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具备的特征

时间:2023-10-11 16:23:42

导语:在文化具备的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具备的特征

第1篇

北京要建“世界城市”了,它凭什么去向人们宣示自己的“世界城市”特征?笔者认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中不应少了北京城市文化符号或者说符号北京建设。如果说城市是靠符号来记忆的,那么,城市文化符号恰是铭刻或唤醒城市精神记忆的窗口。正是北京城市文化符号或符号北京,能以最显豁和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去呈现北京的“世界城市”风貌。

北京首先需要兴建一批能代表它的、面向当代世界的、开放的、东方都城精神品格的文化符号,诸如鸟巢、水立方等新兴文化符号。这些新兴文化符号集中体现出北京的世界性或全球性,可以向世界展示北京的世界普遍性和开放性品格,从而成为北京的“世界城市”文化符号体系的一项理所当然的重要内容。

光有这种全球性文化符号还不够。北京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从而北京城市文化符号必然也应具有全国性。天安门、五星红旗等曾经作为北京的最具全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去影响中国和世界。所以,继续建设具有全国性特征的北京城市文化符号,也是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虽然“世界城市”的鲜明特征在于它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普遍性,但这种世界普遍性中其实是内含了某种与地方性紧密相连的独特性的,即地方特异性或地缘性。因为,世界普遍性中必然包含有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可、接受或理解的民族独特性或地缘特异性。如果没有这一点,伦敦的大本钟和伦敦塔,纽约的华尔街和自由女神像,东京的樱花和动漫等,就无法具备“世界城市”所应具备的相互区分度和独特诱惑力。如此说来,老北京城市文化符号也必然应列入北京的“世界城市”文化符号建设之中,它们尤其能代表属于古都北京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品格。四合院、胡同、故宫、颐和园等,都可以向世界证实北京的“世界城市”中的地方性特征

当北京紧随伦敦、纽约、东京等公认的“世界城市”之后,奋起直追地行走在“世界城市”路途上时,需要把属于北京的分别带有世界性、全国性和地方性特征的城市文化符号,完整地联系起来作通盘考虑,缺一不可。符号北京,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北京,是满溢古都地缘文化精神的符号北京;而“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符号北京,终究是指向世界的文化北京的,是满溢古都地缘文化精神而又具备世界普遍性或全球可理解性的符号北京。笔者希望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体系中,一定少不了符号北京或文化北京。

第2篇

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表明,企业道德建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道德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属于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意识。关注企业道德问题,将有助于增强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只有培育良好的企业道德,才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企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企业中的所有职业道德的总和。企业道德具体规范了职工与职工之间及职工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是职工在履行本职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包括信念、习惯、传统诸多因素在内的道德要求。

企业道德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是阶级性。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同属于企业的意识形态,都是在企业特有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决定的,因而都带有这种经济基础留下的某些深刻烙印。同时,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又是为企业经济基础服务的,并通过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间接地影响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是历史性。尽管企业领导经常变动,尽管企业职工不断变化,但只要企业产品与企业环境没有太大的变迁,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便同样具有历史性。

三是操作性。为了完善企业道德,可以遵循两个思路:一是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行为示范来引导;二是凭借严格的服务公约、规章制度来约束。同样,企业文化也可选择经济手段、教育手段、舆论手段、文化手段来培育。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都不是空洞抽象的,都具有操作性。

四是理想性。企业道德是人们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要求。一般说来,企业道德是生产、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既来自于企业活动,又必然影响企业活动。企业道德是人们期望的最佳意识状态,并非人们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而是人们努力争取达到的行为目标。至于企业文化,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与文化实践,更是一种适合于企业发展的文化追求目标。正因为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具备这种理想性,才使得它们对企业实践产生显著的指导作用。

五是稳定性。企业道德是特有的企业活动所需要的道德要求。只要企业活动的性质与内容没有根本变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企业道德也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样,企业文化在体现行业特征与环境特征方面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由于存在着这种稳定性,就必然促使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形成的优良的行为典范世代沿袭。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意识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衡量尺度,是企业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氛围的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意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企业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总体来看,企业道德完全具备企业文化的各种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约束功能。在很多时候,企业成员及企业本身的行为够不上法律与规章的制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信念与舆论压力却常常能起到极大的约束纠正作用。例如,某些企业的分场界限很不明确,相邻地段的清洁卫生往往被人忽视。如用规章制度去卡,极易导致推诿扯皮现象。但在道德舆论的驱动下,这类问题反倒容易解决。这一点已被大量事实所证明。

二是调节功能。企业员工的工作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员工道德信念的具体体现。在这种道德信念的支配下,即使没有管理者现场督促,员工也能自觉调节自己的各种行为。

三是导向功能。企业常常评选先进人物、劳动模范,其实就是树立一种道德榜样。这种道德榜样的感召力是很大的,往往会影响到一大片员工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事实证明,借助于企业道德的导向功能进行正面教育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由此可见,企业道德确实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职能,属于企业文化的高层次意识。要想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注重企业道德的建设。

企业道德的培育依赖于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一个企业道德低下的企业的企业文化肯定是失调的或畸形的,一个企业文化偏激的企业的企业道德肯定是粗俗的或偏颇的。建设企业文化绝对不能忽视企业道德的培育工作,而企业道德的培育工作又势必依赖于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第一,企业道德的培育需要强调员工价值。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以人为本,讲究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企业道德培育必须克服短期行为,必须创造一种竞争平等、待遇公正、畅所欲言、身心愉快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强烈的企业凝聚力。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及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陶冶职工的思想情操,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必须引导企业成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维护与巩固企业道德这种自觉的精神力量。

第3篇

国际商务谈判也可称为涉外经贸谈判,是指来源于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商务活动人员通过信息交流、协议进行贸易合作的国际商务活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也为我国国际商务谈判带来了挑战。谈判成功的首要基础是连贯畅通的文化信息交流,而这种文化信息交流,由于它的跨文化、文化差异等特征,极大的扩增了谈判的难度。因此,面对国际商务谈判,首先应该深刻了解其中的文化因素,才能减少谈判中的错误,实现谈判效率的提高。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的概念。对于文化概念的探讨,一直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文化的概念存在多种理解,众说纷纭,有的理解从描述角度出发,定义文化为传统的礼仪风俗、哲学思想、诗篇内容等;有的理解从结构角度出发,定义文化为世代沿袭的社会集体、体系:有的理解又从文化的起源、发生角度进行定义。对于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其特有的含义,文化是作用于一个群体整体行为的态度种类和价值标准,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人类集体精神的表现。

文化的特征。文化的民族性,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产生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习性。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依据于自身的地域、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在民族性的大条件下,文化还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这些都是文化在相应条件下所带来的集中表现。文化的时代性,任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相应的时代性。在时代的发展中,适应时展的文化被人推崇,违背时展或落后时展的文化则被时代淘汰。文化的发展,就是反应一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也是反应一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情趣。所以当我国“与时俱进”的方针政策的提出,就是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集中体现。也正是这种体现,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在国际发展中创造文化的差异,也为国际商务谈判与文化契合在理论上奠定了基础。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

有别于国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谈判具有跨国性、政策性、跨文化性等特征。参与谈判的各方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参与者思维方式、语言、价值观等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国际商务谈判参与人员需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的谈判技巧等实际运用能力,还要求参与人员尊重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熟练的跨文化沟通,实现相互经济利益的有效协调。

文化碰撞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谈判风格的碰撞。谈判风格,即谈判过程中,谈判参与者自身体现的性格爱好、谈吐行为、处事方法等特征。在谈判过程中,东方人表达方式婉约含蓄,对于一些他们无法接受的条款,通常采用婉转方式表述自身观点、亦或用沉默来表示拒绝,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貌。西方人表达方式直接爽快,喜欢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对于一些无法接受的条款会大声地说“不”,并直言不讳,语气坚决。西方谈判者对于中国谈判者的沉默表示难以接受,认为沉默所代表的信息不清晰,沉默可以表示赞同这个观点,也可以表示不赞同这个观点,这样的行为会对谈判进程造成负面影响。谈判过程中,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时间概念。美国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欧洲国家中,德国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法国人时间观念则不强,通常已迟到作为其习惯,而且越重要的谈判活动迟到越久;在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迟到都被视作正常现象。

谈判过程的碰撞。国际商务谈判中各国谈判者的处事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东方人的处事思维方式讲究整体全面统一,处事讲究合理变通,往往会结合现实环境适宜地变更处事方法、行为;西方人的处事思维方式注重细节,要求程序化、法制化,一切行为流程需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无论是商品出口、合同签订还是处理索赔都被要求秩序化,难有出现变通情况。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不快和争议,东方人通常会选择调解、协商的方式,希望采取折中的渠道来处理争端;而西方人趋向于借助法律的手段,认为通过仲裁的途径解决问题。西方人选择法制化的仲裁途径虽然合理,但是调查取证要耗费大量精力,效率不高;东方人的协商行为虽然不够标准,不具备法律依据,但是相对灵活,更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谈判中,东方人讲究营造友好、和谐的氛围,会极力防止争议升级,致力于灵活的处理争议,促进双方良好关系的构建,即使谈判结果不经如人意,也不会表现出沮丧的情绪。西方人将商务谈判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喜好将整个谈判过程分段,再逐一的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会充分发挥其线性逻辑思维,依照现实的信息,就事论事,应用客观道理来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一些僵持不下的问题可以做出让步和妥协。在谈判桌上所做出来的大部分决策都是由谈判者自己决定的,并不需要向集团进行汇报,如果谈判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通常会表现出急躁的情绪。

国际商务谈判中注意事项

互相尊重,平等共处。互相尊重促进国际商务谈判中各方友好相处,互相尊重的内容包括尊重相互的思维方式、语言、价值观等。国际商务谈判中各方的文化都具备其自身的特色、价值,具备其自身产生的历史因素,国际商务谈判中各方是平等的关系,面对不同文化应遵循平等共处的原则,不能出现文化歧视行为。双方在谈判时,不可存在民族中心论,始终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越的,其他民族是低劣的思想。思想决定态度,有着这样的思想就会使谈判无法进行,甚至终止。而且在进行谈判时,要尊重对方,虽然双方无法达到完全的共识,但是可以,只要谈判条款大致上意愿相同就是谈判成功。

互相了解,文化融合。了解是国际商务谈判开展的重要前提。跨文化交流是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相互之间情感、信息互相了解的过程。国际商务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通过合作达到利益最大程度的扩大。文化碰撞造成贸易难以正常开展,限制实现各方利益的渠道。因此,谈判各方应真诚地防止主观偏见,在不失去自身原则的基础上友善地向互相表达自身积极协商的态度、想法。沟通了解过程中,自身利益维护很重要,但是也要充分为对方利益着想,互惠互利是互相了解的共同目标。

第4篇

在语言学领域,隐喻是一种隐掉了比喻词的比喻,由本体和喻体构成。在认知领域,隐喻由修辞意义转化成了认知意义: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分别对应不同的事物,通过熟悉的事物对陌生的事物进行解读,产生新认知并激发新奇感和认同感。隐喻是由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来实现的,或者说相似性是隐喻运用的认知基础。在符号学领域,代表事物的符号分为形式和意义。产品作为一种符号通过其形式和意义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这里把相似性分为形式相似和意义相似,因此事物间的相似关系就可以转化为形式相似或意义相似。图1a为丰子恺的作品《瞻瞻底车(二)脚踏车》,蒲扇的圆形和脚踏车的轮毂圆形具备形式相似性,产生了生动的隐喻关系和艺术关系。图1b为丰子恺的漫画《大树被砍伐》,大树被砍伐后的新树枝的蓬勃生长状态,与当时敌后如火如荼的抗日发展形势就具有意义相似性。这里意义是文化沟通后的意象特征,是意象性联想后达到的心理认同,意义是抽象的存在,因此,基于符号的相似性建立隐喻关系,生成设计创意,可以形成一种设计思维方式,见图2。图2中,隐喻包含的喻体和本体可以通过符号的形式相似性和意义相似性建立关联,形成事物之间的隐喻关系,构成新概念和新认知,产生新产品创意。生成新产品创意意味着2个过程:一是产品背后的“文化”沟通,二是产品意象的生成。前者是认知的前提,后者是认知的结果。新产品创意是基于文化理解的产品意象的相似,是产品文化特征的心理诉求和审美。

2基于隐喻和符号的产品创意操作流程

通过艺术的感性进行相似发掘,是对原本看来无关的事物进行关联的创造性过程。基于隐喻和符号的产品创意操作流程,见图3。任何产品都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构成一个属性特征集。隐喻的本体实际上是源于产品属性特征的,基于产品属性特征的本体依据符号学理论可分为形式和意义。隐喻的喻体是通过形式描写和意义描写获得的,这里描写是一个创造性的解读过程,通过描写可以把不同领域的事物进行相似关联,使喻体具备创新特征。从基于形式描写获得的喻体中抽取出形式与基于本体的形式进行形式相似性匹配,得到形式特征;从基于意义描写的喻体中抽取出意义与基于本体的意义进行意义相似性匹配,得到意义特征。然后,通过验证的形式特征和意义特征组合就构成了新产品创意设计方案。基于隐喻和符号的创意流程可分为4个具体操作阶段:第一阶段:对产品属性特征进行形式描写和意义描写。基于确定的产品定位和设计目标,运用特征描写来描述产品的属性特征,重点进行形式描写和意义描写。描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整个创意的发动者。第二阶段:定义隐喻本体和隐喻喻体。依据产品属性确定本体,将本体分解成形式和意义;从依据形式描写确定的喻体中抽取形式;从依据意义描写确定的喻体中抽取意义。第三阶段:相似性匹配。将抽取出形式与基于本体的形式进行形式相似性匹配,得到形式特征;将抽取出意义与基于本体的意义进行意义相似性匹配,得到意义特征。第四阶段:验证。由于相似匹配是一种艺术感知,具备模糊性,因此需要对形式特征和意义特征进行产品属性特征验证,符合要求则组合形成新产品创意方案,不符合要求则重新选取喻体匹配,直到通过验证。

3基于应用的新产品创意案例验证

创意设计方法应用案例《晾or亮》见图4,是基于隐喻的形式相似和意义相似的新产品创意的典型过程。在第1阶段,对产品属性特征进行形式描写和意义描写。根据照明灯具的产品属性特征,确定灯具的清洁是一个重要的产品属性,“清洁干净”成为获取的形式描写;光明是灯具的象征意义,“光明”成为获取的意义描写。在第2阶段,定义隐喻本体和喻体。以灯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作为隐喻本体,其形式为灯具的基本结构:包括灯座(吊顶安装)、光源、灯罩,其意义为照明。定义隐喻喻体:基于形式描写确定衣物清洗后晾晒作为喻体,抽取出晾晒的状态作为形式;基于意义描写确定晾晒为喻体,抽取“晾”作为意义。在第3阶段,相似性匹配。将晾晒的状态与本体进行形式相似性匹配,灯座得到晒衣架的形式特征,灯罩得到可拆卸的飘逸形式特征;将“晾”与照明进行意义相似性匹配得到“亮”的意义特征。在第4阶段,验证。对形式特征和意义特征进行验证:衣物的晾晒状态符合产品本体的结构;“晾”与“亮”谐音暗合,符合产品本体的照明意义,验证通过,将其组合形成新产品的创意方案。基于形式相似的要素对应关系见图5,基于意义相似的要素对应关系见图6。案例设计表明,基于隐喻和符号的设计流程中,存在3个激活创新的点:第一是在产品属性特征的描写阶段,对产品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描写,不同的描写激活不同的创新;第二是在喻体选择阶段,基于相似性选取适合且新鲜的特征激活主观能动性创新;第三是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匹配,形式特征的塑造是喻体形式与本体形式的创新融合,意义特征的认同建立在文化理解和沟通的创新上。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外贸;外贸从业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在外贸从业人员的工作中无处不在。业务员在市场开发、洽谈和接单时要进行跨文化交际;单证员在审证、制单、审单、交单时要进行跨文化交际;跟单员在订单的生产安排、产品跟踪、安排出货时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企业领导在与客人会面和谈判时也要进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是外贸工作的重要特征。外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1959年Edward T. Tall在《无声的世界》一书中首次使用“跨文化交际”一词,从而引发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热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最初的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即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直接行为表现。随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核心特征的认识,学者们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形成共识。Kim(1995)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人解决重大挑战的全部内在能力。其中重大挑战的特征是跨文化沟通、文化差异性以及对其他文化的不熟悉性,组织间的表现形态以及克服压力的能力。在Kim看来,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个人能力,其核心是交际的合适性。Spitzberg(200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为实现特定的目标,以一种特定方式在交流干扰出现时相互交流的能力”。之后他又将这一定义修订为“在具体环境中,对行为表现的合适性和沟通效率的感受”,从而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是沟通的合适以及高效。一般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被视为具体环境中的概念,包括交流场景和文化背景。交际的合适性和交流的有效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特征。交际的合适性指交际双方或多方的规则、标准以及关系没有遭到破坏。交流的有效性指交际双方或多方的交际目的得以实现。Messner和Schfer(201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含十二种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自我定位准确、交际行为合适、适度自信、有影响力、有成功动力、能换位思考、能移情、思想开明、有沟通能力、能容忍不同事物和观点、敏感性和灵活性。具有这十二种能力的人就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1.工作特点决定外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贸即对外贸易,又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交换活动。这一活动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最重要的特点是涉外。即同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博弈,以实现自己的贸易目的。外贸工作涉外的特点决定了外贸行业从业者要胜任工作就必须具备对异质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文化对人的制约性决定外贸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支配着人的行动。Hofstede指出文化是心灵的软件,人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文化约束中。Kluckhohn指出,“文化在每个环节都规定着我们的生活。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在我们身上都经常有一种压力,逼迫我们遵循别人为我们创造的某些行为方式”。人的行为受本文化影响。中华文化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化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准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中国人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在行为习惯行事方式上有所区别。从文化对人行为的制约性角度看,外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3.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胡文仲(1999)认为这些障碍包括:认识上的误区、刻板印象、和民族中心主义。认识上的误区指人们误以为人都是一样的,会从自己文化的角度判断具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刻板印象是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这些属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民族中心主义把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强加于别的民族,认为要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要用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去衡量其他的文化。受跨文化交际障碍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会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容易引发错误的判断,会出现困惑、失望甚至沮丧的情绪,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故而,要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就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提升外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个人加强知识积累

Rope, Reynold和Mueller(2004)认为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越多,理解越深刻,越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从认识自我做起,了解自身的文化、个人态度和交际风格。交际时发出的信息源倾向于交际对象的反应和信息,忽视自身的认知风格、情感态度等因素。另外可以增加跨文化知识。现在,有很多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知识的书籍,互联网上也有很多相关资源。外贸从业人员可以利用书籍和网络这两个途径,加强跨文化知识积累。特别要积累特定对象在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经营管理、、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对异质文化的间接认识,奠定坚实的跨文化知识基础。

2.企业和企业协会提供跨文化交际培训

外贸企业和企业协会人才济济,拥有一批具有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战经验的外贸人才。外贸企业和企业协会可以利用这些人才资源,向企业和企业协会的成员单位员工提供跨文化交际培训。可以采用讲座、工作坊,或者在行业简报上开辟专栏的形式,借助录像、光盘、口头讲述、角色表演,进行包括提供信息、分析文化冲突原因、中外文化对比、体验型训练和互动式训练在内的各种跨文化训练。利用好行业资源,提高外贸行业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

3.高校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高校是外贸人才培养的摇篮。外贸人才入职前一般要在高校学习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表述高度概括,不能体现企业和市场对外贸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侧重外贸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随着对外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的提高,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考虑企业和市场对外贸从业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设置包括跨文化交际、涉外商务礼仪、公关谈判技巧、中华文化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跨文化交际案例和跨文化训练,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四、小结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体环境中的概念,包括交流场景和相关文化背景,其核心特征是交流的合适性和交际的有效性。行业特点、文化特性、以及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突破决定了外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外贸行业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外贸行业从业人员、外贸企业和企业协会以及相关高校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Clyde Kluckhohn.(1949)Mirror for Man. New York: Whittlesey House. P 31.

[3]Greet Hofstede.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McGraw-Hill Co.p.4.

[4]Kim Y.Y.(1995), Cross-Cultural adap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R.L. Wiseman (E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housand Oaks, CA: Sage

[5]Messner, W. & Schfer, N. (2012b), "Advancing Competencies for Intercultural Collaboration", i5n: U. Bumer, P. Kreutter, W. Messner (Eds.) "Glob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Heidelberg: Springer(upcoming in June 2012).

[6]Rope, R. L, Reynold, A. L.& Mueller, J. A.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in student affairs [J]. San Francisco, 2004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产品;营销

随着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营销也随之而具备了更加宽广的销售途径。虽然如今对发展乡村旅游行业的研究成果正在变得愈来愈多,但是涉及利用乡村旅游来提高农产品营销质量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就农产品销售的意义而言,运用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为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打开更为宽广的销售途径,这对于切实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产业的全面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集约化发展等都具备了极为重大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运用农民群众的增收以促进“三农”问题更好地解决。但是,基于乡村旅游视野的农产品销售还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能够加以借鉴的内容都很少。在此,笔者试图从乡村旅游加以切入,从而探讨农产品营销的具体策略。

一、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鲜明特征

乡村旅游具备了不同于别的旅游方式的重要特点,突出表现为对生态所进行的执著追求。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关注度政治变得愈来愈高,而农村地区是脱离城市而单独存在着的一种自然景观地点,具备了城市无法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所以,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农产品营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上:一是具备了即时性的特征。农产品从生产至销售往往会存在相应的时间差,乡村旅游角度下的农产品销售却能很好地消除这一时间差,能通过消费者们的亲身乡村游而为各类农产品所实施的营销提供更加多的便利性。通过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卖点就是能够确保自身具有原汁原味的品质,所以能够推动乡村旅游者们实现就地性的消费。二是具备了地域性的特征。饮食文化游可以说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亮点之一。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具备了最为直接的联系。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这一特点充分表现为我国的地大物博以及民族特色鲜明。所以说,我国的饮食文化自然也就具备了十分显著的地域性差别。有鉴于此,我国不同地区推出的乡村游自然也就具备了农产品类别上的差别。所以,我国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销售也就具备了十分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对大量外来游客而言,具备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会具备更加高的吸引力。三是具备了体验性的特征。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始终在持续提高,对农产品等产品所具有的新鲜感已不复以往那么强烈。对广大游客而言,乡村游之重点是运用参与而得到相应的体验感。在这一新形势之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必须紧紧跟上市场发展的导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对乡村旅游过程之中体验性活动的策划工作,例如,可通过农家乐中的垂钓和采摘等具有农趣的活动,就能够很好地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工作,而且还能切实满足广大游客在体验上的需求。四是具备了营销成本较低的特征。农产品销售如果能够结合乡村旅游来实施,就能够在广大农民群众和消费者间直接创建相互联系之途径,自然也就能够减少大量中间性环节,所以自然也就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而且还可保障农产品处于新鲜的状态下,有助于吸引消费者们予以购买。

二、在乡村旅游中推进农产品营销的必要性

鉴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行业之中的农产品销售也在持续发展,能够进行体验的乡村农产品变得愈来愈多,例如,采摘、垂钓以及制作小手艺等均已经成为了新兴的乡村旅游农产品体验形式。我国的旅游类农产品通常均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特征,位于不同的地区就会拥有不一样的民俗,自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所以,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自然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特点。和普通产品的营销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之中的产品购置以及消费同步实施的,所以乡村旅游农产品的销售相当地直接,能够切实减少流通当中的各类成本。农民群众把自身农产品直接地卖给游客,比如,农家乐即是由农民群众直接给游客们提供餐饮以及住宿等服务,而浓郁的乡村风土人情以及民俗文化正好能够吸引游客们驻足与停留。乡村旅游视野下的农产品营销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行业一样均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乡村旅游迫切需要吸收大批量劳动力,吃、住、行、购等均需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乡村旅游则能够吸收非常多的本地劳动力资源。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大量农业类项目均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来加快发展,并且积极改进农村地区的生产以及生活环境,进而建立起规模化的产业与特色化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所具有的综合效益,最终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基于乡村旅游的农产品营销实施策略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如今,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产品销售形式。对初加工类农产品,比如农家所自产与消费的农产品来说,传统意义上农户家往往均设置了独立化的庭院,建有专门开辟起来的果园或者菜园,所种植之蔬菜或者水果等往往都是使用饲养小动物的粪便来进行施肥,对果蔬所进行的病虫防治等也会运用人工方法来实施,这样一来,生产出的蔬菜以及水果通常都是新鲜和健康的。能够把果蔬农药残留降至最低限度上,从而能够达到国家绿色以及无公害之标准,不仅能够切实降低农产品养殖的成本,而且还能确保农产品的过硬品质。对深加工类农产品来说,在达到了产地环境质量的标准之后,还需对其实施绿色化包装,农产品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传播绿色健康信息的重要作用。农产品包装的绿色化通常是指包装材料实现绿色化,也就是要利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制定出绿色的价格,并实施绿色促销方式,从而形成农产品企业的绿色形象。

(二)实施农产品服务营销策略

为了能够实施好农产品营销工作,必须强化服务,改进乡村旅游中的餐饮和购物等环节就是服务策略的重要体现。一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中的餐饮服务。乡村地区的烹饪水平有限,那些不够规范的餐饮服务方式必然会损害到广大消费者们的体验行为。对厨师、服务员等餐饮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显得极为必要。同时,还有一些消费着们觉得体验型自助式烹饪需要加以推广应用,一旦能够实施,必然能够提高游客们的体验性,从而更好地刺激消费者们消费与购买当地农产品的欲望。农产品可以说是乡村旅游过程之中餐饮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肯定能够推动本地餐饮行业实现新发展,这样一来自然也就能够更好地推动农产品销售工作。为进一步挖掘特色化的农产品,把其打造成为当地乡村旅游过程之中餐饮业的重要招牌,就应当切实规范餐饮业的操作行为,不仅应当确保饮食上的安全,而且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为广大游客创设出更好的餐饮消费环境。二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中的购物服务。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应当致力于改进当地的住宿条件,从而更好地延长消费者们在此停留的时间。这是因为游客们的旅行时间会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消费数量,故应不断改进当地旅游住宿的环境,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们的安全,力求延长其购物消费的时间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比如,河南省新郑市是一个产枣大市,该市就采取了带来游客到枣园之中赏枣和亲自打枣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游客们在免费现场品尝枣子,往往会选择购买一部分产品,或带回送予他人,或供自身食用,从而很好地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工作。

(三)实施农产品加工策略

不管是什么样的农产品,都具备鲜活、易腐等特征。正是出于这一考虑,造成诸多农产品经营类单位只会把营销定位在产、销的层面上,却没有考虑到对农产品的种类实施全面创新。笔者觉得,为更好地提高农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们所具有的吸引力,应当切实引入农产品加工创新策略。要依据各个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分别决定是采取初加工的方式,还是采用深加工的方式。例如,对于水果可实施清洗、整理和包装等初加工手段,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保持水果所具有的外在美观性,而且十分有利于拉长保存的时间;对于茶叶等类型的农产品则需要实施深加工,比如,可以研发出浓缩茶或者速溶茶等,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农产品所具备之当地特色,也更加便于消费者们加以食用。同时,乡村地区的旅游景点在其开发是可由有关部门持续提升对于当地特色化农产品企业的营销工作支持力度,帮助其引入更加先进的加工设备或者加工技术来实施好加工创新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由此而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实现新的发展。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一旦农产品缺少了品牌化效应,其营销成果必然会变得事倍功半。所以说,只要形成了乡村旅游下的农产品销售品牌,那其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必然能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带来非常巨大的经济效益回报。比如,我国的山西省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种类非常多,比如,晋南苹果、平遥牛肉、山西陈醋以及太行小米等。如果能够在以上知名农产品的基础之上来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其后再运用标准化生产手段,切实整合成比较大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自然就能够很好地提升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所具有的美誉度,让消费着们在消费当地乡村旅游农产品的基础上,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乡村农耕文化,进而带来数量更多的游客。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为符合广大消费们对于农产品的实际需要,加强乡村旅游业发展就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运用乡村旅游来推动农产品销售工作就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产品销售之间的相互融合,就应当全力发掘乡村旅游业中的丰富资源,切实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界限,实现农产品营销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杨翼龙.山西省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与农产品交易整合发展的模式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03)

[2]郭剑英,邱云志.营销组织在乡村旅游产品营销中的作用探讨——以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

[3]张瑜.以龙江观光型乡村游为契机提升特色农产品营销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4]罗玲.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6)

第7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群体中实现“错位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问题分析,发现大学文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

字体的独特视觉审美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表达文字的精神内容。无论是汉字设计还是拉丁字母设计,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并通过特殊的方式表现自身的韵味,通过视觉传递带给人们一种愉悦感。确定了涉及范围,在迎合主题的前提下,对笔画和形态进行灵活运用和调整。字体做为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设计部分,其形式美感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对称美是字体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严谨、整齐和高度概括的美学特征。这种美感意识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开始萌发,尤其在后来的小篆中应用的较为明显。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仍常见具备那种左右笔画在实际数量和感观力量上相等的对称美变体字。韵律美是通过字体的笔画结构来表现的。重复的、流动的、扭转的线条是构成字体形态韵律美的基本元素。视觉上的律动使字体形态具备了独特的装饰性,方直和流转的不同线条形式所构成的字体形态具备不同的形式语言。字体形态设计同其他的设计相同,都讲究“空间、平衡、韵律”等因素,应用在包装设计中的字体形态设计,不应局限于字体本身的美感设计,还要注重文字的构成设计。

二、字体形态的意象美

所谓“意象”就是指通过客观物体的“象”表达主观思想的“意”,使人从客观物体的形象上,感受到除物体形象以外的特定象征意义。在具体的字体形态设计中。“象”是“意”的具体表现,“意”是“象”的情感升华,“意”决定了“象”的最终呈现形态。两者和谐统一,相互依存。因为“意”赋予的特殊情感,因此“象”便有了丰富的含义,在提升了自身艺术价值的同时与人们的认识产生情感共鸣。鲁迅先生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意象美的重要性。包装中字体形态的意象美体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1.文化内涵的体现

每个国家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发展,都形成了浓厚的文化特性。文字作为信息记录和传播的载体,在设计中富含的文化意象不但体现了产品自身的文化属性,而且能够更好的调动人们的兴趣。如今的包装设计中,赋有文化性格的字体形态设计更能体现产品的文化身份。例如,汉字的意象表达既追求神韵的表现,对于表现中国色彩的文化性情和审美意识具有非凡的意义。区域文化的字体意象表达主要表现在对各地文化形式的利用上。如同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风格,每个地区也会因为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而产生各具特色的文化性格。具有区域文化色彩的字形具有全新的面貌和更强的视觉表现力,更能展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质。如今的字体形象设计更注重表现性,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字设计包含了流行文化的因素,流行文化具有快速、时尚、大众化的特点。现代文字设计多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构成的手法,追求简单协调的平衡关系,展现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美。

2.信息符号的体现

符号是在人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代表信息和实物的记号。意象性、简单性、快速传播是它的主要特征。文字自古就是一种特殊符号的代表,他具有庞大的组成系统。符号对于在节奏快速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是我们快速理解信息,节省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从而提高生活效率。无论是生活中的哪种符号,都可以说是是信息的简洁化,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图形符号时,会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而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图形符号时,就会有危险警惕性的感觉。人们也在思想意识中对一些符号有了固定性的认识,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符号时,自然就会想到数学符号。可以说符号就是事物或信息的抽象图形象征。文字图形化的高度重视和应用,使字义的表达具备了视觉呈现的效果,同时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通过视觉和心理的交流过程达到信息交流和情感认知的双重功效。

三、总结

第9篇

〔关键词〕 江西傩舞 高校 舞蹈教学 实践探索

“傩”指的是假面跳神,其本身属于我国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宗教祭祀的产物,而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傩”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舞伴生的民俗活动,江西傩舞这一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也由此出现。在笔者调查中发现,江西傩舞本身有着四千余年发展历史,而其本身的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也使得江西傩舞直至今天仍具备着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这就使得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本身对于傩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播、弘扬都具备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傩舞概述

(1)江西傩舞的发展。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其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墟时期,这一源于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演变为原始巫教中的一N仪式、一种节令祭祀仪式,而傩舞也由此成形。对于早期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具备着固定的目的与内容,跳舞的人们戴着面具、舞蹈动作凶猛激烈、在正月十六表演都是傩舞的主要内容,而之所以在正月十六表演傩舞,主要是为了将危害人类的“疫病”与“恶魔”赶走,而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傩舞具备着较强的宗教性与传统性特点[1]。

对于周代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可以分为“国傩”、“大傩”、“乡人傩”等几类,而这些傩舞都属于祭礼的一种;而当傩舞发展到魏晋时期,傩舞的开始逐渐由祭礼演变为“戏”;而到了明清时期。傩舞完全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开始向戏曲方向发展。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的傩舞只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地农村还存有一定流传,而这其中的江西傩舞传承最为悠久,祈求丰收、保护孩子、纳吉等都属于江西傩舞的重要内容[2]。

(2)江西傩舞的特点

1. 动力特征独特。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动力特征独特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本身属于祭祀大地山川、先祖神o的宗教活动仪式所致,而受这一原因影响,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往往开朗奔放,洒脱肆意,并凭借着脚勾手弯、身段圆的独特体态形成了变化诡谲、异象纷呈的动力结构,而受这一结构影响,江西傩舞的情感体现与动律特征都具备着较高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是江西傩舞能够历经四千年光阴流逝仍旧存世的原因所在[3]。

2. 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对于江西傩舞来说,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同样属于其具备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本身也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附点节奏的处理、倾倒的舞姿形态、动作的逐渐加快都属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受节奏动作变化多端特点的影响,江西傩舞对于气息的调理与呼吸节奏的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4]。

3. 力度变化强弱分明。在江西傩舞中,舞蹈的力度直接受重心与情绪影响,这就使得江西傩舞的力度变化强弱分明,这一特点同样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

4. 气韵递增。对于江西傩舞来说,气韵递增也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而这一特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需要利用同一方向的气韵做上下倾倒的运动所致。

5. 音乐与服饰独特。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表演特征外,音乐与服饰独特同样属于江西傩舞具备的特点之一,以锣鼓为主的伴奏音乐、结构简单且古朴有力的以小调为主旋律的独特音乐,继承古傩红头巾、红裙子、绿袖套、宋傩“绣画色衣”的独特服饰都属于这一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具体表现,这些同样实现了江西傩舞艺术性的增强。

二、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1)充实民间舞教学内容。对于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由于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国家大纲,这就使得不同高校结合自身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借鉴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规划的情况较为常见,而据笔者调查发展,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属于最常见的高校舞蹈课程设置。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民族民间舞课程来说,以地区、五大民间舞蹈为主体的教材设置较为常见,但结合这一教材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结合北京舞蹈学院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设置虽然浓缩了我国各地的舞蹈类型,但这一教材本身较为适用于培养“宽、泛、广”的舞蹈人才,而如果我们能够将江西傩舞加入高校舞蹈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高校舞蹈教学的地方性就将得到较好体现,学生也能够由此结合自身差异性特点获得更为宽泛的选择,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5]。

(2)实现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作为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江西傩舞已经被评为世界非物质物化遗产,这也表明了江西傩舞将在未来实现较为广阔的发展,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缺乏专业的江西傩舞舞蹈演员、以傩舞为素材的舞蹈创作也较少,这就直接影响了江西傩舞的发展。教育事业本身承担着文明传承的使命,所以将江西傩舞引入高校舞蹈教学就能够推动江西傩舞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同也将实现较好提升,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6]。

三、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完成本文就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展开的相关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江西傩舞的传承与发展、高校舞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1)把握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为了保证江西傩舞能够较好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相关教职工作者就必须深入了解江西傩舞,并对江西傩舞进行深入挖掘与提炼,以此实现对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较好把握,这样才能够保证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得以较好实践。之所以这一实践需要以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把握方面入手,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具备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所致。想要保证江西傩舞能够切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着一定困难,而通过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展示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就能够为学生创造江西傩舞学习的好开端,这自然使得江西傩舞能够在高校舞蹈中的实践得以较高质量展开[7]。

(2)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为了能够保证江西傩舞较好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现强调江西傩舞个性、体现其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组合是其主要授课方式,而想要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我们就可以借鉴北京舞蹈学员民间舞教学的教材整理模式,依次进行基础训练组合、性格个性动作组合、表演性组合,就能够依据动律、动作、组合的形式较好实现江西傩舞的教学。例如,下身动律就可以从蹲、蛙抬腿训练组合入手,并在配合手部练后进入步伐组合编排,随后进入编排具体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就能够较好完成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这里的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编排可以考虑《魁星组合》、《开山组合》、《纸钱组合》等[8]。

(3)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出了上述两方面策略外,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也能够较好实现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融入,这一提炼可以细分为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与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两部分。在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中,相关教职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江西傩舞存在的傩仪、搜傩、行傩、跳傩之间存在的不同,完成具体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这里笔者选择了南丰傩舞、萍乡傩舞、万载傩舞作为这一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对象。而从这三类江西傩舞的提炼中,我们就能够得出文傩与武傩存在审美特点不同的结论,也能够总结出江西傩舞总体动作特点为拙、艮、拧、倾、跺、甩、推、抖。此外,我们还能够发现江西傩舞存在蛙抬步、蛙跳步、跺跳步、禹步等步伐;而在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中,这一特点的分析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傩舞表演人物角色进行,如开山动作古朴豪迈、魁星风趣幽默、纸钱动作潇洒飘逸等,而结合这一动态动作提炼,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江西傩舞教学实践就将得以更好展开。

参考文献:

[1]丁庆.论江西傩舞及其课程资源开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6:60-63.

[2]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99-102.

[3]王孟.江西南丰傩舞创作中的解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廖夏林,王春阳.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以江西南丰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27-229.

[5]黄立华,张云鹏.江西南丰傩舞表演者的运动符号解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3-97.

[6]赵知博.江西石邮村傩舞田野考察实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