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24
导语:在建筑的美学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陕北位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上,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窑洞作为陕北民居的主要建筑模式,几乎占陕北民居的80%之多,窑洞的装饰艺术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还展现出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态。自古以来,陕北就是边陲重镇,长期的征伐战乱以及历史上众多名将重臣的驻扎间接上造成了陕北文化的多样性。因此,陕北建筑装饰不但具有淳朴大方、粗犷奔放的特点,而且透露着热情豪爽的个性,装饰作品中也大量保留了本土艺术的基质和古老的传统艺术纹样,这些建筑装饰除了体现出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一、“三雕”的特色
陕北三雕历史悠久,在中国雕刻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主要表现形式有木雕、砖雕、石雕三种。陕北的民居大多是独门独院的形式,因此对装饰的处理也大多集中在人们的视觉落点上,主要是对门楼、窑顶、窑面以及室内的装饰。窑洞建筑装饰在本土文化、民族征战文化、戍边文化、蒙汉边商文化的交错发展下形成了当地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和美化了建筑本身,同时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中的图案纹样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粗犷简朴、大气豪爽的特点。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民居的额枋、雀替、斗拱和门窗上。陕北人对额枋的雕刻十分细致,大多雕刻镂空的“万”字纹、植物花草、琴棋书画、祥云等图案;对雀替的雕刻更是费尽心思,大多采用隐雕和通雕的雕刻手法,常用卷草纹、祥云、凤凰戏牡丹、大海出扶桑等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门窗是窑洞最抢眼的地方,因此正窑的门窗比较复杂繁琐,也最为讲究,门窗纹样的各种图案相互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工”字格、“万”字格、枪头梅花格、双龙戏珠、三交嵌石榴、寿字纹等;厢房门窗相对比之下做工简单规范,多以方格或斜方格为主。
砖雕在陕北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也具有一定名气,其中汉画像砖更是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陕北民居砖雕主要集中在脊饰、影壁、神龛、墀头、瓦当、吻兽等建筑部位。其中脊饰大多采用高浮雕和局部透雕的手法来增强美感,纹样多以连续的牡丹、蔓草、莲花或几何图案为主,隐含生生不息、富贵不断的美好寓意;影壁除了屏障的作用外,还用来寄予主人的情感思想,因此纹样内容也都采用具有吉祥和教育意义的图案;墀头具有极强的装饰感,雕刻十分讲究细致,纹样多以象征意义的图案为主,如富贵在前、喜鹊戏石榴、松鹿竹鹤、狮子戏绣球、蝙蝠捧寿等,有实力的人还在墀头下部做雕饰,一般雕刻有莲花、蔓草纹、“富贵不断头”等纹样。
陕北石雕可谓民间一宝,其中的绥德石狮更是享誉海内外,具有刚键有力、大气磅礴的特点。石雕大多用于抱鼓石、柱础和栓马柱等,讲究一点人家的抱鼓石做工精美、内容丰富,图案纹样多以二龙戏珠、麒麟、蝙蝠捧寿等为主,石鼓下方的须弥座一般雕刻花柱、狮子、猴子等图案,石鼓和须弥座之间的裙袱更是精致唯美,多以龙、凤、寿字、蝙蝠等纹样为主,裙边则是刻卷草纹或“富贵不断头”等连续纹样收边。
二、陕北装饰中的美学价值
(一)装饰中的教育观
陕北装饰纹样题材多样,除了美化的作用外,有的装饰纹样还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一般体现在匾额、对联、碑文等文字装饰中,不但富有哲理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显要门第荣耀的,如“大夫第”、“骑尉第”、“进士”、“武魁”等;有警示和鼓励后人发奋图强的,如“诗书门第”、“忠孝传家”等;也有追求吉祥美满的,如“福禄寿”、“清雅闲居”、“树德务滋”等。
也有人将这种观念寄予装饰纹样中,比如“喜报三元”是长辈对晚辈的期盼,希望子孙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金猴立顶”寓意人们希望子子孙孙能够加官进爵、代代封侯;还有旭日东升、五子登科等纹样都是用来鼓励和督促子孙发奋图强的。这种隐藏在美观之下的教育,对人们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人们在这种无意识的空间氛围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经验,也是陕北民居有的文化特点。
(二)装饰中的民俗观
陕北民居建筑装饰元素不仅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还体现出陕北人民的民俗观念。陕北人的民俗观具有传统性和原始性,人们借用装饰纹样题材,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由于古时陕北的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人们就期望家族能够人丁兴旺,香火不断。在窑洞装饰纹样中就能够看出人们这种强烈的生育观,比如窑洞门窗窗棂上的纹样“枪头梅花格”,其中枪头代表男人,梅花代表女人,寓意人们阴阳调和、子孙繁盛的观念;“蛇盘兔”原是陕北剪纸中常用的图案,也有人将其雕刻在建筑中,蛇与兔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人们用来表达多子多孙,多子多福的期盼;陕北墀头上多有雕刻“鼠食葡萄”的图案,鼠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在人们眼里代表子嗣兴旺,葡萄具有颗粒多的特点,寄予多产多子的吉祥寓意;还有石榴、莲生贵子等图案纹样来表达人们对家族兴旺的期盼。
在窑洞装饰纹样中,人们用耄耋遐寿、寿字体、八仙过海、天官赐福、凤凰戏牡丹、松鹿竹鹤等纹样来表达多福、多寿、多财的观念,其中“耄耋遐寿”由蝴蝶、猫、桃花三种元素组成,猫和蝶谐音“耄耋”,桃指寿桃,表示长寿延年的吉祥寓意;“天官赐福”多出现在墀头雕刻,人们将天官视为福神,表示受天福禄的美好愿望。陕北建筑装饰纹样中的“姜太公钓鱼”,表达了主人怀才隐居,期盼机会的到来,希望能够大展抱负的心态。装饰纹样中人们借用神话故事和名人故事来寄情意指,不但表达出主人的远大抱负和决心,还寄予着主人能够用之所学、精忠为国的美好向往。
(三)装饰中的宗教文化
陕北建筑装饰艺术不但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还体现了对神兽的崇拜之情。陕北地区宗教文化深厚,民居建筑装饰就受到明显的影响,如“?”字纹,意为万事如意;“狮子”象征门第富贵,具有吉祥辟邪、多子多福之意;“大象”有太平盛世之意等。灵兽是人们寄予精神寄托所创造出来的吉祥纹样,因此人们将这种纹样应用在建筑装饰中来表达吉祥和辟邪之意,在陕北建筑装饰中凤凰、麒麟、龙、??、螭吻、椒图等较为常见,其中“麒麟”表示祥瑞、“??”表示长寿、“螭吻”表示辟邪灭火等。
一座座建筑组成了城市外部环境空间,形成了每座城市独有的味道。但是,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建筑的固定性已经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诱发美的念想。
由于投影艺术能够将建筑在最短的时间,最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不仅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换装”,而且还能让建筑跳动起来。因此,建筑投影快速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当中。什么样的设计是美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设计美学所追寻的,建筑投影应用在城市建筑中必将会引起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本文通过浅析新媒体建筑投影在城市外部环境中的应用,从而引发其设计美学价值的探讨。
一、以部分建筑投影为例浅析建筑投影艺术对城市外部环境影响的现状
(一)2013武汉江汉关元宵3D裸眼光影秀
2013武汉元宵3D裸眼光影秀覆盖了江汉关、好百年饭店、长江航务管理局、汉庭快捷酒店四栋建筑,武汉近代标志性建筑-江汉关大楼作为主秀场,让承载着武汉历史文化变迁的建筑,结合现代创新技术,演绎了一场“城市文化史诗”。
(二)2014上海外滩跨年4D灯光秀
2014年1月1日,上海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举世闻名的海关钟楼和浦发银行大楼外立面,呈现了近10分钟的灯光投影秀。建筑外立面呈现出造型逼真、彩色丰富、音响震撼的立体有声画面。同时,在跨年当晚被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国际知名媒体转播报道,中国迎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站上世界舞台。
在新媒体时代下,投影艺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城市建筑展示的过程中,赋予了城市建筑新的美学形态。
二、建筑投影艺术在设计美学中的价值体现
建筑作为城市外部环境中的一部分,建筑投影艺术不仅改变了城市建筑的形态,而且丰富了城市外部环境的形式语言,建筑投影艺术是一项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的艺术创造活动,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审美特征。
(一)形式美
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形式的审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①建筑在传统观念里是以其功能为导向性。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创造理念和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对于定义建筑的美也发生了改变,建筑除了应有的功能属性外,也被赋予了美的展示属性。新媒体投影艺术应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各元素进行拼贴、排列、粘贴组合,以图片或影像为展示内容投射在建筑的外立面,改变了建筑的传统外在形态,人们可以在这种新的展示形式中获得视听一体的审美体验。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融入到建筑美的表达中,建筑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它开始和人们进行互动表演,在互动的氛围中,人们更加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到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是数字投影艺术给建筑赋予了新的形式美,把以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转化为多彩绚烂的展示交互空间,城市外部环境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二)技术美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劳动的创造过程是美的,那么,技术也是美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数字投影技术被应用在建筑的表现中。一方面,建筑投影技术将建筑外立面作为投影幕布,在具有结构化特征的建筑外立面中寻找结合点,进行三维空间营造,通过光影的变化、虚实的层次营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另一方面,投影技术的三维模型建模还原了建筑的形态,通过对三维模型中体块的操作控制,投射到建筑上的图像动了起来,似乎在跳舞。变换的画面,充满韵律的节奏,让冷冰冰的建筑换发生机。最后,声光电技术的配合,建筑充满了语言特征,它就像是一名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
(三)功能美
在传播学里,媒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建筑物作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建筑物就是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说过“媒介即信息”。②建筑利用投影艺术进行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使传播的信息艺术化、别样化、大众化。同时,建筑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具有固定性和历史性的属性特征,在新媒体艺术时代下,在不改变建筑形态的前提下,运用投影艺术将固定建筑进行视觉上的转变,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2015年12月31日新加坡为了表达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在标志性景观狮身鱼尾像和著名的浮尔顿酒店上通过投影艺术描绘了新加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成长。展现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元组成的国家特点。
三、建筑投影艺术对设计美学推动意义
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具有设计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推动了设计美学的发展,具体有三点:(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因此,人的审美活动也是源于美学的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的审美形态也随之发生转变,建筑投影艺术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再塑造,满足了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建筑投影艺术拓展了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2)建筑投影艺术将我们的目光投向了欣赏建筑美的审美活动中,引导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同时,也引导了设计美学的研究方向;(3)在信息媒体时代下,建筑通过投影艺术也作为城市信息的媒介载体,建筑设计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设计形态之一。从美学上关注建筑设计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现代设计中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筑投影艺术增添了设计美学的研究交叉性。
四、结语
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投影艺术为建筑的美提供了新的呈现方式,同时,建筑也成为了固定的信息媒介。美学以人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建筑投影艺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城市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活动,因此,建筑投影对建筑外立面的介入更能引起设计美学的研究价值。
注释:
【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美学观
前言
人们探索美, 并努力地创造美, 但是“美是难的”, 有没有建筑的永恒之道来阐述美的原则, 如果研究建筑美的形态, 那么有造型美、空间美、环境美; 如果研究美的机制, 可以从美感心理、审美中介、理情寓合等因素来探讨; 如果研究美的客观规律, 甚至可以追溯到自然界最基本的存在法则。这些多方位的阐述无非是在寻求一种美的普遍规律。人类文明开始以来, 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通过无数次的生产劳动, 有意无意地总结出一些共同经验, 这些共同经验演变成为群体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人的内心深处沉淀成衡量美的原型标准, 符合这种标准的建筑激发出读者隐藏的潜在心理本能, 得到群体的共鸣, 于是被公认为是真正美的建筑。
1 建筑美学分析
1.1 建筑美学的产生。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幢刚具雏形的房屋 , 建筑美学就随着它的出现而出现了。建筑美学经历了一个从茅屋之“美”到广厦之“美”的发展过程, 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 而“美”的最后形成, 还有赖于人的意匠, 加工和创作。真正美的建筑艺术、美的建筑形式和构图, 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是建筑技术、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质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大量历史事实表明, 建筑美学的产生不但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而且有着主观性的一面, 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理方面的问题属于美的客观范畴, 人的心理机能和智慧创造, 属于美的主观范畴, 前者是产生美的实际条件, 后者是产生美的真正动因。
1.2 建筑美学的划分。随着建筑美学的产生, 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建筑美学的意义的争论, 一般认为建筑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地说, 狭义建筑美学是指单体建筑美学, 是指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 而广义建筑美学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 它跨越单体, 走向群体, 跨越房屋自身, 走向整体环境, 跨越单体建筑, 走向城市。前者旨在揭示单个建筑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 而后者侧重于从建筑美学的边界条件, 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到城市的宏观角度, 去把握美的特性,研究建筑美学的问题。狭义建筑美学的核心是源于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的建筑三要素。英国建筑理论家柯林斯也认为实用、坚固、美观的提法很全面, 不能去掉其中的任何一项。
1.3 我国对建筑美学的定义。对建筑美的解释有多种多样, 我国出现的主要有三种: a. 新功能论 , 认为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只不过在复杂而严格的功能、技术、经济条件下尽量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推敲外形罢了, 这一观点基本否定了除了“形式美”以外的任何建筑“艺术美”的形式。b. 两层次论 , 认为建筑物的美可分为“形式美” 和“艺术美” 两个层次, 前者具有一般形式的审美性质, 而后者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 “系统” 建筑美论, 即把建筑美的意义放在宏观的建筑大系统中去考察, 一反传统的从功能到形式的线性思维 模式。
2 建筑美学的意义分析
2.1 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 概言之, 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 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 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 通过对建筑的审美, 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 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 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是凝固的史诗, 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 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 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 并且是勿庸置疑的。
2.2 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 以及那个时代, 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 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 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 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 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 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 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 建筑美亦是如此。
2.3 建筑的实用性, 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 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 。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 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 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 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 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 可以产生愉悦, 可以激发美感, 让人感受美。显然, 建筑的美学意义, 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 建筑的实用价值, 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
2.4 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 ( 也叫观赏价值) 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 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 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 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 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 有了建筑主体, 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 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 它( 它们) 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建筑美学的特征分析
3.1 时间与空间性特征。建筑美具有时间性, 我们对建筑美的欣赏必然要置于历史长河之中, 不同历史时期, 我们对建筑美具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及要求; 同时建筑美又具有空间性, 建筑空间是人化的 四度空间 , 它是建筑美的独特魅力所在。
3.2 时代性特征。建筑美是不能脱离特定时代的, 它是一定时代意识形态的显现, 必然体现时代文化特征在建筑上的烙印。
3.3 民族和地域性特征。建筑美在属于时代的同时, 也是属于地域和民族的。密斯在《 谈建筑》 中说到, “希望的神庙罗马的巴西利卡和中世纪的教堂使我们觉得有意义是在于他们都是整个时代的创造, 而不在于他们是某个个别建筑师的作品, 他们真正意义在于他们是时代的象征”。的确, 建筑美是来源于生活的, 是对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升华。因而, 建筑美必然是属于时代与民族的, 只有把个人的情感思想融入到整个民族文化乃至全人类的情感表现中, 从而在时代情感中抽象出共同的元素。这样创作出来的建筑才更具有魅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必将成为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审美价值标准。通观建筑美学的种种理念, 人们能深刻地认识到, 建筑的美难以一言以蔽之, 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 还包括了听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等等许多因素, 又融合了技术、理念、环境、审美的主动者与被动者等等方面于一体。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 融合系统论、环境学与生态美学等多种学科, 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理想。
参考文献:
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从人文主义、体验过程及审美变异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
并进行分析。
[Abstract]: From the senior public buildings the outer space image Angle analysis, the modelling of architecture are many consider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 the results.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modelling design, from the humanism, experience process and aesthetic aspects modelling system construct variations
And analyzed.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形象设计;美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Keywords]: High-rise public buildings, Image design,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1.高层公共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高层建筑发展的开始阶段。由于1851年发明了电梯系统,1857年出现了第一台自控客用电梯,因而为解决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创造了条件,加之钢铁工业的发展,又为近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945年,随着二次大战的结束,建筑活动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高层建筑除纽约和芝加哥外,在波士顿、旧金山等一些经济较为繁荣的大都市,也陆续开始建造,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高层建筑的繁荣时期。有美孚石油公司大楼、联合国秘书处办公楼、芝加哥湖端塔、水塔广场大楼、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西尔斯大厦等。这些建筑名扬四海,在其造型设计上开始摆脱本世纪初期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走上了一条“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建筑之路。
在我国,由于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近年来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从当前的高层建筑发展情况来看,对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分析表明,高层建筑的发展前景与本世纪中期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建造之风已经从欧洲大陆吹向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2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美学原则
建筑造型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就广义而言,是指建筑创作中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功能、技术和美学等内容;从狭义而言,它是构成建筑外部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接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
建筑的造型是在多方面的考虑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如造型审美的观念的潜在影响、高层公共建筑局部与主体的关系、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复杂关系、平面具体组织及结构材料等技术条件的制约等。为了全方位的分析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造型系统并进行分析。
由于建筑尺度和欣赏角度的不同,高层建筑造型对城市的冲击使造型审美更趋向对以人为本的探讨。针对目前影响建筑造型的一些审美倾向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做为审美主体的人注重对审美过程的体验,并同时体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审美情趣。表现在高层建筑造型领域中,则出现了模糊化、情感化、多元化和大众化等审美趋势,当代的美学原则总体上正逐步走向一种变异。
2.1人文主义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和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人”在建筑(包括在城市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始建筑本质意义的思考。
1977年马丘比丘体现了当代建筑观念的变化:“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在其间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的延续。”新的城市化概念要求环境具有连续性,而高层建筑是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只有与其他单元对话才能达到自身形象的完整。在现代意义下的建筑审美活动已不再停留于对形式和风格作传统意义的纯美学关照、而是把建筑置于广大社会文化语义场中对相关的问题做有意义的反映。
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产物,高层建筑的审美价值趋向也表现为更加注重精神,注重文化与环境,整体意识也更趋强烈。它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代表当代生产力水平,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而高层建筑与人的关系也必然变得更加复杂奥妙。正如布鲁诺・塞维所说:“对现代作品的审美价值标准固然与对过去的没有什么不同,但现代建筑的艺术理想却是与它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多样性、物质心理活动方面的需求、他的精神状态,总之,这个完整的人、肉体和精神结合为活的整体的人,就是现代艺术的源头。”
2.2体验过程
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生活服务。千百年来,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建筑的结果,对于高层建筑,大多数人是把它的目标能否实现,即完成后的高层建筑能否具有它“应当具有的”特性和品质――包括风格、形式、功能质量等等――作为衡量一个设计或一件作品成败的最终标准。随着人类的进步,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一旦有了可能,建筑中便出现了装饰,出现了非功能性的构件和形式,出现了并非满足人类居住所必需的平面、立面以至空间的处理……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在追求着对单一居住功能的超越。
以国际式建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美学表现出重普遍、轻个体;重永恒、轻短暂;重客观、轻主观;重统一、轻多样等基本硬美学特征。这种审美观念注重物质功能,具有清晰的理性目的,符合逻辑的审美追求,崇尚完美的审美理想,关注高雅的审美情趣,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流。而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对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以文化为本体,探究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文化哲学受到了广泛重视,这实际上是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进行更高层次反思的结果。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不是替代生活的“理想”,而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
从总的建筑审美趋势来看,当代建筑比以往更加重视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更加重视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感受等心理状态及其发展的依据。如果说,以往人们把建筑当作一种客观、恒常的物质存在而主要关心它所具有的内容和性质的话,则今天建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在与人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二者相比,前者指“什么”,主要涉及一种终极、恒定的结果;后者指“怎样”,主要涉及的是过程。这实际上表明了人们建筑观念的一种转变:人们对建筑的关切的中心正从追求“结果”走向体验“过程”。
2.3审美变异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古典美学和现代建筑美学受到空前严峻的挑战:后现代建筑一反现代建筑初衷,推出了尊重传统追求含混于复杂的美学思想;晚期现代则把现代主义理论推向了极端,他们借助当代高科技成就,用极端逻辑性和高度夸张的手法,追求新颖的审美效果。随着解构主义的异军突起,传统西方美学再次受到反叛者的攻击,他们摈弃和谐统一的美学法则,肯定非逻辑性的偶然机遇,追求冲突与破碎之美。这种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核心框架――理性的否定使得当代建筑美学领域出现了软化变异的趋向。
众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实例可以清晰的意识到审美观的这种复杂化和多元化。事实上,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已经步入美学迷宫――很多优秀的作品经过经典美学观念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拙劣无比。这些都说明了在建筑创作领域已经出现了“审美变异”现象。
“审美变异”概括起来说,是指当代建筑创作领域出现的,对现有经典美学的反叛和质疑现象。它包括美学范畴、审美理想、价值取向、审美评价标准等观念体系及艺术手法的变革。如果从哲学高度来看到这一问题,就会发现变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否定理性,通过非理性因素的渗透来构筑新的美学体系;其二,是肯定理性又部分的超越理性,从而引进与传统美学性质迥异的新要素。前者包含了更多的“质变”成分,后者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量变”。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各民族不同文化现象的共时性存在。而这些文化哲学观念也深刻的影响了建筑创作领域,从而产生了追求大同的国际式建筑文化,其主要思想就是要反对和排斥所有民族、地方文化而追求建筑的普遍性和同一性,并一度成为国际式建筑的方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各种文化均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科学技术并非是万能的。“国际式”的思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抵制,而“文化共生”的观念得到了赞赏。建筑的硬美学特征逐渐软化,多元化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形式上的多元,而包括了更进一步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上的多元,
建筑中的这种多元审美价值观的确立,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单一的审美模式:建筑表现“功能”这一世界大同的内容,被有地区性差别、历史观和技术观差别的“文化”所替代。同时,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的兴起,使建筑呈现了各异的风格,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等等各种的流派之间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手法之间的差异正是体现了这种变异软化后的多元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外文译著: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美]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编著,罗福午、英若聪、张似赞、石永久译:高层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美]凯文・林奇编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美]凯文・林奇编著,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美]弗朗西斯D・K・钦著,邹德侬等译: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中文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雷春浓:高层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高层建筑设计资料图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6]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7]郑国英、车自龙、刘君:美国高层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邹德侬:建筑造型美学设计,台佩斯坦出版有限公司,1992
【关键字】建筑,材料,美学
建筑物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同时,他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了了极大的享受,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建筑物的构造、功能、外观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对建筑工作的营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而言,它是一个相对复杂、多样的工作内容,不同的人对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艺术设计师来讲,在材质的用途上其主要是根据材质的美学价值进行设计、规划的;对于建筑的施工人员来讲,主要是根据建设的需要,按照建筑的施工方案对材质进行运用的;等等。
一、传统的建筑营造
在传统的建筑营造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以及建筑施工人员等往往时候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途、以及使用的要求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施工的,这样传统的建筑营造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的重要的作用,使得建筑在营造过程中出现结构形式单一、材质美学的应用程度低等等的问题。为此,在如今的建筑营造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的重视材质美学在建筑营造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高科技等的手段,不断的提高我国建筑的材质美学,从而使得我国建筑的结构、以及品味等得到更大的进步。
二、建筑材料的特性
一般情况而言,颜色、结构是建筑给我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官,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可以通过拼接、搭配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对于建筑材料来讲,每种材质的建筑材料,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同一种建筑材料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美学效果,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将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进行艺术美学整合,运用到建筑营造中,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外观样式单一、乏味的缺点,形成了现在的造型独特、风格别致的新型、时尚建筑群。对于建筑材料的特性来讲,其主要指的就是建筑材料给人的温暖、清新、灰暗、光亮、以及和谐等等的美学感受,即建筑材料的材质美学。不同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营造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在进行建筑营造时,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风俗习惯等预设一个合适的风格,即确定建筑的主题,在这个大的方向下进行建筑的营造。确定建筑营造的主题是进行建筑材料选择的前提,不同主题的建筑需要使用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通过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的整合、拼接、点缀,最终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建筑。
三、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
近年来,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而生,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建筑营造的创新性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营造中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仍然以“混凝土”、“木材”、“砖石”、“玻璃”等传统建筑材质为主。下面将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例,对传统的建筑材料中的材质美学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混凝土 。混凝土主要成分包括水泥、水、砂、小石块等,它是我国先现代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在建筑营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价格较低,但是其组成成分十分丰富,在建筑营造过程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因此,混凝土也被称为“灰色的金子”。混合而成,因其在建筑工业中的神奇表现,成为“灰色的金子”,混凝土抗压强度大、耐久性程度高,是建筑营造过程中基本搭建时的常用材料,同时,它还具有细腻、质朴的特性,在建筑营造中保证了建筑结构在不同细节方面的充分表达。从材质美学方面进行分析,混凝土在建筑建筑营造中,也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美学形式,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所呈现的外形、颜色等进行设计。在颜色方面,人们可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预设的颜料,这样便可以对其颜色进行把控。在外形方面,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不仅可以将混凝土营造成平滑的艺术美学表现形式,同时,还可以将它作成粗糙毛面的艺术美学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建筑主题,对混凝土的颜色、外形进行把控,给人们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
第二、木材。木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木雕等等的艺术品无疑不在体现着木材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同样,在建筑中也不另外,木材凭借其轻盈、坚固、气味佳、温暖等等的诸多优点,在建筑营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对木材有了很多的认知、以及使用。同时,木材最为大自然的生物,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归属感,现在很多的建筑设计师为了表现建筑的朴实、原始的特性,往往就会采用木材作为其建筑的主要的材料。除此之外,可塑性也是木材拥有的最终要的属性之一,可塑性的特征为建筑设计师的建筑营造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给建筑设计师带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任何形式的建筑营造构想,木材都可以和其进行完美的契合,将建筑设计师独一无二的建筑营造理念充分的呈现出来,淋漓尽致的为人类呈现了大自然的美学特征。
第三、砖、石。价格低廉、坚硬、具有古典的内在美学价值是砖的主要的特征,在千百年来,它作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建筑营造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用砖进行大面积的砌筑,同时也可以结合人类的智慧,用砖铺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等。它在外部的颜色、形状、纹理方面都极大程度将建筑营造中的材质美学淋漓尽致的彰显了出来。庄严、平整、耐性强是石的主要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更多材质的石得以开采,在建筑营造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花岗岩、大理石等等,凭借其坚硬的结构、条理性的纹理表面,受到了广大的建筑设计师的喜爱,成为了建筑营造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物之一。
第四、玻璃。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玻璃的在建筑营造中的主要功能包括透光、隔音、透视以及用于装饰等等。玻璃的这些特殊的功能为其在建筑营造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保障,已经成为了使得我国建筑更加功能化、更加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玻璃窗、玻璃墙、玻璃顶等都是玻璃在建筑营造中的重要应用形式。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使得 传统的墙体建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从本质上,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彻底的消除了墙体与玻璃的界限,和二为一,增大了建筑的视觉空间,给人们带了更加轻薄的视觉享受。除此之外,玻璃在建筑装饰的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饰,在功能方面为建筑提供了隔热、抗风压等等的重要的功能,在建筑美学方面,又为建筑营造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装饰手法。
结语:随着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对建筑中工艺、材质美学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对建筑中的材质美学工艺等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利用新型技术,将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不断的提高我国建筑在艺术、美学方面的设计特性,充分的发挥不同的建筑材料的特性,设计更多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特色建筑。
参考文献
[1]李保峰,张卫宁,"美丽"的代价--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中玻璃应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建筑学报,2005年08期.
美国林业部、土地管理局等机构也提出了评价公路路域景观美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很好地指导了公路的景观建设和维护实践11(0111。FHWA于1997年出版了《公路设计灵活性》(Flexibilityinhighwaydesign)总结了美国交通行业多年来在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设计、公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经验1121。美国各州交通部也纷纷出版各自的公路景观美学设计手册11314。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美欧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的评价理论体系,促进了公路景观建设实践。目前,我国国内的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评价研究还非常匮乏。上个世纪90年代王建的《交通美学》涉及一些公路路域景观美学内容1151,熊广忠探讨了公路美学的应用1161,张阳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171,盛勇对桥梁景观美学进行了分析118,彭波探讨了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119等等。然而这些分析或评价都是基于专家角度考虑,缺乏从用路人公路使用者的景观感知角度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测试公路使用者对不同公路路域景观类型的反应,提出路域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为我国公路景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1.研究区
云南大理古城以其苍山洱海、蝴蝶泉、五朵金花、“文献名邦”的美称、独特的白族风情及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公路使用者在进入景区之前所见所闻对于他们对云南的整体印象以及大理地方特色的一大理”和“大理一保山”高速公路,我们选择该公路体现非常重要。目前出入大理的主要公路为“楚雄作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心理物理学法是研究景观美学的常规方法之一,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学者普遍采用,主要被用于评价森林景观美学价值,近年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我国学者俞孔坚等对该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应用到国内案例研究[2021。该方法分为三个步骤:测定公众的审美态度;对景观进行要素分解并测定各要素值;建立美感度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2.1取景
2004年5月与2005年5月之间,作者先后两次沿着云南楚雄一大理一保山高速公路,采用数码相机沿着公路取景,每隔5km停车取景,取景方法参考了GaryR.Clay对美国旅游公路的研究,见示意图2。共取得250张景观影像,考虑到取景质量和重复性等,从中筛选出51张作为最后景观美学评价的媒介物。
2.2测定公众的审美态度
考虑到取样便利性与景观评价的专一性,我们将51张景观影像图做成POWERPOINT,随机打乱次序,逐一编号,于2005年5月份在云南师大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教学楼内进行了景观美学评价,参与评价的是旅游专业、地理专业与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共57人,男性为19人,女性为38人。要求参与者设想自己正驾车行驶在公路上,眼前这些景观所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按照美感程度给每张幻灯评分,采用1~5分制,即1分表示美感度最差的景观,5分表示美感度最好的景观。正反次序放映幻灯两遍,每隔6s换一张幻灯片,进行美学评价的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要互相讨论;凭借第一印象评分,不必深思熟虑。
2.3景观要素分解
公路景观是包括公路自身及其沿线地域内的自然景观(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地貌、生物等)和人文景观(村庄、民居、建筑、田园、雕塑、标志牌等)的综合景观体系。当公路使用者驾车行驶在公路上,我们认为水体、植被、地形、人工建筑、农田、天象等路域组成要素是主要美学影响因子,景观特征如质地、视野开阔度、景观自然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公路在视域中显著度和景观多样性等也是很重要的美感影响因子。因此,从这些影响因子入手,我们提出了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体系的每个指标给出了量化值(表1)。
我们邀请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4位公路景观设计专家根据这个量化表对51张景观影像进行指标量化。然后将量化结果与评价者美学评分结果输入SPSS软件,计算Kendallstau-b相关系数,建立相关关系(表2)。为了验证哪些指标能够有效地预测公路路域景观美学的质量,我们把这19个指标与景观质量评分之间采用函步回归(step¬wise)方法进行回归。
为了验证回归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反映共线性诊断指标的容忍度(Tolerance)和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验。
3研究结果
3.1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从表2中可看出,人工设施特色性、人工设施与公路距离、设施融合度、植被盖度、景观质地、水体大小、植被种类、景观多样性共8个要素在0.01水平上与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等4个要素与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天象特色与公路在视域中显著性两个因子与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3.1.1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路域水体
水体的美学价值勿庸置疑,在国内外多个案例研究中已经被很好地证明了1“72223。水体面积越大美学价值越高,本研究中美学质量与水体大小相关系数为0.39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本研究还证明了美学价值与路线距离水体距离有弱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一0.293,即水体越靠近路线,美学价值越高。
3.1.2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路域人工建筑由相关分析可看出,美学质量与人工建筑特色性的相关系数为0.579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景观美学质量随着路域人工建筑的特色性体现而提高,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或古代的建筑,并且距离公路不要太近。美学质量与人工建筑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55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本研究中假定的是大于200m即距离公路大于200m的景观效果显著优于靠近公路的人工建筑的景观效果;同时,人工建筑和周围景观的融合也非常重要,相关系数为0.521,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3.1.3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路域植被
植被盖度与景观美学质量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465,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因此盖度越大,美学质量越高;美学质量与植被类型的相关系数为0.379,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植被种类越多,美学质量越高,目前公路路域生态恢复从以前单一草营造,不仅生态效果好且美学质量也很高。因此本研究也为这种公路绿化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3.1.4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天象景观
本研究中美学质量与天象景观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3,显著度为0.05,显示了如日出、晚霞、云雾缭绕等特殊天象景观的美学价值很高。这也符合我们从前的研究结论。
3.1.5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公路自身
本研究中美学质量与公路在视线内出现与否关系较大,相关系数为0.292显著度为0.05,即公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削弱了公路景观总体美学质量的体现。
3.1.6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其他景观特征景观质地越细腻景观美学质量越高,在0.01显著度上美学质量与景观质地的相关系数为0.441,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质地细腻的景观,即广阔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农田或植被景观都是典型例子;美学质量与景观多样性相关系数为0.362,显著度为0.01,景观要素越丰富,美学质量越高,本研究中认为路域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植被、山地、农田、人工建筑、天象、公路;景观越自然美学价值越高,本研究中相关系数为一0.352,显著度为0.01,这与许多已有研究结论一致|22’231,然而也不能否认部分人文景观的美学价值,如本研究中指出的路200m分布地方特色民居也能极大地提高路域美学价值,并且有的研究甚至认为景观自然性并不能有效地预测路域景观的美学质量131;景观视野越开阔,景观美学价值越高,而视野受限的景观不被公众所接受,本研究中美学质量与景观开阔性在0.01水平上相关系数为一0.544也证明了这一点;美学质量与景观完整性相关系数为一0.696显著度为0.01,可见高度相关,景观要素相互组成越协调,美学价值越高,相反给公路使用者带来明显割裂感的景观则不被喜欢,如:山还水绕、白云缠绕山间、地方特色民居融入周围自然景观等;景观生动性也与路域景观美学质量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一0.713,即景观越独特,给人印象越深刻,产生美感越强,美学价值越高,如路域大片水域、一望无际麦田、成片的自然植被、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民居、路域日出晚霞或云雾缭绕等天象景观等。
3.2回归模型及模型检验
我们将这19个指标变量与景观美学评分进行个指标进入了最后的回归方程,是植被种类(X1)与景观完整性(X2)(表3)。两个指标组成的回归方程的修正系数R为0.781反映了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表4)。评价模型如表5所示,景观美学质量Y=2.1+0.675XX1一0.535XX2。常数项的显著水平值为0.007,自变量植被种类显著水平值为0.01,景观完整的显著水平值为0.049。反映共线性诊断指标的容忍度为0.933,VIP为1.071,根据前人研究,如果容忍度<0.2或者VIP>10就显示可能有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研究没有共线性问题,建立的模型可靠。
本研究中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仅仅有植被种类与景观完整性两个,前一个因子比较好定量,后一个因子在本研究中是通过专家评判来进行赋值的,因此存在较大主观性,然而通过专家赋值与公路使用者‘客观”评价建立的方程,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在此,我们可以这样深入理解景观完整性含义,相互融合的景观可以是这样一些典型的公路景观:大片自然植被群落、大片水域、一望无际农田、地方特色人工建筑位于远景视野、特殊天象景观、公路自身人工痕迹淡化、各景观要素色彩上对比不强烈。
Aniazad等建立的乡村景观回归方程中变量为景观野生程度、优美的人工建筑、水体大小和地形平坦度1221,GaryR.Clay等建立的美国加利福尼亚风景公路的评价模型变量是景观生动性。因此,相对说来,回归方程的因子有彳艮大的相似性,然而我们的回归方程的因子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因此,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4结论
(1) 本研究首次从景观美学角度提出了我国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国外景观美学评价常规方法“心理物理学法”,从公路使用者角度深入研究了美学感知状况,建立了公路景观美学评价模型。
【关键词】美学;艺术;公路;桥梁;应用
1、引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道路、桥梁建设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石油是工业运转的血液,那么道路和桥梁是国家建设的血管,经济建设需要物资的支持,物资需要通过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来进行运输,但是在内陆,公路和铁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公路和桥梁建设不能单单只考虑结构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还要考虑它的外形是否美观。国家提倡和谐社会,和谐就要有好的生活环境,美观的公路线形曲线和富有美感的桥梁外观设计,可以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美学艺术在公路与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就应运而生了。
2、美学综述
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心理判断,也是一种美感,它强调的是个体的愉悦或主体升华心理体验过程及结果。艺术也是一种美,它是美学的一部分。
2.1中国美学史
在中国古代,人们尊崇以用为美、以无害为美、以仁为美等。孔夫子以“尽善尽美”作为自己的审美标准。在古籍中,《乐论》是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虽然在那个时期没有形成严谨的学科体系,但是在主体间性和价值论的基础上表达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即和谐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史源自西方。王国维开端,、朱光潜等继之。解放后又转向苏联美学,强调美的客观性和反映论。在这期间共发生了4次划时代的美学争论。第一次美学争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主题是讨论“美的主客观性问题”,形成4派美学,分别是客观自然派、客观社会派、主观派和主客观统一派;第二次美学争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这个时期“美学热”开始兴起;第三次美学争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讨论的主题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第四次美学争论才刚刚发生不久,争论的主题是“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论争,实质上是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之争。
2.2西方美学史
在西方古代美学中,起源最早的是古希腊美学,在当时,柏拉图就认为美是理念的光辉,艺术模仿现实,而现实却是理念的影子;到了中世纪,对美的定义又发生了变化,认为“美是上帝的一种属性”。
到了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尘埃落定”,终于定格在了主体间性上,终结了主体性。而审美就成为了超越现实存在的一种自由生存方式。
3、美学艺术在公路上的应用
公路呈带状结构,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它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功能。公路线形设计不光讲究其固有的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公路与沿线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尽可能减少道路沿线的建设性破坏,提高公路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及绿色环保价值,兼顾到司机、乘客及沿线居民心理上的舒适,行车上的安全,生态的平衡及和谐一致,创造一个优美的交通环境[1]。
公路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线路选择,断面设计,结构层设计,排水设计等等,并比较各个方案之间的造价,经济社会效益等,从中择选最优方案。其中线形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使线形与周边地物相吻合,尽可能避开城镇和村庄等多余的人工构造物,依山傍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要充分利用,例如:当地有名的景点、高大建筑、湖泊、河流、山川、有代表性的地物景观等。可以让车上的乘客欣赏公路两旁的景观特色,也可以使司机在旅途驾驶中避免产生枯燥、乏味的视觉疲劳感。
从而可知,道路景观美学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道路景观还包括道路绿化,因为在道路施工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使工地原有地貌及附近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无法继续协调,所以道路绿化就必不可少了。故在公路即将建成之时,必须采取妥善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恢复工程破坏,改善周边环境,做好保土、保水工作,恢复周边景观,以达到美化的目的。良好的绿化设计将会为公路带来景观的时空变化,为公路赋予“生命”的含义[2]。
4、美学艺术在桥梁上的应用
我们所说的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具体包括(1)桥跨结构、(2)支座系统、(3)桥墩、桥台(4)承台(5)挖井或桩基。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它包括(1)桥面铺装、(2)防排水系统、(3)栏杆、(4)伸缩缝、(5)灯光照明。
过去桥梁设计师们只考虑其实用性,恰恰忽略了其观赏价值,而桥梁建设的可观赏性和它的实用价值同等重要。美学在桥梁上的应用,通常表现在其复合景观美学之上。桥梁景观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而生,三者就称之为复合景观[5]。桥梁的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力求与自然环境整体和谐;桥梁的造型应力求结构简单,线条流畅;桥梁本身的造型需比例适当,匀称和谐[6]。
如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州,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横跨金门海峡,与周围景色交相呼应,壮观之至。金门大桥桥身的颜色为国际橘,因建筑师艾尔文・莫罗认为此色既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又可使大桥在金门海峡常见的大雾中显得更醒目。因其新颖的结构和超凡脱俗的外观,金门大桥被国际桥梁工程界广泛认为是美的典范,更被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评为现代的世界奇迹之一,它是世界上最美、最上镜的大桥之一,是全世界桥梁设计师们争相模仿的典范。
5、结语
现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道路和桥梁建设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同时人们对其美学艺术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路桥的美学审美观也在不断加强。因此,新时期的路桥美学艺术设计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理念,不断推动世界路桥建设的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分麦,岳建新.高速公路建设与美学及绿色环保[J].山西交通科技,2003(5):5-11.
[2]关宁锋.公路建设绿化美学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3):350-351.
[3]John Qrmsbee Simands.Landscape Architecture[J].Mc Graw2Hill Book Company,1983(3):10211.
[4]刘翠萍.商丘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7,33(4)342-343.
[5]陈步春.城市桥梁美学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2012(17):120-121.
关键词: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 ;建筑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7-18(5)
笔者暑期到川西某个传统民居与街区保存相对较好的乡镇调研,遭到一位当地人的诘问:“这些破旧的老房子住起来既不方便,又没什么旅游开发价值,还保护它干什么?”其实,与此类似的诘问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以不同程度、不同立场一次又一次被提及,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与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建筑遗产保护价值理念方面的冲突。因此,如果我们有理由更加重视与加强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扩展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至更广泛的建成环境,那么我们必须追问:这些理由也即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要素究竟是什么?它们为何重要?
1 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对其价值认识的变迁
按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界定,“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规划则指出:“文化遗产”可以被定义为全人类过去由各种文化传承下来的所有物质符号的集合——不管是艺术性或者是象征性的。[1]由此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并没有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与广义的建筑文化遗产内涵相近。
建筑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要素的有形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历史建筑物和建筑群,也包括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等能够集中体现特定文化或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英国城市规划学者纳撒尼尔·利奇菲尔德(Nathaniel Lichfield)提出的文化建成遗产(Cultural Built Heritage)概念,则更为宽泛地界定了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他认为:“CBH涵盖了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对象,诸如考古学上遗址、古老的纪念性建筑、单个的建筑物或建筑群、街道以及联系一个群体的方式、建筑物周围的场所、单独耸立的塔或雕像等等,甚至还能扩展至本身具有遗产价值的整个地区,或者说,它们本身没有遗产价值,但因靠近具有遗产价值的地方而使其成为有重要意义的区域。”[2]
对建筑文化遗产内涵的界定本身便突出了它所具有的价值属性。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站在全球高度理解文化遗产,因而极为强调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而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在本国范围内,也只有那些具有一定价值要素的建筑遗产才值得保护,才具有保护的理由与合法性。
“一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史,其实也是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史。”[3]对于建筑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长期以来人类建筑保护历史进程演变的结果,是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变迁与相互较量的结果。
在神学性思维支配的古代社会以及中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主要与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崇拜和教谕功能、传递宗教记忆相关联,受到保护与修缮的建筑遗产往往是那些视作神圣的遗物或神的居所之类的建筑遗产。而且,由于人们重视的是建筑遗产的精神膜拜价值而非完整的物质实体形态,因而建筑遗产即便成为废墟,仍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方面,作为揭开现代欧洲历史序幕的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一种重要的转变。这一时期除了给予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外,尤为重要的是,开始形成一种新的历史观,即视历史的演变为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认为“现代”是过去各个时代进步累积的结果,于是人们重新开始欣赏古代的优秀遗产,这为遗产保护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16至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启蒙时代与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由传统社会的神学性思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理性思维,开始用多种价值观来衡量前人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并逐步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与文化遗产的概念。在此背景下,许多有关建筑遗产的价值观念都要受到理性逻辑的考察,不再纯粹基于一种美学上的价值,获取有关详尽的历史事实变成了价值追寻的目标,历史性建筑的修复开始被视为一种科学活动。从此,“对建筑遗产文献价值、史料价值的推崇从19世纪末开始占据了建筑遗产保护的舞台,而且至今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这种观点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历史证言性质的建筑遗产才是值得保护的,而且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历史证言的真实性,故此,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将建筑遗产‘木乃伊化’、‘标本化’。”[4]
强调遗产历史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的价值观,经过不断的细化与完善,得到1964年通过的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公认的纲领性文件——《威尼斯》的贯彻,强调传递原真性的全部信息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职责。1979年,澳大利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巴拉会议上通过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简称《巴拉》),则突出强调遗产的文化价值,引领世界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价值观转向对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近几十年,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遗产价值观念的变化,建筑遗产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展,对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观与哲学基础的讨论也颇为活跃。
2 多重价值呈现: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界专家尤嘎·尤基莱托(Jukka Jokilehto)说:“现代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是价值问题,价值的概念本身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5]虽然每个时代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要素、价值类型的强调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建筑文化遗产呈现出多重性、多元化的价值要素,尤其是当代国际遗产界对遗产价值认识已有了多方面扩展,则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而言,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历史价值要素
遗产的本义是指已经过世的前人留给后人的东西,或者更宽泛地说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从这一基本意义上看,以时间性要素为前提的历史价值是遗产固有的“存在价值”,时间属性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建筑文化遗产衍生价值的重要变量。“只有历经几个世纪沧桑之变,熏黑的横梁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之后,这个古迹才会令人肃然起敬。”[6]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
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相比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独特性在于它可以通过实体形态直观地呈现和展示曾经流逝的岁月印记,以延续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并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物质性表征的记忆往往是抽象的,建筑遗产作为存储和见证历史的具象符号,藉由时间向度的历史叙述,突显了建筑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集体记忆功能。对此,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曾感叹,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和活的民族所写的及纯洁的大理石所承载的相比,历史是多么冷酷,一切图像又是多么毫无生气!——有了几个相互叠加的石头,我们可以扔掉多少页令人怀疑的记录!”[7]《威尼斯》开篇也说:“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们古老的历史活的见证。”[8]
在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中,与历史价值紧密相关的一个价值要素,是所谓“年代价值”或“岁月价值”(age value)。明确提出“年代价值”概念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李格尔(Alois Riegl)。他在《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The Modern Cult of Monuments: Its Character and Its Origi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文物的多重价值要素。他首先将文物的价值要素划分为两大类型:即纪念性价值与现今的价值(present-day values)。其中,纪念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年代价值和有意的纪念价值。李格尔认为,研究纪念性价值,必须从年代价值着手,而“一件文物的年代外观立即就透露出了它的年代价值”,“年代价值要求对大众具有吸引力,它不完整,残缺不全,它的形状与色彩已分化,这些确立了年代价值和现代新的人造物的特性之间的对立 。[9]关于文物的历史价值(historical value),李格尔认为,它“产生于某一领域中文物所代表的人类活动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一件文物原先的状态越是真实可信地保存下来,它的历史价值就越大:解体与衰败损害着它的历史价值。”[10]由此可见,年代价值主要来自建筑遗产上的岁月痕迹,是时间流逝所衍生的一种价值,本质上是审美性的情感价值,“年代的痕迹,作为必然支配着所有人工制品之自由规律的证明,深深打动着我们”,[11]不需要联系建筑遗产本身的历史重要性、真实性来衡量。但是,对历史价值的判断,则要求其能够真实可信地代表过去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瞬间或历史阶段,尤其是强调其所体现的历史真实性。
2.2 艺术价值要素
几乎在所有的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和相关文件中,除了遗产的历史价值,被反复强调的一个价值要素便是艺术价值。1890年意大利罗马成立了文物古迹艺术委员会,该协会将文物古迹定义为:“任何建筑物,无论是公共财产或私有财产,无论始建于任何时代;或者任何遗址,只要它具有明显的重要艺术特征,或存储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就属于古迹范畴。” [12]1931年《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第三条强调提升文物古迹的美学意义,《威尼斯》第三条则指出:“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13]
艺术价值如同历史价值一样,是遗产的核心价值,对于判定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至关重要。无论从艺术起源的角度,还是艺术功能的角度,建筑确凿无疑的是一种艺术的类型,而且它在“艺术大家庭”中还扮演着不同凡响的角色。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这里在各门艺术的体系之中首先挑选建筑来讨论,这就不仅因为建筑按照它的概念(本质)就理应首先讨论,而且也因为就存在或出现的次第来说,建筑也是一门最早的艺术。”[14]作为一种艺术的建筑,具有艺术价值,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实际上,建筑遗产保护中所指的艺术价值,主要是指遗产本身的品质特性是否呈现一种明显的、重要的艺术特征,即能够充分利用一定时期的艺术规律,较为典型反映一定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并且在艺术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审美感染力。奥地利学者B·弗拉德列教授认为,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包括三个方面:即艺术历史的价值(最初形态的概念、最初形态的复原等)、艺术质量价值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包括古迹自身建筑形态的直接作用与古迹相关的艺术作品的间接作用。)[15]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与艺术价值要素相关联的一个概念,是所谓的美学价值或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建筑,往往会通过点、线、色、形等形式元素以及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结构法则,使人产生美感,并使建筑达到或崇高、或壮美、或庄严、或宁静、或优雅的审美质量,这便是建筑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尤其要强调的是,理解建筑遗产的美学价值不能将建筑遗产从其现实环境中孤立出来,还应考虑其周围的环境与氛围,只有两者和谐时,才能共同呈现出更大的美学价值。艾伦·卡尔松(Allen Carison)说:“对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16]
实际上,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在当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问题。从广义上看,建筑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艺术价值的范畴。
2.3 科学价值要素
科学价值如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一样,是有关建筑遗产保护的、准则和相关文件中普遍强调的重要价值要素。1931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不仅重视提升文物的美学意义,也强调了保护历史性纪念物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也一向重视遗产的科学价值。2000年通过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三条明确指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所谓科学价值,主要指建筑遗产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同时代的建筑遗产一定程度上代表并体现着当时那个时代的技术理念、建造方式、结构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而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成为人们了解与认识建筑科学与技术史的物质见证,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被誉为我国国宝建筑的晋祠圣母殿,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筑构造方法是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保存了宋代建筑技术中“柱升起”、“柱侧脚”和“减柱法”等建筑技法,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其实,从更广的视角看,建筑遗产所蕴含的科学技术信息,不过是建筑遗产所携带的历史信息的一部分,对遗产科学价值的理解必须联系其历史价值,因而科学价值实质上是历史价值的一种具体表现。
2.4 文化教育价值要素
文化价值本身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我们以上所阐述的三种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文化价值的不同体现。1987年颁布的《的实施守则》中,提出了文化遗产价值的四要点,即原真性、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包括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古老和珍稀的、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审美的、建筑艺术的、城市景观的、地景的和生态学的、科学的等九个方面。[17]
笔者这里所指的“文化教育价值”,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概念,主要指的是建筑遗产所提供给人们在文化方面的自豪感、社会教化价值、文化象征与文化叙事等方面的价值要素,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无言的教化者”,尤其是在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建筑类型,文化景观类建筑遗产所储存的文化信息量更为丰富,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包。而在形形的文化景观类建筑中,纪念性建筑遗产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性,并以其深刻的教育内涵和突出的教育功能而自成一体,尤其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直观的物质环境。因此,《关于建筑遗产的欧洲》中说“建筑遗产在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非言过其实。同时,建筑遗产还如同一本“立体的书”,是以空间为对象的特定文化活动,叙事在建筑艺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象征手段和空间元素的媒介,建筑叙事把诸多文化形象与精神观念表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让建筑遗产能发挥“载道”和“言志”的文化教育价值。
2.5 经济价值要素
以上所述的建筑遗产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若按照戴维·思罗斯比(David Throsby)等西方学者的观点,可统称为遗产的绝对价值或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即它们独立于任何买卖交换关系,是建筑遗产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的或可以重现的价值要素。[18]将遗产的文化价值要素看成一种内在价值,显示了文化价值自身固有的重要性,或者更简单说它自身就是价值,不需要与其他价值的联系或促进其他价值的生成而显示其重要性。
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拓展,便是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识从内在价值走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者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相结合的综合价值观,即将建筑遗产不仅仅视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同时还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从而将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于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要素,荷兰学者瑞基格洛克(E.C.M. Ruijgrok)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分为三个方面,即居住舒适价值(housing comfort value)、 娱乐休闲价值(recreation value )和遗赠价值( bequest value)。[19]而埃及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迈尔·萨瓦格丁(Ismail Serageldin)则进行更为细致的界定。他将遗产总的经济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而在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之间还存在一个选择价值(Option Value)[20]。萨瓦格丁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要素的理解颇为宽泛,不仅包括由遗产之使用而直接产生或间接产生的收益,如居住、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直接收益和社区形象、环境质量、美学质量等间接效益,以及未来的直接或间接收益,还涵盖了存在价值、遗赠价值等非使用价值。其实,严格说来,萨瓦格丁所说的使用价值中的间接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实际上属于遗产的文化价值,而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主要应指其直接的使用价值。
建筑遗产的经济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衍生性价值,换句话说,它本身并不是自身所固有的非依赖性价值,只有当遗产存在文化价值时,才能衍生其经济价值,例如旅游经济价值。
3 结语:价值要素的共同考虑与区别对待
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多层次的综合价值,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其中,文化价值具有丰富的涵义,它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厘清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要素,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陈志华所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建筑,就因为它们有多方面的价值,保护文物建筑,当然就是要保护这些方面的综合价值。文物建筑保护的其他一切原则,都是从这里派生而来。”[21]
需要强调的是,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并非文化价值要素与经济价值要素简单加和。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对各种价值要素要共同考虑,但又要区别对待。所谓共同考虑,即综合分析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各种价值要素,既不把某些价值要素事先排除在外,也不认为存在强制性的理由来保护某些价值要素。所谓区别对待,指的是在多层次的价值要素中,应确定建筑遗产价值要素的优先序列,给予特定的价值要素以特别的权重。一般而言,遗产的内在价值优先于其外在价值,文化价值优先于经济价值。因此,当地方政府与遗产经营者追求遗产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与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相冲突时,就应让位于文化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因为,从根本上说,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不仅是内在价值,而且也具有手段性作用,经济价值本质上是文化价值的衍生物,文化价值的保存与提升不仅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首要目的,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
总之,通过分析与阐述建筑文化遗产所具有多重价值及其构成要素,有利于阐明其多维本质,更透彻理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正如戴维·思罗斯比所说:“如果这种方法(厘清文化价值概念的方法,引者注)至少提供了对文化价值构成要素的更加清楚的认识,那么它就为实际运用文化价值概念带来了前进的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其相对于经济价值的重要性可以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撑。”[22]
参考文献:
[1]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
[2] Nathaniel Lichfield.Economics in Urban Conserva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66-67.
[3] 刘敏,潘怡辉.城市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J].城市问题,2011,(8):23.
[4] 陆地.建筑遗产保护史稿(5)[EB/OL].http:/note/164066049/.
[5]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24-25.
[6]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175.
[7] [英]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M].张璘,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59.
[8]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2.
[9]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28-329.
[10]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33.
[11] [奥地利]阿洛伊斯·李格尔.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C]陈平.李格尔与艺术科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328.
[12] [芬兰]尤嘎·尤基莱托.建筑保护史[M].郭旃,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290.
[13] 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G].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5;42.
[14]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
[15] [俄]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3.
[16] [加]艾伦·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M].薛富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9.
[17] 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205.
[18] [澳]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王志标,张峥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29.
[19] Ruijgrok E C M . The three economic values of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6,7(3):206-213.
[20] 转引自Georges S. Zouain.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nomic Theory[EB/OL]. http:///Admin%5CDownload%5CCH.pdf.
【关键词】城市景观 情感 情感构建
城市景观理论、城市设计和建筑美学等组成了城市形象的研究,这些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在马克・维特鲁威著名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到:“建筑应该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书中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中的美学意义和美的价值,并在美学意义的价值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景观价值体系、城市轮廓线所展现的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符号美学、城市环境美学、城市传统与风格、建筑艺术与城市美和城市建筑形象的展现模式等。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9世纪奥斯曼的巴黎改建,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到柯布西耶的“概念性现代城市”的设想,以及矶崎新的“空中城市”的设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城市的规整化和形象设计作为改善城市物质环境和提高社会秩序以及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城市的情感归属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和考虑,深层次的认识到基于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才是塑造有别于其他的城市形象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景观给城市人们带来的情感,这使得景观成为了人和自然、人和城市、人和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未来城市在情感需求和精神寄托上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人性化的城市。
“然而我观察陛下不仅对于公共生活和国家政治制度予以各方面的垂注,而且对于公共建筑的适用性也予以关怀,其结果是由于陛下的威力不仅管家合并了各邦广大起来,而且还通过公共建筑物的庄严超绝显示了伟大的权威。”1马克・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的序言中就提出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与人们生理、心理以及情感的关系,可见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握了景观与情感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政治、军事以及国家实力物化的外在表现,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依托。
1.城市景观是情感的源头与基础
城市景观是生活在其城市中的人们情感的源头与基础。一个城市的产生,兴盛到发展必定有着属于自己特殊的地域特色,地理环境是城市特色的基础,人们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这个城市复杂情感塑造的鲜活城市,其必定有着浓浓的不可割裂的情感寄托。这些看不见的隐形力量是形成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差别的唯一途径,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与其他地区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鲜明差异的原因。景观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起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能在城市中寻找到一丝自然的气息,舒放心灵,缓解压力以及追求美好的生活。根据R.巴特的《符号学美学》,可否尝试把人们的情感作为解读城市的一种符号,解析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一种方式,这样能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情感,而在这个城市中形成的景观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情感的物化表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一系列的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成长的轨迹,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外化表现。
2.情感是城市景观外化的价值取向
情感有动力、感染、调节等功能,同样也有信号和迁移的功能,不仅仅对人,对景观,对城市以及对于一个时代,它都有自己的影响力。情感作为社会需求与个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把情感作为城市的标记,优先考虑它的审美功能,它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把情感作为解读一件艺术作品、一段故事戏曲、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的钥匙,开启的是时间、空间、历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历史的更迭,情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而城市中景观把情感作为生命,没有情感表达的景观只是起简单的装饰作用,没有给人和环境任何启示与引导的作用,没有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人、自然、生命以及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不能起到积极改善和推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景观与情感相互渗透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自身独一无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的形象与特征,这种特征给人生理和心理上都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印象和感受。在组成城市形象的诸多要素中,建筑与景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城市的建筑、街道、风景名胜、标志性的景观与小品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内容,而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它们与城市经济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形象物质,精神和政治的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并不是孤立的行使着自己的职能,它们在为整体城市形象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相互交织的影响着其他部分,构成一个立体、多元、动态的城市形象三维组成网。而情感作为人类共有的特质,人们对它并不陌生;情感作为人类共通的特性,能拉近人与人距离;情感是发自内心真实的写照,它反映了人最真切的愿望;情感作为理解的基础,共鸣的源头,精神的依托,自我价值的代言者,它在用它独有方式传递和诉说着自己的想往――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著.董学文王葵译.符号学美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9.
[2](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德)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