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24
导语:在健康管理认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 康复 护理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在三维空间进行功能活动。术后针对性、分阶段性的康复护理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必不可少。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骨科对16例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8~71岁,平均49岁;左肩4例,右肩12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
1.2方法
均在全麻或高位臂丛加颈丛麻醉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对此组患者实施各方面康复护理指导后,通过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日常生活中肩关节ROM的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
按Neer评定系统评分,疼痛35分,功能3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本组患者通过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2周,肩关节被动ROM达正常范围,大部分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完成,术后24周,患者日常生活能够正常处理。其中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
3 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工作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因素,可起到治病或致病的作用。我们应当把心理康复作为功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功能康复。一般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都饱受疾病的折磨,经过长久的考虑,有较强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欲望,有的急于求成,锻炼进度盲目超前,并随意活动;有的过于谨慎,担心活动后致手术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心态反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要求、智能等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效果,手术后如何防止脱位及加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作为谈话的内容。指导病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
3.2理疗护理
运用物理的手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主要方法有光疗法、电疗法、水疗法等。
3.2.1光疗法 应用日光或人工光源治病的方法统称为光疗法,例如微波治疗,其作用主要是热,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痉挛和镇痛。一般照射在局部,时间20~30分钟,每日1~2次。
3.2.2电疗法 电疗法是通过电刺激对关节屈曲挛缩活动度(ROM)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减轻挛缩,增大ROM,例如复合脉冲治疗,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耐受力根据病人情况决定。
3.2.3水疗法 化学冰袋置于肩关节前侧60~90min,以达到止痛、消肿、减少水肿渗出的目的。
3.3功能锻炼
根据Neer等的康复原则,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0~6周):肩关节被动辅助练习阶段。被动及辅助活动肩关节,被动活动须在病人能够耐受的范围内,肩关节康复在术后24小之内即可开始,首先是钟摆练习,仰卧位的辅助下前屈上举及外旋练习,活动度应严格限制在术中记录的活动范围之内。患肩相邻关节康复在术后24小时开始患侧肘、腕、手诸关节主动、全范围活动,前臂等长肌肉收缩练习。
第二阶段(术后6~12周):此阶段练习主要涉及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以及牵拉练习。首先进行仰卧位的主动前屈上举,待肌力逐渐恢复后可改为直立位的前屈上举练习。另外,利用弹性绷带或拉力器可进行内旋和外旋的同时开展患肩的牵拉练习,主要针对前屈上举、外旋以及内旋、内收等活动,其目的是恢复患侧肩关节的活动度。
第三阶段(术后12周以后):此阶段的锻炼内容主要是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加强练习,目的是逐步完全恢复患肩的肌力与活动度。
3.4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求患者坚持进行肩关节运动,避免患肢提重物,禁止做投掷运动,以防止人工肱骨头脱位。术后肩关节功能锻炼约需1年,嘱患者术后1、3、6、12个月分别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
4 讨论
人工肩关节置换不同于全身其他的人工关节置换,其术后远期结果,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是否成功,而且强调术后个性化、阶段性的康复治疗。整个康复锻炼需要持续近1年半时间,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和指导也十分重要,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护士应及时进行正确引导。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对其评估,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该类手术,并制定和实施安全、有效、易懂、系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计划。
参 考 文 献
[1]姜春岩,王满宜,荣国威.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49-653.
[2]沈阳.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2,17(4):269-272.
[3]童培建,肖鲁伟.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防治及术后康复.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193.
Abstract: Psychology and life is closely. There are many schools of psychology theory. Which schools of research is more closely with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d functionalism, behaviorism, and cognitivism.
关键词: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Key words: functionalism;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92-02
作者简介:雷文斌(1978-),男,陕西合阳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心理学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0 引言
心理学流派众多,在心理健康领域机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是日常生活心理学中易于操作,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几种理论。
1 机能主义心理健康观
机能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机能主义强调了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性、也即行为对适应环境的意义。这包括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行为。其中,意识到的就是指形成经验的或者经历过能再认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指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过不能再认的、没有形成经验的行为。
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而意识状态是一种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这就说明:上游的、先前的、形成经验的意识会影响下游的、后来的思想和主观生活。在方法上机能主义强调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来研究心理学。主观观察指的是观察自我的心理状态,客观观察指的是观察他人、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万事万物。
心理研究的领域上机能主义主张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这也就是心理―行为―生理研究模式。其中,特别指出,心理过程具有适应性质,生理基础是指生物科学类的自然科学,外部行为就指的是后来替代机能主义的行为主义,也即外显行为。
机能主义强调“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认为驱力和机制这两个概念可以解释人的一切活动。机制是指原因通向结果的历程,是指刺激达到反应的具体结构关系。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具体结构关系经过如下的发展:由S-R关系;S-O-R关系到W-S-Ow-R-W关系。(S表示刺激,R表示反应,中间的O代表内驱力,O下面的小w代表个体对环境的调整,以及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W代表环境。)这就是说,环境下的刺激在个体对环境调整和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的内驱力下进行反应后的环境的变化。这就强调心由境生,特定环境下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意义。
2 行为主义心理健康观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就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主要包括: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他们的表现方式各异:表现在身体外部,隐藏在身体内部。
行为主义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即心理活动就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行为主义认为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行为科学强调对刺激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就是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3 认知主义心理健康观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 思维和语言等。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简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但是,认知主义也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但认知主义复杂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认知神经科学是心理学最前沿的学科之一,认知主义更加复杂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
科学越发展,人们越不幸福。这是因为,认知的发展,就是看法、想法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思想,那将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莫大的烦恼。为什么呢?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理性,人们知道了,在做这件事后,我的哪些身体部位可能会受影响,哪些机能在发生不良的变化,即在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给自己造成了心魔,不能解脱。
但是,在古代,人们把心魔寄托于神灵、咒符、抽签、算卦等方式来消除人们心中的两难想法――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前不后;非左非右、非上非下、非前非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想左想右、想上想下、想前想后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呢?如果――那么――(IF――THEN――),这也是一种心理虚拟决策。扔个硬币,来去除掉两难中的一种想法,使自己不再产生左右为难;前怕老虎,后怕狼;不上不下的处境。就拿“自古华山一条道”来说,在以前,人们在上华山时会有一警示性标语:登山不观景,观景不登山。这是多嘛好的人生信条呀!这难道不是一心一意的应用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人想法和行为的绝妙之术吗?要么你上山,要么你下山。选择过多,情绪困扰,决策失误,行为障碍,规范不在,与己方便,多重标准,向前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一切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无关的信息,影响想法的信息,影响做法的信息。我们应该去除过多的信息,去除困扰,通过具体的做来产生行为,通过行为来建立行为,只不过是动作,静而不思,因为思而无用、思而误人、思而烦心、思而举足无措。去除经验,去除自动化的经验,去除直觉,形成行为。
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在这里,我们提出“去心理化”这个概念,她是指,去除以往的心理经历、经验。对心理刺激的反应新鲜化。就是心迹的去除,痕迹的消除。人们常说,世界上不存在同一片叶子,人不会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在生活中,人们最容易把当前的事情与以前的事情联系起来,最为糟糕的是存同除异。这就造成了人们从视觉和听觉当感觉器官接受刺激时,没有用崭新的心态去接受,把一些无形的垃圾经验、经历储存得完好无损。这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非国有博物馆;管理;法人治理
我国首次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条例》的颁布实行,给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也给非国有博物馆的全面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条例》要求“博物馆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关组织管理制度。”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非国有博物馆运行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非国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得到迅猛发展。各非国有博物馆在文物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自主管理、自主运行、自主发展,坚持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了解,各非国有博物馆普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为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无论从《条例》的要求上,还是从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现实需要上,非国有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健全、不适应的地方:有的理事会成员构成过于简单,缺乏代表性,不利于理事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的虽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但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和检查,没有按要求发挥决策和监督职能;有的虽然成立了相关组织,但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都表明,非国有博物馆亟须完善和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另一方面,从非国有博物馆的长远发展看,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管理问题;一个资金问题。这也是外界质疑非国有博物馆能否保持长久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博物馆建起来了,藏品有了,但如果管理不到位,发展就会大受影响;同样,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撑,生命力也会很有限。而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同样需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非国有博物馆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破解制约非国有博物馆长远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多想对策、多下功夫,使非国有博物馆真正走上科学化决策、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和多样化筹资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抓好五个环节
一要抓好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遴选。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由于所有权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遴选构成上也应当有差别。非国有博物馆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选聘上应充分考虑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视野应该更广,渠道应该更多,除举办者和出资者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遴选工作:
文博专家:可以为博物馆的决策、运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企业家:可以为博物馆的运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可以为博物馆征集藏品和藏品交流提供来源和渠道,丰富博物馆藏品,扩大交流合作。
员工代表:可以及时反映博物馆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利于民主决策,增强决策的针对性。
共建单位代表:与博物馆有共建基地协议的大学、中学代表,可以反映不同群体对博物馆发展的要求。
社会知名人土:有利于搭建博物馆宣传交流平台,为博物馆发展建言献策。
旅游合作单位代表:可以及时反映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旅游单位的合作。
媒体代表:有利于加强与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的联系,强化博物馆宣传,扩大博物馆影响。
总之,要着眼于理事会职能作用的发挥,通过多角度、多层面遴选,使理事会形成有力者出力、有钱者出钱、有智者出计的良好局面。
二要制订一部好章程。博物馆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是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制订博物馆章程必须紧密结合本馆实际,把事关博物馆决策、运行、发展的大事在章程中予以明确,便于遵循和监督,其中包括:博物馆的业务范围、举办者的权利义务、理事会的构成及其职权、理事的权利与义务、会议制度、监事会的构成及其职权、监事的权利与义务、管理层的产生方式与职责、资产管理和使用等等。
三要组建一支过硬的管理团队。管理层是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机构,是博物馆日常业务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其中,馆长、副馆长、财务部门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选,必须由理事会把关选聘。要充分利用非国有博物馆体制灵活的特点,面向社会招贤纳士,真正把懂业务、有能力、会管理的人选配到管理层,为博物馆的发展做好组织保障。
四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非国有博物馆要实现专业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各级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制度、工作失误追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等等。真正形成靠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管理运行的良好氛围。
五要建立博物馆发展基金。《条例》规定: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要保障博物馆运行发展所需经费。但是,从长远看,单靠举办者提供资金难免存在变数,博物馆作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从近年来的运行看,靠门票和文化产品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要保证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根本措施就是要建立博物馆发展基金。要通过吸收企业家加入到博物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动员他们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要通过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广泛联络社会有识之士,为博物馆捐赠资金。现阶段开展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效果也不一定明显,但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久久为功,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需求与认知的提高,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举办者、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关系。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是博物馆资产的所有者,对博物馆资产有依法处置的权利,同时为博物馆提供经费保障。理事会(监事会)是博物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博物馆发展规划、重大业务计划、财务预决算、章程拟定修定、任命或提名管理层负责人、建立社会联系平台,筹措发展基金、监督本单位的运行等。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按照理事会的决策,独立自主地行使日常业务管理权、财务管理权和工作人员管理权。建立法人治理机制,必须责权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层对理事会(监事会)负责,理事会(监事会)对举办者负责,使决策和运行真正实现“章程化”。
二要正确处理好理事会成员中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比例关系。管理博物馆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理事会成员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文博专业人员,以确保理事会决策的正确性,防止因为筹措资金等因素而过多的吸收非专业人员。
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的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做了明确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行政执法机构应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加强对放射工作单位的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2.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率低。致使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也低,职业健康监护率低,必将导致用人单位监护档案建立率低。
2.2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放射工作单位在给放射工作人员建立监护档案时不按规定的内容建立监护档案,而是随意建立,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2.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较乱。主要表现为,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卫生法规意识淡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管理。有些单位还存在着由行政监管部门或职业健康服务机构代为保存的现象。
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3 .1 放射工作单位方面。放射工作单位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义务主体。当前,用人单位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不愿意或不主动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2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方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 无资质的机构从事职业健康检查。(2)具备资质的机构不规范或超范围开展健康检查。主要表现在,重检查项目的检查,忽视对劳动者职业史、劳动现场作业场所等流行病学调查,重检查过程,忽视健康检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总等基础性工作。
3.3 从业人员方面,一是从业人员自身不重视健康检查和监护档案的建立,许多劳动者明知有放射危害,仍坚持到有害用人单位工作。二是享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对职业危害及其有关的防护知识不了解,不知道享有健康检查的权利。三是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料是职业性放射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
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措施
4.1 加大卫生监管力度。要始终坚持执法监督与服务指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态度,积极帮助指导放射工作单位完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查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的单位。卫生监督机构要组织力量,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不给劳动者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的用人单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必要时与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和当地政府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对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不规范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4.2 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放射工作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促进放射工作单位自主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在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强调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从下而上监督用人单位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规范管理健康监护工作。
4.3 规范健康监护档案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何建立,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5)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劳动者的处理和安置记录;(6)劳动者每年的原始体检表;(7)单位概况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设备、工艺;(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各工种、岗位接触人数分布;(9)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材料;(10)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1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总结评价报告;(12)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禁忌证者报告卡;(13)用人单位根据评价报告书的相关建议所采取的整改措施;(14)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关键词】健康教育 糖尿病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81-02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面对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文化层次低、缺乏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知识,并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生活方式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干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7.9-2008.8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2人,符合2008年WHO的诊断标准。102名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48人,女性53人, 年龄49-77岁之间,认知能力均正常。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我们随机抽取了102名糖尿病患者,并对10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比较。将健康教育前设为干预前、健康教育后设为干预后两个组,对同组人群干预前、干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
本调查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对发放试卷的护士进行培训,详细讲解调查目的、填写细则、问卷上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意义。对随机抽取的11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我们仅对这102份有效问卷的被调查者进行健康教育。
1.2.2 调查工具
本研究调查表共分五个模块,其中一般情况、疾病情况、并发症等模块为自设问卷。疾病知识模块是根据“糖尿病控制评价表(CSSD70)[2]”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分别制定了两套“糖尿病知识评价表(一)、(二)”,用于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对其知识的掌握情况。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糖尿病知识评价采用糖尿病知识评价表(一),而健康教育干预后的知识评价采用糖尿病知识评价表(二)。
1.2.3 统计方法全部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对收回的102份有效问卷进行总结。102名被调查者的年龄在49-77岁之间,其中男性48人,女性53人。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人,中专20人、初中36人、小学26人、文盲8。被调查的102人中有64人吸烟、46人饮酒、90人从不做运动。
2.2 糖尿病疾病知识评价结果
干预前根本不知道470题,干预后根本不知道为87题;干预前十分了解仅有5题,而干预后十分了解则为179题。X2值为780.42,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表1 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比较表
2.2.1 健康教育前评价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人群严重缺乏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知识,这与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被调查人群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70人,占被调查人群总数的68.6%。
2.2.2 健康教育后评价结果
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被调查者进行了“疾病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不良生活习惯及自我检测” 等全方位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教育从患者住院开始,从病房延续到社区。教育形式:从病房的一对一教育开始,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病房与社区结合,通过集中授课、实景演示、个别辅导及周期性家庭访视等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通过系列的健康教育,被调查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配合,经过5个阶段的学习,我们对10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评价,采用“糖尿病知识评价表(二)”对学习后的情况进行评价,此次调查结果较前有很大的进步,具体结果见表1。
2.3 健康教育前、后不良生活习惯评价结果
对干预前的102份调查表中吸烟、饮酒及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了统计。在以后的定期家庭访视中进行实地调查,得出干预后的数据,对干预前后的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t=9.43, 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比较表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和提高生活质量[4]。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院功能的扩大,印象中“医院只是照顾病患的地方”的传统观念在逐步发生变化,它除了照顾病患,还肩负着健康教育的重任。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5]。再者,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3]。
3.2 糖尿病知识在其治疗中的作用
陈琼芳[6]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不遵从医嘱的原因:糖尿病知识认识不足,对治疗重视不够;意志力薄弱。我们对102名患者进行了糖尿病知识评价,干预前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很低,根本不知道470题。根据现状我们采取了一对一讲解、集中授课与周期性家庭访视相结合的形式,并根据年龄特点采用循环式记忆的方法,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每次家庭访视均对前一次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回顾,对于掌握部分进行充分的肯定,对于未能掌握的部分帮助其找出原因,以纠正其学习与认识上的偏差,达到理解并记住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愿改正不良生活方式的目的。经过系列教育,患者无论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生活方式上,均有了长足的进步。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较干预前的根本不知道470题下降为干预后的87题。通过5个阶段的糖尿病知识学习,我们对10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干预后的不良生活方式的调查,发现吸烟、饮酒的人群在缩小,而主动参加运动的人群在扩大。由此可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扩大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患者的认识提高,依从性也会随之提高。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7],生活习惯的改变对其治疗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着该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采取有效地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和转归有一个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对本病引起应有的重视,提高患者健康维护和自我遵医行为[8]。
3.3 防治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关键
本课题对10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直至病人掌握为止。经过一年的干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程度、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通过糖尿病教育让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重视自己糖尿病治疗情况。目前国际上推崇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辅导”是糖尿病教育管理的最高形式[9]。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面对此病,其生活质量与病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得好,其期望寿命与正常人一样[10]。只有当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相关防治的知识,充分认识其学习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与疾病治疗的之间的关系,并且具备了与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实现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陈再英 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0
[2]阎德文,糖尿病四书之三[M].海天出版社,2007:34-38
[3]黄敬亨,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0:128-130
[4]黄敬亨,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0:5
[5]宋丽萍,宋萍,余梅芳,影响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78
[6]陈琼芳.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9):1032-1033
[7]阎德文.糖尿病四书之三[M].海天出版社,2007:1
[8]张笑盈.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现状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6,14(5)
【关键词】玩兴;大学生;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3、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5-0377-02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5.017
近几年来,成人玩兴得到国外及港台地区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人玩兴是一种在工作或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主动自发性、想象力、情绪的表达力、好玩有趣、乐在其中的态度[1]。玩兴与娱乐、游戏、玩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高度内在动机的表现,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玩兴与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样本1:2008年4~5月,方便选取南京的5所高校,以教学楼内自习的学生为受试,发放成人玩兴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542份,收回有效问卷504份,其中男213人,女291人;本科生438人,研究生68人;平均年龄(21±2)岁。
样本2:2008年7月,方便选取南京的6所高校(有三所学校与样本1重复,但为不同校区),以教学楼内自习的学生为受试,发放成人玩兴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325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其中男171人,女130人;本科生232人,研究生69人;平均年龄(22±2)岁。1.2工具
1.2.1成人玩兴量表[1]
该量表由台湾学者余嫔等编制,共有29题,6个因子,每题从“非常不符合”、“有一点符合”、“有一半符合”、“大部分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本研究中用样本2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5个因子,分别为幽默放松、乐在其中、乐于创造、童心未泯、自我坚持。5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74~0.87,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1。各因子间相关在0.26~0.55,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62~0.88。用样本1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χ2/df=3.57、RMSEA=0.007、NFI=0.90、NNFI= 0.92、CFI=0.93、IFI =0.93。
1.2.2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2]
该测验共187道题,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见表1),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公认的测试人格的经典量表。
1.2.3症状自评量表(SCL-90)[3]
1.3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运用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大学生玩兴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两份样本共805名大学生,玩兴总分为(102.89±16.64)分,男生(N=386)和女生(N=419)玩兴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7±16.0)vs(102.0±17.2),t=1.44,P= 0.270]。
大学生玩兴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见表1。
2.2大学生玩兴同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如表2所示,除了自我坚持外,其他各因子和玩兴总分均与躯体化呈负相关。幽默放松和玩兴总分均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幽默放松、乐于创造均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
2.3 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对玩兴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对玩兴的影响,将玩兴总分作为因变量,分别以16种人格特质以及SCL-90总分和9个因子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人格特质对玩兴的解释率为16.4%,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24.75,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玩兴的5个因子同16种人格特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幽默放松程度高的大学生成熟外向、心态平和,而且积极独立、敢做敢为。乐在其中程度高的大学生思维敏捷,做事情专注投入、安详沉着,而且严于律己。乐于创造程度高的大学生积极独立、自信敢为、坚持有恒。童心未泯程度高的大学生快乐天真、活泼健谈,好表现、敢于冒险,但缺乏自律精神。自我坚持程度高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会不计较酬劳和他人的看法积极完成,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自信敢为。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高兴奋性、高稳定性、高有恒性和低世故性,可以预测一个人高的玩兴。
大学生玩兴总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说明一个人玩兴程度越高,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可能越高。玩兴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这4个因子呈负相关,即玩兴程度高的大学生,可能他们的身体不适感和焦虑的躯体表现较少,人际交往中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较低,抑郁消沉和精神病性的症状也较少出现[4],这与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可以预测低玩兴的结论是一致的。偏执也预测玩兴,可能是因为两者都包含自我坚持的成分,但两者存在本质的不同,因为偏执的人往往自命不凡,看待问题主观片面,而玩兴高的人通常不介意被当作开玩笑的对象,敢于面对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二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余嫔,吴静吉,林伟文,等.成人玩兴量表与组织玩兴气氛量表之发展[J].台北:中国测验学会测验学刊,2003,1:73-110.
[2]戴忠恒,祝蓓里.修订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8.
【关键词】 领悟社会支持;人格;心理健康;调节作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Quan Hongyan, Long Fen, Hong Dongmei, et 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8,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With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NEO Five Factor Inventory and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20, 18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9 Hun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inverstigated. Results ①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 between the factors of GHQ-20 and NEO-N, whil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 between the factors of GHQ-20 and NEO-E, NEO-C and all factor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O-N, whil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EO-E and NEO-C. ②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NEO-N, NEO-E and NEO-C have significant predications on GHQ. Conclusion There are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he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作为一种主要的弹性资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不良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1]。领悟社会支持是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它往往与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效果相一致[2]。
有研究表明人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3,4],人格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另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特征可影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5]。但由于单独考察每个因素,并不能揭示因素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将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以及领悟社会支持三者的关系,以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特点和社会支持资源并将之充分加以利用,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了湖南省9所高校,其中,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3所。因为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毕业实习,无法取样,所以未选取三年级学生。本次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对重点本科、一般本科院校的4个年级的被试以及高职院校两个年级的被试进行调查,共发放19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0份,回收率为91.84%。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李虹、梅锦荣等修订的GHQ-20包括GHQ-自我肯定,GHQ-忧郁和GHQ-焦虑3个子量表。要求被试用“是”或“否”指出近几周的感觉。GHQ-20内部一致性满意,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或满意或可接受[6]。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全量表0.83;自我肯定0.76;忧郁0.78;焦虑0.74。
1.2.2 大五人格问卷(NEO-FFI) Costa和MoCrae编制的NEO-FFI测量N(神经质)、E(外向性)、O(开放性)、A(宜人性)、C(责任性)5项特质[7]。该量表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9]。我们在进行数据初步分析时发现,O、A两个分量表的信效度没有预期理想,出于保证研究结果准确性的考虑,本研究只选用了原量表中的N、E、C 3个分量表进行具体分析。N、E、C 3个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0,0.70,0.78。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0] 由姜乾金根据Blumenthal等人(1987)介绍的Zimet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的。本研究参照了严标宾、郑雪[11]的做法,将原量表中“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亲戚”。该量表为7点量表,包括12个项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老师、同学、亲戚)3个分量表组成。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全量表0.89;家庭支持0.79;朋友支持0.84;其他支持0.77。
1.3 数据处理 数据由EXCEL进行录入,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包括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见表1。
从表1相关矩阵来看,各研究变量之间均有显著相关:心理健康各维度除与神经质是正相关外,与其他变量均是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外向性、责任性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显著负相关。
2.2 心理健康对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多元回归结果 为了检验人格、领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解释能力上是否存在不同,分别以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忧郁和焦虑得分为因变量,以人格的神经质(N)、外向性(E)、责任性(C)和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stepwise)法分别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2。
在自我肯定因变量上有4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这4个变量共可解释自我肯定水平37.4%的变异量,它们分别是神经质(25.9%)、责任性(8.2%)、外向性(3.1%)和朋友支持(0.2%)。在忧郁因变量上也有4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这4个变量共可解释忧郁水平17.9%的变异量,它们分别是神经质(13.2%)、责任性(0.8%)家庭支持(3.6%)和其他支持(0.3%)。在焦虑因变量上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这3个变量共可解释焦虑水平21.1%的变异量,它们分别是神经质(18.4%)、责任性(1.2%)和朋友支持(1.5%)。在心理健康因变量上有4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这4个变量共可解释心理健康水平44.5%的变异量。按照它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大小排列,分别是神经质可以解释38.4%的变异量;领悟社会支持可以解释3.8%的变异量;责任性可以解释1.6%的变异量;外向性可以解释0.7%的变异量。
从表2可以看出:神经质对自我肯定、忧郁、焦虑及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责任性、外向性和朋友支持对自我肯定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和责任性对忧郁有负向预测作用,责任性对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责任性和外向性对心理健康均有负向预测作用。
3 讨 论
3.1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大学生的NEO-N维度与GHQ-20各因子是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这批大学生N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越差;NEO-E、NEO-C两个维度与GHQ-20各因子均有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高E分和高C分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与GHQ-20的各因子之间成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越好,这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维护有普遍增益作用的观点一致,证实了“主观体验到的被支持感越强烈,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观点。此外,我们注意到,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与NEO-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NEO-E、NEO-C两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领悟社会支持程度高的大学生可能越情绪稳定、越有责任感。
3.2 心理健康对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从本研究多元回归结果中可知:NEO-N对GHQ-自我肯定、GHQ-忧郁、GHQ-焦虑及总体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NEO-N、NEO-E和朋友支持对GHQ-自我肯定均有负向预测作用,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和NEO-C对忧郁有负向预测作用,NEO-C对GHQ-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朋友支持对GHQ-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NEO-N和NEO-E对总体心理健康均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也说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是相一致的[12,13]。
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14],并且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比实际所获得的支持更能有效预测个体身心状况[15]。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因此,为大学生构筑以家庭和学校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以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为核心的学校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的人格乃至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建设优雅舒适的家庭、校园与社会环境,给大学生以心灵上的熏陶,这样有利于他们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4 参考文献
[1]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1(3):304
[2]Norris FH, Kaniasty K. Received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times of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498-511
[3]程琳杰,刘广珠.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01-402
[4]王渭玲,汪勇.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8-119
[5]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4,2:37
[6]李虹,梅锦荣.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75-79
[7]Costa PT Jr, McCrae R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cator Inventory (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2:1-15
[8]Xu SL, Wu ZP, Wu ZY, et al. Age Differenc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Chinese Adults.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2003,17(3):147-151
[9]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成年人某些个性特征的年龄差异研究.心理科学,1996,1:1-5,63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3
[11]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60-64
[12]钟杰,李波,钱铭怡.大学生羞耻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的初步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31-35
[13]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116-1119
[14]Thoits PA. Dimensions of life events that influen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 evaluation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In: Kapplan H.et: Psychological Stress, 1st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3:33-103
【关键词】护理人员;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
本文主要就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地指导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在我院肿瘤体系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男2例,女98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2.9+2.2)岁;其中12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68名护士;其中36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64名为大专学历。
1.2临床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100例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获得途径、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认知态度。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在分析过程中,对计数资料使用(x-±s)的方式进行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的方式进行表示,用x2检验,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护理人员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获得途径
护理人员获得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高年资护理人员或PICC认证专家的指导,临床经验累积及网络、书刊杂志。详细如下:
2.2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得分及认知态度
护理人员认知度及得分较高的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主要为置管后手臂运动、日常工作和生活、治疗期间间歇期的维护。详细如下: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157-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患者在妊娠阶段中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由于在妊娠阶段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导致体内新陈代谢机制紊乱而引起血糖水平异常或者糖尿病的情况[1]。同时,也不排除患者在妊娠前就患有阴性糖尿病,在妊娠发生后转化为糖尿病。在妊娠阶段中,患者体内会产生多种对胰岛素具有抵抗作用的激素,胰岛素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机体失衡。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对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健康教育管理是将医护工作进行责任的明确划分,保证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质量[2]。该次研究主要对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现分析2014年7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较为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从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选取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血糖水平及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29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3±1.4)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1±0.3)周;观察组患者中初产妇38例,经产妇22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29.7±2.1)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4±0.1)周。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或障碍;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或有精神病史;未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与宣传教育,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3]。术后根据患者疼痛程度予相应的镇痛药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戒烟,以及控制血糖措施。
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及健康教育宣传。成立医护小组:医护小组的组成结构包括主治医生、组长及多个护理护士组成。主治医生:主要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定期对患者进行查房询问、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制定和调整患者的治??方案;组长:对医生进行查房的时间进行合理排班,制定详细的时间排表,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后,对护士的日常护理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并与护士一同完成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工作,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发生意外情况时向医生进行及时的汇报[4]。护士:负责具体的实施护理,主要负责患者的常规治疗、护理、评估和健康宣教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反馈责任组长。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消除患者由于住院治疗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取得信任。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的骨折的具体病情以及主要的治疗方案,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产妇在妊娠期间需要补给足够的营养,为体内胎儿提供营养素以及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食物的选择时考虑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能够降低患者难产、产后出血以及早产等情况的发生机率。在饮食护理不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适量的胰岛素进行注射治疗,注意胰岛素的用量控制。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进行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能够较少患者的妊娠情况发生,但应当对运动强度合理控制,避免过量运动对患者及胎儿造成危险[5]。
1.3 观察及评判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记录患者的妊娠反应情况,包括怀孕期间发生感染、早产、难产以及产后出血等情况。对患者发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总计20项,准确回答的患者给予5分,内容回答不完全给予3分,内容简单给予2分,回答空白者给予1分,问卷满分为100分。根据患者的得分统计情况,将其分成3个等级优、良、差3个等级,优:得分超过80分,合格:得分低于80分,高于50分,不合格:得分对于50分。计算两组患者的合格率。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进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问卷的回收与数据统计,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为8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3,P=0.004
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2例患者早产,5例患者发生妊高症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发生感染,11例患者早产,24例患者发生妊高症情况以及12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组间数据进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08,P=0.000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发生在患者妊娠情况后,常见于妊娠中晚期患者。患者在妊娠期间体内的新陈代谢机制受到了影响,患者的孕酮以及雌激素分泌都对胰岛素产生了一定的抵抗作用,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敏感性下降幅度较大[6]。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在妊娠期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机率大与为5%左右,该病症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早产、胎儿巨大、羊水过量以及孕期感染等情况,威胁到患者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