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10-10 15:58:33

导语:在中医的基本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的基本内容

第1篇

一、西药中药化论点的提出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药进行着大量现代科学研究,从中获不少新药物,如黄连素、麻黄素、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 等。它们均具现代科学内容:物质组成成分清楚,质量能够控制,可制成多种剂型;生物活性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治疗西医药学概念的相应疾病。尽管如此,但却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仅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 现实摆在面前:若所有中药均被如此研究,则中医临床无药可用。问题提出: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到底要把中药研究成什么样药物?笔者之见,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即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现代科学化中药,正如上述,应具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讲,所谓中药基本内容,应包括:(1)药物本身性能得特殊表述,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活血、安神、舒肝平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寒喘或热喘、治实秘或虚秘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通称得君臣佐使关系,各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得作用。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可称中药。所谓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阐述,就是以现代 “科学”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达相关内容,例如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再如活血化瘀作用,到底是哪些类型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又是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改变达到的,其它亦然。

根据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令现有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固然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令现有西药具中药基本内容,亦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否具有中药基本内容,即西药能否中药化。

二、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第一、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故二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历史上看,中医药学历来有吸收其它医药学理论改革的药物乃至非药物物质的中药的传统,吸收的前提是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相关药物或物质的中药基本内容。作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西药,同样可被吸收为中药。第三,实践表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本世纪初的《医学衷中 参西录》视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药,用来治疗表热证,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中,姚正平先生写到: “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类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近年来,陆续也有具体西药研究结果发表。如穆达浩等通过临床对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性热、味辛,具回阳救逆等功效,适合寒证者用,若热证者用,剂量再小,亦易中毒,从而解释何以0.5-1500毫克均有中毒报道,指导临床用药。吕士选等研究利血平,其对阴虚阳亢尤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痰浊内阻型高血压者不效,综合归纳:性凉、味甘、归肝经,具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之功效。金亚诚等研究头孢菌素,其对细菌感染之热证患者具效,寒证者不效,综合归纳:味苦、性寒、归肺、胆、膀胱经,具体热解毒、化痰燥湿功效。

西药中药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为临床研究。具体方案和作法:对患者进行西医药学诊断,给予相应西药治疗后,再诊断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后,亦作中医药学诊断,并判定疗效。根据中医药学诊断所见患者身体变化情况,并结合西医药学诊断结果,归纳确定所用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菌素治疗,结果仅实热证者具效,虚寒者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其中药基本内容有: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若肺部感染者效佳,表明归肺经。再如利血平、按中医药学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结果仅肝阳上亢者具效,其它证型不效或效不佳,表明其具平肝潜阳功效等。如此多类型病例研究,则可确定相应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至于其它研究方法,如动物试验、文献研究等,亦可考虑选用。但文献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由临床研究完成西药中药化。

三、西药中药化为中药现代科学化捷径的分析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史达百年,但尚难说哪种中药已为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固然与以往研究目的相关,亦与研究难度大相关。就物质基础看,中药大多为动植物的组织或全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水平,是可能研究确定内中各种成分的,但实施难度确客观存在。而确定每种成分对具体中药基本内容的贡献程度,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的现代科学阐述者,若将一种中药的基本内容各方面均达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实施难度很大,尤其现代科学对中医药学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尚未确定之前,更有实际困难。基于上述情况,以人参为例,尽管已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近百年,确定内中百种以上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报告达数千篇,但仍陆续有新成分,新作用的报告,可见难度之大。

西药中药化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的途径,从近10余年研究情况看,尽管尚不能说哪种西药已被中药化,但却明显呈现方便之处。第一,现有西药已为法宝药物,可按前述研究方案和方法,直接由临床进行研究;第二,研究工作在医院进行,病例和病种多,检测指标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具体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更多资料,且资料准确性高;第三,研究者可多方面的配合,如中医间配合、中西医配合、研讨会更广泛配合,故资料和结论可靠性大;第四,现有西药已积累的大量临床和试验资料,可资参考。

上述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等在较短时间取得的研究结果,尽管尚不能说它们已达中药化,但就所确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指导临床用药了。

现作有根据的设想,一名中医于一位西医配合研究一种西药,决用不了10年则可能使其达中药化。就按10年计,两千名医师研究10年后,则可使药典二部所载约千种西药均达中药化,即获4种现代科学化中药,可见速度之快。加之现有西药多为单练化合物、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达其生物活性、将这些内容与中药基本内容再做联系性分析、归纳研究,则较方便地使中药基本内容的共性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如寒性、理气、活血化瘀等的物质基础和对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关系,易得以确定。众多此类单体化合物中药得到后,又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现代科学的复方中药,且利于中医药学组方规律的现代科学阐述。可见西药中药化是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

四、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误解与澄清

中医药学吸收西药而用,正象西医药学吸收中药而用一样,乃为学科丰富和发展的正常情况,但目前对西药中药化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1、 西药不能中药化。此认识源于中药不能西药化、理由是由中药所得西药尤单练化合物西药,不能代表原中药全部功效,且又有西药弊端为不良反应,即未达中药化为西药,同理、西药亦不能化为中药。对此,只要明确中医药学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优势在微观。则能澄清。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 微观用来阐述宏观。故中药难于完全纳入西医药学,但西药却可能完全纳入中医药学,即西药能中药化。例如前边举到的头孢菌素,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并未丢失其对细菌感染的可能应用内容,只是使应用针对性提高,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实热证者。再如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黄连素,被研究成俱抑菌消炎作用的西药后,置中药基本内容如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等于不顾,应用于细菌感染的虚寒证者,虽抑制了细菌,但亦出现纳呆、腹胀等不良反应。可见,西药中药化与中药西药化不能等同类比。

2、 西药中药化是药物研究的倒退。此误解依据是:西药成分清楚,作用明确,已很科学,若再研究确定其性味、补 气、养血等模糊不清的内容,实为倒退。若从西医药学如此认识,确可理解,但若从中医药学看西医,连寒热性都不知,简直不科学到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却是,对具微观优势的西药,并做到中医药学的宏观认识,只能是被认识得更全而深刻。例如前边提到的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即为明证,提高使用针对性,有意避免不良反应。再者,还可能发现现有西药的潜在作用,例如D860,有人研究其对阴虚阳亢糖尿病者具效,表明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但阴虚者决不止糖尿病,有人试用于阴虚的慢性支气管炎者,男性不育者、同样具效,可见,西药中药化是前进,非倒退。

第2篇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第3篇

【关键词】 中西药;中西药学;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化;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

药学与医学,是构成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联系则在于互为依存。没有药学,医学则失去其防治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医学,药学则失去作用对象。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

1 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研究和探讨其结合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发现其结合有着它们共同的基础。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他学科结果。作为中医药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优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2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他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有的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由此,西药纳入中药学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中药西药的发展而言是新的理论知识的突破。第二,发展研制新西药比从中药研制新药耗费的人力、物力要大得多。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在民族药中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3 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3.1 现代科学化的中药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点;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3.2 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他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予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他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他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予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理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予现代科学阐述。

4 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很难以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优,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总之,用两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结果是促进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而早日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值得指出的是,西医药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但现代科学并不就等于已在西医药学中全部体现了,也就是说,仅用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彻底实现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应当是充分利用包括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现代多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学化,进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新型的药物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超级秘书网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医诊断学课程;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制订课程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是执行教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1]。应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课程标准,保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的学科。根据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上应重视理论教学,也要突出实践教学,并制定与其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3]。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诊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临床意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他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临床意义;熟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原则,诊法的概念、注意事项,辨证的概念。(二)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诊断常见疾病及指导临床实践,能够灵活地将中医诊断学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敬业精神和职业、岗位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二、课程设计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秉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相对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实施院(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符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5]。

三、课程内容

中医诊断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主要内容及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其中以诊法、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中医诊断学课程设置在授课学期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授课方式采取理论讲授结合实训教学,其中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及典型病案分析讨论。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医诊断学课程讲授要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理论讲授环节应多结合临床实例;实训教学环节应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临床实际岗位多实践、多操作,强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6]。(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其类别、内容必须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7],制定符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制订教材编写大纲并拟定教材编写内容、体例等。在教材编写上应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操作及病案分析等内容,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育理念。2.开展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局域网建设建立院(校)局域网,可在网上查阅万方数据库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相关的全部医学期刊及书籍;设置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影像资料等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三)课程教学评价建立院(校)内、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实习单位、社会等多要素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采用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一是院(校)内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8]。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实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二是按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水平。三是实习单位、社会等多方面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改进。(四)课程考核中医诊断学课程考核应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可设置为过程考核和终极考核,采取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技能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研讨、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理论考核(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含“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典型病案(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

参考文献:

[1]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2]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105-107.

[3]徐雅娜,闰丹.基于动态性原则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43.

[4]闫志.浅谈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7(9):801-802.

[5]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刘玉娟.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7]丁立明.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5-66.

第6篇

一、工作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主体,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2013至2015年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按年度目标分别达到80%、85%、90%,村卫生站按年度目标分别达到75%、80%、85%(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在村卫生站,是指配备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按照规定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乡村医生,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中医药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1、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医保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特别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引导群众优先选择到基层就诊和使用中医药服务。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3、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中,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所占比例应不低于10%;将“中医药门诊占总门诊人次比例”列为重要考核指标。

(二)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我县中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

2、加强镇、村医疗机构中医标准化建设。各乡镇卫生院应规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三)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

在建立起1个县级中医医院的基础上,建立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对基层中、西医人员推广应用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和适宜技术目录为重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能够开展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站至少能够开展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站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2、积极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5%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鼓励基层在编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临床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五)加强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1、政府和各部门力争为县人民医院培育和建设1个以上中医重点(特色)专科。

2、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3、开展中医药人员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县级中医院基层指导科及中医类别医师县、乡、村纵向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科的机制。

(六)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内容比例。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七)开展科普巡讲活动

建立专家队伍,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方法。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开展多种形式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使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全县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

(八)依法加强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1、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中药使用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的培训推广,使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

3、加强中药质量监管,严格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三、组织实施与具体要求

(一)动员部署与目标实施

2013年5月,组织各医疗机构召开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监督测评与督导检查

加强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做好迎接省、市每年度至少一次检查评估工作。

第7篇

关键词:针灸教学 中医针灸学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032―01

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也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急症等科近50种病症的针灸治疗确实是教师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本文就作者多年来针灸教学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探讨一下。

1 在针灸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对中医的理解程度不同,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也各有差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当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充分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等。在带教中应尽量多给他们提供临床治疗的机会,并详细分析讨论病例,阐述辨证施治,动态跟踪病人,观察治疗效果。在诊疗过程中指出其辨病取穴与处理操作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

2 加强实践与引导,以有效激发兴趣

中医针灸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涉及到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有的人对中医针灸的疗效不甚了解,心存疑虑。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介绍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以及新成果、新进展,并让学员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并非都出自中医专业人员,而很大一部分是西医专业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者,使学员认识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前景、增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兴趣。在临床实践中,首先让学员在自己身上实践,体会得气的感觉,如让学员自己针刺合谷穴,强烈的酸胀感使他们亲身体验到了针刺的效应,正是这种得气效应,能够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再让他们观看针灸效果可立竿见影的典型病例,如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完全不能弯腰活动的患者,在针刺双侧腰痛穴,配合医生指导的腰部活动后,马上能弯腰自如;持续数日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在针刺攒竹、翁风穴后,呃逆声立刻停止。这些神奇的疗效,往往使学生们惊愕不已,兴趣倍增。

3 突出教学重点,灵活教学方法

在向学生介绍中医、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时,使学生有了一个总体认识之后,应当突出重点,对一些重点内容详细讲解。如经络、腧穴是针灸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在讲解中要将各条经络,各个重要穴位的针灸知识讲深讲透.每条经的起始点、循行路线、主治及特异性都要讲到,并通过图示实例,让学员熟悉经络与腧穴。学员一般思维活跃,喜欢提问题,而中医知识相对晦涩难懂,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如启发式、提问式、比喻式、归纳式等,经常提问学生腧穴的归经、主治,使他们反复思考,牢记在心;同时对学生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作详细分析和解答,解决他们的疑点与难点,强调学生把所学的针灸基本理论与针灸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经络、八纲、脏腑辨证在临床的实际运用,尤其应掌握十四经穴常用穴和主要经外奇穴的取穴方法、主治作用,掌握传统针灸和各项具体操作技能。

第8篇

1优化课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入学新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应采用从抽象到具体—三段层次的教学方法:第一层次:理论教学方法。针对比较枯燥难解的理论知识(比如阴阳、五行、藏象等概念和基本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导入式、举例法等方法,将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易观察到的现象相联系,用生动解释抽象,化繁为简,从而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第二层次:实践教学方法。针对中医学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特点(比如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藏象学说中五脏六腑的特点),可以采用案例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打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格局,通过医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有血有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活泼。第三层次:自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无限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特点,可采用开设讲座、组织试讲、网络学习等教学方法,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2更新课程教学手段,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以“手写板书”为主,板书是教师最普遍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技术中的“常规武器”。好的板书可以呈现本节课程的脉络,并提示、警示知识难点、重点。还可以制造教学的停顿。教学需要停顿,因为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教师利用板书制造的停顿长短、频率、出现的时机,以给学生提供思考消化的时间。随着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打破了打破了板书色彩单一、内容平面、形式单调的缺点。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面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特点,一些老师反映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尤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更是如此[3],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往往只能把大量的文字复制在上面,形成一本电子教材书,造成学生视觉疲乏,思考滞后,甚至不知如何记笔记。所以,好的教学手段就是要不断更新,使之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努力把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发挥到极点,适当配合板书,真正达到驾驭灵活,惟妙惟肖的目的,让学生的视听言动紧随其中。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理论繁冗特点和学生学习思维特征,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把握三要素:第一、变文字为结构图。著名的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些比较枯躁概念、原理,不但难以记忆,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把古朴的文字转换成简洁的结构图,配合生动的讲解,学生喜听易懂肯用笔画,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第二、丰富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把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4],以达到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由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知识结构和文学内涵完全不同,所以初学新生易产生“认知乱码,无法识别”的现象。如果将这些陌生的抽象名词和知识难点以图像、动画展现给学生,会给学生留下很直观和生动的印象,加深学生的清晰理解,使难点不难。此外还可适当扩充知识容量,在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串联一些与本节知识相关联的中药、方剂图片,舌象、脉象图片,病案、症状图片,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能。第三、明确制作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之前,务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各个章节的内容,确定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尤其涉及到图片、影音、动画等方面的内容,要做到适当而止,避免走入形式重于内容的误区,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效果;制作过程中,文字部分的描述应当简练准确,概括性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务必要用文字明确表述,清晰难忘。色彩部分,避免使用太过绚烂的颜色,要确保文字部分可见度要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了很多板书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消化、整合和记笔记的时间,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应当适时给学生预留停顿时间,控制课堂节奏,严格遵循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此外,在更新课程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效率,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其他中医课程的“先导课程”。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内涵建设水平不仅仅是为了顺应中国教育改革的总体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课程的持续发展,不断发扬的重要举措。

作者:刘禹辛 尚晓玲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第9篇

(一)总体目标

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到2015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二级综合医院为支撑、依托市中医医院建立有效的对口支援、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完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年度目标

1.2013年底,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县级综合医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2015年底,10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所有县级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4.促使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量每年有所增加,并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服务量的3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1.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

(1)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2)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饮片和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付范围。

(3)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其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要比使用其他治疗的提高10%以上,对住院病人采取针灸治疗的报销90%。在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对全部使用中医药治疗的门诊慢性病和住院参保人员,其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至少提高5%。

(4)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

2.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体现中医药特点

(1)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常用药品的遴选优先考虑临床常用、效果显著、价格合理的中成药品种。

(2)按照基本药物制度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3)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暂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积极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中药饮片,提高使用量。

(4)鼓励使用具有区域特征的“简、便、验、廉”特色的中药验方。

(二)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1.完善县级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功能。到2015年底,全部县级综合医院按照国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配齐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标准床位数的5%,二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2个。

2.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底,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置中医诊疗设备;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

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中,强化中医药功能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条件。在项目绩效考核时,将中医药科室达标情况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达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

3.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支持。

(三)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县级综合医院积极推行中医药人员参与西医会诊、查房、重症患者抢救等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相关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相对独立、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形成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的中医药服务模式。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2.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1)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市区凤凰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2)依托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系统,接入国家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中医远程会诊和视频会议等。

(3)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编印的《基层中医适宜技术100法》为教材,对基层中西医人员进行培训并推广使用。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能够开展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能够开展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3.积极创建各级各类中医药工作先进和示范单位。把创建先进和示范单位作为落实提升工程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抓手,积极开展全国、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我区筛选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到2015年,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数量达到3个。

(四)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加大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到2015年,力争创建1个省级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年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

3.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教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4.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试点中提倡使用中医药干预措施。

(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

1.合理配备中医药人员。到2015年,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达到以下要求:综合医院按照中医床位比例配备中医药人员;10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2.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组织基层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专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基层培养更多实用中医药人才。

3.组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

4.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到2015年,在全区县(区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公立医疗机构中分期分批遴选3(50/13)名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培养7(100/13)名左右的中医临床骨干和中药实用型人才;培养社区中医类别全科医师13(已经报名参加2013年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名。

(六)依法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1.强化中医监督管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各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鼓励医疗机构依法审批使用中药制剂,按要求做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

3.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推广《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本药物(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4.加强中药质量监管,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审核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

(七)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和中医文化宣传;建立专业的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科学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方法。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95%以上社区和85%以上家庭。

三、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

2013年4月根据市里总体安排,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组织,5月中旬前各单位要启动提升工程。

(二)目标管理

将提升工程核心指标纳入医改目标责任书,与医改任务同步推进,同步考核。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中,已将中医药服务单列为一级指标,中医药内容分值将占10%以上。

我区成立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度至少要组织一次检查评估工作,及时督促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监测评估

我区要加强本地提升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