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时间:2023-10-10 15:58:51

导语:在新课改的价值追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第1篇

【关键词】地理高考;新课改;教学任务;教学指向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59-02

一、高考地理教学任务的改革概况

1.高考地理教学试卷的改革

首先,先来看下高考改革的根本动向所在。随着高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评价理念已经呈现出各种弊端,进而由新型理念所替代。整体上来看,其改革的指向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个是关于评价目标的变化,认知性评价理念转向为文化综合素养的评价。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已经被基本淘汰了。第二点是关于评价目的的变化,由以选拔为主导转向综合性地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第三点是关于评价维度的转移,可以说由单纯的固定知识与技能向情感交流,价值观等更多维度的评价。第四点是关于评价方式的变化,它由原本的追求客观性和单一答案,转向个体综合认知判断以及和理解多元性的评价。其次,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进一步说,现有教学任务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用来融合进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大小。当然这一目标变化也是经过国家审改后的,其新课程高考地理考试标准和试卷结构的相关技术指标是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这些文件的。再次,试题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改变。在命题指导思想方面,重点考查的是对知识灵活运用程度,联系具体事件进行信息处理,给予综合解答的能力。关于命题取材方面,取材早已脱离了教材内容的限制,大多从新鲜的社会事件进行取材,这些材料往往结合了教育目标的潜在导向,能够间接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而关于试题的设计上也越来越新颖,比如设置新的情境,考查学生全面的知识运用能力,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能力。同时,增加试题的思考维度,使得答案不再过于单一,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得分。鼓励学生具有创意思维的答案,给予相应加分。而在试卷的整体结构方面,大体上呈现出题量减少,客观题不断减少,增加主观题增多的趋势。在试卷难度的控制方面,迎合国家扩招的变化,适当放低了难度,保持在0.50—0.55之间,但保留其选拔区分学生基础能力的功能。

2.高考地理教学目标的改革

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双向选择,全面评价的考试选拔模式。教学目标最重要变化的就是体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力的相关培养上。国家对传统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的基本教学目标进行了新课改下的转变。

3.高考地理教学理念的改革

新的教学理念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重要表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内容变化所引导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情况。新形势下,针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先前传统的教学指示下发展并丰富的。这些教学指示有: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等。

二、高考地理改革后的教学改进意见

1.加深对高考改革后教学任务的全面理解

高中地理老师需要根据国家新课改的相关指示,对高考试题的价值追求的做出深入解读和理解。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下,高考命题者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考诸多目标,而使命制的试题呈现出的特点。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老师,就要求从具体教学指标对自身进行反思和领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记忆能力,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能力,这是最为基础的学习目标。第二,学生的领会能力,这是指能解读材料的综合能力。第三是学生的运用能力,指能将习得的材料经过自己的思维整理,应用到新情境之中。第四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第五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指能将部分元素进行思维的整合,嵌套入新整体的能力。第六个是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主要是指对材料作出多角度的价值判断能力。评价不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的最高层次,同样它是联系情感领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上这些新课改后的基础教学培养指标,其偏重有所变化。老师应当越来越偏重学生的高层次能力的相关培养,比如综合运用能力,评价能力,而对基本能力,如记忆力的考查则权重减轻。

2.加强对学生的教学配合工作

老师应根据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做好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相应的与新课改适应的教学工作。具体来说,比如根据高等学校对新生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能力的要求来开发相关的教学应用软件,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活动,和各个中学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甚至与国家的省级重点学校进行关于地理教学的合作交流活动,来快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的理念悟性。同时,需要对学生应对新课改下的考试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学生的应对能力不足所在,并和学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题。让学生和老师共同配合,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感悟并适应新课改下中学地理课程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如此,在多方配合努力下,才能让地理老师更精研于新课改下地理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力.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追求及教学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吴玉峰.高中地理新课程活动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3]蒋佩佩.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注意事项 政治教学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学政治新课改之后,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新问题。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准学习和实践新课改。

我们以往推行的应试教育有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追求分数第一。对分数的追求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模式中,禁锢了师生思维的开发;二是脱离社会环境,忽视实践能力,片面追求书面知识。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了社会现实,一旦踏入社会,难以适应现存的激烈竞争,从而产生大量社会问题,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现在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解放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但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并非提倡不要读书,不要练习、不要考试。相反,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教育方式更加多样。不再将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而是用更科学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较为轻松地学习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开放思维和促进兴趣发展。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搞好政治新课改?

一、素质教育与中学政治新课改的关系

现行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我们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推进中学政治新课改应注意的事项

中学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新课改的精神是要求解放和发散人的思维,鼓励创新。从本质上讲,新课改的精神正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必将有利于中学政治新课程的改革。新课改的这些内容与要求,正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提出与推进的,它的改革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是和谐统一的。中学政治新课改的新要求、新转变也正是在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仍然很艰巨,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1.书面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为主,组织教学活动。不能单纯讲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要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更准确、牢固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

2.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又要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进行反映的过程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解力。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与教科书上的死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现实题材中。要开展时事政策教育、班级活动等开拓学生视野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能力。

4.培养研究型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教师大方向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利用各自的特长,主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3篇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省份陆续开始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及至2009年末,我国最后2个省份也开始了新课改,这意味着新课改的全国化正式开始。在新课改中,德育可谓是教育的根本,其教育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才培养是否能坚持正确的方向,而班主任则是新课改德育教育的核心,其能否做好德育工作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新课改背景,试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对于班级这个集体来说,班主任既是指导者也是组织者;对于学校领导来说,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助手,班主任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以及信念追求均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德育状况带来不同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进行,新课改背景下有许多事物发生了改变,而德育工作依然是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教师必须创新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工作现状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在很大长度上给中学的德育发展带来了强烈影响,学校既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事实上,我国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多样性特征,中学时期中学生的心理从简单向复杂不断转变,非常容易迷失价值与方向,这一时期的学生通常存在心理素质脆弱和道德素养低下的状况;再加上大多数中学采取扩招政策,将招生门槛不断放低,便使得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学生很难实现良好的管理与教育。鉴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

二、创新方法

1、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

经由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活性形式的物质形态,即为班级文化。班级的存在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场所,班级文化是否建设良好直接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效果造成影响。而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无外乎有如下几条:

1)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对于班级来说,与其有关的物质文化可以包括班级环境布置以及学生对班级环境提出的要求。事实上,物质文化既是班级文化的建设根本,也能够体现出班级所具有的精神风貌,若是班级环境干净整洁,那么不仅可以展现出该班级所具有的特色与文化气息,还会使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良好的心情,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感。

2)努力推动制度文化的规范化

不仅是企业与事业单位才存在制度文化,班级作为一个人群聚集体同样可以具有制度文化。而制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为班级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能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推行制度文化建设,基于本班特色制订出具有人性化特色、符合自身特色、具有激励作用的道德规范,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性。以笔者所在中学某班级A为例,该班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汇总分析后的结果用于班级班规的制定与完善。为了确保规章制度可以被落实,班主任应设立奖惩制度,并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随后分阶段对班级整体以及个人的表现作出总结,并按照行为好坏作出奖励或惩罚。

3)塑造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其由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精神面貌构成。若要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则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班会讲座、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强的集体荣誉意识与更加正确的利益价值观,如此可以避免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其二是吸取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使学生得到道德的引导,从而自觉坚持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其三是以正确精神文化作为导向,在中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形之前进行心理塑形,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的感悟,还能提高教师的现实感召力,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

2、更新德育观念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德育工作理念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导者,应与学生做到充分交流、平等对话以及协同活动,建立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予以认真倾听和用心对待。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改变德育工作的“封闭性”特色,使其向着开放式的方向不断改变,简单的说,便是将校园小课堂扩展为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现实中的切身道德体验。

三、结语

新课改要求学校不仅要实行文化教育,还应加强道德教育,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高秋芬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教材

1.新课改的理念。

首先要首先明确地理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理念既有教育理念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是指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理想期待,是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状态”的判定及认可,注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和育人的价值。我认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涉及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结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目标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在结构调整卜,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明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在教学策略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例如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该版教材主要选取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教师可以增加地方性自然灾害的介绍。如部沿海居民每年深受台风之害,因此课堂上就将“洪涝灾害”替换为“台风”,并探究台风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面对台风江苏及沿海居民的防灾、减灾活动。

(5)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如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的教学,要将教学目标中“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多使用“给出”“说出”“标出”这样的动词,不仅使教学目标从抽象变为具体,从笼统变为准确,从模糊变为清晰,又可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操作,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操作。

2.教育理念及方式的转变。

还要明确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制定符合高中生地理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从实践上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水平。

(1)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上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不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发展自我和具有自主理性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造就负责任的公民;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注重活动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思维。

(3)注重实践性。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鼓励学生利用课本资源走出课堂,依靠学校已有的条件参与实践活动。

(4)教学更贴近生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密切关注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中选取熟悉的素材,提供学习的情境。要以生活的逻辑设计、建构新课程,课堂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

第5篇

一、数学课堂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一)课堂活动注重形式

由于新课改中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因此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讨论,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在这种课堂气氛中,造成学生简单的行为参与,而思维却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比如有的教师热衷于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情景创设时过分追求情景的观赏价值而实际知识含量不高,对于显而易见的结论还让学生进行讨论。

(二)把学生作为知识容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把学生视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却忽略了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接受和理解。强调简单的背诵,却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学生也就没有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的时间,使数学课堂成为了一种被动式的灌输学习。长此以往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数学思维的劣化,最终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消失,形成了依赖和被动的心理。

(三)课堂中存在大量重复性的、机械性的训练

适当的重复训练能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如果只注重量的增加,希望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机械训练来培养学生能力,则只会适得其反。大量的重复训练,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对数学的悟性和创造性大大地降低。所谓的题海战术如果运用得当,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不管什么题、不管什么类型、不管题目的出处,不经过删选,结果频繁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错题和重复的题目,会使学生产生心烦和消极应付的思想,打击学生的创造力。

(四)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的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学习的是数学知识,而无关乎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事实上,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伴有情感参与和提升价值观的过程。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的外在形式,或者追求数学课堂的应试效应和短期效应,则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从中剥离出来,这是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无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传播,进而忽略了数学的教育性,这将使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与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越来越远。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要改变以往无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增强,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及时转变和更新,同时也在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中包括教学观、数学观以及质量关,也这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点,直接影响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以新课改精神作为指导,以实际教学情况作为基础,对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建设,新课改对教师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只有不断丰富自己,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全面了解学生,不断革新自身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有一部分是来自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社会和家庭中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需要学生主动地探究才能够从多方面获得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时,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图形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得到结论: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进行了自主的探索和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中强调创新精神是衡量综合性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而兴趣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三)注重课堂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

初中的数学知识,相比小学阶段,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当出现比较枯燥和抽象的知识点时,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更为人性化的编排,同时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教材中涉及到土地面积的计算、地砖的铺设等,教师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更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和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一方面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第6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育新理念;民主平等观念;广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40-01

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化,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是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1 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新理念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这种要求和目的的形成不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忆,而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当从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大历史观等四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1 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次课程教学理念,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认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注重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格、气质和修养,提高人文修养。

1.2 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一堂历史课的成败,不但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对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的培养,这样才能体现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培养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君子引而不发”,“循循善诱”,作为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既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更不能对其进行扼杀和禁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理念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充分地尊重一个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学生主体得到凸显,个性得到发展。

在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教师权威的讲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故此,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心态开放、主体性凸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解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7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新课改;思考

新课改的实施可以说是对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让我们的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型到了素质教育,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可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当中的很多弊端,对于中学政治来说,新课改对其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传统教育相比,新课改更重视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等。但是我们同时也清楚地看到,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因为尺度把握不准确,导致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在中学政治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欢迎同行指点。

一、中学政治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和很多同行交流后发现,大家公认的是新课改有更强的针对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这次改革更科学合理,更适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新课改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1.中学政治教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新课改提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则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少不了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时问题就出来了,中学政治课程具有特殊性,和其它科目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学生平时业余时间本来就很少,对于中学政治和国际新闻、形势了解的也非常有限,所以当进行分组探究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因为知识面太过狭窄而感觉无从下手,讨论的最后也往往是无果而终,亦或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亦或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十分有限。加之有些争执老师在把握学生讨论的时候尺度不够准确,也无法完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适当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通过各种措施把握好这个尺度,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2.过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基本功能。虽然素质教育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练习就是新课改的体现,甚至一些课程上,教师讲课的时间还不到十五分钟,这样的做法是忽视教学实际的做法,人为地分割了教与学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对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笔者以为,鉴于中学生课外时间十分有限,接受知识的渠道也过于狭窄,而且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不成熟,所以教师还是应该把“教”放在首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完成学生为主体学习的教学根本目的。

3.忽视课堂教学效果,一味追求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升级。很多老师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比如网络多媒体教学,笔者以为这是值得我们提倡的,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地运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确实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片面夸大多媒体的情境设计、视频音频和多媒体动画的中心作用,反而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电影院,老师成了电影院的放映员,学生变成了电影院的观众……这种满足学生感官的教学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教学效果十分有限。教师要明白,多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既重问题又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4.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虽然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学校依旧是采用换汤不换药的形式,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创新教学模式,但是与之存在的还有应试技巧,单元考、月考、阶段考等,依旧以分数作为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学校和老师依旧死抓分数不松手,将分数作为对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这种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忽视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情况下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对学生根本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这种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形式枯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是对新课改理解过于片面,不够透彻;第二是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缺乏认识,往往以偏概全。

二、推进中学政治新课改的具体对策

1.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互动课堂。中学政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要给中学生一定的探索和思考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的互动性要加强,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不要怕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和辨析思考,为长久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构建和谐教育学之间的关系。虽然新课改提倡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少讲或者不讲,新课改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的“教”恰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要从以前课堂的统治者变成现在教学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给学生相对更多的自由空间,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可以是灵活的,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以教和学融为一体来出发。

第8篇

作为教师典范的孔子,最先提出了“仁爱”的教师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并在教师职业中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传承。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教育的发展,教师伦理道德也得以更新和发展,并且日益深入和系统化。

新课程改革要变革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人的变革”。农村学校是新课改的主要阵地,乡村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体,其伦理道德毫无疑问成为新课改关注的焦点。乡村教师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新课改,伦理道德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农村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全国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二、新课程背景下乡村教师伦理道德冲突问题的反思

所谓伦理冲突是指行为主体在进行伦理选择和决定时面临的矛盾状况, 是社会矛盾在道德领域的特殊表现。新课程提出“以生为本”,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要求师生关系平等,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质疑和问难;教师需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精英和知识分子,其身份和地位高高在上,得到乡村人民和学生尊重的同时也曾让学生畏惧。新课改的进行,使得乡村教师伦理道德上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伦理道德冲突问题日益显现。

1. 角色伦理冲突。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充当一定的身份,也会受到自身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规约而产生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个体在扮演起社会角色,执行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相应职能时,其行为和心理必定要符合其角色要求。教师伦理道德自身具有内部传承机制,乡村教师进入教师行业,需通过多种外部行为途径内化教师职业心理品质,在认同、模仿、接纳教师角色时会相应的出现伦理上的冲突和适应问题。角色是个体因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而产生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冲突指的是作为教师的个人被要求扮演与他们的价值系统不一致的角色, 或同时扮演两种相互矛盾的角色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新课改中乡村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

(1)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角色冲突。众所周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待遇偏低,福利不尽如人意。乡村教师走教、包班现象严重,此外乡村学校合并到镇及以上行政区域后,大部分乡村中小学都是寄宿制学校,因此乡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每天还得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乡村教师倍感疲惫。新课改提出乡村教师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从事教学工作。乡村教师突然要改变自身一贯的教学方法、熟知的教学内容、从未采用过的教学媒介,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乡村教师手足无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会教书了,迷茫、失落油然而生。为了尽早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乡村教师在超负荷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下,付出比城市教师多倍的努力试图提升自我而不被淘汰。这种付出与回报之间不成比例的角色伦理冲突让乡村教师倍感无奈。

(2)教师角色内的伦理冲突。作为乡村教师,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知识的传授、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和法官等。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乡村教师常常要将多种角色加以融合并重新组织,在面对两个角色同时为教师提出不同角色行为时,教师角色内的伦理冲突便会出现。面对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必须承担起按照新课改要求实施课程改革的责任和义务;在乡村社会中,乡村教师又扮演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在学校系统内部,不同的人对其又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在乡村学生和家长中,乡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面对这么多的角色行为期待和要求,乡村教师很难从对立中找到统一,导致乡村教师无所适从,角色内的冲突由此产生。

(3)乡村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引进的角色伦理冲突。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应该实现由传统“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知识权威者”向“学习型教师”、“ 教材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研究和评价者”以及“教学孤立者”向“教学合作者”四大方向转变。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和传统的教学活动界限明显、彼此分离,在乡村教师看来,教育科研是教育专家们的“专利”,他们的职责是教好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在乡村教师看来,专家型教师压根与他们没关系;乡村教师角色转换的伦理冲突主要成因是:一是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地位是毫无争议的,由于乡村社会本身的封闭性、保守性、悠闲性,变化节奏缓慢加上很多乡村教师长年累月只教“一本书”的教书经验,他们形成了自身的一套教学模式,并将其奉为“老黄历”一般周而复始地诵读,这样的“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与“学习型教师”差异明显;二是新课程倡导教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广泛、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活动中,课程与教学是泾渭分明的,课程由国家或地方制定,教师被排斥且游离在课程之外,教师只要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忠实地执行即可。如此课程开发、研究和评价者跟他们毫无关系;三是新课程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之间应该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而在乡村社会,乡村教师的地位是高高在上、处于绝对权威的位置。师生之间是“师道权威”,教师之间则是课上课下沟通交流的比较少,这都与新课程的要求有所背离。基于上述情况,新课改中乡村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引起的角色冲突由此产生。

2. 流动与忠于职守的伦理冲突。乡村教师中流行这么一句话:“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没有宅基地、无资格享受经济适用房、没赶上福利分房,住房公积金也是“山水迢迢路遥遥”,这都让乡村教师对教师职业失去了信任和期待,因此出现了“村里老师镇上走,镇上老师县里走,县里老师市里走,市里老师东南走。”很多乡村教师不安于在农村教书,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竞争上岗往城市学校跑,还有一些教师则通过“走关系”“权钱交易”等方法千方百计拼了命的往县里城里钻;更有一些乡村教师直接放弃教师工作下海经商试图脱贫致富。然而乡村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很高,把教师看成是神圣的,是子女“鲤鱼跳农门、山窝里出金凤凰”的唯一希望,乡村教师身上承载着乡村人太多的期盼。在残酷的生存、工作环境和乡村人企盼的眼光中,乡村教师陷入了个人流动和忠于职守的伦理冲突中。

3. 权利和利益的伦理冲突。

(1)乡村教师权利和学生利益的冲突。受传统“师道尊严”影响的乡村教师,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至高无上的,学生理当惟命是从,不能对教师有丝毫的背叛。新课程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者”,学生对教师可以批判、质疑,可以独立自主的进行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教学应当“以生为本”等,这些要求的提出无疑使得学生权益得以增加,相比之下教师权益则有所削减。这让原本高高在上的乡村教师倍感不适,与学生之间的权益冲突日益突显。

(2)乡村教师个人权利和学校利益的冲突。新课程改革深入到乡村学校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教育管理体制的步伐却没有接踵而至,积极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这就使得农村学校管理中存在诸如人性不足、严格有余、等级森严的管理格局当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乡村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充电、变革以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满腹热情、锐气和愿望期待能够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又要频繁奔波应付学校的例行公事、常规检查、教学评比、年中年终考核、遵守学校的坐班考勤制度。周旋于新课改和学校制度中的乡村教师疲惫不堪,在乡村学校以考试成绩定伯仲的价值取向下,乡村教师原本的锐气和胆略被消磨得干干净净。此外,乡村学校实行“家长式管理”,校长乃一家之长,乡村社会又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讲求关系,“以权为本”,管理极其不民主;对教师严格惩罚、严格监控、严格执行听命于上级领导,宽松不足严格有余非人性化的科层管理方式,保障了学校权益的同时也侵害了乡村教师的权益,泯灭了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抑制了乡村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破坏了乡村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心理气氛和工作势气。

三、新课程背景下乡村教师伦理道德冲突问题的调试策略

反思课程改革中乡村教师伦理冲突问题,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教师伦理道德在新课改中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面对新课改中乡村教师出现的诸多伦理道德冲突问题,调试乡村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伦理冲突问题迫在眉睫。

1. 更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伦理选择既是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也是其所面对的社会机制作用的结果。 农村学校要想顺利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作为新课程实施者和主体的乡村教师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解决自身在新课改中遭遇的诸多伦理冲突问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

(1)积极转变职业理念、教学服务观念。职业理念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追求,能否成功转变职业理念,主要取决于从业者对自身职业性质的正确把握和所处地位的正确认识。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倡导师生平等、沟通,提倡乡村教师的乡村文化自觉、发展成为专家型、学习型教师,这就要求乡村教师有正确对待自身职业的自觉意识。

(2)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仅是教育中的大变革,从中也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切职业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乡村教师身处新课改的教育环境和乡土社会的人文环境中,清楚认识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则显得非常必要。其次要认识到服务根据的变化。以往乡村教师围着学生成绩转,提高学生成绩成为其主要和毕生奋斗的根据。如今新课改实施,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诸方面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教育教学要求,这也就成为了教师们新的教育教学的根据。

2. 尊重教师成长的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机制。教师的伦理道德在规范和制约自身的同时也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征出来,且会对其教育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伦理道德是个人的选择和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的需要和发展要求。若是违背了个体的心理需要、束缚了个体的精神则会导致伦理失衡。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因此,在教师的管理制度上也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乡村教师这一弱势群体,尊重乡村教师的意愿和成长、发展规律。首先,要想适应新课程改革并非一时之事,应该给乡村教师多些自由支配的权利,不应该对教师指指点点,规定或是控制教师应该怎么教、怎么做,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松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去探索,让他们从自由的创造、探索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职业的乐趣,解放教师的同时学生才能得到解放;其次,评价制度应多元化、立体化,打破以分数定胜负的价值取向。

第9篇

一、新课程理念“消化不良”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新旧矛盾剧烈碰撞、此消彼长的过程。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内化为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就很难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就存在一些误区:一是一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课堂实效性。认为课堂“动”起来了,学生“站”起来了,就是新课程教学;课堂表面不在是以前的满堂灌了,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活”的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学生除了“闹过”“喊过”,真正收获、积累、感悟的东西很少。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把提高课堂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二是一些教师盲目开展小组合作,把它作为点缀课堂的“一道风景”。认为有了合作才是新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教师对学生合作小组缺乏有效的搭配和必要的职责分工,对合作探究的内容缺乏精心策划,对合作的情景缺乏有效的创设和渲染,对合作的评价往往侧重个人。三是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变,一堂课,有的教师又是用多媒体,又是用幻灯机,又是用直观教具等,教师忙个不停,而学生则玩个不息,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实际上是一无所获。四是课堂评价机械单一。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有的教师就是“你真棒”、“好样的”等一些机械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不知谁对谁错。

二、重教学手段变化,轻实际效能

一提新课改,有人就认为要教学手段现代化,而要教学手段现代化,就非得使用多媒体不可。于是就有教师说什么学校条件差,没有多媒体,没有幻灯机,搞不好新课改;于是就可以看到凡是公开课就用多媒体。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也永远替代不了课堂教学本身。使用现代化手段并不等同于新课改,新课改也不仅仅是采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那么简单。新课改改的是内涵,是实质,而不是外在形式。只要我们真正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使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样能推进新课程改革。

三、课程目标把握不准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侧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手段与方法仍以传统的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

4、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性评价。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课改的极大阻碍,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带来一定的难度。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尤其在主要以考试决定学生毕业和升学命运的今天,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存在,并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因而很多教师就此错误地认为,考试决定一切。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考试代表全部,考什么,他们就教什么,不考,则不教。这是一种可怕地考试文化。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教师眼中的确“见分不见人”,教师和学生还有教育一同沦为分数的奴隶。新课程不仅重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地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倡导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地自主空间。同时在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杜绝大排队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而且对于升学和毕业考试方面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