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5:42
导语:在保护环境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我们为杭州湾湿地而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伴着波涛澎湃的钱塘江涌潮,捡拾滩涂上蛤蜊泥螺长大。我常常和小伙伴们采下堤岸雪白的芦苇,尽情地玩耍着,在滩涂上抛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那时候的我,感觉杭州湾湿地真美!
这学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湾湿地:用仪器测量她的水质,用彩笔描绘她绚丽,用歌声赞美她的富饶,用双手保护她的身躯……咱们用小公民的行动,美化着这片绿色的湿地——杭州湾变得更美了!
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共同关注着大桥下一片宝贵的湿地资源。“世界银行赠款500万美元支持杭州湾湿地保护,到明年大桥通车时,游客在大桥上,能看到海鸟起飞、鱼虾成群的美景。”这多么令人欣喜万分哪!作为家乡未来的主人翁,今天,我们还想用我稚嫩的声音,向全市的红领巾,向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地爱护湿地里的每一种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无论您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您都能成为一名杭州湾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相信咱们的杭州湾湿地一定会成为最美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慈溪观光游览!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您才可以看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场景:人们在岸边垂钓,芦苇在和风中恣意生长,白鹭在水草中安宁的栖息,跳鱼在滩涂上跳跃,鱼虾在清水中畅游……
关键词: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施工垃圾、污水以及噪音等污染环境,而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不仅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还影响到市区的环境保护,因此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整个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现场垃圾、施工现场污水、施工现场噪音等几个方面。
1、施工现场垃圾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淤泥、渣土、施工剩余废物料等。如不妥善处理这些建筑固体废弃物,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如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公路,影响市容与交通。弃土在堆砌和运输过程中,如不妥善处置将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清运开挖弃土的车辆行走公路时,不但会给沿线地区增加车流量,造成交通堵塞,尘土的撒漏也会给周围环境卫生带来危害。开挖弃土如果不组织堆放、倒弃、如遇暴雨冲刷,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在靠近河涌地段,泥浆水直接排入河涌,增加河水的含沙量,造成河床沉积。同时泥浆水还夹带工地上的水泥、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在弃土场下游区域的河流也将会受到水土流失的严重影响。
2、施工现场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暴雨带来的地表径流、地下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开挖和钻孔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食堂含油污水和厕所冲刷水;地下水主要指开挖断面含水地层的排水;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因此,上述废水不经过处理进入地表水,不但会污染地表水,还可能造成河道和排水渠堵塞。 为减少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将污水直接排放,严禁乱排、乱流污染道路、环境或淹没市政设施。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水及冲孔钻孔桩产生的泥浆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不得污染现场及周围环境。在回填土堆放场、施工泥浆产生点应设置临时沉砂池,含泥沙雨水、泥浆水经沉砂池沉淀后排放。施工工地的粪便污水需经过三级厌氧化粪处理;工地食堂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所有的施工废水经上述处理后方可排放。
3、施工现场噪音 (1)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例如选静压打桩机取代锤式打桩机、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使用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阶段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减少夜间的施工量。 (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将其移至距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较远处,为保障居民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 (4)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搅拌机造成的噪声和废气影响。 (5)采用声屏障措施: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也应采用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7)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8)建设与施工单位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大家的共同理解。若因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 连续施工,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三日内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并向施工场地周围的居民或单位公告,以征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4、施工现场粉尘 施工期间最主要的大气环境影响是粉尘。干燥地表的开挖和钻孔产生的粉尘,一部分悬浮于空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开挖的泥土堆砌过程中,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粉尘扬起;而装卸过程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刮风引起的二次扬尘;开挖的回填过程中引起大量粉尘飞扬;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引起泥土的洒落及飞扬。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不容忽视。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带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 打桩机、运输车辆等烧油动力设备工作时会排放一定量的燃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项目的建设时需选用优质的燃油,以减少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装修施工中使用涂料、粘合剂产生含苯系物、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气。建设单位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从材料选择、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几个方面来预防和控制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确保文化市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局党委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年初就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局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文化系统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
我局按照市、区要求,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为达到生态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目标。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全方位、立体式、有重点地宣传这项战略部署,使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行动规划人人皆知,推动全体文化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二是加大投入,保障资金。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搞好规划和建设,并想方设法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投入与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创城工作。加强对网吧和娱乐场所卫生状况的检查,先后敦促多家网吧和娱乐场所进行卫生整改,使之经受住了省文明城市专家检查组的验收,改善了我区文化市场形象,进一步规范了我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三、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本职工作
为了确保文化系统环境达到生态建设目标,我局把环境生态作为文化行政审批的前置,对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新建营业性娱乐场所,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否则不予核发。同时,我局还积极行动,坚持对全区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情况进行定期排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经营单位,责令其整改;共出动人次600余人次,真对群众反映协和广场在露天唱歌跳舞的问题,已经劝退。青衣江路东段一带歌厅噪音污染的问题已经增加隔音设施,降低了音量。熊猫大道酒吧噪音污染的问题,也已多次整改,现已停业。协和广场《完美酒吧》噪声污染的问题,已初步整改,效果明显,现在正在进一步整改当中。对情节严重的,根据环保部门意见,可以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对接到的群众举报,我局迅速出动人员,到现场调查了解消除影响,保证居民正常生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关键词:农村 环境保护 市场化
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属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下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是指利用市场经济措施,来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朝着更加完善、全面的方身发展的一种途径。但是,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我国目前的环保事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加大力度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已是必然地趋势,而将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意义:⑴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督与管控,采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使农村环保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⑵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一个产业的方式进行经营与管理,使之更加具体、完善、全面;⑶利用现代资本市场,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使环保工作能够深入地进行[1]。
2.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将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具有诸多的优势,此种途径也为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环保情况来看,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措施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工厂的排污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国目前使用的法律法规却未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地更改,虽然相关的职能部门在重要的环保领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但还有很多环保领域的法律体系存在不完善的现象,这给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地影响[2]。
2.2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不合理
从我国大部分农村环境保护目前的现象来看,大多数的地区还是遵循着“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污染治理理念,且现行的治理方式过于分散,导致了污染治理投资的重复,这也严重浪费了财力、物力和人力。
2.3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的不规范
在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过程中,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营情况直接影响着公众环境利益,但是由于一些城市的环保设施未能实现企业化运营,使得设施设备的经营决定权、规定资质条件、收费制度等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这也会给农村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困难[3]。
3.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加强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完善,才能使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更加经济与合理。
3.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制约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环境保护的需求,合理地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很有必要。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产业管理机构,并结合环保法律法规的合理应用,使环保产业市场环境形成统一、规范、有序、平等的竞争局面。
除此之外,政府职能部门也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制定一些有效的环保手段,例如环保产业专项贷款、专项基金等体系的建立,使农村环境法制建设更加完善,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使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发展更加长效、持久。
3.2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合理化
⑴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资政策。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中,资金问题一直是主要的影响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的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资政策,使环境治理资金的筹集、更加合理。另外,将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转变成“谁污染谁付费”治理理念,使污染治理更加合理有效。⑵规范农村土地的产权。为避免农村私自占用土地,在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造成环境破坏,还应规范农村土地的产权,使公共地的使用更加合理,从而避免产权纠纷问题的发生。在规范土地产权的基础上,还应明确个体的环境保护责任,将环境保护与个人经济利益相挂钩,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市场化途径的有效开展。⑶将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下挂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出绿色环保理念的产品,使其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环境保护的的合理化[4]。
3.3促进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规范化运营
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过程中,环境保护设施运营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加强管理,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转换为企业性质,加强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促进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规范化运营。具体的实现措施如下两点:⑴将进入环保设施运营的企业进行特别立法管理,规定企业的经营、收费制度,合理地降低环境设备成本,使其应用更加合理。⑵改变环保产业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长期附属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环境保护运营企业,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合理开展。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民个体的利益离不开关系,在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趋势也为环保事业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但是也在实践过程中突显出了诸多的问题。为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良性发展,我国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管理,并通过各种有效性的措施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农村的环保事业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范梅玲.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生态环境监察[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31):129-130.
[2]甘德欣,罗军,蒋廷杰.湖南农村环境生态安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5):318-319.
关键词:环境保护 市场化 公共物品 第三方治理 推进机制 对策研究
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从政府工作及深化改革实践中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迫切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市场发展。十三中全会将导入市场化机制作为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尤其是第三方治理意见的出台,将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作为重点,切实从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中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市场化内涵及环境保护市场化的意义
西方学者萨瓦斯提出市场化就是民营化。对于公共产品及服务应该更多的依赖社会及其他机构来完成,尽量减少政府在公共产品及服务中的作用。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来说,有学者提出环境保护市场化是基于政府调控下,将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并从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服务上形成市场化体系,由市场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针对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改革实际,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市场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由政府对环境保护服务及产品进行转移给市场,在政府行政配置导向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二是依据效率、公平机制,从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逐步形成规范化管理。可见,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推进工作,必然需要政府从市场化需求出发,通过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来规划市场,切实从环保市场的全面管理中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二、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对于环境保护市场化发展经验的借鉴,以英国为例,从其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来分析水务工作的市场化进程。从英国政府的《水法》来看,对于各区域水务局均由私有化改造而成的供排水公司承担,这些公司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来进行筹资并开展供排水业务。新颁布的《水工业法》,进一步明确了供排水公司的权利与义务,切实从水务服务监督上强化了供排水公司的责任;《水资源法》从河流管理上明确了各项职能;《土地排水法》将排水权转移给国家河流管理局,再通过制定《环境法》、《竞争法》等逐步完善了水业的法律体系,强化了责、权划分。如针对泰晤士河的治理工作,成立管理局,将水污染治理工作引入公共私营合作模式,由管理局对排污单位进行征收费用,并通过发展沿河旅游产业来完成治理资金的筹措,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针对我国各地环境污染实际,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山东通过环境质量“上收一级”管理,污染源“下放一级”管理,开展空气站“转让经营”模式,由政府来进行有偿购买合格数据的新模式;宁波在河道治理上引入“一次招标、三年维护、第三方监测”方式,对河道污染物进行考核治理;河北沧州肃宁县皮毛工业园区开展ROT模式,对排污企业实施征收处理费,并由第三方进行污染治理改造与防治服务。
三、制约环境保护市场化的瓶颈分析
我国在开展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中,由于体制、制度上的不完善,还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规范建设不完善,针对政府采购环保服务工作,由于制度缺失导致保障机制不到位,尽管《政府采购法》也明确了采购范围及内容,但对于服务的理解仅以政府后勤服务为主,对于环保服务缺乏细化规定,影响了环保服务的统一规范采购。另外,在环保服务资金管理上,由于执法财政财务制度规定各项预算的安排均需通过公费审批才能使用,而对于环保服务的预算尚未建立,政府在用于环保服务上的资金缺乏保障。二是在环保监管上力度不够,由于在环保市场化管理中,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带来的监管难度,对于环保执法力度显然不足,违法企业得不到有效制止,而加大环保治理法治化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三是环境保护职责划分不清,对于责任的界定上,由于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职责界定模糊,“谁污染、谁付费”模式尚未建立,对于污染企业仍以排污、治污同时结合为主体,责任缺乏界定;对于第三方委托问题,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机制来约束,也制约了污染企业对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四是对于环保公益性太强,缺乏投资回报机制。从环境污染收费管理来看,尽管部分地区也开证污染治理费,但在运行上收费规模不足,对于政府补贴局限带来的污染治理难题,更需要政府通过构建稳定的盈利机制来保障。如十二五规划中对城镇污水治理平均费用为0.91元/m3,对于污水处理企业的满足一级B标准的治理成本为1.23元/t,一级A标准的成本为1.35元/t,处理成本过高与征收标准过低影响了市场化进程。
四、不同领域市场化推进模式研究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可以将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三类。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对于其市场化工作需要进行分类探讨。公共物品下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其首要特征在于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受益人及受益程度很难界定,因此在推进中需要发挥政府的导向职能,从相关标准的制定、宣传教育及规划建设是行进行全面评估,设定相应的付费机制。如通过开展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模式来建立由政府付费的市场化机制,并从服务绩效考核上来对环境服务商进行支付;同时,引入第三方,对相关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和划分,以增强政府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对于环境保护中的准公共物品,其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可以从“谁污染谁付费”模式中来明确消费者及消费量,并导入市场化机制来进行责任主体的明确,保障市场化配置作用的发挥。如结合环保不同领域,通过建立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对公共事业中的污水、垃圾进行改革,从社会资本的投入、建设、运营中来鼓励企业参与,以多种方式来促进环境服务公司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对于私人性质的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可以从直接收取费用上来明确责任主体,如对于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对于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等。可以通过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以环保市场化来推进第三方治理。如对于钢铁企业、电力企业通过导入第三方治理来强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
五、强化环境保护市场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推进环保工作市场化,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改善。一是做好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营造市场化环境。特别是针对环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工程开展环保项目化管理,着力从环保监管上来保障环境的连续、稳定。完善环保立法建设,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通过建立联合机动的环境执法体系,来强化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托第三方的内生动力来维护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环境。二是做好政府环保服务采购工作,从环保服务内容、性质、特点等方面,制定相应指导目录来优化环保服务的采购;在资金预算上列入年度财政规划,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来完善环保服务项目的申报、预算编制、项目监管、绩效评定及规范化管理。三是做好政府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构建环境污染收费征收标准化体系,通过建立动态调节机制来实现对各区域污染状况的有序改善。加大对治污企业的财政补贴,通过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强环保项目投入,并导入社会资本来共建环保融资体系,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做好环保服务市场化秩序的规范,从导入全过程监管上来科学评价环保项目投资效益,制定准入条件,对第三方进行严格筛选和考核,确保环境服务商发挥自身作用。对于缺乏诚信的环保服务公司进行整顿,汰劣扶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化,民族文化,科尔沁叙事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需传承的文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更有助于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得到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延续,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含客观现象或物质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创造传承的文化,是对自身民族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反映、赞美和歌颂民族情感、婚姻爱情、风俗传统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产,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基础。
蒙古族叙事民歌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产生,到元代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科尔沁叙事民歌到15世纪中叶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叙事歌曲。科尔沁叙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形式,分为长篇和短篇。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胡尔奇”编创和演唱,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绝大多数以真人真事作为直接的演述对象或创作原型。例如:《嘎达梅林》,《努恩吉雅》。其特点,情节复杂,有众多人物,篇幅浩大,整日整夜唱。音乐特点,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
科尔沁叙事民歌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的阶段,数量多题材丰富,出现了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科尔沁叙事民歌创作手法真实,以反映科尔沁草原游牧民族苦难的生活为主,热情讴歌那些不畏敢于斗争的英雄,歌颂了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青年男女,也在那人迹罕见的辽阔草原上科尔沁叙事民歌曾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化商业”理论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市场化中保留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构建民族文化的繁荣之路,让民族文化回归生活,是我们应该必须面对和关注的。虽然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科尔沁民歌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目前关于科尔沁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比较深入全面,而传唱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态势。
首先,语言文字危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和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彩多艺的民族文化,使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蒙古语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载体,智慧的人们用母语来唱出自己的心声,可是蒙古族人口中能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也逐年减少。根据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巴音巴特尔研究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纯蒙语课本的印刷量在1992年的六万八千多册到2005年时下降到两万两千两百多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内蒙古蒙古族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母语。
其次,缺乏传承人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消费文化快速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的生存的环境改变,对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传承带来了危机。这集中表现在民间科尔沁叙事民歌艺人逐渐老化,年轻人很多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经历向老一辈艺人学习,有些打工的蒙古族年轻人受到强势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而无用的东西,从而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叙事民歌继承人的缺乏,民族歌舞面临失传。传统的文化消遣方式正在被各种电子娱乐产品所取代。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唱叙事民歌,他们被各种流行音乐充实着,对叙事民歌的关注度减弱,甚至被他们忽略掉,这是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最严重的冲击。
最后,民族文化认同感危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否定以及消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决定了市场化的过程更需要符合性优秀人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授课的毕业生很难得到就业,人们对民族语言授课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这也直接导致人们对自己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减少,使得更多人的放弃了民族文化,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这使得需要用母语去传唱下去的科尔沁叙事民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文化危机的重要根源。一是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现在很多蒙古家庭生三个或两个孩子的很少,再加上有些虽然说是蒙古族,但是却不会说、不会写蒙古语,所以说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二是通婚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通婚,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族人口,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旦少数民族女性嫁到汉族家庭以后孩子就会随爸爸的民族。
第二,经济发展在政府日程中的位置高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民族地区交通也得到了发展;但大多数人还不够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民族文化的保护现在被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上就会出现断层,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来寻求民族精神文化来抚慰心灵,就会无处入手。
第三,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与升学率无关紧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很少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近几年来科尔沁地区中小学开始新课程改革,陆续的把蒙古叙事民歌的唱法及演唱技巧带进了课堂教学。可是真的为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让它允许进课堂吗? 有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得到政府对从事这项工作丰厚的财政补贴。
第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冲击。叙事民歌原始的传承方式就是说唱艺人也就是“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当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传唱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蒙古族老乡学唱新的民歌,在根据自己的理念再去对民歌润色和加工。但是这样的传承方式对如今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越来减少的今天很难保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现在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的封闭,以前的“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的方式已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
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保护与传承科尔沁叙事民歌等少数民族文化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财富,通过民歌中蕴含的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发挥民歌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继承少数民族人民简朴快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在物质繁荣之外寻找故有的幸福源泉,并将这种淳朴简单的风格弘扬开来。具体来说,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思路包括政府引导、民族认同、学校教育和市场运作四个层面:
第一、科学采集科尔沁叙事民歌资料。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音乐方面存在着重宫廷轻民间,重汉族轻少数民族的意识倾向,使少数民族音乐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本身受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独立研究、记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致使我们今天能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少之又少。现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的整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保留现有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存储的详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也可以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努力的进行科尔沁地方民歌研究、整理和理论探讨,加强对内蒙古科尔沁叙事民歌艺术的抢救、保护。
第二、学校的教育是主要渠道。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流行歌曲以及西方音乐正在充斥着整个音乐市场,少数民族的音乐已不再是人们欣赏的主流,况且掌握民族古老艺术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将会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所以培养新一代年轻音乐人已成为继承和发展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共同的重大课题。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传承的过程中,人始终是实施这一音乐行为的主要对象,要让少数民族音乐人去传承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就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他们保护传播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民间音乐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把本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当中,了解并学习民族音乐,这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蒙古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市场化运作作为传承的重要方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文化推向市场。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各个旅游点巡回演唱。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高科技相结合,把它收录入网络,实现民歌在网上播放,也可以在网上经营类似于网店里销售叙事民歌的“叙事民歌集”。 可以尝试冲破语言的界限,把科尔沁地方民歌的歌词翻译成汉语进行演唱,尽管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影响到蒙古族民歌的“原汁原味”,但这种做法有助于蒙古族民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传播。
第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领导和引导是关键。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是人类文明不可代替的精神财富。 比如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所贯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我国目前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与大型节庆活动相结合,申报为国家级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l版,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3]胡日勒沙等:《科尔沁民歌人物传说与传》(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第199—201页。
[4]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16页。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汤原县率先实行了农村专职保洁员制度,初步实现了村屯卫生环境的长效管护,探索出一条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汤原县委、县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暨设置专职保洁员工作的实施意见》、《汤原县农村专职保洁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意见,成立了专门的推进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新农村办,由新农村办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确保这项工作落实落靠;每个自然屯设置1名专职保洁员,在2000人以上的自然屯每增加1000人,增配1名专职保洁员。各乡镇、村屯根据村屯人口规模实际,合理确定保洁员数量,保洁员实行公开选聘,择优录用,并将保洁员信息报县新农村办备案,确保保洁员队伍信息可查、方便管理;汤原县制定了农村专职保洁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标准,实行划区分片管理,每个保洁员负责责任区内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和处理,做好主要道路、边沟及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及树床花草栽植的日常管护,确保路面无垃圾、无积水、无堆积物,树床花床无杂草,边沟渠道畅通无淤塞。从春季到九月末的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保洁员每天要在责任区内工作,不得脱岗;保洁员的基础工资,由各乡镇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解决,原则上每人每年不少于1万元,按年兑现。县财政安排“以奖”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农村专职保洁员绩效工资,以自然屯为单位,按照每年每个自然屯匹配1万元,2000人口以上自然屯每增加1000人口增加1万元的标准,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工资加绩效工作保证了专职保洁员的收入,也稳定了队伍,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考核常态。坚持常年检查考核,根据保洁员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工资浮动、人员动态管理。对乡村,实行“三包三查一考核”,即乡镇领导包片月查、乡干部包村周查,村干部(书记、主任、会计)包街道日查。由县新农村办牵头,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结合日常检查,确定等次。考核结果名列前三名的乡镇和前十名的村屯,乡镇领导、村干部、保洁员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任务完成不好的村干部,除扣发绩效工资外,全县通报、限期整改。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汤原县农村专职保洁员制度日趋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基本做到了村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花草树木日常管护及时,农村卫生环境全面改善。目前,汤原县正按照今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会议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标准,完善设施配套,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针对目前大多数人对保护环境意识淡薄,随时随地乱扔垃圾,对自己生活的空间、生存的家园进行严重的破坏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五年级一班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共爱一片蓝天”环保活动。通过组织“爱绿护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五年级一班特开展花仙子爱绿护绿保护环境活动,现对本次活动进行如下总结:
1、“护绿小倡议书”学生们自己撰写爱绿护绿倡议书,同学意见汇总等方式,明确护绿爱绿的意义和要求。通过本次倡议书的起草同学们对护绿爱绿有了更深的认识
2、同学们护绿倡议书发放给游客,讲解爱绿护绿小常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3、同学们在花仙子观赏植物,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班同学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组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希望大家积极踊跃保护臭氧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