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11:08
导语:在古代建筑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我书案头的一侧,一直摆放着陈先生的《应县木塔》与《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两部著作。这一则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讲授《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需要不时翻看;再则是我作为晚学,对这位梁、刘之后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的深深敬意。
当然,彻底介绍陈明达先生的学术成就、杰出思想,非本文所能述其万一,因此,本文仅就我自己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一点体会,特别是研读陈明达先生的著作――《应县木塔》的点滴心得,以抒发对陈先生的深深怀念! 《应县木塔》一书,可谓是从设计思想对我国古代木作建筑技术,进行探究的开山之作,也是目前为止对单座木构古建筑取得最大成就的代表作。陈先生以实测数据为基础,以探究古代建筑设计规律为出发点,将木构的柱额、铺作(斗拱)、屋盖构架形式,及古代“地盘”、“侧样”与现代平面、立面、剖面等科学知识相融合,取得了大量独创性成果。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古建筑的设计规律
无庸讳言,一直以来建筑史学界对于我国古代建筑设计规律的研究,着力较少,相应地取得的成果就少。可以这样说,至今我们对我国古代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度设计,仍然只是初步的认识,有待逐渐推进,其详尽尺度数值的取舍、数值的文化寓意(如风水、阴阳五行、礼制、民俗)设计与具体施工之关系等,尚存在着众多的空白点、难点。
之所以如此,或因学科创立初期的战乱环境,或因典籍资料相对缺乏,或由于认清、搞懂古建筑尚属不易,或需亟待调查、整理、抢救的古建筑尚疲于应付等,故一定时期内难以对古建筑中,较复杂的木构架技术规律作深入探究。
因此,诚如陈明达先生所言:“1959年到1961年间数次参加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实质上只是着重于各时代的差别,尤其着重于细微末节。诸如对拱、斗的长短大小,各种构件的比例拱头、斗底、昂嘴、要头的形象及卷杀方法等等,都可以绘制出细详图样,列举各时代的异同。较大一点的问题就只能笼统地含糊说个大概,什么早期斗拱硕大、补间只用一朵,较晚斗拱比例略小、补问用两朵,明清时斗拱更小、补间多至六朵,早期屋盖举折平缓,晚期举折高峻,早期出檐深远晚期出檐短浅,早期屋架脊下只用叉手,晚期才用蜀柱,如此等等。至于为什么有这些差别,是不大说得清楚的。再大的问题就更加说不清楚了只能空洞的夸奖一番,美其名曰‘高度概括’。说什么唐代建筑外形浑厚结构,艺术都有高度成就;宋代建筑外形清秀,精工细作,明清建筑高度标准化、程式化,装饰繁琐,如此等等。……凭着那些已知的表面现象,我确实可以判断一个古建筑的建造年代,是否经过后代改动,也可以准确地绘制出各时代建筑的施工图样等等。然而它并不能满足建筑发展史的需要,只能算是研究建筑发展史的第一步工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仅凭这些做考古鉴定工作可以说是够了,但是以之来写建筑发展史,就只能按照时代顺序罗列表面现象,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把各个时代的建筑设计、施工等具体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加以总结,从而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鉴于此,陈先生在《应县木塔》一书中,首次“以探讨设计方法为重点,希望总结出一点古代设计的经验。……从中找出一点具体的,对建筑设计有参考价值的东西”。确实,如此系统、深入地研究一座古代建筑,无疑这是第一次。
经过陈明达先生对应县木塔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例如:
就平面而言:面广以柱头为准而不是柱脚的平面,所绘图样为柱头平面。建筑组群的总布局充分考虑各建筑的高度、体量与视角范围的关系,特别保证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正前方有足够的视距、空间,以观瞻全貌。平面设计是通盘考虑使用要求,剖面结构,八边形边长与直径的关系(就应县木塔而言),以及所用材料等而决定的。
立面与剖面:柱高包括普拍枋楼屋上层柱高还包括柱下平坐铺作高在内。立面构图有严密的比例关系全塔高度为第三层柱头总面阔的75/8倍,或为第三层柱头平面内切圆的圆周长。内部空间构图也有一定的规律,内外槽高度比由视角决定等。
总之,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及其组成的空间效果是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内核,无论古今。陈先生通过对应县木塔的探究,“触及了古代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打开了探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大门,是对建筑学和建筑技术发展史的新收获”。
据此,就启示我们通过对古代建筑材份(模数)制的透彻了解,将古建筑实测数据与尺度、材等相结合,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深入探究,分析、完善各时期古建筑设计手法演进的历史进程,就很可能找出其中的普遍性规律,由表及里从而真正建立起内核完备的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学科。
而有关此方面,陈明达先生通过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它包含着一套完整的古代模数制,全部建筑或结构设计都是以材份为标准的”,如平面(开间、进深)、立面(高度)等皆然,其成果体现在《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之中(因本文篇幅的关系,拟另专文详述)。
斗拱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斗拱,可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令人注目、引人入胜的构件之一。然而对斗拱之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却所知较少。因此,一直以来都有研究者投身其中,新说迭呈,但几乎不离单独的斗、拱构件去加以说明,偶有涉及斗拱之组成,也很少将其真正与整体木构架相联系,探讨起斗拱与木构架整体之关系。
陈明达先生精辟地论述到:“这个片面认识是有由来的,我们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所接受的就是单独成朵的铺作。可以理解古代匠师把纵架、横架的结合点分离出来,使它仿佛是一朵单独的铺作,是为了便于说明铺作层的构造方法,而抓住它的结构要点和关键所在,着重交待纵架、横架的结合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营造法式》时期已部分地失去唐辽整体铺作结构层的特性,虽然还保留着早先的形式和某些作用,也确实有了单独成朵的趋势,这就促成了只知道单独的成朵铺作反忘记了整体结构层。至于到了明清时期,整体结构层已不再存在,仅仅留下了铺作的形式铺作也确实成了单独存在、可有可无的装饰,更使我们习惯于单独成朵的
概念。现在研究唐辽实物,必须纠正过去的概念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理解才能提高对木结构发展历史的认识”。
实际上,陈明达先生在《应县木塔》书中早就明确提出,斗拱起源于井干结构的重要论断,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斗拱研究成果之一。
陈明达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应县木塔的内槽斗拱,认为“与其说是斗拱结构,不如说是井干结构更恰当些”。
深入研究后,陈先生得出明确断定:“释迦塔平座内部铺作的结构方式,是全用方木叠垒,其结构原则与塔身斗拱相同,所以可以与外檐斗拱相互结合。……方木叠垒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井干结构,是很明显的。至于出跳,则是悬挑作用。木材的悬挑性能,也是古老的力学发现之一,很多原始的悬臂木桥就是利用木材的这种性能建成的。在我国西北、西南有些兄弟民族地区,还保存着很多悬臂木桥。这种悬挑原理,应用在房屋建筑上来,应是很自然的现象。可见斗拱结构,与原始的井干、悬臂结构有继承发展的关系。它们在结构上一细致,一粗糙。在形象上一是经过艺术加工另一个不作艺术加工。一是发展改进后的形态,另一是原始形态”。
接着,陈先生又云:“斗拱的原始形态,既与原始的井干结构、悬臂结构有密切关系,以斗拱结构为主的殿堂结构,当然也与井干结构有其继承发展的关系”。“平坐内槽铺作全用方木叠垒而成,应是较原始的形式。从而可证铺作结构是吸取了井干结构的原则创造的”。
可见,早在20世纪60年代,陈先生就明确斗拱与井干结构之间的渊源关系,即井干是斗拱的原始形态而斗拱来源于井干,是对井干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工改进过、艺术化的井干。
不仅如此,在《应县木塔》一书第二版的时候,陈先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唐辽宋时期斗拱的区别――由唐辽时期的整体结构形式向单独个体转化陈先生认为宋《营造法式》时期“已经部分失去了唐辽整体铺作结构层的特性,虽然还保留着早先的形式和某些作用,也确实有了单独成朵的趋势这就促成了只知道单独的成朵的铺作反忘记了整体结构层”等。
深入探究就可以领会到,这些论断不仅涉及斗拱的演化,更为论述此时木楼阁的构架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思路,这就是铺作层、铺作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铺作层存在的巨大意义,这也应是《应县木塔》一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殿堂与厅堂
殿堂与厅堂结构形式,是宋《营造法式》所重点介绍的两种主要结构形式。殿堂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殿身内(金)柱与外(檐)柱同高,殿身所有柱头在一个平面高层上,如此则木构架基本可以分为柱框、铺作、屋顶三个层次,木构架整齐,等级最高。
厅堂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厅堂内(金)柱与外(檐)柱不同高,殿身所有柱头不在一个平面高层上,即内(金)柱比外(檐)柱要高,如此则木构架不能明确划分为三层次,而是柱框、铺作、屋顶交错在一起,构架等级比殿堂要低。
《营造法式》所介绍的殿堂与厅堂两种结构形式,已较为成熟,且划分明确,显然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所致。那么,殿堂、厅堂两种结构形式的原初形式究竟如何?它们又是如何发展演化?除此以外,它们与其他结构形式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营造法式》或语焉不详,或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值得建筑史学者深入探究。
陈明达先生深刻认识到,殿堂结构体系“是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建筑高度日益增加的形势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如果说它在战国‘高台榭’‘美宫室’时,就已创造出了最初的雏形也许不为过分。而厅堂结构,是由原始的穿逗结构和梁柱结构发展而成似乎无须多作讨论。穿逗或梁柱结构是最古老的,而且是普遍的结构形式它本来只能够建造较小的住宅建筑。但是在斗拱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合应用了斗拱的优点,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能建造大规模建筑物的厅堂结构体系”。
由此,陈先生已经将殿堂结构发展的触角,与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的木构架形式联系起来,而这已经被后续的诸多研究成果所逐渐证实,表现出陈先生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确实令人折服。
与此同时,陈先生对厅堂结构的论述别样精辟。他不仅指出厅堂结构由原始的穿逗结构和梁柱结构发展而来且穿逗或梁柱结构是最古老、最普遍的结构形式。这就有力地说明了穿逗或梁柱,尤其是梁柱结构这一简洁、合理、明了的结构形式,自古以来就广泛存在,而非什么殿堂或厅堂――向梁柱结构形式的循序发展。这种错误认识,到现在竟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发人深思。
毫不夸张地说,陈明达先生的《应县木塔》一书所取得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可谓页页皆是。其研究思路之清晰、探讨问题之深、推理能力之强、哲学思辨力之精湛等,确乎常人之所能及。当然,诚如陈先生自己所言,《应县木塔》存在着大致四项重要的不足之处。但是瑕不掩瑜,这反而更加映衬出陈明达先生“抓住实例和古代学术著作的关键问题,相互启发反复研究分析,才能逐步提高认识水平”经验之可贵其后续的《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一书,不仅很好地纠正了前述之所谓不足,且更加深入地探究到古代木构建筑设计思想之精髓,所取得的诸多独创性成果,成为我们及后世古建筑木作技术研究者需要奋力攀登的高峰。
由此可见,没有真正直面历代留存古建筑文化遗产的勇气,不能占有详尽的第一手古建宴测资料,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艰苦努力,非如此不可能得到这样深入的研究成果,只能是昙花一现。
关键词:儒家哲学;家哲学;佛家哲学;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传统哲学流派对中国历史影响相当深远。
在建筑领域,这种影响同样极其巨大。建筑,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活动需求,也必然要满足精神活动的要求。建筑作为人实践的产物,一方面是主体客体化,即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建造建筑,另一方面,建成的建筑又会客体主体化,即建成的建筑作为客观事物,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建筑不仅仅是时代的物质文化载体,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那么,传统哲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必然在建筑上得到体现。
中国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哲学流派大致可分为儒、墨、道、法、禅(释)等,它们都对中国的建筑和建筑文化产生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家、道家和佛教(释)。
儒家文化源于先秦,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虽经过了秦代的劫难,但经过后世的发展,在汉代已日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儒家文化以社会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把实践理性引入世俗的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在世界观上是无神论,在人生观上是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进取。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文化的轴心。从本质上说,六经是关于调协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学问,它突出彰显了“仁爱”、“和谐”、“秩序”的价值。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起源很早,传说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公认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老子,其《道德经》是道家学说创建的标志。道家和儒家文化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在长期的发展中,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呈现出互补的状态,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
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关系,着重的是伦理与秩序,道家则强调了一种自然观,涉及的主要是事物关系,自然法则,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究。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佛家文化,对中国来说是外来文化,东汉时期随佛教的传入进入中国。佛家强调现实的虚幻和对来世的期望,认为万物有因果轮回,现世的人要为来世而修行。佛教在中国能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一个空白,那就是对来世的一种精神寄托,因为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本质上都是立足现世的。
一、儒家哲学的影响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儒家对建筑发展影响中,天人合一是根本性的。“天人合一”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观点。《尚书·洪范》中提到“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认为上天保护民众,把九类大法赐予禹,而使得人伦规范有序。从而逐渐形成了以追求天人协调为宗旨的社会观念。同时,儒家文化又强调了天地人中,人居中的人本位思想,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现世的人,其思想是入世,所以才会强调人与人的伦理、礼与德,强调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而天人合一对建筑的影响在于
1.1在类型上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祭祀天、地的建筑,以创造一个与天及从属于天的神灵的对话场所,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建筑体系中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
1.2在很多城市建设乃至建筑中寻求与天象如星宿相对应。《周礼·春官宗伯》就记载“······以星图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量,以观妖祥。”在都城、宫殿、陵寝的规划与布局中也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筑阖闾城,范蠡筑越城,皆有象天法地之举。又如《三辅黄图》记载,汉代的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1.3通过进一步对自然环境的具体认知,及其它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规律的把握,使得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渐转化为建筑中的相互关系。
2、阴阳有序的环境观
环境观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定位下,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了后来概括为阴阳的一系列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矛盾范畴。《易经》被儒家定为六经之首,并被道家与佛家等接受与弘扬,并由此对中国的社会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在建筑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1方位乃至色彩存在主从
战国以前,大量的王侯墓葬以及后来某些少数民族庙宇以日出的方位东方为其主要轴线方位,明代以前的祖庙牌位也将始祖牌位立于坐西向东的位置。之后,随着五行的发展,以及对天文的认识,形成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之说,中间为人,而四方的神兽则成为人的保护神,于是,居中为尊的方位观开始逐步形成。在面南为尊以后,结合中国的院落空间,南北轴线开始逐渐成为主轴线。五行进一步与色彩等相对应后,色彩也开始有了主从与等级。
2.2将万物阴阳有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维护要求相结合,从而影响到建筑
比如在坛庙、陵墓、宫殿、庙宇等建筑中强调等级、尺寸、规模乃至形式,典型的如屋顶形式,庑殿顶的等级要高于其他形式屋顶,又如斗拱对等级制度的反映、用材制度等等。在居住建筑中也逐步产生影响,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封建等级制度或者说礼制制度的建筑化。
3、内向、尚祖和中庸的社会心理结构
中国古代半封闭的大陆环境和以农立国逐步形成了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眷念乡土的半隔绝生活方式,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儒家文化带有内向性,在建筑的营造上表现为防御性的内向性空间,围合院落应该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早自仰韶时期的姜寨遗址、三星堆遗址以及后来的城市、宫殿、住宅到园林等,大都以这种封闭或是半封闭的院落空间为基本单位,同时发展了门屋艺术与空间序列的组合艺术。
中国文化的早熟强化了早期文化的权威,而建立在血缘联系与祖先崇拜基础上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祖制的权威。在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它集中表现在两点:一是建筑类型上出现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的祭祀祖先的宗庙;二是在营造坛庙宫室城池的建筑活动中强调遵奉祖制,这是中国木构建筑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虽然工艺技术日趋成熟,但却缺少在木构体系类型以及木构之外体系的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其实是儒家追求和谐,避免极端的一种反映,在建筑上则表现为建筑本身的对称与均衡。
二、道家哲学的影响
道家文化的起源与儒家相同,也是在《周易》的基础上发展创立,同样也是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基础。道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对所及的天然世界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原指自然而然,老子的《道德经》中讲到“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中也谈到,“天然耳,······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道家文化将自然看作包含着人类自身的物我一体的概念,认为人、山水、花草、鱼虫等等都是从属于物质世界体系的,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道”。这种思想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建筑领域,这种思想观念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园林建筑中,园林中“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为中国古代人工环境的意境追求。
其次,赋予环境的各种构成要素以互相依存同时主次有序的属性。在《周易》的基础上,道家发展出了五行之说,后世将其与儒家的礼制文化相联系,使得方位、色彩等也有了主从和尊卑。
再次,道家文化在后来衍生出道教,在建筑类型上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但是由于道家文化不是主张完全避世,所以道教建筑与世俗建筑在本质上和形式上并无大的区别。
2.2 以虚为大的哲学观
在道家文化观念中,虚为大,实次之,虚在中,而实在四周。比较典型的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三十辐共一牖,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又如“致虚极,守静笃。”“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这种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它首先说明了建筑的目的是虚的空间,而我们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只是手段。这个观念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极大影响,中国古建筑单体的逐步程式化,而追求建筑、建筑群乃至城市的一种空间营造,可以说和这种认识不无关系。
又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相当多的园林以水为中心,认为园无水则不活,水恰恰就是虚。这种虚实相济的例子在其它建筑上也有体现,例如我们常见的建筑立面,上为屋顶下为地,左右为实的山墙,中间为虚的门窗等等。
2.3对立统一的矛盾观
道家认为万物都有对立和统一的一面, “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
而这种观念对建筑的影响也相当巨大,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对比与统一,比如中国院落空间的意境与空间气氛,就是建筑相互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显现,典型的如北京故宫,在一条纵轴线上有序排列大大小小的院落,通过院落空间的对比,建筑尺寸规模的对比而烘托出皇家的威严。再如园林中常用的先抑后扬、以小衬大等等,都是对对立统一的具体应用。
2.4 追求意境的心态
道家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心领神会的意境,而其外在表现又以静为主,认为静为大,动为辅,动次之。这与中国整个文化的内向性相融合,对中国建筑产生极大影响。
比如中国古代的居住建筑,内向性的院落空间,恰恰就立利于形成一种安静的居所,利于人心态的平和与静谧。
再如中国园林为什么称为山水园林?就在于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意境,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包容无限的自然。
道家文化的许多思想,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直到今天仍然有宝贵的价值。
三、佛家哲学的影响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佛家文化。中国佛家文化传承了佛家因果之说,一方面是报应、轮回,另一方面是极乐世界的净土。佛教本来是主张完全出世、避世的,但是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受到中国的儒道文化熏陶,在诸多方面有了自己新的特点,对于建筑来说,佛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佛教建筑上,对世俗建筑的影响实际上很小。
3.1 佛教建筑类型在中国的出现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最直接的影响是在中国出现了佛教建筑,如石窟、寺庙等等。在其后的发展中,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形态与世俗建筑产生了融合,典型的如塔,虽然塔应该说是佛教传来的建筑类型,但是塔的形式、构件等等却逐渐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靠近。而寺庙的布局、建筑、院落等等都与中国的世俗建筑相差无几。
3.2 空无的现世观念与避世哲学
佛家文化认为一切皆由心生,一切皆是虚幻,对现世的人生持否定态度,认为人应该放下心中杂念,抛弃对世事的执着,无取无舍,无我无他。同时,佛教也认为人应该满心仁爱,主张众生平等。从这个方面来讲,佛家文化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有类似之处。但是,佛家文化总的来说是出世或者说是避世的,它相对立足现世的中国儒道文化而言,恰恰满足了对来世的一种期望。
3.3 因果循环与轮回
佛家文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皆有因果相联系,人此生受苦修行是为得到来生的福缘。
在建筑上,这些主要反映在建筑宗教式的无我气氛。佛教建筑通常比较封闭阴沉,以突出佛的高大,镀金的高大佛像与平淡阴暗的空间形成对比,而使人达到忘我和突出彼岸世界的目的。
同时,佛家文化对生死的看法和轮回之说恰好与中国的陵寝制度相结合,中国古代不少统治者在生之时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与佛家文化中视死如生的观点似乎也有着某种联系。
四、总结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哲学流派中,儒家和道家对建筑的影响是最大的,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起建构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在中国古代建筑及其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传统文化仍然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现在的社会条件现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认识建筑、进行建筑创作和推动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沈福煦
《美学三书》——李泽厚
《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王振复
本文分析中国古建筑的各种特质。
关键字: 悠久 建筑 历史传统 尊祖敬神 典雅
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恒变兼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易传》中所谓“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则导致“守常”意识的产生,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也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事实上,对于木材的一些弊端,古人早有认识,而且随着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这点在中国许多寺塔、石窟和陵墓建筑上可以得到见证。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这体现出了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恒久思想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想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并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尊祖敬神
中国人崇拜祖宗,对祖宗崇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据说在三皇五帝时便有了祭天、祭祖的习惯,到商代就出现了称作名堂的祭祀性建筑。《周礼》对此作了记载并规定了王城规划必然重视祖庙的地位,按“左祖右社”进行布置。
虽然古代社会通过宗庙的祭祖制度将人们分成了嫡子与庶子、大宗和小宗,体现了父与兄的权威,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然而,祖先崇拜又强调了同宗同祖的亲密性,给上下等级差异罩上了家庭般的和谐气氛,这又具有稳定社会、凝聚血缘团体的作用。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房间组合在一起的群体,是以某一房屋为中心向前后左右伸展的多组单层建筑群体。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各单体房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另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土地是宗族赖以发祥的根本,因此房屋必须立足于土,这也排除了建筑向上发展的可能。
总之,中国建筑在儒、道及佛家思想的影响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布局、空间处理上体现等级的伦理观念,但在外在的庄严氛围下,却交织着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与含蓄的统一、规格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更追求理与情的统一,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特色建筑分析:
古人云:登上塔顶,凭栏远眺,长安风景尽收眼底。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气势恢宏、古朴雄伟的唐代著名古塔。此塔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以示区别,人们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将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字体清秀潇洒。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中国古代建筑其建筑形式类似,使用材料,工法,营造语言,空间,艺术表现与此地区相同或雷同的建筑,皆可统称为中国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总结:
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3个最基本的特征:
①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
②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术的一切构成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出发,为人所能欣赏和理解,没有大起大落、怪异诡谲、不可理解的形象。
关键字:中西方 ; 建筑 ; 古代 ; 现代
Abstract: in the western ancient architecture based on different transmission from their different religious views, and they also reflect their soci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different styles, but since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eligious and ethical relation is declining, in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obvious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western buildings in ancient and modern features, may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uilding which contains the value concept.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ancient;
中图分类号:092.1/.7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首要差异就是建筑材料:西方建筑以石头为材料;中方建筑以木材为材料。这使得中西方在建筑艺术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石头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能承载巨大的压力,易于纵向发展,缺点是不易施工。因此,西方早期的教堂建筑通常建筑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可能上百年。如巴黎圣母院历时长达182年,但直至今日,它依然完好地屹立于塞纳河畔。古代西方由于在世俗生活中占着统治地位,政权的更迭也不会影响宗教的改变,因此,西方人逐渐地养成了对古老建筑的崇敬之情,悠久的古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材的特点,相比于西方在施工周期明显要缩短许多,如北京的紫禁城规模如此浩瀚巨大,却只有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木材的易燃性、易腐蚀性的特点,使我国的古建筑的保存非常困难,如秦朝的阿房宫,便是由于一把火而成为了废墟,使得人们现在只能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想象它那气势磅礴的气势。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都会要求建立新的皇宫,这种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世人对待住房的理念。因此,中国人对待建筑的态度也养成了,以新为贵的特点。
为什么中西方会在建筑选材上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地理资源造成的吗?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原因呢?其实,中西方的石头和木材地理资源上其实相差不多,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不同。
西方的石制建筑和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石制建筑由于一般都建的都比较高,所以不利于采光,这正好契合西方宗教神秘的特点。另一方面,石制建筑虽然建筑周期长,但一旦建成,可以长时间保存,这点也正好契合于西方宗教追求永恒的理念。深受宗教的影响,西方世俗君主的宫殿建筑也是石制的,和宗教的教堂一样,这些建筑并不是为了现世的享乐,而是为了一代一代的永久相传。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皇宫为主要代表的。尽管中国也有很多的寺庙,带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是源于印度,但融入中国社会以后,寺庙建筑的选材也逐步向转向木材了。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这是由我国的儒家文化所决定的,这对我国古代建筑选材的影响很多。因为,一方面,木制建筑适于采光,迎合了世俗人对居家宽敞、明亮的要求。另一方面,木制建筑不利于保存,也迎合了古人对建筑的态度以新为贵、不求永恒的要求。因为,世人都知人终将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享受现世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座建筑工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房屋。
西方的建筑一般是向纵向发展,意指接近上帝。因此,尽管西方的建筑流派很多,但其核心还是宗教问题,即人与神的关系。西方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古希腊的和谐到中世纪的对立再回复到文艺复兴的和谐。教堂作为人与神关系背后的媒介,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不尽相同的美。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更多地是体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能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建筑就是“四合院”了。在这种居家式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住在院里的人与人的等级关系,长辈有序。这种建筑的设计与我国儒家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中国园林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园林设计追求自然、自由的境界,与我国的老庄法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使人身在其中能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中西方建筑的现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的古代建筑都是建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下,两者各有所长。当今社会中西方的建筑在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西方建筑的共同追求应是回归人性,并在吸收中西方古代建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建筑事业。
进入现代社会,不论是西方还是中方的建筑取材都已采用钢筋混凝土,而石头和木材都已退居次席。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结合了石头和木材的共同优点,不仅能承受巨大的压力,采光度也很好,建筑可以向横向和纵向双向发展,同时施工周期也非常短。现代人的理念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木材和石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理念。因此,在取材上,中西方建筑的材料趋同,使得建筑造型的差异性也越来越不显著。
其次是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正如上文所述,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宗法文化”已日益衰弱,因此他们的主要社会公用也发生了转向,不再是体现宗教和人与人的关系。建筑的目的转变成了单纯的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现代建筑理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如怎样节约建筑材料,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使用空间,怎样最好地采光等等,已成为中西方建筑同行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从这点上看,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建筑的共同发展方向是以科学性、人文性为指向的,从这点上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不幸的是,由于中西方建筑的日益趋同,他们所代表的各自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美学特征也在逐步消亡。标准化的建筑模式使得现代建筑所能代表的固有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减少,似乎这已是一个不可逆的现象。当宗教和伦理观已不能主导人们的世俗生活时,中西方建筑的风格界限被打破了。现代的建筑家们曾试图尝试用钢筋混凝土去仿造那些古典建筑的造型,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会中,试图保留古代建筑特征的努力是徒劳的。是否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更多地古代建筑特征的理念值得引起我们深思,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我们深信,只有建立在对中西方古代和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齐康.地域的现代的文化的新建筑[J].艺术百家,2009(04).
[2] 刘丹.世界建筑艺术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现代化;中式建筑;设计
中式建筑有其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无论是在设计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其都有着自身的格调。但是在欧式建筑风格以及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影响和冲击下,现代中式建筑出现了设计上的偏差,中式建筑原有的风味被大大缩减,使得中式建筑变得面目全非。而为了使得现代化中式建筑可以恢复其原有的魅力,就需要加强设计力度,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其中,下面本文就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探究。
1中式建筑概述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地位逐渐提高。就现代的中式建筑来说,其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行业引进各种新技术和新的施工方法,建设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建筑,但是社会的发展变迁瞬息万变,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建筑具备现代化的气息,同时也要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中式建筑在发展的进程中,对四方文化有着一定的排斥性,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艺术园林等建筑均有着很高的成就。而发展到近代,由于战乱等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现代建筑无法与世界建筑相接轨,在设计潮流上通常都落后于世界水平,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文化逐渐的丧失。而在最近几年,由于建筑设计者思想上的偏差,使得中国的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出现了严重分离的情况,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大力影响和冲击作用下,我国建筑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进行设计思想的转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中式建筑发展开辟了一个阳光大道。在中式建筑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其体现出了中国从古至今的精神追求变迁。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朴素的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其中,开展设计的新形势,使得中式建筑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高效的体现,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式建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如园林、家具等的设计,均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也发扬了中国的特色文化,使得我国的民族文化实现了长久保存。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审美的不断转变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法和美感追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与古代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当前人们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方法,无法融入古代建筑的生活环境中,而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为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力优秀的古代文化,而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代表的就是古代建筑,例如宫殿、园林、民宅等等,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古代建筑不仅是其设计灵感、构造等的借鉴,对世界建筑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代建筑设计的元素,进行现代中式建筑设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就现代中式建筑的建设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来进行研究,可以充分的说明,现阶段的建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较为多元化,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建筑感官上,也会对人们的视觉神经带来一定的冲击效果。我国古代的建筑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的设计手法和形式,这些简单的设计中,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建筑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气。而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中式建筑开始出现,这种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古代建筑设计的方法,融合了古代传统文化和色彩,有效的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目前的现代中式建筑中,即使得古代建筑的实际特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也使得古代建筑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1借用建筑形式
现阶段,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形式,并且结合现代建筑形式,使得现代建筑逐渐演化为现代中式建筑。在现代中式建筑中,设计时会充分的考虑到审美艺术以及结构艺术等。在融合一些古代建筑固有的美感和特征后,将现代建筑中所具有一些的独特风格也融合其中,使得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协调融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将现代建筑形式与古代建筑形式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两者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现代建筑的创造性设计。例如,例如万科第五园,其设计为现代中式建筑,建筑的外墙设计为双层墙体,在内层按照空间的要求进行开窗、开门,外层墙体则根据景观、通风等需求进行开洞,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从形式上看与古建筑的设计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
2.2设计技术上的扩展
在针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对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的方面进行汲取,同时结合建筑场地周边的情况,做到就地取材,尽可能的避免远距离材料的运输,在施工材料上要做到有效的选择,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建设现场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因素等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可以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符合当地的特色,也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另外,在对现代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应用现代建筑所具有的设计手段,将现代中式建筑所应该具有的特色有效的表现出来,并合理的将古代建筑的优秀设计形式和方法也融入到现代中式建筑设计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既具有现代化的特色又具有古典韵味,在丰富建筑内涵的同时,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艺术设计的要求,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3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在社会发生转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在进行着转变。人类社会的变化会使得人类意识也发生相应的转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会不断的通过生活来获取相应的经验,并且进行生活习惯的累积,逐渐就会融合成属于本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的中式建筑设计中,需要融合这种民族文化,将古代建筑中的一些优秀设计方式和文化融合到现代中式建筑中,使得现代中式建筑更加亲近自然,适应人们的生活,在针对中式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借鉴古代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情况,即达到发璞归真的效果,又要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4合理的融合周围环境
我国过去的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注重安逸以及自然的特色,尤其是在对庭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庭院更加符合自然的特色,不断的进行庭院绿化设计,以打造出舒适的环境,而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和人们对舒适度的需求,所以在设计中就需要充分的借鉴古代建筑设计的经验和技术,合理的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尽可能的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实现与自然的交融。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而建筑建设是导致环境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得环境得到改善,就需要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有效的发挥出建筑设计的优势,充分的结合现代中式建筑的特色,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追求。现代的中式建筑在设计上,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代建筑设计的形式和样式,然而,现代中式建筑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风格上均与古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别,现代建筑只是借鉴,而不是模仿,其对古代建筑的设计风格等均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改进,从而才设计出现在所说的现代中式建筑。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使得建筑的形式以及风格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但是建筑中所蕴含传统风化却逐渐的消失。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式建筑越来越不具备自身的特色。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点,我国必须要大力的在建设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得现代中式建筑具有民族代表性,这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加强对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是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者:盖丽华 单位:大庆市城乡规划局城市规划监察支队
参考文献:
[1]韩则冰.现代中式建筑的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张昭.对中式建筑设计兴起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123-124.
[3]刘敬业.现代中式建筑设计的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5-16.
[4]王澍,陈卓.“中国式住宅”的可能性——王澍和他的研究生们的对话[J].时代建筑,2012(03).
关键词: 古代建筑 土木文脉 历史背景
一.引 言
华夏“土木”历史纵贯古今,流播域外。从上古人类的穴居、巢居,经各个历史阶段,土工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由产生、演化、发展、传承,形成了清晰的“土木”文脉,凝结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饱含了系统的科技内容,产生了深远的传播影响。时至今日,虽然建筑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主要系列,建筑结构按其构成划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三大主要类型,然而建筑类专业及其学科尚明确冠以“土木”二字。如以大兴土木、土木工程等。这说明,“土木”具有传统的深远意义和现代的科学意义。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土木”文脉虽有研究,但对其渊源的分析还不甚系统、不够深入。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征,对其成因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由于“多木材而少佳石”属自然资源问题;有人认为“缺乏大量的奴隶”是人力资源问题;有人认为中国“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是结构技术问题;另有人认为是地理环境问题;更有人认为是经济发展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对中国“土木”文脉和流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二.“土木”的历史渊源
中国建筑从起步就与“土木”结下不解之缘,且源远流长。“天生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五材即“金、木、水、火、土。”其中“土”、“木”是建筑的基本材料和主要材料,而其它三材料是建筑的辅助材料和次要材料。“土”、“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建筑材料,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点是土木为材、土木结构,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1. 地理背景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华夏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依照具体的地貌、地势、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而产生和发展的。
1.1地貌方面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传》),原始初民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居住。后来基于居住天然洞穴的经验,开始探索利用合适地貌挖掘人工洞穴。在黄土地带的台地断崖上掏挖横穴,以及“因陵丘挖穴而处”(《墨子·节用中》),在山坡横向挖穴。
1.2地势方面
始初,人类依地势高低而“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在南方多居橧巢,于低洼潮湿地带巢居;在北方多居营窟,于高亢黄土地带穴居。
1.3地质方面
黄土是由砂粒、粘土和一定量的石灰质颗粒组成的混合物。黄土质地细密,粘度较高,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很高的粘结性,能将砂等颗粒很好地固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黄土的土壤结构呈垂直解理,抗剪切强度较高,易于壁立而不易坍塌。这些都便于洞穴的挖作。
2.生态背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和生长的树木必然服从优胜劣态的生态规律。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深刻的生态背景。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和巢居中,就饱含了“土木”生态元素。挖土穴,曾考虑到近水、免淹、防暑、御寒等生态环境;构木巢,也考虑到防毒蛇、拒猛兽、避潮湿等生态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融合生态元素,以创造良好的适居生态条件。例如大屋顶,具有“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易经·系辞》)及“上反以盖载,激景而纳光”(固班《西都赋》)的生态功效;木构建筑的框架体系,门窗开设灵活,能最大限度增加窗地比,为采光、通风、瞭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古代窑洞,至今在陇东、豫西、陕北、晋中等地仍然可见,其中包含有冬暖夏凉的生态因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木构体系,木构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木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广茂的森林资源,正是中国大地慷慨的生态馈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北纬4°至53°之间,跨越五个气候带,具备良好的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为华夏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此外,“土”与“木”也存在亲密的生态关系,它们相依共存。土为木之母,木为土之华。
3.文化背景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任何民族都有其特点的文化,华夏土木建筑映射着居住在中国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背景。重要表现在:
3.1亲恋土木的情结
中华先民很早就在自己华夏大地上,发展了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将大自然认作自己的母亲与故乡,构架了与自然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亲和关系,建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形成了以“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 [6],产生了浓郁的“亲土”情怀和“恋木”情结。
3.2崇拜祖宗的观念
生息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对以黄帝为代表的祖先怀有深情的崇拜。东、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北方,水也,其帝颛顼;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居中,属土。土者,木之母;木者,土之华。土木之制为祖宗创造,是千古成法,土木不可分离,土木遗制不容更改。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以土木为材。
3.3表征形象的文字
象形会意的汉字,揭示了中国建筑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属六书之一。例如,反映建筑形貌的“宫”、“室”、“宅”,其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将建筑形状以最简化的图示而表达出来的“字体”[3],它们分别刻画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形貌特征。至今的建筑图纸就是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图来全面表达建筑设计的。象意也叫会意,也属六书之一。它是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事由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例如,反映以土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墙、垣、壁、壕、壩(坝)、堰、坯、坊、墰(坛)等;又如,反映以木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材、板、梁、栋、枋、栿、檩、柱、楹、栱、栌、架、檐等。再如,从穴居的“穴”字派生的建筑方面的汉字,穹、窑、窠、窟、窗等。
“土木”的文化背景影响深远,形成有“唯土木是尊”的仿木文化现象。无梁殿、石牌坊、砖塔等砖石建筑,都因袭了大量的仿木成分。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就是一个范例,可视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木牌楼的翻版。
4.技术背景
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建筑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水平的建筑技术又是促使建筑功能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土”、“木”的材质性能 、加工手段、建造方法、结构形式、构造特点等技术背景因素息息相关。
4.1土材技术
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土的性质有所掌握并加以利用,利用粘聚性,挖穴营窟;利用粘土水合后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制造了土坯(人类最早的人工免烧砌块),制成胶泥用作粘结和抹面,进行泥塑(如独乐寺观间阁、灵岩寺千佛殿);利用土质材料的导热性差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产生良好的隔热、保温、蓄热的功效;利用土不可燃烧的性能,在对建筑中一些部位的外露木构件实施涂泥防火;古代人们发现土质材料烧结后能显著提高强度、耐水性等改性的特点后,发展了一系列烧土材料,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烧土地面”,西周已有烧陶、制瓦技术,春秋后期已有铺地砖应用;古人在实践中发现土遇水成泥后具有粘结性能,制成了一些土质复合材料,仰韶文化时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墙体就采用了草筋泥和细砂泥抹面,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以粘土、石灰、骨料(砂子、石渣、碎砖等)为原料的三合土,用作地面和地基材料,具有坚固密实、防潮抗碱的效能。
4.2土工技术
4.2.1开挖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认识和利用粘土粘聚力强、整体性好、易于壁立的特点,并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营建之中。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挖穴营窟;战国时期筑城就采取了先挖基槽而后版筑的施工方法;宋代已有大型窑洞的开挖技术。
4.2.2夯打技术
原始社会人们就运用了夯打技术,而后不断发展进步。新时器时代出现了夯打工具石杵,在遗址中发现在经人工夯打过的居住面及分层夯实柱坑回填土的做法;商汤时期,都城亳已有上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夯土台基;宋《营造法式》记载了筑基之制的施工方法;清《工程做法》记载有大夯灰土筑法和小夯灰土筑法。
4.2.3版筑技术
商代遗址中发现有房屋墙壁采用版筑的方法。西周时期,版筑技术有了新的进展,采用立柱、插竿、橛子等用草绑扎固定夹版(板),在其中填满泥土,以杵夯实的版筑墙体技术。
4.2.4砌筑技术
土坯的砌筑技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奴隶社会应用更加广泛,而后不断提高。汉代采用了在坯内加筋(稻草、树枝等),以增强抗拉强度,提高抗弯能力。土坯砌筑技术也为砖砌体打下了一定技术基础。
4.3木构技术
4.3.1加工技术
木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与时代性是相互对应的,其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呈现不同的价值。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用石斧、石楔来横截木料,加工方木和板材;用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榫卯;用石扁铲刨光木材。奴隶社会进入铜器时代,人们用青铜制作了钁、锛、斧、铲、臿、凿、钻、锯、刀等工具,使木构件的截取、平木、穿孔、削制、雕刻等加工工艺得以提高,质量更加精致。封建社会步入铁器时代,铁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技术,使加工方法得以改进,加工速度得以加快,加工质量得以提高。尤其是尺寸更加精准,雕刻更加精湛。
4.3.2结构技术
人字屋架体现了三角形自由度为零的稳定性原理;由柱、枋、梁、檩、椽等主要承载构件组成框架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木构建筑的柱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布置格局,以保证整体建筑的受力合理性、结构稳定性和空间规整性。
4.3.3构造技术
结构中各联接构件均有承接和承载作用,以斗栱最具特色;木结构联结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榫卯构造。它使各构件能易于装配、紧密联接、有效制约,使各节点实现紧而不固、刚柔相济、缓冲减震。在施工技术方面,人们很早已经开始利用预制装配技术与起吊搭建技术进行施工。
4.4 土木混合结构技术
(1)结构明确分工
土木混合结构的承重部分与围护部分分工明确,其显著特点是“墙倒屋不塌”。木构框架承载屋顶和楼面等荷重;墙体(包括其上开设的门窗等)起着围合空间、保温隔热、防风蔽雨等作用。
(2)材料合理匹配
土木混合结构充分体现了因材致用,各取所长的匹配原则。古人曾根据土、木材料各自的特点,创造了以“木为骨架、土为肉躯”的“木骨泥肌”的墙体,犹似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充分体现了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点,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地理、生态、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些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对现存古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以及对仿古旅游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致平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cvlistation in china.vol.1 v:3 cambridge universitr press.1971
[3]李允鉌 华夏意匠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4
[4]gin djih su.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mtemporary.hongkong 1964
关键词: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区
1人文景观分类
1.1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遗存在社会上或者被埋葬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物古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与历史重大事件、革命运动、历史名人有关系的、有纪念价值及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文化遗址、纪念物品等;第二点,具有历史性、艺术性、价值性的文化遗址、古墓、古建筑、石窟、摩岩石刻等;第三点,古代各个朝代有价值的艺术品;第四点,古代文献资料,具有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第五点,各时代的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及生活的代表物品;第六点,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及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
1.2革命活动地
指现代革命家以及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等。例如井冈山、延安、双峰寨等革命活动地,像鲁迅的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纪念堂等也属于这类景观。
1.3现代活动人文景观
代表现代经济、科技、艺术、文化的活动场所的景观,如音乐厅、歌剧院、博物馆和展览馆。还有农业博览园这类的观赏、科普的观光地也是人文景观。
1.4地区、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
各地区的特殊风俗习惯、民族特色,有特色的文化、艺术、体育、生产活动,民居、村寨、雕塑以及手工艺术品等风土民情。
2人文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现代化模式重
很多景区的景观大门、亭台、楼阁等都有一些刻字题字的景观,很多都是随便请刻字师傅刻上去的,甚至连书法界的名人都称不上。这些刻字的无非是想仿造古代的情景,给人一种历史感。然而这些景区的做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景区人文风景的品味。
2.2人文风景受到冷落
很多景区并没有把人文景观放到重要的位置,没有开发、挖掘人文景观资源。很多城市的古建筑并没有被开发保护,古建筑反而在城市规划之外,古建筑闲置问题严重。
2.3仿旧非旧
人造园林的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历史上的古代建筑都是经过风水的勘测,不能轻易废除。古代建筑的保护问题很重要,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本身的风貌,修缮和整旧工作很重要,建筑的风水环境也需要保护。很多景区在挖掘人文景观时,找不到合适的着手点,构架建设也不合理。
2.4重复建设
人文景观一直是风景区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人文景观在近些年成为风景旅游区中最受欢迎的景观。景区对人文景观的建设与保护力度加大,反而造成重复建设。一些城市是人文景观旅游胜地,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建筑也仿造着古代建筑的风格,忽略了环境整体景观的保护。
3人文景观在风景名胜区的作用构架与实践
3.1深度合理挖掘
许多景区的人文景观并没有完全被挖掘,开发较少。想要充分挖掘出人文景观,从景区内外深入挖掘,寻找有价值的人文资源,加大景观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宣传,达到宣传效果。
3.2做好规划
在开发挖掘人文景观时,要做到合理规划。规划好人文景观,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具有很大影响力,人文景观在风景区扮演重要的角色,规划好人文景观在风景区的规模,合理适度开发人文景观,做到不破坏人文景观的历史真实性、科学的开发整合人文景观的历史资源。遵循合理开发、严格保护、科学管理、持续利用的原则。
3.3加强建设
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建设,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对建设对象要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考察建设环境是否符合标准,坚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时代意义。
3.4加强保护
人文景观的保护规划必须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保护区内的土地、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都要符合保护规划,不能破坏周围的景观、环境,更不得妨碍其他景观设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一切保护开发的活动。
关键词:封闭;内向;建筑
1前言
传统空间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建了广阔的疆域,创造了兴盛不衰的中国文明,这些在中国建筑方面都有所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也不断推陈出新,不管哪种形式的设计最终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们在建筑当中融入了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与民族传统。我国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受封建宗法的影响,民族性格主要以封闭、内向为主,而这种性格特点也普遍表现在建筑的布局当中。
2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方式——封闭性、内向性拥有的特点研究
经过较长时期的演变,中国传统建筑主要讲究“有宅必有园”,这种特点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地民居建筑当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四合院的布局形式,这是一种最为明显的内向布局形式,主要特点是:全部建筑采用背朝外面向内的形式。这种布局与西方的花园别墅正好相反。西方的花园别墅属于外向型布局,主要就是以建筑为核心,将各种庭院建设在它的四周。但中国的大部分建筑如宗教建筑也采用这种布局,都是利用一个四合院作为基本布局。很多建筑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如一进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等。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建筑当中,如北京的明清故宫、沈阳故宫等,其主体虽然是三大殿,具有一定的外向型特点,但自建筑的总体来看,其实属于一种内向中的外向,也就是说其实它还是一种封闭与内向性更加明显的建筑。笔者对中国古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建筑还是以封闭与内向性方式为主。这种讲究封闭与内向的固定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较多处于被征服的状态,中国自古以来讲求聚居生活,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维也逐步形成封闭与内向性的特点,人们认为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自然规律。笔者发现甲骨文中的“囿”与《诗经》中的“园”字都是将内部完全封闭在其中的,自字的形象上也能看出中国古人将封闭作为理想的生活场所,也就是要求居住在一个盆地形的自然环境当中。自此以后出现的宫殿、寺庙、住宅、园林都呈现出封闭的特点。都是在建筑的四周修建高高的围墙,虽然园内的围墙也会修有花格窗,但只要是面向外面的围墙则都是完全封闭的,这是中华民族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的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古代农耕时期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因此在不理解自然力不了解自然界的情况下,认为只有做到封闭与内向才是最安全的。
3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封闭性,内向性具备的优点与缺点
封闭与内向性的布局方式虽然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但也不能认为其一无是处,利用这种观点建筑的传统空间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优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主要优点就是利用极少的空间修建最多的建筑,而且不会带给人拥堵与狭窄的感觉。这种特点非常适应我国人口众多与空间紧张的现状,可以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中修建出适宜最多人居住的生存空间,这是当前各个建筑设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过去较长时期内,利用这种布局设计的院落与园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中国园林中大量设置了水、叠山、培花、植树等因素,与建筑物共同形成丰富变化的内院形式。在这值得从头重视的是引水,在内向封闭的小园当中,假如能在建筑的中心部位留置一个面积较大水面,将各种建筑、回廊、亭榭建筑在它的四周,有着明显的向心与内聚的特点,因此,只要庭院的形式为内向布局,则它的中央一定会设计一个水池,不但只是江南的私家园林是这种形式,而且北方的皇家园林也是这种结构。虽然内向封闭式的设计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要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如果规模过大同时建筑物的高度不高,那么建筑物四周的景物就会呈现出空旷单调的感觉,有时还会导致原来的正常大小体现不出本来的特点。所以在一些中型或大型的园林建筑中也能在其中的部分应用这样的布局形式。第二,因此内向布局的建筑物全部采取背向外的形式,所以自外面看建筑物过于死板,如果必须应用这种布局形式则需在外部添加必要的修饰,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就是这种效果。
4当今现代生活方式应用封闭性、内向性空间布局
虽然现代的人们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封闭与内向的建筑形式依然得到很多人青睐,如当前大量存在的各种住宅小区、各个大学城,采用内向、封闭型的设计很多。很多人认为这是“圈地”运动的代表,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内向封闭型建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但笔者认为还是人们潜意识当中要求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空间设计更能带给人一处舒适、安全、自由、放松的心情,人们既然需要这样的建筑形式那么建筑师就需对其深入研究,大量应用。
5结语
一、古代建筑设计与施工概况
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基本上是基于一种“预制”构件和“装配”式的工艺制作观念而来的。另外,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宋代起采用“模数”制,以“材”作为建筑构件的标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建筑学,这与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及向群体布局发展及占地不占天的建筑体系有其直接关系,所以中国古代施工速度、预制和装配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古代建筑的设计
大体上分两种:1.规划。从汉代起制定了设计图样和说明文件,这项工作古时由知识分子出身的“将作大匠”来完成。2.制作模型,后期用纸板做的模型称为“烫样”,这项工作大多由“匠师”来完成。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两类不同出身的建筑师,其一就是技术工人出身的匠师,例如李春、喻洁等。其二就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建筑计划主持者、建筑部门的官员,譬如宇文恺、李诫、阮安等,就属于这一类。《木经》一书有很多有价值的论述,例如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一些片断:“凡屋有三分,其上、中两分,以梁、柱的尺度为准;下分即台阶的权衡,以荷辇前后竿的不同姿势为准。”这些规则,无疑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而来的,表现当时的设计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古代的设计,从生活、从实际出发,仍然是我们今天设计所需掌握的主要原则。同时,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模型乃至烫样等,均是宝贵的财富。从古人的设计分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古代有经验的木工———匠师,便是单体建筑的设计者,而如何对待和使用今天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有经验的科研人员乃至工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对保护遗产是大有益处的。
(二)古代建筑的施工
古代除了利用“平正”的墙壁来“侧画”施工图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前述的用按比例制作的模型来辅助施工。在施工时,模型不但可以准确地预知结构关系、材料的长度、大小和数量,对工人来说,模型比图纸更容易理解得多,按此施工自然更为方便。1.古代施工准备。除了估工之外,同样重要的是材料的准备,包括数量的计算,材料的选择、运输、储存。顺便说一下备料、储存非常重要,特别是木材、砖、瓦三大材,必须要备料储存,对施工大有益处,在这方面古人比我们做得好。譬如,明代朝廷在四川等地设常驻的采木官,其任务之一就是登记可以入选的木材的品种、尺寸、数量、分布位置,呈报备案,一旦需要,即可按记录采伐。入选的标准包括弯曲度。树干宜高大挺拔,盘折弯曲则不堪入料。明代掌管京城修建木材的储存为工部所属的神木厂(在崇文门外)和大木厂(在朝阳门外,均见《明水轩记》)。关于砖瓦材料,古代例为统治阶级优先享有。秦汉之际,设有专管机构,大抵何处兴造,即由该处自行设窑烧造。汉代砖瓦有“上林”、“左校”一类刻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砖瓦烧造属于“甄官署”。宋代则属于“京西八作司”之窑务[1]514。另外,明代初期,营造南京(应天府),其筑皇城和京城用砖,由沿长江的各省以劳役形式缴进;砖身均有印戳,列举负责的州、县官吏和具体造砖烧窑匠工的姓名,以作为验收时记录之用。以上说明,古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严格精细的,特别是选料,不仅有管理机构,而且有标准在先。所用砖料也有验收标准,所谓“坚莹透熟,广狭中度”,不得“色红泥粗”(见贺盛瑞《冬官记事》)。综上所述,我们应当思考在保护世界遗产前的准备工作中各项工作都做得如何?2.古代施工概况。在古代的具体施工中,只需有一个巧匠,古代称为“匠师”,我们现称为“工头”,他手中掌管一个建筑各部位的尺杆(按模型或图纸放大的尺杆),这个尺杆非常实用,并且能带来优良的质量和施工速度。古代木构架的制作,即按图纸或模型放大后,成批地预制构件,待高空安装,这些规范的木构件做工非常精细,榫卯吻合,必须达到高空作业顺利方可交工。特别是角科,“斗拱”的制作标准要求更高,因为这些小木作在清以前早期古建筑中具有承重作用,即承担屋面荷载传力的重要作用。在墙体的砌筑中,古代施工时对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青砖经过挑选后进行加工:首先磨平五面。留出砌筑面后,用凿子将五面剔成梯形,名为“五扒皮”。然后每层砖均为干摆,垫平后内灌“桃花浆”。古代对墙体施工质量的要求更是精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以前砖的产量较少,因此早期的砖要比木材贵重得多。古代的彩画施工,明以前均不做“地仗”,这是因为早期红松、楠木特多,而到了明末清初木材缺乏,高大的柱子需要拼梆外加铁箍,这样不美观,所以产生了“地仗”,即披麻搂灰。就是木骨外面的保护层。古代建筑木构上架及其他彩画部位,均采用矿物质颜料,就是油漆用的红色也为矿物质颜料,其主要特点是耐晒、延年。古代彩画的施工程序与现代基本相同,但对季节、气候掌握得十分严格。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施工,雨季不披麻,各种颜料多次研磨,胶和血料均用新调制的。以上几个方面就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差距所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各项施工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选料到施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业内人士常说,早期建筑质量好,特别是尚未动过的建筑和部位延年,均有一定道理,也就是说古人的工艺及其他方面要比我们现在好得多,非常有必要回头去挖掘一些有用的东西来解决我们的现实问题。
二、对沈阳故宫古今修缮活动的研究与评估
沈阳故宫是一座积累式宫殿建筑群。从天命十年(1625)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经历了158年漫长的始建、改建、扩建和多次的修缮活动。应当说故宫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修缮活动主要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始建于天命时期,二是清初天聪时期,三是乾隆时期。这三个阶段的修缮,均有不同的修缮理念,从而形成了故宫目前尚存的满、蒙、汉等多民族建筑风格。
(一)始建于天命时期
故宫最早的建筑组群始建于1625年的大政殿与十王亭,呈现出满族最高的建筑水平,从大政殿坐中,左右外八形的旗亭排列来看,鲜明地反映出满族后金时期的政体———八旗制度。这一独特的布局应当说是满族的首创。但在各单体建筑的细部又含有多民族的建筑文化印迹。譬如,大政殿有汉族的斗拱和盘龙柱;在檐下又有藏传佛教的兽面、蜂窝枋及内檐的梵文天花等;在殿顶之上又有琉璃的胡人力士。大政殿整体观之,融入了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天命时期的建筑理念。
(二)扩建于天聪、崇德时期
始建于1627至1637年,其中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左右翊门、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以及大清门外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文德坊、武功坊等。(现存早期建筑)清初崇政殿前东侧原有“文馆”三间平房和西侧银库七间硬山式二层厢楼等一些其他附属建筑。从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寝区”即台上“五宫”均建于高处,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殿却低于宫近4米,又是满族首创。关键的是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布局,开始吸收汉文化宫殿“前朝后寝”的整体布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因与“东路”天命时期建筑只相隔几年,从而可以看出皇太极“大内宫阙”的修缮理念。据史料记载,天聪五年,皇太极命扩建沈阳城,改原四门为八门,并新建钟、鼓楼等,以更加符合都城的规制。从上述天聪初年建新宫和改造沈阳城重大修缮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1.建新宫只是在整体布局上部分地吸收了汉宫殿文化,如崇政殿前的原建筑三间(平房)、西七间(楼房)很不对称,与汉宫殿有很大的不同。2.以硬山式作为正殿,低于凤凰楼歇山式的建筑等级,这说明满族在宫殿的建筑等级上有本民族的认识,与汉宫殿建筑等级很不相同。从当时崇政殿的精雕装饰来看,算是新宫中最华丽的,从抱头梁彩龙雕刻到檐下雕刻彩画以及琉璃墀头等,确实达到了皇太极时期建筑最高水平。因此说,满族在清初时,有其本民族建筑等级的排列方式,即以华丽、方位乃至体量等区分建筑等级。
(三)完善于乾隆时期
从乾隆十一年(1746)至四十八年(1783)在这37年间,沈阳故宫建筑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增建、改建等一系列修缮活动。1746年,为东巡所用,增建了东、西驻跸所两组建筑群;为建东所正门之需要,还将清早期西七间楼北侧两间拆移到南侧复建。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还将崇政殿前东西两侧不对称的清早期建筑拆除,改建了飞龙、翔凤二阁。同时拆除崇政殿前部分栏杆、踏跺,新建“月台”。并于乾隆十三年(1748)增设了日晷、嘉量。在此期间,还对崇政殿的内檐进行了重新彩绘。乾隆初年,对崇政殿的修缮应当说是规模最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提高了崇政殿的外观建筑形象,而且融入了汉宫殿整体配套设施,并完善了宫殿规制。一句话,就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修容祖先“旧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第三次东巡驻跸盛京宫殿时,“命重修盛京天坛、地坛,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2]其目的是为恢复陪都盛京原有的“坛庙之制”。新建太庙原址为明代所建道观三官庙景佑宫,为建盛京太庙,将其移建到德胜门内路东。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贮藏“四库全书”又增建了西路建筑。主要包括两部分:1.嘉荫堂及戏台,位于西路南半部,是皇帝东巡驻跸盛京行宫时,举办小规模宴请和赏戏之处。这一组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东巡居住方位(保极宫)至嘉荫堂观戏的行走路线而规划设计的。乾隆帝由保极宫出来通过西游廊便门可直达嘉荫堂后门。2.文溯阁,位于西路北半部。为贮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阁”之一的文溯阁,是仿明代范氏天一阁的形式而建,外观二层,内则三层。由南至北依次为宫门、文溯阁、碑亭、东西游廊、仰熙斋、九间殿等。乾隆时期增建的东、西驻跸所及西路建筑,总体来讲基本是“官式”做法,近似于同期北京清代的皇家同类型建筑。无论从其建筑形式、结构乃至彩画装饰等,均与故宫早期建筑及地方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乾隆时期大规模的增建、改建、扩建工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汉宫殿建筑文化理念带入到盛京皇宫,形成了以满、汉为主,蒙、藏等多民族建筑文化融合的积累式独特的皇宫。
(四)历史上沈阳故宫修缮保护概况
沈阳故宫第一次修缮,据王氏《东华录》和《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五年(1640),大政殿维修,其后历朝历代曾多次进行修缮保护。通过故宫历史上早期修缮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那就是康熙以前的早期修缮基本上保持了始建时满族建筑文化风格,这个问题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文化理念。另外,康熙时期新建特少,康熙十七年重建28间宫内仓及10间肉楼。康熙重建大清门外厢房3间、崇政殿西3间厢楼、崇政殿东7间厢楼。康熙五十六年,重建东牌楼内5间房。康熙五十九年重建大清门熬蜜房、炭楼(这些建筑现已不存在)。从上述修缮情况可以看出,康熙时期虽有些拆除和重建工程,但从整体上来讲还仍保留了祖先满族宫殿的建筑风格。故宫最大规模的修缮是在乾隆十年以后,乾隆朝几次大规模的扩建、改建、修容,从理念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首先是加强了原“中路”建筑两翼,修了东、西驻跸所。然后改造了崇政殿的外观形象,增加了“月台”和日晷、嘉量,并拆除了崇政殿前不对称建筑,修建了飞龙、翔凤阁。乾隆中期修了太庙,晚期新建戏台。这不仅完善了祖先“旧宫”的使用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用汉宫殿建筑文化来改造满族“旧宫”。这是乾隆帝的最终目的。从而形成了现“三路”并列的现有格局。乾隆之后,嘉庆九年(1804)故宫又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次修缮涵盖故宫70%以上的各路建筑。其中包括早期“两殿一宫”等主体建筑。再之后的修缮规模不大,间隔也不是很密了。从故宫历史上各朝修缮的概况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康乾不同的修缮理念以及嘉庆九年的大修,为我们今天的遗产保护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乾隆时期的修缮,如今还给我们留下很多成果和印迹,譬如:左右翊门及崇政殿内檐彩画、“月台”、日晷、嘉量以及大政殿内檐彩画,还有乾隆时期的“官式”做法等。这些均是与早期建筑相对比进行深一步研究的实物资料。另外,从故宫早期修缮间隔的时间跨度来看,足以说明古人的修缮质量。如果我们大胆地评估一下历史上的修缮,笔者认为乾隆时期要比晚期更好些。从实物例证来看,崇政殿和大政殿的内檐彩画,应当说是乾隆时期的艺术精品,无论从文化内涵、艺术构图、工艺技法等均属上乘。譬如崇政殿的内檐彩画,将清早期的“三宝珠吉祥草”彩画、以及“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将佛教、道教艺术图案也装饰在其中,而且工艺技法非常精细。总的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的、内容丰富的内檐装饰。大政殿内檐的“降龙藻井”以及梵文天花等更是独特少见的彩画装饰精品。从乾隆时期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修缮是故宫历史上修缮的顶峰。当前修缮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1.材料。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几大材(砖、瓦、木)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低,特别是由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的烧制不如20世纪70年代前的质量。胎、釉均不达标。砖风孔多、不细腻。急需找回原传统工艺。2.工艺做法。各工种的工艺本应按传统做法所施工,但如今老手艺人特少,学徒工特少,做法已现代化。譬如:夹垄灰不用生石灰淋灰,临时用袋灰,而且麻刀加得又少,根本做不住,一年就脱落。其他例子也很多,墙体磨砖对缝、下架“地仗”问题等等,均看不到师傅带徒弟了。3.管理。现在遗产保护的“监理”虽然有证,但很多不是专业人员。这是一个大问题,从主管部门到“监理”如果都是“官员”的话,试想工程质量会达标吗?另外就是修建经费不足,破损欠账太多,专业人员太少,没有学徒工。以上这些问题,必然影响遗产保护工程的质量,相关细节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笔者认为,我们从工艺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应向古人学点东西。
三、对现时遗产保护的思考
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威尼斯》指出:世世代代人们遗留的古代遗迹是人类共同财产。为后代保护好这些遗产,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威尼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并作出规定,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修缮范围内负责实施这一规划。虽然《威尼斯》因缺少东方成员参加而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但后来的《佛罗伦萨》和《奈良原真性文件》弥补了上述不足。总体来讲,东、西方已全面重视遗产保护问题,特别是现世界遗产理事会,对世界各国的遗产保护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顾一下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又做得如何呢?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影响保护遗产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办法应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首先,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辽宁省遗产保护工作总体来讲只能达到一般,同时却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上到下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费与保护所需规模不成比例,所以造成科学监测无法实施。在这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相当距离。
(二)建筑本体保护质量不达标。深入研究有多方面的原因:1.每年的保护经费5月份才到位,招投标1个月,待开工后雨季快到。2.没有提前备料的时间及其做法,开工后临时抓料,木材不干,琉璃砖、瓦烧不出来。3.工程二包、三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工程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这些情况的出现,有管理问题,也有体制问题。
(三)保留历史信息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历史信息如何保留?特别是与施工方案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保留?这个问题很重要。有的施工方案不严谨,没有查史料,或者史料查得不够便随意制定方案,结果造成历史信息流失。这个问题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须高度重视。另外,在遗产保护方面尚存在诸多“细小”的问题,譬如,资质问题、挂靠问题以及技术力量、各工艺做法等等,都是影响遗产保护和建筑修缮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从大的方面入手并与细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走上遗产保护的正轨。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1.首先从体制上先解决经费额度即数量以及经费到位的时间,不能影响开工的黄金季节。2.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应走下来到各省进行培训,培养遗产保护人才,现已出现断档的严重局面,这是事实。特别是古建保护方面的技术力量方面,辽宁省与山西、河北等相差甚远,必须加强。3.在具体施工保护过程中,严格按工序施工,掌握季节、气候规律,科学保护,同时要树立科学先进的保护理念不动摇,坚决采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风格,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现有的体制下,笔者的实践经验是:今年做去年的工程,这样可以提前备料,考察施工队伍,准备技术力量,完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效果好得多。另外,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从中吸收其实用的精华部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