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时间:2023-10-11 10:17:25

导语:在独处的心理学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第1篇

关于“内向者是否适合职场生存”的话题,早已有人进行过讨论。不久前,苏珊・凯因出版了她的新作《安静:内向者在一个滔滔不绝的世界中的力量》,凯因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并不需要假装自己很外向,事实上,内向的性格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哲学博士Jennifer B. Kahnweiler也持类似观点,她认为:内向者的一些关键特性――比如注重深度、清晰准确的表达、习惯孤独等,使他们更易成为卓越领导者。Kahnweiler在2009年出版的The Introverted Leader一书去年已经有了中文译本,名为《内向者的“静”争力》。

“内向”与“外向”定义,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荣格认为,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他们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易适应环境;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他们更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已经被“外向者”所占领――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伪装”的(在面试中打鸡血般强装开朗外向的应聘者并不少见)。现代的商业文化也更加推崇性格外向的人。特别是职场中,“性格外向”、“开朗乐观”、“擅长沟通”已经是对于每一个应聘者的基本要求。

不过,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情况,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内向者之所以回避社交,并不是出于害羞或恐惧,他们只是单纯地不喜欢而已。通常我们以为,开朗外向和情商高的人更容易获得管理者职位。而实际上,研究表明,内向者也可以成为优秀的老板,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决策者。根据一项统计,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里。

比尔・盖茨:童年的盖茨并不愿意主动与人接触,他不善于言谈,喜欢独处但并不在意别人的意见。比起与人相处,他更爱钻研新技术。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资商、“股神”巴菲特曾经是个内向的小孩,他能数小时沉迷在画有火车模型的目录中,或是很安静地盯着一把母亲给他的牙刷,一盯就是两个小时。

奥巴马:成功颠覆了“害羞的人无法在政治选举中取胜”的这一成见,喜欢独处的奥巴马从政前从事学术工作,工作履历上都是偏内向的职业,此外他还喜欢写作。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复原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3-0018-03

当今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但是,面对同样不利的情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克服困境,显示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有些人却不能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心理学家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了心理复原力的概念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一、心理复原力的定义

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国外学者蒂莫西(Timothy)认为心理复原力是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个体适应、成长的一种能力。台湾学者朱森楠将心理复原力定义为“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积极修补、调适的过程,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美国心理学会把心理复原力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在2004年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心理复原力被视为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

总结大量心理复原力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三种定义心理复原力的方式:结果导向、过程导向和品质性导向。

第一种,结果导向。强调复原的结果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这类研究者强调应关注积极发展结果的价值,对社会技能相关因素、自我效能感等内容比较感兴趣。在北美和英国,心理复原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查那些早期经历了多种危险因素的儿童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正常成人的。

第二种,过程导向。将心理复原力看成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学者拉特(Rutter)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而学者马斯滕(Masten)更主张心理复原力是一种调适的过程、能力和结果,强调其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产生作用。有些研究强调心理复原力是保护因子与保护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有的则认为心理复原力是危机因子与危机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有些研究立足于保护因子与危机因子的交互作用的角度,但都从动态历程观点来探讨。

第三种,品质性导向。将心理复原力看作是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潜能或特质。这些能力、潜能或特质均指个体的认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质,包含人格特质和自我观念。例如,有责任感、心理弹性、适应性、良好性格、内控归因、幽默感、乐观信念、良好智能、、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未来希望感、目标感、自我动机、控制冲动、延迟满足能力、情绪和负向感受的调节能力、同理他人的能力或特质。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心理复原力下了不同的定义,总的来说,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

二、心理复原力的结构

研究者们发现,心理复原力可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保护因子可以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和增加成功适应的结果。

1.内在保护因子

研究者认为心理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总结有关学者研究,内在保护因子包含助人行为、积极性倾向、积极解决问题、生活乐观、寻求新奇性、独立、能从积极关注中获利;独处、忍受强烈情感、冷静、自我内省、意志力、进取、人格成长的需求、觉察心理需求、对结果的先见之明、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界线、自我保护的判断等。

台湾学者萧文归纳出七种心理复原力内在保护因子: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作适度分离;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出内在保护因子所具备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具有正面积极的个性品质,例如乐观、进取、较强的独立性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的能力;具有自我主观意识,很自信,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感等。

2.外在保护因子

心理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以外的环境具有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会导致不良适应结果的因素。外在环境包含三种原级系统:家庭、学校、社区。

家庭的保护因子:学者韦斯特(West)等人认为,家庭提供合适的父母角色楷模以及和谐气氛、共享成就、共度休闲时光,不会以拒绝态度而给予肯定持续的辅导,这些是家庭环境的保护因子;拉特(Rutte)认为,支持性家庭环境因子指的是温暖的亲子关系,有感情且不会严格批评,家人良好关系等;艾伦(Allen)提出,家庭凝聚力和坚毅力对个体也有保护作用;奥尔森(Olson)等人认为对于家庭生活中关键事件的认知和有系统的庆祝仪式有助于在危机时提供稳定效果,能够使家庭成员具有坚强持久的信念和控制生活的能力,另外对于不同活动都建立和维持例行常规,如在特定时间吃饭也是保护因素。

学校、小区与周围环境的保护因子:拉特(Rutter)认为,在学校环境中提供连结成功或快乐的积极经验,发展与老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保持成功的同伴关系,透过这些经验与关系,产生保护因子的作用。学者科勒尔(Cohler)认为老师往往是一位重要他人,原因在于老师提供关心和支持的信任关系,使得人在社会脉络因素(social-context)和生活改变因素所交互共同构成的心理复原力得以发展。所以许多学者提出,老师的角色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复原影响力,影响的原因在于受欢迎的老师是认同的正向角色楷模,所以老师的角色对复原青少年及儿童的生活影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3篇

关键词: 人格面具;教学手段;人格缺陷和障K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2-0082-04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曾在大学生中做过相关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涉及的九个主题哪个更感兴趣,这九个主题为:心理健康概述、认识自我、人格教育、人际交往、婚恋学习、情绪管理、学会学习、团队合作、危机干预。其中婚恋学习和人际交往外理所当然地排在了前两名,没有想到人格教育竟然排在了第三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因为不知道人格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对人格这一章节充满了好奇心。生活中常听人说,谁谁的人格不健全,可什么是人格,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只能懵懂意会,无法言传清楚。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觉得人格理论很空,无法落实到可以让学生体验、操作的层面,为此苦恼,为此进行了诸多探索和总结。

一、理解人格

《心理学大词典》对人格的定义如下: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湖北工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徐瑛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教学团队参编的教材《成长从心开始》,它采用关于人格的定义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伦理道德为主导,在遗传和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它涵盖了三个层面: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世界观等要素;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心理学研究的人格主要指个性的层面,也就是第二个层面[1]79。这个定义对人格所包含的范畴说的很清楚,方便同学们理解平时所说的人格对应的层次。比如我们常说的“张三人格卑劣”,“李四人格高尚”是对一个人伦理道德的层面人格的描述,带有明显的道德评价。心理学上常用的描述人格的词语是人格是否健全、完整、有缺陷、有障碍等,而人格的完整、健全、缺陷、障碍都是相对的,现实中不存在完全健康的人格,所以心理学上的人格无道德评判的意思,只是对人格状态程度的客观描述。

教材中对人格的概念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应用和操作仍让人觉得困惑。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学习和总结发现从人格来源着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中国的京剧中有很多脸谱化人物形象,伴着锣鼓声上来的人如果是个大白脸,他必然不是个好人,比如白脸的奸臣曹操;如果是个黑脸,就是个好人,比如黑脸的包公;如果是个红脸,此人是个忠义之人,比如红脸的关公。以来很多影视作品中的好人长得正派好看,坏人长得猥琐恶毒,这都是脸谱化的形象。一种脸谱代表一种个性,一种面具展现的是一个人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学生就只需要记住,人格就是面具。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要应对形形的人和社会环境,人们必然会戴着不同的面具,人人都戴面具,戴面具就是心理防御,为了维护心理健康是必须的。一个人要想把面具戴好,足够好地应对周围世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面具数量要足够多,能够满足现实环境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需求。比如一个大学生在家里要扮演个好儿子,在教室要扮演个好学生,在宿舍扮演好室友,在恋人面前要扮演好恋人,班级扮演好成员等,每个角色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人格相对健全的大学生应该知道每个角色不同的要求,拥有相应的角色扮演的能力,就是拥有了不同的面具。如果面临新的角色,不知道如何扮演,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对一个角色扮演与适应过程,既然是适应,伴随一定的痛苦是正常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适应期。比如新入学的大学生要学会戴大学生的面具,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学生需要逐渐学会戴好员工的面具,进而是好夫妻、好父母的面具。第二,不同的面具之间要学会灵活转换。虽然每个面具之间会有相同点,但更有这样那样或细微或巨大的差异,所以要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转换不同的面具,要快,要准。角色扮演的好坏,展现一个人社会适应的好坏,适应得好,说明人格相对健全。所有人都倾向装饰自己的面具,试图在角色扮演上达到完美。我们常说的人格缺陷和障碍就是一些人把人格面具当做全部的自己过于认同,或者过于执着于某一种面具,或者仅有扮演某一面具的能力,缺少面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戴面具的能力并不会天生,需要后天的学习与培养。

说到这里,学生就会问,人总戴着面具那得多累啊,能不能不戴面具做自己呢?当然可以,什么时候做自己呢?四下无人的时候做自己,能够享受独处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看过2016年热播的电影《疯狂动物园》的朋友会深刻了解人面具背后人性中坏的一部分,荣格称之为人格阴影。阴影和面具同时存在,永远不会消失。我们越认同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我们的阴影也越加黑暗。两者的不协调与冲突,将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和障碍。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协调阴影与人格面具的关系,接纳自己有时也会有想当坏人、干坏事的冲动和想法,允许它们存在并看得见,在合适的时间与场合下释放阴影特质,在现实中做出合适的选择和判断。比如我们常认为一个人拥有愤怒攻击特质是不好的,属于阴影特质,但是换个时间和场合它就会成为人们喜欢的特质,受人欢迎,可以合理释放,比如参加运动会、辩论赛等带有竞争性质的文体活动就属于攻击力量的合理释放;背后说人坏话虽然不好,但也是攻击力的释放的一种途径;甚至有的时候,人需要直接释放自己的攻击力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时阴影特质就转换成了美好特质;不少人喜欢玩厮杀类型的电脑游戏,这是也是释放攻击力不错途径。据说在影视作品中扮演坏人角色的很多演员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特别好的人。接纳自己也有逮谁咬谁的人格阴影面,并且合理安放它,人会活得更加和谐和自由。接纳自己的阴影和黑暗面的理念将对学生有着心理安抚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学生内心冲突,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关于人格心理学方面的定义,可以参照下面这个图表:

二、人格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人格相对比较抽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尽量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落脚到同学们可以理解的现实生活当中。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工作过程中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切入点和有效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点。

1. 深入浅出解读人格定义

因为同学们对人格比较陌生和好奇,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把概念说清楚,让学生牢牢记住,深刻理解,做到这个人格的课程就成功了一半。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对人格概念的解释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有学生在结业考试中反馈:学了人格之后才知道自己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不一样自己,戴不同的面具,原来是没有问题的,这样自己释然了很多,以前认为自己有问题。

2. 通过测试、房树人图画来了解自己

人格这一章节属于认识自我的范畴,目的是加深自我了解,学生可以进一步通过菲尔人格测试、房树人图画、气质测量等了解自己,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房树人图画来了解自己。房树人图画应用的是投射测验,学生将自己无意识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困惑投射到图画当中,和教师一起认识和了解自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自我了解,画画形式比较容易接受,学生不容易用理性进行防御,且画画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带有一点神秘感,课堂学生参与的热情、投入度都很高。运用这一上课的形式,需要教师有一点通过图画解读心理的能力,这个可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常用的是“画树识人格”主题,让学生作画的时候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给画的树起个名字,二是说明树生长的季节,三是描述画画时自己的心情,四是如果树结的有果子,说明果子名称。解画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先看图画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压抑还是欢快,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结合学生写的心情,确定画的情绪情感基调;接着看树的大小、位置、生命力等特征;最后看看这棵树独特不同的地方提出疑问和作画人进行探讨,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对自己的思考,进一步了解自己。大一的学生面临的人生主题多是大学的适应、独立性的发展,也能从极少数画中看到需要心理干预的人。关于如何通过房树人认识自己和他人,可以参考严文华著的《心理画外音》这本书。图画解读可深可浅,解图的能力和教师自己的心理实践密切相关,教师至少要能够结合学生的解读,做到大方向正确。教学实践中,每到这个环节,时间总是不够用,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教师能够亲自给自己解画,这个教学手段效果极好。

3. 提出好问题进行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一位教师就“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在学生中分组进行深入探讨,并且要求举例说明,几年来的教学反馈也特别好。探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也极好地促进了同学们的自我探索和了解。教师讲不好,又很重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可操作的途径,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学生的探索和智慧往往会令人大吃一惊。

4. 播放人格相关视频

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免得学生疲劳,除了教师讲、学生画、和学生说之外,播放人格相关视频让学生关注一下专家们如何解读人格的效果也不错。人格分类有很多种,传统的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分类,荣格内外向分类,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人格分类;现在流行的还有九型人格、乐嘉的性格色彩等。其中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常用的视频是乐嘉的性格色彩,乐嘉把人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大类,每种大类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乐嘉讲课语言风趣幽默,举例丰富,学生容易感兴趣进行学习和了解。每次课上会播放一段乐嘉性格色彩视频,课下都有学生问教师要相关的视频。师傅领进门,学习靠个人,教师实现了引领作用。观看视频,目的是让学生尝试了解自己人格类型,接受自己的人格类型,同时认识到人格的复杂和多样性,接纳自己与众不同的同时,接纳他人与己不同和多样性,拓展心胸,这个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非常重要。在播放乐嘉视频同时推荐乐嘉的书《色眼识人》、《色眼再识人》供同学们课后阅读。

三、进行人格教育应注意事项

1. 牢记人格教育的教学目的是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

人格教育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所以怎么把人格理论变成有趣的、可操作体验的形式非常重要,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尽可能多样化。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对人格的了解,逐渐会意识到原来人和人真的是有差异的,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扩展自己的胸怀。自我探索可深可浅,越深学生越受益,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体验的深度,引领学生走向更深更远的自我探索。

2. 牢记健康人格的标准,正面讲解人格缺陷和障碍

完全健康的人格是不存在的,但是健康的人格有标准可以努力。牢健康的人格的标准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简单地话来说就是能够戴好不同的面具,灵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情境、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又回到了对人格定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上。大学生想拥有健康的人格,拥有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不同的人际之间戴不同的面具的能力,必须把自己投入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避免长时间的封闭,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相结合,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

人格缺陷是介于健康人格和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比如自我中心、拖延、抑郁情绪、懒散、虚荣、焦虑、猜疑等,这个世界上人无完人,认识到自己的缺陷首先要自我接纳,然后在需要改变的时候,努力去克服和改变。

人格障碍不是精神病,是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中间的状态。人格障碍,是指个人发展的内在不协调,在没有认知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之间的异常。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是相互转化的,严重的人格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会成为精神病的高发人群[1]90。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型、冲动型、表演型、强迫型等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增加自己的见识,原来面具戴不好,严重可以出现情绪、动机、行为活动异于常人,但是认知和智力却没有障碍。或许讲解时候会出现对号入座的现象,也没有关系,这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关键是教师和同学们要能够接纳,不歧视,更要看所处的程度。如果确定学生有人格障碍,那需要做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人格障碍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矫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治之症”。

3. 教师学习永远在路上

即便做了很多努力,教师有时仍然会觉得自己能力匮乏,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只需要接纳自己的挫败感和无力感,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和成长,牢记学无止境,永远路上。教师每每感到困惑的时候,就是教师该做自我探索和出发的时候,这一点教师和学生一样。

第4篇

关键词:学生 孤僻 思想

“僻”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僻”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孤僻”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现在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僻”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书籍:

第5篇

关键词:一致性原则;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精神性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3-0110-08 收稿日期:2011-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12YJA190004);广东省哲社规划项目(GD10CXL05);江苏省社科基金(10JYC015)

作者简介:郭斯萍,博士,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510006;陈四光,博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225002

近30年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国第一本中国心理学史教材,据此教材编写组的主要学术领导者潘菽教授介绍:“编写组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潘菽,1985,第1页)在这本教材中,潘菽实际上提出了一条有关科学性的判断原则,本文称之为“一致性原则”。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心理学史“应该从那些有关心理学问题的思想有没有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不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潘菽,1985,第2页)这是一个不太被人注意但极重要的见解,因为它一举抓住了“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恰当解释或见解才是科学心理学的合理内容,这才是衡量一种心理学理论或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基本标准,也是决定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的逻辑前提。

“一致性原则”回答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能否结合为一体的大问题。根据一致性原则,只要以那些“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或“能恰当地说明这种事实的见解作内容”,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就可以实现。现在的问题是,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是否存在共有的“内容”?对此存在两种基本看法:一是认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完全异质,没有共同的内容,无法结合,称为“异质说”;二是认为两者有同有不同,通过或异中求同,可以结合,称为“求同说”。

一、“异”与“同”: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结合观

“异质说”认为中西方文化起源不同、发展的时间不同,形成的特点不同,由此孕育的心理学体系显然“貌异神离”,无法结合。“异质说”认为,不同已是事实,而且还由于先来后到的历史原因,现代心理学已经形成了以西方心理学为主流的学科体系,除此之外很难再存在另外的独立的心理学体系。社会心理学家Michael Bond说过这样的话:“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彭凯平、钟年,2004)这里的“不幸”、“如果”似乎就有这样的意思。

对此表达最为明确的是港台的本土心理学开拓者们。杨国枢教授认为:“如果是在各自独立发展的情形下,诸国的科学心理学都应该是原生性本土心理学。但时至今日,却只有西方国家拥有本土心理学,非西方国家则已失去了发展本土心理学的历史契机,剩下能做的只有努力发展本土化心理学。”(杨国枢,2008,第14页)杨中芳博士也说:“心理学不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一些历史及文化因素,使我们比许多地区较迟开始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这个无法挽回的劣势使我们本身已经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副产物。”(杨中芳,2009,第23页)

大陆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也基本持此观点,如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编写中的外在逻辑研究思路(郭斯萍、陈四光,2011)。在具体研究中,外在逻辑原则体现为不能辩证看待现代心理学的西方文化的本土局限性,缺乏对中国古代富于人文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意识与自信,也缺乏对未来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宏观与战略眼光,包括文化心理学的眼光,这样就更多地只能是为挖掘而挖掘,不仅在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方面难有建树,甚至有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附庸的危险。“它以西方心理学框架来整理古代思想总给人一种错觉,即西方心理学理论具有普适性,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只是为之提供经典例证。”(彭彦琴,1999)这种“重理轻文”的取向在该教材20年后的第二版中依然没变:“继续贯彻以现代心理学的体系框架为参照来组织材料即以科学主义取向为主来取舍材料,而基本不考虑人文主义取向。”(杨鑫辉,2005,第3页)由于中国心理学史教材的实际编写依然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框架,没有照顾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色,因此对于解决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对象问题也就难有见效了。

由于“异质说”无视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人文特性,导致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缺乏独立的地位,对于结合的对象问题,也不能或异中求同,只承认除了为西方心理学提供例证外,最多还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如杨中芳博士说:“将来中国本土心理学与现有的西方主流心理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能会是在社会、性格及发展的范畴里。……与欧美心理学比较,本土化后的‘中国心理学’可能会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为不同。”(杨中芳,2009,第21页)杨鑫辉教授也指出:“可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心理科学的结合点定在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心理学领域上,即广义的社会心理学(含管理心理学和司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和养生心理学等上面。”(杨鑫辉,2002,第48-49页)

“异质说”取消了西方心理学之外的其他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独立可能,因而无论是外在逻辑研究还是本土“化”的追求,无论付出了多么辛苦的努力,收集到了多少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看到或找到自己的合法研究对象,最终也只能是一片散沙。虽然我们看到了新学科“创建”的不断宣布(燕国材,2009),却始终不能建立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中国心理学史学科。中国心理学史有过“竖写”(如常见的按历史朝代为经的研究),也有过“横写”(如以范畴理论为纬的研究),但还没有“活写”,即还没有按照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与生命力,整理出合乎中国人心理实际的内容与体系。只有“活写”的中国心理学史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本真反映,也是中国人意识行为的内在依据。中国心理学史可以与西方心理学进行比较性研究,也可以为其提供例证,但不能被其吞并或。它最终还应该有与其悠久文化相匹配、与西方心理学相一致的研究对象,共同为未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求同说”不赞成“异质说”的看法。即不认同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心理学体系就是世界各文化心理学的“盟主”,更不认同以发展时间的先来后到为依据来取消其他文化心理学的独特地位。例如,从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特点与巨大影响来看,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关系应该是彼此平等、的科学同盟军。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这是与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本身的“独具特色而又自成一体”的既成事实一致的,一部客观的中国心理学史就必须是这个“既成事实”的反映。中国心理学史既可以提供西方心理学有关理论的例证,还应该能够与西方心理学一道,为未来的科学心理学大厦不仅添砖加瓦,而且提供重要而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看,潘菽的一致性原则不失为“求同说”的理论依据。即解决中西心理学体系的结合问题,关键应该看中西心理学体系的有关理论是否与人的“心理实际”一致。只要是关于人的心理实际的真实反映,就无论时间的早晚、理论的中西,都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不应该存在结合的难题。

那么,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实际”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情感性,是不同于西方科学文化的伦理文化。“西洋哲学总是一个知(智)的系统,儒家哲学,始终是一个仁的系统。”(熊十力,1996,第7-8页)仁就是指人的伦理情感。所谓伦理就是关于人际情感的理论,“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文化。看似矛盾地,它既重视压抑感情,又经常以感情为交往准则,因此可谓是研究情感的温床。”(杨中芳,2009,第78页)可见,关于情感的研究就是中国传统心理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与主要内容。

相反,过去的西方心理学更重视认知,不重视情感研究。导致中国心理学的情感性本土特色无法与其对应比较,只有在自己不擅长的认知上亦步亦趋。“过去数年间,欧美心理学家,如Maccaby(1982)和zajonc(1983)等,均批评西方心理学在过去二十年,有过分强调认知研究的现象。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这几年已有逐渐转向重视感情研究的趋势。”(杨中芳,2009,第78页)

二、从意识到精神: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回归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关于精神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003年、2004年的杂志指出,精神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之前对精神性研究的忽视主要是由两个设想导致的:一个是觉得精神性不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另一个是精神性不应该对之加以科学研究,这两个假设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William,2003)精神性是可以加以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协会36分会、行为医学协会等专家团队已开发大量研究工具和仪器开始应用于对宗教变量以及精神性的研究,其中有些已有了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标准的工具,这些工具已经开始应用于大范围的研究。(Hill&Pargament,2003)

西方心理学对精神性的关注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之父Wiliam James(1842-1910),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感觉、实践、一种当个体独处时的神圣的体验。可见,Wiliam James把宗教更多地等同于与人的心理相关的灵性、精神性等等,而不是制度上的宗教。(Hauerwas,2001,p,42)整个20世纪,Wiliam James以及其他的学者把精神性、灵性与一个人的性格、个性、性情相联系,通常强调一个人的社会和情感方式以及他的生活风俗。显然,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了解人的精神性的主要因素。Wiliam James关于主体我的概念也有此意味。早期的人格心理学家如Gordon Allport和Gardner Murphy,也是宗教心理学的先锋。

后来较明确与系统的研究则要算人本主义与超个人心理学等学派,虽然精神分析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以及之后的新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宗教心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尤其以对于精神性的研究热情为其特色,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精神性在人格发展中的力量和在人格构架中的地位得以彰显,认为完整的人格发展至少应当涵盖身体、心理、灵魂、精神四种基本水平;在这四种水平中,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性为自我的整合提供了支撑性的构架。由于超个人心理学更多地从远离现实的神圣途径去研究人的精神性,与宗教意识纠结不清,因而受到心理学界的批评与抗拒。如1986年由于Rollo May(1909-1994)的反对,超个人心理学进入美国心理学学会的努力失败了(郭永玉,2002,第222页)。

精神性研究在心理学中的遭遇令人深思。就像意识研究的遭遇一样,在过去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把持下,意识以及认知无一不被荒唐地逐出科学研究的大门。现在同样,虽然人们都相信精神因素及其力量或作用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其主观性特色,尤其是由于它与宗教难分难解的关系,极大地妨碍了心理学有关研究的科学信心。虽然心理学史上不乏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探险者,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还是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不愿蹚此“浑水”。从意识到精神性,这种明知其存在且相信其巨大影响力,但又不能或不愿研究的现象在心理学科中屡见不鲜。心理学研究史中的这种现象在精神性研究上特别明显,这也说明精神性是一个比意识更值得关注的心理学问题。

精神性一词“spirituality”源自拉丁语spiritus,中文有时也翻译为“灵性”。原始含义为“呼吸”,指“内部自我”的活动。到12世纪,精神性有了心理功能之意,主要与“有形的、物质的”相对而言。(David,2003)之后,精神性更多被用于宗教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精神性才开始引起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Simpson和Weiner于1991年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花了10页总结精神性的参考材料,形成了两大相关主题:一个是关注生命质量,赋予生命或肉体以能量。第二,精神性包括生活中的大量非物质特征,认为不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可觉察的身体感觉。(Simpson&Weiner,1991)

精神性有多种定义,通常是与能感知外界世界的躯体感觉相区别。Reed(1992)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倾向,通过赋予个人力量使个人以自我价值不遭到贬损的方式超越自我,是一种对包括个人内在的自我关系、人际间的关系以及超越个人的关系等相近领域的领悟和感识,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个人提供(和他人的)有力量的连接。”(Shelley-Rae&Ma~ha,2009)

MacDonald(2000)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得出关于精神性的以下一些认识:A精神性是多维度的,包含一些复杂的体验、认知、情感、生理、行为、社会等组成部分。B精神性包含这样一些体验:精神、宗教、巅峰、神秘、卓越、神圣。C精神性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精神性的量和质的差异可以通过个人测量加以得知。D:精神和宗教不同,但是包含着虔敬。E精神性包含超常信念、体验和实践。

他编了98道题的精神性表达问卷(Expressions of Spirituality Inventory,ESI),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精神性的五大维度:精神性认知定向、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超常信念、宗教意识(虔敬)、存在主义幸福感。他从测量学的角度得出精神性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经验主义现象学维度与大五人格的开放性相关最大,其次是外倾性;超常信念与开放性存在最显著的相关;宗教意识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与开放性关系最弱;精神性认知定向与怡人性、谨慎性关系最明显,其次是开放性,接着是外倾性;存在主义幸福感与神经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谨慎性、外倾性、怡人性呈显著正相关。

Elkins(2001)从人本主义的取向给出了精神性的以下特征:精神性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人类现象;它的共同核心是现象学的;是人类对敬畏之神圣的反应能力;它以“神秘的能量”为特征,以移情为终极目的。这或许可以作为对难以把握的精神性概念的一个参考。

Thoresen(2002)把精神性理解为能超越时空、物质、能量等物理感觉极限。David(2003)认为,精神性代表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包括信仰超自然现实、区分神圣和世俗、体验内心的和谐状态。Palmer(2003)则认为精神性是一种人类永恒的向往和追求,向往能与比自我更大的某物有所联系。

Boscaglia和Clarke(2005)认为精神性是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一种更高力量和/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感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并体现在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

关于精神性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开始起步。Persinger(1993),Cook(1997)等人的脑刺激实验表明,刺激左右颞叶可以激发强烈的精神体验。Newberg和Alavi(1997)用单光子脑断层成像(sPECT),检查冥想和宗教状态时的脑像,这些研究发现对不同脑区如颞叶、扣带回、顶叶皮质、右侧前额叶的激活可以产生精神体验。激活左右颞叶可以产生精神性体验。通过实验,大多数个体的左侧颞叶可以产生主观幸福感。(Giordano,2006)

三、精神性: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共同对象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肯定人的精神性追求及其对人的影响力量,不仅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且是人区别于万物高于万物的本质之存在证明。如人类的宗教现象,或者个人所有的那些抵抗人生之贫穷困迫、空虚寂寞、衰老绝望等一切苦痛乃至死之恐惧的力量,或能够替换与超越“荣乐止乎其身”层次的积极情绪。这些,都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证明。

在有着的西方,精神性更多地被理解为通过对“上帝”、“神灵”的信仰,接受这些至高无上的力量的指引,去追求理想生活。大量研究证实,宗教式精神性是慢性病和重症病人对抗疾病的重要的主观力量。实际上有少数美国人甚至认为精神信仰是他们生活中的决定因素,在他们应对疾病的过程中,精神信仰甚至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Ironson(2002)的一项关于艾滋病幸存者的纵向研究中,发现有宗教虔敬指引者能存活更长的时间。

在此前提下,我们又必须承认,精神性及其追求所包含的意义因文化传统的不同而迥异。从文化的角度看,关于精神性的理解远不止“神圣”或宗教的一条途径。在西方文化的理解中,由于其传统宗教因素的力量,精神性更多地以超凡入圣的非世俗途径展现。事实上,西方心理学一开始走上实证科学研究的道路,便不得不与宗教切割是可以理解的,由此与宗教心理纠缠在一起的精神性也难免“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命运了。

但是,现代心理学开始摆脱过去的失误,即开始将精神性与宗教进行切割。一方面承认精神性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重大影响。如认为“精神性应该是人格的一部分,即是它的第六个维度,精神性是衡量完整人格所必需的维度之一”。另一方面也认为,宗教固然离不开精神性,但精神性并不等于宗教,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精神性(如)还是世俗的精神性追求,都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变量,就像过去所重视的生物与环境变量一样。

中国文化的传统不是宗教式的,但谁能否认中国人的精神性追求呢?熊十力先生说过:“中国人缺乏,言中国人无宗教思想者,确误。”(熊十力,1996,第16页)事实上,中国文化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即不是从神圣的途径实现其精神性,但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说明,除宗教路径外,还存在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的心理生活。

一方面精神性不是宗教的专利,宗教只是人类精神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宗教可以看做是彻底的社会现象,而精神性通常被理解为个体层面的内在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与精神性的领域就像医学与健康的领域一样。(Thoresen,1998)另一方面精神性又是人的内在本质规定,是人的独特心理潜能。那么,缺乏宗教的文化必然有另外的展现人类精神性潜能的形式与内容,具体如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学者对比了东方的孔子思想、道教、佛教、印度教与西方文化的自我差异后,开启了精神性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推动了精神性研究的本土化进展。(Ho,1995)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宗教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性特点,仅仅站在西方宗教文化的立场评估,恐怕很难让人理解中国人的精神归属。

宗教式神性追求只是精神性的一种表达形式。精神性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呈现,如“Pargament用将神圣浸染到日常的经验、目标、角色以及责任中的能力来界定精神性的构思,打开了探索经验世界的新的道路。”(Pargament,1999)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性特点表现为放弃了宗教式的追寻神圣的途径,致力于在日用伦常中寻找神圣性。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等等,就是这种中国式精神追求的精辟概括。

无论外在还是内在,精神性都是一种超越性的经验。当精神性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心理学的新的研究对象时,中国文化传统的心理学宝藏才真正可能成为一支独立的心理学力量而出现。或者说,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将是中国世俗的精神性心理学体系以主力军的地位加入其中。“通往神圣的道路是多样的,宗教所提供的模式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心理学的术语中,精神性作为一种超越性经验,所包含的内容超出了其宗教界定。我们最终希望能借鉴西方心理学对精神层面的探讨方法,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路径。”(郝敬习,2009)

正如心理学家Emmons所指出:“心理科学正濒临一场精神性革命。为了推进精神性研究,我们需要扎根于世界伟大的智慧传统与当代的实证研究中,构成一个内容广博的模型。”(Emmons,1999)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学术而言,这种宣言或判断都不是言过其实。

从历史而言,在中国传统思想的长河中,构成其主体的儒道释文化就以精神性生活的提倡成为鲜明特色,中国传统思想的第二座高峰、融合儒道释三者为一体的宋明理学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性心理学内容,其重要观点例如“成圣论”。这个观点是宋明理学回答普通人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作出的回答。宋儒周敦颐、程颐等都持“圣人可学论”,即圣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远离俗世的修行而成,而是在后天世俗生活中学习发展而来。理学彻底突破了圣人天生以及宗教修炼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可学的心理发展观,为人的精神性发展铺就了令人鼓舞的世俗之路。理学家不仅提出了这一极具精神性特点的发展目标,而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日常路径,比如通过反省、模仿学习(如学颜回)、格物致知等方法来帮助普通人实现成圣的目标。

从现实而言,如今的中国人正面临着一场不亚于近代中西冲突以来的心理危机,即由于精神性缺失所带来的危机。近代以来对于中国伦理文化的精神性价值的妖魔化导致了传统价值观的断裂,以及随后科学文化、革命文化的强势,加上当代重利文化的冲击,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处于上无片瓦(宗教关怀)下无寸土(传统伦理)的孤立无援的精神困境。中国人会如何选择?或者说会寻找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是挤入别人的屋檐下(即信奉其他文化的宗教)避风避雨呢,还是寻找自己的心灵港湾(回归传统伦理)?抑或还有第三条路?任何理论发展的最大动力必须来自现实的需求。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将是现代心理学“精神性革命”的最大推动力。

从学术而言,传统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在与现代心理学的对接中,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而使得以往外在逻辑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显出隔靴搔痒的效果。近30年前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舍人文主义而取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悖论:一方面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源自完全与西方科学文化异质的伦理文化,另一方面却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模型。中国心理学史当前的研究困境大概与此不无关系吧?杨鑫辉教授也指出:“遗憾的是,现在一些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成果由于未能很好地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大多具有历史的价值,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杨鑫辉,2002,第39页)既然西方心理学本身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框架”,那为什么不能同时借鉴与参照呢?人的心理世界之复杂绝非科学主义模型所能穷尽,尤其是面对缺乏自然科学研究传统或基因的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怎么能仅仅凭科学主义模型一统天下而置人文主义模型于不顾呢?后来,燕国材教授在回顾总结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历程时也坦承这一不足:“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采取科学取向有余,注意人文取向不足。这是一个明显的缺点,必须加以纠正。”(燕国材,2009)

其实,西方心理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分裂并不一定是心理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规律体现。对此国内外的不少学者进行过很多论述与批评,现在这个问题有缓解与进一步解决的趋势。比如社会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就是这种分歧或分裂得以解决的一个尝试(朱滢,2007,第356页)。未来的心理学要想取得公认的科学地位,就必须也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今天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如果还囿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传统分裂不可自拔,就明显地跟不上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脚步,更谈不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科学体系了。

无论哪种文化,反映的都是作为同类的人的心理生活、人性本质,不可能也不应该没有共同的成分、共同的研究内容。过去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追求狭隘的科学主义的范式,排斥着种种人文色彩的心理内容,如意识,如精神性,等等。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未能取得让人满意的理论或体系的突破。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找不到一把双方都承认的尺子,或者说没有共同的计量单位,说是驴头不对马嘴式的比较也不过分。

现在,精神性作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的共同主题,其革命性意义在于最大限度上统一了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曾经格格不入的局面,从宗教意义中分离出来的精神性概念将成为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的最大公约数。可以预见,中西方心理学通过对“精神性”这一共同内容的并肩研究,相互补充,对于最终促进世界范围的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对于精神性的研究,传统上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宗教心理学;二是临床心理学,对日常的、世俗的精神性生活的研究比较缺乏。而中国文化传统几乎无,整体表现为一种世俗的精神性追求,对于精神性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更是先天不足。再加上由于中西方文化在精神性的表现与理解上大不相同,这一方面使得我们在研究对象上的借鉴不易进行,另一方面又更加凸显了中国传统精神心理学思想在理论与应用诸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即对于丰富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性研究从而促进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裨益。

同时,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研究中国古代的精神心理学思想,必须有利于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虽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不仅仅是缺乏传统精神性指导所致,但是,如何运用中国古代精神心理学思想的价值消除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是一个艰巨性与紧迫性共存的重大考验,也是另一个反映中国传统精神性研究重大意义的现实命题。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生 需要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这样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会给有机体带来焦虑、痛苦等情绪,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一旦这些压力过大或是过于持久,就会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到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也健康的人,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受制于学生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长期以来,小学生的部分心理需要被忽视,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目前国内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对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叛逆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喝酒等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表明,小学生中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是相当高的。所以,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就应当从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需要入手。

2 小学生的需要及成因

2.1 心理空间的需要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得到众人的关心与帮助,但更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让小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要从解放学生的空间开始,要从尊重学生开始,要从尊重学生的秘密开始,通过家长、老师等多方面配合,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空间。

2.2 情感的需要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有很多情感需要,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才能使其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小学生都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相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来说,年龄都偏小,所以总需要家长经常用语言鼓励或赞扬,在小孩子生病的时候,能够给予温暖的问候和细心的照顾,但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忽视了对孩子的细微体贴的照顾,就让小孩子产生被冷落的情绪,孩子被冷落后,为了获得他人的爱与关注,就会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厌食、偏食、捣乱、攻击、假无能、恐惧、生病、吮手指、人来疯等。

2.3 老师多给自己表现机会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让同学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可老师总爱把提问的机会全包给优秀的学生,使其他的同学都当了“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不免挫伤了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所以小学生总希望老师关注自己,让自己有更多表现机会,得到成功体验,走向自信。

2.4 归属集体的需要

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活动中得到快乐。尤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如果长时间一个人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而产生抑郁情绪,所以总渴望能有很多的小朋友和自己玩,产生归属集体的需要。

2.5 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小学生在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交往过程中,如果经常受到伤害,如因语音不准而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嘲笑。上课回答老师提问说错了,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身体弱小常受到欺负,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的任何同学交往,不回答老师提问的任何问题,把自己关闭起来,以免受到更多的伤害。孤僻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此。

2.6 好奇心的需要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是好奇、好模仿的。由于受影视节目内容情节、网络视频和图书的影响,有的儿童为了体验冒险的滋味,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来。“把小鸟的羽毛拔下来会怎么样呢”,“把昆虫的眼睛挖掉,它还会飞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和想法都是儿童好奇(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00页)心的表现。

3 满足小学生的需要状况应当注意的问题

了解小学生的需要,然后对孩子的合理的需要尽量给予满足,对于孩子的不合理的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强行禁止,这样不仅有利于调整好小学生的心理,而且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可以得到真正的矫正。

3.1 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学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那些因为没有得到老师关注而羞于见老师的学生,本来积极性就低。若在这个时候老师没能及时地发现或是处理不当,如严加指责等,这些学生就可能和老师对着干,师生关系就此会紧张起来。因此,教师在平时多主动地和孩子交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孩子感到温暖。

3.2 及时地鼓励和肯定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而且要善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中可以挑一些容易回答、解答、操作的问题让学生做,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的决心,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外,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家长也是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选择的表情和亲切、温暖的问候,对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热情、友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孩子感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3.3 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学校的目标应以“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地听课的课堂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教学气氛而把机会包给优秀生,要多照顾后进生。

3.4 不要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体验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得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特长,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或成绩,并享受由此带来的乐趣。

3.5 帮助孩子摆脱过失感

小学生还是孩子,有时候犯了错误或经历了失败,就萎靡不振,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就是好的。

综上所述,满足小学生合理的需要,对不合理的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是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的。全社会和家长应该将各方面的有效方法结合起来,共同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满足学生的五个需求.山西教育,2001.4.

[2] 王连和.针对后进生心理需求改进教学方法的思考.曲靖师专学报,第18卷.

[3] 索文梅.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学前教育研究.2001.3.

[4] 莫源秋.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心理需要.广西幼儿师范学报,2001(1).

第7篇

我今年24岁,正在读研。我学习始终都很努力刻苦,失去了孩童时代的快乐。两年前,我一人独自来到南方比较有名的大学读研,家里亲朋好友都为我自豪,可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的学习虽然很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可是,由于我过于普通的长相和不到1.50米的身高,我很自卑,不善与人交往,没有朋友,我总感觉别人看不起我。

看着学校里情侣,我内心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我不能享受浪漫,而陪伴我的是孤独和寂寞?我更加努力刻苦学习。遇到学习问题,同学们总是能想起我来,我帮助他们,但是遇到有别的事情,谁都不会想起来我来。我不是主动型的人,又习惯独处,所以没有朋友,学校和同学们组织的一切社交活动我都不参加,也没人注意或在意活动是否有我参加。一个人时我很伤感、焦虑,我知道我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调整,否则,即使学业有成,走上社会也可能一事无成。

我多次去看心理医生,曾被诊断情绪极度冷漠抑郁,而且有的咨询师预测我无法可救了,那么我再继续学习还有什么用呢?我曾经想悄悄地死去,可是又实在缺乏勇气,如果就这样无声无息了,我多年的苦学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性取向是同性,我现在是一个同性恋者。但我过去不是,我曾经有几次试图交异性朋友都没成功。初二时,我喜欢班里一个男生,我俩在班里学习都特别好,他长得并不英俊但很可爱。于是我下了好大的决心,写了个纸条,表达了愿意与他交往,互相帮助,做好朋友。可是,从那以后,我俩见面,他像不认识我一样,连一句话都不愿意跟我说。后来从同学中传出说我“一点样都没有,谁能瞧得上她呢?学习好管什么用,三等残废”等等。从此以后,我更加自卑,更不爱说话和交往,很怕遭到别人拒绝。

高中三年级时,我的同桌是女同学,她经常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我都耐心解答,她曾经夸我很聪明,我俩的关系挺融洽,她是唯一与我交往的人。看到男女同学一对一对的不少,经常想没有人看得上我,不如找个女朋友。于是我对同桌的女生很好,从各个方面主动帮助她。慢慢地我真的开始喜欢上了那个女生,并把我的意思告诉了她,很诚恳地承诺帮助她一起考上名牌大学,还送给她精美的礼物――项链表,表的背面装着我的大头相片,我以为她需要我的帮助,所以能接受我,然而我再次被拒绝了。那个女生不但不接受我的礼物,还找老师换了座位离我远远的,这件事让我伤感了很久,直到毕业我们没有再讲过话。

尽管我一次次地受到伤害,可我仍然强烈地希望与人交往,特别迫切想与同往,这时我才感觉到,性的需求和欲望对于个体来讲是多么的强烈和重要。在学校的公共浴室里,我直勾勾地盯着那些胸部丰满、肌肤洁白的同性们。于是我非常愿意主动为那些被我选中的目标女孩搓背,我会有意无意地碰到她们的、和臀部。当我的手触摸她们的肌肤时,我获得了莫大的满足感和。于是我开始不断地出入浴室甚至每天都去洗澡。

看着众多女孩在浴室的画面,我有种难以控制的冲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经常把人看得不好意思,不知所措。而每当在此时,我都想去接触她们的身体,更想搂抱她们,体验肌肤紧密接触的,我想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感觉啊!这种欲望非常强烈,而我又必须克制欲望带来的冲动,否则我会身败名裂。我经常被人投来惊奇、怀疑、愤怒的目光,我痛苦却不能自拔,我还有一个嗜好是很喜欢女孩们的内衣内裤并喜爱看女生们穿衣服……

我想大概我是一个同性恋者。当我这样想时,有说不出来的紧张、恐慌,尽管同性恋在大学校园里有案例,也有人议论,但仍然不被理解。于是我迷惘。

我的父母没有太高的文化,他们自私冷漠,除了金钱他们还能对什么有兴趣呢?从小到大我不曾记得他们有让我感动的地方,我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我不知道幸福的滋味,生活中也没快乐可言。我认为,我的家庭造就了我的性格和身高。外形条件让我自卑,女性都喜欢英俊健壮的男生而谁又能瞧得上我呢?可是我真希望有一个同性朋友与我相亲相爱,我认为那样比交异性朋友更安全、更可靠。但是我知道,异往和同往对于我来讲都是比较难的事。

我想交同性朋友享受性,并没有长久的打算,比如和同性结婚白头偕老,相互满足性需求,友好相处,互不伤害。在同性性别角色中,我不愿意绝对扮演男性或女性,如果有文弱型的女生,我会为她付出,愿意保护她。如果有个性泼辣型的女伴,我会表现得文静柔弱,我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保护。

邓老师,难道我只能独来独往?我这颗备受伤害的心还能抚平吗?

心理分析:

在咨询过程中晶晶表现出极大的自卑。这种自卑不是源于自己的能力,而是自身的相貌、矮小的身材。

解决晶晶的问题,第一步是帮助她建立自信心。

在看同性身体的时候得到很大的满足。在触摸同性的身体和敏感部位的时候甚至可以到达。这充分说明晶晶对丰满女性身体的向往和自己在性方面的青涩。

心理学上认为,通过观看对方身体而获得性满足是幼儿的主要方式;通过接触肌肤获得性满足同样主要是幼儿的方式。

解决晶晶在性方面的低幼儿心理,第二步主要通过认知的方式。

晶晶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同性恋不是变态,也不是病态,而是一种性指向障碍。如果同性恋的当事人不因为自己的性取向感到痛苦,也可以正常面对社会。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

晶晶现在没有因为自己对同性产生而感到痛苦,但她真的是一名同性恋者吗?

曾经长时间在异性中寻找伴侣,曾经对异性也有很强的欲望,但始终以失败告终,于是开始转移向同性。晶晶目前也没有真正和哪位同性或异性发生过。她的性指向的“转移”是一种对现实的回避心理。

晶晶后来的性指向――女性,而女性的性指向――强壮的男性;同时晶晶也渴望是男性保护女性,她也仍渴望得到强壮男性的呵护和保护。时间长了,由于晶晶的忽略或是刻意回避,性指向省略了中间的环节直接指向了同性,也就不足为奇。

爱心提示:

1.对同性有不一定就是同性恋,实际上从心理学讲绝对的异性恋同绝对的同性恋一样稀少。大多数人都同时存在同性与异性的双向,只不过是偏向哪方而已。不必急于给自己的性指向下定义。

2.继续尝试与男性接触,实际上晶晶对男性还是有欲望的,只不过被强行压入潜意识,不愿意面对罢了。

第8篇

关键词:服装模特;表演感觉;感觉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在服装模特表演教学、排练和演出中,经常会说到“感觉”这个约定俗成的术语,并把“表演感觉”的优劣作为品评模特表演水平高低的标准,且是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那么这个感觉指的是什么呢?怎样才能使模特有效地获得良好的表演感觉美呢?服装模特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表演感觉美呢?

一、什么是服装模特的表演感觉呢?

心理学指出:“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冰是凉的、热水杯是热的、百合花是香的、红辣椒是辣的、理查德曼弹奏的钢琴曲很好听、蚊子咬人很痒等等,作出主观上的反映,这就是心理学中感觉的意思。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在感觉。感觉按照它的性质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痛觉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这种感觉不单纯是感觉器官的机能,而是整个分析器,特别是脑的机能。但光有分析器也不能产生感觉,还有赖于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这就是外部感觉。

因此,我们通常所言的感觉显然不是心理学的意义。而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叫知觉。知觉在心理学中即“是分析器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所进行的直接反应,是脑形成整体映象的认识过程。”“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它的反映结果,叫做知觉映象。人类之所以有知觉很主要是因为有经验系统的参与。这就是内部感觉,它们包括内部的生理感觉、心理感觉、微妙的情绪感觉和情感感觉。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感觉的艺术”和“艺术感觉”等等,其实指的恰恰是心理学中的“感知”,也即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这是取哲学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概念含义。也就是包括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家、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科学家研究分析思考的结果,是思想;而表演艺术家研究分析思考的结果就是感觉。那么对于服装模特的表演感觉来说,就是模特对服装表达的主题、风格、款式、颜色和创作情境等的分析思考,所得出的结果就是表演感觉。服装模特在表演中的感觉,是模特在生活的基础上,根据服装作品的要求,经过艺术想象虚构的“物质世界”、“情境世界”作用于模特的一定感官所引起。如对江河湖海、草木山川等大自然的视觉,是模特心中想象虚构的江河湖海、草木山川等大自然的具体形象的刺激所引起;对情境、意境的感觉,是模特想象虚构中的情境、意境的刺激所引起;模特间的相互交流,虽然有人的实体,但同样需要经过模特的想象创造活动,才能产生人物间的真实感、信念感。

心理学指出,生活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知觉在选择对象中、只是对被选择的部份给予突出和强调,而其余的部份不是感觉,而是淡化和模糊了的。人的这种感知的特点,恰恰造成了一切事物的清晰方面与模糊方面,清晰的方面可以使大家相通,而模糊的方面只能依赖感觉,因此任何感知都不可能摆脱模糊的方面,这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艺术的未知数。人的魅力和韵味、就在这模糊之中,它需要人去玩味、去发现、去感知,于是大家都揣摩着作者,又比较着角色,从中发现最深邃的寓意这是一种艺术享受,因此也最具高层次的审美。人们对于服装模特表达的感觉的感受,同样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未知数,从而产生了美感。

二、那么,怎样才能使模特有效地获得良好的表演感觉美呢?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生活中的人们无需任何技术,便会有感而发地产生各种不同的、真实自然的感觉,而模特在表演中,那美妙的表演感觉,却需要具有相应的心理、形体素质、技能。模特一旦具备了这些心理、形体素质与技能,那神秘莫测、妙不可言的表演感觉,便会成为可被感知、可被驾驭、可被传授的艺术技能了。

一个服装模特要形成良好的表演感觉美,应该具有哪些心理、形体素质、技能是长时期观察、研究的问题。在服装表演教学实践中,深感服装表演感觉美问题,涉及表演艺术的诸多方面,我们借鉴了戏剧表演艺术与电影电视表演艺术演员素质方面内容。

服装模特应具有真实感和信念感,要相信舞台上虚构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并能自如地在其中行动等,否则就不能产生表演感觉;具有把握潜在中心节奏的能力,舞台上的节奏,有时是音乐节奏,还有就是表演过程中潜在的节奏,只有这些节奏都把握好,才能流畅连续的表演,也才能谈得上有表演感觉;具有观察能力,生活中的细节是情境表演的重要内容和看点,能够观察生活,通过情绪记忆进行创作,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这样才会具有表演感觉;在舞台上表演时应具有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不会因为表演的场面大或者观众嘉宾的级别高低等等影响到表演情绪,从而影响表演感觉的显露。

服装模特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体验能力,如果服装模特缺乏丰富的想象,不能在心中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世界”、“情境世界”,就不能产生活生生的内心视象和情感体验,也就谈不到对“形象世界”、“情境世界”的感觉,就会对服装作品所赋予的情境、主题意境无动于衷,就不能产生相应的表演感觉。

服装模特应具有感受力与控制力,感受力即感受刺激的能力。它既反映在模特的生活中,也体现在舞台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既然服装表演感觉是模特创造虚构的形象世界、情境世界作用于模特的身心各感官所引起,那么模特的身心各感官对于虚构的形象世界、情境世界有无强烈的感受力,便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优秀的服装模特在强烈的感受中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感受,因而产生强烈的舞台情感。这强烈的舞台情感正是获得良好服装表演感觉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服装模特还应具有敏捷的服装表演创作思路。服装表演创作的思路,反映出模特儿艺术思维的能力。模特具有敏捷的表演创作思路,才能对作品潜在而丰富的意味和美感,进行审美发现和审美体现,才能在理解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总体构思及编导规定情境角色形象构思的基础上,诞生角色的“心象”。有鲜明的“心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产生服装表演艺术的形象美。三、服装模特都应具有哪些不同的表演感觉美呢?

在模特表演创作中,有感觉和没感觉是判断表演优劣、深浅的重要标志。服装模特的表演感觉有无数种,服装表演中模特经常运用的表演感觉大约有十几种,各种表演感觉中有交叉内容,只是不同表演感觉中某一方面的特点更鲜明一些而已,仅对其中的几种假以阐释:

(一)活泼快乐的感觉

活泼是指人富有生气和活力;灵活,不呆板;生动自然;气氛活跃热烈。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健康、安全、爱情等。快乐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笑。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于是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一般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也就是没有不好或痛苦的事情存在,觉得个人及周围的世界都挺满意。

活泼快乐的感觉表现的是年轻人的情绪感觉,多用于表现年轻人的服装,如休闲类服装中的运动装、活力装和泳装等。表演时要求步伐可拉大、身体重心靠上、轻盈,也可用跑跳步、舞蹈步;表情生动自然,眼形开度大些;造型可以夸张,身体幅度变化大。

(二)干练的感觉

干练一词的意思是精明、熟练胜任;有才能又有经验。

此表演感觉多用于职业装的展示,表现职业人工作时的感觉。表演时步伐可以拉大,重心在正常位置,表演时要有棱角、干脆,表现在转头上和手拿配饰的表现上。表情可以是冷面,也可以是柔和的面容,眼神是坚定的,眼形开度适中。造型可以从一到八位正常表现,手位也是一到八位,连接时表现得干脆、利落。

(三)高贵优雅的感觉

“高贵”的概述:用于描述人时,是指人的心灵境界,可以指人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例如,高贵品质;用于物描述时,是指高雅不俗、珍贵的意思,可以指物极为贵重的,例如,服饰高贵。还指地位特殊、生活享受优越的人,如:高贵人物。

“优雅”指物时表示优美雅致,如:优雅动听,环境优雅;指人时优美高雅,如:姿态优雅,举止优雅等。

高贵优雅表演感觉多用于礼服的展示,表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穿着礼服时的感觉。表演时步伐可适中,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慢,下颚稍稍抬起,表情含蓄,可以露牙齿、也可以眠嘴微笑,眼神可以是悠远的,眼形开度稍小。造型多用一到三位,或者是六到八位。手位三、四位用得较多。

(四)大方自然的感觉

“大方”在古时认为天圆地方,故以“大方”指大地,如:履大方;可以做大道理讲,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亦可以指见识广博的学者专家,如:贻笑大方。还可以当气量大讲,对财物等不计较,如:出手大方。在言谈举止方面表示举止自然,不拘谨,不做作,如:落落大方。在时尚服饰方面指式样颜色不俗气、土气,如:款式大方。“自然”表示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如:他的动作很自然。“复得返自然”是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

大方自然的表演感觉是男模特在T台上表现任何服装的感觉。表演时步伐可以大,也可以小,重心位置正常;表情自然,面色柔和,眼形开度适中;造型可以用任何位置,手位可以根据服装调整。此感觉也是女模特表现休闲装和泳装的感觉,表演时的要求与男模特相同。

(五)成熟稳健的感觉

“成熟”表示人或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坡突围》)

“稳健”表示平稳有力,如:步伐稳健;还可表示稳重,不轻浮,如:处事稳健,稳健的性格。

成熟稳健表演感觉主要用于男士表现职业装的感觉,给人以信赖感。表演时步伐可以拉大,重心稍向下,略微感觉身体稍重,可以稍稍晃动,是由于重而引起的自然晃动,是由每一个步伐迈出后重心的移动自然表现出来的;表情眼神是自信坚定的,面容可以是稍带自信的微笑。造型一到八位都可以用,手位在五位以下可以使用。

(六)虔诚的感觉

虔诚中的虔表示恭敬。虔诚表演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如:虔诚的信徒;虔诚一词的阿拉伯语是“EKHLAS”,有纯洁、清除的之意。著名《古兰经》注疏家塔巴勒斯说,“EKHLAS”(虔诚)的意思是清除所有污垢,虔诚者就是没有任何道德和精神污垢的人。

此表演感觉多用于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所表现服装的感觉。表演时步伐要小而稳,身体重心没有上下的起伏,双手合十在五位或一位摆动,但是摆度不大。表情面容要柔和,眼神悠远,眼形开度适中;造型多用于四、五位,两脚距离用C位(两脚位置小于半脚长的位置)。

(七)懒散的感觉

懒散表示懒惰散漫,有时亦指不热心于世事;还可以引申为对什么都不认真,不放在心上。还表示嬾散、怠惰散漫等。

此表演感觉多用于人们休闲时所穿服装的松散慵懒的感觉。表演时重心在下面,步伐适中,行步表现时重心可在左右两条腿上移动,手臂摆动较小;表情可以是自然惬意的,眼形开度适中,也可以是没有表情的表情,眼形开度稍小;造型时脚在四、五位时用的较多,三块体积折叠较大,二横一竖也有角度变化。

(八)冷艳的感觉

冷艳指耐寒而艳丽的花或人物冷傲而美艳。

此表演感觉多用于礼服当中的晚宴装。表演时步伐可大,表现出一种气势,重心适中,手臂摆动可大可小,也常用三位或四位手,头部下颚稍稍抬起;表情面容稍艳,两唇打开自然放松,眼神性感,眼形开度稍小。造型定位多用于一位到三位,六位到八位,手位在二位到八位之间变化。

(九)冷傲的感觉

冷傲表示冷淡孤傲或自傲。就是对人很冷淡,一点都不热情,就是爱看不看,或爱理不理的态度。很冰冷。然后很骄傲,一般就是看不起人,不愿意跟没文化没水平的人说话,喜欢独处。

此表演感觉男女模特皆可用于礼服展示。女模特是对礼服当中的一种大摆礼服的展示,或者是创意类服装中的概念类服装展示。表演时步伐可大,表现出一种大气,重心适中,手手臂摆动大,下颚稍稍抬起;表情面容稍冷,眼神下看,带有傲气,眼形开度稍小;造型姿态可以采用大气的定位,如,四位、五位等等。

(十)颓废的感觉

颓废表示意志消沉,精神委靡,颓毁荒废;富贵而欲,视作颓废,不思进取,也是颓废,学而不进,更是颓废。失去了理想,他从此便一天天颓废下去。

有人认为颓废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个性,真正颓废之人才是真正有个性之人。至于对与错却是无从去深究的。

此表演感觉多用于概念类嬉皮士服装展示。表演时,步伐适中,重心稍低,没有上下起伏,重心在身体左右两侧稍有晃动变化,手臂随着身体摆动,感觉上意志消沉迷茫;表情是两唇自然张开,眼神是消沉的、迷茫的,眼形开度较小,造型姿态是一位到五位,手位是一到三位。

第9篇

【关键词】 老干部;疗养;心理治疗;心理保健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现代医疗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疗养员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患各类心理疾病的人数也显著增加,因此疗养院不仅要帮助疗养员促进生理健康的恢复,而且要积极应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疗养因子,使其在疗养员心理健康的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军队老干部往往面临离退休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的巨大改变,加之多种慢性疾病的困扰,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作为疗养院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关于心理保健和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尽早对有心理不适应的疗养员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帮助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达到生理、心理的全面康复。

1老干部常见的心理变化

有调查显示,老干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1焦虑老干部年老体弱,社会适应能力下降,遇到不如意之事感到无能为力,情绪消沉、忧郁。如果得不到子女和周围人的理解、体谅和鼓励,更会加重症状,出现焦虑不安、心情压抑、急躁易怒、嫉妒别人等[3]。由于得不到及时防治,约1/3的老年人因此发生了心脑血管病和其他老年病。1.2多疑有些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如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表现在对一些生活小事斤斤计较,甚至情绪低落,态度消沉,猜疑心重。长期以来,这些不良因素产生的心理冲突和矛盾对心身健康极为不利,会加速身体的衰老,导致心理疾病的过早发生。

1.3孤独很多老干部疗养员是一个人来疗养院,远离家人。其中一些疗养员已经丧偶,子女工作繁忙,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在外地疗养期间这种孤独感会更加强烈。表现在老干部对医务工作者不熟悉,不愿交流,甚至不配合相关治疗,对周围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喜欢独处等等。这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来,都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冲突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

1.4抑郁有调查显示,军队离退休干部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65岁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以下离退休干部[4]。对于年龄愈高、丧偶、身边无子女或独居、肿瘤术后或有残疾的老干部要加强预防,他们可能是老年抑郁症的好发人群[5]。据有关文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7左右,76.8%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前有一定的精神诱因。

1.5好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在职时大多是领导干部,职务高、级别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人生阅历丰富,所以自尊心理明显,高层次的需求比较多。尤其是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更为明显,表现为不服老,担心被冷落嫌弃,猜疑多虑,对是否得到尊重特别在意[6]。

2疗养期间心理保健措施

心理因素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乐观的情绪和豁达的性格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在疗养期间,采取正确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对离退休老干部纠正心理失衡状态,使其保持乐观的、健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2.1尊重老干部,消除陌生感疗养前3 d是疗养员入院焦虑的好发期,此期间,护士和工作人员应多给疗养员人文关怀。入院时,护士要热情接待,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们。值班护士主动迎接疗养员,营造温馨良好的生活氛围,使老干部感受到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和温情,让他们感觉如同到家一样,从而使之尽快消除陌生感,促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此外还应告知疗养员疗养期间的日程安排,并向疗养员说明入院检查治疗的程序及配合要点。让疗养员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具有安全感和自我控制感,减少诱发焦虑症的因素。

2.2加强了解和沟通老年干部疗养员大多有慢性病、老年病,对自身疾病常有恐惧感。医护人员平时应经常到疗养房间巡诊,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注意察言观色,与之谈心交往,了解其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避免精神刺激,回避死亡、抢救等话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惧,从而消除老干部疗养员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关注其身体状况,及时解决老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另外坚持个体化原则,针对其所患疾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给予正确的生活指导,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使他们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长寿的目的。

2.3安排舒适的生活在生活上给予体贴、周到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疗养员的自信心,改善心肺功能,削减和抵制产生消极情绪的大脑兴奋灶,使人精神和躯体放松,同时便于疗养员结交新朋友,获得新的信息,增加感情交流的场所,充实活动空间。这样,在提高了躯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老年疗养员外出要集体组织,清点人数。冬要防寒,夏要防暑,派医护人员随同,备一般用品及急救用品,以防止发生意外。

2.4引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老干部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康复活动,及时宣传老年期科学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的知识,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上的失衡,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空虚,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充分享受晚年的幸福,以利心身健康[7]。在疗养期间医护人员应经常组织老干部参加各种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娱活动,以愉悦情绪、陶冶性格,可根据个人爱好,组织书法、绘画、垂钓等活动以活跃疗养生活。

3应用心理治疗方法

老干部疗养期间,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对于产生的心理疾病需要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使疗养员得到整体疗养,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3.1心理干预医护人员通过解释、启发、疏导、安慰来帮助疗养员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改善心境,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通过改善各系统的功能调节心理平衡。有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及进行个人咨询等方式,使疗养员正确评价自己,协调好各种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角色变更,从而面对新的生活,所以心理干预是改善军队离退休干部心身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8]。

3.2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仪器,把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信息,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显示出来,使病人能有意识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内脏器官功能反应,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患神经症和心身疾病(高血压病、偏头痛、心律不齐等)的疗养员均可用此种方法辅助治疗,并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3.3景观疗法景观是一种良好的疗养因子,选择恰当的景观地点,既可达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同时又具娱乐性,通过景观治疗,使疗养员消除疲劳,调整心态,振奋精神,是一种综合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有效方法[9]。美丽的景观,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灶发生转移,能够消除疗养员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稳定情绪,增强体质,增加食欲,改善睡眠[10]。对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疗养员起到调理、疏导作用。

3.4矿泉浴疗法利用医用矿泉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叫矿泉浴疗法。充分利用临潼的丰富矿泉,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皮肤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感受器,冷或热刺激后,由向心神经传到中枢引起各系统的反应,温热刺激可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加强,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发挥镇静作用[11]。故温水浴和不感温浴可降低兴奋性,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缓解紧张的情绪,调节心理平衡和促进健康。

4加强辅治疗方法的应用

心理疾病需要配合相应的辅治疗,使治疗效果提升,并达到促进心理疾病早期康复的目的。

4.1应用物理疗法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等)进行良性刺激,促进大脑的整合作用,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抑制神经兴奋性,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使焦虑、烦躁、失眠、头痛等症状得以改善或消除,如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色光疗法、高压静电疗法、空气离子疗法等,可促进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4.2中药调理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人体的阴阳平衡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中药既可对身体进行调理也可对心理进行矫正。中医将人的负面情绪聚合分成两大类:阴性和阳性。阴性负面情绪聚合主要表现为悲哀、抑郁、恐惧、消沉、畏缩等,主要采用阳性的药物治疗,根据辨证可以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阳性负面情绪聚合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痛苦、愤怒、暴躁等,在食物上多吃阴性的食物,比如苦、酸、甜味的食品,也可多吃富于汁类的水果和蔬菜等,中药根据辨证可以采用龙胆泻肝丸、一贯煎等。

5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心理学学习

5.1注重医德医风培养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技术、周到热情的服务和一丝不苟的医疗作风来赢得老干部的信任,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5.2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充分利用医疗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选送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培养心理医生,开设心理咨询室,为老干部提供合适的表达场所和倾听对象。

5.3掌握交流技巧美好的语言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我们应掌握与老干部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交谈时应寻找对方乐于接受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拉家常,增进工休之间的了解,并耐心听取老干部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在疗养期间遇到的生活困难,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阶段的疗养员要学会倾听、揣测他们的心理,注意言语适度、吐字清晰并留心观察对方的反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5.4加强关怀,善用心理疏导要注意心理状态的观察,善于从老干部的言语行为中发现其内心活动和疾病变化迹象,及时解除心理上的障碍。对害怕孤独、自尊心强的老干部,要做到嘴勤、腿勤、多问候、多巡视,增加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对非原则的问题要尊重和尽量谦让老干部,谅解他们的言行,多加语言的劝慰,不要冷言激惹。始终保持微笑及热情相助的态度。

5.5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知识面医护人员在“说”、“教”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保健技能,如太极拳、关节操、老年健身操等,懂得指导疗养员如何配合和实践。来院疗养的老干部都是为部队作出贡献的功臣,自身素质高,对健康保健知识掌握较多且需求高,所以要求疗养院工作人员要打牢专业基础理论、技能的同时,还要多学习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时事政治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便有助于与疗养员进行良好沟通,建立信任和睦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进行。

随着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和老年疗养员的日益增多,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调节心理平衡与稳定,做好心理保健和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心理保健疗养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十分繁多,如何更好地完善疗养内容,将心理保健疗养贯穿于疗养工作中,全方位地提高老干部的整体疗养质量和效果,无疑是疗养院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卫兴,欧阳定保.关注健康做好疗养卫生保健工作[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197-198.

[2]徐青华.军队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杂志,2007,25(1):46-47.

[3]李新颖,孙洁.老干部疗养员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134-135.

[4]田径,廖忠友.军队离退休干部抑郁情绪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3):189-190.

[5]吴以武.军队老干部抑郁问题初探[J].中国疗养医学,2002,11(4):50-51.

[6]叶凤萍,宋杭梅.军队离退休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35.

[7]史启旺.实施心理治疗做好老年保健工作[J].保健医学杂志,2006,8(2):112.

[8]刘海莹,吕欣,白丽梅,等.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心身健康作用的对照研究[J].护理杂志,

2001,18(2):10-11.

[9]李亚红,李亚男,郑阁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疗养中的景观治疗作用及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3):136-137.

[10]吴成金,田艳.浅析开展老年人心理疗养的做法和体 会[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