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市场开发体系建设

时间:2023-10-11 16:23:31

导语:在市场开发体系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市场开发体系建设

第1篇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补充,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的工具。通过对企业内部、行业、产业链等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企业运营状况,为改进企业运行流程、提高资源分配和使用效率,为管理者高效、准确、数据化的决策提供信息保障,这就是管理会计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研究,提出了建设以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的管理会计体系,建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为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本质;创造价值

一、引言

自2014年11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指导意见》作为国内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开启了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2015年12月财政部又了关于征求《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财办会【2015】26号),该《基本指引》标志着国家引导的管理会计转型将逐步在企业层面落地。以管理会计评价管理成效、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创造企业价值,将会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方面,主要侧重于鉴证类会计和记账类会计(简称财务会计),会计数据大部分为收支数据;利用会计数据参与强化管理、经营决策、趋势预测等方面的作用没有挖掘,会计数据未对企业创造价值发挥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单位应运用管理会计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活动与各业务环节的有机融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基础上,结合单位内部环境,相应确定管理会计应用重点。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2016年管理会计将在企业逐步落实,并将日益完善[1]。

二、管理会计创造价值链的效应分析

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未来的资金流动方向为主线,以提高投资价值为目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预测趋势的科学依据[3]。管理会计可为建筑施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价值空间、促进市场扩大发挥一定作用。

1.管理会计的价值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战略型管理会计、价值链型管理会计两类,二者共同之处就是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空间。自1981年英国学者Simmonds提出战略型管理会计[2]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发展战略,对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会计数据提供管理与分析”的论断以来,战略型管理会计由于迎合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求,一直在完善和发展中。战略型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是从战略高度针对本企业、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组成“战略三角”,在管理会计中实现数据信息的“三位一体”;二是针对企业发展规划、市场地位、投资预测建立“核心决策支撑”体系,借助管理会计数据,促进本企业价值链的延伸、提升与完善。战略型管理会计关键就是需要企业家关注“发展战略”。价值链型管理会计是以创造、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以投入产出比、预期投资收益等为根本。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生存下去、壮大起来,就必须特别注重“价值链”的经营活动。从思想理念、人力配置、经营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围绕“价值链”进行梳理。联合应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搜集、存储、分析、处理、提取与企业管理决策高度相关的信息数据,让“数据”参与企业家、管理团队的快速及准确的决策中。整合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消除投入产出比劣项,建立有机一体的横向价值链;整合本企业、下游供应商、潜在客户、老客户与资金、投资的“数据关系”链,建立有机一体的纵向价值链。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管理会计制度和实施工程中,利用管理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理性构建横向与纵向价值链,实现价值链的有理性、有逻辑、有竞争优势的组合,创造企业价值的竞争优势。

2.管理会计具体内涵目前企业推行的是财务会计,其与管理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明确:财务会计要完成企业运营与决算的所有任务,而管理会计体系则要紧密围绕决策与价值来构建[4]。二者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建设管理会计体系是一项工程,要按计划、分步实施:第一步要研究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将管理会计融入规划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第二步是建立与完善企业考核、管控等规章制度,要实现管理会计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密切协同。具体内涵如表2所示。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在实际工作中,梳理物流与调度、现场与作业、客户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业务以“财务数据表达”,推进业务进程与管理决策的“无缝”衔接,从而实时地把握企业、客户、市场关系的最佳资源配置,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会计理念和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如何在推进管理会计发展时期,实现企业从战略规划、具体业务工作与决策支撑的有效网络连接,值得深入研究。

3.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管理会计正在完善和发展中,其趋势有:一是从产品盈利能力、渠道扩展到客户盈利能力系统分;二是在企业绩效管理(EPM,EnterprisePerformanceManagement)中延伸,推进管理层与价值链的对接;三是向预测会计转变;四是要植入EPM方法(信息化系统)的商业分析;五要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分级共享,当作业务来管理;六是完善成本管理技巧和能力等。管理会计是为管理决策服务,本质上是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最终是为管理者高品质决策、创造企业价值服务的工具。

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的建设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建设要分步实施。首先,推进在建施工项目的管理会计进程。建筑施工企业由众多的工程项目单元组成,工程项目运行是否安全、有序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直接关系企业的命运。在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上,要通过加强项目管理,以项目合同为目标,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确定物流顺序,实时核算投资与收益,推进信息化系统与施工业务的深度融合,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标,为企业获得信誉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针对未来施工项目的管理,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突出环境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工程抗风险能力等的结论,在管理会计中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为投资决策提供透明、实时、科学的依据。在银行贷款与还款、合作者签约、工程设计、建设进程等提供基础资料及数据分析,量化的数据是管理会计的关键。再次,在管理会计中要推行建筑规模与限额设计一体化系统。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可行性报告、扩初设计和投资估算控制等设计总概算,同时设定审定的投资额、工程量分解表、工程流程图等组合联动数据结构,根据审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研究与筛选,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有纵向和横向两条线控制:纵向控制是按照工程及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横向控制是对内部专业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方法。管理会计在这方面作用很大,不仅可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还是保证投入产出比达到合理值的最佳方法。最后,管理会计中,紧密联系新型材料、新型结构件及新型零部件跟踪数据库。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时刻关注新型复合建筑材料、零部件等在施工及设计中的运用,一是可直接降低工程的投资;二是可保证工程拥有较高的质量;三可降低日后建筑整体维护费用。这些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部分。

四、管理会计需要科学计量价值

在财务会计中,类似客户资源(市场开发)、数据库、知识产权等资产并没有作为资产教学计量,其实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对建筑施工企业很重要。企业内部针对研发等机构的奖惩有成熟的做法,但目前还没看到作为资产计量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涉及建筑施工企业有关分支机构的评价指标做了初步分析。市场开发分支机构每年都会完成规定的工程任务额,工程实施后所产生的利润,一般会有约定的部分可以归属为该开发机构。这对企业来说,相当于这个开发机构每年都在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收益。因此在管理会计核算中,市场开发机构可以作为一项客户资源类的资产计量。笔者建议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具体为:设该机构的资产价值为V,设该机构年度平均的经营任务额度为A,设开发机构所创造的净利润部分的系数(一般按照任务额度的1~1.5%计取,具体看公司在市场开发方面的政策)为µ,设企业的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R。从上式可以看到,提高该经营开发机构资产价值的主要因素为:一是获得更多的任务份额以提高A值;二是获得效益更好的任务以提高系数µ;企业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对于市场开发机构的年度计量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常数。在这个公式里,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降低会提高市场开发机构的资产评估值。因为收益率的降低意味着企业需要用更多的资产才能实现同样的收益额,所以对开发机构来说是合理的。

五、建设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议

1.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长期聚焦于成本管理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成果。成本管理也是管理会计范畴的一个重要模块。从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来看,研发部、市场开发部、项目部、工程公司、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基本上是层级越高越需要管理会计来辅助决策。对于体量巨大、业务多元的央企,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以及发挥高效作用尤为重要。

2.对标先进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有诸多先行的优秀企业。但对于建筑施工工程公司,能够直接对标的具体企业并不多。通过对多个优秀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1)战略层面的认同。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理解和认识要到位,是实施的坚定支持者,这一点必不可少。(2)信息化系统的支持。管理会计的精髓在于实时抽取管理状态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调整或修订,减少企业损失,增加企业价值。要落实“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投资收益管理为中心”,信息化系统必须跟上。(3)公司价值的呈现。管理会计是对管理效果的数据化,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判断业务的运行状况。30年前,企业80%的业务价值都能够体现在财报上;但现在只有20%的公司价值可以在财报上看到,其他80%的价值都在人力资本、技术优势、知识产权等资产上,计量这些资产的价值是管理会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4)人力资源的支撑。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对人力资源、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推进和实施,财务人员要深刻理解具体业务的实际运转,而业务人员也要学会运用“会计语言”,管理会计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

3.打破部门壁垒,有效实现财务业务融合推进管理会计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真正的经营数据真实可靠、实时化、口径统一化。例如德国汉高公司在建设管理会计上:将大部分财务分析、业务控制职能等整合在全球公司的财务部门下,即整合在集团CFO之下,而并非整合在每个事业部下。通过整合,一是可以确保财务特别是管理会计具有最大的独立性;二是具有更大的协同效应,之前每个业务部门都有各自的会计体系,统一在CFO下,各个部门能用统一的管理会计体系下实现监控、分析和指挥运营。在这方面,很多央企的建筑施工企业有财务主管委派制,这对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有利的。汉高在管理会计框架上设置了“金字塔”式的三个层级:第一层是实现业务的信息整合,以信息化和报告系统为基础;第二层是在信息整合之后,实现对于信息的分析;第三层是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于改进业务的建议和方向。面对“金字塔”,员工在工作当中都要自问,自身所做的工作到底创造了怎样的价值,调动了全体员工的主动性。

六、结束语

第2篇

2020年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规划

一、规划原则、思路和目标

(一)原则。

1.x盘考虑、城乡统筹原则。立足区域宏观经济发展环境,x盘考虑县域城乡商贸格局和发展特点,正视城乡区域差异,科学制定商业统筹发展战略,引导市场项目建设在县城、集镇之间形成统一、开放的有机体系。

2.远近结合、协调发展原则。理清城区发展脉络,按照开发建设时序,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近期调控布局,远期引导发展,建设城区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商贸市场流x体系。

3.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科学预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合理布局各类综合、专业市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适应多样化消费趋势,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注重相关配套建设,营造和谐消费环境和宜居生活空间。

4.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原则。挖掘区域与本地产业优势,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x过差异定位,合理布局城区商贸市场项目建设区域。与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相适应,重点发展辐射范围较广、区域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市场,同时完善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发展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有亮点、有特色的商贸市场体系。

(二)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推进x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基本宗旨,以构建城乡之间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双向流动的现代流x体系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我县商贸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商贸市场项目支持带动作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目标。依托本地加工制造业、流x业和资源优势,健全统一大市场基础机制,初步建立以大型外向型专业市场集群为核心,部分中小型市场为基础,高效规范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农产品、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有形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产地和销地市场相匹配,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组织化程度较高、业态多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凸显的商贸流x市场体系。

二、重点市场建设项目设置规划

(一)功能定位。重点商贸市场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家居、汽车贸易、再生资源、物流等市场类型,具有商品交易、信息、形成价格、展示、质量检测、物流配送、聚散、服务、城市名片等功能。

(二)发展导引。

1.市场向郊区转移。以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区商贸市场建设,x过“规划引领、功能完善、郊区集中”的原则合理布局市场。x过实施综合配套,实现资金和土地最大效率利用,对零星网点划行归市,将同类市场逐步整合,最终形成“城区有商场、城郊有市场”的商业格局。

2.市场发展以本地产业为支撑。依托本县产业发展,以开发大型市场项目为支撑,发展大型专业化市场,吸引周边县市部分相关产业市场转移,将x县打造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3.市场走品牌建设之路。摒弃大而全、管理混乱、无特色的综合市场建设,按照建设专业市场、树立品牌市场的思路,规划兴建新市场,采取排他原则,规划区内不批建第二家同类型市场,专注单一市场规模、效益和品牌,在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避免市场同质化恶性竞争。

(三)控制导引。

1.逐步取消并禁止在中心城区内经营水泥及其构件类、玻璃类、钢材类、石材类(含切割)、木材类、管材类、建筑内外装饰的涂料和陶瓷等行业,规范引导各类建材行业进入相关专业市场经营。

2.逐步取消并禁止在中心城区销售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整车或配件,统一规划引导各类车辆及配件销售行业进入相关专业市场经营。

3.逐步取消并禁止在中心城区建立物流配送点,统一规划引导各类物流资源进入相关专业市场运营。

4.鼓励中心城区内基础设施简陋、服务功能落后、经营环境不优、营销方式粗放的农副产品类市场,迁移至规划内的专业市场内经营,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四)规划布局。规划期末,县城区共改造、建成15个重点交易市场,分别为农副产品、工业品、汽车贸易、再生资源、电商物流等市场类型。

1.x县农产品综合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50亩,选址于x大道x路南,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内容:农产品零售市场,农产品、水产、海鲜批发市场,畜禽批零和标准化宰杀车间等项目,形成基础设备完善、功能齐全、消费便利的农产品零售、批发综合市场。

2.水果批发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1亩,选址于x南,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内容:拥有600个经营摊位的交易大厅、2000平方米的冷藏保鲜库,常年冷藏水果近1000吨。

3.花卉、苗木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0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设内容:花卉苗木交易、展览展示、信息平台及综合服务等。

4.华中中药材交易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0亩,选址于x草x村,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内容:药品交易区、分拣包装区、电子商务平台、质量溯源监管体系等。

5.汽车贸易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34.7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内容:按汽车销售服务4S店配置,有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功能的综合汽车贸易市场。

6.二手车及旧货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0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内容:二手车及旧货评估、检测、交易、过户等综合服务功能。

7.出租车租赁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0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设内容:出租车停放、租赁交易、信息平台及综合服务等。

8.x物流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50亩,选址于x大道东,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内容:“九区一中心”,即:市场交易区、货物仓储区、物流配载区、分拣中转物流区、综合商务服务区、大型停车区、网络电商服务区、国际物流服务区、物流文化展示及物流信息与服务中心。

9.电商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亩,选址于x南,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内容:电商孵化、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特色产品展示大厅、物流快递、物流分拣中心等综合电商运营产业园。

10.货运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0亩,选址于x大道东,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内容:货运车停放、货运交易、货运信息平台及综合服务等。

11.家具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亩,选址于x大道,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集高端家具销售、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区域性家具市场。

12.x商贸中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80亩,选址于x路西,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内容:农产品深加工及物流配送、工业和民用建材、家用电器的集散港。

13.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60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内容:建立废旧物资、废旧农机及废旧家电3个功能区,对废旧物资、报废农机、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进行回收、清选、整理、整合利用。

14.报废车辆拆改中心: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0亩,选址于x大道西,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内容:对县域内废旧车辆统一回收、拆除报废、清选整理、回收利用等。

15.农业生产贸易市场:规划占地面积50亩,选址在x四公路,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内容:打造农资、农机、农技、农业咨询服务“一条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x县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规划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x县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商贸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隽水镇、x和县商务、发改、住建、国土资源、财政、交x运输、食药监、城管执法、公安、环保、招商、工商、供销、规划、交x物流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全县市场体系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检查。各相关乡镇、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支持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县商务局负责牵头制定隽水城区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规划,指导和协调市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县发改局负责把市场项目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抓好市场建设项目的申报、备案、立项、核准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依据规划保障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县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地方财政支持政策,为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县招商局负责征集、包装重点市场建设的项目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县规划局负责项目规划设计、专家评审;其它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坚持科学论证。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规划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要与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本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的衔接。对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重点商贸市场项目建设实行会审制度,设立规范的审核和征询程序,审核项目涉及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交x环境、市场饱和度、同业竞争、新开店就业贡献率、中小网点生存状况等情况,广泛征询有关各方的意见,并经县政府审议同意后,授权审批项目管理部门予以受理。未经县政府审议、不符合规划的商业项目,相关单位一律不得受理其纳入市场项目建设的申请。

第3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角色认知

每年的年终是企业人力资源部最忙碌的时候,其中一个常规的工作就是做下一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组织结构、制定人员配置计划,招聘计划、培训计划、绩效和薪酬管理计划,编写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等。 而忙了一年,人力资源体现出的工作价值却寥寥可数,尤其是在一个以业绩量化为主要绩效考核方式的营销公司里,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没有业绩亮点,业务部门感觉不到人力资源管理意义,市场人员配置不及时;人员销售业绩不高,员工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制度太死板,经常给业务拓展设置障碍等等。最终业务部门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义为筛选简历、安排面试、办理入职、发工资诸如此类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可行性,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自身在企业里的角色认知缺乏理解。

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工作分为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各大模块的工作各有侧重点,但是各大模块是不可分割的,就象生物链一样,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失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不同业务发展阶段所担当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才能不断地调整工作重点,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阶段性工作计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扮演三个方面的角色:服务、支持与管理。在不同业务发展时期角色侧重点应有不同。

1.业务开拓期

这一时期的企业特点是:市场处于亟待开发的创业期、市场竞争激烈、营销人才缺乏、营销团队不稳定、管理未成建制。

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应该是支持服务为主,管理为辅。这一时期要求人力资源人员的工作特点是快速、高效、随需而变, 工作侧重点为人才招募和员工激励。

1.1招聘与配置

根据市场开发计划制定招聘计划。招聘计划需要注意招聘周期的设计,招聘周期应比正常招聘周期合理缩短,既满足配合市场开发速度需求,同时又兼顾候选人寻找、面试录用、新员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入职办理等正常招募周期。

1.2岗位配置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 这一阶段的业务处于开发期,市场开发策略的实施处于尝试、摸索,因而专业化分工不明显,赋予岗位更多职责和工作权限有助于快速占领市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具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性人才是缺乏的,所以这一时期也可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员工队伍素质结构,因地制宜进行岗位配置。

1.3营销人才渠道的开拓

不拘一格降人才,渠道可来自于各方面:网络、猎头、内部推荐等等。这一时期需要的营销管理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实战型人才,既具有营销管理实战经验,又具备市场开发的实操能力,且在团队组建、凝聚方面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类型人才只要为企业所用,英雄可以不问出身,来自何处。

1.4员工激励

业务开拓期的员工更需要激励,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公司和自身发展充满信心,对公司制定的策略坚信不疑,成为公司制度的坚决执行者。激励方式可以是多方面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岗位工资、奖金、福利、期权、股权、职位晋升、表彰等方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这一时期的激励体系是未制度化的,往往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临时确定,人力资源应与业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激励员工的临时性政策都可以予以支持试行,并跟踪激励政策的执行情况,将好的激励政策进行制度化推广。

2.业务发展期

经过业务的市场开拓期,公司组织架构已建立并相对稳定,业务部门的工作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也相应发生变化,为支持营销管理成建制工作,转变为支持服务和管理并重的工作角色。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分工开始显现,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专业化工具在继续支持业务发展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但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在各专业模块中也应有侧重点。

2.1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公司目标,策略,人力资源规划应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超前性分析,并对企业内现有人员的状况准确把握,了解其优势与潜力,充分开发和利用;分析企业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通过确立招聘和发展战略决策,协调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来确保随时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员工来有效且高效的推动公司的运作。

2.2招聘和配置:人才梯队的建设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有更多的管理岗位和发展机会,而营销管理人才的缺失矛盾也越发明显,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为确保在企业内有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善于自我激励的优秀人才接任未来的重要岗位。同时人才梯队的建设可以为员工订立更高的目标,把骨干员工留住以确保重要岗位都有称职的人可以接替。

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合理地挖掘,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企业的人才梯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体系包含:掌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需求预测,制定人才需求计划; 掌握多种有效的员工能力素质评估方法,建立企业人才库; 设计员工个人发展模式,建立人才发展通道,制定员工培养与发展计划; 进行持续性的培养、跟踪、考评以及退出安置。

2.3培训与发展:骨干员工培养

第4篇

[关键词] 体育赞助商 市场开发

目前在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体育市场,体育组织在开发体育赞助市场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体育赞助经费缺少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商业化运作、以体育明星为产品广告的不恰当宣传、体育价值观的滥用、缺乏公众支持、混乱的市场秩序、杂乱的市场推广活动、缺乏严谨周密的赞助计划等。但最严重问题是对体育赞助商的利益缺乏全面的保护措施,从而降低了赞助商进行合作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如何从赞助商的视角研究体育赞助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则,最大限度地保障赞助商的利益是我国体育赞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体育赞助、体育赞助商的概念及其作用

体育赞助是以体育为对象的赞助,是指企业与体育组织联姻,企业向体育组织提供金钱、实物或劳务等支持,体育组织则以广告、冠名、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回报,使两者平等互利,共同获益的商业活动。赞助商是体育赞助的赞助者,即体育赞助的买方,是构成体育赞助的另一大主体。由于体育赞助市场目前普遍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因而赞助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赞助商在体育赞助中的任务是向被赞助方提供金钱、物质、劳务或技术等支持,获取广告、冠名、专利和促销等回报权利,达到扩大和加强与目标受众之间的沟通,提高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顾客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等目的。体育赞助对赞助方和被赞助方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见表。

二、国内体育赞助商权益保护的状况

1.市场开发缺乏统一规则和规范管理

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工作由于受到赛事本身档次、规格的影响,在开发方面没有统一规则,致使开发工作达不到国际标准。如在北京举办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因为没有完整的市场开发体系,所以在开发中涉及的相关方案、合同完善、回报条件、法律保护及落实措施等都未达到国际标准,因而无法较好保障大运会赞助商的权益。另外,国内赛事开发部门对赛场广告缺乏统一规范管理,致使赛场中经常出现大量的隐性广告而分散了受众目标的注意力,扰乱了赛场广告管理秩序,从而损害了赞助商的权益。

2.市场开发过多过乱及排他性执行差

国内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缺乏整体章程,看似商业气氛很浓,实际上却是开发过多、过乱。如第九届全运会在广东地方政府运作下,筹资达两亿多元,被称为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典范。但其市场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立项多、名目乱,诸如主赞助商、特约赞助商及特约服务商及大量的专有权和广告招商,再加上众多的比赛项目冠名和特殊命名等,令人眼花缭乱。这样既分散了九运会的商业资源,又减少了给予赞助商的回报条件,从而影响了赞助商的积极性,更大大降低了赞助的单价。另外,开发部门虽然制订了赞助的排他性规则,但执行情况差强人意,因而既不能有效地保护赞助商的利益,也影响了开发部门的信誉,使体育赞助无法实现长期性和连贯性。

3.体育赛事的诚信度不高

在国内一些体育赛事中,裁判员不守诚信,为一己、一团体利益,故意错判、漏判,违反了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原则。还有些运动员为获取名利,赛场上不守诚信,弄虚作假,违反竞赛规则,丧失了体育道德,致使体育市场低迷,也损害了赞助商的权益。赛事开发部门缺乏诚信,不按约履行合同,单方面更改合同条款等违约行为,损害了赞助商的利益。如2002年国内甲A百事可乐杯足球联赛中,中国足协联赛部没有与赞助商百事可乐公司协商,就多次单方面更改和延误比赛,严重违反了双方签定的赞助协议,最终导致百事可乐公司不再续约甲A足球联赛。

三、国外体育赛事保护赞助商权益的经验

1.注重赛事人文理念与赞助商的企业文化相融合

以友谊、团结、公平为宗旨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赛事人文理念的基础,而赛事市场开发的基础又是在赛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的。只有将体育精神融入到赛事开发中,并与赞助企业的文化有机地结合,才能赋予赞助商的企业品牌和产品以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因此,开发部门要注重把赛事的人文理念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并进行积极有效地宣传,牢固树立赞助商品牌和产品的新形象、新内涵,从而有效维护赞助商的权益。如可口可乐公司利用“奥林匹克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深入人心”这一事实,从1928年赞助第9届奥运会开始,便一直赞助奥运会,成为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他们通过赞助体育赛事,将体育运动中活力、青春和力量等体育特有形象转移到可口可乐的形象上来,对其形象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体育市场开发部门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诚信是体育运动其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体育市场开发过程中,组织者积极营造以诚信为基础的开发环境,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在保障赞助商权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赞助商的权益在得到充分保障之后,就会心甘情愿地增加赞助投入,也为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诚信基础。诚信二字自始至终渗透在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之中,《奥林匹克》要求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每个人必须遵循奥林匹克精神,遵守公平竞赛原则,信守体育道德精神的誓言。在奥运会过程中,不论是裁判还是运动员都必须恪守诚信原则,完善的诚信体系是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3.良好的体育赛事品牌提升了赞助商的企业品牌与形象

组织者都会希望他们的体育赛事有较高入场率,并有理想的赞助商和电视媒体的积极参加。这些参与者支付给组织者举办体育赛事的经费,组织者的责任便是提供各种机会帮助每一位参与者达到他们的目的。如在美国NBA的赛事组织中,精彩刺激的比赛,提高了观众的忠诚度,这有利于广大观众通过观看体育赛事接收赞助商的有关信息,使他们更直接地接受赞助商的企业品牌和产品,而NBA组织者为赞助商提供多层次的体育市场,经常举行与NBA赛事相关的基础活动,如篮球培训班、三人篮球赛、扣篮大赛、三分球大赛等,将赞助商的企业品牌与这些基础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赞助商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在广大消费者中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最终达到消费者一看到NBA相关活动就会联想到赞助商的品牌和产品的效果,帮助赞助商提高了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

4.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赞助排他性原则

体育赛事在开发过程中,制订了赞助的排他性原则来增强特定企业、产品的惟一性和形象的行业垄断性,有效地保护了赞助商的权益。而就赛事组织部门而言,这种赞助排他性原则的施行,不仅提高了赛事赞助的总体水平,也使赞助关系更长期更稳定,从而形成体育赞助的“双赢”局面。借此来增强赞助企业和产品的全球唯一性和形象的行业垄断性。严格的排他性也使赞助合作更长期更稳定,这就是奥运会开发中最大的卖点。

四、保护赞助商的权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掌握赞助商的赞助动机

对于商业而言,体育是易于沟通的途径,赞助商会青睐拥有大众目标市场的体育赛事,把赞助当作品牌非传统的推销形式。随着广告价格成天文数字上涨,体育赞助越来越吸引大小企业。成功的赞助是指有好的投资回报率,获得产品或服务与潜在市场的完全匹配。在设计赞助捆绑计划时,要分析并牢记赞助商的行为动机,包括(1)品牌认知;(2)提高销售;(3)掌握消费者情况;(4)获得赞助商本人或客人作为贵宾参加体育赛事的机会――鼓励和回报销售人员和消费者。

2.了解赞助商对受赞助体育赛事的期望,

赞助商都希望受赞助单位不但能提出一个赞助的好理由,还要主动了解赞助商的期望。这些期望主要是对赞助回报条件的要求,赞助商通过要求受赞助单位提供各种有关的回报条件来达到赞助目的和效果。所以,赛事的组织者必须根据赞助商的期望做好赞助回报条件方案。赛事开发部门在制订赞助回报条件时,要根据赛事的基本情况,量力而行,合理制订赞助回报条件。切忌没有标准,许下不切实际的回报条件,以免损害赞助商的合法权益。

3.做好赞助计划方案

在了解赞助商的动机和期望后,就要做好赞助计划和实施方案。赞助回报已经成为包括了标志、接待、门票、商品销售、样品、定点销售和店面销售、名人出席、优惠券、电视新闻和取得最大回报的各种手段的复杂过程。赞助计划中必须包含的要素:(1)描述计划中的赛事、赛事管理组织和受益是对象;(2)赛事的情况和历史:名称、时间、地点;(3)参加者参与情况―过去的和预期的,媒体报道―过去的和预期的、慈善捐助的情况;(4)参与者和观众的人口特征;(5)赞助商可能获得的利益。(6)赞助费―明确赞助费不包括以下费用:餐饮、住宿、交通、门票、标志和商品销售;(7)小结:目标市场、慈善捐助者、赞助公司的利益/机会。

开发部门在制订赞助回报计划方案时,经常会出现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赞助商的利益,失去赞助商的最快方式是流露出“谢谢你的钱,现在请走吧”的态度。拉住赞助商的最好方式是“把他们当成最宝贵的资产来加以珍惜。始终良好的为赞助商服务的态度,积极寻求各种能增进关系的途径,并牢记赞助商的产品就是你的产品、赞助商的利益就是你的利益。”因此,制订赞助计划方案时,要避开误区,从赞助商的角度,切实维护好赞助商的权益。

4.以诚信制定与实践赞助合同

在赛事市场开发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开发,却忽略了市场运作得以维系的基础―诚信,结果经常是一次性赞助。这就象伫立在海水中的冰川,我们用诚信原则代表冰川水面下的部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代表冰川水面上的部分。人们通常情况下关注的是冰川水面上具有明显效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略了冰川水面下被遮盖的、起决定作用的诚信体系建设。开发的水平是否能够稳步提高、持续发展往往取决于冰川水面下的诚信原则。因此,体育赛事必须根据体育精神树立赛事的人文理念,再依据赛事理念制订出开发观念,并通过法制和管理手段,建立和加强赛事开发的诚信体系。从保护赞助商利益的角度出发,以诚信为基础,建立、完善和实践赞助合同,全方位保障赞助商的合法权益,同赞助商建立长期互信互赖的“双赢”关系。

五、结束语

在我国特定社会背景下,体育赞助是我国体育市场开发的主体部分,它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体育市场开发部门要给体育赞助以足够的重视,在市场开发过程中以诚信为基础,不断地探索如何从维护赞助商利益的角度制订出更令赞助商心动的赞助回报方案和使赞助商满意的赛后赞助效果评定报告;将体育赛事的人文理念与赞助商的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内涵更好融合在一起来;更积极有效地实施并实现赞助合同,最大限度地保障赞助商的合法权益,使体育部门与赞助商的共同利益得到协调有序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体育赞助市场开发走了一条良性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龚明波 田 夏:论奥林匹克运动与诚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2]参考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省略.

[3]何振梁:论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奥林匹克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4]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修订版),2002

第5篇

关键词:融资;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一、当前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间接融资体系难于配套

处于发展和创业的企业不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同时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竞争力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以及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用于贷款抵押难度大。

(二)市场风险与体制改革之间的矛盾

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在全球金融风暴下,很多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破产;在应对市场风险的大环境下,体制改革与企业发展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是说它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相矛盾是企业发展缺乏应有的融资体系支持。

二、制约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相符。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首要的因素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二是企业的融资问题,而融资难的成因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融资知识缺乏

企业对政策了解不多,融资知识缺乏,市场可选择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手续繁琐复杂,融资额度小,融资成本高,金融企业未建立平等的客户服务关系。

(二)社会信贷服务体系缺乏

缺少专门为企业贷款的服务体系,主要是融资担保、信用评级、物业评估、报表审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来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淡薄 ,眼睛只盯大项目,看不起小企业,金融政策滞后。

(三)全面综合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人民银行金融征信系统与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各自掌握的企业及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缺乏信息共享。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企业和个人综合资信情况,无法做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对债务人约束软化,且没有信用激励、惩罚机制,这些都制约着企业的融资行为。

三、破解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营造促进企业成长的融资环境

政府和金融部门要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提升企业资信等级,努力创造信贷准入条件,营造内生性企业融资制度成长的环境。通过企业相互之间的资金流动与组合,自发地去寻找解决其资金供求矛盾的方法和途径,适当辅以政府资金扶持。

(二)改善政府的金融法制与金融政策供给

1.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不影响公平竞争的条件下,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优惠。

2.完善法制环境建设。建议明确理顺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责任,调整和完善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提供贷款、财政补贴、贷款担保,组建风险投资基金等措施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提供税收优惠,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课税。

(三)构建完整高效的企业融资体系

解决企业融资难,必须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企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从而构建完整、高效的企业“大金融 ”融资体系。

1.要大力发展创业板市场、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风险资本市场,培育企业多元化的融资市场体系。

2.要加快建设风险投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企业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3.尽快建立畅通的企业贷款担保渠道,形成有效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企业信息机制,最终建立起支持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商业银行信贷服务与贷款经营管理机制创新。改善银行金融业务服务,满足企业变化的融资需求

1.创新融资业务品种。积极推广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法人账户透支、机器设备按揭贷款、原材料及库存物资担保贷款、动产及应收帐款质押贷款等多种符合企业实际的贷款方法。

2.创新担保形式。开展企业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企业互助联保、商会与信用联合保证等新型担保方式的试点工作,有效提高信贷资金的发放覆盖面。

(五)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1.推广金融教育和诚信宣传。金融诚信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稳健金融系统的基石。通过对企业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促使人们自觉认识金融,科学地运用金融手段,合理地规避金融风险。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公众诚实守信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经营环境。

2.建设企业征信系统。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以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制度,把提升企业信用意识、信用能力与提升融资能力紧密结合,加强企业对自身信用的现实需求。地区性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完善信用评级办法和企业信用档案库的信息采集,加快地区企业征信系统建设,规范企业经营,健全企业财务制度,扩大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金融合作面。

3.培育良好信用环境。加大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投入,着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体系,使企业信贷管理环境更加规范科学。政府尽快开放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征信机构,形成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制度与机制。全面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道德水平,遏制失信行为及其“外溢效应”。

(六)加强企业融资指导与对接

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融资需求,积极推动政府与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合作,共同搭建专门为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协会、商会作用,为企业搭建融资合作平推动银行与信用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等融资服务平台,加强对企业的融资培训,帮助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指导企业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实用、直接、便利的网上金融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吴拯.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 [J].中国经贸,2008,24

[2]马丽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财经纵横,2009(7)

[3]徐洪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经济管理 ,2009(3)

第6篇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开放优势显著。云南发展农业就要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保持云南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而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进云南经济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料基地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烟草、茶叶、马铃薯等18类优势农产品,建立了烟草、茶叶、马铃薯、三七、花卉、橡胶、乳业等生产基地。烟草、茶叶、马铃薯、果蔬等有优势的传统农业已显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咖啡、蚕桑、花卉、中药材等新兴的特色农业产业也发展迅速。逐步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原料基地。农产品物流体系初步建成。云南大力加强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日益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轴心,辐射全省,连接全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农产品加工能力也有所提高,农产品加工种类日益丰富。目前,有烟草、橡胶、茶叶、蔗糖、饲料、药材等产品加工;有香蕉、龙眼、荔枝、咖啡等热带经济林果加工;有花卉、水产、畜牧产品加工等上百种行业和产品加工。2016年,云南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协会会员达267个。这些龙头企业,正推动着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明显进步,农产品品牌意识也初步觉醒,2013年,云南省有7500余件农产品有效注册商标,其中有9件中国驰名商标,520件云南省驰名商标,73个云南省名牌产品,212个云南省名牌农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二、全方位管理视角下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企业全方位管理就是战略性地投入企业所持有的经营资源,将所有的活动力量都集合在一起。追求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生产效率”,以大幅度提升能实现顾客满意的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当前制约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企业全方位战略管理角度概括为生产战略,开发战略,销售战略,财务战略,组织战略5个方面。

1.生产战略方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较低;农业机械化结构不合理,多为分散经营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是云南农业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生产战略是企业全方位管理战略实施的前提。云南省山地多平地少,山区多属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经济条件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研和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力量还显得非常单薄。这体现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生产进程中,由于劳动力素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高产优质的种植基地只是少数。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农业生产中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更有利地保障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但农业机械化结构的不合理,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要求,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程度不高。小型机械居多,大中型机械较少。农业生产者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土地规模较小,农产品产量有限,多为分散经营。这都影响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2.开发战略方面: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市场开拓能力弱

农产品和市场的开发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涉农企业想要赢得客户,占领并且开拓市场就需要开发出物美价廉、畅销对路、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产品战略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涉农企业的胜败兴衰和生死存亡。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好的产品要想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就需要企业制定市场开发战略,用现有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云南大多数高原特色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全国的农产品加工程度是40%,云南深加工程度不足,只有15%,云南省内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收益不理想。在市场开发方面,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品牌建设落后,除了“云烟”、“红河”、“云南白药”的知名度较高外,食品和饮料行业尚无知名品牌,农产品创新成果得不到好的推广。市场开拓能力弱,云南省虽有一定数量的农贸交易市场,但缺少规模较大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

3.销售战略方面:销售方式较单一,物流体系不完善

云南94%的地方是山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流通、交通不方便,农产品主要是通过一卖一买的方式来销售的,以自由贸易方式进行批发的农产品都只是少数,大部分农业生产者取得的收入只是农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一部分,因为分销农产品的中间商会拿走部分利润,加上农民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农业生产者大多不懂得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来销售农产品,总体来说,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单一性,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产品的销售,小范围的销售依靠人力,大范围的销售就需要物流,云南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欠缺。如:农产品运输道路的不平坦,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不发达,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低下都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

4.财务战略方面: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农业企业融资困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尚未形成

企业财务战略为了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有效保障。云南当前的农业管理体制多采用职能型管理模式,涉农部门内部上下级的信息是流通的,执行力也较好,但不同的涉农部门之间却是独立的。这样职能分工不明,就容易出现权责不分的现象,投资、税收、价格政策、信贷等财务方面的决策权不是由农业主管部门掌握,并且涉农资金监管不力,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会出现被挪用等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涉农资金效用的发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行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短期内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这有碍于云南农业企业进行融资,融资难成为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拦路虎,由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转入门槛较高,云南农业企业缺少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且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慢,多数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的风险高,这些原因都使得云南农业企业融资难。

5.组织战略方面: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企业全方位管理中的组织战略是表明组织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整体谋划,是提出详细行动计划的起点。根据《云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底,云南省乡村从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5.8年,乡村从业人数有2324.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有54.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3%。其中:技能带动型人才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11.7%,生产型人才占43.3%,经营型人才占20.3%。这不能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除此之外,云南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这主要体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竞争力不足。云南省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仅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能够提供统一购销、加工、仓储、运输等经营的组织只有不到5%。大部分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联系少,也不够稳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互利互惠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

三、全方位管理视角下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1.生产战略: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标准建设,规模化发展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资条件推进云南传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科技是驱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迈向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动力,把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农业生产离不开科技支撑。依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可有效减少和规避农业生产自然风险;依托现代冷冻保鲜、包装及加工技术,可有效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依托科技创新,可开发和丰富新产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培养出高质量,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进而加快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还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关系密切的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同时有效整合资源,加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的种植和养殖。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走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同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2.开发战略: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注重品牌战略,结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进行市场开发

农产品开发战略是涉农企业对自身农产品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的全面的、前瞻性的思考和认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农产品开发战略的核心,云南省的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云南代表原始、生态和绿色。其农产品象征着绿色、健康、生态、营养。农产品的加工便于农产品的贮存与销售,针对云南农产品加工程度不足,产成品品种单一,农产品科技含含量低等问题,云南省应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进而增大农产品的销量,促进农民增收。如: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示范生产线的建设,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形成科技创新基地。市场开发战略是挖掘现有农产品的潜在顾客群,以此来促进农产品销量的战略。品牌建设是市场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品牌建设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品牌能使顾客对企业文化及其产品、售后服务等形成评价与认知。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并进行宣传,如: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等形式,充分发挥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特色,开发出优质产品,拓展云南农产品市场。

3.销售战略:“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中,买家占主导地位,制定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销售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农业生产者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少中间商环节,节约成本,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易。近年来,电脑与手机的使用已日益广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是很好的途径,它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透明度,增大销量,打破农产品销售的局限性等。云南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与农产品的销售相结合,促进云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就是物流体系,要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应重视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创新农产品冷藏保鲜、配送等技术;促进农产品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服务效率;尽快统一农产品物流的标准,提高农产品物流核心竞争力;采用多元化的村镇物流配送模式,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建设经营规模大、环节少、成本合理、损耗小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4.财务战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财务战略的制定既是企业战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因为财务战略不仅要遵循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还要提现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解决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投资难的问题,政府需要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研发和技术方面的投入,这需要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加大资金投入,争取让涉农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投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技术改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同时适时的进行沟通。金融机构要为农业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制定适合小型农业生产者的信贷优惠,落实并完善涉农贷款的税收优惠、专项费用补贴等政策。

第7篇

关键词:冰雪体育旅游 可持续发展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12-02

冰雪体育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新兴概念,冰雪体育旅游时冰雪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冰雪体育旅游的对比分析

在国内,东北地区与北京、四川、内蒙相比,各冰雪旅游场所各有特点,哈尔滨是中国最北,也是冬季最寒冷的省会城市,长春、沈阳次之。现在,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以成为滑雪的国际品牌。中央指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黑龙江省委提出的“发展冰雪游度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这些都为冰雪体育旅游等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对比来看,中国冰雪体育旅游的一线品牌当属黑龙江、吉林两省。这两省已形成国内较大的滑雪、冰上旅游基地,已经打造了一些国际一流品牌,如黑龙江的亚布力滑雪场、吉林的北大湖滑雪场等。这里有丰富的冰雪文化、一流的设施、极大的影响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具有集体竞争模式、有高中低档不同的滑雪场等优势。也有气温低、不宜长时间户外活动、价高、交通不便等劣势。

二线品牌为北京和四川两省(市),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冰雪的完美结合,并以此为卖点吸引旅游者。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风景、交通便利、相关产业齐备、气候适宜等优势;也有冰期较短等劣势。

三线品牌为天津、内蒙、新疆等地。这里以较低的价格、富有特色的娱乐项目吸引本地以及周边的旅游者。这里有价格低、交通便利等优势;也有新兴产业竞争力较弱、冰期短的劣势。

从开发现状看,东北地区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四省区,黑龙江省以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等城市为主,滑雪场数量达近70家。主要节庆有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国黑龙江国际冰雪节等。吉林省的长春、通化、延边、吉林市为主,有滑雪场数量进30家,主要节庆有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节、吉林雾凇冰雪节、中国长白山冰雪节等。辽宁以沈阳、大连为主,有滑雪场12家,节庆有沈阳冰雪节。内蒙以阿尔山呼伦贝尔市为主,有5家滑雪场,节庆有呼伦贝尔中国冰雪节、阿尔山冰雪节等。北京、河北是华北地区的重点省份。北京以延庆、密山为主,有滑雪场地14家,节庆有延庆冰雪旅游节、密云冰雪旅游节、北京银冬冰雪节等。河北有4家滑雪场,有中国崇礼国际冰雪节。西北地区以新疆为主,其中有乌鲁木齐、阿勒泰和伊犁最为著名。新疆有大型滑雪场5家,节庆有中国新疆阿勒泰国际冰雪艺术旅游节、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主,其中以成都、峨眉山、九寨沟最为著名,有3家滑雪场,节庆有中国南国冰雪节、峨眉山温泉冰雪节等。

2 冰雪体育旅游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国的冰雪体育旅游起步较晚。我国最早的滑雪场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黑龙江所建的,但直到解放后,滑雪、滑冰场所也只能是作为运动员训练基地而存在。1984年为起步阶段,黑龙江修建了第一家旅游滑雪场(桃山滑雪场),1985年诞生了哈尔滨冰雪节,大规模的冰雪体育旅游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至今也只不过是15年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冰雪体育旅游迅速发展,已建起了近200家的滑雪场。

2.1 冰雪体育旅游总体战略规划尚缺失

我国的冰雪体育旅游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北又主要集中在黑龙江,黑龙江又都集中在哈尔滨、牡丹江等境内。除亚布力、北大湖、长白山等中国十大滑雪胜地外,其他滑雪场地位不高,了解的人也是甚少。滑冰场(馆)除哈尔滨的亚冬会体育馆,齐齐哈尔波司登体育馆,长春五环体育馆外,其他滑冰场馆开发不佳。为此,积极打造冰雪体育旅游名牌场馆势在必行。

在我国,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主要有滑雪、滑冰、冬泳、冰雕等体育旅游项目的资源,对一些生态游与冰雪游结合的资源开发还不完善。冰雪节庆等活动组织欠佳,滑冰馆等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较差,冰上娱乐项目资源开发不完善。大部分的滑雪场经营者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往往只注意硬件设施的投入,却去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上下功夫,使得大部冰雪体育旅游资源设计平庸、缺乏特色、娱乐项目少、滑雪氛围营造不够,降低了吸引力。

2.2 冰雪体育旅游“六要素”配备有待提高

旅游业的“六要素”是指行、游、祝、吃、购、娱,冰雪体育旅游也不例外。但各地在春节等期间,都存在宾馆紧张、交通不便等问题。如黑龙江省主要冰雪旅游景点就是这样,哈尔滨在2006-2012年间,各大宾馆在黄金周前就订空,出现了冬季火爆现象。黑、吉、辽等东北地区旅游多集中在冬季,为此,一些宾馆等服务地不愿多投入,服务也跟不上。经营者有些短期行为,想的只是在旅游高峰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很少考虑用好服务来扩大影响,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另外,在饮食、购物、娱乐方面问题也不少,一些滑雪场的导游、全景图、标识等不全,甚至陈旧落后。

2.3 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建设缺少环保等措施

现如今,有不少冰雪体育旅游项目是对以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滑雪场建设尤为严重。目前,环保工作还只存在于规划和环评中,但项目建设单位对其执行力又是一个问题,故冰雪体育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环保计划措施。

2.4 经济效益低下,服务水平不佳

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多为政府行为,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与国外冰雪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分析、成就相差甚远,专业管理匮乏,导致冰雪体育旅游开发不能灵动、高效地适应市场需要,潜力也完全没有充分发掘出来,经济效益低下,社会效益更不明显。

开发冰雪游的价值很高,而我们对冰雪体育游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者说还很不成熟。项目规划建设缺少新、奇、特等闪光点,平淡项目居多,品味低下,吸引力不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结构设计。

服务方面,冰雪体育类别的旅客就少,大规模的国际化的就更少,旅游服务人才缺乏,服务水平地,这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项事业的发展。

3 冰雪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思考

3.1 以黑龙江为中心,打造冰雪体育旅游地域优势品牌

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的优势明显,设施、场馆、人才等集中且特色明显。突出抓好以哈尔滨市为中心的滑雪旅游圈建设,通过开发滑雪、滑冰、冬泳、雕塑、文化、餐饮等组合,形成核心竞争力,重点做好哈尔滨――牡丹江、哈尔滨――伊春、哈尔滨――大兴安岭、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多条冰雪体育旅游带开发建设,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冰雪体育旅游优势。

开发建设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冰雪体育旅游大区域,形成东北地区的竞争优势力量,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华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长足发展,并延伸至四川、新疆等地,形成连带效应,共同发展。

3.2 以文化为支撑,做大做强冰雪体育旅游业

(1)建设冰雪文化展示载体――冰雪文化博物展览馆。很多地方的冰雪体育旅游都是建立在冰雪文化基础上的,都需要冰雪文化展示的平台和空间载体。冰雪体育场馆建设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必要性极大。

(2)开展高质量的国际性学术活动――冰雪文化研讨会。为此,我们就要研究透北方文化的特点,开展国际合作,研讨冰雪文化的利弊及开发途径十分必要。我们要通过这种办法,寻找到捷径,建少不必要的费用,节约开支、合理规划,同时,在研讨的基础上,有必要成立专业的机构――冰雪文化研究会,更好地使该项研究产生预期的效果。

另外,创办具有影响力的冰雪文化期刊,也是冰雪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手段,也是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理论阵地。哈尔滨有《冰雪运动》期刊,各地都要相应办刊,可以是内参,只要有参考价值就很有必要。开发系列冰雪文化作品、影视作品等也是一个必要手段。

3.3 以产业为支撑,开发冰雪体育旅游产业

(1)冰雪体育产业。我们可以建设冰雪运动基地,依托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建设冰雪运动基地十分必要。经济体育愈加受到关注,举办冰雪体育赛事,无疑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是招徕旅游者的重要途径,还可提高冰雪运动的质量和水平,使之达到国际水平,也是提示冰雪城市知名度的最佳途径。

(2)冰雪贸易产业。这是冰雪旅游的相关产业,“冰雪搭台,经贸唱戏”成了一些具备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城市的发展途径。冰雪贸易反过来又能促进冰雪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3.4 加强冰雪体育游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方面我们要建设冰雪体育旅游集散地体系建设;建设冰雪体育旅游的交通体系;完善冰雪体育旅游的住宿、餐饮体系建设;完善冰雪体育旅游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冰雪体育旅游环境建设,如规划开发、政策环境、行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客源市场开发、自然

环境建设、人文景观、服务质量等方面,要下大气力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

2009年,陕西省旅游局提出:全年陕西旅游业的预期目标是接待境内外游客10650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7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日前,本刊记者就2009年陕西旅游业如何落实上述总体要求以及实现预期目标采访了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

记者:2009年陕西旅游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努力保持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董局长: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认真谋划陕西省旅游业的各项工作。在困难中应对新挑战,在挑战中抢抓新机遇,实现全省旅游业平稳、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陕西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战略机遇,利用国家投资和社会资金,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和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推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引导大、中、小学生开展修学旅游;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的政策,努力为旅游企业减负。

记者:2009年陕西省将以哪些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实现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董局长:首先,加强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完善各市和重点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工作。在规划的指导下,集中力量建设标志性品牌旅游项目和景区,配套形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景区,积极培育省际旅游线路和区域精品旅游环线。要着力提振旅游投资信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鼓励大集团、大财团进入旅游业,投资旅游产品开发,引导投资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积极协调组建陕西旅游投资公司,强化旅游产业长期的投、融资平台建设。紧紧抓住各类重大旅游招商活动,组织优势项目积极参展,吸引投资,进一步促进陕西省旅游投资的增加和渠道的多元化。

其次,在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面,陕西省要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旅游大都市的中心地位,继续抓好临潼旅游区、延安旅游区、华山旅游区、法门寺旅游区、秦岭生态旅游区、韩城古城旅游区六大品牌旅游景区的建设,加快法门寺文化景区、华山旅游景区、黄帝陵旅游景区、长青―华阳旅游景区、金丝峡旅游景区、南宫山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新亮点,增强景区的供给能力。继续加快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建设,年内建成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此外,结合国家节假日制度调整,我们将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围绕城市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使乡村旅游成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同时,积极发展温泉旅游、冰雪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自驾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等旅游休闲新亮点。

在推进公共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陕西省要统筹规划和引导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提示、旅游投诉处理、旅游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厕所,道路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通讯、金融、卫生等相关配套服务。加快陕西省“12301”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和陕西旅游网建设,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我们还要大力推进我省创建国家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镇(村)示范试点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工作,继续抓好传统景区的提升工作,做好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

记者:在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方面,陕西今年有哪些重大举措?

董局长:面对外部旅游环境的变化,陕西始终把国内市场开发放在重要位置。我们要加大国内旅游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针对国内游、省内游、短途游、自驾游的旅游产品。紧紧抓住“后奥运”、“世博会”旅游发展机遇和各类旅游展会等旅游发展契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启动与北京五大国际旅行社总社以及北京、江苏、河南、四川、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区)达成的合作协议,通过省际联合、政企联合开拓国内旅游市场。集中精力做好华山、法门寺文化景区和郑西高速铁路开通的宣传推广。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国内高端客源市场的媒体互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保持三大重点高端客源市场稳步增长。大力开发省内旅游市场,鼓励各市开展“本地人游本地活动”。

在巩固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要毫不松懈地开拓入境旅游市场。今年,陕西要重点加强对台湾、日韩、欧美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联合北京、上海、桂林以及中国五大国际旅行社总社,推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要加大力量,集中人力、财力,利用开通台湾、新加坡航线,积极拓展台湾、新加坡市场,吸引更多的台商、外商来陕西观光投资。

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机制。在近几年实行部门联合、政企结合、内外结合以及商务、文化、文物、民航、铁路、电信与旅游联合促销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联合推介”旅游整体形象,企业主体“捆绑营销”旅游产品的原则,重点建立省、市旅游部门,拓宽推广渠道,旅游企业跟进营销的机制。采取集中采购、适度补助等优惠政策,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富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广告片的投放、广告牌的设立以及旅行商考察和媒体采风等活动。广泛利用驻外使馆、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海外华人社团、友好城市、国际会议等海外资源为企业拓宽、延伸营销渠道。继续在机场、车站等游客密集场所设立大型旅游宣传广告,使旅游宣传品进入机场、车站、高速公路休息室以及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高档餐馆。

今年,陕西旅游要尽快确定自己的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并通过旅游形象推广、媒体广告以及专项推介等营销方式进行全方位推广,扩大陕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影响力。

不断创新促销手段,在做好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巡回促销、媒体宣传等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论坛、国际会议、名剧、名人效益等多种促销方式。策划举办“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打造陕西主导性旅游文化节庆品牌。

记者:在区域旅游协作方面,陕西如何与省内、周边以及跨省合作建立区域旅游联合新格局?

董局长:在省内合作方面,我们要整合资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以咸阳、宝鸡、汉中、延安等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以兵马俑、华山、法门寺、壶口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向周边城市群辐射的区域联盟,推进省内旅游大协作。在产品和线路方面,进行丰富和延长,在产业要素上找亮点、找载体、找卖点,让更多的游客在省内流动。

周边合作方面,要形成线路。继续加强同西北五省区联手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与河南共同推广王朝游,与内蒙共同推广大漠风情游,与山西共同推广黄河文化游,与湖北共同推广华山―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游,与四川共同推广三国文化游。

在跨省合作方面,要与各省形成市场互动格局。陕西将遵循“市场开放、信息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原则,以产品为纽带,以地缘为载体,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大力推进与省外旅游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京、沪、桂、广、陕合作区,鄂、渝、川、陕合作区,晋、豫、陕合作区,丝绸之路合作区,蒙、晋、陕合作区,红色旅游合作区,古都之旅合作区七大旅游合作区。全面落实已签订的合作协议,在联合开发、联合促销上出实招、见实效。

记者:在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监管方面,陕西旅游如何壮大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董局长:2009年陕西旅游业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全行业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各旅游经营服务单位要加强“五・五普法”,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旅游管理条例》和其他法规。

在旅游市场监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继续加强各级质监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市场监管和黄金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积极处理旅游投诉,切实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实施质量提升计划,做大做强旅游企业。要全面实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抓好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自律水平,提高国民旅游素质,全面提升旅游全行业服务质量。

在旅游饭店管理方面,陕西要加快引进国际知名饭店管理品牌,大力培育本省饭店管理品牌,支持饭店改造升星。引导饭店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连锁酒店和度假酒店。

积极鼓励旅行社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大旅行社向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向专业化、小型旅行社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积极贯彻新颁布的《旅行社条例》,落实导游员薪酬管理制度。

全省4A级以上景区要加大对旅游服务的投入,带头推行景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率先达到国内一流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景区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娱乐含量。

记者:面对丝绸之路申遗以及丝绸之路入选国家旅游线路等机遇,陕西如何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

董局长: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国家旅游线路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拟定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以此作为国家旅游总体形象的有力支撑,丝绸之路成为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之一。从目前公布的国家旅游线路介绍看,丝绸之路上的主要景点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第9篇

关键词:张掖市;自驾游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183-03

一、张掖市自驾游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自驾游体系的建设是张掖建设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必要条件

张掖市以建设丝路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但为实现该目标,除提升居民人文素养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软实力”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及相关硬件水平的提升更为关键,自驾游体系作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完善自驾游相关硬件设施的同时,能够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满足自驾车游客需求,提高自驾游客满意度,对张掖丝路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满足张掖市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张掖市旅游业增速较快,规模逐渐扩大,游客数量显著增长,且大多数景区自驾车游客的比例已超过50%,可以说自驾游已经成为张掖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自驾车游客需求,突出张掖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建设自驾游体系,打造自驾游产品,是张掖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游客旅游品质的必然要求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大众的消费观念及外出的旅游方式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单一的观光游览方式慢慢转变成度假型、探险型等多样化的旅游休闲方式[2]。自由行和自驾游等旅游形式,相对组团出游而言,更加便捷,自由灵活,引领着高品质旅游生活。

二、张掖市自驾游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张掖市自驾游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自驾游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私人汽车的持有量,二是公路交通的通达程度。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人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新增1 707万辆,总保有量达到1.54亿辆,创历史新高。张掖市2014年汽车保有量达到11.26万辆,较上年增长16.7%[3]。汽车保有量的上涨对自驾游体系的构建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我国公路网络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2万公里,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已经完成,“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也已全部贯通。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间地段,与周边主要城市已经实现公路对接,通往各主要景点的道路建设也基本完成,为自驾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基础设施保障。

(二)张掖市高品级旅游资源是自驾游发展的支撑与保障

张掖市作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以大佛寺、马蹄寺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区,也有七彩丹霞、湿地公园等一批优质的自然旅游景区,这些高品级的旅游资源每年都能吸引众多游客到此参观游览。而由于张掖市旅游景区景点的分布较多较分散,为自驾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开发条件。

(三)“丝绸之路旅游年”主题的确立为张掖市自驾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2014年1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201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说,为通过发展旅游业落实关键“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同时,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国家旅游年主题正式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届时,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线将成为旅游热点,甘肃旅游业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排头兵作用。张掖作为丝绸之路自驾精品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自驾游将迎来大发展。

三、张掖市自驾游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自驾游线路开发现状

张掖市现有的自驾游线路大都从市中心出发向四周辐射,向西主要包含七彩丹霞、康乐草原等景点;向南以马蹄寺、民乐扁都口等景点为代表;向东又包括山丹军马场和焉支山等主要目的地。

(二)自驾游集散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为了给自驾游客提供方便,张掖市现已在高速公路入口、加油站、停车场、大型景区门口,共设立了25个“四个一”志愿者服务台。所谓“四个一”分别为一张旅游指南、一个志愿者、一杯热茶、一个咨询服务台。咨询服务台的重要作用就是提醒游客错峰选择景区,避免了所有的游客同一个时间到同一个景区去,而产生客流过度拥挤的现象。同时,张掖市3A级以上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也都已建成。

(三)自驾游道路交通建设现状

张掖市旅游道路交通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目前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自驾游景观廊道,道路沿线景观、建设色彩与整体氛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自驾游交通标识系统不完善,加油站、服务点分布不合理。

(四)自驾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张掖市的自驾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依旧不足。张掖市现有两个自驾车营地:沙漠公园自驾车营地及扁都口国际自驾车营地,其中,民乐扁都口国际自驾游营地入围2013中国旅游自驾游营地十强。但总体而言,自驾车营地的数量依旧较少,分布不够合理。汽车露营地、帐篷营地、汽车旅馆等接待设施也很少,亟待完善。

(五)张掖市自驾游体系问题分析

(1)旅游产品的联动性不强。张掖的自驾游产品现在基本还停留在单项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各种旅游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而形成优势互补不可或缺的旅游产品。此外,张掖市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各景点之间太散,景点与景点之间的道路交通建设均成为阻碍游客参观游览的一些外部因素。(2)旅行社为主导的传统旅游产品仍占大量份额,竞争形势严峻。在张掖现有的旅游产品中,以旅行社为主导的包价旅游产品仍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包价旅游产品的设计都经过了多年的市场运作,是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或者是精华部分,并已为大众旅游市场所接受,能够满足大部分游客的需要[4]。同时,小包价、单项委托代办服务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自驾游面临巨大挑战,竞争形势严峻。(3)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滞后依旧是自驾游发展的主要瓶颈。完善自驾游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建设,乃是自驾游市场开发的关键[5]。目前,张掖市自驾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等建设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从数量到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张掖市自驾游发展的同时,各个旅游景区的停车位显得颇为紧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驾游市场的扩展。(4)自驾游信息系统的构建依旧有待完善。虽然目前各类旅游网站繁多,但是其主要提供的旅游信息还只是集中在一般的景点推介和介绍以及经典旅游线路的推荐方面,而且大多数网站提供的内容基本相同。对于自驾车游客来说,这些信息依旧略显不足,旅游者无法了解所需要的具体信息,也就很难对行程做出完善的事先设计和安排。除此之外,很多旅游网站的信息都不全面、不准确,更新较慢,不能给旅游者有效的出游指导。

四、张掖市自驾游体系构建对策

(一)以核心旅游景区为重点,形成丰富的自驾游线路产品

结合张掖市现有的核心景区及自驾游线路,今后应重点开发下列自驾游线路产品:(1)西线丹霞游。此线路将七彩丹霞与冰沟丹霞、平山湖丹霞串联起来,以“大景区”的形式实施套票制度,并提供相关的道路指南及向导服务。三大景区的联合一方面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整体开发,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和经营,树立统一的旅游形象,为自驾车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2)南线马蹄寺游。此线路以肃南马蹄寺景区为核心,将肃南县与民乐县的各大景区结合起来,既有体现裕固族民俗文化的人文景区,又有景色优美壮丽的扁都口生态旅游区,让自驾游客全方位感受张掖市各类不同的旅游风光。(3)东线马场游。此线路主要包括山丹县境内的军马场、艾黎纪念馆、大佛寺、焉支山等景区,让游客在体验马场风光的同时,领略汉代长城及佛教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利用部分景区内的爱国主义元素,构建主题线路产品,丰富该旅游线路产品的文化内涵。

(二)实施“4321”战略,着力加强张掖市自驾游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

结合张掖市的旅游资源特色、交通结构以及自驾游市场发展的特点,应实施“4321”战略,从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设方面,着力提升张掖市自驾游体系的“硬件”水平。

“4321”分别指的是:4个自驾车营地,3个自驾车旅游服务中心,2个汽车旅馆及1个自驾游自助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沙漠公园自驾车营地及扁都口国际自驾车营地为基础,在肃南县、临泽县境内,新建两个自驾车营地,实现全市范围内自驾车营地的高密度覆盖。同时,要提高自驾车营地的建设标准与等级,完善自驾车营地的服务功能。

在张掖市甘州区、肃南县、山丹县境内的中心区域设置自驾游服务中心,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向导指引、汽车维修、紧急救援、信息查询等服务,在旅游旺季和高峰期时,还应在主要交通港口设置自驾游服务点,为自驾游客提供方便。

目前,张掖市已开通“张掖旅游”APP,酷讯、途牛等主流旅游网站也都陆续更新了张掖自驾游信息及景区景点的介绍。具体而言,张掖市现有的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政府创办的官网平台,主要起到对外宣传旅游产品的作用。第二类是民间自发组织创办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如张掖大漠户外网等。第三类就是由旅行社等小型企业主导的旅游产品对外销售服务平台。满足了游客出行对于自然环境信息、历史文化信息、景区具体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此,应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自驾游服务平台传播速度广、信息容量大等方面的优势,为自驾游客出行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各类信息[6],从网站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官方微博的开设、旅游APP的建设四个方面切实提升张掖市自驾游信息服务的水平及质量。

(三)积极构建自驾游安全救援与保障体系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也是自驾游客出行最基本的保障。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特别是自驾游不成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旅游安全与保障体系成为保障自驾游发展的另一关键点。

针对张掖市自驾游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可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构建民间力量辅助的救援体系,建立旅游预警机制,完善事故应急系统,确保自驾游事故的及时救援和妥善处理。目前,救援公司既是自驾游产业的创收点,同时也是市场空缺。因此,张掖市政府应增强这方面的忧患意识,积极建设自驾游安全救援与保障体系,切实从根本上保证自驾游平安顺利发展。

(四)加快与旅行社等其他行业的合作,形成自驾游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加强与张掖市电力旅行社、康辉旅行社、丹霞旅行社等知名度较大的旅行社的合作,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开发出2~3条较为成熟的自驾游线路,并作为旅行社的主推散客游产品推出,改变旅行社内现有的以团队游客线路为主的产品结构,丰富旅行社旅游产品的种类。同时,各旅行社可以为自驾游客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例如,旅行社可根据旅游者的时间、旅行费用等要求,为旅游者设计行程,除此之外,旅游住宿、周边景区景点、道路行程等方面的信息也可以由旅行社来向自驾车游客提供。

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和密切自驾游行业与旅游景区、汽车4S店、车友俱乐部等企业和部门的合作关系。后者往往实行会员制,管理相对正规,能为行业提供大量的客源,起到开拓自驾游市场的重要作用[7]。在必要时,可由旅行社和现有的车友俱乐部联合举办自驾车游客俱乐部,俱乐部内定期举办活动,从而保证张掖市自驾游市场的发展规模,为自驾游的市场开拓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美玲,朱斌.浅谈中国自驾游的开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270-271.

[2] 刘丹.张家界自驾游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赵婷婷.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新增1 707万辆[EB/OL].太平洋汽车网,2015-02-02.

[4] 周武忠,朱剑峰.自驾游导向的旅游景区规划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6-48.

[5] 岳杰.旅游体验视角下自驾游产品深度开发路径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9-12.

[6] 席一.重庆自驾游及其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46-49.

[7] 蔡小云.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丽水市为例[J].旅游经济,2013,(2):104-106.

A Brief Analysis of Self-Driving Tour System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 Zhangye City

JIANG Wei

(He Xi University,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ourism,Zhangye 734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