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当地的经济发展

时间:2023-10-10 15:58:46

导语:在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河源市;公路建设;经济

一、河源市基本概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是粤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境内有包括105国道、205国道、河梅高速、河惠高速、粤赣高速以及建设和规划中的广河高速以及大广高速和汕昆高速等。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720.9公里。

河源市在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477亿元,比2009增长13.5%,速度快3%。其中,第一产业增值62亿元,第二产业264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16000元。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为883亿元,比去年增长230亿元,排广东省第十五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实际外资利用1.68亿美元,外贸出口17亿元,增长21.4%,。民营企业也迅速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8%。

二、公路建设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便利快捷的交通则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山区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一)宏观角度

1.促进山区GDP的增长

公路建设项目本身就是物质生产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税金、利润以及工资等增加值,这些可以说都是建设公路本身的贡献。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河源市建设河惠高速前,河源市的GDP年增长率是11.7%,而在建成后的一年,GDP增长值就为19.5%,在实现通车后的一年,GDP又增长26.5%,其中的工业总产值GDP增长幅度为37.9%,增长速度排广东省前三甲之列。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当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成倍的生产能力的增加;反过来,投资的减少则会引起成倍数的生产能力的减少,这个增加和减少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通过相关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河源市“十一五”期间投资乘数约为1.45,公路建设投资每增加1亿元,为河源市GDP带来1.45亿元的增长;“十一五”期间河源全市公路完成投资54.36亿元,根据投资乘数原理易知,约拉动本市80亿的经济增长,为我市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此外,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提供各个工作岗位,按照定额,山区公路建设每日用工约20万人。而在通车后又要提供相关的管理、养护等岗位。此外,通车后公路带附近的还会带来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这些都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对当地产业布局及结构的影响

公路的修建,交通设施的改善对沿线资源有一个明显的“激活”作用,对于沿线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这种激活效应更为显著。可以说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带的基本走向均是依据公路来分布的,进而向着公路的两侧扩展,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有集中的产业群体,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可以说公路网络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公路网络越发达,不同地区所存在的各种天然屏障被清除的越彻底,统一市场的形成速度就越快。市场竞争中的淘汰机制,又必然促进不同产业再进行重组、调整,区域经济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进而使得公路沿线区域的工业产品结构更高级,农业实现产业化,农产品实现商品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

以河惠和粤赣高速公路为例,随着该高速的开通,使得河源市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促进了沿线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与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推动了沿线地区就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使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的产品与企业大幅增加,使得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统计资料表明,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长,河源市的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7.2:26.5:36.3上升为2010年的13.0:55.2:31.8。.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常听到“要想富,修公路”这句话。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不均衡等到,交通设施落后。只有修通了公路,提高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才可以提高农村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的商品化程度,加快信息的流通,从而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河源从2003年开始完成了行政村通水泥路硬化改造5488公里,全市1251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目标。极大缓解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深受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从发达地区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工业经济无不聚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地区。日本40%的工厂建在高速公路附近,仅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旁就新增了工业企业900多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建设。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尤其是山区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二)微观角度

1.公路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规律本身决定了公路交通条件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农产品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其产品实体不易储存、易腐烂,对于其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和周期要求比较短,因此交通条件的发达程度就成了决定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关键因素。交通公路条件不同,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必然会有所不同,而所形成的供求均衡条件也会随之不同。所以改变公路交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改变了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选择范围。

2.公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旅游产业也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河源是“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一系列的称号都说明了河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刺激了旅游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旅游景点的出行条件,提高了旅游出行质量,并可提高旅游的快捷、舒适等性能,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旅游连续性,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显示出来,带来了游客的显著增加以及旅游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全年河源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840.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4亿元。

3.公路对运输业的影响

公路运输系统有站场设施、车辆以及公路网络等要素组成。而我国的公路网络恰恰是这其中的薄弱环节。公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公路网络的发达程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公路的建设可以缓解道路运输紧张,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节约了运输时间,并且减少拥挤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的系数。此外,在公路运输量有所增长的同时,公路运输行业的维修、搬运、客运以及货运和运输服务等分支产业也会有所增长。

4.公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由上述文中我们了解到,河源市在河惠高速建成后,工业总产值GDP年增长接近38%,因此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育新兴的产业,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河源市的落户企业主要是低污染、资源加工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美平家电、银龙汽车、福新纺织以及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年产值10亿元的上市公司龙记集团、中兴通讯、汉能等大型企业也落户河源,这些与河源市是粤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其次,由于公路交通发达程度提高了,就必然改变了企业原材料采购市场以及产品需求市的距离,从而对企业的战略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从最开始选址到后续的布局,都会将交通是否便利作为投资的首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条公路可以形成一个发达的经济带,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第三,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降低了企业物流的成本,交易费用也随之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交通便利还可以加强企业之间信息、人才以及商品和物资的交流。河源市的交通状况因为各高速公路的通车有了彻底的改变,珠三角的部分产业也加快了向河源市转移的步伐,并且是以资源开发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从东莞转移过来的鞋业制造、服装制造,从南海、佛山等地转移过来的陶瓷业等。第四,促进公路两边的土地增值,经济开发的速度提高。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与其它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公路的建设能让一块空间可达性低的土地,由于交通的便利而大大提高其空间可达性,附近的土地随之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大幅度的提了土地的价格和价值。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明显,沿线土地开发、租赁越来越多,吸收了大量的资金,经济得以发展。河源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广惠、惠河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位于该两条公路交汇处的小金口,其地价在几年内呈几何速度增长。

三、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公路建设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要先做出效益分析,以避免盲目投资;对于当地环境资源的破坏问题,以及公路建成后的养护和管理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举措,比如建立公路项目投资效益评估机制、完善公路养护机制以及道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机制等。克服这些问题,使得公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临空产业 临空经济区 空港经济 区域经济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环境之下,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而我国的航空运输业抓住机遇,不断更新技术,创新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如今,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之下,具有时间约束的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增大,进而涌现了诸多的周期较短的产品。对于这类短周期产品而言,它们往往具有附加值高、体积小、质量小等特点。而企业要想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就必须对客户与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除此之外,在原先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资源分布对企业的布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在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后,这种限制与束缚逐渐被打破,进而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就航空运输而言,它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而这样一来,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并有效形成产业链,再由线到面,最终形成临空经济区。

二、临空经济与临空产业

对于临空经济而言,它又可以被称作为空港经济,在航空运输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于机场设施逐渐兴起。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些因素无疑都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发展,无论是服务水平还是发展规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拉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并向外辐射,形成一个经济交流区。

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空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机场的客货运量大幅提升,航线网络业在全球的范围之内不断扩展,在这种形势之下,机场对周边的土地利用模式长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使得经济与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机场本身也具有着一定的积聚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在这种效应之下,经济空间的资源要素向周边地区发生聚集,并相互渗透、发展与融合,并最终形成一个临空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

三、临空产业的发展类型

对于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而言,其结构与特点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在这些因素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机场的影响力,正是因为这一因素,使得临空经济与其他经济模式之间有着较为鲜明的差别。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结合产业在空港相邻地区内吸引集聚程度的不同,对临空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类,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高度集中产业、中等集中产业以及呈现集聚趋势的产业,具体情况见表1。

(一)临空工业区

在临空工业区当中,又可以进行进一步地细分,主要有临空配套工业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临空配套工业区主要是对航天科技、航空相关产业以及制造加工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发展,国际上,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临空配套工业区,例如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爱尔兰香农由贸易区等。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区而言,它主要针对以空运为依托的高新产业进行发展,例如美国北卡罗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产业包括了生物工艺/生物制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信息技术、微电子等,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

(二)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主要针对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发展,目前状况下,主要有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和流通加工等。例如法兰克福物流城在机场附近,存在着很多数量的物流运输公司,而这些公司促进了世界与德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机械设备为例,德国是世界最主要的机械设备出口国,世界各国使用的大量的机械设备常年需要从德国进口各种零配件。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之较为密集的物流公司,使得德国的机械配件遍布在世界各地,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四、临空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机场的设置不可能出现在闹市区,而大多远离市区,久而久之,机场周围就变成了一个经济空白区域。但是,自从临空经济出现以后,这种尴尬的局面被打破。在机场周围进行关于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基础设施逐渐发展与完善,突出表现在交通、通讯等方面,同时,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后,机场区域的经济与腹地经济得到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之外,临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促进区域区域就业岗位的增加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而一旦人口规模扩大,各种商业交流与社会服务也增加,进而促进商业及社会服务的出现与繁盛。临空经济出现的同时,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进而促进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开发中的“活跃分子”。当然,临空经济还担任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桥梁,使得与之相邻的几个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交通还是信息网络,都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

(二)拉动区域临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临空经济的发展是以机场为依托的,具体而言,它是有效运用了机场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以及涉及范围广泛的航空网络,正是这种资源的利用,使其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进而吸引其他先进产业与之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并在机场周边逐渐聚集,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航空产业中的细分产业。在航空产业之中,又可以细分为多个更为具体的产业,例如航空制造业、航空运输服务业等,而这些产业往往对航空运输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尤其是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说,它只有借助航空服务才能发挥出本身的功能,因此,只有将其设置在机场的周边,才能有效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服务;(2)高科技制造业。在高科技制造业当中的很多环节,都需要用到航空运输,例如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以及产成品的销售等。这主要是因为高科技制造业中所用到的材料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具有附加值高、市场变化快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因此选择快速安全的航空运输是最为理想的,这样一来,高科技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了对于航空运输的依赖,进而导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十分明显的临空指向性;(3)国际会展业。近年来,国际会展日益流行,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体系的产业,而机场所提供的便捷交通对国际会展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便利的交通以及良好的通讯必然能够对参展商的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展品的安全。准时以及可靠性进行有效的保证。(4)除了上述的三种典型产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产业能够被临空经济所吸引,主要有国际商务、综合物流、高新技术、 现代服务及休闲旅游等知识密集型和高端服务型产业。将这些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不难发现它们都具有低消耗、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点,而这些特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转型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创新产业价值链,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航空运输本身具有快速、安全的优势,正是凭借这两大优势,促使企业的区位选择目标指向机场。随着区位选择的明确,逐渐形成了以大型机场为核心 ,以服务于航空运输相关产业和具有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组成的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除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以外,还能够对与之相关的产业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而这样一来,产业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并有效形成产业链,再由线到面,形成集聚化、多样性的产业集群。而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脚跟并取得有利位置,就必须加强创新,创新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缄默知识以及粘性知识,而这种知识的溢出具有较为强烈的地域性与时间性,环境氛围对其传播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重复接触与联系。而在临空产业的集群之内,因为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聚集,因此在知识的传播一扩散上,也更为“得心应手”,进而对产业链的创新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临空产业集群之内还存在这学习效应与效应,因此产业与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竞争激励等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并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与全球经济产业链接轨,促进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在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一个“时间竞争”模式,它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竞争重点集中压缩在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直到交付在内的整个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以获取竞争优势。而对于航空运输来说,它具有高效性与安全性的特征,较之于其他运输方式,它更能适应一些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航空运输,可以对运输时间进行有效的缩短,进而促使供应链突破距离的限制,促进区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临空经济而言,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开放程度高、国际合作度强的特征,尤其是构成临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大型枢纽机场、 国际航空运输公司以及外向型的高科技公司,其运作要符合国际惯例和准则 ,市场和客户要面向国际,正是因为如此,它对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临空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促进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在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的时期,利用临空经济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临空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及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对外开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李春. 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J]. 技术与市场, 2010(11).

[2] 孙淑美,黄达海.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 科技和产业, 2010(01).

[3] 王艳.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01).

第3篇

陕西乃古秦地,素有“三秦大地”之称,极具历史厚重感,承载着西周乃至唐代十三朝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代表着东方文明。此地音乐文化繁盛,地杰人灵,留下了诸如:长安鼓乐、宫廷燕乐、宗教音乐、等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印象中,秦地、秦腔、秦人是非常神秘、淳朴、激昂的,当今社会,如何运用我们的古代文化服务于经济建设,是“三秦人”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

陕西号称“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蕴藏着很多音乐文化瑰宝,她让我们看到了此地所具有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豪感。陕西的音乐总体高亢、激昂,但是也有不乏陕北信天游的宁静和悠扬,不乏陕西山歌的缠绵和婉转。

当今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然而,“文化经济”是一个新概念,是文化与经济共同作用催生出来的新名词,且是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的经济化”或“经济的文化化”共荣共和的新名词。文化产业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当然文化对经济对政治的的渗透作用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艺术也对经济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音乐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才能具有特色。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传统音乐老掉牙了,已经不适合灯红酒绿的社会发展,还是现代音乐更吸引眼球,其实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内容形式也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非水火不容相互对立,重点在于它们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凡能给人以有益的影响,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历史上,古长安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歌、舞、乐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前在西安郊区秦遗址出土的“乐府丞印”等说明秦代已有乐府,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相和歌”“大曲”到“雅乐”再到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从周时期秦国的歌师秦青到唐玄宗李隆基,都说明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极为丰富。如何让传统音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三秦大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京剧这门艺术,其特殊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符,很难看懂,已与我们越走越远了。传统音乐作为国粹,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根本,是中国现代音乐确立独特乐风的重要途径,或许这就是立命之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整合,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一)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的传统音乐势在必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秦地传统音乐文化是秦地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这样的艺术特色是秦地生活方式的折射。它的艺术特色持续而鲜明,千百年来秦地百姓一直秉承着特色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生活的冲击,秦腔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其作为生活方式的现实空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拘谨是生存空间已经把秦腔挤到了特定的场所――广场。如果不注意引导,恐怕慢慢的秦腔也会在广场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老百姓心里的那种豪迈,那种秦地音乐特征产生的内在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根,必须接地气,秦地百姓是生活方式就是根,秦地传统音乐就是根,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势在必行,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二)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扶助。

秦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已经在生活中渐行渐远,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积极的扶助。

陕西的传统音乐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渐趋不适应,我们应该在这种冲撞下认识到人们的审美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借助于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本质来适应甚至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现代经济的冲撞,反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我们应该实行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让传统音乐在发展中求得传承,成为一种“流动的音乐”。我们的秦地传统音乐,也正是由于融会了当代的意识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既融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当代的风貌。在继承中,把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秦地传统音乐中,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的局面,让传统秦地音乐不断注入新的创作理念,源远流长。

秦地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政策的优化,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性干预,更需要经济的扶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经济的扶助很难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秦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这而大旗高高举起,共创秦地传统音乐的繁荣时代。

(三)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与传承人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秦地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样需要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加强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在中小学校、甚至地方院校应该设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科目,使得本地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发展,这样一些传统音乐才能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二、秦地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在对秦地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丰富的三秦文化,滋养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这片土地艺术品种丰富,影响广泛、深远。陕西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就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戏曲乐种就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汉调二黄、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线戏、陕北说书、西安鼓乐等等。仅陕北就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受人文风貌的影响,秦地传统音乐形成了豪迈激昂,粗犷且淳朴典雅,并以特有的形态与民众朝夕相处,生活即是艺术。如此种种都记录了百姓的生活,记录下了三秦大地的沧桑。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新使命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使命。

首先,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艺术形式是陕西形象的文化窗口。大家知道,音乐是一扇窗口,是一扇认识世界、认识人的独特窗口,是一个地域音乐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表达形式。透过秦地传统音乐,我们可以洞悉三秦悠久的区域文化。向世人展示自己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恐怕惟有盛行于民众中的传统音乐。它音声依旧、风采依旧,能揭示出区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只有使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赢得发展机遇。

陕西应该借文化氛围浓厚、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音乐,让世界了解自己秀美的陕南、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和具有浓郁特色的“陕北”,让世界认识我们三秦大地卓越的历史和文化。让世人感悟我们这个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三秦之子”。我们应该借助优美的音乐,开展良好的秦地音乐文化导向作用,不断招商引资,把陕西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发展宝地。

其次,传统音乐是陕西旅游、饮食经济赖以发展的一部分。秦地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仅秦腔就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冲动,诱发人们把这种冲动传递出来化为一种情感或意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的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秦地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载体,要映射出“此地”所区别于“他地”的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在陕西的旅游业、饮食业等方面都能和本地的“传统音乐”挂钩,这样既能继承了传统音乐,同时这些不同场合的表演也同样使得经济得以创收。

(二)运用传统音乐促进秦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经济发展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使命,我们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传承方面进行努力,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艺术院校,要努力以一种新的文化思维,为传承传统音乐这一“新兴产业”建立一套新的文化政策和技术规则,保证其传承后继有人,可以在中小学阶段甚至一些地方艺术院校设立一些针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这样使得传统音乐可以会更好的继承下来。

其次,应该由本地文化部门建立一支具有本地特色的表演队伍。这些表演人员应该定期去一些本地旅游、餐饮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演出一些代表本地特色并受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的传统音乐。从而通过不断地演出练习形成强大的传统音乐表演体系。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农民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土地流转 土地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21-01

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目前国家在农村必需实施的一项保障措施,是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支付向农村农民提供生存保障,满足农村农民基本需求的政策措施,是稳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方式。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农民得到保障的依据,是满足农村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维护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土地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再配制,产生最大收益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效途径。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的安全保障线,很多农民不愿意经营土地又不愿放弃土地,使土地不能顺利流转,降低了土地的使有价值和利用价值,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一、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阻碍了土地的有效流转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使农民没有顾虑摆脱土地束缚,有效进行土地流转,没有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农民就不会离开土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缺乏与农民工相配套的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对城市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农民又是另一套政策 ”,用于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范围小、基底少,而城市保障制度是按城市基本生活保障制定的,进城务工农民不能享受,没有农民工进城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地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也就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二是农村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少,最低生活保障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农民的保障制度建立的较晚,社保基金少,农民在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时束手无策,为了生活,还得依靠土地、致使农村土地流转畅受阻。三是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渠道单一,农村农民养老金很低。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资金来源是以农村居民个人、集体以及国家财政三方共同筹资为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养老保险制度还在发展阶段,没有重大突破,还没有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发放、保值增值进行高效管理的机构不健全,支出水平难以控制,影响着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的联系

1.土地流转需要可靠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支撑

可靠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是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没有顾虑地实现土地流转的依托。没有可靠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农民不会真正离开土地,流转出土地。要想农村土地流转顺利实施,需要满足两个根本条件:一是农村劳动力能够稳定地进入二三产业,家庭收入远远大于农业收入。二是农民在二三产业失业后,社会保障能够为他们解决生、老、病、死、伤、残等事故风险,使生存有保障。这两个条件我国还无法保证,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2.建立健全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能使土地流转的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大多数农村仍处在被动要方市场,农村农民的土地只是被动地租用部份土地,剩余的土地要么必须在家经营,要么搁荒外出打工。最重要的是,因没有健全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外出打工失业最终还是要回来收回土地依靠土地,使流转出的土地又回到农民手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配套制度之一。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关联性来分析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对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的促进作用:首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走出来,不再依靠土地,流转出的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统一规划经营。其次,健全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使农民彻底脱离了土地,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支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外出打工和为土地规模经营者管理农田所得,农民对土地没有经营权和支配权,使流转出的土地让使用者放心长远规划,产生最效益,建产长效机制。

三、意见与建议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多数农民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在家经营土地,有限的土地取得的收入又不能满足货币支出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农民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外出打工但收入的不稳定又不能保证生存、生活的需求,使得农村土地最终是他们的落脚点。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农民从土地中彻底走出来,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经济发展上一台阶的根本出路。

1.建立健全农村农民外出务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交给集体的农民在政策、社会保障方面着重考虑,制定确实可行的农民工保障政策。

2.完善农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解决农村农民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加大农村老年人及丧失劳动力的养老,确保老有所养。二是在农村对让出土地的农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逐步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

3.尽快建立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试点逐步进行,完善新农村养老体制建设:(1)提高农村农民老年人养老金,让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保障。(2)建设农村养老院,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3)对老年人加强组织管理,组建老年服务社,为社会贡献余热。

第5篇

[关键词]红河县;社会发展;特色经济;政策措施;

一、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红河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州西部,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缘,哀牢山脉盘踞全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两翼低。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均属红河水系。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4~2049.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县内主要有哈尼、彝、汉、傣、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是我国哈尼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其中哈尼族人口208177人,占全县人口的75.7%,占我国哈尼族人口的15.2%。县城迤萨镇是滇南著名的侨乡。县内主要产品有香蕉、蔗糖、棕片等,其中棕榈种植规模名列全国县级前茅,享有“棕榈之乡”的美誉。境内石膏资源丰富。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74873人。其中农业人口258615人;非农业人口162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截止2006年全县公路1300多公里(包括省管公路)。①

2006年,红河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为7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元,恩格尔系数为0.703。其相关经济指标与全国和全省相比,(见下表):

表一:红河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全省对比表①

全国云南省红河县

经济增长速度10.7%11.9%6.5%

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11.8%18.8%50%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48.7%42.7%13.1%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39.5%38.5%36.9%

第一产业增长比例5.0%6.8%6.4%

第二产业增长比例12.5%16.9%3.0%

第三产业增长比例10.3%9.1%7.8%

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2250.5元1235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0.430.490.703

二、红河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红河县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和全省水平相比,已经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红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甚至直接影响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通过笔者调查和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现红河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落后。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对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走访调查的情况,红河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落后的。例如:当地人们认为“禁毒防艾”的宣传工作只是一种表面工作,对其生活没有实际意义。究其原因就是当地经济发展滞后,造成人们教育水平低,所以认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只是一种无用的空头宣传,但这却恰恰是造成当地经济发展不良的潜在因素之一。

(二)基础建设滞后。根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红河县的基础建设相当落后,例如:截止2006年全县通公路里程(含省管公路)仅有1356公里;学生宿舍简陋,食堂条件差等。笔者认为,红河县落后的基础建设已经导致红河县在经济发展方面信息不对称,例如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外地投资资金不足,而本地资本却又无力承担当地企业的成长。即使有小企业能够生产一定的产品,由于条件限制,也只能供内部消化,使其不能形成规模。例如甘蔗是当地的农作物之一,而当地糖厂所生产的糖价格比其他地区高出几乎一倍,可见当地的企业发展没有持续性和竞争力。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第二产业在当地经济只占13.0%,远远低于全国和云南省平均水平。以上这些因素已经直接影响红河县目前的经济增长并且将持续影响未来经济的增长。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表一可以看出,在红河县的经济比重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却又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据笔者调查,当地的第三产业还没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势发展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说红河经济的不发达一定程度上是由其产业比例不合理造成的。究其原因,产业比重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人才匮乏所造成对的。但是由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状况导致政府无力大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而作为民族地区,应该具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建设队伍。来为当地的的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已经影响当地不具备培养一批本土优秀人才的能力,而当地社会教育事业却又反过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四)二元经济矛盾表现突出。美国经济学家W.A.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组成的:一是以现代化技术为特点的经济部门,或称现代部门、资本主义部门;二是以传统的落后技术为特点的农业部门,或称传统部门。这两种部门的并存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之为二元经济或二元结构。它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城镇和乡村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可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严重程度。比较劳动生产率描述了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偏离程度(没有偏离时比值为1)。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偏离度的大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反映了城镇和农村这种偏离程度大小差距的总和也即反映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从红河县农村和城镇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偏离程度(根据笔者调查估计比值为1.3左右),因此其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一方面以现代化技术为特色点的经济部门没有发展起来。而以传统的落后技术为特点的农业经济却严重滞后。所以导致红河县二元经济矛盾在红河县表现的非常突出,虽然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红河县也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五)经济发展特色不鲜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经济形式已经多样化,同时各地发展水平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东南沿海凭借资金、技术等在传统经济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而红河县的经济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即便是按照当地所说的特色产业,也是在政府保护下或者跟随别人的特色产业,根本担负不起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任。而经济无特色的发展直接导致当地与外界没有竞争力,造成经济发展不能可持续发展。

(六)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是目前我们整个国家行政都在探索的问题。就红河县政府来说,可以说是政府什么都做,从农民基本经济生活到当地宏观经济调控。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观点,当政府提供的产品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所提供的产品的边际成本价格时,就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而红河县各级政府一切都做就必然造成行政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源浪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承重的包袱。当然目前来说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干预是必须的,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树立,政府转变其职能作用是必须的。

三、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红河县作为少数民族哈尼族主要聚居地,在其经济发展虽然落后,在其潜在文化资源尚未开发,特色经济不鲜明和基本没有支柱产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红河县必须领导干部必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用极大的耐心和带领当地人民致富的决心,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如何解决基础建设问题,培育当地特色产业问题,如何发扬哈尼民族文化,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工作。

红河县经济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比较差,而这些的提高就要求当地政府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必须注意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开发文化内涵,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

(二)经济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着重发展生态旅游。

红河县地处红河上游南岸,其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而且影响红河的广大下游地区。建设红河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而且对改善整个红河流域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意义。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红河县地区丰富的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只有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迈进。

红河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而尚未开发区域,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是县委县政府必要的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水质,开展各项保护措施,让重点湖泊的水质总体趋于稳定和改善,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到红河旅游的游客能够尝到与众不同的水,让红河的水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并积极鼓励以水为主要原来的产业开发。

2.抓关键,坚持生态、旅游与地方经济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生态旅游主要表现当地的原生态风貌,让更多的游客到红河县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抓特色,积极探索红河县生态旅游的正确发展之路。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生态旅游的研究和规划,努力将旅游业建成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与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相依相融,使之成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

因此红河县应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让旅游者领略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体验民族文化风情,同时又充分保护旅游需求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生态旅游的关键。

(三)基础建设要作为经济发展前提保证。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红河县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当地发展。因此,红河县必须要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为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让红河县的经济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竞争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前提,提供保证。

(四)积极努力融入昆明—玉溪—思茅经济发展带。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红河县的经济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的交通不畅,信息落后造成的。因此的发展就必须有经济发展较快的相应地区带动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而在所有的经济发展带中,笔者认为加入昆明—玉溪—思茅这一经济带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一地带交通基本是一体化的。同时产业相似而非趋同。因此可以说加入这一经济发展带对红河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加入这一经济带就必须要做好以上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五)努力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和冲突。

许多经济学家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地方的经济落后不是由于本地与其他地方的差距太大,而是由于当地的城乡之间的差距太大,若有效较少城乡差距就可以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变化。①因此对于红河县的发展来说,努力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即较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成为政府必须努力的事。而这种减少城乡差距是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城乡二者之间的差距,而不是压制城镇经济的发展来达到二者的平衡。

(六)加快地区金融建设,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又快又好发展。

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农村的不发达主要是由农村的金融资本不发达所造成的。②特别是在像红河这样的民族地区,由于人们长期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当中,人们更加认识不到资本对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快地区的金融建设,使得像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的机构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强对棕榈等主要农作物的支持力度。

在红河县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因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红河县主要应该以棕榈、石灰岩和和甘蔗等农林经济产物为主要资源。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同时也要在当地的农业发展中加入科技成份,使得种植科学化、规范化,实现农业高效增产增收。

(八)培育特色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只有分布在本地区而其他地区没有却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而并不像目前红河县养殖的童子猪等在农民还没有得到收益之后就损失大半,极大的床上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特色产业的培育则需要当地人们仔细研究,反复论证并积极准备条件。让其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九)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红河县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说是管的很周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只有市场说了算,政府的强迫并不能给人民带来什么福祉,相反政府强迫下的经济发展只有劳民伤财。那么政府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呢?经过和当地农民交谈后笔者发现:农民缺少的是信息,缺少的是产品运输的担心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发展。而这些却恰恰是农民自身的努力所完不成的艰巨任务。自然而然就市政府的事。因此红河县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努力转变自己的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发展有自主特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的县域经济格局。希望红河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引进先进技术,面向国际市场,巧打生态旅游牌,大力支持旅游和棕榈等支柱产业,使绿色环保、可持续性、科技型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打产业。相信在红河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地财政收入会持续增加,就业持续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处独具特色的和谐民族地区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十点建议.宋桂兰[J]青海金融.2003(7):7—9

[2]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问题.施文正、戴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6—68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胡恒松[J]北方经济.2005(12):16—19

[4]金融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刘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15—19

[5]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赵静[J]桂海论丛.2003(6):85—87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黄定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0

[7]民族经济与社会研究.杨文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6

[8]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理论透视?发展分析?模式构建.李澜[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9]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及资本形成的途径.李昌南、魏润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7—61

[10]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者丽艳[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理论专辑):21—23

[11]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问题和建议.赵显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7—14

第6篇

 

一、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区域性明显,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在以农业为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交通业的发展相对作用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工业产业迈进,这个时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钢铁等一些大型建设方面,这些工业矿业的发展急需交通的运输对接。工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凭借轻小的发展优势在各地迅速崛起,其对货物的运输需求也在逐渐加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运输的形式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当然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历了从以往的快速,到安全,到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的变化,所以在经济发展中要有相应的交通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点对外辐射。

 

二、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中心辐射理论

 

弗里德曼的认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是由中心辐射周边的发展空间模式组成。在不同资源,不同市场,以及周围硬件软件的发展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区域的发展中,如果一个地方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就会形成强大的中心优势,其在经济发展中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个区域就是经济的中心地带。中心带动周边,对于外围的薄弱地带,经济的附属关系就会很明显的显现出来。随着中心辐射优势的显现,空间结构二元次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附带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但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市场发展的不断加快,这些中心地带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小,逐渐形成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会有中心向周边扩散发展的过程。在大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工具,随着道路的不断扩修发展,地区招商工作的不断加大,这些都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经济纽带。

 

(二)点轴开发理论

 

对于点到面,点到轴的发展,有理论认为,交通的发展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河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上,都是连接一个点到一个面的流动发展的过程。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会形成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在交通干线发展轴线上,是经济发展的集中辐射地点,这些点轴发展的模式都得益于交通干线的发展。例如:我们熟知的公路旁边的工业园、特色产业园的发展都是集中在交通便利的主干线周围,这充分说明交通的发展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三)区位发展理论

 

对于区位发展,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区位的理论上增加了对于农业区位的理论研究,是距离消费远近决定的,这对于农作物布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在交通运输方面产品生产产生的成本、运输的成本、以及市场交易的成本,这三个方面,运输的成本是决定农业区位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对于交通快捷的地区,就直接减少了成本的支出费用,以及生产的时间成本,这些对于区位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

 

高速公路的发展,始于五十年代,那时候主要以扩建高速网络为主,经历了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第二阶段主要是在第三第四第五个五年规划中开始实施的。在我国的六十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在完善扩充高速网络的同时,也提高了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等级标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公路的等级和质量。在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公路发展主要集中在公路的质量和等级方面上。

 

四、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公路的发展对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公路的发展让优质的产品走出去,高效的科技引进来,进一步的加快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铺设强快之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吸引外来人员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及招商引资、招商引贸的大力开展,也带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强有力的活力。

 

所以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是发展经济重要的纽带,只有路好了,道通了,才能更好的发挥交通的优势,以中心位置,带动周边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更好的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让交通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7篇

高屋建瓴,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论证和探讨

经济报道对象往往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在经济报道中,只有立足于既全面客观地揭示事实,同时又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和促进实际工作这一前提,对报道的角度进行把握,才有可能使经济新闻传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济源记者站便是区域经济报道的成功典范。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小浪底工程在济源开工的时候,济源面临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关键时刻,济源记者站站长史颂光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思维,同济源市的领导一起策划了济源的经济发展大态势,写出了《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跨越》的长达1万多字的、有很高经济理论水平的文章,从而奠定了济源在国内的地位,为济源成为省直辖市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封市过去过多的是抱怨和牢骚: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了,没有适时把企业做大了,没有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封市也提出了以旅游促开放的发展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思路在落实中曾多次摇摆,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一直未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增长潜力有限;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加之重新铺摊子、上项目的政策空间和自身条件有限,形成后发优势的可能性也不大。近两年,开封市抓住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城建和旅游。我紧紧抓住这一点,采写和发表了系列述评《开封的机遇和历史的抉择》、《大做"宋"文章》、《拉长旅游经济产业链》、《建设开封"大旅游"》等,在《河南日报》发表后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开封市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专门约见记者,对文章提出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能够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基础,在于记者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必须真正吃透当地的发展状况。因此,经常不断地深入采访,学习经济理论是一个驻地记者势在必行的基本功。

及时报道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成就,带动推广典型经验

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失误也有成就。好的成就有着示范的意义,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经济报道寻找切合实际需要的视角,能够使报道内容潜在的价值得以更充分的发掘,使报道主题得到更好的表现,这在河南日报多年来的新闻实践中一再得到证明。

比如,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开封市的杞县先行了一步。该县为了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从1998年开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把大蒜的生产、加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杞县的优质大蒜可以直接销往国外,取消了原来每吨400元的出口配额,而且关税有所下调。如今,每天都有近百吨的"金杞"牌大蒜源源不断地运出杞县,大多直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大蒜生产基地,杞县大蒜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同样,大蒜业已成为杞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入世贸组织,杞县人感受到的不是冲击,而是无限商机。这主要源于杞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先行了一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严重冲击传统种植业,杞县的领导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杞县从1997年开始在全县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而杞县的气候、土质非常适宜于种植大蒜。当地农民也有种植加工大蒜的传统。杞县大蒜很早就以个大、皮白、不散头、耐贮藏及香味纯正、辣味适中、营养丰富而名闻遐迩。因此,大蒜作为当地农业的优势产业被推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在系统地采访、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写了《从杞县大蒜看农业如何"入世"》的文章,效果非常好。

在经济工作中,一个时期会有一个重点,这时,经济报道就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有组织、有计划地策划一些主题明确、声势浩大的战役性报道,借此指导经济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展开。

把记者的责任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驻地记者能否真实、全面地报道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公众正确地把握宏观经济状况至关重要,上级领导了解一个地方,尤其是让当地人了解当地,推进民主化进程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又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驻地记者要全面融入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去,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实现全程的渐进式的研究和报道,从而实现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呼喊、"号脉"。如《经济日报》曾经发表的《醒来吧,铜陵》、《开封何日能开封》及《给营口"号号脉"》等都是区域经济报道的成功力作。

第8篇

关键词:小城镇 经济 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44-01

1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现状

盘县城关镇现城区面积8.1 km2,人口7.3万,其古城部分始建于明洪武22年,作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610年。境内有多处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美食文化远近闻名。但自1999年盘县党政机关搬迁红果新城后,整个老城区经济发展逐渐困难,社会管理的燃点、爆点不断增多。盘县老城区属于群山怀抱的谷地、发展空间狭小。县委县政府当时作了“建新城、保老城,两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公开承诺。然而多年来地处盘县几何中心的百年城关却因累计投入不到十亿元而逐渐衰退。城关镇群众的诉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反映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城市功能发挥;二是反映公共服务滞后,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在该情况下城关镇明确了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首先,结合城关镇“非工非农、亦城亦乡”的实际,决定了服务业是主要出路,该想法已形成共识;其次,是启动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利用机关单位和当地企业闲置资金划拨用于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将来以置换、拍卖等方式盘活资源,撬动市场资本投入,为改造建设提供土地、资金支持;再次,请政府倾斜财力,支持城关镇实施好老城区三一溪河道景观建设和环城绿化带建设,将城关镇建设贵州西部的“文化服务区、旅游集散地”,打造“文运胜地、美食之乡、休闲之都、商汇之城”名片,树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为整体的建设改造工程奠定基础;最后,加大基础设施的项目扶持。尽快投资建设红果至城关快速通道和城关环城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城关北郊狮子河水库,减缓用水紧张,增强生态效果。

2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间主要矛盾

2.1 水环境污染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决定以服务业为主要出路的发展思想,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就近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影响,虽然目前该类水排放量较小,但长此以往该类污废水不经处理则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较大危害,甚至会对河道景观水体带来影响。

2.2 大气环境危害

在启动古城恢复与旧城改造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会带来大量扬尘、粉尘以及毒害气体等污染,该类污染尤其集中于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物势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质量。

2.3 有机废物污染

当前该区域内有机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人畜禽类粪便以及工企业内所排放的有机废物等,该类废物的存在不仅对可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尤其是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卫生状况及镇容镇貌。

2.4 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当地城镇化的推动,势必吸收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动力,同时也会相应占用大量农田作为场所,并会对当地原有自然景观等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随时间延长其必然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时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施加的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以及大棚薄膜和有机废物等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极大危害并存在潜在威胁。

3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措施

3.1 科学认证,总体规划

在盘县城关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其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融为一体,即将经济—城镇—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民得到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实惠,在制定着力发展产业时应经经济同环境相协调及“双赢”纳入开发、创新和经营战略中,当地人民则应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以有力推动市场向经济和环境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应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携手共进,最终实现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提供良好条件。

3.2 因地制宜

在城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并时刻将环境保护配合到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主要产业及主导产品,但应保证同国家及当地政府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并逐步向专业化靠近,最终营造出一个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等一体化经济结构,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绿色家园。

3.3 加强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

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政府部门应严查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并加大对该类现象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来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尤其应结合当地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加强排污收费管理;应逐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并在今后应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物品价格中能够反映出其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激励加强污染的治理,最终实现城关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

3.4 着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及规模对当地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城关镇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结合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置足够的环境保护和建设经费,并且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逐步扩大污染防治费用规模;当地乡镇政府也应努力创建同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并通过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多元化资金投资环保产业,逐步实现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4 结语

在当前国内重经济工作的阶段,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也应视为不可忽视的工作,尤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充分融合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方可实现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第9篇

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高等院校培育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的立场来说,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的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创新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几点以供参考。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未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追随国家发展“潮流”,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的设立专业,使得一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越来越多,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陕西省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仅仅重视了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也强调了人才强国。高等院校能够有利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高等院校发展自身的问题

首先,一些高等院校所处经济区域较为贫困,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合理等等方面的烟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毕业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一些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进行学生实习、见习安排方面没有做到学校应有职责,使得学生在在就业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高等院校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院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

这就导致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掌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的高等院校的为了发展,只有两者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院校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陕西省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这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调整,最大限度的适应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院校应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高等院校应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培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为毕业生增加实习经验和就业机会。通过两者的合作,企业向高等院校的学生传递社会对莫方向人才需要的信息,高等院校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和灌输先进的思想。两者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双赢。

四、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