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12 16:11:09

导语:在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案例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3-0069-05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信用合作社5200家,存在规模小、资金成本高、股权结构不合理、内控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经营风险突出。[1]1995年国务院决定组建城市合作银行,1997年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06年末,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已从200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同比2005年增长27.4%。但是,根据《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6》,到2005年9月,资产不良率大于10%的城商行达到50%左右,小于2%的城商行仅占10%左右,平均为9.74%;准备覆盖率高于100%只有不到7%,低于40%的达到37%,平均为22%。这显示,城商行中资产质量状况良莠不齐,好的银行仍是少数。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鉴优秀银行的经验,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水平是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特点,对优秀上市银行进行案例分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总结并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现阶段总体特征

(一)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处于高速成长期

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银行总资产占金融机构资产的70%左右。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所占比例保持稳定态势,于2007年3月达到5.8%。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同比超过25%,是我国银行体系中增速最快的群体。

1. 资产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经过十年发展,2006年末全国113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已从200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负债总额达到2.47万亿元;盈利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加大风险拨备力度的同时,年度利润从2000年的13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181亿元,税后利润增幅已连续七年保持在35%以上;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在2006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有9家城市商业银行成功入围。

2. 城商行开始由本地经营转向异地经营。2006年开始,城市商业银行陆续走出原有的地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06年11月,北京银行天津分行成立,今年10月28日上海分行亦告开业。2006年12月份,南京商行更名为南京银行,南京银行泰州分行于2007年1月下旬挂牌。2007年2月13日,宁波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大连市商业银行2007年4月3日正式更名为大连银行,并开始在天津筹建分行。2007年4月4日,天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天津银行,该行跨区域经营的资格也获得中国银监会天津监管局的批准,成为又一家开展异地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

(二)城市商业银行个体间差异较大

城市商业银行的另一特征是各银行间经营管理水平差异大。城商行的前身是城市信用社,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导致城商行之间差异较大(见表1)。很大一部分城商行的管理层级并没有因为规模小而扁平化,风险控制也没有因为规模小而高度集中,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也落后于大银行。[2]当然,也有一部分城商行锐意改革,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较早实现了股权激励,付出的重组代价也较小,因而实现了激励机制优化和资产质量优化。2006年宁波银行达到0.33%的不良资产率和400%以上的准备覆盖率,优于所有的上市银行。

1. 资产质量差异大。根据《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6》,城商行资产质量状况良莠不齐。2005年9月,资产不良率小于2%的城商行仅占10%左右,不良率大于10%的城商行达到50%左右,平均9.74%。准备覆盖率平均为22%,高于100%只有不到7%,低于40%的达到37%。

2. 资产回报率差异大。根据《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6》,2005年ROA大于1%的城商行占20%左右,低于0.3%的城商行达到30%左右,平均ROA为0.65%。目前上市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其ROA处于上市大银行的高水平,这与城商行面对中小客户时定价能力较强的特点有关。

二、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

2007年7月19日南京市商业银行和宁波市商业银行的上市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已经拉开,优秀城市商业银行得到社会资本的认同。对已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进行分析,可以给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宁波商业银行

在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体系中,宁波银行的综合素质位居第一,同时也是目前中国上市银行中质量最好的银行(见表2)。截至2006年末,该行总资产为565.5亿元,存款余额为461.9亿元,贷款余额277.6亿元。最突出的是该行的资产质量十分优秀:该行近三年年末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仅为0.96%、0.61%和0.33%,拨备覆盖率分别高达200.69%,271.48%和405.28%;2006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76%,资产收益率为1.28%,高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17.33%和0.65%的水平。这样的财务指标在银行业是极具吸引力的。在《银行家》杂志2006年的《2005年~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报告》中,宁波银行的财务竞争力排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之首。宁波商业银行的经营经验主要有:

1. 减少管理层次,积极扩大利差收益。据公开财务资料显示,宁波银行高盈利能力的来源十分健康:一是最高的利差水平,高比例的活期存款为其带来低成本的资金,高比例的中小企业贷款为其带来最高的贷款利率;二是手续费占比高、费用占比低,手续费净收入比例接近招商银行,原因是其管理层级少、资金业务占比高等。

2. 深度参与地方经济成长。在2005年“城市金融生态综合排名”中,宁波市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金融生态环境评为最高的I级。宁波银行的业务和网络主要位于宁波市,充分分享了宁波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商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宁波的民营经济影响极大,而宁波银行90%以上的客户都是中小型企业。当然,宁波银行的坏账率极低,这与当地优良的信用环境也有紧密关系。2006年宁波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1.98%,远低于7.5%的全国平均水平。

3. 合理的股权结构保障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在首次公开发行前,宁波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前五家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均为超过10%,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比例合计达19.4%,其余均为法人和自然人零星持股,避免了“一股独大”的情况,同时实施有效的员工激励。上市以后,宁波银行的股权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确保了公司治理的有效运作。

当然,宁波银行的财务指标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例如,其个贷业务中有73.6%的“购房贷款”属于非住房抵押类贷款,如果违约,该类贷款的损失率会高于一般的住房抵押贷款,如何控制风险需要继续探索和验证;另外,目前宁波银行良好的不良贷款率与近年来大力核销不良贷款有很大关系,能否持续保持现有的资产质量将考验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南京商业银行

南京银行的各项指标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第一梯队,截至2006年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579.23亿元,比年初增长19.26%,净资产26.11亿元,净利润5.95亿元,每股收益约为0.31元,资产规模和经营效益在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中均居前列。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47%,贷款准备金覆盖率为107.25%,2006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73%。根据《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6》的结果,南京银行的综合实力在城市商业银行体系中位居第三,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具体指标均排名靠前。南京银行从城市信用社起步,没有经过政府或者大股东的不良资产剥离,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取得目前的资产质量。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是打造特色业务,提高在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显示了南京银行富有特色的贷款结构(见表3)。

1. 积极拓展佣金及手续费等中间业务。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是非利息净收入中最主要和最稳定的组成部分。南京银行佣金及手续费净收入2004年~2006年复合增长率达43.70%,发展良好。国债手续费是南京银行手续费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到60%以上。该项业务收入近年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原因是其充分利用资金业务优势,注重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形成了以代售国债业务带动其他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吸引优质客户的品牌效应。

2. 对债券业务精耕细作,打造品牌。南京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首批九家债券做市商之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首批十六家报价行之一。它还是三家获得短期融资券承销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两家获得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业务资格的城商行之一,记账式国债甲类承销团成员、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南京银行在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活跃度排第6位,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排第1位。2006年度债券结算量排名市场第2位,现货交易结算量、远期交易结算量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分别排第1,2位。南京银行在以债券投资为主的资金业务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6年债券投资在公司资产配置中占比达到38.48%,超过公司类贷款占比,债券利息收入在利息收入中占比达到31.77%。

3. 向教科、文卫、农业及公共服务贷款倾斜,形成特色贷款结构。南京银行在教育及公共服务行业的贷款占比高达25.47%,2006年南京银行在教育和公共事业行业的贷款均为零不良率。南京地区高等教育发达、高等院校多且资质整体水平较高,这些行业本身也是信贷风险较低的行业,投向教育、公用事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的贷款比例高是南京银行信贷业务的鲜明特色。

南京银行贷款结构也存在风险,该行授信业务在客户集中度方面存在一定风险。截至2006年末,该行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为64.83%,超出相关监管标准。

(三)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是目前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底,总资产达2,729.69亿元,实现账面利润20.6亿元,较上年增长70.8%,资本充足率达到12.87%,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8.66%,拨备覆盖率达到110.24%,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3.49%。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十五家中资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72%和10.80%,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三位。

1. 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竞争力。北京银行2005年引入荷兰国际集团(ING)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两者分别持有北京银行19.9%和5%的股份,这使北京银行成为中国首家接近外资入股上限(25%)的城商行(见表4)。境外战略投资者给北京银行带来了成熟的经验,推动了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提升了银行的竞争实力。北京银行股权结构的另一特色是员工持股率高,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虽然职工持股数只占发行前总股份的3.62%,但员工持股普及率高达95.6%,是内部员工普及比例最高的上市银行。

2. 拓展公司业务,经营模式独到。当前,个人业务和中间业务是各大银行的竞争热点,但是由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些业务的收益有限。而且,为避免与四大银行直接竞争,通常城商行都会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但是北京银行充分考虑了首都的经济容量,果断地把大中型企业的公司业务作为其主要的盈利来源。北京银行贷款余额1亿元以上的公司客户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8.74%,公司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营业收入,而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2006年公司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60.5%,2007年1季度公司业务收入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61.9%。

3. 实现管理扁平化,降低成本收入比。北京银行较早实现扁平化管理,依靠现代科技对全行数据大集中,业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仅为28%,远低于其他已上市银行。

北京银行的贷款品质也可以进一步改善。从公司贷款的行业结构看,2007年新增贷款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综合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房地产业贷款占公司贷款19.9%,房地产相关类贷款达到贷款总额的21.63%,贷款的行业结构令其面临较高的宏观调控风险。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来看,2007年3月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34%,高于其他两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而从拨备充足状况来看,2007年3月末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为87.46%,低于其他两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总结

从上述三家已上市城商行的情况看,尽管每家城商行的经营特点都不相同,但是善用资源、扬长避短是城市商业银行永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利用策略

1. 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为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国家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持提倡和鼓励的态度,监管方面也将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上予以扶持,国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策扶持和宽松监管还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支持也是其显著优势,地方政府对当地城市商业银行的支持是真心真意的,因为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建设。

2. 立足于地方经济,定位于地方金融。城商行自成立以来就主要关注本地市场和本地客户,对当地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贴切的服务。[3]与全国性银行相比,城商行对本地经济环境和金融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客户需求也有更直接的体会,城商行无疑在协助地方经济腾飞的同时充分享受了这种经济利益。经过十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充分说明城市商业银行是有竞争优势的,而且这个优势就体现在城市商业银行的特性上。

3. 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因此国家对城商行的外资参股比例管理也比较松动。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其他性质的股东,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逐渐改变了原来地方财政控股的单一模式,在制度安排上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在经营管理上按市场状况进行最优信贷决策。目前,已有大量城商行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商业银行、重庆商业银行、南京商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天津商业银行等,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更是成为一种改革模式(见表5)。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劣势避免策略

1. 利用资本市场,改善经营规模。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十年发展,目前在银行业的规模仍远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规模较小。今年,宁波、南京和北京银行相继公开发行上市,顺利实现了资本规模扩张,说明资本市场对优秀城商行的认可,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必将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IPO盛宴。由于国内大型的商业银行,如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基本都已经上市,因此,久拖未决的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问题有望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这给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2. 既要扎根地方,也要为拓展做好准备。立足地方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性银行虽然有熟悉当地的特点,但是在今后的异地经营中又成为劣势。[4]由于经济的一体化和客户跨地区经营的需要,异地经营已经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如果对业务扩张没有充分的准备,安于本地区的经营经验,将难以同区域乃至全国经营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竞争。

3. 加强客户管理,分散经营风险。由于城商行的经营地区比较狭小,因此优质客户相对集中,导致现在城商行的贷款的客户集中度普遍过高。[5]从贷款客户集中度来看,城商行中具有代表性的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单一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均高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水平,反映了相对较高的贷款客户风险。开发更多优质客户,做好银行业务的市场销售和管理工作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四、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系统的第三梯队,在国家宏观层面上没有国有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地位重要,通常不能获得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通过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并重点发挥其本地优势。

1. 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就现状来看,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空间基本还是局限于某个狭窄的区域,并且经营规模有限。如果企业或基金公司需要和每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单独谈判,交易成本必然居高不下,全国性银行的竞争优势明显。城市商业银行打破自身竞争劣势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战略同盟,共同分享经济成长带来的利益。如果合作联盟能够成立,城商行的影响力就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并使本地优势得到体现,其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2. 争取新业务试点的平等权利。这些年我国资本市场获得超常发展,直接融资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银行面临脱媒的挑战,然而国内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银行还在传统的模式中发展。在新环境下,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是很紧迫的问题,美国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多家银行不能及时转型而倒闭的先例。但是目前,除国务院批准的外,任何一项新业务都需要逐项经国务院批准试行,而新业务试行一般采用国有银行试点的方式。在市场化经营中,应该按照市场原则办事,谁符合条件谁就可以试点,风险由试点银行自己承担。获得新业务试点的权利不但可以扩大城商行的经营范围,更可以在某些领域超越大银行,获得先行优势。

3.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城商行的最大优势在于了解本地客户需求偏好,拥有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但是,很多城商行忽视了品牌建设,这对城商行开发高端客户十分不利。银行的利润主要是由高端客户创造的,而高端客户通常更重视服务的品牌。通过对本地优势的宣传和品牌营销的强化,城商行可以巩固自己的市场基础,为扩展业务做好准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随着城商行规模扩大和跨地区经营,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那些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城市商业银行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而以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为代表的优秀城市商业银行有望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时期,成为银行业新势力的代表。

[参考文献]

[1]乌力吉. 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初探[J]. 前沿, 1995,(11):68-70.

[2]王兰英. 城商行重组隐忧[J]. 资本市场, 2006,(6):26-28.

[3]欧明刚. 城商行:做大的诱惑与定位的坚守[J]. 银行家, 2006,(7):17-19.

[4]杨书剑. 跨区域发展:城市大商业银行的美梦还是梦魇?[J].银行家, 2006,(7):23-24.

[5]何玉梅,侯秀平,伍艺.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风险隐患与防范对策[J]. 改革与战略, 2006,(10):64-66.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City Commercial Banks

Liu Haoran

(School of Economics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

第2篇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这是李银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曾建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共同提交的观点。

他俩研究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特点,指出,虽然各国的金融体制各不相同,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各国金融管制政策均经历了从早期的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逐步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这说明了一国的金融体制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背景具有相似性。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一般规律

从美国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历程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银行监管政策的改变,中小银行经历了多次发展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早期的中小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与大型银行并无太大区别;随着金融创新和跨区域经营的放开,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中小银行慢慢与大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注重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形成了比较优势,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1994年美国《跨州银行法》的实施,不同的中小银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兼并重组或跨州经营,向区域性银行发展,而一部分中小银行坚持社区银行的定位,从为社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色。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实施,美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逐渐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

从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看,由于德国形成了分别代表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合作银行的利益集团,为中小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和存款保险服务。因此,其银行系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1967年以前,德国银行竞争不充分,中小银行同质化严重。1967年以后,随着银行竞争加剧,中小银行竞争激烈,德国中小银行在坚持自身定位的同时,不得不通过个性化、专业化与大型银行开展错位竞争,逐步走向差异化发展道路。1970年以后,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综合化服务、专业化融资和特色化理财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显现了中小银行独特的竞争力。

从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看。由于地方性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因此,日本地方银行主要立足于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并运用“关系银行”策略来发展业务。从存贷款来看,地方性银行主要吸收储蓄性存款和向地方中小企业发放短期贷款。个人存款大约占其所有存款的70%,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其绝大部分贷款客户( 80%以上)是当地中小型公司和客户。随着日本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日本地方银行调整经营策略,积极从传统业务向特色业务、综合业务转型,为地域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2002年4月日本取消存款全额保护政策以后,地方性银行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向非银行新兴业务转型。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规律:虽然一个国家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受到本国银行体系、经济发展状况、监管环境、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会带来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也必然随之进行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中小银行发展转型模式也各具特点,如美国的自由竞争模式、德国的合作发展模式以及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尽管各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历程各不相同,但可以发现,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

第3篇

关键词: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现实动因;目标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银行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世界范围内1000家银行竞争排名中,中国101家银行进入其中,在全球金融也的发展中掀起轩然大波,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世界银行排名中名列前十。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亚洲、非洲以及北美洲等地区影响重大。但是中资银行在实践海外并购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匮乏,使得并购活动并没有为中资银行带来预期的收益,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实践活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有效分析中资银行进行海外并购的根本性动因,进而深刻认知海外并购的目的,为最终实施并购活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所以,笔者针对“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现实动因及目标选择策略”一题的研究分析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透视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发展特征

(一)海外投资规模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现阶段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并不多,在金融服务项目上也比较单一化,如中国香港地区在海外的机构主要以分行和办事处为主。与此同时,中国银行海外机构的整体实力明显不足,在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比较小,总体而言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贡献力度不大。但是随着银行业国际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银行海外投资规模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案例数量不断增加,仅在2015年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案例就达10余例,充分说明,中资银行海外经营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1]。

(二)海外投资范围逐步扩大趋势明显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内地诸多行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跳板”,在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实践中也不例外。香港在语言、文化、地理位置上的独有优势,使得内地多家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以推进海外并购[2]。内地银行经由香港开始全球寻求快速的发展,由最初的东亚地地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在非洲、拉丁美洲开始寻求并购目标,近年来欧洲、北美洲诸多国家和地区频频不断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银行海外投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3]。

(三)海外投资方式多元化发展

银行也实现国际化发展一般情况下通过两种方式予以实现,其一是新建投资方式,其二是海外并购方式。所谓新建投资方式就是在起价国家和地区设立分行或者子银行方式,而跨国并购主要以购入目标对象的方式将银行业务发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银行跨国发展的过程中,以上两种实现方式各有千秋,需要根据银行自身情况和目标市场的具体实际加以选择。我国银行在实现海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途径实现海外并购,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体质改革以后,正在积极探索将海外缤购与新建投资相结合的多重方式在海外拓宽自身发展渠道[4]。如今年来,美国已经允许中资银行在美国境内设立分行,充分体现了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在实现方式上努力。

(四)海外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纵观中国银行跨国发展历程,主要是国有银行以及国有控股银行在积极探索海外发展路径,而作为中国银行业有机组成部分的国内中小型股份制银行难以加入到海外发展的大潮中。所以,在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发展实践中,投资主体的单一性是制约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在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实力雄厚,在实现跨国发展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和政策支持,而国内中小型银行由于发展历程比较短,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不能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去。

二、探析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动因

在传统发展理念中,发达国家与发达国际之间实施的银行并购以及发达国家银行并购发展中国家银行的现象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现象。但是在金融自由化发展大潮中,我国银行也得到大幅度发展,同时由于次贷危机的推动,为中资银行跨国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既有相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银行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需要

在金融改革得到大力推动下,我国银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国家化竞争实力,在多年的国际发展历程中积累了相应的管理经验以及资金基础。尤其是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基础上,我国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存款,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银行存款数量比贷款数量多出30%有余。国内银行为了将资金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以在经营发展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中资银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并购对象,以提升自身的市场赢率[5]。

(二)中国银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所谓的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金融全球化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效率和终极的发展能力的总称。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管理能力、交易能力、IT系统的稳定性化维护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集合体。中资银行通过海外并购可以更好的学习世界范围内现今的银行经营管理知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吸纳高端人才,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6]。与此同时,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实现资本全球化优化配置,为中资银行发展贡献力量。

(三)中国银行推进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现象,此种情况下,种子银行若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现有银行业务的限制,以更加丰富分业务体系迎接全球性金融发展的挑战。中资银行在实现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可以将国外先进的业务体系进行学习与吸收,整合现有银行的优势资源,实现银行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实现中国银行业在业务上的多元化发展,以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稳定、高效科学发展[7]。

(四)有效推动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落实,我国制造业等多行业已经加入国际竞争的大潮中,根据以往发展经验,银行与企业发展呈现同气连枝的态势,若想保证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必须发挥中资银行的职能保障作用,所以中资银行应该跟随跨国公司投资经营的步伐将业务扩展到跨国公司发展的目标市场中,以发挥有效作用推动跨国公司的发展。由此可见,发挥银行作用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也是中资银行实施海外并购的动因所在。

三、关于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目标选择策略的思考

如今的国际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错综复杂,我国银行在实现跨国经营的的过程中如果缺失科学的并购对象策略作为指导,必然要面临严峻的并购风险。所以,为了确保中资银行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有效的规避与化解风险,实现高回报率的并购,必须对并购对象进行科学的考察,同时需要有效的认知与了解目标对象所在的市场环境[8]。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先针对其实施海外并购目标选择策略做出如下思考:

(一)正确评估海外并购对象

中资银行在实现跨国经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根据自身的实力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然后根据战略需求有目的、有步骤的选择海外并购对象。在对缤购对象实施考察的过程中,应该讲并购对象的成长性以及其在发展中的资源积累情况作为重要评估指标。虽然现阶段金融市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但是此种情况下,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对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时应该对危机背后的风险进行有效考察,结合并购对象当地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将并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去,最大限度的规避并购风险。

(二)将并购对象的独特优势纳入目标选择体系当中

中资银行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知自身发展中的不足,从而科学的选择并购对象,实现互补效应,利用并购对象的现今经验完善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例如,中国银行积极参与海外银行的参股并购主要的目的是大量引入海

外先进的金融产品,因为目前中国银行认为自身最需要提高的是产品研发,通过海外并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9]。与此同时,在并购中应该在我国具有显著优势的市场中寻找有效的并购对象,通过对海外并购对象的并购活动,实现资源的整合,借助并购对象的优势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

(三)以最佳协同效应为根据,选择高回报率的并购对象

以成本效应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银行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针对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成功的概率会更高,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会更低。虽然现阶段我国银行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都选择国模比较大的对象,但是在并购之后所带来的汇报率并不高,甚至在并购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增加了并购成本。因此,中资银行选择海外并购对象的过程中,需要从规模比较小的金融金融机构开始,在摸索中前进。同时,充分考虑并购目标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实现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快速发挥协同下效应,达到良好的并购效果。

(四)充分考虑并购对象所在地的政策、社会环境

政治法律体制是最具差异性的国家和地区因素,因为任何两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法律规则、行政程序和各种政策上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情况。特别是金融行业,作为经济命脉,诸多国家和地区对其实施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民族发展传统的影响,在语言文字、价值诉求、伦理道德、商业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并购的结果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表现出较强的民族中心主义,对于国内银行被其外来银行收购这一现象认定为是有辱国格的活动,不容易被接受,甚至会导致游行示威等事件的发生,显然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并购结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并购目标的选择上要充分借鉴各方面对整个金融服务行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灵活地采取应对的策略[10]。

四、结语

我国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共识,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已经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设立了分支机构,在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策略的制定提供些许借鉴,推动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谦勤,刘言言.中资银行海外扩张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05(01):67-78.

[2]方莹莹.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9(01):56-60.

[3]魏涛.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无形资源获取动因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化实践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05(06):13-17.

[4]易明阳,易振华.中资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动因与效率影响――基于DEA测算及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浙江金融,2011,11(06):33-39.

[5]王婕.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研究文献述评―――纪念中国加入WTO10周年[J].金融论坛,2011,03(12):3-16.

[6]金雪军,李楠.国际银行业并购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策略选择的启示――以汇丰银行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02):17-24.

[7]张合金,武帅峰.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经济绩效研究――以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和阿根廷标准银行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8(09):76-85.

[8]吴沭林.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效应及发展策略――以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为例[J].经济问题,2015,05(09):12-17.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冲击,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及发展历程

互联网金融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或者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包括P2P、众筹平台、大数据金融、网上金融和金融信息化等。1995 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创立,互联网金融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03 年,出现了网络银行、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等形式的网上金融,在第一轮发展浪潮中,招商银行在1997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家网上银行。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 从21 世纪10 年代以社交网络、移动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为起点,我国互联网金融掀起了第二波发展浪潮。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而传统互联网企业更是发挥技术、商务等先天优势开始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便捷性。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征就是便捷性。客户不用亲自到营业网点去办理业务,仅仅依靠一部智能手机或电脑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贷,使客户获得了极大的便利。

2、缓解金融排斥。当前经营模式下,传统金融服务普遍针对那些中高端收入群体或大型企业,众多低收入群体或者是小型企业通常难以享受到该种金融服务,显现出明显的金融排斥特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有效地突破地域限制,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使金融排斥得以缓解。

3、信息相对对称。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能够较全面且快速地了解一个企业或个人的财力和信用情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减少了信息成本。

4、去中介化。在传统融资模式下,资金供给方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资金需求方无法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导致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匹配的情况经常出现。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模式使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轻松完成信息的筛选、匹配、定价和交易,而不再依赖银行或交易所等中介机构撮合,去中介化作用十分明显。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金融中介作用的替代。互联网金融可以起到金融中介的作用,是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有效替代。而这种替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一,交易双方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了解个人资金、信用状况等信息,减少了传递过程中的信息消耗;第二,通过搜索引擎交易双方可以在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最后,网上交易留下的大量交易信息与交易痕迹相当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中的抵押和担保,有助于降低资金融通双方的道德风险。

2、降低交易成本。商业银行在业务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互联网金融是采取虚拟运作的方式,它不需要实体网点的支撑,依靠网络终端设备与网络就可以实现资金的划转、借贷等,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从长期上看,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替代是漫长而全面的。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小微信贷和中间业务这三大领域:

1、支付。支付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业务,存、贷、汇等业务都是从支付业务衍生而来的。互联网金融也是从支付业务发端,并对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地位产生了威胁,使商业银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组织扮演了类似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角色。在我国第三方支付组织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首,占据了全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组织接替商业银行承担网上支付业务,这是其对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组织凭借其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强大优势,对银行形成倒逼之势,以获得更低的支付手续费。

2、小微信贷。小微信贷业务是以支付业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又一影响。阿里小贷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小微信贷的典型代表。其成立于2010 年,主要服务对象是淘宝店家等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截止到2013 年5 月20 日, 阿里小贷服务小微企业25 万家,在2013 年一季度就发放了120 亿的贷款。阿里小贷的信用贷款额度为5 万至100 万元,日利率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六,这远高于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利率水平。

小微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重点发展的业务。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将缩小大型企业的存贷利差,而小微信贷的高收益特点将使其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争夺的对象。互联网科技企业有着强大的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他们的进入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小微信贷领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中间业务。余额宝体现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基金代销业务的争夺。基金代销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业务是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渠道,已成为除存款、贷款业务之外的第三项业务,因为它属于表外业务,不占用银行资金,却能带来大量的手续费收入。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优势在于网点分布广、信用度高。然而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逐渐开展了充话费、代交水电费等中间业务,一步步地挤占了商业银行的利润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商业银行系统是一场革命,也是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一方面适应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的冲击,一方面进行深度整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拓宽业务渠道,提升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

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模式;

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理论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指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实质上是指金融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金融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依据金融工具的不同特点,在金融业内部可划分不同的子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使金融业形成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

关于分业经营概念很模糊,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但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金融环境。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各国监管当局都选择比较保守的经营模式――分业经营,因为他们把商业银行倒闭的原因归因于大规模介入证券业和保险业。所以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加强了资本市场监管;现在意义上的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与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其它金融机构的分离。

混业经营从历史上看都是为了规避金融当局的监管和适应金融创新而发展的,一般来说,有具体的业务的混合经营以及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类型。业务的混合经营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参与资本市场交易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行家不仅仅从事货币市场的信贷与中间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是商业银行大规模扩张以及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结果,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银行金融机构大都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展历程

国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都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发展过程。

20世纪初,随着诸多大型工业的兴起和繁荣,证券市场的繁荣和膨胀,商业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贷款和股权投资跻身证券市场,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分享巨额利润;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不但通过证券业大发其财,同时也向商业银行渗透,通融短期资金以扩大资金来源。结果,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的限制被彻底打破,两者最终紧密地相互融合。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银行体系崩溃,股市暴跌,并引起全社会恐慌。无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界还是工商人士都认为,商业银行大批倒闭是因为大规模介入证券和保险业务。美国政府为了加强资本市场的控制,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规定商业银行实施分业经营。受美国影响,日本在1948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对银行与证券业的分离做了法律上的规定。从而形成了二战后银行业分业经营的格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和金融创新浪潮的涌起,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放松管制的规定,银行业逐渐形成混业经营的趋势。199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在化法案》,取消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跨界经营的限制。与此同时,英、法、日等国也允许投资银行从事一些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业又进入混业经营的时代。

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保守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但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金融改革对我国银行业以及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基于理论与实践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另一种是混业经营,综合发展。

当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主体是分业经营,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实践混业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不得投资于证券、信托、保险这三项业务)。

(一)分业经营中业务的混业经营

业务的混业经营其政策依据是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长期分离的格局已经改变。金融机构的三架马车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经营模式对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实践

目前,我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处于无法可依的自发式起步阶段,相关的监管机构与法律还不是很完善。许多实体的金融控股公司背景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有较强实力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还处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控股阶段。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选择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以金融衍生品泡沫破灭带来的投资者对金融行业的信心危机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倒闭,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祸起金融衍生品的金融行业危机离不开银行业的交叉经营。在银行业经营范围更加自由的同时,金融监管体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一)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分业经营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特殊国情的。实践业务的混业经营需要金融机构当事人严格的内部控制和金融业监管当局严格的监管。其原因是:

1.现阶段,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不是很健全,尤其是在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的条件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金融机构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非金融性借款者的资金来源,其重要性不可言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与资金运用的收益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的稳定。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中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大幅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45%,比年初大幅下降3.71个百分点,结合数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总体看商业银行已经不存在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缺口,对比金融危机下国外的商业银行大规模资产冲销的问题资产,我国国有的商业银行是稳健发展的。

2.从历次金融危机来看,银行业都会遇到衰退的问题,主要是传统银行业务在规模和赢利能力上的下降。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格局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衰退主要原因有:⑴获取资金成本的优势下降(从银行的负债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的高储蓄率与低通货膨胀的实际存款利率使得银行获得大量的廉价负债,另一方面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严重不足,加强了银行在争取资金方面的竞争力,使得银行拥有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低成本优势。⑵资金运用的收益优势的下降(从银行的资产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收益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放贷,考虑到在我国资本市场融资不是很完善的条件,借款者还是只有通过银行才能获得资金。我国国有的商业银行不存在资金运用的收益的下降。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银行业务不成熟的外部环境的需要。伴随着贸易全球化,国际银行业务在一个国家银行机构也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⑴追求成本规模带来的利润,主要表现在国外机构与业务规模的扩张;⑵风险的分散与转移;⑶对本国监管的规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不成熟主要是从风险方面来考虑的,因为当前我国特别缺乏对国际金融市场非常熟悉的人才,尤其是缺乏熟悉衍生产品市场的人才。

4.一个国家成熟的银行体系需要合理与严格的监管体系。当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上的混业经营才刚刚起步,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如果在没有合理与严格的监管体系以及金融机构当事人严格的内控的机制下,一步到位的实行混业经营势必会带来我国金融体系的混乱。

(二)从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公平竞争的角度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逐步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任何新事物的选择,都要符合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是需要效率与公平的,但更重要的是稳健的经营与发展。从我国当前金融系统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全的实践金融控股公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建立合理的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独立于金融控股公司之外的评级机构。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独立的评级机构可以促进公司治理。

2.合理健康的实体经济产业链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基础。要建立集约化的经济产业链,金融控股公司的系统性风险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非常大,这就是次贷危机迅速的传播到其他金融领域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的原因。

3.良好的国民理财与储蓄观念,我国国民良好的理财与储蓄观念是防范一切经济风险的保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首要追求的是金融体系的稳定,然后才是低成本和高效率。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实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逐步过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所需要的市场条件、法律基础和监督框架,使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更具可操作性。这样不仅可以使银行风险大为降低,而且使银行可以利用本身的信誉优势来吸引更多高价值客户,从而打造中国的国际性金融集团。

参考文献:

[1]《银行法律论丛》,中国银行法律事务部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第7篇

关键词:合业经营分业经营金融监管风险防范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其业务经营方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在目前世界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也日益明朗。本文拟从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全球金融业合业经营的趋势略作分析。

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史。

作为现代经济金融的强国,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为此,讨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混合经营,没有严格的业务范围的划分,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比较少,服务品种也不丰富。作为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银行几乎承揽了社会上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品种。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中解脱出来,开发了中间业务,但是这些业务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尚处于起步阶段。

随后,30年代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银行体制几乎崩溃。为了挽救危机中的银行体系,美国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因为他们将危机的诞生主要归因于银行发展的多项综合业务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从而为整个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鉴于此而颁布的银行法便主要着眼于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分业经营以降低风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该法案规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承销和发行证券,二者必须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严厉禁止交叉业务和跨业经营。其二,该法案对银行支付活期存款利率进行了限制。最初规定对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即零利率,后来提高了利率上限,允许支付少量利息。这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的支付危机。其三,该法案规定政府对银行存款给予保险,并据此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以及实行最后贷款人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同时提高银行的信用水平。

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严格限制下,美国金融业在分业状态下迅速发展着。这时候,以前从属于银行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独立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并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经营范围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支柱。但是进入60年代以后,逐步出现各种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范围的交叉,严格的业务划分被逐步打破,,经济学家及政府都开始考虑关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是否真的有利于金融业的安全发展问题。经过长久的争议与探讨,1999年12月,美国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新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而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二、业经营的产生原因及利弊分析。

前已述及,金融业自诞生以来,其业务范围及机构设置并没有自动的划分开来。最初几年主要都是由银行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而在其本身业务(存款与放款业务)之外新开发的金融服务产品。但是在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率先立法,限制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业务融合,要求分业经营,随后,许多别的国家纷纷效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分业经营能够使各金融机构更加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优势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这样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当时主要是银行)的风险并使其收益更加稳定和有保障。其次,分业经营也更有利于政府的监管。实施严格的业务划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都相对单一化,简单化,这样就更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使其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分业经营的立法规定却并未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一立法规定本身的局限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格的业务划分使投资者失去了方便,快捷而又综合化的服务机会,投资者不得不与多家不同的金融机构往来以满足其多种金融需要。同时,它也削弱了银行业的实力,因为业务范围的严格限制使许多银行丧失了许多盈利机会,所以现实中,许多大银行都力图混合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可以说,这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并且分业经营降低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性,将过去整个金融业的竞争分散到了几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投资银行不必再担心来自于许多大的商业银行的竞争,从而削弱了许多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投资者也无法享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这对金融服务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而金融业务的分业经营状态无疑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金融发展趋势的要求。于是各个国际性的大银行纷纷朝着业务的综合化方向发展。他们通过金融创新,开发,设计一系列的金融衍生产品,绕开法律的壁垒,达到综合经营的目的。60年代末期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如定期存单,NOW账户,现金管理账户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工具都是这一环境中的产物。

分业经营规定的最初动因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然而在事实上,面对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它反而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使其生存能力受到限制。正因为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全能化,从分业走向合业,这是与西方经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负债业务比例的变化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近二十年以来,西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逐步下降,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相应上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为商业银行开拓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第二,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促使各个商业银行寻求更多的盈利渠道。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盈利水平普遍下降,这迫使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和品种。他们一直想方设法绕过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张,突破传统的业务束缚,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对于这些积极创新的银行而言,许多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因为通过创新业务的开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逃避政府的监管和法规的限制。与此同时,金融管理当局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取消了一些过时的法规,适时的为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提供了方便和支持。第三,金融理论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及至70年代末期出现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他们都是为了有效推动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只重视资产或者只重视负债的理论的偏颇之处,使商业银行真正的从其资产负债业务双方着手,同时拓展资产负债业务,使其相匹配,达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发展适应当前金融形势,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走向全能化综合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他们综合业务的开展。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理论的发展乃至政府监管水平的发展都为金融业的合业经营做好了准备。分业经营终究只能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三、合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1999年12月,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废除了已实施六十余年的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规。这一法案的颁布无疑将会对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合业经营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金融业的兼并与重组将会加剧,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也会日益加强。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隐含着许多风险。

首先,合业经营将加剧兼并行为,使各金融机构过分重视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综合化,而忽视了稳健经营这一根本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兼并的机会成本就是其稳健程度,稳健经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不断敏锐的监督本机构运作情况,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过分关注合并以扩大规模和范围,这可能造成在管理文化,预期,策略及日常业务经营等方面潜在的混乱。由于合并各方在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经营理念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并后能使各方的优势结合并发挥其规模效益还取决于整合是否成功,而不同企业之间的整合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合业经营也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金融机构自身都更清醒的认识到风险所在并加以防范。而对于某些项目,即使那些较大的金融机构对其所面临的新的风险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对从事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综上所述,金融业的合业经营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在社会经济金融形势都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时,才能够适当放宽对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我国所采取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一旦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更为健全,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便可朝着业务监管综合化方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第8篇

哈尔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愿景在全行总体架构下,根据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特点和实际,进一步理顺和明晰电子银行业务条线管理流程,制订完善各类制度和办法,最终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条线管理目标:以构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体系、电子银行营销服务体系和电子银行产品管理体系为主线,全面理顺各级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职能和岗位要求。通过业务条线管理目标的实现,夯实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业务发展速度和质量,最终实现电子银行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建立高效稳定的业务系统处理平台和业务管理平台,提升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和贡献度,将哈尔滨银行电子银行打造成为业务功能完善、风险控制有效、市场口碑良好和营销与服务强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电子银行。三、主要工作举措

建立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体系,保障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哈尔滨银行的一项新兴业务,业务开办涉及人员、系统、法规等多个方面,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阻碍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体系即制订规则、规范流程、防范风险,保持业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业务顺利展开。此体系由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两部分构成。(1)制度建设制度是传达管理要求、规范业务操作的主要手段,电子银行业务制度是各行规范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基础和依据。一是要在对各类单项制度和办法梳理的基础上,完成制度的整合工作,达到涉及业务办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业务处理流程高效合理、风险控制有效的目的。二是完善制度培训机制,通过对各级电子银行业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制度培训,使员工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管理要求,夯实制度执行基础。三是完善制度检查监督机制,通过分层次检查,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2)风险管理电子银行业务具备信息技术应用与客户自助服务的明显特征,电子银行业务运行、办理和客户自助操作等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风险管理是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是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和规则,强化部门合作,分层管控风险。二是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各级机构电子银行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自觉防范风险。三是加强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教育,提高客户的自我保护意识。四是与科技部门沟通,开发适合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监控管理系统,重点监控系统的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核心指标,做好业务运行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五是建立电子银行业务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处理效率。

建立电子银行营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销和服务是电子银行业务面向客户的主要内容,建立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是全面提升电子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此体系由市场营销管理和服务支持两部分组成。(1)市场营销管理电子银行业务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电子银行虚拟化和业务综合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宽了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渠道和模式的多样性。一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机制。以全行统一的客户分层管理为基础,明确各级机构的营销和管理职责,规范网点、客户经理、呼叫中心、门户网站等不同营销模式中的联动要求,提高整体营销效率。二是强化多种营销模式的推动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营销和联合营销,挖掘各类特定客户群的综合贡献度,实现客户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强化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以客户贡献度、客户影响力和重点业务促销需要为基础,通过产品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的合理应用,提高优质客户的电子银行产品覆盖率,改善客户结构。(2)服务支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健全服务支持体系,统一服务流程。依据客户分级服务原则,制订不同层级客户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同时加强客户服务管理和考核。

建立电子银行产品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影响力围绕多渠道整合、产品精细化策略,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快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步伐,打造卓越的产品体系。一是建立电子银行产品管理机制。规范产品业务需求、立项审批、系统开发测试、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产品开发管理环节的处理流程,明确各级机构在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中的职责,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与推广效果。二是加强版本与产品化管理。建立电子银行系统版本管理和产品目录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产品化工作标准流程和规范,严格执行版本测试和投产标准,有效控制差错率,稳步提升质量。三是建立电子银行产品创新机制。以业务整合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创新为主线,以产品市场影响力和业务贡献度为标准,全面规范产品创新管理流程和等级界定,激励创新,实现电子银行业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第9篇

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10-0055-02

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或者在线银行,是在世纪之交出现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金融服务方式。它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利用店堂前台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利用国际互联网,设立面向客户的虚拟银行柜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的银行业务,如:转账、查询、外汇交易、咨询、金融分析等。网络银行有着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将会引领网络金融不断地向前发展。如何选取方向,把握机遇,运用整合资源,迎接新的挑战,发展壮大我国的网络银行事业,将是我国银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美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网络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以下简称SFNB)在美国打开了它的虚拟之门,它标志着一种新的银行模式诞生。[1]最初SFNB通过S1数据处理和客户服务中心只能提供基本的互联网对账服务,后来又增加了利息核对储蓄账户、存款凭证、货币市场账户和信用卡功能。在推销网上银行服务时,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消费者对安全性问题的忧虑,对此,SFNB实施了一系列策略,赢得了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信心。

1.资金的安全性。SFNB向存款人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承诺对于未经授权的资金转移、银行错误或安全性破坏,它将提供100%的赔偿。

2.网络安全系统。SFNB提供了一个三个层次的网络安全系统,以保护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交易。首先,对通过公共网络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当通过互联网在客户和银行之间传送数据时,加密可以阻止其他人浏览或修改信息。其次,防火墙和过滤器构成了该体系结构的第二层。此外,可信的操作系统通过“隔离客户账号”为储存在银行(即保管库)的信息提供了保护。由于SFNB不必维持成百上千的物理营业网点,所以它能够在客户服务和支持方面作出更多的投入。通过安全的上网设备,客户能够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登录该金融机构并访问自己的账户,完成电子账单支付、购买存款凭证、查询账单和对账单、跟踪特定的股票等。

3.提供财务管理工具。SFNB的另一个优点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界面来获取个人财务管理工具。比如,SFNB自动更新账户信息;为客户提供工具,以管理预算、对账单进行分类、生成客户化的消费报告单;以及为客户提供最新的、个人财务的在线评估。正因为这些便利措施吸引了很多存款和客户,SFNB一年后总共开设了大约7000个账户,总存款额超过2000万美元,增长速度极快。

为了将网上银行的优点传达给消费者,SFNB把“旗标广告”放在了各种流行的Web站点上,其中包括Web搜索引擎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的主页。[2]它使用有趣的形象设计、激励性的口号、提供各式奖品的产品知识竞赛以及其他娱乐项目来突出互联网银行的便利性和技术优势。作为对在线宣传战略的补充,SFNB还利用其他的机制来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其中包括有关收费和利率的在线调查、对服务的贝塔测试以及用来确定客户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收入水平、上网时间等)的在线注册簿。这样,SFNB不仅使客户了解到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且提高了美国网络银行自身品牌的知名度。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局限性

1.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1996年2月,中国银行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主页,首先在互联网上信息。1998年3月,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服务系统成功办理了第一笔国际互联网间的电子交易,从而拉开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序幕。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都已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网站。国内最为成功的网络银行服务,目前应属招商银行的“一网通”。招商银行自1996年底就开始在网上开发一些在线服务系统,已形成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大众版、网上个人银行专业版、网上支付系统、网上商城、网上证券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体系结构。

2.我国网络银行的优势。一是交易网络和机构网点多。我国网络银行形式都是分支型网络银行,其交易网络和机构网点多,而且银行业务的网络化能够延伸和提高传统银行业务。二是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很短,然后进入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既节省了客户办理时间,也提高了操作效率。三是逐步性成长发展。国外银行从传统银行发展到网络银行,一般由银行办公自动化直接发展到网络银行阶段。而我国网络银行根据我国特点逐步经历了银行办公自动化、内部网络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三个阶段,结合国内顾客实际需要,积累了一定网络操作经验。[3]

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主要有:一是缺乏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法律法规滞后。虽然我国为了适应网络银行发展需要,颁布了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但是对于网络银行的发展而言,仍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三是产品服务种类匮乏。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主要是简单的支付业务,没有发挥网上银行应有的功能。产品主要是账务查询、转账服务、交费、银证转账等,没有推出具有网上银行特色的新产品。四是顾客群体面窄。我国个人上网客户集中在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的20―35岁的青年,但网上交易的人数屈指可数。五是安全风险难以控制。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均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但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存在,使用户对网络银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持怀疑态度。六是监管难以到位。由于网络银行没有了地域的限定,可以提供足不出户的服务,银行业监管部门传统的监管模式与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银行,需要针对网络实际情况提出新的监管模式。

三、美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启示

1.加强人才培养。网络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在网络银行网站建设和维护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知识的人才;在网络银行网页和网络金融新产品开发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和银行业务知识的人才。这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网络银行应对风险的手段。我国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网络尖英界的人才;其次要加大对网络高校的投入,加强网络高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再次通过选派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或到国外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最后通过岗位考核进行优胜劣汰,建立起人才储备档案。

2.完善法律法规。为了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避免限制性的政策或立法,规范和引导国内商业银行有序开展网络银行业务,我国金融机构必须对现有的相关金融法律规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制订和修改网络银行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消费者、商家、银行和清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建立安全认证体系等。

3.创新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可以推进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网络银行应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方式,真正做到“一网通”、“金融e通道”和“互联通”,扩大账户管理、投资服务、消费信贷等各个方面的产品服务,并相应增加产品服务方式和种类。

4.扩大消费群体。如何增加网络消费群体,扩大消费群体面,对于快速提高网络银行收入尤为重要。在区域性上,不仅要在发达城市,而且要在山区农村挖掘消费群体;在个体上,既要面向白领阶层,又要面向学生和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增加产品服务种类,按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消费群体面越广,需求种类就会越多,银行赚取的收益和手续费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5.降低安全风险。为促进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我国既要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又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将网络银行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建立风险承诺赔偿机制,这样才能消除客户对网络银行的顾虑,赢得客户的信任。

6.增强监管合作。网络银行资金日趋庞大和资金流动速度加快,且无国界之分,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金融管理机构既要对网络银行自然的跨洲、跨国界的业务和客户延伸所引发的监管规则冲突进行协商与调整,更要与国外金融监管当局在信息分享、跨境执法协助和经验交流等方面进行情况交流,切磋网络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合作。

参考文献:

[1] 耳铃.网络银行规范与监管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文章数据管理系统,2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