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5:46
导语:在企业营销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国内学者在其内涵的表述上,形成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观点。第一,文化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将各种文化因素渗透至营销过程,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实现交易的一种营销方式。第二,文化营销是企业文化的营销,是明确地通过培养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第三,文化营销是在营销活动中,企业通过传达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引起消费者的价值观共鸣,实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与消费者价值观的趋同,从而顺利实现市场交换的营销方式。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文化营销既包含企业文化的因素,同时也包含消费文化因素,是两种文化因素交汇共同作用的一种现象。它是企业基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探求企业文化或产品文化中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意蕴,将消费者所认可和需要的文化融入产品、服务及整个营销过程,并以企业特有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顺利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模式。
2我国企业文化营销现状
2.1缺乏文化营销理念,割裂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的关系
企业营销文化是融汇于营销过程中且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营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企业的营销价值观、营销哲学观、营销审美观以及营销道德观,它决定着企业的营销制度和行为规范。营销理念决定了营销文化的方向,它是人们在营销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根本依据,是人们营销活动的逻辑起点。纵观营销理念的变迁,从生产理念到产品理念、从市场营销理念再到社会营销理念,每一次营销理念的提升都会使得营销活动重心与方式发生转向。这充分表明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怎样的理念就会产生怎样的行为,有怎样的行为就会产生怎样的营销方式。因此,文化营销的实施及效果如何,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了优秀的营销文化。当前,国内多数企业缺乏文化营销理念,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即使有些进行了初步文化营销尝试的企业,由于没有认清营销文化对文化营销的基础性促进作用,割裂了营销文化和文化营销的关系,在并没有很好的建设营销文化的前提下,仅在营销活动的局部渗透了一些文化元素,使得文化营销成为一种噱头或口号。这样就使得营销人员向市场传递的信息失真,顾客不能清晰感受到企业的营销形象,更不会体会到营销文化中本应具有的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因此,文化营销的效果也并没有得以显现。
2.2产品—文化需求联系不密切,无法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企业与消费者需要缩短两个距离:一个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另一个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距离。缩短彼此的情感距离,对于完成最终的营销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挖掘企业文化、消费文化与产品文化交集的部分,这样才会唤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实现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促进产品交换行为的顺利发生。从企业的文化营销市场表现来看,相当多的企业没有真正去挖掘消费者对产品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是玩一些文化概念,编造一些文化故事,虚构文化,甚至炒作负面文化。这种一味的自说自话,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文化包装上,用华丽的形式、空洞的辞藻向消费者传递虚无、空幻的内容,以自我利益观为中心进行的文化臆造,使得文化产品既无核心价值体现,又无对接的物质载体支撑,自然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其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2.3文化营销策略单一,缺乏整体设计
文化营销既然是一种营销模式,就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去加以实施,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要对文化营销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综合运用,进行整体设计。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营销水平总体上趋于同质化,这就导致了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的趋同性。为了追求所谓的销售量及市场份额,促销已然成为国内企业不变的营销竞争手段。每逢传统节日都会有促销,甚至发展到天天促销,而且促销方式通常都是广告宣传、抽奖、降价等几种固定模式,缺乏创新和变化。促销过后,情况依旧。这种促销既使得企业的利润流失,同时也削弱了企业的美誉度、信任度和忠诚度,极大地造成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及产品价值感的缺失,引起他们对企业营销行为的反感,损害了企业的营销形象,同时也使企业未来营销之路愈发艰难。
3我国企业文化营销应采取的对策
文化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属类,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将其置于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框架内,对其进行分析决策。
3.1建设企业营销文化,培养企业文化营销理念
企业营销文化是研究怎样利用文化对营销起更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它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其建设核心是营销精神文化确立。营销的精神文化一是指企业的营销理念,它必须适应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否则,产品就不能被消费者接受;二是指企业塑造营销精神、建设营销团队以及对营销行为进行文化包装,以提高营销行为中的文化含量,使企业营销行为成为一种文化行为。企业的文化营销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因此人的文化营销理念和文化营销行为成为文化营销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企业对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的营销人员进行文化营销教育,突出文化营销的全员性,使文化营销理念深入每一名员工的内心,并且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企业的营销才真正是文化营销,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企业的员工才能真正地以文化的力量去满足消费者文化的需求,在发挥其文化素养及营销专业知识合力的基础上,使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持久的利益。
3.2进行文化营销战略规划
文化营销要进行战略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调查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根据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的不同来进行市场细分,再结合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来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文化营销中的文化是目标市场消费者文化与产品文化的交集,在实际的应用中,企业通常以自我的产品文化为中心,而缺乏对消费者文化的研究。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营销活动时,要做好前期的消费者文化需求的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市场的整体文化、市场人口的民族、学历、人口比例、市场的风俗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不同,把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需求的消费者群体细分为同一个市场。最后,企业重点要在企业文化内涵、竞争者文化内涵及细分市场的文化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定目标市场,并要根据企业的基本条件、竞争者的定位状况,确定合适的产品文化定位,以此来唤起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文化定位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的差异化,即与其他产品文化的差异,只有独树一帜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才能树立为消费者所认同的清晰鲜明的文化营销形象,这样产品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产品文化定位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资源,只要深入研究,一定会使产品文化的差异化变得不再遥远。
3.3构建文化营销策略体系
1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的概念
1.1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理论,其定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广义定义,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或是无意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以及员工的精神面貌;二是狭义定义,即企业在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理念、企业宗旨,以及对员工要求的行为准则等。在企业的运转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必不可少,并在其中发挥导向作用。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1.2企业品牌概念
企业品牌,是消费者认可的企业形象,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标识,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作为企业的名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品牌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这是品牌企业独具的优势。企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企业品牌,了解到这个企业的形象,进而了解企业的理念,相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品牌建设,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1]。
2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
2.1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创立伊始,创始人的思想观念就是企业文化的前身和基础,受企业创始人的影响,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尽相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也会逐渐清晰和完善,员工会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将企业品牌传递给消费者。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企业产品、企业服务都有着重要影响,消费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的、企业产品、企业服务的了解与体验,了解企业的文化,对企业形象作出判定,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企业的品牌建设,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品牌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企业品牌的建设,以及企业品牌的广泛传播,对企业的形象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
目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众多,而影响消费者消费选择的除了价格因素,就是惬意的品牌因素,也就是企业的品牌文化,例如消费者选择海尔品牌的家电产品,是因为海尔企业一直主打中国人自己的家电品牌文化,这种品牌文化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因此使得海尔品牌受到市场的欢迎。而企业品牌文化,产自与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想要使得自己的品牌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就压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与完善,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2.2企业文化对品牌个性的影响
对企业产品而言,其个性源自品牌个性,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从企业的品牌个性中,了解到整个企业的文化,不可否认,企业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不得不承认,企业文化是品牌文化形成的根基,品牌个性,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又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可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以企业文化为根基的品牌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品牌个性不断的向前发展[2]。
2.4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品牌文化以企业文化为根基,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内容,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对品牌竞争力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进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加快企业产品的改良和升级,促使企业不断生产质量更高的产品;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产品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进而提升品牌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信任心理,产生依赖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员工形成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售后服务意识和售后服务水平,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和信赖。
2.5企业文化对品牌营销策略执行的影响
内容摘要:文化营销将文化因素渗透到企业营销的整个过程,提升了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有利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以文化为资源,产品特征与工业企业和传统服务业有明显区别,实施文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特点,在对文化营销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的框架:三层次、推进式的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企业文化营销的文化营销模式,传统4P的文化营销策略,以及诸如主题营销、教育营销、国际化营销等创新文化营销策划形成的三位一体营销战略体系。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营销 营销战略
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文化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跨文化的国际文化营销。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保罗·郝比格(Paul·A·Herbig)的著作《跨文化市场营销》。他着重阐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对营销的影响,提出了标准化与适应性跨文化策略,对跨文化调研和跨文化谈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同时,他还论述了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跨文化策略的实施方法,并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和营销文化的发展趋势——绿色营销与生态营销。美国威恩·托普斯查(vem Terpstra)和肯尼斯·戴卫(Kerneth David)2001年合著的《国际商务文化环境》一书,则主要从文化、语言、教育、宗教、价值观、技术、社会组织和政治环境等方面对跨文化营销作了详尽分析,侧重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营销战略制定及实施的影响。弗恩斯·特朗皮纳(Fons Trompenars)和斯及彼得·伍尔莱姆斯(Peter Woolliams)所著的《跨文化营销》一书,从文化外层到核心(最内层)的价值、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第一个对跨民族文化营销、跨文化网络营销进行探讨,为跨文化企业提供一个重新思考营销方法的框架。
较之国外,国内目前的文化营销研究也日趋升温,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营销中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王霏等(2007)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述了实施差异化文化营销的必要性,并通过量化模型研究了不同消费者文化背景的营销因素及衡量方法。齐善鸿(2007)等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规律出发,对传统营销和文化营销进行对比,认为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营销较传统的营销更符合消费发展。蔡继荣(2003)认为企业文化营销的构建有利于塑造和保持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差别优势,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最优选择。此外,任东峰(2009)、宋英雷(2009)、黄文霞(2008)、贾长杰(2007)等分别对我国中医药企业、茶馆业、旅游业、家用汽车等领域文化营销现状、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还有不少学者针对具体企业的文化营销进行研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对策。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可见,国外文化营销研究注重对具体战略及策略的研究,在关注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强调其理论的可操作性。国内文化营销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文化营销概念及内涵的辨析,来认识社会文化环境对营销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建议。文化营销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第一,尽管少量学者针对具体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但缺乏对企业文化营销战略分析框架的全面构建,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营销战略体系;第二,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文化营销研究还是空白。
文化营销概念界定
(一)文化的内涵及营销学意义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的涵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可以看出,文化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价值观、群体性和共同性。也就是说,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上层建筑的范畴,能够影响和指导人类行为的意识形态,它有鲜明的群体特征,是人群为生存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方式,文化是人类所共有的,涉及社会每个成员。这些特性正是文化营销的基础。市场营销首先要探究消费者的需求,它受社会文化的限制,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群体里大多数人共享的生活方式,“一个饥饿的美国人可能需要一个汉堡、炸薯条和可乐,而一个饥饿的毛里求斯人可能想要芒果、米饭和扁豆” 。同时,文化与市场营销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销过程既是产品的传递以满足需要的过程,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以达到顾客满意的过程。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多的渗入到营销过程,使营销活动更有活力,效用也更加持久。
(二)文化营销概念
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实践中,但是由于理论研究时间较短,对其概念界定至今未能统一。
复旦大学教授王方华(1998)认为,“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胡挺(2006)认为“所谓文化营销,就是利用企业文化力进行营销,内塑文化营销理念,外塑文化营销形象,是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 。陈放(2005)认为“文化营销往往是在营销的过程中努力构筑一个主题鲜明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单纯地把某一件商品推销给消费者,而是为了努力与消费者达成默契,从内心去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行为” 。陈友莲(2008)认为“文化营销强调的是物质需要背后的产品文化内涵,是以产品文化手段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以形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性营销”。
以上观点有的认为文化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或模式,有的认为文化营销是一种借助文化的营销活动,有的认为文化营销是通过文化联系关系群体利益,虽然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文化营销的部分含义,但均不全面,各有侧重。因此,综合归纳以上论述,本文把文化营销定义为:文化营销是通过挖掘或培养产品及企业的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实现企业和顾客文化价值共振,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特征
(一)文化艺术性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产品以文化为资源,强调的是艺术创新性,突出个性和审美意识,核心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产品的产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的过程,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企业生产要按照艺术创作自身的规律进行,创作要有宽松的环境及适宜的艺术氛围,销售过程要重视文化价值的推广及与消费者的价值共振。
(二)经济市场性
文化创意企业生产的产品主体是无形的服务产品,但是和生产物质产品相同,也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也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价值链。同时,物质资源有限而文化资源无穷,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性和低成本的特点,通过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营销,可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产业融合,创造出更丰富、更持久的市场价值。
(三)知识技术性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各种专业知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科技与文化结合是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突出特点,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打通了通信、传媒、娱乐等领域,形成了动漫游戏、数码影视、网络视听、电子传媒等新型文化业态。信息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视野、创新方式、创新渠道、创新内容和广阔市场前景,并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及其在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等方面的迅速传播。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战略体系构建
(一)文化营销模式
文化营销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三种模式。产品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基础,通过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来增强产品对顾客吸引力的过程,是企业进行文化营销的第一层次,它关联并影响着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是通过追求品牌的丰富文化内涵,使企业在形象树立方面得到良好的转化与延伸,属于第二层次文化营销;企业文化营销是将企业先进的理念文化、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组织制度等通过整合有效地传达给社会,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反过来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有助于企业各项营销手段与技巧的顺利实施,这是文化营销的最高层次,能够获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1.产品文化营销。产品整体概念由三个基本层次组成: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正如莱维特(Levitt)所说:新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在工厂以外它们增加的形式,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安排、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文化营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集中在产品的附加值部分,即延伸产品的范畴,如何挖掘产品的文化价值,给顾客更多的文化体验和享受,这是形成产品差异的核心竞争力。
从文化角度来看,产品或服务是人们价值观念的一种具体化,是文化营销的载体。产品的文化性是根据文化资源或文化环境的不同,进行差异化设计,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个性和消费价值。产品文化营销就是要通过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赋予产品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情感氛围,使之与消费者心理需求相吻合,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成为以物质或服务消费为依托而以文化消费为目的的过程。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就是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文化符号是其产品的生命力,要针对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要,将文化的价值通过产品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最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2.品牌文化营销。品牌是企业最持久的资产,比企业的产品、生产设备、资产的生命都长,在全球化时代,品牌象征着资产与身价,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戴维森(Davidson,2001)的品牌“冰山理论”认为:品牌的标志、符号等是品牌水面上的部分,仅仅占冰山的15%,而藏在水下85%的部分是品牌的“价值观、智慧和文化”。品牌文化营销是企业赋予品牌被消费者感知和认同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是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品牌文化包括两类要素,一类是表层的,展现于消费者面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要素,如品牌名称、品牌标志等;另一类是内层的,在品牌表层要素中蕴含该品牌独特的要素,如品牌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
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牌更加强调内层的要素,如通过利益认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不仅能满足一定的认知需求,而且能满足一定程度的价值信息需求;通过情感归属要素营销,使消费者产生包含修养、富有、休闲、爱心等品牌联想,在消费的同时,还有一种成功的事业、富足的生活、高贵的地位等人生目标的满足感。
3.企业文化营销。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遗传基因,即企业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既是驱动企业制度规范和人员行为的根本,又是企业竞争力系统的核心所在。企业文化营销则是将企业文化通过整合,有效地传达给社会,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与消费者形成价值观共振,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形象地讲,企业文化营销就是在竞争中用企业文化的、精神的力量占领市场,为最高层次的文化营销。因此,企业文化营销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实施的保障,精神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及核心凝聚力所在。
第一,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结构的表层部分,包括企业开展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如企容、企貌,产品外观、质量、服务,徽标、工服等。物质文化都有物质载体,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同时又从中反映出企业的精神状态。
第二,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建设制度文化,不仅包括建设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还包括企业运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科学的运行机制,要把具有抽象意义的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企业日常的规章制度中,用制度实现对人的文化管理。同时,必须遵循文化形成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及其变化性。
第三,精神文化即企业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企业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确立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历史、产业特征、经营特点等因素,还要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好地融合全体员工的行为,体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成为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精神力量。同时,企业的价值观中应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包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要有意识地发扬其积极的、优良的文化,克服其消极的、劣性的文化,使企业文化不断优化,在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做到潜移默化,达到营销的最高境界。
(二)文化营销策略
传统的4P策略在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中也广泛使用,但要强调其文化特征和文化适用性。
1.产品策略(product)。文化创意产品主要是体验消费、精神消费,其产品营销策略的重点是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更加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保障产品的顶级品质。同时,在产品设计、包装、服务等环节要突出文化要素,实现差异化,让消费者一看到企业的产品,就能呼吸到企业的文化个性。
2.价格策略(price)。在市场营销的策略组合中,价格是最活跃的因素。传统的价格以成本加利润的方法决定,但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企业,定价要根据文化创意产品创意性、衍生性和可复制性特点,把握其价格弹性大的规律,实施高端定价、差别定价、促销定价等组合定价策略,实现定价空间和定价目标的统一。
3.渠道策略(place)。营销渠道是企业将所生产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至关重要的纽带环节,独特创新设计的营销渠道具有超强的市场感知和反应能力,促使产品加倍增值。对于文化创意产品,要充分利用如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户外媒体及车载媒体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发挥其良好的传播优势,提高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及大众知晓度,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繁荣文化市场。
4.整合营销策略(促销策略,promotion)。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整合营销是指一个企业的促销沟通手段组合,它是将广告、销售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直复营销(包括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网络等工具同顾客建立联系)等促销手段中的信息与形象沟通、组合、协调在一起,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品牌认知和顾客关系,增强销售影响的一种策略。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而言,要以广告(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投放)、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形式并采取推式策略进行促销,并充分强调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文化博览会、文化沙龙等平台,采用网络直销、赛事冠名等拉式策略进行促销;要以销售推广、网络营销等推拉结合的策略进行促销,应对所有营销要素进行整合,使其在品牌的形象信息、文化内涵、销售人员理念上保持一致,以达到全面、多方位的立体市场渗透效果。
(三)文化营销策划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文化营销,除了传统的4P策略的文化适应外,还应该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产品策划符合市场的创新型营销,本文以主题营销、教育营销、国际化营销为例进行阐述。
1.主题营销。主题营销是指通过有意识地发掘、利用或创造某种特定主题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而言,主题营销可以把文化思想和文化理念“激活”,赋予其灵魂及生命力,企业产品随着市场需要常变常新,进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如生态环保、人文关怀、公益慈善等主题。
2.教育营销。教育营销就是把新的消费理念、新的生活方式等观念与思想通过教育、引导来吸引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而使营销水平得到提升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是精神产品,其观念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主观的感受不能用客观的标准加以衡量,同时感受能够被引导改变其大小的程度及好坏的方向(陈贡胜,2011)。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产品及品牌要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应采取“始终快一拍,引导市场消费潮流” 和“先培养兴趣,后获取利润”的教育营销策略,举办文化大讲堂、开办短期培训班、成立文化学院等。
3.国际化营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要想长足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凭借现有文化资源的优势,借鉴美国、日本及韩国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成功经验,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搭建国际化平台,拓展国际化渠道,形成“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向中国输入世界文化”的繁荣交流局面,进而使企业目标得到最大范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Paul.A.Herbig.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Vem.Tcrpstra,Kenneth.David.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Travel Agent,2001
3.弗恩斯·特朗皮纳(Fons Trompenars),斯及彼得·伍尔莱姆斯(Peter Woolliams)著.刘永平,刘洁,郑波译.跨文化营销[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王霏,纪延光,聂锐. 基于差异化的文化营销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
5.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J].消费经济,2007(2)
6.蔡继荣.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3(3)
7.任东峰.中国医药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9(3)
8.宋英雷.中国茶馆业文化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
9.黄文霞.浅谈企业实施文化营销的重要意义[J].商业研究,2008(11)
10.贾长杰.我国家用轿车的文化营销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第11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2.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13.胡挺.21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J].商业现代化,2006(4)
14.陈放.陈放畅谈大营销[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3)
(一)企业文化营销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1.增加产品差异化
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逐渐深入,各厂商在新竞争环境下为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寻求增强产品差异化的新途径。产品的差异化主要包括功能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文化差异化。在市场刚刚进入买方市场时,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消费者需求层次偏低,如果厂商能够生产出新功能的产品,取得产品功能的差异化,该厂商就会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时间不断缩短,功能模仿或功能再造所需要的时间逐渐缩短,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厂商要想在功能上实现差异化一方面研发成本比较大,另一方面差异化持续时间不长,这就需要厂商寻求差异化新途径。在新消费环境下企业如果给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差异化战略就呈现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文化的各种内容如知识、情感、习俗、道德甚至感觉、体验都能为产品服务创造出惊人的差异,凸显魅力。
2.提升产品价值
产品有价,文化无价。产品整体概念一般由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组成。目前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后更加注重消费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正在由附加产品向潜在产品过渡。企业采取文化营销方式,通过给企业产品增加文化内涵,从精神方面充实和丰富产品价值,能够使产品超越其物质意义,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提升产品价值。
3.增加客户忠诚度
在我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企业仅仅依靠传统产品本身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难度相当大。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都是属于感性购买,只有当产品所呈现的某一方面需求能够与消费者的需求﹙功能、价格、款式、服务、情感﹚产生共鸣时,该产品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欢,而给产品增添的文化内涵则能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加客户忠诚度。
4.受众人群广
一方面,文化营销中增添的文化要素一般都是当下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的接受度比较广泛;另一方面,文化传播方式比较多,传播范围比较广,不仅能够跨越一定的地域传播,而且能够跨越一定的年龄阶段传播。
5.先占优势明显
文化先占优势即第一个给产品增加某种文化内涵的企业能够比后续者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由于文化超脱物质领域,是与消费者精神世界的直接沟通,因此第一个触及消费者精神领地的企业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有后来者模仿增加同样的文化内涵,替代性也不高,文化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垄断价值。
(二)企业文化营销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1.容易导致企业舍本逐末
文化营销注重消费者精神方面的需求,可有些企业往往只重视消费者精神需求,却忽视了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消费者高层次的需求都是以底层需求为基础的,在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基本需求时,所有的文化需求都是妄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企业企图搭上文化的便车,忽视了对产品质量、功能等物化属性方面的把关,造成企业空有文化内涵,失去了产品最本质的、能够提供消费者实际用途的属性。
2.导致感性消费,误导消费者
企业在文化营销中为产品增加的文化内涵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本身具有良好的劝服性。积极的文化劝服性更强,可能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没有多大需求,但是由于文化的劝服性,容易给消费者洗脑,导致感性消费,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产品的闲置,最终造成资源浪费。
3.企业文化营销转型困难并且文化多元化接受度不高
当企业给产品附上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内涵将深入人心,不易改变,一旦此种文化不能迎合消费者,企业进行文化转型就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另外,如果一个多元化的企业给产品增添不同的文化内涵,易引起消费者怀疑营销文化的真实度,文化穿透力降低。
(三)企业文化营销的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1.尊崇消费者主义的选择
彼得•德鲁克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说过:“市场营销的漂亮话讲了二十年之后,消费者主义居然变成了一个强大流行的运动,这就证明没有多少公司真正奉行市场营销观念。消费者主义是市场营销的耻辱。”营销大师的话给我们以警示:消费者主义是市场营销的核心。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物化形态已经再不能够满足消费者,而文化则能够直达消费者的精神领域,满足其日益提升的需求。
2.经济发展的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在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6000美元,处于生存型消费稳定、发展型消费加快、享受型消费启动的关键阶段,也就是说消费者购物不仅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讲求消费档次和文化品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米勒说:“未来是全球竞争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采用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
3.营销学理论发展的正确选择
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经过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前三种观念均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后两种观念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且所考虑的消费者需求层次有所提升。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新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营销成为营销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四)企业文化营销的威胁(Threats)分析
1.社会主流文化的易变性
社会主流文化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所推崇的主体文化。在文化营销过程中,企业往往会考虑到当时的主流文化,有的直接利用主流文化,有的将其进行细化或者延伸。但是这种文化有一定的持续时限,文化不断在发展,当文化改变时,企业文化营销效果会减弱甚至会土崩瓦解。
2.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同一时间点上的不同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不同,不同时间点上的同一消费者文化需求也会有差异,这种文化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固有消费者的转移。另外,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比较被动,有时只有通过引导才会产生这方面的需求,所以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应当充分重视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
3.竞争厂家的威胁
文化营销方式引起各界广泛重视,产品文化划分细致,文化泛滥现象弥生,同样的产品附属上不同的文化,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引起消费者某一方面的共振,都有可能诱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细致划分文化在定位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的同时,往往能够减弱某一单独厂家的文化竞争优势。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综合以上关于企业文化营销SWOT分析,可采取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
二、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应正确认识文化营销
1.提高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素养
企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开展文化营销的成败,有些企业文化营销近视现象严重,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利用文化影响力,过度宣传企业产品却不能保证产品硬性的质量要求,或者运用不相符的文化内涵洗脑消费者造成错误性的购买行为,这样的企业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盈利,长期看可能陷入危机。因此企业在文化营销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素养,真实、真诚地反映产品实质内容,合理、适度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
2.把文化营销作为一个闭合的系统
惠普电脑的创办人之一大卫•普克有句至理名言:由于营销过于重要,因而营销的任务无法由营销部门独立负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把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仅仅当作营销部门自己的事,与企业其他各部门不相关。这种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文化营销不同于其他营销方式,只有附加的文化要素与企业产品有一定的契合度时才能够触动消费者需求。企业应该把文化营销看成是一个调研、实施、反馈、纠正、实施的闭合系统。
3.认识文化营销的递进性
文化营销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企业文化营销。产品文化营销是企业文化营销最基础的内容,当产品文化营销进行到一定阶段,能够使得企业产品呈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力时,要适时提升文化营销的层次,采用品牌文化营销确立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企业文化营销,实现消费者对企业而不是对产品本身的信赖。
(二)企业应保证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1.在STP理论基础上进行文化营销
STP理论中S、T、P分别表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根据STP理论,市场是一个综合体,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集合。任何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企业应该根据不同需求把市场分为由相似需求构成的若干子市场,然后根据企业所长选取市场并将产品定位在目标消费者所偏好的位置。应该遵循这一理论,考察消费者,做足市场工作,做足消费者工作。
2.保证文化与产品物化属性的一致性
产品的物化属性包括外形、尺寸、材料、颜色、包装等,产品的文化属性只有附着于物化属性才能够表现出来,如果仅仅给产品增添文化内涵,而物化属性方面不加注意就会使产品显得空洞无力。只有在遵循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物化属性精心挑选、精心设计,产品的整体表达才能和文化内涵一致,才能获得文化营销的成功。
3.注意产品文化属性与企业行为的一致性。产品的文化属性不仅仅代表了企业的产品,而且象征着整个企业。因此企业在开展文化营销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向社会大众展现的形象,只有企业把握整体的一致性,企业文化营销才能够顺利进行。
4.合理运用文化内涵与4P的结合
4P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文化属性贯穿企业营销的各个方面,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内涵与4P的结合运用,例如企业在选择营销渠道时,要注意渠道文化与产品文化的一致性;在产品定价时要考虑产品的文化定位等。
5.学习标杆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
虽然我国文化营销才刚刚起步,但是不乏文化营销成功的典型案例,如红豆集团的“红豆文化”、加多宝的“上火”文化等。学习典型案例文化营销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成功实施文化营销。
(三)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最高境界。企业价值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营销的核心。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能够团结企业员工,保持企业内部和谐与创造力;在企业外部,企业文化能够树立企业形象,彰显企业诚信。如果企业能够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能够使得全体员工意识到企业对文化营销的重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自身的凝聚功能能够协调各部门相互协作,以保证企业有效开展文化营销工作;最后,企业树立文化营销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充实产品内涵的同时充实企业内涵,向社会展示企业优良形象,能够实现最高层次的文化营销。
三、小结
然而,我们在变,顾客也在变。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收集顾客资源方面,真实有效的信息越来越少;邀请参会方面,从最开始的比较乐意,到现在越来越抗拒;现场销售方面,销量逐步下滑,现在开一场会已经很难卖到10万以上的量了;售后方面,虽然不少会销企业已经在重视售后服务工作了,可投诉率越来越高,闹的工商、药监部门上门来调查;甚至,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开会专业户”、“会油子”,他们一听说哪里有保健品开会,就相约一起参加,到了会场,该拿的赠品拿,能吃的自助吃,一到了卖产品的环节,他们立马走人,有记者去采访,他们说:以前也买过保健品,吃了没用,价钱又高,再也不买了。
不管怎么变,只要国家政策不喊停,会议营销之路还得继续,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发展,不断满足顾客需求,不断调整自我状态,才能确保立足市场并谋求企业发展。2006即将画上句号,2007会议营销怎么做?针对目前的会议营销市场现状,笔者写下了“企业文化”四个大字,这也是会议营销企业想要做大做强的一个必解之题。
企业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企业文化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四个字,但在笔者看来,目前许多会议营销企业还没有真正读懂这四个字的价值,而且很多中小型企业总觉得企业文化是一个很虚的事情,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一个投入见不到回报的事情,甚至感觉企业文化就是喊口号,完全没有方向,有力也无处使。结合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某些思路,结合中小企业的实力现状,结合会议营销的特色,笔者将企业文化四个字分解为两个大部分含六个小部分,没有口号,都是实际行动,以求各位看官能够对号入座找到对你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部分,企业文化内部建设与传播。
会议营销的根基是什么?队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笔者接触了很多在一线市场做会的朋友,他们都说队伍不好带了,老员工越来越油,管理成本加大,产出却越来越少。想重新培养队伍吧,又招不到合适的新员工,现在的年轻人沉不下心来做事,吃不了苦啊。万事都具备了,只欠能执行好的人才。企业文化内部建设与传播,就是为了解决内部问题,解决队伍问题,为会议营销打下扎实的基础。笔者看来,主要有下面几点需要解决。
一、统一思想。不管是队伍培训还是日常工作,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要让员工们能够感受到:我们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并不是在给某一个人打工,我们是在携手创造一份长久的健康事业,这个事业的成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事业成功了,我们的个人价值也就能够实现了。通过高度统一的思想,让大家步调一致,目标一致,有劲儿往一处使,吃不来苦要学着吃苦,受不了累要坚持受累。对于无法统一起来的个别人,发现一个立即处理一个,防止个别影响团体。曾经的巨头三株就以“你我共同,迎接挑战,立在潮头,冲向彼岸,苦痛欢乐,尽在其中”这一高度统一的思想使一大批三株人为之发狂。
二、规范薪酬。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句老话,很有道理。规范薪酬并非用钱来绑住员工的心,而是要体现出利润分配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让跟着你打天下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付出了多少,回报有多少,你可以只给我分800块,但你得让我了解,这个就是集体创造的财富里面我应该分配到的数目。在这个规范的前提之下,适当地设置一些物质奖励制度,才能产生良性且持久的动力。还是三株,它提出“没有利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可它忽视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原则,利益分配混乱导致“存在”本身出现混乱,最终跌下了王者宝座。
三、促进交流。作为领军者,你得给员工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定期举行茶话会或者聚餐,让大家边吃边聊,随意地交流心得,不要办成领导训话制的会,要让员工们唱主角,让员工们卸下各种包袱,轻松、自由地交谈,不仅可以增强大家的感情,还可以让大家忙里偷闲得到放松。现实中如此,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网上创建论坛,让你下边儿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借助网络这个工具产生互动,经验得以迅速传播,教训得以迅速吸取,更可以交流感情,谈人生,谈理想,谈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家亲”的感觉。
企业文化的内部建设与传播,其实就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之中,并不需要你喊出多响亮的口号,只需要你放低姿态,拿出诚意,让每一个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
第二部分,企业文化外部建设与展示
保健品销售过程中最需解决的是什么?信任问题。同样,会议营销发展到今天,最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老百姓的信任问题。笔者跟初次见面的朋友自我介绍说是做保健品策划的,他马上就会笑着说“哦,就是打广告搞炒作的”,难道保健品策划就等于广告等于炒作?自太阳神、三株始,中国保健品走到今天,究竟还有多少老百姓相信保健品?笔者去年在武汉某小区做保健品专卖店,小区一位婆婆告诉我:“在你们前面来了一道又一道卖保健品的,开始我们还买了吃,现在我们不会买了,吃了也治不好病,再说也没钱买了”。企业文化外部建设与展示工作,就是要竖立形象,解决信任危机,特别是中小型会议营销企业,没有多少实力大打品牌形象广告,在成本允许之下,笔者看来,需要解决下面几个方面问题。
一、转变思想。,会议营销正在发展成持久战,而不是以前的游击战,必须转变思想,适应这一形势。要具备什么思想?跟炒股票一样,“长线是金,短线是银”,就得培养长线操作的思想。你没钱上央视打广告,不要紧,但你要让你的顾客知道:你是为了他的健康而来的,你是为了给他提供健康服务而来的,你正在进行的健康事业是以让大家获得健康利益为目的,并非为了他口袋里的钱。说起来容易,具体做起来,就得需要长线操作精神了,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目光长远绝对没错,宁肯现在亏一些,也要发展长久一些,不要执着今天卖了多少,而要问问自己还能卖多少天。
二、建设根据地。根据地就是服务站、专卖店、会员中心等等,如心脑健康中心、糖尿病康复站等,根据地是我们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平台,更是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的良好平台。我们只有将根据地建设好了,才能持久、有效地为顾客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才能不断拓展和传播企业文化,并最终解决老百姓的信任问题。根据地不需要选择人流量大的商业繁华地段,越是开在顾客家门口越是便于顾客上门,也不需要装修的多么华丽,越是朴素大方越是容易淡化商业味道。简单点说,这个根据地就是一个家,是众多中老年朋友们的第二个家,早锻炼完了过来坐坐,听听广播,看看当天的报纸;午睡起来了过来坐坐,看看健康书籍,学习一下健康知识;晚上散步完了过来坐坐,检测一下血压、血糖,听听健康顾问有啥建议没有;有事儿没事儿过来坐坐,大家一起拉拉家常,比老呆家里面闲出病来要健康积极多了。
三、强化服务。简单的理解就是将服务贯穿于整个销售的过程。会前加大健康知识灌输、亲情服务、产品的试用体验力度,服务从售前环节开始,真正把握“服务制胜”的精髓。从健康代表与顾客初次见面的第一眼开始,健康代表就必须拿出做服务的态度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态度非常重要,这个跟谈恋爱是一样的。你这个企业好不好,你这个企业在老百姓眼中是什么样子的,靠什么来体现?企业文化不是靠几句空口号支撑起来的,靠的就是弯下腰低下头来做服务的态度。无论服务多少个患者,最终产生多少销量,都是通过一对一沟通而得来的,因此,工作人员平时要勤练基本功,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让消费者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的确在为他的健康而工作,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企业文化营销现存问题
文化营销对体育用品企业的作用是无可质疑的,但文化营销对于体育用品企业来说是一种新型的营销策略,因此在运用文化营销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 设计师作品简单模仿,缺乏特色。
体育服饰是一种表现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在这一行业.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内涵及品位倾向就是一种影响其营销的因素。设计师也是要追求个性的.他们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决定了他们设计的风格,也决定了接受和喜爱他们设计的目标顾客群。纵观中国体育服饰行业的竞争现状,人们不难发现抄袭性与同质化已经成为行业的致命要害,很多体育用品企业根本不具备创新的意识,大都忙于模仿一线品牌的款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 缺乏从文化的角度来塑造品牌个性。
纵观国内的体育用品品牌,大都缺乏穿透力强的品牌文化,有的甚至根本谈不上品牌文化。品牌的内涵是文化,但在体育用品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一些企业竟然出现了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企业本身的理念不相符,企业在产品、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品牌固有的消费价值不能对接,这样就无法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实力。
3 盲目的广告宣传,缺少实质性的营销文化。
有的体育用品企业把传播的文化看作是流行文化,甚至是迎合少数人低级趣味的俗文化,忽视对广告、公关、包装的文化内涵的考察。
4 对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转变的认识欠佳。
在当今中国市场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之时.消费者从纯粹的功能消费逐渐转变为对产品文化内涵的需求。比如:亚克斯清晰地看到,当中国进入中产消费时代,运动功能内衣文化一定会从羞涩的角落里走到前台,率先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的转变。如果在时尚消费转变中,更多的让消费者从注重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转变,才有可能提升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才会产生很强的市场效应。
5企业的品牌观念不强。
我国很多体育用品企业大都乐于去做的是立项、筹资金、造厂房、上规模、添设备、出产品,这些是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对于企业的理念,却往往认为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忽略不计,至少也是不受重视。品牌理念相对滞后,成为我们文化营销的一大障碍。当企业运作出现问题时,企业习惯于从资金问题、体制问题找原因;习惯于等、靠、要;习惯于责怪竞争对手太无情,却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专心琢磨竞争对手,却不集中精力研究消费者。企业缺乏系统的市场管理观念,造成生产和营销脱节。注重产品生产和品牌外在形象,却不重视创造信誉,建立企业文化,更缺少与品牌确立相配套的系统的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为企业赢得市场契入点
作为体育用品行业,由于不同的体育服饰装备设计风格本身表达了一种不同的文化内涵,体育本身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因此体育用品企业通过实施文化营销,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让消费者在对体育用品产品价值的理解上与企业达成一种默契和共识,从而增进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和沟通,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诉求,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优势,更好地改善体育用品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1 文化营销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
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以需求为导向,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确定企业生产与销售。人类纷繁复杂的需求梦想不外乎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人的生理需求是客观的具体的,只能用物质条件来满足;心理需求属于主观的精神领域,要用代表进步方向的先进文化来满足。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充裕,消费者在多样化选择中认同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更注重文化价值,如产品角色的认同,社会识别等文化需求。诚如营销大师所言, 可口可乐对消费者来说,其含义已不止于一种饮料,它们蕴含并象征着一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美国文化,这种文化是通过产品、品牌等企业要素表现出来的。从另一层面上也可以说是美国文化培育、丰富、并造就了可口可乐这些属于全世界的大品牌。
因此,营销过程在实物上表现为产品传递以满足需要的过程,而在内层方面,则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达到满意的过程。现代市场营销是物化营销和文化营销的结合,营销离不开文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文化营销是有意识的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价值观,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和力,把企业营销缔造成为文化沟通,通过与消费者及社会文化的价值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营销活动。
NBA对美国人来讲不仅仅是体育,而且是一项高度商品化、职业化的体育产业。作为文化企业的NBA联盟,主要依靠比赛来吸引观众和赞助者的竞赛表演业联盟。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NBA的营销战略和文化定位发生了变化。如目前NBA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是中高产阶级,NBA已经从过去的黑人运动转向面向中高层以上消费者的活动。为此,它们逐渐改变其文化定位,首先是球队主场氛围的调整,然后是球员言行举止的规定,接着是2005年夏季提出着装令。这一系列的变化,使NBA联盟更加适合中产阶层的文化需求,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中产阶层观看或参与职业篮球竞赛,这也就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联盟或俱乐部的利润,实现或达成文化营销。
2 文化营销提品差异化战略新思路。
寻求与塑造差别优势是企业竞争中最基本的策略选择,然而随着体育用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竞争行为的理性化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企业具有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资金、技术、规模等,由于相互间的差距缩小而不再成为优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营销层面上的竞争,也由于信息的畅通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使相互间的模仿和借鉴的速度越来越快,结果,同类产品的性能十分接近,质量悬殊缩小,价格与渠道趋同,建立起长久的竞争优势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占领市场只有依靠自身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化营销来实现。
品牌的文化差异源于企业文化差异,是对渗透在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团队风格的体现。企业文化是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与历史传统下经过长期积累沉淀而成,它深深植根于企业的土壤中,具有不可模仿的个性特征。因此,企业文化在营销过程中的渗透与融合即文化营销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特定的产品与服务,而且是一种价值观和消费理念,目的在于引起消费者的联想,树立美好形象,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增强企业文化的渗透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认识到高品位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生存立足和谋求制胜市场的根本。文化营销以文化之“窗口”扬企业之美名,树企业之形象,结果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品自身的价值。阿迪达斯、耐克这些一线品牌,他们的产品生产早已下放,在他们的总部只有设计部门,他们在传播一种理念,传播一种体育文化,而这种文化支撑起了整个企业,成为企业的灵魂。
3 文化营销可以弥合文化差异。
人们的消费方式,满足需求与欲望的顺序都是以他们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文化作为人类的知识、信仰、伦理、法律、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在自身习惯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工作,个体都自觉遵循文化的要求与标准,因而难以发生冲突,只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双方都会要求对方顺应自己的文化,竭力维护自身的延续。比如对同一体育用品属性重要程度的评价就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不一致,日本人、中国的台湾人和香港人会认为体育服饰的美学属性最重要,而新加坡人和韩国人则认为其功能属性最重要。这些都是在长期的社会文化作用下形成的,对企业营销有深层次的影响。
所以,现代企业在营销中必须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借助于文化营销,才能适应不同特色的环境,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
合理构建文化营销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应该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即重视文化作用的营销,把文化融入到营销理念中去,包容于营销战略中,成为一种具有全新意识的营销。在这种充满文化内涵的营销中,营销将更具有差异性。我们可以把文化营销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自身的文化、品牌的文化以及企业的文化营销。
1在产品自身文化层面。
产品是一个体育用品企业生存的根本,更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尤其是一些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要考虑挖掘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使得产品品质得以升华,成为“灵”而有“性”的产品,不仅注重它的实用,更通过其消费本身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从而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提出文化营销,把产品自身文化放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的名称还是外形、颜色都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特色,更能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耐克在其产品中就注入了人文的特色,翻开耐克品牌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挖掘到其人文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它的广告理念和营销策略―那就是沟通而非销售需求。就是这个立足点才使耐克在销售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起来。基于运动自身的特征广泛受青少年的青睐,青少年酷爱运动,又喜欢追逐运动时尚,充满想象力并且注重穿着品牌。耐克抓住这一特点,把营销的重心放在了这一消费年龄段。因为在这个市场中,青少年消费者具备鲜明的特征,并且具有普遍性。针对消费的倾向,耐克在市场营销中大量引入明星元素,并且分析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与明星的参照,使得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渐趋加强,耐克品牌就这样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了。
2在品牌的文化层面。
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品牌有无竞争力,能否成为名牌,并不主要取决于技术差异,而在于品牌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主要表现在品牌广告、宣传活动、代言形象等。很多国际品牌都融入了文化因素,只有适应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才是品牌形成的最终土壤。如耐克在产品设计、用材质量、价格上的“酷”个性化体验,已经成就耐克在中国市场上特有品牌价值―文化身份。这是一个品牌文化营销的时代,任何产品一旦失去文化支撑都将失去持久生命力。
在塑造品牌本土文化的同时耐克又致力于推动品牌的国际化。耐克是一个国外品牌,根植于西方文化,更深受其影响,这不同于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尽管这种文化精神影响了很多国际品牌充斥在国际市场中,但是在异国他乡,作为外国品牌生存还是步履维艰的。耐克曾经情迷于中国的庞大消费市场,但是耐克不得不承认它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障碍,这使耐克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方、式,将国际与本土营销分开。耐克认为,跨国企业必须同步跨国营销,而打开营销市场的钥匙是跨国文化,如果不适应国外的土壤、入乡随俗,必然会在文化营销中产生背道而驰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意念地图身心语言程式学
企业文化自导入我国以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和理论界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的文化只停留在VI层面上,即企业文化口号式、公式化。许多企业为了彰显本企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公司门口、老总办公室及媒体等公共场合大打标语横幅,不惜重金大作宣传诸如“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之类的口号,其中也不乏“以品质创市场,靠信誉求发展”等至理名言等等。企业文化绝非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几条标语,也不是肤浅的几句名言警句,而是一种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共鸣,能否唤起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员工行动,成为企业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
所以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塑造员工核心价值观、影响员工理念的过程,是漫长、艰苦的,正是因为这样提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难以驾驭”,许多企业开始打退堂鼓。但我们研究一些成功的企业发现了一个企业文化塑造的有效方法——事件营销。
一、贯彻企业理念的重要性
3M的员工在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创新;海尔的员工在生产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质量。没错,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它潜移默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在思考问题时,在做决策时自然而然会用到它,就像我们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样自然。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到外国人的见面礼节是亲吻时,我们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但外国人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什么稀奇的。对同样一个事情的态度,人们会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人们的意念地图不同,我们中国人受儒教的影响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但西方人就不这样认为,所以他们的观点与行为就和我们不同。企业文化也是一样,成功的企业文化是转化为员工头脑中意念地图的文化,它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
根据身心语言程式学我们知道个体采取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是以外界的真实环境为基础,而是以个体所看到的或所相信的环境为基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常常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我们大脑的意念地图为现实赋予了颜色的同时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通过信息输入通道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信息输入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外部事件通过信息输入通道进入认知程序后,再经过内心过滤器——我们的意念地图加工处理,进行删减、曲解和概括,然后形成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并作出相应行为。
当我们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体验的某方面时,我们往往会删除、忽略或遗漏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果保留所有的信息的话,我们就会因为“信息超载”而不堪重负。另外对于任何事物,大脑总是会试图从纷乱中找到一些相互联系,以便迅速敏锐地洞察该事物,这就需要人们从自己的经验、知识中提炼一些模式来运用。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意念地图,并用它来加工外来的信息、认识世界。如果我们企业的理念与员工的意念地图不一致,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就会被员工扭曲、抵触甚至破坏。相反如果我们能把企业的理念成为员工意念地图的组成部分,让员工对事物的态度、认知与我们所期望的一致的话,我们将看到一个有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的团队,其能量可想而知。
二、事件营销在影响员工意念地图中的作用
我想以塑造质量文化为例。假如一个企业想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它可以购买先进的设备,或可以通过申请获得ISO标准来提高质量。但如果员工没有质量意识,他们认为只要生产出来能用就行,没有必要那么精细等等,那么,企业会发现它耗费很高成本采取的措施是无效的。所以,要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关键在于改变员工的意念地图,塑造质量文化。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手段和方式。与广告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创造强大的影响力,像蒙牛等企业用实际成功的例子一次次印证了它的威力。事件营销对外营销的能力可以说有目共睹,它对内营销(即影响员工理念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不可小视。
帕罗阿托学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点——改变定律。根据他们的理论,改变分为两种。第一种与实体改变相关,即改变现实,它产生与系统内部。第二种改变是真正有价值的改变,即感知改变,即我们所说的意念地图的改变。对于这种改变,至少需要系统中的一个规则——一种假设、一个判断或一个固定思维——已经被打破。第二种类型的改变是瞬间的,有时是不可预知的。我们一直以相同的思维方式观察某事物,直到有一天,突然产生一种割裂,于是我们发现事物已经完全不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总认为自己还年轻,但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并不再是年轻人了,而已经步入中年了。
如果我们想真正的改变,就必须改变两次。你不仅需要改变现状,还需要改变对现状的认知,即改变人的意念地图。改变感知是跳跃式的,一瞬间完成的,有时是不可预知的,它的推动力来自质疑、惊奇、诧异,以及并不完美的想法。某个事物如果令我们感到诧异或对我们的思想有某种冲击,它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引起我们的思考,这将推动我们对感知的改变。
事件营销的最大作用是能产生轰动效应,吸引人的注意,引起人的警觉、反省,对第二种改变即我们感知的改变会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海尔在转产电冰箱时,面临的市场形式是严峻的:自己在规模、品牌都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靠什么在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只能靠质量。于是,张瑞敏提出了自己的“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对产品质量实行“零缺陷,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用户使用的“零抱怨、零”。
当员工们含泪眼看着张瑞敏总裁亲自带头把有缺陷的76台电冰箱砸碎之后,内心受到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对“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但是,张瑞敏并没有就此而止,也没有把管理停留在“对责任人进行经济惩罚”这一传统手段上,他要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将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再将理念外化为制度,构造成机制。
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讨论的主题却非常集中:我这个岗位有质量隐患吗?我的工作会对质量造成什么影响?我的工作会影响谁?谁的工作会影响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应该如何提高质量?
海尔又成立了质量保证体系:SST体系:索赔、索酬、跳闸。这样将质量理念牢牢地扎根于员工头脑中。
无独有偶,首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文利在开展“质量、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的主题教育活动时,经常挤时间跑工地、转现场,用数码相机将质量优劣点记录下来,组织专题点评。去年,他听到汇报,本企业在内蒙古施工的一座公路水泥桥存在质量问题,便立即赶去调查。建桥的出资方对王文利说:“问题不算太大,又是你们自己发现的,修补一下就行了。”但王文利说:“我要是今天放过这座不合格的桥,明天还会出现第二座。那时你们还会原谅我们吗?”领导班子决定炸桥,重新建。桥一炸,炸醒了职工,炸出了新理念——不制造合格产品就不是合格职工、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等,从教训中认识的理念一下子就植入职工的心田。[摘要]企业文化的贯彻往往只停留在表层,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事件营销在贯彻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探索一条塑造企业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意念地图身心语言程式学
企业文化自导入我国以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和理论界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的文化只停留在VI层面上,即企业文化口号式、公式化。许多企业为了彰显本企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在公司门口、老总办公室及媒体等公共场合大打标语横幅,不惜重金大作宣传诸如“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之类的口号,其中也不乏“以品质创市场,靠信誉求发展”等至理名言等等。企业文化绝非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几条标语,也不是肤浅的几句名言警句,而是一种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共鸣,能否唤起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员工行动,成为企业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
所以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塑造员工核心价值观、影响员工理念的过程,是漫长、艰苦的,正是因为这样提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的东西,难以驾驭”,许多企业开始打退堂鼓。但我们研究一些成功的企业发现了一个企业文化塑造的有效方法——事件营销。
一、贯彻企业理念的重要性
3M的员工在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创新;海尔的员工在生产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质量。没错,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它潜移默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在思考问题时,在做决策时自然而然会用到它,就像我们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样自然。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到外国人的见面礼节是亲吻时,我们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但外国人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什么稀奇的。对同样一个事情的态度,人们会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人们的意念地图不同,我们中国人受儒教的影响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但西方人就不这样认为,所以他们的观点与行为就和我们不同。企业文化也是一样,成功的企业文化是转化为员工头脑中意念地图的文化,它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
根据身心语言程式学我们知道个体采取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是以外界的真实环境为基础,而是以个体所看到的或所相信的环境为基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常常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我们大脑的意念地图为现实赋予了颜色的同时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通过信息输入通道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信息输入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外部事件通过信息输入通道进入认知程序后,再经过内心过滤器——我们的意念地图加工处理,进行删减、曲解和概括,然后形成我们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并作出相应行为。
当我们有选择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体验的某方面时,我们往往会删除、忽略或遗漏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果保留所有的信息的话,我们就会因为“信息超载”而不堪重负。另外对于任何事物,大脑总是会试图从纷乱中找到一些相互联系,以便迅速敏锐地洞察该事物,这就需要人们从自己的经验、知识中提炼一些模式来运用。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意念地图,并用它来加工外来的信息、认识世界。如果我们企业的理念与员工的意念地图不一致,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就会被员工扭曲、抵触甚至破坏。相反如果我们能把企业的理念成为员工意念地图的组成部分,让员工对事物的态度、认知与我们所期望的一致的话,我们将看到一个有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的团队,其能量可想而知。
二、事件营销在影响员工意念地图中的作用
我想以塑造质量文化为例。假如一个企业想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它可以购买先进的设备,或可以通过申请获得ISO标准来提高质量。但如果员工没有质量意识,他们认为只要生产出来能用就行,没有必要那么精细等等,那么,企业会发现它耗费很高成本采取的措施是无效的。所以,要降低产品的缺陷率,关键在于改变员工的意念地图,塑造质量文化。
事件营销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手段和方式。与广告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事件营销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创造强大的影响力,像蒙牛等企业用实际成功的例子一次次印证了它的威力。事件营销对外营销的能力可以说有目共睹,它对内营销(即影响员工理念方面)的能力也同样不可小视。
帕罗阿托学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点——改变定律。根据他们的理论,改变分为两种。第一种与实体改变相关,即改变现实,它产生与系统内部。第二种改变是真正有价值的改变,即感知改变,即我们所说的意念地图的改变。对于这种改变,至少需要系统中的一个规则——一种假设、一个判断或一个固定思维——已经被打破。第二种类型的改变是瞬间的,有时是不可预知的。我们一直以相同的思维方式观察某事物,直到有一天,突然产生一种割裂,于是我们发现事物已经完全不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总认为自己还年轻,但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并不再是年轻人了,而已经步入中年了。
如果我们想真正的改变,就必须改变两次。你不仅需要改变现状,还需要改变对现状的认知,即改变人的意念地图。改变感知是跳跃式的,一瞬间完成的,有时是不可预知的,它的推动力来自质疑、惊奇、诧异,以及并不完美的想法。某个事物如果令我们感到诧异或对我们的思想有某种冲击,它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引起我们的思考,这将推动我们对感知的改变。
事件营销的最大作用是能产生轰动效应,吸引人的注意,引起人的警觉、反省,对第二种改变即我们感知的改变会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海尔在转产电冰箱时,面临的市场形式是严峻的:自己在规模、品牌都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靠什么在市场上挣得一席之地?只能靠质量。于是,张瑞敏提出了自己的“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对产品质量实行“零缺陷,精细化”管理,努力做到用户使用的“零抱怨、零”。
当员工们含泪眼看着张瑞敏总裁亲自带头把有缺陷的76台电冰箱砸碎之后,内心受到的震动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对“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与记忆,对“品牌”与“饭碗”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切身的感受。但是,张瑞敏并没有就此而止,也没有把管理停留在“对责任人进行经济惩罚”这一传统手段上,他要充分利用这一事件,将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再将理念外化为制度,构造成机制。
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讨论的主题却非常集中:我这个岗位有质量隐患吗?我的工作会对质量造成什么影响?我的工作会影响谁?谁的工作会影响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应该如何提高质量?
论文摘要:文化营销已经成为迎合消费者深层诉求,建立企业差异化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本文以餐饮行业为例,阐释了餐饮企业实施文化营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重点探讨了其文化营销的策略选择。
21世纪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性化和情感化,企业产品的同质化,文化因素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文化营销模式正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新生力量。【1】
一、文化营销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文化营销,是基于文化与营销活动的融合点,从顾客需求出发,通过有意识地发现、甄别、培养、创造和传递某种价值观念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并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2】文化营销以文化价值为纽带将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维系在一起,既是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方式也是营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的途径。实施文化营销可以起到创造差异化、增强内部凝聚力、增进企业外部形象等作用,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1】
二、餐饮行业与餐饮文化
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传承的一种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我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反映了人们饮食活动过程中关于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的独特文化意蕴。餐饮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具有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相结合,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等特征。除了饭菜的质量和价格,消费环境、服务态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餐饮行业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餐饮企业必须重视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并通过有效的文化营销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餐饮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一)借鉴文化因素,丰富餐饮品牌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历史变迁、民族习俗的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者很容易对饮食消费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产生共鸣。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寻找产品、服务、品牌与中国文化的衔接点,增加品牌的附加价值,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借鉴各类文化因素,有效地丰富餐饮品牌的内涵。
1、深挖历史和民俗: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朝代的饮食文化精神,汲取民族原生态的饮食文化习俗,从形式到内核进行总结和提炼,保留原汁原味或改良创新,通过就餐环境的装潢设计、服务人员的言谈举止、菜品的选料加工、相关文化节目的现场表演等一系列营销手段给顾客带来难忘的消费体验。
北京的“海碗居”老北京炸酱面馆就是个将地方传统文化与餐饮经营有效融合的典型例子。带着浓重北京腔的吆喝声,身着对襟衣衫、脚蹬圆口黑布鞋、肩搭手巾把儿的小伙计,大理石的八仙桌,红漆实木的长条凳,京腔京韵的北京琴书,地道的北京风味小吃,每一个因素无不映衬出古朴的京味儿文化。在此就餐不仅仅是品尝北京的地方菜品,更重要的是体验北京的地方文化氛围。
2、迎合时尚因素:追求时髦是许多现代人的重要心理需求,在餐饮服务中加入时尚的文化因素往往能够调动起人们的消费欲望。个性、新奇性和娱乐性成为很多现代餐饮企业着力打造的卖点。以各种文化娱乐元素为主题、装潢别致的小型餐厅层出不穷,为满足现代年轻人个性化需求的诸如生日包厢、情侣茶座等特色服务项目屡见不鲜。各式各样迎合都市时尚及生活方式的文化营销方式给传统的餐饮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二)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推动餐饮文化营销
现代企业间差异化竞争越来越趋向于企业内在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在品格、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而文化营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可以对受众进行价值观和理念上的引导、培育和塑造,与消费者在思想、观念、情感和道德上产生共鸣。【3】因此,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进行文化营销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和动力源泉。
1、树立“真、善、美”的文化价值取向:人类文化活动的终极意义就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求“真”,要求企业真诚待客,诚信服务;向“善”,要求企业关注公益,承担社会责任,寻“美”,要求企业在服务中融入艺术美感,增加审美情趣。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企业文化极易被社会接受和推崇,使文化营销表现出不同于其他营销方式的高品位素质,使营销不仅成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而且成为追求社会效益的文化行为。【4】
山东著名海鲜餐饮集团“净雅集团”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其独特文化管理的实践,在餐饮行业中树立了以文化管理推动品牌文化营销的典范。净雅文化标准包括“灵魂篇、理念篇和标准篇”,分别回答了净雅“将成为什么”,净雅“是什么”和净雅人该“怎么思考、怎么做”。整个文化价值体系围绕“幸福快乐与奉献同在”的核心价值观和“真诚、忠诚、谦虚”的企业核心素质展开,通过制度、流程、考核、审计和信息化等多种手段有效地将“真、善、美”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使企业成为优秀文化的孵化器,辐射并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个利益主体。
2、注重员工文化培训,实行全员文化营销:文化就是一种对待工作、对待人生、对待社会的态度,企业的文化建设得好,其员工素质自然也会提高。因此,在企业培训活动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训,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深深植入员工的心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文化的主动实践者、文化的自觉变革者和文化的积极传播者。通过员工这个外界了解企业的“窗口”,传播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评价和定位。
四、结语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文化营销已经成为迎合消费者深层诉求,建立企业差异化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在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餐饮行业,合理选择文化营销策略,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对经营活动的促进作用,唤起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 企业的文化营销[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2、 杨铭铎,周游,周福仁. 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时的切入点[J].商业研究 2001/01
进入21世纪以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动荡,要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达成目标,势必要有一个先进的营销理念来导航。人是在文化中生活的,不可否认,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的,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文化时产生共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因此,利用这种文化力进行营销必然能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一、文化营销的概念文化营销系一组合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是指企业营销人员及相关人员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营销理念,以及所塑造出的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
二、文化营销的意义从小的方面看,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种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外部优秀的营销人员来为本企业效力,还可以使本企业内部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就大的方面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消费物质形态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消费文化形态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大的效益是由文化创造的,利用文化力营销,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由此看来,文化营销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三、现代建筑企业文化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多数建筑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文化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这一点,或者说,他们还没有找到成功地导入文化营销这一模式的途径。从企业内部看,营销人员的营销理念不明确。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要把一个什么样的,有别于其他企业、其他产品的信息传递给目标业主群,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之所在。是成本最低,通过最低价中标来进行施工,还是别具一格,确保施工的工艺永远是最先进的呢?要不,是最佳服务,对业主提供始终如一的高水平的服务和帮助?营销人员是企业产品信息的传递者,他们的理念不明确,是信息传递失真的根本原因,这直接造成企业产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经济效益难以实现,更别谈社会效益了。
从企业外部看,企业着力要追求与塑造的营销形象不清晰。本企业辛辛苦苦打造的安全质量观念没有宣传出去,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也就难以起到提升本企业的产品形象的作用。企业的广告形象,没有很好地与产品形象结合起来,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再有,服务在我们这个时代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服务形象塑造方面的投资,还是偏少的。这些使得企业整体营销形象没有形成,形象所应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也就无从发挥。正因为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更加注重项目的文化塑形了。
四、如何才能开展卓有成效的文化营销呢?
建筑企业究竟如何根据其客观条件来运用这一模式,取得优势,赢得生机。我认为,要取得文化营销的成功,必须有强势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定位,直接关系到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从而决定文化营销的成效。
1、必须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成员所共识理念的时候,员工才能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当这种文化渗透到营销及营销相关人员的意识中,与其营销专业知识相结合,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
中铁大桥局作为一支国家级的建桥施工建筑企业,一直将培育和强化文化营销观念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该企业先后统一了项目部工装标准,启用了大桥局“卓越”信用卡,推出了大桥局专供酒――桥酒,组织了“建桥楷模”评选宣传、“桃花峪杯”新闻大赛和首次房地产摄影大赛,积极组织向院士、全国劳模和“建桥楷模”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集团新版网站整合构建了多视角的宣传平台,对涉及集团重要关键字的52个域名资源进行了保护性注册。“桥文化”展厅2010年接待来宾101批,共1521人次。南京大胜关桥等3个项目部被授予“中国中铁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集团“桥文化”入选“湖北省十大企业文化品牌”。 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营销活动,中铁大桥局这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高,相应地,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就更加巩固。
2、就是要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定位,因为文化定位对营销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个建筑企业的基本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具特色。在此抛弃面面俱到,仅取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定位作一分析,看看它们是如何影响营销理念形成的。
第一种文化定位:憎恶浪费,崇尚高效,创造一种规范化、低成本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熏陶,必然使营销人员在保证价格与可靠服务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最低成本,最终形成成本领先的营销理念。海湾战争期间,阿科石油公司在其他公司油价大幅攀声的情况下却保持原价,致使一年内少赚了数千万美元。但在而后的五年内资本净额利润率平均递增了20%,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阿科石油公司正是依靠确保业主在别处无法买到更便宜汽油的成本领先营销理念,成为石油市场上的佼佼者。
第二种文化定位:鼓励个人想象力、成就感,创造一种渴望创造未来这一思维方式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在企业内的广泛传播,营销人员必然把产品的性能,其独特性作为他们赢得市场的独门暗器,相应的,别具一格的产品营销观念必然落地开花,结出硕果。 你觉得这种经营方式怎样?索尼公司一边在市场上展开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推销可望成为公司热销产品的微型摄象机;一边又让四个研究小组相互竞赛,抓紧研制性能更加优异的机型,以淘汰目前正热销的型号。集中注意力发明创造、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已成为公司的核心流程,而正是这种让业主怡然自得,使他们相信所买的产品永远是最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使索尼过去五年的平均收入递增了29%,而其竞争对手则只有14%。
第三种文化定位:具体而专业的服务,创造一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建议,努力发展深切、持久的业主关系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在企业内生根发芽,必然使营销人员把为业主提供始终如一的高水平的服务和帮助作为开拓市场的最好敲门砖。相应地,面向业主、最佳服务的市场营销理念也就根深蒂固,甚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例子:天津喜来登大酒店住进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客人,他外出时将一件掉了扣子的衣服放在房间里,当天晚上回房休息时发现纽扣已被钉好,衣服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原来是值班服务员整理房间时,发现客人衣服上少了一枚纽扣,便在没有任何监督和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取来针线,选取了一个相同的纽扣钉上了。这位客人非常感动,他说:“我的这颗纽扣丢失已久,没想到住进贵店的第一天,服务员小姐就主动给钉上了,她们的服务真是无微不至呀!”。 也许你不以为然,但就是这种“超越业主期望”的提供最佳服务的营销理念,使喜来登大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天津市同行业最高的入住率。当然,文化定位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市场营销理念,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可能并不存在单一的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完全相同的范式,更多可能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文化定位时,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文化营销的实质是文化适应,而不是文化硬套。
3、营销形象的塑造是文化营销取得成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建筑市场里,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的普遍提高以及工艺种类的日益繁多,只靠质量和技术不一定就有市场优势。在众多企业和产品形成大海之时,只有那些营销形象好的企业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会受到业主和社会公众的青睐。
海尔在市场上屡屡能攻城掠地,我认为与其独特的营销形象是分不开的。他体现了给消费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面,就最能体现营销形象的产品形象、广告形象和服务形象的这三方面的内容来看看海尔是怎样做的。
(1)产品形象.不管怎么说,能够在1995年就挥锤砸烂76台不合格冰箱的商家也只有海尔。另外,海尔的高质量内涵还可以用“6δ”来量化。所谓“6δ”就是指一百万次操作中只允许少于3.4次的失误出现。而且,海尔的质量观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也已深入消费者心中。质量是产品形象的基础,更是文化营销成功的关键。
(2)广告形象.. 众所周知,海尔以其电视广告著称,一开始就以其巧妙的构思抓住了观众的心。海尔无氟冰箱一问世,就打出了“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的口号。还有海尔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全新概念,如抗菌冰箱、变温冰箱、变频冰箱和整体带画冰箱等等,再后来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广告传遍全国大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尔广告成长历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实到虚、由功能诉求到形象诉求的过程。
海尔的广告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通过广告这种传播媒介,不断给观众以视觉刺激过渡到意识的渗透,升华为对产品进而对企业的好感,甚至形成对这一品牌的依赖。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好坏已成为拥有业主多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海尔把“用户的烦恼减少到零”作为服务目标,为此,海尔制定了星级服务标准,其中包括:
① 售前服务:介绍产品特性和功能,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② 售中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无搬动服务”,一次性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