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道路路政管理

时间:2023-10-11 10:17:36

导语:在道路路政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道路路政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程序非常复杂且配套项目繁多,而且又容易受到不同的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条件,天气变化,行政力量等方面的干扰,且施工环境复杂,工期要求较短,质量要求很高#在芒市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全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措施跟不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缺陷,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焦点。下面本文着重就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一、 做好充分施工准备遇到的问题

1.1工程前期规划论证不充分

在工程开工建设之前,勘察、设计等单位没有做好现场的实地勘察调研工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棘手问题;对工程前期的招投标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违标、费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的需要重新进行招标,存在暗箱操作,透明度不高;由于施工季节,大部分处于芒市多雨季节,施工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雨季施工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2项目设计方案变更频繁

由于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对各方条件考虑不成熟,尚未科学周密地对待工程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改变原有方案,使得工程增加额外费用,影响工程造价。有时为了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甲方不得不批准变更原设计,但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随意变更设计,降低了工程质量,造成工程隐患。

1.3施工所用材料很难达标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原材料的采购、加工以及运输到现场使用缺少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由于不具备实验室条件,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未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样检测试验;监理尚未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的监管,造成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降低工程质量,还增加了工程成本;工艺流程落后,采购时也不认真计划,造成材料浪费。

1.4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

大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借资质挂靠施工,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并缺乏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与技术都比较差;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很有限甚至形同虚设;现场安全员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总是存在安全隐患;施工设备不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的需要进行投入,且机械设备质量(陈旧)和数量都存在问题,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

1. 5市政道路后期缺少维护

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改进,传统的施工养护的管理模式,满足不了现代施工的发展步伐。对于道路施工管理而言,它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整个过程其实包括道路建设前期到使用的终止。因此在其使用尚未终止时,也是需要有专人给予定期维护。然而,现实中关于维护问题始终处于推脱的状态,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周期。

二、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甲方等多单位部门,多专业技术工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行政力量干预过大过多

一些行政领导为出政绩,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大搞特搞献礼工程,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出现抢干和蛮干;工程涉及很多的政府管理部门,责任不明,加之多头领导管理,推楼、扯皮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施工方、监理方以及建设方等很难开展工作。

2.2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

大部分施工单位短期行为突出,存在片而追求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管理。有的施工队伍,业主也很难进行管理,工程项口的施工没有任何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单位无法从整体上树立起质量意识,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难以提供合格工程。

2.3勘察、设计、监理、检测与建设方责任不到位

勘察、设计单位没有对现场进行很好的实地勘察调研,也就做不好工程的前期规划论证和设计工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困难重重;监理单位责任不到位,没能很好地发挥质量监督管理的积极作用;很多施工方都尚未委托检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自检,第三方检测工作不积极,没能及时进场检测;业主协调服务工作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解决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3.1切实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工程前期的招投标工作,确保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上,切实做到择优选取施工队伍,除应考虑竞标报价,还应实地考察施工队伍的实际状况;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建设之前,深入施工现场,做好规划论证和设计工作;做好现场交底工作,及时进行相关记录。

3.2增强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意识

施工单位应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才能在施工环节将工程质量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配备质优量足的机械设备,做到合理配套、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同时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施工过程中统筹安排,尽可能的满足工期与质量的双重要求。

3.3严把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质量关

对施工所用材料,应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材料检测工作,进行标准试验和原材料试验,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要按规定进行抽检,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注重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材料的供应厂家方而,要选择那些质量过硬,社会好评度高的厂家,而且要具有完善的证件。对于采购来的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全而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回去,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3.4加强道路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业主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配合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的管理;要求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对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检验;要求施工单位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甲方及监理等单位;督促监理单位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审核,帮助施工单位优化进度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工程例会,邀请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程相关单位参加,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保证工程顺利施工。

3.5重视道路后期养护管理

市政道路建成后,应对其路而中的一些施工废料和堆积物进行及时清理,对一些局部破坏路而进行及时修补,对道路沿线进行全而检查,有问题的路段应该进行及时处理,使市政道路看上去更加关观。市政道路运营后,应加强道路路而的养护,特别是针对路而由于积水而破坏严重的地方,对道路排灌设施要经常贯通,尽量避免因为道路的积水,引起沥青路而破坏、平整度下降,同时应加强路政管理力度。

四、优化成本控制

不计成本,粗放型管理,只能造成经济损失的增大。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项目或部分项目的完成后,以控制施工控制预算成本的预测,做出成本超支的应对措施。

2)改善成本管理系统,采购,库存,配送,并使用每个系统都处于控制中。

3)完善根据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并力争使劳动力,材料,机械都在控制限度内。

4)及时完成单位项目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工作,材料,设备和管理费来计算实际的项目建设成本,对照预算,寻找超支原因进行改善。

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因地因时制宜,针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现场施工单位的人员管理,做到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积极探索管理思路,不断提高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

第2篇

关键字:道路施工 成本控制 进度管理 现场管理

一、道路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控制目标;在项目经理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将项目经理部各个费用指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

1)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对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工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缠措施。

3)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

4)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质保证。如遇拖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果断措施,立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坚持按照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计划目标成本的控制要求,做好施工采购策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应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应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管理,正确运用施工合同条件和有关法规,及时进行索赔。

1.材料物资采购控制

施工项目的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构件,以及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周转使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从价值角度看,材料的价值,约占总造价的70%以上,其重视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

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力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力面。

2.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及其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高层建筑施工,据某些工程实例统计,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部分的总费用中,垂直运输机械费用约占6%-10%。由于不同的起重运输机械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起重运输机械时,首先又能够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确定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是否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施工进度管理

1.进度的管理目标

在确定施工进度管理目标时,必须全面细致的分析与工程进度有关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目标。

在确定工程进度目标时,还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对于大型道路工程项目,应根据尽早提供可动用单元的原则,集中力量分期分批建设,以便尽早投入使用,发挥经济效益。同时,要处理好后期建设的关系,每期工程中主体工程与辅助及附属工程之间的关系。

(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参考同类工程的经验确定施工进度目标,避免只按主观愿望盲目确定进度目标,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进度失控。

(3)合理安排土建与设备的综合施工,要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合理安排土建施工与设备基础、设备安装的先后顺序及搭接、交叉或平行作业,明确设备工程队土建工程的要求和土建工程设备工程提供施工条件的内容及时间。

做好资金供应能力、施工力量设备、物资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能力与施工进度的平衡工作,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要求,从而比避免其 落空。

(5)考虑外部协作条件的配合情况,包括施工过程及项目竣工动用所需的水、电、气、通信、道路及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时间,他们必须与项目的进度目标相协调。

2.单项进度控制

在工程开工前,建立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的月、旬进度控制图表,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旬进度进行控制。其图表宜采用能直观的反应工程实际进度的形式,可随时掌握各专业分项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差距,然后做及时的调整。

三、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应当符合建设工程安全标准,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的显著或危险部位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牌。

2.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中可能导致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设施等做好专项防护。

3.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建筑物应当经过设计计算,装配式的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项目经理对上述建筑物和活动房屋的安全使用负责。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必要的医疗和急救设备。作业人员的膳食、饮水等供应,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4.施工单位必须采购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该用具和设备进场使用之前必须经过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管理,按照标准规范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

5.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重任,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衔接问题。施工前要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包括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路灯等许多方面。因此,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加强现场技术交底,使各个环节衔接好。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6.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段要硬,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没有通融的余地,这也是质量管理搞不上去的原因。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改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改清退的清退,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对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7.并且要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目标。为切实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首先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其次是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第3篇

1.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意识不高

质量是一个过程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线。一些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的严重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损失无法挽回。同时,为了追赶工程进度,随意压缩工期,简化建设工程程序,都不同程度上给工程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意识,使质量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一个口号十分重要。

2.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前期准备不充分

现在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在施工前,并不深入细致对整个过程做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导致没有深入理解整个工程在经济、自然环境和资源投入等方面的系统性,过程中投机取巧、盲目追求利润、偷工减料,导致给整个工程后期造成严重影响,根本无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市政道路施工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对施工监管力度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施工方与工程监督方彼此之间存在利益链,从而淡化了工程质量的把关,工作人员放松质量管理,监管工作不到位,给施工单位营造了无约束的宽松环境,从而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上不去。

4.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市政道路施工中,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市政道路施工,由于资金或是政府力度的问题,聘请一些施工方资质不深、工程人员业务能力差,对工程只能简单对付,乃至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没有人能干,只能凭借一些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这就为给工程带来无可预测的后果,甚至是重大的安全事故等。

二、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措施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

1.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的控制应该是从工程筹划开始,一直到项目竣工,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影响施工投入成本的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控制和管理,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并加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控制。

2.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也是包含在多个方面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人工、机械、技术条件、施工环境等等,都会对工程产生影响,因此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进度控制

对进度控制也就是对质量的各环节都进行了控制,工程进度一旦没有了控制,工程质量随之就会受到影响,必须导致人、财、物等力量的流失,也对工程质量产生致命影响。只有当工程建设各个部门都在统一安排的进度下,系统协调的进行工程作业时,相关的资金投入、设备配置、材料供给、人工安排等才能达到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施工效果。

4.加强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阶段都要十分重视的问题。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没有安全作为第一保障,工程质量就无从保障。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应该作为施工单位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设立相应的第一责任人,建立责任制,层层落实。同时要针对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做好全体员工的安全培训,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

1.前言

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建设,由于技术、管理以及原材料选择等原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高速公路要严重得多。譬如:沥青砼路面出现大量纵、横向裂缝, 夏季高温季节车辙,雨季出现坑槽,交叉道口行车道沉陷等等,引起了业内人士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的大量思考。要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水平,加强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市政管理局的海陵岛闸坡海滨路东段升级改造工程。该项目北起旅游大道,南至小港湾山庄,包含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以及海滨路两部分。其中旅游大道与海滨路接驳段始于旅游大道,止于海滨路,为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道路全长86.084m,;海滨路线位起点与第一部分接驳段相接,线位终点为小港湾山庄附近,为城市次干路,双向2车道,道路全长1296.939m。两部分路段全长1383.023m。下面,笔者结合该工程,探讨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基本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从通车后观察主要表现为:(1)路面裂缝多,平均7~ 8m就有一条横向裂缝,还伴有较多纵向裂缝,较高速公路30~ 40m 一条横向裂缝,病害发生率明显偏高;(2)连续降雨后,路面网裂严重、坑洞多;( 3)道路交叉路口及公交汽车站台周边,多有面层细料脱落、车辙严重等病害。究其原因,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其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半刚性施工质量低劣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下列违反规范的行为: (1)集料级配严重失控,集料大于40mm 颗粒数量占粗集料总量的30~ 40%,10~ 40mm 颗粒数量严重不足,混合料产生严重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人工摊铺, 严重影响了拌和料的均匀性,导致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3)为保证混合料成型,采取提高水泥用量并用细料罩面;(4)施工缝多但处理草率等。这些问题导致半刚性基层裂缝增加,直接影响到通车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增多。

2.2 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没有保证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与高速公路相比,其层间连接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 未能封闭施工的客观环境,更易造成连接层面间污染,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连接不严密; (2)基层透层油喷洒往往在铺筑沥青层时进行,由于污染和粉尘,实际上不能达到透和联的作用,而半刚性基层暴晒时间过长将产生干缩裂缝;(3) 沥青面层间粘层油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现实中因急刹车导致面层整块滑移、撕裂或脱落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层间连接不紧密, 易导致地表水浸入,此时若在层间有浮尘或松散颗粒,水进入层间缝隙后,缝隙中饱和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及以后荷载重复作用,对缝隙产生冲刷,形成唧浆,使缝隙处结构层强度降低,最终形成空洞,造成路面损坏。

2.3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粗糙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由于通车的需要,在施工中往往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车,由此导致纵向冷接缝现象较为普遍。但由于处理冷接缝的工艺粗糙, 影响了路面施工质量,其主要表现为: ( 1)压实机具配置不合理, 碾压操作未能按工艺要求严格进行, 影响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2) 交叉路口铺筑分块不合理,人工作业增加,影响路面铺筑质量;(3)冷接缝处常产生骨料离析现象,影响路面质量且易产生路面病害。

3.加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管理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集料质量控制

资料表明,沥青砼面层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是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集料应符合下面两项要求:(1)碎石表面微观粗糙度大,且形状接近立方体,质地坚硬;(2)使用人工砂,限制使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从目前市政道路就地采购的碎石来看,其规格普遍不符合要求, 因此沥青路面施工用碎石必须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 要求料场采用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一破采用锷式破碎机进行破碎,二破采用锥式或反击式轧石机进行,以减少针片状碎石含量,且筛孔的尺寸应与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相匹配。

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场。堆场必须进行场地硬化,避免堆场表土掺合于集料中。不同规格的集料要设置隔仓堆放,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各种不同的集料堆场要设置有料源、粒径、用途等内容的标志牌,便于抽检, 防止上料差错。

3.2 提高基层施工质量

(1)改变施工方式。淘汰水泥稳定碎石层现场拌和、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 采用水泥稳定土拌和楼集中拌和,机械摊铺的方式。(2)抓好原材料控制。水泥等级应选用低于32.5级且不带R的初凝在5h以上、终凝时间12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集料用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并形成良好级配。(3 )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太大。这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水泥用量宜控制在5% 以内。(4)重视混合料摊铺接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施工纵缝, 采用全幅摊铺或两机并铺; 当纵缝不可避免时,务必把松散部分挖除并做成垂直整齐的下切面,把握好松铺厚度按规范要求碾压; 对于横向接缝,一般以两构筑物间作为一个施工段落,无构筑物较长路段,应加大一个作业班次内的施工长度,尽量减少横缝。横缝的处理方法同纵缝。(5)压实、养护环节不可忽视。压实时,压路机的机型、激振力应与基层厚度相匹配,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应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碾压长度要随之调整;养护宜采取喷洒透层油进行,并用土工布覆盖,以利于成品保护,避免车辆、行人闯入,喷洒应选择在半刚性表层风干时即可进行。

3.3 强化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执行过程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在调查以往同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经验和使用效果基础上进行,这里强调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必须铺筑100~ 200m (单幅)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现场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从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按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混合料的生产质量;严格执行经检验的标准配合比,如遇材料变化并经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实测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重新设计。城市环线道路及一级主干道必须进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其他道路当材料与同类道路完全相同时,可直接引用成功的经验,但应注意过程检测技术指标。

3.4 加强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控制好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混合料要制订好现场作业计划,配置匹配的施工机具,在运力上要有所冗余, 压路机必须达到3 台以上(包括一台轮胎压路机) 。( 2)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压实工艺,进行初步、复压、终压三个碾压步骤, 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3) 注意接缝处理, 市政道路接缝较多,应严格按规范操作, 特别由于通车需要纵向接缝冷接缝较多,鼓励摊铺设备加设沥青加热系统,实现冷接缝热处理, 最大限度改善冷接缝所产生的问题;认真对待纵向接缝产生的接缝离析现象, 在作业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 并通过严格的施工工艺加以避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基底处理;填土层压实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车流量及行车荷载也越来越多,这对市政道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无论是道路的建设方、施工方,还是普通的社会民众,都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是整个道路质量的基础,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便会引起路面的裂缝、车辙、断板、破损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质量。所以必须加强路基的施工质量管理,下面简要探讨加强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技术要点。

一、加强市政道路路基基底的处理

路基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清场工作,为路基的填筑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填筑路堤时,在对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砍伐之后,还应及时清除草皮、树根等杂物,以防它们在后期腐烂而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可采用推土机把杂物清出路基填土范围。若清场后土表松散、不平整,还应事先对其进行碾压平整。基底为坡面时,施工前必须对基底坡面处理后方能填筑,否则车辆载荷作用下可能造成填料沿坡面产生滑移。坡度较小时,只需压实表层后便能确保坡面稳定;若坡度较大时,需将坡度做成台阶形进行填筑。

二、土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

土方路堤一般进行分层填筑和分层压实。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0.5m以上,并且保证实际的压实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压实之后进行削坡。如果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则填完上一个作业段时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以便后一个作业段的顺利填筑和压实;当相邻两个作业段同时填筑时,须分层相互交叠含接,然后进行压实,确保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不同土质混合填筑时应注意,土质不同时不得混杂乱填,而应分层填筑,并且保证每层厚度不小于0.5m,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动面;为保证水分蒸发和排除,注意不要用透水性差的土层将路堤封闭,下层填筑透水性差的土时,基表面应做成一定的横坡,这样可使上部分土体中的水分顺利排出。

土方路堤施工还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填料的质量控制。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应对土质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检测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当填土质量达不到填筑要求时,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淤泥质土、含水量比较高的耕地土,并且没有条件换土时,可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使其变成石灰稳定土,便可满足填筑要求;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掺入一定量的碎石、矿渣或沙砾进行加强;在季节适宜且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含水量偏大的土可进行晾晒,以降低其含水率;遇到膨胀土、垃圾腐殖土等特殊土时,则必须用良好土料进行换填。

三、石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

石方路堤的施工,也应合理选择和控制石料的粒径及性质,根据填筑高度和边坡坡度确定合理的填筑方法。如果填石的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像填土路堤一样分层或分段填筑;并须通过试验来确定填石路堤的压实厚度和粒径,填料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0.5m。用强风化石料或软质岩石填筑路堤时,须检验其CBR值,满足设计要求才可进行填筑,以确保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填石时,路堤应先压两侧后压中间,碾压时前后相邻段应重叠1.0m~1.5m,左右相邻段之间须重叠0.4m~0.5m。

四、路基填土层压实的质量控制

路堤填方施工前28天,应选择一段长度不小于50m的路堤段进行碾压工艺试验,并根据压实机具和填料性质等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如压实机型,行进速度、压实遍数、填料最佳含水量及松铺厚度等,并研究解决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制定压实质量保证措施,通过这些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来指导后面路段路基的施工。

应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来选择压实设备,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通常对砂砾土等土质的压实效果较好。为较好地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应将路基的填筑和压实分成几个不同的作业面,包括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这样有利于控制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一般路段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构造物附近的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碾压时应控制好含水量,只有上一层的碾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碾压施工。填筑中先用推土机摊铺,人工找平,然后用机械进行压实,对于桥台边以及道路的边角处等机械设备到达不了的地段,应用人工配合摊铺,小型机械碾压。

路基压实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强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因为填土层厚度的大小对压实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土方压实度检测试坑深度应是整个填土层厚度,而实际检测压实度时,试坑只有20cm左右,实际上不能以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整个填土层压实度,但通常路基施工中都通过这种检测方法认为压实度合格,这样容易给路基施工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留下质量隐患,故压实度检测应贯穿整个填土层或者多取几组试坑进行检测,这样使得检测值更具有说服力。

五、小桥涵洞等构筑物的回填压实质量控制

桥台台背、涵洞两边及挡土墙壁背面的回填为特殊夯实区,这些部位往往不能直接通过大型碾压机械进行压实,若压实度不够,可能在工程竣工通车后不久出现桥头跳车等质量病害。所以必须做好这些区域的压实工作。关键是要做好填筑材料、压实机械的选择以及控制填筑压实质量。

路基施工时在桥涵头留有足够的作业面,以便能够顺利施工操作;填土前应将其下部淤泥、杂物和地表上的杂物予以清除,然后以合格的材料分层回填。台背、涵洞等处的附近尽量采用渗水性、易密实、强度高的土填筑。桥台台背、涵洞、管道缺口等处的填土尽量同时进行,从它们两侧对称均匀回填,边角等部位可以采用小型机械压实,并且保证其压实度比同等路基的压实度要高;可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和方法进行桥涵头施工,如进行预压、延长沉降时间等。对于涵洞顶部的填土松铺厚度在100cm以下时,靠近构造物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施工作业,其上部不得通过重型机械或车辆。排水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对于内部积水可以水泵排出或设盲沟引出。

六、做好路基整修和路基防护施工

路堤填筑至标高后,进行平整和测量,施放路基边桩,修筑路拱,然后再次碾压一遍。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机械的将路基两侧设计范围外的填土清除掉,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cm范围内须没有尺寸超过10cm的石砾;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整修路基时应将边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确保能够顺利的排出雨水。

为提高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还应做好路基防护工作,挖方路基施工,若挖深度较大,可通过边开挖边进行防护,以避免重复削坡,还能有效防止雨水的冲刷;填方路基施工,及早植草或进行其他防护,也能有效避免雨水的过度冲刷。

结语

总之,我们道路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对整个道路质量的重要性,严格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认真做好路基基底的处理,加强土石方施工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控制,重点加强路基的压实质量控制,确保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姚秀峰.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安徽建筑,2011(06).

第6篇

一、影响道班工人参与路政管理积极性原因分析

道班工人长期在养护生产一线作业,对路的感情最深,路产路权受侵害,道班工人心最疼。而且,他们对所养护路段情况最熟悉,发生在他们所辖管路段的侵害路产路权案件,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就知道,对制止违章、保护现场能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的道班工人对侵害路产路权案件制止不力,报告不及时或不报告,呈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状态,严重影响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1、职责不明。有的道班工人认为路政管理有专职队伍,有专门装备,道班工人的职责就是公路养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致使一些非常轻微的堆积都要路政人员出动清理,使路政人员疲于奔命。

2、制度不落实。公路分局对道班考核,本来有路政管理一项,但有的分局监理组、检查组在实际考核中,往往偏重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忽视了对班站辖管段路政管理的考核,有的检查组或者分局监理组由分管领导、劳工、工程和有关人员组成,没有路政人员参与,这样就使班站路政管理检查考核流于形式。

3、激励机制缺乏。公路养护人员生产任务完成好,奖金、工资及时兑现,而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公路养护人员对各种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和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给予制止,无疑难度大,又得罪人,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常常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致使道班职工积极性不高。

4、素质不适应。公路路政管理有一定的专业性,许多道班工人对路政管理法律规不甚清楚,致使在维护路产路权、制止违章中理不直气不壮。

5、路政人员某些做法挫伤道班工人的积极性。最常见的是道班人员举报,路政人员不出动,道班工人为了纠正制止违章,与当事人争执,甚至被打,得不到路政人员的全力援助,致使道班工人积极性大为挫伤。

二、对策建议

1、明确职责。组织道班工人学习2004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路政管理规定》尤其是第48条:“公路养护人员发现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协助路政管理人员实施日常路政管理”,及时组织一线职工学习公路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明确道班工人与路政人员对公路路实施齐抓共管的职责。

2、落实制度。路政人员参与道班一线检查、考核、验收,对班站一线职工在制止违章不及时,报告不及时或不报告的给予相应扣分,完成好的给予加分,与工资、奖金挂钩。

3、建立奖励机制。对敢抓敢管,在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给予奖励,奖金列路产损坏赔偿费开支。福建省寿宁县公路路政管理所每年都对公路道班路政管理进行评比,分设

一、

二、三等奖,给予职工500-300元奖励,效果很好。

4、提高素质。对一线职工,结合班站长、记录员各种业务培训和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开设路政管理这一课程,使一线职工更好地掌握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在维护路产路权,纠正制止违章中做到法律在手,理直气壮。

第7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城市的交通的运输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量也逐渐增多。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直接关系了市政道路的路基的质量。如果路基施工存在着质量的问题,那么就会在后期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市民的安全出行,因此做好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1.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要求

市政道路因为使用频率高、行车数量多等特点,必须要保证其质量要求,道路寿命长短,路面的稳定排在首位,具体来说,应满足下面两个施工要求:一是路基的强度。强度是首要条件,路基施工完成后,必须达到施工的强度要求,必须保证道路路基在投入使用后,不能发生其质量要求以内的变形或塌陷,所以要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二是水温的稳定性。路基的上面有地面水,下面则有地下水,在水的作用和影响下,路基强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因为水温发生了变化,冰冻会使路基出现翻浆或胀冻等现象,影响其强度,因此,要在水温的不利条件下,并且通过覆盖保温材料或者草垫的措施努力保证水温的稳定,以保证路基的强度。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保证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的选择施工的方法。当前,道路路基施工大都是以机械化进行施工,通过机械工作,有完整的工作流程,这一综合作业方法能有效的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施工的进度也进一步加快,尤其是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和工程的质量,也落实了安全生产的要求。所以,选择施工方法上,对机械的选择要求特别高,必须要能达到路基的施工要求,尤其是压实的设备选择,这是保证道路路基的强度的关键设备。二是严格管控施工的程序。整个施工流程必须严格按照组织、物质、技术和现场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准备工作,首先,要注意的是,当有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时,要与道路路基施工一起展开,以避免对路基填筑以后再返工来对这些构造物进行修建开挖,继而导致工程进度缓慢和质量达不到相应要求。遇有路基土石方时,要先对路堤基底进行处理,再选择相应填料,确定出路堤的填控方式,再将路基压实。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材料的质量管理

路基施工的材料是全面保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根本基础,因此,在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市政道路路基的要求,对现场的土质进行试验,分析土质的物理特性,测量土质中的含水量的多少,确定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路基的填筑方案。其次,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对路基填料的质量管理,将一些不合适的或者是质量不合格的填料坚决不能使用。另外,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样本,确保高质量的路基施工材料,使市政道路路基满足相关的施工要求。

3.2、路基边坡的质量管理

一般情况下,对于路基的坡度来说,应该进行选择相对于较为合理的,即使坡度较高,同时还要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但是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道路的路基很容易受到地质、地形和地貌的因素影响,如果只是考虑市政道路路基的坡度的高度和设置,必须要结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例如,市政道路填土高度大于5米时,这些土质属于吹填砂,如果在之前的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填土高度超过施工设计要求,就必须要对市政道路路基进行吹填砂处理,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的地质情况。在软土路基地段,由于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路基会发生沉降,因此在路基施工时,要使路基边坡的坡度比设计要求的坡度适当大一点,通过计算地基和路堤设计参数,得出市政道路路基边坡坡度的最大值,根据计算结果,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建设,不断提高市政道路路堤的稳固性。

3.3、路基排水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市政道路路基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和冲击,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市政道路路基也会出现坍塌、滑坡和下沉的现象,严重的损坏了市政道路路基的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雨水量相对于充沛的地区,如果没有完善排水的设施,那么雨水就会长时间的侵蚀市政道路路基,因此,必须要做好市政道路路基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市政道路路基排水的系统必须要和市政道路周围的排水系统相互配合,并且还必须要做好市政道路路基的排水系统、纵坡、截水、边沟以及一些急流槽的施工,完善市政道路路基的排水系统,全面确保市政道路的排水工程。

3.4、路基压实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路基的土层中所含水量的多少质量影响了市政道路路基压实的密实度,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在路基层中的含水量。当市政道路路基的路基土层中的含水量较大的时候,施工人员首先可以在路基土层上撒一层石灰粉,让其风干之后,在土层含水量满足施工的要求之后,在对路基进行辗压施工。如果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需要进行连续施工,必须要避免因为路基长期日照和雨水而导致的侵蚀,这样的环境之下,市政道路路基的含水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路基的辗压是市政道路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环节,直接影响了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市政道路路基的辗压质量。在市政道路路基在进行辗压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使用合适吨位和型号的碾压机,在碾压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和合适的碾压方法,更重要的是确保市政道路路基碾压的均匀性。结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确保路基碾压效果。要注意在市政道路路基碾压施工过程中确保路基表面土层的平整度,从而提高整个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均匀性,同时需要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对于路基碾压遍数的要求也不同,要深入分析路基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碾压遍数。最后,在市政道路路基碾压过程中,必须使用合理的碾压方法,灰土在进行辗压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辗压,振动压路机辗压大概3次左右之后在使用一定吨位的压路机再次进行辗压,辗压的密度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要求。严禁在碾压过程中导致市政道路路基两边密实度不同,使得市政道路路基不均匀,影响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4. 市政路基常见问题预防和处理办法

4.1、“橡皮路”问题的出现和预防措施

由于一些道路路基在施工覆土之前,没有将路庄表面的泥土、树根、杂草,甚至地表积水等清扫干净,从而导致“橡皮路”的产生。在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保障路庄表面的清洁度,提高施工现场排水的通畅性,避免由于排水不畅而影响到路基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

4.2、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不够和预防措施

一些道路的路基在施工建设中,并没有按照所规定的标准要求使用内向倾斜坡台阶式的施工方法,这就极容易导致土体的滑移,从而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路基施工建设中,可以选用天然砂砾等品种优质的土体进行填土作业,把好路基填土质量观。同时,在填土结束后,还可以运用平地机对路基表面进行“精加工”,以提高路基施工的强度和结构稳定度。

4.3、路基的压实度较差

一些市政道路路基在进行碾压工作时,由于没有对路基材料的干湿度进行良好的把握,或者由于路基施工方法的恰当等都会对路基的压实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进行道路路基的碾压时,施工单位要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对路基的碾压材料做好干湿度的调整工作,如果材料过湿则需要经过晒干之后再进行碾压,而如果材料过于干燥,则需要经过洒水并均匀拌合后进行道路碾压。碾压材料调整好后,则需要通过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夯实作业来进行碾压工作,充分发挥不同碾压工具的特长做好夯实作业,以免路基因压实度不足也导致台背沉陷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路基工程作为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制约的因素也较多,因此,要想保证其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施工管理的质量,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质量的管理的意识,避免市政道路出现一些质量的不安全的事故。

参考文献

[1]金洪明.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4,13:154.

[2]孙富荣.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4,13:164.

第8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 施工质量 平整度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U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77-01

1、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1.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关系密切,而作为路面两个使用性能之一的路面平整度自然与混合料配合比有着直接的关联。由多家生产石料场家供货,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不统一,造成石料规格参差不齐,尽管在级配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选料工作,但中间粒径的通过量出入较大,引起集料级配变化较大,从而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产生了很大的波动,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拥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最终影响路面平整度。

1.2 沥青混合料拌和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为了保证摊铺机连续、匀速、不间断地摊铺,每台拌和机的产量一定要和摊铺机相匹配,否则就得采用多台拌和机联合供料,但在联合供料过程中,每台拌和机的拌和温度不可能完全一致,再加上粒料规格的不一致,使得摊铺后局部的温度差异、碾压的温度和效果变化较大,影响到沥青路面平整度。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花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

1.3 路面摊铺机械及施工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其本身的性能及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1.4 碾压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路面平整度好坏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但压路机的碾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切记不可牺牲压实度来争取平整度,合理的碾压工艺与正确的碾压操作是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的重要手段。碾压行进路线不当,不注意错轮碾压,每次在同一横断面处折返,会引起路面不平。碾压遍数不够,会使压实不足,通车后易形成车辙。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突然起动、随意停置、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

2、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预防措施

2.1 沥青路面原材料的控制

为保证道路路面具有高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好的品质,减少因承重而产生的变形,在原材料选择上应做到:有较高强度、耐磨耗,采用锤式或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具有良好颗粒形状的硬质石料,选用黏度高,针入度较小,软化点高和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均能满足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进料和堆放,只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充分使用好沥青拌和设备,均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2.2 选择合适的压缩比(松铺系数)

为了保证和提高平整度,要准确掌握松铺系数碾压前厚度和碾压后的厚度要有代表性,取点要尽量的多、并用测量和钻芯进行对比。在碾压前和压实后测量和压实后的钻芯应在同一位置。同时松铺系数大,则不平整传递就大,松铺系数小,不平整度传递就小,故施工时应尽量选择先进的摊铺设备,增大摊铺后的预压密实度,以减小不平整的传递。

2.3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工艺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水平对平整度指标的高低起着决定作用。要施工出高平整度的路面必须采取以下沥青摊铺碾压施工工艺:

1)路面不同层次的施工配套机械均应按试铺后的要求备齐方可开工。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平板的自控性能及操作手的水平对平整度有很大影响。

2)路床、垫层、底基层的交工平整水平对最终路面的平整度影响较小,熟练操作手采用平地机平整路面一般都能达标,施工要执行宁刮勿添的原则。

3)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要求用平地机摊铺,目的是形成平整的表面,基层的平整度对路面最终整度有较大影响,采用平地机平整的基层由于路上卸料造成的离析不好处理,平地机操作中人为因素多,平整度不易达标。用摊铺机作业如调换机型,其松铺系数要重新试验,避免出现接头台阶及长路幅的标高失控。

4)底面层的施工一般采用一侧细钢丝绳引导控制标高,预设熨平板横坡的方式,施工中要有专人检查钢绳张紧度,随时调整,预设横坡度须在运行中检测,如出现误差须逐步微调至标准值,为面层或上面层准备好标准路形,施工缝位置应避开构造物(包括搭板),预先设定能在一定范围进行横向碾压的位置,以控制施工缝的质量。

5)中面层一般采用滑橇作为自动检测基准控制厚度,其基准长度越长,铺出的表面平顺性越好,除小半径弯道外应尽量采用长基准滑橇,但长基滑橇在运转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谐振,要予以消除以提高控制精度。

6)上面层铺筑时应注意的问题。应先消除或改善中面层的局部平整缺陷,如施工缝接头错台,碾压中产生的推移,用铣刨机修正,消除表面因交互施工产生的污染等,使中面层表面保持良好状态。对中面层摊铺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在上面层开工前,对拌运、摊铺、碾压各环节的机械配套进行调整,集中检修维护,并配备可靠的内外鐾ㄐ派璞浮8据拌和能力确定摊铺速度,一般应控制在2~3m/min。

碾压时,在不产生钢化粘轮和推移的前提下,温度起高越易压实,适用温度的高低与沥青性能和压实机具的压强有关,终压时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有助于提高平整度,但要防止路面边缘推移。初压、复压、终压路段均应有明确标志,以防漏压。摊铺中,除个别点因骨料受熨平板刮板,造成小孔洞,需局部补细料外,铺出的路面不需要人工修正,不准在末初压的沥青面层上踩踏。采用沥青铺装的结构物缩缝的安装,一律在沥青路面完成后进行,以保证伸缩两边路面的连续性,并以此确定缩缝安装的实际标高,具体做法是先清理预留缝内的杂物,临时铺板挡在预留缝上,上面再填小粒径碎石,不能填土或砂子等易变形推移及发生二次污染的材料作填充物,压实后其顶面和水泥混凝土面齐平,沥青路面完成后抓紧接缝,挖除设缝范围内沥青层和下面的临时填料,即可安装伸缩缝。

3、结语

路面平整度控制,要从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并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路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道路施工沥青路面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1 前期准备时间短,施工进度急

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1.2 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 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1.3 原材料投资大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 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 50 %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 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1.4 质量控制难度大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施工方效益的情况,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沥青施工

2.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a. 拌和操作人员要掌握设备的性能特点,确保拌和设备运行良好,温控、计量等各项性能可靠,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和拌和效果应满足规定要求。

b.由于开始拌和时的集料温度难以控制,因此应将温度稳定前的料放掉,以免影响初期拌和混合料的质量。

c.应尽量控制集料的含水量,防止由于含水量太大导致集料不能充分烘干,直接影响混合料质量。细集料要始终保持干燥,因为潮湿的石屑容易成团结块,容易影响其级配组成。

2.2 摊铺

a.每次摊铺前,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试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关、链板送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的料量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的中心为度,使熨板的档料板前后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避免摊铺出现离析现象,并随时分析、调整粗细集料是否均匀,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上述各项调整。

b.上面层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平衡梁控制,不得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应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时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摊铺机行走前,应严格按松铺标高用木板将熨平板垫好,确保起始摊铺厚度满足要求.

c.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得用人工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d.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调整松铺厚度,目测混合料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予以处理。

2.3 接缝、修边和清场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尽量连续作业,压路机不得驶过新铺混合料的无保护端部,横缝应在前一次行程端部切成,以暴露出铺层的全面。接铺新混合料时,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然后紧贴着先前压好的材料加铺混合料,并注意调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充分的预留量。横缝的碾压采用横向碾压后再进行常规碾压。修边切下的材料及其他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均应从路上清除。

2 4压实

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体现,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压实机种类、吨位、数量及组合方式。

3 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厚度不准、平整度差、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为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3.2波浪型基层的摊铺,应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在其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在平整度较差的地段摊铺联结层和面层时,应采用自动调平装置。

3.3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

3.4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3.5 应严格控制轮胎摊铺机的轮胎气压,防止因轮胎气压超限,摊铺机打滑;或因气压过低,机体随受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造成铺层出现波浪。应防止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3.6控制碾压温度

为提高压实质量,应控制碾压温度,确定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及选择合理的振频和振幅。

4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通病及防治措施

4.1 路面不平整波浪,

沥青撒布不均形成油垄,经过行车不断撞击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层较薄,以及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较差,容易产生此现象;坑槽,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容易产生。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轻微的波浪可在热季采用强行压平的方法处治,严重的波浪则需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铲平的办法来处治壅包。坑槽处治的方法是将坑槽范围挖成矩形,槽壁应垂直,在四周涂刷热沥青后,从基层到面层用与原结构相同的材料填补,并予夯实。

4.2 施工接缝处理不当

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的现象。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割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 0.3kg/m2~0.6kg/m2 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 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 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4.3 其他通病

泛油,由于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偏多,沥青稠度太低引起的;啃边,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可以根据泛油的轻重程度,采取铺撒较粗粒径的矿料予以处治;对啃边的处治方法是设置路缘石、加宽路面、加固路肩。

5 结语

在施工阶段要充分重视影响到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 从源头抓起,对其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不放松施工过程的每一细节,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施工,综合的进行分析研究,以确保路面的工程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避免质量缺陷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设备、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因素等。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 JTG D24-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