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11:08
导语:在教师职业倦怠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教师;倦怠;现状;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育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职业,面对着工作、家庭、社会舆论、教育改革、学生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等的压力,容易让自己放松紧绷的神经而产生的身心上的疲惫感,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产生“自己在工作中无能为力”的挫折感。教师这种针对职业的疲惫感、挫折感 ,就是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前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说过:“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今天,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之后,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一)普遍现状
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68所城乡学校的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约有50%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远远高于我国一般人群中存在心理障碍人数20%的比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58.5%的教师感到“工作很累”;26.3%的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位,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51.9%的教师会离开讲台。另一项来自2015年对河南省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调查中,有以下一些数据:关于教师情绪衰竭维度,88.2%的教师感到自己每天工作后筋疲力尽;关于教师去个性化维度,61.4%的教师不愿意主动和领导交流或汇报工作,45.5%的教师选择逃避,“希望重新换一个部门或者年级上班”;关于自我效能感,88.5%的教师认为教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有机会愿意换份职业,58.6%的教师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又觉得什么都没做好。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我国的教师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二)本校现状
教师职业倦怠在我校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个别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总以各种理由迟到或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对学校布置的突击加班任务,不愿接受;不愿在教学方式中作出新的尝试,不想参加课改实验……教师的这些表现,不仅影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拦路虎。
三、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结合本校教师实际情况,试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成因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来自自身因素
1.健康因素。教师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教室和办公室,非坐即站,户外活动少,教师的体能就会逐渐下降,在工作中易产生疲劳,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疲劳而造成工作效率打折扣,从而引起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导致厌烦自己的工作,产生倦怠情绪。近年来,我校教师的学期全勤率仅有35%左右,缺勤主因是病假,每学期还至少有一位以上的老师因病原因请超过一个月以上的病假。
2.心理因素。教师之间,由于教育教学水平不同、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不同、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不同,总存在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比如教学能力稍弱且心理承受力较差的教师,每次检测成绩出来,都相对落后,容易产生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我质疑,进而影响自己的积极工作态度,降低成就感而形成职业倦怠。一些教师,限于自身水平问题,无暇兼顾学习提高,无法吸收更新自己的教学认知体系,久而久之,产生“跟不上”的心理 ,对自己的知识水平的不足感到自责,常质疑自己的能力而引发职业倦怠。
3.职业愿景因素。从学生时代到教学生时代,一开始总是带着憧憬。想着孩子们的乖巧,想着传道解惑,想着桃李满天,想着备受尊重。入职后,发现并不如自己的预期,孩子们的教育很复杂,孩子的个体差异明显而致接受知识的能力参差,教育大环境导致细微的教育问题也会给社会或家长质疑。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会使教师感到失望而丧失工作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
4.成就感因素。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过程,学生的教育培养不可能立竿见影看见效果。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学生“不听话”,教师花费了苦心却效果难以显现。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教师难有成就感,也容易丧失对职业的兴趣。
5.家庭因素。教师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负面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教师工作,不愿意让其“为别人的孩子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二)教师职业倦怠来自各方压力
1.社会压力。自古以来,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期待教师不仅能传授知识,还应教授做人的道理。但是,社会将教育的责任单方面转嫁给教师,忽略其他环境因素对学生的成绩、成长的影响,只强调教师的责任重大,无疑会给教师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经常看到的事实是,某所学校出现了教师师德问题,比如体罚学生问题,整个社会就会热议讨论,甚至发展到最后出现攻击所有教育工作者师德问题的现象。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职业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担。很容易使教师形成职业倦怠。
2.学校压力。以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单一,教师只需一心一意处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可。随着规范办学、规范教育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的各种评估工作层出不穷,自然,迎评的准备工作也要分配给教师承担,评估不能出错,教师的准备工作必须精益求精;一些本该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也分摊给学校负责,这些工作往往涉及学生的根本利益,在处理过程中同样要小心翼翼。额外的负担,使教师本身就多的工作量更加繁重,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3.家长压力。部分家长不能够认识到学生成才的目标,对老师的要求过于苛刻。如果学生的表现与期望出现差距,则将责任都归咎于教师,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曾经有这样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对老师说,“请您严格要求孩子,不听话的打他也没关系”,然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俨然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没自己的事。一次上课,孩子听课走神,老师刚好经过孩子身边,用书本轻轻拍拍孩子脑袋,用意为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家长知道后,跑到学校大吵大闹,说老师打了他的孩子,要求老师必须道歉。这件事,给老师带到很大的负担,给该位教师的之后的教育工作也带来巨大的困惑。
4.学生的压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思想的王国,其思想行为、习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生方式、方法,必须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的同时,寻找其共性,尊重其个性,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较多,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思想问题,都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
(三)职业倦怠来自学校管理制度
一些学校,管理制度脱离教师实际,伤害教师尊严,使教师的心理情绪受到影响,在缺乏关心的工作岗位上,容易产生抱怨与逆反;又或者,学校的管理制度缺乏公平公正,制度管理中不能一碗水端平,也会让教师因得不到公平的待遇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这些,都让职业倦怠漫延。
(四)职业倦怠来自于评价与晋升机制
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片面,只看重表现突出的老师。大多数的教师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上级表彰的机会可能轮不到他们身上。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于世无争,不知不觉间滋生了惰性,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理想,不再有成功的追求。还有一些学校,用单一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素质进行考核,比如一些学校用“末位淘汰制”,只通过教师的考试成绩来考察教师的能力,使教师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丝毫不取懈怠,在神经长期紧绷的状态下,教师易产生疲劳和敏感等现象,进行产生负面情绪。
四、职业倦怠对W校教育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说过:“某种兴趣是一切有成效的工作的前提条件。”由此可得,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高亢的工作兴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广大的教师而言,良好的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就是教师教学热情和工作兴趣。然而,近些年不断加重的“疾病”------教师职业倦怠,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还使教师丧失工作兴趣,影响到教师队伍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让学校政令不畅通,正常教学秩序受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现重大不和谐因素。所以,从教育角度出发,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十分必要。
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样缓解教师倦怠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调控外部大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1.让认知回归理性,增加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得到社会的尊敬。一方面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质疑,多一点支持。教师毕竟是一种职业,从事该职业不可避免有疏漏之处,从事该职业者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行业或从业者出现一些问题,媒体应理性、公正看待,不能为追求某种效益而把个案扩大、夸大,“妖魔化”教育、“污名化”教师。将不信任与师生关系挂起钩来,与全社会都极为尊崇的师德大爱搅在一起,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更让教师本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失去信心。
2.创造条件与激励相结合,提高教师成就感
不可否认,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教师的经济待遇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的规定仍有差距。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物质鼓励是缓解职业倦怠的必要措施。对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例外,按《教师法》提高教师的待遇,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益的手段。
对于学校而言,在校内形成激励机制,对提高教师成就感也大有帮助。改革学校内部的分配制度,力求校内分配公平合理;改革学校内部评优评先制度,增加教师情感上的满足感;满足了教师情感、发展、成就等较高层次的需要,对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防止职业倦怠的出现有好处。
3.注重教育教学实际,为学校工作“减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如今教师们们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例如学籍、计生、办理学生保险、医保工作、安全工作、为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准备迎检档案、各项评估的准备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事务,有些工作是短期的,有些却是贯穿整个学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教师常常感叹,“时间都到哪去了”。这些“额外”的工作,往往标称 “不能出差错”,导致教师的思想负担百上加斤,“倦怠”,也由此而生。由衷地呼吁,让学校一心一意做教育,让教师一心一意对教学生!
一、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减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
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有以下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
1. 情绪倦怠感。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表现出疲劳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活力与热情,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
2. 人格解体。教师人格解体的表现之一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学生;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学生。不仅如此,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
3. 低成就感。当教师感觉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金钱、学生赞同、社会认可等很少时,无法产生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甚至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西安市共12所中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32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79份,其中两名被试性别资料缺失。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了四个量表,共79个条目,主要测量被试在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上的状况,包括:1. 职业倦怠量表;2. 成就动机量表;3. SES自尊量表;4.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三)研究程序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统一主试和指导语。采用SPSS 11.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情况分析
1. 性别、是否班主任、学段、婚姻状况、职称的职业倦怠差异
在性别方面,女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高于男教师,但是显著高于男教师的成就感;而男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女教师。原因可能有两方面,首先,女教师既要育人又要教子,还需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而尚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不一定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导致女教师更可能感受到付出与获得的不一致,所以深感工作无头绪、筋疲力尽,情绪衰竭程度较高。男性偏爱干脆决断的办事方式,喜欢大刀阔斧、立竿见影,而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不容易立刻见效,而且会出现反复。因此,从中学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性质来讲,女教师要比男教师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其次,在传统观念里,男性的角色应该是事业为上,是家庭的支柱,但中学教师的收入不高,自然导致男教师工作满意感和积极性不高,容易滋生厌教情绪,对学生缺少应有的耐心和责任心。
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在整体上呈现出“两高一低”状态。班主任除了担任课程任务外,在班级管理、处理学生问题等任务上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要大于一般科任教师。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处理学生问题需要较多的情感付出,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负责,因此容易体验到较高程度的职业倦怠。
初中教师体验到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高中教师,这可能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初中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时期,思想的反叛性非常强,易受环境影响,问题行为很多,这些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艰辛感,穷于应付而导致精疲力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又没有头绪。所以初中教师较高中教师而言,成就感也相对较低。
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教师。原因可能在于未婚教师大都一心一意投入在教学中,期望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希望能干出一翻成绩;已婚教师则需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精力难免预支,疲惫不堪,难以始终如一、耐心热情地对待学生。
职称确实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具体体现在高级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二级教师。如前所述,中教二级教师正处于工作的热情期,全身心的投入,期望有所作为,出现倦怠现象的可能性比较小。而高级教师是中学教师的骨干力量,教学经验丰富、成绩卓著,一般都开始承担行政职务,同时兼任教学管理任务,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比较大,自然无暇关心顾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待学生的具体问题可能会仓促应付。
2. 校别的职业倦怠差异
普通中学教师情绪衰竭高于重点中学教师,尤其是去人性化更是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在当前重点中学具有扩招、重点扶持优势的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普通中学势单力薄,生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薪金福利的影响,导致教师的生存危机感增强;再加上重点中学的生源好于普通中学,学生的考试和升学状况都优于普通中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较普通中学少,教师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压力也相对较小,因此造成了以上差异。从成就感看,重点中学学生的考试和升学状况都优于一般学校,所以,重点中学的教师更容易获得教学成就感。
3. 教龄、学历的职业倦怠差异
(1)教龄
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最重,且体验到的成就感最低,其次为6~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20年以上教龄段的教师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最低,且成就感最高。那些刚参加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情绪容易躁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所以表现出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而工作6~10年的教师往往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虽已成为教学一线的骨干,但其知识输出速度远远大于自身学习速度,加上家庭负担比较重,因此他们也容易体验到疲惫,感到情绪衰竭。而那些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取得了学校、家庭的认可,所以倦怠程度最轻。
(2)学历
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选聘教师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能进入中学成为教师的为数较少;并且不少第一学历不是本科的教师目前也积极进修第二学历。因此那些在学历方面停滞不前的教师就面临更多的压力。当前不管干部提拔还是职称评定都把学历作为一个基本要求。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提高学历,而且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超过其自身学习速度。这可能就是导致他们情绪衰竭、难以体验到工作成就感的主要原因。
4. 周工作量的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发现,周工作量在10学时以下的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高于周学时10~15和16~20的教师,且差异显著;周学时16~20节的教师比周学时不足10节的教师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成就感。这说明工作量与倦怠可能并不呈线性关系,过少或过多的工作量,都有可能引发倦怠的产生。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当前教师的薪酬待遇是和工作量直接挂钩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二是因为大部分中学都实行坐班制度,不管有课没课,工作时间内都必须在岗。所以课时少,并不等于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样的工作时间,不同的劳动所得,因此课时少的教师难免会有不公平感,这种怨气也会转嫁到对学生的态度上。所以尽管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但无心对学生细致耐心负责,也难以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5. 是否先进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发现,那些没有被评为先进或优秀的教师,其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优秀教师,成就感也显著低于优秀教师,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位教师付出教学劳动后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而我们的一些领导每遇到不同级别的赛教、观摩课都总是让优秀教师参加,造成了荣誉多的越来越多,成就少的越来越少,使得那些荣誉缺乏的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会越来越差,导致进一步的职业倦怠。
(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1. 人格因素:成就动机、自尊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是有价值的工作,精益求精或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区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类型。中学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水平与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显著负相关。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倾向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低,避免失败的教师容易陷入倦怠状态。
自尊是一个人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尊之所以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主要是因为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认知加工偏好。高自尊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积极的认知特点,能够乐观自信地对待工作,往往比那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自我价值持怀疑态度的教师更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业绩,进而获得成就体验。
2. 认知因素:心理控制源
心理控制源是认知层面上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变量,指人们对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存在着内外控的个体差异。内控者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外控者认为事件结局主要是由外部因素所致,或把成功归因于幸运,把失败归因于运气、社会背景等其他外部因素。
内控倾向的教师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对学生认真负责,深信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成绩和发展。在压力情境下,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经过努力之后达到目标要求,必然会有较高的成就感。而外控倾向的教师则往往认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或事件的结果,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上多持否定消极的态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在经历紧张压力的情况下,更多采用消极逃避策略,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心烦气躁、怨天尤人,引起情绪衰竭、无成就感等紧张反应。
四、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最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是把社会组织的改变和个体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在改善社会组织环境的同时完善个体的技能和态度。
(一)社会的预防和干预
全社会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尽量减轻教师的各种负担,变管理系统为教师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系统包括领导、同事、朋友和家人等。首先,学校领导要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教师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公平感。其次,教师的家人要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不能让他们背负过重的心理压力,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情感和实际支持。再者,教师应与同事、朋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学校的预防和干预
1.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
首先,校长要实行开放式的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让教师能及时发表对学校的意见,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其次,平均不等于公平,要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区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竞争精神。第三,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并以严格的赏罚制度予以保障。
2. 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
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不仅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而且有助于缓解教师压力感,在消除教师压力源方面有重要意义。
3. 改革考试制度
升学压力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来源,学生考试成绩好坏也不应该成为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
4. 增加对教师的支持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解决职业倦怠时多数倾向寻求他人的支持,其中学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等。
(三)教师个体的预防和干预
1. 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作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在出现倦怠的征兆时,应了解自己并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信念,化消极回避为积极运用,积极地采取对应措施,尽快摆脱倦怠,从而顺利度过低潮期,重新追求专业成长。
2. 培养积极健康的自尊意识
本研究发现,高自尊的教师认可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价值,对工作和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一般不易陷入职业倦怠状态。因此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健康的自尊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倦怠的产生。
3. 合理归因
教师的归因方式直接决定个体处于压力情境时采取的应对策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进行合理的归因,可以有效预防倦怠现象的发生。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基点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整个社会给予深切关注和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下,将教师个体的自我调整与良好组织环境的营造结合起来,方可有效减少职业倦怠现象。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 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用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此后职业倦怠现象开始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197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主席首次提到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同年NEA把教师职业倦怠作为当年年会的研究主题。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突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得到了各领域学者们的普遍重视。
关于职业倦怠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及应用的是Maslach&Jackson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情绪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去个性化指个体以一种否定、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消极态度对待服务对象,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倾向,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组织管理、医疗管理、教育教学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王永琳等(2008)对山东省31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2左右的高职院校教师有明显的情绪衰竭表现,有1/3左右的教师有去个性化体验。可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非常严重,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使得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从而不但影响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努力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1.社会评价低。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与此同时,我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也大大提高了入学机会,其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加强,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大多数高中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生的录取在本科生之后,因此高职院校招收的生源较差,于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高职教育看成“低层次”高等教育,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没有得到学生及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可,在他们眼里高职教育不能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再则,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认为职教没有地位,这种传统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导致人们重学术、轻技术。因此,不管高职院校的教师如何努力,人们还是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是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低层次的教师,这种过低的社会评价及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使他们丧失工作热情,最终导致厌倦工作。
2.生源质量低。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大军中,一流生源被重点大学录取,二流生源被一般大学收走,三流生源进入了一些大学的二级“学院”,四流生源才来到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由于学生录取分数低,生源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并非心甘情愿,多数属无奈之举。他们进入学校后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高职教育,缺乏学习动力,更有甚者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根据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学生的品行不端,对事情漠不关心,对学习缺乏热情,这些都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确如此,学生基础差,难管难教,让教师觉得付出多回报少,费时费力且成效不明显,因而有些教师只好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得心理平衡,这种低成就感及对工作的低投入就是职业倦怠的表现。
3.教师任职要求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组成,要以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与兼职教师为主体。2004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要求,实际上早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即要成为“讲师+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能同时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80%以上的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也就是说我国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是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这种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和目前高职教育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社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就必须再学习、再进修,以及要在短时间内学会各种相关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有这些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他们会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4.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和培养方向的。在课程的设置上应与市场需求、行业标准接轨,特别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岗位或职业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就要开设什么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日趋频繁,教师需要不断备新课,不断更新知识。有些教师由于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对口,备课与授课的难度就更大,这就更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补充新知识,这对于本来就疲惫不堪的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1.社会的支持。我们的社会既需要有理论素养的专家,也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宣传高职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转变歧视高职院校教师的现象,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让高职院校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实习教师的政策,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顶岗实习,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及自尊感,体验工作的乐趣。
2.学校的重视。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如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相关机构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把教育前沿的先进理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及行业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广大教师。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工作,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向教师分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识,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技能。同时,还可开办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让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
3.个人的努力。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及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职业认同感,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在教学中做到站得比学生高,看得比学生远,居高临下,深入浅出,提高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到事业的成功及学生的尊重,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体验工作乐趣,从而缓解职业倦怠。
总之,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应该积极行动进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预防和走出职业倦怠,体验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永琳,王惠萍,杜健.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4):82-84.
现在这种“职业倦怠”却悄悄地侵袭了越来越多的人民教师。据总结,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感觉工作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在工作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化,对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称誉与现实的反差、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阴影、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巨大压力……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待自身工作的态度。怎样才能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呢?
首先、要努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想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立志献身于该职业,必须通过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广泛树立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观念,切实做到教师职业无论在城市或农村都处于比较优越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
其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的教育环境。适当控制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要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教师松弛情绪,焕发精神,解除苦闷,增加生活的乐趣,使身心更加健康。
关键词:心理教师;职业倦怠;心智模式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心理教师以其工作实践维护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着学生的健全人格。然而,心理教师综合性的角色容易造成压力过载,心理咨询、教学和科研任务、学生活动、琐碎的公务等事务工作绩效的要求极易使心理教师陷入焦虑之中。另外,为了奋力争取在学校的明确身份和重要地位,心理教师努力探索、辛勤付出,但现实却无法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学校各组织对心理教师角色仍然有着不一致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得不到学校各方有力、明确地支持,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逐渐出现疲劳和烦躁,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丧失,即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心智模式是人们内心深处看问题的心理图式,作为深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假设,它影响着我们认识、思考问题的方式及采取的行动。心智模式起源于心理学,后在管理学领域得到进一步阐述。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为了发挥创造性,实现自身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是核心。人无完人。对心理教师提倡不断察觉心智模式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并自觉改善它,有利于心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实现自身超越,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活动与学校的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一、心理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偏差心智模式分析
职业倦怠是长期处于压力情景下个体因无法顺利应对压力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综合症。心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工作动机的改变,是身心交瘁的征候,是对工作感到厌倦和失去兴趣。在刚刚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心理教师一般都会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各项实践活动中跃跃欲试,一开始能全身心地热情投入。经历了长期的工作后,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头绪众多,教学和科研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其他辅导活动也需倾注大量的心血,致使心理教师容易产生疲劳感。仅从心理咨询来看,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师是工作耗竭的高发人群之一[1]。另外,在一些工作上即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一定能收获成效。例如,从事心理咨询,因短期未见成效就有可能遭到学生的质疑,心理教师容易产生挫败感,其后学生和其他教职员工的误解不断强化心理教师的挫败感,使得心理教师逐渐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在职业发展上失去动力,最终发展成为职业倦怠。有调查研究证明,心理教师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维度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
心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内隐的、不自觉的偏差心智模式影响是造成职业心态困境的重要因素。心理教师心智模式偏差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盲目地追求一切辅导活动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心理教师一般都希望求助者有所改善,顺利地实现了预期的辅导目标。但是,实际的辅导过程中,很多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中都会遭遇困境,发现辅导的技巧发挥效力不明显,难以使求助者有明显改善,进而对心理辅导理论产生怀疑,甚至对人是否可真正改善也会产生怀疑。心理辅导的高技术要求和高情感投入使得心理教师不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久而久之,心理教师就会逐渐丧失工作的热忱和兴趣。
2.不自觉地对照教师角色看待心理辅导者的工作付出与回报间的关系
心理教师有着教师和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角色。作为教师要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肩负心理辅导者角色,还要在心理辅导中投入大量的情感、熟练的技能和复杂的智力活动。相较于教师,心理辅导者面对着学生多元化的心理辅导需求,需要他们在学习、情感、职业生涯发展等不同的咨询领域扮演好辅导者角色,这对心理教师的业务能力构成很高的要求,同时,心理教师的洞察力、感情移入能力、自知自控力等也是心理辅导不可或缺的心理条件。对比教师角色的工作付出和回报,心理教师的辅导活动是高期望、高强度、高责任的工作,而结果却往往可能是低回报、低创造、低发展的[3]。不自觉对比结果的极大反差容易使心理教师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随之而来的沮丧、失意等负性情绪最终让心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二、克服心理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改善心智模式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但是人心智上的问题并不是人人都能觉察到的。比如,有的心理教师因过强的个人责任感和完美主义作风,把来访者未发生改善不自觉地完全归因于自我,这一错误的心智模式不断损耗着心理教师的工作热情,而最终产生职业倦怠。改善心智模式对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源。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正确的心智模式能使心理教师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以正确心态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采取合理的、主动的教育行动策略去探寻发展之路。
改善心智模式是指导心理教师学会不断检视自己心智模式的假设,学习如何描述隐性的心智模式,反思心智模式是如何影响自己怎样看待和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策略来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曲折发展的现状,通过检测心智模式发现思维盲点,并修正心智模式,促成树立与时俱进的职业目标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改善心理教师心智模式的措施有:
1.心理教师必须学会自我反思,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
只有自我剖析、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潜在意识,才能看清楚自己心智模式存在的问题。心理教师在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抛开那些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要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与超越自己。开展反思进行检视心智模式可以使用辨认“跳跃式推论”、练习“左手棋”等技术。例如,“左手棋”技巧具体的做法是在一张纸的右边,记下我们所说的话,而它的左边却记下我们心里想的或想说而未说出口的。这样往往会成功地将隐藏着的假设、前提摊出来,并展示出这些假设、前提如何影响我们行为的[4]。
2.心理教师需要与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多交流
通过交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还需要以开放自我心态的方式积极沟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心平气和地审视自己不想看但别人看到的心智模式。
3.心理教师需要多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有关的组织学习活动,以此方式寻找共享心智模式
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绩效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团队的适应能力也很有帮助[5]。在组织学习中,创设尊重、共情的氛围是不可忽视的,这有助于心理教师消除隔阂,能与其他心理教师坦诚交流,一起找寻共同进步的途径。
4.心理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情商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无疑需要较高的情商,因为这一职业的价值实现只有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才能达成。心理教师提升情商首先需要正确评价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习惯等个性特点,确认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胜任的工作角色,通过与其他心理教师协同配合,共同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还不为学校各组织普遍熟悉的情况下,需要心理教师更多地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具有较强的认识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积极与其他组织和人员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内部不断地调整来适应学校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群体的发展要求变化,提高心理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
最后,改善心理教师心智模式还需要主管部门和学校为心理教师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制订完善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及时评估和反馈工作绩效,适时适当地为心理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条件,增强心理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文美荣.高校心理咨询师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
[2] 周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
[3] 赵崇莲,郑涌.高校专职心理教师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 余长国.偏差发生在你我心底――谈“改善心智模式”修炼[J].经济师,1998,(10).
关键词 职业倦怠;专业化;教学热情
这几年我们到中学调研时经常会听到教师叹息着事多人忙,有时听教师上课也能感觉到他们似乎是强打精神在上课,如果是偶而为之也就罢了,但看看现实情况就会知道这绝不是个例。而且这样的现象出现在不少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身上,这就越发值得我们关注。虽说这几年一直强调着素质教育,可是众所周知,升学压力依然是有增无减,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个学校和教师的声誉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升学率的高低。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对教师在理论水平、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学生心理的把握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教师不断地付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或补偿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所谓的职业倦怠,指的就是职业的行为主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工作的效率也因此变得低下。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开始对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提出疑问,在教学中变得无欲无能,情感衰竭,自信感降低,挫折和幻灭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如何最大程度地消减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唤醒他们的教学热情,并使之在遇到改革瓶颈时依然葆有热情,真正在教师队伍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是课改之路是否能持续有效地走下去的关键所在。因此,针对这部分教师的特点,有的放矢,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决策者关注的课题。
一、挖掘教师潜力。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就年龄而言,骨干老师多处在工作后7~25年;就事业发展而言,经过磨练,他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对课堂和学生的驾驭正日渐娴熟,对个人的能力有着相当的自信。这时候正是他们状态最好的时候,课改没有理由不成为他们大展身手的舞台。如果能发挥教师这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顺利越过职业生涯中的这道坎,将有助于提高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同时也将为课改的成功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这几年,国家教育决策者也充分看到了挖掘这部分教师潜力的重要性。早在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要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其中就提到:“3年内,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中小学专任教师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学科带头人计划就是这个工程的具体实施。而中学教师攻读教育管理硕士也正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得到鼓励和支持。所以,尽管就教师教育的现状来看,尤其是与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来看,在观念、政策、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注重教师内在素质提高、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性的意识和努力已初见端倪,并将成为今后一个可预测的发展趋势。而通过学习培训,增进教学有效性,将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减轻教师额外负担,提倡人文关怀
在与一些离开了原工作岗位的老师作比较深入的访谈时,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他们的如释重负。可是还有很多老师不能也不愿离去,他们还苦苦挣扎在教育责任与社会现状之矛盾中。所以,我们要让教师不仅接受新的观念,还能真正愿意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尝试,就应多做一些务实的工作,比如:
1、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教师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一方面政府在拨款上给予优先考虑;另一方面也可借助民间力量,建立奖教奖学基金,尽量为教师的出外学习培训提供资金的支持,创造便利的条件。
2、简化各类评比,多给教师腾出自我提高业务的时间;提倡良性竞争,创造教师合作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型老师和科研型老师强强组合。
3、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拉近行政人员与专任教师、各年龄段教师之间、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协作观念。
4、让教师参与决策,倾听他们的诉求,分享他们的成功和经验。作为掌握了一定教学技能,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如果能给予他们适当的权力,有机会扮演新的角色,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将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以外的价值。解压
三、引进心理干预机制,鼓励教师自我
等待外界大环境的改变毕竟还需要时间,作为教师,学会一些减压的方式方法,对消除职业倦怠、焕发教学热情将大有裨益。
(一)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快
1、创造和谐的周边环境,尽可能使工作变得愉快。这个环境包括教室、办公室这一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际环境。明亮整洁的工作环境会令人愉快,因此,应尽可能把工作环境布置得好些;另外,无论工作和个人生活发生什么变化,都要努力高兴地同领导、同事、学生打交道,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寻找乐趣,从同事中获取经验与教训,从领导中得到支持。总之,同他人发展积极关系,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集体,将有助于缓解工作上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大的放松。
2、学会善待自己,消除不良情绪。由于我们的教育理论常常脱离师生沟通的真实性特点,对教师这个职业只从理想化的角度来分析其意义和价值,把教师的工作神话化,把学生对教育的接受性神话化,再加上整个社会对教师的求全责备,可以说,教师成了一个完美主义倾向比较集中的群体。别人这样要求他们,他们也这样要求自己,就是:好老师必须比一般人好,有丰富的知识,有理解力,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常常超时工作,为公忘私,较完美。总之,好老师必须超脱人性的弱点,自始至终显得公正、关心、同情。当一位老师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些完美的品质而又达不到这些要求时,一些负面的心理压力和后果就产生了。事实上,从不违背人性的角度,教师有必要重整一下对自己的要求,重新制订一些较实际较具体的指标,并且可以使用这样的心理语言,“教师尽量要一希望能够一可以一”给自己保持较开阔的心理空间,从而帮助自己释放一些没有必要的压力,每天微笑着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让那些令自己不快的事情成为过去式。
3、明确职责,张弛有度。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范围与职责,这是十分必要的。学期初对自己的工作就要有个总的计划目标,然后才能有所准
备、有所补充,尽量减少由于事出突然而产生的茫然失措。另外,要懂得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努力挖掘人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不管你是管理班级、年级、学校,授权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法,不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适当地把权力下放给其他人,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工作。比如以前歌颂老师,就是桌前堆满作业本,老师在那边挥汗如雨,尤其像语文老师,一学期大小作文近十篇,两个班少说也得百八十人,真要全批全改,劳心劳力不说还收效不大。现在很多老师在明确要求、告之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批互改,其实效果反而更好。还有管理班级,物色几个得力的班干部,要比教师事无巨细、身先士卒的效果来得好,更是早为前人所充分验证。
(二)开阔视野,在教学之外寻求突破
在执教之初,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本身,关注自己能否教好,希望得到别人好的评价,这都是教师成长中必经的阶段,但教师早晚要超越这个阶段。学校宁静和谐,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但他们的脚步绝不能只驻足于此。本来教师的职业工作就平凡而单调,教师如果每天钻在教材和作业本上,远离社会和时代,社交圈子狭小,知识逐渐老化,越教越呆板,越变越僵化,怨气自然就大,倦怠也就不可避免。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曾经问及教师与同事交流的情况,有的说经常,有的说必要时才交流,这就比较成问题。什么叫必要,就是你有需要才找人家。这时功利性未免强了些,你有空人家可未必奉陪。其实课前会后,坐下来聊聊生活、聊聊教学,所花时间不一定多,但对于联络感情、提高业务却很有帮助。古人云: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虽然不无夸张,但是经人一指点,豁然开朗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却不少见。所以,我们要低头看书,也要抬头看人,更要看看这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只有跳出一本书、一本教参的狭小天井,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教学的本质。
(三)找准角色定位。乐于接受新挑战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克服;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教师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老师虽辛勤付出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再加上部分学生的不尊重,家长的不理解,好多老师感觉到出力不讨好。那么,怎样预防和克服各种困难和职业倦怠心理,把我们的学生教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
一、从社会层面上来说
(一)重视中职学校和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在中职活动中的交流,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力,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等。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而通过适当的社团活动则会使不良的情绪得到释放,避免心理疾病的形成,也为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以及课外的各种职业锻炼对于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就是中职教师。
所以说,普通中职教师的工作对于整个中职学校教育,对于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工作是其它职业无法替代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营造出尊重、关心、理解、支持中职教师工作的社会氛围。
(二)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水平
中职学校教师的收入远远低于普通高中教师,所以好多优秀的老师不愿来中职学校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在外面兼职代课。还有好多年轻教师选择了跳槽,离开了教师岗位。留下的教师虽然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但心里不免有诸多不满。
提高教师的待遇,一方面是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提高老师的基本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能够体现劳动数量与质量、能力以及业绩的薪酬体系。还有就是要避免中职教师与其他教师收入存在太大差距的现象,使学校教师之间的劳动与报酬对等。教师待遇的提高能够使教师所承受的各种生活压力相应减少,教师就会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对于避免和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从学校层面上来说
(一)教师管理制度要合理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师管理,特别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领导管理方式的合理程度。如果管理得当,氛围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合理的得到解决,教师在这样的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会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心情愉悦,避免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的状况。
在管理方面,领导要对教师生活以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教师要多沟通,了解教师真正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工作中有哪些需要,这样才更切合实际,也会使教师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和温暖,就会避免出现领导不了解情况而做出让教师反感决定的情况发生。
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氛围,让教师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多听取教师的意见,让教师有发言权。特别是对中职教师而言,其在不同专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在管理中给予教师适当的权利,建立起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二)教师评价制度要合理
中职教师的工作效果体现为长远性,眼前短时的教学效果体现不出中职教师的工作价值,部分学校领导看不到明显的教学成绩,自己不教课,体会不到中职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的艰辛,进而会造成学校内部对中职教师的诸多不公平对待,严重的影响中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对待工作存在有消极应对的情绪。因此需要根据中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评价和奖惩制度,保证优秀教师有机会脱颖而出。这样才会促使教师表现出较高的信心与干劲,积极的进行中职教学工作,也就会避免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发生。
三、从教师个人层面来说
(一)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对职业倦怠持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对教学持消极的工作态度,如果长期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工作越来越消极,职业倦怠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改变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除了社会和学校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主观方面的努力。
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爱我们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于国家教育事业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长远价值,我们所培育的学生对社会的价值。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成果是隐形的、滞后的,既不能产生轰轰烈烈的社会效应,又不能产生物质财富。教师崇高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各种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中职教师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这是预防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概念界定 相关研究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自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概念以来,职业倦怠现象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从不同方向对其概念作出了界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Maslach & Jackson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1]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在国外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已经有了许多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如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1]Pines的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简称BM、厌倦倦怠量表(Tedium Burnout Inventory)、罗马职业倦怠问卷(Rome Burnout Inventory)。其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为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对MBI进行了修订,编制了一些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如王国香等人[2]修编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Educator Burnout Inventory,EBI);徐富明等人[3]自编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王晓春等人(2005)编制了《教师工作倦怠量表》;李永鑫,吴明证(2005)编制了《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CMBI);王芳,许燕[4]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一)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方面问题,实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变量、某种心理因素或某一变量的关系。
在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方面有如下研究,如赵玉芳,毕重增[5]在研究中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整体上并不严重;王芳,许燕[4]研究发现教龄在10到20年左右的男教师枯竭程度较高;林红斌[6]的研究发现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虽不是特别严重但已普遍存在;刑金萍[7]在研究中发现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普遍存在。
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组织及个人等方面。如林红斌[6]的研究表明,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社会因素显著相关;刑金萍[7]探讨了社会、组织、职业、个人和背景灯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一些变量如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对缓解甚至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帮助。如王芳,许燕[4]对职业枯竭各个维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徐富明等[8]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还调查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二)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得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理论与模型。如习得性无助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匹配―不匹配模型、生态学模式、社会胜任模式、努力―回报模式和存在观点模式等。
2.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从不同侧面研究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测量、发展过程、起因、表现及危害、诊断方式等。对于发展过程模型的研究比较完善,其中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是经验阶段模型、四阶段论、共变模型。
四、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不足
(一)理论研究缺乏创新。以往论文多集中于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表现、应对策略等方面的重复研究,缺乏理论创新,中介变量研究尚存在不足,理论模型尚不完整。
(二)测量工具需进一步完善和开发。一些已广泛使用的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还需进一步改进,本土化的测量工具需进一步开发,除量表以外的其他测量方法也应逐步得到提倡和发展。
(三)横向与纵向研究结合。目前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采用横断研究的方法,今后应加强纵向研究,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应本土化且应与时俱进。
(五)继续开展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实效和实践意义。
五、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大体而言,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和人格因素等方面。基于以上各因素,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对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重视培养教师对其职业特性的认识,教给其应对压力和职业倦怠的策略,继续培训其从事教学工作的方法,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
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其产生高度的自尊感。
3.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在经济方面对教师予以鼓励。
4.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师的需要和要求。
5.在教育部门内部要形成体现公平和效益双赢的评价机制,建立适应教师具体情况的考核机制。
(二)学校机制的改进
1.学校应提倡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自由度,为他们提供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机会。
2.给予教师物质和精神激励,将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
3.学校应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关心教师的生活,协调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注重教师职业发展,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支配时间。
6.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7.开辟心理咨询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三)教师个人调节
1.教师从事的是繁重的脑力劳动,所以合理的饮食与适当的锻炼必不可少。
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及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的角色适应能力。
3.认识和完善自我,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修养,提高工作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
4.多与他人交往沟通,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提高耐挫能力。
6.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积极寻找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发现自己出现职业倦怠时要正确对待,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
7.善于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角色适应能力。
8.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积极从事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Maslach C.M.,Jackson S.E.,Leiter M.P.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anual,3rd ed[M].Palo Alto:Consulti 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6.
[2]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82-86.
[3]徐富明,吉峰,钞秋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13-14.
[4]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5):568-574.
[5]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6]林红斌.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成因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2005,(5):41-45.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趋势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先提出后,就引起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仍是一个年轻的领域,为了能够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和有效干预策略的研究有所启发,本文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一、概念的界定
自1974年Freudenberger第一次提出“职业倦怠(Job Burnout)”的概念后又有许多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较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有:Freudenberger[1]所代表的临床观点认为,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美国学者Maslach等人[2]认为,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经常面临一些不确定感,而且经常将感情投入在“当事人”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Blase和Ricken[3]认为,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压力下,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开始产生退缩或不愿投入于工作,最后发展导致了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即形成倦怠。不过众多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及应用的是Maslach等人的观点。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近年来王鹤飞[4]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中所表现出的由于工作的压力、紧张的心情及较低的成就感而导致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
不同的“职业倦怠”概念显示研究者不同的认识角度,通过综述以上这些较有影响的概念发现,职业倦怠有如下特征:①工作需求超出了工作者的最大投入;②情绪极度疲惫状态;③有退缩、疏离行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同样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概念,教师这一行业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所以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仍然需要继续深入,为后续研究打下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目前学者们大多是采用心理测量量表和问卷来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测量的。
(1)国外教师工作倦怠测量工具。国外用于评估工作倦怠症状的工具主要有: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厌烦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BM)、Oldenburg倦怠量表(Oldenburg Burnout Inventory,OLBI),其中MBI和BM是两个最为常用的工具。
①MBI量表:在对专业助人行业进行访谈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Mslach和Jackson在1981年编制了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5],也是MBI最初的版本。该量表包含22个题目3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以0~6点计分。后又在此量表基础上有修订出针对教育行业的MBI-ES(MBI-Educators Survey)和通用量表MBI-GS(MBI-General Survey)2个版本。
国外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MBI系列量表的Gronbach’ a系数、重测信度、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都较理想,而且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地区该系列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也承认存在地域差异。
②BM量表:倦怠问卷(Burnout Measure,简称BM)是继MBI之后应用较多的工作倦怠量表,共包含21个项目和身体耗竭、情感耗竭和心理耗竭三个方面,评定分数从1(从来没有)到7(一直是这样)。该量表的作者认为BM是个单维的工作倦怠测量工具,可适用于所有职业人群,样本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1~0.93之间。
(2)国内教师工作倦怠测量工具。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在积极地开发适合于中国本土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如李永鑫[6]编制的CMBI工作倦怠量表;王国香等、徐富明等[7]、刘晓丽[8]分别编制了教师、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并都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等测量指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开发及研究的特点有:①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作支撑,且多数引用Maslach的理论观点;②内容以多维度为主,其中以情绪耗竭和疲惫维度为核心。目前我国研究者所编制的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多数在MBI量表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成,缺乏自己的理论基础研究,而且我国编制的量表在国外同样领域里被引用和实证研究极少有见报道,提示我国对适用于本国的及国际普遍性工作倦怠量表编制和研究应该是这方面的研究趋势和工作重点。
2.研究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访谈和临床个案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及对比与分析相结合。总体来看,纵向研究方法少于横向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少于实证研究法,所以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上,纵向研究法和理论基础研究应多给予关注。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
关于国内外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定义及测量工具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前面第一、二部分进行过综述,所以以下主要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和调控对策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国外的研究成果
(1)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L・Leithwood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学校的领导,其中他特别强调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引发教师倦怠的主要因素。Byrne认为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个人背景、组织因素和人格因素。其他研究者还发现,如人格类型、自尊、控制点、人格变量和自我效能感等个人因素也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
(2)干预及对策。Maslach与Leiter[9]提倡干预应该放在对工作与教师不匹配的转变上。国外还有学者提出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社交训练及态度改变等方法进行个体干预,而且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已经得到检验。总之,只有教师个体与组织社会等外部力量共同进行调控,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2.国内的研究成果
(1)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国内学者所进行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人格特征;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组织因素等都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刘晓丽[8]还提出科研任务和能力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影响。
(2)干预及对策。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只有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才能作好教师心理健康保健与调试。李春琦和李丽萍[10]提出,切实落实职业培训以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干预措施。王永琳等[11]建议,加大教育重要性宣传,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集体自尊感。
综观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多数研究的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集中于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因素上,根据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关键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是个人对外在因素的主观判断,所以在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中,个人因素非常值得关注。针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干预策略基本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方法,但是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验性干预及干预方法有效性研究很少,今后对干预的研究内容上能更加具体和方法上更加科学将成为这方面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H.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2]Maslach C M,Jackson S E,1eiter M P.Maslach Bumout Inventory:Manual,3rded.Palo Alto:Consulting Psyehologists Press,1996
[3]Cedoline A J.job burnout in publie education:sylnptoms,eauses,and survival skills.Teae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82
[4]汪鹤飞.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5):32~35
[5]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1981,2:99~115
[6]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
[7]徐富明,吉峰,钞秋玲.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13~14,95
[8]刘晓丽.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9]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Annual 2001,397~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