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教育方针

时间:2023-10-11 16:23:35

导语:在教育学的教育方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学的教育方针

第1篇

正因为它有深刻实用的现代教育价值,不仅在云南教育界得以重视和推广,而且走向了省外教育界,得以发扬光大,甚至走向了国外;不仅被教育界研究运用,而且被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研究运用,在员工中开展“三生教育”。总之,“三生教育”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

一、教师面、线、点结合教学法

所谓“面”的教学法,亦称宏观知识传授法,就是从总体上把“三生教育”的知识体系进行概述。所谓“线”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教材是紧紧围绕“生命,生存,生活”这条主线展开的,并且“三位一体”,一脉相承,总之,“面”和“线”的教学,是让学生有个感性层面上的认知。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的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和诱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法宝。第一节课千万不能平铺直叙,不能没有吸引力或强大的磁场,教师必须通过精心的课前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三生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到勾心效应。笔者在“面”和“线”的教学中,对学生说:我们任课教师对“三生教育”课程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感觉呢?

请听我们借鉴名人或自创的《“三生教育”宣言》:邓老师的心声是:“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史老师的感触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罗老师的表白是:“春风化细雨,‘三生’入我心。”蒋老师的壮语是:“笑谈人生三百年,春夏秋冬话人间。”闵老师的歌声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代应比前代强。”郭老师的情怀是:“生命诚可贵,生存傲风霜,生活有希望!”说到底,就是要在教师对课程有“一见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程有“相见恨晚”的情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了解其本质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虽然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起点,但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超越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才能更加深刻的感觉它。而“点”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三生教育”有理性认识,即对“三生”的内涵和逻辑结构有深刻的理解。要给学生讲清楚,“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2]

二、主动征求意见或建议教学法

从教师主讲的角度看,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客体,若要获得教学效果的最优或最大化,必须把主体和客体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并实现有机统一。这其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师要克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主动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笔者在“三生教育”教学中,通过课堂上实名或匿名(个人主动发言)征求教学意见和课堂下书面实名或匿名征求教学意见,学生踊跃参与,心声较多,如“请老师在‘三生教育’教学中要重点讲解大学生的生命责任、经济贫困生如何克服自卑和如何与经济富裕生相处、如何学会理财、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如何战胜挫折、如何创业、如何谈恋爱和如何对待失恋、如何增强生活能力等;老师在课堂中要多点微笑;老师不要总是自己讲,让我们也上讲台说说心理的郁闷,畅谈心中的快乐;父母离婚,我该怎么办;适当安排点讨论和实践活动好不好;放点影片看看行不行等等。”笔者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生路线,采用了“按需”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最需要的心理需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讲授及实践体验教学法

(一)学生讲授教学法

在“三生教育”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的改革,有针对性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弱化老师的主体地位,即有时要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成为教学的客体。课堂中让学生上讲台去讲、去说,老师和台下的学生去听,就是主客体角色转换的具体表现,这种“学生本位课堂教学理念主张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极力张扬学生主体。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在学生本位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充分的尊重。”[3]

课堂上学生讲授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有利于老师洞察学生通过外在的表露,凸现其内在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其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是老师结合学校实际,指定讲课内容,走“校本化”教学之路,如笔者根据学校实际,安排了“大学生如何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大学生顶岗实习应该注意的安全和法律问题”、“大学生如何防控甲型H1N1”等讲授内容。其二是结合大学生实际,让学生自选感兴趣、有见解的讲课内容,走“生本化”教学之路。为了保证方向性和效果,这两种方法应该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认真备课,最后师生商定教案,届时讲课。学生讲课结束后,让学生本人自评和其他学生登台评价,客观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其三是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二)学生实践体验教学法

在“三生教育”中,我们利用学院内部的实践环境和学院外部的教学实践基地,拓展实践体验教学空间。利用“五月校园文化月”活动阵地,渗透“三生教育”理念,如主持人大赛、卡拉OK大赛、技能比赛等,增强大学生对人生的理解。组织学生到监狱、看守所、女子监狱、戒毒所参观,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白自由的宝贵和深远意义。

四、师生面对面对话交流教学法

师生交流的内容通常是一些不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共性问题,若组织和回答的好,可以使课堂生龙活虎,妙趣横生,效果优良。

师生交流的内容通常是一些涉及到不能在公众场合言谈的学生个性问题(包括隐私)。例如,有一名男生系多次违纪的“问题生”,因影响班级荣誉,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斥责,但屡教不改。在刚性管理(制度管理)几乎失去效用的背景下,笔者没有绝望,在宽容也是爱的思想支配下,捕捉情感管理的时机。有一次,该生患重感冒没钱看病且一天水米未进找到我家里,我立即掏出50元钱给该生(后该生还给了我),用红糖加生姜煮鸡蛋让该生吃下,并告诉他一些预防感冒的基本知识。随后抓住良机,心平气和、语重心长的教育他,并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在“深情潜入心,润心细无声”的情感教育下,该生动情的流下了眼泪,随后以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成了一名好学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实施课堂下师生面对面对话交流教学法,由于是个性问题,老师一定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尤其涉及到学生的隐私问题,如“性”问题,内在的生理缺陷问题等,必须保守秘密,甚至是绝秘。

五、师生背靠背交流教学法

(一)师生书信往来交流教学法

笔者以为,此教学法属传统教育技术的范畴,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它因有些“麻烦”而往往被教师忽视。此法虽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适用于所有课程教学,但适用于“三生教育”这样的思想教育课程教学。它能培养师生之间的亲情感,解决一些学生难于启齿的思想问题。例如,我院有一名来自云南省文山州偏僻山村的男生李某,在作业本上给我写了这么一段话:“郭老师,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爹妈在无奈之下,决定不让我继续上学,我热爱学校,热爱学习,我这几天很苦恼,情绪很低沉,我该怎么办?”面对这棘手的问题,笔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巨大的精神鼓励,同时优先考虑分割学院给予的特困生补助金800元人民币。另一方面,笔者亲自写信给他的父母亲,告诉他们,学校领导一贯重视贫困生问题,绝不会让一个确实经济贫困的学生因贫困上不起学,告诉他们的子女在校的优秀表现,阐明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对子女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对家庭的重要性。在诚心的感召下,该生父母终于改变了决定,回信告诉我让孩子继续上学。考虑到教育效果的长效性,也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关爱,笔者给学生书信一封,把善待人生的最真实心境用书信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坚定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4]。他在回信中写道:“老师克服艰难困苦的决心和勇气,像春雨,撒在我疲惫的心坎上,摧我奋发向上。”

(二)师生网络及手机短信交流教学法

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网络技术能发挥重要作用。老师可以向学生公布自己的Email、QQ号等,学生可以实名或匿名的及时把自己的悲欢离合传递给老师,老师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等。尤其网络技术的“虚拟性”特点,能使学生可以不报姓名、性别、年龄、面目等,克服心理障碍,把隐藏在深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难以启齿的思想情感等暴露于网上,大胆而轻松地在网上与老师商讨,也可以针对某些“性”伦理道德、政治伦理道德、家庭伦理道德、身心健康等热点难点问题(如在校大学生同居问题等)与老师进行真实的对话,发表自己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这一举措,许多高等院校已实施并取得实效。手机短信也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而且作用不可小看。如笔者给有关学生发的短信,告诉经济贫困学生:“每一个新的困难或新的痛苦,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我们生命中决不会没有困难,所以有人说,生命根本就是一连串的战斗。你今天克服了这样困难,明天还有新的困难。你刚刚由一种痛苦中挣扎着站立起来,接着还会有新的痛苦。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进步,才会有发展,没有这一连串的战斗,就不会有一连串的胜利,只要我们能够坚强,我们就会像参加障碍竞走那样,跑完全程,到达终点。”[5]

第2篇

【关键词】汽车教学 虚拟动画 仿真系统 教学研究

在我国,汽车行业在最近几年取得飞速地发展,在制造汽车的时候,不仅要对汽车的数量提出具体的要求,对汽车的质量更是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汽车技术人员具有更精湛的技术。作为汽车技术人员,只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具备非常强的操作技能,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制造出一辆质量达标的汽车。因此,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只接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在汽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这门技术可以通过呈现动画模型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汽车的结构,这样学生通过视觉刺激,会对汽车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教学的质量。

一、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也在风起云涌地开展,这就要求教学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但是,在传统的汽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完全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的操作结合在一起。但是,如果在汽车教学中应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有利于提高教W质量与效率

通过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汽车结构,有助于学生们加强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对汽车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运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把教师所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呈现出来,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有助于学生们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利用这个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能够让学生们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教师可以利用软件,对汽车进行重新组装,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图像把抽象的知识展示出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门技术的应用,使汽车教学更加轻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这门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具有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有显著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这门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运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软件有更加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向学生们展示软件,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这门技术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可以利用这个软件重点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遇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非常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软件为学生一步步地分析。软件可以把汽车的结构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学生形成直接的视觉冲击,学生通过对图像的理解,能够进一步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汽车教学中的虚拟动画与仿真设计

在教学中应用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对为汽车教学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汽车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这门技术的应用,要了解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再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把这门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在汽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各部分零件,学会处理汽车遇到的各种问题等。这门技术可以把汽车的结构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教学技术也会取得新的发展。最近几年来。在汽车教学中应用了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通过这门技术,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立足于汽车教学的视角,对虚拟动画与仿真技术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为汽车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高云,吉武俊.汽车教学中虚拟动画与仿真的教学研究 [J].品牌.2015(05)

第3篇

结合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是中医药中专专业,学生的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差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简单明了的传授知识,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生动的动画插入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兴趣性。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学校职业能力和实践教学的灵活多样性;注重案例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重点培养学生的的问诊能力、体格检查的实践能力。常用教学方法如下[1]:

一、传授法

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针对这种教授法的缺点,我们在讲授过程当中争取做到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并且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按体格检查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个步骤来组织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问诊的要点及沟通技巧、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正确进行体格检查。

二、实践模拟法

体格检查部分和心电图实际操作,实验前先把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重新复习一下(标准按照执业助理医师的操作规范准则),要求学生掌握每一项体格检查的手法和步骤。实验时安排学生先观看相关视频并由教师逐项示范,边示范边说明各项操作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按要求逐项练习,教师在旁给予以辅导和纠正。实验结束前教师抽查1-2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在旁观看,指出该组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最后由教师总结。模拟触听诊在心、肺触诊和听诊的实验课教学中,采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增加异常心肺触、听诊学习的真实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竞争力。

三、主题讨论法

今年我们新开展了“主题讨论法”,针对症状学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病人”,到医院就诊,教师提出“主诉”,学生针对教师的主诉,根据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问诊,在问诊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给出相关的伴随症状,学生根据自己问诊所得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得出自己的初步诊断。这样的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各个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相关疾病的特征,这样也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四、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 ,围绕一个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从问诊开始 ,由教师指导书写相关疾病的病历 ,组织讨论 ,启发学生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并且提出自己的初步治疗意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病案教学法的优势 ,同时还需增加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促使临床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根据病案教学的特点,我们在心脏检查学习结束后,运用了病案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我给出一个病案(二尖瓣狭窄病人),要求学生从视(面容)、触(心尖搏动、震颤)、叩(心脏相对浊音界)、听(心音、杂音)四种方法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与探讨,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中医药专业的《诊断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实用人才。

第4篇

Abstract:The problem of curr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 teaching is that teaching of classroom lacks practicality and interactivity. Classroom education means cannot meet the students' practical requiremen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position is vague; applying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mode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eaching can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eaching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 知识产权 教学

Keywords: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aching

作者简介:周树娟 (1979―)女,江西浮梁人,讲师,从事法学教学。

本论文是其主持的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职高专实用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研究――以陶瓷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为例》(09YB060)研究成果之一

一、诊所法律教育简析

诊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又称诊所式法律教育或法律诊所教育,是指学生在律师或法学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培训学生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即会晤、辩论、谈判等)及职业伦理观念(规范律师角色行为的道德准则)。是创始于美国的一种以实践性为特色的新型法律教育模式,因为吸取了医学教育模式中的有益经验而命名。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美国杜克大学和南卡罗莱那大学率先创设“法律援助诊所”,到1990年止,超过80%的全美律师协会所认可的法学院设立了以真实的当事人为对象,由老师指导和法学专业学生参加的诊所式法学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和处理真实的案件,从中学到大量的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诊所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来促进其对法律制度的综合理解。

二、知识产权法教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

将诊所法律教育与知识产权法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相关法律实践从而有利于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产权的学习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法学教育理念

法学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将诊所教育模式运用到知识产权教学中来的前提。诊所教育模式引入我国,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次革新,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命。运用诊所教育模式使广大法学教师认识到课堂不止是教师的课堂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体现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诊所法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独立的分析和思考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案,并付之于实践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对传统法学教育与诊所法律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诊所法律教育是传统法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让学生亲自参与案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不是在脱离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教师在发挥师生能动性的同时将原有教育模式与诊所教育模式有机结合。

(二)教师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

诊所教育模式运用到知识产权法教学中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产权法法学理论知识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法学教师虽然在诊所法律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没有传统教育模式那样突出,但法学教师应该在注重自己理论专业知识丰富的同还应该具备丰富的法律实务知识,这样才便于对学生开展法律技巧性发面的引导。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知识产权法专业知识、法律实务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的积累从而有利于更好的运用诊所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三)加强法律诊所课程体系的设置

各个法律院校应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加强法律诊所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法律诊所课程体系是学校开展法律诊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很多法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单纯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的实际能力的锻炼主要局限在本科四年级,因此学生所学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所用。诊所法律教育要真正在知识产权教学中得到运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本科前三年很少的实践课程现状,必须综合学生的知识需求情况形成一门符合校情的特色课程。各个学校应该改变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际能力的现状,在课程目标方面应该注意到法律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的修养,以使学生能尽早的进入角色。从而更好的发挥诊所教育方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EDA 计算机硬件教学 仿真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178-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给高校教学方法和实验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难题。目前高校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制约教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已经成为现在新技术学科教育的难题。

1、教学仿真平台的结构组成

实验教学环境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环境两个部分,基于EDA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的可编程器件的开发软件以及实验系统为工具,自动完成从软件到硬件的仿真平台。仿真平台主要以网络化的解决方案和网络EDA的一体化为基础,结合仿真技术和虚拟的实验室环境,以视觉或者文字等直观方式将难以表达的内容显示出来。仿真平台涉及到计算机的硬件教学的各门课程和技术。仿真平台主要由EDAXUEXI、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语言学习训练和外部系统接口构成一个完整的模拟系统。EDA学习集成了Quartus、EWB、DSPDNEG等多种EDA通用工具,确立硬件系统为目标,使用多种逻辑描述输入工具,为教学的硬件设计提供保障,建立适合于系统仿真的虚拟环境。模拟电路仿真是使用电子元件、模数混合和模拟电路等组成实验仿真,需要对电路性能和工作条件进行仿真分析,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快捷、方便和针对性。例如通过模拟电路仿真测试之后,可以实现PCB电路板的设计。数字电路模拟主要是利用数字电路中的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数字电路知识、单片机系统以及接口系统等相关知识实现教学实验的仿真。语言学习训练主要是进行汇编语言和硬件描述语言等编程语言的学习训练,在整个教学中学习硬件和软件的编程技巧,提高计算机语言能力和硬件的设计能力。外部系统接口主要是指提供和外部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接口。

2、仿真平台的设计

仿真平台包含多种外部实验设备的接口,主机可以通过这些接口与多种目标机建立连接,对各种实验程序进行下载验证。软件系统是指MicrosoftVisualStudi平台上设计开发的,集成了多种EDA工具,实现人机相交界面,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图表、实验参数的输入和仿真结果的输出。构成了以实验、教学和仿真为目的的完整仿真平台,通过外部的I/O接口工具,可以将各种实验程序进行下载和验证。

(1)仿真平台的EDA集成。仿真平台的EDA的集成包含的EDA工具的种类比较多,软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解决工作路径的选择、环境变量的设置、调用信息返回和软件参数的传递等关键问题来保证软件系统的正常工作,实现仿真平台和EDA工具良好的结合。下面主要介绍仿真平台和Quartus的集成过程。

首先安装2个EDA工具,在仿真平台中修改软件环境变量和在Quartus中设置工作路径,方便仿真结果的查看和分析以及在平台中可以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接着做参数处理,在仿真平台中利用EDA工具在实验项目中启动参数,传递到EDA工具中,经过分析处理可以得到实验项目的仿真结果和仿真电路;最后软件平台集中处理EDA的返回信息,并且提供给信息用户。

(3)仿真的实现。仿真平台可以完成多种计算机硬件教学任务,下面将介绍利用不同的EDA工具的不同软件配置和仿真过程实现在计算机仿真教学中的数字电路的设计。

数字电路的设计中首先要分析和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将逻辑函数进行化简;接着按照电路的原理选择门电路,建立最优的逻辑电路。其中门电路的选择要满足教学实验要求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可以引入FPGA技术来避免受到门电路因素的干扰,最优的逻辑电路是整个数字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使用RDA工具可以保证数字电路设计的准确性。

(3)下载验证。已经通过仿真设计的数字电路,通常需要检验电路的硬件功能,需要将设计的电路下载到目标机中验证,下面将介绍下载验证过程。

首先选择目标机的类型和FPGA型号进行全程编译和分配引脚操作,生成“Bjp.sof”和“Bjp.pof”下载文件,然后通过ActiveSerial方式将下载文件下作为永久保存的下载文件,写入到串行配置器件,在目标机按开机后自动写入FPGA中,实现了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在下载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半加器对电路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4)语言学习。在仿真平台可以学习多种编程语言,例如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可以学习硬件的结构和行为,汇编语言是面向硬件可控制硬件,是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的途径,C语言在软硬件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仿真平台还可以组织各种语言的仿真设计以及给出仿真结果,有助于在教学中理解各种程序和定时器的方作方式。

3、计算机硬件教学仿真平台上的应用

仿真平台可以学习很多课程的理论、仿真测试和实验验证。仿真平台的设计包含、计算机原理、数字电路、借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的知识、电路设计、电工学的基础、PCB的制作、各种汇编语言程序等,有真值表、逻辑函数、原理图、仿真波形、三维图形、平面图形、程序代码、动画等多种演示的表现形式,能偶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也还可以通过仿真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仿真和验证个人学习项目。仿真平台还可以对现有的EDA工具进行升级,建立相应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内容,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建立革新了现代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

4、结语

基于EDA的计算机硬件教学仿真平台是将多种EDA工具进行集成和优化,可以适用于各种课程的学习,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可以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现行的教学实验设备不足的课程,通过仿真平台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教学平台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8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必须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对如此挑战,我该怎么做呢?在此我想提出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伟大的教育学家韩愈曾说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自愿的去接受教育并乐于向教师请教,快乐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绝对的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信息广,老一套的封建家长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了。对此,我们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我在不多的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创造此种情景,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样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相信学生都是求进步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有旺盛的求知欲的,都是能够改正错误的。不仅如此,在平时中还应该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训斥。

2.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

初中的学生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因此,面对批评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带有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方面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比如:在作文课上,上课前老师先问"你们感觉语文中最难学的是什么?"学生一般会回答作文,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用希望激励学生,"你们信不信,今天我们学了这堂课之后,人人都写的出好作文,你们愿不愿试一试?"如此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希望。不仅如此,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也都用你真棒、你真行、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等表扬性语言。即使回答错误,我也会告诉他"再思考一下,我相信你一定会思考正确的"等激励性语言。而且,我一再激励学生不要把面对问题当成困难,而应看作挑战,这样,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的去克服它、战胜它。同样是犯错误,如果教师一味的指责,只能加重学生的心里负担,对学生的发展一点都没有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加以疏导,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给予鼓励,那么,效果将显而易见。同样的事情,仅仅两种态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3.紧跟时代潮流,重视合作优势

第7篇

关键词:NS2;仿真教学;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计算机网络,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追踪最新网络技术,以更加适应“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要求。但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像路由器、网关等实验设备比较昂贵,一般的院校无法为学生配备,只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较多的演示,学生无法更好地通过真正的实验环境亲自动手来理解和掌握网络通信原理、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1]。其次,网络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像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于想学习和研究无线网络的学生而言,再依靠原有局域网环境已无法验证无线网络协议的正确性以及对无线网络性能进行直观、可靠的测试。因此,尝试将网络仿真软件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运用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利用NS2,特别是Nam工具的动画演示可以清晰地向学生演示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通过NS2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网络协议的行为,了解各种环境或因素对网络的影响,将抽象的网络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网络原理具体化。

1NS2原理和结构

NS2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驱动的网络环境模拟器。NS2是一款源代码开放且免费的模拟软件,是用于教学、网络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网络模拟工具,它内含离散事件模拟引擎,构件库丰富,可以构建并仿真分析整个协议栈的运行情况,也可使用自带的Nam 动画演示程序来观察网络的运行效果,它集成了多种网络协议(如TCP、UDP),业务类型(如FTP、Telnet、Web、CBR等),路由排队机制(如Droptail、RED),路由算法(如Dijkstra算法)可以对固定、无线、卫星以及混合等多种网络进行仿真,实现了绝大多数常见的网络协议以及链路层的模型,利用这些类的实例可以搭建起整个网络的模型。

1.1NS2的体系结构

NS2的底层仿真引擎主要用C++编写,同时利用OTcl作为仿真时的命令和配置语言。同时采用这两种语言是因为C++程序模块的运行速度非常快,是强制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容易实现精确的、复杂的算法,但是修改和发现、修正bug所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因为它比较复杂[2]。而OTcl是脚本程序编写语言,是无强制类型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和修改,容易发现和修正bug,可以在不必重新编译的情况下修改仿真参数和仿真过程,提高仿真效率。NS2的主要特点是可扩展性强和仿真环境灵活。首先,可扩展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59/PLA062058)。

作者简介:张琪(1977-),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谢慧(1979-),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聂峰(1978-),男,通信参谋,硕士,研究方向为通信组网。

性强体现在NS2使用C++和OTcl两种程序设计语言,分别完成具体协议的模拟实现和网络仿真环境的配置和建立,对于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方便地设计新协议,扩展新的功能模块。其次,作为一款开源软件,NS2所有源代码公开,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使用和修改其源代码,因此使用NS2来构建特殊的网络仿真实验教学环境变得既灵活又方便迅速。

1.2NS2的仿真机制和过程

NS2仿真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基于OTcl编程的用户层次,利用NS已有的网络仿真元素实现仿真,无需对NS本身进行任何修改,只要编写OTcl仿真脚本,如图1中123;另一个层次是基于C++和OTcl编程的系统层次,能够对NS2内核进行功能扩展、增加新的C++和OTcl类,即利用OTcl和NS的接口类实现NS的更新,流程如图1中456,然后再进行123的过程完成仿真。

图1NS2的仿真机制

NS2仿真要经历模型建立、模拟实现和结果分析三个阶段。首先构造一个虚拟的网络测试环境,其中包括设置网络中各节点的连接状况,节点之上各级的配置,以及各条线路的传输能力等。其次,需要编写必要的OTcl过程或构造可能需要的OTcl类,如根据仿真具体要求对节点进行、路由协议的初始化和记录过程等。最后,进行仿真结果的追踪。NS2通过建立追踪文件来保存仿真期间网络性能的参数变化[3]。仿真结束后,NS2将会产生一个或多个跟踪文件,可以通过调用相应观察器,如Nam、Xgraph或Gnuplot等对结果文件进行分析和处理。Nam是可视化工具,可将整个仿真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而Xgraph或Gnuplot是绘图工具,可将端到端时延、丢包率、吞吐量等性能参数用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4]。

2仿真实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说明NS2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应用。

2.1仿真场景和拓扑结构

使用如图2所示的哑铃状拓扑结构图。

图2仿真拓扑图

网络节点n0到节点n2之间,和节点n1到节点n2之间的网络带宽是2Mbps,延迟是10ms。拓扑中的带宽瓶颈是在节点n2到节点n3之间,带宽为1.7Mbps,延迟的时间为20ms。在节点n0到n3之间有一条FTP的连接,在节点n1到n3之间有一条固定的传输速率的连接(Constant Bit Rate,CBR),FTP在1.0秒开始传送,4.0秒结束传输;CBR在0.1秒开始传送,在4.5秒结束传输。

2.2TCL源代码及说明

(1) 定义网络拓扑,网络拓扑包括节点和链路的创建。

# 产生一个仿真对象

set ns [new Simulator]

# 产生四个网络节点

set n0 [$ns node]

set n1 [$ns node]

set n2 [$ns node]

set n3 [$ns node]

# 创建链路,并指定链路的带宽、延迟和链路的队列类型

$ns duplex-link $n0 $n2 2Mb 10ms DropTail

$ns duplex-link $n1 $n2 2Mb 10ms DropTail

$ns duplex-link $n2 $n3 1.7Mb 20ms DropTail

(2) 配置业务源:首先配置,然后在上配置应用。篇幅所限,这里以TCP的配置为例说明。

# 建立一条TCP连接

set tcp [new Agent/TCP]

$tcp set class_ 2

$ns attach-agent $n0 $tcp

set sink [new Agent/TCPSink]

$ns attach-agent $n3 $sink

$ns connect $tcp $sink

# 在TCP连接之上建立FTP应用

set ftp [new Application/FTP]

$ftp attach-agent $tcp

$ftp set type_ FTP

(3) 启动事件调度器。

# 设定FTP和CBR资料传送开始和结束时间

$ns at 0.1 "$cbr start"

$ns at 1.0 "$ftp start"

$ns at 4.0 "$ftp stop"

$ns at 4.5 "$cbr stop"

# 结束TCP连接

$ns at 4.5 "$ns detach-agent $n0 $tcp ; $ns detach-agent $n3 $sink"

2.3仿真结果

仿真结束后,可调用Nam动态地演示仿真过程,如图3所示,让学生看到数据包是如何从源端传送到接收端。另外可以调用Xgraph或Gnuplot绘图,图4是CBR的端到端时延图。

图3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刚开始时,由于只有CBR包,所以端到端时延是固定的,但在1.0秒后,网络多了FTP包,这使得CBR包和FTP包必须互相的抢夺网络的资源,因此端到端时延变得不再固定,但等到FTP传输结束后,CBR包的端到端时延又变成固定值。

图4CBR的端到端时延图

3结语

利用NS2软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教学,可实现网络拓扑仿真、协议仿真和通信量仿真并模拟网络流量在实际网络中传输、交换等过程[5]。NS2不仅可仿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大部分原理和协议,而且可以仿真网络的最新技术和进展,通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演示,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学生一致认为用NS2学习计算机网络不再感到枯燥,同时对原理、协议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下一步,将考虑引导学生自主编程,将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尽早引入导师的课题,从事网络技术课题的研究。只有在教学中将理论演示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互相渗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 留岚兰. 实验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3-125.

[2] 刘俊,徐昌彪. 基于NS的网络仿真探讨[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9):54-56.

[3] 董春玲. NS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 山东电大学报,2007(1):30-32

[4] 魏蛟龙,肖艳华,张弛. NS体系结构及其扩展[J]. 计算机仿真,2004,21(8):179-182.

[5] 陈亚军,肖建华. 基于NS-2的网络仿真与扩展[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5):84-87.

Research on Network 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NS2

ZHANG Qi1, XIE Hui1, NIE Feng2

(1.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aval Univ.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quadron of Shandong Armed Police, Jinan 260030, China)

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口语教学 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0-02

英语口语在我们日常对外的交往和实践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也对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独立学院作为我国的三本院校,自然需要加强对英语口语教学方面的改革,让老师们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够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

(1)从老师来看

由于课堂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们通常会选择加快英语教学的步伐。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情况,也就是“老师说的多,而学生们练得少”这样不平衡的格局。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矛盾、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不相关、教学模式太过单一、 教学方法太过陈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在英语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些客观的条件影响了英语口语的教学,也不利于对口语教学的改革。

(2)从学生来看

独立专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英语口语的意识,但是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成效却不佳。首先,学生由于自己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在生活中运用和练习英语口语也较少,更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其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英语口语发音不标准的问题。由于中小学阶段教师英语口语教学的不足,很多学生口语的表达和发音本身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他们或许对英语的基础语法掌握的十分牢固,但是发音的不标准、以及表达的不流畅通常使他们难以开口大声地交流和使用英语。最后,学生英语学习的出发点不同也会影响到他们口语的质量。同学们在等级考试的重压下,一般情况下会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和练习,对口语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以至于口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个方面也从主观上制约了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二、口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第一,英语口语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不想学向愿意学转变。古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英语口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开口说英语显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兴趣的转变能从源头上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慢慢转化。

第二,英语口语老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口语教学的方式。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和兴趣方向,结合口语教学的实际摸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背诵和复述(recite and retell)、角色扮演(role play)、辩论(discussion)、演讲 (speech)等英语活动,借此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英语口语老师在教学中应当规范自己的发音和语法的使用,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和引导。标准的英语发音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的听力水平,也能在无形之中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需要调整和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将听说读写有计划地结合起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第四,英语口语老师在口语教学中要注意适当的加入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整合各种资源为口语教学作出贡献。在英语课堂中,适当地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文章的基本文化知识是英语老师要承担的教学责任之一。学生如果在口语交流中对两国文化不够了解,很容易会产生误会和分歧,这些也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老师应该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直观真实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的逐渐重视、以及21世纪以来国际化人才培育的需要,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不断地整合英语口语教学的资源,尽全力地为学生营造出快乐、自主的英语交流和学习环境,从而去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运用和交际能力并促进其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科技信息》, 2009,(18)

[2]李晓红、王晓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3)

[3]于立华:《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浅谈》,《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4]游凤云:《独立学院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新途径》,《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意识

目前,不同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语文教育的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将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进行培养和教育出有能力进行创新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为高效的途径和必经之路。必须将创新作为培养目的,才能最大的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扩充,将知识学深,学精,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将生命意思的可能性在小学语文中加以体现

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将生命意识加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对生命产生尊敬,在学生不察觉的状态下将这种教育以最大的方式教育到学生的学习中。

(1)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在培养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且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对生命的意识进行体悟,了解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意识加入到语文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2)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对生命意识的领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像《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大量的文章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探讨。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一类课文的讲解时,要主要侧重点,对其中的价值观和深刻意义进行挖掘,使学生在对课文学习的同时也认识到生命与生命的意义。

二、怎样在小学语文的授课中将生命的意义加以体现

1.将矛盾法运用在授课当中,将学生主动学习的好奇性激发出来

学而始思,思而源疑,对于大部分小学同学的好奇性,授课时通过运用矛盾法,设立悬念,制造冲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疑问,并且产生知道答案的欲望。并且在产生疑问的同时,对文章所表现的意义进行反思,积级调动学生的思维。好奇心是一个人产生探索欲,产生研究发明的智慧源泉。好奇心理是所有的发明家必备的心理,并且只有存在这种好奇的心理,才能使人们勇敢的在事业成功的路上踏出第一步。并且好奇性是人名对于接受新事物和探索新事物的第一心灵体现。人们都说,兴趣对于教育来说是最好的引导武器,那么好奇性则是这种武器最好的导航。是这行好奇性将你的兴趣提升到最大,引入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的领域。因为有了这种性格,我们才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大自然的美丽。郎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铸造了文学家和诗人。这种观点正好印证了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举世著名的科学大师,艺术家,和发明家都是有着一颗好奇心的人。

2.在课余生活中感受生命之光

在小学教学中,生命意思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在整个学生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之光。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各种活动更是对于生命形态学习的最好方式。在课堂教育上我们可以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对思想的殿堂进行眺望,但是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更能使我们领悟生命的真谛,并且投入到更深的生命活动中,并能使我们和学生一起感悟这个世界和人生的生命之光。还能更深刻的感悟生命之重和生命之坚。将这种课外的感悟成为一个生动亲近的生命教材。

3.在写作之中将生命教育进行升华

古希腊人将“认识你自己”刻在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警醒自己,在小学的教育中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加以思考,并且在文章中对自己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社会,人生的不断认识,不断提升。

在小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创作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生命产生积极的兴趣。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地震,泥石流,非典等,教师可以以此让学生对这些事件进行学习,进行思考,从而对生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日记,随笔的记录,详细了解自己身边的生命状态,提高生命的质量。

综上所述,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主导意思,使其自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制定符合学生时期心理特点,内心情况的教育方式。虽然小学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深厚的工作。但是对教育进行创新也是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其加入新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新的光芒,向着科学,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创新与语文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将教育创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并且在一定情况下为语文教学做指导,才能使语文的教学方式得以改革,水平得以提高。老师尽可能地营造有助于学生全员参加的学习氛围与上课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带领学生踊跃地进入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进入学习过程里,学生不但增长知识,又掌握了智慧。很好地感受到了加入之趣、思考之悦、成功之喜。这样,学生才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里学会主动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