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时间:2023-10-10 10:43:28

导语:在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第1篇

关键词:节日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启示意义

1.中美节日的起源与差异根源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然而,美国的节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

2.中美传统节日对比研究— 春节与圣诞节

中美两国的传统节日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性,具体研究两国节日的风俗礼仪,进一步了解节日所体现的各国的文化。在中国,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大概在周朝时,中国人已庆祝这个节日了。它是一年之始,又在新春时候,一切充满了生机和希望,人们便乘节日之时互相祝贺.

在美国,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届时,千千万万的美国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团聚。圣诞之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就是聚会。大多数欧美家庭成员团聚在家中,共进丰盛的晚餐,火鸡是圣诞大餐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有家庭成员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弹琴唱歌,共叙天伦之乐。

由此可见,春节和圣诞节都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强调幸福和谐的因素。但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乡之情,以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的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与仁爱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刻体现。然而美国更多的是为上帝给予的礼物而祈祷,强调基督教所倡导的仁爱与平等的精神。

3.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区别

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中美两国的传统节日体现着共同的象征意义,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然而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这一点中国和美国截然不同。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中美文化的差异进而促进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简言之,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是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习俗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

3.1 以吃喝饮食为主题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讲究饮食,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成为文化的隐喻的符号系统。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文化意蕴的饮食风俗:如清明节的冷食与雄黄酒,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和酒,春节的饺子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

中国节日体现了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的思想,崇尚集体主义。

3.2 以玩乐为主题的美国传统节日文化

美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的,除必须的饮食营养以为,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必须通过信仰上帝,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从而得到净化和快乐,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解脱和快乐。同时,美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体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

4.中美节日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意义

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因此通过从两国节日文化差异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进而应用于我们的跨文化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从中美两国敬拜的角度讲,中国人敬拜的诸神,民间词语中的“上贡”、“烧香”等,无不灌输给人们这样一种文化:过节就是要敬比自己能力强大的人或神。这种敬拜是一种基于心灵的精神的信仰的理想,而生活的本身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过程。美国人更多是以平等的姿态共享节日的欢乐,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最后,从表现形式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年节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西方人的年节,特别是对基督徒来说,它代表了耶稣的诞生。他要求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从中美两国庆祝节日的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美国人比较具体;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美国人注重实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美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节日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成为了中美两国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享受节日的盛宴和感受节日的浓烈气氛时,不妨体味一下中美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这对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具有极大的好处;并且可以让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会,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使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愉快。

参考文献:

[1] 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9.

[2] 耿卫忠.《西方传统节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45—86.

第2篇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节日;策略

利用小学课堂作为媒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起^承和弘扬民族传统节日的意识。客观审视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广泛传播、发展我国流失悠久的传统节日是每一个人应当肩负起的重任。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节日的渗透和策略进行浅析。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外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有的小学生越来越愿意过“洋节”,而逐渐淡忘了传统节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继承、弘扬传统节日的优良品德意义重大。首先,继承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蕴含着一个小故事,都与民族优秀人物有关,而民族人物的优秀品质正是在传统节日中得以体现,比如“寒食节”,相传寒食节是为纪念晋国人介子推。介子推跟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立下大功,重耳后来继位,没有忘记介子推,就想请介子推上朝领赏,介子推却不来,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就和母亲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很伤心,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相关节日的历史人物故事,不仅能起到引领学生自我品德塑造的方向,而且还能弘扬民族精神。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1.比较传统文化的异同,正确引导学生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以“中华民族风俗”为主题展开,从各层面讲解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教师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也可以设定一个“节日文化知多少”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在网上查阅或者是在社区调查访问,分类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的各种知识,在班里进行各自的演讲,然后通过调查分组,分为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组合喜欢西方文化节日组,让各组成员列出自己知道的、喜欢的节日,对其进行归类,最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传统节日,接下来各小组自由发言对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阐述,在这一过程中,能发掘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很多的故事情节。而西方文化就显得比较形单影只,在讨论的过程中,证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人物魅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弘扬传统节日的荣誉感。再比如,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动员学生来一场“端午诗歌大赛”,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也可以搜集一些自己认为是非常出色的相关诗歌,然后动手编写小报在学校的报刊专栏上予以展示,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带来的情感体验。

2.挖掘节日素材,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节日中为学生讲解涉及节日方方面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比如,元宵节始于宋朝,主要是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全家团团圆圆。教师可以在元宵节这一天借来灶具等,带学生做元宵,让学生充分感受节日的气氛。在实际的动手过程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并对学生讲解元宵节主要吃的食物就是元宵。元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的,另一种是带馅的,有酸辣甜咸香五种口味,可以煮煎炒炸蒸,让学生感受我国先祖人民的智慧,食物的吃法如此多样,从而吸引学生主动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再比如“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而这天主要会吃腊八粥。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这就告诉我们,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帮助穷苦人民,弘扬乐于助人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不断给学生讲解传统节日的历史人物和民俗风情,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是每个国人都要担负的重任,教师应利用小学课堂宣讲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节日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对《文化生活》课程性质的理解

相对于其他三个必修模块,《文化生活》模块更具有其独特点,其他三个必修模块我们可以从课程“由旧到新”的变化去理解,而本课程则注定要从“从无到有”去理解。在使用期间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说他像历史,而不是历史课;像文学,而不是文学课;像艺术,而不是艺术课;像伦理,而不是伦理课。而这些反映了本课程最大的特点,虽然没有现成的与之相互对应、相互独立的学科背景,但教材内容的编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和人文价值,凸显了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的时代意义,增强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因此其学科定位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当然其性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

二、对开设《文化生化》课程必要性的理解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现象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中学生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化层面。因此,以学科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同时其开设也体现了随着时展,社会的变迁,课程设置也会不断完善,日渐成熟,作用也更加显著,所以《文化生活》的开设更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的表现。

三、对《文化生活》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认识

教学的前提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因此总体把握教材的内容目标体系尤为重要。

《文化生活》教材总体框架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的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集中讲述我国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内容呈现的脉络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而每一单元下设有课题,课题下有框题、目题。目题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此外,教材除正文外还设有辅助文,它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和语录等栏目,它的设置既丰富了教材的信息量,又没有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又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这也是本教材的一大亮点。最后,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课,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对《文化生活》教学的认识

《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之一,就其基本内容来说,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就其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文化生活热点问题组织教学。特别是结合本地的实际,介绍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诸如文学,建国后以赵树理、马烽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戏曲,山西素有“戏曲摇篮”的美誉,“四大梆子”很早就是中国戏苑的奇葩。民间艺术,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的民间艺术,山西既是民歌的海洋,也是民间文学、绘画民乐、舞蹈的荟萃之地。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比如传统的民族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节日的由来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必须从他们的传统节日入手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为此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诸如中西方节日的起源与形成差异、中西方节日庆祝方式的差异、中西节日礼仪差异在宴席上所反映的性格差异、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差异之服装的色调差异等。通过对中西传统节日映射出的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充分认识中西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克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再次,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从而使课程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 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人类是从“类人猿”的人类始祖进化而来的,在最初,世界各地的猿人,并没有出现本质的区别,都要进行采集、狩猎劳动,在山体洞穴中过着群居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在原始社会早期,中西方的原始人类并没有出现差别。也就是说,中西方民族及文化传统的差异,绝非是从人类诞生之时就产生的,而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受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的结果。

1.中国:农业文明

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中国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走上农业生产的道路。粮食作物成为了维系人们生存的主要食物,农业被视为“本业”、“主业”。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强、作物生长规律性强、易受气候和天气影响和劳动地点固定这四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农业民族所特有的观念、意识以及文化特征都深受农业生产特点的影响。由此中华民族养成了善于总结经验、不屈不挠、勇于探索、顽强拼搏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质。

2.西方:畜牧业文明

畜牧业是欧洲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对西方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观念意识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

和农业相比,畜牧业有受季节或天气影响相对较小等特点,导致了西方民族与以中华民族为代表的东方民族在物质、精神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差异。如:由于畜牧业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和束缚相对较小的原因,极大的促进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冒险精神、自我中心意识等等,形成了和中华民族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中西方节日习俗比较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中西方节日文化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

从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习俗上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节日习俗的起源与目的不同。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祭祀与神灵信仰等,主要目的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而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虽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许多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

我们以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和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为例,看看中西方节庆习俗的差异。

1.中国的春节习俗

第一,春节的色彩。红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大红福字、大红灯笼、大红对联、大红花,一派喜庆和欢乐的景象。这一天,连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们也穿上传统的红色唐装,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第二,除夕年夜饭。中国人的习俗是除夕夜包饺子,全家老小聚在一起举杯共庆,互相祝福来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随除夕夜幕降临,便是万家灯火,鞭炮连绵不断,城市与乡村都沉浸在祥和、喜气的气氛中。

第三,守岁。除夕之夜除了吃年夜饭之外就是守岁。近些年来人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晚会。春节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播放到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午夜12点的钟声一响,外边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烟花闪闪耀眼,火树银花,把大年夜带入除旧布新的雄壮气势中。大家欢呼雀跃着:“新年好,新年到了!”家家电话声不断,互相祝福。

第四,压岁钱。中国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传统风俗,那就是除夕晚上或大年的早上做长辈的要给自己的儿孙们发压岁钱。压岁钱是父母、长辈对孩子们吉祥如意、快快长大之类的祝福。初一大早,孩子们穿上新衣,带上新帽,高高兴兴地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面前磕头拜年,然后揣着长辈们给的崭新钞票,尽情地玩耍,无忧无虑。

2.西方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在其节日习俗中除了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还有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和圣诞宴会。

第一,圣诞老人。欧洲每年的圣诞节期间,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圣诞老人”是最受欢迎的角色。千百年来人们都相信,圣诞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人每个有孩子的家庭,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袜子。因此,孩子们人睡前都把袜子放在壁炉旁或床头,并给圣诞老人留些好吃的食物,作为他的夜餐。

第二,圣诞树。圣诞树是圣诞夜的必需之物。圣诞树一般采用松树,树枝上挂着各种玩具、礼品,五光十色小圆球,绚丽多彩的灯泡,树顶往往要装饰一颗明亮的星,以照亮“东方三王”赴伯利恒朝拜圣人的道路。

第三,圣诞礼物。圣诞节送礼物给家庭成员和好朋友的风俗非常流行。各家各户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大人和小孩在圣诞期间都能收到圣诞礼物,常见的是同事及朋友之间互相赠寄的圣诞卡片。

第四,圣诞宴会。圣诞大餐包括作为主菜的家禽(如鸡、鸭、火鸡等),以及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甜点通常是水果饼、干果布丁或百果馅饼和冰淇淋。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都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稣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的圣诞树唱歌跳舞。

三、结语

节庆习俗和婚礼习俗只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小方面,我们在学习一种外国文化的时候,不仅要学习不同的文化形式,还要了解这些不同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彼此交流和学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地随着交流与交往传向世界。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外来的文化,这些文化所蕴含的观念、意识逐渐深入人们的头脑。这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今天我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和要素,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毅(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85-298

[2]李军、朱筱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29

第6篇

一、充分利用民俗活动培养文化意识

如今Thanksgiving(感恩节),Father's Day(父亲节)和Mother's Day(母亲节)等等西方节日成了社会上的一种时尚。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在庆贺节日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一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例如教学中提到圣诞节来临之际,给学生们讲讲圣诞故事和圣诞习俗,同时不妨再将之与中国的春节比较一下。当Father's Day(父亲节)和Mother's Day(母亲节)到来时,我们鼓励学生替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向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得到文化的熏陶。

二、利用教材,全面渗透文化意识

新改版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很多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每一种方法都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教材中的那些涉及跨文化内容的语篇是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素材,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英语以及其它民族的文化知识。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重点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美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等,在传授这些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对英语中的这些语言现象赋予“real English”的意义。

三、利用电脑,电视等媒体,感受文化气息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背景;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一、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穿插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按说英语口语课堂应该具备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敢于突破自我,大胆地开口说英语,这是我们开展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到底怎样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呢,这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就现在而言,在英语口语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西方节日的介绍,但是往往都属于泛泛而言,学生对这些节日相关的背景知识没有深刻的认知。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内容进行改进:首先,英语口语课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且非常地道的英语表达语句,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懂得什么时间、什么境遇下选择怎样的语句回答更为得体。换句话说,学生必须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时候怎样说如何说是最得体的表达。在实际的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可以介绍节日的由来,和节日相关的历史原因以及怎样庆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节日和中国类似的节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节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加其文化常识,如此,学生既会语言的表达又会对文化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尝试全英文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异国英语环境

良好英语环境的构建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也非常重要,一旦具备良好的环境,学生会适应并作出语言行为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全英文教学模式的运用,一方面是对教师英语水平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挑战。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基本都具备非常大的语言模仿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要有标准的发音,这会对学生语言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学习语言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全英语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除外,全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平,在全英语的课堂上很有可能出现一部分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基础,帮助学生熟悉并不断适应英语环境。

三、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要尝试多运用,并且要学会借助异国文化材料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使用。作为英语学习者,运用好网络同样是推动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在网络的帮助下找到异国的文化材料并且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教师在选择教学文化材料时应该尝试着寻找异国的文化材料,比如,在介绍关于感恩节的游行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下载一些真实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资料。如此,学生才能对西方庆祝节日的方式感受的更加深刻,这是推动学生形成西方文化认识的好机会,并且非常有利于学生未来夸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四、对比中西方节日,有效培养学生中西文化差异意识

中西方本身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以节日为例,每个节日都有所差异,节日和本国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节日服饰等等都和文化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节日也是形式各异,以中国的鬼节为例,人们通常都会焚烧纸钱去寄托对逝世亲人的哀思,虽然说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一定的差异,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西方的万圣节和中国的鬼节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也有相似之处。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在传授文化常识的同时还要做好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对东西方节日的不同有直观性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文化差异意识。在对比文化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光形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意识,还形成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认知。

五、提供真实可靠的口语交际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

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提供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现在,虽然学习英语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可以运用英语表达自如的人却在少数,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语言,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不能单单传授知识,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学生学会语言是我们的目的,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其可以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收放自如的运用语言。在课堂口语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景教学对语言环境进行模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在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表达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尝试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看学生是不是运用了Chinglish。这是因为学生在国内使用英语的时间和机会通常是比较少的,并没有达到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受自己母语的影响很严重。在表达过程中不经意的会选择中文表达思维,导致说出的英语并不是地道的英语,影响到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限制未来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培养学生英语表达思维实际上是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中小龙.文化与语言的现状思考[M].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8篇

一年一度的口诛笔伐,无非是“民族传统沦丧论”的滥用。它夸大了“洋节”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事先预设立场,将其与传统节日看成完全冲突的关系,其实是只见一束而不见森林的短视。

中国人喜欢过洋节,这大可不必上纲上线。热衷此道的人大都以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其中,目的无非是趁此机会与亲朋好友相聚,释放压力。更何况,洋节受追捧并不代表传统节日遇冷。举个例子,时逢中秋、春节,情侣间免不了为了在谁家过节进行一番讨论。因为人们对传统节日往往非常重视,单位、学校还专门放假。而万圣节之类的洋节,则大都是两个人的世界,节日的意义早巳被年轻人模糊化,演变成了一场疯狂聚会和轰轰烈烈的Party.至于节日本身,早已经被娱乐化和空心化。

空心化的节日也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节日了,它很难拥有传统文化那些丰富的内涵.最终必定会演变成商家盈利和博眼球的噱头。

其实单从消费和娱乐的角度讲,万圣节之类的“洋节”绝非坏事,它既可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又可引入异域文化,扩大国民视野,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而且,对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春节等传统节日的蛋糕被分割完毕,万圣节这种新兴的、未被彻底瓜分市场的“洋节”就成了商家的炒作对象,国人有需要自然要顺势推波助澜,反过来,商家的造势活动又会营造这样一个“洋节”的氯围。

“热衷于过洋节,是背离自己的文化信仰”“洋节受热捧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说这样似是而非话的人只是在哗众取宠,因为没有具体对象,没有具体事件,所以只能空对空的释放文化雾霾。

如果我们要彻底抵抗来自西方的节日文化,那何不拒绝西红柿、玉米……排斥手机、电脑……打碎电灯,发誓不再蹂上水泥地,并且拒绝学习外语……

一切建立在庸人自扰层面的抵御西方文化的论调,本身就是得不偿失,即便传统文化守住了,恐怕也将自闭于世界。

除此之外,媒体也对“国人过洋节是崇洋”的论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率先设置议题。这样大众的现象不去重视大众本身的声音,而要台近求远,去征求一个文化学者的见解,本身就是为了搭万圣节的便车,而刻意挑起关于“中西争议”的诱导采访。

其实,中国人过洋节不仅不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相反,他展现出了国人更积极地接触西方文化,使其为我所用的自信。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洋节”而忘掉传统节日.正如同我们不能幻想和奢望欧美人会用春节取代圣诞节一样。

同那些喜欢看中国舞狮的洋人一样,国人喜欢“洋节”也仅仅是喜欢,无须上纲上线。对于那些动辄以崇洋的论调的道德大棒威逼异见者的人,套用一句经典台词挺合适――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你不冷吗?

鉴赏评价

本文从“洋节”受追捧的现象人手,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和影响。作者站在比较客观的一个角度,指出“洋节”受捧无须上纲上线,更不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观点鲜明,思想深刻。

思考探究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

有人说:“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从这点可以看出:英语教学不仅局限于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文化教学,提高英语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文化,提高英语文化的认知程度,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目标,把“文化意识”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通过文化教学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通过文化学习让学生不仅要掌握正确表达思想和文化的语言能力,同时具备发现、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认知能力,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意义,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异族文化,培养对异族文化的情感,提高跨文化的意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

一、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外国语言和文化

通过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了解英语国家社团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参与文化学习,体会并理解外国文化。在与外国人交往中,体会语言文化的价值。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比如,聘请外籍教师,可以说对学生有很大影响。通过学生与外国人面对面地接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与外国人交谈,进入英国文化协会e站等,在这些网站上学生不仅可以定时地与外国人交流,还可以真正领略到英国文化的风土人情,提高对英语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通过直接或间接体验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

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外国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课文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课文材料直接了解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英语阅读材料“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真实地反映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和感受文化的差异。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片段,使学生感受外国的文化气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展示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通过国内外的节日对比,使学生了解和理解西方文化。

三、添加补充一些文化内容,作为文化教学内容的附加部分

在教材已有的文化知识基础上,通过表演、举办讲座、进行参观等附加的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文化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还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外语国家的基础文化知识。例如,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在许多西方国家圣诞节是最隆重也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学生平时只知道在圣诞节互相送礼物,递圣诞卡片,但却不知道在圣诞节时常用常青藤装饰房间、挂槲寄生等习惯,这样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举办模拟型圣诞节,把这些风俗习惯都加进去,我们就可以使圣诞节这一文化现象得以完善。

四、通过对比讨论某一文化现象,使学生在对比讨论中形成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如果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对比―分析体验进而获得文化知识。讨论对比分析的文化现象不一定是外来文化,也可以是中西文化的对照。例如,随着我国人民对外交往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席西式宴会、款待外宾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对餐桌上的各式西式餐具该怎样使用?西餐上菜的程序又是怎样的?很多人还是无从知晓的。让学生了解西餐礼仪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一下中式餐桌礼仪是怎么样的,然后再进行讨论、对比,分析西餐礼仪,进而概括出西餐礼仪的风俗习惯。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英语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英语教学和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研究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