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5:38
导语:在课程建设的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精品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更是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动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促进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更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办特色专业,树品牌教育,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已成为衡量其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精品课程建设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内涵,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体现“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虽然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精品课程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高水平定位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二)科学确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素,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确立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标准是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五类要素,即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成果特色要素,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1.基本建设要素
课程的基本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精品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等。
2.主体建设要素
课程主体建设要素是保证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体因素,如: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范围广泛,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积极和创新学习的态度等。
3.过程建设要素
过程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要素,如:教学组织运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师的配备等。作为精品课程,其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组织科学严谨,各教学环节制度化,教学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适应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手段先进且恰当应用。
4.教学评价要素
教学评价要素是保证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讲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应当注重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达到较高的学生总体满意率。要接受专家和同行教师评价,得到同行和校内外的广泛认可。摘要:本文围绕精品课程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几个建设环节的建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引领,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信息。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示范作用
5.特色与标志性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作为精品课程,首先应具有一、二名国际或国内知名的优秀教师,发挥该学科课程的学术带头人作用;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并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和学术骨干;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级的集体和个人荣誉。其次,取得重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第三,人才素质高,学生在与该课程有关的单项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对该课程给予较高评价。第四,特色鲜明,成为某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性课程,得到广泛认可和认同。
(三)研究和探索精品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和目标,必须研究和探索科学可行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建设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建设过程的动态监管。
1.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目标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由于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角度的差异,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但应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切实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科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个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学科和专业特点。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并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并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增强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为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创造条件。
(1)教育思想规划:教育思想是指导教师在课程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纲领,教学规律的掌握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应要求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认真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牢牢把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科学、人文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力求教育思想的创新,把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
(2)建设目标规划:按照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精品课程建设层次,最终将集中建设好反映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体现“五个一流”,能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的精品课程,并使这些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居领先或先进水平。
3.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一流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课程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精品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实验课程应科学合理地设置自主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实践课程环节的设计,应该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教材”,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源泉,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建设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在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把教材内容多角度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要用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用“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全部开发建设为网络课程,依托精品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在科学制度的框架下,得以有序进行。
4.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动态监管
对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学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重点把握如下几个环节:严格申请、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定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年度和中期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严把验收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办学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发展特征和世界教育趋势、课程改革方向和教育政策等,对课程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实现监管过程和验收指标的双重动态管理,明确精品课程质量的时代特征,确保课程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适用性及示范性。
三、结束语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8.
[2]唐帼丽,张进明.精品课程:高度优化教育资源的载体[J].北京教育,2004,(10):33.
关键词:教学改革;航空救生;系统性;课程建设
随着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中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发展,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中把握“教与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观点在逐步被重视。从系统论看教学,是把原本属于系统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这一中介理论移植到教学中来,把航空救生专业课程作为在学员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唯一特色专业课,在课程建设中,更应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解析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
一、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要素分析
航空救生学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教育的应用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而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的产生应追溯到航空航天专业技术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并随着航空航天这一专业领域的发展而发展。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研究的客体是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过程。课程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既有航空救生专业教员的教授情况、学生的认知效果,又包括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该课程建设从理论教学层面上要达到航空救生法律法规、原理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从操作技能层面上要达到培养学员在恶劣的救生环境下能够自我救生的技能,又有判别、评估救生条件熟练施救的能力。
二、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内容
把握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内容调整应符合“面向战场、贴近实战、注重应用、形成能力”的要求,具有实战性、实用性、针对性。
在课程设计时,将航空救生专业课程划分为教学内容学习和教学内容实施两个部分。在教学内容学习中,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航空救生教学内容是学习的客体,教员则是学习的组织者、控制者,在这部分设计中要注重学员“学”的效果。在航空救生学教学实施部分,教员是施教活动的主体,航空救生教学内容是施教的客体,学员则是教员施教的对象,这部分要注重“教”的艺术性。
从宏观上看,学员学习或航空救生专业教员教授有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之分;从微观上看,学员与教员之间或学员、教员与航空救生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时间流程中消长。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注重“教”与“学”的空间上的联系,还要注重二者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在学校期间对航空救生专业学员教学的培养应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二是认为航空救生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实际救生技能的培养,而航空救生学的理论知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课时去教授。实践证明,上述的两种观点都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建设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教员队伍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系统的首要功能是满足现代化航空作战中对遇险飞行人员的救生,提高战斗力。其次是满足军民融合式航空救生模式,对民间航空、航海遇险人员的救生。
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虽是在学员高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但它不同于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教员队伍的建设中,不仅要求教员具有坚实的理论教学功底,而且要求有敏锐、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案例分析能力、个人生存能力等。教员应具有能够定向控制学员对知识由迷茫到明白、从无疑处生疑、从困惑到熟悉再到灵活运用的无序到有序的方向发展的能力。
四、探索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是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课程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桥梁,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航空救生专业教学课程建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普及信息化教学
在加快信息化软、硬件平台建设的同时,依据教学需要调整充实课程内容,丰富功能和手段。传统教学媒体,例如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地图、表格等,还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等。但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媒体,教员必须慎重选择,防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员感到媒介手段多乱杂。另一方面是修改充实航空救生学科网站,丰富学科网站的内容,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努力提高网站的利用率。
2.拓展开放式教学
坚持面向部队、面向兄弟院校,加大人才和信息资源交流力度。积极与军地院校和部队定点挂钩,鼓励教员到外面去进修和参加军内外学术研讨活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
3.推广案例、战例教学
改变航空救生课程教学的板书加多媒体的传统说教方式,力争拓宽案例式教学思路。教学将由典型案例展开,做到清晰描述、针对性提问、充分讨论、点评到位、指导实践,使学员乐于参与。在总结提高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案例、战例搜集渠道,建立综合案例库,切实提高学员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精品课程 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张红梅(1971- ),女,四川郫县人,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考试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刘佳龙(1983- ),男,吉林通榆人,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李朝晖(1968- ),男,湖南泠水江人,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TPLC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课题编号:TER2012-031 )、2011年度乐山师范学院教改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研究——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G11-YB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14-02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信息化进程中,为了改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7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被纳入到“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过八年时间,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2011年,全国已经批准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3832门,省级精品课程8285门,其中本科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2582门,省级精品课程5648门。2011年《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指出:要明确高等学校和教师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专家组织的作用,保证课程质量,建立健全动态监测与监管机制。
一、探索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意义
(一)探索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深化高校课程改革
课程是制约大学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加强课程及其管理的研究,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在我国,“对于课程管理,迄今仍未能引起重视,其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①精品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是高校课程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精品课程较普通课程具有数量相对少、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经费支持充裕等优势,所以对精品课程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可行性。进行有效管理是精品课程后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加强对精品课程管理改革的探索,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建立长效课程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精品”示范作用,而且可以为高校课程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二)探索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精品课程作为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自实施以来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扩展教学资源,保障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准和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与课题。②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社会发展、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多元要求。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可以提升精品课程的内涵,促进精品课程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引领作用。
(三)探索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精品课程发展
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规范精品课程的要素,保障教学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强化精品课程发展的内驱力。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教学团队、评价激励机制、网络平台等建设。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融洽与否,评价激励机制的合理与否,网络平台能否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通过建立长效精品课程管理机制,协调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各个要素,明确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制定能够保障教师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的相关制度,建立奖惩分明的评价机制,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通过全面建设网络平台,加快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的更新,提升精品课程的发展内驱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离不开课程实施者和应用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各种配套措施的支持和保障。建立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是强化精品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构策略
(一)运用相关理论,建构精品课程理论基础
学校管理的实践一再证明,如果没有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管理工作就会陷入盲目与混乱。课程管理现代化,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的课程管理理论的指导。③
1.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就一般情况而言,精品课程作为项目申报以后,采用经验的方法进行后期建设管理,即中期检查和周期验收。这种缺乏系统规划、没有严格奖惩界定的经验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流于形式,很难达到有效管理的要求。项目管理理论适用于管理具有明确目的、起点与终点并需要结合各种相关活动的工作,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精品课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对精品课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划,实施适合本校精品课程的管理策略,以达到全程管理的目的。
2.运用绩效管理理论的必要性。教学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努力程度,对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当精品课程评审成功后,教学团队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课程项目负责人掌管经费,其他成员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导致工作热情不高。绩效管理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可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管理,明确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在既定绩效考核标准的要求下,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整体和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优化管理。
(二)重视用人机制,加强精品课程师资建设
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是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不仅仅依靠课程负责人,还需要一支教学质量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的配合。因此,构建精品课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关键就是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
1.落实聘任制和责任制。采用聘任制选拔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本着统一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原则,严格把关教学团队的质量,并明确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做到责任到人、权利均衡的和谐状态。在聘期内,按照学院制订的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对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进行年度考核,根据绩效分析和考核结果来决定聘任者的续聘和解聘。
2.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训力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践行者,他们的知识储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质量。学校应制订主讲教师的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进修、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等形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发相关制度,保障精品课程良好发展
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④同样,完善精品课程的管理制度,对精品课程的全面监督与管理、保障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意义重大。对精品课程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相关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教学的践行者,他们对课程的认识决定了精品课程的使用率和效果。自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精品课程的发展数以万计,但很多并未在实际中得到运用,而是处于申报立项时的状态,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制定精品课程使用制度,增强教师和学生在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参与度。学校通过应用保障制度的建立,鼓励教师应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以此来丰富和充实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现代化教学的魅力。
(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参与
精品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更新完善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保障教师对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学校只重视精品课程的前期申报立项,忽视后期的建设与管理,尤其是对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缺乏政策和资金的保障和激励。
1.政策倾斜,保障教师利益。学校应对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工作量予以肯定,并上浮一定额度的工作津贴,鼓励教师致力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推广和应用。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其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
2.实施奖励,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应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经费支持,对于建设效果好、成绩突出的精品课程给予相应的奖励。其中要注意保障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利益,做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五)规划网络平台,实现优质网络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坚持系统性、全面性、标准化、实用性、可持续性等原则。⑤精品课程是基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现代化课程,它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畅通的网络和先进的软件技术保障。信息管理中心应保障网络平台的稳定和畅通,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应定期参加有关网络应用技术的培训,了解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实现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的与时俱进。
(六)合理统筹规划,协调两个方面的关系
1.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精品课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它既包括对全校所有各级各类精品课程项目的整体管理,也包括对精品课程每个要素和每个环节的局部管理。首先,对全校精品课程管理进行规划。制定管理规划时应对本校精品课程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考察,运用态势分析法对本校精品课程整体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制订符合校情的精品课程战略管理方案。其次,在精品课程整体管理方案的指导下,对精品课程工程的各个要素进行调查分析,逐一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2.协调责任与权力的关系。责任与权力是管理过程中两个十分关键的要素,能否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品课程管理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实施与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人为过程,而非“自下而上”的自然生成过程。⑥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赋权的管理,很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对于精品课程的管理,要明确各级机构、各个成员的职责,在单个课程中也要明确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责任和权利,并将其纳入到相关的管理条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注释]
①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引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1(4):82.
②陆海棠.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J].教学研究,2011(2):41.
③李枭鹰,唐世纲.大学课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4(3):230.
④王向东.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基于教学行为与制度关系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1(3):98.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
一、研究背景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 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目的就是通过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精品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精品课程建设管理问题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无论是精品课程目标的确立还是精品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或者是后续精品课程实施及精品课程评价的展开,都是精品课程管理的内容。由此,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当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亟待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 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也需要具有系统性。首先,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中的各种制度、机制、流程等要实现有效的对接,彼此合作。其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应具有开放性,通过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和自身的学习、创新,不断提高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最后,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等其他子系统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2、以人为本原则。即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循以人为中心,尊重人,重视人,在管理中不能把学生、教师看作单纯被动接受安排的角色,树立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改革管理方法与手段;尊重教师,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激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整体优化原则。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才能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
4、动态原则。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具体实施办法、课程申报、 课程的示范推广等环节上,从校级精品到省级精品乃至国家级精品的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的阶段水平上,无疑不体现出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必须对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阶段进行动态监控,确保质量。
三、 构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保障有力的组织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作保证,是不可能成功的。精品课程建设也不例外。首先,要建立学校领导、教务处和系部三级领导负责的组织体系。这个组织要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长和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及各级下属系部的教学主任组成,形成三级负责的领导体制。他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制定和健全各种相关制度。明确目标就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每一年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将指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目标,还要签署目标责任状。在下一年的评审检查中,对于达到目标的给予奖励,达不到目标的要受到批评和处罚。
2、 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
⑴全面的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中,一要制定严格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形成逐级申报制度;二是制订出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详细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需要达到的指标标准;三是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必依”,切实把好过程关,防止出现突击建设、后续建设乏力的现象;四是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奖惩制度,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使精品课程建设做到有章可依。
⑵完善教师队伍激励制度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负责人,他们必须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而且师德高尚,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不仅是课程的负责人,更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人物。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讲,同时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导和实验课教师。由此,我们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严格实行教师聘任制。其次,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也要给予倾斜政策,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⑶规范网络平台的管理
建设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要规范网络平台建设要求,明确规定上网资源的规格,提高网站制作质量;对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进行长远规划,避免出现为申报搞突击建设的短期行为;加强服务器的维护工作,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满足师生随时浏览的需要;改善和提高软件功能,确保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相应的教学与管理活动;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课程负责人对上网资源的内容定期进行完善更新。
⑷加强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资金的支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不论是新教材的出版,还是实验室建设,不论是学生实习基地的选择,还是教学实践环节的安排,不论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是教学课件的开发,不论是教师的学术交流,还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提高,都离不开资金的保证。学校必须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安排,优先保证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需求,然后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需求。要敢于放手让课程负责人按照预定目标,一步步地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可设专项账户,由学校领导把关,教务处负责管理,课程负责人具体支配。总之,建立一个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保证机制,也就成为学校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四、结语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对其管理更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各管理层级理顺关系,构建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构体系,以此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继续推进,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王天(1982— ),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关键词:课程;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111-03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能力形成的着力点,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1 课程建设的定义
课程是指教育内容的进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课程建设指的是为了推进教学进程的实现所包含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质量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分量的总和。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的建设,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2 课程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其相关要素的关联
探索和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其相关要素的关联,是课程建设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先导,主要内容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和思想素质等,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首先要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技能、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和质量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也是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准,包括:教学思想的改革与建设,知识内容建设、教学水平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内容的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它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结合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建设。
(4)教学条件建设。它是课程建设重要保证,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设施、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开放性、先进性、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等建设。
(5)教学管理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组织保证,包括:科学、规范、系统和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档案资料和教学激励机制等内容的建设。
3 我国国家层次课程建设的路径(近15年)
我国从2003年起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先后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MOOC、微课 ”等过程,加上即将推出的“系列微课”,现在统一称之为“精品开放课程”,下面简单的介绍。
3.1 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开展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始于2003年,截止2010年底,教育部组织建设了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要集中在985和211高校。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数量也达2万多门。
精品课程建设出现,对当时各高校的课程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对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实践,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精品课程建设离当初的想法渐行渐远,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精品课程建设脱离教学实际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了不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而应急建设的,没有充分考虑平台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一些精品开放课程成了学校的品牌装饰,与教学过程“脱节”。
(2)建成的精品课程不少,但比较零乱,不成体系,名校、名师和“大家”的作品少见。
(3)建成精品课程资源不足,满足不了学习者的需求,后期维护跟不上,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严重滞后。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不正确,重申报轻可持续发展现象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精品课程大多为立项而建,建设周期短,一次建设即告完毕,许多课程长期缺乏维护,资源内容陈旧,难以成为优质资源。因此,对已经建成的精品开放课程要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后续建设情况。只有持续改进课程资源,才能保证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才能减少“重申报轻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从而切实提高精品开放课程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教高厅〔2012〕】2号发文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
3.2 精品资源共享课
资源共享课除了要提供全部教学单元的录像外,突出基本资源共享。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由于专业性强,主要的受众群体是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受众群体狭窄。
3.3 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教师授课录像为展示内容的一种开放教育,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有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类和专业导论类两种类型,其中科学文化素养类推荐单位为部属院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导论类的推荐单位为本学科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
3.4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几个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
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4 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
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材均参照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随着职业教育的浪潮的到来,受理论讲解力求体现“必须,够用为度”的影响,学校把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绑定在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先后申报学校《IT 蓝领系列专业办学方向探索建设》、《IT 蓝领软件人才的素质培养》、《计算机类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块的构建及应用》、《应用型大学课程的样板建设研究――以为例》等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深入企业、事业单位调研,了解市场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形成了计算机类各个层面的培养模块,并将能力培养模块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之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题组率先完成了应用型大学的课程教学大纲、上机实训大纲、自编了上机实训手册等一些齐备的课堂教学资料编写工作。2007年3月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
4.1 明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2007年年初,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自此《C语言程序设计》和其他课程一样面临着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型的问题。本着突出应用特性,课题组理清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路是:
(1)高职高专阶段课程建设的成果、资料、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不能丢,在搞清楚《C 语言程序设计》(本科)的规格和内涵之后,将相应的积累和经验移植到本科课程建设之中,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
(2)围绕学校创办“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双师型、社会型教学团队”的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
(3)打造精品开放课程。有步骤,分层次将《C 语言程序设计》打造成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
(4)建设优秀的教学资源,满足广大师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到2020年末,所有的教学资源(包括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站、微课等)全部上线,做好跟进维护工作,让优质资源发挥应用的作用。继续完善《C语言程序设计》及其配套教材修订工作,力争把教材做成应用型的精品,完成《C 语言程序设计》系列微课的录制。
(5)加强团队建设,打造梯度结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的 “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争取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争创学校和省级的教学名师。
4.2 对课程建设的教学定位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语言类教学中第一门系统地讲授程序设计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结构,理解计算机科学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算法,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培养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表达形式和流程控制的方式。理解模块化程序化的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能力培养要求
重点培养学生读程序、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突出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数据表达的能力,以及算法描述与基本算法实现的能力;掌握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集成化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和程序的调试方法;初步具有利用程序设计技术求解实际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4.3 研究制定了我校《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1)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分布及能力基本要求(以“结构控制”知识点为例)
[知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 常用的结构控制 用读/写及赋值实现顺序结构的程序 掌握 熟练第掌握C 语言的各种语句的使用,熟练输入/输出等库函数的调用;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流程控制语句实现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掌握几种重要的算法(求和、统计、求数列等)的算法思想及其实现;了解几种常用算法的思想 重点: 三种基本控制的实现,各种流程控制语句的正确使用
难点: 多分支、循环嵌套、分支和循环结构的嵌套,常用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用if、switch语句实现分支结构的程序 掌握 分支结构的嵌套 掌握 用while、do-while
、for实现循环结构的设计 掌握 循环嵌套的控制与执行 掌握 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 掌握 分支和循环结构嵌套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 一些常用算法设计思想,部分算法的实现 理解 ]
(2)实验实践教学设计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首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编程演示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实验项目,使学生通过理解程序、模仿程序、改写程序到编写程序的实践训练,逐步强化学生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教学分为“演示实验”和“知识单元实验”两个部分。知识单元的实验有验证性和设计性两大类,前者是理解和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后者意在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独立进行问题求解、程序设计的能力。下表给出了“分支结构”知识单元的实验方案。
实验教学中课程实验方案(以“分支结构”为例)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标 建议实验项目 3 分支结构 掌握分支、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办法;
掌握排除语法错误的基本技能 案例:超速判断、出租车计价,成绩转换,纳税问题
项目:比较大小,分段计算居民水费、计算天数、简单计算器、出租车计费系统 ]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大型程序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综合应用能力、复杂程序的调试能力,要让学生深刻体会程序设计的全过程,初步体验软件工程方法,培养学生软件文档的写作能力。加强团队工作中的个人责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设计示例:
作物产量统计系统
问题描述:输入某村各户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以便统计全村各种农作物的总产量以及向亩产较低的农户提供参考数据。作物产量统计系统中每条记录包括各户村民的编号、户名、种植作物种类、亩数、产量等信息,主要实现作物产量等信息的输入、打印、查找、排序、统计等基本管理功能。
基本功能:
输入n户村民及其种植作物的基本信息,并将输入的数据存入文件。
统计全村各类作物的总产量,并将结果写入文件。
计算各户各种农作物的亩产量,输出计算结果。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全村各类农作物的亩产量进行排序,将排序的结果写入文件。
按户查找指定村民的作物信息。
设计要求:
在输入村民及其作物种类等基本信息时,要求输入完一户村民的所有种植作物及其产量等信息后再输入另一户村民的基本信息。
5 我校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理念,自2010年以来,《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取得了如下成绩。
(1)微课《冒泡法排序》和《汉诺塔与递归算法》2015年参加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本科)比赛” 分别湖北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数组元素的冒泡法排序和选择法排序》参加全国决赛获得“优秀奖”。
(2)教学研究项目《基层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教材)》参加2013年“湖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奖”。
(3)课程《生活中的C程序设计》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2014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11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本科层次的“精品课程”。
(4)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010年被教育部“教指委”评定为“优秀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被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评定为2012全国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本科教育)“优秀教材”。
(5)编辑出版《C 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3个版次共6本教材,发表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论文7篇。
(6)指导的学生从2012年起参加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C/C++类),多人次获奖。
(7) 将《C语言程序设计》按照知识点重组录制成“系列微课”共65讲,时长1350分钟,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第一门将专业知识碎片化重组后以“微课”形式进行展示的课程,我们坚信,只要进入该课程的学习者,一定会有所获。
6 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1)课程建设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课程教学是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的,起着强基固本的作用。高等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有他特点和规律,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多样性、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条件;排除“不确定性、非物理性、外部性”的干扰,才是还原“学校教育质朴真实的面目”的,凡是“追求短期内量化、有形的物理绩效”都是严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2)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
近10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都把“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作为“本科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校理解上的差异,对待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导致在课程建设的效果和结果上不尽相同,近10年来,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共建设精品开放课程不少于二万门,建成的这些课程比较零散,成体系的不多,特别是名师,名校、“大家”的作品甚少,如果把各名校、名师、“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用他们的眼光,用他们的智慧来打造优秀的教育资源,对于教育均衡、信息共享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组建教学团队、发挥名师的作用,是做好“课程建设”基本保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建功立业的,所以课程建设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才能做好,课程建设的结果一定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课程建设的周期长,也有可能长时间出不了成果,还是需要一批愿意奉献的人来完成。所以,就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的 “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4)加强“教学设计”,是目前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拟定,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等, 在目前环境下,实现教学的辅助手段很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辅助手段,都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特点、授课内容等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充分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8 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建设高校强国,到2020年底推进一批学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只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认真开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开发优质资源,才能使“双一流”建设方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李金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理论探讨与有效实践[J].科学决策,2008(10):83-84.
[3] 夏晓华.段相林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J].中国大学教育,2007(10):59-60.
关键词:课程建设;方法;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经管类课程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面临着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多种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开展经管类课程质量分析。在明晰该课程各种质量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经管类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即涉及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容,又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内容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经管类课程的教育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决定着该课程的授课质量。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我们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1.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
教学服务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从高校质量管理适用的理论方法看,目前已走出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5年一轮的高校的质量评估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已使教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具体执行环节要素多、部门散、运行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削弱了高校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迫切要求以课程为对象,研究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达到提升高校组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2.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联系
目前已有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分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分人才种类的质量管理体系两类:(1)全面的质量体系是以高校组织整体为研究对象而建立的,就是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通过识别与体系相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相互作用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以实现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2)分人才种类和层次的质量体系是以产品为对象建立的,就是对某种类人才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为基础的“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
我们拟建立的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上述两种质量体系的具体落脚点,是组织整体和分人才种类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系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过程原则,为保证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结果,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资源进行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子系统。与其他课程质量体系相互并列,支撑着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多层次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由于经管类本科生课程是硕、博课程的基础。构建的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能稳定地提升多层次课程质量,在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指为该课程教学服务应具有技术和功能性方面内容建立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体系,是指为实现该课程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与组织整体质量体系不同,它是保证实现该课程优质教学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由任课教师组成的、按课程纵向流程设置的全过程管理的所需资源构成的系统。
二、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以课程为对象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便于进行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措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完备的教学流程、文件和制度,严格的监管措施等是基础;教学质量管理的自动化装备与设施、教师的全员参与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等是必备的资源条件。因此,分析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成要素,找出教学资源配置、管理上的差距,便于在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是学校系统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利益,其服务产品从结果看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提供和支付的同时性、服务对象产品的差异性等特性;从过程看具有技术性、功能性等质量特性。因此,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从内容分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从教学服务的本质可分为结果质量要素和过程质量要素。
1.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要素分析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既教学服务的质量标准、环境条件、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设备等是否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表现为课堂教学和网站教学两种载体。课堂教学服务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按计划提供教学服务的综合载体,是适时性的服务;而将该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该课程网站是新颖的表现形式,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
目前支撑经管类课程结果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及其管理水平。经管类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将课程教学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适时上传形成虚拟课堂。
2.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分析
教师的仪态仪表、教学态度、教学程序、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他即参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准备过程,也综合运用其他教学资源完成课堂教学服务过程。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和开课过程中的使用之的过程,构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全过程。其中,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是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内容。
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例如教师能力的准备包括:教学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争取和承担教学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基金项目和纵、横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学法活动,研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论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差与衔接,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该阶段是保证教学服务结果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特性表现为教学资源齐备。
教学资源综合过程,是将教师、教学资料、地点等资源按教学纲要形成拟开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其质量表现多个教学课程任务,要达到就某一课程看要求各种资源关系明确、比例适当。该阶段是保证服务结果质量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及其教学过程服务质量是互相作用、相互支撑的关系。过程服务两个过程的质量是教学资源使用过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因此,系统地、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其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时、准确、流畅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确定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系统管理意识不强、过程管理能力薄弱、工作接口缺少明确规定和控制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前两节系统地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提出建立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其可提升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并支承高校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经管类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高校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性,都要求认真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形成的过程、规律和管理方法,制定解决各种经管类课程建设问题的措施,并持续地进行质量控制。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的同时将课程建设与现代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愉悦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因此,经管类课程课程质量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系统综合性、树状网路化。
1.经管类课程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遵循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方法在逐项分析后,制定该课程质量提升方案。形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资源的规范化文件和主讲教师培养的制度化文件。既包括教学资源的规范化,又包括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
(1)课经管类课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经过多次完善,走过了从初级质量向高级的研磨,并在经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适时公布。
(2)经管类课程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经管类课程教学是多种教学资源质量的综合,其中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凡进入经管类课程建设小组的主讲教师需经过培训。其流程包括:①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②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③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培养发展计划;④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⑤进行开课前验收试讲;⑥助课;⑦独立开课;⑧质量跟踪,培养提高。
2.经管类课程质量要素的系统化
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是一个把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等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其理论核心是质量控制过程。即对形成最终成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运行。这种管理方式既构建起高校内部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相互联系和沟通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又通过对于人才产品质量形成的每个环节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的规范,达到合理地配置资源、协调生产关系、实行有效监督、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的目的。
质量体系既是一种理念、原则,又是一种管理方法。我国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满足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3.经管类课程质量因素之间树状网路化统的观念,找出各功能间的内在关系,摸清该经管类课程的所有功能,并表明该活动对象的最终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全部手段,功能系统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明确了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对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就建设一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提出了理论方法支持等,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创建是质量管理里理论在教学服务的实践应用,正是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管理理论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课程建设一般分为课程体系建设和具体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课程体系建设即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的规律,构建一个合理、完备的知识构架;具体课程建设则涉及到课程内容、师资配备、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从微观的角度看,精品课程包括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要素。因此,精品课程就不单指教材和教学技术手段,也不单指教师。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
从宏观的角度看,精品课程建设范围也不单指教学计划内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还包括教学计划外的素质教育课程等。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要从宏观角度树立大课程意识。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曾明确提出精品课程建设的五个“一流”的内涵,不同的地方工科院校都各有其特点和办学宗旨,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也各有不同,就吉林省而言五个“一流”应理解为:“双师素质的教学队伍、不拘一格的特色课程、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力导向的实用教材和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
1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双师素质的教学队伍
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队伍”包含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这些看似“硬件”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很容易抓到。但是对于“学术造诣、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特色”等这些内涵的“软件”内容,却难于捕捉。也正是这些“软件”的内容才是教学队伍建设的核心。
在地方工科院校应特别注意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必须要求主讲教师真正懂专业,会操作,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如主讲生产运作课的教师,必须懂得生产过程的流程,工段、工序、工作地的划分以及设备、人员的配置,要深入企业进行必要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再如,主讲会计的教师,特别是主讲专业会计课的教师,要清楚专业会计实际操作的过程,包括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处理,同时随着相关制度的变更,应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很多专业包括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电子类等,都有必要吸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相应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教师队伍。这样逐步可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超、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队伍,实现精品课程教学的核心建设,为精品课程作为教学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
2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不拘一格的特色课程
地方工科院校精品课程,在基础课上要针对专业特点,注重课程内容衔接,适应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体现基于专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衡量地方工科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准,是看培养的学生能不能满足对应的专业岗位的需要。按照专业岗位去开发课程,就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和企业及研究单位共同培养学生的多元培养体系模式。学校要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企业及科研单位的联系。
3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灵活互动的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除了继续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力度外,还要结合实际创新课堂,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授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使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学生需要的知识有机结合,真正以学生为本,才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同时,也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授课效率。
4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能力导向的实用教材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简单的一本或一套教材的建设。而是要建设或使用精品系列教材及包含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着眼于宏观的整体教材建设,着手于微观的部分教材建设。专业教材要体现地方工科院校教育的特性,要突出专业实训部分。必须打破教学对固定书本和教材的过分依赖,要将作为导读导教的教科书与大量的指导阅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5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
建立正常的学术规范和教学制度环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上是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地方工科院校在制度框架下自觉地开展工作。为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和督促力度,以提高和推广精品课程教学的效果,可采取院校教学督导组和专家组听课考核、抽验评估、综合评价等管理方式, 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借以带动全校各专业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这里的全员不仅包括学校领导、专家、教师,还应包括学生,学生作为一员是不能忽略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如果没有学生的监督也是教学管理的一种缺憾。根据调查资料,许多学生不太了解和不了解什么是精品课程,其中,更多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上的是精品课程,他们不知道精品课程对师资如何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要求,对教材以及教学管理如何要求。因此,精品课程建设要加强宣传力度,要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学校,教学质量同样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地方工科院校专业教育课程的精品率,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精品课程作为教学模式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恩荣《时代经贸》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2007.9
[2] 张宏伟《现代教育科学》工科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探讨2006.1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教师团队;自我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44-03
提升教师创建精品课程的意识,提高教师团队精品课程建设能力,是深化精品课建设的突破口。精品课程的团体性、示范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只有加强教师团队的自我建构才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师团队创建精品课程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教师团队的角色转变
实施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应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实践者”,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对精品课程的认识
教师对精品课程的研究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精品课程建设之中的研究,是改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nouse),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teacher sasresearchers)的理论。他认为,“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上应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和指导的方法,要积 极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变成精品课程的实验室”[1] 。
研究能培养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研究能培养教师对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与课程建设过程的认识,养成善于自我实践的作风。因为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求教师在分析精品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在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而且还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加以检验,从研究中获得对精品课程的认识。
2.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它能促使教师成为实践精品课的研究者,帮助教师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精”;研究还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实施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增强识别能力,将先进的理论与自已的实践整合,进而形成适应精品课程建设、富有学科个性特色的操作体系。而精品课程操作体系的建设过程就是教师提高精品课质量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的过程。
3.有助于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深化精品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必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针对自身的知识基础、个性气质、专业功底、教学风格、教育机智和情感与价值观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具体说是:1)由原来的个人经验积累变为在精品课程实践中发现教学问题,用现代教学理念与先进的设计方法指导精品课程教学;2)由原来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体系变为从自身精品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主动寻求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由过去传统“搬运式”和“捆绑式”的教学方式变为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探索教学、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4)由一般课堂的讲解分析模式变为把精品课的自主性、尊严感和言说权还给学生。这样,教师便由讲解和分析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型的实践者,由精品课的实施者转变为自身实践的设计者,进而实现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的一体化,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条件:教师团队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智慧是教育科学与教学艺术高度融合的一种状态,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体验、感悟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建设过程是挖掘智慧的过程,它的运用是分享智慧、启迪思维和扩大教师团队资源的过程,也是教师团队在教学理念、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机智和教学风格以及教学个性化上的综合体现。教师团队智慧则是教师在精品课程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的实践智慧,它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目前对精品课程实践的体验结合起来,从而使已有的教学经验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教师团队的自我建构。
1.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
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其核心要素包括职业素质、教学技艺和现场机智等。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是专业素质,即学科素质。教师教学实践技艺主要指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讲解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多元评价能力。教育机智是指在课堂上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教师在长期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智慧,表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2.教师团队实践智慧的特点
一是独特性。教师团队在自己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个性特征、符合本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是示范性。教师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参照精品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具体的场域中自然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教育教学规律的表达,这种智慧特点能使精品课程自然具有示范性。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示范性的课程,课程示范性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指标。
三是网络性。课程网络教学环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国家精品课程在申报及评审时都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教师在高度重视本学科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的同时,更要加强精品课程和优质教学网站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在网上互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不断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建设更好的精品课件。
四是特色性。国家精品课程的特色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课程是否是一流的,是否具有示范性,关键在于“特色”[2]。应有目的、有侧重地选择具有代表学校优势专业的特色课程进行参选,围绕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开展课程特色的建设工作,最后全面提升课程水平和地位。另外,在培育精品课程时,必须以“特色”作为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不可替换性。
五是有效性。教师在实施精品课过程中应努力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有效性,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有条理、富有挑战性,并让学生肩负起一定的学习责任,使师生充分交流,从而探索精品课程实践智慧的有效规律。
六是情境性。教学情境能激发教师产生灵感,是促进教师顿悟的教学氛围和信息场。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精品课程资源,去营造民主、和谐和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自我建构的关键: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
某些课程难以令人满意,其原因是没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只顾追求“效果”,忽视了“过程”。因此,逐步建立适合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由“效果”逐步转向“过程”,才能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自我建构,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建设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应由讲授为主转向引导和师生互动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德国四步教学法、SDSPR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师团队要开展自我建构
教学的首要特点是个性。每个教师讲课时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都有自己的操作体系。因此,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操作体系,这对于提高教师实施精品课程能力、促进精品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建立教师自我个性化操作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设计相结合
一方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对所讲课程要进行策略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与调整,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2)课文内容解读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评价能力;另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课程中的背景材料、事物图片和资料及各种音像材料,运用幻灯和录像等方式,穿插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手段的效果。
(3)理论运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把精品课程理论学习的收获,自觉转化为指导自身课堂实践的理论,并自觉地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要把自己课堂教学的经验,有机地和灵活地与已有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相对接,以提高自身对精品课程的实施能力。
(4)模仿与创新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大胆而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模仿精品课程已成型的教师教学操作体系;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建构符合自己教学个性的精品课程操作范式。
3.建构精品课程个性化操作体系的程序
(1)自我准备
从精品课程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来看,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就是精品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自我准备。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需要准备的内容有:1)教谁——教学对象分析。包括课程的总体定位、起始能力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方法分析等。2)为什么教——教学目标分析。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分析。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包括事实、技能、要解决的问题等。4)如何教——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5)教的如何——教学评价。
(2)课堂探索
课堂教学既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和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知识修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个性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课堂上探寻偶然性中的必然性,揭示其规律性,为建构个性化操作体系奠定基础。以大学语文课程“蒹葭”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这样几个教学环节:课程引入—创设情境—文本主要内容讲解—文章表现形式解读—讲解文章意境之美—知识扩展与建构。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要防止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及创造条件,把精品课上成“样品课程”;二是防止精品课程的教学环节程式化:三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探索精品课程的教学规律。
(3)反思提炼
作为精品课程的执教者有必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把隐含于头脑中的零星实践智慧变为显形和系统性的理性认识,以提高精品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反思内容应包括教学起点、教学目标和“课标”的对应情况、教学内容、资源挖掘和媒体选择、教学结构(板块)的完整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过程、课程特色和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整合、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学生投入学习的情况及与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沟通等等。通过多次反思提炼,教师可把这些反思内容系统化,进而逐渐形成教师团队个性化的操作体系。
(4)实践检验
反思提炼出来的符合自身教学个性的操作体系,还要在实施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反复检验,使之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觉行为,如此教师才能把隐含于自己头脑中的思维火花变成系统的、显性的理性认识,再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教师便会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操作体系,进而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对于教师而言,建构精品课程个性化操作体系是一个艰难而极富价值的探索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累和锤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