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平面设计基础

时间:2023-10-10 15:58:53

导语:在平面设计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平面设计基础

第1篇

在我国的教育各专业中,艺术设计起步最晚,发展最快。近20年里,人才市场对于设计师的需求,推动了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纷纷筹办艺术设计相关系科。但是在教育方法、教育理论等方面都有待健全、完善和提高,尤其是中国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更为明显。过于单调、以美术、装饰的技巧为教学内容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造成设计方法单调的一个重要原因。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转变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是视觉传达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新理念和新思维不断渗入人们的生活,这就要求平面设计师们应顺应时势的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要求我国的平面设计在实践探索中思考并找寻设计的未来之路。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现代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面临新挑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学科都会将其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设计专业当然也是这样。无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日后从事着怎样的设计活动,都要有设计基础这个准备,它指称专业范畴内的基础知识。这也是设计专业学生真正涉足设计领域的起点,是将入学前的绘画基础想设计基础教育转化,是建立基本的平面设计观念的重要过程。

创新性基础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创新教育思路

1. 建立适合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是整个平面教育系统运行的软件。构建一个科学、开放、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当务之急。

《设计教育大事典》对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致划分,认为其主要包括设计表达基础、设计技术基础及设计理论基础三大部分。具体而言,设计表达基础包含设计造型基础、形式构成研究、设计制图基础、效果图设计、模型设计、摄影基础、设计文案基础、电脑设计等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技术基础涵盖设计材料学、设计工艺学、设计工程基础,设计法规、标准与设计管理、应用人体工程学、产品形态学、工程预算与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专题讲座。设计理论基础主要论及设计社会学与设计伦理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文化研究、设计史、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论、设计语义学、设计分类学、创造性思维原理、市场与营销学基础、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研究等课程与专题讲座。

2. 改革以往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应该说在包豪斯时期就已经开始提倡,这已经是现代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共识,但是如何去做?如何落实到基础教育中?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耐心探索的事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调整,形成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任何照搬与空谈都不解决具体的问题。

(1)建立开放型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在初步实践――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 学生从专业设计理论学习过程中, 初步了解专业;在设计实践课的教学中,通过现场教学,实例结合,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交替渗透。

就当前的设计教学现状而言,普遍存在着轻视设计理论课程的现象。设计者认为,艺术设计是实践应用性学科,理论问题应由专门的艺术理论家解决,自己只要在实践中动手就行。但是,就一般概念而言,理论与实践不容分割,二者是互动的统一体。将艺术设计教学人为地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的行为本身就背离了艺术设计的本质。艺术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行为,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类真实且鲜活的物质生活紧密相连。设计美学与技术美学是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分支系统,即便如此,它们也是建立在人类的造物基础之上的。虽然就艺术设计这门学科的本质特性而言,其实践性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若离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艺术设计也不足以成立。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可视作一个研究过程,学生的主体对象就是“研究”,而研究,就其发展本质而言,必须提升至理论层面。为了能保证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完整性,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平面设计教育中基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建立开放型的课程结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渗透。

(2)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在全球步入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时代,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一股强劲的创意经济浪潮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研究、学习方法的独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辈出提供了持久、全面的人才基础,在现代创意设计教育体系方面形成了成熟、严密、完整、科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

常规单一概念的理论与设计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教授既难于使学生理解设计的意义,也难于抓住学习的重点和提高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此类教学方式是目前国内相关艺术设计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首先改革课程安排,对授课内容作合理的调整。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平面基础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传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宝藏,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可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加重图形的份量,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创意,开启创造性思维,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

在后知识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有更多的学习信息,进而拓宽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渠道。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利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多教材无法尽含的知识,开拓自身视野,而且可以在对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课程的整合性

创新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设置,首先应该建立在课程的整合基础之上,建立大课题、小课程的课题教学体系。课题教学是指按照一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起来的有主题要求的教学内容团块,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特征。把原来的单一小课程概念原理性知识或知识模块整合起来,形成几大课题内容。每一个课题内容横跨多门相关性课程,比如说构成形式研究这一个课题,就可以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的构成等多门小课程。这些课题都只对原有的相对独立的小课程进行整合、挖掘后,结合其与之相联系的学科内容,进行设计。通过整合设计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学生也更容易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实施课题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3.完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是考试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多年来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圈在学校规定的管理制度范围内。近年来,各艺术院校为了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艺术设计课程考试的思考却很少,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不仅是为了检验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对设计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应具有塑造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方法科学、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同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较为科学的、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设计是平面设计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部分。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考试成绩可以采用综合评定的方式。实践课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专业理论课以理论考试为主,同时设计实践和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应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比如,一些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90%;一些理论性较强,但也应该考察实践能力的课程,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课程,应当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技能占该科成绩的20%-30%。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平面设计课程的成绩评定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教师对同一副习作的理解不一致,就会产生成绩上的差别,这种成绩上的差别不像标准试卷测试那样是由学生答错题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定性或定量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模式,并且有意识的关照课堂过程,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多种资料,在动态系统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 语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关键在于创新。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人的创意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是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人才的基本能力。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的要求,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而艺术人才的创新型培养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研究。

创新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教学环境、管理制度、师资配备等等都有影响作用。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的创新性实施离不开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教师把学生视作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的角度出发选择、设计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而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现代设计发展信息和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第2篇

在当代,要扭转一种浮燥化的设计文化氛围,设计教育的方式的改变是重点中的重点。中华民族虽然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但走到以后,在经济、文化、政治、宗教各方面饱受外国侵略者的长期蹂躏,民族独立自主的文化个性已经变得既缺乏自信又崇洋。日本设计师龟仓雄策曾经毫不客气的说:“中国没有设计”。这样的话虽然象刀子一样直捅我们的心窝,因为中国现代除了象靳埭强、韩秉华等这样的香港设计师之外,却说不出什么了!当代中国设计界普遍存在全盘西化或对民族传统的东西生搬硬套的现象。由于我国设计教育体系普遍忽视艺术设计审美风格的民族性,有这样重大缺陷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年轻设计者也同样不能创作出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因此,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界必须探索出一条重视我国文化审美传统的设计教育思路。

二、高校平面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研究

我国已经转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各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为了扩大生源和提高就业率,把与市场需求稍远的图案基础课时尽量压缩,而安排大量电脑设计课程,在有些高校就是三大构成的课程也未能和其他设计课程相联系,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领悟到平面构成的作用;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一系列的平面构成,但也只是机械盲目地重复包豪斯几十年来不变程式化练习,被压缩的图案课的教学也被简化、模式化,图案变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练习,而对图案的造型规律、审美特征、变形等关键问题谈得很少。在各国呼吁加强传统教育,加强民族图案教育的时刻,在我国的许多高校甚至图案课也给取消了,以为那是过时的东西。这实质也是对图案无知的表现,“真知岂有过时之理”。许多学生盲目地去模仿西方设计,崇尚西方文化潮流,普遍对自身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的态度。这个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非常不利的。西方视觉设计经历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洗礼,对历史元素的应用严加批判,曾很长一段时间崇尚简约,以无任何历史联系的视觉语言作为标准,但是如果我们再看看当今西方年轻一代设计师的作品,他们应用西方传统图形作为作品的元素,不以传统为耻,反而致力于为旧传统注入现代感,这是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的兴起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图形设计不仅给当代设计留下了丰富的图像资料,也给中国的设计教育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线索。在三大构成产生之前,历代从事染织、缂绣、日用陶瓷、木刻版画及各类工艺美术的工匠们集设计制作和装饰于一身,他们以观照万物的表象进行艺术加工、构思和演绎,使之典型化、图案化、规律化、抽象化,运用线条、块面轮廓、结构和色彩组合创造了不少品种丰富的工艺品和生产用具。而且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早已应用在设计中,这一点从各朝代的图案作品中皆能清楚地看到,只是没有得到理论的阐述和升华,反过来说三大构成其实只不过是图案规律的归纳和新的总结。

三大构成重视逻辑思维,偏重于理性,更多是以抽象造型为主,主要从点、线、面来诠释空间构成,以色彩规律来诠释观念的美学规律,它主要以观念先行的美学概念出发进行设计,是一种抽象概念的外化,而且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它给予观众的往往是一种视觉的感受。如果我们长期枯板不变的用三大构成的方法来训练,就容易重复清代“四王”的做法而陷入因循守旧,画面程式化的绝境。相比较而言,以写生变化为主的基础图案主要解决具象形态的创造与组织,以及表现技法等方面的练习,重视直觉思维,偏重于感性,富于表现自由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在传统图案和民间工艺品里,我们常常见到通身饰满花纹的小猪,长着“王”的老虎(如图1),以及满脸都是图案的脸谱(如图2)等,这些被添加的与本质有关或无关的装饰,不但没有使对象变得荒诞丑陋,反而更具有新力和浪漫色彩,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从广义上说,图案设计也有理性的、抽象的,全面整体的构思。如均衡、节奏、韵律等,它在形式美的规律、原理与平面构成方面是相通的(如图3)。但是“平面构成”却不能解决由自然具象变化为装饰具象形式的问题,当今或将来的许多设计是离不开这种变化的———即艺术设计中不可能离开充满人情味的具象形的运用;又如构成中将具象图形作变异构成,若没有具象图案的造型基础也是很难完成的。相反,传统图案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如造型中的夸张、简化、添加等变形;又如图案“造意”中拟人化、理想化、象征、谐意、巧合、双关等构思在构成中是难以找到的。这些都是“情感”作用的结果,而非理性分析能得到的。三大构成它是一种对造型研究的方法,对图案的学习有帮助,但不能替代图案即解决不了表现民族风格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感性中的“人情味”的表现问题。总之,三大构成与图案应兼容并蓄,相互依附与补充,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对现行的图案和构成设计进行筛选和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我们为了使学生将来在工作上运用我国极其丰厚的民族图形元素的需要,应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向学生介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引用现有中国内地、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海外等地优秀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欣赏等,学习现代的优秀设计师是如何把这些图形元素应用于平面设计、建筑及室外内装饰、产品等文化与商业上。藉此反映设计的品味、趣味、实用与视觉美感下带出对传统中国图形的喜爱和应用方法。在设计市场中,一段时间有一种现象,当设计委托方以民族为产品诉求点时,很多设计者会不假思索地以所谓传统的图形或造型以及色彩予以表达,如剪纸,蓝印花布,红色等等,这些都曾经非常频繁地出现各种设计成品上,似乎这些就是民族传统、民族特色在视觉方面的代表。实质上,这些只能是民族传统中地域民俗文化的一小部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传统图形概念应包含历史上所有社会阶层所属的物品形态,它们可以被划分为这样几个组成部份:1.皇家贵族用品的体系;2.文人士大夫用品体系;3.平民阶层的用品体系;4.商贾阶层用品体系;5.地域民俗的用品体系。这样分类算不上准确,但以往的关注过多集中于现存于世的地方民俗方面,忽略了传统图形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并非由民族视觉文化中的某一部份来体现,而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也许大家都会称赞日本的设计有着一种独特的日本民族特色,而日本设计能够有今日的成果是其“传统”能全方面得以保存所带来的成效。

三、古为今用———探讨中国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图形中要注意其图形的意象、寓意与哲理。一些富有中国哲理,宗教,宇宙观和时空的文化理想,往往是通过独特的图形传达其内容精神,(如图5)阴阳中的太极,易经中的八卦都是动静结合,讲求和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观。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涉及宗教与哲学思想的,都有近似的观点。中韩日在传统文化及哲学背景上更是同出一源。中国、韩国和日本不少国际活动中的标志,都喜欢引用以“太极”为基本概念而发展的图形,(如图4)这幅作品是靳埭强为在汉堡举行的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设计的海报,他运用了水墨和粉彩笔触重新绘制了太极图,阴阳的意象转化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表征,以此新图形表现香港现代艺术东西融会的本质。又如在“东方水墨展”的一张海报上,以“太极”图代表东方精神,一般的表现手法用平面来处理,附图的“太极笔洗”则以摄影表现,“笔洗”内的上下内格所盛的水一黑一清展现了阴阳的效果(如图5)。

(二)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格调高与低、精与俗。中国传统图形分类为: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所使用、欣赏的用品体系。这类图形可能高雅而富艺术性,由于艺术上的层次与收藏价值要求,这些器物中的图形都非常讲究,如宫廷设置的“官窑”为宫廷制作玩赏享用的高级瓷或各类艺人为宫廷制作的生活用品家具服饰用品等,也有富豪聘请工艺家为大宅创作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或著名艺人用一年的工夫去雕刻一件墨砚,其上的图案精美程度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了。另外亦有许多平民商贾,地域民俗的用品体系,形式较为复杂,色调倾向浓重艳丽,尤其是吉祥喜庆的图形,给人感觉较俗。当然其中也不乏雅俗共赏的佳作,如有的体现了老百姓纯朴善良、向往美好生活、以寓意谐音的方式表示祝贺和象征吉祥的图形纹样(如图6、图7),比如连(莲)年有余(鱼),绘莲花和鲫鱼;喜上眉(梅)梢;结满果实的荔枝树。这些艺术造型的处理方式,均是从一个简单的,易懂的具象的形象画面,通过同音的手段传达多样丰富的吉祥祝词含义。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自然不能照搬照抄,当今因为计算机应用与数码化的转变以及经济为主导下,廉价商品,粗制的旅游品到处可见,传统图形图案只被视为一种手段,更多美术工作者与客户只为工作的需求,对图形的意义出处不求甚解,再加上很俗的色彩组合以致使传统图形的精致形象变质,图形不准,比例不对,颜色太俗,中国图形的美感都被歪曲和丑化了。

(三)在中国视觉传达中,文字书法或印章

作为设计元素的作用不逊色于图形,甚至比图形更为真实,因此这些元素多为设计师所喜爱(如图8)。汉字不同字体,从大篆、楷书到宋体、圆头体,无论是笔画与结构的变化,从繁体字到简化字,都没有影响中国文字作为图形的角色,相反大大表现了书法艺术或字体的美感,当下的汉字艺术设计普遍追求开放性的视觉感染力,不少汉字艺术设计实际上已经成为独幅作品,它以体现语言及独特性打破了似乎只有书法才具备的欣赏价值的习惯看法(如图9、图10),文字与印章关系密切,大多数印章采用篆书文字来组合。

由于印章本身的空间特征,刻印家需要对文字与书法的艺术性和结构有所了解,在位置经营上要有相当的审美造型观,因此设计师喜欢学习它的空间处理和应用印章所具有独特的中国味的外在形式。中国书法图形已成为中外设计最喜欢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中国书法在国际大型的文化活动的海报和室内装修以及宣传册、包装、服饰图案等都经常见到有精彩绝伦的活用,显得特别有中国文化气氛,散发出典雅的中国情怀。

(四)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同时应积极参与对传统图象的传承开创,展现现代新造型,保留图纹的古意,化繁为简,予以简化。如我国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他在图形运用上除了借用传统图形,在许多时候还喜欢对中国传统图形的造型予以重新思考,创造出不少新的时代面貌与新的造型风格。如韩秉华为1990年香港贸易发展在日本举办的推广香港产品设计的宣传海报中,以“现代化”为题材,摒弃了传统细致复杂的龙形形式,重新用几何图案创作出新的“龙形”;他在2002年参加台湾海报协会主题“发现亚洲”而设计的“再生凤凰”图形,图形参照不少传统图形如剪纸、陶瓷及刺绣中的“丹凤朝阳”、“团凤牡丹”等典型的图例,重新在造型上作出简化与抽象的几何处理,整个图形以飘动流畅的线条组成祥鸟的特征,图形在具象和抽象之间,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予观众现代的视觉感觉(图11、图12)。

第3篇

【关键词】触觉设计;平面设计

近年来,虽然科学技术及数字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平面设计和印刷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在思想呈现爆发式发展的今天,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已经开始影响平面设计。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平面设计作品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及作品本身的创作手法和制作工艺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原有的二维空间逐渐向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发展,使得平面设计作品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更加多样的感受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非“触觉设计”莫属。也正是由于触觉设计逐渐被引入到平面设计中,设计作品才开始向多维度、多感官、多形式扩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触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触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方法。

一、平面设计与触觉

平面设计通过多种几何图形的有机融合,进而展现在受众面前。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逐渐开始了对平面设计的研究,这一概念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目前,在各种海报、包装、封面上都能看到平面设计的身影。触觉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五感之一,是大脑中的信息对外界事物刺激的一种接受和反应。一般而言,触觉是对审美、情感和视觉的反应。其中,由于通过触觉可以有效感知物体的特性,进而能够在内心深处与一定的感觉相联系。例如:我们在面对材质较为粗糙的木料时,往往会感受到它的强劲风骨,而在面对光滑的木料时,又能够感受到它的唯美,这实际上就是触觉对审美的直观反应。不仅如此,触觉还对情感有一定的反应。例如:人们在感受到较为柔和的材质时,情感上往往较为稳定,这也是医院使用柔和面料的主要原因。人们通过触觉感受到“柔和”这一特性,进而就能通过这种特性获得稳定的反应。另外,触觉与视觉也是紧密联系的。事实上,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依靠触觉和视觉两者的紧密结合完成的。人们不但可以凭借触觉完成视觉的感受,也能通过视觉感受到物体的材质和手感

二、触觉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将触觉引入平面设计,使得原本二维的平面设计逐渐向三维空间发展。首先,触觉在平面设计中借助光泽进行展现。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平面设计会产生不同的光泽。同时,由于所使用材质的触觉不同,也使得其光泽各不相同。例如:在平滑的材质上,其反光能力往往较强,这就使得其在光泽上较为明亮。而这种平滑的材质不但在触觉上使人感受到了轻快,还能从光泽上使人感到活泼。与之相反的是较为粗糙的材质,从触觉上感受,粗糙的材质使人们感受到厚重,而从光泽上看,由于其反光较少,会使人感到沉稳。由此可见,不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在光泽上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其次,触觉在平面设计中借助肌理进行展现。肌理描述的是物体的表面纹理。例如:物体表面的高低不平和纵横交错都是对纹理的描述。人们可以透过肌理的不同感受到心理的变化情况,而这种肌理的变化都是由触觉的变化感受到的。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出,触觉通过光泽和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使人们获得不同的感受。

三、触觉应用到平面设计中的准则

首先,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触觉要考虑到对比。这种对比可以表现在材质、光泽上,通过借助触觉这一手段使得人们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例如:关于葡萄酒的平面设计中,光滑、晶莹剔透的高脚杯和粗犷的木制包装之间在材质、光泽和颜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两者相互衬托。另外,在触觉的应用上还要考虑整体性。如果过分地强调对比,可能会使完全不相关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出现违和感。整体性原则包括材料的整体性以及主题的整体性。材料的不同虽然能够反映出一定的对比特征,但过分的对比会使两种材料拼凑在一起,难以展现出一个整体的感觉。事实上,整体性和对比原则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建立在一定的整体性基础之上。最后,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触觉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因素。如果单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平面设计,则无论何种材料的使用,只要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意图即可,但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材料成本进行分析,进而制作出最经济、最出效果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谭旭红.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扩展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06.

[2]何晓佑.视觉传达设计的另一种发展趋势[J].新平面,2006.

第4篇

关键字: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要素探究

一、引言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平面设计在现代生活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平面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产品或者其他对象以更好的姿态呈现给观众。观众去感知平面设计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视觉,我们可以看出视觉语言在平面设计当中的重要作用,视觉语言可以帮助受众更加迅速且直接地了解到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以及思想。平面设计当中所包含的视觉语言相对于文字来说更加直观形象。从一般的角度来看,平面设计当中所包含的视觉语言的要素有很多,一般我们将其分为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所谓的人文要素也就是后天设计者所添加的语言要素;而自然要素则是平面设计自身所带有的语言要素。因此本文将结合这两种不同的要素来探究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

二、平面设计中的自然视觉语言

从一般条件上来看,平面设计当中的自然视觉语言在视觉语言所包含的各个要素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在整个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是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平面设计当中的自然视觉语言往往囊括了平面设计的本质内容,一旦平面设计缺乏了自然语言要素那么其本质内容就会缺失,而就自然要素来看,一般来说,平面设计当中所包含的自然要素包括插图设计、色彩、文字等等主要方面。下面我们将对于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自然视觉语言中的插图设计研究

平面设计当中的自然视觉语言超图设计当中主要是以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使用图形、图片以及绘画等插画形式进行设计、表现和排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平面设计当中视觉语言的感染力,能够更好的实现效果的传达,使得整个平面设计作品更加能够切合受众的实际审美。在平面设计过程当中图片、插画是最为基本的元素,这些元素往往具有通俗性、普遍性的特征。而正是基于这样的特征也就使得,平面设计当中自然视觉语言能够最为直观的表达出来,通过对于这些画面的不同布局给予受众不同的感受,从而进一步的让受众接受到平面设计作品所想要传达的实际信息内容,一般来说,我们将平面设计当中的自然视觉语言看作是平面设计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主要原因就在于自然视觉语言拥有直观性的特征,这是受众在接触到平面设计作品之后首先会关注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只有做好平面设计当中的自然视觉语言,才能够使得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得以提升。

2、自然视觉语言中的文字研究

自然视觉语言中的文字符号在平面设计当中主要表现为广告的标语、提示主题以及补充性文字等等。这个要素在平面设计当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纵观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平面设计的内容都离不开文字符号,而这些文字符号承载的信息内容也是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所在。与平面设计的人员来说,文字在视觉语言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是为图形作补充,而作为附属存在。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视觉语言的实际效果,设计人员常常需要对于所用到的文字进行艺术字体和空间排版等方面的设计,往往只有图文并茂的平面设计作品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受众群体在欣赏平面设计作品的时候不仅仅会看平面设计作品当中的图案,其中的提示性文字符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作品的过程当中,如果文字符号的作用是为了提示平面设计的内容,那么在字体的选择上就应当一些交出的大号字体,在设计上也会根据广告的实际目的对于自己进行不同的设置,比如在设置警示性的公益广告的时候,平面设计人员往往会采用一些温和又不失严肃的字体;而提示类的广告字体设置往往比较圆润,从而让人倍感温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符号的添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受众主观对于平面作品进行感知,能够给予受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3、自然视觉语言中的色彩研究

色彩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往往是缤纷绚丽的,因此色彩往往能够产生十分强烈的视觉语言效果。现如今各种各样的色彩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而正是因为色彩含义的不同就使得平面设计者在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过程中,颜色的选择上会更加深思熟虑,在相同的平面设计作品当中,对于不同颜色的使用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平面设计的工作者会对颜色的使用十分的慎重。首先他们会对于颜色的基本类型进行研究,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亮度和不同的设计结构,颜色在于其他颜色进行混合搭配的时候又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红色跟黄色搭配会产生橙色的效果,而红色跟黄色本身就是属于明亮的颜色,如何之后颜色就会变得更加温和,从而给人一种暖意,这样的一种颜色的搭配和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其次,不同的颜色在人们心目当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蓝色代表理智,绿色代表健康,红色代表热情,这些颜色自身是不具备情感因素的,但是将这些颜色运用在设计当中就会给人更多的主观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对于颜色的搭配和选择十分的慎重,不仅仅要注意到不同颜色组合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也会注意到颜色本身对于视觉语言效果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往往在受众的眼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三、平面设计中的人文视觉语言

在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所说的人文视觉语言主要指的是被设计师赋予视觉语言的创意以及表现力。简单的来说也就是设计师个人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的体现,我们又将它称之为创意,创业对于每一个平面设计师来说都十分的重要,平面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设计师根据所想要表现的主题会融合不同的视觉语言符号,并且将这些视觉语言符号融入到自己的创意设计当中,而表现力则更多的是指设计师将自己融入视觉语言当中的思想内容通过作品的形式向观众传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平面设计当中的人文语言更多的是包含了设计师个人的主观思想以及主观情感,这种主观情感往往是设计师个人对于所设计主题的内心感悟,他不能够是一个直观的反应,往往设计师在接触到一个作品的主题之后,会结合自身的设计经验以及自己的阅历,对于这个未知的领域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抽象思维来进一步地设计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说服力,他们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一些铜的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的添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作品的渲染力以及说服力更高。往往一个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是设计师个人心血的凝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也会将自己的主观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通过不同艺术手法的使用,使得自己的思想能够表现的更加明确,使得整个平面设计的作品和主题更加切合。伴随着这些要素的综合输入也就使得平面设计当中的人文语言能够更加丰富,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吸引受众的眼球,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作品,受众不仅仅能够看到从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美感,也能够从中看到设计师所想说而未说出的话,从而给予受众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四、平面设计中两种视觉语言的关联整合

对于平面设计的整体效果来说,一般来说,平面设计当中的整体效果是对于这两种视觉语言的综合使用,对于这两种视觉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渲染力。一般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少看到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只是直观地反映主题,而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而更多的我们是看到了一些平面广告既有文字又有画面,既能够向受众传达所要表达的主题,也能很好的去吸引受众的眼球,这正是平面设计两种语言相结合使用所达到的一种效果。在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自然语言在平面设计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最为基础的,可以说,把握好了平面设计的自然语言也就为平面设计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自然语言设计完成之后,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大致框架也就完成了,框架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设计者的实际水平。但是往往一个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当中往往只有自然语言还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得整个平面设计作品得以更加完善,是不能够忽略人文视觉语言的作用的。如果说自然视觉语言是整个平面设计的基础,那么人文视觉语言则是提高整个平面设计作品水平的关键要素所在。它能够使得整个平面设计作品得以提升,从而进一步地为整个平面设计的形象添加血肉,让平面设计变得更加的立体和丰满,从而也使得整个平面设计的作品更加的具有吸引力,自然视觉语言就像骨架一样能够给受众展示一个框架,而人文视觉语言则就像血肉一样,只有双方相结合才能够使得整个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鲜活,也能够让受众感知到平面设计作品所想要传达的实际内容。基于这样的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构建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就应当实现两种视觉语言要素的和谐统一,就如同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合一样。平面设计作品当中也必须要包含自然视觉语言和人文视觉语言,只有这两种语言形成配合形成融合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一个涉及内容,才能够使得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饱满。而具体的来说也就是要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将两种要素进行有效的融合,用色彩进一步烘托文字图形,用图形色彩进一步的烘托文字,从而使得二者统一于一个整体当中,双方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对于这两种不同要素的合理使用才能够形成一个相对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除此之外,设计师在设计平面作品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的重视对于个人主观思维的发挥,设计师个人的主观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平面设计当中的人文视觉语言,而人文视觉语言是整个平面设计得以升华的重要基础所在,平面设计师应当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设计经验,只有这样,在对于相关主题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设计在整个市场当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种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视觉语言在平面设计当中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可替代的,这两种要素能够从形象上从内容上进一步丰富平面设计的整体美,从而使得平面设计的总体质量发挥出最大的特点。而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进一步的把握设计的整体美,使得平面设计在质量以及总量上发挥出最大的特点,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两种不同的视觉语言要素,并且使得双方得以平衡形成有效的配合,从而使得要素各个方面的表达显得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观众最完美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任何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都能够在受众的心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深刻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平面设计以及其视觉语言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提高。而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个目的,平面设计工作者应当不断地加强创新研究,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平面设计当中所包含的两种不同的视觉语言,通过对于这两种不同视觉语言的合理使用,使得这两种视觉语言能够在平面设计的舞台上创造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党中华.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功能研究[J].群文天地,2012(10).

[2]鹿莹.对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3(06).

[3]米琪.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视觉化语言应用[J].包装工程,2008(05).

第5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1、平面设计的内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指以“视觉”为沟通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专业性与艺术性,而且是一种通过多种形式创造的,结合图片、符号以及文字传达设计者的想法或某种讯息的视觉表现形式。设计者通常利用视觉艺术、字体排印和版面(page layout)等专业技巧,来实现设计创作的目的。

2、平面设计教学现存的问题

2.1一味追求实际操作,设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在平面设计的实践中,大部分人觉得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会动手操作就可以。而实际情况是,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得不到理论的支持,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离开了具体的实践,理论也就是空洞的。

2.2教学目的淡化,对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掌握了理论后,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转变为实际的操作技能,但教师常常急于追求实践的过程中,满足于学生能设计、会设计即可,表现在实践中,从设计图上很难看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更无法表现出设计作品的内涵,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激发,计算机平面教学面临新的发展瓶颈。

2.3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平面设计教学体系保证了系统化、规范化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格式化和形式化,致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他们的平面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极为程式化、模式化,没有人文气息,机械而僵化。

3、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通过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采用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行业企业,在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用理论知识,熟悉掌握操作技能、工程管理等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走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成为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4、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鉴于目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坚决纠正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理论教育或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脱节的弊端,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对传统教学的培养目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搭配等方面进行全新的、系统性的改革,以切实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

4.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平面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策划、实施能力,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鉴于此,需要构建一个既强调平面设计与数字技术、职业素养与技能并重,又强调课程教育和课题实践并行的教育培养模式,即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前,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确定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专业知识,发展自主动手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提高平面设计专业技术的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专业的职业技能,能在各个行政单位、广告设计行业、影视动画行业及网络应用技术等领域任职。

4.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要结合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分配学时、安排实习实训等内容。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市场和高职教育的要求,调整、整合课程,科学合理调整课时,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创新。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具体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可以完全采用实践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3创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实习实训体系

虽然实习实训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是实践课程的实训难以落实到位。就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只有为数不多的院校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训机制,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以落到实处。但是,对于很多有实力的用人单位和相关行业,大多数职业院校无法吸引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只能与一些小公司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公司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以及运作方式的局限性,根本没有力量和足够的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也无法接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最多不过是让学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比划比划而已。鉴于此,建议政府牵头,成立广告设计专业协会或相关组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职业技能竞赛、交流活动,以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交流,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覆盖面,推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在实习实训基地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5、推动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6篇

关键词:图书馆;平面设计;宣传

1图书馆宣传中平面设计的现状及意义

1.1图书馆宣传中平面设计的现状

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宣传的地标,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图书品鉴、读者培训等。其中,有很多图书馆为了节省经费,并不重视宣传中的设计工作,只是在纸上随意写出活动信息并张贴了事,不具备吸引力的宣传模式而导致图书馆活动经常只有寥寥无几的受众参与,极大地浪费了资源,显然,单薄的文字宣传无法达到理想的“广而告之”的目的。

1.2图书馆宣传中平面设计的意义

图书馆形象包括无形和有形两种:无形形象是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印象、感觉等,但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有形形象是通过统一的形象识别设计,将图书馆理念和组织文化加以整合和传播[1]。新颖的平面设计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融入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中,使公众产生认同感,对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具有促进作用。平面设计中精准的文字表达,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图书馆馆藏和活动信息,方便读者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

2平面设计工作的开展

平面设计是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的平面化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图形、文字、色彩三大构成要素,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优秀的图书馆平面设计是将这三大要素根据图书馆宣传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完美组合,以发挥宣传的最大效用。此外,所有宣传项目的开展都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图书馆平面设计宣传也不例外,其流程是:确定目标和发展策略—调研分析—创意—设计—制作—[2]。

2.1整合现有资源,做好平面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图书馆的平面设计任务一般都是非商业性的,除了版面设计、编排,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研工作,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广大读者服务[3],有针对性和精准的设计风格是达到最好宣传效果的必要条件,这与设计前的调研工作密不可分。图书馆可以通过设计调研问卷等各种方式开展调研工作,确定通过哪种方式和媒介展开宣传设计方案(如海报、电子屏、活动、赠品等),并制作详细的设计备忘录,为后期的实际操作提供详细的设计依据和策略。备忘录能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确定设计目标、读者定位等关键因素的切入点。例如: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近年来定期设计制作的《阅览》期刊,主要发放给馆员传阅,内容以馆员感兴趣的话题为主,期刊包括“国内外图书馆”“业务”“图书排行”“同城活动”等多个版块。期刊格调轻松愉悦,文字描述幽默,内容贴合馆员的兴趣和工作,受到了“上图”馆员的好评,此外,在前期资料收集、话题研究上,策划者做出了详细计划和准备,并听取了馆员的意见,后期的制作和撰稿也全部由馆员自己实施,这也是该刊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2.2图书馆平面设计的图形、文字、色彩运用技巧

2.2.1丰富主画面内容,吸引读者关注。图形具备极强的视觉吸引力,不仅能向受众者传达信息,也能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有内涵和美观性,同时能引发读者共鸣[4]。传统模式的平面设计,最先吸引读者的一般是主画面内容,画面选择上要注意贴合宣传主题及展现图书馆文化,画面需清晰且分辨率高,可以选择自己的摄影作品及高清图片,必要时可结合图形,图形比具象的图片更有想象空间,这也是宣传推广平面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2.2.2文字编排主次分明,易于读者获取宣传信息。文字元素是平面设计的基础,是对传播诉求的说明与注解。在平面传播媒体中,文字设计和组合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设计者需要在前期调研阶段了解和整合所有文字信息,明确宣传诉求,使文字编排精简到位,目标受众易于理解宣传信息。尤其是标题文字、正文内容不宜过多,标题统一整个画面和正文,应精简醒目,排版在画面的最佳视域中,并运用视觉引导,使读者视线顺接转到正文,其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关注。2.2.3运用简洁明快的色彩展现平面设计主题。色调是最能直观体现整个画面氛围的要素之一,色彩的选择要错落有致,不能过于单一,要使整个色彩格调贴合平面设计的主题,配色上要注意冷暖色调运用、色彩面积大小、对比度搭配等方面[5]。近年来,“上图”举办的“旅游沙龙”活动已开展三十多期活动,每一期都吸引了大量旅游爱好者的参与。上图除了用微信宣传活动外,每期都会制作易拉宝海报,海报中的图片一般会选择主讲人亲自拍摄的旅途中的美景或旅游地最具特色的景物照片,使宣传海报更具说服力。同时,在文字编排上,主标题要鲜明突出,活动信息一目了然;色彩上以明快的颜色为主,贴合“旅游”轻松、愉快的主题氛围,使画面更具表现力,激发读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平面设计的形式需多样化

3.1巧妙利用新的平面设计展示载体

“上图”曾推出特别版读者证申领活动,得到了众多企业和读者的关注。之前,除了常规的绿色普通版读者证,2010年在“上图”办理读者证的读者获得的版本均为绿色世博卡,因当时上海正在举办2010年世博会。之后,“上图”又推出红色党员卡,以“一大会址”和“党徽”等为设计元素配合红色基调;还有橘色团员卡,以橘色展现团员青年的蓬勃朝气;也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员工制作“上图”与企业联名卡。但是,图书馆的宣传受众是有限的,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未必实用,一般宣传对象仍以入馆读者为主。因此,图书馆可将主题鲜明的平面作品陈列在读者流动量大的区域。上图中文书刊外借室位于该馆一楼,外借区是图书馆与读者交流的重要窗口,门口落地电子屏代替了传统的纸质海报,有滚动播放新书推荐、热门外借图书等一系列资源信息。由于外借区有少儿读物,电子屏也会定期更新少儿读物信息,儿童对呆板的常规文字信息往往不感兴趣,而生动的电子画面反而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3.2平面设计与创意活动相结合,体现宣传的交互性

有时简单的视觉画面会显得过于单一,若配合实物展现或与馆员面对面交流的模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的开展要体现交互性。所谓的交互性是指图书馆与宣传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双向交流,这在图书馆宣传吸引公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实现有效传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6]。为了达到这种交互性,平面设计可与创意活动相结合。图书馆活动有常规性和非常规性两种:常规性活动对创意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图书馆资源向读者告知的一种模式,形式相对刻板;而非常规性的活动通过创意策划,往往能吸引大量读者的关注,获得读者对图书馆资源使用率的突破。近年来,“上图”十分重视该馆的平面设计,各类读者活动和图书馆项目在宣传和实施上都力求通过设计这个窗口与读者更好地沟通。例如:“上图”曾多次举办“爱阅读赠花”活动,通过平面设计海报向受众讲述阅读与花的经典故事。花作为有具象的实物,不仅有美的外表也有特别的香气,使原本抽象的二维画面变得生动立体,读者也有参与其中的感觉,这种宣传的感知度明显提高。

3.3通过统一的平面视觉设计,建立专业的图书馆形象

图书馆要给读者建立专业的文化形象,图书馆员可以从统一的平面视觉设计入手,设计专属的图书馆馆标、引导标识、宣传展板、读者指南等[7],也可定制具有图书馆特色的个性化小物品,传达图书馆的理念和文化,获得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以具亲和力的视觉形式对外推广宣传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例如:“上图”每月会制作一期“上图导航”,主要发放给读者,其中包括“数据库介绍”“馆员品书”“VOD点播”“分馆信息”等多个读者感兴趣的版块,由于是内部刊物,其内容和设计风格展现了“上图”文化,时效性高,贴合读者需求,宣传效果显著。事实上,图书馆形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图书馆形象的宣传推广要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建立完善的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提升图书馆的专业形象,吸引更多的人走近图书馆、了解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徐志,张勇.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1):46-49.

[2]张跃起,马振龙.平面设计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8-39.

[3]沙振江.试论图书馆调研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1997(7):23-25.

[4]刘亚平.平面设计其实很简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9-10.

[5]胡冬敏.浅谈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平面设计的基本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0):137-140.

[6]曾媛.关于公共图书馆宣传的理性思考和探索[J].当代图书馆,2012(1):10-12.

第7篇

关键词:广告;海报;平面设计;传统文化;民族个性;文化表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的便利以及通讯手段的发达,使得各民族的文化间的隔阂逐渐的降低,各地区的“本土文化”逐渐的与外来的文化相互融合。现代社会的标准化、简约化的需求,使得国际风格样式的广告海报设计借助现代媒体而盛行。设计师根据时代的诉求,对各种文化进行新的认识和探究其中蕴含的设计素材和灵感,来表现不同地区的设计风格。创意是现代广告海报平面的设计灵魂,但是没有任何文化成分的创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一、中国广告海报设计的现状

我国在广告的设计中一直走的是含蓄路线,所谓的含蓄,从艺术的角度看,就是在不损害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这一限制之下,一种更简洁、更概括、更回味的省略方式。在我国的广告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构图: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酒旗;停着的小船,无船夫也无过客;小径虽幽,却没有行人等等用简单的形象表现深刻的意境美。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让消费者记忆,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的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中。在世界的前500强企业的标志来看,个个简洁含蓄,视觉冲击力强,很少繁杂或是令人费解。例如:“雀巢咖啡”广告设计语“美味的开始”,朗朗上口又回味无穷;“可口可乐”广告设计语“永远的可口可乐”,简单而深刻,用含蓄的语言传达深刻的含义。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社会的接触与日俱增,受到“国际化”的影响较为严重,我国广告设计的“失语”视觉现象日益的突出,国际风格样式泛滥,这就导致了我国广告设计由于缺乏自身文化的内涵而变成了一副“躯壳”。陈可辛导演的作品《武侠》在柏林电影节亮相的海报十分的隐晦,画面中只有两个帽子遮面的男子,背景是浓墨狂书的“武侠”二字,没有体现任何有关演员和剧情的信息。主要的原因有:以我国电影海报的设计而言,行业呈现的现状是设计人员专业不专供;不受重视,流程复杂;诉求过多,广告碍眼;明星“大头照”现象泛滥等,因此,只有把我国现代广告海报平面设计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实现真正“国际化”。

二、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的内涵,以公益广告海报设计为例,主要有:以人类社会的环保题材为主体;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主体;以振兴教育、科技发展的题材为主题;以宣扬社会的新风尚和美德题材为主题;以弘扬民族文化遗迹爱国精神题材为主题;以传播时代观念、文化的题材为主题。主题系列能够形成大规模的视觉优势,可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深度的表现,既提高了传播的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和说服更具有亲和力、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这是一种在中心主题的统帅下子主题系列的文化表述。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积淀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文化艺术更显示出无限的审美内涵,传统绘画艺术有传统工笔画、水墨画、壁画等体现的那种神韵、空灵的艺术精神;民间美术作品:剪纸、漆画、年画、染织等,所反映的民俗民风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无不蕴涵着民族文化的情结,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文化资源。观念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公益海报创新设计的追求,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三、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文化表现

1、在广告海报设计中的图形文化

在现代我国广告海报的设计中,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都是融入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传统图形,设计师准确的把握这些图形的深刻内涵,并且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相结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让我国古老的艺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的发扬光大,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图形是广告海报设计作品的表意形式,在设计作品中居于较敏感和备受关注的视觉中心,主要是由写、绘、印、刻,摄像录像技术等手段产生的能传达信息的图形记号。在当代,把我国传统的图形和现代广告海报平面设计融合起来,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例如我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的“自在”纸坊创作的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的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我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的意境,表现了我国人文性情的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整幅海报的制作中,结合我国传统的图形艺术手法,把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2、在广告海报设计中的意境文化

我国当代的平面设计开始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它的发展受到我国传统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广告还是海报的平面设计都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为基础的,是一种视觉传达的艺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海报的设计都是表现了含蓄的意境美,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含义,但是由于受到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影响,我国广告海报的意境美正逐渐的消失,所以要实现我国平面设计真正的国际化,就要运用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表现我国广告海报平面设计的意境美。在广告海报的平面设计上,构图留白虚实相生,空白能够引起人们无限的思维想象空间的美感,由于没有任何的物体作为视觉度量空间的标准,所以留白空间就具有了一种似乎含有无限容纳能力的意义。利用视觉知觉的表现,不仅仅将得到更简练的抽象造型,同时还能增加视觉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广告海报设计采用图文结合情景交融的形式,从而使欣赏者犹如身临其境,进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望。

四、总结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艺术和广告海报平面设计的理念都必然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当代设计国际化的浪潮中,思想的贫瘠和信念的丢失给每一位设计师的创造带来严重阻碍作用。我国的广告海报平面设计师要依据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学习借鉴西方各流派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中西结合,创建自己的民族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我国的广告海报平面设计才能在本土文化中“茁壮成长”。(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李维.我国平面设计新思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

[3]李艳组.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8篇

关键词:窗;平面设计;应用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64-03

Discus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s Windows in The Graphic Design

Li Yong-wen(School of Art Design,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in the category "Window" variety, rich patterns and meaning, unique aesthetic form and cultural identity, has influenced contemporary design.The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indows” application in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and explore the dimensions of form, patterns and moral of how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in the "window" is applied to the graphic design,the form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ich design.

Key words :windows; graphic design; application

Internet :.cn

在传统园林中,若我们一目穷尽百景,便鲜有继续观赏的兴趣,所以各空间的相互交错,相互渗透,使空间变得深邃而又有意境。这其中,窗便是在不同空间中产生渗透的作用,是借景的媒介。通过窗我们不仅看到了窗的内外变化,看到了虚实相生,也看到了不同的景境,是审美意境的最好表达。窗在传统园林中体现的不只是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还是种文化。“图案作为一种装饰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民族语言,是对文化的一种视觉传承”。窗,它已不单单是传统园林中的元素,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每一艺术体验,都是借助有限的形式到达一种包容天地、贯通古今的无限所在”,而“窗”就是这样一个借助有限到达无限、借助具体到达抽象的语词。

一、平面设计中“窗”的应用现状

由于“窗”极高的审美形式与文化价值,使得这一元素为设计师们所钟爱,从早年间韩秉华先生的《苏州印象》海报设计,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苏州新印象》以及陈幼坚先生为乌龙茶和澳门红伶会所所做的标志设计等等,再到2015年第四届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中国・家”的主题设计,“窗”这一元素被用到滥觞的地步。主要表现为:形式的平庸;纹样的堆砌;文化内涵的缺乏。在一些海报设计中(图1、图2),不究其原因,把“窗”上的纹样直接搬用到作品中,甚至是多种纹样的拼贴,不知选取多种纹样所示何意,若无特殊意义,则何种纹样并无差别时,便失去了准确传递信息的功能。形式上,把图案占满以家为背景的整个画面,拼成“温”与“暖”字,显得生硬呆板,没有视觉中心,除整体用“温暖”两字与屋顶结合呈现“家”的形状外,并无深层的文化内涵,徒有形式表层下的文化荒漠化。图3、图4的整体设计没有形式美感,把主题图案居中设计显得单调无趣,周围字体的摆放位置杂乱无章,若中国结的图形这样设计可说明“家”,那用它说明“国”亦可,这便造成形与意的不完全匹配。在招贴海报中“图形必须以信息作为核心;面对现代五感信息的传递,图形必须把情感作为核心;面对个性化设计概念的解读,图形必须把想象力作为核心;对应于后现代语境下对设计的理解,图形必须把人的互动作为核心。因此,‘图’既有形,也有文之意,‘图’可以绘形,又可释读,还可说理。”设计是关系,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可胶柱调瑟或单纯追求其一。图5是贵阳市静艳特色餐饮标志设计的提案,外形用了海棠图案,“静”字与窗格相结合做简化处理,并依据一定比例关系对其结构进行设计,使结构内的对角线相互平行,整体形式给人稳定和谐之美,却难以让人把它与贵阳这个地域及特色餐饮相联系。没有诠释内容的形式同样会遭到诟病。

二、平面设计中“窗”的应用方法

(一)取其形式

中国传统园林中“窗”的装饰艺术通过构成、图形等匠心独运的设计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为当下的平面设计提供借鉴源泉。设计师在感慨其美感之余,更重要是寻找与探究传统园林中“窗”的创作方法和形式规律,将古代工匠在劳动和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思维相结合,比较分析后提取出有益于我们表达内容的形式,用新的题材和形式进行符合现代社会的再创作,给予园林中“窗”的传统文化与形式新的生命力。图6是苏州园林内的一处“窗”,整个“窗”的形式采用了一个规整的九宫格,其中心位置(黄色部分)是特异的六边形,以花格中的一小段为1个单位来看,中间六边形组成的矩形空间比例则是 4:3,其余由“d”字纹和小圆形组成的矩形空间比例同样是 4:3,由此整个九宫格的区域的比例也是 4:3。这个数据十分接近于我们现在几何学中的“√2矩形”。①美的形式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细节是由某种比例关系推衍而出。同比例矩形对角线平行或垂直(图7),利用这种关系产生的分割比例给人视觉以和谐统一的美感。园林中的“窗”除了各种比例关系,也常在一扇窗的中心位置上突改形式,进行变异,或方形、圆形、六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图形(图8、图9)。这种设计打破了整个形式规律的单调感,增加了趣味与可观的视觉中心点,整体统一富有变化。亦或是不停的重复某一元素以示节奏与韵律感(图7)。而这些形式上的设计与最终呈现给人的视觉效果密不可分。马克思曾说过,“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可借鉴这种“美的规律”,如比例与尺度的关系、多样与统一、节奏和韵律、同一与变化、对称与相称、反复与连续等。

(二)简其纹样

传统园林中“窗”的形式千变万化,纹样也各有不同,有直线形式的纹样:万字纹,六边形,八角,套方,八锦方,方胜,步步锦,龟背锦,回纹,菱格纹,冰裂纹,海棠纹,十字,四方等等;有曲线形式的纹样:如意,海棠,团花,四君子,松,竹,莲,葫芦,石榴,蝙蝠,仙鹤,喜鹊,鹿,麒麟等;还有些混合纹样,直线与曲线的混合:海棠凌花式,六角穿梅花;以及一些字体纹样:福、禄、寿、喜等。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引用这些图案或纹样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并对其进行具象或抽象的变形、简化、重组等设计,转化为新的设计方案。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世博会江苏馆的馆徽设计(图10),它的外形是海棠纹,中间的“苏”字似冰裂纹的变形,它没有直接把冰裂纹填充或复制到“苏”字里,而是将冰裂纹与“苏”字相结合,整个标志在似窗与不似窗之间,让人产生记忆共鸣,内涵丰富深刻。

(三)传其寓意

正确传达寓意,丰富设计内涵。一种形式或纹样,只有外在表象的传达是不完整的,其内在语义也是形式需要表征的内容。传统园林中“窗”通过形式、纹样与图案在完成借景、虚实、对比等功能的同时表达了形式之下的隐性文化内涵。“窗”中的纹样常采用谐音、象征、暗喻的手法表达某种意义。植物纹样:桂花表示富贵盈门,梅花表示君子之德,松则视为长寿;动物纹样:蝙蝠谐音“福”,鹿谐音“禄”;将多种纹样组合的图案:用两个柿子和如意构成图案表示“事事如意”;用蝙蝠和古钱构成图案表示“福在眼前”;有莲花、童子、笙组成的图案表示“连生贵子”等。文化的内涵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是空洞的,没有合适的形式表达的文化内涵是浅显的。传统园林中的“窗”是一种形式的视觉符号,功能的实物载体和文化的语义象征。同样以江苏馆馆徽的设计为例,它在运用传统园林中“窗”的元素上无疑是成功的。它的设计形式与设计主题相契合,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设计的意图。形与意相通,简洁的形式让人印象深刻,不由想到江南水乡的园林神韵,体现了江苏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形简而意长。通过仔细研究“窗”的形式、纹样或图案,了解它隐性的寓意、内涵以及意境美产生的规律,并有效地运用这些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美。因为创造,不是要捡用现成物,不应直接利用“窗”这个形式,而是通过“窗”这个媒介,这个“窗口”去探索,去研究,去观望这种美的形式与价值存在的共通性,使我们在平面设计上能够更好的表达形式背后的语义。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中“窗”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设计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园林中“窗”的艺术形式能保留至今,并且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足以说明它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将它再次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时,不能仅仅以逼仄的视角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将“窗”中的某些元素进行简单的堆砌,应在深谙其道的基础上从现代审美方向去重新审视这些元素,并纳新吐故,结合现代设计思想进行再创造,与平面设计的主题相结合,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文化特征与内涵。

注释:

① √2矩形是平方根矩形的一种,将长宽比为√2矩形对分为两个小√2矩形,依次对分直无穷,这种比例关系而形成平衡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惕.中华美术民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1.

第9篇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理实一体化;课改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告业发展进入到了快车道,广告对于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就在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和应对策略提出一点拙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平面艺术设计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其他专业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个专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紧密相关,包括设计的理念和风格,必须和社会的导向相结合,因此要求我们任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另一方面要对流行元素进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具备相关的软硬件条件以便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

(1)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以配合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加强服务意识, 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 开展个性化教育, 实施分类教学。其次, 教师要具备“ 双师素质” 。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教师已不能适应现代职教发展要求。

(2)教学辅助文件设计也要配合

为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案和实践要求设计一个系列的教学文件,并根据客观情况进行及时变更,以适应教学要求的变化。比如设计PPT教案和请知名设计师给学生讲解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的相关实践知识,为了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书写教案时,这必须打破传统,紧密按照实践要求安排课时的授课计划, 并保障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

(3)硬件环境要配合。

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就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硬件环境, 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教室。专业教室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氛围, 专业教室内分为实训教学区和教学研讨区两部分。实训教学区提供学生操作演练的实训设备, 设备要与实际生产保持同步,或有一定的超前性,研讨区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讨论的场所, 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对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尤其重要,没有直观的视觉体验,就很难给学生介绍相应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

二、平面艺术设计授课过程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能够控制课堂节奏,确保课堂按照计划正常秩序进行。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和以往的课堂秩序不同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调节课堂气氛,要求在发挥学生学习自主地位的基础上开展课堂讲授,因此课堂安排和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 学生记笔记不同,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嫩能够在课堂上“ 动” 起来,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但这个尺寸一定要把握好,既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但还不能让学生乱了套。因此,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 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 维持好课堂秩序。

(2)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堂内容实行分类有差别的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对于贪玩、好动, 但很聪明的学生, 采取对他施加压力, 进行引导和督促, 经常与他们谈心, 加强教育, 端正其学习态度。对于只管自己埋头学习, 不管别人的学生, 我们应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 使这部分学生既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 又可帮助班级里成绩差的同学, 培养这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的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 使潜能得以有效地发挥。总之, 对于个性各异的学生, 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分类教学, 才能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 成绩均有提高。

(3)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加大教师的指导力度。

在平面艺术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如果教学过程中, 教师认为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 教师自己就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情, 学生设计的是否规范是否合理, 老师不管不问,这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起不到作用了。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 其实就是有形式无实质,正确的做法是老师讲清设计原理之后,将学生设计需要的步骤和相关原理很清楚的写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按照相关的思路开展自主设计,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个别学生设计中不正确的地方,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 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针对学习内容引入竞争机制启发学生的潜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否则学生就一无所获。平面艺术设计的座屏在评比过程的展示很容易能对学生的设计起到竞争作用,设计好的作品,让学生可以进行经验介绍,学生在讲解的时候提升了自己,而其他学生通过同龄人的思路更用以接受,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 学生没有时间观念, 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自己做,而老师不加以指导的话,学生就没有紧迫感。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比赛, 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 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 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设计差一些的学生以鼓励, 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 做的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 信心百倍, 因此暂时做的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 不甘落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