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药包装行业前景

时间:2023-10-12 16:11:10

导语:在医药包装行业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药包装行业前景

第1篇

产业规划密集出台

据统计,2011年11月份,共有18份“十二五”产业规划出台,仅11月28日一天,工信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就出台了包括《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8个产业规划。目前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还有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软件行业、家电、医药包装、节能环保业、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据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和卫生部共同组织规划的生物医药规划在内的“四个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经上报,预计的时间将在2012年初。

由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历经5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

医疗行业也在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包括《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内的产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等规划也将在近期出台。此外,通信业、文化产业等相关规划也已上报有关部门,预计将在近期出台。

“保增长”新动力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3%大幅下滑到9.6%,为了解决经济增速、工业增速快速下滑的问题,我国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功拉动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时至今日,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有进一步衰退可能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也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到了下滑的十字路口。专家普遍认为,加快寻找、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的基础,更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为了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并以此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的新增长点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华融证券分析师肖波认为,以往我国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依赖国家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要得到转变,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为了转变现有的经济模式,这也是“十二五”规划出台的大背景。

此前,国家曾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近几年我国GDP发展速度及规模测算,预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达4.3万亿,2020年将达到11.4万亿,在2011年至2015年间要实现24.1%的年均增速,2016至2020年要实现21.3%的年均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长点,伴随2。12年进入经济调整期,我国经济增速与工业增长速度会平稳回落,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将超过整体工业增速约10个百分点。

掘金战略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密集出台,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觉,也让市场担心如此多的产业规划是否都能落实到位,不过日前有外媒透露,美国商务部部长布赖森称,中国已向到访的美国官员确认,未来5年计划对战略性产业投资1.7万亿美元(约1018万亿元人民币),此举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力图让增长动力向清洁和高科技产业转变的决心。

国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支持将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产业规划的陆续,市场将掀起一波“掘金潮”。

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政策微调的反弹行情已经告一段落,在政策出现实质性放松之前,市场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业绩稳定的大消费行业以及政策导向明确的新兴产业。

瑞银券在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中国市场目前已体现出对传统周期性板块的抛弃和对消费新兴行业的青睐。2012年,投资机会更多存在于主题横行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中。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郑州市经济工作会议及新郑市二届六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为主战略,以发展为主题,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建设,促进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根据2005年我镇经济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2006年各项经济指标的目标是:完成工业增加值109880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560亿元,同比增长30%;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培育经济增长点

2006年,要坚持不懈地强化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新郑振兴、项目支撑”意识,形成人人想项目,合力抓项目的浓厚氛围。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对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要抓紧抓实抓好,确保按计划投产,发挥效益。

1、抓好2005年计划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主要是镇科伟业沥青生产项目。要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下大力气逐一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基本条件,力争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收益。

2、抓好在建项目。包括欧普陶瓷二期工程、福华钢铁轧机生产线、顺康兴中药生产线、民兴钢制品厂的项目建设,确保2006年竣工投产。

3、抓好新建项目。对于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投资建设的电池隔膜生产项目、河南科海陶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陶瓷辅料生产项目等正在洽谈中的项目,要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洽谈力度,争取2006年开始建设。

4、切实抓好项目筛选和储备工作。目前,我们在项目储备上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储备的好项目、大项目屈指可数,大的经济增长点不多。所以,明年要在项目储备上狠下功夫。要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对接,收集项目信息,综合分析论证,扎扎实实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步伐

我镇工业经济要得到更好地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必须在招商引资上有所突破。

1、大力推介,进一步提升××*对外影响力。要借助网络、新闻媒体的力量,进一步加大我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园区布局、产业特色的推介。要围绕重点板块、重点产业,继续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招商推介活动。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让更多的客商了解××*、熟悉××*、落户××*。

2、创新招商新方式,进一步增强招商新优势。一是全员招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镇上下、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抓招商。二是企业招商。把优质资产拿出来,全面参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资产重组和服权并购,积极寻求合资合作的机会。三是以商招商。善待现有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他们增资新上项目,加速自身发展,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拓宽引资渠道,广交新朋友,引来新项目。四是出门招商。各级党政领导带头示范,外出开展招商活动。组织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加强与各界人士交流,开展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乡情招商、亲情招商。

3、推进“二次招商”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要进一步强化经济园区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意识,树立经济园区良好的品牌形象。要加大对已落户我区的企业服务工作,鼓励已经投产的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扩股。要加大闲置土地、厂房的“二次招商”力度。加强调查排摸,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强化对空置厂房的信息,使现有的土地或建成的厂房能实现“二次招商”,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科学规划,着力构建特色园区。

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理念,不断增强产业聚集度,打造强势板块经济,着力构建特色明显的工业集群区。

1、确定重点,打造板块经济。以羚锐制药、卓峰制药、灵佑制药等医药企业为龙头,坚持特色发展,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要着力发展现代中药、天然药物、生物工程新药等,积极引导医药企业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加快医药产业集群建设。要利用我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在医药包装行业、陶瓷生产行业试点发展循环经济。

2、统筹规划,突出园区特色。按照“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高品位、突出特色”的原则,以满足未来十年发展需要做好园区规划,使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城镇规划相互融合、相互依托,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功能。利用重点镇倾斜政策,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拓展镇区交通路网,推广管道燃气,提高供电、排水等各类公共设施的承载能力。重点做好北城大道、北环路及沿线的规划建设工作。

第3篇

[关键词] 技术预见;疫苗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303;R94 [文献标识码] A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医疗保健重点将是把疾病的防治从治疗逐步向预防和健康促进方向转移。疫苗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时髦的名词,从其诞生起就一直扮演着预防疾病对人类危害的重责,今后随着居民疾病预防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其地位将日益凸显。有鉴于此,利用产业技术预见的研究方法,可以明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实现之间的关系,实现合理有效的配置产业链和社会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本文将从产业技术预见的角度对疫苗产业链和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关于产业技术预见

1.1 产业技术预见的概念

众所周知,“技术预见”是由英文“Technology foresight”翻译而来。目前,经常被引用的技术预见定义来自于英国Ben Martin教授,他给技术预见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技术预见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此外,OECD也给技术预见也下了相似的定义,即技术预见是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最大利益的通用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预见活动在全球的开展,其方法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广度和深度也日益增加。传统的技术预见概念已难以概括现今各种预见活动的内涵,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产业技术预见的概念。所谓产业技术预见,是在对产业构成体系充分把握的前提上,在对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围绕某一产业开展的预见研究活动。相比传统的技术预见概念,既强调其隶属传统预见的重要组分,又更加侧重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1.2 产业技术预见的内涵及特征

技术预见根据预见的主体和对象不同,可以区分为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和微观。宏观层面技术预见一般由地方政府主持,主要是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总体进行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用区域技术预见来显示;中观层面技术预见一般由地方政府或行业部门主持,主要是对相关重点产业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产业技术预见来表述;微观层面技术预见由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及企业来主持,其中企业作为主体,主要是针对重大战略产品进行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产品技术预见来体现。具体详见表1。

纵观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产业技术预见隶属整个预见活动的中层,相对于宏观层面的区域技术预见,其研究范围更加聚焦;而相对于微观层面的产品技术预见,其研究内容又必须涵盖产业技术发展的共性。相比上下两大层面的预见,产业技术预见更多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研究内容的特征大致由以下几方面:

1.强化了产业构成体系的分析。具体包括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分布,产业链的价值分析,以及产业核心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研究。

2.研究过程区分了产业关键技术和产业支撑技术的范畴。明确了产业关键技术指一些强对象化的技术,具有明确的应用指向,技术特征明显;产业支撑技术则是一些弱对象化的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共性特征明显。

3.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愿景描绘前瞻,提出了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概念。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单目标多路径,或多目标多路径的战略发展选择建议。

2 疫苗产业构成体系分析

2.1 疫苗行业产业链构成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纵观全球疫苗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开发和生产是困难、复杂、高风险及昂贵的,具体涉及包括临床研究、工艺开发以及检定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产业内各个部门、组织之间通力合作,这种通力合作的体系构成了疫苗行业内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经销商、用户之间复杂而系统的产业链。

疫苗行业的产业链如图1所示。

2.2 疫苗行业产业链价值分析

纵观疫苗产业上中下游三个环节,首先关于疫苗产业的上游,由于整个产业的特点预示其中的生产企业是典型的需要产品叠加来驱动实现发展的。因此,企业必须与行业最上游,即基础研发和相关技术关联研发机构实现高度关联,以保证企业在产品研发端具有时间和资源上的优势,事实证明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应用都有可能造成疫苗产业内部的巨大变化,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先机和利益,因此疫苗产业上游的发展决定着整个产业发展的走势。

其次关于疫苗产业的中游,由于生产制造疫苗产品所用的培养基和化学试剂是疫苗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在疫苗生产成本中占10%左右,同时培养基和化学试剂行业相对比较成熟、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供应能力强,所以对疫苗产业的控制力不高,因此原材料价格对疫苗产业影响较小。此外,药品包装占用的成本占疫苗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约占30%左右,医药包装价格上涨,对国家统一定价的计划疫苗生产企业有较大影响,但对于有价疫苗生产企业,由于疫苗销售价格可自行制定,因此包装材料价格上涨对有价疫苗生产企业的影响不大。总体而言,产业中游基础原料类物资相比其他行业影响效用不大,核心工艺流程技术将决定行业中游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最后,对于疫苗产业的下游,根据国家相关条例,疫苗行业的经销商、商隶属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且必须具有国家专批的疫苗经营资质,即企业进入行业内的壁垒较高。同时,疫苗产业的市场与医药产业整体相比目前尚处于早期的竞争状态,随着产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同的竞争模式及资源整合将会层出不穷,产业市场中商业流通企业的集中度日趋提升,尤其是大型经销商的介入,将会促进和加速疫苗流通中间环节新的竞争格局形成,小型、不规范且不具竞争优势的经销商将会被淘汰出局,产业下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3 疫苗行业核心工艺流程构制

在疫苗产业“研发测评―应用开发―生产制造―分包销售”这条自上而下的产业链中,将基础研发的成果通过中试放大后的批量生产是整个疫苗产业链中关键的环节。相较于整个疫苗产业的构成体系,其工艺生产制备关键环节拥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此外,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可能出现的全球性流感和其他新型疾病的忧虑,促使疫苗生产商必须能够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针对特定疾病的快速响应能力需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工艺灵活性,能够迅速提升产能以应对市场需求。因此,根据疫苗产业的特点,总结出疫苗产业核心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组织培养、发酵;(2)收集、灭活、减毒;(3)纯化、下游加工;(4)配制和灌装;(5)质量保证和控制(见下页图2)。

3 产业技术预见的应用研究――以上海疫苗产业发展为例

3.1 上海疫苗产业发展切入点的思考

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镇,同时国家和上海“十二五”规划中都将新型预防、治疗性疫苗的开发研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上海目前已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如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国家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医学院国家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上海目前还有众多新药研发平台,比如在张江药谷就有众多的技术服务公司、外包服务公司、大学和一些科研机构,这些都为企业研发提供便利。

此外,上海还拥有诸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一批实力雄厚的生物医药科研单位,在全国药物研发特别是创新药物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加入到科研院所和研发企业的人才库中,一系列的政策也吸引了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同时,作为全国经济、航运的中心,上海在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产业高度发达,对于疫苗制备的原料供给,产品的冷冻保藏等环节,都具有其他省市难以比拟的优势。

但是,现实是上海疫苗产业在拥有如此众多研发和产业化资源的同时,产业的发展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仍处于“滞后”的状态。尤其是近几年上海疫苗产业的产值相比同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差距异常明显,固然存在政策制度上的客观原因,但是整个产业发展切入点的选择才是至关全局的关键。利用产业技术预见的方法,分析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瓶颈,找出发展的切入点及合理的发展路径,对上海疫苗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2 上海疫苗产业发展瓶颈的分析

从国内疫苗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来看,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态势,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对于疫苗产业来说,无论是传统的预防疫苗,还是新型的治疗性疫苗都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疫苗市场的挖掘,将是未来国内整个疫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海疫苗产业的发展,应认清自身“短板”,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总体而言,现阶段上海疫苗产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能水平急需提高。截止2010年,上海地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人用和兽用疫苗企业综合尚且不足十家,且大多规模较小,相比国内其他省市差距明显。例如在流感疫苗方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曾是国内第一家获得裂解疫苗文号的企业,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不足,现市场占有率已落后于华兰生物。此外,上海的疫苗企业由于受到土地、人力资本高等方面的限制,厂房设计标准、生产自动化程度、罐装培养规模等均落后于国内外行业内的优势企业。

其次,产学研衔接不紧密,上游研究成果与下游产业发展脱节。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与下游的疫苗产业发展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阻碍上海疫苗产业发展的又一问题。如果上海不能解决上游科研与下游生产的合作、衔接等问题,很难使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变成疫苗产品。

最后,GMP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国际认证有一定难度。由于缺乏国际认证的产品和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在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大部分上海疫苗企业与国际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国际认证有一定难度。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能力薄弱。

3.3 上海疫苗产业发展路径的建议

总体而言,上海作为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之一,经济底蕴雄厚,相关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聚也已初显雏形。因此,上海疫苗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自身的优势,与其他省市进行差异化的竞争,走出符合上海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以“错位差异化发展、着力提高产能规模”为切入点,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创新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寻求国内外贸易合作,加速市场规模的扩增;凸显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建立和完善上海疫苗产业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明确上海疫苗产业错位差异化发展的模式,以市场需求和本地产业基础为导向,大力推动新型治疗性疫苗的研发与产业化,争取数年内出现“重磅炸弹”级的新型疫苗产品;其次,为提高上海疫苗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以及推动整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上升,必须扩大传统疫苗的产能量级,提升过程管理标准,改良现有生产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还要加快现有疫苗品种的深度开发,尽快形成多介联合疫苗等形式的新生产力;最后,重视上海疫苗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研究院所在疫苗研发各环节中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交融,为上海疫苗产业的进一步集约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明确上海疫苗产业发展切入点的同时,通过结合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上海科研、产业的基础,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疫苗产业为目标。我们将上海本地各类从事疫苗行业的机构划分为三种不同发展路径,具体如下:

1.对于大学、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学术机构,发展路径以抢占科研制高点为宗旨。一方面前瞻布局新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重点聚焦复旦大学高效乙肝疫苗的研发和第二军医大学新佐剂肿瘤疫苗的开发;另一方面,加速疫苗研发综合平台的建设,由第二军医大学牵头,联合相关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重点推进疫苗免疫原制备及质检技术体系、疫苗效果评价、疫苗稳定性及效力检定、疫苗动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建设。

2.对于行业内的大型龙头或重点企业,发展路径以面向培育经济增长点为宗旨。推进内容主要面向传统疫苗工艺改造及现有产能的扩大,重点聚焦海利公司猪链球菌灭活疫苗产能扩增建设,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细胞培养转瓶技术部分工序的自动化开发和水痘疫苗细胞工厂规模化生产技术升级,联合赛尔的扩大霍乱疫苗的产能研究,泽润公司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细胞工厂的生产工艺研究等产能升级方面的内容。

3.对于行业内中小型新兴企业,发展路径以挖掘未来发展潜力点为宗旨。主要推进内容为针对在研产品的加速上市,以及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重点聚焦子宫颈癌及人瘤病毒(HPV)治疗性疫苗开发,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核酸疫苗技术研究,麻腮风水痘四价联合减毒活疫苗等已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项目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4 结束语

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依靠产业构成体系上每一个环节的综合提升,更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及相关配套政策建议。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成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面对日益多变的形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方式也将多样化。有鉴于此,开展产业技术预见研究,将能更好地理清产业构成体系与实施不同发展路径间的关系,成为促进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健民等.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2]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丁云龙、谭超.作为技术预见工具的技术路线图及其应用前景[J].公共管理学报,2006(4):15-17.

[4]蒋玉涛、招富刚、苏植权,基于技术预见和路线图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方法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3):25-30.

[5]王仰东、基于技术路线图应用的生物柴油产业链研究[J].北京:科技管理研究,2009(2):41-46.

[6]穆荣平、王瑞祥.技术预见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4):21-23.

[7]BENRMARTIN.Technologyforesightinscienceandtechnology[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