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煤矿安全风险防控

时间:2023-10-10 15:58:36

导语:在煤矿安全风险防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煤矿安全风险防控

第1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0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第2篇

安全风险管控:

安全风险,是指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安全风险管控,是指为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所进行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预警干预、评价改进等防范和消除风险的科学管理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

第3篇

关键词:陈四楼煤矿;大数据;安全管理

1大数据的概述

大数据是信息化建设发展到新高度的产物,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的特征。

2大数据在陈四楼煤矿应用于安全管理中的策略研究

煤矿安全管理作为长期以来困扰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发展的严峻课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已经下降到0.083,但对比国外先进国家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仍有不小差距。煤矿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为持续推动矿井安全管理注入了强大动力,并且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过程中所积累的海量数据也与大数据特性有所交集。相比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而言,大数据更符合当前信息时代数据爆炸的现状。同时大数据强调数据的快速流转与价值,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加工”实现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增值,其客观存在的依据是洞察力。随着综合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势必成为矿井丰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煤炭行业安全发展的必然之举。

3陈四楼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信息数据特征

3.1矿井安全管理现状

(1)近年来,矿井虽然加大了改革创新、先进生产力和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引进力度,采掘工作面现场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且技术改造持续完善,但受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的影响,矿井重大致灾因素逐步凸显且种类逐渐增多,同时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受其生产本质的制约,井下现场生产作业期间仍不能完全摆脱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环节较多、作业流程较复杂等不利因素。(2)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伤亡事故是各煤矿企业谈声色变和不愿谈及的家丑,其事故相关的宝贵经验和数据也是不愿自行共享的,且就目前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仍偏向于事后分析,未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超前预警、事前防控的最佳效果,导致安全管理效能未能完全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全面有效且有深度的事故分析工具在煤矿中应用较少。(3)陈四楼煤矿作为井工煤矿,开采深度较深,且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受瓦斯赋存异常、地质构造条件、重大灾害和开采条件复杂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现场安全生产较难控制。

3.2陈四楼煤矿信息数据特征

(1)信息数据体量大。矿井井下现场生产是动态变化、瞬息万变的过程,期间所积累的大量数据体量是庞大而繁杂的,并且这些数据也都将作为矿井现场安全生产和日常安全动态管理重要数据。(2)信息数据多样化。矿井生产过程是实时变化的,其现场各类传感器及相关安全监测监控设备所采集和监测到的数据也同步实时更新和变化,且图像数据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数据密度呈逐步增大趋势。(3)信息数据价值密度低。矿井在用各类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及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实时同步运行,实时变化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传输和生成大量信息数据,但所产生的这些数据和信息较从中获取的知识成反比。(4)信息数据生成和增长速度快。矿井信息综合化和自动化的联合应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覆盖了矿井瓦斯监测等系统,通过设备实时监测产生的大量数据,并能够保持快速增长。

4大数据在陈四楼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实施与研究

4.1大数据改变思路,全面提升安全理念

要有效解决矿井生产过程中繁杂生产系统所带来的问题和出现的异常信息,就必须转变思路,降低数据精确性需求,接受大数据时代下混杂而体量庞大的数据,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数据,降低人为主观意识失误,从而指导矿井重大安全决策。

4.2大数据超前监视设备运行,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以往煤矿设备管理理念大都是“事后管理”,即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应急性抢修,这种应急状态下的设备抢修既影响正规作业循环也给设备抢修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方面带来安全风险,埋下安全隐患。大数据为消除此风险隐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并进行合理化分析、对比,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实现超前预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即将产生隐患问题和异常信息,确保安排检修人员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调整和检修维护,降低设备损耗、生产影响和风险隐患,提升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4.3大数据技术建立事故分析新方向,实现“双重预防”超前防范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则更全面,通过收集国内外煤矿提升运输事故现场数据,包括提升机与作业现场匹配、斜巷坡挡设施设计参数、现场作业环境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度挖掘以上3个主要因素外的相关要素,设置提升运输教学模型,指导矿井提升运输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从更多方面考虑事故的预防举措,真正实现“双重预防”在安全管理中“防火墙”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4.4大数据强化技术认知,转变管理思维

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是煤矿企业顺应时展的重要举措,陈四楼煤矿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矿井已与华为公司合作打造了F5G工业光环网技术,并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使矿井实现了对环境、设备和人员状态的实时感知;万兆工业环网和F5G通信技术的应用,让矿井开通了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而这其中又以非结构数据占主导地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传统和落后的管理思维,将抽样分析向全样本数据分析蜕变,相比抽样分析而言,尽管在数据精确性上有所缺陷,但就数据分析情况而言却全面增强,并且大数据能进一步发掘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有效地捕捉传统分析工具所被疏漏的细枝末节,逐步降低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人为意识失误。

5结束语

第4篇

风险研判情况

大煤公司5处生产突出矿井中,A类低风险0处、B类中风险3处、C类高风险2处。37个采掘工作面中,瓦斯风险研判,绿色23个,黄色12,红色2个。 C类高风险煤矿分别为:大煤六矿和大煤九矿。

执法监察情况

从执法结果上看,大煤公司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特别是在重大灾害治理等方面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对大煤九矿公开裁定暨警示教育会议精神落实不力,没有深刻吸取相应教训

1、两矿均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1)、大煤九矿3204采煤工作面回采与3204风巷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掘进工作面掘进同时作业,共用回风,无独立的回风系统。

违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回风应当直接进入专用回风巷”

符合《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第(五)项和《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八条 “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第(五)项“突出煤层工作面没有独立的回风系统的”之规定,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2)大煤九矿3204风巷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掘进工作面掘进作业时,将甲烷传感器(T1)整班从掘进工作面移至3204风巷。

违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第6.4.1条“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在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1”

符合《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七条 “高瓦斯矿井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第(二)项“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之规定,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3)大煤六矿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1月5日8点班在施工探孔过程中发生喷孔,之后连续多个班次在该地点继续施工释放孔,用局部措施代替区域措施。

违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五十四条第五款“在采掘作业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的,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

符合《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六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第(四)项“未按规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之规定,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4)、大煤六矿2142采煤工作面煤厚1.2m—13.1m,采高2.8m,采放比大于1:3,未经行业专家论证。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缓倾斜、倾斜厚煤层的采放比大于1:3,且未经行业专家论证的,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

符合《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三条 “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之规定,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5)、大煤六矿2142综采工作面进风巷未设置甲烷传感器T4。

违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19)第6.2.1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3、T4。”

符合《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七条 “高瓦斯矿井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第(二)项“按规定安设、调校甲烷传感器”之规定,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2、对重大隐患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1)、大煤六矿1月5日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发生喷孔后,当班矿领导未按《瓦斯管理预警分析处置制度》要求组织进行异常分析,向上级单位报告。1月5日、6日调度日报中“安全生产摘要”内容记录为“安全无事”。

(2)、大煤六矿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在1月5日8点班出现喷孔后,1月5日4点班、1月6日0点班、8点班继续在该工作面施工释放孔。

(3)、大煤六矿重新设计的穿层钻孔控制2125切眼两帮轮廓线外仍然不足30米,钻孔孔底间距达10米,存在抽采空白带;未按照半径100米的范围采取区域防突措施。

(4)、大煤六矿2125下顺槽穿层钻孔控制下顺槽下帮轮廓线外煤层仅15米,2125切眼发生喷孔事件后,用2125切眼治理方案代替区域措施修改设计,未经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2125下顺槽未修改设计继续施工。

(5)、大煤六矿多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在地质构造附近。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处于背斜轴部应力集中区。区域验证时3次q值达到4.1L/min,逼近临界值(4.5 L/min),未引起重视,未分析原因,未采取应对措施,矿井评估2125切眼煤与瓦斯突出风险为低风险。

(6)、大煤公司《关于对六矿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设计及措施批复》(2018年6月22日)中规定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穿层钻孔控制切眼两帮轮廓线外煤层15米条带瓦斯,抽采半径为2.73米,钻孔排距5米,存在抽采空白带。

(二)、瓦斯治理还不到位,态度不坚决

1、两矿均存在区域措施不达标的情况

(1)、大煤九矿3204采煤工作面第2单元评价时抽采瓦斯量684347m3,参与计算煤炭储量93157t。实际上该单元由相邻的3206工作面下顺槽顺层抽采,参与计算煤炭储量应为103426t。则评价时第2单元的残余瓦斯含量为6.25m3/t。

(2)、大煤六矿2142工作面2019年12月抽采瓦斯量35.5万m3,产量9.6万吨,残余瓦斯含量6.4m3/t。  

违反《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 对预抽瓦斯效果评价时,首先应根据抽采计量计算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含量或残余瓦斯压力,当其满足预期达标指标要求后,再进行现场实测预抽瓦斯效果指标。”

2、两矿均未测定原始瓦斯压力和原始瓦斯含量

(1)、大煤九矿3204区段未测定原始瓦斯含量和原始瓦斯压力,无法计算区段内瓦斯总量。预抽效果评价时无法根据瓦斯总量、抽采瓦斯量准确计算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含量,瓦斯抽采评判不可靠。

(2)大煤六矿3002区段、2125区段、-585南大巷(北)抽放巷未测定原始瓦斯含量和原始瓦斯压力,无法计算区段内瓦斯总量,瓦斯抽采评判不可靠。

违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五十九条第一项“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应当为井下实测数据。”、《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区域预测必须以实测数据为准,测点间距按煤层走向不得大于100m”

(三)、红线意识树立不牢,安全意识淡薄

1、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1)、《大煤九矿2106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报告》显示实测最小残余瓦斯含量为2.1 m3/t。而残存瓦斯含量为2.5615 m3/t,残余瓦斯含量小于残存瓦斯含量。

(2)、《大煤九矿11月份调度日报》显示3204工作面产量为3.08万吨,大煤公司口头提供11月大煤九矿3204工作面产量为4.18万吨。

(3)、 大煤九矿把11月份3204风巷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四点班的掘进作业,在调度日报中填报为非生产的零点班掘进作业。

(4)、大煤九矿3204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截止测定时间分别为2019年5月15日和5月20日,而3204综采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评价请示日期为2019年4月29日。

(5)、《河南能源大煤公司采煤工作面投产验收意见书》显示大煤九矿3204综采工作面于2019年6月17日经公司组织验收,而该工作面于2019年6月5日即开始回采。

(6)大煤三矿4101回采区域尚未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抽采达标评判),上、下顺槽施工顺层抽采钻孔,与《大煤公司三矿4101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要求回采区域全部采用穿层钻孔区域防突措施不符。四水平南翼第一辅助回风巷正在向回采区域施工穿层钻孔,与4101工作面2020年6月接替4202工作面,抽采时间不足六个月。

2、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大量存在

(1)、大煤六矿2125下顺槽穿层钻孔有效控制范围未取相邻有效边缘孔的见煤点之间的连线所圈定的范围。

(2)、《大煤九矿3204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开口及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规定“3204工作面生产期间,3204风巷严禁有人作业”。但连续多日同时作业,没有被带班的矿领导、安全检查人员发现、记录、制止。

(3)、大煤九矿掘进队带班队长、跟班人员、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对3204风巷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掘进工作面施工期间未按规定悬挂甲烷传感器熟视无睹。

(4)、大煤九矿3204综采工作面爆破时起爆地点规定位于3204综采工作面下安全口,实际起爆地点位于3204风巷,距掘进工作面距离不足300m。

(5)、2018年8月27日河南省瓦斯防治“32条”出台以后,要求穿层钻孔控制煤巷两帮轮廓线外30米,大煤公司未重新进行设计修改批复。

(6)、大煤公司及业务管理部门没有发现、制止上述瓦斯治理不到位等安全隐患。

(四)矿井开拓工程滞后,采掘接续紧张仍未缓解

1.大煤九矿开拓工程滞后,接替的31采区尚未构成系统,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到不到规定要求。

2.大煤九矿、中泰公司采掘接续紧张,回采煤量不足。两处矿井接替的2106工作面、2509工作面均是煤柱工作面。  

3.大煤六矿2125工作面瓦斯治理滞后,回采煤量不足,存在生产接替脱节危险。

(五)、“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存在不实、不细情况

1、大煤公司对矿井风险辨识管控监督检查不力,导致大煤九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生产、大煤六矿2125切眼煤与瓦斯突出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喷孔。

2、大煤九矿风险辨识管控有漏洞,没有利用3204风巷第四顶板高位裂隙钻场掘进工作面风险辨识的成果修改完善规程措施,没有采取管控措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3、大煤六矿各级领导干部安全风险意识不强,2125切眼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辨识为重大风险,12月份3次区域验证q达到4.1 L/min,超过4.0的预警值,管控措施采取不力,导致施工超前探孔时喷孔。

(六)、瓦斯治理“三化一工程”进展缓慢

1、大煤公司定向钻机数量不足,截至2019年底5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用定向钻机4部,定向钻机多用于顶板高位裂隙钻孔的施工,治理采空区瓦斯;没有用于底板穿层钻孔施工,不能作为瓦斯区域治理的常规手段,长钻孔施工精度不能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而与之条件相近的焦煤公司4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用定向钻机11部。

2、大煤公司5处矿井,现有18处采用底板穿层钻孔进行水力冲孔施工地区,有12处地区采用打煤堰、装煤袋的方式进行冲煤量计量,冲煤量计量精度差,不能满足单孔冲煤量计量的基本要求,实现不能实现“钻、防、冲(割)、筛、运、监”六位一体,达不到“三化一工程”标准要求。而与之相邻的鑫龙公司5处生产矿井,全部采用煤水分离振筛机、煤粉计量箱结合运煤皮带对单孔冲孔煤量的精准计量,并精确到每米冲煤量来考核冲孔效果。

3、大煤六矿作为豫北区域内首个瓦斯治理示范区,瓦斯抽采标准化严重下滑,3002下底抽巷巷道断面小、成型差、支护强度不够、抽采钻孔布孔不规范;部分钻孔连接不严,漏气;已带抽的钻孔未悬挂身份牌;钻孔的通管直联外露段存在V字形折曲。于此同时,鑫龙公司主焦煤矿试验成功了水力冲孔“钻、防、冲、筛、监、运、计、转”一体化作业线;大众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已成为永煤公司标杆样板。

第5篇

关键词: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风险

1.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以来,随着煤矿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还是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煤矿建设监理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

随着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首先,目前我国对于煤矿工程建设监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律制度。这一情r使得安全监理工程产生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一些现存的法律法规对于煤矿建设监理的针对性较弱,缺乏操作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具体责任无法明确。其次,某些煤矿标准执行了10年之久,且没有修订,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统一,无法获得有效的应用。这些因素为煤矿监理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不便。另外,安全监理工程的权责情况不明确。即便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检查工作,避免安全隐患,但是由于以上法律规定比较笼统、片面,对于煤矿建设工程的实际监理情况没有针对性,从而对于监理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依然难以明确,造成责任难以区分。

1.2煤矿建设工程基础较差

首先,由于煤矿建设工程行业危险度高、工作劳动强度大,且待遇一般,导致比较优秀的专业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在此行业流失,而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却普遍不高。由此可见,煤矿建设工程中,人力资源的配备较差,有待提高。其次,煤矿建设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例如某些机构缺乏专业的人员或专业不对口,某些机构部门不健全等。另外,监理工作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没有很好的配合,加之复杂的地质条件,倘若单独依赖监理单位,想要做好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十分困难。

1.3煤矿建设工程的费用较低

即便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收费的标准并没有在国家相关规章当中明确规定出来,但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整个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费用普遍非常低。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为了取得该工程项目安全监理业务,往往只能不惜降低对于安全监理的要求。这也是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1.4监理单位独立自主地展开工作还存在一定阻碍

由于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存在比较多的干预,因此,对于监理单位工作的正常展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某些建设单位对于监理的作用和地位过于忽视,且认为本身管理力量强大,有的直接干涉监理单位的具体监理工作,完全无视监理单位工作的独立性。

2.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策略

对于煤矿建设工程而言,其监理安全管理责任重大,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煤矿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权责分明,为此,有关政府部门需要设定有针对性的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当前,国内已经有个别省市颁布了规范文件。比如河南省建设厅推出的用于监理民建工程的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导则。建设过程中应该调整煤矿建设工程的监理费用,收费标准的提升能够吸引专业人才的参与,进而杜绝监理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低价竞争行为,从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对策分析。整体上促使煤矿监理人员专业水准的提升。煤矿建设之前就应该先进行委托监理合同的撰写,对安全管理中的各项权责进行明确规定,尽量规避风险。监理单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召开煤矿安全咨询会议,同时请来专业人员来指导监理工作、培训监理人员。如果矿井瓦斯含量较高,那么一定要先科学论证,编写安全监理的工作细则,设置各个安全监理控制点,然后才可以开展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应该适当回避那些具有很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对自身安全监理工作中的有关责任进行严格履行。监理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在开展监理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条例》里有关安全监理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的规定,及时、细致地整理、分析并保存监理时获得的资料,确保资料准确、完整。不但如此,监理人员还应该了解法律,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工作中面临风险,不仅应该尽力回避风险,还应该采取策略转移风险。在监理工作中,监理工程师与监理单位必须要充分利用保险制度来规避和转移风险。面对我国煤矿建设工程出现的问题,应创建完善的体系和制度。根据煤矿建设工程样式,建立良好的安全保障体系,对当前的监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同时,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应加强工程全过程的控制,保证监理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设置安全控制点从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多方面实施连续的监控,贯彻执行样板制度。

3.结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作为国内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现代煤矿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而其主要的效益来源就是保证安全、避免损失。但是在我国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无论管理体制,还是具体实施过程,都有不足之处。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监理安全管理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谨慎性,使得其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使得煤矿建设工程的效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加强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有效合理的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够促进煤矿建设工程各管理部门获得更为合理而均衡的效益,从而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更高的效益,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万柱.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6).

[2]吴开兴,范周艳.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工程,2014,(4).

[3]张国龙.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建设监理,2014(12) : 56-57,63.

[4]孙喜鹏.煤矿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 ,2015,13( 12) : 89-90.

第6篇

【关键词】本质安全;人、机、环、管理;煤矿安全

1.引言

目前我国煤矿大部分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经验及制度管理状态,滞后于其它行业的管理水平。如过要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及水平,就必须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从源头开始管理,预防控制事故发生。

本质安全管理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在于从“本质”上来进行安全管理。它的意义在于对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事故由被动接受上升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本质安全管理注重危险源的控制和事故隐患的管理,从安全管理的源头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提纲挈领、标本兼治的管理效果,避免了以前忙于善后、补漏洞的救火队式的安全管理方法。

2.现行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现有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若干问题,不能满足安全管理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存在漏项现象;

(2)现行安全检查方式不能保证隐患的有效检出;

(3)不能真正做到隐患排查闭合处理;

(4)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5)应急处理预案与现场结合得不紧不能真正起到应急的作用;

(6)现行职工培训模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求;

(7)各级领导不能实时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生产的动态情况。

3.功能需求

根据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学的本质安全管理理论,从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成安全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的动态专家知识库;

建设全员动态安全行为档案;

建成煤矿安全工作计划、实施、监督和考核闭环管理系统及子系统;

实现隐患管理、工作进程、重点工作等的实时短信提示和报警;

实现隐患采集、确认、六定、整改、复查验收的无纸化闭环管理;

实现领导下井、三违查处、员工计分、人员持证等日常安全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实现隐患分类、三违人员、安全检查等业务数据的图形化显示;

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常用记录、台账、报表、分析图表自动生成;

实现煤矿安全、预警等文字、图表资料的实时实施。

4.体系设计

将本质安全管理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以人、机、环、管理四个方面为出发点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可以改变过去功能分割、经验判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系统化、相互支持的管理模式。该本质安全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必须是自成体系,可以不断持续改进的,体系的设计主要分为四层来展开,如图1所示。

4.1 体系运行基本支持层

该层提供了整体信息化体系运行的基本技术支持,作为信息化体系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存在,包括全局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集成管理、统一消息预警管理、二维/三维图形数据展示以及体系运行安全支持模块等。

4.2 本质安全体系构建层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好比一个木桶,而围绕人、机、环、管理几个本质安全管理核心内容而建的安全管理体系就好比木桶上的木板,所以本层所要从信息化的角度勾画了煤矿本质安全信息化体系的静态构建主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具体包括:组织体系、危险源库、管理规定、资质许可、安全工程、计划任务等。

4.3 管理及控制层

“本质安全体系构建层”主要定义了煤矿本质安全信息化体系的静态内容部分,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应该是静态管理及动态管理相结合的过程,在安全动态管理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控制,通过在本层构建一系列动态管理模块来实现,主要包括:任务执行、违章监察、隐患管理、风险预控、动态质量标准化、瓦斯巡检、规程措施、安全培训、设备在线监测、救援辅助、设备点检等。

4.4 效果评估层

通过“体系运行基本支持层”,“本质安全体系构建层”,“管理及控制层”三个层实现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但是作为一个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该体系的运行必须要不断与煤矿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所以效果评估层对整个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持续的动态评估,从而实现对体系运行的持续改进,主要包括员工履职、安全评估、安全绩效、综合分析几个部分。

4.5 本质安全信息化门户

通过门户集成来自整个信息化体系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功能服务,支持门户定制,支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显示,根据用户所处不同角色或对系统内容的关注点不同自定义门户显示内容,支持基于主题皮肤管理进行快速门户外观的更改,通过门户系统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将用户的访问权限通过不同的角色加以控制,有效提高了对于门户资源的保护力度,为访问者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了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设计思路,把安全管理的每个环节连线成片,改变传统安全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动态管理——>效果评估——>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吴金刚,于红.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的AHP数学模型及应用[J].煤矿安全,2010(04).

[2]王志慧,杜春宇,杜翠凤,宋存义.基于4M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8(02).

[3]李斌,王志军.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SVM模型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05).

第7篇

关键字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事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TD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1-0094-02

0 引言

煤矿通风系统是生产环节中的最重要辅助系统,在煤矿事故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通风问题引起的瓦斯爆炸。作为我国基础工业的煤矿工作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安全问题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在实践改革的过程中矿井通风系统也得到完善,但是煤矿通风安全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我们就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1对管理和职工人员的管理不到位会造成安全隐患

管理人员和职工在整个煤矿开采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管理人员进行指挥而职工人员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这就体现了他们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般煤矿开采职工人员会是一些农民。然而他们没有专业的工作技能,所以这就要求对从业者进行合理的培训。把企业争取创建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把通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给提上去。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操守,意识到生产安全重于泰山。让他们意识到自保和互保的观念,要把职工人员的生命健康作为工作的重要宗旨。针对提高职工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意识的重要性和提高职工人员的防范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保持通风系统的运作是很关键的事情,如果职工人员对通风系统管理安全与防范意识不强的话很可能就会引起矿井安全隐患。这也要求管理人员和领导要把职工人员的安全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职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要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放在首位。有些是管理手段的落后造成职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事故发生后只能被动的处理而不能有效的预防。煤矿管理者没有把通风的重要性的意识放在应有的高度上,使职工人员在意识上淡化对安全隐患问题的警惕性。人员的配置上没有做到合理安排专业的通防人员,重视生产忽略职工安全的也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缺陷。

2矿井通风设备的应用不合理会造成安全隐患

矿井通风设备是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部分,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稍微有点差错就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矿井通风设施和设备是用来调节各个方向的风量的。确保通风系统正常是提供工作面新鲜风流的保障,矿井通风设施的运转可以预防煤矿瓦斯爆炸,而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墙和调节风窗等;矿井通风设备有通风机、风筒和局部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在全矿井通风,一旦其停止运作就没有新鲜风流供职工人员吸取而生产也不得不停止。局部通风机用在矿井局部通风如独头巷道工作面,对于它们的使用是矿井生产必须要学习和遵守的。

3 管理人员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方法

为了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对矿井通风管理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把安全规范作为制度使职工人员都遵守,对于职工人员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一定要让安全通风管理意识扎根在他们的脑海里,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职工人员能安全作业,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尤其是要培养职工人员识别隐患的能力,落实“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由于煤矿通风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对隐患的预测要有系统性的分析。注重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推进人性化的管理,使职工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降低因体力透支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精神饱满的状态也会给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

4在煤矿通风设计中杜绝隐患的发生

煤矿在建造之前就应该把有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泯灭在设计当中,这才是最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源头。矿井的通风设计如果不合理的话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那怎么避免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从对职工人员的培训之外,还要从设计中普遍的问题入手。设计时巷道断面不应该太小或者太多会导致风速过高和通风线路长,对于巷道服务的年限要有一个积极的认识。矿井通风系统可以说是煤矿生产时的“造血细胞”,没有它的供应那么就没有生机可言。所以在设计煤矿通风系统时候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可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与之配套应用。设计的运作要符合通风管理,满足后期扩建的风量需求等。不要节俭而把巷道尺寸给缩小,要科学化的设计。这样才可以预防煤矿通风中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煤矿安全事故。

5正确使用通风设施、设备降低安全隐患

主要通风机是必须安装在地面上的,而装有通风机的井口要确保封闭严密。外部的漏风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五,要安装两套主要通风机一套备用。局部的通风机不能代替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出风口要装防爆门并且定期维修。新安装的通风机要经过性能测试和试运转工作五年维修一次,对于主要通风机要有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来确保正常作业。压人式局部通风机要安装在掘进巷道口而且风口不得小于十米,全风压供给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最低风速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抗静电、阻燃风筒。

低瓦斯矿井的局部通风机要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也可与采煤工作面独立供电。每天都要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通风口的正常供给。设施和设备的不合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结:一是对器材的选用不合理,二是在设计的时候器材放置的位置不合理。通风器材在选用上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缩减成本而选用质量不达标的通风设施。也会出现没有备用的主要通风机,对于已经年久失修的通风机没有更换等问题。这些都是极易引起煤矿安全事故的,只有把行业内的通风设施、设备规范化才能有效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

6 结论

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一直就是我国重点研究对象,对于怎么样能使风险降到最低是很多研究者的头疼问题。因为它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只能从现有的办法中去预防安全隐患的发生,这里就需要职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国家之间的充分配合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相信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亮,高国军.对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23:35-37.

第8篇

1、隐患排查治理是有效预防控制风险的关键

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排查治理,首先就是要全面、细致、认真地找出、发现隐患,从公司、矿井到区队直至班组,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层层发动、着手,做到“三全”。“三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范围要覆盖煤矿生产的所有环节、所有过程和所有人员,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的死角和盲点。

班组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班长组织的对本班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所在的工作面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隐患排查,还包括工人自身安全行为及所处周围环境的自查。班前,班长在开班前会时,要对工人的思想状态进行隐患排查,精力不集中、没有休息好、安全意识不够,坚决不予入井作业,要确保当班每位职工都有较好的安全思想状态和安全意识;进入工作面作业之前。要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只有当工作面的隐患排除后方可带领工人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班中,要关注所在工作面的变化情况,出了隐患要及时处理;班后,要检查是否留下了安全隐患,若有,要及时处理完毕方可下班,来不及处理的要在现场向下一个班交接清楚。

区、队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区、队长组织的对本区、队范围内的工人不安全行为、工作面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矿井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矿长或井口主任组织的,更大范围的,对本矿范围内的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公司级的隐患排查,就是由公司领导或公司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最大范围的,对公司范围内的所有职工不安全行为、作业场所及环境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2、隐患排查治理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是治理。

如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停留在隐患排查阶段,不进行治理,那么所做的一切都等于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即隐患的治理。

一般隐患的治理。一般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很小,容易处理的隐患,一般在现场就能及时处理解决。当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或是安监员发现一般隐患时。应及时在现场予以处理解决,将隐患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较大隐患的治理。较大隐患就是指可能造成的危害较大,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隐患。发现该类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通知隐患所在班组或区队,指定责任人和责任跟班安全员,在责任时间内进行整改落实。

重大隐患的治理。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加强对重大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严格按照《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局1 33号)进行认定,对该类隐患进行评估、组织管理和整改,按照“五定”制度处理,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治理。

为了避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应规定每一项安全隐患的治理要做到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和安全培训措施四到位,并且在治理过程要由管理人员和安全检查员跟班作业,从而保证安全隐患治理过程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

3、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是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保障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做到环环相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督一级,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层层传递,层层落实。

首先,公司成立以安全副总经理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副组长为公司安全监察室负责人,成员为公司各部室主要负责人;组长对全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副组长负责各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信息管理;各成员均有各自的职责,如生产部、技术部负责制定安全隐患认定标准以及安全隐患治理各项措施具体要求等。

其次,矿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矿矿长是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各副矿长,成员为各股室负责人,各专业副矿长对本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领导责任,安全副矿长对本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监督检查责任。小组对公司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再次,区队成立以区队长为组长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各区队长是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的副区长,成员为各班组长。小组对矿井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并及时反馈。

第四,各班长是本班安全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和职工对本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对上级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落实治理。

4、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应规范化

为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邵武煤业有限公司编制了一系列的有关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规定,明确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工作程序,规范了安全隐患的认定标准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编写内容,基层管理人员人手一册,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隐患的分类和认定:公司根据各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矿井《隐患分类和认定手册》,把隐患分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6大类,各类隐患又再分成顶板、局部通风、爆破、粉尘防治、设备等若干项细的隐患,以便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予以认定;另外还把煤矿“三违”作为行为隐患纳入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范围,研究分析“三违”分布规律,将“三违”分为一般“三违”和严重“三违”两类,并采不同措施进行治理,从而逐步消除煤矿“三违”现象。

隐患未落实整改的处罚,公司制定了《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对各管理层所查出的安全隐患,各安全管理部门均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任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的,按照公司制定的《矿井隐患排查治理处罚办法》(其中包括“三违”处罚),进行处理。

第9篇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除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以外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和监督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或授权、委托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以下统称事故调查组),分级负责所调查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组协助下级人民政府事故调查组进行应急处置评估。

第六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单独设立应急处置评估组,专职负责对事故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事故调查组应急处置评估组组长一般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担任,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并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

第七条应急处置评估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听取事故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事故及应急处置情况说明;

(二)现场勘查;

(三)查阅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和数据信息;

(四)询问有关人员;

(五)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

第八条事故单位和现场指挥部应当分别总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向事故调查组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提交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一)事故基本情况;

(二)先期处置情况及事故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

(三)应急预案实施情况;

(四)组织指挥情况;

(五)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

(六)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

(七)现场管理和信息情况;

(八)应急资源保障情况;

(九)防控环境影响措施的执行情况;

(十)救援成效、经验和教训;

(十一)相关建议。

事故单位和现场指挥部应当妥善保存并整理好与应急处置有关的书证和物证。

第九条应急处置评估组对事故单位的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信息报送情况等;

(二)先期处置情况,包括自救情况、控制危险源情况、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情况;

(三)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四)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情况;

(五)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执行情况;

(六)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装备、物资储备、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第十条应急处置评估组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后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情况;

(二)指挥救援情况,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资源调动情况、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情况;

(三)应急处置措施执行情况,包括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应急资源保障情况、防范次生衍生及事故扩大采取的措施情况、防控环境影响措施执行情况;

(四)现场管理和信息情况。

第十一条应急处置评估组应当向事故调查组提交应急处置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应急处置基本情况;

(二)事故单位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

(三)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

(四)评估结论;

(五)经验教训;

(六)相关工作建议。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将应急处置评估内容纳入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三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应当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应急准备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情况进行总结,并收集典型案例,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生产安全险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成立事故调查组的,依照本办法执行;未成立事故调查组的,由现场指挥部或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所称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到事故危险状态消除期间,为抢救人员、保护财产和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