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7:39
导语: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现状;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91 — 02
城市和农村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聚集效应下,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不断地向城市集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内发生。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严重,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应运而生。
城乡一体化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在城市和农村行政区域范围内,要求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利用城市先进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工业化要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二者承担不同的产业活动。第二层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的对立消失,城市和农村结为一体,城市边缘区消失,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仅在于主体产业和景观上的差别。这两种含义都在于缓和城乡矛盾、协调城乡关系,第一种含义侧重于实践中的指导方针,而第二种含义侧重于发展的目标。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在政策、经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待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强调要求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再次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发展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城乡矛盾和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甚远,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8元,而农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3元,差距为14832.5元,比例为3.126:1,而2009年、2010年的差距分别为12021.5元、13190.4元,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人来来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2012年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40.4,而城市的恩格尔系数为36.3,这一数据明显表明了农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活水平较为低下。
(二)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
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农村在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水电、交通、通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根据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2011年城市人口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14.19人,而农村仅为5.50人,比例为2.58:1,说明在医疗方面城乡之间没有一体化,且差距过大。城市的教育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家,而国家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相较而言少之又少,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不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良好的社会资源均向城市聚集,这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表现,会不断地拉大城乡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代表人物诺斯“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者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效的制度建设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激发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制度因素方面的制约,进行制度机制的创新改革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题,也是有效开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前提。
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制度十分显著。其中,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最。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二元结构的分割严重,限制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不利于农村人口要素向城市转移。虽然现在国家准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大多数是以进城务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农民工”成了他们的代号,户籍制度以“货币”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城市人的高墙,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他们仅仅是一个“二等市民”,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均等的城市教育、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待遇。户籍制度的二元分割会产生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的二元化,从而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上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严重制约城市和农村的一体化进程。而土地制度也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自由流动,把农村人口限制在农村土地上。由于农民不能从土地获取财产性收入,农民进城的物质基础十分的薄弱,更多的农民选择亦农亦工的状态,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同时土地流转机制也不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缺乏有限的制度规范,使之不能以合法的途径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一定程度傻瓜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制约下,加大了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农民脱离土地在城市扎根的困难,使得农民不敢贸然地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土地资源极大地浪费,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在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而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推动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首先要改革约束性的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推进各项措施的进行。
(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
制度缺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最大的障碍,破解二元结构,改革和创新户籍与土地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根本性制度障碍,从而推动公共服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创造制度条件。
首先,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对人口流动、尤其是对城市人口的流动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背景下的新要求。应该改革现有的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同时附加纳税时间条件,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其次,创新土地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土地制度。要明晰各类的土地的产权,构建土地流转市场,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并完善土地流转程序和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价格,增加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二)一体化城乡规划
我国的城乡规划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分割严重。城镇各项规划政出多门,大多数规划以各自行政区位空间为规划对象进行来编制,与农村的发展相分离,不能充分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城乡的发展,将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相联系,把二者看成一个总体进行发展规划,将城市和农村进行不同区位功能的划分,每个功能区承担不同的产业,是城市和农村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发展。
(三)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
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加大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力度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首先要加快农村的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打破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练习。其次,加快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更新。再次,加快农村医疗卫生实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网中使农村人口无后顾之忧,从而拉动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不完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落入一个贫困的陷阱,不同于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风险几乎全部转移到社会上,而农村人口的保障完全依赖于个人。这样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人口的转移,阻碍农业的发展,阻碍城市一体化的实现。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是一项志在必行的大工程,必须从制度改革方面着手,同时结合国家宏观投入等政策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琳琳.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世纪桥,2010,(10).
〔3〕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05).
〔4〕尹成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一体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5〕朱恒.我国城乡一体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5).
〔6〕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2000,(09).
〔7〕冯常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1,(0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商业经济 互动
相关文献概述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态之一,“城乡一体化”成为许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层面的论证,揭示了二者之间的某种关系。
在国外的英文词源中,很难发现用一个词来描述“城乡一体化”,最为相似的就是“城乡融合(和解)”(urban-rural composition)。该词的真正内涵是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制造业从大城市向小城市,甚至是农村区域转移,最终形成了城乡相结合的新兴概念。“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城市学领域,是由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率先提出来的。在他1898 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并主张“城乡经济结合,才能有效推动二者的有效发展”;随后,同样来自英国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对霍华德的思想吸纳基础上,深化了其理念。他指出,城乡一体化与商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亨利·赖特及克拉仑斯坦因等指出,城乡一体化需要有区域城市的理念,需要构建整合性、清晰的城乡交通走廊。通过商业经济的发展,在交通走廊的核心处形成城镇聚集,从而形成集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为一身的多功能中心城镇;著名的加拿大学者迈基以亚洲国家发展为案例,以Desakota的理念来描述“城乡一体化”,主张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消除城乡差别,聚焦于城乡经济发展联合体构建,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快速转变。
我国学者同样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潘永江等指出,城乡一体化内容包括城乡地位平等、城乡开放互通、城乡互补互促、城乡共同进步。三是城乡一体化阶段研究。从城乡关系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等几个阶段。四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思想是否正确”(孟玉新,2009)。凌耀初则强调,如果商业经济需要得到合理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一是要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布局,发展现代科技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要形成特色商业经济,企业集群、中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要有效利用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杨荫凯则指出,商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工业化、加快实施城镇化、土地管理与经营制度创新、市县行政体制改革、农村财政金融体制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扩大开放与招商引资和国家宏观政策强力支持。
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他们都描述了城乡一体化与商业经济的关系。虽然,他们没有用共同词来描述二者的具体关系,但是,本文以为,互动可以作为二者关系的有效形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商业经济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重要手段,而城乡一体化则是商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发展商业经济,从而实现城乡经济互补,推动城乡一体化快速实现。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商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工程,也是一个伟大且艰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城乡一体化对商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经济发展也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从而实现二者互动发展,从传统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
(一)商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政府力量的支持
“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成为城市化理论中城乡协调发展的经典理论。他利用‘扩散效应’、‘回流效应’等概念解释一国经济发展中地理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机制。他认为由于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先进的地区更先进、落后的地区更落后,因此必须由政府转变相关的发展理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刺激,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赵宁,2008)。
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转变“二元结构”的传统观念,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新观念。我国社会城乡结构发展在传统的“二元结构”观念影响下,长期存在着“重城轻农”、“重工轻农”的现象,使得城乡经济发展失衡。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重城轻农”的传统观念中完全转变过来,从本质上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打破“城堡经济”,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各级政府部门不能以“本位主义”思想为指导,片面追求所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成果,必须具备大局观念,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律,为城乡经济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制度环境。
3.改变“厚城薄乡”的现状,打造“工农并举”的新局面。各级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公平公正地对待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应该打造“工农并举”新局面。在一些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投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硬件保障;相关管理部门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扶植建立相应的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
4.改变行政推动的老方法,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当地政府部门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由行政命令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展经济依靠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必须重视市场导向作用,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城乡一体化 农业发展 环境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是主要推动力,但是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正确的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多种问题。为了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积极的探索低碳、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将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环境与经济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现统筹发展,让城市与农村能够在全方位上实现共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城乡一体化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得城乡关系获得了改善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获得了良好的成绩,所带来的正面积极影响是相当突出的。主要的表现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通过工业促进农业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良好的改善,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持续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繁荣。
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实现了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将城市中当前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向农村地区进行辐射,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让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种要素都在向农村流动。
城市自身能有效的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合理利用优势。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的让城市中优秀的文明内容逐步的扩散到农村中,让农村的社会事业得到极大的进步,同时也进一步的推动了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让农村居民可以和城市居民一起对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行分享,并且也促进了各种先进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让农民能够使用上清洁能源,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城乡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气候与生态环境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通过工业促进农业,还是利用城市带动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面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其中碳排放量明显增长是非常显著的问题。而大量的碳排放会对气候与生态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并使得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例如洪涝、大旱等等。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的三个方面:生活水平的改善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开始体现出城市化的倾向,各种电器、汽车等在农村地区的使用逐步的增加,农业生产也开始实现机械化,导致了农村耗能的快速增长;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上的原因导致了农村地区的节能措施相对较少,能源的利用都是较为落后与粗放的;农村居民的节能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并且对于电能的依赖性还较大,对于生物能源以及太阳能的使用量还不够,并且在消费方式上也是向城市看起,有着相当严重的攀比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低碳意识,间接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加。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才需要通过低碳经济来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正确的看待。
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低碳减排的策略
(一)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政府作为低碳减排的制度供给者,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低碳减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强化政府在低碳减排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低碳减排。
1、政府需要做好规划
在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规划时,政府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好建设的规划,从全局进行统筹安排,将低碳减排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规划的过程中从人的生活需要出发,尊重当地的生活传统,做好绿化工作,并促进地方特色的形成。
2、政府需要做好管理工作
要做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低碳减排,就需要注意政府的管理作用的发挥。虽然现在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但是不能忽略了政府的管理作用。政府需要对低碳减排制度进行完善,做到依法办事,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严惩。
3、政府需要做好统筹工作
例如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就需要对城乡公路建设做好统筹规划,又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都需要进行良好的统筹。
(二)加强低碳小城镇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实现低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低碳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的出现能够发挥出良好的纽带作用,将大城市与农村进行有机的衔接。低碳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的突破我国“三农”问题的桎梏,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低碳减排。
首先,乡镇企业能够将小城镇作为聚集地,这样将能更好的使用土地,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并能够有效的对各种资源进行集结与优化配置,推动规模经营。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低碳小城镇可以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依托,并能够逐步的实现向大城市的演变。
其次,从产业结构上来分析,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乡镇产业的集中化进程,让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移,并能让农村人口城镇化得到加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推动对耕地的合理使用,更好的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和农业规模化的经营,让农业产业化具有更好的条件。
再次,低碳小城镇的建设可以更好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并且可以有效的推动农村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农民体会到现代化的生活,并可以让各种信息快速的涌入到农村,促进农民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让农民能够自觉地做到节能减排。
(三)开展迁村并点,逐步实现集约化
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益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那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开展迁村并点的试点,对耕地进行节约,改善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实现低碳的排放。迁村并点与集约化发展,可以对道路设施、水电设施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投入进行节约,获得低碳、低能耗与低污染的效果。并且集约型的农业生产,也可以推动机械的使用效率的改善,促进碳排放量的减少。
三、低碳环境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一)能源发展路径
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城乡一体化,就不得不对能源进行思考。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可以积极的开发并推广各种生物能源。相同规模的秸秆发电和烧煤发电相比,能够1年节约标准煤7.5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635吨,减少的烟尘排放量则能够达到400吨。同时秸秆燃烧后所获得的灰,还能够用来作为复合肥进行使用。并且秸秆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二氧化碳机械能消耗,可以与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抵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畜禽粪便以及废水之中含有很多的有机物可以用来发酵获得沼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与依赖,并且在经过处理后的水还能够用来进行农业灌溉,获得的残渣则可以作为土壤的改良剂,减少对化肥的使用,并让农作物增产。并且通过沼气工程还可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农业生态系统,让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量能够获得良好的循环利用。
积极发展风能,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的环保、节能。在大风之中有着非常惊人的能量,合理的对这些能量进行应用,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带来的压力。当前,我国所研制出来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有100多种不同的型式与容量,可以逐渐的进行推广。
(二)低碳产业发展路径
1、积极发展低碳农业
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循环型低碳农业。通过对微生物的利用,将传统农业中的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扩展到对微生物资源的利用上,建立起以微生物产业作为中心的新型的工业化农业。当前,沼气是微生物运用最为广泛、最有成效的。要加强对各种高残留、高危害的农药、激素或者是食品添加剂的严格控制,不能够允许这些东西进入到农产品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之中,要从源头上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要通过各种措施激励农户开展绿色农业生产,政府还需要从技术与经济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国家与社会需要加强在相关科研攻关上的投入,积极的开发出绿色农业相关的各种农业技术。
2、加强低碳乡镇企业的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低碳乡镇企业不仅仅是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产品加工的深化,并且还需要积极的对各种农产品加工之后的副产品以及有机废物进行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开展深度加工,在有的时候可以获得非常丰厚的效益汇报,不仅仅是能够对能源进行节约,还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解决,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通过乡镇企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推动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让城乡生态环境实现一体化,对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态进行改善。
(三)低碳政策路径
1、技术政策
要有效的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低碳经济,就需要加强对技术的开发。为此需要大力的培养农业科技的领军人才,并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平台的支持,重点扶持低碳农业技术,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2、金融政策
从政府自身来看,需要对各种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惠农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要为这些项目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在涉农贷款、税收、定向费用补贴以及增量奖励等多种政策上都必须要倾向于低碳项目。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培育各种小额贷款组织,对社会资金投资进行良好的引导,有效的改善三农问题。
3、财税扶持政策
要促进年城乡一体化的低碳,需要加强对相关项目的财政支出的优先性。在预算中需要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农业土地开发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照顾,同时还需要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规模进行增加。
4、公共事业发展政策
需要进一步的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尽快落实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的条件相关的政策,让那些满足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镇中快速的落户,并让他们能够获得和城镇居民相同的权益。进一步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各种保险的覆盖面,并要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要做好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同时还必须要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在政策上提供方便,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总之,需要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特别是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及环境的破坏等等。因此,只有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国的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增速。
参考文献:
[1]翟峰.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低碳发展[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
[2]冯占民.统筹低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N].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
关键词:兰州市;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市民化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is currently the country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promote a powerful engin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erspective, otherwise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urbanization in Lanzhou City for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analyzes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exist, and how to better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oordina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zhou ; urbanization ;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 citizenship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5-24(4)
1 引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党的十提出的“新四化”之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对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有效举措。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其具体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农村人口不断向既有城镇的积聚,即人口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自然迁移;二是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即由政策拉动的结果。
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兰州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概况分析
2.1 区域概况
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其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以及国家级兰州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1个乡镇,734个行政村(其中涉农行政村715个),自然村3742个(其中涉农自然村3702个),市域总面积1.31万Km2。截止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369.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96万人,共有汉、回、满、藏、东乡、裕固等36个民族。
2.2 兰州市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近年,特别是自2009年兰州市被甘肃省列入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以来,兰州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着力推动“规划布局、产业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5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基本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在“大城市大农村”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推进试点工作7年以来,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试点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实惠。城镇化水平从2009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无论是按照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的经典城市化三阶段理论(1979),还是按照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报告认为的,从国际经验看,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主要有城镇人口、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关系5个标准,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那么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3 兰州市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上所述,兰州市当前的城镇化水平确实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每年《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排名,兰州市虽然在城镇化率的排名较靠前,但在城镇化质量排名上却不尽人意,远滞后于城镇化率。在深入考察兰州市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兰州市当期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 “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
兰州市除主城5区之外,还包括相对偏远的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相比前者,这3个远郊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占比数量较大且相对集中。据甘肃省统计局2015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数据显示,2014年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则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1]。所以,兰州市的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困境,城乡区域发展极不均衡。
3.2 “半城市化”与“被城市化”现象严重
在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半城市化”与“被城市化”现象相当普遍,笔者认为,这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半城市化”,即进城务工的农民及其随迁家属虽然进入了城市,并且工作、生活在城市,却在制度体制、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上被城市与市民所排斥,当这种排斥长期不能得到改善时就会使“半城市化”结构进一步固化并不断自我复制[2],他们因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往往在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当地户籍居民有较大的差距,在大城市内部形成了典型的新二元社会结构[3]。同时,“被城镇化”现象也存在,即农民因地方政府政策规划被就地城镇化或者因土地征用被迫进入城市,但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却没有及时跟进。
3.3 城乡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且对接滞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兰州市排名第36位,明显滞后于其他城市。究其原因,就是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乡分隔明显,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此外,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尤其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的对接机制不健全,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
3.4 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形势严峻
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对于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的首要目标则是寻求就业机会,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但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主要受以下几个元素影响:
一是供大于求且自身技能缺乏。随着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而且这些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方面,普遍较低,缺乏竞争优势,增加了就业难度。二是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数据显示,2014年兰州市三次产业在GDP中的结构为2.80:43.34:53.86,而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则为19.27:26.2:54.53,这意味着兰州市有19.27%的就业人口在从事最基础的农业生产劳动,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未来几年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会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随着国家经济迈入新常态,总体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重组,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在大趋势的影响下,兰州市的就业需求会有一定回落。
4 兰州市推进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城镇化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4],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城镇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融为一体的过程。要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使城乡发展互相衔接、互相促进,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兰州市应根据市域内不同区县的实际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1 加快城镇化步伐,科学规划城市结构,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引擎,并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兰州市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土地资源紧缺,人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土地绝对量不足,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城乡用地缺乏规划和有效管理。
首先应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公开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为兰州市的整体布局出谋划策。其次,要从实际出发,在全力抓好老城区改造提升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和高新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区开发区的增容扩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广阔平台。尤其要在城镇化水平滞后的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依托当地特色,挖掘和发展特色小城镇,依托小城镇建设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局面。如对青城、什川、连城、苦水、阿干镇等重点小城镇,打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生态古镇”、“精品农家乐”等金字招牌,深入挖掘本土建筑、民俗和饮食文化,打造一批具有地域魅力的文化、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的村镇,增强其吸纳能力,使其容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
4.2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经营方式,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使懂农业、会经营、有想法的农民留在农村做强做大农业;积极从城镇引入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并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4.3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相应配套安排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在五大发展理念下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做好这项任务,要实现好农民身份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和社会方式转变等“三个转变”[5],因此不但要改革相关障碍制度,还要跟进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对接等,充分解决“半城镇化”现象。
首先要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打破和取消限制人口和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性、体制,将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落实和细化用居住证制度取代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思路,保障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缩小与城镇户籍人口的待遇差距。其次,要恰当处理进城务工农民户口变动与“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林权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关系,不得以退出“三权”作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条件,并切实保障好他们的应有权益,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民愿意且敢于进城。最后,要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及其随迁亲属在福利待遇上的有效对接,如“新农保”与城居保的对接、“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对接、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的对接等。
4.4 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要改善当前兰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的现状,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进城、愿意进城。依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统一,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上,应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创新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方面的“同权共享”,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等,让城乡群众共同享受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5 结语
虽然兰州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客观障碍和困难,但做到科学规划布局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善,达到《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既定目标,力争到2020年,兰州市人口达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4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5%,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城乡互助共融、协调发展,走向高质量的城镇化,让兰州市域内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生活,城镇化的建设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从而更好的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 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EB/OL]. http:///www/HdClsContentDisp.asp?Id=31212, 2015,12,04.
[2]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
[3]杨继瑞,刘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第五届比较研究工作坊会议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6):205.
[关键词]义乌 城乡一体化
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的现状
义乌为金华市下属县级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下辖6镇7街道。总人口200多万,其中常住人口约160万,户籍人口74万。2010年义乌市国内生产总值614亿元,2010年义乌市财政收入达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8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0元。义乌最被人熟知的是其发达的小商品市场,然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义乌也较早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社会保障、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义乌市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由财政专项资金投保,实施无助病人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截止2009年6月,义乌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已达200万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6.1万人,达72.1%;11.5万农村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1.3%,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此外,义乌建立了浙江省最早的城乡一体化医保系统,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供了信息化平台,给国内其他地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早在2005年义乌市就已经启动了“四级联动、全民参与、网络化收集、无害化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集中收集处理工程,组建了村、镇、市三级环卫队伍,在每个村配备卫生保洁员,完善垃圾房、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每农户发放一只垃圾桶、每村(居)配备1-3名卫生保洁员和若干简易清运车,在每个村或几个村的通村公路边建造一处封闭式的垃圾堆放房;组建镇街垃圾集中收集清运队伍,配置必要的垃圾清运设备,合理规划建设镇街垃圾中转站;市环卫处负责将城乡垃圾全部集中清运至填埋场或焚烧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房716座,垃圾中转站34座,购置并发放垃圾桶16万只。
义乌市按照“市域一体”的原则,交通、排水、电力、通讯、供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全市统一规划,真正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均等的要求贯彻落实。目前,义乌市城乡已基本实现道路、货运公交一体化,中心城区至各镇(街道)之间已建成高等级道路,形成“十分钟经济圈”。从2010年11月1日起,义乌城乡公交一体化票价改革正式实施,在全市实行“城乡公交1.5元一票制”、“农村支线1元一票制”。 通村公路全面实现等级化、硬面化,全市农村饮水实现“自来”化。
二、义乌市城乡一体化成效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县级市,义乌市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绩来之不易。透过义乌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的表面,不难发现地方政府雄厚的财政实力、较大的行政权限及政府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这三点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由于浙江省在财政分配上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在行政体制上实行“强县扩权”战略以及义乌市政府较早具有的城乡一体化的意识,作出的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才有了目前义乌城乡趋向一体化的格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性目标。
1.财政分配上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义乌市雄厚的财政实力,一方面得益于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和浙江省一直贯彻实行的省管县财政体制有密切联系。所谓省管县财政体制,即市(地)本级财政和县(市)财政一样都直接同省在体制上挂钩,市(地)一级不与所辖县(市)在财政体制上产生结算关系。 省管县财政体制体现了“初次分配求效率,二次分配求公平”的原则。为了调动市县的积极性,浙江省先后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激励政策。1995 年起,浙江省相继出台 “亿元县上台阶”、“两保两挂”、“两保两联”、“三保三挂”、“三保三联”等一系列财政政策;2003 年起整合为“两保两挂”、“两保一挂”;2008 年起将“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统一调整为“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将全省市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达、较发达地区,实行两档奖励政策。另一类是欠发达地区,实行三档激励补助政策、两档激励奖励政策。1994年义乌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2.5亿元,到2010年激增至77亿元,增长30多倍。这是义乌市收益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最直接的体现。省管县的财政体制,促进了义乌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地方政府有财力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实施。。
2.行政体制上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
通过五轮扩权,义乌市已成为“全国权力最大的县”。1992年至今,浙江已经出台四次“强县扩权”政策以及颁布一部有关扩权强县的省级政府规章,扩大了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2008年12月30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会议,宣布启动第五轮县域扩权改革。其中一项内容是继续深化义乌试点改革,在保留原有524项扩权事项的基础上,新增下放与经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的94项事项。
义乌市通过权力下放,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享受到了同地级市相同的权限。行政权限的扩大,减少了向地级市申请报批的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支出成本,也节省了人们审批办证的时间。行政体制上的扩权和省管县财政体制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的“秘密武器”,义乌市正是得益于这两项制度,经济上才能迸发出如此的活力,才能够为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农村建设中。
3.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
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要想在固有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还需要政府制定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并得到有效落实。相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义乌市政府较早的意识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拐子,是永远跑不快的”的道理,作出了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
早在2002年,义乌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定》,重点开展了“道路硬化、卫生洁华、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2003年7月,义乌又制订并实施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纲要》指出,通过科学布局和整合改造,把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域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远郊区域内的村庄全部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融入就近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这是全国第一个系统提出城乡一体化行动的纲领性文件;2004年制定的《义乌市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在市(县)域范围内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点进行统筹布局的规划,在当时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全新创举;2006年,义乌市制订出台比较全面、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性文件《义乌新农村建设二十条》,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全面兴起;2007年下半年,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义乌市出台了《义乌市新农村建设十大推进工程》,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义乌成为市域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市;2008年9月开始,义乌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提出将围绕城市、农村、社会和行政管理等四大领域,率先建立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城乡利益协调机制、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等四大体制机制;2010年12月义乌市政府审议通过了《义乌市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规划》,为打破城乡公交二元分割结构,构建符合义乌国际商贸名城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义乌市所作出的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公共政策以及城乡一体化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在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逐步与城市接轨,使城乡实行一体化,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分享改革的成果。
三、总结
义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会受到固有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重阻碍,在具体实施城乡一体规划中会由于存在思维惯性、利益分配、缺乏精细化操作方案等原因使收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义乌的“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互动协调是不断促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完善,是推动革新的不竭动力。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从政府角度,在财政体制、行政权限和公共政策角度三个方面对义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其他地方实施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艳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
一、 引言
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起点,通过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支持和动力,还能够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存在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协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伴随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因此,正确审视并指导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具有现实意义。
二、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优势地区制度约束阻碍愈加突出、乡镇企业实力不足、城乡劳动力缺乏资源互补。首先,传统户籍制度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劳动力流动造成严重阻碍,土地制度缺乏市场配置基础,公共财政制度的基础引领地位不突出;其次,乡镇企业布局不够合理、利益调节机制不健全、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企业从事初级农产品贩销业务,与基地、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不紧密,市场应对能力与品牌开发能力普遍欠缺;最后,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缺乏足够知识和技能的新增城镇人口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难以符合现代化工厂及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2. 典型地区城镇化拉动力不强、消费带动能力弱、工业支撑力度有限。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且聚集能力较差,对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有限,对周边农村地区和镇域经济辐射带动不足;第二,受低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观念及消费预期的影响,农村居民及城镇务工人员的消费能力较低,较低的消费水平同时伴随较为单一的支出结构;第三,缺乏城市工业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反哺,现有的经济补足措施不仅效果甚微,而且追求短平快的临时举措缺乏长效机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并未随产业结构与经济布局的调整而有效向城市工商业产业转移,存在隐性失业的隐患。
3. 劣势地区资金制约严重、行政手段推动作用乏力、农业产业化推动基础薄弱。一是,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能够推动形成内生动力的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由工业反哺催生的农业及农村经济集聚效应也偏差;二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少,可利用的推动载体不足,缺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而市场对城乡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更难有作为;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进入二元经济结构阶段,乡镇企业过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乡镇经济流转的劳动力和社会资本严重匮乏。
三、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
1. 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阅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工业化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当前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根据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及灰色层次分析方法的实际要求,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数据来源及统计结果。采编使用的2002年~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年~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和《云南经济年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专家决策信息来自于金融投资、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中小企业金融等相关研究领域的9位专家。依据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归一权重后(参见文献5),经过灰色序列生成和参考序定(参见文献7),可得到表征指标间客观关系的综合灰色关联度,而后使用线性加权方法可得到相应的主客观综合权重(如表1所示)。通过分别对2002年、2003年~2006年、2007年~2011年、2012年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2002年~2012年云南省各地区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排序对比情况。
3. 统计结果分析。分别结算各个统计区间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排名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为0.60、0.66、0.67、0.68,表明云南各地区的两种进程协同程度正在逐渐提升,城乡一体化与新兴工业化的相辅相成功效正在逐渐显现。横向比较分析两种进程的排序情况可知:综合评分靠前的昆明、玉溪、楚雄、红河和版纳等五个地区依托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特殊区位优势使得两种进程较为一致,成为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循环发展的优势区域;丽江、德宏、怒江、迪庆四个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偏小但社会资源相对偏向城镇集中,因此经济增长方式易于形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后发优势,使得新型工业化状态优于城乡一体化,成为两种进程带动发展的典型地区;曲靖、保山、昭通、普洱、临沧、大理六个地区由于经济转型成效不佳、经济基础不牢使得新型工业化对城乡一体化的带动不足,成为两种进程尚未协调共进的劣势地区。
四、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协调互动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重要基础。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各地区的两种进程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错位。对照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及面临的问题,可从优势地区、典型地区和劣势地区三个方面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提出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1. 优势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一方面,在继续深化落实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西部地区覆盖完全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农村社会救济福利体系;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中,放宽农业转移人口入城进户的限制,逐步放开不同县域、不同省域间的户籍流动限制,在土地流转改革进程中,强化土地的使用权自由和合理地流动,并建立更加规范和有法律保障的农用土地权流转市场,进一步规范农用土地的流转市场。
(2)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深度。通过城市工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团反哺农村,将农业产业融入到城市工业产业链条与产业集团之中。通过形成农业、工业相互契合的产业链条,减少农村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城市工业的消耗费用,使乡镇人口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红利,保持城市工业发展良好势头,增强工业经济带动力,更好地发挥工业聚集辐射效应。
(3)提升农民文化和职业技能水平。一是要提高农民文化教育素质,形成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在办好、巩固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适合农村基础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发展;二是要努力转变形成技能培训的市场导向,通过及时洞悉市场用工需求,培训农民成为有专业基础、适应各层次城市开发建设的合格劳动者;三是要进一步拓展农民科技培训服务机构,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的积极参,深化整合农民田园学校、网络技术培训以及科技党课等多种途径形成一系列政府帮扶下由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办学服务体系。
2. 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壮大城镇县域经济实力和吸引力。第一,以特色区位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当地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的模范带动作用,培育农户的经济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壮大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第二,推动中心村、特色村以及重点镇的发展,加快社区建设,完善生活设施,重塑特色小城镇,推动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第三,提升市场对农业产业资源的配置导向作用,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把农民的利益与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2)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一是要打造实施更加积极的多层次就业政策,在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持续增强低收入者的基本劳动报酬;二是要创新财税政策,加大保障性财政投入,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三是要大力整顿城乡各级市场秩序,优化城乡消费环境,引导形成合理的居民消费观念,将城乡市场培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3)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一方面,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交通道路、水源工程、饮水安全、供电供水工程、通信网络工程、垃圾处理环保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逐步引入金融市场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确保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指引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来源稳定。
3. 劣势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策。
(1)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惠农资金支持力度。一是,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财政困境,提高乡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界定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与乡镇的事权、财权,做到事权与财权对称与统一;二是,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部分地理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差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投入,在调整地区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向的同时,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三是,充分整合区域综合开发契机,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深化调整,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立足贫困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林产品和特色养殖业,确保内生性的农民增收、财政增效。
(2)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和安排建设项目时,要转变传统以工业为先的政策倾斜,把重点放在支农政策上,充分发挥制定政策的导向性,发挥财政支农的二次分配效用,引导更多财政资源及社会资源支持公路、通讯、农田基础等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将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等鼓励措施,也要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在直接受益的当地公路设施、通讯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投劳。
(3)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努力加快贫困地区的龙头县城、重点城镇和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依托小城镇兴起的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地区禀赋,完善区位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基础定位,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名镇、工业重镇和商贸集镇;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培植龙头企业,加大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以扎根乡镇的地缘型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既要促使农村经济结构化提升,也要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有效增强城镇经济对农村生态、农业附加值及农民生活的互补性开发及保障。
参考文献:
1. 钟宁桦.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经济研究,2011,(1):18-27+56.
2. 刘菊.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9,(7):91-95.
3. 颜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基于新型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云南大学学位论文,2011.
4. 刘渝林,唐秀华.重庆新型工业化进程障碍的成因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16.
5. 陈晓雨,刘幼昕.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2,(5):1052-1056. 6. 张克俊,曾科.新型工业化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4,(6):125-127.
7.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3CDJ025)。
一、敦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敦煌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敦煌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敦煌市现有人口18.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07万人,农村人口7.32万人,城镇化水平60.21%。
2.城镇规划不断完善,发展措施得到保障
近年来,敦煌市实施了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夜景灯光设置等城市景观工程,完成了党河风情线一期、敦煌风情城和商业步行街等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步伐,扎实开展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实施农村水利建设、道路硬化、环境整治、安全饮水和康居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3.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敦煌市作为甘肃西部最早开放的旅游城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农村乡镇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较为接近,农村主导产业已具规模,特色产业凸显优势,初步形成了高效棉花、特色林果、优质瓜菜、设施养殖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特色化和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通过实施节水示范、生态治理、村容整治、小康住宅建设等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敦煌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沙州镇、七里镇、肃州镇和莫高镇为骨干,以其他乡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体系,城镇规模迅速扩大,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同时,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已经投资效益农业,农村居民进城兴家立业、工农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
4.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户籍管理,大大提高了人口管理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城镇企业职工和就业的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实施。
二 、敦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不平衡
一是认识上的不平衡。近年来,敦煌市在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发展机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偏向尚未根本扭转;二是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尚不合理, “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各要素市场发育的层次矛盾还未真正破解; 三是发展不平衡,农民市民化滞后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导致新农村建设不平衡 。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反哺农业作用不强
敦煌市农业除棉花之外,葡萄、瓜菜、林果、畜禽等产业发展较慢、规模不大、总量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不高,严重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敦煌市以矿产开采加工、能源开发等为主的工业经济,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不强。
3.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敦煌市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次之,二三产业辅之,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4.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不够,农民真正走出土地的信心不高
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还不能与城市水平相比,农民因病返贫、因残致贫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还没有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就业等后续保障机制和农民进城从业的激励机制。
三、敦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抉择
1.创新体制机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形成城乡一体化合力机制的运作思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农民进新村”的推进路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发展城镇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民生活市民化”的合力机制和制度安排。这种城乡一体化的合力机制和制度安排,要靠城市拉力和农村动力的良性互动和有机集成。在强化新型城市化和着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和拉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中坚持既扩大规模、增强功能,又培育特色、彰显气质,塑造城市之形,铸就城市之魂,使敦煌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宜游宜业宜居城市。
2.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重点,努力推进 “五个一体化”
发展规划一体化。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加快编制镇、村居民住宅小区规划,实现农村居民连片居住,逐步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城市标准,遵循农村特点改造农村,加强镇区、中心村建设,全面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电力、交通、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居民住房改造、村容环境整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
产业布局一体化。积极引导工业、文化、旅游、葡萄酒等产业与农村资源相结合,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完成各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实施城乡医疗、社保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廉租住房建设,改善城乡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条件。加快推进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同城化,实现流动人口与市民同等化待遇。
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化一元化户籍制度配套改革,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设敦煌市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
3.以农业全程产业化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
农业的全程产业化强调的是:产业化不仅仅要贯穿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中,而且要在延长和粗壮农业加工链条上产业化,在链接二、三产业上产业化,在链接市场上产业化,使农产品经过有机化生产、绿色化加工、物流化营销、放心化消费,实现农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互换,完成从产品到货币的惊险跳跃,从而最终使农民增收。农业的全程产业化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农业的增产,而是农民的增收。
因此,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农业在生产领域中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而且,应该在流通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现代物流体系, 使农村千家万户生产的农副产品集成物流和商流,渗透到国内外的大市场;在加工领域形成农副产品的新型加工业体系,以使农业生产链条延伸到二、三产业;在农业服务领域形成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 为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尤其是在优良品种引进、 培育和“绿色农产品”的开发、 加工等方面,要为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提供“子弹”。所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大力扶持从事农副产品流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公司 + 农户”以及各种专业化组织和组织模式,从财政支持、税收减免、银行贷款、科技信息、工商办证、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度的扶持和优惠,从而使这些“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化组织模式扩张壮大,以扬弃传统农业中的“小农细胞”,使传统的“同质化农民”分化为农业经营者和农业技术工人,使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企业替代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单位,使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从而合成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新机制,并与政府的直接支农举措形成共振、协同、呼应和互动。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敦煌实施城镇化与城乡建设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重创双辽”战略及双辽市经济开发区增容扩区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市城乡建设事业推进的关键一年。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中心拓展,两区并进,拉开框架,基础先行,园区共建,整体推进”的城镇发展思路,着力塑造城镇特色,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实现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县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双辽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力争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 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网。加快推进双辽市境内高速、城市道路、铁路客货运站等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加强303国道、大广高速、市内公路改造升级和市内干线公路、通村公路建设,消除“断头路”,建成“达标路”,形成畅通便捷的城乡交通网。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水网。以城区主管网延伸和建设中心水厂为主要模式,建设城乡对接的供水管网,力争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气网。加快辽南街工商村天然气工程、液化气站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天然气向周边镇和村庄延伸,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集中供沼气。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积极争取启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改造升级一批乡镇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基地电网工程和农村公共照明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同保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网。完成城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水污染流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墓园集中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打造生态双辽。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加快推进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数字电视一体化建设,以城乡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在2012年实施“方便农民五件实事”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全面铺开剩余17个村庄的实施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美化工程。5月份,我市投资100余万元实施镇容镇貌美化工程,在303、304国道沿线对行道树进行了补植补栽,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了修葺粉刷,对街巷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6月份,随着农村环境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组建了信义镇环卫处,招聘管理人员3名,同时,划定了清扫区域,启动了环卫工人招聘工作,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提供了财力保障。三是积极实施住房条件改善工程。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争取危房改造资金200余万元,在双山、东明两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在跃进村为贫困户新建住房45处,并争取残联资金41.5万元,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18处。
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建立项目整合投入机制,对涉农项目资金统一规划,整体配套,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市场融资机制,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开发经营的土地、资产、资源,采取市场的办法引进工商资本投入。建立村级稳定的可持续投入机制,坚持走以地生财、盘活资产、服务创收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农民自主投入机制,通过产业增收、示范引导、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共建家园。
三、抓管理,在理顺体制机制上求突破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针对管理工作中多头执法的问题,科学调整和划分城市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城乡一体、上下垂直的管理网络。同时,认真落实区域管理、“门前三包”、定点巡查和部门协作制度,整合执法、综治和环卫等城市管护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对县城主要街道和路段实行包干管理责任制,做到全天候、精细化管理。二是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实行违法建设的动态化管理和“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处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三是建成“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设施、市容环境、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科学监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化管理。四是实施“四化”工程。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实施城市景观亮化工程,抓好主要街区、马路市场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挖掘榆中文化底蕴,建造一批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独具魅力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公园、广场。
四、统筹城乡管理,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公共财政为牵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和“三农”发展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保障和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学区制、一校制、联校制”改革,促进教师在城乡、强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加快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加快甲等镇卫生院和甲级村卫生室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体育健身工程,增强先进文化体育向农村的辐射力。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与规划;问题与措施
1. 城乡一体化与物流园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当下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论更加隐射出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洽、协调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历史趋势与人们的愿望。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虽然比较滞后,却也在孕育中不断发展。
所谓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合成。其基本内涵式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等把城市与农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1]。
物流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城乡物流一体化需打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分离状态,通过将其紧密联系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物流园区因其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打造城乡供应链、并创造增值效益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巨大。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生俱来的“集聚效应”使得资本充分集中、充满活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农村处在资本“边缘地带”,无可厚非的成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但因其广大的消费供应市场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力和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衔接城乡供应地与销售地的纽带,在城乡互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所示。
物流园区还是城乡经济增长,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多边推进的助推器。物流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农产品,工业品可以在城乡间得到充分互补,优化原材料工业,提升消费品工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农补工”,让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同时,与物流园区的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加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完善,中心城区至各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
图1:物流园区的作用
2.2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促进和优化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市物流和乡村物流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社会经济、空间地理等原因,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上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物流孤岛”。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2]。
新型物流园区的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对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由于加强了物流企业、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实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社会成本、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城乡供需达到平衡,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物流园区的建设还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物流手段,使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物流园难以辐射农村市场
目前,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成本过高,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物流园的建设很难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影响了其对城市现代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农村商贸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3.2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论证,造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晰、物流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诸多难题和不良局面。甚至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应,急功近利,借以建设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为招商引资的幌子,大力开展房地产,酒店,观光旅游等副业活动,而非真正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物流园区本身的建设上。
3.3政府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园的辐射功能无法惠及农村市场的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政府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造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物流人才紧缺[3]。
4.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措施
4.1 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功能定位
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通过不同行政部门的联合来综合协调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城乡物流的发展。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目标对象有利于物流园区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物流园的规划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4]。
4.2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物流园的商业模式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相当复杂,涉及到农村经济作业模式、经营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物流园区作为城乡物流衔接的纽带,应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如农户+合作组织+物流园+城市零售;城市农资生产企业+物流园+农村零售终端;物流园+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同时,可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物流园作为城乡供应链的核心,创造增值效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
4.3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充分合作,力求科学发展
设立研究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以及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科学的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批的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对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产值,扩展业务渠道都起到无法预测的作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市场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反馈具体操作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更加稳健。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必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优化城乡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城乡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以及物流园在城乡物流中可发挥的增值作用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3(04)
[2]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商业时代[J]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