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5:51
导语:在老龄化社会的好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
0 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37%的速度持续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中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1]。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已经表现出来,诸如“当代老年人虽长寿,却并不健康”,“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支出增大,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赡养系数提高,养老保障的需求加大,劳动力不足,国家积累下降,在职人员负担加重,代际交换矛盾突出,生产者数量下降,消费者数量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等[2]。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1 国外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现状及研究
对于老年健康的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开始重视起来,并制定了相应政策。如加拿大的“加拿大人健康新展望”(1974年),美国的“健康公民计划”(1979年),欧洲的“大众健康”(1978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促进渥太华”(1986年)[3]。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促进中老年体育锻炼的《海德堡方针》,各国也制定了老年体育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的共同点是鼓励和奖励老年人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有关政策及计划见表1[4]。
2002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化会议别强调了老年体育在“社会贡献”方面的意义,并将“社会贡献”作为21世纪老年体育的关键问题加以定位[5]。
日本提倡老年人形成“主动的、运动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高质量的长寿生活,人人都能成为“积极老人”。日本对老年体育的研究重点现在已从宏观转入微观,重视研究老年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比如适合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有的研究在数据分析时按体育参与状况将老年人分为“继续组”、“再社会化组”、“脱离组”,同时分析体育运动给老年人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德国在开展老年体育工作和开发设计老年体育活动时,往往要依据“全身性理论”、“激发理论”、“年龄竞争模型”、“决策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比如通过实施一些针对性计划来普及体育运动的理念,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我,产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美国,1998年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发表了一份题目为《中老年人运动和体育活动》的现状报告,其中强调了老年人经常参加活动的好处。研究发现运动对改善以下几项功能有好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体态控制,柔韧性,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水平。
总之,目前各国都很重视老年人体育活动,并在制定政策和具体实施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研究对我国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研究有许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 国内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现状及研究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对老年人自身的角色,身心健康和生活方式等也会带来变化。城市老龄者由于自身时间的增多和经济条件的改善, 通过体育活动维持和增进健康、充实生活已为人们所共识。
查阅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体育期刊杂志的相关研究和运用互联网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有关信息与资料后发现,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从各个层面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体育锻炼进行了研究分析:
李日邦、王五一、谭见安等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阶段、趋势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预测了它的发展趋势。李静、刘贺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服务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张滨、刘倩在《我国的老龄化社会与体育》(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着重分析了我国老龄化和老年体育的一些特点如积极性高,自愿性,带有明显的健身目的性,并对今后我国老年体育的开展提出了建议。曹士云、白莉在《21世纪初中国老年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对北京、浙江和新疆等16 个省市自治区老年体育的情况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了进入21 世纪中国老年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主要趋势,为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老年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促进老年体育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郭晓斌、郭德全在《当前我国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中应该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就当前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一些错误认识,老年体育的组织建设责权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思路。贾淑荣在《老年人的生命与运动的关系》中对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身体和心理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指出体育活动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刘凤轩在《加强老年体育科学指导,努力提高生活生命质量》讲到普及老年体育科学知识和加强老年体育科学研究、宣传和指导的必要性,进而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使老年健身体育活动科学有序、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胡先进在《老年人常见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特征与对策》中对老年人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特征作了描述,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特殊心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王松涛在《61-65岁老年男子健身锻炼适宜运动强度的研究》中对老年人运动强度的个体化和动态化原则进行了阐述。严进洪博士在《中国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与娱乐》一文中归纳了中国最近在体育活动,娱乐和老龄事业方面的进展。提出“活跃的,娱乐性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延长预期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王凯珍,王庆锋,王庆伟在《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调查研究》中对我国现有的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剖析,得出中国城市老年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上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国内老年人体育活动作了分析,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3 结语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口老龄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7]。因此,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一系列的问题予以充分注意和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地分析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广大老年人再创人生第二个春天,实现“健康长寿、老有所为、安度晚年”[8],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尧耿,王欢.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网,2004.
[2]王大中,王庆伟.论体育与老年人生活质量[J].体育与科学,2003:24(3):23-25.
[3]2006年世界卫生报告.全球化世界中的健康促进[J].世界卫生组织,2006.
[4]陈琳.国际老年体育对策及日本老年体育现状[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3,3.
[5]熊必俊.制定新世纪老龄行动计划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J].老龄问题研究,2002,6:28-33.
[6]中国民生系列报道.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J].中国金融网,2005,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进一步增至2.48亿,占17.2%,呈加速增长之势。并且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已达1619万,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3067万。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我国家庭的类型、规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4—2—1”的家庭结构难以担当居家养老的重任。
作为补充力量的老年机构服务体系,为满足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和为年轻人解决照顾老人的后顾之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既弥补了国家和集体照顾的不足,也为社会上的热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的平台,进一步造福老年人。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多数民办养老机构处境艰难。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不仅要求解决代养问题、医疗问题,同时还要求解决护理照料问题,对社会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更加迫切。
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国城乡共有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乐园、养老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所,床位数达到了149.7万张,其中农村的仅在农村的乡镇敬老院就有29681所,总床位89.5万张[1]。但我国的家庭结构转型也很快,核心家庭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养老方式提出了挑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今天已不适用,社会养老已成为必然,并且,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有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的意愿。所以,养老服务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床位远远不够。
另外,传统观念认为,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多是为那些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不在时的空巢老人而设的。但是事实显示,我国这类老年人的收养比例也很低,甚至很多孤独老人,都因无人照看而导致死亡。国家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社会性收养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敬老院供养的有13.6%,还有114万人即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寡残幼约150万人,他们大部分靠低保救助,仅有13%左右由福利机构供养[2]。
这些现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的利用率不高,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住院老人达到5%—7%的社会供养比例,同时机构总量却没能满足社会需要。
(二)问题
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自身问题。第一,养老服务机构本身属于微利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造成很少有企业和个人愿意投资,而且在我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属于新兴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第二,机构拥有者对社会福利、福利市场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有部分机构是由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这与国外通常由社会热心人士承担民间慈善事业情况不同,动机和发展方向上的差别容易将举办人的社会公益精神置于危险境地;第三,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灵活服务形式供给缺乏,尤以就近方便的、以居家养老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支柱的专业工作人员太少,截止2005年底,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足2万人,相比较1400万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来说,这个数字相去甚远,并且志愿者随意性大,且绝大部分缺乏护理老年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志愿者在这些服务机构一般打扫卫生或者跟健康的老人聊天、娱乐,真正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帮助的老人需要的还是专业的工作人员。
2、社会观念原因。传统的养老观念仍旧为多数人信守,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进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养老。随着“4—2—1” 家庭结构的到来,养老功能慢慢外移,社会养老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也应当同步向社会养老转变,但是,现在中国很多老人
甚至年轻人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不能接受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水平较低的老人,仍旧持有“养儿防老”的想法。他们认为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然应该有子女们负责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农村,认为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可能与虐待老人的性质无异。还有一些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里的服务质量,即使花了钱,也认为无亲无故的人不可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因此,即便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独自待在家里,坚决不去社会上的养老服务机构。
3、相关法规政策支持度不足和政府培育不到位。1999年12月民政部颁布和施行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19至21条指出民办养老机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是分离的。2004年由财政部通过并且于2005年施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这些法律不仅限制了举办者对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所有权,而且对这些机构的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却很少论及其应有的权利;即是说举办者既不能从组织运行活动中受益,也不能在组织解体时分得财产,一旦民办非企业单位出现了某些问题,这些举办者往往还要承担无限连带民事责任。现在我国政府扶持、税收优惠、社会捐助等外部因素对民办养老机构所起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个人出资、自我经营仍然是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私人力量推动下的民间养老机构的举办者为了逐利,有时营利性目的会不符合社会公益的精神,从而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很多时候会徘徊在营利与公益的性质之间。政府几乎不给予直接资助,间接资助刚刚进入起步阶段,除免税之外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养老服务机构在实际用途上类似于一个大家庭,住院老人及机构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很多社会资源,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19号文件就明确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的水电和通信费要给予优惠,但有关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常借口认识上的差异和工作中的互相推诿,导致政策没有落到实处,这笔开支虽然绝对数额并不大,但相对于整个机构运行的费用也不可小视。
二、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家庭结构转型的加快,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施加给社会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家庭养老的可承受范围,因此,机构养老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潮流。促进老年群体与其它群体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老年养老服务业,建设一个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制的同时,还可拉动经济全面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鉴于养老机构在分担年轻人压力和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帮助等方面研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终点落脚于提高住院老人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义明显。(一)可以有效地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住院老人享受的福利水平,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建议。
三、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对策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逐步转向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上各种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质和量的需求都会迅速增加。但现实是,无论是在人们的心理上,还是社会设施的设置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的构件上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上大规模的养老保障需要。
针对以上的困难,为了促进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发挥它们的养老保障作用,我们应积极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一)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稳固志愿者队伍。发展老年服务业应该首先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走进来。目前,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已经施行3年,方便了高效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国家还通过多种形式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提高职业培训。我国志愿者队伍庞大,但考虑其随意性大,可以通过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合作关系,教学实习的方式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对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设置一些荣誉激励。
(二)政府积极制定民间养老机构的激励优惠政策并落到实处。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社会化养老的主要责任,通过一些列的优惠政策,如土地划拨、资金支持、配套指标建设等,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投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合理制定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按机构住院老人数量
,对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实际收住老人的运营成本给予这些机构定量的资助。
(三)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发挥媒体以及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水平人士的作用,向尚未转变养老观念的人介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养老保障功能方面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利用自身渠道,普及养老机构养老保障功能的优势,打消人们对进养老院的猜忌和有色眼光。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应该以身作则,用优良的服务向老年人及年轻人展示进养老院也可以安享晚年,并且借助机构内老年人聚居的优势,宣传老年同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四)政府对民间养老机构合理定位。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社会作用上是公益服务的提供单位,但在资源投入上却是私人投资,在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民间养老机构也在经历着市场化运作,也就同企业一样面临着市场风险,为此,政府应该对机构举办者设置一些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的正社会外部效应做出相应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z].2006.
[2]朱庆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7,(10).
根据1956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截止2013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数据)。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联合国提出,将健康老龄化作为全球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算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目前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作为一个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也能排世界第四位。老年人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老年人也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表现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等方面需求,老年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教育面对老年群体,但是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谁来学,学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根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老年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艺术作为一种媒介,老年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思考、审美及表达能力,进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可以成为创建健康老龄化的一个支点。
目前,针对老年人的社会公益体系,已经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许多地方兴办,近几年街道社区开办文化活动中心,以及2011年全面推进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受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的场所。以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例,曾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艺术培训作为免费开馆项目之一,很好的搭建了一个文化传播的阵地与平台,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公共文化服务,零门槛进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与高度肯定。参与艺术培训的群体主要都是那些儿女上大学或已工作、没有经济压力和家庭生活压力的老年人,有一位83岁高龄的老婆婆,从小钟爱小提琴却没能得到学习机会,研习技艺三年可以独立演奏进行曲;青少年喜欢的街舞也成为老年人争相报名学习的项目,最年长的舞者也有72岁;年轻一些的老年人,每周都把学习安排满满的,横跨各个艺术门类,同时学习中国画、琵琶、民族舞等项目;还有的是家庭成员集体参与,男的每天学二胡,女的每天去学京剧。夫妻俩的衣着打扮整洁、得体又时尚。二人一拉一唱,男的每天早晚在家练习拉二胡,刚开始拉得跑调且音色全无,女的每天早晚吊嗓,声音洪亮,听不出是五六十岁人的嗓音,随着唱功日渐娴熟,妇唱夫奏,慢慢地,京剧味就出来了。他们成了小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次出去时,都会引来老头、老太太羡慕的目光。相信这些不是个别现象,都在各地普遍存在。这一代的老年人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很多人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接受,更别提艺术了,但丝毫不影响艺术作为他们心中毕生的追求,现在刚好弥补年轻时的遗憾。
许多老年人通过不同渠道学习艺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朋友,获得了快乐,向健康的老龄化迈进了一步。为了让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老年艺术教育应以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目的。免费开馆是新生事物,老年艺术教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教育的理念,还是教育的实践,很多地方不完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需要老年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求和研究。
1、老有所学,学什么,换句话说,老年艺术教育应该教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注重学法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老年艺术教育非僵化的、公式化的、过时的填鸭式教育,同样要培养老年人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完善自身,提升人格魅力。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教学上需要教育者具有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中学老师的教学理念,高校老师的眼界,最好还要有硕士导师的专业水平。艺术教育在艺术教学管理和各个具体艺术门类有完备的教育规律和成熟的教育体系,老年艺术教育有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应以介绍基础理论为主,理论讲解不能像专业基础课那样深透和系统,而是以介绍艺术鉴赏方法、培养老年人艺术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为老年人进一层的学习和今后日常活动中的艺术欣赏活动开启艺术之门。
2、老有所乐,怎么乐,老年艺术教育开设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程开设的门类要多要广,让学员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充分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在班级设置上,可分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的班级,学员可从入门班开始学习直至研修班,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班级,满足各种层次、不同要求的学习需求;在学制管理上,无上下限,可短至一、两年,也可长达七、八年,根据个人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而定。通过基础性的技法学习,由浅入深,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养生有着维妙的关系。练习书法时意守丹田,以意导气,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美中,肌体和精神得到协调一致,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对眼前或身边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进入既轻松又安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得到美的享受,使人身心愉悦,因而有益身心健康,对养生大有好处。倘能持之以恒,定会有益身心!人到了40岁以后,每天损失1万个脑细胞,记忆力开始衰退。保持头脑活力的前提是健脑、多用脑,学一样乐器的人,通过动脑动手,手脑的协调可以减少患痴呆的几率。跳广场舞、老年健身操等,可以锻炼身体,丰富生活,各种艺术活动的益处显而易见,不胜枚举。
3、老有所为,“为”分广义和狭义,狭义的“为”是学以致用。中国传统教育在德性培养的基础上谈用,所谓学以致用,是在把握个人天性、养成恰当的志向的基础上,再选择适合个人的、与各自一己之性相近的学习目标,择术而修,而后使个人之才为社会所用。许多老年人通过老年艺术教育进一步增长知识、总结经验、提升品德和能力等使之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年老志不衰,仍然在各个领域继续作贡献。广义的“为”是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同样需要传承,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学习的过程是耐力、毅力的体现,行为本身成为家庭成员学习的榜样,进而影响他们身边的其他人。一位父亲,每天晚上,当儿子做作业时,他都会坐在旁边看报纸,直到儿子完成作业,天天如此。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记者采访儿子,其实儿子早就知道父亲不识字,是父亲的精神感染他,使自己坚持并取得好成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启发人们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贯彻生命始终,永不停息。
为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社会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努力,也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受教育的老年人,尤其是受艺术教育的老年人是很少的一部分,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观念的转变,这部分人群也在不断壮大,使老年人接受艺术教育,不仅为建立健康老龄化社会发挥作用,也不仅向健康的老龄化迈进一步,这犹如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关键词:老年体育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46-01
2006年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在21世纪初,中国人口前20年内会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老年人口达到2.48亿左右。人口老龄化必然成为21世纪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如何促进老年健康、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体育学人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1 老年体育发展困境
民政部和体育局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体育重视不够。政府财政投入过少,老年体育发展经费匮乏,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据我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老年活动场所与基本所需差距甚远: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分布在学校的有549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内的有7503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2%,其他依次为:乡(镇)村8.18%;居住小区4.86%;厂矿3.47%;其他2.67%;老年活动场所1.64%;宾馆饭店0.89%;公园0.7%;广场0.61%。[1]人口比例与场地比例严重失调。第二,政府对老年体育组织的领导不力。无论是军队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协调管理,而老年体育则属于三不管地带,既不属于民政部,也不属于体育局,但有似乎都属于二者管辖,结果造成老年体育组织处于较混乱和无序状态。第三,老年体育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民间力量薄弱,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第四,老年体育缺乏专业指导。尽管我国体育专业设置已久,但是尚没有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专业指导员,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心理的孤独与失落必然要求相应的具有独特的、专业的锻炼方法,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安排。否则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
2 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2.1拓宽发展老年体育的融资渠道
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发展老年体育必须提高经济投入。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扩大宣传,引起社会关注,又要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协调与支持,并采用各种手段(税收、福利、政策扶植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介入,从而拓展融资渠道。如,对于某些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可以利用有偿服务的方式筹集资金,如同集资修路,收费还贷的做法一样。
2.2加大体育活动场地的开发力度
老年体育活动场所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64%,人口比例与场地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应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学校体育场地资源整合利用,加大学校场地对社会的开放力度、对老年体育的支持力度,当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收费,起到维护和发展的作用。此外,政府福利部门应该多做一些“星光计划中心”以及类似的、多功能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设施。
2.3构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多元化体系
将老年体育纳入到社区服务体系中来,围绕社区服务、养老保障、财政支持、医疗保障、法律援助等诸多方面对老年体育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城镇的社区工作要把老年人的体育工作看作重点,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并根据实际需要完善支持老年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做到认真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加大各级政府的指导力度。将老年体育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项目之一,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切实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健身的好处。
2.4促进老年体育发展的市场化进程
老年体育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国家与政府的资助,要积极融合到经济大潮之中,否则必然会被人们搬进历史博物馆。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 “银色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老年人对健康的需求使他们在购买产品与服务时往往具有极强的消费动机,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老年体育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国内消费。当然,体育服务与产品设计要考虑老年群体的行为特点与消费特征,以便生产出适销对路、形式多样,能充分满足老年体育消费需求的产品。
2.5 培养老年体育发展的专门性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日益增多,但是真正能从事老年体育指导的却极少,而且专业水平较低,很难满足老年群众的健康需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而且社会对专职的老年健康指导员认知度较低,另一方面,多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往往停留在技术传授或低水平的康健服务上,效果较差是必然的。为此,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与社会接轨,应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老年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批适应老年体育发展与需要的专业体育人才。
2.6 充实老年体育活动内容,娱乐带头,养生为主
暴饮暴食、生活节奏失控、运动减少、压力加大以及环境恶化等,使得健康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老年人,因此,老年健康要从养生健身方向入手,这样才会提高他们从事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对其他人群的体育活动而言,老年人体育活动项目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参与活动激情与热情,因此,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开放适宜老年人运动的体育项目,从而不断满足老年人健身、娱心的体育需要。如,开发以娱乐性为主的娱乐体育游戏,目的是健身愉心,通过这类体育活动来展现老年人的风貌、风采,在自娱性的同时又具有娱他性,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体育运动来愉悦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获取运动感的审美体验,从而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3 结语
老龄化在我国的加速发展与到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对当前社会的文明程度的一个考验与挑战,同时也是对社会文明程度一个衡量。因此,我们应群策群力,多方式、多策略来探究适合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各种途径与模式,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好我国的老年体育事业,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让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乐,从而体现和反映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与先进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理学科 标志性知识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97-02
所谓标志性的地理知识是指教学中所遇到的核心知识点、核心地理原理、最基本的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它是地理思维的基础与核心方法,是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出发点与关键点。将标志性知识内化,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地理原理的应用乃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
笔者认为读书可分为“书越读越薄”和“书越读越厚”两个阶段。其中“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就是去繁就简的过程,而“书越读越厚”的过程,就是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的过程。
1.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去繁就简将书读“薄”。现行各版本教材都是编写者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编写的,在编写中既要考虑课标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运用大量的图、表、文字等各种方式对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说明。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在认真研读课标同时还要考虑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等应试需要而去钻研考试说明。众所周知,课标与考试说明对知识的要求往往说的比较笼统,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翻阅教参、上网搜索、查阅大量资料……希望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有遗漏。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往往也是这种感觉,希望面面俱到。于是,师生会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的文字、图表等,使书变得很厚,致使师生倍感疲惫,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也不理想,事倍功半。如果教学中能抓住标志性知识,则有利于将书读“薄”,减轻师生负担。如教学《城市空间结构》(鲁教版必修二)时,只要抓住城市功能区及其成因这一标志性知识:综合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也就是说在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分布最广泛);商业(付租能力最高)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地租最高)和街道两侧;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一般分布在城市(地租最低),并沿交通干线分布。抓住了这一标志性知识,其他的就不必细究了。
2.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知识迁移将书读“厚”。学会迁移是对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层面的要求。课本上知识很多,而且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也是千变万化,只要抓住标志性知识,无论是怎样的情境,也不论是怎样的呈现方式都将云开雾散,剩下的将是核心知识的考查。如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则该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则严重老龄化。抓住这一标志性知识,所有有关老龄化问题的题目都将迎刃而解。如:
读“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回答第(1)题:
(1)、该省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
A . 1990 年以前 B.1990 ~ 2000 年之间
C. 2000~ 2004 年之问 D. 2004 年以后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 l 日零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 10 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增加了约 7 400 万人.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知下表所示。据此回答第(2)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正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
B.青壮年比重上升,劳动力过剩
C.我国已进入老龄化行列
D.我国应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很明显第(1)题选B,第(2)题选C。
二、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
地理思维方式是认识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及地理原理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是相对固化的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对我们分析地理现象,探究地理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等都将带来很大的帮助。如在分析某地理现象的成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去分析。在分析地理事件的影响时,通常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去分析,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去强调,今后学生只要看到影响马上能从利与弊两方面去分析。对于动态地理现象或事件的影响,要强调对源头与终点的影响(当然也是从利和弊两方面去分析)。笔者曾在教学《人口迁移》(鲁教版必修二)一节时给学生归纳时就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归纳,而且将其作为标志性的知识在黑板上作了如下板书,并强调要掌握这种地理思维方式。
而在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鲁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三节)时,在读过P101知识窗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产业转移的影响”时,许多学生马上想到要分别从产业转移对输入区和输出区两个方向去考虑其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姑且不说他(她)们的答案是否完整、准确,单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看,在 “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学中的抓标志性知识引导,无疑是成功的。
三、抓标志性知识,有利于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关键字】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参保人数,覆盖面
一、引言
1970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此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得到延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9.1%,根据国际公认的老龄社会标准(65岁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10%),我国已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在20年后,这一数字将会达到16.3%!届时,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将会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巨大的压力,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亟待变革。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
1、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衡量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是分析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状况的首要指标。通过以下数据可以看出,2005—2011年6年间,我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总体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更多的国民提供了保障。特别是2009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增加。
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及基金结余逐年增加。
养老保险参保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好处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是否正常运行都需要通过养老保险基金的变化来判断。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5—2011年6年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以及基金结余均为逐年增加,反映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较为良好的运行状况。
3、农村养老金支付额及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逐年增加。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由于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长期以来被排斥在养老保险体系之外。而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尤其是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使得农民“老无所养”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下表所示,农村养老金支付额及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的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变化。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较窄。从我国养老保险当前的覆盖面情况看,我国政府基本养老保险仅覆盖了部分人群。造成养老社会保险覆盖面低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1)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职工参保人数多,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率偏低。由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意味着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缴费,从而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利润水平,使得一些企业想方设法逃避缴费,特别是三资、民营企业更是不愿参保。(2)从人群划分看,有些特殊群体还没有进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例如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还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难点。
2、养老金缴费拖欠。当前,养老保险最大的问题是支付压力过大。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加部分积累制,但目前养老保险做到现收现付尚且困难,更谈不上有多少积累;另一方面,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享受程度又是根据过去的待遇来确定的,替代率比较高,加之制度扶养比逐年攀升,出现了积累少,支出高的现象,再加上企业欠费现象严重,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成了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难点。
【关键词】老龄化;医疗服务;家庭医生
1我国人口年龄分布现状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1999年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花社会,成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据统计结果推测来看,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平均每年新增596万,到2020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37%,达到3067万人,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由此看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群是我国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对应老龄化将是未来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近期国家连续发展养老产业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生活质量问题的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医护工作者上门服务的重要性
2.1老年人常见病
据统计,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老年痴呆症是现今老年人常见的五大疾病。由于这些疾病都是终身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但长期服用药物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的很快,这些疾病病情容易起波动需要定时服药和体检,有时候老人会由于身边没有子女的陪伴督促他们忘记懂事吃药和体检,遇到紧急突发症状也可能由于无法自行处理和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丧命,这也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不得不引起重视。
2.2我国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及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病是6种最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根据对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对健康损失进行估计的分析来看,在8811万65岁以上人群中受这6种疾病侵害的老年人超过2000万之多。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目前这6种慢性病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34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6%,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经济损失。总而言之,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这6种常见慢性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均是巨大的,将给社会和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
2.3老年人死亡常见原因分析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因身体健康水平以及各方面综合条件的下降,导致他们对一些疾病及突发因素的抵抗力和应变力下降,因此死亡的概率大幅度上升。老年人比较常见的因病致死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经济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空缺与不足,而主要是由于对于疾病爆发前的一些小症状比如头痛头晕等不够重视,认为忍忍就可以过去了,从而使得疾病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发展为癌症而无法救治,最常见的则是胃癌等恶性疾病。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老人独居家中和农村地区,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老年人突发脑溢血,但是不懂得正确处理,在发作时随便移动身体坐下来导致短时间内脑部溢血加重而致猝死,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农村地区,几乎每年每个村都有四到五例这样的悲剧发生,也引起了老年人和其子女们的担心与恐慌,尤其是一些长期出门在外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和家庭。除了一些慢性疾病以及常见病,很多非疾病因素,比如摔倒、骨折以及一些突发状况发生时,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和处理而致死亡也是屡见不鲜。
3上门服务的益处
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没有人定期在身边定期检查和照料,而且老年人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和医学常识,导致自己的病情被延误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现在虽然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的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对这些情况起到了一定的改善和缓冲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社会福利机构由于老年人的聚集,工作人员不免会出现疏漏,导致一些人无法被周到照顾,而且许多老年人对这些福利机构的排斥心理很强,有些子女也不放心老人在福利院居住。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医护人员向老人宣传必备的医学知识和常识,使得老人们在一些突况发生时可以正确及时的自行处理,减少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一些生命体征的起伏波动比较大,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服务可以定时为老年人做一些常规的体格检查,以便对老人的一些将抗状况有所了解,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和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性。而且这种定期上门服务的做法对于不在身边的老人的子女而言也是有很大好处的,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和护士们都是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有着专业且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子女们在外奔波时可以不再担心父母的健康没有保障,也可以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4如何顺利有效实施医护工作者上门服务
4.1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由于是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且服务是以合同方式确定的租用和被租用关系,因此,为了保障上门服务的质量和被服务人员及其家人的满意度和放心度,对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硬性要求。首先上门服务的医生必须是临床职业医师且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这样才可以保障上门服务的质量可以和老人在医院的服务质量相媲美,再者,上门服务的临床职业护士也需要有有八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处于以上两点的考虑,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可以从当地社区或者附近的县级医院挑选。而且,在之前也要对医护人员有一定的培训,因为上门服务不同于在医院里面,服务的对象都是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因此,对医护人员在交流和医患沟通方面的要求相对要提高一些。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亲和力,让老人和其子女可以放心的接受他们的服务和治疗。因此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医护人员与被服务的老人需要一定的接触与沟通在决定是否适合这项工作,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签订和履行合同相关内容。
4.2被服务对象的要求
由于是医疗服务上门,那么作为家庭医生的医护人员相较在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会更累一些,这也就意味着服务的报酬会相对提高。因此,从医护工作者的角度和上门医生项目实施的长远性来考虑,对于上门服务对象的要求最好是其子女(监护人)要有较好经济承受能力但常年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这样可以保证上门服务医护人员的收入,解决上门服务的医护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另一部分的服务对象则是经济实在是有困难或者无子女的独居老人,对于这些老人可以是义务或者降低收费进行服务,毕竟这些老人们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都在积极的保护和关心他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出于医德仁心的考虑当然也应该则无旁贷。适当的降低服务收费,并且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为老人量身制定上门服务项目,一方面可以充分表现当代医生的品德,另一方面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必须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一些医院有时会出现医生或者药代强行向患者推荐销售高价药品和服务,导致患者额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对于上门服务的医护工作者必须严禁这些现象的发生,给予老人们的药物必须是实用且价格适中的药品,不能私自向被服务者推销一些价格昂贵且不实用的医疗药品和器械,不能利用患者和家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来赚取额外收益。对于医护人员提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应当统一标准,由专门部门统一采购与供给,尽量降低投诉率,提高信任度。
4.3服务项目
对于上门服务的项目,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的身体状况做出评估和计划,不同的服务对象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主要的项目则分为以下几种:1)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人:由于这类疾病都是慢性且较难根治甚至无法根治的顽疾,因此应根据老人们的具体身体状况,定时的上门为其提供血压、血糖、常规体格检查等项目,一些需要治疗的老人则要提供注射胰岛素等已确诊慢性病的慢疗服务。2)服务的对象多元化:多元化是指服务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家一户,也可以面向一些群体单位,比如与养老机构合作,定期为所有老人提供常规体格检查,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高龄老人则记录在案,对他们提供常规体检可以适当的比其他老人频繁些。3)协助治疗:对于那些已确诊慢性病非发作期病人,在有详细诊断书及处方的情况下,协助患者遵医嘱进行长期恢复或缓解治疗。4)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即在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发作期治疗出院后,医护上门提供单项收费式后续服务,包括送药上门、在家打点滴等。5)特殊人群在设施允许时提供协助复健。
4.4形势与条件分析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CLHLS)”项目数据库的数据回归分析,社区服务提供最多的是“处理家庭邻里纠纷”,而需求最高的则是“提供上门看病,送药服务”,即医疗上门服务,因此家庭医生的实施有着很好的前景。众所周知,年龄与慢性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以及内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因此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多发并发症的慢性病等一直困扰着他们。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心肌收缩能力也衰减的很快,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心脏器官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也居高不下,这就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老年人需要高密度的生命体征监测。一方面,数据的差异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都证明,独居和机构养老老人对上门服务需求显著高于与家人在一起居住的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对该服务的需求最高。这是因为首先他们年龄相对较高,健康状况较差,身边多无子女照顾,其次,目前国内的养老机构大多不提供医疗服务,而且养老机构在地理位置上往往独立于普通居民社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另一方面,对于社区里的空巢老人,虽然会设立专门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者就医更加方便,但多为定点被动式提供治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老人们和其家人对健康保健的意识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定点被动式医疗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5结论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是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很可观的市场前景。致谢医学学习的任务繁重而辛苦,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的目标是救死扶伤,成为一名有口皆碑的良医。良医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高超的医生,更重要的是医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心以及创新精神,感谢这次的创新创业训练时间项目,让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让我把自己大胆的想法辅助行动,虽然过程中有很多的波折与无奈,但是只有经历了风雨才可以看到彩虹,感谢小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指导老师的支持与指导,让我可以顺利了完成此次论文工作,感谢学校,感谢辅导员,感谢那些教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是你们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参考文献】
[1]袁菁华.中国医疗服务提供市场化了吗?———基于医疗服务竞争性角度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6).
[2]何斯,王德文.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福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J].南方人口,2006(04).
[3]刘艺敏,朱炎,严浩军,何裕嵩,官学海,王琦.上海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06).
[4]林婷.福州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生存质量及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5.
[5]谢少飞.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调查与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
[6]徐卫平,陶太珍,王萍,金海华,韦利君.家庭医生制模式下“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评价[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7]徐卫平,陶太珍,金海华,王萍;,韦利君.“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对社区残疾人群康复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0].
[8]顾海,李佳佳.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与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5].
[9]曾友燕.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将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负担加重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中国养老的基本模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拥有子女人数减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增加了家庭赡养的难度。因为赡养老人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不仅要完成成家立业的重任,还要肩负赡养多位老人的义务。这种状况下,对“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主要只能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必要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活动,他们自我经济收入预期下降,其额外经济收入主要看儿女的收入状况或道德水准。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健康状况差的占27.2%,患慢性病的占65.5%,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①尽管很多地方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尤其是那些慢性病患者,面临“保了饭碗保不了药丸,保了药丸保不了饭碗”的两难境地,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空虚,缺乏情感上的慰藉
在农村,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纷纷外出求学、打工、生活,这又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老人的养老难问题。留守的老年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诉说,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再加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活动场所有限。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四)养老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养老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不足。空巢老人本就独自居住,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很大,但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专门的养老活动场所。乡镇敬老院只接收国家规定的五保老人(即由国家和集体提供吃、穿、住、医、葬保障的无人抚养、无生活来源和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有子女,不符合入住条件;乡村公寓,由于收费和老人观念问题,一般都不愿意入住。二是养老的服务人员不足。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本应有子女赡养的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只能代由社区照顾或者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基本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
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转型和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大量的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造成许多农村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女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就算与一方父母住在一起,但另一方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空巢老人。
(三)思想观念的改变
传统家庭的观念是养儿防老,大家庭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一起劳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注重伦理关系转变为重视经济关系。父母和子女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活动方式上差距加大,因此,双方都更倾向于分开居住,由此产生了空巢问题。
(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缺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缺乏保障
由于受到现实中国经济实力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仍没有保障,这些老人尚未被真正纳入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内。同时由于当前中国对人的社会化资源的照料上更偏重于青少年,农村空巢老人所获得的社会化照料资源少。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合理优化配置养老资源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养老、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从思想上认识到空巢家庭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发展财政拨款、个人缴费、社会参与、慈善捐赠等多种形式,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开设资助项目,比如对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发展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村社区引导,发挥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作用
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人际关系比较亲密,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身体患病的空巢家庭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组织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部门,定期深入空巢家庭内部,进行健康检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保健护理,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上门巡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锻炼等服务,减少到医院就诊给其生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
(三)重视家庭赡养,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今后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落到实处。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家庭养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沟通情感,照料生活。
(四)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许多老人没有自己的爱好,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只能增加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感,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晚年培养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很重要。空巢家庭老人闲暇寂寞的时间较多,可以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活动,增设适合老人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目前,农村老人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赡养,而子女的外出务工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援助,这就意味着留守的空巢老人如果单纯依赖家庭养老则有着较大的风险和不可预见性。农村养老保险试推行十几年来,尽管目前还有不少困难,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挑战,但只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的空巢家庭老人就逐渐能从其中受益。
四、小结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农村空巢老人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注释:
①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2010(1).
[3]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4]许智超.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
医养结合运营成本定向服务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龄老人、失独老人、慢性病老人等不断增加,其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的重大发展与转变,是应对未富先老状况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失能化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一种有效运用企业存量资产、发挥企业医疗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服务社会、创造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该养老机构往往经营活动的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需求相对较小,流通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国家政策的灵活度较低,这给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二、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投资回报率低
养老行业本身具有前期投资大,见效慢,资金回笼率较低的缺陷。按照目前养老产业普遍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普通养老机构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15年。并且,与公办养老机构不同的是,民营养老机构没有政府提供免费的办公大楼,也没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支持,因此,民营资本为主的养老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2.民间资本投资较小,以观望为主
由于当前的民营养老机构有着之前提过的投资回报率低的现状,并且在各个方面仍然比不上公立养老机构,市场认可度较低。对民间投资者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使手中的资产不断增值,所以投资养老机构这种低收益的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低。一些主动将资金投入养老机构的资本所有者的目的甚至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慈善行为,但仅仅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够很有效的促进民营养老业这一产业的发展。
3.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长期官办养老机构的行业主导形成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不足,事实上,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不同在于,民营养老机构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的获利,也就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价格没有很多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成本能够直接明显改善盈利质量。
4.缺少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当前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各级政府也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国家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政策出台时间较短,一方面,大部分有关部分没有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导致政府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当前民营养老产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深入,在利用国家政策方面灵活度较低,忽略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三、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私立医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合作。
在政府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挑选合适的合作厂商,形成“投资―分销―均利”的合作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同时了解国家政策,购买有相应国家减免或补助的医疗药品以节省开支。,同时与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通^网络等相关渠道购买医院更换淘汰下来功能齐全的二手设备,在保证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功能的同时节约资本。
2.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维持并且逐步增加民营养老机构的客源。
民营养老机构要想盈利就不应该仅仅考虑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减少开支,还应该主动招徕顾客。如,运用人员推销策略,聘用合适的老年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人口相传地向其同龄人宣传入住该养老院的优点好处。运用广告策略,在老年人汇集的老年文化中心设立广告牌宣传,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合作,定期组织参观医养结合型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3.探索“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依然照搬公立养老机构较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尤其是重庆市经济仍处于较为快速的增长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服务类,尤其是高端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中产阶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赡养老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断加重,而公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现有养老机构仍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的养老服务,高端养老服务较为空白,所以主要前期将主要的资金、资源投入到高端养老领域,从养老院设施和人员服务两方面入手,养老院设施主要参考国外较为优秀的民营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同时与重庆市南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价格定位于高端市场,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之后,利用良性的资金周转,早日实现盈利。
在本市高端养老市场初步取得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地位后,有稳定的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将盈余资金投入到中端养老市场。适当扩大养老院的占地面积,购入质量较优的内部服务设备,并对中端服务客户限时开放高端服务设施的使用。同时,扩大服务人员队伍,适应中端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在建设中端市场时,也要注意维护高端市场客户的核心利益,开放的高端服务要有计划和限度,防止高端客服的流失。
四、结语
总之,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缓解依赖于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民营养老业是我国养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养老行业起步较晚,民营养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在一些现有的好的基础上,比如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行业积极参与和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且灵活运用民营资本的优势,利用现代管理知识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民营养老行业会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晔.浅谈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2]肖云,陈涛.老龄背景下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的优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