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5:58:50
导语:在德育基本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案设计 基本要素
一、引言
现在高中课改开展的有声有色,很多学校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作为课改的切入点,其中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探究学习成为一大亮点,在实际编写学案的过程中,我也做了积极尝试,和总结。编写设计学案,应依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先学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定。应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前提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运用的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案的编写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二、 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课堂目标的确定是在教案编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对课堂目标再做适当的调整,也就是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备教转化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教案重教师讲什么,如何讲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在确立目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以下几个要求进行:严格按照课标要求来确立,严格按教材的内容,严格按考纲要求,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 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
(一)学案中知识的整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较为合理的体系。这里的知识是指一些简单的,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就能独立完成的,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必须对学情作充分的了解,对学生自学已经能够掌握的,教师以检查、自学成果展示等形式了解自学状况。
(二)自学中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疑惑的地方,及教案中的重难点是师生互动的重点。
对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疑惑的知识点,教师对教情应该有所把控,知道哪些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兵教兵的形式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背景、讲思路、讲方法、讲变式,讲规律的。
四、学习过程的设计和掌控
科学有序地设计学习的流程和学习方法的引导这是学案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学案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六步自学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
(一)标。学生自学的第一步,就是标明文章的自然段的序号,为后面的交流、讨论、讲解做准备。
(二)圈。学生在初步阅读教材时,用圆圈本课的生字词,短语,能根据上下文解释的解释,不能的查找工具书解决。
(三)点。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重点段落、长句子,用着重号把它们点出来,分析它们在段落中或文中的作用、含义,学生可以借鉴学案中知识点讲解部分,探究清楚问题。
(四)勾。学生在阅读中用横线勾画出文中优美的、写作、口语交际中实用的语句、句型或段落,熟记它,或是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或在书上旁批,仿写。
(五)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波浪线划出不能理解的段落和句子,在自学展示之
后的问题收集的过程中把疑难、疑惑的地方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
(六)写。学生初步阅读完文章后,将文中主旨大意用学过的句型简明地描述出来。这样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还可以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等。
五、问题呈现、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自学中的问题经过快速地梳理之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达成“兵教兵”的学习模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互相探讨,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兵教兵的目的,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潜力,有很好的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学生积极性 教师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商务英语的媒介交流作用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一门专业性的语言,商务英语与通用性英语共同的成为了我国英语教学的主流。商务英语的教学主要有实践性的教学与专业知识的教学,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商务人员的数量以及质量方面都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教师主要采取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强,并且学生在总数上比较多,这就使得在进行单独性的活动中浪费了很多的实践,这就给教学的设计带来非常大的工作难度。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商务人才的数量需求以及质量方面具有更加严格的需求,为了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能够认识到商务英语学习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的实际用途,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定位,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明确的现象,也就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只是将应付考试作为首要的目的,因此对于课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知识的学习以及获取缺乏主动性。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重要学科,学生需要在学习动机上进行明确的定位,最终实现未来的职业规划前景更加的广阔。
二、教师的专业性素质
1.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商务英语特点的突出。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选择更加具有专业性的教学材料和教学的方法。从目前的教学发展来看,由于商务英语的实际目的性以及社交性非常强,这就使得在商务会议以及商务谈判等商业活动之中来实现目的性的突出,语言作为结果获取的重要桥梁,恰当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艺术对于商业活动的促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面对如此激烈的商业竞争,商务英语自身的目的要求具有更加注重的作用,商务人员需要认识到商务英语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能够实现社交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实现交易服务,因此,在实际的商务活动过程中,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说服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但是其必须以客观的事实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需要避免发表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言语,提高总体工作的效率性。在实际的商务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实践的紧迫性,进而就需要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来实现通畅性的交流。此外,由于商务活动非常的注重礼仪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社交体系,进而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性以及快捷性。
2.更加的注重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输入与输出。在商务英语的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吸收以及输出方面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知识输入主要就是实现目标语言学习内容的掌握以及不断的应用联系;而所谓知识的输出则是为了能够实现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而提供的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文本知识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时间相应的缩短,这对于商务交流技能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限制作用。总而言之,知识的输出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和空间来进行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训练,诸如,到工厂或者公司等相关的商业机构进行见习、实习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不断的充实其专业素质。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教师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其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联系,进而实现经验的不断丰富,通过小组学习或者是实际见习等方式来不断的丰富自身的能力与经验,最终培养出符合时展的专业性人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牢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与义务,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来进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上的不断变化。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则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上的不断调整,通过教学重点的不断安排变化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保障,最终培养出符合时展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获得值法原理 多要素集成 综述
一、引言
获得值法(Earned Value Method, EVM)是一种综合的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应用获得值法可以通过计算项目费用和进度偏差,绩效指数,使项目管理人员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并预测项目完工时间和费用,在未来能否盈利。它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或项目团队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正确行动确保项目的成功。现在,许多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权威们都认为“获得值管理系统”将会发展成为21 世纪项目管理的主导性方法之一。随着EVM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对传统EVM的改进方法。本文对EVM基本原理和多要素集成的改进方法进行综述,指出今后研究和应用该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获得值法基本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获得值法是通过对整个项目或工作包的计划价值(PV)、完工预算(BAC)、实际费用(AC)、获得值(EV)这几个基本数据以及对费用偏差(CV),进度偏差(SV)、费用绩效指数(CPI)、进度绩效指数(SPI)、完工估算(EAC)、完工时间估算(TEAC)的计算,来监测项目进展情况并预测完工费用和时间。
获得值法的基本计算指标如下。
(1)PV:按时间分段的预算基线。它是在某一时点,按照经批准的工期计划和预算,对应完成工作量的累计投入资金值,也就是给定时间点需完成工作的价值。
(2)BAC:活动,工作包或项目的总基线。它是完成所有工作的总预算,因此从图形来看是PV的最高点。
(3)AC:给定时间的实际完成活动,工作包,或项目并获得相应价值的实际费用。
(4)EV:完成给定时间点的工作的预算。它是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即根据批准认可的预算,到某一时点已经完成的工作所需投入资金的累计值。
监测指标如下。
(1)CV:用来衡量预算与实际完成工作的相符程度,CV=EV-AC, CV0则费用超支,CV=0则费用使用情况与原计划相同,CV0则费用有结余。
(2)SV:用来衡量实际进度与工期要求的相符程度,SV=EV-PV,SV0则进度落后,SV=0则进度与计划相同,SV0则进度超前。
(3)CPI:用来衡量实际完成工作花费与预算的相符程度,CIPI=EV/AC,CPI1则费用由结余。
(4)SPI:用来衡量实际进度与工期要求的相符程度,SPI=EV/PV,SPI1则进度超前。
以上监测指标存在的问题是忽略各项活动的关键程度,从项目整体分析,在SPI的计算上会产生一定误差。
获得值法预测指标如下。
(1)EAC:对项目完工所需费用的预测EAC=AC+(BAC-EV)/CPI=BAC/CPI,这一公式是比较常用的EAC计算公式。
(2)TEAC:对项目完工所需时间的预测,TEAC=SAC/SPI,其中SAC为计划完工时间。
以上监测指标存在的问题是完工时间预测是基于SPI的到的,而从SPI计算公式来看无论项目进度怎样,到项目趋近于结束时由于EV趋近于PV,所以即使项目进度落后,SPI值也会逐渐接近于1,不能准确反映项目进展情况。
三、多要素集成的获得值法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全寿命周期的费用最低,戚安邦指出项目的完工质量和资源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项目完工时间和费用,朱进、戚安邦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使获得值法实现多要素集成管理。
1.五值法
朱进提出的五值分析法将项目的施工方和业主加以区分。获得值法是由美国国防部作为业主即投资方而制定的费用进度联合控制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施工方的利润问题。朱进提出通过在获得值法原有的BCWS,BCWP,ACWP基础上引入BCWS2和BCWP2的方式将施工方的利润引入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中。其中,BCWS2是施工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工作范围,编制的完成合同内所有工作的计划成本。这个数值决定项目的利润率,是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BCWP2根据实际工作量和BCWS2计算得来,与ACWP相比较得出利润偏差。
2.质量获得值法
戚安邦通过探讨项目成本、工期与质量的集成管理方法,提出了一个三要素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的雏形,用质量指数作为中间变量,将获得值转换为已获质量价值,在预测项目完工时间时,使用已获得质量价值可以将修复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的返工而造成的项目工期延误考虑在内。冯冬梅进一步指出用各项活动的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作为项目质量指数求项目质量偏差。傅鸿源等通过构造一个模糊层次分析的质量评价模型,用层次法确定各项活动的权重,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项目质量指数,评价工程质量,并运用质量评价结果修正获得值法。孙满江在获得值法中引入实际质量成本额QACWP,它等于质量成本帐户上的总费用,通过比较QACWP与ACWP得到质量执行效果指数来分析项目质量情况找出改进方案。
四、综合评述和研究展望
为使获得值法成为一种多要素集成的项目管理方法,学者们提出了五值法,质量获得值法,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综合财务,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统计等多方面知识,如何将这些有效地结合是获得值法成为多要素集成管理方法的关键。此外根据目前研究来看,获得值法的发展趋势是多要素集成的项目管理方法,集成了包括利润,质量,工期,费用等多项要素,在具体应用中应有所侧重。例如在工期相对重要的国防项目中,在应用获得值法时可以为保证工期而调整费用;在工程质量对日后维护影响较重要的项目中,可以重点考查项目质量获得值。
参考文献:
[1]朱进.挣值法在施工单位中的应用[J].管理世界,2008(10):68-69.
[2]戚安邦.多要素项目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70-75.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单位责任 素质观念能力
引言
湖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县级电力公司是这管理模式的第三级,也是基础。三级单位专职安监员与一、二级单位安监专责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着重点不同点在于:一、二级安监专责对安全工作管理是线状垂直管理,而三级单位安监员对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片状全面管理。由于管理工作着重点的不同,就决定了各级安监员的要求不同,一、二级单位安监专责的素质要求是精,而对三级单位安监员的素质要求是全。笔者在县级电力公司担任安监员有6年,我从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中体会到:对三级单位安监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有:
1、责任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责任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荣誉,他来自对集体每个成员负责,是人性的升华。在一个企业里,不乏有能力与有责任的员工,但同时具备既有责任心又有能力的员工却不多。电力企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性的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安全员,他肩负的责任重大,既要担负安全管理责任,又要对每位员工的生命和作业行为负责,同时还须能承担高于常人风险的能力,作为一名安监员,就应该培养自己具备把责任与能力有机结合的素质,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接受责任、能力及风险的共同挑战,工作中的严肃与较真,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同事和朋友作业行为与生命负责,在工作中得罪与被同事、朋友误解,那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认,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有能力又无责任感的人,则是对自己及所承担的责任,是莫大的亵渎。每个人把自己的责任与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就最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敬业精神
安全工作是一项既要腿勤又要脑勤的管理工作,无论晴天雨天,无论寒冬酷暑,无论正常上班还是放假休息,白天只要有检修作业,安全员就得到工地督查,纠正工作中员工存在的各种违章行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一天跑2-3个工地,行车100多公里是很平常的事情,严冬酷暑,风里雨里,从泥泞山路赶到工地也是经常的事情。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总结督查中发现的经验与教训,使之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没有良好的身体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安全员的职责。从2006年至今,五年多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工作日志记录,每月的出勤日平均是27.6天。没有良好的身体很难做到。
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安全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安全员要与不同性格、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素质的人打交道,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因此安全员必须热爱安全工作,具有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激情,也就是要有敬业精神。当发生外人触电伤亡事故时,就要求安全员在最短的时间里到达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一种敬业精神,是很难做到的。敬业是一种责任精神的体现,一个有敬业精神的人,才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自己也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在我当安监员的几年里,不管是在工作时间,也不管是周休日还是晚上,总会根据当天检修工作量的大小,合理安排作业现场督查顺序与行车路线,尽可能多的督查作业现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3、丰富的安全知识
安全监督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求安全员要有丰富的安全知识,这里包括:要熟悉国家安全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和标准等知识;要知道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相关安全生产、施工的专业知识;要熟悉应用事故现场勘验技术及应急处理措施;要经常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例如:2006年8月19日下午,我接到一个供电所长电话:某街道发生一起有线电视维修人员触电受伤事故,伤者已经送医院抢救。接到电话后,我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随即赶往事发现场,到达事故现场后,我仔细勘察事故现场情况,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认为此次发生的有线电视维修人员触电受伤事故与我公司无关,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一个用户的电视机前一天被雷击烧坏后,用户没有拔掉电视机电源,电源通过电视机的有线电视馈线反送到有线电视主线路放大器上,维修人员检修中,触及电视馈线而触电受伤,触电只是此次事故的第一次而且属不严重受伤,真正造成维修人员重伤的原因是高空坠落。事后县安监局和县广播电视局经过现场勘察,也认同我的推理。通过这件事,我作为一名安全员到达事故现场,不急不躁,仔细勘察现场情况,不放过任何丝蛛丝马迹,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提供有效的证据,避免了公司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为今后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预防措施。
4、职业道德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安全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工作中,要刚正不阿,秉公办事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人信服,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安全员应该坚持原则,不讲私情,坚决制止任何不安全施工行为,奖罚分明,严格按制度办事,在处理事故时,要做到“四不放过”不怕得罪人,以坚持原则为己任。在几年的安全工作中,在作业中因为违章被查处、通报批评和处罚的人当中,不乏一些所长和副所长,也不乏一些我的好朋友,这些被处罚过的员工,对我的工作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我的工作,从自己经常习惯性违章,到提醒和纠正别人的违章行为,把自己的安全意识得到质的提高。
作为一名安全员,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员工违章时,安全员要耐心地教导,违章者却毫不理解,进行处罚时,受罚人会有抵触情绪,产生误会,安全员就应该有豁达的性格,在工作中做到巧而不滑,智而不奸,踏实肯干,勤劳愿干,要具有“大肚能容天下事”之风范,要有苦中作乐的毅力,要时刻激励自己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所查处的多起违章行为中,没有一起夹杂过个人感情恩怨,全部做到实事求是,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5、安全员应树立“保护神”的观念
安全员责任重大,良好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是广大员工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要做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他人的安全负责,以保护员工安全为工作目标;同时要做到“四会”,即:“会学”:在学习内容上有取舍,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会查”:在一般人的脑海里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安全员的工作就是抓违章,其实不然,抓违章仅仅是安全员工作的一部分,安全员的工作还包括管理、监督、服务和指导等多方面;“会说”:对查到的违章行为,要把违章的危害性说到点子上,让违章者的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有认识、有提高、拒绝违章;“会抓”:要抓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要当好员工安全生产的保护神,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与虚心好学的精神,我对变电运行的业务不是很熟悉,每次我到变电倒闸操作现场督查,总是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与督查,发现倒闸操作中有什么疑点,就与操作人员互相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6、要有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安全员,要有较强的处理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要在不断得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在我担任专职安全员的这几年里,由于供电线路烧断而引发的部门居民家中的家用电器被烧坏的供电责任事故和农村用电不当造成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每年都要发生数起,家里死了人或者东西被烧坏了,群众的激动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处理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不够,就很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在过去所发生的供电责任事故的处理中,我凭自己所拥有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事故的处理中完满地解决了问题,受损的居民用户也比较满意。2009年7月30日,我接到一起外人触电死亡报告:一村民在使用机具抗旱时触电身亡,在接到报案后,我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取证:这是农网改造已经完成的村组,农网改造中,电力部门为每家每户安装了漏电保安器,该用户把漏电保安器自行拆下,换上闸刀开关,把自行拆下的漏电保安器和闸刀开关灭弧罩丢弃在开关板下方的地上,在用户抽水抗旱的水塘边,电力部门安装了带有漏电保安器的电能计量装置,专门供村民抗旱使用。死者没有使用这套装置,而是从家里牵来供家庭照明使用的破了皮的普通电线,采用放地爬线的方式用电,使用中不慎触电身亡,其家属到电力部门无理取闹要求赔偿,在处理这起外人触电死亡案件中,我运用湖南省经济委员会、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的通告》中“临时用电必须使用带漏电保护器的配电箱并有人看管;严禁使用挂钩线、破股线、地爬线和绝缘不合格的导线接电。”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维护企业的利益。
时间:2013年11月25日
参会者: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副主任高春林、浦发银行北京分公司王晓健、北京市东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司徒晓南、亮点设计中心总经理金怡、北京国华文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高级经理罗勤、瞭望投资公司总经理杨璧碹等
主持人:《创意世界》杂志执行主编管文明
主持人: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议题是“探讨创新孵化器平台构建的要素与机制”。我们在接触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发现融资难依然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因此我们希望搭建一个金融、中间机构和中小企业间的融资的对接平台。那么,搭建这样一个创新孵化平台需要哪些要素,如何做到投资机构和企业的顺畅对接,什么样的运营机构才能有效觉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精准把握和充分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需求?这是本期“创新大家谈”邀请各方前来探讨的话题。
浦发银行北京分公司 王晓健:实际上偏早期的中小企业尤其是轻资产企业一直是授信的难点。银行贷款的企业一般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有产品,第二是有市场,第三是有利润,第四是有资产,第五是有品牌,第六是有前景,第七是有技术或者叫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第八是有信用,最后是有来源。一般有以上条件的容易获得信贷,而条件不好的就不容易获得信用贷款。所以针对早期的中小微企业,浦发银行开发了创新产品“五宝一厂”,即银元宝、银链宝、银通宝、微小宝、投贷宝、信贷工厂5种模式。如果企业在早期,我们建议还是走一段“流水”,让银行对企业有一定了解,这样企业更容易获得信用贷款。
另外,人们对企业融资有一定的误区,我们的企业一般是在缺钱情况下去做融资,实际上这个时间段去拿贷款是对企业不利的。应该是在企业做好资金安排、资质相对不错的情况下去申请贷款,才是合理的。
北京国华文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罗勤:可以说国华担保扮演的角色是文创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一个桥梁。我们的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因为我们的定位是做首都文创企业担保的第一品牌,所以我们把侧重点放是在文创企业上。文创领域细分为九大类,但每一类的特点和产业链条都有不同,而且产业化程度和市场认可度都有很大差异。银行融资要具备的“九个有”,这也是我们核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一刀切,而要找出各自的特点。我们针对细分行业,做了电视剧行业的“聚宝通”的产品,演出行业“演出通”的产品,设计领域“设计通”的产品等等。我们每做一个产品,都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比如我们做的“设计通”,因为设计行业传统上称是买图纸的,他们很难从银行拿到信用贷款。但我们认为这类企业一般比较稳定,为了设计的产品更好的落地,我们会贷给它资金。它可以拿这笔资金自己去找加工,然后按它的要求来做。
北京市东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 司徒晓南:我们很关注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和多家银行商讨了一些我们专属的创新融资产品。我所谈的创新,是对于能够贷款条件的创新。比如说,我们服务中心和浦发银行共同设立的金融产品有三条标准,都很直观。第一是这个企业接受过股权投资,我们会按照股权投资总额60%,上限500万元匹配信誉贷款。第二这个企业是每年度的中关村“瞪羚展翼计划”成员,可以匹配上限500万元信誉贷款。第三是企业接受过各级政府财政奖励、补贴的,可以匹配上限为300万元的信用贷款。
东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除了设立这些标准以外,也在引导着企业如何借到钱。就像浦发银行的同志所说的,企业在缺钱的时候去借钱,是不对的。如果企业在年度现金收入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尝试着去贷款。第二是企业的账户可以在你所贷款的银行开一下,走一走流水,让银行了解你。去银行贷款有很多路子、很多技巧,企业可以到我们的服务中心资讯一下,会解决很多难点。
了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璧碹:首先,了望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模式。我们的团队12年来一直专注于服务金融行业,也就是在这一领域中没有比了望做得更专业的,这是我们的优势。第二,我们从传统营销模式晋升到数字营销模式,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虽然银行对我们的信誉各方面非常看好,但是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了望在融资上并不成功。正像国华文创罗女士所说:像纯粹服务类机构,实际上是缺少一个能让创投机构一眼能看到的亮点。什么样的模式是不能替代的,是创投机构更感兴趣的。所以我们目前正在做出调整。非常感谢国华文创罗女士的建议,感谢这个论坛给了我们与创投机构沟通了解的机会。
亮点设计中心总经理 金怡:我们是国华担保成立后第一个成功放贷的企业。我们正处于企业初创阶段,还是很缺乏资金的。我们是一个设计类创意产业园,算是有实体的,这跟一般的设计企业还是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在贷款方面还算是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园区里的真正设计类企业,特别是在我们举办的设计沙龙中有很多个人设计师,他们贷款还是很难的。如果他只是卖图纸,生产出的产品可能只达到他所设计的30%或50%。而有理想的设计师都希望他的设计图纸产品化,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原创设计商品店,一方面签约了一些设计师,一方面帮一些没有太多资金能力的设计师,把他的设计产品化。他的这款产品设计只签给亮点,由亮点把它产品化后推到市场,去做品牌推广。我们拿这个品牌出来,再去申请贷款。这样,担保公司一看是亮点担保的,就会增信。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和国投文创探讨,还需要得到大力支持。
关键词:行为尺度;物理环境;慢行系统
Abstract:A humanized planning and design comprises two aspects, i.e. (1)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a space, and (2)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peopl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design of the Hefang Streat, the part of Qinghefang historical culture district, in four aspects: spatial restriction, seat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evaluate generally the level of its humanization design by incorporating the humanization design indicators of commercial streets we built and the data information we investigated. Eventually, as for its deficiencie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design improvement in hopes of its meeting the need of pedestrians to the maximu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behavioral scale;physical environment;pedestrian spa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7-21(6)
1引言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脚步,商业街也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购物场所到聚购物、展示、观览、社交、娱乐、餐饮于一身的综合体的演化过程。从人性化设计思维来分析,只有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才能使商业街成为了公共活动最频繁、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场所,真正化身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空间和城市形象的精华所在。
本文以城市设计的实践教学与设计实习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建立商业街人性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实地测量、记录与人员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杭州河坊街进行细致的调研,再应用软件进行相应的图片处理及数据分析,在研究河坊街设计的基础上对其人性化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河坊街保护整修工程于 2000年4月动工,2001年10月18日正式竣工。改造后的河坊街,成为了粉墙黛瓦、飞檐雕窗、旗飘灯摇、热闹有序的传统商贸步行街区。保护整修后的建筑,其门窗、牌匾、壁挂、灯具以及桌椅板凳、屏风茶几、楼道扶梯无不透出清末民初以来历经百余年的久远气息。在河坊街还恢复或引进了一批杭州城及外地的老字号特色店铺、艺术馆、博物馆,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带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的良性循环,增添了展示传统生产、交易模式的独特风景线,对一些缺少文化内涵的店铺进行调整、清退,形成了餐饮文化、药文化、茶文化、古玩艺术、市井民俗、建筑古迹等六大特色。
研究结合已有的商业街舒适性设计评价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从行为尺度(空间限定、逗留空间、建筑与步行环境的融合)、物理环境(建筑环境和交通)等几个方面建立对商业街人性化设计的评价指标。
2空间限定
商业街作为一个购物、休闲场所,其空间格局应以商业价值的实现者――人的行为活动为基准,体现人性化设计。当街道空间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时,人们就可以怀着稳定和舒适的心态进行各种活动。创造一个充满舒适感的空间,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考虑:步行的距离、街道的比例与尺度、起终点空间限定。
2.1步行的距离
步行作为商业街的主要交通类型,有利于人们的交往和社会活动,为满足人性化的要求,步行街必须要有一个适宜的步行环境,才能让步行者真正的达到自己的出行目的。步行者因为体量、心理以及步行目的等原因会选择不同的步行路线和步行距离。调查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400~500m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儿童、老人和残疾人来说,合适的步行距离要短的多。同时人们在进入商业街后,看见远处没有异常时就会在看得清处进行走路、购物、娱乐等活动,这是一种源自人类视觉的安全感。我们一般认为:人眼分辨率,即眼睛能够分辨两个相邻点或线的能力,通常以刚能被分开的两点或两线对眼睛瞳孔中心的张角来表示,是6分,即0.1度。按照这种理论,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另加鞋厚度为1.69米,要想被“看清”,相对观测者的观望距离不应大于L=968米。这个长度是理想值,实际情况还要受城市结构、经济水平、中心地级别、车辆等因素的影响[1]。
2.2街道的比例和尺度
街道空间面积的大小、造型和人体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尺度。这种关系是决定街道空间特征,以及行人产生何种亲身体验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处理好空间比例与人体尺度的关系,产生宜人的空间感,才能满足人的行为特征,从行为尺度来体现人性化设计。购物行人横向关注范围一般在10米~20米之间,当街道宽度控制在10米~20米之间时,才可引导消费者顺着“之”字形来回于街道两侧进行购物。这更大程度地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购物过程中的舒适性和趣味性。而街巷的尺度通常通过街宽W与围合它的建筑高度H的比值来描述。比值不同,人们的空间感受也就不同。表1采用了街道平均宽度和建筑平均高度的比值来反映空间给人的总体感受。处理好W、H和人这3者之间的尺度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街巷空间[2]。
当建筑高度与街道的宽度比例为1∶1时,街道与两边建筑高度之间的空间保持相对完美的平衡,人在街的另一端,其45°的圆锥视角可覆盖对面建筑物从底部到顶部的全部立面。在高宽比为1∶3时,覆盖建筑物的锥形视野的角度将缩小至18°,街景的闭合感非常低,且建筑物立面细节部分的显示开始消失。建筑开始充当空间边缘的作用,而不是作为一个包含空间的垂直面而存在。所以街道高宽比在1~2是比较理想的数值,并以不超过3为宜,从而可以判定建筑物的适宜高度。
河坊街为带状步行街中的单一线形商业街,即商业设施沿一条道路展开,西起吴山广场东至中山中路。街道的长度测量值为460米,远小于968米。这个长度对人们来说是一个步行的适宜距离,使人们以一个稳定的心态去游逛和购物。河坊街宽度的测量值为12米,处于10米~20米之间,会让人们自由地选择行进路线,如“之”字形。其街道界面组合合理,街道空间尺度恰当,建筑基本以两层为主,面向街道,檐口高度基本一致。
如图1所示,利用PHOTOSHOP建立几何线,并用度量工具求得以上A、B两条垂直线的参数分别为:W:00.00,H:19.88;W:00.00,H:81.86。已知作为参照物的同学身高(包含鞋高)为1.75米,利用三角形相似定理,求得河坊街两旁的两层建筑高度为7.2米,街道的宽度为12米,则W/H=1.67,处于1~2之间。由表1可知,河坊街既有比较舒适的封闭感,又满足了现代步行空间的需求,同时产生了舒适的外部空间。这使河坊街具备了形成一条为人们同时提供饮食、购物、休闲、观赏的历史文化特色街的必要条件。同时,街内明清时期传统的双层民居建筑与留存至今的几处高许些的西洋建筑错落有致,如图2所示,并且不存在巨形体量的现代商铺。
2.3起终点空间限定
建筑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因为人类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完成。通过围合、分隔、渗透、延伸、泛化等空间限定方式来塑造人们所需的各种使用空间。商业街作为一个驻留行人进行购物观赏的空间更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街道前后同样需要空间限定物来标志其起终点。商业街的出入口可设置灵活性路障或踏步等,使街道形成一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起到框景作用,其本身是街道空间的重要景观,同时也是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起着组织与引导空间的作用。对于商业步行街来说,起终点的限定物还起到将步行购物空间与车行交通空间隔离的功能,为步行者提供一个比较安定与舒适的步行环境。
3逗留空间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基本的线性开放空间,是人们公共活动的场所,为保证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让其成为富于活力的街道,必须改善街道逗留场所的条件,鼓励人们在街道上停留较长的时间。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的“边缘效应”中指出人总是倾向于站在建筑物四周等空间边缘,因为背靠建筑物既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保持私人领域,同时又能注视周围各色各样行动着的人们。阴角空间是指在领域上包围广场,包含于内侧之中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阴角空间的创造来满足人的这一行为需求。阴角空间的创造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建筑物后退形成显性后退,创造出小广场等供人们停留和休息的小空间;另一种是利用连续柱廊等手法形成隐性后退,在保证步行街导向性的前提下,既创造了休息空间,又协调了高大建筑与人之间的尺度关系(如图3所示)。
在满足人的“边缘”需求同时,也要考虑休息设施的设置对步行者的重要性。关于人步行疲惫感的研究显示,青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60~70米/分钟,疲劳间歇期为30分钟左右;老年人和儿童步行速度约为40~50米/分钟,疲劳间歇期为20分钟左右(如图4、图5所示)。规划者在商业街的设计中通常通过路线的丰富与空间景观的变化来延长人们在街道内购物的停留时间,以实现商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再者,人们在空间尺度适宜的步行街,也会无意识地“之”字形来回于街道两侧的商铺,因此根据以上的平均时间间隔可折算出以30米的间隔布置专门的休闲座椅为宜,最大间隔不要超过120米。
4建筑与步行环境的融合
舒适的步行环境不仅与街道的空间有关,同时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也是非常重要。建筑与街道的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控制建筑的体量与形式,以使街道有宜人的尺度和空间形态,以及各种建筑材料与街道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相互协调性。
4.1建筑体量与形式
为保证建筑与步行环境的融合,对建筑体量与形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沿街建筑必须进行控制,以保证街道空间中的绿化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临街建筑容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开发时易倾向于提高沿街建筑的高度和容积率,从而形成狭长的空间,影响人们的视域范围,使得街道空间失去宜人的比例。因此应该对沿街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做出一定的控制,让建筑与步行环境相互融合,给人们舒适的感受。
(2)控制建筑的外墙面,以限制和避免在人行道旁边出现高大的实墙面,创造视域上舒适的街道环境。保护街道上的历史建筑,为保护其文脉关系、空间尺度、视线景观而对周围建筑进行协调控制。
商业街的底层立面可强调通透性,使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吸引。通过各个立面的细部斟酌,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激发购物潜力,在创造视觉趣味的同时,减缓步行疲劳,增加购物舒适性。商业街两侧的商铺作为街道两个主要的围合面,是商业街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在讲究各店铺独特个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整个街道的韵律感、与商业街历史文化主题的协调性与整体性。一般来讲,底层建筑立面适当的细部装饰可使人们更好地感知环境,当街景中的变化因素与协调因素大致为1:1.6时,既不会破坏整体性,也不会失去店面的特色,反而会增加商店的个性,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保证了商家利益的同时,也顾全了消费者的心理。
4.2铺装材料
地面作为人们一切活动的载体,首先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地面铺装要平坦,尤其是管道井井盖的处理,尽可能减少与地面的高差变化。在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上也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不同性能的材料。如在南方炎热多雨的地区,应选择吸水性强、表面粗糙防滑的铺装材料;而在北方寒冷地区则应选择吸水性差、表面粗糙且坚硬的铺装材料,防冻防滑、除雪时不易损坏。在地面铺装中还要注意眩光问题。当晴天街道温度在30℃以上时,有反射作用的步行街面的温度还会高很多,应避免使用白色花岗岩之类反射性强的材料做室外步行环境的地面铺装。但也要注意暗色吸光材料在多雨天或阴天易造成阴暗压抑的感受。
其次,不同性质的步行空间,需要不同的地面铺装尺度。大分格的地面铺装尺度,使人们易有快走的感觉,可以调整心理尺度;而小分格的地面铺装适合于人们散步、慢行。另外,可通过地面的铺装来限定空间,标志空间领域,增强识别性,同时考虑美观大方,提高观赏价值。如对地面的图案、色彩、质感的精心设计可以调整步行街街道空间的氛围,并形成整体的尺度感和秩序感,提高了环境的舒适性。地面是空间意义的非语言表达,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古街的开发设计上,其节点的铺装形式应深入挖掘地方的历史文脉,结合开放空间体系形成不同风格的小主题,来提高步行街的文化艺术品位,提升步行者的精神追求。
5建筑环境
5.1风环境
良好的风环境指的是,在某一区域的特定风条件下,人们通过规划、设计手段为自身的工作、居住生活与活动营造出一个安全而舒适的风环境,来满足人们安居乐业的需要。其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规划设计使区域特定风直接产生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小,而对良好风条件加以利用;二是避免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体量与外形设计间接产生的不良风环境。
商业街作为人们频繁活动的场所,良好的风环境是其必备条件。它的实现同样遵循以上两种方式。对应前者,商业街的走向设计要充分考虑区域主导风向。如对北方城市来说,街道走向应与当地冬季风向相垂直,减少冷风沿街廊空间穿堂而过,并尽量与夏季风向一致,以保持夏季空气流动,降低炎热感;而对南方城市,冬季多刮偏北风(北风、东北风、西北风),夏季多刮偏南风(南风、东南风、西南风),主要考虑加快空气流动。对应后者,街道两旁的建筑要采用高度不同的建筑形式,利于街道通风,避免形成街道峡谷,降低风的渠化作用对行人产生的不适感。同时,由于风力的加强会影响向风一侧的步行、休憩等行为,尤其是在缺乏日照的空间里,其负面影响更加严重,表2为风速与行人舒适度的关系。因而,需调整建筑物的尺寸与形状到最佳状态,避免巨大商业建筑物周边近地表空气流动对街道风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2热环境
随着空调的日益普及,其排出的气体对室外热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发明显。同时据有关研究表明,当气温高于12.7℃时,街道公共空间中散步、站立、闲坐人的数量会有相当大的增加。当夏季来临时,如果空调机位置过低,炎热的天气再加上空调排放的热量会大大降低游客的舒适感,并且使休息场所造成拥挤的情况,因此必须对空调机的高度有严格的控制。国家对空调机设置的位置规定为高于地平2米,但其所带来的热影响仍然在人的地面活动范围以内。商业街,一个高密度活动场所,其空调机位置要相应抬高,并尽可能避免空调排风机面向主街道,而应该利用风将热量带走,或者利用树木、水体等降温作用吸收热量[3]。
如图6所示,红色虚线为河坊街的走向,可知街道并不处于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处。因而河坊街具有稳定的气流环境来构筑一个购物、观赏的适宜空间。据调查,河坊街两侧共分布着10条与街道垂直的大、小街、巷,将河坊街的商铺分割成5个区块。街区的路网加速了空气流动,为夏季炎热的河坊街带来了几许凉爽。
5.3日照环境
人们对阳光的感觉是两面的。冬季人们喜爱阳光,夏日人们回避阳光。基于人性化的需求,步行性街道的环境既要考虑对阳光的接受,又要考虑夏季适当的遮荫。对此可以运用植物和建筑设计做到夏季遮荫,如遮阳棚、建筑底层设计成街廊;对建筑高度进行适宜的控制,使街面四季都有阳光照射。同时据有关研究表明,当气温高于12.7℃时,街道公共空间中散步、站立、闲坐人的数量会有相当大的增加。应考虑到夏季步行环境中,各种场合阳光与阴影之间的规律,运用合适的环境设计和植物搭配,适当地改善小气候。
6交通安全性与便利性
交通安全性是指人们在交通过程中不遇风险的一种心理需求。在所有交通装置中,步行者是明显的弱势群体。因此商业步行街设施的设计,必须以步行者的安全性为第一目标去执行,比如通过禁止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进入街内,来保证顾客在商业街内安全通行。为此,世界上有许多商业街通常采取全封闭或半封闭的办法来保证顾客在商业街内通行的安全。全封闭式是指人车完全分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交通管制。一是平面分离,即车辆除紧急消防或救难外,其他车辆绝对禁止进入步行街区;二是垂直分离,即设立高架桥,人在地面上, 车走高架桥,或者汽车在地面行驶,人在地下活动而形成的地下购物街。半封闭式指允许车辆进入,但有所限制, 可以在时间段进行限制或是局部地段进行限制。但要考虑汽车的进出,该设计受汽车道的限制,故其景观上不能完全发挥。与此同时,要避免货运车辆直接穿行商业街,应规划出货车的专用通道和停车场,或者让货车夜间通行,或者在街后绕行。也可在步行街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游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
交通不仅要满足人安全性的需求,也要给人们创造便利的出行渠道。公共交通是顾客到达城市商业街的重要手段,应确保城市公交车中约有50%在商业街周边设有站点,其标准应是保证顾客从车站到商业街的步行路程在5分钟之内。除公共交通外也要考虑自驾游客的需求,设置停车场。关于停车场位置的选择,《商业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在停车场与城市道路之间应设置缓冲区,使车辆借助缓冲区来实现从城市快速交通到停车场慢速交通的转换[4]。
参考文献:
[1]李捷芳.现代商业街规划设计研究[J].广东科技,2008(3).
[2]周芸,曹麻茹.古朴雅致,尺度宜人――岳阳楼景区传统风貌商业街空间重塑设计构思[J].中外建筑,2007(9).
一、教师、学生与教材的独立作用
1、教师的传授与引导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传授作用,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传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底色,就好像纯白色的底子一样,――虽然看不见,却能真实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在此底色上教师可以层层铺染尽情挥洒,把一堂课上得丰厚而扎实。
相较于教师的传授的单一指向,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引导就具有师生的双向纬度。教师视学生的学情适时点拨,于“山重水复”之地见“柳暗花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顾及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能动性,其“引”其“导”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引导的作用越发显著,纳川入海,所有的枝节汇入到教学的主干。使课堂教学既不会偏离主旨又摇曳多姿。
2、学生的吸收与参与
学生应该具有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或者说要逐步培养这种能力。学生吸收知识,好比植物吸收养分一样,最终要把养分有机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吸收不同于接受,吸收是主动的、能动的,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就是参与学习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尤其是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策略为核心的全面参与,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材的呈现与制约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呈现方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策略。新课标指出,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教师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教材呈现方式,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仍然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制约。因此,课堂教学要有效开展,一定要充分考虑教材特点,要善于在教材的框架内自由驰骋。
二、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
1、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整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这种主客二元分离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对立的状态。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了“交互主体性”的概念,认为意识主体是多元的,这就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交互作用,达成相互理解。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态度、信念、策略以及行为方式、过程会影响学生,同样,学生的行为也会影响教师的知识、态度、信念以及策略等的变化。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全程关注与适切引导、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与资源共享。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课程资源的选择,学生的参与和认同,是决定教师上述活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全程关注、适切引导,让自己的行动与学生共鸣。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和资源共享,表明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互相信任和充分尊重的。对话交流,既是言语的交锋,又是思维的碰撞,更有自由奔放的思想与新颖奇特的想象,这一切,被鼓励并受到欣赏,从而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得认识的发展与情感的体验,满足自我潜能发展的需要,实现完整人格的发展。
2、教师与教材的交互整合
长期以来,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流弊。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一字之差,表征着课堂教学的导向的重大转换,体现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与教材的交互整合,首先是教师不能只做教材的使用者,还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制者。其次,教师要把冰冷的教材变成温暖的情感的载体,有知识的自然生成,更有情知的天然融合。
3、学生与教材的交互整合
学生与教材的交互整合,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教材呈现出的包括知识、情感等在内的诸多内容的由衷地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愿意进一步地探究和学习。愿意运用教材内容(或者更深层次的)作为自己表达对事物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或者某一种表述方式。
三、教师、学生与教材的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
要想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有效,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遵循人的认知规律;
教材的编排体系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教师的教学设计也要符合人的普遍的认知习惯和大众的审美要求。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尽量切合学生的儿童眼光和童真思维。
(二)是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一个教学评价问题。怎样的教学才视为有效?是完全按严格意义上的时间、投入、产出三者的比率来看?对于教学而言,对有效的界定应该是多元的。从学生的差异来看,有些学生获得这样的学习结果是有效的,而另一类学生则未必有效(主要作优生与差生的区别);从教学内容达成的效果来看,有时是掌握的知识有效,有时是形成的能力的有效,有时是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因此,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切忌一刀切、单一化的评价教条,从而避免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僵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价值多元与多样。
(三)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的有效不能是短期的,不能以损害今后的利益来获取眼前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应该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追求短期利益,损害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促进人的成长。而成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难考量的,特别是功利化的考量。因此,有可能现在看来效果不大的东西在成长的过程中显示巨大的效用;相反,有些现在看来很有用的却在成长过程效果不大,甚至还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建立在人的发展上,而这个发展,是可持续的,这样的有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质量生成要素 期中教学检查 工程化分析模型 多维交汇分析 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28
Abstract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routine work for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thus playing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cultivating quality. Knowing exactly what to inspect, what to resolve, and then making the feasible action plan for corresponding issues can lead to practical effect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key factors of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scope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and then establishes an engineering analysis model for the problems of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This analysis model relates to two analysis methods: one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rsection for finding problems, the other through a hierarchy process for dissecting problems.
Key words key factors of cultivating; mid-term teaching inspec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rsec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期中教学检查(以下简称中检)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项常态化的重要工作,是本科生培养质量管理PDCA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兼具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和督促功能,①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期中教学检查面临的主要难题
笔者长期从事本科生培养的管理工作,感到在中检工作中存在如下3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难题。
一是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本科生培养工作涉及学院建设的若干方面,中检检查哪些内容或要素,需要仔细斟酌确定,要做到既系统全面又无范围蔓延,既重点突出又无缺漏项。仅凭主观判断来确定检查内容,可能会顾此失彼。②
二是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中检中,各检查者会反映若干问题,由于立场站位、观察角度,以及对教学规律认知层次不同等原因,检查者们反映的问题会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表现为表述各异、粗细不一,在指向上若明若暗,在内容上交叉粘联,难以准确判断问题真伪及其严重性。
三是中检问题的整改措施是否得力。中检找准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制定整改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中检发现的问题往往互相缠绕嵌套,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原因,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表象,这使得从哪切入制定整改措施成为难题。
笔者研阅了10余所高校的中检报告,上述3个问题普遍存在。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需要找到一套科学的分析模型或方法,有效解决这3个问题,提高中检实效。
2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检查内容
中检是对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活动的全面检查分析。确定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首先要搞清本科生培养质量有哪些生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生成培养质量的路径机理。笔者基于多年本科生培养管理经验,总结提出如图1所示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关系图。
如图1所示,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共10个。根据各要素在培养质量生成路径上的位置,分为规划设计要素和组织实施要素两类,组织实施要素再细分公共基础要素(“指挥管理”)、支撑要素(包含“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等3个要素)和直接要素(包含“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3个要素)等3个子类。
10个要素相互作用生成本科生培养质量。3个规划设计要素不直接生成培养质量,而是通过作用于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7个组织实施要素中,3个直接要素共同作用直接生成培养质量,3个支撑要素通过作用2个直接要素间接生成培养质量,公共基础要素直接或间接生成培养质量。
从检查全覆盖角度,中检内容应覆盖生成培养质量的10个要素,但由于3个规划设计要素是通过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其存在的问题将在培养实践活动中暴露,故笔者提出将中检内容界定在7个组织实施要素上,即中检当且仅当检查“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和“指挥管理”等7个方面。
3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开展多维交汇分析,找准中检问题
确定了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后,管理者马上面临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的问题。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多维交汇分析法,通过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严重性分析,确保找准中检问题。
3.1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笔者按照“定向”、“拆细”和“去重”等 3个方法步骤,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定向”是指对照图1,确定每个问题的指向要素;“拆细” 是指对于指向2个(含)以上要素的问题,进行拆细,使拆细后的每个问题只指向1个要素;“去重”是指合并某个检查者反映的相同或相近问题,使相同或相近问题在该检查者只反映1次。
在问题“定向”过程中,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问题描述要尽量定量,不能定量则须定性,无法定性则不提。二是,舍弃未找到指向要素的问题描述。
3.2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严重性分析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要根据问题的指向要素、聚焦度和检查者权重等3个属性,综合判定问题严重性。判定规则如下。
问题指向要素。严重性排序为直接要素>支撑要素>管理要素。直接要素中,“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支撑要素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
问题聚焦度。反映的检查者越多,聚焦度越高;聚焦度越高,则问题越严重。
检查者权重。按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排序越靠前,问题越严重。不同的质量生成要素,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不同,详见表1。
在综合分析问题严重性时,上述三个属性的严重性排序为指向要素>聚焦度>检查者权重。
4 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层次化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找准问题后,管理者要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得力的整改措施,以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措施是否得力,关键在于问题原因是否分析得透彻。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中检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该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沿着培养质量生成路径,对指向各要素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分析原因,一直分析到最底层。将上层问题原因与相同的下层问题表象归并,针对最底层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克服措施交叉覆盖、杂乱纠缠,使整改实效沿着生成路径向上传递。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4.1 逐层向下分析各要素问题的关联性
按照先直接要素、再支撑要素、后管理要素、最后设计要素的层次顺序,逐层分析问题原因。每分析一层,就将该层问题的原因与下层问题对照关联,关联上的则合并处理共同研究整改措施。按此步骤不断递归,直至问题原因分析找不到下层要素支撑。
4.2 非关联的问题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
对关联不上的问题,要逐层向上推导并实证该问题的负作用,直至该问题负作用无法实证为止,将最终实证层面的负作用列为问题进行整改。
若问题的负作用无法实证已传导至上层要素,则列为该层要素的独立问题进行整改。下层要素问题负作用未传导至上层要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负作用传导需要时间,时间尚不及传导至上层要素;二是传导过程中被某些积极因素或正能量中和了。不论哪种原因均需解决。
上述递归分析结束后,从最底层原因入手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实效必然沿着分析链条向上作用,最终作用于最上层要素问题。
5 成果价值和应用效益
该成果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中检问题工程化分析模型。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了中检检查内容及范围,提出了找准问题的“多维交汇分析法”及析透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解决中检中普遍存在的3个难题。该成果可为开展中检工作提供实践指导,避免检查工作的盲目和低效,对提升中检实效具有普适借鉴意义。
该成果在笔者单位应用多年,有效增强了中检工作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提升了中检工作精细度,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运用该成果,笔者单位6次中检累计发现58个教学问题,目前已解决51个,比例高达88%。以该成果为主体的中检模式,荣获2015年军队教学成果奖。
6 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该成果虽然在确定中检检查内容,找准中检问题以及析透问题原因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研究,但由于数据积累尚不丰富,目前“多维交汇分析法”中对问题严重性的判定规则,以及“层次分析法”中对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只能进行定性阐述,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不断深化研究。欢迎国内同行深入研究探讨,为不断提升中检实效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注释
关键词:道德教育;纪律精神;牺牲精神;自律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5-0282-02
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他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一系列政治革命是涂尔干理论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然而,吸引涂尔干关注的却是这些革命活动的消极后果,即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失范(anomie)现象。涂尔干认为,法国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社会和道德秩序,加强道德的调节作用。然而,在西方历史上,道德从来都是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呈现出道德最初的面目,涂尔干提出了纯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道德的三要素
在涂尔干看来,初等教育的议题是围绕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三个道德要素展开的。当涂尔干在研究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并着手构建理性道德时,他清楚地意识到,长期以来,道德与宗教之间确立了密切联系,如果清除一切宗教性的内容,而又不提供任何理性替代物,那么就有把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也清除掉的危险,从而有可能失去理性道德的内容。因为这些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都是一些从未得到体现的基本道德要素。涂尔干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发现隐藏在宗教外衣下的道德基本要素,于是他就开始了对道德要素的考察。
第一,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总体,它说明了在某种既定的情境中人们怎样去行动。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行为,消除个人的随意性,使行为具有一致性。涂尔干把行为的这种一致性称为“常规性”,而权威性构成规范的另一个特征。人们之所以按照规范规定的方式去行动,是因为外在于人们的规范具有某种权威力量,它命令人们如何去做,人们只得服从与默认。常规性与权威性是规范的两个特征,实际上就是“纪律”的两个方面,纪律就是要使行为符合规范。然而,纪律与规范总是表现出令人讨厌的约束性,他这样来论证纪律存在的合理性:任何力如果没有反作用力与之抗拒,就必须会在无限中迷失自己;所有能量往往都会无限地扩张,最终使自己趋于消亡。对于不容忍一切约束和限制的人来说,阻碍其发展的乃是无拘无束、无穷无尽的欲望。我们之所以需要纪律就在于它具有抑制功能,可以防止个人私欲无限制地膨胀。
第二,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涂尔干的分析是从对人类行为的划分开始。涂尔干认为可以根据人类行为的目的来区分人类的行为,分为个人行为和非个人行为。涂尔干指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行为从来就不具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当然,非个人目的既不是除自我以外某个他人的目的,也不是除自我以外某些他人的目的,而是超越于个人的集体的目的。这里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涂尔干的社会观——唯实论和整体观。如此,我们就得到了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第三,道德的第三要素:自主或自决。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即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去行为,或者说,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的心理社会化。涂尔干引用自然科学的例子来说明道德自律的特征,从科学知识入手来解释道德自律。“没有其他获得自主的手段,科学乃是我们自主的源泉”。他指出,人虽受自然界的支配和控制,但人可以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去了解自然界,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使自己变得更自主。人既然在物质世界中通过科学知识而获得自主,在道德王国里也同样可以如此。“我们只能以我们征服物质世界相同的方式来征服道德世界:创建一门有关道德的科学”。如果创立一种道德的科学,人们同样能够了解道德的起因与功能,就能理智地服从规范,有意识地遵守规范,无需外部的强迫,也丝毫没有约束。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自律精神——道德的第三要素。所以他指出,一个合乎道德的行为,光靠遵守纪律和忠于社会利益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知识,要尽可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行为的理由,只有这种意识才能使行为自律。但是与涂尔干所提的道德的前两个要素相比,涂尔干对自律精神的论述比较薄弱,也有明显的缺陷。他认为:“从科学而且只有从科学中我们才能获得指导道德行为的观念。”这显然夸大了知识在道德中的作用,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区别。
涂尔干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是由其个体社会化理论引申而来,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即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社会品德个性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我们道德教育的目的,涂尔干坚决反对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主张个人献身社会,主张道德判断以社会利益与要求为标准。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
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既要使学生能够按照一整套规范去行动,又要用适当的方法去发展或塑造那些一般的性向,这些性向一旦形成即能自行适应人类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上,涂尔干反对以美育作为德育的核心,而把科学和历史定为德育赖以进行的两大课程体系。他认为,科学和历史能导向理解和面向现实,因为它们是关于真正生活的,而道德就是认真地对待生活。他还指出教学应注重集体和整体,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理解社会生活和道德的复杂变化。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涂尔干指出,在德育过程中,不但应该而且完全可能给儿童阐明道德原则,使它们真正是合情合理的、可理解的,从而改变个人的义不容辞的行动。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解释和理解都是必要的。
三、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启示
(一)理性地思考道德领域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涂尔干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提出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模式。涂尔干对宗教道德的改造工作最引人注目的是从宗教与道德的同构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隐藏在宗教中的那些一直在传递着道德价值的理性因素。在他看来,这些理性因素就是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自律精神,也就是道德的三大基本要素。尽管涂尔干对宗教道德的批判和改造还不完善,但是他看到了这一问题在西方社会中的复杂性,并试图通过分析宗教的本质为道德的世俗化提供合理依据。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道德是一种社会事实,是由外在于人的规范组成的总体,是真实的、可经验和观察的,只有对道德进行理性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本质,也才能寻求到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
(二)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涂尔干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告诉我们,教育是要将个人培养成社会的一分子。其中,“个人”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中占居主体地位。教育要让“个人”既能在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又能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虽然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涂尔干反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律,但这种自主是有限的。他所谓的自律只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式的或习惯化了的自觉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没有个人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自由是创造性的首要条件。人在被压抑和被束缚的状态下不会有什么创新。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个性培养,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创新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不仅包括创新能力等智能层面,而且包括创新个性等人格层面”。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压抑个性,就是抑制创造欲望。只有发展个性特长,才能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氛围,创设一个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宽松环境。
(三)加强学校在德育中的作用
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是重要的社会化机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其德育的效力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进行道德教育、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要根据社会的变迁,选择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关注和了解社会现实与生活的知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袁锐锷.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J].学术研究,2000,(5).
[4]李大健,等.高校整体性、开放性德育体系的构建[J].云梦学刊,2008,(2)
[5]EmileDurkheim,MoralEducation[M].NewYork:TheFreePress,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