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痛点

时间:2023-10-10 15:58:54

导语:在档案管理痛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 电子档案; 传统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41-01

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相同之处,它们都具有档案的基本属性――原始性。对电子的内容进行修改非常容易,而且改后不留痕迹,但势必埋下安全隐患,同时,还可对电子文件进行压缩处理,改变电子文件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等等,造成“原件”识别困难。相比之下,相对纸质文件内容进行增删,改而不留痕迹是不可能的。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原件中所含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就不会发生变化,人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上确认文件的原始性。电子文件形成后因载体转换和格式转换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相关信息证实电子文件的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们便难以确认它的原始性。因此,应该为每一份电子文件建立必要的记录制度,从收集,积累开始就要进行记录,记录电子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电子文件形成、处理、保管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证实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本身也应具有实时记录功能,随时将需要保留的信息记录下来。由于这种“跟踪记录”具有原始性,它可以成为证实电子文件真实可靠的有效依据。对于收集、积累阶段就在网络系统上传递的电子文件,可通过网络系统的自动记录功能记录有关信息,对于以存储载体方式进行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还要辅以必要的人工记录。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以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贮存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经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立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次,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式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二者间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

电子文件可以在文件办理完毕后随时归档,或在某一时间周期内统一归档,由文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认证,有档案工作人员接受登记,按事由原始给出档案分类号,设定访问限制级别,以便将来用户查找利用。这样随时归档,一方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和完整率,另一方面也负荷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快速便捷,还可以避免档案的流失和病毒的破坏。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发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三、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

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档案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的发展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档案部门在接受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合适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贮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四、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相应的分类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五、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馆的会员,会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方式,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把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好、开发好和利用好,并得到长期保存,是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在电子时代得以继续,是所有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随着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单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本人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基础工作入手。

(2)严格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3)健全电子文件的检查审核制度。

(4)规范公文制作和控制程序。

(5)加强电子文件软、硬件设施管理。

第2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流程管理;应用

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一般都是采用纸质档案与人工管理这两种方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档案大量使用与其复杂性也同时增加,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电子文件的产生使用、流转、归档、保管、移交等等,于是,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中,流程管理得到了普遍重视与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全性问题。档案信息安全性指得就是信息载体安全性与传输安全性。电子档案载体主要为光盘、磁盘、磁带等,其种类多且较为复杂,由于电子文件的生成、流转与利用都会受到硬软件和网络等构成的技术系统及数字环境的制约,这使得电子文件数字信息难以维持永久存取,导致电子文件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失真的情况。同时对环境湿度、温度、防磁等条件的要求也非常高,容易被破坏,导致载体不安全。而传输安全性主要为网络安全性,网络黑客与计算机病毒是影响传输安全的主要因素。此外,电子文件非常容易被篡改,并且毫无痕迹,导致数字信息失真。二是电子文件的可识读性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档案载体是依赖系统,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操作利用,因此不能从载体外表去判定正常与否,极易受整个系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储存信息无法识读,因此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利用。

(二)措施。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问题而言,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查阅利用档案的过程中,设置通过验证用户信息、输入调阅口令等权限限制访问与阅读,按照国家相关网络安全定级规定对档案馆(室)的数字档案信息利用平台进行安全保护,并对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以此提高档案数据库的安全性。同时,安装较为先进的防火墙、防毒杀毒软件等,以此避免计算机黑客、病毒的恶意攻击入侵,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二是强调档案备份。档案部门应对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和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异地备份应选择地理距离相距300公里以上,不属于同一江河流域、同一电网、同一地震带地方为宜;异质备份应做好静电复印、翻拍、数字化、缩微、仿真复制等工作,以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在登记备份的要求上应实行三套式,以满足保存、备份和日常使用。

二、流程管理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一)流程管理概念。美国管理学家MichaelHammer指出:流程就是将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转变成对用户有价值的输出活动;而达文波特教授认为:流程就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活动的集合,并且为特定市场或者与用户提供特定输出。由此可以看出,两人均认为:流程是以用户(人)为导向(本),并且在输出过程中重视体现用户(人)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流程主要包括六个要素:输入资源、活动、结构、输出结果、用户、价值。

(二)流程管理应用。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规划与建设实施引入流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工程庞大、环节众多、复杂、涉及面广。所以,在设计与实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流程管理的运用。首先,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应以改善传统档案馆业务流程为新导向。在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时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收集电子文件与档案资源的数字信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整合与开发利用档案数字资源。一般而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担负着管理任务,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强化以档案需求者的利用为核心理念,以此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有序建设。不管是数字信息收集,数字化处理,还是资源整合利用,都是围绕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导向作用。新的需求导向必然会冲击传统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对原有工作职责与形式提出更全面、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合理调整原有业务流程,对工作流程中的业务关系加以梳理,以此实现和改进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目标,规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其次,流程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建设风险,减少建设成本。

在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同时,应严格遵照有关国家规范标准进行档案资源数字化与信息资源安全储存,以此实现流程管理控制与电子档案价值鉴定的有效性,否则就会出现电子档案失真、系统安全等风险,影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作用的发挥。除此之外,在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候,实行前端控制,通过流程管理的引入,使每个业务环节的管理成为不可或缺的统一程序,并且尽量减少管理流程环节,提高管理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基于流程管理理论,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模型予以设计。在设计模型中,首先收集与选择要纳入管理序列的档案种类、范围、内容、归档时间等信息,并录入系统,自动根据归档日期予以分析,对信息是否需要归档、保管多长时间等予以初步确定;之后由档案管理科室牵头,组建专家鉴定小组,鉴定信息来源,确定不可公布或有限制的文件、档案,列出清单予以报备审批。在审核通过之后,编制数字化档案;然后对档案予以检索设置,并且充分考虑其访问权限设置;最后,重视档案的存储与更新,并且进行合理的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准确,提高档案利用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档案的产生与日益增加,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并且随着电子档案的应用与推广,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与利用率。为此,在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候,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有效,一定要重视流程管理的应用,从而充分发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志立.流程管理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杨颖琦.供电企业培训档案标准化、流程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61-162.

第3篇

论文摘要:为了更有效防止文件的非法访问和输入、输出。就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方案。以犯罪行为心里学为理论指导,以安全事件过程管理为主线,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的安全管理。

现在大家谈论到信息安全,首先想到的就是病毒、黑客入侵,在媒体的宣传下,病毒、黑客已经成为危害信息安全的罪魁祸首。然而,对计算机系统造成重大破坏的往往不是病毒、黑客,而是组织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对信息的窥探或窃取。从技术上来讲,内部人员更易获取信息,因为内部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辨识信息存储地,且无需拥有精深的IT知识,只要会操作计算机,就可以轻易地获取自己想要得资料,相对而言,黑客从外部窃取资料就比较困难,首先,他们要突破防火墙等重重关卡,然后,还要辨别哪些是他们想要的信息。

FBI和CSI对484家公司进行了网络安全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安全威胁来自单位内部,其中16%来自内部未授权的存取, 14%来自专利信息被窃取, 12%来自内部人员的欺骗,只有5%是来自黑客的攻击;在损失金额上,由内部人员泄密导致的损失高达60,565,000美元,是黑客所造成损失的16倍,病毒所造成损失的12倍。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内部人员泄密的严重危害,同时也提醒国内组织应加强网络内部安全建设。

1 电子文档泄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光盘刻录机、磁带驱动器等存储设备泄密;

2)通过COM、LPT端口、调制解调器、USB存储设备、1394、红外线等通讯设备泄密;

3)通过邮件、FTP等互联网方式 泄密;

4)接入新的通讯或存储设备,如:硬盘;

5)通过添加打印机、使用网络打印机将资料打印后带出;

6)通过便携式电脑进入局域网窃取信息,带离单位;

7)随意将文件设成共享,导致不相关人员获取资料;

8)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到单位,连上局域网,窃取资料。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途径可以被别有用心的内部人员利用以窃取资料。

2 传统解决方案的弊端

传统方案一:“我们已经部署了防火墙或专网”

防火墙或专网可以防止外部人员非法访问,但不能防止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地通过邮件或者移动存储设备将敏感文件泄露。

传统方案二:“我们给文档设置了访问口令”

口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先口令可以随着文档一起传播;

其次即使设置了口令只能简单的区分用户是否可以访问该文档,而不能限制用户对该文档的操作权限(如复制、另存和打印等操作)。

传统方案三:“我们安装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封住电脑USB接口、拆掉光驱、软驱、内网与外网断开、不允许上互连网络 ”

文档的原始作者泄密;文档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失、泄密。

3 电子文档安全有效控制方案

为了更有效防止文件的非法访问和输入、输出。就需要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方案。

以犯罪行为心里学为理论指导,以安全事件过程管理为主线,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的安全管理。

3.1制定周详的事前预防策略

1) 控制信息传递途径,如通讯设备、存储设备;

2) 通过网络接入保护,限制外来电脑接入局域网;

3) 报警策略能够提示非法接入;

4) 互联网信息传递阻断策略能够阻断非法信息传递。

3.2 对泄密行为事中记录和控制,并及时启动控制和报警策略

1) 对泄密过程进行屏幕记录,方便现场查看,事后回放;

2) 详尽的电子文档操作痕迹记录,包括访问、创建、复制、改名、删除、打印等操作,便于信息泄密事后追查;

3) 集中审查终端共享,防止共享泄密行为。

3.3 详尽的日志信息,提高了事后追查的准确率

1) 进行电子文档操作及屏幕记录;

2) 对互联网信息传递进行记录,便于信息泄密事后追查;

3) 审计系统用户日志。

4 电子文档安全系统功能及技术阐述

1)禁用设备

程序功能:可按某台、某组或整个网络禁止使用哪些设备,包括:存储设备、通讯设备、打印设备、新加入的设备及其它属性。

管理作用:根据风险评估,制定事前预防策略,根据策略对相应的设备进行禁止,预防文件泄密。可以灵活的开启,不影响正常使用。

2)报警规则

程序功能:设置某个或某类文件的各种操作报警规则。

管理作用:对泄密者添加泄密设备(如:闪存、移动硬盘等)实现及时报警,对相应的文件或某个类型文件的操作实现及时报警,为安全事件发生后进行及时管理提供帮助。

3)网络端口管理(接入保护)

程序功能:通过设置禁用139和445端口,控制共享端口。

管理作用:可根据需要灵活的设置外来计算机跟网内计算机的通讯方向。

4)网络共享

程序功能:可以及时查看和删除网络内任意计算机的网络共享文件夹。

管理作用:员工往往因为工作需要设置共享文件夹,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员工或外来计算机窃取。

5)文档操作

程序功能:可以详细的记录每个员工在本机及网络上操作过的文件,包括访问、创建、复制、移动、改名、删除、恢复以及文档打印等记录。

管理作用:让泄密行为的痕迹得到监控,为泄密行为的事中发现,事后追查提供了帮助,弥补了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中的最薄弱环节。

6)锁定计算机

程序功能:可以锁定网络内任意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操作。

管理作用:若发现网内计算机有非法操作,可及时控制,挽回损失。

7)邮件、FTP和MSN监控

程序功能:记录通过POP和SMTP协议收发的邮件正文内容及附件,如:Outlook、FoxMail等,可记录通过web方式、FTP收发的邮件、传输的文件目标去向及名称。

管理作用:实现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安全管理,实现邮件备份管理,提高事后追查的便利性。

8)上网限制

程序功能:通过多种策略规范员工上网行为,比如:收发邮件、浏览网页、FTP、使用其它连接。若外发数据超过一定数值,可阻断此类行为。

管理作用:方便管理者对网络行为进行集中控制,避免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泄密。

参考文献

[1] 綦科,谢东青.网络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6(10).

[2] 祖峰,熊忠阳,冯永.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新方法及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

[3] 邹伟全.文档一体化理论依据新探[J].北京档案,2002(3).

第4篇

系统建设的质量治理框架

档案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质量目标是高效率、低成本地建设一个能够支持现代档案管理业务开展的应用系统。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能否按照预期计划高质量建成,与参建人员综合能力、基础设施环境、现行法规制度,以及建设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很大关系,所以从系统建设之初就要明确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和质量控制框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所依赖的法规政策标准、系统建设需求、建设过程监管、软硬件设施支撑环境,以及参建人员能力和水平,都是决定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质量的关键要素,如图所示。从图中可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质量不仅要从最终输出的档案管理系统角度进行衡量,还需要追溯到建设过程中支撑、控制、输入和监管等环节的质量。这是因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并非一次性的成品输出,而是一个滚动建设和持续完善的过程。此外,多个立档单位与档案保管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等特点,决定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由此,需要从系统建设的支撑环境、需求输入、制度控制、过程监督、功能实现、系统运行和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最终形成一个满足档案机构实际需求的高质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1.环境建设质量治理软硬件基础设施及其网络环境、建设项目资金等,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支撑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成果能否得以使用。网络与软硬件设施,及其运行管理机制,直接影响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使用、数据访问和业务开展。当前,网络技术、中间件、存储设施、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的迭代更新速度很快,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需要保障档案系统的功能稳定、安全可用和业务的连续性,环境基础设施的质量治理能力亟待改进。2.需求分析质量治理档案机构及其人员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主体,决定了系统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档案部门人员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目标,最终形成系统建设需求,而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需求分析能力至关重要。通常,需求分析由档案管理业务人员和系统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完成,而双方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沟通交流,明确潜在需求和需求可能变更的方向。需求的变化和更新是软件系统建设的重难点,由此各方人员在分析系统需求时,不仅应充分理解现有业务活动流程、范围和要求,还应具有前瞻性思维,以发展的眼光来开展需求调研和分析设计,确保系统建设需求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有效。3.制度嵌入质量治理法规政策遵从性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特点之一。档案管理机构在开展各类活动时,需要在外部制度的基础上,提炼出本单位应遵循的条款和工作实施的具体要求。而后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将具体化的制度要求嵌入到系统中,尽可能实现系统自动化的制度遵从,减少人工参与度,更客观、有效地执行各项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这就要求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相关人员熟悉并深刻理解各个层级制度中约定的各项要求,研究其应用场景及其间的关联关系,制定切合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各项制度。同时还应借助监管手段和各种技术方法加强制度执行的质量,督促和检查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漏洞与风险,并持续改进。4.过程监管质量治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对其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是保障质量的重要措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通常会采取政府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式来选择供应商,并委托第三方机构(承建方)来完成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具体任务。承建方负责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环境部署与集成调试;建设方负责全局规划、整体设计、资金筹措、明确需求等重要工作。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系统设计、设备采购、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系统测试等各个阶段,承建方和建设方均应采取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检验各自承担的任务,同时监督对方的工作。必要时还可引入第三方监理公司来协助建设方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进度、成本、目标、任务、范围,以及合规性和有效性等进行检查。由此监理方的质量检查、风险控制、发现问题和诊断能力成为影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5.功能实现质量治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显性成果就是将档案业务融入信息系统的电子档案应用软件系统,作为档案部门及其人员开展业务活动的网络化工作平台,其功能的完整性、流程的合理性、数据的规范性是助力档案人员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与一般的应用软件系统相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质量除了实现基础的系统管理功能以外,还具有档案业务的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强执行性等特点,需要有标准符合性的质量检查。因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深入了解档案业务事项、办理流程及其政策、规范要求,才能保证系统功能完整、流程合理且数据规范。6.运行维护质量治理以往的烟囱式、自给自足的建设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而共建共享成为新的系统基础设施部署的共性特点。许多省级综合档案馆统一建成了区域性的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运行服务平台,采取了海量存储、云计算的虚拟服务模式。云计算的IT集约化服务模式在统一规划、资源租赁、平台支撑和应用共享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统筹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但对各档案管理机构而言几乎是个“黑盒子”,即档案人员只需规范地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无需关注其背后复杂的技术方案和实现原理。一方面,这有助于档案人员集中精力钻研档案管理业务、提升档案信息服务;但另一方面,由于档案人员缺乏技术知识,对外包服务的监管和控制将成为提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7.应用成效质量治理按时完成建设工作,并顺利通过项目验收、保障档案人员能够基于应用系统开展档案工作,是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系统建设不仅要保障建设方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而且还需要承建方能够在建设成本范围内取得良好的信誉,积累经验和获取收益。因此,衡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质量,需要从建设工作成效多方面进行检查评估。近年来,“以评促建,以建促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治理理念和方法已经在我国各级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使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均能各尽其责、获得最大的收益和顾客满意度。

结语

第5篇

一、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

机内数据文件及其备份和作为会计档案资料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册、报表,应按有关财会制度使用、保管。

1、现金记帐凭证及日记帐的输出及保管。

现金收付业务要做到当日业务当日清。现金记帐凭证一律由专职会计人员手工做记帐凭证,审核无误后当日输入计算机并打印出现金日记帐页,审核后交现金出纳人员核对现金库存,相符后出纳员及主管负责人在帐页上盖章,按月编页码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年终将各月现金日记帐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2、银行记帐凭证、帐册的输出与保管。

银行记帐凭证分机制凭证和手编记帐凭证两种。有关财务人员必须及时把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手编凭证,当日输入计算机并打印银行日记帐,以保证银行出纳当日业务当日清。银行帐页经出纳审核无误后,出纳和主管会计签字盖章,按日装订成册,年终将各月银行日记帐顺序装订成册,并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现金、银行记帐凭证可采取汇总的方式,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3、转帐凭证的输入、输出与保管

转帐凭证包括手编凭证和机制凭证两种,有关会计人员应及时将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手工编制的记帐凭证,输入计算机。机制凭证在输入计算机后要打印输出,并与手编凭证同样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4、科目汇总表、帐簿打印时间。

(1)现金、银行日记帐每天打印。

(2)银行余额调整表每月打印一次。

(3)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分类帐每月打印一次。

(4)现金、银行存款、转帐记帐凭证的科目汇总表每本打印一次,并同该本记帐凭证一起装订。

(5)会计报表、计算表、分析表,按管理要求和时间打印输出,经有关财会人员审核无误后签字生效。

5、其他

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打印输出的帐页上签字盖章,财务主管签字盖章认可。

二、数据备份管理

1、由于会计核算数据的重要性,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

2、在日常工作中,准备三套软盘循环使用,隔日进行备份,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对工作的干扰。

3、需要做备份的包括系统设置文件、科目代码文件、期初余额文件、本月帐务文件、报表文件及其他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文件。

4、机内凭证及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报表,应视同会计资料按月做两套软盘备份,交会计档案保管员分别放置在不同地方妥为保管。

三、会计档案管理

1、会计档案存档手续: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2、为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备份软盘必须贴上写保护标签,装入盘套,放进硬盒,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

3、由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和管理办法管理。

4、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磁盘,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第6篇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式。与花费整个组织约6%~15%的收入的纸质文档相比,电子档案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件档案归整的科学性。尽管使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处理已然成为新时代办公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 电子文件档案的概念及特点

根据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可以得知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1]。通过此定义可以看出,电子文件与其他形态的文件档案相较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割性。电子文件档案的储存位置可以随着互联网等发生变化,但是本身的内容不会随着复制和粘贴而发生变化,这种特性可以使得一份信息在不同的地方备份,而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还能保证信息的原始性和永恒性。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非人工识别性。电子文件档案是以阿斯科码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或者硬盘中,是数字化的信息,只有通过计算机的智能解码才能够被转换成人类可以识别的文字,而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不管在计算机内部还是其他载体之间进行传递,都是以阿斯科码的形式进行。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依赖于设备及环境。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存储、阅读、传递等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才能实现,没有这些计算机系统的存在,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只能是不能被解读的且没有利用价值的文件。同时,由于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存储严重依赖与计算机系统,所以计算机系统所处的环境,包括湿度、温度等都将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可读性造成影响。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和相对不安全性。因为电子文件档案信息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所以互联网的存在使得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且共享文件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也会受到计算机系统漏洞的影响,所储存的信息有可能会被骇客窃取,这也使得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具有相对不安全性。

二. 我国目前电子档案文件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在企事业单位的普遍应用以及各机构对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认识的不断加深,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工作的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原始性难以保证。电子文件档案不同于纸质的文件档案,它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一种数字化信息,纸质版文件的复制稿与原稿,正本与副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区别性。但是电子文件档案的可共享性使得,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管理者难以区别信息的原始性,每个电子文件档案的享有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存储的习惯,依靠自动化的办公实现对信息的整合、分类以及修改,因此,电子文档的管理者很难追溯文件的原始性。

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易受威胁。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含:网络环境的安全性,网络环境中病毒等的存在会造成文档信息被窃取或丢失;电子文件档案数据更改的不可逆性;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载体容易受到环境等影响,载体理化性质的改变会造成数据的丢失等;第四,电子文件档案中包含的某些重要信息,会诱使利益相关者的破坏或篡改,优势甚至吸引网络骇客的关注。

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需要档案管理硬件上的配备,也需要高素质的电子文档管理人员的存在。而目前,许多机构中电子文档的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管理理念有待更新。虽然,组织或机构中引进了先进的管理设备,但是没有高技术人才的操作和监管,仍然不能很好的发挥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的最大效用。

三. 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势

电子文件档案存储量大, 形式丰富。电子档案载体的体积虽然小,但是存储量却异常大。一个2G的闪存盘大致可以储存40960张A4纸资料上的全部文字信息,相比之下,电子文件档案的储存节省了相当大的空间。另外,依托于计算机的电子文件档案不仅仅可以保存文字信息,也能实现对声音、图像、影像的存储和处理。

电子文件档案便于归档和查阅。电子文件档案可以在任意的时间进行规整,并且根据文件内容、文件保密度、文件储存时间进行特别的归档,以供不同的人员和不同的部门进行检索和查阅。同时,电子文档管理者可以对电子文档添加主题词、著录、档案分类号等信息,以供使用者方便快捷的查阅所需信息。另外,随时对电子文档进行规整,可以避免文件的缺漏。

有利于信息整合和开发利用。与纸质文件档案相比, 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能够实现更为快捷的传递,建立科学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流通和信息价值的共享,能使档案信息潜在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为将来档案管理工作全面深入的信息化打下基础。

四. 意见及建议

加快电子文档工作的现代化进程。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部门要转变思维,从纸质档案工作的思路中走出来,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和重视,优化配置现代化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系统,配备优良的硬软件工作环境,最大程度上确保电子文档现代化的可实施性

确保电子文件档案可长期使用。由于网络安全性等问题的存在,在电子文档的管理中应该定期对电子文档进行复制和保存,并定期更新网络安全固件。也可以对文件既采用电子文档进行归整的同时也进行纸质版归档,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并实现数据来源的可追溯性。另外,而对那些参考价值重大,信息价值较高的文件可以仍旧采用纸质版进行保存。

第7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房地产档案

房产管理部门在实施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整理大量的房产信息档案资料、对房地产开发商房屋买卖进行监管、精简房地产办公业务流程等。在房地产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的查询房产档案信息、降低产权档案变更率、有效的整合大量房产数据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房产档案管理水,为房地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贡献。

1 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1.1 可扩展性

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硬件设备更新快等特点。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可以极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房地产业务、刺激住房需求,因此,设计科学的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

1.2 统一性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立电子档案管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各种业务。房屋的数据信息是交易办证、产权管理的重要依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测绘数据管理,采用接口入库的方式,统一房屋的各项数据信息,有效的避免了一房多买的现象发生,防止企业利用虚假信息欺骗购房者。建立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后,房屋产权所有者对于房屋信息的修改变得方便快捷,只要在其企业相关部门登记修改,即可实现各个子系统的数据统一。采用统一性的理念设计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有利于开放系统,根据房地产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开发。

1.3 安全性

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房地产商、购房者、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阻止外部的非法访问和入侵。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身份认证和管理权限。在系统授权数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游览房屋信息,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应用层次,有效的阻止非法访问和非法入侵。

2 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构架

2.1 网络硬件层

为了满足房地产业务的发展需求,适应系统技术的发展,方便Internet应用下面将以多层B/S体系为例对网络硬件层进行介绍。网络应用层包括各种硬件结构与实体,实体泛指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等各类硬件产品。例如:硬盘、U盘、数据线等。

2.2 数据服务层

数据服务层包括图形数据、房产数据、档案数据等各种房屋信息数据的定义、维护与更新。数据服务层能够有效的处理房产业务服务过程中的多种数据请求,通过管理数据信息来完成相关业务操作。

2.3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是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层,该层也是用户服务连接数据服务的桥梁。业务逻辑层接收用户发来的请求,并通过容器管理对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业务逻辑层还可以与数据服务层相互交数据,通过系统将数据反馈给用户。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形成完整的房地产档案管理业务,这种业务主要功能为数据的汇总、提取、修订和校验。

2.4 表现层

表现层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它主要是面对广大普通用户,用户通过游览器登陆相关网站,根据网站上的界面提示访问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源,确保用户界面的适用性和数据信息的统一性。

3 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信息设计需要建立以下六种信息表:第一,权限信息表。权限信息表在系统中显示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第二,用户信息表。用户信息表主要是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如编号、姓名和用户权限等;第三,房地产权属基本信息表。房地产权属基本信息表主要是管理房屋权属信息;第四,街道坐落表。街道坐落表是储存房屋周围的街道地址、交通状况等信息;第五,抵押信息表。抵押信息表主要用于储存抵押类型、受理时间、受理人等基本抵押信息;第六,查封登记表。查封登记表是用来记录房屋权属查封的基本信息。图1为房地产工程信息系统图。

3.2 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功能

建立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方便了解房产业务以及相关业务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划分为相互关联但又独立存在的各个子系统,房地产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子系统功能。例如:测绘管理系统是测绘部门将采集的实测、预测数据信息存储在系统中,系统会根据业务需要将生成任务;远程合同备案系统用于开发商远程房屋买卖管理和合同样本管理等,该系统可以根据房产审批的预售楼盘情况,控制开发商预售权限;企业建立专门的房产网站,用户只需要通过网站窗口就可以查询房屋信息、各项业务的收费信息、办理备案申请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可扩展性、统一性、安全性等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理念,探讨了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构架的网络硬件层、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分析了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子系统功能,为房地产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东.天津市大港区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2012.

[2].论房地产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第8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system file management also faces a severe tes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files management problems common in simple analysis, and to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wer system fil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and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Fil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部门也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转变机制、创新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有效调整劳动力资源和生产力要素,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档案是否能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命脉。

一、我国电力系统档案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档案归档不够齐全、管理不够规范

虽然我国早就颁布实施了《档案法》,但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很多电力企业的职工对于《档案法》并不十分了解,而且对于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重视,重安全生产、轻档案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在很多电力企业中,对电力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管理不规范现像。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些电力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单位转制、项目招标、指令体系认证等工作中产生了很多新型帐外档案资料,但是很多档案工作人员对于新型的档案资料都没有充分的了解,加之收集的严重滞后性使得这些档案在收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遗漏,进而导致电力系统档案资料收集不够完整。

(二)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的档案员都不是档案专业院校毕业的,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所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加上很多档案管理员都是由于身体或者年龄原因从其他部门调来的,所以年龄结构也趋于老龄化。因而这些员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光缺少专业知识和技巧,而且缺乏工作热情,在舒适的环境里工作,贪图安逸,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现象十分普遍,整体的业务素质很低。

(三)电力系统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经济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水平十分落后,软硬件设备都需要更新,这与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协调,致使相关的工程人员无法在现场调阅工程的档案图纸,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很多电力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没有及时的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纳入到建设项目档案的工作制度,也没有在合同中明确、监理、施工单位要注意这个问题。

(四)电力系统的档案意识薄弱

虽然几乎所有的电力企业都设有档案部门,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还是有很多企业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经营、轻档案”的思想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很多企业领导和员工都认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成程度和职工的绩效考核相联系,进而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归档意识、责任意识,以保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有用资料及实物能够及时归档。

(五)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硬件投入不够

硬件设施是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档案资料用房存在过于狭窄、档案管理设备相对陈旧等问题,很多已经不符合档案保管的标准,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从我国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总体情况来看,普遍的存在着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由于重视度不高,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都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例如使用不标准的档案柜、档案库房缺少防火、防潮、防盗措施。档案室的专用电脑、打印机、刻录机很少能够完全到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二、提高电力系统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电力企业规范电力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标准

电力企业必须严格遵照《中华人民档案法》及《实施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整理电力系统档案资料,对归档的文件必须做到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和科学,案卷的质量要达到国家的相应要求和标准。

(二)加强档案工作者的素质

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必须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到各大高校招聘专业的人才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因为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档案知识,还对档案工作的相关文化、理论和科学技术了解较多,知识构架比较新。而对于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备投入

硬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投入。不光要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宽敞明亮的资料库房,而且要为库房配备相应的防火、防潮、防盗系统;更新档案柜,使其符合国家标准;配备最先进的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刻录机等,从而对档案进行现代化信息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提高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者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

(四)严格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增强档案信息的实效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都对纸质档案有统一的载体和格式要求,在归档的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将电子文档归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实效性,方便相关人员的检索和阅读,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整合档案的编研工作。

三、结 语

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质量,也关系到我国电力经济的发展。通过规范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着素质,加大硬件投入等措施,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周小鸥,蒋也琪,李维娜.市场经济下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1(2)

[2]陈秀菊.电力科技档案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李霞.新时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恩维[J].浙江档案,200(2)

第9篇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房屋户型、房屋采光性、周围环境等方面的认知己经在深刻的影响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建筑与销售。顾客的数量不断激增,但在客户数据的管理中,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一些说得上的变化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传统的数据柜取代密集的档案也只是表面上的一些变化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房地产客户信息不同于普通文件,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它动态性较强,更新非常快,而且没有规律可言,存在变动频繁等因素;其次,对客户资料以户为单位进行整理的传统思路决定了很难以档案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但是,客户资料形式和种类的发展以及经营方式的转变又要求我们必须革新现有的资料管理方法。从现在客户资料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已经由原来的单一介质发展到纸质、电子档案、图片、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状况,从经营方式上来说,随着房地产体制改革的到位和深化,以服务主体和服务延伸的分散型管理方式和以集中核算为要求的现代资金管理方式无疑对现有的客户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国内研究现状

企业档案管理自动化程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大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手工操作阶段:案卷装订,文件目录、案卷目录手工抄写,检索极为不便;二是半自动化阶段:计算机辅助立卷,实现了单机目录检索;三是自动化阶段: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局域网档案全文存储与检索;四是信息化阶段:实现了局域网、互联网档案信息查询。目前,绝大多数中国房地产企业仍处于第二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其他管理 。业务部门与档案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劳动的现象极为严重,档案人员大部分精力只能集中在档案整理及档案目录输入上,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的需要,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内房地产公司管理客户档案,近年来已经开始探索,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保存的数据依赖于物理媒体,没有进一步的数据集成和数字处理。客户档案没有成型的管理系统,没有形成档案信息和营销信息的有机互动,缺乏电子信息支持。在客户档案专业管理上,还基本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客户档案丢失问题、死档问题、存放差错问题和档案磨损问题,客户档案处于静态存储状态,档案之间彼此是孤立的,没有建立起联系,不能更好的为营销工作服务。对于存放物理档案的密集架系统,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采用简单的手动或电动控制密集架的管理操作,尚未实现计算机对密集架的有效控制,密集架仅仅作为一种节约空间的设备使用,对于存储其中的庞大的客户档案信息无法实现计算机化的高效管理。实现文件管理系统在客户档案信息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对营销业务信息集成的标准化、新技术应用来说是一些新技术。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一)以现有数据资源为基础

某房地产公司客户档案管理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大约13.3万户的纸质客户资料,拥有大量可用的系统资源和经验。同时,近年来,对营销系统不断改进和升级,积累了一定的硬件设备,己有的网路环境、硬件设备、信息资料都可以集成到系统中,本次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优势,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新营销系统上线后,原营销管理系统将作废,其使用的两台服务器在该房地产项目的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在系统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营销系统的先进、实用的优点,并结合新系统的设计上。同时,完整的客户档案数据需要和调度运营、营销等相关部门的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信息的实时交换。

(二)统一性原则

为了保证顾客档案数据规划中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优势以及在体系结构上能够持续不断的扩展和完善,该体系包括:统一的施工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统一的建筑功能模块结构;统一的信息模型及其管理;统一的个体公司系统软件、硬件及网络支撑平台;统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接口标准及通信机制;统一标准的业务流程与业务功能的管理机制;统一的信息系统安全执行体系和管理监督平台;统一的房屋系统运行维护体系。

(三)以数据梳理为核心

通过构建智能客户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公司客户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的统一规划决策分析。构建统一、规范、标准的客户资料,业务资源、服务资源、经营信息等静态和动态的客户档案业务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提供统一、共享的功能与服务。从水平上分离核心数据、业务逻辑组件和业务流程。用基本稳定的信息模型支撑相对稳定但需不断扩展加强的业务逻辑构件。以核心数据和业务逻辑构件为基础,支撑面向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且是灵活可变的业务流程需求。对业务数据中心进行抽取、清洗、加工、转换,构建营销决策分析数据仓库,利用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支撑营销决策,做好客户分析、经营环境诊断、市场预测。建立关系管理平台,为营销辅助决策分析提供强大支持。

(四)以业务为依托

建立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业务流程体系,实现对客户档案的数字化、存储、维护、管理以及工作人员工作绩效的全面管理。

(五)以流程监督为手段

实施对客户档案工作质量的监督,通过对过程的闭环管理,实现关键过程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四、系统必要性分析

在目前,销售点―属地销售额结算中心―公司营销部三层组织架构中,具体业务的下放与集约化管理之间形成了客户档案管理的真空。即,销售点在办理完业务后将客户的一系列资料报送至总销售中心存档,自己并不留存资料,在查询时要到中心。而受制于距离等的限制,查询的效率非常低,不利于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随着管理的变化,工作中的低质量和低效率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

五、系统的创新点

智能型客户档案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和物流技术,建立集客户档案数据的存放、自动同步、自动定位、电子成像、查询统计集档案服务于一体的档案管理系统,构建一个集物理介质与电子介质与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按储位码放”。销售部门客户档案存放时通常采用“一户一个档案袋,按册存储”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新系统在设计上借助现代仓储理念,以时间和业务类型为归档标准,达到客户档案在物理上分散存放,在逻辑上信息完整统一的效果。通过这一创新既解决了档案盒的标准统一问题,又为档案的定位创造了条件,同时又解决了房地产公司长期以来客户档案丢失、死档、存放差错和档案磨损问题。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