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

时间:2023-10-11 16:23:37

导语:在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

第1篇

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需要认清的几个问题

1.生物学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既然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那么,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体现呢?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生物课上“学生你想知道,爱提问”这样的状态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处于较高水平的体现,“想”与“爱”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生物学习动机水平高,是学习内在驱动力的体现,这不是一两节公开课“作秀”就能简单实现的.目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也会与这一目标越来越远.

那么如何实现呢?关键还在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首先,我们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切忌忽视学生的需要,盲目地灌输知识以权威自居.

2.学习质量和创造性发展

在当前的考试模式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始终存在并困扰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我们越来越关注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调查、统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不过,这样做是不是很完美呢?是培养了人才吗?

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够的,我们不仅仅要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去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展条件,去挖掘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挑战自身的思维极限,享受生物学习的幸福感.

如何实现呢?笔者认为,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关注当前生物科技的最新动态,要关注学生感兴趣并能够学好的内容,精心预设,课堂上关注并注重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优质能力、求知欲和创造力.

3.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确如此,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不愁不能获取知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笔者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所反映的恰恰就是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和显性化的情感态度.

二、促进三维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具体策略

1.以生为本,构建立体化的学习模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所有的活动环节都应该与“学生”进行交互、作用,具体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任何一个教学步骤中都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从焦点问题、探究过程、建立理论等多个维度深化对概念的意义建构.

2.营造心理轻松的课堂气氛

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有效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对于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首先就离不开轻松学习环境的创设,实践经验表明,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而这正是学生良好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

首先,我们的生物课堂要使用逻辑严谨的语言,因为生物学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严谨的,但切忌枯燥,除了严谨外,我们的语言还应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要富含信息量,要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其次,要把握好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到“井然有序”、“简洁”又“充满韵律”.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真实性和美感,生物学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生活不缺乏美,对于生物学原理如果缺失了理性的介入和善意的表达,学生大多是提不起兴趣的,突围的办法就是回归生活,用具象化的语言和情境还原生物学的美.

实践经验表明,构建心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达到协调认知、协调情感、协调行动的多重功效.

3.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自主探究规律和找寻知识间联系的过程,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

如何设置情境呢?

“我思故我在!”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假想化的情境,让学生切身思考,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笔者设置了“一人流落荒岛”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提出问题:“如果是你,随身携带一袋玉米和一只鸡,为了维持更多的时间来等待救援,是先吃玉米还是先吃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进去并积极思维.“问题是台阶!”一节课的目标其实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的,如何达到呢?用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就如台阶、梯子,引领学生拾级而上.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走向目标,设置了一个具象化的问题:“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为什么会往窗口的方向长?”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给学生呈现科学家们做的系列实验,然后在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最终踏着问题,学生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和智慧的升华.

第2篇

1“知己知彼”:摸清影响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

1.1高中与初中物理科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高中物理科教材与初中物理科教材有了很大的差异,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初中物理科教材知识点不多,能力要求低,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经过反复训练,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有一些学生对某些问题不理解时便死记硬背,也可以在考试时能够顺利过关,有的还能考高分.但高中物理知识量大、难度增强、能力要求增高,尤其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高中与初中物理科教材的差异,高中物理科教师在教学上就不能止步于给学生解释一些表面的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而是要将高中物理科教材中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讲通讲透,学生学会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物理现象,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与物理相关问题,并能领会物理知识在新的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1.2学生智力和心理发育不够完善

笔者所在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来自于全县各个乡镇,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各异很大.物理科难学是他们大多数人在学习过初中物理后的共同体会,高中物理科会不会更难,他们带着一丝困惑和彷徨开始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涯.高中物理第一节新课往往就让学生感觉有压力了:比如,关于建立质点、理想斜面等理想化模型;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新问题等.另外,在高中物理科学习过程中,以下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其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能正确分析物理情景,没有形成画示意图的习惯,不理解题意,分析问题不全面,抓不住要点,含糊做题,思路不清晰,想到什么写什么,公式死记硬背而不会灵活运用,还常常记错,也不会处理单位间的关系,畏难情绪、缺乏恒心,等等.上述因素和问题,如果得不到不及时解决,学生就会对高中物理科的学习产生畏惧和厌倦,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3教师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是制约学生解题思维能力养成的因素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总想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律含糊不清只能死记硬背,在解物理问题上教师对学生强调的是机械训练,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一旦题目中的条件和前提变了,一些学生便无所适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也没有学会独立思考,更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就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智力就得不到发展,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笔者在平时与一些学生的交流中得知,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都听得懂,也把有关知识点和公式也背了下来,但是当课后自己做题时又不会,往往是一做就错,这就说明了学生所谓的“听懂”实际上是“似懂非懂”,并没有真正理解、把知识学活,解题思维能力也没有完全养成.可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在于教师讲得多,讲得“精彩”,而在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方法,解题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2“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能力的途径

2.1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题思路,指明方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过程也如此,教师给学生讲解千道题万道题,如果学生不真正掌握方法和规律,盲从接受,也是事倍功半的.题目千变万化,做一辈子都做不完,但其中的物理知识、规律是不变的.教师一开始就应告诉学生,高中物理科目的学习是有规律、有方法可循的.譬如,高一物理就一大块――力学,分为直线运动、力、力和运动、曲线运动、天体运动、机械能问题,让学生形成线索,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理解其含义,抓住其本质,不必死记硬背.又比如加速度的概念,要领会它是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是运动的快慢,它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能说速度大,加速度大,也不能说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为零.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有:加速度的定义式,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以上是从运动学角度分析的.而从受力情况来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加速度又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合力,这才是它的本质,物体的运动性质是由受力情况决定的.所以,学习物理就要进行思维的逻辑分析,吃透课本上的概念、定义、规律.然后多做练习,做题时明确思路,方法怎样,用到什么规律.如拿到一道题,要逐步研究,分析它的物理情景,必要时要画出示意图,这道题用到什么知识,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怎么解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除了这种解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如果改变一些条件,又怎样解决?以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题目?学生经过这样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解题,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题和解题能力,并养成了规范解题的好习惯,运用物理术语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因此而富有成就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随之而得到提高.

2.2帮助学生做好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衔接,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

人们常说:数理永不分家.确实,数学知识是物理解题的一种工具.除了一般的加、减、乘、除外,解决物理问题还用到如下数学知识:表达式(公式)、图像、三角函数、几何证明、勾股定理、矢量相加、极值问题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以高一物理为例,学生在学习中会碰到负值问题,物理中的负值与数学中的负值含义是不同的,物理中的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反,并不代表大小.教师在教学中一旦遇到矢量的负值方面的物理问题,应多次反复强调,促使学生慢慢接受和领会.又如表达式的应用,如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涉及到的公式就有10个,物理量的字母也有将近10个;有关天体运动问题的计算,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字母多,数字庞大,有数学中的平方、开方、繁分式的计算.面对这一切,有些学生就会乱了方寸,选对了公式,又面临数学知识的应用――变形公式、解方程或方程组,还要处理单位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复习有关数学知识,理清计算过程,有时还须逐步讲解,反复训练,让学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目前,令高中物理教师倍感费神的是,一些学生的数学知识衔接不上,他们在初中对有些数学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学过相关数学知识.比如,物理中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但是一些学生却分不清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有的甚至连对边、邻边、斜边也分不清,特殊角的函数值记不起;又如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图象、位移图象的斜率分别表示加速度的大小、速度大小;对于矢量相加问题,有些学生往往是进行代数和运算,对三角形法则解决矢量相加问题不能理解,等等.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衔接,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和物理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对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才有保障.

2.3指导学生加强互助合作学习,形成合力,共克难关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抽象思维能力

一、从有利于提升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安排教材,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组织课堂教学,从有利于提升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中的“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物理实验,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发展.即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出动力学中的“临界问题”.如,“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绳子松驰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为零,存在静摩擦的连接系统之间相对静止与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看似高深莫测的物理知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教师还可以给出有关例题: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倾斜度为a的斜面上,如果物体与斜面间、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均不计,请问,作用于斜面体上的水面力为多大时,物体与斜面体刚好不发生相对运动?此时m对M的压力为多大?此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多大?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同学们通过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推动了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遵循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的核心则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每项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按照思维结构发展的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较高阶段,也可以说是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进行深化和建构的过程,即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内容建立联系,并予以融会贯通和有机结合.为了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围绕物理教材,以心理学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在带领同学们学习“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一加速度”这一章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速度”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直观观察和亲身感受的角度描述“百米起跑”等通俗的生活事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为同学们播放赛车起动、列车开动或运动员起跑到加速的慢镜头,在帮助同学们温习“速度”的概念,并体会“速度的改变”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这时同学们已对于“加速度”这一新的知识点产生了感性认识,“加速度”的概念可以顺利进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遵循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强调对“已有认知结构的顺应过程”,从同学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熟悉的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因势利导,将新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进一步“内化”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4篇

/

1 逆向思维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方式

在高三生物总复习课中,学生往往对教师平铺直叙、由因到果的讲述方法较抵触,昏昏欲睡,效果不好。这时教师可适时引用逆向思维教学法,先提出生物现象、结果,再去探寻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入复习的内容。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例如,在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先提出问题:“人吃了猪肉为什么不会长一块猪肉,吃牛肉为什么不会长牛肉,长的却是人肉?同一草原上,牛吃草后长牛肉,羊吃草后长羊肉,为什么呢?”

2 逆向思维教学法在突破难点知识时,具有另辟蹊径、柳暗花明的功能

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由于种种原因,在高、初中生物知识衔接上或多或少会出点问题。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中,食物的营养物质和外界的氧气等是怎样到达脑细胞的,很多学生一直无法真正理解。在正常教学之后,教师可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法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脑细胞开始,“脑细胞的正常生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怎样来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到哪里去了?”教师以“细胞需要什么最终会产生什么”为引线,另辟蹊径,能更好地理解内环境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又如,在遗传“果实的发育和遗传”既是教材中的难点又是重点。果实的发育过程在初中讲过后,高中教材不再重现,对学生理解果实的遗传带来比较大的困难。若是按正常的发育顺序教学,耗时较长,效率低下,若教师此时借用逆向思维教学法,从果实的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由什么发育而来入手,逆向推导,那么对“果实的遗传”可以起到很好的理解。

逆向思维教学法对高中生物学的这些难点内容提供了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思维方式去理解同一内容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适应各个个体之间对问题思考的差异,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3 逆向思维教学法在解决多种可能性情况的实验题时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直达结果

对于某类问题经常做错,或做题速度太慢,究其原因可能是理解不到位或方法不当。用图1装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如图1所示,组装甲乙两套装置,甲中的一个烧杯加入NaOH溶液,另一杯中加入酵母菌溶液;乙装置是对照组,只是把甲中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观察U形管中右侧液面变化,填写表1。

解题时,很多学生从实验现象直接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往往弄得满头雾水,毫无头绪。如果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问题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三种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然后再由这些结果逆推。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那么甲、乙装置中U形管液面怎样移动;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那么甲、乙装置中U形管中液面怎样移动等。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4 逆向思维教学法在解遗传推理题时,具有简化过程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篇

“新课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困难对策人们了解和钻研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实验,同时实验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好的生物实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还可以培养高中生分析、观察、综合思考的能力。生物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一些困难,使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一、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师人员不够,生物实验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造成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一共有三点:首先,教育机构配备生物教师速度慢,周期长。高中生入学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生物教师的人数没有变,使得教师教学工作很累。其次,很多优秀的生物教师都流向了更好的高中学校。再次,教师人员配置不合理,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往往生物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还要兼任实验员,使很多高中生物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对“新课改”下的教学力不从心,使得实验教学活动不能有效开展。

(二)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有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觉得生物实验教学既费力又费时,认为只有在黑板上用粉笔给学生授课,给他们讲述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殊不知长此以往,高中生的主动性、创新性、敏捷性慢慢就会被泯灭,成为了学习的奴隶,是纯粹地“为了做题而做题”,完全在应付高考。传统老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主动性,也失去了生物实验课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验设备陈旧,资金不足,药品短缺

高中生物实验课往往不被重视,学校投入其中的经费少,导致现在实验用的很多设备都是很久以前购置的,比较陈旧,无法再正常使用。此外,生物实验用的药剂要么缺乏,要么过期,完全失去了效用。我们不难发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硬件设备跟不上,尽管国家对此做出了很大地努力,投入了不少资金加强管理,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现在有些学校仍旧缺少甚至是没有生物实验室,对必备的实验药剂和实验仪器没有落实。这些问题,都让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开展遇到很大的困难。

(四)学生兴趣不高,自主实验困难

由于生物课在初中阶段不是必考科目,使得很多学生在学高中生物的时候,表现出基础差、学不动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实验环节产生懒惰心理,不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课不感兴趣。

二、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出路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舍弃旧的发展模式,引进并采用新的发展模式,让生物实验教学符合师生教与学的需要,从而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合理有序地发展。以下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发挥网络优势,从而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

毋庸置疑,高中生物教师的学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看重老教材的“教与学”模式。这种观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就显得非常滞后。因此,学校方面要组织生物教师参加统一的新课程培训,让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有深层次的提升,还要加强力度全面落实网络教研,促进本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更新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还能够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学成果,更好地为生物实验教学服务。以上方法使高中生物教师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生都要注重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想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真正改善教学条件。比如,建立大型生物实验室、更新实验仪器和设备、补充生物实验药剂等。努力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迈向新的台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配备专门的实验员,分担教师的教学任务,让生物教学合理正常开展。

(三)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即使在实验设备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的场景,比如,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制作细胞结构模型等。有的高中学校距离农田比较近,教师就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到自然中采集动植物标本、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样既有利于收集实验材料,还丰富了高中生的课余生活,让实验教学更加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加强与生物研究机构的交流

高中生物教学的某些实验,对其条件和技术要求比较高,连有些生物教师也不曾做过。因此,要积极地与当地的生物研究所建立交流的平台,得到一些方法和技术上的支持。比如,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科技馆参观、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和比赛、邀请生物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实验,乐于实验。

三、总结

高中生物课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学习习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与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只是“新课改”下的起步阶段,我国未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加完善和进步。因此,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我们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我相信,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一定会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黄景辉.浅谈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2]慕晓茹.高中生物新课程问题化内容组织与教学分析——真实情境中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解读[J].中学生物教学,2009,(04).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92-02

启发式教学方式融合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手段。它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它建立起民主和谐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的热情,并在一旁对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启发性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课题。

一、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时常会出现教师单独唱独角戏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加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比重。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调动他们主观的能动性,逐渐的让学生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在复习课时,对基因变化这部分的知识,就可以应用构建概念图链型方式来进行复习。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一条主线,从而在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将他们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并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

2.独立思考原则,不经过思考的知识,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个人的能力。所以在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生物学中各种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性原则,在启发式教学中十分的强调互动式教学形式。为了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树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理念,构建出活跃、生动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大胆的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不要因为他们一些错误的想法而否定他们,而应尽可能发现他的亮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建立课堂自信,使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顺利的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4.举一反三原则,生物学科同我们日常的生活、实验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生物知识的拓展,将课本中的生物知识同日常生活实践或实验课堂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如:给予学生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和洋葱等材料和器具,让学生设计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实验。这种题型所要考查的是,学生以相应实验能力为基础,如何科学的设计实验的步骤,这类题型将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在进行这类题型的专题复习时,更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积极的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利用直观手段和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性

生物这门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十分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进行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的发挥生物实验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启迪他们的思维科学性及缜密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们在进行“内环境稳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演示:用干净试管两支,分别把蒸馏水和血浆加入进去,然后用pH试纸对两个试管中所装的蒸馏水和血浆进行pH值的检测,检测后在两支试管当中分别加入数量相同的盐酸或是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以后再进行pH检测。最后让学生对分析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们掌握关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二)语言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在进行高中生物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呆板或沉闷,那么学生就也失去对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而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就更加的无从谈起了。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就要更加关注对所要教授知识点的处理,运用恰当、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创建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如我们在讲授“反馈调节”这个生物概念时,就可以将这个概念进行一下的比喻:工厂将要生产某种产品的时候,就需要市场来对这种产品的供求进行相关的调节。当这种产品在市场中供不应求的时候,相应的信息就会反馈给相关的部门,而相关部门则会发出要求工厂扩大该产品生产规模的指令,相反,在这种产品若干在市场中供过于求,那么相关的部门就会要求工厂压缩这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就像这样,在同一个系统当中,系统自身的工作效果,会反馈给信息调节系统,从而对系统本身进行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就叫做反馈调节。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而衡量高中生物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达到了使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或进步的目的。作为一门极其注重技能操作的、自然科学性尤其突出的学科,高中生物毫无悬念的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关注学科。在这种大的背景环境下,如何抓住高中课堂教学仅有的45钟,以学生为主体,高效的完成知识的教授目标,是当前每一位高中生物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及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严重,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我国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因此,为了满足高考需要,高中生物教学还是更多的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对于学生现代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社会的发展建设,需要的是更多综合实用型人才,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二)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之后就直接投身到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工作中,对于一些现有的先进生物科学技术,或生物工程方面新的知识并不了解,自身知识结构陈旧,知识面见识有限,根本不能很好的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填鸭式教学,而现在还有很多教师疏于对新课改的重视,依然采用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点,以及只挑高考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对知识拓展部分采取忽略不讲的态度的行为。这种生硬的教学方法,自然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枯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如何加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内容及环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结合现实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例如,在对高中生物《蛋白质》一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们自行准备一些他们认为富含某种丰富蛋白质的食物,然后在课堂上先对蛋白质的形成、分类及作用等,进行启发式讲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有意义的食物交换,并对学生进行诸如“你觉得自己更缺少哪种蛋白质?”这样的问题。经过一定的课前设定,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教学效果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得以实现。多多结合生活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生物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加强其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及生物素养的提高。

(二)完善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是学生接触生物科学的第一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生物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为更好的带领学生进行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首先,高中生物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能够熟练规范的使用生物实验器材,并对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重视,以便日后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准确的指导及答疑。其次,要学会充分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来对生物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进行不断充实学习,并带领学生一起积极关注当前生物科学领域的进展。拓宽教师自身及学生的知识面,进而能够达到高效带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果。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并要求当前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利用创新思维,研究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真正达到新课改的标准及要求。例如,首先,利用合作学习法进行课堂教学。高中生物知识,包含的基础知识较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自主学习竞赛小组,以“优带差”的方式开展学习。这样,既可以增强成绩较好学生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够激发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超越欲望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作为组织者,要积极引导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大家对生物学习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质疑,小组之间再进行互相的答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小组内合作的纪律进行规范即可,而学生才是主体。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生活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生物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比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这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生活哪些物质是富含糖类的,哪些是油脂类制品等。进而提醒想要减肥的同学,要当心这些东西。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及记忆,还能够逐渐培养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决定了当前教师必须积极思考创新对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结合现实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理解生物,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为应对进一步深化学习或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谢艳齐.对新课改要求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探讨[J].人间,2016.199(4):280-280

[2]杨吉祥.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探讨[J].速读(下旬),2016(9):155

[3]刘志雄.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6(3):386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高中生物是一门了解生物功能与结构,探究生物和环境的内在联系、生命发展规律的自然学科。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效果,需不断探索新颖、灵活、有效、多变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组织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生物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

一、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含义

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探究”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师以教材内容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结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生活实际等情况,有意识地启发并引导学生结合合作讨论与自主学习,对生物问题提出质疑、深入探究、合作讨论,通过多种学习途径充分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组织措施

1.教学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当前,为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W效果,高中生物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合作式教学、小组教学等。但由于使用过度或理解不完全、方法应用错误等原因,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参与兴趣,进而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成为高中生物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如某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生物应激性与适应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将准备好的小金鱼发放至每个小组(小组3~5名学生随机组成),组织学生将玻璃缸的小鱼从室内移至室外,对比温度对小鱼的影响;用黑布罩住鱼缸与用强光进行照射,对比光对小鱼的影响,等等。该方式以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外在环境因素对小鱼生存的影响,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应激性与适应性的理解。

2.设置探究思维情境

探究思维情境的设置需按照适当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进行。①适当性原则。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探究思维情境时要注意把控适应度,对具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设置情境,同时明确设置探究思维情境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切忌探究思维情境难度设置过大。②梯度性原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可有效促进自身发展,若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探究思维情境始终处于同一水平,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③兴趣眭原则。高中生物教师在设置探究思维情境时,需注重探究思维情境的有趣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某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章节时,在探讨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时,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说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具有双重影响,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则抑制植物生长。课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3-5名学生随机组成)进行自主探讨,即在市场上购买两株绿色植物与两袋植物生长素,在其中一株植物的根、茎、芽部位放置同样浓度的生长素,在另一株植物的相同部位分别放置合适浓度的生长素,隔一段时间后,对比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学生可通过探究思维情境得出的探究结果与教材结果相对比,加深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

3.鼓励探究思维结果

生物属于理科科目,知识点繁杂、理论性极强,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才可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探究,并对探究结果做出大胆总结与推测。在“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关系”自主探究实验结束后,该高中生物教师鼓励每一小组进行探究总结,最后由小组组长在课堂上如实陈述探究结果,教师做好每个小组探究结果记录,最后该教师对每组学生的探究结果表示肯定与鼓励,对一些与教材内容相悖的探究结果再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入分析。可能是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对植物生长素的影响作用所致,如单侧光对向阳性植物影响因素较大,重力因素会导致植物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等。通过鼓励学生陈述探究思维结果,达到了使学生真正成为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引导者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生物探究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生物探究学习能力。

4.延伸生物课堂探究内容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如在探究鱼的应激性与适应性时,鼓励学生延伸课堂思维,思考温度和光等自然因素对蜗牛、蝌蚪、青蛙等其他动物的影响,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困境;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大力改革与发展,更多的学生更好的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但对生物的学习,学生只在初中短暂学习,无法为高中生物打下扎实基础[1]。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应该不断调整教学思维与方式,适应教育制度改革,改进教学实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境

2.1理念认识不到位

很多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生物教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新课程的生物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生物教学的思维和方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加强自身学习,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很多高中生物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教学理念,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生物教学,而仅靠课本照搬照套。

2.2难以把握教学内容

生物教师难以把握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要求与内容,甚至认为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比较抽象,没有强的可操作性;无法正确把握教材内容深度,很多辅助资料跟不上新课程的内容,导致生物教师无法正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及广度。

2.3有限的实验条件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依靠实验实践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实验教学是无可取代的重要环节。学校有限的实验条件导致生物教学出现一系列困难,由于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实验大量增多,实验室缺乏及实验室的装备比较落后等,极大的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2.4无法执行教学方式

很多高中生物教师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难以从宏观角度考虑整个课程的目标,难以正确把握生物教学的内容与进度达到同步,不能很好的处理课时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无法控制及执行生物教学的方式。

3.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3.1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正确引导。把握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注意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经验的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注重提问,通过不断引导,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改善学生偏科现象,并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轻松、和谐及平等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意识。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外在条件。应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观点,对教师观点与教材内容提出意见,让学生互相交流与讨论,这样可以消除学生拘谨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并寻求解决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意识,提高其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3.3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生物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做到灵活多变。高中生物的教学系统包括:实验、思考和练习、活动等部分成,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能力培养高低。生物教学中,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认识的飞跃。生物教师要按照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看法,训练思维,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4采用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习不再受到地域限制,生动了课堂活动。通过学校互联网的建立,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室局限性,让生物教学延伸、扩展到课堂外。互联网给学生提供更多条件补充学习,学生能够进行广泛交流与互动,还能咨询教学专家,与专家交谈,获得更好帮助。通过多媒体教学,使授课方式更加直接,以图片、动画及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越加明显,特别是生物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师口头讲解难以把抽象知识形象化,采用多媒体就能够很好实现直观形象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巩固教学的内容,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5结合基础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中最基本和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观分析及认识生物体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世界观与认识观。如生物产生与发展,通过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以生物进化论进行阐述,结合生物学的基础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再加以引导加深学生认识。

3.6重视指导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不但要求学习课程内容,而且要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物教师应该创造更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把握科学的方法,综合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应该发挥探究性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和业务水平,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提高认识,创新教学方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体制改革,更新了生物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素养与学习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生物教师,必须及时适应新环境下的生物教学,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认识,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重视对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红侠.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0,6(11):56-57.

[2]廖慧.如何培养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J]. 魅力中国,2009,21(19): 612-613.

[3]戴桂花.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 2009,13(09):88-89.

[4]赵小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0,3(5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