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37
导语:在即兴演讲技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何谓善用空间的演讲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
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2.演讲时的姿势如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3.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
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4.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5.有关服饰和发型
服装也会带给观众各种印象。尤其是东方男性总是喜欢穿着灰色或者蓝色系列的服装,难免给人过于刻板无趣印象。轻松的场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点的服装来参加。不过如果是正式的场合,一般来说仍以深色西服、男士无尾晚宴服(tuxedo)、以及燕尾服为宜。其次,发型也可塑造出各种形象来。长发和光头各自蕴含其强烈的形象,而鬓角的长短也被认为是个人喜好的表征。站出来演讲之际,你的服装、究竟带给对方何种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6.声音和腔调
含义——又称即席演讲或即时演讲,它相对于命题演讲而言,指演讲者在某种特定的景物或某种特定的人物,气氛的激发下,兴之所至,在事先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感而发的临时性演讲.
如各种大小会议上的开场白,总结致辞;各种礼仪讲话(生日祝词,婚庆祝词,开业庆典祝词,节日祝福,迎送答谢辞;各种集会,座谈,谈判,聚会上的即兴讲话);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酬(如介绍和自我介绍,应聘面试,新上任时的发言,刚参加工作与领导同事间的简短沟通,交流寒暄)等,严格意义上虽然不算即兴演讲,但和即兴演讲一样,由于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针对性,快捷性,真切性,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因此也倍受群众的欢迎.
特点——1,话题集中,针对性强.一般是对近期或眼前情况有感而发的,因此话题内容选取角度较小,说明议论求准,求精,求新.例如《在教师节师生联欢会上的即兴演讲》
各位同行,学员同志们:
你们好!"教师节"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师生自己的良辰吉日,可喜可贺!现在不正是如此吗 师生汇聚一堂,欢迎她,情谊殷切;你我竞相赞美,祝贺她,激情满怀!此时此刻,我感触良多.
自古至今,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教师以人梯的精神培育了数以亿记的人才,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前进,教师的事业是伟大的,光荣而高尚的.那么多年来的教书生涯,我们一直情系教坛,真诚执教,无论什么挫折和诱惑,都动摇不了我们"教书育人"的天职,改变不了我们"终生从教"的执着追求.
然而,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需要我们教师在思想上不断升华,业务上不断进取.没有改革开放的意识,焉能致力于教育的深入改革 不懂得科学教育的人,教育不出科学的人!今天,尽管我们众多的教师,已人到中年,双鬓渐白,承受着事业,家庭的重负,甚至还可能会经历工作,生活中的诸多坎坷磨难,但我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心灰意冷,更没有"改弦易辙",而代之以执着的信念投身于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的热潮,以突出的奉献无愧于这"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同学们,趁着那么还年轻,充分发挥那么的青春优势,学习进取,不断的充实自己,用今朝的热血,去写就明天的成功1
最后,值此隆重庆祝教师节之际赠送给同学们"十六个字"和"六种心",以求共勉:
坚定信仰,执着追求,来日方长,好自为之.
忠心献给国家,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痴心献给事业,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
2,临场发挥,直陈己见.不像命题演讲事先拟好讲稿,也不像辩论演讲事先进行模拟训练,演讲者往往是当场打腹稿,即席讲话;说情况,讲道理,表看法,提意见很少绕弯子,切忌观点模棱两可,晦涩艰深,令人不知所云.例如《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兄妹团聚会上的即兴讲话》
今天,我们兄弟姐妹老少三辈近二十人,在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美满家庭温馨的气氛中,举行联欢晚会,首先,我代表远在北国沈阳的全家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春节愉快,万事如意!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面对这样的顾客,语言使用上可以运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在对产品进行简单的介绍之后,可以对顾客说:“产品介绍就那么多,您自己考虑吧,我不打扰您了,合适的话请和我联系。”
在进行产品介绍的时候,对这种类型的顾客不能介绍太过详细,要稍微停顿或者沉默,然后告知他:“我想您已经了解产品了,那您需要立即购买他吗?”
2、自吹自擂滔滔不绝的顾客
在这样顾客面前,推销人员也可以采取洗耳恭听的方式,随声附和,比如说:
推销人员:“我也同意您的说法!”
推销人员:“哦?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啊?原来是这样!”
推销人员:“您说得没有错,情况的确如此!”
推销人员:“您的见解真的很独到!”
3、冲动购买的顾客
这种类型的顾客是推销人员既愿意推销又难以推销出去的类型,这种情况下,推销人员言语上要以快取胜,首先让顾客了解到产品给其带来的好处,说明产品演示产品后就想顾客提出购买的要求,不让顾客在有更多的时间思考。
顾客:“现在是大减价吗?”
推销人员:“是的,现在全场5折,价格十分优惠,而且时间只有这一个小时,限时采购,
欲购从速!过了这个时间我们就恢复原价。”
顾客:“真的吗?那我要赶紧挑选了!”
这样的语言充分激发了顾客的购买热情,顾客会立即采取行动购买便宜的商品。
4、思想保守内向型的顾客
面对这种类型的顾客,推销人员语言上应多展示产品给顾客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好处,建议其尝试新的产品。同时,要细心观察其举动,并适时提出赞美,建立真诚的交易关系
5、犹豫不决型的顾客
这种类型的顾客在购买行为上表现出犹豫不决,不能立即对购买行为进行决定,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问题不全面。是很难进行推销说服的类型之一。这种情况下,推销人员语言上应多鼓励顾客思考问题,然后进行决策,并且可以多提一些封闭式的问题(可以用“是”或者“不是”回答的问题),引导顾客进行思考,做出决定,问题不宜过多和复杂。
6、精明理智的顾客
这种类型的顾客在购买活动中,往往不会受他人的影响和干扰,而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和决策。推销人员在这种顾客面前,语言上应多从产品、服务、信息等方面入手,提供真实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用产品或服务的真实利益打动顾客,而不能简单的以感情打动顾客。
(1)顾客:“我不需要这个产品,它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推销人员:“我想如果您能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商品的功能,您会对这个商品有兴趣的,也会改变现在的想法。”
关键词:桩端后压浆;灌注桩;静载试验;压浆机理;沉降量;极限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U44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09205
由于钻孔灌注桩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无挤土效应、无振害、无噪声,且具有施工工期短、造价低、承载力能力高、施工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公路、桥梁、房屋建筑、水利水电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钻孔灌注桩也同时存在如桩端沉碴、桩侧泥皮、压浆管堵塞、水泥用量多等缺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对灌注桩进行设计施工,能有效的改善灌注桩的一些不足,解决钻孔灌注桩桩端软弱层对桩基带来的影响。比起常规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能大大提高了桩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13],而且能缩短工期、减少桩数和桩长,具有适应性强、效益高、耗费少等特点,因此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由于其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目前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计算方法还是建立在半经验半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还有必要对采用桩端压力注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进行深入地研究。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最早开始于1961年G.Schnitte在委内瑞拉修建Maracaibo Bridge Site中报道的[45],随后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依托实际工程,设计桩端压力注浆及常规钻孔灌注桩两种不同的现场静载试验,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各桩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了西安咸阳机场高速公路段的桩端后压浆灌注桩及常规灌注桩的桩基承载特性。
1桩端后压浆作用机理
桩端后压浆技术是指钻孔灌注桩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用一定的压力把水泥浆通过注浆通道压入桩底,浆液克服了土粒间的抗渗阻力后渗到桩底及桩底土的孔隙中,同时将孔隙中的水和空气排出,从而对桩周土层起到了填充、固结、压密和渗透的效果。
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压力注浆技术,改变了桩端、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物的摩擦性状条件,使一定范围的桩周土强度提高,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承阻力,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量[67]。浆液在桩端及桩侧形成的分布情况与注浆材料、浆液用量、浆液配比、容许注浆压力及桩端土的性质、桩长、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注浆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后压浆的桩基与普通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是一致的,当桩顶受到轴向力时,桩相对于土体向下移动,就会在桩侧产生正摩阻力,使桩身轴力和变形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当荷载较小时,摩阻力与位移成正比;随着荷载增加,桩顶沉降与荷载呈非线性状态,荷载部分传给桩端土层产生桩端阻力,局部土体发生塑性变形,表现为弹塑性特性;当桩侧摩阻力达极限后,若荷载继续增大,则桩端持力层土体大量压缩并呈塑性挤出,最终桩端阻力达到极限后使桩破坏。经试验表明,桩上半段侧摩阻力的发挥比桩下半段早,而桩侧摩阻力又总是比桩端摩阻力更早地得到发挥[89]。
2工程概况
西安咸阳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是西北地区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公路,起于西安市城市快速干道朱宏路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的朱宏路互通式立交处,终点接机场东进场道路,途经西安市经济开发区、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咸阳市渭城区的正阳镇、底张镇,路线全长2058 km。本文研究地点选择了西安咸阳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桥址处,该桥梁全长6 8514 m,桥面全宽42 m,分左右半幅。全桥共有钻孔灌注桩1 614根,桩径分别为12 m、13 m、18 m,桩长共计60 242 m。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的钻孔揭示及工程地质调查结果,勘察区内地层均为第四系松散碎屑堆积地层。试验区上部地层为全新统冲积黄土状土、亚黏土、亚砂土,局部含砂粒,下部地层为全新统冲积中细砂、中粗砂含砾及砂砾石层,其间夹薄层透镜状亚黏土、亚砂土层。试验区地层分布与整个工程区区域地层分布相似。根据试验区试验桩地质钻孔资料,桩从上向下工程地质条件如下。(1)(Q4al)中砂:褐黄色,均匀,稍密,稍湿;地基容许承载力[fao]=250 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ik]=45 kPa。(2)(Q4al)中粗砂:黄灰―浅灰色,中密,饱和,中等液化;地基容许承载力[fao]=400 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ik]=75 kPa。(3)(Q4al)亚黏土:褐黄,饱和,可塑;地基容许承载力[fao]=130 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ik]=50 kPa。(4)(Q3al)粗砂:黄灰―浅灰色;密实;饱和;地基容许承载力[fao]=410 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ik]=75 kPa。(5)(Q3al)中砂:黄灰―浅灰色;密实;可塑性,稍湿;地基容许承载力[fao]=400 kPa;桩周土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ik]=55 kPa。
2.2试验方案
根据经济、实用、安全原则,拟定在试桩地点现场试桩两组,每组3根,共6根试验桩,桩径均为13 m。第一组试验桩(命名为试桩1组,编号为Sa1、Sb1、Sc1)桩长25 m,均采用后压浆工艺;第二组试验桩(命名为试桩2组,编号为Sa2、Sb2、Sc2)桩长25 m,均为常规灌注桩。桩身采用C25混凝土,主筋采用24根直径22 mm HRB335钢筋,箍筋采用直径8 mm R235钢筋通长布置,加劲箍采用直径18 mm HRB335钢筋间隔2 m通长布置。试桩拟定加载至破坏。为了节约锚桩,每根试桩相邻布置,每两根相邻试桩共用两根锚桩。试验区共设锚桩16根,桩径均为15 m。
本试验对现有的注浆管进行改造,使用改造后的注浆管,将导管改用国标黑铁管。虽然黑铁管与钢筋笼钢材性质相同,但是国标黑铁管能有效的克服PVC管被刺破的问题。两节导管间焊接螺纹,长度不小于2 cm,外螺纹上缠生胶带以密封接头,将直管和U型管在钢筋笼两边均匀布置,并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其中每回路U形管连接两根注浆管,并在管上设有独特的单向阀。桩端后压浆装置见图1,改造前后的示意图见图2、图3。
图1桩端注浆装置示意图
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Pileend postgrouting device
2.3参数设置
(1)后压浆桩设计参数。试桩1组采用后压浆工艺,布置1根桩侧压浆管,3根桩端压浆管。桩侧环向压浆阀布置在距桩顶15 m处,桩端压浆阀超出钢筋笼底部约10 cm。压浆管采用专用压浆导管。
(2)试桩、锚桩试验参数。此次试桩试验拟定加载至破坏,第1组试桩的桩径为13 m,桩长为25 m,最大加载量设计值28 669 kN,合理压浆量为24 t,实际压浆量为32 t;第2组试桩的桩径为13 m,桩长为25 m,最大加载量设计值13 742 kN。第1组对应的锚桩桩径为15 m,桩长为42 m,
图2桩端注浆管道(改造前)
3试验设备
3.1加载系统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进行加载,该装置由反力系统、加载系统、位移测量系统3部分组成,详见试验加载装置图4。使用的试验设备包括反力梁 4片、锚拔器296根、钢垫板6块、4 000 kN油压千斤顶8台、高压电动油泵2套,锚拔器的连接形式见图5。
根据试桩主筋型号,试验选用直径22 mm的JXG1型钢筋计作为测力元件,经拉压双向带线标定后投入使用。钢筋计量程为-40 kN(拉)~60 kN(压)。钢筋计布设根据试桩桩周土层分布及埋深情况,每个测试断面布设3套钢筋计,共使用钢筋计326套,此外,还布设频率数据采集仪2台;分线盒2套。除采用钢筋计测试桩身内力、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以外,还使用了滑动测微计1套;滑动测微计测管、测环200套,应变数据采集仪1台,探头、绞盘、标定架、传送杆各1套。
4加载方式
加载方式采用慢速荷载维持法,即逐级加载。每级加载达到稳定条件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达到终止加载条件,然后分级卸载至零。Sa1、Sb1、Sc1的单极荷载为2 000 kN,加载级数为13级,最大加载量为26 000 kN,最大加载量估算值为28 000 kN;Sa2的单极荷载为2 000 kN,加载级数为9级,最大加载量为18000kN;Sb2、Sb3的单极荷载为1 000 kN,加载级数为18级,最大加载量为18 000 kN。每级加载后间隔5 min测读一次,累积1 h后每间隔30 min测读一次。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每小时的沉降量不超过01 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 h内连续3次观测值计算),即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每级卸载量为每级加载量的2倍,时间间隔为15 min、15 min、30 min……,全部卸载后,隔3 h再读最后一次。
5结果分析
5.1承载力对比
根据各试桩试验结果,利用Q~S曲线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见图6。
上述分析说明,相同桩径、相同桩长的试桩,桩端后压浆的桩基与未压浆的桩基相比,其竖向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了40%,沉降量减少约25 mm,后压浆灌注桩在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差异较小,沉降稳定的时间短,即后压浆工艺明显减小了桩基沉降。综上所述,桩端后压浆技术能够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2桩身轴力、桩端阻力发挥性状
从测得的数据图形(图7、图8)中可以看出:三根桩端后压力注浆试桩与常规灌注桩荷载传递规律基本一致。桩身轴力随着荷载增加由上至下逐步传递,随着桩入土深度的增加,桩身轴力逐步减小,反映了在各级加载条件下,桩在传递竖向荷载过程中,能够将桩顶荷载分散到桩周土体中去,桩侧土的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当大部分荷载给了桩侧土体的情况下,桩端承受的荷载较小,试桩显示出摩擦桩的力学特性,桩土形成共同的承载体系。在施加荷载过程中,当荷载较小时,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传至桩端的荷载较小,而随着荷载的增加,传至桩端的荷载也增加。
图7为Sa1、Sb1、Sc1三根采用桩端后压注浆和Sc2未压浆的钻孔灌注桩的桩身轴力随桩身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荷载较小时,桩的沉降变形很小,此时压浆后桩的轴力向下传递较压浆前的轴向荷载传递衰减程度要小。而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产生的竖向变形加大,压浆后桩侧产生的摩阻力逐渐发挥,传至桩底的荷载比例明显较未压浆时衰减要快,压浆后在施加于桩顶的荷载比压浆前大时,压浆后传至桩端的荷载反而比压浆前的小。这说明在桩侧通过压浆的方法可使桩侧极限摩阻力明显增大。
图8为后压浆与未压浆时桩顶荷载与端阻力、侧阻力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桩顶荷载达到最大加载量时,采用桩端后压浆桩基的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接近桩顶荷载的1/2。该桩端阻力曲线斜率较大,表明后压浆桩的桩端端阻力发挥较快。当未压浆桩基的加载量达到最大加载量50%时,端阻力增长较快,最大加载量时,未压浆桩的桩端阻力约占38%。
图9为后压浆桩和未压浆桩的桩侧摩阻力随着深度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荷载的增加,两种情况下桩端阻力均呈增加趋势;加载初期,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端阻力、摩阻力所占比例基本一致,桩端后压浆的效果并未充分体现出来;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下部摩阻力逐步发挥,由于桩端压浆对靠近底部的侧摩阻力也产生增强效果,桩端后压浆的桩基侧壁摩阻力开始较快发挥并且高于未压浆的桩基的摩阻力,与此同时,后压浆桩基的端阻力也呈现较快的增长。而未压浆的桩基随着荷载的增加,沉降较压浆后的桩基增加快,同时桩端阻力也在逐步发挥。图中显示,当荷载量为12 000 kN时,采用桩端后压浆的桩侧摩阻力均为14 000 kN,与未压浆技术的桩桩侧摩阻力最大差异为17%,即采用后压浆技术的效果并不明显;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下部摩阻力逐步发挥,达到最大荷载时,约为未压浆桩侧摩阻力的12倍左右。
以桩基在各土层的埋深为权重,求得最大加载量时各土层(中砂、粗砂)桩侧阻力值,每组试桩再以该组桩中各试桩平均值求平均值;最大加载量时桩端阻力也求平均值,桩端面积按测孔数据取值。各土层侧阻力、端阻力测试值见表1。
5.4桩端后压浆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以西安咸阳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段的工程试桩为工程实例,通过采用桩端注浆和未压浆桩基静载试验和现场测得数据,依据持力层的注浆的机理特点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相关规定,分析发现,该地区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大小由桩径、桩长、桩端土、桩侧土、合理压浆量、实际注浆量、压力注浆量修正系数等因素决定,由此提出了适用于该区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Quk=Qsk1+Qsk2+Qpk=
U∑n1i=1ΨsiτpLi+ζλgU∑n1i=1ατpLi+Ψ(β-1)σpAp(1)
式中:Quk为单桩限承载力;Qpk为压力注浆后桩端阻力;Qsk1、Qsk2分别为上部未压力注浆段侧阻力和桩端压力注浆上返段侧阻力;Ψsi、Ψ分别为灌注桩桩侧、桩端尺寸效应系数;ζ为修正系数,对于关中地区的黄土一般取10;α、β为桩侧、桩端增长系数,当为黏性土、粉土时,α取05~10,β 取16~17;当为粉砂、细砂时,α取15~20,β在17~18之间;当为中砂时,α=28,β取18~19;当为粗砂、砾砂时,α取19~20,β取15~20;τp、σp为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
下面以本工程的试验桩Sa1为例,对该公式进行验证,由于后压浆桩径为13 m,长为25 m,U取408 m,α取075,β 取175,ζ取10,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的26 000 kN,本公式建议的公式计算值为27 042 kN,误差为4%。由于本公式是按照实际用浆量来考虑的,而试验中实际用量要大于合理用量,因此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可利用公式(1)进行初步设计阶段承载力预估,而具体设计还应进行静载试验来校核。
6结论
(1)在分析了桩端后压浆的钻孔灌注桩的增强机理的基础上,对试验场地的试桩采用桩端后压浆和未压浆两种不同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PVC管被刺破带来的影响,对现有注浆管进行改造,使用了国标的黑铁管。
(2)对实测数据分析后得知,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的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比未压桩时提高了至少40%,沉降量减少了约25 mm,后压浆灌注桩在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差异较小,沉降稳定时间短,即后压浆工艺明显减小了桩基沉降,提高了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当桩顶荷载达到最大加载量时,采用桩端后压浆桩基的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接近桩顶荷载的1/2,桩端阻力曲线斜率较大,后压浆桩的桩端端阻力发挥较快;加载量达到最大加载量一半左右时,端阻力增长较快,最大加载量时,该组桩端阻力所占比例达386%。当荷载较小时,采用后压浆技术的桩侧摩阻力效果并未体现出来;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下部摩阻力逐步发挥,达到最大荷载时,约为未压浆桩侧摩阻力的12倍左右。
(4)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桩端后压浆的注浆机理,提出了对类似地区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该结论对黄土地区的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兴文,吴礼生.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上海地区的试验[J].探矿工程,1999,(6):45.(TAO Xingwen,WU Lisheng.Tests on Post Grouting into Bored Pile in Shanghai[J].Prospecting Engineering,1999,(6):45.(in Chinese))
[2]黄生根,曹辉.超长钻孔灌注桩应用后压浆技术的效果分析[J].建筑技术,1999,3(30):180181.(HUANG Shenggen,CAO Hui.Efficiency Analysis of Post Technology of an Overpressure Long Bored Grouting Pile[J].Architecture Technology,1999,3(30):180181.(in Chinese))
[3]袁定安.钻孔灌注桩低压力后压浆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1.(YUAN Dingan.Research on the Use of Later LowPressure Grouting to the Drilling Hole Pour pile[D].Chengdu: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1.(in Chinese))
[4]G.Schnitter.Model of pile foundation[M].SchweizerischeBauzeitung,1961,(2):1319.
[5]Bruck,D.A.Enchanting the performance of Large Diameter Piles by Grouting[J].Ground Engineering,1986.5.
[6]冯定波.桩端后压浆对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分析[J].中外建筑,2009,6:198199.(FENG Dingbo.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Postgrouting Pile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Bored Piles[J].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2009,6:198199.(in Chinese))
[7]任文峰.桩端后压浆桩承载力试验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REN Wenfeng.Experimental Study on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end Postgrouting Pile[D].Xi′an:Chang′an University,2005.(in Chinese))
1、一定的知识广度。只有学识丰富,才能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从脑海中找到生动的例证和恰当的词汇,使即兴演讲增添魅力。这就要求演讲者具备一定的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并能了解日常生活知识,如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
2、认识能力。演讲者对内容应能宏观地把握,通过表层迅速深入到事物本质上去认识,形成一条有深度的主线,围绕着它丰富资料,连贯成文,以免事例繁杂、游离主题。
3、较强的综合材料的能力。即兴演讲要求演讲者在很短的时间里把符合主题的材料组合、凝炼在一起,这就使演讲者应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发挥出其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
4、较高的现场表达技巧。即兴演讲没有事先精心写就的演讲辞,临场发挥是特别重要的。演讲者在构思初具轮廊后,应注意观察场所和听众,摄取那些与演讲主题有关的人物或景物,因地设喻即景生情。
5、较强的应变能力。即兴演讲由于演讲前无充分准备,在临场时就容易出现意外,如怯场、忘词等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沉着冷静,巧妙应变,才能扭转被动局面,反败为胜。
即兴演讲比赛的准备方法即兴演讲比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比赛之前,给演讲者一个较大的内容范围和一段准备时间,在比赛中再抽题演讲。另一种则是没有内容范围,只是在演讲开始后抽题,做短暂准备后即开始演讲。前者表现出模糊性的特点,后者表现出临场性的特点。根据这两者的各自特点,其准备方法也有两种;
1、模糊性准备方法。演讲者在一个较大的范围里得知了演讲内容,但并不了解具体题目。在这个基点上进行准备,首先要多做一些深度上,也就是哲学上的思考。其次是纵向与横向上的比较与结合。从哲学上思考问题,就是要求演讲者具备比较宏观的把握事物的能力,能居高临下地看待问题,全面深刻地思考。这时,虽然具体目标比较虚,但先有了准备,一旦拿到具体题目,模糊的目标就会迅速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一准备方法中还要求演讲者围绕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结合去丰富资料,充实内容。考虑的范围要大,挖掘要深。观点需要用人物事例来具体说明;人物事例丰富了,也容易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
2、临场性准备方法。即兴演讲者不知道演讲内容的范围,只是在比赛时才拿到题目,这种准备难度较大。为了在演讲前的几分钟内,把演讲的腹稿组织得较完善,通常的准备方法是“点的分布法”。当演讲者拿到题目后,在短暂的临场准备时间里,应该围绕着题目进行“点”的分布。“点”可以是一个很有感彩的事例,一句幽默风趣的话,一位伟人或者哲人的警句,所要阐述观点的核心词语等等。然后,就要马上考虑这些“点”之间的联系,围绕着主题,将其分布在恰当的位置上,最后连贯成文。
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形式
材料的快速组合是体现即兴演讲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要求演讲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好“说什么”和“怎样说”这两个问题。即兴演讲中材料的组合有并列式、正反式、递进式三种形式。它们有时可以互相结合、互相套用。具体如下:
1、并列式。首先将总题分解成若干个分题,如权红同志在《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即兴演讲中,谈了三个问题:一是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二是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三是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这三个分题各自独立又互相连贯,共同阐明同一主题: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这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可使演讲条理井然,而且极有力量和气势。
2、正反式。围绕题目要求,一方面从正面说明,一方面从反面说明。如侯国锋同志在《一个青年军人的思考》的演讲中,围绕着“我们应当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先列举一些反面事例,进行分析、批评,然后以一名战士自学成才的事例从正面称赞自强不强的民族精神。正反对比,效果明显突出,引人深思。
3、递进式。围绕所要说明或论述的问题,先说明“为什么”,继而谈“怎么样”。如韩健的演讲《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围绕中心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自己为什么能在失败中崛起;二是自己怎么样从失败中崛起的。
即兴演讲的技巧
1、保持警觉,选准话题。无论参加什么会议,都要始终保持全神贯注。要掌握会议的主题,讨论的具体题目,争论的焦点,有很强的警觉和思想准备。一旦即兴演讲,也决不会心慌意乱。有了思想准备,还必须寻找一个好的话题,而准确的话题,来源于对会议有关情况的熟悉与掌握。要注意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对谁讲话。如1924年5月8日,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过了他64岁寿辰,北京学术界举行了祝寿仪式。梁启超登台即兴演讲。因泰戈尔想让梁为他起一个中国名字,所以,梁启超便从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讲到从天竺(印度)来的都姓竺,并将两个国名联起来,赠给泰戈尔一个新名叫“竺震旦”。由于话题选择得好,故整篇演讲辞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寓意深刻。
2、抓住话题,组合材料。确立了话题,就要抓住不放;进而紧扣话题精心组织材料进行论证。即兴演讲无法在事先做充分准备,完全依靠即兴抓取材料,其来源,一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二是眼前的人和事,又应以后者为主。如过多的引用间接材料,往往失掉即兴演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只有多联系现场中的人和事,才能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情感充沛,以情夺人。要使听众激动,演讲者自己首先要有激情。演讲者动了真情,才能喜怒哀乐分明,语言绘声绘色,从而感染听众,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
即兴演讲通常是在一家的场合下,演讲者事先未作准备,只是根据需要而作的临时发言。因此,即兴演
讲在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和口头达的雄辩性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如何做好即兴演讲,避免因措手不及而陷入难堪的境地呢?美国演讲专家理查德总结了一个即兴演讲的
“四步曲”,这四步是:
1,喂,喂!
2,为什么要浪费这个口舌?
3,举例。
4,怎么办?
第一步“喂,喂!”
提示我们必须首先呼唤起听众的兴趣。理查德说:“不要平铺直叙地开始演讲:‘今天,我要讲的内容
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你最好这样开头:‘在上星期四,特购的450具晶莹闪亮的棺材已运到了我们
的城市……''''”理查德设计的这一开头语虽然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忌讳心理,但它无疑具有一种先声夺人的
气势,它能激听众之疑,使他们很想弄清事情的究竟。
“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是第二步。
理查德说,接下去你应向听众讲明为什么应当听你演讲。若谈交通安全问题,可这样讲:“不讲交通安
全,那订购的450具棺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理查德所讲述的“为什么
”既联系着“我”(演讲者),又联系着“你”(听讲者),还联系着场外你我有关系的千千万万的
“亲人”,这就使所有的与会者不知不觉地成了他的“俘虏”,在心理上与他产生了共鸣。
紧接着的第三步为“举例”。理查德指出,比如谈交通安全问题,你若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明那些会使
人们送命的潜在因素,远比只讲那些干巴巴的条文要好得多。事实上,演讲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口语,辅之以
体态语。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和体态语。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和体态语在传达事例方面比传达条文更具有优
势。特别是即兴演讲,我们更要注意在这方面扬长避短。
“怎么办”是最后一步。理查德要求演讲者注意的是,这一步一定要告诉听众你谈了老半天是想让人家做
些什么,最好能讲得生动一点、具体一点、实际一点。从根本上说,“怎么办”是演讲者的目的所在,如果
演讲者忘记了这一步,或者这一步处理不好,就会给听众留下无的放矢或不知所云的感觉。
理查德还认为,“为什么”和“举例”这两部分如同馅饼里馅,味道全在这里面。但是,这两部分要与
引人注意的“喂,喂”和结尾的“怎么办”相呼应。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三、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一、恰当的准备技巧
1、知识素养准备:
演讲者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与演讲的成功有着紧密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演讲者感到演讲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演讲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泛地阅读、收集、积累材料,上下、古今、中外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要学习,同时加强自我的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修养。这是一个长期、琐碎而复杂的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多收集历史资料,对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熟记,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②多收集现实资料,对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事件、人物的有关情况要了如指掌,进行思考;
③加强记忆,多记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寓言故事、时文政评等等。
练习:请分别以“珍惜时间”、“奉献青春”、“珍爱生命”、“和平万岁”为主题,收集名人名言、故事、古今中外的人物、典型事例。
请收集有关亲情、爱情、友情的古今诗词各5首并背诵。
2、临场观察准备:
演讲者要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布置)、听众、其他演讲者的演讲等,以确定自己的话题,增加演讲的即兴因素。
3、心理素质准备:
既然是有感而发,就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十足的信心,有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镇定从容。
二、快速思维的技巧
临场性决定了即兴演讲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思维能力。快速思维即快速组织内部语言,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其技巧主要表现为:三定、四思、五借。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
定观点——应确立明确精练、正确深刻、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言之有理的观点;
定框架——两种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曲径通幽式:也称为卡耐基的“魔术公式”。方法为:先举例,再叙主旨要点,三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
快速思维的线路图:观察——抓话题——定语点——扩展语点(组织语言)——语序的排列——表达。
练习:给出一些图片,仔细观察后做即兴演讲,认真体会快速思维的过程.
三、表达技巧(四种技能、五个注重)
四种表达技能:
1、散点连缀:在即兴演讲前紧张的选材构思时,人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散乱的思维点,演讲时要捕捉住这些思维点,从这些点的关系中确定一个中心,并用它连缀这些点,与主题无关的全部舍去,当表达网络形成后,就可以开始讲话了。
2、模式构思:用我们前面所讲的两种模式作框架,使自己的表达有条理。
3、扩句成篇:即开门见山的构思方法。但也要将思维的路线理清,注意逻辑明晰。
例如:句子“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扩展后可以是这样的:
当前的形势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需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有困难,有曲折,也有风险,没有超人的勇气是进行不下去的。同大自然的斗争也不会一帆风顺,在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凶恶难料,有险阻、有困难,因而也就有流血、有牺牲。例如,外空探险,可能有去无回;海底探秘,可能葬身鱼腹;开山放炮、地下采煤、高空作业、科学实验、机械操作等,无不带有一定的危险,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没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根本做不好的。更何况改革开放,难免会泥沙俱下,造成某些腐朽的东西有所抬头,国内外邪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正在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像徐洪刚那样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随时准备为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英勇献身。所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在向四化进军的征程中,不是不需要革命英雄主义,不是不需要徐洪刚那样的英雄人物,而是更加急需;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而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练习:请以“人生处处是考场”为题扩句进行演讲。
4、借Ⅹ发挥。即前面讲的“五借”。“借”了之后要扩充成句成篇。
附录像:《即兴发言的技巧——讲吧,只有讲,才会讲》(中国韬奋基金会,《交际与口才》编辑部)
五注重:
1、注重开头,引人入胜;注重结尾,耐人寻味;
2、注重内容,言之有物,机敏幽默,蕴含深刻;
3、注重语言形式,以口语短句为主,巧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注意过渡词、句、段的使用,加强衔接;防止语言陋习,不用粗话、碎屑语和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