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女性语言特点

时间:2023-10-10 15:58:41

导语:在女性语言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女性语言特点

第1篇

摘 要:女性主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她们以批判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作为突破口,进而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对传统学科主题范围的扩大与重建作出了贡献,而它的发展和它独特的认知方式也构成了对学术界中一些旧有权威及其影响的挑战。明确的目的与责任、改变旧的知识生产模式、坚持真理多元论和包容尽可能多的变量是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特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学术成就

一、向传统学科中性别歧视宣战

是女性主义学术形成的突破口

对业已确立的学术实践进行挑战,这一行动看似简单然而意义重大。当女性主义学者认识到她们所在学科的局限时,她们相信从妇女的利益出发,她们应共同工作来改正她们学科结构中的某些遗漏,然而当更多的来自不同学科的妇女进行讨论之后,她们发现这并不是某个单一学科的问题,因此,对现存知识领域中学术理论与学术实践中性别歧视和偏见的批判就成为女性主义在学术界确立自身地位的突破口。

以政治科学为例,一般认为,妇女既不是社会的主要活动者,甚至也不是政治话语的主体,她们从未被视为有关政治论题的适宜的评论者,她们不足以作出政治判断,她们从事政治活动的远见也是有限的。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政治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有关政治参与的经典研究《平民文化》中有一段对妇女的描述就典型地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女性与男性之不同……仅在于她们在政治生活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诸方面更经常地表现为冷漠、狭隘、保守和敏感。”

类似的偏见和学术中的性别歧视在几乎所有学科中都有所表现,而女性主义学者也无一不是从对这些偏见与歧视的批判而开始她们自己的知识生产的。例如在社会学中,妇女做为主要研究对象而被遗漏或未予表现,对男性及其相关主题的偏重,社会学的类别、模式和方法都是以男性经验作为标准,而妇女的经验则被忽视和曲解。人类学中,女性主义学者则尝试在所有四个重要的分支中(体制、考古、语言和社会文化)纠正男性偏见,如早期的研究成果指出,正是作为采集者的妇女在当时的社会中提供了日常食物,因而是她们,而不是作为狩猎者的男性,成为人类进化的主要推动者。在心理学中,女性主义的挑战涵盖了学科的所有方面,女性学者认为心理学的忽视妇女,和将男视作为人类行为的样本,这种偏向的结果是“歪曲事实和遗漏问题”,这一结果反过来又促成了那些与妇女有关的伪科学数据的长期存在,更糟糕

的是那些真正有问题的妇女则被鼓励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比如针对妇女的暴力被部分地解释为女性受虐狂所致。在文学领域,鉴于文学本身与价值准则、传统文化、社会语言和审美情趣等社会精神生活范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也就构成了女性主义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女性主义学者对这种学科内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批判不仅标志着妇女运动进入了更深一层的文化批判阶段,而且为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和女性主义学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女性主义学术作为一支建设性的力量

推动了传统学科知识的发展

在学术界,女性主义并不仅仅依靠批判而生存,她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推动力量,女性主义批判的身后总是伴随着女性主义学术的成长和对学科主题范围的扩大与重建。

社会学家L.斯坦利在论述过去20年女性主义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时就指出:在英国,是A.奥克利最先将家务(housework)作为工作(work)进行详尽研究的,她的研究受到了H.加夫罗恩的早期研究的影响,正是她们形成了最初的女性主义学术重建工作。女性主义对英国主流社会学界构成最大影响的当属这样两点:第一,“性别分工”这个问题的突出和广泛的研究,使人们普遍地在较高程度上认识到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男女之间关系的条件的存在;第二是从性别的角度探讨工作和休闲问题,另外还包括家庭之中权力的影响和对男性暴力之存在与盛行的认识。因此,女性主义者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学三个分支学科的课题领域,这三个分支是家庭社会学、工作社会学和对男性暴力的研究。

和社会学略有不同,女性主义在心理学中的活动同样影响了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然而这些新的方向与重点的提出是在摒弃或重新审视旧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旧的理论通过女性主义的辩证法被重新进行了阐释。这方面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重新解释和再应用的尝试。最初,女性主义的复兴似乎在女性主义心理学家中创造了一个共识,即心理分析是社会控制的一种工具,对妇女的精神健康是有害的。在70年代中期,一些女性主义者试图在心理分析和女性主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证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一种重要的说明力量,可用来解释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与女性的发展。H.B.刘易斯曾指出:“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女性主义的主题一直是内在的。”此后,英国学者J.塞耶斯将刘易斯的观察更推进了一步,她主张心理分析对于女性主义之社会变革的主张是一块必要的基石。还有的心理学家将心理分析作为其发展自己某种观点的出发点。然而女性主义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判仍然是强烈的。例如,H.勒曼就论证说,在任何复兴心理分析的尝试中,妇女都不能得到好处,因为它有着“基本原理上的缺陷”。在她看来,这一理论不仅忽视和贬低妇女,它还无视妇女生活经历的独特性。

经济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男性始终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要想表明经济理论是由男性创造的十分容易。M.布劳格在1985年至1986年写过两本书,各列举了凯恩斯之前和凯恩斯之后的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而在这200位经济学家中,只有三位是妇女。在女性主义进入经济学后,她们对经济学的影响是积极的,特别是在平等付酬,劳动的性别分工,发展项目中的妇女问题,偏重市场的思想体系对公共政策和妇女儿童的影响以及对妇女所从事人类生命本身的再生产的认识等方面都有许多专门的著述和文章。

三、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特点与未来发展

女性主义学者们发现,传统学科对妇女和妇女经验的无视与其说是这些学科的疏忽和失误,还不如说是传统的知识生产过程本身存在问题。知识就如同一种产品,总是有其制造者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凭空产生的知识,而那些对制造知识负有责任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种种远离客观和公正的学科知识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男性群体的产品,他们的主观性、偏好、优先权和权利基础深入影响到知识生产的全部过程。面对这种情况以及学科主流对任何企图改变知识生产方式的尝试的抵制,妇女们不得不发展一种在整体上和在特定学科中改变知识构筑方式的战略,依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和能否被接受的可能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技巧来研究与解决问题。随着女性学者从新的角度、运用不同于以前的方法、依据女性主义理论对学科原有问题进行阐释与分析,得出与此前不同的结论,并由此形成新的研究重点与方向,女性主义的知识体系也随之逐渐形成,以致今天我们可以谈论女性主义经济学、女性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心理学、以及女性主义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神学等等。女性主义学术知识的成果蔚为壮观,这里无力对所有这些学科门类中的女性主义学术给予描述和分析,然而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和框架特征,其弱点与缺陷似乎也有着某种共同性,这里不妨对此略作分析:

(一)女性主义学术具有明确的目的与责任

首先,女性主义学术实践的中心原则是确保其服务于妇女的利益。西方国家的妇女研究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学术武器”这样一个有着明确政治色彩的标签,妇女研究中知识构成的思想体系与大学中知识构成的指导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学院式的模式宣布对知识的追求是出于知识自身的缘故,而妇女研究的思想体系则是利益的宣言,妇女研究的目的是使妇女成为有关她们自身生活的权威,依据她们作为妇女的准则构筑她们自己的妇女知识,并通过知识生产而赋予她们权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不像传统的思想体系不承认对其生产的知识负有责任,女性研究坚持负有责任的思想体系,其学术实践的中心原则是,凡以其名义生产与改造的知识必须经受严密的考察,必须服务于妇女的利益并为发展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作出贡献。女性研究的知识之所以具有责任意识,一部分动力来自于学术、社区和社团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的妇女和社团的妇女之间有一种伙伴关系,有时学术妇女也是社团中的积极活动者,社团的活动也推动了妇女研究的发展,有时还成为其研究的一部分内容,女性研究的学术建筑在学术与社区、学术与运动的交流上,它公开声明的观点与学院中通行的价值准则相悖。在校园中,女性主义者一直在与对她们活动的抵触进行斗争,并始终为妇女研究的计划寻找稳定的有资助的和安全的场所,她们试图为妇女知识的构成找到位置以便使改变课程、建立联盟和分享资源的工作能够不受妨碍地进行,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利于妇女的社会运动和社团活动的支持。女性研究的责任感还表现在作为教师和学者的个人所付出的无酬的劳动,这些额外工作始终是女性研究学者生活的一部分,她们为女性研究筑下一块块基石,并保持和加强着这一领域的工作。这种责任感还表现在其学术成就方面,她们通过旧的知识体系中的成见、偏执和歧视,为社会公正地看待妇女和不断提高妇女的地位而工作,这一倾向在法律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女性主义法律学者和法律工作者为改变法津中的性别歧视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些斗争导致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诸如、家庭法、同工同酬等方面出现了有利于妇女的改进,例如,加拿大、美国、新西兰都接受或部分地接受女性主义的建议,对有关的法律进行改革,将婚姻内的也视为犯罪,家庭法中对于妇女在家庭内无酬劳动对家庭财富的贡献给予了肯定。

(二)改变知识形成模式是女性主义在学术界的使命之一

在评价女性研究对知识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时,很明显的一点是由于女性主义压力所致的知识构成方式的变化。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构筑”知识,然而在传统上只有少数人有权决定哪些知识将归属于文化,而哪些不算。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特权集团,在西方社会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主宰者,比如在科学革命之前,只有教会的神父才有权决定哪些是真理,什么是谬误。随着“科学教义”和其特殊的世界观在与旧的信仰体系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一些新的“神父”――科学家出现了,他们将真理与谬误进行区分,科学所倡导的世界观有着很强的说服力,以致人们逐渐相信它是唯一正确的观点,科学家制订了“科学方法论”的标准,宣称只有一个真理,一如教会曾宣称手中的真理是来自神的旨意,科学家们宣布科学的真理是由客观现实和充分论证所揭示的。科学的方法形成于一种线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像所有的教义一样,科学的教义也暴露出它的疏漏和不足,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事物与现象是线性的、因果模式所不能解释的,例如,在过去10年中,生态学与环境研究就对科学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生态学家断定,我们要试图解释的这个世界要比简单的因果模式所断定的更为复杂、具有更多的关联性。在这种新的信任体系与旧的信任体系的冲突中,在从客观性和一个真理到一个负载更多的价值标准和更多元的世界观的转变中,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从一个真理到多个真理,既是对科学体系的改造,也是女性主义自身学术发展的写照妇女曾经整体地被从有关人类的知识中排除掉,与这种严重的偏见相对峙,女性主义者坚持认为仅以客观性的名义形成的论断并不就是最好的,毕竟,正是科学产生了这样一种论断,即妇女不具有智力方面的能力,如果进行教育,她的大脑将会胀裂而子宫将会退化。女性学者认为,一个更好的更综合的模式在知识生产中亦是必要的。而过去20年学术界中多元真理的出现也部分是由于女性主义进行干预的结果。女性主义坚持不止有一个真理,不止有一种历史,不止有一种法律解释和不止有一种社会学的说明,这些主张冲击的正是科学教义的中心。

从初次进军学术论坛,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便坚持包容妇女的经验,坚持结合传统体系中不曾记录过的观点和价值标准,这对于学术传统是坚定的批判性挑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立场,在女性研究中单一解释的概念自然而然地遭到摒弃,这一研究脱离由客观性揭示的单一的固定的真理,宣称知识制造者的价值标准是知识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妇女研究内部,对于从不同经验中引伸出的多样的、富于变化的解释是予以支持的。而最频繁使用的方法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以多样性和相互关联为前提条件,女性主义学术有助于形成这样一种模式,即给予多样性和共性恰当的评价。不仅是趋向于多样性,趋向于有诸多确定的真理的可能性,女性主义学术还倡导形成一种更具流动性的认识状态。因此即便是有众多的真理,也仍被视为昙花一现,仍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就是为什么设想女性主义是一种可以到达的境界是不适宜的原因所在,因为女性主义不是单纯固定的概念,它是一种生命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的。没有单一的女性主义的纲领或女性主义的政策,而是众多的学者与活动者都包含在运动、计划和研究的全球的多样性之中。

(四)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包容尽可能多的变量

处于女性主义知识构成中心地位的是一个多层次的和变动中的模式。这一模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获得好处,并在学科中打上自己的印记。女性主义学术提倡这样一种见解,即人类经验是多向度的。某个人可能是一个特定统治群体中的一员(白人、受过教育、身体健康),而同时又是一个受支配、被剥削的群体中的一员(女性)。因此主要的工作不是确定和排列一系列的等级制的压迫,在各类经验之间建立界限和试图消除与控制变量,而是转向追溯众多经验来源之间的交叉并标示其循环,这一运动超越了传统的分界,它强调持续的交流,同时对学科有着更深远的含义,即学科间的、跨学科的或多学科的方法将是受欢迎的。女性主义学术技巧的一部分是包容所有的变量,它不仅试图包括所有的矛盾,甚至试图将研究者的变量也引入研究中,发展这样一个知识构筑形式可能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和更困难的实践,它要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中对意义进行探寻,而不是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样一种目标的确定是与女性主义的思想体系相一致的。

(五)仍然面对的困难

虽然女性研究可能对新的认知方式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学术界中的等级制度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它的主体仍然由WHIMM组成,即白种的(white)、异的(heterosexual)、内部的(inside)、中产阶级的(middle-class)男性(men),他们有权宣布什么是正确的和有价值的,在这一合法化的政治学中,已经处于圈内的人蔑视外人或他人的研究成就是相对容易的,业已确立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比最近形成的女性主义模式有着更高的权威和合法性,男性仍然把持着知识权威的垄断权,“像男人一样思考”仍是一句溢美之词,而“像女人一样思考”则是难以接受的侮辱。双重标准在合法化的政治学中起作用并渗透到学术团体中去,它阻止了女性主义学者与那些男性认定与学术目的不相宜的群体、项目和机构建立联系,然而学术界中的妇女保持这种联盟对于她们超越自身经验的局限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的中立地位尽管受到了一些女性研究的知识的威胁,但是它并没有完全失去它的力量与影响,而只要它继续占据统治地位,这种思想体系就要驱使制度将妇女置于不受欢迎的地位。显而易见,那些从事男子心理、社会和政治活动研究的男士总是被标榜为学者,而那些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妇女的心理、社会和政治活动的女性则被称为政治鼓动者或是半疯,这种对妇女生活经验和研究的种种歧视和怀疑妨碍了女性研究对学术界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影响。此外,过去几十年间女性主义理论始终缺乏完整性也为学术界的妇女采取统一的战略造成困难,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对这种不连续和不完整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如何,这种情况对于女性主义学术工作者结成共同的联盟,在学术界中壮大自己的声势与实力,并对知识生产产生根本性影响构成一种瓦解的力量。总之,女性主义研究在学术界发展的路上仍然有许多困难,而一些女性研究的重点正在于克服这些困难,或是迂回于这些障碍,同时它还要顶住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压力,这需要时间、耐力、良好的道德观与才干。

【参考文献】

[1] Cheris Kramarae and Dale Spender:TheKnowledge Explosion――Generations of Feminist Scholarship.Harvester Whe-

atsheaf,1993.

[2] Siv S.Gustafsson:feminist Neoclassical E-conomics, in Discussion Paper by Tinbergen Insti-tute,University of Amsterdam,Nov.1993.

第2篇

关键词:《简・爱》 语言特点 翻译特点

引言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杰出作品,很多评论家都把这部作品当成是作者的自传。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子,虽然是一个孤儿,在亲戚家也没有获得疼爱,但是她内心强大,从未放弃过追求幸福,最终获得幸福。作者语言功底强大,生动地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艰难爱情。其中,这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激烈对话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影响了其后的作家,这种语言特点更是受到不同年龄层面的读者的喜爱。此外,这部作品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简・爱》的创作背景十分艰难,当时英国虽然工业发达,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社会是畸形的,妇女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且她们自己的思想也完全被禁锢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这部歌颂自由、平等的小说,像一阵春风吹进了这个思想腐朽的社会,为这个社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乡村,她的家庭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早在童年时期,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就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夏洛蒂・勃朗特对寄宿学校的那段生活是相当难忘的,甚至她的很多作品中的人物雏形都是源于那个时期接触到的人。寄宿学校的生活并不美好,她的家人相继离去,这对她的影响十分巨大,后来,她将这些痛苦的经历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她的文学作品之中。

1847年,她的小说《简・爱》出版发行,引起了英国文坛的震动。在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她对于乡村自然事物的刻画十分传神,擅长使用抒情白描的手法来传递内心情感,引起读者共鸣。《简・爱》是她的杰出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在英国本土,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简・爱对人生有着自己的追求,她坚强、勇敢,她是一种与过去小说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她向往自由、幸福,并且敢于追求自由、幸福,敢于与命运进行抗争,不屈服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作者对她的刻画着墨颇多,一个追求平等、追求自由、追求独立、追求尊严的全新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这种十分有异于当时价值观的形象带来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小说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对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的描写。简・爱的爱情观使得简・爱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她的爱情观是男女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精神方面的平等,无关乎金钱和地位,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才能够幸福,而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爱情也随着相貌的老去而消失,他们应该爱的是彼此的灵魂。当简・爱追求幸福时,她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她的坚强,她没有因为自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地位悬殊而自卑,更加没有放弃追求幸福。在她看来,地位并不是他们之间的障碍。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是淳朴的,是令人羡慕的。而对于罗切斯特,简・爱的存在让他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不是他曾经所经历的冷漠的、虚伪的。简・爱的善良和热情让他对生活又有了期待,他的生活不再是一潭死水。简・爱与罗切斯特经历重重阻碍,最终走到了一起,这种新型的爱情观让英国文坛震动,这种新型的女性也逐渐被大家认可,其中,作者的语言特色也让读者耳目一新。

二、《简・爱》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特点

(一)《简・爱》的语言特点

《简・爱》这部作品中语言特点十分凸显,引人注目。在这部作品中,作家使用了很多诗句,让这部作品看起来十分与众不同,在同期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这种使用诗句的方式源于作者身为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情怀,脱离传统的表现手法,转而用诗意的手法来烘托人物内心情感,更容易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作者或是巧妙地选用诗句来直接表达,或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出诗的意境,或是把普通的语言转换成诗歌的语言来烘托人物内心世界。例如,“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这句话作者就是运用诗歌般的语言,来烘托简・爱内心难过的情感。这种唯美的语言在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加上简・爱的经历与独特的爱情观,吸引了很多的读者,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可以说,这部作品是非常成功的。同时,这部作品也重新定义了女性的形象,女性不再是附庸的代名词,而是坚强、勇敢、独立、自由的象征。在对这种优秀作品进行翻译时,我们也应该尽量翻译出原文诗歌的意境来,忠实反映出原文语言的特点,做到信、达、雅。

(二)《简・爱》的翻译特点

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符号到另一种符号的转换。译文出现于语言到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它是非本土语言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自身理解。翻译并不是一种语言,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翻译人员翻译作品是以原作品为基础的,在原作品基础之上做出语言的转换,如果翻译人员脱离原作品,自己凭空创作,那么这就不叫做翻译。翻译人员通过熟读原作品,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不仅能够准确翻译出原文,而且可以达到语言风格等等都相似的作品。不管怎样,原作品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素材,它是一个基础,只可以在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脱离基础,就没有了支撑,那么翻译出的译本必然也不是优秀的译本。

优秀的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尊重原文,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创造,而且可以把原文的语言特点展示给读者。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做到这种却很难。翻译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的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过度,而是翻译人员对原作品的精髓熟练掌握之后的再加工,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加工,在体现原作品语言特点的同时,又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范围。1935年,《简・爱》这部作品第一次被翻译为中文,在众多译本中,由李霁野和祝庆英翻译的版本最为受欢迎。

由李霁野翻译的《简・爱》体现了当时翻译界推崇的模式:欧化汉语。所谓欧化汉语,就是句子结构像英语一样,多为复杂句,长定语和状语不在句子主干上,而是放在句尾。而由祝庆英翻译的《简・爱》则十分不同,他的译文采用了直译与意译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这样,他的译文大多都是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的,我们读起来也就朗朗上口,十分具有感染力。在李霁野的译本中,他对于词语大都选择直译,而祝庆英则选择在理解原文之后再创造,我们不难发现,祝庆英的译本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例如:“Everything appeared very stately and inposing to me; but then I was so little accustomed to grandeur.”李霁野的译本是:“一切东西在我看来都庄严堂皇;不过那时候我对富丽堂皇的东西是见识很少的。”祝庆英的译本是:“对我来说,一切都显得雄伟和庄严;可是当时,我对富丽堂皇也不太习惯了。”英语和汉语一样,词语都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深层含义需要结合语境才能推断出来。翻译人员不仅要理解英语词语的表层含义,也需要结合语境推测出深层含义。这句话中“so little accustomed to”就需要结合语境推测出深层含义,这一点上李霁野译本就做到了。翻译人员考虑到了当时简・爱的经历,因为在寄宿学校学习生活,不会拥有机会见识到富丽堂皇,因此,没有用字面的“习惯”,而是结合原文和语境,选择了“见识很少”这个表达方式,非常精准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

结语

《简・爱》作为世界文坛不可缺少的佳作,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作家,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这部作品传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她的善良、独立、坚强、勇敢深入人心,她的爱情观更是在那个时代的英国掀起了一阵潮流,相信在许多读者心中都有一个活生生的“简・爱”。作者在艰难背景下进行这部伟大小说的创作,运用了与众不同的语言特点,成功地在同期小说中迅速脱颖而出,进而成为享誉世界的佳作。作者用诗意的境界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读者和小说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共鸣。同时,这部小说的译本也同样杰出,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了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不仅做到了尊重原文,也做到了“信、达、雅”。

参考文献

[1]吴和林.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评析《简・爱》的三个中译本[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毛华慧.从目的论角度看黄源深《简・爱》中译本[D].郑州: 郑州大学,2013.

[3]张伟.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内涵的失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02).

[4]张德让,龙云平.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评《简・爱》的两个中译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第3篇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话语分析

1.引言

社会语言学实际上就是“语言与社会的研究”,覆盖着大量有关语言和社会的问题,如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胡,1988)。其实,语言作为“一个非常结构化的符号集”,其无时无处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世界中通过自身的语言及其所映射的文化环境中找出我们独特的自己。就像两个人是不可能有相同的经历一样,所以语言环境中的两个人永远也不会是相同的。一个人的语言反衬着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中的他/她,反之亦然,他/她的人生经验和身份验证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说的语言。哈利迪也说,人们说话的时候,选择任何词语、任何说法都是有意义的。他说,语言就是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怎么说都是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有着特定的功能而不是随意的。唐顿庄园中的人物对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唐顿庄园》被称为95版傲慢与偏见之后最好的一部时代剧。故事讲述了1912-1914年,乔治五世时期,唐顿庄园的Grantham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和摩擦, 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它拥有英剧时代剧中的一切优秀素质:沉稳的镜头语言,庞大的家族故事,充满矛盾和隐忍的人物性格,精致的台词,跌宕起伏的故事,击中了很多人的心灵.最突出的人物语言特色莫过于老太太维尔利特的说话语言,从老太太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剧中幽默的对话方式。

本篇论文尝试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角度理论分析维尔利特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在话语的分析。

2.《唐顿庄园》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社会语言学出现在1960年代的美国,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主题。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开始于1980年代。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和首席编辑的陈源先生, 被誉为“中国社会语言学之父”。在他的第一个社会语言学的书《语言与社会生活》(1980),介绍了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它也是中国语言学面临生活困难时期的两难困境。社会语言学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希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有关的方面,语言学研究领域,或从语言学研究社会文化研究的所有方面,不管外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的翻译,或结合中国实际的多个项目或在边缘学科的研究,使得相当圆满成功。

传统语言学关注的对象是语言的结构、遣词造句等,而现代的社会语言学关注的则是语言产生的背景、言说者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以社会学的方法进入到某类人群语言的研究中,去探寻具有这类人群风格特征的语言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所生成的语境之间的关联。研究某一类人群的语言风格类型,也一定会涉及和反映言说者所存在的环境和所持有的立场。社会语言学上使用“语言变体”概念,指的是语言的不同表现,“是具有不同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P22),意指由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形式。布莱特(W. Bright, 1966) 他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变异。费希曼(J. Fishman, 1972) 他认为微观社会语言学以语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方言和语言变异,考察社会因素对语言结构的影响。有些语言变异跟说话人的社会身份(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有关。本文就以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变异研究为理论依据对维尔利特在对话过程中的语言特点进行阐述,从中可以看到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异学派的相关理论对进一步剖析连续剧的人物性格和主题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维尔利特之话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这些语言的变异跟说话人的社会身份(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密切相关。戏剧《唐顿庄园》中主人公之一——老太太维尔利特是英国贵族家族中最有声望的人物,却一味地轻视着现代文明及其发展趋势,热衷于维护从前的一切社会行为习惯。老太太总是要与很多人斗法,包括她的儿子在内,但这并不代表老太太是个恶人,相反她自有通情达理,睿智机敏的一面,并以自己的老经验提点后辈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种种意外。所以她的台词是相当有趣并且意味深长,从中可以非常现实性地认识到英国贵族们典型的语言的方式。

下面我们以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为基础来分析剧中老太太维尔利特分别与不同性别,阶层的对象的对话特征,以便更好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1 年龄差异的对话特点

首先节选的台词是维尔利特和孙女玛丽的一段对话,对于玛丽的的未婚夫依然去参军,玛丽态度是蔑视并且自我伤怀时,老太太发表了自己的一段话,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理论可以看出很多深层含义。

维尔利特:战争会打破等级的界限,等到战事结束,界限又再次明晰,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倒低人一等了。

玛丽:您一边埋怨我太世俗,一边又怕茜玻太清高,您怎能如此矛盾呢?

维尔利特:我是个女人,玛丽,大可自相矛盾。

这段对话显示了老太太的通情达理,出于对孙女的同情与理解,她并不是采取严肃的话语,而是带着幽默的语气,让玛丽能乐于接受她的劝服。对于年轻而有点傲气的孙女不理解未婚夫为国争战的伟大理想的情况,她并没有直接责怪心爱的孙女,因为这些情绪都归咎于她太过年轻,作为一名生活经验丰富的长辈,看到年龄和经验的差距因素,采用了间接地说话方式,既赞同了马修去参军的伟大理想,在孙女说她矛盾时,为了明哲保身,也进一步达到说服玛丽的目的,她幽默回应:“我是个女人,玛丽,大可自相矛盾。”同样是女人身份的玛丽,此刻,或许反而就明白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自己不是不同意马修去参军,而是责怪他不征求自己的意见。这么聪明而狡猾的说辞,在老太太的表现下,幽默而意味深长,同时,体会到语言变异中的社会因素所带来的深层含义。

3.2民族差异的对话特点

然而在与自己的美国儿媳妇科里的谈话,老太太运用肯定和反问句子的犀利与讽刺风格,反映老派的典型英国贵族对于美国人的一种蔑视与不屑。

科里: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吗?

维尔利特:只是暂时结盟,亲爱的,这样我觉得更合适。

科里:我希望我没有听到不赞成的声音

维尔利特:这就是所谓的纽约式的讨论吗?

我们看到作为一名典型的维护英国贵族作风的人物,仇视美国人的种种做法,甚至对于自己的儿媳妇也如此,她不满意科里的任何做法,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民族的差异性, 即她是个美国人,尽管是个有钱商人的女儿,她仍旧认为无法与贵族的身份相提并论,也就是社会身份的不同,因而一味地用讽刺儿媳,并戏称是“纽约式的讨论”。从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来看出,正是民族和社会身份的不同,尤其是民族的差异性,造成了老太太的如此说辞。

3.3 性别差异的对话特点

同时,老太太和玛丽的未婚夫对话也是颇为精彩。

马修:而且不可能有孩子,我也无望康复。既然如此,您说我岂能因为腿脚能走,便背信弃义吗?

维尔利特:此话像个堂堂君子所言,我们不要为此争执,婚姻是漫长的。就我们的身份而言,结了婚就要从一而终,你要和她二人中的一个,共度四五十年的岁月,千万要选对人。

马修的说辞在老夫人的话面前显得好苍白,老夫人的眼神,慈祥又世故又洞悉世事,首先用“像个堂堂君子所言”的说法否定了马修的话。然后再以理反驳,让马修的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面对老夫人问题,他只能去说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这里,老太太一句“像个堂堂君子所言”反映出了老太太的态度,尽管作为一名君子,应该遵守承诺,然而,事实应该是:在漫长的人生中,真正的承诺应该是尊重自己心里的想法,选择正确的人。从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的性别差异来看,老太太说辞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直接达到反驳马修的效果。

3.4 社会身份差异的对话特点

从老夫人和伯爵商量怎样让外人不嘲笑他们把三女儿嫁给了司机一段话中。老夫人既接受了事实,又想要极力维护家族颜面,在与儿子商量时,老太太语气是商量的,但是也显示出作为长者的身份特征,不断提出建议,其实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

维尔利特:我们要好好编排一下,让别人少说闲话。

伯爵:有什么好编排的。

维尔利特:多着呢。他对政治感兴趣,对吧!还是个作家。我可以根据这几点做些文章,离科克不远的地方,有一户姓布兰森的人家,他们好像跟霍华德家族有些联系。但我们可以把他和他们扯上关系。

在传统的英国贵族家庭中,伯爵的身份是最高的,一切行为决定都要通过伯爵的认同才可以采取行动,作为伯爵的母亲,老太太一方面尊重儿子的身份与荣誉;另一方面,她的行动又无不显示作为一名长者的身份特征。从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看到,社会身份的不同,使老太太的语言即有商量性质,更多的显示出一种长者的口吻与语气特征,了解到这点,我们无法不想深入去观察揣摩老太太,或者其他人物角色的语言特征。

从老太太与玛丽、科里、马修和伯爵的对话中,我们知道老太太作为一个长者的智慧与洞察力,与不用身份的人也采用不同的说辞,对孙女玛丽的亲切幽默,与科里的直接讽刺,与马修的直接与认真,与伯爵的商量与聪慧。在交际中,不同人的不同说话方式,总会与对方的年龄、地位、身份和辈分、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情感身前以及当时的情景等诸多社会因素有关系,产生这样的语言变异与社会变体有很大的关系,老太太的交际方式恰恰反映出这样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4.结论

运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异理论,探讨社会变体引起的、在人际交际中出现的语气、句式、选词等因素的不同分析《唐顿庄园》中人物维尔利特的言语行为,能够更为清晰地给读者一个关照之所,即言语行为和话语机制都无时不在反映着说话人的身份与地位以及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分析剧中人物的语言特点、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等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当然也应该看到,以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体理论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也是不够全面、不足于凸显作品中人物之全部有血有肉的灵性与特征,本文只作冰山一角的对比分析,以求进一步的完善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Fishman, J.A. (1972).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Approach to Language in Society. Rowley, M. 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2] Hudson, R. A. Socio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 Halliday M. 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 参观百度百科. 社会语言[ M ], http:///view/182847.htm

[5]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 社会语言学札记[M].北京: 三联书店,1980

[6] 陈思和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 胡壮麟等. 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 刘萌. 社会语言学方法与女性文学研究[J]. 包头:职大学报,2010

[9]《唐顿庄园》(英剧).http:///view/51788.htm

[10]《唐顿庄园》维尔利特的台词http:///new/p424790/

第4篇

关键词:唐代;工笔画;仕女画;艺术特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大国。中国的绘画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其中人物画作为一个完整的绘画体系,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璀璨的过程,而唐代工笔仕女画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人物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1唐代工笔仕女画的概念

唐代工笔仕女画又称“绮罗人物画”,南陈的姚最在《续画品》中最早提出了“绮罗”,亦又作“绮罗人物”,因为当时的贵族妇女穿着丝织品衣服,所以以绮罗指代仕女画。唐代工笔仕女画是以表现唐代上层社会的女性形象为主要内容,线条工整细腻,色彩典雅绚丽,仕女形象丰满华贵。唐代工笔仕女画是唐代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尚无写意画,整个唐代人物画都是以工笔画形式为主。唐代工笔仕女画可分为六大类型:卷轴画、屏风画、寺观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石刻线画。“仕女”二字是人物画中的一个特定词,在秦汉以前,“仕”与“女”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泛指未婚的男性和女性,“仕”与“女”组合在一起,意思也就发生了变化,专指贵族妇女,所以从唐代开始,“仕女画”成为一种独立画种,成为人物画的一个特定词。

2唐代工笔仕女画的社会成因

(1)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在实质上是哲学的具体化、形象化,唐代仕女画亦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仕女画以“秀骨清像”的道家意向为主,而到了唐代,受其儒家思想的影响,唐代工笔仕女画整体呈现出造型丰满,色彩绚丽的风貌。(2)女性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提高。在唐代形成一种女性被观赏的审美追求,在宏观上,唐代社会的女性大概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后宫妇女、皇族公主、贵族宦门妇女、一般劳动妇女、宗教女性、婢女与。在这七种类型中,前三者构成唐代上层社会结构,后四种则组成唐代社会妇女中下层结构。后宫妇女、皇族公主、宦门贵妇等,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比较优越的,虽然有些愁苦无聊的情绪,但却形成一种慵懒贵丽的美,因此也就成为唐代工笔仕女画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唐代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态度转向了观赏的阶段,唐代工笔仕女画中,女性形象,色彩艳丽,服饰“薄、露、透”,形态雍容华贵,丰满而典雅。唐代由于社会的发展,妇女有更多的机会抛头露面,女子骑马射箭、郊游聚会、自由恋爱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唐代的劳动妇女,除了从事一般的家务劳动和农业劳动外,还活跃在当时的商业领域。而处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皇族后妃公主,则不满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要走上政治舞台,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女政治家,其中最杰出的当属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这些女性都对当时唐代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唐代社会宽容博大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下,唐代女性史无前例的参与到国家政治中,在相对开放自由的文化情境下获得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种时代精神下,反映唐代女性社会生活的唐代工笔仕女画在艺术上也就带有了双重性。一方面,唐代工笔仕女画是表现的女性题材,其出发点是男性观赏的目光,是为了满足男性社会对性别审美的欲望。另一方面,唐代工笔仕女画又具有一种相对独立的开朗和健康的清新质地。(3)政治的开明和经济的繁荣。唐朝有两大繁荣期,史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政治开明,经济急速发展,各个民族人民往来密切。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东到日本、朝鲜,南至东南亚各地,西至阿拉伯、印度甚至欧洲,特别是波斯人、突厥人在唐代遍布各地。民族的大融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兼收并蓄、多姿多彩,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唐代统治者胸怀开阔,唐代以全方位的开放,与世界经济文化进行交流。不同文化的影响,使唐代人不拘传统、眼界开阔、热烈豪放,使得女性地位得到一次反传统的颠覆,画面中的女性一反前朝那种柔弱的形象,而是以健康、丰满的形象出现。

3唐代工笔仕女画的分期及特点

唐代工笔仕女画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阶段。(1)初唐时期。初唐时期的工笔仕女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一定的六朝遗风的影响,仍然是清瘦的造型、平涂和分染交替使用、线色结合、植物色和矿物色薄厚相间的作画方法。如《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胡服美人图》、《乐舞屏风》等。

(2)盛唐时期。盛唐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富裕,人们欣赏饱满闲适、艳丽贵气之美。盛唐时期的工笔仕女画,线条上以吴道子为典型代表,他的线条在当时几乎达到无人能突破的境地,开创了一个“天衣飞动”的线条世界。在色彩上以张萱为典型代表,他的作品绚丽华贵、丰颐厚体,开创了盛唐仕女“曲眉丰颊”的新风格。如《天王送子图》、《树下美人图》、《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等。

(3)中晚唐时期。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线条上达到无人突破的高度、张萱在色彩上开创了绚丽华贵的新风貌,而中晚唐时期的周则将二者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工笔仕女画进一步完善,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形成大唐丽人的仕女画典范。这一时期的工笔仕女画在题材上以贵妇的游春、赏雪、按乐、吹笛、理妆、啜茗、调琴、挥扇为主。画面于对比中求统一,在微妙中找变化,线条松快大气,色彩绚丽典雅。如《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内人双陆图》、《寄锦图》、《太真调鹦鹉图》、《宫乐图》、《引路菩萨图》等。

4唐代工笔仕女画的形式语言特点

绘画形式语言的空间是广阔的,包括线条、色彩、材质机理等。从形式语言的角度去研究唐代工笔仕女画,是从根本上去探讨工笔仕女画的内涵。(1)线条。由于唐代工笔仕女画的题材内容所限,仕女画的线条为了表现贵族妇女的那种慵懒、丰满绚丽的特点,强调人物面部和肌肤的材质感,体现贵妇服饰的那种薄而透明的质感,线条不能用豪迈粗狂刚劲来表现,而要显示出那种俏丽丰满柔美的感觉。长线条圆润流畅,短线条细劲有力,具有活泼、典雅、含蓄的特点。(2)色彩。唐代统治者非常开明,在色彩上对民间没有限制,这就使得画家在色彩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唐代工笔仕女画色彩绚丽、恢宏大度,在色彩上非常有特点,形成大唐丽人的典雅绚丽之美。由于主要表现的是大唐贵妇,在色彩的运用上着色较为浓重,注重色彩的装饰性,在色彩上形成绚丽富贵的效果。唐代工笔仕女画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但是没有火气、燥气,而是具有非常新鲜清丽的感觉,色彩雅致,既温馨可人,又艳而不俗。

(3)材质肌理。在唐代,虽然因其材料没有现达,基本通过渲染来表现不同物品的质感,但是其表现力仍然被后代所瞻仰。唐代工笔仕女画整幅画面是那么的自然,运用高难度的矿物质颜料来达到“出乎自然”的色彩效果。

5唐代工笔仕女画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工笔仕女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所表现的仕女娇媚、大方、健美,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的很多绘画技法在现代仕女画中仍然为之所用,对其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国家的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唐代工笔仕女画在画史上的突出地位,无论是在形式还是精神上,都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凌沧.唐代人物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2] (旧题陈)姚最.续画品.于安澜编.画史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3] 黄均.仕女画的研究[M].北京: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1.

[4] 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5]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6] 潘公凯.中国绘画(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 俞建华.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2.

[8] 林树中、马鸿增.六朝艺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9] 余辉.形神兼备――中国人物画[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10] 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第5篇

一、《律政俏佳人》的剧情介绍

《律政俏佳人》是一部青春校园片,具有好莱坞校园片的喜剧笑料和青春活力。艾莉伍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说她是应有尽有。她是一个来自热带夏威夷的女孩,女大学生联谊会会长,在她大学的日历上她是“六月小姐”。但首先她是一个天生丽质的金发碧眼美女。艾莉正在与学校中最酷的男孩华纳恋爱,并一心一意想做他的新娘――华纳亨廷顿三世夫人。但有一个问题使华纳对艾莉的求婚欲说还休,艾莉除了金发碧眼的美貌外实在没有什么可吸引人的。在洛杉矶艾伦斯班林街对面长大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但对东海岸贵族出身的华纳一家人来说什么也算不上。因此,当华纳打点行装前往哈佛法学院与一个预备班的旧情人团聚时,艾莉明白了自身的不足。她也竭尽全力考进了哈佛大学,决定要赢回华纳的心。但法学院与她以前的舒适环境实在是天壤之别艾莉有生以来第一次必须进行场战斗,为了她心爱的人、为了她自己、也为了那些每天都无休止地承受着羞辱的金发碧眼美女。金发美人在美国社会被人们视为靠美貌吃饭的,被人们看不起。片中的这位金发美人发誓要靠自己的头脑吃饭,一定要凭真才实学和自我奋斗步入上流社会,赢得心上人的心。

那么,我们怎么样理解影片《律政俏佳人》中一些对白呢?为此。我们对这部影片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

二、影片《律政俏佳人》的语言特点

每一部电影都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向观众展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该情节来揭示影片的主题思想。当然,在电影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电影的语言必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群众性,这样才能易于理解和交流。那么。影片《律政俏佳人》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1、简单的词、句子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几乎整个影片的语言都是很简单的句子、词。例如:

Warner :Well,Harvard Is gonna bedIfferent Law school Is a completelydifferent

world and l need t0 be serious

Elle:lt’s a perfectly respectableplace,daddy Margot Oh we¨Here,you’re gonnaneed this

Elle:l Object

Amy:lf’s here

ElIe:What?

Girls:Open the scores!What’s thescore?This ls s0 exciting Tell us!What lsIt?

Elle:One seventy-nine!

Girls: One seventy-nine!

E¨e:l changed my mind l’d DIck thedangerous one…‘cause l’m not afraid 0f

a challenge

2、修辞手法

(1)双关语

英语修辞学中,pun的定义不尽相同。在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奠定义为“The use Of a word ln such a way as tosuggest two Or more meanIngs Or dlffereetassocIallOR Or the use Of two Or morewords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soun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s0 as tOproduce a humorous effect”(用一个词去暗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或引起不同的联想,或者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以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the English Language。A play 0n wordssometImes 0n different senses Of the sameword 0 r sometimes 0n the similar 0r thesame sound 0f dIfferent words AlsO calledparonomasia”(一种文字游戏形式,有时是通过同一个的不同意思来实现,有时是通过不同词汇的近音或同音来实现的。)

关于双关语,《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下的定义。双关――修辞学上辞格之一,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所给的定义是:“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关于双关语的使用,影片中有哪些体现呢?

Eiie:He’s proposing I can’t look lIke1 would 0n any other date ThIs Is the date-- the night I’¨always remember I wantfO look spacial BrIdal But not Ilke I expectanything

这里的date有两种意义:日期,约会。从整个故事来,显然易见,第一个date的含义是“约会”,而第二个date则含有“日期”的意义。

(2)委婉语

Fowler(1965)在其A Dictionary ofMode rn English Usage(《现代英语用法词典》)上给委婉语的定义是:“一种适度的或模糊的(vague)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以代替率直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当要表达的意思因诸种原因,不愿直说、或不敢直说、或不宜直说时、人们便用缓和的或模糊的单词或表达法,委婉曲折地陈述或烘托或暗示给读者(听者)。”哈特曼和斯托克等编著的《语言和语言词典》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1964年版的《简明牛津字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解释为:“用温和的或模糊的表达代替刺耳的或生硬的表达。”1995年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辞 典》(Longman Dictionary 0f ContemporaryEngIish)解释为。为避免让人感到震惊或不适而用一个温和的词代替一个直接表达的词。”通过分析这些定义,我们认为委婉语是指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运用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的词语来替代一些让人听起来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的词语,它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

正如以上定义所述,委婉语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个固定的语言形式,而是“不明说的”种种“说法”,它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还包括一些话语片段。其二,从功能上看,委婉语有特定的表达效果,即是“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以避免“令人不悦”或“对人不够尊敬”。委婉语的模糊性就是委婉语要达到说话好听的效果,主要采取“用语模糊”的手法,即不按事实精确地叙述,或者往往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构造手法而异,如:用charms(迷人之处)婉言女性的(mammas),未婚同居者称为roommate,说一个人愚蠢是He is a bitslow for his age

从委婉语的定义,我们知道委婉语具有积极的作用。英语的委婉语可谓一座宝库,丰富多彩。它深深扎根于各种语言环境中,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地运用,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使用委婉语。因为它被用作为调节人际交往的剂,并由于它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语用手段而倍受交际者青睐。从本质而言,委婉语是用一个虚假的词代替一个真实的词。那么,影片《律政俏佳人》是如何运用委婉语呢?

EnId Wexler: Hey How you doin’?|’m Enid Wexler l got a Ph D from BerkeleyIn women’s studIes---emphasIs lnthe hIstory 0f combat and last year,I single-handedly organized the march for Lesbians AgaInst Drunk DrivIng

这里的Iesbins是女同性恋的委婉说法。

Eii:then whar? My boobs are toobing?

Warner:E¨e you r boobs are flne

这是Elle和Warner在最后一次晚餐的对话。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使用boobs来指代breast。这样显示出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同样下面的boobs也是breast的委婉语。

ElIe:What’s the point in stayingPaulene7 l mean a¨poople see when theylook at me ls blonde hal|and big boobs…

(3)换喻

换喻是我们概念系统的重要的一部分。换喻是通过某一事物的相关特征,通常是该事物的显著特征来代称该事物的,即人们可以利用某一事物的熟悉或容易理解的特征来表,或代表整个事物。所以,换喻具有特征突出来使人们更省力地发现和记住被讨论事物的身份和特点。因此,换喻往往具有强烈的修辞效果。

换喻可以看作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喻底。在换喻中。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本体和喻体是以隐含的力式在起作用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这两个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相似的关系,喻体之所以可以替代本体,因为它代表了本体的某一特征。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就能够推断出所指的实际上是本体。例如

何况现在学的不是孔夫子,学的是新鲜的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文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整顿党的作风》)

在上下文中,听话者知道孔夫子不是用于指其本人,而是另有所指,与后面的几门“文化课”对比可以得知它实际上指的是“孔夫子的书或思想”,因此,“孔夫子”是喻体,而它也是这一换喻用法的“理由”,因为“孔夫子”与“孔夫子的书或思想”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又比如:

They are taklng 0n hands down at thefactory

Mary Sue liyes four doors down the street

上面句子中的hands代替worker,doors指代的是houses,都属于部分代整体,符合换喻的定义。

那么,影片《律政俏佳人》是怎么样使用换喻这种修辞手法呢?

Lega¨y Blonde

Salesman:There’s nothInq I Ieve more than a dumb bIonde w11h daddy’s 0Iastlc

Dld you see thIs one?Wejust gotl tl inyesterday

Elle,Why not?l’m disc rlmlnatedagalnst as a blonde

以上的bIonde均含有“白肤金发碧眼的女人(或者女孩)”。纵观这部影片,我们不难判断Lega¨v Blonde,a dumb blonde,as ablonde是EIle本人。这是因为Elle是一个来自热带夏威夷而金发碧眼的女孩。 Warner Elle 1 do love you I lustcan’t marry you You have n0 idea 0f thepressure that l am under My ramlIy hasfive generations 0f senators My brothe r’SInthetopthree at Yale Law He JUSt gotengaged lO a Vanderblll for ChrIst’s sake

Elle:Because l’m not a Vande rblllsuddenIv l’m whlte trash?l Qrew uD n BeIAir!Across the street from Aaron Spel¨ng!lfhmk most people would agree that’s a10l beBerthan some sflnkyoldVanderbilI

Vanderblh是Vanderbilt ComelilUS的简称。此人是美国航运和铁路巨头,经营渡船起家,创建航运公司,经营从纽约到旧金山的客货运输业务,后又拥有纽约一哈莱姆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等。显然,这里是指代富有人家。

trash的意义是“废物、无用的人、可怜虫”。这里是指代ElIe。

第6篇

一.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是运用美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探讨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帮助译者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提高语际转换能力和对译文的审美鉴赏能力。翻译美学可以界定为: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方梦之:2004)一方面,由于主体的主观性,审美也就因人而异,但是另一方面,美是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因此,在化妆品英语广告的中文翻译中,我们作为审美主体,对广告译文应该具有审美判断和欣赏。

二.翻译审美标准

审美分为自觉性审美和非自觉性审美,自觉性审美是主体抱有明确目的从事审美活动和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分析、判断、改造的性质,非自觉性审美过程中,主体则不会抱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在无意识下审美,从中国的词语“流连忘返”、“陶醉”、“意犹未尽”等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在中国的翻译审美进程中,翻译界为人所众知的审美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开篇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需要强调的是,严复所说的“雅”是古雅,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换句话说,古雅就是那个时代所追求的的审美标准。再有傅雷的“神似”,一方面是指译文能传达出原作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另一方面是指译文能追求透出原作的神韵和风格。钱钟书的“化境”,更多的强调“无痕”和“存味”,其中“存味”是指把译文毫无凿迹的化在原作充满生命,浑然不分的有机体中。许渊冲的“三美:形美、音美、意美”,许渊冲曾在《译诗研究》中指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这些翻译标准从不同侧重点强调了原文与译文之间,要追求最大化的忠实通顺以及美感。借鉴前者的审美标准,结合实际及自身经历,本文作者将在以下内容将举相关实例进行分析。

三.英语广告语的中式翻译鉴赏

1.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 MAYBELLINE.

译文: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

这句汉译广告词对大部分使用化妆品的女性而言并不陌生,“美宝莲”的品牌在汉译的过程中保留了音译,同时又使用了汉字“美”“宝”,对女性有心理上的吸引作用。汉译广告词并没有一一对照英文原文,而是采取了意译+音译,让消费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原文中出现三次“may-”,发音像中文的“美”,三次强调,让女性消费者对“美”印象深刻,进而会影响进一步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说,这句英文广告语体现了广告简短、押韵、重复的语言特点,同时,它的汉译也体现了翻译美学形式和内容上的美感,属于成功的广告语翻译。广告商可以借鉴这样的翻译,突出广告语的重复,让广告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2.The Company for women.

译文:一家属于女性的公司。

雅芳是世界上最大的女性化妆品公司之一。这句英文广告词算是旗下所有化妆品的总代言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了直译的方法,其中“company”属于一词多意,有“公司”;“伙伴”双重含义。(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e 7th edition: 398)这就是这句广告语的亮点所在:一语双关。女性消费者处于中心地位,既是雅芳的服?斩韵螅?又是它亲密的伙伴。在汉译版本上,这句广告语只是强调出雅芳化妆品公司属性,更多的是服务女性的定位,但是并没有反映出英语版本里隐含的“朋友,伙伴”的意义。译文的选择也取决于产品的定位,如果想拉近和消费者的关系和距离,不妨采用“陪伴女性的好朋友”这样的译文,更加突出雅芳和女性亲密的伙伴关系,而且译出了原文中“company”的双层含义。

3.The Fragrance For Treasured Moments.

译文:献给那段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这句广告语出自兰蔻最畅销的香水之一――璀璨(Tresor)。这段英文广告语会让女性消费者知道是香水广告,因为“fragrance”的含义就是“香气”;“香水”(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e 7th edition: 807)。又用了“treasured”,整句英文使用的都是让女性联想起来很美好的词汇。汉译版本属于直译,将原广告语中的信息都翻译出来了,中英广告语都体现了广告中内容美这个特点。而且译文也抓住了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将美好的、积极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使消费者对产品有积极的印象。译文的不足在于,广告语不能直截了当的反映出商品属性,需要结合特定的广告画面才能明白广告语的含义。

第7篇

关键词: 性别语言差异 跨性别交际 交际失误

性别语言差异是指男女两性由于在生理上的差别,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差异产生的对语言的不同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女性地位的提高,性别语言差异与跨性别交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人们在交际时,由于性别不同,对不同性别语言特点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经常会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来解释、判断和评价对方的行为。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就有可能出现交际失误。本文试图分析不同性别的交际者在用词、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由于这些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失误,进而提出几种跨性别交际的方法。

一、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一)用词上的差异

两性语言在用词上存在着差异。通常女性的语言带有很强的感彩,她们往往喜欢使用带有夸张意义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来加强说话力度,表达感情,如adorable,gorgeous,cute,charming,darling,divine,sweet,marvelous,absolutely,quite,terribly,so。而男性往往用good,very,utterly这样一般的词语来增强效果。在措词上,女性表达时文雅委婉,总是能够回避粗俗的语言,而喜欢使用含蓄的和间接的表达方式。而男性通常喜欢使用God damn it,damned一类的粗俗语言和shit一类的污秽语,而在女性语言中,这类粗俗语常被视为禁忌。女性常用Oh dear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感情。与男性相比,她们显得更为文雅和含蓄。(Lakoff,1973)下列两句中出现的不同措词形式可以证明两性语言用词上的性别差异。Female:Oh dear,you’ve put the peanut butter in the refrigerator again.Male:Shit,you’ve put the peanut butter in the refrigerator again.

(二)会话风格上的差异

两性语言在会话方式上也各有特点。一般来说,女性会话是建立在对方话题的基础上的。她们在谈话过程中更加重视谈话的合作与协调,更加注重谈话的气氛和谈话对方的反应。女性喜欢跟别人进行感情方面的交流,向对方倾诉自己心中的事情,希望对方能够仔细倾听并且体会自己的感受。而男性和女性不同,他们喜欢提出建议,希望帮助对方解决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女性通过言语交际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别人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感觉她们的烦恼,并不只是希望得到解决办法,更加希望别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烦恼,从而从别人话里得到安慰。而男性总是期望通过言语交际来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社会地位,通过交际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想方设法为对方排忧解难。

(三)会话策略上的差异

会话策略方面,两性语言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不喜欢控制话题。在与男谈时,女性一般不控制话题,她们会顺从对方,显得比较被动。而男性完全不同,他们在交谈中总是喜欢控制话题,不会轻易把发言权让给别人,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当别人说话时,女性不管喜欢不喜欢,总是对别人的话作出积极的反应,时常用点头等肢体语言或发出yeah,mm,hmm等说明自己在仔细倾听。而男性在跟别人说话时通常反应迟钝、言语简单,有时候甚至心不在焉。

二、性别语言差异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

(一)用词差异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

男女两性在交际过程中,在用词上所产生的性别差异,容易导致双方的误解,使交际失败或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女性通常喜欢使用赞美词,而这些赞美词会让男性觉得对方对自己有好感,这样就导致了双方的误解,这只是女性说话的一种策略而已,而男性不明白。对于女性而言,像adorable,marvelous,charming,sweet这样的称赞语,女性只是把这些称赞语作为平等和一致的手段,她们只是为了谈话能够顺利地进行,而不是在恭维对方。如果男性以为女性在恭维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容易造成误解甚至交际失败。男性使用damned,shit这样的词往往是为了让谈话能够顺利进行,而女性则认为是男性粗俗、不礼貌、缺乏修养,因此交际失误就在所难免了。

(二)会话风格差异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

会话风格上的差异,也会导致跨性别交际的失误。如一位女士向她的一位女性朋友讲述烦恼时,她的朋友很有可能会这样说:“Yes.I had one just like that last week.I felt awful,but there was nothing I could do.”(上个星期我也有同样的遭遇,我觉得糟糕透了,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但是倘若她跟一位男性朋友讲述同一件事情,她很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答复:Well,of course,what you should have done is First,Second,Third...(首先,你应该所什么,其次,然后……)这位女士的意图并不在于要获得具体的解决方法,而是希望取得理解和同情,而她的男性朋友则认为她是在向他寻求帮助,这是对他能力的一种信任,因此他便竭尽全力帮她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样,这位女士会觉得对方没有理解她的意思,她便再次跟他说明她的问题,而这位男士觉得她没有接受他的解决办法,便会不断地提供其他的办法。这样双方之间的谈话虽然能顺利进行,但最后双方只有不欢而散,于是便产生了误解和矛盾。

(三)会话策略差异导致的跨性别交际失误

会话策略上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跨性别交际的失误。在交际过程中,女性常常用yeah,mm,hmm或者点头表示I’m listening to you. Please continue.(我正在听,请你继续说。)男性在倾听别人讲话时很少有这样的反应。在他们看来,这种反应就代表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的说法。)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男性通常把女性的这种反应误认为是赞同自己的说法。而女性说话时,由于男性的反应大大低于女性的期待,女性就认为男性听她们说话时心不在焉,并很可能为此而感到生气,这样一来,交际失误就不可避免了。倘若女性在男同事阐述事情时,不时地发出“mm”并点头,结果却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这就会使得男同事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引起双方的矛盾。引起矛盾的原因在于男性从自身交际的角度出发,认为对方的反应是对他的表现的肯定,但是从女性的立场来看,女同事的这种反应只是在表示“我正在听,请继续讲”,并没有同意对方的观点的意思。

三、顺利进行跨性别交际的方法

在跨性别交际中,由于缺乏对性别语言差异的敏感性,缺乏对两际风格差异的认识,双方都按照自己的交际原则办事,以各自的规则来理解和解释别人的交际行为,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为了使跨性别交际能够顺利地进行,尽量避免双方的误解和矛盾,人们在跨性别交际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认识两性之间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对于差异,人们本能地会有一种抵触情绪。我们评价他人的时候,总是倾向于从自身的经验、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用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来评价异性的言语行为,误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跨性别交际中,我们应该承认存在的两性差异,不能强求别人和你的观点一致,不能用自身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要根据交际中的具体情况来理解对方的意图,最终促成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识和了解两性的会话风格和会话策略

人们在跨性别交际时,应该认识到男性和女性的交际模式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女性总是喜欢用言语来维持关系,表达情感,大多采用间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男性则喜欢用言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领导地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表现出利索果断,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在跨性别交际过程中,男性应该注意不要一味地掌握话语权,适当地将话语权移交给女性,在和女谈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倾听,尽量不打断其谈话,能适当地做出最小回应。与此同时,女性也应该了解两性的会话风格和会话策略存在的不同,主动抓住话语权,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总是顺从别人的观点。在认识和了解两性的交际模式后,人们可以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避免跨性别交际失误的产生。

总之,在跨性别交际中,人们由于对性别语言差异了解不够,会自动地用自己的性别规则来评判他人的言语行为,这样难免会产生误解。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性别语言存在的差异,尊重各自的规则和会话风格,在交际中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敏感性,尽量避免误解的产生,从而促进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J].Language in Society,1973,(2):45-8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34.

[3]许力生.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J].外国语,1997,(1):42.

第8篇

1 引言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不仅能对消费者的观念、态度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人们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及其变化趋势。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广告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英语广告也大量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推销产品的同时,也在推广着西方的文化。作为中国的企业,要打进国际市场,吸引眼球的英语广告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广告英语的基本特征

分析广告英语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用词上,二是用句上,三是修辞上。

2.1用词

首先,广告英语的用词通常比较简单,例如:“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雀巢咖啡)。就这样五个简单的英文单词,每个单词的字母不超过四个,将消费者的味蕾全面调动了起来。其次,广告英语中常常别出心裁的使用变异或杜撰新词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这是一则饮料广告。“orangemostest”实际等于“orange + most +est ”,most与est都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词,在这里与“orange”连用,借以表现这种橙汁饮料的高质量、高纯度、高……,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第三,广告英语中容易出现外来词和感叹词。例如,“wow!te atatu south!hot!hot!hot!only $110,000.“wow”是感叹词,说明房子价格低得令人惊讶的程度。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外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又如:“order it in bottles or in cans. perrier…with added je ne sais quoi.”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英文广告。其中“je ne sais quoi.”法语意思为“i don’t know what.”,使用这句法语增加了该饮料的正宗法国风味。第四,广告英语的押韵运用很巧妙。例如,“the choice is yours, the honor is ours”; “fresh up with seven-up.”;“real help for real people.”

2.2用句

首先,广告英语中频繁出现祈使句和疑问句。据统计,大约每30句广告中就有一句是疑问句,这是因为疑问句面向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在尝试回答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对广告中的商品和理念产生了兴趣和共鸣。例如,“look around you. isn’t this a good time for hostile takeover protection?” 其次,广告英语多用简单句,极少用复杂的复合句。例如,“a big world needs a big bank.”“a car you can believe in.”“i love what you do for me.”第三,广告英语中多为主动句,极少出现被动句。例如,“we can’t forge ahead by sticking to existing roads.”“we lead. others copy.”第四,广告英语中避免使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占97%,否定句占3%)

2.3修辞

广告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双关等。

例如:

隐喻:life is a journey, travel well.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途,一路走好。

夸张: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拥有东芝,世界在握。

拟人:as soft as mother’s hand.

像妈妈的手一样柔软。(童鞋)

双关: start ahead.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

3 广告英语的翻译方法

对广告英语进行翻译,出了充分了解其语言特点外,还应该掌握一些翻译方法。

3.1广告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注意其中的文化差异

商品和品牌均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同一品牌,不同的文

化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意向联想。例如,中国的品牌中,多运用龙,凤,大象等,而这些形象在西方一些国家是非常不受欢迎的。“紫罗兰男装”的翻译就是一种体现,如果简单的翻译为“pensy men’s clothing”,那么就没有西方人会买该品牌服饰,因为在“pensy”在英语中表示“女性化的男人”。

3.2颜色的文化差异对于广告英语的翻译本文由收集整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对于不同颜色的感受和理解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中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通常理解为“令人不悦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没有价值”。在埃及和比利时人眼中,蓝色象征着倒霉。然而,在中国,蓝色一般不会让人联想到“忧郁”和“倒霉”。

但是,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说,世界知名汽车品牌“blue bird”——“蓝鸟”,就不能翻译为“伤心的鸟”。因为“blue bird”确实存在,它是北美的一种鸣鸟,其当地的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驾驶“蓝鸟”汽车的人,感受的是“幸福”,而不是“伤心,忧郁”。

3.3广告英语的翻译还应注意数字的不同文化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对于数字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在中国,很多品牌都和数字九有关系,如“999”牌药品等。再以数字“3”为例,上海知名内衣品牌“三枪”,英文直译为“three guns”,这样的翻译在日本,哥伦比亚及北非地区就很容易接受,因为在这些国家,“3”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数字。但是如果出口到乍得。贝宁等地,那就销售不出去了,因为在这些地区,“3”具有消极意义,尤其是在贝宁,“3”代表着“巫术”。

3.4 广告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以功能对等为准则

进行广告英语翻译时,应该使译文对于汉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英文广告对英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大致相同。因此,广告翻译的时候,切不可拘泥于原文字,词,句的表现形式,而应仔细体会其中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灵活机动的处理原文,以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对于读者,消费者所期待的效果,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例如,fresh-up with seven-up--seven up.“七喜,清新好感受。”原文措辞简洁明快,句式简单。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译文在措辞上同样具有简单明快的特点,虽未有重复,但对于汉语读者来说,仍是节奏感十足,效果显著。同样的例子还有, “catch that pepsi spirit. drink it in.” 译文为“品味百事精神,争相开怀畅饮”。“good to the last drop.”译文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mosquito bye bye bye!”译文为“蚊虫,杀杀杀!”

3.5应该多注意广告英语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为了达到生动、有趣、引人注目的效果,广告英语往往会出现一些语言变异现象。例如这样一则广告:“105 horses. one cat. no bull.”单纯从字面翻译为:“105匹马。一只猫。没有牛。”似乎是个农场。但实际上,这是一则汽车广告。“horse”、“cat”、“bull”在这里已经失去了“马”、“猫”、“牛”的基本含义,“horse”在这里做“马力”讲,而“bull”做“空话”讲,“cat”在这里则是“catalytic converter”的缩写形式,其功能是减少大气污染。这些就是词汇变异。作为译者,在遇到这一类的广告英语时,就必须仔细推敲,琢磨其中含义,才能翻译出广告原创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3.6广告英语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应注重

为了使广告更加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往往会在广告英语中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这也是翻译中不可忽略的。例如这样一则酒的广告“canada dry tastes like love.”生动的将酒的甘甜形容成爱的味道,使读者观众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又如一则旅游广告“sea, sun, sand, seclusion and spain!”这里罗列的几个词都拥有同样的头韵,使得广告语朗朗上口。再比如, “kodak is olympic color.”这是一种暗喻,用来强调该产品的卓越品质。

第9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 性别 杨必 荣如德 名利场

一、引言

19世纪末期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一直致力于扭转女性的劣势地位,争取女性应有的权力与地位。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者意识到人的思想是由话语体系控制,若要改变女性处于弱势的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就要解构传统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研究之所以契合是因为两者在社会中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女性与翻译在社会体系与文学体系中都处于劣势。其次,女性主义者意欲通过翻译来掌握话语权,从而发出女性的声音,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两性的差异性是由固定行为模式而导致,女性话语和男性话语有所差异,那么在译作中必然都会留下译者的“性别迹象”。

二、女性译者的语言特点

相比较而言,女性译者在题材选择上比较偏向选择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如以女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较少涉及经济工程类书籍;女性译者情感比较细腻,性格也较男性温婉,在语言上会比较灵动,措辞比较委婉,倾向使用感叹句、疑问句来表达情感,尽量避开粗话,且在词语选择上,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色彩的词,以维护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

三、杨必译本与荣如德译本对比分析

《名利场》为19世纪英国作家萨克雷的杰作,描述了女主人公为奋力爬入上层社会跌宕起伏的辛酸史。杨必于20世纪五十年代完成《名利场》的翻译,其译本被公认为难以超越的译本,语言轻快、生动形象,行文流畅,展示了杨必扎实的语言功底。荣如德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完成《名利场》的翻译,其译文语言流畅,较忠实于原文,两位大家的译本都有其语言风格,除了受到知识构成、时代、背景、翻译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性别因素也不免在内,本文将通过对比两个译本的一些例子来见之一二。

(一)、叠词

叠词可增加语言的节奏美,使形象更生动鲜明,营造拖沓感既可表达情感的细腻。女性通常情感丰富,表达含蓄,性情婉约,叠词的使用效果与女性的性格特征不谋而合。另外,经过心理学研究表明,叠词的运用与儿童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有关,女性比男性更接近童真的状态。因此女性语言中偏爱使用叠词。在杨必的译文中,对叠词的使用也屡见不鲜。

例1原文:and the orphan little Laura Martin(who was just in round-hand), took her friend's handand said…

杨译:小孤儿罗拉.马丁(她刚会写圆滚滚的大字)拉着朋友的手…

荣译:“哎米莉亚,我给你写信的时候,就叫你妈妈,”孤儿小劳拉?马丁拉住好朋友的手…

在翻译round-hand时,杨必选择采用了叠字结构“圆滚滚”,表现了杨必对孩子天真稚嫩的喜爱之情,她天性中母性的慈爱也油然而生。荣如德译文翻为“字母之间不相连的圆体正楷”,虽把原文的含义正确的表达了出来,但却更像是一句硬生生的解释,与孩子的稚嫩不大相称。这一区别也反映了女性译者与男性译者不同的心理体验,女性心思更细腻,描述更为细致贴切。

(二)、语气词

女性在使用语气词上远远大于男性,使用语气词可缓和语气,让语气更委婉,有时也显之意,反映了女性较柔弱的个性。

例2原文: it was a goodsign, for he invariably fell into a comfortable sleep duringthe music. She wrote out his numerous memorials,letters, prospectuses, and projects.

杨译:爱听唱歌是个好现象,因为他听到一半总是舒舒服服的睡着了.他的信呀,说明书呀,计划书呀,章程呀,多得没个了结,都要她起稿子和誊写。

荣译:如果他想听的话,那倒是个好兆头,因为乐声照例会把他送入甜蜜的睡乡。她为父亲眷清位数颇多的备忘录、新建、设想和计划。

杨必用四个“呀”分别列举了爱米丽为父帮忙的事项,女性较之男性更倾向于在列举时使用语气词。四个“呀”连用读起来有种连绵不绝的回音,与后句“多得每个了结”相呼应。荣的译文直接列举了四个事项,没有借助于语气词,显得比较干脆,但显得也比较僵硬,少了些生活气息。

(三)、反问句

在句式上,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反问句。女性性格较含蓄,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像男性一样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转而用比较委婉内敛的方法来避免冲突或更让人容易接受,因此反问句在女性用语中出现的机率比较高。而男性相对女性来说使用反问句的机率比较小,也侧面反映了男性更具有权威性、果断性,造成这样的差异与长期以来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平等有很大关系。

例3原文:"Well, sister, it's only two-and-nine pence, and poor Becky will be miserable if she don't get one."

杨译:"姐姐,字典才值两先令九便士,可怜的蓓基拿不着字典,心里头岂不难过呢?"

荣译:“可是,姐姐,这本书才两县令九便士;可怜的蓓姬要是得不到的话,一定非常伤心。”

荣如德的译法更符合原文的表达,但杨必的译文更符合吉米玛小姐的身份特征及对话情境。吉米玛小姐在心里是即崇拜又敬畏她的姐姐, 并且刚被姐姐教训过,可见吉米玛小姐当时的心理一定非常忐忑,在如此情境下自然会变得唯唯诺诺,不自觉会使用较为缓和的语气,避免再次刺激到姐姐引来两人的冲突,这体现了女性在对话中为了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通常通过反问句来缓和紧张气氛。

(四)、用词委婉,避免粗语

女性用语较男性用语更为文雅,言辞中避免使用粗俗用语和咒骂语。

例4原文:“It seems to me,”Captain Dobbin began.

“Seems be hanged. Dobbin,” his junior interrupted him. “I am under obligationsto you, I know it, ad —— d deal toowell too…”

杨译:都宾上尉分辩道:“我以为——”

年轻的一个打断他说道:“呸!你以为!我知道我沾你不少光,哼!知道得清楚着呢……”

荣译“我以为——”铎柄上尉刚欲开口。

“你以为个屁!”年纪较轻,军阶也较低的那位立刻打断他的话。“我欠你的情,这我知道,而且知道得他妈的太清楚了。”

此处两位译者对hanged的处理,其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可见一般。荣如德翻译为“你以为个屁”,形象表达出男性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脱口而出的泄愤之词,也反映了男性粗犷、直率的个性。而杨必在此避免直接使用粗俗语,转而用叹词“呸”来表现乔治的恼羞成怒,可看出女性译者在遇到诅咒词汇时更倾向选择较委婉含蓄的用语。

(五)、对女性形象的维护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处于被贬抑的状态,而杨必身为女性译者,对女性充满同情与关怀,对原文中出现的诋毁女性形象的描绘不乏会采取“劫持”一法,以改变女性处于劣势、被歧视或形象被扭曲的地位,希望借此发出女性的声音,扭转女性向来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例5原文:If Miss Rebecca Sharp had determined in her heart upon making the conquest of this big beau, I don't think, ladies, we have any right to blame her; for thought he task of husband-hunting is generally, and withbecoming modesty, entrusted by young persons to their mammas…

杨译:利蓓加打定主意要收服这个肥大的花花公子,请各位太太小姐别怪她.一般说来,娴静知礼的小姐少不得把物色丈夫这件工作交给妈妈去做…

荣译:如果瑞蓓卡暗暗下定决心要征服这大块头花花公子,女士们,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指责她。虽说小姐们通常把择婿这份差事委托给她们的妈妈…

在荣如德的译文中,使用如“征服”等包涵强烈的暗讽的词,讥讽女子的使命只为嫁 “如意郎君”,不自觉影射出男人在社会中高一等的地位优于女性的意识。在杨必的译文中,可看到其为维护女性形象、提高女性地位的努力。如“收服这个肥大的花花公子”中的杨必选择“收服”。“收服”有使对方投降归顺之意,暗示敌弱我强,彰显了女性的地位。除此之外,杨必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的语言,显示了她对女性的同情和为改变女性形象被扭曲的努力。

四、总结

通过对比《名利场》杨必译本和荣如德译本,可以看到性别意识在译文中的彰显。可见性别因素在译者理解原文和进行表达时所产生的影响,是进行翻译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再次重申了话语体系的重要性,重新解释了 “忠实”的定义,提升了译者的地位,同时也直指社会地位差异是导致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的直接原因。杨必的译文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凸显译者的主体性,意欲由此来形成女性的话语体系发出女性的声音,修正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Vanity Fair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曹志赟. 语气词运用的性别差异[J]. 语文研究

[3]韩云霞. 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角度看杨必《名利场》译本中译者女性身影的显现[D].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