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时间:2023-10-11 10:17:35

导语:在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测量生命体征的方法

第1篇

具有以下情况可判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史进食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流行特征是易群体发病。

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体温正常或升高,上腹部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起病急剧,由肉毒杆菌外毒素引起,以中枢神经症状为主,肠炎症状缺如或很轻微,死亡率高。早期可出现头痛、头晕、眼睑下垂、复视等;重症患者有吞咽、言语、呼吸困难等,但患者多神志清楚、感觉正常。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或继发肺炎致死。

抢救流程

细菌性食物中毒抢救流程,见图1。监测生命体征以判断有无休克

操作步骤

生命体征监测①监测意识状态:判断意识处于清楚、烦躁、淡漠、昏迷状态;②测量体温:明确体温高低,观察热型;③测量脉搏:记录次数/分钟;④观察呼吸:记录次数/分钟;⑤测量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⑥检查尿量:每小时尿量及24小时尿量;⑦记录监测结果。

判断有无休克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因低血容量及感染导致休克,具体判断标准:①收缩压

判断中毒类型依据病原、病变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态度要求细菌性食物中毒并发休克时,特别是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因此观察生命体征必须仔细认真。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要熟练、准确,动作快速、轻柔。每一项检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监测的重要意义,取得配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休克等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及时救治。应理解患者家属的焦急和急躁,理智地应对患者家属的要求和抱怨,对于患者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关爱。要将检查和观察结果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判断要客观,不能夸大或敷衍,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应特别注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早积极转院。

清除毒物以防止毒素进一步吸收

操作步骤清除毒物的主要方法:①催吐:神志清楚且能合作者,让患者饮温水300~500 ml,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②洗胃:应尽早用2%碳酸氢钠或1:4 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选用粗大胃管,头部涂石蜡油。由口腔向下50 cm左右,吸出100~200 ml胃液以证实胃管确在胃内,并可行毒物分析。如果不能确定胃管在胃内,可向胃内注入适当空气,同时在胃区听到“咕噜”声,即证实确在胃内。洗胃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位并转向一侧,以免洗胃液误入气管。选用温水洗胃,每次注入200~250ml,每次灌液后尽量排出。反复灌洗,直至回收液澄清为止。洗胃液至少2~5 L。拔管时,要先将胃管尾部夹注,以免在拔除胃管过程中管内液体反流进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③导泻:应用50%硫酸镁导泻。

重要提示 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应尽早进行洗胃、导泻;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应尽早转院。

应用抗菌药物、补液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控制中毒的进展

操作步骤

对症处理①一般处理:嘱患者休息,呕吐腹泻严重者应暂禁食,待症状好转后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②腹痛:能口服者口服药物:如普鲁本辛15mg或颠茄片8 mg;不能口服者肌注阿托品0.5 mg或654-210 mg;③脱水患者,可建立静脉液路,补充5%或10%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及氯化钾;④体温较高者给予相应降温处理,高热患者液体内加入地塞米松5~10 mg,以降温和减轻中毒症状;⑤酸中毒明显时适当补充5%碳酸氢钠。

抗菌药物及补液治疗①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选择氟哌酸0.2g,3次,日;或环丙沙星0.2~0.4 g,3次/日口服。不能口服者可选择氧氟沙星0.2~0.4 g或氨苄青霉素6 g每日静滴。②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大剂量青霉素及相应抗厌氧菌药物。如有条件可注射多价抗毒素,有特效,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在发病24小时或发生肌肉瘫痪前治疗效果最佳。具体方法:5~10万u静脉及肌内各半量注射,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应用1次。注射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需按脱敏方法进行注射;③可补充5%或10%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及氯化钾等。量出为入,一般入量比出量多1000 ml左右。

态度要求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应用抗菌药物及对症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理解和配合。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无休克表现。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无胃肠炎表现,以中枢表现为主且死亡率高,应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患者的病情及其预后。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要给以耐心准确的回答,不要敷衍更不要态度粗暴。当患者病情出现危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当沉着镇静,有条不紊,及时作出判断并给予相应处理。紧急救治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和剂量,严格按规定使用。注射多价抗毒素及青霉素时,必须先行皮试,皮试阴性方可使用。判断病情要客观,不能夸大或疏忽。要将各项处理措施清楚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重要提示 不可盲目给予止吐及。止泻药物,防止毒素进一步吸收,能口服者不选择肌注或静脉给药;不可盲目加大抗生素的一量;多价抗毒素注射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需按脱敏方法进行注射;了解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的特点,尽早转院。

补液抗休克治疗以挽救生命

操作步骤 ①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②扩容治疗:为首要措施,可补充晶体或胶体液;③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钠;④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选择多巴胺、阿拉明、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⑤给予激素: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强龙等;⑥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态度要求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休克时,患者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应果断采取行动,立即进行救治。要向患者家属解释对于挽救生命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向家属交代病情时,要客观地说明过程,不应该夸大危险后果,也不应回避问题。要根据当地条件和病情状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应了解神经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高的特点,尽早安排转院。

重要提示 因地制宜治疗并发症,不具备条件时应在维持生命的前提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不可盲目救治,以免延误病情。

观察症状、生命体征以确认治愈

操作步骤 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临床治愈的标准如下。

患者症状消失: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表现。

检查生命体征稳定:①意识清楚、无烦躁或昏迷;②体温恢复正常,36~37℃;③脉搏正常,60~100次/分;④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⑤血压正常,>90/60 mm Hg;⑥尿量正常>30 ml/小时。

及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重要提示记录一定要及时、准确、清楚;症状持续存在或不缓解者,应在积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及时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帮助患者转院以获得进一步处理

操作步骤 明确转院指征:无条件救治,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尚可;向家属交代转院的必要性;联系转院车辆,并告知上级医院;准备好转院途中需要的抢救器械及药品;指定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陪同护送;携带有关患者病情资料。

第2篇

【中国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04-01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救措施以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脑卒中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急救与护理后患者的生命指征变化情况。结果 误吸后1h患者体温升高与误吸后48h相比无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其它各项生命体征与误吸后48h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显性误吸;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护理

误吸在临床中是指液体、食物以及唾液等经声带裂隙而进入到气管当中的情况[1]。误吸可分为显性误吸与隐性误吸两种,并发咳嗽症状的误吸称之为显性误吸,未并发咳嗽症状的误吸被称为隐性误吸。误吸可导致引入性肺炎、窒息以及呼吸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本次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救治的12例脑卒中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病例,从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回顾性分析涉及资料为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为72~89岁,平均79.56±3.27岁;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73~88岁。全部患者均有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史,脑卒中病情稳定后遗留有吞咽反射障碍、进食饮水咳呛等症状;脑卒中后并发意识模糊者5例。

1.2 方法

1.2.1 急救与护理 急救时应及时去除误吸诱因[3],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吸除法清除气道内的异物与分泌物,清除误吸的异物后给予吸氧治疗以及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的具体症状并对症处理,给予脏器功能支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处理。对于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应注意及时给予利尿、强心以及扩张血管的综合治疗[4]。

急救过程中配合医生行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吸除术,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持续高热、呛咳及生命体征指标超过或低于正常值范围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汇报,并给予相应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注意预防再误吸的发生。

1.2.2 统计学处理 对比误吸后1h时与给予急救护理后即误吸后48h及误吸后5d时患者体温、心率、血压及SPO2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48h与5d时的数据分别与1h数据进行对比,采取t检验,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误吸后1h患者体温升高与误吸后48h相比无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其它各项生命体征与误吸后48h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

误吸后不同时段患者生命体征统计对比表(x±s)

3. 讨论

急救时应尽快将吸入物吸出,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尽早吸出吸入的异物以及气道内的分泌物可有效改善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具体操作时可使患者取侧卧位,采取震荡法与叩击法将肺叶当中的异物吸引出来。本组中急救患者于急救6分钟后苏醒。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监护患者的呼吸、心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吸引成功后注意对吸出物的性质与量进行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显性误吸后主要临床特征有体温升高,咳脓性痰或者咳痰量显著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呼吸窘迫,低氧合分数,出现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显示为急性的I型呼吸衰竭,肺部可见新湿音,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或者中性粒细胞数增加,胸部X片可见肺部的新浸润性阴影,阴影部位与发生误吸时的有关。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及时掌握患者相关化验、检查的结果,以正确判断是否出现误吸。喂食过程当中发生误吸的比较容易判定,但应注意对留置胃管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并结合鼻饲的时间、量、及、进食过程中是否出现呛咳、是否有胃内容物反流、呕吐等情况作出基本判断。

急救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以及严密的病情观察,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体温、心率、痰、咳嗽情况、意识状况、循环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定时测量患者体温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发热症状有无缓解。本组病例于显性误吸发生后的6h内发生肺炎合并细菌性感染,进而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于1内发生,于24h内可达峰值。经过急救与护理后大部分的患者病情于48h内出现好转,生命体征显著改善,5d左右病情趋于稳定。于病情稳定后给予重点监护,预防再误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雪英.11例误吸致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1):126-127.

[2] 吴克琴.老年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误吸的临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0,9(6):42-44.

第3篇

【关键词】 肝叶切除;并发症;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变化,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而肝叶切除则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式。但是, 该类手术的风险高、手术复杂、创伤严重, 很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优质的护理对策, 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进一步研究肝叶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作者收集河南周口市中医院进行肝叶切除手术的14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来本院进行肝叶切除手术的14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其中, 122例男, 22例女, 患者年龄在20~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7.6±5.2)岁。48例患者接受左半肝切除, 56例患者接受右半肝切除, 16例患者接受肝方叶切除, 24例患者肝右后叶切除。并发症情况:12例出血, 27例腹腔积液, 10例肺部感染, 3例呼吸衰竭。

1. 2 方法 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积极采取对策, 进行个性化护理。

2 结果

上述144例患者一期手术顺利进行, 其中5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6.1%。对上述患者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 均得到成功救治, 恢复出院。

3 讨论

3. 1 出血护理 在本文研究中12例出血患者, 术中8例出血, 及时进行结扎处理。术后4例患者出血, 积极为患者输血同时使用凝血酶原。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必须加强对其脉搏、血压、心率、面色、瞳孔等生命体征监测, 警惕其他并发症的发生[2]。手术后30 min测量一次, 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之后1 h测量一次。另外, 密切关注患者引流液形状、颜色、剂量。

3. 2 腹腔积液护理 腹腔积液是肝叶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在本文研究中2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几率为51.9%, 发病比例比较高。在切除肝叶后, 会导致肝功能应激反应, 进一步出现低蛋白血症, 导致腹腔积液。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呼吸节奏, 如果患者出现心慌、气促、气急、发热等症状, 需要即刻进行全面的B超检查, 预防腹腔积液发生。如果患者腹水过多, 需要及时进行穿刺引流。

3. 3 腹部感染护理 呼吸道炎症患者以及吸烟患者经常会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另外, 患者在手术后呼吸功能受限或者大量呼吸道分泌物等情况, 也会引发肺部感染。在肝叶切除手术之前, 必须严格要求患者戒烟, 进一步控制呼吸道炎症。在手术之后知道患者翻身、叩背, 指导患者正确咳痰与排痰, 进行深呼吸练习。保持痰液畅通引流, 进行有效吸痰。对套管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 有效预防切口处分泌物的堆积。通过喉部痰鸣音以及肺部湿音的听诊, 判断吸痰操作的进行。动作轻柔, 避免机械性操作对气管的损伤。对于痰液粘稠、量多的患者应湿化后再进行吸引。吸痰时, 吸痰管经由气管导管插入, 一般插入12 cm左右, 边退边吸, 禁止上下提插[3]。在吸痰过程中,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心率、呼吸、意识等变化, 一旦发现异常, 必须立即处理。加强气管雾化, 通过气道湿化、雾化, 有利于痰液的稀释与排出, 同时, 积极发挥抗菌、消炎作用, 预防肺部感染。在手术过程中,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合理、正确使用抗生素, 在护理过程中, 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肺部体征、痰液的形状颜色等等。及时进行痰标本培养实验, 结合临床药敏试验结果, 应用敏感抗生素。

3. 4 肝功能衰竭护理 肝功能衰竭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与此同时, 也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经常发生在肝硬化以及慢性肝炎患者身上。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测, 对有无黄疸现象、精神状态等进行动态监测, 预防发生肝性脑病等其他并发症。在手术之后的3~4 d内, 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供氧, 进一步提升血样浓度, 提高供氧量, 促进肝细胞修复与肝细胞再生。有效预防血氨上升, 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等症状, 可以采用灌肠等方式, 降低肠道的氨吸收量。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或情绪不稳定, 需要慎用镇静剂、安眠药, 与此同时, 降低损害肝脏药物的服用。及时补充血浆、维生素、白蛋白以及保肝药物, 进一步促进肝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 肝叶切除术后很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 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痛苦、缓解临床症状, 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严明珠,邹梅.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护理.肝胆外科杂志, 2004,4(7):114-115.

第4篇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 微创术 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19 -(2011)02-22-03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致死及致残率都很高。近年来 ,国内 临床中开展了一种清除颅内血肿的新方法,即微创清除术,其原理是在CT定位血肿部位后, 利用电钻驱动,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固态血肿降解液化成悬液,通过引流清 除血肿[1]。然而,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的实现离不开围手术期护理,围术期 精心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56 例颅内血肿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 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来自于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实施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清除术患 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为37~78岁,平均60.73±8.44岁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估算出血量在30~90mL,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29例,额枕叶皮质下 血肿9例,脑室内出血11例,丘脑出血6例,小脑出血1例。出血量30~50mL 18例,50~70mL26例,70~90mL 12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环境准备 手术前,保持术区清洁,术前1小时对术区进行紫 外空气灭菌。根据手术医嘱,确保所有抢救、检测仪器呈备用状态,备齐所有药品及颅骨穿 刺用品,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做好备皮,术前检查、交叉配血、留置导尿管,保证手术顺利 进行,协助医生完善各类辅助检查,并记录患者术前生命体征。

2.1.2 患者准备 了解并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认知感知、感觉运动等方面 信息,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并简要介绍手术治疗相关过程及效果,讲解术前 、术中、术后的风险、注意事项和预后,对患者家属及意识清醒患者有针对性开导以消除恐 惧与紧张心理,稳定其情绪,建立治疗信心,取得患者和家属信任和积极配合;对昏迷患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随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变化。

2.2 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卧于手术床上并固定其,根据CT报告,常规 消毒穿刺部位。术中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及肢体活动状况,密切观察呼吸、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通畅,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安抚患者维持稳定情绪,避 免患者情绪激动引发血压升高加重病情,记录抽出血液颜色及量的情况,根据出血凝固情况 注入尿激酶,做好引流护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者取平卧或健侧卧位,保持安静,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微抬高床头10°~15°,防止误吸,记录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确保血 压维持出血前原有水平。血压略高可通过微调高床头至30°~45°,血压略低可微调低床头 ,血压高者,则使用降压药物,降压期间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保持降压平稳;根 据患者呕吐、结膜水肿、眼底检查及头颅CT判断是否出现颅内压升高、颅内水肿及水肿程度 ,并提供脱水药物;接受微创术的患者,常见体温升高。术后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在39 ℃以上,使用电脑控制降温仪,或0.9%冰盐水保留灌肠,体温于38℃~39℃之间,可给予 物理降温,降温期间每30分钟测量体温1次,并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及降温效果;每15~30分 钟查看患者瞳孔及意识状态,如发现瞳孔大小变化,或意识由清醒转为障碍,或障碍加深, 提示病情加重;定时查心电图,必要时持续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2]。

2.3.2 呼吸道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节律和频率变化,保持呼吸道通 畅,给予吸氧,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遇 痰液粘稠不易抽吸者给予超声雾化吸收,对昏迷患者及舌后坠者,必要时尽早行气管切开术 ,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3.3 引流管与穿刺管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与颜色,引流 管高度固定在穿刺点以下,保持引流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检查有无管道扭曲、受压和血 块阻塞及引流管脱落情况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引流管的观察要遵循“二严格、二注意 、二防止、二认真、二按时”的护理重点[3];避免引流液逆流,防止逆流感染, 更换引流袋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确保穿刺针上敷料干燥无污染。

2.4.4 并发症护理 头部进行亚低温治疗,以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以减少脑水肿、脑疝的发生;严密监测患者是否有颅内再出血,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 加重、烦燥不安、头痛或头痛加剧、恶心、呕吐等临床指征,并观察引流液有无新鲜出血指 征,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防范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一经发现异常及时报 告;对患者每次冲洗、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用湿法清扫,定期开窗通风,并严格限制 探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造成颅内感染的可能,一旦确诊颅内感染,足量使用高敏感 性抗生素;护理过程中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并根据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避免 发生褥疮。

2.3.5 饮食护理 术后待患者恢复肠鸣音时,清醒患者可进流食,昏迷 患者鼻饲饮食。食物温度控制在39℃~41℃之间为宜。鼻饲之前充分吸痰,鼻饲速度不可过 快,防止发生鼻饲饮食反流。鼻饲后短时间内尽量不吸痰与扣背,避免引起呕吐。吞咽反射 恢复后,用勺喂水确定吞咽功能正常后逐渐进半流食至普食。

2.3.6 指导康复训练 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意识状态改善后,及早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以降低致残率,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由 易到难。

3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明显好转22例,好转31例,未愈或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多脏器衰 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脏疾病。无1例血肿复发。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该组 资料治疗前后Glasgow评分[5]进行统计,治疗前Glasgow评分平均为9.37±3.69 ,治疗后Glasgow评分平均为12.85±1.80,经配对样本t检验,t=4.019,P<0.01 ,差异具有显著性。

4 讨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有效地引流血肿,迅速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手术风险低、损伤 小、安全性高,然而,微创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的实现离不开的围手术期护理。在本研究中 发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取决于精心与严密围术期护理过程,提高颅内血 肿微创清除术围术期护理质量可使颅内血肿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提高生存质量。

5 参考文献

[1]王秋生,马修尧,李永奇等.穿刺液化技术在颅内血肿中的应用[J].中国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4):186

[2]赵群,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3]关宪生,冯力,陈建中.颅脑外科术后引流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 册,1997,13(6):106

[4]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3

第5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病人中,男9例,女5例,伤后入院时间:1小时~2天,合并肝损伤2例,肋骨损伤及四肢骨折3例。 

        2  病情观察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患者入院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等,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进行性血压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潮湿等休克体征。一旦发生立即手术治疗。

        2.2 腹部体征观察:了解受伤史,详细询问腹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及腹膜刺激征情况。详细记录病人腹痛腹胀程度,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不同临床类型的观察要点:

        (1)脾真性破裂占脾破裂85%,左上腹痛(可有左肩背放射痛)、出血量大、血性腹膜炎征(即较轻的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比较容易确诊,关键是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者要及早发现,紧急处理。

        (2)被膜下及中央型破裂者,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故临床上并无明显的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但在某些轻微外力影响下,可以突然转为真性脾破裂,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外伤后的1―2周内,为迟发性破裂,应予以警惕,应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当钡餐检查胃向右前移位、胃大弯受压和结肠脾曲下降,对被膜下脾破裂有诊断意义。

        2.4 密切观察病员尿量变化,我们的体会是怀疑脾破裂病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如尿量>30ml/h,说明病员休克已纠正或处于代偿期。如尿量<30ml/h甚至无尿,则提示病人已进入休克或肾功能衰竭期,应及时报告医生。

        2.5 复合伤患者的观察要点: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有无血尿等。在病人不能准确反应伤情的情况下,理化指标的观察应放在第一位。及时测量,反复比较,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3  护理要点

        3.1 护士接诊后,一旦确诊,立即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为大隐静脉或头静脉,另一条为表浅静脉),快速输入平衡盐水及血浆代用品,尽快扩充血容量,改善休克状态,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

        3.2 及时吸氧,改善因失血而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将氧气湿化吸入改善有效通气量,并注意清除口腔中异物、假牙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3.3 被膜下脾破裂保守治疗时,患者应绝对卧床3―5天或更久,以防由于血液积聚、压力升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被膜突然破裂。

        3.4 绝对卧床,避免随便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抗休克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插胃管,按医嘱给予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在避免腹胀的同时减轻腹部闭合损伤的进行性损害,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尽快完成交叉配血、及麻醉前用药。 

        3.5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对于意识清楚者,加强心理护理,脾破裂的病人大多病情严重,病人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护士应对病人给予同情,对患者及家属疑问应及时解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重要性、意义和目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患者,消除其因害怕手术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同时做好家属指导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

        3.6 术后护理

        (1)定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脉搏、呼吸、血压每30~60min测1次,待病情稳定后改2~4h测1次并记录。测量时要定、定部位,同时要注意测量顺序,应先测脉搏、呼吸后测血压,以利病情的观察。在观察病人出现烦躁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四肢厥冷多为休克表现。每4h测体温1次,术后3天内体温升高多为手术热,如术后持续高热提示有感染可能,应查看伤口有无红肿或渗液,切口敷料有浸湿时要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2)卧位与活动:术毕回房给平卧位,接好各种引流袋,术后6h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或减少毒素吸收,防止膈下积液,减轻腹部张力,增加肺活量,促进排痰减轻腹胀。同时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利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肠梗阻发生,但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再出血。

        (3)各种导管的护理:了解施行手术的方法及导管的作用,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避免脱落扭曲、堵塞,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应严密观察引流量及性质。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一旦病人恢复肠蠕动,排气通畅,应通知医生停止胃肠减压并做好拔管后观察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给予湿化氧气吸入。鼓励病人深呼吸,叩打背部,协助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

        (5)切口疼痛的处理。病人感觉切口痛不能忍受,可予镇静止痛剂,放置合适的,以减轻患者的不        适。

        (6)做好口腔护理 :术后病人行胃肠减压者,每日口腔护理2次,防止口腔感染。

第6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准备;护理措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多数患者需通过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来挽救生命。必须争分多秒,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赢得时间。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其中手术治疗25例,存活20例,存活率90%。现将自己在术前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于受伤后30分钟~一天入院。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钝器伤4例、坠落伤8例。损伤部位:硬膜外血肿16例,硬膜下血肿10例,颅骨骨折并发颅内血肿4例。GCS评分3~8分。均经颅脑CT确诊。以上病例少数伴胸腹部及四肢合并伤。

2护理

接到急诊科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单位,迅速准备好吸引器、氧气、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同时通知值班医生。根据CT结果需急诊手术者,可不必将患者移到床上,直接将平车推至抢救室,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快速清除口腔内的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张口困难及抽搐者放置开口器。对于大量呕吐及口鼻内有血块的患者,专人吸痰,并随时用手指挖出呕吐物。必要时通知麻醉科医生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如口腔内出血注入气管,病人又牙关禁闭,或有躁动不安,存在窒息危险,则应当立即行气管切开术。自主呼吸停止者,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呼吸机辅助呼吸。高流量吸氧(6~8L/分),有血块堵塞鼻导管时,及时更换。检测生命体征,充分暴露上肢和胸部,便于测量准确。对于秋冬季穿着较厚的患者可用剪刀剪开衣服,避免因脱衣而搬动患者。迅速建立1路或者2路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及时有效的供给药物。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速尿、止血剂。为了确保甘露醇快速输入体内,静脉穿刺部位应选择大血管。对于躁动患者,最好用留置针,可避免多次穿刺而误抢救时机。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每10~15分钟观察一次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如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提示脑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正确的分析判断,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患者剃头,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部,防止头部过度活动;动作要干净利落,尤其对躁动患者要防止刮伤头皮;头部有开放性伤口者,先用敷料保护。给予留置尿管,静脉采血,急查血常规、凝血系列、血糖、配血。急查床边心电图及B超。

安慰患者家属,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主治医生讲解手术方式、目的、愈后等,使其认识到手术的必须性和迫切性,积极配合治疗。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前护理强调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合理分工。各项护理操作中,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首要,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另外,我们护理人员必须熟知抢救流程及病情观察的要点,熟练掌握负压吸引、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的使用方法。总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极为凶险,医护人员必须分秒必争的进行抢救。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各项护理,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为病人手术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第7篇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功能亢进过去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可引起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我院多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替代疗法,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费用低等优点,近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护理体会及护理宣教总结如下。

1 术前指导

1.1 加强心理护理,详细介绍脾栓塞的目的和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了解患者对即将实行的介入术的看法,有何顾虑,对治疗效果的期望程度等。积极与患者沟通:如穿刺伤口出血、疼痛、感染等,以及应对方法。介绍同种病例介入手术成功的例子,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1.2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常规做好心电图、肝功能B超、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做好碘过敏试验及定血型,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的必要性。

1.3 术前按穿刺部位做好皮肤准备工作。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熟练,忌损伤患者的皮肤,而造成感染的发生,同时避免过多暴露患者,注意遮挡,保护患者的自尊,防止受凉。术前3天开始使用抗菌素。

1.4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认真测量生命特征并做好记录,给予足够的热量和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禁刺激性食物。术前训练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尿潴留及穿刺处出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训练目的,使之能积极配合。告之患者及家属术前至少禁食4小时,以避免术中呕吐。

2 术中指导

2.1 手术过程中,患者一直处于清醒状态,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极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影响。护士应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不得谈及对患者有不良刺激的话题。可与患者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2 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注意患者的主诉,随时询问患者,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3 手术结束后,协助医生固定好穿刺部位的沙袋,压迫止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区。

3 术后指导

3.1 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告之患者及家属术后肢体要制动24小时,穿刺部位用沙袋或盐袋压迫止血6小时。严密观察穿刺处是否渗血及血肿,不能过早下床活动,同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1.1 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由于动脉插管损伤血管内膜,术中置管时间过长,抗凝药物用量不足,沙袋过度压迫等因素。故在护理上应正确应用沙袋,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肤温度、感觉,若出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脚趾异常苍白,小腿刺痛,皮温下降,提示下肢动脉出现栓塞。护理人员应严格查对制度,及时、正确、规范的执行医嘱。

3.1.2 栓塞剂灌注后,脾动脉部分血管缺血坏死,局部组织炎性水肿,引起腹部疼痛;栓塞剂应用48小时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面对这些症状,护士应告之患者及家属勿紧张和恐惧,医生均有办法医治,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同时,发高热,疼痛重者,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外,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及药物止痛。

3.2 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

3.2.1 告之患者及家属术后4小时根据情况,可进流质、无渣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应易消化,富营养,忌辛辣刺激性、牛奶、豆浆等易胀气食物,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3.2.2 患者术后平卧时间较长,会感到腰酸、腹胀、背痛,护士在患者撤去沙袋后立即告之缓解上述不适的方法,教会患者用健侧下肢屈膝,用双肘协助支撑身体,在床上进行左右平移,同时为患者按摩腰背部皮肤,增加血液循环,减轻不适感。

第8篇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科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共206例,男120例,女86例,年龄18~62岁。受伤原因:车祸70例,高处坠落80例,重物砸伤56例。骨折部位:胸椎骨折76例,手术70例,伴有神经损伤6例,腰椎骨折130例,手术110例,伴有神经损伤者20例。

2 术前护理

①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由于早期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合并有胸腹部脏器损伤等。②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风险较大、术后需要绝对卧床,责任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大致程序,告知患者需配合的事项和术前应注意的问题,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③术前准备:术后卧床静养会使肠蠕动减慢,会增加尿潴留、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区备皮,备血,禁饮禁食的指导。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的监测:护士应重视术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当天仔细地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状况,并详细记录。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硬板床,头偏向一侧,Q1 h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切口有无出血,保持切口引流管及导尿管通畅,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准确记录24h引流量,一般术后24~48 h引流量小于50 ml且色淡即可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不适症状出现、立即报告医生;术后24 h可侧卧或俯卧[1]。②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水。③预防便秘: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肠道,利于大便排出。指导患者每日按摩腹部,进行顺时针环状按摩,促进肠蠕动有利大便排出。大便干结者,注入开塞露后用手指抠出。④预防泌尿系感染:保证患者每日饮水量2500~3000 ml,增强自身冲洗作用,如患者留置尿管超过3 d,遵医嘱给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行膀胱冲洗,2次/d、尿导口每日用消毒棉球擦2次。每日定时开管(3~4 h)一次,可训练膀胱收缩功能。⑤预防褥疮:胸腰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须每2h轴式翻身一次,经常察看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整并按摩骨突处皮肤,给患者骶尾部垫水垫及护理垫。神经损伤的患者双足跟、腘窝处垫水袋换防褥疮。⑥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做双上肢扩胸运动及呼吸功能训练,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注意保暖。⑦康复训练: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可进行自主四肢运动及轴试翻身,术后第2天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开始可被动抬高、再主动抬高,双下肢轮流进行,术后第3天为防止挛缩畸形,开始锻炼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力,术后1周进行腰背肌锻炼,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其要点是按照疾病的特点,被动运动,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全范围被动运动。锻炼原则:尽早开始锻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指导患者在床上自行活动双上肢,比如扩胸、握拳、屈腕、屈伸、外展、内旋肘关节等[2]。⑧心理支持:心理护理贯穿疾病的始终,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诱导,增强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尽早融入社会。随时动态了解患者的心里情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术后康复。

4 小结

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病残率。使患者早日恢复自理生活能力重返工作岗位,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第9篇

支气管袖形肺叶切除主要用于中央型肺癌和叶支气管开口附近的良性支气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其方法是将病肺和相应的叶支气管作袖形或楔形切除后再重建余肺的支气管通道[1]。其意义在于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有功能的正常肺组织,从而避免全肺切除,使部分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获得手术机会,并同时有效降低该部分病人的手术后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我院胸外科于2008年―2010年收治15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5例,年龄40-76岁,男14例,女1例,平均年龄(57.3+16.2)岁,术前肺功能FEV1(1350-2100)ml,平均(1720+267)ml。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9例、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6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存在着恐惧、焦虑心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不知情的患者采取保护性治疗。与患者沟通,讲解手术方法,护患配合的重要性以及术后护理情况、注意事项。介绍同类患者认识,了解肺叶切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任感。

2.2 肺功能锻炼;进行爬楼训练以及呼吸训练器的应用,提高肺活量,进而改善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训练患者有效咳痰,深呼吸,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超声雾化2次/日。合理应用抗菌素,预防肺部感染。

2.3 纠正营养和水分不足: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口服瑞素,静脉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有利术后康复。

2.4 术前宣教:训练患者床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活动手臂关节,防止肩关节粘连,有利疾病的康复。告之引流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 术后护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毕持续低流量上氧2-4L/分。病情平稳,取半卧位有利于胸腔闭式引流液引流,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利于患者咳嗽及排谈。每日检查两肺呼吸音,了解肺部情况,观察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术后次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痰、深呼吸,必要时按压胸骨上窝处气管以刺激咳嗽、排痰,雾化吸入2-4次/日,必要时行纤支镜吸痰,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肺不张及肺部感染。

3.2 生命体征观察: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引流情况。动态观察T、HR、R、BP、SPO2,血气分析,了解患者肺部情况(氧合状态),如出现SPO2进行性下降,立即遵医嘱进行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3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维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其引流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每小时引流液>200ml,持续3小时,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如胸腔引流管持续排出大量气体,患侧呼吸音明显下降甚至消失,警惕为支气管胸膜瘘,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术后2-3天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24小时引流量

3.4 出血:患者手术行血管重建,应严密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做好记录。

3.5 饮食指导:术后肠蠕动恢复,术后次日进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进营养丰富的肉类、奶类、蛋类;含丰富维生素以及粗纤维的疏菜、水果,防止便秘。

3.6 功能锻炼:患者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躯干运动。术后次日开始肩臂的主动运动。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和协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既可防止关节僵硬也可防止压疮的发生。

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4.1 支气管胸膜瘘的护理: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突发胸痛,剧烈咳嗽,咯出淡红色胸腔积液样痰,胸腔引流管内引出大量气体,呼吸困难,出现高热,全身中毒症状等。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测量生命体征。嘱患者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禁止健侧卧位,防止引流液流向健侧和避免支气管残端浸泡于胸腔积液内,保持胸腔引流通畅,观察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4.2 血栓的形成:为防止肺动脉栓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测量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对咳嗽排痰无力的患者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机体恢复缓慢、卧床时间长的患者应鼓励床上活动,按摩双下肢,并遵医嘱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遵医嘱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根据结果调整低分子肝素钠的剂量。同时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及早下床活动,也可防止血栓形成。

4.3 残肺肺不张: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spo2下降,给予复查胸片,必要时纤支镜吸痰或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术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雾化吸入、器械辅助排痰等治疗是预防残肺不张的关键。

4.4 术后大出血: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胸管引流出大量血性胸水,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立即通知医师,建立双通道或多通道补液,输血,必要时急诊二次开胸手术。

5 健康指导

5.1 生活调整

5.1.1 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

5.1.2 保持有效的咳嗽咳痰,加强肺功能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保持房间通风换气。

5.1.3 患者使用软毛刷刷牙,防止口腔黏膜、牙龈出血。

5.2 饮食调养:注意补充营养,合理搭配。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公共场所活动,以免感冒。必要时中西医相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 总结

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措施。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切除病变部位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有功能的正常肺组织,从而避免全肺切除。但其手术方式难度大、风险高。因此,我们在护理该类患者时,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胸腔闭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