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华茶文化概论

时间:2023-10-10 15:58:36

导语:在中华茶文化概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华茶文化概论

第1篇

关键词:茶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五峰茶;武陵山片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3-3204-03

Cultural Heritage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Wufeng Tea

in Wuling Mountains

TIAN Min1,2,SUN Zhi-guo1,DING Guang-ping1,LIU Zhi-yang1

(1.Research Centre of Cultural Studies o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

Hubei, China;2.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e status of cultural heritage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Wufeng county was reviewed, amd some measures and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e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ultural heritage; Wufeng tea; Wuling Mountains

为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武陵山区加速发展,探索科学发展途径,2011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武陵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并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开展扶贫开发攻坚。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1-3]。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属于湖北省宜昌市,是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武陵山片区,也是“2013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排名16),被称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茶叶学会分别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该县采花乡为“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采花毛尖是 “湖北名茶第一品牌”。

五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4]。茶叶是该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并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是产业扶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分析了武陵山片区五峰茶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1 五峰县茶叶的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5,6]。利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可以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区域品牌化发展[7-9],促进农村扶贫开发[10,11]。

1.1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始于1995年,全国现有1 88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专业经济协会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五峰绿茶”,其注册号为9901302。

1.2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始于2008年,全国现有1 485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叶专业经济协会登记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五峰宜红茶”。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所辖的采花乡、五峰镇、渔洋关镇、长乐坪镇、仁和坪镇、湾潭镇、傅家堰乡、牛庄乡等8个乡镇。

1.3 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尚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存在三个主要系统,其中,国家质检系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始于1999年,全国现有1 28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含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但是,五峰县茶叶尚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未能跨行政区域突出品牌类文化遗产“宜红茶”。宜红茶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历史上十大红茶品种之一,是品牌类文化遗产。其原产地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其中,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宜红茶主产区之一。但没能跨行政区域,与二十余县共同突出品牌类文化遗产“宜红茶”。

3)地理标志茶叶缺乏国家质量标准。保护与利用地理标志这种无形知识产权,必须对其载体地理标志特产有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然而,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只有一个湖北省地方质量标准《DB42/T 855-2012 五峰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没有国家质量标准。

2 五峰县的茶文化遗产

五峰县茶文化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4]。其文化遗产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类文化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于“无形”文化遗产[12]。日本、韩国很早就强调“有形财”、“无形财”、“文化财”等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而拉开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幕[13]。

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昆曲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上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均与茶文化无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 219项,只分十大类[12]。其中,与茶文化相关的有17项,主要属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大类。然而,上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上与五峰茶文化无关。与五峰茶文化相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仅1项: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

2.2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14,15]多为“有形文化遗产”,相当于日本、韩国的“有形财”,也就是物质文化遗产[16]。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等均属“有形文化遗产”,属于物质文化遗产[16]。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发现一条距今400多年的明清古茶道[17]。这条古茶道位于五峰采花乡和湾潭镇境内,由古桥、路碑、骡马店遗址、古道遗址和摩崖石刻等遗迹组成。据考证,这条古道是明清时期五峰外运茶叶、药材等货物的通道。绵延数千里的古茶道一度是川、鄂、湘三省商贾通行、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通道。

2.3 品牌类文化遗产

历史名茶品牌五峰绿茶、宜红茶等就是品牌类文化遗产。我国没有品牌类文化遗产的专门保护系统,除上述地理标志保护外,品牌类文化遗产还可从中国驰名商标[7]、中国名牌农产品[8] 、中华老字号[18]等方面保护。

自1989年中国北京同仁堂公司“同仁堂”商标被认定为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以来,共有4 498件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茶叶类有82件中国驰名商标。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商标“采花”为中国驰名商标。迄今为止,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认定了196种中国名牌农产品,其中,茶叶类有26种中国名牌农产品。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商标为“采花”的采花毛尖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6年商务部启动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分别于2006年、2010年先后认定第一批、第二批共1 128家企业(品牌)为“中华老字号”,其中,茶叶类有36家中华老字号。但五峰县目前没有中华老字号。

2.4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保护和支援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系统,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共同发起一项旨在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19]。农业部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2013年确立了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IAHS)名单。我国现有8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但上述GIAHS与CIAHS名单均不涉及五峰茶文化

3 五峰县茶叶的保护对策

3.1 收集与整理五峰茶文化遗产

收集与整理五峰茶叶生产工艺、流程、配方、生产历史等人文因素,需要重点调查研究五峰绿茶传统制作技艺、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土家四道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茶道、摩崖石刻、古代茶具等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茶学知识、企业茶文化等,以系统揭示五峰绿茶与五峰宜红茶的地理标志人文因素。

3.2 研究五峰茶园富硒农业地质环境

调查五峰茶园气候、土壤、水质、茶树品种、生态农业地质环境等,重点研究靠近世界硒都的五峰茶园富硒农业地质环境,深化五峰茶叶的地理标志自然因素研究。

3.3 完善五峰茶叶的地理标志保护

在保护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五峰绿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五峰宜红茶”基础上,积极申请对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的国家质量标准,从而完善五峰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3.4 传承五峰茶文化遗产

申报民俗类、传统技艺类等省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好茶文化节,加强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历史研究,认定老字号茶叶企业的“中华老字号”,发扬与传承传统茶学知识与茶文化遗产。

3.5 打造“五峰绿茶”与“五峰宜红茶”两个区域公用品牌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①地域性;②集团性;③商品独特性。因此,应该加强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品牌效应等,鼓励与支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更多企业使用其相应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在统一质量标准下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切实解决“多、乱、杂、弱、小、散”的现状,打造“五峰绿茶”与“五峰宜红茶”两个区域公用品牌。

3.6 认定“五峰绿茶”与“五峰宜红茶”的“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是指经过有权机关(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商标。因此,应该加强“五峰绿茶”与“五峰宜红茶”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与公用,将其打造成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而认定其为“中国驰名商标”。

3.7 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五峰采花种植与土家茶文化系统”

加强“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采花乡历史与茶文化研究,调查其茶叶种植传统农业体系与茶园景观,申报“五峰采花种植与土家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IAHS)。

3.8 跨行政区域联合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宜红茶”

联合宜红茶原产地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组成跨省的宜红茶产业联盟,并共同申报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联合国内其他历史红茶产区,争取中国红茶早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参考文献:

[1] 孙志国,刘之杨,钟儒刚,等.武陵山片区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169-172.

[2]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9):10-15.

[3]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与遗产优势资源的保护及扶贫开发对策[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10):12-15,26.

[4] 覃士才.五峰茶业简史[J].茶叶通讯,2007,34(4):38-40.

[5] 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 冯寿波.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以TRIPS协议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孙志国,熊晚珍,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的中国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商标双重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873-17875,17878.

[8]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中国名牌农产品与农业品牌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2):218-221.

[9] 吕苏榆.地理标志保护研究-基于农业区域品牌化发展视角的思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10]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119-124.

[11]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农业资源优势及区域产业化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2):37-39.

[12]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0):160-165.

[1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4] 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5] 郭万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6]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2):170-174.

[17] 覃 星,谢 辉.湖北五峰古茶道[J].中国文化遗产,2011,8(3):77-79.

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茶艺课程 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的故乡。茶也是中国人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乐土。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通过对茶的自然美学形态的称赞与肯定,寄托了对山水自然的憧憬与向往。如今,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兼具高雅与通俗的艺术,可在高雅之堂进行,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茶艺课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另一方面是希望茶艺课程能帮助高职生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确实,茶艺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具有严格的规范仪式和一定的审美创造意味。就高职茶艺课程而言,其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二.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的人文因子

所谓茶艺,即茶与艺的有机融合,从广义角度而言,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办法,实现物质与精神享受的艺术;从狭义角度而言,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受一杯茶的学问。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基于狭义角度,引导学生如何将茶的色、香、形、味泡出来,以及引导他们懂得去享受、品尝一杯好茶。同时,高职茶艺课程还注重茶艺表演,这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隐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所特有的自然、恬静和清淡的人文气息。由此可见,高职茶艺课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素养元素。

很明显,茶艺学习对学习者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都有一定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比如淡定从容、自然稳重,这些都是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涵。尤其是茶艺所依赖的文化土壤,能熏陶学生的精、气、神,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品位,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关键是教师要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茶艺文化还具有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茶艺成为一个可被感知的审美对象,呈现出特有的意象与情趣。掌握这些意象与情趣,可以事半功倍地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职茶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高职茶艺课程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从目前来看,高职茶艺课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高职生将茶艺课程想得过于简单,认为茶艺课程只是泡茶、饮茶,而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好,他们对茶艺课程兴致缺缺,没有领略到茶艺课程的独特魅力,也没有感悟到茶艺文化的精彩之处。

2.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形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茶艺表演时,看起来花样百出,极富欣赏性,但是泡出来的茶却不怎么样,他们对如何泡好一壶茶知之甚少,对茶艺文化的本质特征缺乏足够了解,在表演时只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表演中将茶艺文化传达给学生。

3.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茶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少之又少。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茶艺文化知识,不了解历代饮茶方式和茶具的发展历史,在教学过程中错误百出,这样的教师如何为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确实,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使茶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四.高职茶艺课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方法

1.在理论课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

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中积淀着生命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提升民族骄傲感。中国茶艺的宗旨是“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经济”。这个宗旨具有振奋人心的鞭策作用。所以,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详细阐述茶道的哲理,使学生了解学习茶艺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好茶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鉴于部分学生不了解茶艺职业的发展前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茶艺工作是一项具备文化意涵、受人尊重的时尚职业。当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了,人文素养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茶艺表演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表演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审美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进入茶艺教室,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仪态美和语言美。当表演茶艺的学生走上讲台时,所有学生都变得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洗器、投茶、冲泡、摇荡、敬茶,表演者的所有动作落落大方,礼节优雅恭让。柔美的音乐,袅袅的茶香,这些都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空灵静谧的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茶艺的美感,使思想境界和性格情操都得到熏陶和感染。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将茶艺课程作为一种美的享受来看待,徜徉在古老文化的怀抱中提升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茶艺表演中,有很多学习内容具备很强的合作性,在一般情况下,茶艺表演需要三个人同台合作,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整个过程中密切配合,不能因为某个环节出了差错而破坏整体和谐之美。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良好契机,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3.在泡茶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要想泡好一壶茶,不仅要有良好的泡茶技巧,还需要有上好的水质、优等的茗茶、合适的茶具、适宜的冲泡时间和良好的心境等,不管缺少哪一个环节,都无法泡出真正的好茶,也无法品出茶的真味。在泡茶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前后衔接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起整体精神。另外,学生在泡茶过程中还要对所泡之茶进行相关解读,要用婉转亲切的语气向茗者解说茶词。为此,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广泛收集茶词、茶诗、茶联等素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陆羽的《茶经》等文化典籍,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并在泡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茗者。

4.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高职茶艺课程可以多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茶艺知识竞赛、茶艺表演竞赛、自创茶艺比赛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祥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飘散着浓郁的茶香味道,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用于实践。同时,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进茶山、茶厂、茶馆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领略茶艺的独特魅力,进而尽快调整身心,努力学习,发挥自我、创造自我,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将学生带来产茶基地、茶艺馆、茶馆等地方进行实习,引导学生严格遵守茶艺师职业要求,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工作。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以整齐的发型、得体的着装、优雅的手型、姣好的面容提供服务;要以亭亭玉立的站姿和怡然自得的走姿展现精神风貌,为他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这种亲身感受的过程无疑会让学生充分体味到茶艺的魅力,提高人文素质。

五.结束语

在高职茶艺课程中渗透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关键是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很明显,茶艺教学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泡茶、品茶和茶艺表演,还在于这些过程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这对高职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郑春英.茶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白仲兴.浅谈茶艺专业课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茶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冈仓天心.茶之书[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杜,2003:2-22.

[7]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336

第4篇

关键词:民族元素;唐山;骨质瓷;茶具;发展

1.研究背景

民族元素在唐山骨质瓷茶具中的应用研究从属性、材质、设计上追溯其形成的根源。首先是其属性――也就是喝茶的用具;其次是材质――骨质瓷;最后是在前者基础上设计――民族元素。

1.1茶具设计与茶文化。中国古代茶具设计的每一次革新都与其实用性紧密联系。我们知道唐朝人喝茶是煎茶,宋人喝茶用点茶法,明代时完全抛弃了唐人和宋人的喝茶方式,茶具也是根据喝茶方式的不同而有新的设计。

中国茶道文化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据《茶之道》记载每当时代变革后,由于经济原因或是皇朝领导的主流思想的变化,饮茶方式会变化,茶具随之有丰富的变化。宋的点茶法与明代的“瀹饮”这两种古代不同喝茶方式来分析茶具设计上的改变。

宋人用点茶的方式,点茶在这里的意思是滴注的意思。即把用绢纸紧密地裹团茶、烘焙、捶碎、在茶碾中磨碎、筛罗,用茶末放入茶盏,用茶瓶或执壶注水点缀。其中由于要把沸水快速冲入有茶末的茶盏中,这里的盛沸水的执壶(在当时也叫注子)的非常细壶嘴造型体现了宋人点茶的饮茶习惯。茶杯也是宋代建窑所产的黑色茶盏。之所以用黑色茶盏是因为当时宋人饮茶“以茶白为贵”。宋代蔡襄在《茶录》记载,“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色白、宜黑盏”等。到了明代的喝茶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明朝是朱元璋皇帝从经济角度考虑,废团茶改散茶,这一举动彻底革新了明代之后的人们饮茶的方式。朱权的著作《茶谱》中描写他发明的瀹饮。即用茶壶盛散茶,沸水入茶壶,篦去茶叶饮茶水。不再用唐宋人所饮的茶末。这种用茶壶泡茶的方法,直接影响了茶具的造型,明代后茶杯变小、茶壶的嘴不被要求流水的速度感,所以不用过细。由于要观茶色,明代以后,不同于宋时所用的黑色茶盏,白瓷杯被放在重的位置。

1.2唐山骨质瓷与民族元素。骨瓷,是18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人发明,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唐山成功的烧出了第一炉被国际公认的骨质瓷产品,并大量出口。

唐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瓷都,在1964年就开始了骨质瓷的研制工作,并于1973年获得成功。唐山骨瓷是世界公认的最高档的瓷种,该地生产的骨瓷属中国首创,填补了中国高档瓷生产的空白,开创了中国骨质瓷产业发展的纪元。该地生产的骨质瓷主要销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多个国家。

红玫瑰骨质瓷在1986年,已经可以年产骨瓷198万件,其中出口116万件。外销至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所产中、西餐具也为首都以及其他各大城市的高级宾馆所青睐。到80年代后期,各高级饭店已经几乎无不使用唐山骨瓷,它已成为高档国瓷中的佼佼者。

1.3民族元素。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只有具备上面四个特征的、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才能称作民族。

时代政策等背景从根本上影响了民族元素的陶瓷造型与装饰。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唐代青瓷凤头龙柄壶(图1)。这件瓷器很好的说明了唐代开放和吸收力极强的时代特征,国立强盛,政策开放。器物有明显的西域特征,“除了龙柄和风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装饰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马未都说收藏记载。又如,辽代耶律羽之墓现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白釉皮囊壶》(图2)。正如其名,皮囊壶顾名思义是用皮革制作的,这种材质不易碎、轻便、方便契丹族游牧民族游猎使用,后来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契丹民族开始使用中原的瓷器壶。有意思的是材料换成了瓷器,使用瓷质的壶仍旧用以前的造型。是出于契丹人的民族感情。

本文从骨质瓷茶具上来研究民族元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骨质瓷研发成功的最初的十几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十几年主要有两种民族元素的体现。

“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大量唐山骨质瓷作为高档瓷出口至早期唐山骨质瓷的运用民族元素上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出口了很多带有民族元素的骨质瓷。中国骨质瓷在国内第一次登台亮相的地方叫“东方明珠”,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北京第一家香港中餐店。当时那里是北京唯一的“西方窗口”,所有刚刚进驻北京的外商们均汇聚与此,在此吃饭,在此聊天”。

2.民族元素在唐山骨质瓷茶具的发展研究

(1)八十年代的骨质瓷茶具背景就是刚改革开放初期,唐山的骨质瓷研发成功不久,经过一系列探索后,1986年唐山骨瓷市场迎来第一次高峰。此时期唐山骨质瓷以出口为主,其余作为酒店用瓷和高档礼品等,因为价格昂贵基本不做民用。比如唐山骨质瓷的代表企业红玫瑰陶瓷厂。这一时期的民族元素茶具主要表现为欧美风走的是国际路线。国内主要是采用神话故事作为装饰。

(2)九十年代同八十年代借着改革开放机遇,唐山骨质瓷产业发展迅速,在国际上的声誉逐年提高。1997年,唐山红玫瑰骨质瓷代替英国瓷器为餐宴提供日用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唐山骨质瓷杯子,杯子背后的“一孩好”的文字是作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语。此时是杯子为宣传中国特色之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工具,这样的宣传语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元素,这是设计审美以外的另一个角度,这种应用是作为宣传功能。

1991年5月15日至30日,香港举办一年一度的亚洲酒店用品展览会,唐山第一瓷厂前往参展。这是中国骨质瓷第一次在国际高端市场亮相。1986年后,唐山骨质瓷成为国内进驻北京的五星级饭店的用瓷首选。

(3)二十一世纪前十年,这段时间的特点是骨质瓷的设计种类繁多。从一些出口的骨质瓷来看,明显改变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异域民族元素的尴尬场景。十年间,中国经济腾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世界级的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骨质瓷茶具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的能够支付的起的瓷器。2000以后国营企业体制改组,骨质瓷厂转为私营制。激烈的市场竞争了来了恶意竞争但不可否认同时推动了骨质瓷产品多样化。

3.小结

瓷器、茶叶、丝绸、中国绘画、汉代画像石、龙图腾、京剧脸谱等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特征的元素。其中多样的茶叶和茶具承载着中国茶文化。提取怎样的民族符号应用在茶具上,使其更大气,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开放后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魅力。目前唐山陶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民族元素的设计是依着葫芦画瓢,直接把传统的元素照搬上来。然而当代设计更多在于经过提炼和创造,把传统的元素用到新的设计,让传统元素在当代复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潘耀昌译.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罗荡药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 书籍设计 艺术化设计观

吕敬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成员,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早年学习中国花鸟画,有深厚的书画功底。1978从事美编工作。1989年留学日本,师从浦康平教授,学习书籍设计。1998年成立“敬人设计工作室”,任设计总监。他继承与发展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吸取中国传统书籍艺术精华和工艺技术之长,设计制作出一批批精美的书籍作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并多次在国内国际的比赛上获奖,成为中国书籍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还编、译、写过多本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的著作,被公认为是中国内地书籍设计界的第一人;同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辟了一条具有浓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书籍设计道路。在多姿多彩的中国图书市场竖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帜!

一、熔铸于书籍创作的艺术化设计观

艺术个性的多样化使得每个设计师有着不同的思考和信息传达的方式。其中, 理念的驾驭是书籍设计好坏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好的书籍设计观念的形成取决于设计者的修养及审美取向,优秀的设计师力求用其审美情趣影响读者。而审美情趣反映在设计的书籍作品上又是其观念的外化形式,吕敬人通过书籍设计作品的审美取向诠释了他艺术化的设计观念。

1.象征性和隐喻性的造型语言

他的书籍设计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根据原书稿内容的需要用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手法表现人性化和情趣化的内容,让阅读者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喜悦或感动。

《赤彤丹朱》的设计是象征性表现得非常充分的最好例证:封面上没有具体图像,却到处充溢着朱红色,以略带拙味的老宋书题文字巧妙排布成窗形图案,字间的空档用银灰色衬出一轮红日,有力地象征了红色年代的人文氛围,显得遥远而凄艳。通过隐喻性图式、色彩、符号暗喻原著所传达的人文信息和内容,同时也阐释了书籍形态难以言表的意味和气氛和构成。

《家》这本书的形态设计上,把隐喻性表现得极为充分。《家》的设计注入的情感与观念基调是爱、憎、悲和希望,风雨剥蚀的大门,孤独的灯笼以及淡灰色调上的朱红和金色,伫立在门前的主人公和长长的背影、如泣如诉地转述出对“家”的心声,有力的表现了作品的主题。用一个置于平面化陶瓶之上“家”字纹样,并以不同的色彩、不同大小的在封面、封底、书脊、内文处反复运用,如在封皮上安排这一纹样时,将整个图形剪切开,分开放置,这样安排的图形不再是传统无变化的平行四边形,色彩的选择根据整体和书籍文字内容而定,图文的安排相得益彰,即统一又有变化。

2.情趣化的表现手法

设计的趣味化和人性化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引起阅读欲望。书籍的形态设计应以可视性、可读性、便利性、愉悦性为宗旨,不论是珍藏的礼品书,还是使用的工具书,各自的个性均传达着各自的审美和功能的结合。设计师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意境的追求,也应注重对工艺纸品可以触摸翻阅的表力。纸张工艺所体现的自然之美,通过其肌理、触感传达出的书籍美感,会影响到周围的文化环境,创造出富于感染力的阅读气氛。情趣化指的是在书籍形态整体结构和秩序之美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气质和品格。要用有意味的构成形式、色彩对比、装饰手段,使画面中的点、线、图形、文字和色彩自然和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觉得十分可亲可爱,从而不忍释卷。《西域考古图记》的封面用残缺的文物图像磨切嵌贴,并压烫出主人公斯坦因探险西域的地形线路图;用西方木匣文具柜卷帘式曼荼罗雕刻门脸,展示出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互补样式;函套本加附了敦煌曼荼罗阳刻木雕板,整个形态富有浓厚的艺术情趣,把人们带进了令人神往、如梦如幻的西域古文明时期。

3.概念性设计思想的显现

对概念性书籍的理解:对于概念,《新华字典》的解释:“人们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就成为概念。”因此,“概念”即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以崭新的视角和思维去表现形态,使之体现出物象的本质和内涵。什么是概念书?指形态与众不同,内涵、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独创性与前瞻性的书籍。概念书是在传统书籍基础上诞生的、对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的、代表着书籍形态未来趋向的一种新的书籍形式。

《翻开――当代中国书籍设计》这本书,从开始的构思设计到最后整体形态的展现都对传统“书”的定义提出质疑,是概念性书籍设计中的一种探索性实践行为。该书用“翻开”二字,从翻开的动作――手的触摸、翻动,到翻开的心情――灵魂的感动,在翻开的瞬间首次展示了同根、同种、同享汉字文化恩惠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的两岸四地的书籍设计艺术家汇集在一起的作品,展示了由于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书籍语言。在翻开的同时,也打破了封闭的状态,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中国的书装业迈出了相互理解、交流互补的一步。书籍形态为读者创造不断翻开的概念,随着封面的启开,二封的再开启,里侧并排四本独立的书,左翻右翻为中西文化背景下竖排与横排的阅读差别,层层启开封面上有意设置的封条,显现出本书的“翻开”主题给读者享受两岸四地的设计风貌,也翻开了两岸四地设计家进行中华文化交流新的一页。从书籍的开本、印刷、色彩到纸材得用手触摸上去的感觉、翻开的方式等等,在做到人性化的同时,还做到了设计方面的一些创新,在改变读者阅读方面做了引导性的设计。

二、艺术化设计观的形成原因

吕敬人艺术化的书籍设计观是在成长、求学的过程中,是在做人、做事的经历中,是在对梦想的渴望实现中一步一步形成的。吕敬人的书籍设计观体现出了他的个人品质、修养、兴趣、爱好等。

1.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滋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就艺术方面来说,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书籍设计所追求的境界也以“天人合一”为至高理想。它以有情的宇宙为基础,力求人的创作与这个友情的宇宙相交流与融合,从而把人的感情渗透到自然景物当中,达到主客交融、物我合一、天人无隔的境界。天人合一这种对自然与宇宙的看法是一种审美与道德的价值取向,有至善至美的价值。它认为人生应该与自然相应、与自然和谐,人与物以心相通,就自然产生了两相和谐的精神境界。在这样情景下,即可以激发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灵感,而且所创作出的作品,还能涵养人的德行,这是一种让人内心产生和平和幸福的智慧。吕敬人在构思《茶经》的书籍设计时,他努力传达“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他在此书原古籍本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茶文化的图形和色彩符号,同时又注入新的茶文化的视觉元素,并特别邀请了著名陶艺大师周桂珍为此书烧制了古茶具浮雕做陶片外函,还采用了传统书籍设计中经常运用的木制函盒、阴刻宋体字、布衬等多种工艺手法,达到了主客、情景、物我的合一,在准确表达书的主题增添阅读的视觉、触觉的元素和收藏价值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东方神韵的、和谐的、独具魅力的书卷之美的茶文化。

2.杉浦康平老师对他的影响

杉浦康平,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书刊设计家、教育家、亚洲图形研究学者,是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大师,日本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他把西欧的设计表现手法融入东方哲理和美学思维之中,赋予设计全新的东方文化精神和理念对吕敬人的艺术化的书籍设计管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吕敬人说:“影响我一生的有两位恩师,杉浦康平,对我设计观影响很大,他把我带进了西方艺术设计的殿堂,促成了我艺术化设计观念的形成,并使我身处其中,乐此不疲,时时感到温暖。

3.浓郁的家庭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

他1947年8月26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中国传统家庭中。其父酷爱绘画,喜收藏鉴赏,爱舞文弄墨,家藏的书画作品数量如同一个小型的艺术博物馆,其父每年夏季晾晒画卷时,对文征明、唐寅、黄宾虹的一幅幅名画品评知道什么是画卷章法结构、经营赋彩的知识。这些家庭的熏染启迪了他以后的设计方面意识。同时,父亲把敬人送入师门学画;在家中时常上演的自编自演的木偶戏、兄弟扮演古装戏剧人物假模假样地所唱的华容道与空城计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轻松欢快的家教气氛使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奠定他浓厚国学功底的渊源。同时在他的心中产生了书籍神圣的感觉。这些为日后书籍设计的艺术化设计观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他为冯骥才设计《绘图金莲传》――一个像封建社会大家闺秀妆奁的盒子,盛放整套的完全线装书籍,内置一只从琉璃场买来的小鞋级常常地裹脚布,还有一枚印着老照片的藏书票,这本书体现了他对传统事物的深刻理解。

三、艺术化设计观对未来书籍设计的启示

现代的书籍设计观念正在极大地提升了书籍设计的文化含量,正在充分地扩展了书籍设计的表现空间。吕敬人的艺术化书籍设计观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的审美内容,提高了书籍作为审美客体的地位,促进了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同时他也以自己艺术化的书籍设计实践对未来的书籍设计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

1.引领概念性书籍设计的风格趋向

概念性书籍设计的意义就在于扩大读者接受信息模式的范围,提供受众群体接受知识、信息的多元化方法,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它是设计师传达信息的最新载体。我国在这一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概念书重视度不够,对概念书对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为丰富未来的书籍形态提供的潜在可能性的认识不够。这就需要设计者审时度势、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了能在传统书籍设计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也随着出版人、编辑对书籍价值中体现内容与设计互补的认知,以及读者对欣赏书籍艺术的欲望和需求的增加,概念书的研发也逐渐被设计师所关注。未来的书装界会设置专门的研究概念书的机构,也会有更多地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以提醒更多的人认识它、关注它,以此引导、带动中国书籍设计业的繁荣。

2.“书戏”――对书籍设计思想的提升和深层理解

吕敬人在《书戏》展现了活跃于当今中国的书籍设计舞台的40位设计家的作品,有在设计理念方面进行探求与创新的,也有在编辑设计思想与表达形态方面进行独特尝试;同时,在书中又通过对图形符号、色彩、文字的和谐配置,整体的阐释了书籍设计“戏”的思想理念:“戏”指书籍设计者好似一个演员在书籍视觉信息传达中担任某种角色,是演员、是编剧,或许还会承担起导演的职责。 “戏”乃玩耍,设计者要凭着一颗童心和趣味盎然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捕捉新意。戏是一种无所顾忌有永不满足的创作心态。“书戏”的思想不仅体现了这位书籍设计大家在书籍设计技法上的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同时表现了他对设计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把书籍设提升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层面。

参考文献:

[1]刘海飒:纯化与复合――吕敬人教授谈书籍装帧设计[J].美苑,2005,(3)

[2]郑 军 华 慧:概念书与书籍设计创新[J].科技与出版,2008, (3)

[3]吕敬人:书艺问道[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0

[4]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

【摘要】食品文化艺术节是许多食品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之一,它以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食品文化为奠基,以独具特色的活动形式来阐释食品文化的精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艺术的可造性。本文对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意义、现状以及打造品牌的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 食品文化 艺术节 现状 对策

1 前言

我国食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食品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世界食品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许多地方和高校都纷纷开展各种主题和特色的食品文化艺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节庆内容,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弘扬中华传统食品文化,倡导新的饮食观念和消费观念。食品文化艺术节是以制作、展示、品尝、观赏为主要内容的节庆活动。地方和高校举办的食品文化艺术节各具特色,侧重点不同,本文重点从高校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目的和意义着手,分析当前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提出办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建议。

2 举办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意义

食品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建和实践对创造良好的食品文化氛围和优化育人环境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品味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效保护和弘扬中国食品文化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它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否,吸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出现文化殖民的倾向,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国食品文化保护和弘扬更无从谈起了。中国食品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千变万化,题材覆盖上下五千年,包括茶文化、酒文化、社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中国食品文化思想深刻,传统内容和题材非常贴近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

(2)拓展学生素质,丰富校园文化

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不仅是对同学们文化艺术水平的一次检阅,学生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一次检阅,甚至为展现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食品文化艺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食品文化艺术节既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松心情的空间,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弘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们受到一次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有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所有的这些都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奠定了基础。

(3)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

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定位是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服务企业。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是面向全校师生,在校内影响巨大,这不仅扩展了院与院、院与系、系与系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院系的友谊,提高了院系的办事效率。食品文化艺术节一直遵循“打开门来办活动”的理念,与许多企业进行合作,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和益阳华葛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长沙好韵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开展院企合作成果展,这不仅增强了院系与企业建设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双向交流,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食品文化艺术的举办,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宣传等栏目,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高了学校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加了学校学院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学校和学院的快速发展。

3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

在全国各类高校中,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高校为数不多,像农林类大学以及含有食品类相关专业的大学有可能举行食品文化艺术节,像文理类大学很少有食品文化艺术节这一校园文化活动,所以,食品文化艺术节虽然对于某一所食品院系来说,其活动版块繁多,内容丰富新颖,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举办的食品文化艺术节,结合时展的步伐,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极高,在校内已是鼎鼎有名的校园文化之一。但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食品文化艺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食品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高校院系只注重食品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食品艺术文化的建设。食品物质文化建设只是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一个物质载体,一个外在的标志。建设食品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有的学校把食品艺术文化单纯的理解为发展娱乐文化,疏忽了食品文化艺术的内涵而使得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也是食品文化艺术节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现在教育的功利色彩和商业化倾向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还仍然有市场,艺术教育,实践教育还显得相当薄弱,这都显示着文化观念的滞后。

(2)从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容来看,因循守旧,缺乏时代气息,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底蕴低俗。活动内容和形式常惯用上一届的固定模式,将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容上还是少则又少,而更多的是娱乐内容型内容多,知识型、思考型的内容少;活动名目多,但真正有吸引力的少。大家都在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有的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而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缺少对学生追求高雅食文化的引导。

(3)从食品文化艺术节举办方来看,当前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只是单单有一个院系来承担,院系又由团总支学生会来分担。由于参与主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人员少,力量凑不到一块,导致食品文化艺术节的规模也上不去,内容自然而然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同时,单一的举办方经费来源甚少,活动的持续时间不长,没有达到食品文化艺术节特定的效果,校外影响力不大;单一举办方的领导组织能力有限,不能全盘掌握全局,有时候不免会存在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可以看出,现今的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举办实力是非常单薄的。

(4)从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社会影响力来看,食品文化艺术节建设忽视了网络文化的作用。食品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在校园,不是在地带繁华的市中心、车水马龙的商业中心,因此校外的观众知道的少之又少,同类学校也杳无音信,这对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有很大影响,难以把自己特色发扬出去以扩大本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提升本校在同类院校的地位。若将食品文化艺术节借助网络的丰富、快捷、开放等特性这个平台,将会深深的影响着一大批青年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为打造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广泛可知性、深度影响力增加亮点。

(5)从后勤服务来看,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服务态度不够周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活动的头等大事,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扎扎实实地抓好食品文化艺术节中的后勤保障工作,防止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后勤保障工作可是说是搞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前提条件,但有些高校对此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致使食品文化艺术节开展不畅或是无法进行,特别是有些高校的食品文化艺术节涉及到厨神大赛活动版块的刀切、油炸等工序时,后勤保障更显得很十分必要了。

4 如何开展好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

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是提高大学生素质,丰富课余生活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现状以及我们自身举办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经验,我们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来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

(1)要积极开展食品文化艺术节理论研究和探讨,对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发展规律和操作规律加以总结,已建立有效地导向机制,不使食品文化艺术节表面化、现象化、形式化,要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内涵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做出贡献。

(2)要抓特色,食品文化艺术节内容要广泛新颖。一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重点抓住几个特色的内容,形成自己的风格。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一年一度“食品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每一届都迎合时代气息,创造性结合企业元素,以“学生参与为载体,以食品文化为内容,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院形成了“以学习食品理论,掌握专业技能,实践职业规范”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活动,弘扬了健康向上的特色食品艺术文化。在校内已是赫赫有名,在校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3)建立健全有关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特别是奖罚制度,要加大执行力度,充分发挥规则的约束机制,积极调动学生工作的热情和参与的兴趣。

(4)加强完善高校食品文化艺术的领导组织机构。校院系的相关领导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活动的组织机制的构建与运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组织作用,采取高校联合,高校与媒体联合,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手段,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有序、有效、长久开展。

(5)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品味的食品文化艺术节。食品文化艺术节与校园文化密切相关,校园文化决定了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另一反面,食品文化艺术节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完善。打造和传播校园文化,让食品文化艺术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品牌,从而扩大食品文化艺术节在社会的影响力,达到众多院校共同关注的效果,更加有利于把食品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分享的高品质学生艺术活动。

(6)加大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就目前来看,加大食品文化艺术的投入主要包括经费、场地以及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充分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开展。

(7)提高学生参加食品文化艺术节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活动的趣味性、内容的新颖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运用奖励制度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食品文化艺术节达到高校全员共建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9)加强后勤服务的保障措施,首先从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其次在活动过程中,针对活动现场可能发生的一切意外都要事先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备用灭火器、水枪以防火灾发生,临组医护小组以备意外伤害之需,可以由校院学生干部组建文明督察队来维持现场秩序,以保证食品文化艺术节顺利进行。

5 结束语

食品文化艺术节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之一,它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立足现状、把握意义、采取措施,定能办好食品文化艺术节,打造高校一流的学生活动。

参考文献

[1] 李诗苑.透过文化艺术节浅析高技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53.

[2] 许再根,刘亮.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作用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

第7篇

为了全面评价我国传统农业,还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者,把传统农业作为它的土壤或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农史界,从文化角度审视农业史的,已故石声汉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许多论断,至今仍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注意研究农业文化史的人多了起来。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角》一文概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并能中国农业文化作了宏观的评估。[6]邹德秀的《中国农业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影响,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农业文化史和农业文化理论的专著。[32d]李根蟠《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一文,也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立论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烟文化等的专门研究,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这自然是对的。但从文化的基础看,西欧中世纪文化难道就不是农业文化吗?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原来就是指“耕耘”.“栽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因此,笼统说农业文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应归结为: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中国传统农业,它究竟有什么特点;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传统农业究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影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特性。

关于第一问题,除了广大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国传统农业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如古非认为中国存在三大文化圈(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经济区,长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带农业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和农耕游牧二元对峙格局。[15]汤晓芳也有类似观点[18]。邹德秀把我国农业文化划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江湖渔业文化等类型。[32d]李根蟠将我国农业文化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在农区中包含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从东北西到南则存在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并把这些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关系概括为“多元交汇”[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认为传统农业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从传统农业具有自然经济性质看,它比之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化,确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多元格局盾,则不尽然。台湾学者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响,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邹德秀指出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有较大异质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创造。但对中国农业文化是否封闭系统的问题,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开放到保守封闭的过程。[32a]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在多元交汇的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异质文化,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以作物的驯化.引种为例,论证我国古代农业存在着两种文化交流,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农业文化在这两种交流中不断提高,并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29e]

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或褒或贬,见仁见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强调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义华等认为,乍一看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文化.自然经济型文化。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植根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动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样化.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一统’,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过是这严峻的社会实际的美学再现。[37]陈学凯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是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氏族家庭为细胞的农业家族文化,其内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基调——奉天法古:统一的天道.人伦.宇宙.社会模式论——一体主义精神,理论背离现实的传统观念意识——重体轻用[36]。至于视传统文化为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视传统农业为祸根者,就不必说了。有些人没有也不愿意对传统农业作深入研究,而侈谈农业文化,仅仅根据某些先验的概念加以推导,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冯天瑜的立论比较持中。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礼貌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尚农.重农;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强调了传统农业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积极一面。石声汉指出:“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了这一科学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技术知识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他又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10a]这种观点,在农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42a]王利华认为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和使它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邹德秀认为中国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29f]所有这些,都是以石声汉的论述为基础的。

传统农业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石声汉也有很好的论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而这也正是传统农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之所在。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例如张立文指出,中国人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西方重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强调人与物的异体或异在。这种差异根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具有大陆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农业生产较之罗马的工商业更容易受风雨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制约,五谷的播种.生长.收获都要与天时节气相适应,农民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使客体与主体,自然与人凝聚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形态。古代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衰败,人们只得离开土地另谋生路。希腊人对土地失望,对海洋不可预测,人们对土地和海洋是恐惧而疏远的。人和自然产生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仇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中国物我一体的价值观念,与宋元以前文明发展相适应,能对自然的挑战做出成功的回应,元明以后在自然与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失去成功回应的能力,因为这种观念缺乏科学的求索精神。一体化导致浑沌.模糊的思维。凡此种种使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西方工业社会虽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只讲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索取,不讲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导致资源危机.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从中国的物我一体中得到启示,缩合东西方文化之长。[40]许苏民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赞天地之化育的,这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与自然界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相适应。[17]

在这里还应提出的是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国文化是一极深厚的农业文化,其许多特点根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国古人所称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农村观念,实有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农业人生观念。农业的另一特征是农业人生要从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档。中国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一体.一视同仁。中国文化首先极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别看重生命。“仁”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呼吸相通.痛痒相关的极深微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精义所在。耶稣教把人类生命看作上帝对罪恶的一种惩罚,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要超脱生命。近代科学注重讲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无生命一边讲。中国讲理也讲性,把无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边讲,主张穷理尽性。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国文化中一项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由此造成中国五千年文化而成为其一个主要的基础与中心。作者极力推崇中国“大农人生的文化传统”,认为它可以领导世界人类前进。[55]

最近季羡林先生再三论及东方文化体系(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欧美文化)的区别。他在钱穆天人合一论基础上写了《“天人合一”新解》,认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观念和普遍联系,视人与自然万物为一整体。[45]这也就是李约瑟说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67]刘志一则称之为唯物辨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22]但他们所举的例证中很少涉及农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根源于传统农业,并在传统学中获得其典型的表现,“三才”理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晶。

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他指出,人们喜闻乐道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一类话,实质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自然斗争中,所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知识中最中心的内蕴。[10b]此后农史界一些学者如范楚玉.郭文韬.梁家勉等对“三才”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均有所论述。[42b.50.7c]在此基础上,李根蟠明确地把“三才”理论与有机统一观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的表现。他指出:“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他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升华。”鉴于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有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唯心主义的理解,他用“精耕细作.天人相参”概括中国传统农学体系。他又指出:“在有机统一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符合农业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使用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这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29f]

转贴于 六.“有机农业”.“石油农业”与“持续农业”

在分别介绍了对中国传统农业认识与评价的讨论的各个方面以后,现在再回到传统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上来。

上文谈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曾被一些人大张挞伐,也正是在这时候,西方的现代化农业也正在受到批评。

1982年第1期的《世界农业》转载了旅美华裔学者任觉民.孔一士的文章,认为西方现代化农业,或称工业式农业,已暴露了许多破绽,严重的有如定时炸弹,将成为人类未来许多灾难的主要潜在因素。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虫灾愈加难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鸦片。农业以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换来的,如从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它的效率比旧式农业低,等等。欧美农业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农业”(它主要采用有机肥.轮作间作等传统技术,同时对现代化科技作选择性应用)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缺点”已成为“优点”,符合“超工农业”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选择“超工农业”,而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弯路。[66]接着,《世界农业》又连载了美国农业部指定的一个有机农业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的摘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有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文章在大陆的一些学者中引起共鸣。下面的介绍着重在农史界的反应。1983年第二期《中国农史》发表了郭文韬等人《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该文修改后收入《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书中,该书曾被译成日文),其基本观点和思路与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称,西方现代的“无机农业”已危机四伏,走投无路;“有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有机农业之母”,因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54]李凤岐.邹德秀也认为近三百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走的是工业化道路,虽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环境污染和高能消耗两大问题。他们强调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断消耗,又不断恢复,形志良性循环,持续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工业式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忽视农业的这一特点,因此作为一个普遍的体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问题也不是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必须转移到“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上来。用生态农业的观点看,中国农业有许多值得发扬的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不应走工业式农业的弯路,而应该直接过渡到新的农业阶段;这种过渡不是抛弃传统农业,而是包含着使传统农业科学化的任务。[31]邓宏海对此有论述。[9]

在生态农业热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精华正是生态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从思想上和技术模式上探索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53]俞荣梁对《补农书》和《农桑经》进行了会析,认为明清时代已存在以多种经营构成生物间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的“生态农业”雏形,在经过三四百年考验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为中国未来农业提供了颇堪称道的模式。他把生态农业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认为一方面要总结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农业,建立兼有古今农业特点的“生态型农业”。[47]孙声如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间套混作的经验,指出它不但是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代立体农业的核心和基石。而立体农业则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的结合部和生长点。[24]

从有关文章看,各人对生态农业宣传的出发点并不相同。部分同志着眼于对传统农业(包括解放后三十年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否定传统农业相联系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传统农业科技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肯定传统农业相一致的。同是肯定传统农业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对“生态农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满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风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认为,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历史;不应把所谓“生态平衡”的要求,驾凌于农业发展之上。他批评某些生态学者无视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它描写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态平衡之说与其说是一科学.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一股厌恶城市生活的紧张枯燥.企图返回恬适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对借“有机农业”的洋风来争传统农业的地位。“石油农业”与“有机农业”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发扬传统,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机械.化学),不用这些是难以前进的。[8c]刘巽浩指出,西方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制度”。我国有高度重视有机肥.豆科绿肥,广泛实行精耕细作和间套复种的传统,在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机能投入在农田总能量中占居多数。但中外农业历史表明,单靠“有机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农业难以有较大发展。他反对单提“有机农业”的口号,主张“以无机促有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化肥的生产和使用。[20a.b]佟屏亚分析了西方生态农业思潮的缘起,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否定。它把农业看成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绝对化。西方生态农业一类农扬能量投入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十分缓慢。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确立有机农业战略,而是要扩大无机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生态农业的宣传客观上导致了忽视农业基本建设和削弱物质能量的投入。中国农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国各地涌现的吨粮田,正是传统精耕细作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38abc]

关于这个问题,梁树春的意见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产出的半封闭式的循环,虽然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内部循环机制,但这种优点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从总体上克服了传统农业的缺点.把农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它虽然在一些产业中带来能耗过高和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正在改进之中,石油农业不会走进死胡同,它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有机农业不能大规模取代常规农业。他虽然主张以生态农业为未来农业的模式,但这种生态农业是经过重新定义的,是以石油农业为基础,吸收传统农业优点,在现代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新模式。[51ab]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是由于作为西方现代农业表现形态的“石油农业”暴露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提出的一些替代办法,故又被统称为“替代农业”。它的引进和关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讨论相激荡,引出了种种议论.理论和方案。其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宣传声势很大,其为中国现代化农业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认可;但反对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的“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差别颇大,并不断改变其形态。靳百根有专文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古今农业》91.2)。中国学术界内部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开概念的争议,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我国传统农法中确定有不少珍贵品,可以构成未来农业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弃。其中最可宝贵的,是在经“三才”理论为标志的有机统一自然观的指导下形成的一套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注意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和谐。二.传统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再生产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的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而,西方现代农业以现代化机械和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大量投入外源能来打破传统农业半封闭式的循环,使农业获得飞跃发展,这一历史功绩和发展方向不容否定。对有机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优良传统与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机农法与无机农法相结合。

在西方,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实验,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广不开。近年来,一种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兴起。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性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粮农组织又在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初步提出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合作计划。对“持续农业”也有各种理解,而且整个理论和实践均在发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即,既注意产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不同于只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农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出现,表明“石油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靠取消现代科技成果,放弃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倒退到传统农业来解决。在我国,对“持续农业”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持续农业”的提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鉴于历史经验,对外来思潮应有分析,要根据我国国情决定取舍,从而确定我们的方针。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特点,似用“集约持续农业”或“精(精致)久(持久)农业”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献

1.马克垚: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大学报91.2

2.马孝劬:发扬我国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 中国农史83.1

3.千 里: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北京农大科研资料 80.6

5.王星光.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考古85.2

6.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农史89.1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a.中国农学史上册 科学出版社59

b.中国农学史下册 科学出版社84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业考古83.2

b.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传统的路 农史研究83.1

c.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 农业考古83.1

9.邓宏海: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运用生态学和建立生态农业 农业考古88.1

10.石声汉:a.中国农业遗产要略 农业出版社81

b.中国古代农书评介 农业出版社80

11.宁 可:a.西汉农业生产漫谈 光明日报79.4.10

b.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 北京师范学院80.3

12.田人隆整理:关于东方专制主义座谈纪要载当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古今农业92.3

b.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14.卢 锋:a.若干朝代农业生产效率蠡测 人民大学学报89.1

b.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国农史89.3

15.古非:农耕与游牧——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对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师专学报90.1

16.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三章第三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许苏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论坛86.2

18.汤晓芳: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形成与交流 宁夏社会科学89.6

19.刘瑞龙:a.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农史81.1

b.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人民日报83.5.13

20.刘巽浩:a.以无机促有机,无机与有机结合——兼论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83.1

b.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 农业考古88.1

c.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90.1

d.持续农业种种谈 世界农业92.3

21.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综合考察 历史教学92.1

22.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88

23.刘国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传统文化 昆明师专学报87.1.2

24.孙声如:我国传统农业的间套混种与当代立体农业的新发展 古今农业90.7

25.吴承明:a.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b.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89.2

26.吴承明.侯方:评外国学者对旧中国经济不发达原因的分析 经济学动态81.9

27.吴 慧:a.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85

b.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2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论春秋以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东岳论丛80.4

c.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 平准学刊第一辑 商业出版社85

d.试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载现化农业论丛 农业出版社81

e.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再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f.中国古代农业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4.1

b.“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5.1

31.李凤岐.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农史研究83.1 农业出版社出版

32.邹德秀:a.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中国近代农业科学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考古89.2

d.中国农业文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杨直民.董恺忱: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 学习与探索80.1

34.陈 平:a.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学习与探索79.4

b.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学习与探索82.1

C.中国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学习与探索83.1

35.陈 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 思想战线91.6

36.陈学凯: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学学报88.1

37.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前言 重庆出版社88

38.佟屏亚:a.在现代农业中发扬传统技术 农业考古85.1

b.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中国农古88.4

c.我国吨粮田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考古90.2

39.张企曾: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83.1

40.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41.张沁文.王文德:生态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农业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古今农业88.1

b.中国古代农学对天时.地利.人力关系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庆琳.王朗玲:论水利农业与中国封建制度 学习与探索91.6

44.郑炎成: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及其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跃迁 农业考古89.1.2

45.季羡林:a.“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创刊号93

b.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 新华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经济研究80.3

47.俞荣梁:a.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补农书》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生态农业的雏形——读《农桑经校注》琐记 农业考古86.1

48.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中国农史84.1

4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89

50.梁家勉:a.从“三才”观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观 农业考古89.2

b.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学术研究

51.梁树春:a.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87.2

b.对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再认识 农业现代化研究88.3

52.唐启宇:中国农史稿 农业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87.5

b.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和理论 农业考古90.2

54.郭文韬等:a.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农史83.2

b.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86

55.钱 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集中

重庆出版社88

56.游修龄:a.清代农业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90.1

b.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古今农业93.1

57.章有义: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 中国经济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试论我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农史研究第二辑 农业出版社83

59.董恺忱:a.世界农业发展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 世界农业80.3.4

b.从世界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农业考古83.2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集约农法词义辨析 平淮学刊第二辑,商业出版社90

60.董恺忱.杨直民:试论我国传统农法的形成和发展 农史研究第四辑,农业出版社84

61.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 历史研究88.4

62.薛国中:16-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武汉大学学报90.2

63.薛涌:中国文化纵横谈——林维明教授采访记 社会科学86.8

64.许倬云:中华农业史导言 台湾商务书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概论 载中华农业史 台湾商务书店79*

66.任觉民.孔一士:谈现化农业的困扰及出路,兼论中国农业前途的抉择 香港(抖擞)80.5

67.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评——中国人的世界科学技术观,载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恺忱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 中国农史81.8

69.饭沼二郎(董恺忱译):古代旱农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平淮学刊第五辑上册,

光明日报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危机——近人研究成果的评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