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3-10-11 10:17:41

导语: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主城九区、涪陵、江津等31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绵阳、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人。国务院最近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更是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还对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描述,即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这就是说,成渝经济区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要实现城乡统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因此,如何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绿色、低碳、和谐”的增长模式,在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进程中,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便成为成渝经济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抉择。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路径,做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发挥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的抓手之一。因为,成渝经济区是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它既是我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区,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有关系到生态安全。并且,成渝经济区内人口众多,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一些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下岗分流问题、就业不充分问题等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民生领域的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成渝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成渝经济区在建设过程初期,应以“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和“五位一体”为路径,大力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对区域乃至我国农副产品安全的意义重大,涉及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截止到2011年底,重庆市和四川省共有耕地5947.4千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73%,却养活了全国8.25%的人口。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2009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为3194.6万吨,占全国的6%;其中稻谷产量1520.2万吨,占全国的7.79%,突显出四川省在全国基本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不仅如此,四川省还是我国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油料、蔬菜、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蚕桑、棉花、甘蔗、烟叶、麻类等特色农产业实力雄厚,对丰富我国的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市场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直辖后的重庆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344.24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平均亩产34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355.54万亩,增长10.0%;蔬菜播种面积828.35万亩,增长14.7%。特别是重庆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着2000余种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柏、杜仲、元胡、当归等。总的来说,成渝经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耕作条件,农副产品产量巨大,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区发展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且对于丰富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绿色经济

一、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它是我党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战略需求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个新的发展理念,而且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门类齐全。在农业方面,保定市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其总体产量很高。从地理位置上说保定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因此其发展速度对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保定的雾霾天气在一年中的天数居高不下,企业排污、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清楚呈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生态理论与现今时期发展特点相结合,又加入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是全新发展理念,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其中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绿色经济理念。它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获得更多福利、社会更加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同样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做到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其二,环保要经济。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而获得经济效益,普及维系生态健康也是经济的增长点的观念。我们要树立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实施同志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二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也就意味着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发展,同样也指人类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节约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不去损害大自然,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航标,引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组成我国“五位一体”的新型战略目标,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由四个层次有机构成: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第一,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和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其次,弘扬和宣传生态道德观念。最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三,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它的重要性在于为有益于生态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系统,从而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使得人民的生活富裕幸福。第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一种社会行为实践层面。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对立,表现为:从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只能实现一方面的发展,无法在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初期为了将经济发展上去,提高国家竞争力,将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出路,就出现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却忽视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工业化就必须为生态文明做出让步,优先集中精力发展生态,直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忽略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还需要工业化发展的辅助,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表现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显然易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经济得到发展,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总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相应提高,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那么经济的增长才会又好又快。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其症结在于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

三、如何有效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贫富不均、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切实解决好生态问题,让人们都能获得幸福感。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保定应使第一产业绿色增长。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发展方式的方面,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型和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和环境资源。其次,全力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效率,培育高效、稳定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产品。最后,提高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农机装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节水、省肥的能源种植模式,使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加强对农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小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有利于激发了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产业保定应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一方面它全面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实现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自然资源得到了节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着力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对于农业来说,应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第一,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的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以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目标的服务组织,着力降低防治病虫害;高效利用畜禽粪污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的有效利用。第二,实现以市场机制作牵引的绿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这样消费者为绿色生产付费也同样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等到建立了品牌,就能增强购买意愿。还要相应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第三,加强政府的引导。要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型,即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监测及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对于旅游业来说应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想的是资源的问题。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教育年轻人抓起,应该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观念,我们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第二,应该考虑规划。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或者说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也要坚持“用地”底线的原则。即旅游业要坚持走慢而美的路线,要坚守的是生态型、休闲型、乡村型的旅游。并且应该注意所有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车辆和设备都是低碳的,在建设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时,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等,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第三,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创新。需要我们用善于经营的思维去发展。要延续保定市各个地区的自然延伸,应该以善意设计与经营为项目主张,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大学,2014.

[2]沈满洪,程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颜晓丽.保定两会[R]河北新闻网,2016.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淡薄、生态责任弱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各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教育宣传和培养机制尚不完备,致使大多数农民对生态文明虽有所了解,但在认识上比较狭隘和片面,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生态责任缺失,常常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立起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如在农业生产中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实现农业增产,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索取和经营等。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净”等表面现象上,致使一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此外,多数农民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意识不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把自己在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给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是政的事。从而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普遍性的缺失。

(二)农村基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缺位

首先,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根深蒂固,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至上。其次,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最后,基层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相较于城市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力。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不能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困境的对策简析

(一)转变农民价值观,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观念要先行。作为生态文明构建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广大农民是否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其生态文明观是关键。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新观念,这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同时,要使其知晓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真正认识和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到实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更关系到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激发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我约束力,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强化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基层政府要摆脱传统政绩观念的束缚,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要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推进农村的生态经济,是改造农村落后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人文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对于处理好农村建设中的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的效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层政府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乡镇企业,,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循环经济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十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差甚远,有很多宏观与微观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基层政府要按照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律,结合农村地区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凝练重大环保科技发展课题,为项目实施找准切入点,合理配置环保科技资源,重点部署农村环保科技工作,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加大环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政策

科技创新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键。要加快科技创新,在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技术突破。当前,最迫切的是在若干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广力度,包括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雨洪水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突破“水”资源瓶颈;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做好“土”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小水电开发技术、沼气应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保护农业生态;还包括农业产业链接技术,推动发展循环农业。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途径和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28-0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刚刚闭幕的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把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作为实现全省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作出了科学部署。为了更好地推进黑龙江省生态建设保护,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内涵、途径和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在国际国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约束的情况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形成共识。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四大文明”之一。总书记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要求。这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工作上,都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四大文明”的关系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明的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更高形态的文明,是更加适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文明。

从人类文明的共时态来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现代文明体系。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质来看:它首先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即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其根本要义是要求人们从传统文明的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次,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最后,它是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不仅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满足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的社会消费方式。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要实现建设富强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和幸福龙江的发展目标,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找到更科学、更合理、更可持续的后发赶超路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既最大限度提升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又最大限度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活动,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加快新能源开发和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持续发展优势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环保产业。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扶贫 联动开发 对策

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有5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云南少数民族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云南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创建生态文明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少数民族地区,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不仅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也正因此而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绚丽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们包括房屋建筑、服饰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这种状态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其进行挖掘,对促进民族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扶贫奠定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人居环境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条件的改善、村庄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实质上是民族村寨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基本构成了旅游需求中“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基本要素,为开展旅游奠定了基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拥有丰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少数民族村寨创造旅游开发条件。

(三)联动开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1.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措施:(1)将生态文明作为旅游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树立区(旅游区)村(新农村)共进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吸纳村民参与管理,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培育民主管理理念;(3)提供社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多种渠道,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培训,切实推进村民增收致富;(4)根据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专业服务技能与文化素质; (5)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6)引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必须与旅游规划相协调; (2)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旅游业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民居改造传承地方精神、体现地方特色;(3)村落整治中保护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 (4)产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能够与旅游业相互耦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5)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可能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保护纯朴的乡风民俗与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三、联动开发对策建议

(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真正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还要增加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

(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

以往,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就可能是旅游资源。美丽的、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是地方特色。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整洁又有当地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手工作坊、民居;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育依托农业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手工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尽量延长农业产品的销售链;通过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展演节目增加旅游的娱乐性等等。

(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

社区群众参与,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让社区群众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因而政府招商引资时,应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控股,使政府在保护资源和群众的利益以及规划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资源是大家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应拥有一定的资源股份,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利益,更有利于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盲目开发、知识贫乏、资金筹措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造血”功能。加强对群众旅游脱贫致富教育,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引导他们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农家乐,加工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工艺品。要加强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本地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容,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涵。两者最终目标是统一的,两者联动开发都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兰庆环.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生态文明[J].广西林业.2003(6):55~58

第6篇

南阳 生态文明 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一种系统性、内生性的理念和思路,体现了系统辩证的思维。十报告相比,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上更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表明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治理的艰巨性。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是根本性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并突出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含义是:凡是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和准则,都属于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1、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动力。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伴生产物。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方式转变正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满足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回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实现人们的期待,中国现代化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从追求生活水平提高转变为提升生活品质。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过去过多关注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更是滞后。要破解这一困局,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以带来“制度红利”。为了完成节能减排发展的目标要求,企业往往需要更新生产设备、投资污染物处理设施以及加大资源环境管理力度等。这些活动在短期内会带来成本的上升,但是在企业跨过短期成本增加的“卡夫丁峡谷”后,长生产经营成本会降低,从而导致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效益也会在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过程中逐步显现。这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美丽中国令人神往,天蓝、水清、草绿、城美的理想很诱人,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却很残酷。我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制造了太多不够美。要彻底改变这一切,让“美丽中国”写满神州大地,就必须依靠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二、南阳加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对策南阳市提出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南阳篇的伟大实践,为绿色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三个南阳”其中之一是建设“大美南阳”。大美南阳指的不仅是环境美等外形的美,更是指内在的美,是人文精神之美、社会心态之美。当前,南阳市正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统揽,不断提升中心城区“两度两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勃勃生机。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地树起生态理念。南阳市被环保部确定为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省辖市,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南阳应该持续转变领导方式,树立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用生态文化引导群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觉选择节约环保、绿色消费模式,从每个生活细节做起,携手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南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上,也要符合南阳的实际,突出南阳的优势和特色。南阳要构建“两山两水”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要突出南水北调沿线生态走廊建设,要勇于担当,全面落实生态建设任务,负起保护之责;善于运作,打响品牌,争得支持,推动地方加快科学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好南阳路子,创造南阳经验。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重要的是生态产业的培育和打造。只有加速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才有持久动力。南阳市要走“两不三新”之路,在不以牺牲粮食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突出有南阳特色的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打造农业集群,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突出新能源、新材料、光电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4、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充实完善南阳的生态环境立法。在国家层面,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地方颁布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法规还存在与本地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地方特色、立法技术落后等多方面问题。要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地方的生态环境立法,成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制度的有效支撑。5、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完善南阳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环保部标准共同构成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地方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体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自70年代年我国第一项环境保护标准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标准数量大幅增加,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大家对我国PM2.5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差距已有切感同身受,反映出我们的有些标准已明显滞后于时展。南阳在这方面必须大力加强、迎头赶上。南阳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还大有可为,比如对下级政府考核怎样体现绿色和环保理念,生态文明政策创新等。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南阳作为地方政府不能缺位,必须发挥历史主动性和担当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琦.中国环境报,2012-11-12.

第7篇

一、生态自然观的内容

生态自然观是自然观不断进化的产物,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生态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自然观相比,生态自然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指出,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中,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创造了人类,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社会活动来影响和改变着自然。因此,人与自然在彼此相互制约中,人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消极地回归自然,要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中介环节。在实践中,自然成为劳动的对象,是人们获得生产和生活物资的来源。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创造、同步生成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类无限地掠夺和破坏自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生存和发展中,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去理解、适应和利用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生态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地方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思想观念落后,地方保护严重当前部分基层政府不能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是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唯一标准。他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不顾长远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引进了一些排污企业,收取高额利税。面对环保部门的检查,地方政府也会进行干预,及时为企业出招想法,往往能够顺利通过检查,继续生产。

(二)法律法规缺失,科技水平落后近年来,我国环保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环保制度和奖惩措施,使得生态环境稍有好转,但是还存在着立法滞后和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部分违法企业或个人交钱了事,违法成本低,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技术方面,生态环保工作缺乏配套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从事环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直接影响环保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三)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淡薄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公务员,都不能够树立保护生态的主人翁意识,不能认识到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一个地球人应尽的责任,以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难以渗透到各级政府的执政过程、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中。还有些人呈现出一些无意识、不自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扰乱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增加了代际环境负担。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但是经济系统的运行一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多措并举解决生态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注重科学理论指导,明确生态建设方向伴随着当今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越来越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出自己所需的各种物品。更有甚者,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加以改造,他们只顾满足自己的当前需要,而从未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这并不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时,不能忽略环境代价及资源利用情况。生态自然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深入分析生态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以理论为指导,正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不以地方政府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生态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抓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转变。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推进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要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道路上,要从根本上改变依靠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创新经济,促进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相统一与最优化,构建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第9篇

随着现代化进程发展速度的加快,面对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部分公共职能及时调整自身的职能范围,从市场和社会团体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与服务,重新界定为民服务的职能空间,成为一个与农村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和谐共处的职能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着力于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和条件,应将职责范围主要限定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及时农业与气象信息,解决相关的困难和难题。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文化宣传与教育来提供知识指导,通过环境人才培养和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为了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行,应通过相关部门领导与支持,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界定,杜绝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当干涉。

2.加大监督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大力鼓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事务,通过群众对生态建设事务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增加自身主人翁精神,为此,可以建立一个群众信息沟通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建设意见征询制度、生态法规执行监督制度。还要鼓励其他群众力量的监督,形成监督与约束相结合,最大程度地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完善,以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增强有关单位的服务体制,正是为了切实实现这一政府功能转换,国务院于2004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强调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政关系和政府行政方式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这就是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理念,在对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之间关系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服务理念是树立现代政府权威的基本基础。现代政府以服务民众为目标,政府权威建立在民众的认可、拥护和自愿服从的基础上。服务理念为树立政府权威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要明确政府的性质,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强大的政府权威。政府对社会事务实施有效监督是必然,此种行为是正义和公益的化身,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就加强管理有违于生态规律和违反群众意愿的项目,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的新型理念,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民本意识以及公众至上意识,从而真正做到为民奠定思想观念基础。

2.农村的生态建设,要求基层政府由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经济社会而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政府还要成为共同生态利益的维护者。相对特定社会团体而言,政府具有公共代表性。它为农村提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为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对个别环保机构执法不力或不作为进行严格查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这两种监督制度的实施即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3.正确定位政府与社会团体、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政府身份转变,要求重新定位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大力促进群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形成基层政府与农村民众、政治国家与社会自治组织之间良好合作、共同治理的局面。

三、解决基层农村占有公众信息比率量

在我国基层农村地区,由于空间范围广阔、信息传播手段相对落后,以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从而造成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及群众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所以,需要政府在运作方式上的公开、透明,并对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予以充分保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设透明政府化办公服务的关键核心在于确保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1.合理确定基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的范围。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向农村基层团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公开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环保政策、环境质量现状、环保项目(包括可能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规划等信息公开化。

2.大力培养农民生态信息意识。培养农民的生态信息意识,要满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需求,这是我国健全农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在要在提高农民的生态文化水平与生态科技素质,增强其获取、理解并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建立健全群众生态建设参与机制,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定,并加强向广大群众进行生态信息的传播与宣传。

3.确保各地生态信息公开与及时、真实与完整。信息公开能否及时,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关系生态信息公开的效果与传播速度。因而,各地有关部门应通过多渠道和立体化的生态信息源获取更多、更广泛的生态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及时地向群众宣传与公布。同时,还应建立生态信息反馈机制,以便政府能够随时掌握农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促使政府与群众之间生态信息的良性双向互动。

4.政府生态信息公开形式应多样化。政府在进行生态信息公开时,应充分考虑农村的形势和特点,综合运用传统的村喇叭和广播,或印发有关农村生态环保方面的政府信息手册,面向农村的电视频道、农村现有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以及培训专职信息员等便捷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对生态信息进行公开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