加护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还有很多的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操作程序不够熟悉,而且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没有能够让交易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的条件,这就会在资金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风险。(2)很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客户的支付信息、客户信息等很容易出现泄漏,导致资金的安全缺少保障,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

3.政策风险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有着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任何还没有出台的政策法规都会给都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的突发性、广泛性、传染性和隐蔽性的都随之增加,所以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政策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风险。

4.货币风险

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中使用的资金是虚拟货币,因为虚拟货币具有较高的流通性而且不会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约束,所以导致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快,这样是很难对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进行估计的,从而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现象,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制定产生一些影响。

5.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是互联网本身带来的信用风险,第二种是互联网金融服务以及客户之间的道德信用的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网络虚拟的平台,而且还缺少足够的正规的管理和相关的拍照,这样很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而且很多客户会因为信息掌握的不够而产生资金受损的现象。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措施

1.加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立法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进行防范的首要任务就是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资金融通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进行制约,同时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中介性质进行明确的规定,以此来确保资金交易环境的合理性。其次,还应该对我国的信息体系进行完善和建立,从而保障资金交易双方的信息都是可靠的,而且还是受到保护的,对互联网金融中各个环节的责任进行明确,防止资金交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行为。

2.鼓励信息技术的开发,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保障人们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对网络环境的监管能力,给我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开放自由的空间,应该鼓励互联网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相关部门还要能够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资金的支持,加强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完善,这样能够降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程度,能够有效的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客户的信息安全进行保障。同时还要对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提高,增强对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的抵御能力。

3.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标准

为了减少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就必须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准入标准进行提高,并且还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市场准入检查制度,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审阅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要把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保密能力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杜绝因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不会被泄露而造成一些严重的损失。

4.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人员管理

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队伍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首先要能够对一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人才进行引进,这样能够适当的缓解我国这方面人才不足的缺陷。然后要能够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样能够保证行业内部保持高效长期的发展。其次,我国各大高校要能够开设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专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的,而且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而所需要的这方面的人才也越来越多,我国各大高校要能够把计算机专业和互联网专业进行有机的整合,开设专门的互联网金融人才裴炎的专业,这样能够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储备力量。

5.健全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我国国务院在2015年批准了中国银行等企业共同组建的互联网金融协会,随后,各个地区的也都逐渐出现了互联网金融协会。这些协会都了相应的行业健康维护法则和行业经营规范,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做出了自律的公约。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越来度越大,而且也出现了混业模式,所以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的时候要分别分为分业和混业这两种模式制定不同的监管模式,从而对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安全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是新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互联网金融在为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还有非常严重的风险需要我们去应对,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越,徐超,于品显等.互联W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J].社会科学研究,2014,(3):28-33.

[2]周小娟.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时代经贸,2013,(22):113-113.

第9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新模式,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了让农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不断的实施“互联网+”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最终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1“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效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完善了人们的工作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要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实施“互联网+”战略,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互联网+”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能够对农业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农业发展的环境一直很闭塞,无论是技术还是信息需求方面都比较匮乏,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市场信息互通,还能够保障交易双方实现直接联系,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改善经营决策,从根本上降低了其市场风险,为农业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互联网+”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互联网+”技术作为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农业中间环节,降低产品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比如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农民获取更多的供求信息,增强了信息渠道,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具有更为广阔的销路,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益;最后,“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当代新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互联网本身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同的作用和效果,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农业信息的传播以及农作物的实时监测,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健康性。

2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有效途径

2.1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业便利销售渠道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业便利销售渠道,我国以往的农业交易不仅方式繁琐,而且也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要。随着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出现,将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多个地方,为农产品提供了便利的销售渠道。这些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立既能够快速的聚集大量的消费群体,同时也能够凭借着专属的平台特征发挥农产品的市场特色价值,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产品销售方式,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开创新的销售渠道,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不仅为个体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动力,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业精准化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产水平是保证一个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想要提高我国农业水平,首先需要从根本出发,改变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业发展的生产水平,运用高科技技术到农业发展中,在农业发展中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机械化的运用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深层次运用,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更加贴近需求,能够更加精准化,使农业生产者才能够实现更高的收入,缩小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2.3培养“互联网+”专业人才

要想在农业发展中更好的实施“互联网+”战略,就需要不断的为农业发展培养互联网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的互联网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高校要加强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开设更多相关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此外,还应当培养更多互联网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使他们了解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加快当地的农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