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8:49
导语:在自媒体时代的缺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自媒体 发展 信息传播
一、自媒体的概念
作为网络世界的新兴事物,自媒体(We Media)也成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2003)认为自媒体是普通人民通过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提供和分享新闻和事实的途径,是可以发送各种心情及事件的载体,如各种微博、论坛、社区、博客和推特(Twitter)等,民众可以通过这些载体自我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早在上个世纪,传播学家McLuhan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随后美国新闻学会(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Shayne Bowman(2003)与Chris Willis(2003)两人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于“We Media”下了十分谨慎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这份报告认为“We Media”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模式,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2016)将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DIY”。代玉梅(2011)认为,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都可以实现“节点共享”。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We media)重点还是在“We”,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来说,自媒体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者对于新闻和事件的整体性、把握性、及时性要强于他传播。
(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来自于社会底层,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对于事件的解读和间接更公平、公正,人人都有话语权。
(三)普泛化
只要拥有数字终端,并且有网络连接,自媒体能保证每时每刻向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
当然,当今社会的自媒体还拥有许多缺点,由于自媒体内容产生缺乏他律,所以在内容的把关方面掌控不够,有些团体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的实现,虚假信息不断流出,降低了公众对一些自媒体的言论的可信性;一些营销号为了博取眼球夸大其词,断章取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恪守底线已经成为自媒体用户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最后,自媒体维权也频频出现,由于引用他人原创而不标明出处发生的纠纷也可以造成不良影响,而维权则需要大量时间、金钱。总之,自媒体现在还尚未成熟,它的日后维护建设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三、自媒体的数据
在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不可否认,国内现在最火热的自媒体便是微信和微博两项信息技术,来自新浪微博(2015)和腾讯微信(2015)官方数据显示,这两项技术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目前用户均数以亿计。微博(Weibo)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根据2016年微博的第三季度财报,Useit知识库进行了整理,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人数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其中9月份移动端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9%;9月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影响力迅速攀升。微信(Weche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及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可以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的社交插件,根据腾讯的2016年微信数据分析:截至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个人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800万个。其中,61.4%的用户每次开微信必刷“朋友圈”。可以发现,微信已不再是最开始那个简单的“APP”,它正从一个“应用”,进化成一种蕴含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驱动力的“现象产品”。
四、自媒体的发展前景
自媒体在现代传媒地位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Bill Gates曾经宣称,报纸还有40年的生命。预计未来几年,自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作为最主要的信息平台,营销推广平台、社交应用平台,微博、微信两项信息技术的使用人群将以更加快速的方式增长。另外,日后自媒体的一些数据也会被应用于预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如推特(Twitter)信息曾被成功用来预测股市走向,微博信息还被用来生成地震和各种流感流行的早期警告。
企业和商家也在其中看到了自身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公开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情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匹配程度,以往的传统媒体只是注重于报道知名度高的企业的信息披露,而小公司则无法享有这个权利。自媒体的出现改善了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传统媒体,公司还可以通过在自媒体来传播自己的公司信息,这能很大地弥补传统传播媒体的局限性。自媒体使得公司扩宽了信息披露的渠道,而如何利用自媒体更好地提升企业自身价值也会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之一。由此看来,自媒体的日后发展范围十分广泛,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将成为其发展的有利推动因素之一。
五、自媒体发展的应对策略
在舆论导向方面,应积极支持自媒体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就其的不足做好应对措施。对于以上提到的知识产权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应从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自媒体信息内容的管制,减少假新闻、标题党等缺陷,提供一个真实良好的网络平台环境,一旦查处假新闻,通过罚款等方式使其承担社会后果,增强自媒体言论的可信性;加强维权意识,加大对抄袭行为的管制,使民众愿意提供言论共享,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要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
六、结语
自媒体通过网络以及当今数字技术,正在以核裂变的速度快速向前发展,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自媒体也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对于其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自媒体在日后也会衍生出很多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包括对公司行为的改变、人类行为的影响等,对于自媒体的探索也会不断充实传媒方面的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文静.国内新媒体文献研究综述[M]新闻研究导刊,2016:Vol.7 No.08.
[2]邓新民.自媒w: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2,(2).
[3]代玉梅.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及时交互平台[M]云南社会科学,2011,(4).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媒介转型;理念创新
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内容及传播渠道上颠覆了电视媒体的传统模式
电视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固有的渠道优势和内容生产优势,节目制作的专业性和渠道传播的广覆盖使电视媒体一直以来来牢牢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制高点,由于渠道垄断性的存在,中国的电视产业事实上一直是以传播者本位的理念为主导,同时又由于广播电视产业是一项基础投入巨大的国家事业性质的产业,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意味着大量资金的再投入,于是在面临制作理念和技术更新上,规模实力较弱的城市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遭受的转型压力更为剧烈。这表现为:
1、内容生产上不能满足新兴受众的收视需求,资源优势被削弱
传统电视媒体属大众传播方式,在我国,大大小小的电视频道数以千计,生产大量的同质化、无差异的内容产品提供给受众,在这种单向的传播的框架下,受众只有看或不看的权利,而代表其意见表达的收视率调查又严重滞后于真实的受众感知。大量的地方电视台生产节目的内容缺乏对受众市场的了解和贴近,创新意识不足,盲目跟风现象严重,而新媒体的崛起更是将这些问题凸显了出来。如果说之前的互联网媒体兴起还只是在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上对传统媒体做了一个扩展和延伸,弥补了线性传播的缺点的话,那么近些年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多屏互动技术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媒体的方式。资源垄断被打破,信息的接收者和者的位置在不断的更换,每一个接收终端也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而往往在移动终端上被大量点击和浏览的热点信息并不是由电视媒体经过精心选择而报道出来的内容,受众真正的兴趣所在通常正是电视媒体所回避和忌惮的。而在娱乐休闲方面,电视台所播放的电影电视剧集早已不是稀缺资源,高清视频网站和移动客户端的大量涌现,让电视剧这个地方电视台揽金的重头戏变得价值缩水,日益成为主妇和老年人消磨时光的所在。而在原创娱乐栏目上,广告投放日益集中于大投入大制作的真人秀栏目,这种规模的栏目,普通城市电视台并无实力和市场支撑。
2、以电视产业为依托,城市电视台建立新媒体平台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投入回报的前景尚不明晰
目前绝大多数普通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是产业结构单一,创收渠道狭窄的局面,广告客户的流失让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运营的很多城市台感到力不从心。而实践证明,电视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网页,在多屏时代(电脑屏、手机屏、智能电视屏等)媒体运营必须在内容生产管理,栏目运营支撑和多屏服务互动等多个层面上对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换代更新和业务培训。同时,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步规范,新媒体的运作,在版权成本和传输带宽上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些瓶颈的逐一解决,对于城市电视媒体而言在收益前景尚未明晰的情况下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城市电视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策略
毫无疑问,城市电视媒体向新媒体方向转化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作为支撑,但不进则退,如若因循守旧,无疑于坐以待毙。我们在探讨电视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城市台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逐步实行。我们认为应有以下几点举措:
1、内容生产上,打破各频道各栏目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生产聚合
建立统一的制作平台,将采编素材统一上传,按照适应于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形态,分别将这些素材加工成文字、图片、视频,以微博、微信以及多屏的视屏客户端在线或下载收看的方式进行多种渠道的立体传播,并通过在线统计功能及时反馈受关注的热点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再进行二次提取和深度加工并做好后续的内容采集。在传统的数字电视传播平台上,将热点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和报道,实现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多维度释放,进而实现电视收视目标到达的最大化。
2、机构运作上,扩大融资渠道,引入社会化资本进入新媒体运营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新媒体业务的运营,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新媒体业务进行股份制的改造,引入社会化资本进入,从而实现规模和影响力的最大化,这是新时期城市电视台从事新媒体业务获得资金保障的唯一捷径。目前新媒体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包括户外电子大屏、楼宇电视和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在内的新媒体业务可以说鱼龙混杂,很多是由市场上较为弱小的广告公司进行经营。城市电视全可以借助社会资本结合自身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实现市场的整合,把电视媒介的触角向各个层面延伸,从而保证新媒体领域的电视到达。并且利用新媒体的在线统计优势,可以使类型广告更精准的到达目标客户,这也为地方城市电视台的广告业务的经营开辟了新的途径。
3、资源挖掘上,寻求与知名媒介人的合作共赢,生产更具个性化和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口味的文化产品
移网时代,各种自媒体形式风起云涌,微博、微信造就了全民吐槽时代。但不可否认,一些媒介精英和网络大V们所经营的自媒体博客或视频栏目由于个性十足、观点犀利,正在越来越受到寻求个性求知途径的年轻受众的欢迎。那些成千上万的粉丝群,构成了巨大的社群,在这样的社群中,信息的传播力是惊人的。作为地方城市电视台而言,可以和拥有这些巨大粉丝群的自媒体精英进行商业合作,以合适的价格向其订制适合本地受众口味的内容,形成品牌。这种制播分离的模式,对于快速提升电视台的品牌热度极为有利。
总而言之,地方城市电视台在日新月异的媒介变革时代,应牢固树立以内容服务和多渠道传播及多产业融合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使传统电视传媒向全媒体转变,形成各项业务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态势。城市电视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维东.新媒体崛起背景下电视的突围[J].视听界,2012(2).
[2]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J].视听界,2004(1).
[3]刘英姿.论地方电视媒体的媒介生态环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
>> 长尾理论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 长尾阅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长尾理论在体育教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及影响 长尾理论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国产网络游戏行业研究中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中国电商界的应用 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长尾理论在新闻网站经营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在移动式广告中的应用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肿瘤病房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长尾理论”在高职数字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 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中的共生应用研究 长尾理论与钻石理论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分析 论营销理论在广告策划中的应用 ROI理论在广告创作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理论在中文广告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表格数据表明,移动广告正在逐渐受到广告商的重视。
2.移动广告的分类和特点。本文拟将移动广告分为诱导式广告、图文硬广和软文广告。
(1)诱导式广告。诱导式广告通过移动端应用呈现至用户。例如,一些手游设置下载特定应用可以获取奖励。诱导式广告的特点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广告,广告的投放效果取决于诱导的程度。对移动应用运营者而言,诱导式广告的优点是成本可控。缺点是广告只停留在送达阶段,有效转化率较低。因为诱导式广告的载体用户粘性低,受众和广告相关程度低。
(2)图文、视频硬广。移动端的图文硬广常见于APP弹窗、社交推广。具体表现形式有:打开手机客户端弹出倒计时广告,社交网络刷新强制品牌推广弹出等。弹窗类图文硬广的优点是,强制消费用户注意力,图文、视频硬广弹出时间较短且不能跳过,使得移动用户只能在等待的时间查看广告,缺点是投放往往针对所有用户,不够精准。社交推广类图文硬广有比弹窗类更能精准投放,但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3)软文广告。在移动广告中,软文广告是最有效的形式。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根据梅花网的统计,朋友圈推广广告在重点城市为图文广告150元/千次曝光量,相当于1.5万/10万次曝光量。而据目前的自媒体广告报价,自媒体非头条广告(阅读量低于10万)从几千至几万不等,优质自媒体价格更高。可以看出,在相同曝光率之下,自媒体软文广告效果大于社交网络推广。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广告转化效果方面,软文广告>社交推广>图文硬广>诱导式广告。
三、移动广告中的长尾效应
互联网为广告营销发挥“长尾效应”创造了土壤,因为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移动广告是隶属互联网广告营销的一部分。理论上,运用长尾效应能为移动广告创造极大的传播效果。但是,本文结合移动广告的特点分析后认为,不是所有移动广告都可以用长尾效应来解释。从广告类型来看,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在移动广告中传播效果是有限的,而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被遗忘的尾部”更有提升空间。
首先,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可称为移动广告,只因为存在形式在移动端。实际上,这类广告和PC端以及户外展板广告差别很小。长尾的“尾部”用户有其自身特点,不是大众化的广告能够覆盖的。而这两类广告都属于强制广告,不针对特定人群。其次,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视频硬广在网络中不具备可传播的特性,仅仅在用户打开APP的前提下,广告内容才会送达到用户。由于广告覆盖受众数量少,投放又不够精准,所以诱导式广告和APP弹窗类图文硬广不适用于长尾理论提高转化率。
社交推广和媒体软文则不同。首先,一些经营自媒体的媒体人都有自己优质的活跃粉丝,用户粘性非常高并且运营者十分熟悉自己的粉丝特点,随着媒体运营规模增大,广告在这种平台转化效果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对于社交推广和自媒体,精确的用户定位为挖掘小众用户提供了可能。其次,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渐成熟,促使“两微一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内容分发也更为精细。以今日头条客户端为例,在其用户中,每个人的首页内容都是不同的。越频繁使用这类平台获取资讯和内容的用户,越容易获得更精确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在这种高智能化推送的基础上,如果用户打开的文章已开通广告服务,那么这种广告的转化效果是可观的。粉丝经济加上内容分发渠道精确完备,社交推广类图文视频硬广和软文广告在能够更好地占据“被遗忘的尾部”,从而有提升广告转化率的潜力。
四、提高移动广告转化效果的路径
长尾效应的重点在于小众被关注。所以,移动广告要扩大投放效果,重点应该关注怎么充分挖掘小众用户,让广告能覆盖小众用户并有传播效果。以场景为中心能聚集一批年g、性格等各方面迥异的人,并且,当群体中的个体变化了,场景仍然是不变的。所以,笔者认为,移动广告的从目标用户分析到内容生产再到投放阶段,都应该以场景为中心。技术上再利用智能设备和数据,尽可能覆盖更多小众用户,提高转化效果。
1.分析小众用户的特点
广告设计结合用户的习惯和爱好,减少强制广告。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对用户的分析能够更准确。定位系统能统计用户经常到的地点,从而分析出用户的爱好,例如经常去电影院代表喜欢看电影等。这个例子中,电影院就是场景,用户的特点是喜欢看电影。通过个性的准确定位,能够为增大移动广告的投放效果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粉丝社群的运营也能为挖掘小众用户爱好提供便利。
2.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吸引用户注意力
首先,移动广告必须简洁。移动广告的效果衡量在于吸引注意力。所以内容多以简洁为主,图片效果大于文字。第二,广告出现往往伴随着载体,例如,电视广告插播在影视剧间隙,网络广告弹窗在网站首页。移动广告也应该重视利用载体,时间上尽量短。第三,内容生产结合场景。这要求广告在创意阶段能分析目标用户的特点,追求生产能重现场景的内容,提高代入感。
3.以场景为中心投放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连通个体。当今人人都是媒体,大众传播的概念弱化,形成众多以年龄、兴趣等划分出的社群。移动互联网要重点关注“移动”的特点。斯考伯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指出,移动设备是场景五力之一。所以,移动设备更利于产出具有“场景”特点的内容。场景时代意味着精确营销,场景时代高效以至于买方无须去特别的地方或表明他们的意图。当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表明顾客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感兴趣时,卖方将找到他们[9]。所以,移动广告根植于移动设备,通过场景五力获取和分析用户所处场景,再根据场景特点进行投放。
五、小 结
长尾效应的应用,本质在于开发了更大的市场。就广告效果而言,无论是定位用户还是挖掘场景,移动广告的改进都增大了随时随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长尾理论为基础,提供了移动广告提升转化效果的三条路径。正如艾瑞咨询预测2018年移动广告将占网络广告78%的比重,移动广告已经有众多潜在用户,加之合适的方式提升移动广告转化率,必定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新用户和营收增加。
参考文献:
[1] (美)安德森,乔江涛.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 余博.长尾效应[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
[3] 金宏伟.长尾理论只是二八定律的补充[J].中国中小企业,2007(1).
[4] 昝廷全,高亢.手机“碎片时间”价值的“长尾理论”分析[J].现代传播, 2013(11).
[5] 高佳.从长尾理论的角度看微博前景[J].东南传播,2010(8).
[6] 陈力丹,霍仟.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
[7] 霍兵,张延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和策略――基于长尾理论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5(2).
[关键词]信息化;新媒体;供电企业;舆论引导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64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众所周知,宣传是促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供电企业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立足于职工思想工作的创新。而职工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1 运用新媒体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爆炸式发展,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舆论引导能力在削弱,而互联网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作为供电企业政工人员,就要与时俱进,用新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国网即墨市供电公司率先开通了“电力生产管理微信平台”(以下简称微信平台)。该微信平台是一个智能化的移动管理平台,它借助即墨公司自己的电力通信网,实现了电力基建、抢修、设备运行维护等高效自动化的移动管理。即墨供电公司同时将这一平台应用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把宣传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摆脱了传统媒体时效性差、互动性不强等缺点,利用平台吸引职工眼球,传播层面及教育效果超出了预期。
2 信息化时代要利用新媒体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
2.1 运用好微信网络平台
在新媒体中,如今微信网络平台已十分普及。微信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在传播正能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职工易于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效果明显。供电企业要利用好微信网络平台,把公司的每个亮点都在微信上展现和传播。要按分节点、有节奏的原则制订详细的传播策划方案,微信预报-微信热议-微信,这样的程式下,能对企业的热点新闻、先进人物进行很好的宣传。
2.2 运用好微电影
近年来,微电影正日益风靡,其表现直观,制作成本较低,传播途径喜闻乐见,职工接受度高,认可性强,喜欢看,也喜欢参与制作。因此,在供电企业中,充分利用微电影的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会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祈祷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先进典型身上凝聚了一股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用微电影形式记录这些先进典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多视角、多层次深度挖掘。
3 信息化时代企业新媒体的管理
3.1 运用新媒体宣传要做好前期策划
运用新媒体传播典型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策划,使得典型的传播有条不紊,传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现在,微信网络平台十分普及,在传播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提前策划操作,让传播的时效性如同“剥春笋”般,将“亮点”新闻事件过程一点点地在职工眼前剥离,一次次吸引住广大职工的“眼球”,最终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3.2 新媒体的内容一定要真实
在运用新媒体进行典型人物的传播过程中,压迫始终把握只传播人物事件,不进行评论和褒扬的原则,将事件本身原原本本呈现给大家,将评论和褒扬的权力交给职工。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强,不像以往报纸、广播等单一的灌输模式。因此,要利用好这一特点,让职工积极参与新闻事件,在参与新闻事件过程中,不断感悟和反思,将这种感悟转化为自我教育,达到教育人的效果,在公司广泛营造出“扎根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良好氛围。
3.3 运用新媒体信息要规范
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很多都具有自媒体特征,每位职工都可随时随意信息。基于这样的特点,其规范性和可控性很容易失范。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对企业职工的涉及企业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不得随意。要规定对个人设计企业的信息时,需要进行审核。对正面信息,要核实其真伪,对负面信息,要及时和者沟通落实,能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解决的报请上级部门。同时,对的信息及时删除,避免引起大规模负面舆情,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4 让每位职工都成为精神文明传播的主角
新媒体的自媒体特性,使得每名职工都是传播者,人人握有麦克风,每名职工都能成为网上舆论的主角和微电影的参与者甚至是主角。因此,运用新媒体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依靠广大员工,积极传播文明、引领风尚,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编辑公益短信,通过企业官方微信,号召职工接力转发,是一个快速传播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文明接力活动这种形式,可让广大职工都参与其中,将“谦让、守序、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相互转发微信的形式,灌输到每位职工的心田,引导职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引导他人,共建文明企业,共建美好家园。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化全,丁晏.浅谈运用新媒体推进电力企业宣传工作[J].供电企业管理,2014(3).
强调内容的多样性,每种出版模式侧重不同
目前的《瑞丽》数字复合出版模式的弊端相对明显,就是各种类型的出版物内容基本相近,除了个别与读者互动的环节外,内容都取自纸质杂志的个别章节,进行重新的整合加工后以新模式出版。这种情况导致读者在各个模式下看到的内容基本一致,没有侧重点也没有因为各自的媒介优势进行内容上的整合和改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复合出版的杂志中。因为《瑞丽》的读者群相对固定,并且针对性比较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对电子杂志和手机报的出版组成专门的组稿和编辑团队,独立撰稿、组织内容和专题,即便针对同样的时尚元素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看法。这样给予读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新鲜感,同时对于长期的客户忠诚度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供出版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出版生产质量
杂志的数字复合出版最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多媒体的整合应用。对于《瑞丽》这样的时尚杂志来说,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和多媒体内容更是夺人眼球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为时尚类杂志,数字化发展方向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这一类型内容的武装和升级。目前限于技术的不够完备,电子杂志中还存在着音乐衔接不顺畅、翻页设计不够人性化以及返回目标不明确等缺点,手机报中则存在明显的图片显示清晰度差的缺点,这都是要通过技术的革新和提升进行改进的。尤其是图片的清晰度问题,由于摄影师在摄影时主要考虑的是在纸质媒体上的表现力,因此,这些图片对于显示屏很小的手机报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问题。现在的《瑞丽》手机报碍于图片清晰度的问题往往在插入图像的时候有太多的顾虑,于是就出现了一期手机报中只有两三张图片的情况,对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产业形态日趋完善,拥有更有效的营销流通模式
目前,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始逐渐找到了适合各自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瑞丽》也在逐步地完善其产业形态,逐渐在时尚领域形成一种领军的生长模式。各种模式出版物的流通渠道和主要目标群体已经固定,并且也和手机报的网络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订阅手机报的业务在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就可以直接办理。对于读者来说有很大的方便,收费模式也相对简单。在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过程中将逐步建立起持续有效的赢利模式。
培育了一种数字化的阅读文化,阅读更具自主性和发散性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众的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纸介质开始向新兴媒体转移,数字出版发展之势已不可逆转,并迅速成为各传统出版社竞争的高地。时尚类杂志的复合数字出版也为20-50岁的女性读者们创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如何将纸质版阅读的行为通过“数字”的方式来实现,应该是数字出版的方向。如果数字出版平台能够建立起一种适应读者的阅读行为的出版模式,更人性化可选择性地应对受众的需要,并且形成阅读习惯,那么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也就不难建立了。
关键词:广播市场;融媒体;单一媒体P2P视频、电子杂志、手机媒体、移动电视(2PTV)等已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广播也融入到了高新技术发展与运用的浪潮中来,与新兴媒体一同喜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那么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究竟是以何种姿态展现给世人的呢?我们把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的融合形式分为以下几类:
1. 广播与电视的融合
与网络媒体相比,广播和电视是近亲。一个注重扩大受众的视觉享受,一个专注于引起受众的听觉刺激。广播和电视这两个传统媒体碰撞之后擦出的火花,造成了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大融合。广播和电视融合后,新型的广播节目主要出现了以下三大类:
①由广播转播的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
新闻节目受欢迎的程度排在广播传统节目之首。因此人们对于电视新闻类节目转型为广播新闻节目的关注度也是相当高的。电视新闻类节目自然而然成为了广播移植电视节目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项目。
②由广播转播的电视娱乐或专题节目:
于2001年7月9日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优秀节目。在节目中诸多学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评古论今。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主讲的“品三国”系列,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所讲的《论语》、《庄子》心得,都先后植入了广播节目之中,广播借助声音的力量,使经典穿越了时空的尘埃,为听众们奉献了一台又一台极富娱乐性的广播书场。
③由广播转播的剧场类节目:
广播剧和小说剧多年来一直是听众们所喜欢的广播节目类型。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广播电视剧则是融媒体时代下的产物。广播剧和广播电视剧不同。两者虽然都是由广播播送的戏剧,但前者是广播播音员或者配音员在广播中所演出的戏剧,它需要精彩的剧本以及节目背后制作人员的精心设计。而后者则是在电视台已经播出过的剧目。广播剧场节目的出现是各媒体共同融合的结果。广播虽然缺乏电视的“镜像影像“特征,但依然具备一定的叙事功能。事实上,影像的缺失未必是件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听众联想空间的自由度。其次,由于广播为广播电视剧加入了大量的解说,“话外之音”可以通过旁白进行二度解释。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剧线索更加清晰,人物关系更加集中。如《杜拉拉升职记》、《蜗居》等都是广播转播电视剧的经典案例。广播电视剧不仅使旧剧走俏,而且利用有声语言将电视剧的思想感情变得更加丰富细腻,避免了由于电视剧在叙事手法上的需求而造成的剧情冗长。其倡导的快节奏播出方式也更符合现代都市人的需求。
2.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
①广播节目在线收听:
如FIFM有针对性地将电台划分为国内、国外、港澳、网络等九大类。不仅将电台地域化了,也将节目类型化了,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需求。
②广播节目海量下载:
广播节目是即时产品,信息稍纵即逝。然而有了互联网,广播节目便可暂存于网上,供听众随时随地海量下载。
③广播节目视频直播:
人们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广播主持人在直播室的状况,并且还能让观众看到主持人在播放版头时的幕后场户。台网联盟的广播市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④广播网上业务合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全球华语广播网,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传媒机构开展了长期广泛的业务合作。
3.广播与平面媒体的融合
这主要体现在广播与报刊以及广播与电子广告栏融合的两个方面。在公信度调查中我们发现,公众对于报刊和电台所报道新闻的信服度明显高于手机和网络。2012年7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全国16家报业集团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我国国家电台高度推进新闻改革,拓宽信息渠道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广播媒体与平面媒体最大规模的跨媒体合作。
早在20世纪末,以广播电台为名的报刊就已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这便是跨媒体报刊杂志的早期雏形。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省市陆续地推出了自己的跨媒介报刊。为了使报刊更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口味,广播电视报从报纸变成了铜板彩页的杂志,有的又从杂志变成了附赠光盘的时尚期刊,这真正实现了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4.新媒体影响下广播进入媒介融合领域所存在的缺陷
广播与其他媒介的融合更多时候是以“广播—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网络”,亦或是“广播—网络—杂志—电子广告栏“的方式来进行的。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将使人们从原先收听广播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
然而,广播在融合过程中也存在自身的缺陷。例如,广播在与电视的融合过程中,大量运用电视节目源,造成人们对于广播节目版权的质疑。新瓶装旧酒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广播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广播在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如果只是单一地对电视节目引进利用,将会使得广播再次被电视所压制。广播要想在融媒体的风潮中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减少电视节目源多次销售的情况,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节目。
其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在室内可选择收听收看的媒介种类繁多,广播多半会在早7:00与晚10:00才进入人们的备选范围。2006年10月上海广电信息咨询公司对上海等12个中心城市进行户外收听人群的调查。此调查将户外广播收听人群集中在了驾车者和学生这两个庞大的群体上。在对这两类群体所收听的节目类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可以借助融媒体节目源来发展广播节目的节目类型,其需求量是极小的。而真正收听率高的依然是依然是传统的广播节目,如新闻、天气预报、交通路况、音乐等。所以在融媒体节目源的引进中,我们不应该将单纯移植自融媒体的节目作为我们日后节目备选工作的着眼点,
面对ESPN频道退出中国手机市场,Viacom完成拆分计划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媒体的融合过程危机四伏。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是否该选择顿步不前,还是要加快步伐投入到新生的传媒中来?融媒体时代各媒体的分拆与退出,扩展与整合都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栾轶玫. 国家广播的融媒体转型[J].视听界,2010(11)
我,为什么要用引号?我想不用解释,你我心中已有答案。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背景:
微博的兴起,带来了第一波新媒体浪潮,企业不论大小,不分行业,一窝蜂的涌进来,挤进去,并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博外包。
很快,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带来了第二波新媒体浪潮,并由此产生了自媒体推广形态,企业依然不分规模,行业依然一团乱麻的,冲进来,杀进去,并再次诞生了一个新的事业类别:官微托管。
正因为,来得太快太猛太急,所以这个业态呈现的也是爆发式的增长,并结合着令人乍舌的黑暗食物链条。
90%,中间商的“无本万利”
用一句话形容一下官博外包:粉丝很丰满,效果很骨感。
看似风风火火,异常活跃的众多官博案例中,其实真正出采,真正传递着企业自身价值观和理念的少之又少,仅从活跃度和曝光度上来看也不过能点出“杜蕾斯官方微博”等少数赚走了眼球的个案,更何况,杜蕾斯也只能算是一个官博外包的成功典范。
官博外包,这里面的利有多大,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供职于国内某著名公关公司的朋友跟笔者谈到了一个案例,一家国内响当当的大企业,每年的各种市场推广费用也是高得离谱,仅仅一个官博推广,就给开出了N十万月费的高价。其实,按照企业的逻辑,N十万也不过是垂直网媒上不到一个月的投放,或者几个平媒的广告版面而已,分割下来的钱以此来投放到官方微博,不仅反馈的数字好看,报告花哨又漂亮,对于盯着推广创新的老板也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这笔帐,其实算得没有错。外包之后,或转包,或分包,这本身也是公关界的常识。可是,日常的公关推广和官博推广比起来,利润可就差得远了。正常来讲,日常的公关推广利润很低,甚至有的公关公司在只能获利10%的情况下外包推广业务,同时还得冒着瞒着客户的风险。而且多数重要的媒体维护和推广都是由公关公司自己完成的。
而官博外包则不然,N十万的月费单子,签单的公关公司直接去掉一个零转包给做执行的公司,也就是说,直接吃掉90%的利润。而余下的10%给到执行的公司,还有不小的盈利空间。这几乎就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食物链上,谁是最后的输家?
我的一位媒体朋友,两年前辞职去做了一个公司,专门做微博推广,生意出人意料的多。他本来是一个IT圈的记者,但是他接到的客户五花八门,既有国有企业的地方分支机构,也有网络公司的地方分站。每个客户的月费并不高,2万的,3万的都有,这个价格体系也是这种食物链末端做执行的小外包公司比较标准的行情价。
但是,对于他的小公司来说,美编可以共用,策划可以共用,文案可以共用。用他的话来说,“官博这个东西,看着行业差很多,但其实还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类似的活动可以推给每一个客户,同类的文案稍微改改还可以通发很多官博”。所以,尽管他作为食物链的最底层,但他公司的收益却不低。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些客户,都是来自于大公关公司或者广告公司的外包。显然,最大的蛋糕已经被切走了,但和他一样的很多个做执行的微博外包公司却依然赚的盆满钵满。他们都是食物链上的赢家。
说到底,在官博外包的食物链上,花钱的企业成了最大的输家,而赚钱的公关公司和外包公司却成了吸附其上的寄生虫式的赢家。其乐融融的背后,决定企业败局的关键是企业的心态。说白了,从众心理的作祟,和外部虚浮的营销环境逼迫着企业一步步的走出这条路。
谁更适合做这支推手?
当然,话题回到最初。面对新媒体推广的诱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想当然的置身事外,毫不关心。新媒体的推广形态也确实能够形成企业品牌的第二次传播,甚至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在行业里的影响力。
问题是,谁来做这支推手更为合适?目前,业界普遍的做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企业自己操盘,优点是只有企业最懂自己,缺点是专业的人不一定懂传播这档子事,属于外行人干内行事,另外,细嚼慢咽的推广也会增加一些时间成本,同时造成较高的人力成本。著名的企业当中,像IBM就属于这个类别。而严谨的,循序渐进的作风也符合一向稳健的IBM企业特征。
第二种,也是最为普遍的形态,是外包给公关公司或者已经成长起来的较大的微博推广专业机构。优点是策划能力强,懂的传播的内涵,会在最短时间内造成最佳的效果,报告也漂亮,短时间看比企业自己来做实现的效果更显著。但缺点也依然明显,对于企业产品线,企业价值观,企业要实现的核心理念的不了解,导致推广的层次只能局限在眼球和外围层次上。这类企业当中,杜蕾斯的外包效果是最佳的。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泛泛的层次,更多的都只能沦为食物链顶端的悲剧化身。
第三种,是目前开始流行起来的,通过一些商业媒体外包实现微博推广的企业。通过媒体来管理官博,其实是前两种的一个折中的效果。相比而言,媒体既了解企业,又了解推广。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毕竟媒体不如企业了解自身,毕竟媒体不是专业的推广公司。两方面的折中之后的局面,效果也仅仅处于前两者之间。但是在食物链当中,媒体的身份并不强势,有些媒体的官博维护并不会实现经营的业绩,也可能会作为一些广告和推广的副产品。
外包等于欺骗吗?
最后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食物链之外的最主要养分:用户。
官博的外包和官微的托管,意味着欺骗吗?官博和官微与传统的媒体推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不是一个第三方的出口。这个新媒体的信息,已经被用户想当然的认为是企业自身的,官博乃至官微对于用户信息的交流,早已想当然的当作是企业对其本人的回复和交流。
关键词:微课;高职教育;优缺点
1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可以改造传统教学,促进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了解工作环境以及促进个性化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开发视频教学,虚拟工作环境教学,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的知识目标、专业的职业技能。
自打2010年胡铁生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以来,微课就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进入教育课堂。“微课”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或者某些知识点以流媒体形式为载体,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包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以“主题”形式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的教学资源组成“情景化”、“指向性”较强,十分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微课以其 “短小,精悍,重点,难点,专业性强”等特点,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自2013年以来,微课逐渐应用于高校教学,尤其是“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已经组织进行了三届,通过观察这三届微课教学的参与作品,微课在教学设计、表现形式等方面越来越贴近高校教育的目的,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促进了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之间的完美融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共分为“文史”“理工”“高职”三大类,那么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有哪些优缺点,存在哪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2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优点
1.微课 “短小精悍”,高职学生很容易接受。微课制作的视频一般时间为10-15分钟。研究证明高校阶段的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为9-14分钟,对于微课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将重点、难点分为若干个“点”单独进行学习,与传统的单元化教学不同,简单的内容课上学生可以解决,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有了微课之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解决自己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微课能够有效的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简单来说,职业素养一共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一方面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依靠技能实训来提高职业素养,最后还有企业实习锻炼能提高职业素养能力。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技能实训条件与实际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学生进入到企业之后再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有点晚。而微课教育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问题,纵观“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年来的获奖作品,有的微课作品引用的案例即为实际的工作环境场所,例如2015年一等奖作品“气缸密封性能检测之气缸R缩R力检测”在视频中就是一个实际的工作环境,其中的工作习惯,职业技能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视频中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对于这些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能够得到了解。
3.微课对于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有些危险性的行为,可以用微课中的动画来进行讲解,既能够展示错误案例,又不是实际操作,这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2015年全国微课比赛一等奖作品“导游沿途讲解常见问题与应对”对于导游在沿途讲解的过程中有些错误的动作示范,使用的是动画效果,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一直使用的是正规的动作,这就对学生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能够注意操作的正确与否。
3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缺点
1、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管是从普通高中还是中专等学校升到高职院校的,普遍的情况是自制力较差,学习习惯等并不是很好。微课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互相配合的一个过程,教师制作的微课,学生是否学习了这并不是教师可以控制的,而且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并没有课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有些高职学校进行的慕课教学,部分学生慕课视频都没有完全看完。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师制作一节微课的精力要远大于一堂普通课程的,效果却并不比传统教学会好很多,这就会打击部分老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
2、现在高职教师制作微课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以教学为目的,而是以大赛获奖为目的。自“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展开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把精力应用于制作一堂各方面都接近于完美的可以吸引评委老师兴趣的微课,而忘记了微课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才是根本,举行全国性的大赛是一种趋势引导,而不是制作微课的根本目的。微课要真正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是要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在观看微课的时候让学生有所思考,这样的一堂微课才是成功的微课。在高职教育中,并不是以你制作了多少微课,或者是多少微课获奖为评价指标,而应该是以到底多少节微课应用到教学中去作为一个评价指标。这样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根绝学生的接受水平,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行调整才是最佳方案。
4 结语
微课教学最先应用于中小学教育,近几年来才在高校中得到发展,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引入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其中的优势是明显的,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但其中的缺点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自主学习,如何端正高职教师制作微课的态度,这都是微课教学在高职教育中遇到的难点,高校微课的建设,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为微课在高职中的发展展现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郑湘湘. 浅析微课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14):143-143.
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现今,各个媒体都在强化互联网思维,不仅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而且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不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渠道、平台、内容、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正在通过强化媒体融合的手段,着力打造手段先进、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同时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优势
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传媒产业的又一次革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个性化突出、交互性、数字化、表现形式丰富、受众选择性强、信息更及时等新特点。以微信为例: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柄利剑,用户已超过4亿人,其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早已超越了传统纸媒。
例如:2015年2月7日中午,《阿拉善新报》微信公众平台了一条寻找巴彦浩特失联孩子的微信,消息一经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大家在转发微信的同时也在评论:“孩子快回家吧,妈妈都是为了你好!”“有看见过孩子的人快点告诉家长!”“大家快点扩散,让孩子早点回家。”等等,阅读量超过3万。7日晚,巴彦浩特13岁小男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找到,安全回家。
在“万物皆媒”时代,一部手机、一台相机就能成为一个自媒体。传统媒体想要保住自己的阵地,想要在新兴媒体兴起的战役中反败为胜,就应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虽然新媒体在诸多层面具有优势,但是,新媒体并没有颠覆“传统媒体”的概念,而是回归了媒体的本质,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同时也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型媒体的缺点也很突出,新媒体逐渐成为谣言的“主战场”,其危害性也逐渐显现。传统媒体相较新媒体,在权威性、公信力方面,仍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所以,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二、媒体融合的发展策略
从2014年开始,为了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放眼全国,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早已在大势趋动下深入推进,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现在已探索出一套相对成熟、可供我们借鉴的发展模式。就《阿拉善日报》而言,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中,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目标
《阿拉善日报》必须适应新兴媒体个性化、分众化、碎片化的新特点,加快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在服务受众的同时,不断满足受众的新需求。首先,要着力强化采编人员的互联网思维,创新采编流程,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谓互联网思维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内容、技术手段和用户需求这三个关键点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方式,发展新网站(报纸和新媒体聚合平台)、移动客户端(APP)、微博、微信、微视、户外电子阅报屏等新产品。最后,要在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的同时,加强内容建设,优化内容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从而切实提升《阿拉善日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2.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内容
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当下复杂的舆论环境,按照中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和“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阿拉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刻不容缓。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盟委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结合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媒体经验,立足本地实际,阿拉善日报社形成了推动党报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方案,拟用两年时间,分两步走,建设集报纸、网站、新媒体矩阵和户外电子阅报屏为一体的新型新闻生产和传播平台。
结合自身实际,阿拉善日报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展:拟以现有的全媒体数字采编平台和“阿拉善日报网”“阿拉善新闻网”为基础支点,融入多个新媒体平台,建设集新网站、移动客户端、微X和户外电子阅报屏为一体,可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聚合性大媒体平台,将主流声音和信息服务拓展至所有传播渠道,着力打造最具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本土化新媒体平台。
因新闻报道在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后,受众可以及时跟帖反馈信息。因此,阿拉善日报社在融合新媒体时,要紧握“用户理念”,通过了解受众需求,进行策划,这意味着在栏目和内容制作中,要加强用户体验,例如互动体验,从而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可以说,“用户至上,体验为王”是纸媒在内容制作中应该牢牢把握的“八字箴言”,所以阿拉善日报社要积极引导受众参与到融合新闻的报道中。在注重互动的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关键词、超链接等内容,不断提升新闻的服务品质和用户的体验效果。从而打造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的主流媒体,在引导舆论和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新媒体是项“技术活”,发展新媒体,实现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新媒体平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有不少难题待解。阿拉善日报社在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惑。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然而目前,所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人才招不来,招来留不住,留住不长久。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还是要靠解决编制、提高待遇、优化环境等留住人才的政策支持。因此,发展新媒体,首要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给予人才配置方面的倾斜政策,保障人才伍建设跟得上,新媒体发展才能实现。
同时,作为以技术为支撑的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平台,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形成保障新媒体发展的投入机制,使新媒体在引导舆论、促进发展、服务民生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