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28
导语:在劳动力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建议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直牵动着国家的政策,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从根本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解决,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行,这和实现社会正义,公平也是相一致的。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农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的主要方式。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而机器又要比人方便的多,这样就在农村形成了劳动力剩余。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进行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长,但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发展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2.促进城市建设和繁荣的重要力量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们开始在乡镇企业就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说,农民工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在中国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盈余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大量的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我们必须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的进行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
1.城市和农村仍然存在就业体制上的障碍
户籍制度一直是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农民和商业城市的工人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也不能平等就业,也得不到同等待遇。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已开始淡去,但至今仍没有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2.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低
农村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盲的有,小学文化的有,初中文化的有,半数以上的几乎没有任何的教育,或者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这种情况造成了人员素质的低下。由于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长期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城市工人不想干的厚,重,脏,累的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农村的回流现象较为严重。
3.农民工工资水平低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有所增长,但是在物价增长的同时,这些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比例计算下来,工资还是没有增长。
4.工人权利难以保障。目前,一些行业依然较为严峻是农民工工资的拖欠。尤其是到中国的农历新年,农民工聚在一起,去到主管部门去讨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农民工劳动合同的比例很低。签署劳动合同,按照基本劳动权利,保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有半数以上的农民工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民工一般都不会参加社保,即使参加了,整体的水平还是比较低。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参与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1.深化结构改革,逐步消除体制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和农村户籍制度,是对农民工不公平待遇的根源。目前,一些小城镇的户籍制度已经放开,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纷纷推出了新的户籍制度,但户籍作为一个整体的改革仍然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逐步实行户籍放开的政策,保护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平等地位,为城镇居民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生活条件。
(2)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对现行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对体制和政治上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农民工参与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保障农民工劳动力转移。
2.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就业服务体系,从内到外,公开竞争,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方面的作用和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制度化。切实维护劳好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在企业实现平等的就业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1)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地区的长期就业机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乡镇企业和区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因此,要鼓励区域流动的农民进入大中等城市就业的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继续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努力扩大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中国人口众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城市规模过大,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就业,教育,法律和秩序,交通,环境等。此外,由于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能够吸引农民到城市定居,是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促进农民有序转移到城镇,要坚持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鼓励返乡农民工自己创业。农民返乡自己创业,在成功创业以后,企业又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就可以改善农村的就业环境,缓解农村就业方面的压力。
(4)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人员始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知识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样可以适应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速度,为了适应农村广大劳动力的转移的需要,应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以及以技能为主导的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劳动关系;重要意义
一、前言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科学,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突出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经济增速较快,经济增长与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要想在新形势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依托劳动关系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内涵,做好劳动经济学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在增速和内容上都能满足实际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应认真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劳动经济学概述
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和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对于我国而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联系,劳动力再生产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读劳动力再生产行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保证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动力,只有把握劳动力利用原则,实现对劳动力的综合利用,并重视劳动力再生产,才能够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应包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这两方面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再生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概念。为此,我们应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应积极扩大劳动力再生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才能提高劳动力供给,进而满足社会劳动力需求。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相适应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就会快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会造成劳动力浪费,劳动力供不应求,会制约经济发展。所以,劳动力供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从劳动力资源入手,优化劳动力结构,保持劳动力供给在短期及长期都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目前劳动就业已经纳入了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保增长促就业。劳动就业是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劳动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劳动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整体经济增速也比较高。在劳动就业中,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是劳动就业率的具体体现。在对劳动就业进行研究中,我们还要正确分析就业与工资的发展关系,并做好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满足劳动就业需要。所以,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应认识到劳动就业的概念。(4)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的宏观管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劳动力的宏观管理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证。此外,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需要建立专门的劳务市场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劳务市场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目前劳动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中,建立适合劳动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从这一点来看,劳动力的宏观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劳动经济学以其专业的学术特征,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重要性,解释了劳动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考虑到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劳动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支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2)劳动经济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向,找准经济增长点,并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劳动经济学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使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对劳动力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劳动经济学不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正确利用。(3)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理论较多,涵盖了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劳动经济学由于对劳动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这一点来看,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劳动经济学的作用,以及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明确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正确利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为此,我们应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到个人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准确概括,加深了对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为此,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将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生产活动的认识从普通理论层面上升到了经济学层面,对经济活动实现了准确概括。所以,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的作用。(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看待,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劳动经济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对劳动经济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结论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
[2] 熊新发,陈玉杰.劳动科学研究的特征分析——基于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争论的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11(06).
[3] 王露萱.论劳动关系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28).
[4] 闫威,陈长怀,韩美清.劳动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J].商业研究,2010(03).
一、我镇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据对全镇9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进行统计,截止20__年8月底,全镇外出打工人总人数为2.06万人,其中省外1.55人,省内0.51万人;打工人群男性人数占61%;女性人数占39%;年龄18岁——30岁的之间的占打工总人数51 %,30——45岁的40%,45——60岁占6%,其它占3%;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人数占3%,,小学文化水平人占35%,初中文化水平占42%,高中文化程度占1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从收入来看,平均每人每年收入6000多元。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输出规模看,增速较快。据统计,20__年全镇外出打工人数为1.8万人,20__年达到2.06万人,增长速度较快。
(二)从趋向分布看,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居多,特别是宁波、上海、广东几大城市居多,约点外出总人数的60%。而且这些集中分布的情况大都与“亲缘、地缘、情缘”有关,75%以上的都是“亲靠亲”介绍去的,劳动等中介组织介绍的较少。
(三)从就业工种看,从业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且多为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从事管理和一定技术含量工作的人员较少,不足打工人员总数的5%。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生产工人约1.52万人,占打工人员总数的69.8%以上。
(四)从经济效益看,20__年,全镇外出打工人员人均6934元,比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元高出5739元。
(五)从学历与待遇比例上看,学历高、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待遇相对较高,体力劳动者工资较低。
(六)从时间上看,呈现间隔性、短期性、不稳定性。闲时输出劳动力,忙时带回生产力。
(七)从在家在外人员结构上看,在外的多为青壮年男女,在家的多为“386199”(“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部队。
(八)从就业观念上看,观念不新,创新意识不强,多从事一些传统的技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不难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在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我镇总人口4.1万人,其中95%以上是农村人口;全镇农村劳动力22711人,占全镇农村总人口的55.4%。截止20__年8月底,劳务输出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0.3%,尚有近1万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同时,乡镇企业发展不快、工业企业不没有新的突破,农村城镇化速度缓慢,城市对民工的种种限制等,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出了挑战。
2、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乡镇虽然成立了人才站、劳动就业指导中心等组织,但多数未能正常开展工作。存在着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无经费的问题。总体上看,在外虽设立了劳动信息站、外出务工人员联谊站等,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
3、农民技能培训力量薄弱,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在全镇2.2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 人。由于本身的素质比较低,造成就业上的低层次化。有95%的外出打工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体力劳动。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但从当前情况看,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普遍重视不够,特别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务工技能培训。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训机构大多资金缺乏,培训设施、培训手段落后,加之农民对接受有偿培训热情不高,严重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4、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和扶持力度不够。村级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从一定程序上折射出县、乡有些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和指导,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调节,缺乏统一组织协调,缺乏必要的扶持手段。对劳动力转移工作宣传不够,在帮助农民消除思想障碍、增强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5、“留守”家庭子女教育、家庭治安存在问题。许多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家庭中留下是教育阶段的孩子,体迈多病的父母。孩子缺少父母关家、指导,学校缺乏与家庭的经常性联系、沟通,使得一些孩子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上网吧或到其他地方玩,形成一些不良习气,耽误了学习,影响了健康成长。对于家庭,因青壮年大都在外,家中缺少“主心骨”,社会治安存在有许多不安定因素,个别地方时有偷盗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隐患。
三、思路与对策
(一)进一步增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乡镇实际的现实选择。乡镇农业人口多,人均占有生产资料少,单纯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十分有限。只有减少农民,实现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才能富裕农民。同时还要看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
问题。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用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战略范畴,像抓农业结构调整一样,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量化考核,搞好检查督促,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分工负责。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县涉农部门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负责,把各自职责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切实改变“多头管,无人管”的局面。乡镇事务站、农业综合服务站、农经站等涉农部门要尽快配齐配强人员,各村设立劳务信息员,形成上下贯通的劳动力管理服务体系。在劳务输出集中的地方,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以县为单位设立办事处,派驻专人负责搞好协调和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以公共就业服务为主体,社会中介就业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劳务输出的格局。同时,加大对现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规范或取缔不合理的中介组织。三是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底子。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情况进行一次详细地普查,将劳动力按年龄、学历、技能水平、性别等分梯次输入微机,建立信息资源库,实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的动态控制,为搞好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三) 进一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一是要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后生活保障。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的规模经营,促使有转移意愿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切实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务工者户籍管理、子女上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给予方便。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和实施劳动力开发就业计划,创建符合用工市场需求的劳务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输出渠道;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及时为务工人员办理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险;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确保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创造宽松的就地转移和返乡创业环境。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特别鼓励他们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饮食、运输、家政服务等吸纳劳动力多的产业。要把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目标。四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劳务经济的意义、劳动力转移的供求信息和劳务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培训 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14-0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持续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客观存在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性因素有外在的因素:如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的土体制度,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等等因素;同时也有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如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等。这些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往往只能从事那些以体力型为主的工作,而那些需要专业技术和技能专长的职业则很少有人能够胜任。这就造成了转移过程中高数量下的低质量。
一、人力资本理论内容及其在本文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提出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该理论主要观点有:(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3)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实则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培训,这一培训过程实际上正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开发和投资,我省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按照人力资本理论,这种投资的效益要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由此就可以得出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迫切性。该理论对于解决如何通过培训的开展使劳动力本身的资本价值提升,进而提升竞争力,最后促进转移的总体思路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二、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培训现状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中部。全省共有620个乡镇,9321个行政村,399.08万个农户。2012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750.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数1476.96万人,占总人口数53.70%,乡村人口数为1273.44万人,占总人口数46.30%。
近年来,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数不断增多。2012年全省一共转移劳动力378万人。在转移人数增多,就业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我省职业培训质量和培训人数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劳动者素质培训86万人,培训失业人员11.65万人。
三、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基础的劳动力培训分析
增强劳动力转移意愿。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的种类在农民是否外出就业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德文、蔡防、张国庆(2008)的研究表明,针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培训不论时间长短,都能显著地提高他们的再流动概率。并且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转移意愿要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而在文化程度已经不变的情况下,职业教育中的短期培训和正规培训对农村劳动力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可以认为劳动力培训在促进非农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给予职业准入资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对于每一个转移劳动者个体来说,是一次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但我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不高,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就业工作,又和传统农业有着极大的不同,明显专业程度要高,职业门类和层次复杂,需要专业知识支撑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所以需要接受职业培训,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规范,以及必要的安全知识,等等。在培训合格后取得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鉴定书,可以使转移劳动力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工程度的技术工人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当地企业的发展。我省也面临着这种用工不足的情况,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数量太少,从而降低了外出就业劳动力的竞争力。从调查数据还可以看出,熟练工在求职中非常受企业欢迎,所以对于我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而言,应加大培训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性,使得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技术,实现就业从体力型就业转变为技能型就业为主。
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接受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参加培训的学员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职业资格证书,更加开阔了眼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开始逐渐发生改变,个体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为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居民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劳动力转移者的素质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应当改变已有的落后的培训模式和滞后的培训手段,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增加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进一步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好,推动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一、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据调查,现共有失地农民21511人(含涉及西区应农转非人口9989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4.4,其中失地农村劳动力12723人,通过划地建房出租房屋获取稳定收入人员2998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的23,通过务工、经商等实现就业6564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的52,两项合计为75;未就业3161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的25。从就业分布看,有21.9的农民向第二产业转移,72.8转向第三产业,两项合计占农民就业人数的94.9。从收入状况看,年均收入在4000—8000元的达到55,部分已达到8000—120__元。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大力培育市场促转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聚集优势,打造特色专业市场,先后培育了福隆石材市场、蔬菜交易中心等5个专业市场和犀池饮食文化一条街、玉龙综合市场、两河村成都外语学校市场等10个农民安置区市场,以市场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城乡劳动力5000余人。
(二)主动服务企业促转移。加强与西区企业和镇内企事业用工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掌握用工信息,做好劳动力输送工作。仅20__年,就先后为成都市车管所、成都市儿童福利院、银河磁体公司等单位组织用工面试17次,岗前培训劳动力__2人(次),转移530人。
(三)挖掘公益岗位促转移。为解决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从镇环卫所、市政所,城监队,社区服务中心等镇属单位挖掘就业岗位,优先解决了岷江小区失地农民34人。同时配合车管所周边环境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从岷江小区住户中招聘城管员52名,重点解决“4050”人员,既帮助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又为城市管理充实了力量。
(四)切实服务农民促转移。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为失地农民开展免费培训,与县友爱职高、县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今年1—6月,已举办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班8期,培训1100人。开展全镇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对每个失地农民进行建卡登记,加快村微机工作室建设,建立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网,实现县、镇、村劳动力资源和用工信息联网运行,资源共享,为每位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一次以上的就业机会。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全镇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还不够,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之长期的开发征地,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增加了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度。
(二)就业观念落后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我镇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中,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不适应现实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一边是政府的积极推进,甚至不惜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开展失地农民免费培训和推介就业工作,另一边失地农民并不积极参与甚至不配合,他们既希望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又对政府推介的工作挑三捡四,在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甚至工作地点远近等问题上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高不成低不就,加大了推介工作的难度。失地农民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现状的反差成为当前我镇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制约因素,转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念的任务十分迫切。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就业技能。这是当前农民再就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据调查显示,__征地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7,两项合计为92。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又无技术和就业门路,失地农民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失地农民自主就业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受资金、项目、创业技能、市场风险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一些失地农民虽然也想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但不敢轻易行动,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政策扶持。
四、对策建议
(一)在城乡一体发展中促进就业。失地农民就业难,其根本原因是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化相对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镇优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就业岗位,加快失地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失地农民的充分就业。一是以兴程元汽配汽贸市场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汽贸、汽配、汽车养护等特色产业,尽快形成车管所周边经济圈。二是大力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利用房地产业发展聚集的人气和商机,加快发展商贸、餐饮、物业、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务业。三是大力发展校园经济,着力打造西南交大、西华 大学校园经济圈,发展和规范川外成都分院、纺专、南洋学校等校园商业街,促进校园周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扩大农民就业和铺面增收创造良好条件。四是大力打造岷江小区商业街,为农民创业、就业开辟新渠道。加快城区商业街,特别是拆迁农民安置区市场的改造和上档升级工作,规范市场管理,促进经济持续繁荣,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适合就业的岗位。
(二)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就业观念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和现实性,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失地农民就业观念培训力度,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形成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同时应建立失地农民推介就业制度,建议对推介2次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就业的,政府不再承担推介责任,给心存依赖又缺乏努力的部分失业农民增加压力,促使转变就业观念,学习就业技能,从而提高政府推介就业工作的效率和实效。二是广泛联系用工单位,加大订单式就业培训力度,这是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办法,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针对农村妇女和“4050”等特殊群体就业难的实际,开展适合他们的专项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的适应力和竟争力。
一是制定规划,加强引导。烟台市从2002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双五”工程,即到“十五”末,全市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50万人,由农民转市民50万人。围绕这一目标,各级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因势利导,研究对策,采取措施,不断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转移。
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烟台市专门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下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意见,初步建立起上下贯通的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市级财政每年拨出2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各县市区也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本地转移。烟台市大力扶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经济,因地制宜,努力培植各具特色的非农主导产业。
四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烟台市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多种途径,膨胀县级城市规模,推动县级城市尽快向中等城市发展,更大规模地实现农村人口和产业的有效集聚。同时重点规划培植特色城镇,加快其发展。县级城市及重点小城镇已成为烟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最大容纳地。
五是大力培植支柱工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在烟台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4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8%,其中食品工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平台,仅莱阳市食品加工企业就吸引1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
六是深化户籍、就业等制度改革,改善农民进城就业条件。在户籍制度方面,烟台市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长期居住在市区、县级市城区和镇驻地,从事非农产业3年以上、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生活来源的农民可以落户城镇,且可继续保留其承包土地。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取消了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和服务体系。在维权方面,加大了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烟台市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9.9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1.1%。其特点:一是本地转移的占大多数。据调查,全市县域内转移(含县城)的农村劳动力占转移总数的70%以上。二是转移的针对性和有序性提高。目前通过劳动力市场等中介组织介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打工总数的70 %以上。三是转移的分布范围较广。从产业上看,烟台市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及服务业都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民工就业的载体来看,烟台市快速发展的民资、外资企业等非公有经济已逐渐成为烟台市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四是转移的稳定性增强。据调查,2004年烟台市农民工在外务工时间平均为9.6个月。
当前,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转移任务艰巨。据统计,烟台市目前实有农村劳动力24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约为14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0.6%,这一数字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把烟台市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降低到40%,还需要转移50万人,按每年转移10万人计算,还需要5年,才能达到2003年杭州市的水平。同时二三产业现有从业人员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就业不稳定,随时有可能重返第一产业。因此,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知识技能水平低,成为转移的主要困难。从烟台市目前的情况看,下一步转移工作的难点是35岁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数文化知识低、技能水平差,加上思想观念落后,对转行有较大的思想顾虑,转移积极性不高。
三是外地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争抢岗位现象严重。大部分外地农民工经济收入水平比烟台市低,他们对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的要求比本地农民工低,也更容易获得工作岗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外地农民工在竞争岗位上有优势,挤压了本地农民工的就业空间。
四是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政府对农民经商办厂在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支持不够;保护和保障进城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进城就业还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农民培训教育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民接受培训的费用仍然完全由自己负担;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的场所较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
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二是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提高农民转移的积极性。针对许多较大年龄的农民对劳动力转移思想顾虑多的情况,宣传部门应多报道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好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农民看到希望。同时,可以在各村有重点的确立劳动力转移示范户,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转移氛围。
三是大力扶持农民经商办厂、个人创业。对农民创办企业,建议出台具体政策,也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资金信贷、税收征缴、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是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录用本地农民工的积极性,建议出台具体政策,对录用本地农民工数量达到一定数目或比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每年对录用本地农民工大户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发挥其宣传和带动作用。
五是切实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不合理的限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严格按照《劳动法》落实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六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政府投入。一要增加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二要建立信息畅通的农村劳动力供需的平台。三要整合全市劳动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市、区县、乡镇服务的一体化。
关键词: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地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快速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农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它冲击了城乡分割和区域封闭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促进了多种生产要素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配置和组合[1];繁荣了城市经济;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消极影响(如土地抛荒)。
一、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目前在我国土地仍然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对现金型社会保障的一种有效替代。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何一个正常农村劳动力都可以通过与土地的结合换取自己生活必需的农产品。二是对农村中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如老年人、残疾人等)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出租自己的土地获得的租金(通常是农产品的形式)来养活自己,因此农民普遍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且非农收入越少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
现阶段由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吸引作用,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向非农领域转移。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户的家庭收入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到某个的农户来说,其因打工获得的工资收入往往超过农业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将随着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的下降而减退。这是因为当农户现金收入的提高时,农户以货币收入抵御风险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不再强烈需要实物形式的保险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下降,从而又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在发达地区的农村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广东南海的土地股份模式以及温州模式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两个假设:(1)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2)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下降又将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即两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二、农地社会保险功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1.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如上文所述,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农村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表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劳动和土地的结合生产出供自己消费的农产品。二是对农村中那些没劳动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出租土地获得农产品形式的租金来养活自己。所以无论对有无劳动能力的农民,农地都是以农产品的形式来提供社会保障的。于是笔者以农产品的货币形式即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下文简称NYSR)来衡量农地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的力度。
由于通常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民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即农民由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从事非农业生产。于是笔者以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下文简称FNLL)作为衡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指标;同时笔者还选取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下文简称GZSR)作为一个辅助说明指标。采用1990—2004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分析和计算来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2.Granger因果检验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使用EViews5.0软件对FNLL与NYSR这两个指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SPSS回归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只是对真正因果关系的一种支持,不能作为最终依据,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为定量分析FNLL和NYSR相互间的关系,笔者再使用SPSS13.0软件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4.两种检验的结果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说明滞后阶为2时,FNLL和NYSR分别在62.93%和96.59%的置信度下将原假设拒绝,而在其他滞后阶下接受原假设的概率较大。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两年后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比重的下降,同时农业收入比重的下降同样也对两年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了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转移量的增加和农业收入比重的下降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两年后集中显现。
SPSS回归分析结果说明FNLL和NYSR、FNLL和NYSR间高度负相关且存在线性关系,从回归方程来看,非农劳动力比重(FNLL)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带来0.72个单位农业收入比重(NYSR)的减少。同时,农业收入比重(NYSR)每减少一个单位更会导致1.13个单位非农劳动力比重(FNLL)的增加。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比重的下降,而农业收入比重的下降更刺激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上述结果可以印证笔者的假设,即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工资收入,导致了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的比重的下降,从而降低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下降又反过来促进了同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促进农民通过非农途径获得现金收入,实现以现金收入对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完全或部分的替代,降低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减少农民对土地依赖性的重要途径。而只有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少了才能减弱这部分农民对土地经营的意愿,从而放弃全部或部分农地经营权,再通过农地流转和农民的有效经营来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农地的有效流转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使一部分农民愿意留在农村有效地经营农地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枢纽。
按上文的思路,笔者就如何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1.政府应有效引导、规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担部分转移成本,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结合现阶段经济现实,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政府应采取的相关措施有:第一,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能满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而且还为他们的子女提供较为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起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和服务系统,法律服务系统,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工造成的损失。第三,加强观念引导,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简化手续,防止乱收费。在转移形式上,非农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鼓励农民跨省转移;非农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应鼓励农民到本地乡镇企业中工作,以减少转移成本。
2.为实现农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第一,通过组织协调,提供流转信息和场所,扩大耕地流转的范围,协调供需双方关系,促进耕地流转顺利进行。第二,通过规范管理,促进耕地流转的规范化,减少耕地流转纠纷;做好土地流转后经营状况监测,确保耕地不流失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3.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使一部分农民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政府应采取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越齐全越能减少农业经营中不确定性因素对农民的影响,农民的投资越能看到成效。第二,扶持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以政策作支撑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扶大扶强品牌产品,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三,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特别要做好农业信贷服务,保证贷款资金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户手中。同时要处理好财政和金融的定位以及两者的协调、分工问题,实现农业信贷项目(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瑞芳,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7.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7.
张建杰.农户收入结构变动:成因及合理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3-44.
[美]詹姆斯D.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M].刘明志,译.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9:75-76.
钱文荣,张忠明.农民土地意愿经营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5):28-33.
李厚廷.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0.
薛国琴.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J].农业经济,2006,(7):30.
(1.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01;2.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04;3.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变量,建立了内生的一般均衡模型,深入解释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三个变量的相对大小。由此得出促进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异地转移”;新经济地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9-0093-07
收稿日期:2015-06-1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政策应用研究”(12BJL04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11JZD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力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与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1BJL066);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贵州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研究”(黔科合LH字\[2014\]727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机理研究”(LQ13G030017);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D2013121)
作者简介:范方志(1972-),男,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E-mail:fanfangzhi@163.com
张杰飞(1973-),男,湖南娄底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E-mail:jiefeizhang@126.com
一、引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在产业维度上则表现为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劳动力转移在这两个维度上是同时进行的,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完成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然而在中国则不同,庞大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农地,导致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城市也面临较大的失业压力,因而形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并存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转移途径。那么,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如何选择转移途径的呢?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由于就地转移只是极少数国家特有的现象,因而未曾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学者则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探讨。
一些学者认为,两种转移途径都是现实的合理选择。李晓春[1]通过分析Lewis及Harris-Todaro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和背景条件,认为“离土不离乡”型劳动力转移与Lewis模型、“民工潮”型与Harris-Todaro模型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确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重机制。马轶群和李晓春[2]进一步认为,由于江苏的发展模式起源于乡镇企业,因此,江苏第一阶段劳动力转移途径为“离土不离乡”型就地转移,待大量就地转移劳动力聚集成新兴城市后再进入第二阶段“民工潮”型异地转移;浙江民营大多源于农村手工业,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为“离土不离乡”型就地转移;上海城市化水平高,基本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民工潮”型异地转移。但许经勇[3]认为,强调依靠城市工业扩张来转移过剩农村劳动力的Lewis理论对应于异地转移(流向大中城市),强调依靠人力资本提高、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内部分工深化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的Schultz理论则对应于就地转移(流向农村工商业和小城镇),只有坚持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才能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必然会越来越明显地凸显出来。段均和高定伦[4]认为,转移模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有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模式,就会要求有什么样的劳动力转移模式与之相对应。
也有学者认为,就地转移应成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曹明贵[5]认为,中国不断深化的城市经济改革造成了城市失业,大量农民工进城加剧了城市就业压力,并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和引发治安问题,因而加快农村工业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应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选择。李平和侯军岐[6]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的内外部原因,认为导致速度下降的因素不会长期发挥作用,并从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乡镇企业在相对经济效益、竞争优势、不平衡性、积聚效应和自身特点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农村工业化进一步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认为应该继续关注农村工业化。李国英[7]认为,不受限制、无序的异地转移会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穆建新[8]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向型经济严重受挫,中国必须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应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袁铖[9]从动态视角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比学术界的测算还大,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但现实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仍然是就地转移,因而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程怀儒[10]分析中国现实情况后,认为大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有限,实现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近”农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延长经营链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但也有学者认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还是异地转移。董文柱[11]认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小城镇由于缺乏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吸纳能力有限。大中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投资环境比较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强,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较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应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
由上可见,尽管学者们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从多个视角分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但基本都只进行了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同时也没有进一步深入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极大地简化了工业部门垄断竞争下的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由此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内生地解释了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力转移研究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朱希伟[12]建立了一个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并得出了可以在外围地区发展新兴制造业,从而缩小地区间差距的结论。然而,包括上述模型在内的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都假定农业总产出与农业劳动力投入成正比,且农业中不存在失业,同时,也没有考虑日益高涨的城市成本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与初始均衡
1.模型假设
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地区间可贸易品价格差别很小,而非贸易品价格与住房成本高度相关,因而学者们认为住房成本是地区间生活成本
容易证明,此时非农产品与农产品市场也实现了均衡。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失一般性,假定相对于劳动力总量而言,最先有极少数农民(占总劳动力比例为hd)具备了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能力和动力,可能放弃农业,从事非农产业生产。鉴于中国实际情况,我们假定农业劳动力存在两种转移途径:异地转移(进城打工)和就地转移(农村工业化)。
1. 异地转移分析(进城打工)
假定城市工人工资存在刚性,农民进城打工导致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但城市工人名义工资不变,那么,城市工人的名义可支配收入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方面,既有研究大多停留于定性层面,缺乏定量分析;且未考虑日益高涨的城市生活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影响。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模型内生性建模的研究思路及其关于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假设,并考虑中国所存在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现实,加入“迁移成本”、“城市成本”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三个变量,建立内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一般均衡模型,深入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其主要结论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三个变量的相对大小,当“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大于迁移成本系数与城市成本系数之积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倾向于异地转移;而“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小于迁移成本系数与城市成本系数之积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倾向于就地转移。因此,城乡非农产业技术差距将促进异地转移、抑制就地转移;而劳动力迁移成本和城市成本则会抑制异地转移、促进就地转移。
尽管就地转移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性。一是,作为其主要载体的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无序的、分散发展的道路,导致了设备落后、资源浪费、集聚程度低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自身发展不稳定(如高诞生率和高破产率并存)、管理不规范,导致其提供的就业岗位缺乏保障。同时,为保持竞争力,乡镇企业势必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将进一步削弱其劳动力吸纳能力。三是,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虽然退出了农业生产,但其退出不彻底,仍保留了承包的土地作为退路或生活的基本保障,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也不利于农民增收[17]。
同时,城市化率低、大城市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从长期来看,本文认为异地转移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选择,由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城市科技、教育与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集聚经济,提高城市产业技术水平。城市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主要载体。增加对城市科技、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直接激发科技能力,提升人力资本,增强企业间技术溢出,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强化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促进城市集聚经济,提高城市产业技术水平。
第二,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成本。户籍制度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之上的各种福利政策(包括就业、养老、医疗、失业和教育等政策)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根源。虽然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其约束作用有所下降,但由于制度惯性及部门间利益冲突,其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就中国经济发展大局来看,加快推进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使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成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和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合理抑制房价上涨,降低城市成本。加强财政、货币和税收调控力度,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者和炒房者的购房成本,抑制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合理需求。同时加大公租房、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住房市场供给。此外,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进而合理抑制房价上涨。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双重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7):15-22.
[2]马轶群,李晓春.经济结构差异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农村经济, 2010, (10):99-103.
[3]许经勇.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J]. 经济经纬, 2007, (4):99-101.
[4]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含义[J]. 人口与发展, 2011, (1):22-28.
[5]曹明贵.农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06, (11):95-97.
[6]李平,侯军岐.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77-81.
[7]李国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0):22-25.
[8]穆建新.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11):75-79.
[9]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4):34-38.
[10]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108-112.
[11]董文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再思考[J].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9):65-68.
[12]朱希伟.偏好、技术与工业化[J]. 经济研究, 2004, (11):96-106.
[13]Moulton, B.R.Interarea Indexes of the Cost of Shelter Using Hedonic Quality Adjustment Technique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5, 68(1):181-204.
[14]Jolliffe, D.Poverty,Prices,and Place:How Sensitive 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to 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s?[J].Economic Inquiry, 2006, 44(2):296-310.
[15]Murata,Y.,Thisse,J.F.A Simple Model of Economic Geography Helpman-Tabuchi[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58(1):137-155.
[16]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9.57.
[17]朱农.离土还是离乡?——中国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关系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1):53-63.
当前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民工转移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蔡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就提到了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以及针对这种新变化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新要求。他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将面临结构性短缺,高人力资本的农民工对缓解当前的结构性缺员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程名望、史清华也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对其进城所获得的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他们之间具有正比例相关性。
但当前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多局限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对其转移就业以及收入的影响,但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欠缺的根本原因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它们仅仅认识到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即使有部分学者对这个原因进行思考,也仅局限于宽泛地认识到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他们的视角仅仅局限在政府的投资作用上,没有认识到农村居民自身对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但也有学者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着手,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人力资本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到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其社会资本对他们人力资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家的投入是一方面,农民工的社会声誉对其也有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也有部分原因。但笔者认为,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关键因素还是农民工自身,即农民工自己应该为其低人力资本负责。如果要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也应该由此着手。
一、当前中国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
人力资本是通过花费一定资源而投资于人自身的,最终体现为凝结于人自身的一定技能、体能、知识和认识水平的总和,它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农民工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凝结在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上的资本量。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劳动者对于正规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的投资最终形成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人格化的知识和技能,将使拥有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回报。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欠缺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每10万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市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城市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城乡基本接近,小学程度农村大于城市。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目前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这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非常不利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95%,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仅占0.77%;初中程度以下的占87.05%,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46%;乡村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率高达13.65%。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2.0%,小学文化程度占16.4%,初中文化程度占65.5%,高中文化程度占11.5%,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8.2%,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虽然外出务工劳动力中的人力资本存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农村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存量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农民工人力资本匮乏的原因
(一)农民工的再学习兴趣不大,再学习能力有限。2005年参加过各种形式技术培训的农民仅占27.21%,且在参加培训的农民中,累计参加培训所用时间为5天以下,5~10天、10~20天及20天以上的分别占69.62%、22.32%、5.84%和2.07%。农民工过多的关注其眼前利益,在他们眼中,再学习和接受培训要耗费大量时间,不利于他们现在赚钱。他们宁愿接受目前的低薪以及随时可能被解雇的可能,也不愿意花时间来提高其人力资本,进行长线投资。
(二)农民工个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决定了他们对再学习的投入有限。他们的日常消费基本以生存资料的消费为主。由九江市2005年关于农民工生活质量报告之三可知:其中食品消费约占其消费支出的25.7%;住宿消费约占10.3%;而文化娱乐消费仅占8.2%,这其中以购买休闲杂志、到录像厅看录像以及打牌娱乐等为主。即使那些节衣缩食的农民工也没有消费文化知识的意图,他们大多在年末回家时将一年所赚的工钱带回家,贴补家用,或供子女读书。
(三)农民工参与再学习的渠道和形式比较单调。主要的培训形式是参与政府在农民工短暂的过年返乡时间组织的技能培训,并且农民工相互间的学习存在障碍。由于农民身上天生的狭隘视野,如果没有血缘或地缘关系,他们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人的。另外,城市中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机构很少,即使部分培训机构对农民工开放,他们的学费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外务工的农民除了自学是很难学到什么实用技术的。根据调查,在参加培训的农民中,84.73%是通过农村中的技术推广机构参加的。
(四)农民个人或家庭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和能力。个人或家庭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他们是否进行投资以及投资多少,是增加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而教育费用又在不断攀升,使得我国农民没有能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并且农村家庭仅重视普通教育,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是希望子女跳出“农门”。至于对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民自己或者没有迫切的愿望,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投资。
(五)由于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及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是一个典型的风险规避者。即,在一个确定的当前工资与有波动的接受培训后的工资期望值相比,如果其差额在一个不大的特定值以内,那么他就偏好于前者。他们不敢轻易改变,这就导致了农民工不愿意也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在自己当前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或培训上,没有动力利用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六)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性不高。据劳动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仅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仅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仅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占12.9%。没有健全社会保障的农民工不敢轻易消费,同样不敢对其人力资本进行过多投资。有资料显示,约76%的农民工在城市中有没活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看,失业在3个月以上的占到89%,失业4个月以上的占13%,他们在城市没有稳定的住所、没有最低生活保障金,一旦失业,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全面的生活危机,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是以储蓄为主,不轻易进行消费。(图1)
三、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思路
由图1分析可知,农民工人力资本欠缺的原因是其自身的种种欠缺,所以要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关键是从农民工自身出发,提高其人力资本。
(一)转变观念,明确自身的差距,深刻认识再学习的重要性。观念的转变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我们应加大对农民工宣传教育的力度,从根本入手,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危机,让他们知道必须对其人力资本构成进行改进。在人力资本的自我开发过程中,农民工要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潜能,哪怕自己没有学历或学历不高,但在自我开发中也能自学成才。所以,每个农民工都要以积极的心态进行人力资本的自我开发,“小富即安”、“混个肚儿圆”的保守观念,悲观、失望、自卑、“破罐子破摔”等消极心态,将不可能成功地进行人力资的自我开发,从而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的人力资本。
(二)主动积极参加培训。培训是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直接手段。严格地讲,经过各种培训特别是专门培训的人,也就是经过一定开发的、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形成人力资本;不经过开发或自我开发只是一般的人口资源,没有经过开发的人口资源与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呈反相关关系。农民工对于各种培训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以及积极参加培训后的效果,都是其进行自我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体现。如果积极努力参加培训,同时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开发,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改变消费结构,加大对再学习的投入。对学习的投入会对以后的发展起到关键地影响。有研究表明,多受一年教育可使报酬增加6%~10%。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的估计,每增加一年学校教育,在韩国能使人们的收入增加6%;在马来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6%,女性的收入增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