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财务状况整体评价

时间:2023-10-11 16:23:31

导语:在财务状况整体评价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务状况整体评价

第1篇

1 财务分析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2 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2.1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2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3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3 财务分析的目的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客观的,但是,不同的人员所关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是全面的;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密切相关,他们更关心企业的资本盈利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景和投资风险;企业的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他们一般侧重于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出于以下目的。

3.1 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

3.2 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素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3.3 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它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争取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不能仅看其获取利润的绝对数,还应分析其相对指标,这些东西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来实现。

4 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会计所提供的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财务指标,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包括日常核算资料和财务报告,但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日常核算资料只作为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资料。财务报告是企业向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于本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重要经济事项的书面文件。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在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为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他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些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的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常用的三张基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

4.2 利润表

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编制而成的。通过利润表可以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利润增减变化得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者等各方面提供财务信息。

4.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位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一张重要会计报表。拓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河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5 财务分析的种类

5.1 按照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

5.1.1 内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财务状况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要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也要利用管理会计和其他方面所提供的经济资料,是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效率,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5.1.2 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的财务分析。因各自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范围也不同,它可以是对企业某一方面进行局部财务分析,也可以是对整个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例如,债权人常常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这样就需要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而要与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人,则要对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5.2 按财务分析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5.2.1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以资产负债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状况、负债水平、偿还债务能力、企业经营的风险等财务状况。

5.2.2 利润表分析是以利润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在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时,必须从利润表中获取财务资料,而且即使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应结合利润表。一般而言,获利能力强,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强。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中心逐渐由资产负债表转向利润表。

5.2.3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以现金流量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中介,也是这两张报表的补充。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多少现金流出,都流向何处。通过这种分析了解到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可以有效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5.3 按财务分析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5.3.1 比率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三大类,及构成比率是反映经济指标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效率比率是反映某项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相关比率是反映经济活动中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项目比值的财务比率。

5.3.2 比较分析法是将统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或不同企业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存在的差异的分析方法。其分为纵向比较分析法和横向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来确定数额与幅度,确定其存在的差异与程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及企业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5.4 按照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等。

6 财务分析的程序

6.1 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搜集有关的经济资料

财务分析的范围取决于财务分析的目的,它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债权人可能只关心企业偿债能力,这样他就不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则需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范围决定了所要搜集的经济资料的数量,范围小,所需资料也少,全面的财务分析,则需要搜集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资料。

6.2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作出评价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不同,所选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全面的分析方法,则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进行对比,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比较分析企业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6.3 进行因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提出相应的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7 通过财务分析确定企业的财务战略

7.1 初创期财务战略

7.1.1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测定集团发展速度:合理利用内部财产利用,考虑外部市场的可用资源,适度利用负债经营和财务杠杆,为客户创造价值。

7.1.2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主动谋取市场机会,规划投资项目。

7.1.3 通过财务分析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

7.1.4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采用各种灵活方式扩大集团规模:如开展全方位的兼并、收购活动,壮大集团实力,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进行战略联盟等。

7.2 发展期财务战略

发展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步入发展期的企业集团应采用稳固发展型的财务战略。快速发展的企业集团面对巨大的现金需要;技术开发和巨额的资本投入形成大量的固定资产,并计提大量的折旧;投资欲望高涨可能会导致盲目性增加,会使得财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

7.3 成熟期财务战略

7.3.1 成熟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成熟期的标志是集团的市场份额较大且地位相对稳固。

(1)成本管理成为成熟期财务管理的核心。

(2)成熟期的企业集团现金流入增长快速

(3)财务风险抗御能力雄厚,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负债融资,以便实现充分利用负债杠杆作用节税与提高股权资本报酬率的双重目的;

7.3.2 成熟期财务战略取向:激进型筹资战略;一元“核心编造”下的多样性投资战略;高比率、现金性股利政策

7.3.3 成熟期财务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成本控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规范制度,控制风险。

7.4 调整期财务战略

调整期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一是对现有产品,其经营风险并不大,已有利润及贡献能力并未失去;二是对将要进入的新领域,则可能存在极大的经验风险,具有初创期不可比拟的财务优势与管理优势。

调整期的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和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

总之只有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1)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等。

(2)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3)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通过对运营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净利率等。

(5)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比率,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财务状况趋势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较财务报表法、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法、比较财务比率法和图解法等。

第2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依靠财务人员的经验,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农业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情况,对农业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作出评价和预测。通过对农业企业财务分析,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过去、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未来;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及发展后劲,以及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状况;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满足债权者判断其本金和利息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能够促使经营者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不仅用现有资源盈利更多,而且使企业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能够让政府掌握农业企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其需求,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农业企业进行扶持和政策优惠,使其尽快发展壮大,加快产业化进程。

一、农业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总结评价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指标体系选取以下指标作为分析评价的尺度(见表1)。

二、农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本文将以2003~2007年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最大差额,将重点企业(新希望、顺鑫农业)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重点企业(新希望、顺鑫农业)的财务指标最大差额(2003至2007年指标值)普遍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较好地描述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稳健程度。

三、我国农业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是:根据我国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通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设计,力求指标少而精,能从各角度反映、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既满足政府部门的需要,又满足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关心企业的有关各方的需要。通过上述分析和总结,构建能够反映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经营效率分析指标、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各指标之间最大差额能够反映出我国农业企业经营稳定性,更好地评价我国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农业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评价我国农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值差额都比较明显,能很好地评价农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状况的优劣。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为例做出说明:

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利润是指企业的当期税后利润;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也就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因为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所有者权益和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净资产收益率既可反映资本增值能力,又影响着企业股东价值大小。该指标越高,反映盈利能力越好。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指标最大差异额都比较高,说明该指标能够较好地评价农业企业盈利能力。

2.每股收益=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该指标可帮助投资者了解每股收益,并且有助于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

3.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的比值,是每股收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与每股收益同方向变化。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每股净资产变动差异额不是很大,由于已经选取了每股收益指标,因而每股净资产指标对我国农业企业财务分析的意义不是很明显。

(二)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持续发展能力指标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作为评价农业企业的财务指标。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前3个指标值差异额都比较大,所以能够较好地评价农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还选取了总资产增长率指标衡量农业企业总资产规模的扩张情况。该指标综合性较强,一般来讲,指标值越大表明农业企业总体投资成长性越大。

(三)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偿债能力指标主要选取了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作为评价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达不到企业公认的一般标准(流动比率一般应达到2:1以上,速动比率一般标准为1:1)。考虑到农业企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速度慢的特殊性,因而只把流动比率作为评价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指标。上述评价农业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对债权人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偿债能力越大;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大。但对农业企业来说,适度的负债经营不仅是维持和扩大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筹资政策,同时,也是影响农业企业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经营决策。

(四)经营效率指标分析

经营效率指标主要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评价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指标。上述评价农业企业经营效率的各项财务指标计算数值越大,说明农业企业营运能力较强。应收账款和存货均属流动资产,而且是影响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重要部分。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说明农业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周转越大,说明农业企业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这些指标是衡量农业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强弱,判断农业企业资产营运与管理效率的高低,分析农业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五)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现金流量指标主要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反映我国农业企业的各项现金流量指标变动率都比较大。

从农业角度来看,考虑到农业企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在评价农业企业的偿债能力时,主要选择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只选取了流动比率。农业的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期也相应延长。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保证了企业未来盈利的持续性。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在农业企业财务信息分析中也非常重要。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和经营效率指标,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引导企业建立良好的财务运行和考核机制,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先治,陈友邦编著.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30.

[2]欧阳光中,项红周.财务报表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6-75.

[3]钱爱民,吴革.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44-48.

[4]吕长江,赵岩.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类研究[J],会计研究,2004(5):53-61.

[5]刘雷生.偿债能力分析.财会通讯[J],1997(1):24-25.

[6]徐一千.负债融资、偿债能力与筹资风险分析[J].上海会计,2001(5):33.

[7]杜彦坤著.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6-35.

[8]赵伟,王德春.农业企业财务分析评价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01(5):18-20.

第3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任何信息都会公开透明的展现到公众的面前,所以民众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了解的比较详细,财务状况的下降会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务报告相当重要,要注重对财务报告的评价,以此来鞭策财务部门认真对待工作,把相关的财务报表做的真实有用。这样才能有利于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增加和未来的发展。

一、财务报告概述

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的财务报表、附表和附注,其中财务报表还分为主表和附表,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主要是指企业向外提供的反应本企业的某一个日期或者某短时间内的经营成果或者经济状况的文件。财务报表不仅提供给外人看,能够让外人直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主要的是提供给公司老板和财务工作者反映企业相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有助于他们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报告可以提供给投资人、债权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这都是国家规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所谓多一层监督就多一层保险。财务的各种报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公司都必须有专门的会计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也会有彼此的限制作用,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现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对财务报表的质量评价也越来越重视,所以现在我国也基本形成了一套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主题、目标和对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主要是向外提供财务信息,来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员工等)以及企业的决策者。就企业的投资人来说,企业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是否给予投资,以及投资的比例,这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有相当大的作用。债权人则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以及付薪酬的能力,员工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来思考是否继续工作下去或者是否跳槽。对于公司的领导来说,对于公司的财务政策的实施和正确决策的制定有相当大的作用。

其次,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相关的汇总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很多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重分析法等等。其中比较分析法是将相同或者相似的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进行评价。趋势分析法是将本上市公司的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质量评价。比率分析法是将会计中的某几个相关的指标按照其相关的关系进行评价的方法。因素分析法是通过替换某个财务指标的方式来确定某种因素的重要性,达到评价的目的。比重分析法是通过分析某项指标的比重来显示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都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其评价的方法就是:首先对年报进行分析,尤其是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报告,然后对公司的基本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行业中的问题和趋势进行风险评估和质量评价。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上市公司可以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评价小组,专门针对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因为公司内部员工对本公司的业务比较熟悉,能够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利用。也可以邀请别的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对本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质量评价,以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公司的进步,还可以互相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互帮互助还可以扬长避短,对于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听取或学习别的公司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报告的经验,来分析本公司的状况,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进步,让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在进行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先将财务报表分成几部分,让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部分附权重,然后对于每一部分的因素根据其质量进行打分,然后进行运算,最后将每一部分的得分相加,则是进行质量评价的最后结果,得分高即质量好,然后就完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

四、结语

上市公司的经济状况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还得对广大股民负责,所以财务报表成为广大民众获取公司信息的途径,并且法律法规也规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对外公布,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状况,关系到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的利益。所以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质量评价的状况,进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云云,谷栗.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6(10):71-73+51.

[2]刘明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5(14):90-91.

[3]吕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4]徐列.基于灰色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第4篇

集团企业组织架构是集团企业的框架,框架的合理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集团企业的经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集团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环境,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

(一)集团企业战略与组织架构关系战略决定架构,架构传承战略。组织架构是发展战略的支撑,战略决定了组织架构,为组织架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公司确定发展战略之后,就会有相应的业务及业务组合去实现这个战略,而这些业务和业务组合需要在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实施。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业务活动完成,进而影响管理职务和部门的设计。而战略重点的改变会引起组织工作的重点改变,从而导致职务与部门在集团企业中重要程度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各管理职务和部门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组织架构反映了集团企业内部的资源如何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的整体战略划分为若干战略实施单元,这些单元实际上就构成了组织架构的基本框架,保证组织架构对战略的传承作用。

(二)集团企业组织架构设计集团企业组织架构的确立将清晰地指明集团总部与下属业务单元的功能定位,并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在不同功能中的角色。组织架构的形式有以下几种:直线型组织架构、职能型组织架构、事业部制组织架构、子公司制组织架构、矩阵型组织架构。

集团企业常采用事业部制、分公司制和子公司制兼有的混合型组织架构,因为就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来说,适当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因此各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经营相关但不同的业务对集团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集团企业组织架构图1所示。

此组织架构中,集团企业起领导和统筹作用,无生产和经营运作实体。集团企业对下属事业部、分公司和子公司在战略上统一部署,但在实际运营中实行集权和分权统一管理。事业部是为解决企业规模扩大和多样化经营对组织结构的制约而出现的组织设计,而分、子公司是大型集团企业实行多种经营、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必然选择,只不过子公司与其母公司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子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二、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架构

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是在现有对外财务报告和内部报告的基础上,以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变化为指导,编制的一套完整的内部报告,以期更有效地为内部管理服务。

集团企业内部报告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实施手段,集团企业部门繁多、人员数量庞大,其战略实施往往并不局限在一个部门内,而是需要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来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了解战略目标执行信息,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纠错,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报告能够反映集团企业战略制定、实行、分析、控制等情况,是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媒介。

从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角度出发,参与内部报告编制、传递、分析、反馈工作的有6个工作主体。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实施架构如图2所示:

(一)集团企业内部报告编制工作实体主要包括:

(1)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作为基层会计人员,负责所在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编制工作,确保内部报告及时、准确是其工作职责。基层会计人员负责日常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会计记录,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集团企业财务规范进行相关会计确认和计量,保证本运营实体的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及时。除日常工作外,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需以月为时间单位,下月月初定期将上一月的本运营实体内部报告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

(2)集团财务人员。集团财务人员在每月初收到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上传的内部报告后,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集团企业财务规范将这些报告合并整理成集团内部报告,此集团内部报告要求数据完整、详实,抵销有据,格式清晰。依据集团内部报告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内部报告,运用财务分析和差别报告等多种会计理论和方法,编制出一套“简化”的集团内部报告,此套“简化”内部报告包含集团总体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简洁的报告形式突出主要的财务信息,避免信息庞杂不利于阅读,供集团董事层使用,使集团董事层获得其所需要的财务信息。

(二)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传递流程具体如下:

(1)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编制的内部报告要经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承诺对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负责,有利于提高此内部报告的可信性。

(2)集团财务人员编制的集团内部报告上交给集团财务经理,集团财务经理对于集团内部报告这一事项权责并重――集团财务经理有权就集团内部报告提出问题,并且集团财务经理对其认可的集团内部报告的真实和可靠性负有责任。集团财务人员编制的“简化”内部报告要经集团财务经理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传递给集团管理层。

(三)集团企业内部报告分析层次具体如下:

(1)分部角度财务分析。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对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进行分析,利用内部报告的可比性做本运营实体的纵向分析和同级运营实体的横向比较,形成书面报告,将得出的财务分析报告上交给本运营实体的财务经理。

(2)集团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财务人员对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内部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得出各运营实体财务数据的相对数,分门类、分明细地将各运营实体的主要财务状况集中体现,为“简化”内部报告做数据支持。

(3)高级管理者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董事层和集团财务经理关注集团的长期问题并着重维系集团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他们的决策是否正确、职权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兴衰成败。因此,集团财务经理依照集团财务人员进行的集团角度财务分析、集团董事层依据“简化”内部报告进行集团整体分析,是集团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过程,因为这一分析有可能导致集团战略的重大调整。集团董事层此时可向集团财务人员询问除“简化”内部报告数据之外的财务情况,以掌握集团整体财务状况,也可向集团财务经理寻求专业意见,

(四)集团企业内部报告反馈机制具体如下:

(1)集团董事层召开会议,集团财务经理、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参加会议,会议通过内部报告和财务分析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上一阶段各运营实体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做一总结,公布总体绩效考评结果和工作调整,并部署下一阶段集团整体任务和各运营实体任务。

(2)集团财务经理召集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举行会议,会议就各运营实体的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讨论。集团财务经理站在集团角度提出财务改进措施,听取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提出的意见,对他们反映的内部财务问题进行记录,并尽快解决。

(3)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和财务经理进行本运营实体工作的讨论,根据集团绩效考评审视本运营实体的经营情况,讨论前一阶段出现的成绩和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4)集团财务经理对集团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等提出改进意见,使内部报告的编制更合理,更能为集团企业的整体运营服务。

三、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

为了使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信息,应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及时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战略问题集团总体战略决定着集团每个工作的方向和细节。如果没有统一的实施战略,内部报告体系将如一盘散沙: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之间内部报告的结构和形式不同,无法横向比较和纵向流通;集团财务人员无法按照接收的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不同形式的内部报告编制集团整体内部报告,集团财务状况不能及时体现;集团高层管理者得不到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运营情况的说明,无法判断已有策略的正确性以及做出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缺乏战略指导的内部报告体系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集团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战略,将会使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有据可依、有纪可遵。

(二)评价标准问题内部报告体系是集团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所以它应准确、真实、详尽和及时。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参与内部报告体系实施的工作人员应遵循一定的标准:

(1)作为编制工作实体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确保其所编制的本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负责评价其工作的完成情况,集团财务人员也可根据接收的各运营实体的内部报告提供评价意见;集团财务人员,应确保其所编制的集团内部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其工作的效率。

(2)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内部报告传递给集团财务人员需及时,本运营实体财务分析需客观、准确且进行充分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同编制评价标准相同,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经理负责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同时集团财务人员也可发表评价意见;集团财务人员传递集团内部报告和“简化”内部报告的及时性和财务分析工作的效果,需由集团财务经理评价。

(3)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管理层和财务经理进行本运营实体工作的反馈讨论的有效性,将由集团高层管理者在下一期总结时做评价;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工作是否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阶段需要,由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集团财务人员对集团财务经理提出改进意见的实施情况由集团财务经理负责评价。

(三)信息及时性与流畅性问题内部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是制约集团企业制定下一阶段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而及时性牵涉到集团企业内部报告体系实施的整个过程,要求编制、传递、分析和反馈均要在标准时间范围内完成,一个步骤的拖延会导致下一个步骤无法正常进行,进而使整个体系的实施缺乏预计的效果和效力。制定一份适合集团企业运用的时间规范会保证内部财务信息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报告体系实施标准时间表如表1所示:

另外,为保证内部财务信息的流畅性,特别是分部角度分析时,各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人员要借鉴同级运营实体的财务信息做比较分析,集团管理层也要关注不同事业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状况的比较以形成决策,所以信息的交互性和流畅性将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一个实时、完整的财务系统将是内部报告体系得以建立和健全的重要保障,并且集团企业财务系统要设计录入、查询、监管等权限,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主要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以反映企业在过去营运过程中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一、财务分析目的

1.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诸如销售收入的大小,净利润的多少以及现金流量等。在获知上述各项财务信息后,可与同行业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

2.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目前的财务和状况,诸如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的价值、债务的多少、存货的数量、以及负债与主权资本的比例关系等。在悉知上述各项信息后,可提供企业管理当局了解目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以便评价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

3.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拟定多项可供选择的未来发展方案,然后针对目前的经营情况,权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最佳选择。为企业决策当局实施投资决策提供服务,同时,也从价值方面对相关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二、了解财务分析程序

财务分析内容广泛,不同报表使用人根据其不同目的,选择不同数据,应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所以财务分析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分析程序,具体程序可以根据各自的分析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对象来设计。但通常一般程序:明确分析目的;收集相关的分析资料;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按分析目的进行分类;计算相关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指标,找出原因,为评价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运用的方法,取决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以及通过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方法

所谓定量分析方法,就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财务报表中所列的有关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解释。从量上评价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获利能力的定量评价,就要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计算出一系列反映获利能力财务指标。所以,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1比率分析法

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它是财务分析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比率指标的类型主要有:

一是构成比率,又叫结构比率:是指某一总体中的\"某个构成部分量\"占\"总体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二是动态比率:是指某一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相互对比,反映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三是相关指标比率:是指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求得各项评价的财务比率。

1.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它可以帮助人们抓住主要矛盾,或更有说服力地评价经营状况。

1.3趋势分析法

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比较有关项目的数额,以求出其全额和百分比增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并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的趋势。

2.定性分析方法

所谓定性分析,就是根据分析者所掌握的资料和情况,凭借分析者的智慧和经验,对定量分析的结果作出企业财务状况优劣的分析结论,在此,分析者的判断能力至关重要。比如,企业资本利润率比同行业其它企业高,并且历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企业资本获利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结论。

当然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运用,也可以用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财务分析,在此不再详述。

四、坚持财务分析原则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剖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要孤立、片面的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要注意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要进行财务综合分析,就是要将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全面地对企业解剖和分析。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比重评分法等。

第6篇

【关键词】 杜邦财务分析 权益净利率 投资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这种分析方法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经理创造出来,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将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直观,明了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利用这种方法,可将各种财务指标间的关系绘制成杜邦财务分析图。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如图所示:

〖JZ〗〖HZ(〗〖XC杨畅.TIF〗〖HZ)〗

从杜邦财务分析图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符合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公司理财目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和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运营,资本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只有把这系统内各因素的关系安排好,才能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最大。杜邦财务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评估企业业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杜邦分析法分析:

某公司财务数据如下表: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 净利润 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全部成本

2001 10284.04 411224.01 306222.94 205677.07 403967.43

2002 12653.92 757613.81 330580.21 215659.54 736747.24

1.全部成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2001年 403967.43=373534.53+10203.05+18667.77+1562.08

2002年 736747.24=684559.91+21740.962+25718.20+5026.17

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2001年 0.025=10284.04÷411224.01

2002年 0.017=12653.92÷757613.81

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2001年 1.34=411224.01÷ 306222.94

2002年 2.29=757613.81 ÷ 330580.21

4.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 2001年 0.032=0.025×1.34

2002年 0.039=0.017×2.29

5.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1-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001年 3.049=1÷(1-205677.07÷306222.94)

2002年 2.874=1÷(1-215659.54÷330580.21)

6.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001年 0.097=0.032×3.049

2002年 0.112=0.039×2.874

该公司的权益净利率在2001年至2002年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分别从2001年的0.097增加至2002年的0.112。企业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或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和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些指标对公司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杜邦分析法以权益净利率为主线,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成果以及资产营运状况全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它不仅能帮助管理者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而且能为投资者的投资指明方向。因而得到普遍的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最后要说的是,杜邦财务分析法一种基本面分析方法,它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所以当你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来使分析结果更完整,科学,准确。任何投资都有其收益和风险,所以大家入市须谨慎。

 参考文献

[1] 《证券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05页

第7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分析;问题及措施

1 充分认识财务分析的作用

1.1 财务分析可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及营运、盈利、偿债等能力。企业管理经营者在进行决策时,要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现状,对于影响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金等财务指标的因素及其影响度要有充分把握。财务分析就是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展现,是对企业健康程度的“把脉诊断”,是对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的衡量。企业预算执行情况、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定位情况对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进行展现。为企业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2 财务分析可以反映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为财务控制、监督提供依据

财务控制和监督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保证。通过财务数据增减变化情况分析,可以反映出所属子公司财务基础核算工作的规范程度,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以反映出经营活动和财务目标间的偏差,通过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反映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财务分析,财务控制和监督目标更加明确,有的放矢。

1.3 财务分析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为经营考评和奖惩提供依据

财务数据是经营业绩的客观反映,是经营业绩评价的客观依据。通过财务分析将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客观因素及微、宏观因素进行甄别,从而划清责任,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合理评价,促进经营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升。

2 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有些行业还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市场相对可控。稳定市场、良好经营收入和财务状况使得管理者较少的关注财务分析。特别是一些单位,认为财务分析写不写无所谓,写就看,不写也不催。只看重经营,不看重精细的财务分析管理。管理者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影响了财务工作人员编写财务分析的热情和积极性。即使有好的财务分析,由于管理者不重视,使得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分析环节,没有真正落实到经营管理环节,没有真正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

2.2 重财务数据分析轻管理经营分析

由于财务人员专业限制,有些财务分析只停留在报表数据对比、罗列,有的甚至是财务数据的迁移,就数据论数据,没有深入进去,只是数果子的多少,没有查找影响果子多少的枝叶和根源问题。例如分析经营成果时,只分析利税构成和费用情况,没有去分析市场变化情况、产品适销对路情况、价格政策情况、财税政策情况等。有些只重视局部数据,像瞎子摸象,以偏概全。从信息的掌握和财务专业角度上,财务分析的内容甚至更全面,更容易有深入的见解和判断。财务人员不能只会记账算账,如果是这样,只能叫会计。

2.3 重经营成果分析轻财务状况分析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发展长水平备受关注。同时由于某些单位资金充足,财务状况良好,没有借还债压力。因此,财务分析中只看重同比增幅的原因分析,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分析不够。从而使得有些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因素被忽视。例如,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比率等指标的分析,为企业优化资产结构提出建议。

2.4 重事后分析,轻事前、事中分析

受传统工作习惯影响,财务人员多事埋头在账务处理中,写分析的时间相对较少。一般年度决算终了,做个年度的财务分析,但是缺乏季度、月度和专项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多侧重总结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较少。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行业监管要求逐步加大,行业发展改革也逐步深入,外部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企业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财务分析已不适应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要加强事前、事中财务分析。

3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3.1 要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要把做好财务分析作为展示财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平台。只有财务人员自己先重视,才能引起别人重视,才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

3.2 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到生产经营决策中来,多了解、多学习业务

财务工作日常工作比较复杂繁重,财务人员往往只关注财务数字,对经营业务和外部环境关注较少,造成对财务工作以外的情况不了解、不熟悉。这样,很容易造成财务分析闭门造车,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就丧失了价值。

3.3 要建立财务分析制度,靠制度建设来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好的财务分析,就是要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财务分析有哪些内容,哪些方法,坚持什么原则,怎么考核,什么时候进行全面分析、什么时候进行专题分析,都可以通过制度固定下来。这样,财务分析水平才会全面提高。

3.4 加强行业间单位的对比分析

国有企业由于从事的行业不同,产品类别和市场环境有较大区别,收益水平也存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各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加强横向同类企业的对标管理,找准标杆,分析差距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真正起到领导决策参谋助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涂守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商务,2010,01.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 经营业绩 财务状况 建立 完善 考核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主管以实际的财务资料为依据,系统地研究分析企业财务运作的应用文书。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的不断循环周转,构成了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费和分配等方面的运动,这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活动的结果,反映在资金来源、资金占用、流通费用、税金、利润等财务指标上,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就是对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的完成情况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综合性地计算和分析,并用书面文字加以阐述。

(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及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财务分析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了依据。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

(1)定基动态比率。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二)会计报表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是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三)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这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从而来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但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

(3)应用例外原则,应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构成比率。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是某个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

(2)效率比率。它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它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流动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业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但采用这一方法时对比率指标的使用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项自的相关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具有相关性,把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计算比率的子项和母项必须在计算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

(3)衡量标准的科学性。运用比率分析,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通常而言,科学合理的对比标准有:①预定目标,②历史标准;③行业标准;④公认标准。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一一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一)财务分析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表现如下:首先: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稳健准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其次:报表真实性的问题。只有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通常假设报表是真实的。报表的真实性问题,要靠审计来解决。再次: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最后:财务分析中使用的指标多限于财务数据,分析主要为财务人员,相对与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这个整体情况而言,有一定局限性。

(二)财务分析的改进建议

那么如何将财务分析进行改进,下面便是改进措施。首先:在财务分析中要引入公允价值和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其次:通过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等措施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再次:努力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在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确定后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定期改善分析指标及方法。最后:在财务分析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既考虑财务指标又要考虑非财务指标;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在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适当掌握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二是要提高财务队伍的道德素质水平,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观的立场;三是要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监管,保证财务分析结果公正和客观及准确。

四、如何完善财务分析体系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了解到财务分析的内涵及重要性、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但企业往往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虽然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及员工都认识到财务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建立了科学的财务分析指标及方法,但财务分析的结果却很不理想,往往拿到管理者或决策者手中的分析存在如只有数字堆砌罗列,没有详细情况说明且对异常变动指标分析浅尝辄止,停留表面现象的情况发生,这样的财务分析就起不到观察企业运行状况“显微镜”的功能,而沦为利了应付差事的表面功夫。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这里就要讲到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考核”。

笔者认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才是使企业分析报告重点突出、说明清楚、报送及时、预测准确、措施得力的长效机制。那么,什么样的“考核”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这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拿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一个下属单位。该国有企业主要构成情况为公司本部(业务以营业收入统计占该国有企业业务的60%以上),4家分公司、5家子公司,笔者所在的单位是该国有企业的本部,每月需写公司本部的财务分析,并要汇各分子公司的财务分析,再根据报表合并汇总情况写该国有企业的总体财务分析,并上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该企业的决策者。根据2013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况并不理想。

除了本文第三大点提到的受财务分析本身的局限性以外,据统计各分子公司对财务分析上交率在50%以内,公司本部各主管会计的财务分析上交率在40%以内。那么这些上交财务分析的质量又如何呢?从2013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写汇总分析时可以从这些上交的分析中提取的东西很少,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上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该企业的决策者的财务分析基本是靠一人之力完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写出来的分析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从前面三点的论述中我们知道财务分析是个多员参与的过程,没有多员的参与特别是没有主管财务人员的参与,不管你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制定的有多么科学合理,最后只能沦为应付差事的表面功夫。下面,将根据这一情况,从分子公司及公司本部这两个方面来建议针对财务分析这一块如何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

(一)对分子公司财务分析“考核”制度的建议

据笔者了解,该国有企业在2011年针对财务报表及分析制度专门发过一个文件,在文件中对分子公司报表及分析的质量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但从2013年上半年情况来说,该文件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根据进一步的情况了解,公司本部对各分公司可以实施扣分及奖励的考核,对子公司不能实施扣分及奖励的考核;从上交的财务分析情况来说,分析指标及内容不统一,质量良莠不齐。针对上述情况,拟定以下措施:

(1)根据集团公司分析报告要求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分析模板。其中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可以考虑:营业收入、利润、EVA、存货、应收款项这五个基本指标当月预算与当月快报差异率超过5%情况说明;以上五项基本指标上月快报与正式报表差异率超过5%情况说明;根据上月或以前月份分析内容是否改进了本单位的相关工作;为达到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及预算水平在以后月份采取的措施情况说明等内容。

(2)制定统计表格对各分子公司分析从时间、内容、质量、改善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客观评估,总得分为5分。

这样制定的考核制度原因为:

按企业整体要求统一制定模板,有利于全面了解各个分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使各公司之间的经营业绩比较有了统一的平台。

在扣分及奖励考核不能覆盖到每个单位时,就要另辟蹊径,通过局域网、传真等方式公开公布考评结果,可视同是一种“精神”考核,这样的考核可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从而达到促进各分子公司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及水平,进而达到通过财务分析监控及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目标。

(二)对公司本部各主管会计财务分析“考核”制度的建议

前文提到了,根据2013年上半年统计,公司本部各主管会计的财务分析上交率在40%以内,按照公司内部管理文件规定,主管会计每月都要对自己主管的业务进行分析并把分析内容按时间节点上交给总账会计,但为什么只有不到40%的会计执行了这一规定呢?答案只有一个:缺乏行之有效,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现在,对“考核”存在一个误区,只要提到“考核”就等同于“扣钱”,但根据公司本部会计人员构成及分工情况,这样一味“扣钱”的考核并不合理,会计人员由于分工的不同,处在不同的会计岗位,就相对而言,有些会计岗位核算复杂、管理效果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来说是重要、关键。有些会计岗位核算简单、管理效果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来说是一般、非关键控制点。而受企业的目前工资制度重职称、重工作年限,而轻岗位重要程度的局限。如果不能从部门“考核”中进行正确引导,那么就难以改变部门这种“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具体到部门的情况,由于岗位分工的不同,对财务分析的考核不能像“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穿工作服”这样有统一标准的项目进行传统考核,也就是“扣钱”考核,而应该换一种思路,进行“奖励”考核。拟定措施如下:

(1)根据会计岗位设置的不同制定各岗位财务分析模板。其中,分析模板涉及内容可考虑但不限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财务分析的涉及到本岗位的内容、公司承接KPI指标涉及到本岗位的内容、预算的制定及执行涉及本岗位的内容、部门承接公司课题涉及到本岗位的内容、本岗位工作改进及改善方向、本岗位涉及公司经济运行其他情况等。分析模板制定的方式可采取自我分解、处室讨论、部门整体权衡等多种形式。

(2)制定统计表格对各主管会计的财务分析从时间、内容、质量、改善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客观评估,总得分为5分,表格格式初步拟定为表2。

(3)每月定期由部门领导在部门内部RTX上公开公布根据考评奖励人员名单及奖励金额。

这样制定的考核制度原因为:可以建立部门所有员工从事岗位与企业经营业绩及承接各项指标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领导全面、客观的了解部门每一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通过内部RTX上公布“奖励”考评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部门领导的威信,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采用“奖励”考核并在内部公开的方式,一方面是对没有得到“奖励”员工一种隐性的“扣钱”考核,但方式隐蔽,有利于部门团结;另一方面是对工作态度好、工作质量高的员工的肯定和支持,可以在全员中形成一种责任和竞争机制,促进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沙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0,(9).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周转率

一、前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财务信息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研究某企业的财务状况也就是所谓的财务分析,它的应用范围是越来越广的,财务分析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实践中对财务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当今的世界上,财务分析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各种各样的挑战。研究新的经济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创新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不仅是财务分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进行财务状况分析的目的和针对性

首先,对企业财务状况调研分析主要是为了通过此次调研来掌握分析方法并且通过所掌握的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来对其生产经营的规律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业务量的大小等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财务分析就是要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资金运动的这种规律性;再次,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性,具体反映在财务分析指标的各项数值中。通过指标数值的比较,可以发现经营管理问题,找出差距,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弄清企业的优势和弱点,做到知己知彼,为企业在市场上开展竞争和制定发展战略服务;最后,通过分析有关指标,可认清企业的缺点,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和发展战略。

二、财务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2.针对上市公司指标的盈利能力分析。用友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在财务方面自然就会比正常的企业多一项指标,那就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利润与股份数的比率。

3.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可以表示为公司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可用于分析上市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一般来说,周转次数越多,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营运能力越强;反之,营运能力就越弱。

4.存货周转分析。存货周转分析指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还可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主要的两个指标是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率,二者的变化是有关系的。可以说如果存货适销对路,变现能力强,则周转次数多,周转天数少;反之,如果存货积压,变现能力差,则周转次数少,周转天数长。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存货从入账到销账周转一次的平均占用时间,因此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越好,越低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销售状况。该比率需要和公司历史上的数据及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后才能得出优劣的判断。以及影响存货速度的重要项目进行分析,分别就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三个部分计算周转率,借以分析各构成对整个存货周转率的影响。

5.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应收账款流动程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另外涉及一点知识,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的正确性。首先,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原因,使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正确反映公司销售的实际情况。其次,某些上市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大量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再次,有些公司采取大量收取现金方式进行销售。最后,有些公司年末销售量大量增加或年末销售量大量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周转天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综合分析

所谓财务综合分析,就是将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之中,全面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评价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人们往往关注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这些方面对企业非常重要,但是仅仅关注这些指标是不全面的,我们还必须关注公司的收益质量,关注公司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分析是根据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因此我主要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这三方面的现金流量来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前面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完整地评估企业各方面能力。

四、结论

企业财务状况反映的是企业针对现实或可能的财务风险而保持持续经营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有多大的可能性保持企业持续经营。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状况,针对这些劣势,我们应该从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待,上市公司本身面对的挑战就是很大的,因此在上市后的经营战略业是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综合来看企业应根据本身的行业或产业特质,直接或间接、简单或综合地运用各项指标,并借助专业人员、咨询公司等对企业行业地位、前景分析的判断,在长期的实践中构造适合的预测模式和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先治. 《财务分析(第三版)》. 东北财

经大学出版,2005-3-1:23-24 .

[2]卢雁影. 《财务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6-1.

[3]宓秀瑜.如.何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上海

商业年,卷(期). 2002 (8).

[4]李有亮.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分

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