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发展的问题

时间:2023-10-10 10:43:31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1篇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上的威胁和破坏。起初,环境破坏问题的存在并没有引起人民的关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进行经济发展活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发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随之加强,环境保护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环境保护为依托前提。

 

生态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基石,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状态才是生态国家建设的重要宗旨。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多的差异。从第一次环境会议召开到现在,我国已经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路上,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环境治理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生的各种污染此起彼伏,污染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甚至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也遭受了污染,这样的状态不仅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也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环保之间的关系成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前提铺垫。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标准,国家也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适时地调整环保标准,要在环境容量之下调整生产力的发展进度。[3]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与环境保护协调前进,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二、造成环境问题的经济因素

 

(一) 过分追求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导致环境破坏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经济核算的核心标准,更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企业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利益。国民收入的高低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学中会经常出现“国民收入”这个名词,很多经济学者习惯用国民收入来考量一个国家的福利情况。当居民的消费为其他个人或者团体带来经济利益的时候,个人或者团体就会增加获取这种消费品的动力,而这种盲目的生产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经济利益的强大吸引力让人们意识不到这种危害性的存在,甚至忽视了这种危害性。[4]很多企业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盲目投资,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不应该生产的产品中,只为谋取经济利益。因此,盲目过度发展国民经济势必会给环境带来危害,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二) 产业政策的制定违背了环境保护的宗旨

 

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政策制度的制定往往以谋求更高更快的经济利益为落脚点,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进行有着重要的关系。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会对环境破坏产生一些间接性的影响。甚至很多产业政策带给环境打击性的毁坏。比如很多地区会有一些废旧产品的回收产业,以废旧电脑为例,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回收到大量的废旧电脑,随后让员工对电脑进行重新拆装,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高档商品的回收处理不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回收行业的不断发展可以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可观的利益,但是却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 环境制度以及环境政策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作为主体所进行的过程会受到一定的约束,然而,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定与实际落实情况对制度的效果有着直接性的作用。假如一个具有效用的制度不仅具有约束机制,而且具有激励作用,那么约束机制可以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最大化的效用。激励机制的存在可以促进经济主体行为的统一性,减少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阻碍。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已经进展到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系统的制度体系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针对环境治理也取得一些可喜的进步。[5]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的推进对环境制度的制定也有着更高的标准,现存的一些轻微行政指令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并且一部分环境保护政策的监督管理以及落实所花费的费用给我国的财政增加了不小的负担。在当下的很多企业里,企业自身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度追求经济利益,目前存在的环境保护制度急需更快地更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序与落实力度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 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的实施措施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条件,人的主体地位则是社会发展的落脚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破坏问题,但并非我们就要停止发展经济,而是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进行,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和宗旨,同时这也是我们当下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经济

 

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在第二位的思想已经严重脱离甚至阻碍当今时展的需求。当下,政府应该鼓励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保护提高重视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是要明确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目的,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行为。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大部分依靠传统工业来创造经济收益,这种发展方式的特点是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比较多,消耗的能源比较高,同时最终的生产会排放出较多的废弃物。[6]这样的经济创收模式不仅给我国造成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要树立一个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逐渐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将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在资源以及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比如节能政策、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以及治理污染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一方面要大力利用科学技术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废弃物的排放。

 

(二)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具备高污染、高能耗的特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循环经济具有开采率低,利用率高,排污少的特征。循环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方式,由资源开发到产品制造,形成再生资源这样一个流程。在实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7]循环经济的出现是对传统大批量生产、高度消耗以及大量排污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彻底变革。循环经济是一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清洁生产方式的最大化的提高资源以及排污物利用率的绿色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本质上消除长期存在的环境难题,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

 

(三)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更要依靠科技的推动和辅助作用。我国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发展更高能效的经济,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利用科学技术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能,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新能源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天然气等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缓解生产生活能源紧张的压力,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对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清洁能源使用的实际性举措。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积极研发新型环保科技产品,大力增加对环保科技的资金投入以及人力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的更新发展。同时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的科技和人才资源,积极完善我国现有的环保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效能,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发展。

 

(四)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增强环境法制建设

 

经济发展过程中设立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强制性约束作用。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环境保护上升到一个制度化的层面,使得环境保护的落实更加规范、合理。我国政府应该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纳入到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去,不断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划分,逐步强化污染主体的法律责任意识。地方政府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将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中的污染责任,以及治理措施,进行更加明确和具体的强化,这也是环境保护法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8]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中,市场主体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趋利性。所以,用强制性的措施来强化地方环保立法,细化污染主体的责任划分显得更加具有迫切性。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污染情况都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各个地方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在国家环保法律下的大原则下,结合本地的状态进展,更加灵活地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五)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政府应该意识到当今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泛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自己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人翁,真正地从自身出发,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应该通过各种环保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我们需要共同捍卫我们生存的家园,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曝光和整顿。同时引导更多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活动中环境保护的先进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励带动其他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提升人们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让全社会形成一个要发展还要环保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部门要严厉处罚并且要予以公示,并监督后续的整改工作的进行。通过不断传播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保工作,让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标尺,时刻规范着一举一动,共同发展生态经济,共同创造生态家园。

 

四、结语

 

经济保护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更是国家和地区良性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感受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甚至于降低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大气污染等糟糕的字眼笼罩着我们的生活,不得不承认,这都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活动所造就的后果。我们不能逃避现实,要正视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加深对经济与环境之间联系的深化了解,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共存性,经济发展不能停下脚步,但是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够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这是得不偿失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环保先行的意识,坚持发展不破坏环境的循环绿色经济,每个人都争做环保卫士,树立责任意识,保护好环境才能发展好经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下的主要任务。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增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最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进行的新态势。贯彻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篇

1林业产业的现状

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业产业的现状主要是资源总量不足,林木分布地域不均匀,林木质量不断退步以及人均森林占有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如果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森林除了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以外,其他地区林业的分布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森林数量少的可怜。同时,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沙化、旱涝灾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时时刻刻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情况很不乐观。加上频频发生的乱砍滥伐、采伐过度的现象,林业的发展问题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林业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2.1毫无节制的采伐林业在美化环境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很好地防治水土流失,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消除空气污染的危害。然而,面对原本就稀缺的林业资源,人们仍然不加节制的进行砍伐,不顾后果的开采,导致采伐与森林培育比例严重失调,不仅使后备可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质量下降,还使现有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难度加大。同时,逐渐变少的林业资源,在限制了生态效益的发挥的同时也削弱了后续产业的发展基础,使得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计划化为泡影。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不但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很大的问题,还会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的威胁。

2.2政策上的疏忽面对林业资源,只有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政策给予有力的支持,才可以保证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而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然而,在林业发展上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仍显不足,资源改革力度仍然较低。

2.3产业结构和布局上的漏洞对于林业产业的结构和布局而言,一方面,我国林业产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而且还呈现出零星分散的情况,另一方面,主导产业不够明确,没有区域优势和特色产品,而且“名、特、优、新、特、尖、精”产品还不突出。同时,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不够准确,在良种、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产后加工、销售的市场等方面表现出疲弱的状态。另外,林业产业的管理机制不够创新,经营机制也不够灵活。

2.4落后的科技水平之所以会出现树木成活率低、树种单一、纯林多、针叶林多、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混交林少、阔叶林少的情况,就是由于在造林技术方面不够科学,不讲究植树造林的技巧性,存在粗制滥造、造林不开沟、苗木假植、精品地块不浇水、生产中标准化实施的力度十分薄弱等不良现象,而且,即使在使用一些技术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终究因为高新技术引进和应用滞后的问题而使得一切成效成为空谈。与此同时,由于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不长,加工粗放,产品附加值低,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一些产品也出现科技含量低的现象。所以,不得不强调的就是我们必须要在技术上做出巨大的改革,在技术上做出巨大的创新,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来解决现如今存在的问题,进而争取从根本上遏制不良事态的蔓延。

3相应地解决方案

3.1调整产业结构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转型,及时的进行转型,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不断地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林业的资源优势成功地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提高林业经济的竞争地位,建立出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做到优化产业结构这一步,就必须将森林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高度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保证林业经济在不断发展道路上能够更好的建立节约型发展路线,增加林业资源能被更好的利用的可能性。另外,还要强化布局调整,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推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继续调整林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积极发动群众科学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提高经济林产业的基地化和标准化水平。相关部门也应该注重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天然的森林保护工程,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一定要注意,要严格遵循限额采伐制度,把对森林的砍伐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超过限制的滥砍乱伐的违法行为要进行惩处。

3.2政策的大力支持要想发展好林业经济,政府就应该在政策上对林业经济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而政府对林业经济的支持不仅包括资金方面的支持,还应该包括制度方面的支持。那么,政府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逐渐实现对林业产业的帮助呢?首先,政府要想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就应当认识到资金保障的重要性,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一些项目投资,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林业经济发展的新项目,同时,给予林业经济建设经费上的帮助,让林业经济快速的发展。或者,政府也可以建立林业奖励资金制度,对于那些做的比较好或者是林业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奖励他们继续坚持下去,激励他们更好的发展。此外,加强政策支持还表现在建立一些制度来进一步保障林业经济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实行放宽政策,允许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根据市场行情自主经营,这对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森林的数量。而对于那些由于林业分布不均导致的林业产业分布不合理的情况,政府应该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经济情况等方面对林业产业的布局进行详细的计划,保证产业能够规范化发展。

3.3依靠科技力量崛起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型时代,科技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似乎已经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经济,我们必须强化科技力量,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加大对林木良种选育技术的研发,不断挑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技术,不断研发有关林产品加工转化、病种害防治、条件寒冷地区造林等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集中解决重大研究课题,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不断开展科技兴林这一政策,坚持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开发体系,在大力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否则,人们则根本无法为林业建设及林业科技研究做出保障,更无法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4结束语

第3篇

    1.1林下生态旅游

    重点打造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青明山庄园、水上相思林、米椎林度假村、怀群剑江风光、天门山景区等旅游景点,集自然人文景观、仫佬族风情、健身休闲、生态果园观光、农家生活情趣、吃、住、玩、购、行、娱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年接待量达到2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1.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主要有罗城天霜万亩毛葡萄生态养殖场野猪及毛葡萄鸡养殖、森源生态种养园本地土鸡养殖、罗城联发生态养殖合作社豪猪及六画山鸡养殖、万只怀群土鸡林下养殖场、万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绿壳蛋鸡的养殖、台闯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七彩鸡的养殖、黄金社区老寨英屯竹鼠养殖场、宝坛熊掌豹猪养殖场、双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羊等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起来的各类养殖场共有50多个。全县年产出禽类逾70万只,畜类逾1000头,竹鼠2万只,林下养殖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2.3林下种植林下种植经营模式主要有松树林下种植黄桅子、金佛手、青蒿、林菌、木薯等,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力量薄弱

    发展林下种养时,特别是养殖方面,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户在养殖时采用传统的方式,模式也欠缺,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尤其缺少。由于其是一种新兴的林业发展模式,对于种养的一些科学技术,大多数群众还未掌握,也没有相应的科技作支撑,从而使经济效益不高,而种养成本却比较高,不能使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

    2.2群众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还有不少农户觉得林下种养较之于一般的种养,其区别并不大,有时还比不上一般种养;还有一部分的农户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优惠政策、扶持方式等,没有积极参与的激情,只是一味地在等、靠;还有一部分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还是有顾虑的,思解不够开放,害怕赔本、吃亏等。

    2.3启动资金来源不足

    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优势,农户也都看到了,而且了解过林下经济的大部分农户也都想抓住这个政策、机遇,好好大干一场,但除了要有合理的项目外,还要有投资,这样才能有收益,像林地的承包及清理、种子、化肥等一切生产要素在投入时都要有充足的资金,而农民自己的资金是根本不够的。即便有足够的资金,由于项目存在风险,也不会毫无顾忌地去发展林下种植或养殖,而且相当部分的农民也不会有这么长的打算。其所需的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另外,一些林下种植或养殖户当下也需要扩大规模,但因为资金短缺,很难使规模扩大、产业链延长。所有这些所需的资金难以筹措。虽然有些农民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增加收入很清楚,但由于启动资金的制约因素比较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继续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

    3.发展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如广播、网络、电视等,在进行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与技术模式时可以采用讲座与宣传等的方式,从而使广大农民可以大胆放手去做,发展林下经济,从而营造更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向群众展示发展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优势时,可以采用算对比账等的方式,要积极地引导群众,使其观念转变,从而使他们对发展林下经济产生极大的热情。在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时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3]。首先可以使农民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成熟,从而对发展林下经济有更强的信心;其次将投资者在发展林下经济这项建设中扎根,并充分发挥其导向的作用。

    3.2培育龙头产业,带动其发展

    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龙头产业的培育[4],对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极力推进,逐步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对于一些种植户、养殖户,要支持、鼓励他们搞深加工,使产业的链条不断延长,从而使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形成。政策的扶持与金融的支持等优势要有效、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加大种养大户的培养力度,尽快发展有规模、上档次的林下立体经济,在其带动下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5]。此外,工作的具体措施、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

    3.3扩大资金筹集范围

    首先要鼓励群众积极投入自有资金;其次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加大[6]。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要合理地调整,与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等相整合,对适应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进行开发研究,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贷款的使用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主要有还贷的期限、利率及担保等,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同时,对于个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贷款条件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农民、林业工人的小额信贷要有效地扩大;各政府部门等对于非官方的基金援助要积极争取。

第4篇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增多,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国家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海洋经济高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出

在新世纪的头10年里,我国的海洋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缓解国家资源压力、增加经济实力、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01—2010年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以年均13.4%的速度快速增长,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7%的增长步伐;海洋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951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8439亿元,增长了4倍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8.7%提高到了2010年的9.7%,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0年全国涉海就业总人口共计3350万人,当年新增的涉海就业人员80万,为全国的新增就业人口的6.85%,与上年新增就业人口的52万人相比增长了1.5倍。

(二)海洋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

海洋经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门类不断增多、特别是海洋工业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使海洋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6.8∶43.6∶49.6调整为2010年的5∶47∶48,初步呈现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第一,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增长。海洋渔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捕捞业规模逐步缩小,养殖业向集约化的高效生态、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的70%,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旅游市场持续扩大;海洋盐业产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一。第二,重工业化海洋产业类群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造船工业继2007年占世界市场份额达到23%以来,造船完工量超过日本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三,牢牢占据世界主要船舶市场;海洋油气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量逐年增加,2008年全国年产增加总量4600万吨的60%即2800万吨来自海洋石油;深海技术和设备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成功研制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是当今世界上可能下潜最深的潜水器,可能达到世界99.8%的洋底。第三,海水淡化、海上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第四,第三产业中海洋服务业范围逐步扩张、服务层次逐步提升,以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环境监测为主的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突出

受沿海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政策导向和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弱等因素的影响,沿海三大核心区域——黄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南高北低和总体水平中高南北低的区域差异。同时,海洋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占居主导地位,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超过第三产业战局首位;同种产业/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横向集聚表现为特定资源的产业如海洋石油天然气业以及滨海砂矿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属于遍在资源的海洋水产业集聚程度较低,既有遍在资源性质,又有特定资源性质如海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造船工业等集聚程度居于前两者之间。

二、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以往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资源型传统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的,海洋开发的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发展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和环境退化和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海洋开发的进程。

(一)产业发展层次低,传统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盐业四大传统产业中,除海盐业规模相对较小外,其他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高达74%,仅渔业一项所占比重就将近1/5、从业人员占所有海洋从业人员的50%以上;代表现代海洋开发水平的海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所占比重尚不足1/4,特别是作为海洋新兴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和海水利用业等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小,部分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科技支撑力不足是影响海洋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

(二)资源开发无序,开发不足与开发过度并存

一方面,在海洋开发活动比较集中、开发程度较高的滩涂、河口、海湾区等近岸区域和近海,资源开发不合理,不同用海方式之间冲突和资源退化问题愈演愈烈,而在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薄弱的地区,部分海洋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如近海捕捞资源开发过度,渔业、盐业、农垦、苇田争占滩涂,盐业、渔业、石油勘探开发、海港和航道建设相互影响等。另一方面,大片海域特别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底油气、金属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开发潜力巨大。如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平均探明率分别仅为12.3%和10.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73%和60.5%的水平,而且近年来已开发的十几个海上油气田中产量位居前6位均在渤海,东海、南海海域开发缓慢,特别在占中国主张管辖面积3/4的南海地区,油气开发几乎空白,不多的几口油井都集中在离陆地和海南岛不远的区域。

(三)沿海区域海洋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海洋相关规划和区划的出台,海洋利用和海洋产业在空间上盲目扩张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空置,但是区域分工体系仍不完善,协调配合仍不够,无序竞争仍存在,产业布局混乱、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沿海各省海洋主导产业雷同,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三大传统领域;作为渔业重要方向的海水养殖结构单一,同类养殖品种遍布沿海各地,不仅生产风险加大,而且容易引发恶性的市场竞争;大规模围海造地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临港重化工业“遍地开花”,未发挥应有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港口建设竞争不断升级等。

(四)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范围扩大了近一倍,超过17万平方公里。多年来,尽管我国在海域污染排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大中城市毗邻海域和部分海湾污染依然较为严重,河流入海口海域污染仍然未能得到有效遏制,造成近岸海域生境恶化,生态系统健康严重受损,服务功能急剧衰退,赤潮等海洋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上溢油危害也呈愈演愈烈之势,2011年康菲公司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行政、立法等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监管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当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未来5—10年,我国将进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发展战略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海洋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和问题,切实推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和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变。

(一)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

进一步发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盐和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以工业化为主体,突出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将其作为推动海洋产业战略升级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打推动海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海洋综合服务和环保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海洋产业现代化水平。

(二)推动海洋经济区域空间布局优化

抓住“十二五”时期沿海地区以城市群崛起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各省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加快实施的机遇,从海陆统筹和一体化发展视角,加强港口资源的空间整合,以港口建设和港城互动型滨海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为龙头,以海陆复合型临海产业园区发展和布局优化为重点,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空间整合和区域布局的优化,促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三)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海洋产业、临海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相结合,陆域污染排放控制、河流污染治理与河口、海湾等海洋环境污染中灾区的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强化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保障。近期,将海洋岸线保护、重点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可再生能力恢复作为重点任务。

(四)加大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和政策支持

第5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对于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之中的消费都是若干个体消费形成社会消费或者个性需求汇集为社会需求,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向社会化需求的转换。"体验经济中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是否会成为社会化需求呢?这主要看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内在体验。虽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受到"从众"心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验经济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复杂体验的理解、引导和满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对于体验经济而言,它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通过需求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实施影响,似乎从这一点来说,依然遵循传统经济的规律。但是,体验经济中的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形态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经济形态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与相对而言发展阶段比较靠近的服务经济相比,依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区别在于:首先,服务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生产者,而体验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体验经济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满足作为前提,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次,服务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体验经济则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基础上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定制化;第三,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形态而言,并没有完全受到传统"理性人"假设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非理性的一面。不过,对于那些服务于生产资料制造领域的配套服务经济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理性人"假设的。由于体验经济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依然在体验经济形态下理性地选择满足自己"感觉"的方式,但从其内在发展规律来说,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相比,在"理性人"选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体验经济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于服务经济的丰富和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思量。新产业动力:体验经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郭元曦。体验经济的产业化表征。光明日报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一、我国实体经济的地位与发展现状

实体经济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因此,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其经济在稳步中前进,就必须打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然而,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实体经济融资难、成本高的现状和企业经营发展所需资金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原因

随着金融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近几年,房地产业,银行理财策略和虚拟经济领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流入,社会闲散资金更多的流向银行等金融企业,从而制约了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必要资金的融通,具体而言,造成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

1、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理念不完善,经营风险高。很多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权不明晰,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 实体经济生命周期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2、大多数实体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不大。调查表明,50%以上的中小实体经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管理无序且运用效率低下,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产生质疑,从而降低对实体经济单位的资金供给。研究表明,68%以上的企业的信用等级在3B或3B以下。这也不利于有闲散资金的居民对其进行投资。

3、市场失灵。由于有关资金融通的消息流通不畅,银行和实体经济单位人员对同一消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实体经济单位相对而言是信息贫乏者,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4、实体经济缺少必要的担保抵押资产,缺乏足够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体企业的融资。

(二)外部原因

1、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机制不顺畅。从信贷规模上看,由于我国居民大多偏向于保守型,更愿意将自己的闲散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用于投资,因此我国储蓄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从信贷结构来看,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实体经济的资金有效供给不充足和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找不到满意的投资渠道的问题同时存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意识宣传不到位、机制不畅,导致资金周转率较低,二是信贷结构不合理,银行贷款在投资时存在偏斜,大多数流向大的国有部门而极少流入中小实体经济,从而形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

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我国以银行业间接融资为主,因为它灵活方便、安全性高;相反,筹资成本低、效益高但风险较大的直接融资比例较低。我国债券市场不甚发达,削弱了市场对于金融资源的利用程度,还使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3、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完善。金融交易机制和金融工具创新水平低,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但因其发展中模式单一,不能适应多样化的交易需求,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4、金融机构体系和融资策略的不合理。我国工、农、建、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规模大,信誉好,在存款、贷款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绝大部分资金聚集于银行,而银行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减少不良资产的增加,减少对实体企业的投资与服务。

5、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政策更多的向以四大国有银行为典型代表的虚拟经济倾斜,而很少有相关政策给予实体经济优惠与便利,或者即便是有,其实际落实也没有完全到位。

三、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办法与建议

1、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激励作用。引导货币信贷更多的投入实体经济,提高对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关注度。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层次化、规范化、严谨化程度,使得货币的投向更加高效合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畅通有效。

2、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股权机制和上市机制。鼓励企业上市,能够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进行筹资,从而扩大上市融资规模,建立健全创新服务体系。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服务于金融实体,为其提供更多的营运资金,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3、中央银行通过适时修改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市场操作业务,增强资金的流动,加快资金运转转速度,从而增强银行放贷能力,并有效增加流通中所需的必要货币量。

4、实体经济要对自身现有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促使实体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立足于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增强企业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尽可能达到更高的融资要求。银行也应注重解决对实体经济融资时程序繁杂,手续过多,附加贷款条件多等问题,减少实体经济融资中的阻碍。

5、促进金融信贷投向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加强对辐射范围广、协动效应强的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例如,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因其创新强、技术高、前景好,当其优先发展壮大后,能更好的带动创新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发展。

6、切实落实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优势互补,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企业竞争力,客观上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

7、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鼓舞民间投资活力。消除个别领域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坚持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机会平等、准入标准统一的发展原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公正和谐的内部环境。

四、总结

为了切实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金融业要增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下,加快金融产品,业务模式的创新,促进金融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着力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益,使实体经济盈利增加,从客观上推动金融业更好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燕小青.民间资本、产业资本转化与实体经济发展[J].齐鲁学刊.?2013(05)

第7篇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超过3万亿美元,越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因此,现在有些专家认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是靠“双引擎”带动的。第一个是美国,作为需求方,通过创造大量需求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第二个是中国,作为供给方,通过大量地向世界供给低价的产品来支持世界经济增长。当前,中国作为“双引擎”中的一个引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明显加快,但能不能持续增长?靠什么增长?这是需要关注的。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投资打头、出口依赖”的增长格局。由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使得经济发展不断地积累起资金过剩、产能过剩、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承载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矛盾问题,同时过去依靠渐进式改革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已经出现了弱化。面对这些矛盾问题,中国需要对矛盾问题深入分析思考,也急需进行新的战略选择。

一、流动性过剩:不断成长着的一座“金山”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需要思考的现象,这就是经济增长越快,外汇储备增加就越多、人民币储蓄增长也越高。这给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按道理讲,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内资金应该存在双缺口,即外汇短缺、国内投资不足。但中国恰恰相反,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外汇和国内投资不但不短缺,还表现为双剩余。到2007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居世界第一。9月末全国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38.3万亿元,存差12.4万亿元。在巨大存差压力下,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向外“赶贷”,将贷款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和大的垄断行业集中,形成潜在的投资冲动。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源价格、资产价格、股票市场开始大幅度急剧上涨,如沪市从2005年7月11日的1.062,5点上升到2007年9月10日5.355点,10月一度突破6.100点,在股市虹吸效应作用下,大量人民币存款出现了搬家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是因为我们的政策安排存在问题。比如说老百姓有钱不消费或少消费,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2006年,每年全社会消费增加额仅仅是储蓄增加额的1/2、甚至1/3,2006年,全中国居民储蓄额增加了2万多亿元,而消费额仅增加了9.233亿元。有人说储蓄额增加是居民增加的,实际并不如此。我国储蓄增加,不但有城乡居民的贡献,也有政府、企业的贡献。到2007年9月底,企业存款13.33万亿,占全国的34.8%;政府机关存款是3.9万亿,占10.2%;老百姓的存款16.9万亿元,占44.1%。

二、产能过剩:不断成长着的一座产品“大山”

在大量资金过剩的情况下,银行由过去的吸储变成“赶贷”,这些资金不断流向资源、资产和股票市场,而且还源源不断涌向生产领域。当涌向生产领域的资金迅速形成产能后,在社会总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工业品增长速度持续快于需求增长,从而导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比如,目前电解铝、钢铁、水泥、汽车、冶金、部分化工行业、家电行业甚至纺织行业都存在超过消费增长的矛盾。2006年,我国生产了4.67亿吨钢材、12亿吨水泥、150多亿件服装,10.350万台微电脑、9.390万台彩电、5.1亿部手机、空调器7.943万台,大量工业品被迫出口国外。比如,06年国内只销售了10.919万部手机,出口了38.549万部(含车载无线电话),出口钢材4.30017万吨;由于产能增长过快,每年我国还有大量服装、鞋帽及电子产品向外出口。比如,2005年我国向国外出口电扇54.044万台、DVD播放机14.594万台,23.000万台无线电话、770万辆摩托车。

当前,我国形成了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循环链条,这就是:储蓄增加――产能投资增加――消费不足一增加出口――外汇剩余――贸易磨擦。为了解决内外需失衡矛盾,增加国内需求,国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社会福利结构制度无大变革的情况下,又形成了第二次循环链条:居民增加收入――再次增加储蓄――产能投资再增加――消费仍不足――再增加出口――外汇剩余继续增加――贸易再磨檫。其实,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并不低,关键是我国的收入和消费政策对消费激励不足,无法将社会收入有效地转化为消费。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在不断积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二是有一部分工业已经明显过剩,即“即期过剩”,而另一部分工业正在积累过剩,是潜在过剩或者“预期过剩”;三是我国工业产能过剩虽然有些行业是在市场作用下出现的,但不少行业是在各级政府鼎力支持下形成的。

三、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在全面扩大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态势既存在于初次分配领域,也存在于再分配领域中。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政府收入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中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到2006年,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3.5%升到2006年的18.8%,而居民所占比例则从76.5%下降到71.3%。6年间,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5.2个百分点。

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近几年,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以增加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扩大了。从表2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00年还是1:2.79,到2006年扩大到1:3.28。2007年,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更快,两者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仅表现在相对收入水平上,还表现在绝对收入差额方面。比如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居民的收入高出4.026.6元,到了2006年却高出了8.172.5元,扩大了一倍。

根据社科院有关研究,在考虑

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目前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暗收入”大约为3.600元,这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在1:4.2以上。

第三,城乡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按照5等分法(见表3),城乡内部的高低收入之间差距也是在扩大的。比如:城镇高低收入从2000年的3.61倍扩大到2006年的5.56倍,农村内部的高低收入也一样从6.47倍扩大到7.17倍。

在城市内部,据统计,2000―2006年,20%的城镇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由3.121元增到4.567.1元,年均名义增长6.5%,而20%高收入人口由11.299元增到25.410.8元,年均名义增长14.5%。而困难户与最高户收入差距为12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职工年收入为1万左右,大企业5―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据媒体报道,2005年中国建行行长年收入110.5万元,董事长85.4万元,民生银行行长191.61万,三位副行长110万,深发展行长996万元,中行行长152万元。而这些垄断行业获得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垄断获得的,而不是靠市场竞争取得的。

在农村内部群体,2000―2006年,20%农村低收入者人均纯收入由802元增到1.182元,年名义增长6.7%,而20%高收入者由5.190元增到8.475元,年名义增长8.5%,差距由6.47倍扩大到7.117倍。

另外,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是扩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6年,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与上海收入差距达1:2.3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海差距达1:4.28。

总体来说,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极度繁荣,一方面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5,2006年,按照国家贫困线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698万人,其中绝对贫困2,148万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下城镇居民有2,000多万人。若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支出1美元贫困线衡量,目前我国约1.3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0%以上,贫困依然严重。当前,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是,经济越发展,收入越向高收入群体、发达地区集中,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公平地让各个阶层群体分享。在社会保障制度和救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收入向高收入群体和发达地区集中,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这会使社会特别是高收入群体将更多的收入变成储蓄,进而形成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生产能力,加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还会使社会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足,抑制购买力的提高,这又直接影响了国内消费,造成国内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四、环境超负荷:资源承载能力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世界注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缓慢,使得经济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仅为5%,但石油消耗占到世界消耗的比重为8.19%、原煤消耗占34.44%、钢铁占27.73%、铁矿石占34.82%、氧化铝占20.43%、水泥占44.58%。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资源满足不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进口的能源、矿石及原材料的数量成倍增长,对外依赖度迅速提高。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进口的原油从7,027万吨增加到14,518万吨,增长1.1倍,成品油从1,805万吨增加到3,638万吨,增长1倍,在2006年的石油消费量,进口石油已占国内消费的55.8%;进口氧化铝从188万吨增加到691万吨,增长2.7倍;进口铁矿砂及精矿从6,997万吨增加到32,630万吨,增长3.8倍,进口比重超过需求量的超过50%。近几年,由于中国大量进口资源性产品,已引起该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与此同时,土地、水资源的严重稀缺,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高度制约。1998年以来,我国耕地净减少一亿亩,人均耕地由53年的2.82亩下降到1.4亩。今后如果每年各种占地数量控制在500万亩以下,到2020年,考虑占补因素,中国耕地数量还将减少5,000多万亩,耕地的减少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或将带来很大威胁。对我国来说,水资源比土地更为短缺。我国属于水资源极为稀缺的国家,每年因缺水农业损失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亿元,全国660多个城市有60%缺水,110个严重缺水。200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5.5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945立米,比上年减少9.6%。当年全国有3,578万人、2,936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3亿人引水不安全。根据计算,到2020年我国可供水资源量仍将小于需求。既使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全部竣工,华北地区遇到干旱仍然缺水。

经济高速增长还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2,589万吨,烟尘排放1,089万吨,明显超过环境理论容量,由此产生大量酸雨,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1/3,具环境部门监测,全国696个城市中已有51%出现了酸雨。全国城市河段90%以上污染,每年草原退化200万公顷,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174万平方公里。2007年太湖水污染造成200万人饮水困难;6月15日遵义空中弥漫“毒雾”,6月12日浏阳河污染(氨氮、高锰酸盐、溶解氧、总磷、挥发酚超标),导致5万人供水中断。河南黄孟营村过去十几年,因淮河水污染患癌症死亡118人。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为了控制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单位GDP能耗由前3年分别上升4.9、5.5、0.2转为下降1.3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增长5.6%、13.1%减为增长1.2%和1.8%,但仍然没有实现计划4%和2%的目标。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的全面繁荣,另一方面也给环境污染和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五、渐进式改革对增长作用减弱

第8篇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87-02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拉大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当前,开放型经济水平低是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陕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 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开放度低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大,说明经济开放度越高。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对外贸易方面更确切的指标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具体又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依存度也是考察对外开放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陕西的GDP有较大增长,但由于进出口总额增长过缓,因此,对外开放度一直处于较低且徘徊不前的状态。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依据2007~2012《陕西统计年鉴》资料计算而得。

以2012年陕西省与广东省对外开放相关指标比较,国内生产总值与一省区的经济开放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及外商投资依存度都呈正相关关系,作为发达省区的广东在对外开放的各项指标中都占绝对优势,最终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上,2012年,广东的GDP总量为57067.92亿元,进出口总额为9838.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741.36亿美元,进出总额4096.79亿美元。2012年,广东的GDP是陕西的3.95倍,进出口总额为陕西的66.48倍,经济开放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依次为陕西的108.8倍、16.8倍、16.9倍。

2.直接利用外资能力较差

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是衡量一省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表2的数据分析可知,2012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307.53亿元,陕西为12840.13亿元,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33.8%,陕西固定资产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88.85%,这表明,陕西经济严重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是典型的投资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强是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2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陕西的8.02倍,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差是陕西与广东开放型经济水平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陕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难题所在。

数据来源:依据2007~2012陕西、广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整理计算。

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低

发展旅游是一省区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国际旅游的发展情况是衡量一国或一省区经济对外开放的主要指标之一。2007年,陕西省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努力扩大旅游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国内国际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广东省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达10794.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6亿美元;2012年,陕西全年接待境外旅游人数335.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5.97亿美元,广东旅游外汇收入是陕西的9.77倍,2003年和2012年相比,陕西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1.98亿美元增加到了15.97亿美元,约占当年GDP总量的0.63%和0.69%。可见,国际旅游对陕西经济的带动作用却微乎其微。

二 提高陕西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对策

当前,破解陕西发展困局,必须不断地扩大经济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吸引陕西持续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和各种要素。

1.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以增强整体运输能力为目标,以公路建设为重点,以提高能力和优化结构为中心,建立技术先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使陕西的交通运输的能力、服务质量和市场化水平能适应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要针对日趋严重的陕西生态环境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有大投入,并需要走综合化、系统化、市场化生态环境治理之路。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一个公民认识到陕西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把环境保护纳入到法制轨道;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工程。

2.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增强利用外资能力

在不断改善陕西投资环境的基础上,陕西还必须转变观念,变被动等待投资为主动出击,利用一切机会引进外资和合理利用外资。要多渠道收集整理招商引资信息,跟踪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信息,提高引进和利用外资的能力。

3.实施全新的对外开放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陕西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各项工作均应以开发为前提,开发、开放与改革和发展置于相同的地位,做到以开发带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促观念转变。陕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观念、体制、政策的落后性和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必须打破内部权力与利益结构刚性,寻找一个能牵动各项举措实施,并受其他举措制约较小的环节优先启动,这个环节就是西部大开发。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房价问题 发展 平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房价也在迅猛上升。自从出台“国八条”以来,虽然一线城市的房屋均价有所下滑。首先来看深圳,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数据称,3月深圳全市新房成交均价19423元/平方米,环比下降5.99%,同比下跌5.04%,这是今年深圳新房成交价首次跌至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对于价格下跌,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重要的原因是价格较低的深圳关外新房大量成交,数据显示,3月深圳关外新房成交2131套,远多于2月的1274套。其次来看广州,有数据显示,3月1日~3月31日,广州市网签成交均价为11895元/平方米,环比上月的12157元/平方米微跌2.16%,这已是自去年12月最高位13498元/平方米以来,连续4个月逐月下降。但数据分析显示,此次下降是由于中心六区成交比例降低,加上区域均价出现结构性下调,导致全市均价出现轻微下降。显然,楼市的调控使城郊楼盘价格开始下降,但市中心房价依然坚挺。实际上,从全国的房价可以看出,不管是城市与城市之间,还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房价存在很大的差别。在不同城市之间,相比一线城市房价的疯狂,二三线城市显得要理性很多,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屋均价还不足5000元/平方米,一些落后的二三线城市房价甚至只有3000左右。

房价问题虽然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中央也连续出台“国六条”、“国八条”等相关政策。但政策也出于多方面考虑,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止痛不治病,不能解决房价的根本问题。拿“国六条”来说:自2006年出台“国六条”以来,我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在短时间内也有一定的回落,但时间不长,很快房价又上来了,甚至一路飙升。自此,很多学者就开始研究,剖析房价飙升的原因,有土地成本的上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预期的过高估计、投资途径的相对单一、投资者的炒作等等。实际上,房价问题最可怕的不在于它有多高,而在于它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房价之间的差异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实房屋也是商品,商品的价格应该就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价值;另一个是市场的供求关系。商品的价值应该是成本加利润,然而房子的成本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除了卖地的价格以外,在市场经济下,各地建房原材料价格全国都差不多。如果不是房屋的价值引起的差别,那么就应该是供求关系了。

二、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造成现在一线城市高房价的原因很多,有土地供给方面的因素,有需求方面的拉动,有投机炒作方面的原因,有人们对于房屋观念的改变,然而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刚性需求。

首先,一线城市汇集了大量的、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环境等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各种配套公共设施更加完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一些大活动大事件在这些大城市举办,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些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盛世会议在那里举办。那里的信息资源更丰富,人们的机会也很多。从而激发了人们竞相向 这些地方迁移的愿望。其次,一线城市成为高校的聚集地,重点大学、知名高校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都很少有一流的大学,如果想接受顶尖的高等教育,还是要到那些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这些地方。同时,这些高校有能承担起科研开发工作的团队,还有企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第三,一线城市有一种大城市的文化和氛围。在大城市,你能享受到一种大城市的氛围,大城市的气度。所以很多人也希望自己身处其中,也能沾染些气质,拥有那种优雅。许多人可能生活在大城市并不如意,可是当他有罅隙回到偏远的老家,不管是父母亲戚还是自己,会觉得你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他们或自己脸上会有面子。由于上述原因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向一线城市,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住房刚性需求的增加,推动房价上涨。

三、房价的又一问题——各地房价的差别

一线城市高房价的原因:首先,由于一线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这些地区的土地承载人口比例已经严重失调,土地资源变的异常稀少,物以稀为贵,这样就形成了土地资源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而房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与土地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土地资源的价格上涨,在其它建房所需资源价格不涨的情况下,房价也理所应当随着土地资源价格上涨而上涨。其次,由于一线城市的人口持续增长,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所建设的住房也肯定是有限的,又因为房屋是商品,是可以投资的,在这种住房供不应求的局面下,就产生了投资客对于房价上涨的高预期,大家都知道资本的逐利性,所以资本纷纷投入房产,导致了房产向少部分人手中集中,这样就更加剧了房源的紧张,使房屋更加供不应求,这样导致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从而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上述的这种恶性循环状况下,不改变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让各地的经济发展平衡起来,人们还会拼命涌向一线城市,到时一线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发展也会越来越快,与二三线城市乃至四五线城市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房价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将不仅仅是一个房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一线城市除了高房价问题外,还有一个就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比其他地方高多少的问题。如果各地的房价都高,相差不是那么的大,那就意味着各地的经济发展是平衡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一些西部偏远一点的城市房价并不高,有的才3000左右。

四、改变房价——协调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房价,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房产供应数量;二是减少对房产的需求数量。

第一,增加房产供应数量。一方面,一线城市由于人口太多,城市资源严重紧张,增加房产供应数量就要增加土地供应数量,而城市土地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增加一线城市的房产供给是不适合的。另一方面,由于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稀少,所能建设的房产数量有限,从而导致了人们对房产涨价的预期,大家纷纷投资房产,房价倍增。所以要想降房价,就要降低人们对房产涨价的预期,增加房产的市场供应量,增加房产数量就要增大土地供应数量,而一线城市的土地又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增加房产供应数量,只能靠发展二三线城市,充分利用那里的土地资源。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一线城市的高房价状态,除了出台相应的政策调控外,努力改变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减少需求。要想减少对房产的需求,就要减少一线城市的人口,而平衡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能减少一线城市的企业,减少企业就能减少人口,所以只要把一线城市的企业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就能达到目的。通过转移人口,一线城市的土地和房产数量与人口比例趋于平衡,投资者对这些地区的房价上涨预期将会降低,资本抽出,房价就会下跌。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之所以疯狂的飙升,就因为那里的市场需求过多,投资客也看中了那里的市场需求,纷纷投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而加大了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形成恶性循环。一线城市的市场需求来自于人们拼命向这些地方挤,现在的人才之所以拼命向一线城市挤,就是因为那里有他们就业的企业,那里的发展更好,机会更多,生活条件也好,而各企业也是看中一线城市的人才聚集而愿意在此扎根,这样就导致了一线城市的人口进一步上涨,房地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被加大,房价继续上升,从而形成了又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差不多,人们何必挤在一个地方?如果二三线城市有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他们怎么可能不去利用更便宜的土地和更优惠的政策?当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以后,各个地区的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达到动态平衡后,土地资源与人口的比例动态平衡,土地资源价格只会受到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了对房价高速上涨的预期的动力,投资者就不会再去大量投资房产了,房价就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随着经济下跌而下跌。因此,努力改变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使各个地区协调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五、措施建议

1.政策规划。国家可以有意识的将一些行业进行规划,让这些行业的企业带着他们的人员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以此来减少一线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减少房地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避免了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

2.改善二三线城市的投资环境。因为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投资环境如果不改善的话,仅仅靠优惠政策,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可能不满意,也不愿意来,所以应该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当然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 所谓“硬环境”,指的是城市硬件方面问题。比如交通问题、基础设施问题、城市建设问题、还有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问题等等。所谓“软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问题,另外就是法制建设问题。

3.改善二三线城市的公共服务。比如基础教育、交通、基本医疗、基本福利、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的援助,还有文化道德的建设,还有体育事业的发展等等,这些方面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把财政的经费主要用在这些方面。

4.改善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全体市民共同建设共同努力的一种成果,它渗透到城市整体建设的点点滴滴,外在的包括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人居环境,内在的包括市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程度,以及精神生活方方面面,城市里的一株花开一簇草绿都体现在其中。可以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综合全面的外在体现,更是赋有深刻内涵的精神产品。因此,要根据各地的特色,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等综合条件,以此来吸引企业和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丽枫. 深圳今年新房均价首次跌破两万元[N].东方早报,2011-4-5

[2]赵燕华.广州一手楼价跌破万二关口[N].羊城晚报,2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