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5:38
导语:在三分钟演讲的技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新课标;作用
在新一轮课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日益密切,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广泛、知识、信息的传播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一个思想平庸、知识浅薄、口齿不清的人根本无法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就算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技巧超群的人,如果不善言谈,也是无法充分发展自己全部聪明才智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时时注意训练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说话的能力,让自己会说话,说好话,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说话能力的训练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轻说现象。当前,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但大多数老师还是围绕书面能力的培养进行的,致使很多学生说话能力差,讲话语无伦次,没有中心,也不注意语言的条理性,更无法谈及语言的准确严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又往往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说”的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到上面来演讲,对学生“说”的能力训练等方面有许多好处。
为了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我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前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1)介绍作家作品或背景资料。即紧扣近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讲些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如作家作品常识、创作背景、写作意图等。这类内容的演讲,把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诵读优秀诗文。内容可以是班上同学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读物中的优秀诗文,将其诵读出来和大家一齐欣赏,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量,听的同学也受益匪浅。
(3)故事演讲。搜集和阅读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名人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并将它们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4)名言警句赏析。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名言警句,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同学们为了作好演讲,搜集阅读名言警句,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和启迪。
(5)广告词赏析。随着商品市场化的加速,广告以各种形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我要求学生先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搜集广告词,演讲时先向同学们展示广告,再对广告词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广告词的学习,许多同学懂得了对偶、双关、谐音、排比、用韵等语文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既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又引发了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同学们不但会表演广告,还会自编自创广告。
(6)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一些课文后,我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表演。
(7)即兴演讲。在课前几分钟告诉学生演讲主题,学生通过精力高度集中、思路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积极的思维,使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高度集中在演讲的题目或讲说的中心上,迅速组织好演讲的内容。 采用这些变化多样、趣味横生的课前演讲形式,每一次课前演讲都能使同学们激情迸发。
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对小学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看法。
(1)锻炼了学生的胆魄。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
(2)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3)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刚开始开展演讲活动时,学生缺乏足够的勇气,只是有几个较大胆外向的同学主动要求出来演讲,而且还是带着讲稿在读。这个阶段,我积极首肯这些同学的发言,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为了台上那短短的几分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而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人每学期写作文八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效果总是不甚明显。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学生要想三分钟演讲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演讲前要组织好材料,查阅资料,选择摘抄。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做好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摘抄的前期工作,不能应付,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提高。
(5)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课前演讲正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每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至多只有三次,大家都非常珍惜,也仿佛在比赛中看谁新颖,看谁成功,看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韧劲儿。有一个学生这样告诉我,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决心一定演讲好,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演讲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来看,“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来看,“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考试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就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到“能说会道”到“能言善辩”。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以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做法是:在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可一个人自练,也可几人一起练,演练后一起评说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开拓学生视野,还扩大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更可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我们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
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播放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十分认真。学生认为,新闻活动一能开阔视野;二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养成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的习惯;三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说话”,也就是口头表达,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语言(思想)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语言修养。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就政治教学中说的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
1.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间”。我们的做法是:在初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2.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r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3.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卜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过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
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的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两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举行比赛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歌曲内容思想性强、健康向上、符合活动主题。(20分)
2、演唱节奏整齐统一,音准良好,声音整齐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染力。(20分)
3、合唱队员与指挥及伴奏配合默契。(20分)
4、合唱队员遵守赛场纪律,进出有序,着装整齐,精神饱满,有朝气,台风良好。(20分)
5、演唱形式丰富,具有一定的艺术技巧,音准节奏掌握良好。方法正确,形式丰富新颖(如领唱、轮唱、朗诵、动作或其他演唱形式),音乐表现完整,具有一定的艺术技巧。(20分)
评分规则:
1、起评分80分,最高不得超过99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3、 前三支参赛队演唱完毕后,评委初步统一打分,给前三支参赛队打分,从第四支参赛队开始演唱完毕后即打分。
独唱比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歌曲内容思想性强、健康向上、符合活动主题。(20分)
2、歌唱咬字清晰,音色统一,气息流畅,声音优美。(20分)
3、歌唱表现力强,理解歌曲内涵,熟练把握到位。(20分)
4、舞台表演得体,演唱感染力强,自然大方。(20分)
5、舞台服装符合歌曲演唱风格。(20分)。
评分规则: 1、起评分80分,最高不得超过99分,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2、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3、 前三位选手演唱完毕后,评委初步统一打分,给前三位选手打分,从第四位选手开始演唱完毕后即打分。
举行比赛评分细则二一、辩论赛的流程
(一) 初赛
1正方一辩开篇陈词,时间为两分三十秒;
2反方一辩开篇陈词,时间为两分三十秒;
3自由辩论,时间各四分钟;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任何一名队员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至双方时间用完为止。在此时间内,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4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5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6评委提问
7观众提问
(二) 复赛
1 正方一辩开篇陈词,时间为两分三十秒
2 反方一辩开篇陈词,时间为两分三十秒
3 攻辩环节,从正方二辩开始,指定对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双方交替进行
每一轮攻辩时间为一分三十秒。双方各计三分钟。
4正方一辩攻辩小结,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5反方一辩攻辩小结,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6自由辩论,时间各六分钟;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任何一名队员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至双方时间用完为止。在此时间内,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7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8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三分钟
9评委提问
10 观众提问
(三) 决赛
规则流程同复赛
二、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辩论各个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短促的铃声(举牌)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开篇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由于本次比赛辩题大都富于生活化色彩,所以开篇立论无须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问题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 正反方选手战立完成第一轮攻辩阶段,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继续发问)。
(5)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1分30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0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20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不得出现同时起立发言的现象,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 总结陈词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三、辩论赛比赛须知
1.计分人员分别在各队的对面,用黄牌或红牌进行时间的提示。并设有计时器进行提示。在比赛的各阶段中,举黄牌表示用时的提醒,举红牌示意辩手用时完成,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并立即坐下,否则酌情扣分。
2.在辩论过程中,选手可以参照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如卡片等),但是不得照读资料时间连续10秒钟。否则将酌情扣除团体分和个人分。
3.每场比赛各组队员须统一服装,具体由各队自行决定。
4.各参赛队务必在比赛开始前半小时内到达赛场,以便于组织者对赛事的统一安排,以便各场比赛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辩手要求:
每支队伍由5位辩手组成,其中1位为候补辩手。要求辩手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主席要求:外型仪表端正,口齿清晰,开朗大方。各支队伍均由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四人组成,经历一辩陈词、双方攻辩、一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观众提问六个环节。
举行比赛评分细则三一、即兴演讲的规则
1、各参赛选手以抽签方式确定出场顺序;
2、每位参赛选手的演讲时间为5分钟左右,不超过6分钟,演讲满6分钟时由计时员提示,选手中止演讲;
3、比赛由评委现场打分,但不当场亮分,选手演讲结束后,由计分人员统计选手的得分,在下一位选手演讲结束后进行公布;
4、评委必须坚持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5、比赛采取100分制,选手演讲结束后,由评委按照评分标准打分,计分人员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统计出的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2位),即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6、比赛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若干名,所有获奖选手均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品。决赛前设初赛和预决赛。
二、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一)演讲内容 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5分)
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5分)
(二)语言表达 35分
1、演讲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10分)
2、演讲表达准确、流畅、自然。(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演讲的内容。(15分)
(三)形象风度 15分
演讲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对演讲稿的理解。
(四)综合印象 5分
演讲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
(五)会场效果 10分
演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演讲效果;演讲时间控制在6分钟之内。
关键词:政治教学 训练方法 形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中学政治沟通交流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育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被教师看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被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
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者,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
二、新闻活动
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内,由两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心得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两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四、乡情、国情教育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五、口试活动
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
关键词:CDIO;任务导向;项目驱动;商务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5
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型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依然过于理论化,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和大众创业成为市场营销的新热点,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甚。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兼具专业理论知识的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CDIO简介
CDIO,四个英文字母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是一种工程教育模式,以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制造、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以任务带动学生参与全过程,主动、实践性的学习模式。从2000年到2004年,MIT与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林雪平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共同创立CDIO教育模式,成立了以此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并已发展到世界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81所院校。我国于2005年引入CDIO模式,并对中国高校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CDIO是工程教育模式,但该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强调“做中学”,通过学生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参与的学习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处理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从整体掌控全局的能力。
2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虽然市场营销专业并非工程类专业,但属于应用型学科,实践操作性很强。尤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仅仅读懂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随着营销环境的改变,将理论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去,是不能适应市场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的。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必须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专业能力强,擅长沟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这和CDIO注重实践,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的理念有共通之处。CDIO的思想和理念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根据市场营销的工作内容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对于市场营销工作的全程参与,在模拟实训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积累所需知识,锻炼相应技能。
3 《商务沟通》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商务沟通是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是《商务沟通》课程的最终目标。目前该门课程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即使在此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法”、“观看视频”、“组织讨论”等教学环节,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无法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尴尬。最大的困难在于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即使学生非常熟悉和了解相关商务沟通知识,但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却是课堂讲授所无法完成的。“知道”不等于“做到”,“了解”和“掌握”尚有很大差距。
其中差距最为凸显的是商务谈判能力。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是商务沟通能力的集中体现,商务谈判能力是每个商务人员的必备技能。商务谈判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在完成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到各种商务沟通课程中学习到的沟通技能,如:策划书撰写、三分钟介绍演讲、视觉辅助材料制作、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此外,商务谈判还综合了市场营销专业其他多门学科的知识,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只有掌握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才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期商务谈判才能顺利赢得胜利。
同时,从前期的组织和谈判信息收集准备,到确定商务谈判目标、制定谈判策略、书写商务谈判策划书,再到后期的商务谈判实战,商务谈判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与CDIO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过程有共通之处。借鉴CDIO的理念,设计一门与《商务沟通》理论课程配套的《商务沟通与谈判实训》课程,以商务谈判活动全过程为载体,以具体商务谈判任务推动学生全程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根据CDIO理念,《商务沟通与谈判实训》课程内容具体可分为如下环节。
3.1 构思(Conceive)
本环节的任务包括商务谈判团队的组织与管理和商务谈判准备工作。
3.1.1 商务谈判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教师首先向学生下达商务谈判任务,确定商务谈判的时间安排和场次。根据在《商务沟通》课程中介绍的商务谈判组织结构与管理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预期的谈判主题结合自己能力擅长的方面自行寻找队友,构建各自的谈判团队。各团队标示出本团队成员结构、角色、责任、命令链等,熟悉团队组织管理和团队协调方法。为了保证商务谈判效率和实训效果,每个团队以3-5人为宜,男女生搭配,以锻炼学生面对不同对象的商务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组队进行指导和协调。
各团队在明确了组织安排以后,需要明确本队的模拟角色和模拟谈判商品。两个团队确定一个模拟谈判议题,各自承担卖方和买方角色,共同完成模拟商务谈判活动。模拟角色和模拟商务谈判议题可以由教师指定,预先给出谈判条件,也可以由各团队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商品和行业自行确定。无论由谁确定,都需要学生对该行业和商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所选择议题切合企业运营实际,最好能收集到较为详尽的行业及商品信息,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商务谈判才能言之有物,不会流于形式。
确定本队的模拟角色后,团队成员需要了解公司在所处领域、业务功能和定位,了解本谈判团队所涉及部门的主要职责、功能以及责任人,明确谈判团队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和情况,从而可以标示出各成员在团队中承担的角色、责任和命令链等。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擅长方面,明确每个学生在团队中具体承担的任务,并确定针对不同谈判环节的主谈人和辅谈人角色安排。
3.1.2 商务谈判准备
设定好商务谈判议题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商务谈判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作好商务谈判准备工作。
商务谈判信息的收集从四个方面进行:宏观环境信息、市场行情信息、谈判对手的信息和己方信息。还可以针对特定谈判议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相关市场调查。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比较、研究和调整。分析和整理出对本次商务谈判至关重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为下一步的商务谈判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信息收集的完备程度是该团队最终商务谈判时获得成功的保障。
3.2 设计(Design)
本环节的任务包括:商务谈判目标拟定、商务谈判过程、商务谈判策略分析和商务谈判策划书撰写。
3.2.1 商务谈判目标拟定
在做好商务谈判信息准备的基础上,拟定完备的商务谈判目标体系。首先应明确该谈判任务在模拟角色公司的整体营销运营战略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立本次商务谈判所应实现的任务。从而列出本次商务谈判的最高期望目标、最低限度目标和可接受目标,要求目标体系完备,预期合理。
3.2.2 商务谈判过程
在这个阶段,学生应掌握商务谈判过程中各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内容,理解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根据谈判目标对商务谈判过程进行规划,确定在开局阶段、磋商阶段和成交阶段应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阶段大致需要的时间。
3.2.3 商务谈判策略分析
通过讨论,各团队应了解商务谈判中使用的各种策略,商讨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预先分析谈判中各种策略的运用环境、状态、人员分工、组合等,通过排演不断锻炼,并最终掌握各种策略的使用技巧。
3.2.4 商务谈判策划书撰写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撰写该团队的模拟商务谈判策划书。策划书应包括以下内容:谈判双方公司背景介绍、谈判主题、谈判团队人员构成、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谈判程序及具体策略安排、相关谈判资料以及应急预案。要求具体翔实,涵盖本次商务谈判的细节部分。
3.3 实施(Implement)
本环节的任务为进行语言沟通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实战训练。
3.3.1 语言沟通训练
首先各团队书写三分钟演讲稿,介绍模拟角色公司情况和谈判小组成员。写好后,学生们在各小组内对三分钟演讲稿进行讨论,并分析三分钟演讲的言行举止要点。最后全班轮流进行三分钟演讲演练。每场完成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并由其他组同学们讨论该场演讲的表现。
3.3.2 非语言沟通训练
通过小组讨论商务环境中礼仪得当和失当之处,熟悉商务谈判中的各种礼仪和禁忌,掌握商务谈判场合对礼仪的基本要求。分小组演练商务场合的礼仪举止,如打领带、握手、站立、行坐姿态等。
3.4 运行(Operate)
这个环节的任务为模拟商务谈判全过程。
模拟商务谈判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模拟商务谈判的评分标准,提醒谈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开局阶段,首先请各组进行三分钟演讲,介绍公司情况和谈判小组成员。然后,按照构思阶段的设定,两组一场,针对选定的模拟议题进行商务模拟谈判。
每场谈判完成后,各谈判团队的组长对本场谈判进行总结,由老师点评各组谈判表现,并请同学们共同讨论本场谈判的表现。
本门实训课程的成绩评定可由实习表现、实习笔记质量及所收集资料情况、实结,三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构成比例为:60%、20%、20%。该门课程可在《商务沟通》理论课程进行一半时开始,与理论课程平行推进,直至学期结束。
4 结束语
通过对《商务沟通》理论课程配套《商务沟通与谈判实训》课程,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在商务谈判任务中锻炼其综合运用商务沟通和谈判技巧的能力,从而掌握实战经验。本门实训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培养实战经验丰富,善于引导的老师,将是该门课程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非常庆幸,公司这次给了我PTT中级讲师培训的机会。其实在刚开始接到培训的通知时,有点轻描淡写,因为曾经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培训,感觉培训后运用起来是非常难的,一句话:不接地气。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很多的专业术语根本不懂,而且之前也没有讲课或者演讲的经历,所以真很担心这一次的学习,不仅担心时间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经济的流失。但我深知不懂更需要学习,因此抱着能提升自已的信念参加了培训。
从始至终,我一直有一个不变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能够站在舞台不折不扣的讲师。但虽然参加过初级培训,却始终没有悟懂PTT培训的含义,只是觉得PTT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坚持毅力的一个心灵洗礼而已,心里不屑一顾,因为坚持一直存在。直到此次参加培训后我才明白:PTT原来是一种全新的训练表达能力,培训讲师的训练方式。
培训中,演讲,演讲,再演讲;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不必说自己对题目的内容茫然不解,更不必说几十对目光的注视,单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自已要讲的内容已是紧张与困难,更何况还要密切注视计时老师的哨声,时间就在“嘘,时间到”中悄悄流过。每次的演练,我都不知自己是如何走下讲台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直到晚上放像点评时,看到了自己在台上的表现,原来有那么多不足。尤其最后的五分钟演讲,本来准备的非常的充分,由于自己被他人的一句话而打乱了准备充分的演讲内容,原本从容自若的自己,一下子不知自己该从何开启,懵了。
开心金库、预演未来、肢体语言、发问技巧、感性认知、理性了解、建立同理心、处理首尾相扣……一个个曾经听过却没有运用过的名词,一些全新的融会贯通,我努力吸收着,从老师的字字句句里我感悟着。投入越多,体会越深,越释放自己的肢体语言,越能激发自己的潜力,我越来越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时间的掌控、内容的表达,,慢慢的台上的我越来越自信,那种自信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PTT是一门学问,它蕴含了教育学、行为学、管理学、行销学、心理学等新兴学科内容,它不仅可以运用到训练、授课与演讲中,而且更可以运用到经营管理、营销工作、人际交往中。PTT更是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参与、热情投入的精神。假如一个人能够从始至终保持一种积极心态,全力投入去做一件事情,这种力量是无与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