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化建设的背景

时间:2023-10-10 15:58:55

导语:在文化建设的背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建设的背景

第1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文化建设;“软教育”

高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十分广大而丰富的命题。但最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时代特征,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特殊本质。对于今天的高校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和谐社会的时代。而在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特有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战略,二是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三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认知

“和谐社会”是时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括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面对和谐社会带来的充满创造活力、尊重人民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生共进,显然,高校文化建设也必须作出重大而深刻调整和改变。如何调整、如何改变,我在此谈些个人感想与看法。

二、高校文化建设管理与“软环境”

高校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以为可从下列几方面理解:

1、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内在精神、是高校的灵魂。

首先,打一个粗俗的比喻:农村有一种粪坑,农民用以蓄粪。过一段时间,粪坑搬走了,填平了,但从此以后,这里种什么长什么,而且都长得好。对于高校来说,粪坑就是――高校文化。

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可口可乐的工厂即便被一把大火烧光了,只需凭借可口可乐的牌子,就能很快东山再起。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企业内在的精神和灵魂是烧不死的。这种精神和灵魂是可口可乐企业的文化。

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是校园教学、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能够较直观地表现出一个高校的文化氛围、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它包括校园的标志、旗帜、歌曲、建筑风格、工作环境、社团、图书活动室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在教学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教学活动,另一类是关于高校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制度文化体现了一个校园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影响着教师行为,又外延到外显文化中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对高校精神、高校价值观、高校哲学、管理信念、高校用人之道以及高校内部的主导标语口号和高校对外宣传用语。通过宣传教育,倡导高校精神和高校价值观,使其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2、高校文化的建设、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默”,一方面,默默形成,如领导的榜样,典型的带动。另一方面,是默契,是多个方面、各个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是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和谐一致。“化”,能够变成一种力量,一种生产力,一种效益。

3、高校文化的确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大体经历如下进程:法家的法治――儒家的秩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而且深层文化的确立离不开表层的强化、推广、传播,即广泛宣传、反复灌输。

一个漂亮的小区有一块漂亮的草坪,但常常有人为了抄近路去践踏。物业部门先用铁丝网拦住,有改观,但效果不显著。接着请了一个保安专门看管,犯规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最后多了一块牌子:践踏草地,罚款50元。严厉施行,加之前面的措施,再也没人横穿草地了。后来铁丝网撤了,保安辞了,罚款牌子也没了,还是没有人横穿草地,有新来的人正想去横穿的时候,就会有老住户提醒说“不能踩”。

这其实也是校园文化的确立过程。一个规定,不断阻止违规,时间长了,规矩就成了习惯。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与经营“思想”

一位很知名的经济学家叫熊彼特,他在几十年前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这位理论家指出,你的创新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还要创造环境。和谐社会时代,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均由理论、思想引发出来的。新的技术、市场、方法、制度等产生,首先要有新的思想。众所周知,有新思路,才有新出路,进一步讲,要创新思想,创新经营,高校才会有新的出路。有新的观念,才有新的发展。一个高校在和谐社会,不仅要经营教学,很重要一点还要经营“思想”。校园的发展则主要依靠“软教育”。在和谐社会时代,校园的发展,校园的扩张,校园的品牌树立,校园的管理,都需要“软”的运作。“软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环境和教师品格。

“软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能够打动人的眼、打动人的脑、打动人的心。如衡水学院的校训“守正出新”正是体现了其大学精神、与经典文化。它语出老子《道德经》。原文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此后演化为军事术语“守正出奇”。“守正出奇”用于阐发治学理念,正确地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为许多学者所推崇。在此基础上,衡水学院校训改“奇”为“新”,更准确地体现了衡水学院人的理念和追求。“守正”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具体来讲: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出新”的要旨是创新。我们提倡述而有作,在完整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探索新知,正确看待失败,尊重个性发展,逐步建立超越前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此外,校园大道也是经典文化建设的重要地方。校园里通往不同地方的道路分别取不同的名字,比如通往图书馆的道路称作墨香路,通往体育场的道路称作弘毅路……。每个路口都有标语牌,里面装有灯管,裱有名人名家的语录,它们既为师生们照亮了黑暗的道路,又为其点亮了心灵之光。这种“软教育”环境是历史慢慢沉淀下来的,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内涵和具体的内容,但站在高校发展的高度,却应该有其永久不变的文化品格,这是高校与高校之间互相区别的特征,是学生辨别自己母校的方向盘,是学子引以为豪的记忆,是高校形成品牌的最原始的动力,也是高校致高致远的奥秘。

四、高校文化建设“营销升级”

高校文化建设的升级是什么,中国有句俗话说: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对于高校来说,营销就是“会叫”。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校的“营销工作”。一方面,注重内部环境建设。以优质服务、高雅环境、特色教学赢得学生的满意和赞赏,进而借学生的口碑,提高高校美誉度和知名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扩大高校的影响,提升高校的形象。

五、结束语

总之,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积极构建高校文化,形成自己特色,谋求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news.省略/c/2005-05-26/06085990380s.shtml.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医院文化;挑战

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回顾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像新媒体技术这样,为人类创造出崭新的世界与生存空间,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也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洗礼,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占据主动,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特征及其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新媒体的特征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二是传播速度快;三是信息量大。新媒体是基于大数据的一种传播方式;四是表现形式多元化;五是互动交流便捷。新媒体通过微信、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形式进行传播,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表达空间。

(二)新媒体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医院文化是职工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约束等功能,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 。医院文化是医院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与医院的发展战略、人才建设、质量建设等密不可分。医院文化建设与新媒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是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二是在医院这个具体环境里,新媒体也需要借助医院文化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人们常说“内容为王”,新媒体毕竟只是一种传播工具,也要为内容服务。

二、新媒体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医院文化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权威地位面临挑战。医院文化是管理之魂,是员工的精神家园,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相对单一,医院员工在思想、情感上与医院文化保持着紧密联系,医院文化的权威地位不易撼动。然而,新媒体为人们开辟了新的天地,成为医院员工获取文化滋养的重要途径。丰富的信息、便捷的渠道使员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兴趣点、关注点也更容易转移,医院文化在员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自然会受到冲击。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面临挑战。一般来讲,医院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的核心是医院的价值观,即医院员工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新媒体不仅是传播工具,也发挥着塑造思想和建构观念的功能,而新媒体为医院员工带来了海量的社会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这种良莠不齐的精神食粮,增加了员工进行价值甑别的难度,干扰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员工的某些思想观念甚至与医院倡导的价值观针锋相对,这不可避免地会削弱医院文化的功能。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面临挑战。受传统社会“官本位”“人治”观念的影响,中国医院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往往受领导者个人性格特点、兴趣喜好影响较深。因此,传统媒体时代的医院文化建设,一般都是由医院主要领导主导的,他们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医院文化建设的旗手和龙头。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拓展,普通员工与医院主要领导所掌握的话语权相对均衡,这虽然有利于活跃思想,激发潜能,但也容易造成主流言论视角的缺失,导致医院管理层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三、新媒体背景下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一是要准确把握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不断强化医院文化建设的亲和力。三是增强各种文化平台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对医院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认真提炼、概括医院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教育培训、开展主题活动、培树先进典型等举措,放大医院的主流声音,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使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员工心中,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想,巩固全院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以办好网站为重点,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网站是现代医院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医院管理者要确立新媒体思维,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组织力量打造好医院的官网、官方微信账号等新媒体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快、阅读便捷的优势,扩大覆盖面,消除盲点,全方位实时展示、传播医院文化,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医院动态和各种信息。

(四)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一是要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二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以医院文化建设为纽带,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种信息多渠道,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总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医院文化建设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医院管理者必须适应变革,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创新,这样才能使医院文化建设融入时代潮流,成为推动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中西合璧的式样。在山西除了赵树理旧居、孔祥熙故居、阎锡山故居、山西大学堂等众人所熟知的民国建筑之外,还有许多散落在各个城市社区角落的民国建筑不为人所知,从这些建筑的形态来看并不逊于已被旅游开发的民国建筑。

这些建筑结合了砖雕、石刻、木雕、屏、窑窗等元素,在材料上具有质朴的特性,在构筑方式上有细腻的尺度、精巧的结构、精美的雕饰。古朴和历史感在建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虽不属于文物,但整体上具有比较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由于其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被一代代的保存下来,也奠定了社区环境特有的话语基调。

一、语境优势

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民国建筑,在社区居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活回忆。在当今社区文化创新建设的背景下,这些“边缘化”的民国建筑对传承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当下社区居民的情感“回归”、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恢复城市街区传统文化、改善城市街区的环境,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有的建筑濒临坍塌,实为可惜。

“浑源会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精营西边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周边以住宅区为主,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多中老年人,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浑源会馆”内有食堂、宿舍、议事堂等……坐东朝西,布局合理。外观呈现出西式建筑的理性与逻辑性。强调形式美法则同时,运用古朴砖木结构,结合精美的砖雕装饰,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山西传统式样建筑的新的审美体验。会馆入口立面装饰性与观赏性较强,四根立柱具有塔斯干柱式的特点,水平线脚将立面均衡划分,几何图形与植物纹样在砖面上体现的均衡协调。从“浑源会馆”的历史来看,不是商业性质的会馆,而是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场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质量高、体量大、可利用空间广,具有公共服务的空间属性。

二、语境与设计原则

在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怎样发挥民国建筑的物质属性,使民国建筑既具有精神意蕴,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是此次设计的主要着眼点。“浑源会”――是在原名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而得来的。希冀表达新建筑与旧建筑的交融渗透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老建筑的局部修缮、配备齐全的符合消防要求的水电等设施,使其符合街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要求;设计开放式的庭院与街道相融合,建筑与庭院相融合的模式,体现自然的意境;在开阔的社区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举办戏曲演出、电影、联欢会或传统节目表演活动的区域。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的场所,成为文化艺术语境的载体。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空间渗透的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庭院与建筑的渗透、融合达到空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

2.新与旧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原建筑的六边形议事堂进行局部修复,尽量保留岁月留在建筑上的痕迹,采用现代材料更换已经破败的门,形成新与旧的和谐共生。 3.功能适用原则。在使用功能上开辟民俗陈列馆、展示馆,满足社区文化需求。

三、语境再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需要,开辟社区课堂。

根据走访分析后将建筑的一部分辟为书屋,南北厢房的功能设置为社区课堂。在此开展电脑、书法培训或举办摄影文化、健康知识讲座,让兴趣、爱好成为驱动因素,使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在民国建筑特定语境下,通过社区活动建立邻里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居民活动自主性,发挥公益性特点,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

六边形是原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成为“浑源会”庭院设计的主要元素。既传承了浑源会馆院体空间,同时又体现了语境的时代维度。空间通过“围合”与“渗透”来营造虚实关系,同时在室内空间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开放式的入口设计将庭院与街道融为一体,具有开放包容的空间语境。社区街道与庭院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使得“浑源会”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使社区居民更自觉的参与各种公共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社区环境活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需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公共空间性质的“浑源会”,庭院亦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室内空间的延伸!用庭院空间将新生建筑与居民居住建筑自然融合在一起。空间划分上分为 :教育空间、阅读空间、休闲活动广场三个部分 ,其比例依次为 1:2:1的关系;建筑与绿化的比例约为 1:2.5。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浑源会馆的偏院设置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偏院建筑进行最大化的恢复原貌的改造,并提取建筑六边形的平面形态,通过提炼――分解――重构的方式,进行阅读空间的设计。新建筑是对原有建筑元素进行传承和再创造,使两者有共同的环境语言基调。通过庭院将建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由于与街道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民国建筑的场所精神。

结语

如今,无论是新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对乡村旧宅改造设计,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正在悄然兴起。历史建筑通过再利用重新回归,但是有关法规对于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却是两个矛盾体。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历史建筑的生存方式――对于遗落在城市角落的民国建筑,如果让其自然消亡不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其再利用从而发挥它有效的价值。

社区居民参与在民国建筑的再利用中,有利于保持公共集体认同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并且赋予建筑一定的情感内涵,这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54-04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它是当代通俗文化、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复合体,是以消费者的感性愉悦为旨归的日常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早于19世纪30~50年代出现在西方,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的文化样式和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兴起,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消费社会来临的形势下,以精英旨趣为主导的理性沉思型高雅文化丧失了主导地位,并出现了新的裂变,形成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一、高校大众文化表现形式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城市化,使得中国的城市也迅速进入文化幻象的时代,大众文化正以特有的功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他们正在以各种方式去接受、去参与、去感受、去领悟大众文化。

(一)网络文化

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第四媒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共享的空间。网络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载体的同时,洋溢着大众文化的气息,传达出属于学生的,并只有他们才能领悟的人文精神。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互动方式,正有力地颠覆着传统媒体所主导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未来走向。

(二)手机文化

手机作为科技宠儿席卷了高校校园,既时髦又时尚。手机功能的综合开发,使其既是游戏机和数码相机,又是信息交流平台。频繁的短信收发,已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道“调味剂”。一些同学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症”,上课间不发出几条短信或接收不到几条信息,便心神不宁、神思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图书馆、教室、寝室里手机铃声不绝于耳,打断了他人的学习,也干扰了他人的休息。

(三)偶像文化

明星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世俗的神话,每个人都有机会经过努力成为明星。追星一族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千方百计地去观看自己偶像的演出或竞技比赛,大量收集并时时炫耀自己偶像的各种资料。崇拜偶像,甚至对其产生情感依恋,由此而生种种狂热举动。他们借助于同明星的形象接触,穿明星喜爱的时装,与明星做一样的发型,使用明星做广告的产品,甚至模仿明星的声音和微笑,许多大学生用偶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幻想一夜成名。

(四)消费文化

大学生的消费视野日益广阔,已呈现出消费多元化的特色,支出结构包括了情感支出、IT支出、培训支出、旅游支出、网络与通讯支出、服饰支出、化妆品支出等。大学生对社会流行饰物具有很强的同化与改造功能,他们追求时尚,追随流行元素,为求美丽,不惜舍金,甚至做一次发型花费七八百元乃至上千元不等,标新立异之举,令人匪夷所思。同时,西方节日在这一消费群体中的流行,更使一些娱乐消费的支出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五)广告文化

在大学校园里,处处充斥着一种特有的校园广告文化。这类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家教信息、收售广告、考研辅导、认证培训、租房广告等屡见不鲜。其中也混杂着许多极富商业性的广告,如助考广告、出售往年考研试题、出售考研仿真题、出售隐形耳机、出售四六级考试答案、网游陪练等广告竟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这些广告可谓无孔不入,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公寓楼门口、食堂墙壁、教学楼门厅、路灯杆、电线杆等,只要是有人能够到达的地方,就必定有这些广告。这些广告内容折射出当前部分大学生道德法制观念薄弱,具有拜金主义倾向。

(六)视听文化

网络的存在为“情绪型舆论”充当了高效的传播媒介, MP3、MP4和手机的拥有,有线电视的普及,掌中电脑的使用,使学生的视听娱乐可依赖的载体不断增多,那些旧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已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的是简单、轻松、不用费力思考的文化艺术,看与听、思与乐融会在一起。这些纷繁眩晕的视听节目,导致鉴别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对一些错误的观点产生认同感,常常把自己置身于某些情景中寻找心理安慰,缺乏进取心,迷失方向感。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大众文化是社会走向繁荣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传播过程中,它以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实现其功能,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自发性很强,思想性、艺术性参差不齐,加上社会和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加以重视,缺乏正确的导向,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带来大学生教育方式的改变,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

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凸现,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化万千,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它结束了精英文化只是少数人的事业的历史,使其成了人人都能参与的事业,使各层面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

2.带来校园文化形式和内容的改变,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兴旺。大众文化解构了传统价值观念,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文化需要。新的思潮、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等都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和形式,找到展示、表现和发展自己的领域,获得实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激发大学生接受美育的主动性和广泛性,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伴生物,通过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网络、旅游等文化手段,触及人的心灵深处,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审美成为生活本身,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之间不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有助于学生去直接发现、感受现实生活的美,这种审美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为学校美育教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4.带来大学生角色体验的改变,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大众文化在校园的兴起,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丰富的实践场所,满足了他们去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他们可以以多种年龄、多种身份、多种民族在更大的范围中结交朋友、交流感情,增加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机会,从中体会到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他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某部文学作品、电视剧,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体验其中的悲欢喜乐。

(二)高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

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短暂性、时尚性和消费性。大学生更喜欢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当下的、快乐的、没有任何负担的情绪体验和感性体验,喜欢喧闹的、娱乐的、刺激的文化作品,而不愿意去体验深沉的、含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丧失亲切感和认同感。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物欲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削弱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动摇学校德育的价值根基。

2.导致大学生学习风气日渐浮躁

大众文化所特有的煽情性、娱乐性、媚俗性,既向学生悄然传递着城市大众生活特有的浮躁心态,同时也吞噬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使其在愉悦中荒废了学业,迷失了自我。大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疏于认真思考,严重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求知方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导致大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全方位的接受过程中,人的各种感官和心理机制受到大众媒介中所呈现的大批量的信息的“狂轰乱炸”,眼睛应接不暇,耳朵被塞满,心理受到挤压。大学生长时间接受这些消息的刺激,即使是用来消遣,也会产生单调的感觉。久而久之,其口味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易于厌倦产生疲劳,使其变得浮躁、肤浅,思考能力钝化,审美意识弱化。这种疲劳不仅有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的生理疲劳,也有遭到内心排斥而产生的厌倦、麻木的心理疲劳。

4.大众文化的“俗”消解了校园文化的“雅”

大众文化以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得以在大学校园中盛行,减弱了文化的深度,消解了人的精神信仰,使学生放弃了思考,放逐了对文化终极意义的追索,而展现超然的文化品质、张扬智慧和理性价值魅力的精英文化却被置于文化的边缘,它以零散的形式抑制了精英文化在校园内的价值传递。大众文化的“俗”在取悦大众的同时消解了精英文化的“雅”,正是这种世俗化的情感倾诉与价值观念,使得当代的大学审美文化完全不同于过去所流行的、以理想主义为主体的审美文化。

三、建立高校大众文化引导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轨道发展,消解其负面功能,在工作中就要不断探索、善于创新。在工作思路上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由居高临下向深入基层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的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内容上要将学生的学术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分管理,同时结合专业特色推行年级素质训练计划,进一步突出阶段性培养的特点,分时段、分重点地培养学生素质。在工作方法上要由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由单一灌输转为双向交流,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在工作手段上要由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单一说教转向以校园网络为主的个性化教育,从而促成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一)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教育机制

对大学生在大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不能采取被动地设置关卡和放任自流的方法。一味禁止,强令责改不行;不加分析,认为流行即合理,势众必正确也不行。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把对大学生的大众文化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要用全面、系统的方法作全方位的调控,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大学生在健康的大众文化影响中成长和提高。

1.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促成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相融合。同时,对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学术论坛、教学网站、周末沙龙、名人讲座、公益广告、校园情景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回顾等教育方式,奏响时代主旋律,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

2.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

应利用丰富多样的大众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迅速转化为崇高的审美情操。在美育教育中,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审美趣味,扩大审美视野,防止大学生沉溺于简单的娱乐之中,以免造成审美趣味的庸俗化。要有计划地让他们接触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灵受到经常的陶冶和锻炼,使其对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审美对象、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有所鉴别,从平凡、通俗的审美样式中去挖掘美的深意,提高审美的能力,培养更高的审美追求。

(二)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滤选机制

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也是一种选择文化,它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必要的过滤和选择,不断汲取自己所需的社会文化精华,在此基础上内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1.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用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

2.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掌握舆论宣传主动权

在网络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兴利除弊,因势利导,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增强在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努力掌握这一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要鼓励师生借助技术所提供的可能,建立师生博客,拓展教育渠道,倡导师生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真正使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中得到升华。

(三)建立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活动机制

任何文化精神的传播都必须要找到相应的媒介形式才能够真正实现,不论这种媒介是书刊杂志,还是网络影像;不论是学生活动,还是舞台表演。总而言之,文化精神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形式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传播,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够直接地转变成文化的软实力。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和指导,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和谐性和针对性

校园文化贯穿于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校园文化活动,既是校园人日常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从其性质来看,应该实现从指定开展活动到自觉开展活动,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其内容来看,应当继续充实、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从其形式来看,应当使它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娱乐活动向娱乐活动、学术科技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互为补充、相互交叉的方向迈进,形成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互补充的多方面、多渠道的活动结构方式。

2.加强学生社团的规划和指导,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

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校园文化活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他们的扶持和管理,引导和帮助他们把握社团发展方向、健全规章制度、活跃社团生活、提高社团声誉、扩大社团影响,使社团组织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使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自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有效发挥。

(四)建立学生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大众文化在校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大众文化在校园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就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的党团组织建制,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重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局面

高校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坚持专业化培养,系统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养用结合”机制,通过职前培训、职中培养,不断帮助专兼职辅导员坚定政治信念,提升理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拓展,真正做到政治敏感性强,是非观念强,能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学生的文化活动阵地

学校要保障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投入,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图书馆要注重信息资源建设,确保把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地提供给大学生,抵制和阻止那些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侵扰。通过宣传栏、馆办刊物、读书沙龙、网络平台等进行新书推荐、新书通报、专题介绍、好书共赏、社会热点宣传等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将校园大众文化有机地融进校园文化中,使校园文化得到健康发展。高校博物馆要加强博物馆的馆藏建设,丰富藏品,发挥其巩固主导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改善社会行为的作用。从而拓展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校园媒体要自觉为学校提供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平台,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宣传部门要通过对校园媒体的建设,使校园媒体的形象在师生的心目中更加清晰、明朗,更具有亲和力,成为展现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和建构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让学生在主导文化的影响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23~24.

[2]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79.

[3]朱振国.大学提升需要文化和谐――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7-11-28(10).

第5篇

Abstract: Network era media increasingly updates,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big data has become a fact. "They that know nothing fear nothi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reading ability, expanding of vision and knowledge field,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ill have the emotion of fearing difficulties. For the various specious literatures, they don't know which to choos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ctivity as study object, throug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ampus network (network post bar) and the commonly used large sites of students' common scan in Jiangx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it founds the basic dynamic of the development law of network culture environ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ut forward the shallow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ampus network culture environmen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health and the transfer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环境;贴吧;网络文化教育及走向;思考

Key words: network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ost bar;network culture education and direction;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201-03

0 引言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至2015年1月份,中国网民总人数预计将达到6.5亿,其中学生网民超过2.3亿,占总网民人数的35.3%。这其中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当代大学生,正是他们对新知识极新事物的敏感与关注,使网络文化渗透到校园,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尤其是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度成长、加速度裂变。催生这种特征呈现的因素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多元传播介质以及社交关系传播、移动化传播、受众体验泛对象化等交织、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新生态链。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高校网络文化。

在校高职学生的时间基本分为二大块:课堂与课下,除课堂上的专业主(选)修课程学习之外,再就是剩下的自己自由支配的业余丰富时间。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就近跟风上网(WIFI蹭网)是大多数学生的不二选择。选择网络资源成为摆在学生面前一道难题:网络资源选择是因为手头现成资料不足,或者身边图书馆资料不够。面对五光十色的网络,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他们一旦上网才发现,一方面,看似网络上什么都有,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犹如盲人摸象,这是因为他们尚未真正了解网络资源的大致特点、资源分布走向基本规律。另外一个方面,网络上有许多垃圾,一些学生找不到真正自己需要的东西,许多数据库拒绝登录,也是源于学生仍未认识网络资源局限性。

1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概念

近年来网络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导向及效度,网络文化为数字化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使网络本身相对于以往过去的几年赋予了新内涵,即网络主流话语权的竞争,核心价值的个人表达有了崭新途径,若无有效的规范化监管,这一切将难以促进其自身常态化发展。

2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

2.1 虚拟性兼具开放性

网络虚拟性表现在没有实体围墙,宽进宽出,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立的新的空间存在形态。数字化的进程带来了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声光电影等立体效果直观、震撼,让人耳目一新,从纸质图书馆到现在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达到“只见其名,不见其人”的效果,打消现实里达不到畅所欲言目的之顾虑,克服了物理世界的时空限,化千里之外的时空为近在咫尺的客观需求。在虚幻的空间当中,人们在道德、心理底线约束下,可以隐匿其现实中不能隐藏的东西,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符合大众的本质心理倾诉需求。

网络没有设定准入门槛,任何人进出自由,手边有部ipad或智能手机,就可以自由驰骋在无边无际的网海里,天马行空任你游。网络文化是融合多种元素,集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跨越时空的、兼具巨大包容性的多元文化之大成,历史的文化积淀仍在。可以说网络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图书馆”,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古往今来,涵盖内容无所不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引导得好,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生具备强大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他们无师自通,在网络当中乐此不疲,并兼有记忆和动手能力的优势。一段时间以来,学院图书馆的WIFI无线网络经常被一些自习课的学生利用来上网学习,娱乐休闲。

2.2 多元化与多面性并存

多元化才有力量,更显得丰富多彩,多面性带动发展,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碰撞融合,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深浅层次不同的交流,QQ、微博、微信、易信等不同类型的沟通软件扩大了不同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人流的平台,多种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整合在一起,使得校园文化色彩纷呈。

网上的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如何吸收其中之精华,去其糟粕,一直在考验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与自我管理约束水平,也要求学校的监管水平及时跟进,相应到位。青春期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爱幻想、喜浪漫的年纪,虚拟世界则提供了把幻想模拟成现实的便利条件。对于自制力较差的一些青少年学生,互联网带给他们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甚至是疯狂和刺激的感觉。网游、网购(每年的“二・一四”及“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在新新人类学生的一部分人中已成生活休闲常态。

3 对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考

3.1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和心理需求,坚持网络环境建设“绿色环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牢牢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全面发展,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当中去。

现在Ipad、Iphone、各类学习机、游戏机等电子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且功能强大,实现了网络的全方位覆盖,让很多学生在玩乐中也逐渐对其产生了依赖,这是青少年猎奇的天性使然,而且身处信息化社会,学生必须学习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得当,我院教师(图书馆等教辅人员)利用贴吧、网页、微信、QQ等沟通手段与学生建立了网上正面教育的全方位教育平台,同经济管理与资源系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网上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推介积极向上的专业微信号给学生,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对等渠道,力保学生网络资源获取指向的精准。从几方面加大建设网络主流文化支持力度,效果比较好。

3.2 加强大学生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监管网络文明生态系统教育

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主旋律教育,则要重点宣传核心价值;用科学思想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工具引导人、崇高精神塑造人,挖掘、树立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要完成教育目标,可利用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介进行;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利用大众传媒反复强化。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众传媒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创造条件培养青少年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理想情操,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建议,为其今后的人生之路走得平稳,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图书馆利用网络,积极参加2014年10月底学院举办的“唱一首公民道德歌、讲一个身边的好人好事故事”的基层工会活动,从网络中搜集凝聚向心力的朗诵材料,影响带动学生踊跃参与其中,从中受到有益于自我发展的道德教育熏陶。

3.3 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文献信息方法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占领网络制高点

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本土,放眼未来,发展高新精品专业。基于建校75年的文化底蕴,我馆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努力打造学院三大支柱窗口的体质品牌。

对学习目的明确的学生分类督促,分类指导。通过文献信息方法论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新的认知兴趣,所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从而促进素质教育思想在文献信息课堂的有效贯彻实施。

①在本馆存有部分《古今图书集成》的基础上,该院2013年万方数据库的引进,为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教学研究与学习带来了便捷,现在学院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和网络化管理。2014年机11月起学院“手机党报入高校”的培训活动启动后,为形成校园良好网络移动教育环境提供正能量的精神食粮。2015年11月初本馆工作人员参加了网络一百道题的法律常识答题活动。

2014年底在原有万方数据库基础上已经引入“读秀”学术搜索与哥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并举办了本馆馆员短期使用方法培训班,带动学生共同使用,与学生良性互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读者只需通过下载一个客户终端,扫描一下“读秀”它所在的右上角二维码,即可中文和外文搜索自己需要的学术论文、精品课程及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优点是下载便捷,针对性强,离线存储,随扫随心阅读,免费将图书馆轻松搬回家,具有学术趋势、图书引用等分析报告功能,扩大学生课余阅读外延,尽享学术增值服务。不足之处是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推荐书目中的图书资料更新有限;暂不能任由学生选择下载资料的所需任意章节等。

②2015年04月23日迎来第20届“世界读书日”,活动当天,围绕今年的主题Books for All,除评选出年度“十大借阅之星”外,还同期举办“微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知识讲座及对2015年入学新生运用“读秀”哥德电子借阅机短期培训;开展了在占69%学生中流动的图书漂流瓶活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好书天天看,每天进步一点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收到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几年专业学习过程当中,要求自身必须有熟练的动手能力,这可以让学生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在明确自己的目的同时,强调方法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相关建议,选择数据源,了解各种数据源的特点,收录范围、使用方法等;让其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勤工俭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他们利用正确选择方法对网站以及搜索引擎的导航,建立多维的知识层面,丰富校内生活的二元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要求学生读者将专业建构与自身要求相结合,这样可以利于在校各个不同阶段的专业技能提升,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搭桥铺路。

3.4 堵漏和疏通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网络文化如何管理得当才能见效快,即是放开“围墙式”的看管模式,支持职业教育真正纳入国民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坚持把自己看作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立足当地谋求长远发展,但也不排除有少部分学校搞短期行为,“赚一笔就走”。因此,在保持整体教育政策方向不变的基础上,疏通为主,继续强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监管,力求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传递出正能量,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多种形式的阅读形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井然有序又活泼多样。因家庭与其他个人成长环境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他们朝气蓬勃、眼界开阔,思维灵活、活泼好动,自尊心强、有强烈的上进心,人人怀揣美好的梦想,为实现“我的未来不是梦”而奋发向上,但同时他们自制力尚不完全成熟,好奇心强,遇事易冲动,缺少判断力,推己及人理念缺失,这是他们的共通之处。在网上冲浪正high时,网上的糟粕也难免全盘吸收,舆情监督不可小视,光堵不疏通不行,因此沟通是手段,引导是关键。

②网络上的信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在校一些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为防止“黄赌毒”等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大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雾霾”对学生的污染与伤害,学校教学与服务部门(图书馆等)要适时地承担起疏导防范作用,力争磨刀不误砍柴工。学校多级管理不能代替学生自律,也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具有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行政行为,而只有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引导行为。只有多管齐下,通过一系列的相关举措让学生学会探索求真,理性思考,严谨实证和怀疑反思,才能为校园网络环境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固然自律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净化网络生态,但与此同时,对“法治精神”缺失而造成网络乱象的一些机构的惩戒,如网络警察对严重暴力倾向的惩治打击也有相当的震慑力,会更有助于网络空间的秩序化、合法化、透明化,无疑对广大高职学生来说是一大福音。

4 通过以上对网络文化一系列具体实践及思考,认为必须做到

根据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图书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的传递职能,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对读者进行利用文献方法的指导等,为建设文明健康、传递科学创新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添砖加瓦。农院学生通过校园贴吧,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晒出来,这里面既有风景名胜、地方特产、风土人情,又有冷笑话、脑筋急转弯和趣闻轶事,既能共享快乐,又能让一些学生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学生的喜怒哀乐、有趣才情在这里可见一斑,成为教师加强班级管理,发现其情绪好坏、准确把握不同个性学生“脉搏”的生动“晴雨表”,有了这个得力帮手,教师可以多角度发现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早制止一些不良问题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校园环境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英,等.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73.

第6篇

中央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具有两重背景,今后衡量中国成为文化强国有五个标准。

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有国际、国内两大背景。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也包括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健康等目标。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后,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为清晰,这也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从国际背景来说,当前面临国际经济危机二次探底,出现了失业率高企、贸易萎缩等问题,中国在经济危机当中一花独秀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软实力发展还不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国际秩序重建当中,我们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谐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的国际影响力还有限。中华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当中单向思维、个人主义等缺陷,通过发挥我们的软实力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克服金融危机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强国应该有五个标准来衡量。一是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繁荣,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而且这些作品不断涌现。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应该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集团,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三是文化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四是文化版权贸易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世界文化贸易当中发挥主导作用。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当中发挥作用。目前的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后,应该在议题的提出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京商文化特色 国际商贸中心 世界城市

引言

国际商贸中心是世界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应重视特色商业文化的建设,京商文化是北京的特色商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提出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在现有的文献中,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开展论述,但鲜见到对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文化建设的研究,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有好的商业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优良的产业基础,这为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硬实力;商业文化建设则关乎国际商贸中心的软实力建设,影响国际商贸中心的内涵建设。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比较借鉴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国际商贸中心的商业文化特点,以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京商特色文化为对象开展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视角。

特色商业文化是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的优质基因

(一)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国际商贸中心的商业文化特点

世界城市是在影响整个全球国际商贸的交易中形成的,历史上一定是国际商贸中心。国际商贸中心是世界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这三大城市均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中心。它们都有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特色商业文化推动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特色商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纽约、伦敦、东京的经验无不证明了这点。包容性、创新性、个性化是国际商贸中心的共性,是其发展的优质基因。无论是纽约所体现的多元化文化的格局、伦敦多样化的商业文化,还是东京的融合文化,都体现了国际商贸中心的文化特点。

(二)国际商贸中心均具优质基因

从纽约、伦敦、东京的商业文化来看,都具有不同的特色。特色商业文化是国际商贸中心发展的优质基因。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核心力量,是软实力的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巨大的经济容量和社会功能。商业文化则成为国际商贸中心的重要符号。商业文化以其巨大的文化附加值及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使整个城市增值,同时,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出城市的活力,提高着城市的创新能力,从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实现商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增强世界商贸中心城市文化实力、提升文化品位的根本举措。商业文化魅力越强,文化特色越鲜明,就越能吸引国际投资者和旅游者、消费者。

同时,商业文化是一种力量,以商业文化为纽带能够实现众多资源的整合,实现商业文化的纽带功能。比如啤酒之都慕尼黑的啤酒产业兴起于18世纪末。啤酒成为慕尼黑的产业特质之后,著名的世界啤酒品牌、工厂和全欧洲的资源便向其聚集,慕尼黑开始形成其特质文化—啤酒文化,慕尼黑由此成为啤酒城,啤酒文化成为了慕尼黑商业文化的代表。可以看到,特质文化的产生可以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城市对其所处的区域的众多资源吸引力加大,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开始聚集,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聚集最终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当这种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城市的功能才可以发挥到最大,而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图1所示。

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应延续京商文化特色

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应该保持京商文化特色,积极探索一种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发展之道。京商文化是北京的特色商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北京的特色商业文化是京商文化。虽然“京商”的概念在近几年才被提出,但北京商业的发展及北京商业文化的形成则在悠久的历史中逐渐积淀,京商文化是在北京城市商业发展中形成的,而诚实守信、开拓敬业、团结协作、海纳百川都是商业文化的特色和商业发展的灵魂。

北京既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和消费中心,北京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北京自古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也是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商商人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商业文化在北京融合交汇,并结合北京的特质而升华成复杂的商业文化。京商包括了数以百计的商业行业,有数以万计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商业字号,涉及来自全国不同地域并带有不同文化特点的商人。各地不同的商业文化在京城汇聚,使京商文化具有典型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这种特征也反映了京商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

作为一座现代化开放的城市,北京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北京的文化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商家、游客,他们对原汁原味的特色商业文化更感兴趣。国际化加速了商业的发展,而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北京国际化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大栅栏、前门、王府井随处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在同仁堂、全聚德、月盛斋身上,可以感受到老字号与现代市场理念的融合。

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背景下打造京商特色文化

(一)与国际接轨,彰显包容特征

京商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绎和传承中,京商文化接纳了全国各地商业文化,而京商的经营文化特质与国都、皇城的贵族文化相适应,与淳朴、厚重的老北京文化相交融,同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以诚信为本的京商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全球一体化商业的时代,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背景下,京商文化应彰显其包容性,与各区域、各国家的商业文化相交汇,在包容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在共性的基础上京商文化应保持其不同于其它地域商业的个性特征。

(二)与发展俱进,彰显绿色特征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关于碳排放问题之争,是一次重大关于未来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的新价值观之争,一次新的全球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预演。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低碳问题不仅是经济战略问题,而且也是文化战略问题。北京要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在其发展建设中要注重发展低碳经济,体现绿色北京的特征。

(三)与和谐北京交相呼应,彰显和谐特征

京商文化的内涵应体现和谐特征,与建设和谐社会相统一。建设和谐文化,需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认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促进京商文化的和谐发展,既要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企业实际。京商文化在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构建一个具有北京特色的商业文化体系,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审视京商文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与时俱进的步伐推动新时代京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四)与传统文化交融,彰显京味特征

诚信经营理念是京商文化发展的基础。商业文化最主要的核心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这一商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商业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是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健康的基石。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丰富京商文化内涵。北京的商贸企业在国家的重大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无私无畏的精神,体现了一种担当。这是京商文化中“情义”二字的体现。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离不开弘扬高尚的商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发展质量、商业布局、区域规划、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应坚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以现代商业理念为魂的发展理念。

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京商特色文化的形成路径

(一)挖掘京商文化底蕴塑造京商特色文化

挖掘文化底蕴,京商特色文化是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软实力。塑造京商特色文化的战略意义在于让城市文化明显化、城市商业特色化、城市经济名牌化,以此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形成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及核心竞争力,从而充分体现城市价值。

(二)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竞争实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市竞争实力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实践已经证明,对于城市历史文化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好的弘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抓住北京历史文化的精髓,从历史文化信息中找到城市文化的特征,并将其神韵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对于优秀文化传统,利用创新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发掘和恢复,赋予它们全新的主题和生命内涵。

(三)创新京商文化产生商业推动力

只有注重商业文化创新,坚持现念、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高产品质量,以文化创新企业,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传统京商充满魅力,不仅要把传统的优秀文化继承下来,还要进行文化的融合,开创出一个超越历史的京商,推动北京商业的发展。北京同仁堂就是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理念结合的典范,这一做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赋予京商文化新的内涵

把京商特色与北京国际化特征、北京现代化特征、北京和谐化特征、北京绿色化特征等相结合,发挥现代京商文化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京味儿”与“国际化”的结合,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彰显包容的特征;与现代化俱进,彰显时代特征;与和谐北京交相呼应,彰显人文特征;传承京商文化,体现京商文化特色,把京商文化发扬光大。京商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进程中,这些优秀的品质更是不可缺少的。基于前面的探讨,本文借鉴传统的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赋予京商文化新的内涵“信、德、新、合”—“诚实守信、厚德载物、开拓创新、人天合一”。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用厚德载物的胸怀,不断开拓创新,以实现人天合一的和谐发展,如图2所示。

(五)致力京商文化的品牌提升

京商文化是北京商业发展的源泉,京商文化的品牌提升不仅有助于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更可供现代京商借鉴,汲取其养分,发扬壮大,促进北京流通现代化的建设。打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符合现代国际商业准则,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北京特色的健康、成熟的商业文化。要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作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品牌的丰富度和影响力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品牌的打造和发展是成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北京品牌发展初具规模,国际品牌专卖店开店年均增速在44%以上,截至目前,世界顶级品牌100强中,已有90家进入北京;同时,北京已经拥有41%的世界顶级零售品牌,位居全球第六和内地城市之首。此外,北京本土品牌发展国内领先。世界品牌实验室的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北京有98个品牌入选,占全国的19.6%,品牌数居全国第一(见图3)。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2012年中国品牌1000强中,北京以269个品牌位居第一(见图4)。在全国430家老字号中,北京也以67家位居全国之首。把品牌树立成某种文化的象征,品牌的传播力、影响力不可小觑,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可使消费者不断产生购买行为,从而带来销售力的提升,使企业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打造京商文化品牌价值,要“标新立异”,城市的价值和特色在于其与众不同的文化,要体现东方文化与京商文化的特色。目前京商文化影响力还主要在传统领域,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内容,今后在这一方面应加强建设与影响,提升世界影响力。

京商文化应当成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名片,打造京商文化品牌价值,由此产生的未来商业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是京商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是打造“京商文化”品牌的契机,“信、德、新、合”—“诚实守信、厚德载物、开拓创新、人天合一”京商文化所蕴含的新内涵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过程中会彰显其更深刻的意义。

打造京商特色文化,将提升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软实力,让“京商文化”成为北京商业的名片,成为城市的名片,这将有助于北京成为有“京味”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

参考文献:

1.姜增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和谐商业文化理念[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在首届中国商业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08.11

2.王成荣.基于世界城市目标的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商业时代,2010(13)

3.王成荣.品牌价值论—科学评价与有效管理品牌的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王茹芹.京商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王成荣等.北京商贸中心建设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6.周晓虹.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J].浙江学刊,2004(4)

7.魏中龙,张慧.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功能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洪增林.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传承[N].西安日报,2010-3-1

9.张慧.国际商贸中心的商业文化比较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1)

10.汉纳尔兹.城市.载亚当·库珀,杰西亚·库珀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1.G.Simmel,The Met ropolis and Mental Life,in Simmel,G.,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0

12.W.Sombart,Luxury and Capitali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7

第8篇

关键词:桐庐;“传统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41—04

借助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深厚历史积淀,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注入地方乡土品牌元素,夯实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们专门组织课题组,以桐庐为样本,通过听取汇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对13个乡镇街道、9个社区、15个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日益提高,“传统节日”正在农村各地逐步复兴。但从现实情况看,要有效推进“传统节日”发展并产生预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却存在着不少共性以及个性的困难。概括地看,困境主要表现为:

1.认知上出现一定的断层,思想认识有待更新。首先是群众对传统节日的分布构成印象模糊,对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传统节日”的分别为93.9%、98.8%、97.6%、86.6%,同时分别有29.3%、17.1%、23.2%、17.1%的人把“元旦”、“春分”、“国庆”、“劳动节”认定为“传统节日”,混淆了节气、政治“节日”。在“传统节日”与历史人物、节日主题的搭配上,除“拜年”和“春节”、“屈原”和“端午”、“祭祖”与“清明”认知度相对较高外,其他认知度显得较为薄弱。其次是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年龄的相关度呈现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即“微笑曲线”,青壮年群体处于塌陷状态。

最后是认知与所处区域密切相关。一些新兴的村镇因聚居地变化、常住人口重新整合,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整体上较薄弱;非新兴村镇由于历史沿袭,常住人口联系度紧密,认知认同情况相对理想。根据走访了解,在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常见的传统节日里,从氛围营造、环境渲染、人员互动、活动参与几个方面看,新兴村镇与非新兴村镇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差。非新兴村镇更重视整体上的推进,新兴村镇则个体活动有体现,两者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比较明显。

2.主体上软硬不够平衡,关注程度有待提高。在目前农村基层,相对于基础设施、经济项目这些刚性需求,“传统节日”属于柔性范畴,在保护发展的操作上缺少动力抓手,仍然摆脱不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弊端,特别是保护发展的操作主体——村镇“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发展”的思想还比较明显,上级职能部门帮助发展“传统节日”的热情经常会受到村镇干部的“冷遇”,“要我发展”还未进到“我要发展”。在我们组织的调查中,围绕下一步城乡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大多数人选择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所占比例分别为81.7%、68.3%、50%,而认为应该考虑“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挖掘传统文化”的,则只占到30.5%、27.2%。发展主体上的软硬不平衡比较明显,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

3.把握上略有厚此薄彼,位置地位有待加强。近些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普及率高,并逐渐由城镇向农村延伸。由于在物化支撑上有《阿凡达》、肯德基等一些强势文化载体的介入,渗透力比较强,有越来越多的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把“洋节”当做一种时尚。相比之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物化支撑显得比较单一,特别是青馃、月饼等节日产品的时效性比较强,节前节后的反差很大,吸引力明显较弱(见中外节日对比略表)。

另根据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近几年来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的确有所提高,但在糅合地方特色的消化吸收以及发扬光大方面,存在不良倾向:首先是重形式轻内容,对“传统节日”内涵理解不深,对其沿袭路径把握不清楚,简单套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走“短、平、快”的路子;其次是内容的淡化甚至异化,比如对于清明怀念先人这个传统,就加入了纸扎“小姐”、纸扎“相公”等庸俗内容。对于这些外在物化的发展,很多时候已经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使得 “传统节日”的发展“精华不精,糟粕很糟”。

4.人财上储备尚显薄弱,各类保障有待夯实。人力物力和“传统节日”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困扰着其更好更快地传承光大。首先在于人才储备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文化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民间骨干力量的年龄构成序列看,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多在50岁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更在70岁以上,而且很多已经迁居到城镇,农村相对稀少。发展保护“传统节日”的人才青黄不接,未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梯次,“有人办事”较难。其次是经费来源上,受发展“传统节日”的经济效应受制于社会效应的影响,其财力保障的渠道较为狭窄,而急功近利的心理短视,又制约了村镇争取发展“传统节日”各项活动资金包括社会资金的积极性,要实现“有钱办事”还有一定距离。

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文化馆建设 建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加快,逐步推进众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的将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起来,将文化进行传播。因为大数据的加入,传统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的显示出来,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将数字化管理引入到文化馆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的技巧,进一步提升文化馆的管理能提升文化馆管理的技术性,为文化馆整体职能的转变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

一、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据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传统文化馆中的各类问题逐步的体现出来,在管理中存在较多的不足,对于文化馆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文化馆服务能力的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存在不足,随着数字化的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用于进行文化传播,而文化馆在建设中对这方面的技术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造成整体服务规章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在管理中存在设备不健全的情况,设备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存在差距,造成文化馆在知识获取方面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对社会大众的需要不能及时全面的得到满足,造成文化馆在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文化馆在进行公共活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对于基层群体的服务较少,使得基层群体接触到文化馆的活动较少,对文化馆的了解也是较少的,造成文化馆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开始使用到虚拟空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馆没有对虚拟的空间进行科学的管理,会导致文化馆在管理过程中较多的出现问题,影响文化馆的整体建设。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化背景下较为容易出现因为技术更新不健全造成的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数字化建设引入到文化馆管理中,保证文化馆建设符合时展的需要。

二、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建设原则

在数字化背景下文化馆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首先需要对数据的来源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在收集的数据中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筛选,重视数据的质量,为数据管理的真实性提供必要保障,提升文化数据的使用质量。其次,在管理中需要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保障,使得文化馆内的各项建设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重视网络工作的安全,进一步保障管理的科学性。例如在进行网上用户信息填写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在使用中被泄漏,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安全性进行关注,保障整体的使用质量。最后,数据信息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文化馆的技术进行全面的提升,将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增加文化馆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取有助于文化馆管理的各项数据信息,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保证文化馆各项数据的科学性,为文化馆技术的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文化馆管理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在进行文化馆管理过程中需要全面的对文化馆技术和信息使用质量进行提升,在保证安全性和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整体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提升文化馆管理的质量,为文化馆技术的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馆建设方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时展的需要,需要结合科技发展的实际,对数字化进行全面的整理,保证数字化建设的科学性,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具体的方式如下:

(一)加强对数字资源的整合

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对整体的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提升信息使用的效率,降低文化馆资源管理成本,为文化馆的资源使用提供更加便捷的科技基础,促进文化馆整体管理技术的提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文化馆建设的科学性,实现文化馆范围内科技的完全覆盖,使得文化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职能的多元化,将服务范围进行扩大,不仅在文化方面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在一些科技创新领域也能为群众提供必要的空间,从而全面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二)提升数字化服务职能

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文化馆的建设,首先需要关注文化馆职能的创新性,将丰富的文化产品使用到文化馆的职能建设中,在网路环境下实现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多元化的服务,对虚拟的环境中加强资源共享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提升。其次在进行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文化馆职能的多样化,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全面的引导,将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使用中,不断的推进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例如合肥政府对文化馆进行一定的改建,以公共数字文化工作项目作为支撑,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工作。在数据采集方面,注重地方特色,从各地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多源的数据采集渠道,目的在于借力“互联网+”为基层群众精准配送“文化超市”。这样可以对文化馆资源进行更加全面的使用,提升管理的科学性。

四、结语

文化馆在数字化条件下的发展需要对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将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但是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全面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相关部门树立坚持不懈的决心与信心,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冯延军.浅议数字化服务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馆建设[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

[2]米伟.浅析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J].黄河之声,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