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

时间:2023-10-11 10:17:22

导语: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规划;制度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这一便于各种工业生产要素分配的空间组合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由于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区域的人们大量涌入,结果导致环境、治安、失业和犯罪等问题,与此同时,乡村地区由于资本和人力缺乏,处于相对欠发展状态,因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开始凸显。城市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空间逐渐饱和,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竞争渐趋激烈,导致发展受限,增长速度减缓,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由于农民的购买力较弱,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不但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还会因为城乡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公平问题的出现,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抉择。

随着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建国后,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尽快发展工业体系,国家实行农业支援工业的政策,农村创造的大量财富无偿地支持了城市工业建设,长期积累,造成了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应对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党的十七大和十均重点强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对于积极稳妥的推进这一转变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1.1美国的“三步走”模式

美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制定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区规划,以统一协调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其次进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最后,推动大型农场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美国的城乡一体化过程可归纳为城市化―城郊化―城乡交融一体化,是由城市开始逐渐向外拓展的一体化方式。

1.2 英国的“大伦敦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老伦敦市区造成了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伦敦地区亟需重建,但由于房屋损坏严重,城市人口数量大,住房需求量大,再加上战后失业率高、环境质量差、犯罪率高,整个伦敦地区城乡矛盾相当尖锐。英国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了“大伦敦计划”。其基本思路围绕伦敦市区,选择地价相对较低的农业区建立卫星城,吸引城市人口向新建卫星城转移,据此建成“一主多卫”的城乡一体化城市分布格局,有效解决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3 法国的“大巴黎”建设

法国巴黎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英国相似,但有所区别。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全国各地人口涌入巴黎,虽然促进了巴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但也造成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环境不堪重负。而与此同时,巴黎郊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减城乡矛盾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65年,政府制定了“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方案”,该方案的提出的主要措施是在巴黎郊区建立卫星城,通过快速交通线路,包括公路和铁路,与中心城区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快速城市化,农村地区化解了中心城区存在的各种社会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了“大巴黎”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1.4 日本的国家综合开发规划

日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样与快速工业化导致的城市人口过分集聚有关,二战后日本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由此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失业、犯罪、环境问题等城市病渐趋严重,而乡村则地广人稀,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为了统一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行动计划。日本在1969年公布的“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新全综)”中开始强调要发展落后地区,疏导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在1977年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三全综)”中,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着重建设中小城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尽快缩小城乡差距。经过前面两次开发规划的摸索,到了1987年的“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四全综)”,从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生活区的策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差距,以实现城乡一体融合的目标。在国家综合开发规划的原则指导下,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两个角度着手,日本政府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地区发展的法律法规,前者如《国土利用法》、《山区振兴法》和《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后者如《失业保险法》、《生活保护法》、《职业安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村地区的人口稀疏、基础设施和产业落后等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2.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2.1 珠三角地区――城镇群模式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改革开放初到9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条件。之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部分工业门类开始向城市周边的农村转移,在这一阶段,农村的工业化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2010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 2020年)》的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按照现代城市体系的要求,构建以广州、深圳为两大中心的区域城镇群体系。

2.2 苏南地区――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乡镇企业,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乡镇企业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式,积极推动了苏南地区农村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城乡之间大量的小城镇快速发展起来,成为联结城乡的纽带,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2.3 上海――规划先行模式

上海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为前提的,在制定城乡经济发展战略时,提高城乡经济整体效益和综合劳动生产率是主要的考虑方面,以此为基础去统筹规划处理市区和郊区的关系、市区与经济区诸县市农村的关系,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去促进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3.国内外实践比较及借鉴意义

3.1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比较

第一,从整体的角度,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起步比我国要早,经济发展水平高,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已经不存在明显差距,而我国尚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初期,现阶段只有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余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推进速度较慢。

第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有完善的总领性规划纲领,并据此配套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规划的有效执行,如美国的大都市区规划和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等全国性规划,以及伦敦和巴黎的区

域性规划。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扩散和协作,农村人口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配套法律法规的保证,发达国家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国内一些省市近年来制定了各自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相关工作在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进,重点在产业向乡村扩散,以及相应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但还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第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是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和区域空间形态制定规划和相关制度,一体化进程各具特色。美国地广人稀,只需要围绕城市,向城郊适度扩散即可实现促使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化,因此其发展模式为城郊化为指导的“三步走”模式;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稠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规划,统筹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尽量使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因此在全国性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使规划有效执行;伦敦和巴黎根据自身的城市特征,通过卫星城的建设缓减中心城区的各种矛盾,建成功能互补、社会和谐、生态高效的城镇体系。国内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根据各自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区划特征,制定了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珠三角地区是中心城带动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而长三角是乡镇企业带动的遍地开花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发展历程来看,无论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规划的作用其实更多是服务于或者依从于经济的客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并不足,这一点近年来在逐步改进,如2010年广东省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就对珠三角地区的城镇群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划。社会保障方面,近年来也逐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的保障政策尚显滞后。

第四,从实践过程的角度,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开始制定规划,到规划实行,配套法律法规等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根据新情况对规划的不断修订,政策的改进,国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时间很可能更长,并且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所面对的问题可能更复杂。

3.2 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对我国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先行。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制定基于本国或本地客观条件的总领性规划,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是必要的前提。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障。从美、英、法、日的实践看,基础设施建设无一例外是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资本、人力、信息的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打好基础。

第三,城乡一体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乡村发展、农民就业和对其提供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制度保障。

第四,鉴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大,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应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主要以省为单位进行,并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第五,各地要充分依据当地实际进行制度创新,不拘一格,制定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和辅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戴慎志.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兴昌. 市政工程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朱建达, 苏群. 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第2篇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一体化问题,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应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为我国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盖尔?约翰逊(2004)认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存在城乡差异,要缩小差距,就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Reardon et al.(2001)在对拉美国家进行分析后指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会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Fan和Zhang(2004)、Gibson和Olivia(2009)在分析中国、印尼等国之后得出结论:乡村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保证。Poletti et al(2007)指出,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会导致农村医疗服务及社保覆盖范围偏小;Ulubasoglu和Cardak(2007)认为,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基础设施过于落后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福利水平。总之,与农民社会福利水平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完备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应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进程。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问题及运营障碍

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领域,多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却严重不足,存在运营管理短板等问题,导致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差距不断扩大之势。一是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农村投资份额偏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所需资金多数是由农村集体及农户自主承担,政府投入、外资及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小。从绝对总量上看,财政支农资金虽在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远远小于财政总

收稿日期:2012―12―15

支出的增长率,所占比例也趋于下降。二是设施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求。在我国农村地区,水利、道路、电力等生产性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且多数存在功能落后、更新缓慢等问题。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通讯、医疗及文化娱乐等生活性基础设施,也普遍存在供给不足问题,难以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利用效率低下。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晰、权利分割严重等问题;财政、信贷与投资三者职能不分,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低下。投资管理上存在责、权、利不统一问题,营运上存在责任制执行力不足、垄断定价等问题。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大方面: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特性上看,所需的投入量大,且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所产生的间接效益难以衡量。同时,其效益的发挥通常具有一定的延滞性,项目收益在短期内很难见效,地方政府往往缺乏投入积极性,影响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比如大型水利工程,只有当灾害发生时,其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同时,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还面临着自然环境和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风险,容易因决策主观化而导致投资失误。在当前基本上仍处于“唯GDP”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为规避投资风险,地方政府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地方财力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量迅速增加,收支压力持续增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的背景下,财政收支压力造成了地方政府无力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求。

农村税费体制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却也收窄了基础设施投入的筹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财政投入体制,城市主要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基础设施则主要由基层政府和农户负责,国家仅给予一定补助。这种二元投入体制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家财政过于偏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地区投入则不足。此外,由于城乡各行政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加上业已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未能放在一体化的视野内进行统筹规划。城市与乡镇的基础设施时常不能形成有机衔接,往往是先城市,后城镇,形成了城乡基础设施“貌合神离”的二元格局。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关系的相互协调

自2008年1月《城乡规划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已由过去单纯的城市中心扩展到整个城乡区域,这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城乡区域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强调整体布局的协调性,处理好各投入主体的相互关系,实现建设标准、时间及区位等方面的城乡无缝衔接。基于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及农村现实发展需求,单靠地方政府或农村自身力量,很难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所需的庞大投入规模。为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并协调好各投入主体相互关系。

1.政府与市场

农村基础设施多数属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其建设投入决策的关键之处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依据基础设施的不同性质,决定是由政府财政直接供给还是引入其他力量参与。纯公共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于市场提供是以购买为前提,所以该类设施只能由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以税收等形式实现弥补。准公共品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性质,实践证明,准公共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在引入多元化投入主体时,可有效缓解供给不足问题,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农村基础设施,其投入都应避免让农民成为主要承担者。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均不同程度的对农业和农村加以特别保护。在日本,不仅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由政府全资建设,而且农民在购买大型农用机械时,也可获得政府补贴。政府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竞争力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当前,我国农业地位依旧脆弱,政府应切实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担负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角色。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为确保政府作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正常发挥,需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入关系。假设中央政府(C)和地方政府(L)共同投资建设某地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U)、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额F)及工业项目(投资额I),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预算资金分别为BC和BL。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地方(包括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后,对建设成果的满意度(即效用)分别为RC、RL,效用函数取C-D形式,建立如下决策模型:

该函数表明:当中央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增加投入时,地方政府却会削减等额的资金投入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博弈结果。要克服该问题,中央政府需激励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一体化事业中的积极性,即促使θ趋近于a,λ趋近于β。

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范畴。可根据所涉区域范围,跨省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属国家级公共品,跨地区的属省域公共品,跨县的归为地市级公共品,乡镇地域内的则属县市级公共品。以此为据,中央及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投入建设跨省及跨市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县、市级地方政府则负责本区域内项目的投资工作。

第二,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投入主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农村地区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配套补贴;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主体则应是中央政府。

第三,建立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工程项目资金使用信息的非对称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或地方配套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据初步估计,国家的涉农财政投入中约有三成不能及时到位或不到位。因此,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督机制,确保涉农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运营模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中的部分项目主要由企业负责建设,如农网改造项目的投资方是电网公司,村村通电话则是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投资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他多数设施项目存在筹资渠道单一、权利分割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为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还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运营体制,选择适合的运营管理模式。

1.融资方式选择

(1)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阶段性。根据一国资本市场发育状况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可将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项目融资。BOT、TOT(特别是BOT)是多数国家在发展初期通常采用的融资方式,操作相对简便,对经济体系的冲击风险相对较小,是适用于资本市场发育和行政管理水平较低的融资方式。第二阶段为专业机构融资。此时,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较高,且国内资本市场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以专业机构运作为主。第三阶段为资本市场融资。以债券市场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ABS)及股票市场等融资方式为主,该方式接近于完全市场化,需要政府拥有更高的行政管理水平以确保市场化运作的顺利进行。

(2)适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式。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及行政管理水平,对于具有很强社会性的农村基础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等项目,适合的融资方式应为BOT模式。由地方政府或项目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特许协议作为融资基础,企业作为投资方和经营方安排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特许期内,企业向基础设施的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回收投入并获取合理回报。待特许期满,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相对于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而言,通过BOT方式,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建设一些项目,而风险转给了企业,政府则可以集中有限财力去建设其他更具战略意义的发展项目。同时,BOT方式将企业运营的高效率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利于提高建设质量和速度。

2.运营监管模式转变

在确定运营模式时,应先判定其性质,对于规模经济要求较低、民营化效率更高的基础设施部门,宜采用市场竞争运营管理模式;具有自然垄断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则采取变通的竞争性经营方式,如特许经营合同等;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既包括自然垄断业务又包括竞争业务部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为适合于此类设施的运营模式,运作过程如图1。该类基础设施可实行业务分离,即部分业务采用市场竞争经营,其余部分则采取变通竞争经营,公共机构与私人企业机构通过签署基础设施运营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及义务,共同出资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图1基础设施运营PPP模式图2监管架构为确保农村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正常运作,实施有效监管是关键。如图2所示,公共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制框架,在项目决策方式、招投标及评标程序、特许权协议拟定、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服务质量、合同执行、争议协商与解决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私人企业机构通过市场竞争参与项目,负责项目的经营管理,承担相应风险。

第3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现状;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91 — 02

城市和农村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聚集效应下,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不断地向城市集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内发生。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严重,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应运而生。

城乡一体化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城市和农村行政区域范围内,要求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要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二者承担不同的产业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消失,城市和农村结为一体,城市边缘区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仅在于主体产业和景观上的差别。这两种含义都在于缓和城乡矛盾、协调城乡关系,第一种含义侧重于实践中的指导方针,而第二种含义侧重于发展的目标。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政策、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强调要求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再次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发展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8元,而农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3元,差距为14832.5元,比例为3.126:1,而2009年、2010年的差距分别为12021.5元、13190.4元,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人来来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而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6.3,这一数据明显表明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二)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农村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水电、交通、通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市人口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14.19人,而农村仅为5.50人,比例为2.58:1,说明在医疗方面城乡之间没有一体化,且差距过大。城市的教育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家,而国家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相较而言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不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良好的社会资源均向城市聚集,这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表现,会不断地拉大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代表人物诺斯“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者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效的制度建设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激发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制度因素方面的制约,进行制度机制的创新改革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有效开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前提。

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十分显著。其中,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最。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二元结构的分割严重,限制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人口要素向城市转移。虽然现在国家准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大多数是以进城务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农民工”成了他们的代号,户籍制度以“货币”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城市人的高墙,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他们仅仅是一个“二等市民”,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均等的城市教育、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待遇。户籍制度的二元分割会产生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的二元化,从而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严重制约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进程。而土地制度也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把农村人口限制在农村土地上。由于农民不能从土地获取财产性收入,农民进城的物质基础十分的薄弱,更多的农民选择亦农亦工的状态,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同时土地流转机制也不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缺乏有限的制度规范,使之不能以合法的途径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一定程度傻瓜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下,加大了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农民脱离土地在城市扎根的困难,使得农民不敢贸然地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土地资源极大地浪费,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在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而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推动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首先要改革约束性的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项措施的进行。

(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

制度缺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最大的障碍,破解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根本性制度障碍,从而推动公共服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创造制度条件。

首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对人口流动、尤其是对城市人口的流动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背景下的新要求。应该改革现有的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同时附加纳税时间条件,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其次,创新土地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土地制度。要明晰各类的土地的产权,构建土地流转市场,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并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价格,增加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二)一体化城乡规划

我国的城乡规划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分割严重。城镇各项规划政出多门,大多数规划以各自行政区位空间为规划对象进行来编制,与农村的发展相分离,不能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城乡的发展,将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相联系,把二者看成一个总体进行发展规划,将城市和农村进行不同区位功能的划分,每个功能区承担不同的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发展。

(三)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首先要加快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打破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练习。其次,加快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更新。再次,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实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网中使农村人口无后顾之忧,从而拉动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落入一个贫困的陷阱,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社会上,而农村人口的保障完全依赖于个人。这样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口的转移,阻碍农业的发展,阻碍城市一体化的实现。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是一项志在必行的大工程,必须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同时结合国家宏观投入等政策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世纪桥,2010,(10).

〔3〕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05).

〔4〕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5〕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5).

〔6〕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2000,(09).

〔7〕冯常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2).

第4篇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城乡统筹,标本兼治”的原则,抓好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创造整洁优美、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镇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处理”体系,形成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城乡环卫工作新格局,确保环卫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形成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2012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环卫机构。要建立健全环卫管理机构,配备保洁清运人员。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分别成立环卫所,配备3—5名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环卫保洁工作,管理清运人员、保洁人员,负责垃圾桶、深埋桶、中转站等环卫设施的管理和运行。按照每千人三名的标准配备保洁、清运人员,负责责任区内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工作。环卫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配备专业工具。

(二)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利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实施南鲁山镇、鲁村镇、燕崖镇、西里镇环卫设施建设,覆盖四个镇40%以上的村庄和人口。环卫设施主要有塑料垃圾桶、人力收集车、可移动垃圾箱、小型拉臂车、压缩中转站、大型拉臂车。加快县垃圾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确保12月1日前建成并投入运行。购置垃圾铺摊压实机、洗扫车、垃圾压缩车等设备,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

(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清扫集运和处理的意见》,健全环卫管理机构和作业队伍,建立科学规范的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运行机制。城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有物业管理单位的小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单位自管小区,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工作由所在单位自行负责。县环卫部门负责将城区清扫保洁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受单位、居民小区委托收集的生活垃圾收运至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镇村:村庄负责将辖区的生活垃圾集中至垃圾收集设施;镇环卫管理机构负责将村庄收集的生活垃圾集中至镇垃圾中转站或县填埋厂;县负责对各镇运至填埋厂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作的主体,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将责任分解到各村和辖区内有关单位。要明确完成时限,督促各村、各单位落实专人负责,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县、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村分级投入保障机制。县级承担垃圾填埋厂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镇中转站至填埋厂的运输费用;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建设和管理资金的筹措,全额落实环卫经费,确保保洁清运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中转站规范、高效、有序运行,稳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

第6篇

随着招远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周边乡镇赢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区的交通空间与功能联系将进一步增强,必须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安排,通过城乡统筹规划,确立招远市未来城乡发展格局,协调中心城区与乡镇的规划建设,从而适应招远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

一、招远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

第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招远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膨胀城区二三产业的规模,对居住环境恶劣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加快了“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进程。自2010年以来,已有近4万农民通过各种渠道走进城区。“撤镇改办”是招远市着眼东城新区建设发展大局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进一步加快招远城镇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优化区域规划,细化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正加快中心城区东扩北展步伐,预计到2015年,基本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中心城市人口发展到30万人,其中滨海新区5万人,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发展3万人的小城镇1个、2万人的小城镇2个。

第二,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市城区整(旧)村改造项目共18个,计划改造户数2548户。其中开发区旧村改造项目8个,计划改造户数 1528户;罗峰办旧村改造项目4个,计划改造户数454户;泉山办旧村改造项目3个,计划改造户数249户;梦芝办旧村改造项目3个,计划改造户数317户。18个旧村改造项目已有14个开工建设,在建安置户数1211户。其中开发区开工项目6个(街柳、埠后、滕家、北岔河、温家、杨家大沟),在建安置户数802户;罗峰办开工项目3个(西吕家、城里、丁家庄子),在建安置户数120户;泉山办开工项目3个(郭家庄子、北关东、汤前),在建安置户数249户;梦芝办开工项目2个(瓦里、张华刘家),在建安置户数40户。

二、招远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其他的城市一样,交通拥堵成为招远市城市化发展当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招远市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形势同步跟进。一是立体交通设施缺乏。城区普遍是一元化的平面混合交通,导致车与车、车与人、人与人平面相交的交通冲突大量存在,城区主次干道路口时常行路难、行车难。二是沿街住宅区车辆高峰时段,车流量大,秩序混乱,常有拥堵现象。城区摆摊占道加重了交通压力,如泉山路轮胎老厂区以西,由于商户占道摆摊,经常出现车辆拥堵现象,市民意见很大。

第二,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招远市中心城区各产业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完善,而部分乡镇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较大的乡镇集中在城区周边乡镇以及矿产资源丰富的乡镇,除了中心城区工业外延带动城区周边乡镇产业发展外,乡镇主要的产业是矿产资源开采业,乡镇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各乡镇基础设施布局还不完善,特别是供水设施普遍存在不足,供水水源与供水能力满足不了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招远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

第一,进行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前提,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定位和性质,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科学地、高水平地编制规划。在制定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设施要高标准。对其防洪、道路、供电、排水、通讯、园林绿化、消防、市场、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完善配套。二是城乡一体化设计要体现地方特色。对主要街道、景点、小区等要搞好形象设计,要体现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和设计的审批制度。人类与自然和谐相依,青山、碧水、绿地与城镇溶为一体是现代文明城镇的标志。规划要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现有的山、水、地景光,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傍山而建。三是要尽最大努力节约用地。城乡一体化建设,不能盲目铺摊子,而应走节约化发展之路,在旧城改造上下功夫,变平面开发为立体开发,变分散开发为集中开发,变废溪、废地为城镇景点,街道市场尽量少占耕地。四是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越发达,生态环境越显得重要。谁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谁就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城乡一体化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求得城市的一时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一定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

第7篇

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总体。县域经济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一、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我省行政区划有86个县(市、区)。其中有66个县、19个区、1个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县域的经济总量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并向小康迈进。

(一) 县域经济总量相差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甘肃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县与县经济差距较大,自然条件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我省县级生产总值最高4505743万元、最底3419万元。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2532888万元、最低39812万元。就目前而言,我省县域经济仍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进程缓慢。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县级城市建设差距也不小,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的必备条件不足,与东部县市相差很远。截止2011年,我省城市化率平均为38.75%。近年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以上。如分县看城市化率差距更大或者说远达不到城市化标准。截止2011年全省县(区)人口数为,最高128.53万人,最低为1.04万人。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14175.88元,最低2061.65元。如果按城市化标准考量我省各县综合指标,尚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县级城市要达到城市化要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东部沿海县市城市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其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已和大、中城市接轨。而我省大多数县级城市仅仅是起步阶段。

(三) 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基础差。我省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且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我省中小企业逐年递增,总体来看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多数县域财政十分薄弱,入不敷出。截止2011年,全省县级财政收入最高137858万元,最低2464万元。我省收支倒挂县域比例高达87.2%,财政赤字从根本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县缺乏改善公共设施、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二、推动甘肃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指农村城市化,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升级,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加速全社会整体化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大家知道,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产业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城市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具体表现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体现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使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全面地协调发展。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

鉴于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环境制约、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我省的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严重,又处西部于不发达地区,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全部照搬东部地区的模式,而是应该探索甘肃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县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制定经济发展目标。要注重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的使县级城市俱有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

(二) 发展县域经济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摆脱我省自我封闭的情况,依托国际国内市场,根据市场竞争导向初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使县域经济融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重视发展二、三产业,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三)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1.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应当实施分层推进战略。夯实乡镇经济,提高县城城市化率,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应考虑各县经济总最的大小及发展空间、区位优势等因素。2.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下大力气扶持一批注重科技创新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力求把整个县域经济中的主导经济形势向民营经济方式转化。3.着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承接劳动力密集型、配套加工型产业,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 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选择一批优势县及小城镇优先发展,促进其加快向城市转化。对城市化率较高的县,建议逐步就地城市化。当前,不应全面推行农民转入大、中城市。否则造成城市资源紧张,就学,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突显,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这是一种代价高昂的城市化道路。

第8篇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加快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全省实现“拐弯超车”,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建设“富裕陕西”的现实选择。城镇化是当前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今后五年实现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城镇化能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的集聚,发挥城市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据测算,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7倍,按照“十二五”规划,全省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达到57%,平均每年增加2.3个百分点,每年有9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增加消费约63亿元,拉动GDP增长约200亿元。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富裕陕西”注入持久动力。

(二)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陕西”的重要途径。通过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百姓富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省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用工需求,推动产业升级,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据推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加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收入水平相当的原则,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使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陕西”奠定坚实基础。

(三)城镇化是建设和谐生态,实现“美丽陕西”的有力保障。我省的避灾移民搬迁、渭河、汉丹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为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恢复区域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批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过度消耗。通过在城镇社区化的集中安置,形成新的村镇,扩大原有城镇规模,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省按照“建好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和避灾移民搬迁为抓手,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50.02%,以西咸一体化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3个大城市、6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837个建制镇组成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辐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翻开了我省城镇化新的历史篇章。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省城镇化进程步入关键时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必须统筹谋划,通过加快发展积极应对。

第一,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大以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以学校、医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拉大城市骨架,增强城镇功能。二是把保障性住房项目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与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移民搬迁相结合,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三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同发展。

第二,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一要完善政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培育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或就近转移就业。二要科学规划。加强规划的管控,引导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抓好我省83个县市城乡一体建设规划的落实,增强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三要抓好试点。加快43个重点县城和31个重点镇建设,力争2015年重点示范镇达到建设标准,为全省城镇化作出示范。

第三,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管理上的各项管理职能,使户口登记能真实反映居民的个人身份、家庭关系、常住地址及变动情况。二是加大力度对过时政策进行清理。对实际居住在城镇,但暂不具备进城落户条件或暂不愿迁转户口的农民和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三是完善人口信息平台建设,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创造条件。推动各地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统筹考虑常住人口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需求,实现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第四,要科学节约集约用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有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要严格保护耕地,并尽可能地利用城镇化所节约的土地发展设施农业。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

第9篇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升级;一体化;效益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90

1 引言

1.1 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1.1.1 国内现状

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关于新型城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和城镇化道路选择等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复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产生影响。2015年以来,承德市完成撤乡改镇11个,加快了就近,就地域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公路6403公里,新改建桥梁321座。2015年城镇化率新增15%,增幅居全省第四。

1.1.2 国外现状

国外暂时没有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但是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也远远早于我国。国外专家学者从区域角度上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最终结果。美国提出的“全球区域城市”的观点都表明当今社会的城镇化化发展的最明显特征。

1.2 研究目的

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都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是实现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的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1.3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3.1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比较效益

比较效益是产生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它是城化发展的第一原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

1.3.2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较大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享,为人口经济活动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企业,人口的集中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洽谈等交易费用,产生多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济社会的成本。

1.3.3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集聚效益

地域上的集聚可以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产生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刺激了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

2 承德市推行新型城镇化遇到的问题

2.1 对于城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

对城镇化项目的片面理解,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房地产开发。近年来,承德市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但与经济发展并不相适应的是人民素质及城市化意识。同时,城镇化是一个新事物而不同于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承德市来说,尚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规范。

2.2 市民化进程滞后,存在二元结构矛盾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

2.3 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承德市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低,耕地减少过快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威胁了粮食安全。

2.4 城市病问题突出,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密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加剧,这些问题都给城镇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2.5 城镇化体系建设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基于统计学的基本统计方法,运用基期、环比等方式对我市现行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计算与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市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严重的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 对于承德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3.1 将城镇化发展与承德市的经济现状相结合

坚持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的定位不动摇。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把中心城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主景区来打造,重点以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为主。立足依山而建,双水穿城,文化厚重的特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 ,着力打造“山水林文相得益彰”的魅力之城。统筹避暑山庄及周围的寺庙文物保护,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的发展,真正使承德老城区重现清朝盛世风貌。

3.2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城乡的协调发展关系。构建独具特色的城镇化格局,推进中心城市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中心村与乡镇一体化,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互促,城镇和农村统筹发展,重点推进“一南一北”两个新城建设,南部新城重点发展高端服务,打造未来城市财源的重要支撑,北部新城重点传承历史文脉,与山庄优势互补,突出县城在县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打造市域次中心城市和首都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卫星城。

3.3 着力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实行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质同价,缓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问题。把五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考虑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是实现我国、我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土地城镇化,努力把产业城镇化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联系在一起,老百姓的满意度是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符合人文属性和人文情怀,是我市软实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4 承德市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方针

4.1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创新金融产品。

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十分必要,可以通过收集大量信息资料,通过相关统计指标获取土地指标,计算并得出一个合理的土地出让分配政策,金融服展娣兜取

4.2 构建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从承德市具体情况出发,承德市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因此,承德市发展现代城镇化应该朝着区域个性化发展,通过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考量区域的功能定位,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各级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

4.3 在城镇化进程中,呼唤社会企业家。

作为社会企业家的城镇运营商绝不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简单相加,城镇化企业家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提供社会帮助,在授人以鱼的过程中还应该授人以渔,帮助农民规划出路,通过产业导入实现就业和收入挂钩,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盘活土地存量和农村刚性需求。

4.4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积极推进“一核、三带、多点”的市域空间结构,其中,中心城区按照“两带六组团”形态布局。“两带”即滦河72公里城市带,五烈河城市带,“六组团”就是老城区、西区、北区、南区、绿核、上板城组团,老城区的疏解方向主要是北部新区、南部新区和上板城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启动道路、管网、店里、防洪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4.5 推进县城扩容提质。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产城教融合的思路。加快推进产城教一体化进程,推动围场、丰宁、滦平3个县教体园区顺利推进,以34个市级以上重点乡镇为抓手,着力培育特色小城镇。

5 承德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效益

此篇论文的社会意义在于从从现实的层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深入的探讨分析,发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承德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这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意义。这将对承德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指导意义,为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体系选择起到实际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阳.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研究[N].铜陵学院学报,2007(06).

[2]王晓燕,王晓荣.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在经济信息,2011(01).

[3]齐姗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城镇化之路[J].商品与质量,2011(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