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java课程精品培训

时间:2023-10-12 09:45:36

导语:在java课程精品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java课程精品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软件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486-02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AI Jing-guo, YUAN Hui-yong

(College of Software,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Abstract: Through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specialty in software colleges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course system,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line 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oftware colleges should draw support fro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a more advanced course system together with enterprises.

Key words:course syste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ftware service outsourcing

1 概述

软件服务外包是指软件开发商将原本由企业自身提供的基础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外包给其他软件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它具有有其特定的知识技能、实践经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的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等专业,这些专业在设置之初并没有考虑服务外包的特定平台和要求,其课程体系难以引导学生较为科学、全面的掌握服务外包的必要知识。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上要有特色,首先是反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有特色。因此,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深度合作。

2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软件服务外包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有:“订单式”、“顶岗实习式”和“校企共建式”等。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或在学校合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担任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这些合作办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质量,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课程之间的衔接不紧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考核指标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组织上没有提供保障、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整合等。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比例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脱节严重。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为了解决用人需求,不得不自己培训,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时间和人力,而短期内却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高校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毕业生,特别是二本、三本学院的学生,毕业时却面临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究其原因:第一,培养方案存在偏差,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企业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有的与软件外包业务脱节严重;第三,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发包国的语言及文化课程,没有设置软件过程规范、行业知识及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第四,教师没有项目经验,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教学时不能以项目带动教学知识点。

3 建立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我院参照了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指导性意见,又考虑了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特殊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与办学特色等多种综合因素。通过与中软国际、深圳软件园等公司合作,共同构建满足软件服务外包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3.1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项目为导向,以企业标准为尺度,与企业共同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企业项目为载体,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主干课程,并把这些课程建设成特色课程;对软件项目的典型案例进行分解与整合,完成教学过程设计;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与教学资源。

3.2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根据软件服务外包岗位的能力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进行分析,与行业、企业代表进行反复的座谈和推敲,共同确定应开设的专业课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项目”课程体系。其中,平台指为学生开辟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教学环境;模块包括软件技术基础、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管理和软件服务模块,集中展示了软件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大力推进基础课、主干课、实践课的课程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如加大工程数学、服务外包英语、软件编程工具等课程的授课量,对专业主干课则要求教师精讲多练,控制课堂讲授时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做任务实训和项目实战;分阶段实施项目教学,倡导“做中学、练中创”,通过不间断的项目演练、项目设计、项目训练、项目实战、项目开发,提高学生项目实施和管理的能力。

3.3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按照软件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推行精讲多练、案例驱动,整合相近教学内容,用知识点贯穿教学过程,加强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和思维训练的教学;完善项目库、案例库,大力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的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增加讨论、研究、设计和各类竞赛指导等能力培养型课程,将项目实训任务列入教学计划,并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与提升;开展IT职业素养、各类学科竞赛、人文社科知识、探究性学习、专业文档写作等系列讲座,开展软件作品设计、大学生创新型实践等课外活动,丰富和充实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3.4 特色课程建设

以系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主线,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从各类课程文件(标准、大纲、教材、实训指导书、课件、考核、网站、视频)、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全方位展开改革,将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学院特色课程,并逐步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联合IT企业,共同建设java Web开发、Java开源框架、Java项目管理、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Linux核心编程、ARM体系与编程、软件测试、IT职业素质等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课程,逐步建立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目标的“企业课程”。

3.5 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工程实践性强、质量高的优秀教材,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C程序设计》,参编了《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教材,编写了《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等配套实验指导书。

3.6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在广东省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中,重点建设了软件技能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中,重点建设了基于云平台软件工程训练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了“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实训项目、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就业职位”5R实践教学平台。将专业课教室改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按照5R标准改造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开辟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开发了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并在系统中建设了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相关资源,实现了教师作业、学生自我测试、师生之间讨论、程序设计竞赛等功能。与企业共同建设了企业即时通讯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网上拍拍商城、旅游社交系统、电子产品生产线检测管理系统等实训案例库,可以满足JAVA、.Net、C++、3G、嵌入式等各类项目的实训要求。

4 结束语

为了满足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通过与国内知名的IT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进行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项目”课程体系,在特色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的效果。我院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学生在项目开发、实践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我院将进一步加大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彬,张世明,王帅. 软件工程专业服务外包人才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

[2] 胡智喜,蒋巍.校企一体化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19).

[3] 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第2篇

【关键词】医药 电子商务 专业教学平台 建设过程

【基金项目】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ZPCSR20080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3-01

一、前言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各个行业的主要交易发展趋势,如果不能紧跟形势构建有效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将会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医药行业来讲,要想从事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必须对药理学、护理学及基本医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二、建设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目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或者是缺乏交流的渠道、学生无法方便的获取教学相关资源、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相互独立无法共享。为了更好地体现本专业信息化的特点、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多得了解专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让教师之间共享更多地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专业建设的信息化和精品化。

从软件和硬件上看,建设该平台的条件已经成熟。校园网建设为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的信息网络环境。在校园网环境下实现该平台能充分利用和共享教学资源,更多的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传统模式的教学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同时基于B/S结构的Web数据库技术和交互式动态页面技术的发展成熟也为其提供了可靠的软件支撑。从实用性考虑,构建基于Web 技术的网络网络信息平台是当前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今后网络教学发展方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前来看,在医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教学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是教学过程的必然需求,也是提高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考虑到医药电子商务专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果不能建设有效的专业教学平台,将无法保证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医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应明确建设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重要意义及其重要性,将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作为医药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法

1.根据平台特点及功能设定,建立平台需要的专业大型数据库,保证数据库能够容纳大量医药学信息和客户服务信息,保证为客户端提供更快和更稳定的运行环境。

2.积极对部分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专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以及专业教师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特点,科学的分析出平台建设需求,并创建适合本专业的数据库系统,完善数据库功能。

3.该平台建设主要采用了目前平台建设中主流的Java技术及动态Web技术―JSP( Java Server Pages)与SQL数据查询,从而实现平台的动态效果。

4.为了保证平台的建设效果,整个平台采用B/S模式构建,无需安装客户端,便于使用、维护和升级,从而在不增加维护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允许学生及教师通过IE浏览器登录平台,浏览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教学互动、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在线维护管理及讨论等。

5.最后平台内部提供接口供其他功能组件集成。通过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在功能设定、数据库建设、具体技术的采用和构建模式的选择及接口功能的集成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保证了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了解专业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法,保证现有平台能够实现系统功能增加和平台升级。

6.实行“双证书”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在获得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我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体现。通过与权威认证机构以及劳动保障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开发针对高职学生的电子商务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及考核系统项目,将职业资格与岗位技能考证融入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相结合”,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施“双证书”制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7.吸引企业参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为了保证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效果,医学院应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等情况的调研,找准本专业的定位和对应的职业或岗位(群),在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后,开始构建专业“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考虑到医药行业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对医药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及动态Web技术,保证了构建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先进性。所以,我们不但要明确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意义,还要把握平台的建设原则,提高平台的建设效果,为医药专业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厉欢;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J];内江科技;2011年02期

[2]伍雪芳;关于医药市场营销的教学创新 [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9期

[3]朱玉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6期

[4]胡军华,关键;电子商务课程案例教学探索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团队建设;“1+X+Y”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68-03

1课程体系与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设置特点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我们组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整合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和专业基础教学队伍,团队带头人是教育部农林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成员,团队成员中既包括计算机专业的教授、博士,也包含具有生命科学、农业、林业和管理学等教育背景(硕士)的主讲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设置特点,为在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做到因专业施教提供了保障。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基础课依照教育部1997年制定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培训目标,是一个包含有三个不同层次教育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程序数据的结构、组织和管理、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及信息系统安全等内容,其特点是涉及的计算机知识面很广。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由程序设计类课程组成,包括VB、VFP、C、DELPHI和Java程序设计等,其特点是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第三层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括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网络应用基础等等,其特点是既需要计算机专业某方面的基础,又需要有相应的应用领域的基础。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其中“程序设计基础”和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相关,而“数据结构”在实现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通过对数据结构的系统学习与研究,理解并掌握设计和应用数据结构的主要方法,学会分析数据对象的特性,以便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抽象数据类型的设计及其相关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巧;学会运用基本数据结构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通过实验体会计算机方法学的理论、抽象和设计这三个过程,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数据结构”的许多应用都可以体现在第三层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

2课程建设

教学团队一直非常重视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课程建设。曾先后主持编写教材15部,其中《程序设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算法与数据结构》和《算法与数据结构习题精解和实验指导》是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规划教材,《数据结构学习辅导》是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课程辅导丛书,《Java程序设计》是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精品教材系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是21世纪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是21世纪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网页设计与制作》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和《数据结构习题解析与上机实验指导》是华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推荐教材,《Delphi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和《Delphi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是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统编教材。

各门课程都建立了课程组,大部分课程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资源。其中素材类教育资源有试题库、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和常见问题素材等。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大部分课程已经建立了一些网络资源,如CAI课件、无纸化考试系统等,在更大范围、更便捷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已经分别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VB程序设计”、“VFP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等课程建立了多媒体课件制作项目组。同时建设了课程网站,集成了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答疑系统等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组成员多年的努力下,课程建设取得了有效的成效,比如,“数据结构”课程分别在1999年和2007年获得福建省省属高校优秀课程和福建省精品课程的称号。

3“1+X+Y”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

目前,我们正结合本校的学科和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基础1+X+Y平台构建与实施”的教改项目的建设。其中“1”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全校性公共必修课;“X”是适应不同专业设计的一组限定选修课程,全校学生必须选修其中一门课程,如VB、VFP等;“Y”是学生任选的信息类课程,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基础”三门选修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和好评。我们的目标是融合计算机科学、农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构建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我们已经针对生物类专业的学生编写了教材《计算机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开设选修课。我们已经着手准备新增全校公共可选的3S技术、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同时还将针对全国高校中我校独有的蜂学专业开设相应的计算机特色课程,以更好地为该专业培养高级信息化人才服务。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尝试在有限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有选择地融入专业基础的教学。在第一层次进行介绍,在第二层次时要求理解原理,而在第三层次实现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本学科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获取、处理等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通过编写调试大量的程序、进行大量的实例操作,才能使学生理解软件的思想方法、积累软件操作的经验,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课堂精讲,上机多练,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创新性实验结合专业。

(1) 示范式教学,精讲多练

讲课全部使用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例提出问题。教师示范解决方案为基本形式,教师精讲,直观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一些操作性的内容通过上机实践来掌握。教师变传授为主为指导为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提高上机实验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计算机操作能力,本课程安排了较多上机时间。我们要求学生每次上机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成一定的任务。上机练习题目全部是实际应用开发题目,而不是简单的验证和重复,从而启发学生开拓创新。我们组织编写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教材,精心设计了一批实例,既覆盖讲课内容,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并且注意了综合性和趣味性。通过上机练习,既能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3) 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任务。课程设计既可以做规定题目,也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自选课题。课程设计规定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要求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书写正规的技术文档。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程序设计开发、工具软件应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中小型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掌握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经过一次开发应用程序的实际训练,从而提高开发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4) 创新性、开发性实验

鼓励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结合专业学习与研究需要进行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对有此需求的学生,我们提供实验室并分配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支持。

4教改成果与师资培养

主要的教学教改成果有:

(1) 我校一直强化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的课程建设,曾先后出版系列教材5部,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7年获得福建省省属高校优秀课程和福建省精品课程的称号。

(2) 2000年,高等学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3) 2000年,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4) 2001年,面向21世纪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获得福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 2004年,高质量的第一层次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获得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6) 高校计算机系列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制,先后完成新版一级、二级VB、二级VFP和二级C等考试系统,并在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使用。在此基础上,我们研制了多门课程的模拟练习系统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其中VB模拟练习系统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向全国发行了2万余套,收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效果。

我校在师资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学历。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各类研究生,提高学历水平。现有4名教师获取博士学位,10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2) 外出进修。积极选派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作为国内外访问学者到其他高校学习取经。

(3) 内部培养。对于青年教师,建立导师制,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主讲水平。

(4) 通过科研项目培养人才。

(5) 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参加国际会议。近年来,已有6人次参加了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6) 加强教学规范化,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加强了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了各项教学文件,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日志、电子教案、实验指导书、综合训练题库、考试题库等资料完整规范,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互相听课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集思广益,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以上措施通过几年来的实施,效果显著,培养出了一批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作风严谨、工作态度认真、讲课好、能开发、自学能力强、富有改革进取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还积极接受其他院校的进修教师(如武夷学院等),在积极推广教改成果的同时还能吸收其他兄弟院校的教改成果,从而更好地推进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5结束语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为了更好地满足我校建设规划的需要,我们仍然要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简介

宁正元,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福建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福建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基础理论、智能计算与多Agent系统、农林计算机应用、生物信息学等。出版教材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其中SCI,EI收录多篇)。是福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基础”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钟一文,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

第4篇

    论文摘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文章就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方案。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前,中国软件产业目前稀缺的是“高精尖人才”与“底层实战型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使软件人才结构从“橄榄型”向“金字塔型”转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分析 

 

1 课程结构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上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大类,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所涉及到的课程每年都有所调整。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要素及其相互形成的比重关系。自专业开设以来,在课程的设置上常常“学生爱不爱学”、“课程的难易程度”等浅层次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例如,第一门初学程序语言开设的问题,是c语言、c++还是vb,net或java?从程序语言的角度来看,争论的意义不大;但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分析,当代软件开发应用的基础是框架结构、面向对象编程等,这类程序语言的特点是提高开发人员的生产力,减少了编程过程中不必要的复杂性,第一门程序语言的选择就应以此为基点。又比如,数据库课开设问题,这几年一直是以sqlserver2000为实例教授,正在考虑以应用更广泛的orocle为实例,但从这学期的学生接受程度上看,又举棋不定。以上所反应的现实情况说明对课时上的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课程间的衔接等研究工作有待提高。 

 

2 课程设置问题。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几乎每年都要调整,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内容应紧跟市场和学生现状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通常情况下只是将一些课程淘汰,简单地改换或添加新课程而已。例如。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专业很注重编程课程的开设,前后曾开设了c语言、java、c++、vb/vb.net、asp/asenet以及网络编程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每门课程的讲授都独立进行,讲授内容既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是学一些基本知识,前后程序语言衔接性差,又缺乏实际应用性。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只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程序进行输入操作过程,不是通过上机操作消化前一课程单元所学的知识。他们对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应用不熟,更根本无从知晓如何阅读程序、编写程序、程序的调试、程序编写的规范与修改程序。最后尽管经过几门语言的学习与实践,最终结果老师认为学生生源差、学不好程序,学生认为编程序太难,并对程序学习望而生畏,导致走向社会只能从事本专业的最低端层次工作。其实只需看看国内的一些培训机构或国外职业教育,不难发现,他们培养的就是规范熟练的软件编码人员或基层程序员,软件产业中的“低端人才”。 

 

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课程体系设置的前提是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市场,深入了解市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整体优化上,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理论上“突出重点,够用为度”,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重心;二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三是就业导向,课程结构要以模块组合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该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习对应岗位所属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根据岗位性质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方向。 

(1)根据社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依据企业业务逻辑和培训模式的设计,制定系统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利用能力分析结果倒推出实施培养的系统程序,该过程采用反推操作和逆向思维方法。 

 

1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合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能力包括操作、服务、管理能力等,通过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使学生适合岗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在分析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模块的,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安排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能力分析将职业中的岗位能力细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必备能力分析来设置课程单元,将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学习,增强针对性。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软件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够用、实用”的思想。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去除了与主旨关系不大,结合不紧密的课程,并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进行了能力分析。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紧密跟踪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水平,不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最优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开展核心课程。现已开发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更集中地体现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特色,体现了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特色,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特点,继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软件开发技术等课程,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时代特点和国内外计算机现状及时调整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切合实际的改革,对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对学生和现代社会人才急需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在加强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相继引进了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校企合作课程、力争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认证课程和信息产业部软硬件工程师论证课程,真正实现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将认证培训有机地嵌入到学历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 

(2)细化教学模块,实现培养目标 

在整个体系中实践技能占主导地位,提高技能水平,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用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来提高每个模块的实践技能。打破传统的一套教学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等固定模式,依据能力分析确定教学模块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灵活多样的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实际上都有联系,但看似独立,如果没有基础模块的奠基,加固和提高模块就无法实施:每个模块的基本组成看似相像,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没有理论和实验模块,技能与课程设计模块也就无法进行。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完善教学大纲。对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编写,应体现实效、实用性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先进性,又要兼顾普及的需要,反映出计算机领域新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水平,比如现在的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知识。可以把整个体系视为一个“金字塔”,被放在最底层的一定是基础模块,只有基础稳固,整个塔才能经久不衰。 

 

四、小结 

 

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培养规律和素质形成规律科学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优化工程的重点,其思路就是将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育模式,改为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发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34-35. 

第5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主要包括验实训条件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核心课程建设、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零距离”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企“蛙式双栖”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过程;项目驱动

威海职业学院2003年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方向,2005年开设软件技术专业,期间先后与北京华育发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进印度CED-CUL软件工程师认证培训,与北京CSTP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合作联合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2007年与上海智广公司合作引进IBM教育学院项目,联合培养软件测试工程师。特别是自2006年12月开始,威海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示范校建设方案中,软件技术专业作为地方财政支持项目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建设。自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来,软件专业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大胆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经过三年的建设,软件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及项目驱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结形成以下有关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

1 加强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必须完善相应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条件的完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投资108.29万元完善实验实训硬件建设。其中成功地与山东凯信职业培训学校达成“实行网络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引进资金51.6万元,购置计算机120台,建成“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扩充了网络工程实训室,思科网络公司捐赠了3万美元的网络设备。

投资111万元,建设图形图像制作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室。特别是在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方面探索了以产权连结为纽带,建立“双向嵌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即通过“双向嵌入”形式,把企业引进学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企业化运作模式经营,有效建立起以产权连结为纽带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它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完整的功能和基本特征,但又有别于一般企业以赢利为目的的特征,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完成学生技能训练和技能培养的任务。目前,通过校企共同投资600万元建立了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威海天赋软件有限公司。

2 构建软件技术专业“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培养、顶岗实习为主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的体系化建设。到现在,分阶段建设以专业认知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功能的实验实训室,分别是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展览室、计算机基础实训室、基础编程实训室;以仿真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要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即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基地含“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创意实训室”等4个实训单元;以真实工作环境的岗位适应性训练为主要功能的生产性教学工厂,即软件开发中心1处(威海天赋软件有限公司);以突出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功能的创新工作室2个,即机器人工作室、动漫与创意工作室和以顶岗实习为主要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30个,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软件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能力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3 多方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几年来我们积极拓展联合办学渠道,经过广泛论证,2004年我们与北京华育发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进CED-CUL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软件技术方向,成功地培养三届共110名毕业生;2006年5月,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签署协议,成为全国首批13处软件人才培养工程实训基地之一,合作成立两个软件订单班,在06级软件技术专业中开展CSTP软件工程师培训;2007年10月,与上海智广公司合作,引进IBM教育学院软件测试模块课程体系,在07级软件技术专业中开设软件测试方向。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能不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近几年先后到北京、上海、大连、苏州、济南、青岛及威海的多处软件园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软件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及合作单位工程师共同开展深入细致的研讨,将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分为四大类,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web开发、软件测试。因此在实训模块的划分上我们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根据具体的岗位群最终将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划分为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web开发、软件测试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由相应专业课的实践环节来支撑,对每门课程有针对性的设置实训课题,采用项目实战的形式展开教学,系统地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从而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块划分及实训实习计划表如图2所示。

4 完成核心课程建设,形成面向市场、依托行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面向市场、依托行业,让企业参与、与企业共同制定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与CSTP(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上海智广、青岛软件园合作,请他们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如下:软件程序员、数据库设计与维护、软件测试、WEB开发。根据岗位群进行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将其分解为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按照每种岗位的工作过程将整个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以就业岗位为着眼点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如图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优质核心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模式进行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自主编写并完成“项目导向”的特色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一部。完成了《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其中《Java程序设计》为2009年省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为2009年计算机教指委精品课程。

5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培养标准”的原则,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同时,重点创新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坚持了德育为先、实践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1)将德育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论校内外、课堂内外,都渗透了德育教育的过程,为此出台了全面课堂管理办法,规定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专业课教学,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还要对课堂的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负责的管理模式;课堂外,利用班级活动、对日常行为举止的表现考核、参加集体活动、参加专业竞赛活动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时,完全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教育。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了“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将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由半年增加到一年。

积极开展“学训交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青岛软件园合作,先后在寒暑假和实训期间安排学生由教师带队到青岛软件园进行生产性实训,参与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积极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采用了以“项目导向”为主的实训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展开教学,除第二学期为基础性实训外,第三、四学期的实训,加大生产性实训的比例,选取企业的真实的开发项目,安排学生开发小组主动到社会上去寻找课题,在企业开发的真实项目完全可以抵顶校内的实训学分;第五、六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或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形成了具有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6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6.1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项目开发小组,每个小组选举一名组长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统筹安排。按照软件的基本开发流程展开实训,主要分为“功能分析、详细设计、测试验收”三个阶段,指导教师布置整个项目任务,每个小组制订出详细的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中将整个项目分成几个小任务,给出进度安排。每组的项目经理按项目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敦促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为自由思考、创造留有余地。

功能分析:首先由教师以客户的身份给出项目的总体功能要求,学生对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开发目标,制定开发计划。鼓励学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扩充和完善系统的功能。

详细设计:学生按照开发计划进行详细设计,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完成项目的开发,教师负责答疑。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测试验收:对完成的项目进行测试,教师或指定的测试小组负责验收。对于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

6.2 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组织方式

(1)类比教学法:考虑到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与特点,选择的授课案例通常与学生在实训中完成的项目模块具有相似性,学生可以仿照授课案例完成项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简化学习难度。或者在讲授一个模块的实现后,让学生设计和实现另一个有共同点的模块,

(2)成对教学法: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程序设计过程中的焦虑感,借鉴合作学习理念,采用成对开发模式,对于难度较大的实训项目,学生强弱搭配,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在旁边看,并定期进行角色互换。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榜样激励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分析高年级学生或同班(或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启发激励其他学生。实践证明,榜样激励教学法很有效,特别是展示同班(或同年级)学生作品最具激励作用。

(4)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实训内容,设计出一个个的工程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提出教学(实验)内容,要求各小组自主完成项目。

(5)自主学习指导法:对那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知识性内容采用“自主学习指导法”处理。指导教师通过布置自主学习纲要,指出重点难点和学习检查等途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6)现场讨论法:在现场开发时,针对技术细节充分运用讨论法激起学生对问题的争论,活跃学习气氛,并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在选题上则注意选择有异议的操作方法或结论引导学生,达到理解的升华和实现追根问底的目的。

(7)学生演示法:在课堂实训或现场开发时,提供某些小的技术操作问题,让部分学生自己亲自演示并向其他学生解说,使学生增强解决技术问题的自信心。

(8)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期限内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7 完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构建与工作岗位“零距离”的实践教学环境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适应性训练、创新能力、顶岗实习为主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利用四个周的时间,进行实训课程教学,每学期实训侧重于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期侧重于基本技能训练,主要进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及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展开;第三、四学期侧重于综合技能训练,主要进行Web开发方面的能力训练和软件测试能力的训练,以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为主,鼓励学生到企业寻求实际的开发项目,同时利用相关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五、六学期,主要在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软件开发中心)或校外实训基地展开,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开发中心,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开发小组,开发的项目均是企业实际项目,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单位的实际需要重点发展以上所述的一个或二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完成毕业生从学生到职业开发人员的角色变化,实现“零距离”就业。

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创造机会。完成9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青岛软件园、中科院计算所、中国软件人才培养办公室、上海智广科技公司、北京华育发培训中心、威海奥博软件公司、威海农友等软件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已签署协议并挂牌。

8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蛙式双栖”模式为主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成败,我们提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通过合作办学,利用合作单位的优势,每年安排3至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前沿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自2003年开设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以来,通过合作单位培训20多人次,使软件专业的教师能够始终掌握软件技术的较前沿技术。尤其是示范校建设以来,我们先后选派10名教师赴韩国、新加坡参加了为期20天以上的研修培训;选派6名教师到国内高校或培训机构参加专业培训;选派15名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至2个月的顶岗实践。同时从周边软件公司聘请6名技术主管作为软件专业的实践课指导教师。

我们出台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有关规定,规定教师必须通过“蛙式双栖”途径来培养,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同时必须有相关专业的企业的工作经历,即每年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与管理过程。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软件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64-01

1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设置体系不完善

课程结构是指针对“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方案来确定公共课、专业课的课程分配比例。对计算机软件专业来讲,培养的目标是IT金字塔中三层中的最下层――蓝领层。所谓IT金字塔是指最底层的占有市场60%的编程人员,中间层的项目测试人员占30%,最高层10%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分析人员。我们称高职软件专业的人员为金字塔中的蓝领人员。在本专业的学生入学之日起,以培养编程能力为重点,进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1.2理论教学学时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

一般在设置理论教学时都会分配理论教学相对较多的学时,这样就会削减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例。高职院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动手能力,需要适当的把学时分配给实验教学 比如java类课程,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下,可以针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有的放矢。另外对于类似于操作系统课程软件专业的必修课,由于理论性强,但是又是软件专业对系统结构有所掌握的一门课程,更加应该主意合理分配学时。

1.3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中的老师在教学中大多采用课堂理论讲解,用板书和多媒体的教授方式。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验证老师在理论课中的课堂讲解内容。由于实验课程的时间与理论课程的时间往往脱节,所以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讲授接受型教学方式。

1.4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的技能,还应该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学校往往只注重本专业的技能,轻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其实除了专业技能的能力外,其他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2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四类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针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基本思路。

首先选取适合高职培养模式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或这双元式教学方式,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和软件市场调查,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当前高职高专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当前课程分为三大大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称为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并且提高综合素质。这部分包括应包括计算机语言、英语基础、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部分为专业课设置,主要包括数据库类和高级语言设计类等。第三部分设置为软件项目训练,是专业课程的提升篇,这部分教学任务主要安排在相应的课程所在的学期的学期末。一般安排1-2个培训项目,进行中小型的软件程序编写。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模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中心,结合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在考察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能力上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查方式 。多元化的考察方式不仅可以避免以往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还会给学生激励和公平感。

再次增强教师师资力量,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在高职的教学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也不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从学校的角度讲,设定合理的、完善的奖励制度会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从学校的角度鼓励教师进修:有的高职院校是采取鼓励教师进行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学习;有的学校是为教师争取出国留学交流的机会;也有的学校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通过这三种方法,教师都可以提升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职业胜任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自己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教学初期制定自己的教学方向,所教授的课程应成体系。对学生来讲,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及时的向教师反馈学习的信息。这样有效的沟通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大力开展与企业间的合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通过良好的合作都可以从中受益。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就会更好的了解所在地区的软件行业的蓝领人员需求状况,可以为企业制定订单式培养。企业有了学校订单式培养的技术人才,首先可以节省新员工的培训费用,可以做到一上岗即可创造利润。作为教师,有了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教学目的,可以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学习期间,通过校企合作增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入学后因为学校的订单式培养安心工作,不会在学习期间产生对找工作的后顾之忧。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培养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制定本专业的学生的培养计划,目的是让学者高等直接教育软件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毕业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为本专业加强软件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先进的师资力量。当然,在进行本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团结一心,实事求是的遵循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软件专业的培养,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软件技术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智祥.论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第7篇

1.1软件工程课程群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如下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软件过程管理、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建模与UML、软件需求工程、软件测试技术、.Net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技术、游戏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其中,与软件工程紧密联系的若干课程,如软件工程、软件过程管理、面向对象建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等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课程群,各门课程按照自己课程的体系独立授课,存在知识点重复、知识体系不能衔接等问题。实验环节也存在重复现象,而且各门课程的实验课时有限,在一门课程的实验课时内很难系统的完成一个实验项目的所有实验要求。如果整合与软件工程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形成一个课程群,那么实验环节也整合在一起,实验课时累加在一起,能达到40学时以上,这样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项目的所有实验要求,达到实验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再加上一门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管理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更强的工程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软件专业人才。应明确软件工程课程群中,哪些是基础课程,哪些是专业课程,哪些是核心专业课程,分析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和课程间知识点的衔接关系,确保软件工程整个课程群知识体系结构合理、知识点衔接合理、实践环节安排合理。

1.2软件工程课程群的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软件工程学科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采用“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集学生主体性、启发性、实践性于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软件工程群中的课程相对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不好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结合项目案例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案例,并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同时备课充分,上课能积极引导学生。同时理论部分授课完毕,应紧跟实践环节,教师给出合适的实践题目,以项目方式开展,让学生结组,以团队的方式组织完成项目的任务和要求。

1.3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方法

整合软件工程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师制定合理的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来合理指导学生的实验环节。以实训项目课题为驱动,以小组为实训团队。在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将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掌握软件开发过程和组织过程,强化学生规范化开发软件的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方法如下:自由结组,组长负责制,实验过程中结合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指导;实训课题自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过程管理自治;实验验收考核,每组进行答辩,根据小组实验过程表现、软件性能展示、课堂答辩情况、文档整体质量和个人的工作和表现综合评分。同时在各门课程的实验环节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门专门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管理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更强的工程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所需软件人才。同时积极引进第二课堂,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定期培训和讲座,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切身体会实际项目的运作和开发。从而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1.4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构建软件工程课程群精品课程申报网站,实现软件工程课程群的网上教学,包括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授课、作业、答疑、讨论、考试、实验等各环节。对软件工程课程群中的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和实验过程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将实验教学环节上网,构建软件工程课程群实验管理网站,按照软件过程管理的思想对实验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网上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

1.5软件工程课程群教师团队建设

构建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梯队。队伍内老、中、青教师结合,教授、副教授、讲师齐备,老教师起好带头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使年青教师过好教学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年青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内教师之间沟通、协调课程群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有所侧重,避免重复。鼓励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进行科研,实行科研与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积极引进企业导师,深入与企业合作,让具有实际项目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鼓励学生到企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结语

第8篇

一、教学管理模块化策略的构建

(一)本科分三阶段培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阶段(第一至第三学年)完成课堂教学。该阶段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各个专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明确课程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考试形式及自学时间,使各个教学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二阶段(第四学年上学期)集中实训。在大三暑假至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要求学生进行集中实训实习,实习的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选择学院提供的岗位。通过集中实训实习,不仅能够深化专业认识,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了解用人市场的状况、职场要求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锻炼动手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即将到来的就业招聘季(10月下旬至次年5月)做好充分准备;第三阶段(第四学年下学期)毕业设计。

(二)改革成绩评价机制

考试由四个百分比组成,逐步推进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改革,通过“四重组合”构成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学生考核建立由四个百分比组成,平时成绩(其中考勤10%、作业10%、课堂表现5%)占25%;两次课程阶段测试成绩各占20%,测试内容尽可能不重复;期末考试成绩占35%,内容覆盖该课程全部教学内容,逐步推进学生成绩评价机制改革。

(三)分层次模块化滚动教学

学院因材施教,对大一、大二的《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次模块化滚动教学”。通过新生入学摸底考试,把基础扎实的学生编入强化班学习,对强化班学生提高教学要求,并对强化班和基础班学生实施滚动管理,加强优质师资配置。

(四)深化教学改革

在培养计划中设置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集中在第5、6学期)、专业限选课(主要集中在第5、6学期)、通识教育实践(不同学期分散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工程训练、分类培养(考研、出国、就业,主要集中在第7学期)、校外实践、毕业论文、实践性教学环节、自主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十一大模块。其中,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任选课)分为语言与文化、美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科学与技术、健康与生活五大类,学生自主选修。而自主个性化学习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个性化学习学分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如学科竞赛、、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活动、证书认证、学院规定的活动项目等。

(五)实践教学模块化

因学院课程均以通信信息类专业为主干,可通过模块化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加强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渗透与融合。因此,学院可在各教学模块中,设置各类课程实验,开设相关的独立实验课程。不间断设置30周左右的集中实践教学,开展各类专项技能实践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技术。

二、日常管理模块化

(一)建立“三项制度”

对大一、大二学生建立“三项制度”(晨读、早自修、晚自习),形成优良学风。学院要求学生晨读,规定时间为7:15-7:40;第一大节课,没有课的学生须上早自修;晚自修时间为18:30-20:40。辅导员和学生会学生组成检查小组,每日对晨读、自修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每月进行评比,授予表现优秀的班级“优良学风班”称号。

(二)进行分类培养

将学生分类(考研、出国、就业)培养,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学院正着手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二年级时可根据自身情况从考研、出国、就业三类中选择一类,然后学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让每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成才道路。

(三)实行班级分块管理

根据对四个专业日常管理方面进行的探索性尝试。在保留传统班委班级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班级分块管理。将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专业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6人,由优秀班委、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同学担任组长,组长统一进行日常学习生活管理,根据每个组员的情况组织学习生活,每周由组长组织小组学习,并将组员的学习、生活情况上报至辅导员处,定期进行汇报和总结,此举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职业教育模块化

目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知识仍偏重理论。职业培训机构的实训体系,源自企业的全程参与,确保实训内容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链接,有效克服了独立学院知识体系偏重理论的弊端。因此,学院正寻求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利用培训机构精湛的职业教学技术和浑厚的教学资源,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市场调查显示,近年来,主要IT技术如优化大数据、驶向云端、自带设备将继续普及,网页应用等成为主流,因此,此专业的课程设计,根据IT企业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培训机构凭借多年专业软件技术服务经验,从岗位群出发,明确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与学院通力合作,为该专业的职业模块化教育设置符合该职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和精品的就业培训课程,通过课程置换和就业培训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所谓“课程置换”,即从新生入学,学院就引进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如C++高级工程师课程、Java工程师课程、软件测试工程师课程、4G-andriod课程、企业内训课程等,取代学校原有计算机课程,其余常规课程则保持不变。学生毕业后获得“双证”保证,可即时走上IT工作岗位,培养社会各职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然,这些职业模块化教学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对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变为零活的按职业模块培养人才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这种合作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如缺少一套完整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部分学生家长不予理解等。

四、创新个性化人才管理模块化

(一)构建创新型人才教育个性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系列创新个性化人才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由传统学校对学生单项要求型向学校与学生双方约定型转变,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样性选择。

(二)为创新个性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以“致力于考研”学生为例,在大三阶段可设立强化班,将数学、英语、政治等基础学科纳入计划,因材施教,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研高峰的优秀学生全面发展。以“致力于研究、竞赛”学生为例,成立各类竞赛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动手实践能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院STITP项目申报、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以及各种类型创业杯大赛等,成立科学与志愿者协会,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各种实践活动的热情。

(三)第二课堂开展多种讲座、比赛等活动

第9篇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41-02

目前,软件类专业人才的供需双方呈现出“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企业感到人才难觅;另一方面,学生感到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究其根源是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达不到企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标准,即培养的学生不是一个合格的“成品”。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软件企业培养能够胜任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应该让学生成为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找准专业定位,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内涵建设,提高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结构分析及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结构分析

根据软件工程领域各个阶段及任务分工的不同,一般可将软件人才分为软件项目管理人员、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初级软件工程师三类,并且这三类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式分布,如下图所示。软件项目管理人员要求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这一类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既是技术能手,又是管理骨干,能够带领团队不断开发新的项目、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不断占领市场,这一类人才一般在软件企业中担任技术总监、项目经理这个角色;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位于金字塔中间层次,这一类人才能够将开发项目形成系统设计思路并组织实施,并能对编程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测试和验收,这一类人才一般在软件企业中担任系统分析师或系统架构师这个角色;初级软件工程师,即通常所说的“软件蓝领”,这一类人员通常要求知识面比较广,能够熟练掌握1~2种比较常用的软件开发平台,熟悉企业级数据库的使用,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与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一类人员的需求是最大的,占60%左右。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

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结合我院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院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应培养软件人才中的第三类人员,即通常所说的“软件蓝领”。在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后,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网上咨询等方式搜集大量的基础软件工程师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即良好的编码能力、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和运用数据库的能力、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求知欲、进取心。

二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其中,课程建设是核心,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走“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之路,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从企业及时获取最新、最实际和最前沿的软件动态信息,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培养出适应软件企业需要的人才。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研究企业相关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从企业的工作任务转换为教育与学习任务,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体系”,将关联性高的课程融为一体。具体过程是:对软件企业中初级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了解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根据教学规律与认知规律,将这些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分解,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成课程体系。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以C++、Java语言开发能力为主,兼顾.NET平台,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此外,在课程体系中我院还强调人文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与修养、沟通与协作、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信息检索与分析、项目演讲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采取“教学做”合一,基于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等教学法实施教学

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采取“教、学、做”一体化,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练并重,教学统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开展教学,即应该从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学生的角色也应从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练”为主。这样做才能符合认识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的教学方法,即对于每一次课程教学均应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基础知识学习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学生点评教师点评总结提高的步骤来实施,并且也可以在教师点评后,指出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学生再继续完善练习,然后教师再点评,即学生练习与教师点评步骤之间可以循环。这样,每一次课的教与学的任务都非常明确,既改革了教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了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可以较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

2.探索“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同时,实践了“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将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由半年增加到一年。具体做法:

第一,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的体系化建设。构建与工作岗位“零距离”的实践教学环境,我院已建设有适合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分别是计算机基础实训室、基础编程实训室、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web开发实训室、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创意实训室等实训单元。

第二,积极开展“学训交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三星、中达、竞华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或顶岗实习,参与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使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工作氛围,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处理好“五个比例”,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我院提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利用合作单位的优势,每年安排3~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前沿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训,自2006年开设软件技术专业以来,通过合作单位培训20多人次,使软件专业的教师能够始终掌握软件技术的较前沿技术。

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五个比例”,即经历比、兼职比、学历比、职称比、“双师”比。我院紧扣这“五个比例”制订培养教师、引进教师的计划,使师资队伍的结构达到高职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我院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引进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

四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了软件技术人才的结构的基础上,明确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下一步,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项目库、案例库的建设与积累,重视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改革专业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王强.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考[EB/OL].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