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3:32
导语:在课外阅读的目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在现代社会,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活动;要使后人学习前人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活动。作为大学生他们处于摄取知识的最佳时间:一、他们自身有一定的水平;二、又处在一个大的学习环境中。况且阅读又是了解外面世界、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满足个性需求的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本文调查发现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课外阅读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39名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问题进行调查与探索。笔者实际发放问卷339份,收回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一些策略,为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藏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理论概念
(一)阅读的定义
目前国内并无统一定论,本文采取《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①为阅读所下的最新最全面的定义:阅读既是一种个体的社会性的活动,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
1、阅读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首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主体把外部语言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信息的过程。其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主体力求掌握阅读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主体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2、阅读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首先,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对客体的构建与创造。阅读主体在对客体的动态把握与构建的同时,还会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解,赋予客体全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意义与价值得到不断的开拓与重建。其次,就阅读主体与作者而言,阅读过程也是阅读主体以阅读客体为媒介,与潜存于客体之内的作者进行着一种心灵的交往与对话。再次,从阅读主体与人生社会活动的角度而言,阅读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作者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阅读主体自身和社会意义的成长。最后,阅读也是阅读主体在生成与建构客体意义的同时,在客体之中重新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二)课外阅读的定义
学生自由选择或经教师指定,在课外阅读的各种书籍、报刊(不包括教科书)。有益的课外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态度与所用阅读时间
根据数据看,在所有被试学生中,有87.9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是很清楚的。这与笔者的预期不谋而合。
其次是认为“课外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学生所占比例,比例明显减少。持这一观点的仅有11.58%学生,最后是表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这一观点。在所有的被试学生中,仅有2.4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但从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的时间来看,情况如下所示:被试学生中平均每周进行五小时以下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高达78.17%,而每周进行大于10小时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仅有4.57%。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态度是非常端正的,绝大多数被试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很喜欢。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所以被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处于“高热情,低行动”。
(二)阅读语种
根据被试学生阅读时所选择的语种情况来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汉语―53.32%。其次是34.17%的藏语阅读者。随后是所占比例为7.55%的英语阅读者。最后是其他语种,所占比例为4.88%。藏族大学生的母语虽是藏语,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更青睐于汉语。
(三)课外阅读目的
从述数据可以看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中认同最高的是对阅读的感兴趣,所占比例为25.77%,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他们对课外阅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发展个人的特长和找与学校课程有关的资料,所占比例总和达到45.40%。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有18.49%的学生表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消遣休息,放松身心。而表示进行课外阅读没有目的,随便看看和表示其他原因的仅占10%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阅读时间短及建议
大多数藏族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处于“高热情,低行动”。所以,藏族大学生应将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母语阅读少及建议
阅读语种方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汉语,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英语和其他语种,这就说明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们在课外阅读语种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开放化,这是一个值得的骄傲的情况,但是藏族学生在阅读母语书籍方面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发扬好、继承好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一些文化,包括语言。
(三)阅读功利性强及建议
大部分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很有功利性。由此可见已经进入小小社会的藏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定位和伴随着担忧。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课外阅读离不开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离不开与个人发展有关的领域。笔者认为,这不能说是不好,也不能说是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本身的目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就业。阅读使人丰富、使人机智、使人豁达。阅读可以伴随我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杜笑眯.谈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8(5).
[2] 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3]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英语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安徽省级课题 课题批准号JG08053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112-03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它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还规定六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要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万词以上。
课外阅读对于广大的高中学生很重要,但很多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课业负担重,致使他们仅能应付解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不知道一些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
长期以来,很多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仅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而很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也是以应试为目的,有些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源也仅仅是试题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
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课题组成员对自己所教的几个班级先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者是《学英语》)。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阅读材料,也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每周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
对于农村的高中学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班级一般是实行大班授课模式,课堂阅读教学虽然可以解决一些同学阅读中的某些共性问题,但无法照顾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而且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农村高中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课外阅读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阅读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对于农村高中的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途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以及在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安徽桐城的六所高中,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桐城七中、桐城八中、桐城十中和桐城十一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位于桐城双港镇,其它五所高中分别位于桐城的陶冲镇、范岗镇、大关镇、金神镇和青草镇。对这六所农村高中进行调查问卷以便掌握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问卷的所有问题都要求结合农村高中学生的实际。对于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阅读途径和阅读策略,以帮助农村高中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1、调查问卷
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英语阅读情况展开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位于安徽省桐城的农村高中,调查问卷的对象分别为桐城天城高中、桐城六中(原青草高中)、桐城七中(原范岗高中)、桐城八中(原大关高中)、桐城十中(原金神高中)和桐城十一中(原青草塥高中),其中天城高中是位于农村的省级示范高中。
2、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途径、阅读方法进行了解。在六所高中进行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后,对问卷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本情况不清或选择同一选项者为无效问卷,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选项空缺为遗漏值,统计数据以有效值为准。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
3、访谈
对一些学生进行访谈并做记录,进行个案跟踪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的实录并进行分析。访谈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相关调查。积极的阅读态度能使学生体味到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4、提出阅读策略与课外阅读途径的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的结果,提出有效阅读策略和有效的阅读途径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进行推广。同时要注意激发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英语的积极性,还要积极推荐适合不同阅读水平的材料,注意开发和利用英语阅读资源。
三、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对农村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了分析。问卷的基本情况如下:
共发放了10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问卷的题目分别涉及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课外阅读计划、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和经常读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源、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对课外阅读策略的认识和使用。
经过统计,问卷中的13个选择题的情况如下:
1.关于课外阅读的兴趣
A.非常喜欢 4.8% B.喜欢 25.2%C.有点喜欢 42.7% D.不喜欢 20.6% E.根本不喜欢 6.7%
分析:农村高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非常喜欢、喜欢和有点喜欢的占72.7% ,说明他们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愿望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有27.3%不喜欢和根本不喜欢进行课外阅读,这与多年的应试教育有关,这些同学仅关心课内的学到的知识 。
2.关于课外阅读的作用
A.很大 25.9% B. 较大43.8% C.不太大 23.7% D.不大5.1% E.根本没作用2.5%
分析:在认识上,总体有69.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大的作用,对英语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这是大多数农村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
3.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
A.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73.8% B. 扩大词汇量C.69.1% D.扩大知识面60% E.提高阅读兴趣 53.2% F.其它6.8%
分析:在动机上, 增强语感,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占73.8%,扩大词汇量占69.1%,.扩大知识面占60%,这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相对明确。
4. 你认为有必要制定详细的英语课外阅读计划吗?
A.非常有必要9.5% B. 有必要49.6% C.作用不大 15.9% D.可以不制定 19.3% E.根本没必要 5.7%
分析:认为制定英语课外阅读计划作用不大、可以不制定的和根本没必要制定的共占40.9%,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要让学生要明确制定课外阅读计划的必要性是本课题要提出的建议之一。
5. 你比较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材料是?
A. 人物传记 22.1% B. 科普材料14.7% C. 历史, 地理 9.6% D. 童话, 故事 40.9% E. 幽默, 动漫 37%
分析:调查发现对科普材料感兴趣的只有14.7%的学生,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仅占9.6%, 而对童话故事、幽默、动画感兴趣的却有77.9% 。建议学生课外要多读科普材料和历史、地理方面的材料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你认为课外应阅读哪些材料?
A. 英语报刊 50.5% B. 阅读理解题集 46% C. 英文简易读本 32.8% D. 英文原著 8.5% E. 教材配套材料 46.4% F. 没读过 8.1%
分析:在材料的选取方面,选择英语报刊、阅读理解题集、教材配套材料的学生诸多,表明学生选择材料的被动性,另外大多学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课外阅读也是围绕高考展开的。
7.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
A. 不到半小时31.6% B. 半小时 22.9% C .1小时 26.9% D. 2小时11% E .2小时以上6.6%
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每周半个小时和不到半个小时进行阅读的占54.5%,1小时以内包括一小时的占81.4%。这表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8. 你一般何时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 晚自习21% B. 早读时间 26.8% C. 午休时 9.1% D. 周末 30.5% E 寒暑假 15.9%
分析:学生主要利用晚自习、早读时间、周末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只有15.9%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9. 你通常以什么方式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A.集体阅读6.1% B. 个人阅读 84.7% C. 小组阅读 4.2% D 都没有 9.6% E其它 3.9%
分析:学生的阅读方式以个人阅读为主,占84.7%,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农村高中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英语课外阅读的组织不够,没有形成集体阅读的氛围。
10.课外阅读时遇到生词你会?
A根据上下文猜测 32.7% B 跳过去25.7% C 马上查字典 22.2% D 读完后查字典 23.7% E 其它 3.2%
分析:根据上下文猜测的学生占 32.7%,表明部分学生已经有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策略,但仍然有 22.2%的学生马上查词典,这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11. 你认为老师有必要对英语阅读进行方法指导吗?
A.非常必要 20.2% B. 有必要 48.8% C. 不清楚 17.1% D. 不太必要 9.6% E. 不必要 4.3%
分析:有69%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对英语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这表明很多学生希望改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并渴望得到方法上的指导。
12. 在英语课外阅读方面你遇到的困难是?
A.词汇量不足 81.7% B. 缺少合适的材料 18.5% C. 没有时间19.9% D. 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 66.7% E. 阅读速度慢 44.7% F.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12.5%
分析:根据调查词汇量不足是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课外阅读遇到的最大困难(占81.7%),其次是语法不好,长句子读不懂(占 66.7%),还有阅读速度慢(占44.7%)也是英语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之一。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有助于课外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前段时间很多相关人士提倡淡化语法,淡化语法并不等于不学语法,一定的语法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句子,也有助于多整篇文章的理解。
13. 你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的作用如何?
A. 非常大18.1% B. 较大42.9% C. 一般 28.6% D. 不太大7.8% E. 根本没作用 2.6%
分析: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帮助。根据调查结果,认为阅读策略对英语课外阅读作用非常大和较大的共有61%,认为作用不大和觉得根本没作用的一共有10.4%的同学。平时教师要加强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小结
【关键词】农村教育;阅读;现状;危机;对策
一、调查的意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教学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正确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调查的目的
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究竟怎么样?有多少学生在回家后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还注重课外的阅读?农村家庭为孩子的成长教育提供了多大程度的关心和帮助?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此,我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一是了解我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二是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三、调查对象
景泰县拉牌小学一至六年级六个教学班共126人,其中男生76人,女生50人。
四、调查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由两个组组成,第一调查组由我带三名教师组成,向家长询问包括家长基本情况、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关注情况。第二调查组由教导主任带语文组教师参与,学生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等。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1)我校课外阅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其中没有读过课外书的42人,占33.3%,读过2—5本的58人,占45.8%,读过10本以上的26人,占20.9%;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十分的有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少之又少,学生家中藏书少之又少,社会、家庭环境的文化氛围淡薄,闲余时间家长读书看报的不到5%,60%的家长看电视,30%的家长下棋打牌聊天,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①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过的课外书很少,阅读少了,获取的信息就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可想而知了。而阅读和写作恰恰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②学生阅读能力较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情节,看看热闹而已,能够“查字典或问别人弄清意思”的占10%,“作读书笔记”的几乎没有。③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十分的有限。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却没有书可看,学生家中藏书几乎为零。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书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都是取之不尽的课外阅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正路拉牌这样偏远的山村,孩子们没有书可读,网络对我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过讨论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来源少之又少。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而且大多数学校图书室未向学生开放,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其次多数学生家中没有图书,学生放学回家想看书却无书可看。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机会,一味地以检测、月考为目的,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文和数学以及英语三科的学习上。另外,许多家长也认为读课外书籍影响学习,不让学生看课外书。③家庭﹑社会环境的文化氛围淡薄,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在农村,学生家长生活压力大,休闲时间较少,通过调查发现,闲余时间家长读书看报的少得可怜,大多数看电视、下棋、打牌聊天,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学习读书,而是无所事事,自然而然地上行下效,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我县拉牌小学是正路乡的偏远小学,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此,这样的学校还有八九所,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可想而知。
七、结论
(1)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次调查选取学校为正路偏远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外阅读的现状是如此不容乐观,这个现象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关。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会加强小学生阅读的能力,相反,阅读能力就很难以提高。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贫困农村家庭无书报可看,学生想读也是枉然,其课外阅读想必也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对孩子反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八、对策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导言
随着当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的媒介、态度以及阅读品味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电子书的出现、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社会的高负荷运转带来是巨大压力,使得现如今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耐着性子慢慢看书。
阅读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大学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是反映一个学校学风的标杆,因此,促进大学生课外阅读将对加强校园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如今,90后大学生已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拼命追名逐利的社会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校内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呢?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会不会因此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呢?90后大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阅读的动因是什么?阅读的内容又分别是什么呢?
一、90后大学生的课外安排
在大学里,以“教”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的模式。学习的自主安排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的自主安排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大学里,属于大学生们的自由支配时间有很多。而对于课余时间如何利用这一问题,据调查统计:有近一半的人每天睡觉时间为7—8小时,花在完成老师布置内容上的时间一般为2—4时,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为2-3时甚至更少,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在紧跟老师,而自主能力很差。由数据,仅有14%的人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辅导班,为自己的将来投资,大多数人很少把时间花在考试上。大部分人在课余时间会看一些书,集中在看小说和各类杂志。还有很少的人花时间做些兼职,不过一周一般很少超过7时,大部分人认为学业太忙,做不了。当然,作为大学生,与亲友交往花去了很多时间,以致时间没能很好的利用。据调查,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平均每天有多于2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笔者调查了解到,面对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主要是在课外时间进行上网、体育休闲和参加社团活动等,在课外时间喜欢读书看报的90后大学生所2如何占的比例较少。因为有超过1,3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目的是调节放松,占了37.4%;锻炼自己的能力的为25.3%,还有17.2%是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其余的选择其他目的。
关于对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的问题上,笔者建议不盲从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跟着别人,只能导致自己的规划完不成,别人的东西也学不到。还有就是少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规划在心里被一遍一遍地更改,最后甚至面目全非。
二、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如何利用这些课外时间?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阅读的主要内容如何?以及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等等,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新课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以下特点: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态度呈消遣性
在大学里,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具有正确的阅读心态的人却不到一成。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把其当成是一种消遣,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亦或是为了应付学业应付老师而临时抱佛脚的一种应付心态。这种错误的阅读心态之间导致了课外阅读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阅读目的的不明确。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无计划性、结构不合理
据多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对象是小说等书籍以及具有娱乐性的文章;却很少浏览文史社科类等书籍,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其阅读结构极不合理,且缺乏计划性。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想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虽然也有些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不足,但是却无力改变。从此可看出,大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缺乏正确的引导。对此,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
一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消遣。因此,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小说类等图书上,就算是偶尔阅读中外名著类图书,也是看过就抛之脑后,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仅仅只能称之为“看书”,而不能称为阅读,这也与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阅读具有放松心理,放松心理能够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缓解学生的疲劳感。但是阅读目的不明确容易荒废专业知识的学习。自制力稍差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因此,我们要及时端正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深刻影响力。
(四)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减少
近年来,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不断减少。调查显示,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外阅读兴趣不高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于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学生往往只选择言情小说类而忽视了其他类别的书籍。且相当大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周末大多数学生选择出门游玩或呆在寝室上网睡觉,只有绝少数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五)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阅读习惯变化
在当今网络时代,进行课外阅读的载体不断多样化,这使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成为了阅读的重要载体,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发挥的作用愈加显得薄弱。互联网所蕴藏的知识量是极其丰富的,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善加利用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与成熟。
三、对90后阅读现状的思考
从调查结果看,90后大学生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平均少于1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据调查,即使有更多地课外时间,他们也表示不太愿意把这些时间花费在课外阅读方面,大多数的大学生课外时间花费在上网或者其他消造活动方面。大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在大学,也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提供。只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一定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大量的书籍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从各位大师前辈身上学到我们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
笔者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生方面
1.阅读从态度开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要改变同学们的阅读态度,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同学们的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在活动中应该互动、比如让同学们上台讲故事等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改变阅读态度,增强阅读的兴趣。
2.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此我们小组推荐几种方法:①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在同学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②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③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二)学校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学生多读书。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读书,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像言情,武侠,动漫级消遣类快餐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跟高的书籍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种“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大学课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大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吸取人文教育的养分,进而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高中语文学习若仅限于学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是绝无可能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的。基于此,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能增强其语言积淀,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2.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新课标提出“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确,“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课外阅读优秀读物能让学生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以充实,从而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与方法
1.构建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要落实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及家长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素养及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笔者一方面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结合我省高考对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的要求,让家长理解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给学生讲述名人嗜好读书的故事,既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匡衡凿壁偷光之类典故,也有梁家辉因酷爱读书被誉为“当今香港影坛最富艺术气质的影星”等励志故事,使学生确信广泛阅读,不仅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益于终生发展。
2.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其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较容易激发起来。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对阅读产生愉悦的情感,积极主动地阅读。因此,教师要巧抓契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采取课内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拓展、经典片段介绍、影视对比阅读、时文佳作推荐等方式。
3.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高中学习课程多,学业负担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挤出阅读时间,以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笔者主要采取课外阅读课内化的方式,即每周抽出一课时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此外,还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周末等学生相对自由空闲的时间布置开放性阅读作业。这些措施确保了学生有一定量的阅读时间,有了时间的保证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地阅读。
4.加强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
课外阅读提倡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但不等于教师就可放任自流,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笔者依据新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学校藏书情况,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在推荐书目中除文学类读物外,还有不少人文学科及自然科技类读物。此外,笔者还结合课内阅读教学及热点时事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散文》2011年第3期特别安排了“灵魂的事:史铁生纪念小辑”表达对著名作家史铁生的追思,当笔者阅读到这期杂志后,就将“纪念小辑”中的四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向学生介绍史铁生,并推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灵魂的事》《活着的事》《病隙碎笔》等著作供学生选读,以弥补语文版教材没有编选史铁生作品的缺憾,同时也让学生感触到史铁生所言的“灵魂”及他的“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
5.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具备了阅读时间、读物等条件,但还不能确保课外阅读的成效。要想课外阅读高质、高效,还必须讲究阅读方法。
新课标提出:“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因此,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及读物特点运用适宜的阅读方法,如语言精美的读物或经典之作就应精读,以丰富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就可速读或浏览。此外,还注重指导学生培养读记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做到从阅读中汲取提升素养的精华元素。
6.实施多元评价,促进课外阅读的可持续开展
新课标指出“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发展的功能”。
一、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阅读中,课外阅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和理解方面的能力提升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课外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尤其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明确其重大意义,肯定起对作文能力提升的作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比大纲规定范围之内的内容更具吸引力,这与大纲内容的宣教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拆分解读,这使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积极性。相比而言,课外阅读有关的内容则更加精彩和耐人寻味,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更加喜欢语文。同时,其分析和辩解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作文写作中,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和引用这些内容,一方面提升了作文的厚度水平,另一方面还使作文更加可读。从而充实了小学作文,使其作文免于“形式化”的通病。
二、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作文的社会意识
识字和理论、作文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社会实际、生活等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同样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将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具有丰富的素材资源。如果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小学生写作的作文将会成为单纯的文字重复堆叠。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其社会意识的提升主要靠课外阅读来实现,并且,学生的社会意识也会通过课外阅读而得以提升和培养,使学习、作文、社会、教学四个方面联系起来,赋予作文以思想。有着“小社会”之称的学校在本质上与真实的社会区别非常之大。独生子女在当前学生中占据主体,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社会。学生了解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多了解国家、世界时事,使学生视野得到扩展,使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社会上的诸多事物。学生在此类课外阅读的帮助下,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与氛围产生充分的熟悉,学生只有了解生活,理解生活,才能提升作文的社会意识,才能让作文活灵活现地表现出自己的社会视野。
三、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学生所储备的知识量对学习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外阅读则是 解决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H可以学习更多的汉字,还能锻炼写作和语言水平,使知识量得到提升。学生通过课外书的阅读能够认识更多的生字,运用更多的语言,写作的素材也可以得到积累。与此同时,学生对情节、场景和心态等进行描写时,也可以充分借鉴课外书的经验,这将极大的丰富学生日常写作的素材,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丰富。在阅读课外书籍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书中描写情节、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充实自身的写作技能。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作为一个协助者,让学生将看到的描写人物或环境的语言记录下来,积累成写作素材。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42-0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当前,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不太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对策。
一、把握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只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感受故事的情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抛出了问题:“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学生纷纷猜测、讨论吴用的结局。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在下一堂课开始前以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时间,把课文讲活了,而且留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精选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也欠缺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与课文有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并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阅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初步阅读,在下一次授课时,教师再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说,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能想得起关于诸葛亮的哪几个故事呢?
生A:草船借箭。
生B:还有三顾茅庐。
师:不错,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
生C:我还记得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是说周瑜跟诸葛亮的。
师:这是《三国演义》里周瑜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为什么世上已有了他,老天还要生出一个诸葛亮呢,表明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
通过以上方式,笔者将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事倍功半。阅读方法有泛读、速读、精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选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内阅读的方式,进行反复的精读;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读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阅读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与心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对于阅读过程中觉得特别欣赏的部分,可以抄在笔记中。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并注重融会贯通,将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还注意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只有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真正地有所收益。
论文摘 要: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地位。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表明,传统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慢慢转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强调提高语文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把强化课外阅读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是,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应付考试上,这使得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日益减少。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学生渐渐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兴趣。学生不再喜欢阅读,尤其是与考试看似没有关系的课外阅读。再次,老师往往只强调学生对教科书的重视。常常要求学生掌握对教科书课文的理解,而很少注重课外阅读。最后,由于课外书籍的多种多样,挑选甄别有价值、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益的课外书籍对于中学生来说颇为不易,所以不少学生家长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持一种消极的态度。
因此,如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尴尬现状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想法,那就是将课外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写作为目的指导课外阅读。我认为对于课外阅读的这一重新定位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的问题。
二、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一)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对于泛读的课外书籍,应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读课外书籍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读阅读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对于精读的课外书籍,教师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教师应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依我的教学经验,适宜精读的书籍应当以散文为主,精读散文有几个好处:一是篇幅较短,不用花费大量时间;二是散文的写作线索较为明显,适宜中学生理解和分析;三是散文接近中学生写作的文体,利于学生吸收模仿。总之,课外阅读应区分精读与泛读。
三、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把阅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锤炼语言文字,注重语词与文采。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并不是通过有关语法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语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只有理解了语言在运用中的含义,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积累。
通过课外阅读,尤其是大量地泛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辞藻和词语搭配,也可以对语句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具体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怎样的词语;其次,怎样将这些词语以何种方式组织出来。前者涉及用词,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有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精构篇章框架,展现文章脉络。
相对于上面的语言要求来说,这里涉及的是写作更高层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
掌握这种篇章规划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依据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写作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课外阅读的精读来解决。之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要精读名家散文,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对名家散文的认真分析与研读来逐渐领悟文章篇章结构的框架方法与技巧。在精读了一些名家散文后,学生模仿其行文方式多加练习,便可以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写作能力。
因此,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尴尬现状,我们可以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计划 阅读书目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自己的精神财富,帮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而要积累起这笔财富,仅仅靠语文课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坚持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陶冶情操,而且是课内语文学习的必要补充和配合。课外阅读的作用已引起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但语文教师一般只是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点读书笔记,并不进行指导。其实,要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还应设置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系统、具体的指导,这样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收到应有的效果。
一、制定阅读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阅读,因为没有课内教师的带领,更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方可收到实效。计划对加强阅读指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具体要求,学生才有可能做得好。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课外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导好向,还要授其法。可定期有计划地举办阅读成果交流会,以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可根据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如,每周五千字――每周至少读五千字;每周一诗――每周至少背诵一首诗;每日一段――每日至少写一段读书摘记。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定期推荐书目。如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和毅力,就带着他们在励志作品里寻找人生的真谛,振奋斗志。还要及时推荐反映新时代改革开放生活的优秀作品,帮助他们了解新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力。同时,定期多形式的进行交流,使学生读、写、说各种能力共同发展,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选择阅读书目
目前的图书林林总总,但是内容却千差万别、良莠不齐。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除思想必须健康外,还应注意内容广泛,既要有文学读物,又要有科学读物;既要有大部头书籍,又要有报纸杂志;既要有现代作品,如莫言的小说等,也应有古代作品,如唐诗宋词等;外国文学也应涉及。教师在学期初可开列一张推荐图书目录,引导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辨伪识劣,提升审美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饥不择食,胡乱抓来就读,甚至寻求刺激,盲目模仿,在玄幻、暴力等作品中消磨时光。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因势利导,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向积极探索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上,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在接受作品健康影响的同时,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侵蚀,从而达到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为此,导的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其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上。
三、指导阅读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实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不同,它重在求量而不在求质,目的只是一般性的了解,因而阅读方法主要是默读、略读和速读,而不是精读、朗读。但是名句格言及诗词之类,还应强调背诵。另外,各种新的读书法、比较阅读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等也应该向学生进行介绍。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读。经过初选决定要读的书,应先通读一遍。通读应以序和目录作引导,以较快的速度粗读全书,目的是掌握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或是某些章节写法上的技巧,以及某些内容上的新提法、新数据等。对重点和需要掌握的部分要精读,逐节逐段弄懂。习题要演算,公式要推导,结论要分析,警句要记忆。不仅如此,还要反复读,读到能融会贯通。华罗庚在谈他的自学经验时说:“那时我最容易犯的病就是急躁,贪多贪快,不够实事求是,结果还是不行,发现了夹生饭,不得不又回头。后来我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宁肯做得多些。就这样,我用了四、五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的课程。因为学得比较扎实,后来学大学的课程时就比较快了。”精读不能弄通的地方要明白不懂的症结所在,或嗽墓ぞ卟慰际椋或请教老师,也可先跳过去,有时当读完书籍后边部分时,再读前面的内容就容易读懂了;第一次阅读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
四、养成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