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29
导语:在乡村劳动力资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岛 ;乡村旅游 ; 问题对策
1、引言
海南顺应《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提出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要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形态的识别与内涵辨析,海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对海南乡村旅游研究的综述。
2 、海南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丰富海南旅游资源,促进农村城乡经济和谐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再加上五指山、万泉河、尖峰岭等美不胜收的风景点,是值得人们细细观赏的绝佳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村民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分流热点景区(点)的接待压力
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更是国内外旅游的热点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旺季,许多传统旅游景区(点)往往人满为患,造成不同程度的接待压力。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起到分流热点景区(点)游客的作用。
(三) 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因而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强。海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西部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资源比较贫乏。剩余劳动力多,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 、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3.1 海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独特的海南民族文化遗产没有得到相应开发和重视,一些落后的中部如果能整合起来把中部的生态保育区的旅游资源整体推出,海南有特别丰富的热带农业、渔业、药业、种植业、养植业、晒盐业等动植物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海南现在缺的是对旅游资源开发,并让其形成规模[2]
3.2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没有服务意识。
由于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是个生活节奏很慢的省份,所以这里的人们都比较懒散,不仅表现在工作上,也在学习方面不是很重视。特别是一些落后的村落,往往出现,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即使有客人迎门,态度也是散漫,漫不经心,没有服务意识。常常安于现状,但是一些思想较为开化的农民群众想学技术,也无从下手,没钱也没地方学,使其发展陷入很尴尬的局面。
3.3发展规模小,宣传力度低,造成客源范围小,吸引力不高。
海南旅游资源丰富,然后由于村民创新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不高,有良好的资源,也不知该如何整合与开发,很容易出现,一家发财后,其他相同企业 争相模仿,并且发展规模小,同质化高,造成吸引力不高,影响力不够。吸引的客人范围也比较少。
4 、海南省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对策:
4 .1 加强保护以及开发力度,形成规模品牌化。
寻找值得开发利用的农村以及规划制定旅游建设帮助其制定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全省乡村旅游进行经营等级评定等。通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为做好全省和乡村旅游发展管理提供帮助;四是为全省各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咨询与培训等服务。形成有规模性,品牌效益性的乡村旅游路线。[3]
4.2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
我们要多加了解当地资源,做好卫生及其安全条件;增加娱乐设施,让当地居民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定规模的,提升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和生态内涵。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市场,向市场推出体现当地乡村旅游意象的独特产品,避免低俗化普遍化现象产生。
4.3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客源市场
我们要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市场,向市场推出体现当地乡村旅游意象的独特产品。民风淳朴的古村落,还有别具特色的村寨,整洁多样的文明村,都将会是吸引游客的有利因素。[4]
4.4 坚持可持续性开发
旅游这个行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旅游产业才能长久生存下去。严禁在发展旅游资源同时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我们要提高海南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使旅游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体现当地地方特色,注重复合型产业高质量产品的开发,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研究。(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操文斌 张跃西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年 173页
[2] 周杰love1005 海南乡村旅游 [J/OL] 2011 -12- 23
关键词:农业 劳动力资源 开发 重头戏
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富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和打工等,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活保障。然而,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向土地要“财富”不仅要依靠资本集约,更重要的是要依赖于技术集约,归根到底要以高素质的劳动力作支撑。只有切实开发和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才能促进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制约农民的收入
而当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是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多,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大,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乡村劳动力人数49695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人数为30596万人,占乡村劳动力人数的61.6%。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较低受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在营养和保健方面没有物质保证,身体素质偏低。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我国农村人口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很大;同时,在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9%,而接受过专门的农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所以,大部分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认识还很模糊。
农业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使得人口和劳动力分布极不平衡。我国东南部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却高达95%;西北部尽管土地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却不到5%。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平衡,必然造成劳地关系的不平衡。
二、打来开发劳动力资源
1.农业劳动力资源外流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交通不便利等情况,农民的脱贫致富往往依靠劳务输出,进城打工,从而造成农村中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民也向非农产业转移,出现了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的严重现象。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是22978万人,比2008年增加436万,增加1.9%。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是14533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492万人,增长了3.5%。
所以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概念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是在充分分析与研究农业劳动力分布特点,供给与需求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2.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包括三层内涵:一是合理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供求平衡是农业劳动力开发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不能超越农业发展的合理要求;二是提高农业人力资源质量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三是在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有效的开发政策是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保证。它主要涉及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
3.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开发指合理利用劳动力的数量资源,使其配置得当,结构合理,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安排,以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其开发途径主要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村、镇以产品为纽带,在自主、自愿原则下发展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畜禽、反季节疏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增强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4.搞好信息服务,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根据其特点,促使农业劳动力合理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开发的重要课题。农民缺乏信息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导致农民很难找到非农就业的机会,更谈不上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服务,建设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平台,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加强与职介和用工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解决城乡之间、供求之间信息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劳动力供需情况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同时,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尽快把紧缺岗位信息提供给农民,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合理的劳动力年龄结构是保证农业生产连续性和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在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定要克服农村中年轻、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都外出务工经商,而年龄大、低文化、无特长的人,留在农村种地或经营林牧副业的现象,使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保持合适比例,以保证农业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6.提供优惠政策,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按照“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大力优化境内投资环境,吸引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地方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回乡创业手续办理上给予方便,在税费、用地、供电、供水、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优先解决子女入学,努力创造宽松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二次创业。
一、充分认识开展“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意义
“整村推进”是指改变以往分散的培训模式,以村为基本培训教学单位,把一个村视作一所学校,对培训项目进行整合,集中力量和资金,根据所在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培训、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整村推进”是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一大创新,旨在通过把一个个村培育成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启动点,突出市、县、乡、村合力攻坚,真正把培训转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旨在通过将培训工作重心下移,让农民真正成为选择培训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的主体,切实降低农民参训成本,调动激发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旨在通过把大工程分割成一个个培训小单元,整合培训资金,集中培训力量,实现按需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旨在通过强化分类培训、全员培训,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实现不同培训达到相对应的目标。同时,实施“整村推进”适应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多、“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的特点,推进“一企一村”结对,促进农民在本地就可以找到合适工作,实现就近就地转移。
二、“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按照一个村一个村推进的战略,今年全市计划完成1000个村的培训任务,培训农村劳动力16.56万人,其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具体培训目标见附件)。以后按每年1000个村的进度推进,到2010年完成全市所有村的培训。
(一)强化宣传发动。深入挖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先进典型,选取具有各地特色、模范效应强的致富事迹汇编成册出版,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生动的事例、鲜活的典型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大比武活动,以强大的声势感染人。深入开展面对面宣传,把宣传动员工作做到户、做到人,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相关政策,知晓当地的培训工种、培训费用、培训时间和地点等情况,确保培训政策公开透明、培训信息家喻户晓,组织动员更多的农民走进课堂学技能,转产转业促致富。
(二)做好调查摸底。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全面调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情况、培训需求和就业意向,针对劳动力不同的现状及他们的意向,设计最为切实可行并最贴近农民意向的培训方案与转移途径,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开展周边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情况调查,掌握各用人单位的用工人数、所需条件等情况,选准当地企业急需的工种优先培训,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良性运作。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就业信息数据库,对农民的个人信息、培训信息、转移就业信息等进行集中数据库管理,促进受训农民与用工企业间的信息对接。
(三)开展分类培训。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开展分类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农民,要提升培训层次,开展高技能培训、创业型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未能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继续给予3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农村后备劳动力;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重点开展以家庭手工业、来料加工业和社区服务业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转移就业的基本技能。
(四)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与乡村培训点的分工与协作,逐步形成简单技能培训由乡村培训点承担、高技能培训由培训基地承担的培训格局。县级培训基地要按照品牌化的要求,充实教学设备,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充分发挥优质培训资源的作用,力求培训一个、合格一个、转移一个、就业一个,成为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龙头。要通过县级培训基地延伸和利用乡村已有的培训设施,不断扩大乡村培训点覆盖面,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的培训。培训基地与乡村培训点都要规范办学,以转移就业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行动态管理,以优质的教学真正使农村劳动力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五)拓展转移途径。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就业撮合机制,积极探索传统农民变新型农民、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商人、农民变市民等多元化的创业就业形式。制定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激励政策,提高企业录用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加强南北协作,实行定向教育培训,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定向、有序、有组织的转移。积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创办企业冠名班,引导企业通过“一企一村”结对帮扶的方式,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资助一点资金,安置一批劳力。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培训基地与乡村培训点按全程服务的思路组建相应的中介组织,举办就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多渠道、多形式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部门都要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更强的力度,切实抓好“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市一级是培训工作的中枢,要着重组织好方案制定、调查表格设计、典型经验汇编和技能比武等全市性重大活动;县一级是培训工作的中坚,要着重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库组建、典型经验挖掘、培训基地认定、培训计划统筹、转移就业服务等工作;乡镇、村一级是培训工作的基础,要着力在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宣传发动、组织引导、信息沟通上发挥作用。同时,各级都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二)健全机构,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推进机制。市、县、乡、村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特别是乡、村两级都要确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全市上下贯通的整体工作推进机制。要选择领导班子战斗力强、当地农民积极性高的村先行开展试点,以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稳妥推进这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要考虑各乡镇间的平衡,保证每个乡镇都有一定数量的村开展培训。对没有列入当年计划的“整体推进村”村民,如果他们积极性较高,要就近给予安排培训。
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集聚城乡资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利器。市旅游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区移民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国家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改革示范基地建设,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日臻成熟。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旅游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统筹城乡旅游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性。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具有“一业兴,百业兴”带动作用。对城市发展而言,其直接涉及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零售餐饮等多个行业,间接带动食品、纺织服装、木材造纸、金融、保险业、娱乐服务等产业。对农村发展而言,旅游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将农业产业与第二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社会就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强。市统筹城乡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750万人,这部分劳动力大多知识层次较低,掌握的技术较少,这决定了短期之内不可能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而旅游业涉及的领域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根据行业门类和岗位层次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旅游业既需要一些高学历、高知识的管理规划人才,也需要提供简单技能的普通劳动力。而且,简单劳动力需求量往往比较大,这样还可以照顾到再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另外,由于一些景区运营的季节性很强,相关岗位会有一些阶段性和流动性,使得一些岗位的弹性很大,能够以更灵活的就业形式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如近年来巫山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给巫山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众多外来客商到巫山投资兴业,为区移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拓宽了思路和门路。
三)开发潜力大,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建设和谐重庆的重要途径。市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构成了发展“大旅游”重要基础。统筹城乡旅游发展,一是可以发挥“大旅游”产业关联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可以发挥“大农业”基础保障作用,稳定农业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向高效发展;三是可以发挥“大城巿”带动作用,推动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可以将“大旅游”大农业”大城市”有机地协调起来,形成文明卫生、美丽独特的景观;使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和谐我市的建设,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四)乡村旅游热潮的兴起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市乡村旅游资源多分布在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方。唯有统筹城乡旅游发展,发挥城市旅游对“以城带乡”巨大推动作用,才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以城带乡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才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高素质人才、投融资环境、产业政策、软件服务等方面存在困难,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武隆县抓住山景区的开发建设,旅游公路从县城通过村修到山上,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借着旅游开发之机,村里家家户户都吃起了旅游饭”依靠“找城里人的钱”增加了收入、缩短了差距。
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一)市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62亿人次,同比增长31.54%旅游总收入达917.85亿元,同比增长30.52%旅游业正在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促进消费的新热点。一是长江三峡渐成气候。年,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接待游客5374.5万人次,同比增长44.2%其中入境游客45.5万人次,同比增长43.5%二是两大品牌成功创建。武隆喀斯特地形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年山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我市为全国第一个“温泉之都”五方十泉”累计完成投资超100亿元,建成营业的12个项目日最大容量约3.1万人。三是接待能力大力提升。全市星级宾馆达到27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4家,新增9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全市五星级游船10艘,新增6艘。全市旅游景区达到96家,其中4A级及以上景区新增19家,达到40家。四是宣传营销力度加大。央视、凤凰卫视、旅游卫视等电视媒体播放我市旅游新闻、专题、广告,策划推出各类旅游专版2000版。全市旅游节庆活动呈现出全国或区域性活动引领、市级旅游节庆支撑、区县特色节庆活动纷呈的基本格局。
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二)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移民地区、民族地区和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因此,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森林公园、古镇民俗节事、景区带动型等5种模式。乡村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业,不仅具有一般率有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多等特点,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广大农民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决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缩小城乡差距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三)市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同时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二是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人。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旅游活动内容。三是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我市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关于对我市城乡统筹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闫佳宁(1991―),女,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陈明华(1967―),男,东华理工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基本原理。(江西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江西省青年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15QM98)
一、江西城镇化现状分析
江西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据江西省统计局的统计结果,2013年,江西省总人口为4522.14万人,按照城乡分的人口数标准来划分,城镇人口总数为2209.97万人,达到了全省总人口数的48.87%,农村人口数为2312.17,占总人口数的51.13%,与2012年相比较,虽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分别都升高和降低了1.36个百分点,但升降幅度不是很大,所以说江西农村人口数量仍旧很多。要加快城镇率,我们就要从农村劳动力入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农民掌握先进的技术,尽快适应城市的需求,而最好的途径就是对农村最庞大的群体进行有效的开发,为城市提供最佳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人口数量庞大,素质不高等主客观因素,增加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度,导致江西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
江西农村的劳动力一方面是数量巨大,而另外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中之重就是对文化素质的开发,而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建立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上的,所以看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高不高,就要看他们受教育的程度高不高。然而江西农村受教育水平的状况表明:江西农村受教育年限较低,半文盲、中文盲的人数占81%,也就是说接受小学程度和高中程度的人占绝大多数,这是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差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没有专业技术作为支撑,造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加之城镇化水平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不能吸纳和消化,不能有效地发挥城镇化的作用,所以,想要很好地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必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二)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落后且自身贫困,对教育投资力度小
追溯中国历史,长期封建制度下的闭关锁国使得农民思想禁闭,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在教育上,农民对下一代教育的投资甚少。从许多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农民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有的孩子过早放弃学习,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孩子则跟随自己的父母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学习,家长不能为受教育者创造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条件。据教育部门的一项统计调查,江西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也已经降低,“读书无用,打工有功”的理论正在蔓延,他们认为下一代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可以步入社会,无需太多知识的储备,即可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所以近些年也出现高考考生人数下降的情况。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尚且如此,对自身的教育投入就更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模式致使他们丧失了竞争学习的意识,从没有想过要居安思危,也从没想过教育的投资会给他们带去怎样的利益,对智力、文化、精神消费上几乎没有认识。正是由于这样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态,才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落后,不仅在经济上,甚至在精神上也越来越贫困。
(三)农村教育体制欠缺,科技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高,观念的落后和习惯使然,使得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很快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要完善农村教育体制,这是解决农村教育的强有力措施。一直以来,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在农村教育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联系农村的实际状况,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这样的教育体制却不适用于农村教育,不能够满足农村的特殊要求。农村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实质是在为城市培养所需人才,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针对农村教育,制定针对于农村现状的教育制度,从根本上为农村培养人才,这样才能真真正正的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不健全,农民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
首先,由于长久以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随之带来的就是各种消费受到限制,致使生活水平低下。在饮食上,各种营养的缺失影响着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身体素质,在医疗上,高昂的医药费使许多农民难以承受,于是放弃治疗;其次,自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医疗制度提出多次意见并执行,随后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得到了农民的肯定,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相对于城市先进的医疗卫生条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医疗诊所数量分布不均,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地区,医疗诊所数量少之又少,许多医生需要翻山越岭,才能服务到群众,加上农村医疗卫生诊所医生的医疗水平有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部分农民虽说到城市就诊,享受城市医疗技术,但又由于巨额的医疗费而止步,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就这样恶性循环,农民基本的身体健康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
三、城镇化进程中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一)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也已经基本扫除,这一成果的实现,使农村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要认清的是我们却未能真正扭转农村教育日渐衰落的大势,城乡居民所受基础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教育的流动,农民稍有能力的就愿意将孩子送进城镇,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我们不能就此松懈,虽说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同时,完善基础教育体系才是重要的,才是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所以首先在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上,配备同城市相同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其次在师资上,不仅仅要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更要从根本上建立城乡教育的良性生态,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把准支持重点,着力改革体制,激励社会各种力量都参与到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来。我们要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大力发展,使得乡村孩子得到有质量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公平教育,防止教育贫困的现象继续在农村蔓延,阻碍农村的现代化。
(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1.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21世纪的农业国际竞争不再是数量上的竞争,高科技的投入使用要求现代农业竞争的优势取决于人才资源,所以要使农村现有闲置的人力资源很好地得到转移,就必须从农村人力资源入手,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日益加快,机器生产的大量投入,对传统的劳动力需求日益减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导致在一些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行业乃至特定季节又存在着大量的就业空缺,所以说通过改进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无疑有利于缓解这种失业与空位并存的局面,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加速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2.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
在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时,人口流动是合理配置的基础,在改革开放以前,为了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国主要依靠政府和制定计划的方式,制定了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本质上就是对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一种配置,让农民从事自己的农业生产,这样可以减轻城市人口的粮食压力,同时也会有足够的农业劳动生产者。改革开放以后,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进行了体制创新,建立起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制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始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配置,将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媒介,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
(三)做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就要从农村的硬件设施出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让农村人也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知道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低,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全面实施农村的道路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加强农用水利建设,让农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现阶段,我们要鼓励广大外出就业的农民学会积极参加保险,树立连续参保的意识,进而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扩大参保缴,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对于长期在外就业的农民工和临时就业的农民工,都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企业缴费责任,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比例。推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衔接合作,开办各类补充性养老、医疗、健康保险。
3.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仍然搞城乡分治,党的十也明确提出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遵循“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方针,尽快实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接轨,在基本医疗制度方面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直通车”。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对于纳入社务卫生服务体系的农民工,将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
[参考文献]
[1]栗金池.借鉴国外经验加快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世界农业,2010,(1).
[2]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3]吴峰.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一、创新思绪,调整办法,以职业培训为重点增强用工保证
一是编制用工培训方案。由各乡镇的劳动保证站将当地劳动力情况按性别、年龄、文明水平、技艺等坚持台帐,县劳动保证部分依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规划,合理测算近期和将来几年的用工需求,结合当地可应用的劳动力资源和外地能引进的劳动力状况,制订用工培训方案,每年培训人员2000多人。二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由劳动保证部分牵头,整合全县各部分的分歧渠道的培训资金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培训设备和场地,以优先知足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为目的,充分思索企业所缺工种、劳动者参培志愿、培训机构承当培训任务的实力情况,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一起承当各类培训任务,构成培训合力。近几年共为县内企业培训各类员工1万余人。三是采取灵敏培训方法。首先,执行基地培训。针对遍及缺工比较严厉的工种,直接在企业设点或租用企业厂房、设备进行培训。在有前提的企业坚持由劳动保证部分授牌的用工培训基地。其次,执行定向培训。依据当地企业所缺工种、人数,坚持走校企结合的路子,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定向培训。第三,执行活动培训。对劳动力丰厚的乡镇,劳动保证部分要组织师资力量,将培训设备运到乡村,应用闲置的教室等场地,采取整村整乡托付培训,让乡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承受技艺培训,培训后就近当场就业。四是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将教育附加费的30%用于职业培训归入财务预算,作为就业津贴资金,把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就业资金支出,对紧缺工种的培训项目在培训补助上予以倾斜。对在本县范围内企业就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上岗培训时期,按每人每月150元的规范,并赐与3个月生活补助;对培训及格率到达90%、参培人员在当地企业就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比例达80%的定点培训机构,按政策规则从就业资金中赐与资金补助;对授牌的用工培训基地,除按规则赐与培训补助外,另按保送到当地企业并签署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数,赐与人平100元的奖励。
二、改变观念,完善机制,以落实社保为重点增强用工保证
一是抓好各类企业用工保险。保证是安邦之策,是社会调和不变的基石。切实注重,逐渐消除农民工、局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空白,努力扩展社会保险掩盖面,减轻企业的“养老”担负和工伤变乱等风险压力,为企业和职工套上一环结实的保险。二是做好掉地农民社会保证。将掉地农民归入社保系统,妥善做好工作,积极供应就业服务的还保证掉地农民的基本生活,解除其生活之忧,为打造地盘平台、建立工业园区服务。三是促进乡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探究统筹城乡的社会保证机制,为打破城乡二元构造,促进乡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有序转移供应保证。积极探究在发展乡镇工业、村级工业和农民以地盘入股参加建园区、办工业的新情势下的社会保证工作,打破乡村城市化历程中社会保证缺位的掉衡景象,为工业化历程、城市化历程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乡村服务。将社会保证融入全社会保证系统中,与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工作结合,整合力量促进社会公道,关注民生、构建调和。增强政策宣传和协调服务,以协助坚持现代企业准则为载体,做到企业用工与规范劳动合同、完善社会保险同步,坚持完善的社会保证系统。
关键词:农业旅游;就业扶贫;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旅游扶贫的作用及功效正越来越为公众及各界人士所了解和认可。从农业旅游扶贫发展历程和实践来看,扶贫对象参与旅游业供给投入从而脱贫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环境、资源及过程参与旅游经营;二是农副产品参与旅游销售;三是扶贫对象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参与农业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四是人力资源直接参与旅游经营,也就是本文所提的就业扶贫。
其中,前三者参与农业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客观保障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旅游的就业则受到诸多现实条件限制,在旅游扶贫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据相关调查,至2011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达1.08亿人,该部分群体主要为年龄较大中老年人、妇女、技能缺乏或就业期望值高的人员,是未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和挑战[1]。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农业旅游所具有的就业门槛低、劳动强度低、直接吸纳劳动力当地从业、收入丰厚等特征,恰是转移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好途径之一。据农业部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13.5 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体中,从业人员92.4%为农民,他们人均产值5.41 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 倍。
(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1998华夏城乡游”、“1999生态环境游”、“2006中国乡村游”、“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中国生态游”),农业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在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方面,更体现出巨大作用。众多学者如黎洁(2005)[2]、操建华(2006)[3]、冯淑华等(2007)[4]、黄郁成(2008)[5]、吕白羽(2009)[6]等,都对此进行过研究论证。
但从目前中国农业旅游发展的规模以及现状来看,中国的农业旅游产业链过于短小单一,经营零散,以观光农业为主,尚处于粗放化的初级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受到较大制约。
二、目前农业旅游就业扶贫的模式及问题
(一)以城郊分布并带动就业扶贫为主
我国农业旅游目前主要呈现出围绕在城市周边的城郊分布状态,且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都市周边农业旅游发展较为繁荣。现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尤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最。例如北京有农业旅游景点 130多个,广东的观光果园就有近百个。
(二)农业旅游产业链中以核心企业带动就业扶贫为主
从现有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来看,诸多农业旅游经营企业的各级供应商一般都来自城市范围,农业旅游经营过程中所需物资和服务多由城市旅游企业或其他相关企业提供。而且,农业旅游产品的营销模式基本是通过辐射宣传或城市内旅游经销商促销两种途径完成,并未形成农村扶贫空间范围内真正独立的产业链节点。因此,目前来看在农业旅游就业扶贫实践中,能够提供就业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仅为农业旅游经营企业,且地域范围以城郊为主。
(三)存在的问题
从长期的农业旅游发展来看,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腹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及吸引力远远大于城郊,在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逐步发展影响下,城郊区位优势将逐渐弱化,目前的农业旅游布局状态及经营模式必将因而调整。一是从农业旅游发展空间范围的横向吸纳能力来看,广大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腹地尚有众多剩余劳动力未能充分通过农业旅游发展途径就业;二是从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结构的纵向吸纳能力层次来看,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短小单一,缺失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链中间节点空间,使农业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扶贫功能受到极大限制。
三、农业旅游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扶贫发展对策
我国的农业旅游未来发展应朝向三个方向努力,将会极大提升农业旅游就业扶贫的能力。
(一)丰富农业旅游功能,扩大经营范围
从观光农业向休闲度假农业转变是农业旅游总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要进一步丰富农业旅游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如特色农用交通、农俗节庆体验、农务赛事娱乐、农业生产体验、农家旅游纪念品等,这将会大大提升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增加客源及旅游者逗留时间,从而扩大劳动力需求量,实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拓展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扩展经营空间
目前短小单一的农业旅游产业链结构,在向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转变过程中,将滋生诸多界于原本供应商、旅游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各行业领域内的链条节点,如从事特色农用交通的运输业、农俗节庆赛事的文化业、农家旅游纪念品生产的加工业、借助农文化宣传的销售业等系列中间供应商。
当地农民剩余劳动力所具有的天然地方气息和文化背景是从事这些中间供给劳动的最佳劳动力,如畜力牵引的马车、牛车、狗拉爬犁等交通运输,农务习俗节庆活动的组织表演,农特产材质的加工或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等。一旦形成高质量的规模经营,将形成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三)完善产业链上辅助节点,促进就业增长
在农业旅游的规模化和多元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外界环境支持和协调解决的制约问题,如政府角度的行政支持、法律保障、资源投入等,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行业组织在产品规格、服务标准方面的规范,以及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协调促进等。这些制约问题需要产业链上构建系统的支持和辅助节点,及时提供辅助支持,以保证整个农业旅游产业链系统的正常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效促进就业增长[J].中国劳动,2013(03):5-13.
[2]黎洁.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03):18-22.
[3]操建华.旅游业对农村和农民的影响――贵州省荔波县、云南省昆明市团结乡和云南省石林县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0):72-77.
[4]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7(01):27-31.
城乡互动是指城市与乡村在区域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城市的发展来自于广大农村区域的支持,而随着城市的成长壮大,城市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农村摆脱困境,促进与拉动农村区域增长,而广大农村又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广大农村,城乡互动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前提。
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农民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包括农民素质问题和减负问题。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目前农民素质普遍较低,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而且制约城乡互动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过多、资源匮乏。对“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有是两个: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城乡分割体制而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矛盾,“三农问题”的一切根子,都在这两个矛盾上。
城乡互动发展使城市要素、产业与职能向农村区域有序扩散,即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在不同产业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这不仅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动力与物质保障,而且为城市盘活闲置资产、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产业升级开辟新的路径。
城乡互动的发展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进而消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逐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从区域社会整体利益和公众的基本需求出发,将城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纳入区域社会生态系统中,协调了城乡两大集团的经济利益分配,不仅形成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共建、共有、共享的城乡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城乡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保证了农民利益,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互动发展在承认城乡文化异质性和互补性等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文化统一起来,把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观念的更新和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
2城乡互动的机制
2.1“推力”和“拉力”
城市在发展过程存在两种类型的作用力,即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力和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离心力。由于它们的非平衡运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极化效应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扩张,就业容量的增加,城市的“拉力”就会加大,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与充分就业。2002年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235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9%,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为1009万人,当年净转移1349万人。其中转移到工业的占37%、建筑业的占15.6%、第三产业的占43.3%。据有关调查,北京的外来人口为530万,上海的外来人口为456万以上。而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中,没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据估计不少于8000万。特别是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一些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更是带来了人数众多的外来劳动力。其中深圳经济特区暂住户口居民现在已达到280万,是常住人口的2倍。而广东省的东莞市、江苏省吴江市的盛泽镇,外来劳动力也都超过了当地居民的人数。
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也存在推力和拉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在经济收入的驱动力驱使下,农民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流向城市,这样也产生较大的推力。江苏省宿迁市到2003年4月底,输出劳59.0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6%。2002年宁夏转移农村劳动力为13.5万人、转移102万人,1997年至少有3400万农民在全国县城以上城市打工,全年打工收入将近2000亿元,平均每人5642元,广东外来人口每年至少给家乡挣回30多亿元(新华网)。这不仅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互动关系。
2.2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
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使农村地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进而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2000年全国民营企业有2084.66万个,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7.3%,解决就业人口12819.57万人,其中安排城市下岗职工104.5万人。农村非农劳动力为15164.6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31.62%。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812亿元,占全国国民经济工业增加值的47.3%,全国工业增加值中接近一半是乡镇企业创造的。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我国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2031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7.8%,比1989年增长了12倍,年平均增长为23.8%。
乡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减弱乡村人口流迁的拉力和推力,促进乡村城市化;另一方面,又会导致劳动者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存在的条件下,它又有助于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2.3农村城镇化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面广量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的。所以,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推进工业化进程,将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及乡村工业化的增长极。
建制镇非农人口占全国市镇非农人口的比重较高,特别是1996年以前。这一方面说明了小城镇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城镇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通过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也可进一步说明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对城乡互动的作用。
但小城镇的吸纳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还必须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及农村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的网络式的城镇体系,从而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2.4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置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使其面向市场,走上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之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非农就业比例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般是以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先导,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备前提。资料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力(占85%)。全国共有2344万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九五”末,乡镇企业就业人员达12820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7.3%,其中安排城市下岗职工104.5万人“九五”末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254元中有760元来自于乡镇企业,占33.7%。乡镇企业近10年以来,有7年每年从农村吸纳富余劳动力,共吸纳4853万人。这不仅有利于土地流转,而且更有利于进行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等。
2.5体制和制度
有效的机制还必须靠完善的体制和制度来保证,所以要真正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就要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土地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如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允许农村土地的自由转让、抵押、出租和继承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建立农民与市民同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解除在计划体制下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各方面障碍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3城乡互动模式
3.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00至1000美元时,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而我国正处在这个阶段。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城市带动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能带出“双赢”的结果。由于城市的发展,可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同时城市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人。在全国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占35%。统计显示,在跨省流动人口中,从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流出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59.3%。主要流入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六省市,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68.5%。
全国流动人口中,从城镇流出的占27%,从乡村流出的占73%。流入城镇的占74.4%,流入乡村的占25.6%。即1.2亿的流动人口中,从乡村流出的有73%,流入城镇的有74%。
城乡人口的流动,不仅解决了工作和收入问题,而且更重要是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2001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农业(农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为67.3%,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32.7%,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比1989年上升了11.9个百分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得到的纯收入由1989年的142.4元提高到2001年的1066.4元,增长6.4倍。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89年的23.7%提高到2001年的44.7%。
3.2城乡一体化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较突出,城乡隔离使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三农”问题的解决难度与日俱增。要变城市因素的负面作用为正面推动,达到既能缓解农村剩余劳力,又能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双重目的,就要打破城乡隔离制度,实现城乡市场、产业结构、保障体系和土地市场等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国内外的历史发展表明,这种互动可以促使城乡都得到有序的发展。浙江省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从1980年的67.7%降低到2000年的37.2%,共下降了30.5个百分点。相应地城市化率也从1980年的14.9%,提高到2000年的48.7%,共提高了33.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5个百分点,这种城市与农村互动的良好发展势态,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树立了楷模。
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差距的增长非常缓慢,年平均差距增长仅为5.2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增长也比较缓慢,年平均差距增长仅为0.85%。说明了城乡差距正在朝着缩小的方向发展,即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长江三角洲乡镇、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占全国同一类型总数的38.8%,大部分县及县级市的乡镇工业产值已超过整个工业的一半,苏南和上海郊县则占三分之二,在农村工业总产值中,工业已占80%—90%以上。因此,使得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集约化发展尤为突出。如上海人均GDP为四川、江西、安徽的6.39倍、6.35倍和5.87倍,浙江、江苏为四川的2.62倍和2.32倍。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终将目前的产业三元(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和农业)、区域三元(城市、城镇和乡村)、劳力三元(城市工人、乡镇企业工人和农民)和产权三元(个人、集体和国家)推向一元。
3.3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不仅能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变革了农村生产关系。区域城市化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关系、市民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实行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可以达到城乡互补,共同繁荣。一方面,城市里有技术、人才、资金和文化教育设施;另一方面,农村有土地资源和人才资源,利用两者的优势,则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补偿。牛文元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够最终完成。韩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关系证明,确立区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末人口为7469.54万人,城镇人口3072.44万人,占总人口的40.94%,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36.22%高出4.72个百分点,上海高达74.62%。GDP为13739亿元,人均GDP为18393元。区内有大、中、小城市54个,1396个建制镇,平均每1800km2就有一座城市,不足70km2就有一座建制镇。2001年8月,浙江省在中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把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网络,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江苏苏南农民纯收入达到4990元,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
3.4城镇网络化
城镇网络化是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大力发展面向“三农”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小城镇与发展大中城市并举的城镇网络化结构,进而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三农”和整体内需不足的问题。如内蒙古全区已有建制镇273个、乡集镇1216个,各类小城镇人口达到625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4以上,已初步形成以旗县所在镇为中心、建制镇为骨干的小城镇网络。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城镇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结构正在演变为各具特色的城镇群,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城市圈(城市经济圈)。如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长株潭城镇群等。这些城市圈城市密度较大,网络结构发达(如上述的长三角),也是近年来我国农民进城的重点流入地区,也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良性互动的典型区域。
4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的措施
目前影响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的障碍有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资源、经济结构和素质。因此要更新观念,要跳出农村,通过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繁荣农村;跳出传统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民身份的束缚,实现农民非农化和提高农民现代化水准。
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来实现人民真正的平等权力,不再因血统、居住地、职业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就业制度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生活,让农民成为自由和平等的中国人,真正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4.1处理好几个关系
城乡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和工人的关系,使工农、城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就是实现“三农”的“裂变”,即农民怎么变成工人,农村怎么变为城镇,农业怎么逐步实现工业化,其核心是如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它是实现“三农”裂变的载体,只有处理好这几个关系,并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如创建一批农业科技产业园),才能真正体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推动农村的现代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
4.2加快市场化发展、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阻碍太多,费用太高。所以要形成统一的城乡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这样才能让民间的资本、外来的资本与城乡劳动力自由组合、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区域内和跨区域的人口流动,进而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只有按着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城市的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4.3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版权所有
目前我国城市基本上搞的是市场经济,而近10亿人口的农村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资源要素未能在城乡之间统筹配置,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形成内在的相互促进机制。
城乡统筹可以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跳出传统思路,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考虑“三农”问题;可以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希望。
4.4建立保障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教育培训 政府职能
人力资源最一般的含义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这是从原始潜在、最广义的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源。从宏观层面来看,是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本文主要研究宏观层面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面积28904平方公里,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603.04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数的13.6%;农村人口527.71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数的14.2%;有农村劳动力283万余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数的1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0万人左右,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数的16%。农村劳动力大量闲散,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难题。由于曲靖得天独厚气候条件和长期以来的慢节奏生活,加之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都较低,人们的“家乡宝”观念甚浓,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的措施应走先数量后质量、先就地后异地、先市内后市外、先国内后国外的梯度开发推进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劳务输出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是曲靖市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51427人(按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具体劳务输出分类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以下5个表中数字总数不统一主要是由于信息登记不全所造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曲靖市农村劳动转移输出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一年的输出人数超过了2000年以前各年输出的总数。但与曲靖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总数相比,输出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若扣除劳动力返乡后再次外出,在统计过程中的重复计算,曲靖市劳动力转移比例更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力转移中,务工经商占71.5%,有近30%的人员是其他原因转移的,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可能没有完全就业,形成派生富余劳动力。
表3中第一产业统计到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统计到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水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统计到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是除前面各行业以外的行业。从表3中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较少,占2.7%,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表现了农村劳动力从业行业的广泛性。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需要有广泛的职业能力。
从表4看,曲靖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学历层次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占转移劳动力的90.8%。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重点;男劳动力占58.9%。
从表5年龄结构看,曲靖市农村的劳动转移输出年龄在16-40岁的占87%,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集中在16-40岁的人员中。
从以上数据显示,曲靖市农村现实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但充分就业的人员不足富余劳动力的50%,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充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曲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曲靖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1、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水平不高,是曲靖市农村潜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障碍。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曲靖市大专及以上人口6.8万人,占6岁以上人口的1.4%,比全省2.2%低0.8个百分点,比全国3.8%低2.4个百分点;全市文盲率为16.3%,全省为15.4%,全国为6.7%;小学文化程度所占人口比例为50.2%,而全国为38.2%;受教育年限平均为6.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每十万人口中有大专以上学历1253人,全省有2013人,全国有3611人。从以上统计表4中的数字看,已登记转移的劳动力学历层次较低,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层次的劳动力仅占9.8%。
2、工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企业增效难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岗位的瓶颈障碍。曲靖市虽然与其他地州(市)相比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多,通过各项改革整体效益有所好转,但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大部分利税是由几个产业创造的。2002年全部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8户,亏损企业91户,亏损面为46%,比1997年(曲靖撤地市年)下降8个百分点,在91户亏损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96%。在实现利税中,大型企业占72%,中小型企业仅占28%。在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中,中小型企业占81%,大型企业仅占19%。在盈亏相抵利润总额中,大部分是由几个主要支柱产业实现的,其中烟草加工业实现利润7.5亿元,占80%;电力企业实现利润1.6亿元,占17%;化工企业实现利润0.5亿元。也就是说,由于几个产业效益较好,掩盖了大部分企业效益较差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无市场、无效益、无竞争力,污染严重,设备落后,信息不灵,新产业开发、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创新能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使企业扭亏增盈步履艰难。大规模的工业企业较少,小规模企业大约为1.3万个,每年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岗位非常有限。
3、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力资源家庭整体性转移水平低。曲靖市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市,城市化率较低,2001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1.3%,分别低于全省23.4%和全国36%的水平;2002年全市城市化率为22.4%,仍低于全省26.1%的水平。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综合能力不强,除麒麟、宣威城市规模较大一点,其他各县县城都还比较小,城市就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的增长情况和城市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城市部门实际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部门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及其使用技术的资本密集(或劳动密集)的性质、程度和发展趋势。上述第2问题已谈到曲靖工业程度水平低,创造就业岗位不足。
4、人力资源的思想观念对外出就业的影响。一是“家乡宝”观念浓厚。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生活节奏缓慢,缺乏致富意识和吃苦精神。二是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在云南省内、特别是曲靖市内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低,使得富余劳动力不愿意做。三是家庭责任大,转移成本高也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曲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曲靖市教育事业在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充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曲靖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曲靖教育总体与全国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强化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市,90%是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市现有全日制学校2561所,小学教学点2428个(其中:一师一校1292个)。在校学生133万人,教职工6.43万人。2007年校舍普查显示,全市中小学还有d级危房面积100万平方米,涉及学校及校点共1971所。必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1)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硬件建房,改革办学条件。曲靖市委、市政府已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问题,于2008年10月6日下发了《关于曲靖市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曲发[2008]29号)。该意见指出: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超前投入,公司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用2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任务。
(2)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师资配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曲靖市小学教学点一师一校现象非常突出,占全市小学教学点的53.3%,这些教学点的师资配备也往往是没有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的人员担任教学任务。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诸如工资待遇、调薪标准、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及解决家庭难题等方面均给予一定的优惠,尽可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只有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入学率,减少辍学率。
2、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县级职业教育、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曲靖地方综合实力、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曲靖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着招生难、办学难、发展难、就业难等问题。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曲靖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要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学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把现有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办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县级职业技术教育。打破市级职业教育与县级职业教育的分割局面,形成曲靖职业教育的梯度发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鼓励、支持企业、行业自办职业培训。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行业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对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准入技能和能力。
3、加强继续教育。曲靖市还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当地的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要加强对农村干部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市委、市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乡村干部的继续教育,划拨一定的乡村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农村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农业科技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科技干部的市场意识、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和农经人员。实施技术下乡,对农民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4、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教育。在现有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医专、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办综合性的本科高等学校,把现有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创办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减少高级人才的外流现象。
(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采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忽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说这样的方式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长速度的加快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短期来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曲靖市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而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较全国和全省相对较低,加之曲靖教育的现状,现实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占劳动力总量的20%以上,16岁以下人力资源中,文盲和半文盲也有一定的比例,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短期内很难见效。这一层人力资源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较难的一层。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智力要求最小、吸收劳动力最快的一种产业,也是最适合曲靖市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特点的产业。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麒麟区的粮、菜、畜、奶加工;宣威的火腿、马铃薯加工;罗平的油料、生姜蔬菜加工为主,建成符合农业产业化要求,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业基地。二是进一步调整布局,加强卷烟生产和销售,建成全国著名的优质烟生产基地。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及制度体系
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既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性发展。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动态最优配置及发展人力资本的渠道畅通,就要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曲靖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人才市场,但服务功能还单一,主要是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功能还未建立。应通过政府主导、创新体制、市场运作、多元开发,建立服务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人才市场建设。一是要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依据市场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运行规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二是要建立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三是建立人力资源使用制度。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实现劳动力最优配置。
(四)加强组织领导,多层次、多部门联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输出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在新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统筹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组织,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学校(培训机构)联动起来,是促进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
1、市政府、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重点是提供劳动力转移输出的信息服务和指导服务。根据目前曲靖市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曲靖市区范围内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劳动力转移输出的重点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应选择劳动转移比较多的地区,建立劳动转移的驻外办事机构,与当地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建立协作协调关系,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信息,协调就业安置。加强与对外输出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定期通报情况,积极反映劳动者呼声,为广大劳动者维权做好各项服务,杜绝劳动用工单位用工的随意性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的发生,促进其稳定就业。
2、县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加强与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取省外就业信息,有序组织本县(市、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与教育培训机构协调,及时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的职业能力和劳动准入资格,提高劳动者转移输出的就业率,降低转移输出成本,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