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关于市场营销学

时间:2023-10-12 16:11:18

导语:在关于市场营销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市场营销学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程不断推进,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面对这一形式,市场营销日益成为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航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社会对专业化、年轻化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基于此,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来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粗浅的建议。

0引言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也是经济管理各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因此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对提高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核心课程的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通开设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学方法在不同的院校出现,虽然这样有利于避免教学的单一化,但若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不成功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调研发现,认为《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创新力度不大,所存在的深层次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把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即使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但采用的案例也是老一套,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有时会出现教师“一张口讲,学生就知道讲些什么”的尴尬局面。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重了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被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步伐抛到了后面。(2)专业型教师严重缺乏。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的实战经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专业型教师在高职院校里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使得教师只能从一些参考书上借鉴一些理论知识和案例给学生讲解,实事求是的说,有的教师备一次课用上几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授课的内容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潮流不相吻合,学生求知、求新、求异的欲望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严重“缺钙”。(3)教材建设滞后,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明显欠缺。虽然近几年全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有几十种,但是主要内容相互借鉴部分太严重,缺少特色,尤其是能适应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学生基础知识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编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2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扎实有效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在短期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营销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必须在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删去这几门课程的共同部分,从整体上把课程内容的讲授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各科教师就能突出重点,能有充足的时间从整体上保证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经过重新组合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更加突出,给学生能留下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是实践锻炼后,学生进入社会,就非常容易的把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的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防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相粘合的现象,这样就能够在短期内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市场营销人才。

2.2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必须要改变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换角色,换位思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手段需要加强:

(1)案例讨论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只讲授《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这样就会陷入“学生厌学一教师厌讲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一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陷阱,最终导致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掌握基本理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市场营销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市场营销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角色互换

要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单纯教的模式,在教学设计上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课程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知识,可到网络上搜索一些案例,可通过报纸、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也可以亲自到企业进行调研或亲自实践,这样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到讲台进行10分钟的主题发言,通过角色互换,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除认真听学生教授课之外,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循环滚动式教学

所谓循环滚动式教学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可以分成相关大类,一个阶段讲解每一大类每一部分,等第一大类第一部分讲完之后,接着讲第二大类的第一部分,如此循环下去,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同一类知识的听觉疲劳,可以给学生不断补充新鲜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前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框架,避免学生出现“学着前面的忘着后面的”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得知:把市场营销的“4PS”分阶段的循环滚动式教学比单纯的按章节依次讲下去教学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循环滚动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4)情景模拟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加艺术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巧妙地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厂商、推销者、顾客等不同角色,给教学相关知识点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把学习知识融入到一定得场景中,达到在演练中学习,在演练中提高。正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讲授促销的手段时,就把男女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确立一个组长,分头讨论每一个小组要促销的商品和采取的主要促销手段,然后创设情景演示让学生演示,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参与气氛非常热烈,每一位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时教师要认真的总结,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解答和指导,这样可以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学任务在和谐、活泼、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3教学考核的改革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推进教学考核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在教学考核中可以适当缩减营销理论的考核成绩,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考核部分,注重学生平时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教学观察把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与平时成绩的考核按照3:4:3的比例是合适的,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单纯的理论考核成绩,有利于把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发挥出来。

考核的方式一旦变化,学生就会灵活的跟着成绩的“指挥棒”走,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程度。

第2篇

关键词:写作 ;探索;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8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又要使学生具备借助图片或提示组织简单句子的基本写作技能。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思想误区,常常将课本的学习作为主要内容,忽视了基本的写作教学,即使偶尔开展写作训练,也多是停留在“抄写”阶段。殊不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听、说、读等各项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果一味地减少和忽略写作教学,必然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要提写作能力的提升了。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产生,我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打好写作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少,写作能力较差,很多的词汇、词组和句子都不认识或积累不够。这时,如果盲目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不仅无法写出优秀的文章,还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训练,从低年级的字母、词组入手,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首先,规范的英语书写。写作是一种以书面文字呈现语言的形式,文字必须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在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时,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大小写及笔顺、笔画。到了书写单词和简短的句子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大小写的正确书写方式、字母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词间距要恰当等,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积累写作词汇。有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后,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写作词汇,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这一过程,教师切不可生硬灌输,应将枯燥的知识融于图片或游戏中,让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口语练习

写作和口语同属于语言信息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讲,英文口语水平较高的人写作水平也较高。鉴于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保证学生正确书写的基础上加强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在说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复述课文。英语课本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大多积极、科学,富有实效。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课文入手,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其次,口语交流。通常,人们在进行交流时思路较为清晰,小学生同样如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口语的话题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实践并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和句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对此引起重视,多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话题,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口语交流,这对他们尽快踏入写作之门很有益处。

三、多样写作训练

纵观当前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在他们看来英语写作的要求严格,难度较大,而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达到写作要求。为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层练笔,以多样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接受写作。首先,阅读填词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中的主题设计一定的阅读填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这一基础,教师再给出相应的话题,放手让学生围绕话题自己练习写作。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到英语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逐渐接受写作。其次,看图写话训练。教师可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展示一些单词图片或任务对话挂图,让学生根据图片所展示的单词以及挂图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写成短文并在班级交流。直观、生动的画面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引。再次,仿写训练。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仿写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些优秀的英语课文和句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尤其其中地道的英语习惯,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避免中国式的错误表达。在进行了一定量的仿写训练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对话或短文框架上进行拓展训练,改变人称或时态,强化学生的知识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英语句型,更提升了写作能力。

四、展示优秀作品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虽然对其的写作要求不高,但该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将学生优秀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写作兴趣。比如,在班级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的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供大家分享和学习,或着利用学校广播室,把学生优秀的英语作文在佳作窗栏目中进行展示,与全校师生共享,或者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相关报刊进行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如此,便能使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日渐浓厚,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提升写作水平。

总之,英语是说出来的,同时也是用笔表达出来的。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作为英语教师,应正确对待英语写作,多尝试一些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从基础入手,多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实效性较高的写作活动,加强语言写作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与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邹志勤.浅谈提高小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28).

[2] 王雪梅.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10).

[3] 董振颐.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教育导刊,2011(4).

[4] 孔德芳.小学英语教学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现状刍议[J].中国培训,2015(18).

第3篇

1双语教学界定与价值

1.1双语教学的界定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中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达到同步。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双语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树立跨文化的意识,并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2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采用双语教学能够扩大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空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1)有利于吸收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双语教学中一般直接采用美英等国家的大学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学习和掌握国际上该领域的前沿理论,把握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动向。(2)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已学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利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使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提高了学生对外语的兴趣,加深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3)有利于强化外语语言能力。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外语语言能力发展是双语教学的优点之一,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努力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这样通过阅读本专业英文原版教材,提高英文阅读能力;通过听取英文授课,提高听力水平。

2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材的选用问题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的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目前,学生面临可供选择的原版教材太少,学科教材匮乏,因此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为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英文原版教材大多是以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的,而中国的学生从小不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理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常识,所以在联系中国的实际、应用到中国的市场运作、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方面,存在着针对性不够强的现象。

2.2语言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在本课程开设以前所接触的专业英语的知识较少,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游离于英语和专业知识之间,在学习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之间分配其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由于英语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学生阅读英文教材的速度较慢,阅读压力较大。学生若读不完或读不懂教师布置的教材和相关阅读资料的内容,则会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使授课内容减少,完不成一门课程的系统性教学任务。

2.3教学方法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的影响,传授语言知识重于借助语言工具传授专业知识,容易出现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以译代讲,搞满堂灌的现象。而且,由于学生语言能力的问题,对于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所涉及的术语的理解未能及时提出疑问,使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没有积极性。虽然师生都非常努力,但收到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3提高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

由于双语教学的推行存在诸多障碍,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为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培养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一系列高层次要求,包括:英语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懂得西方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也精通中国经营环境和营销活动。比如,市场营销课程的英文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的,中国学生对于教材中的内容及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经常抱怨“看懂了英文,看不懂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非常了解西方社会经济制度运行的背景,只有系统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将教科书中简单文字下的深刻含义讲清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较前沿的专业知识与领先的学术思想。目前,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学科教师英语功底不深,尤其是口语水平差。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培养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把教师送

到国外进行培训,或者请一些国外的教师到校讲学,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水平。

3.2改进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国外的教材,引进了国外的知识体系,从而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教材侧重于对问题、方法和结论的归纳、理解、比较,这种开放式的论述方式体现了认知过程的科学规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策略相应地应该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方法上更注重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方式),营造出活泼热烈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比如,在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课堂上,笔者播放英文VCD,如跨国公司的CEO的对话节目,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兼顾吸收专业知识。

3.3优化教材及相关配套资料

在选择双语教材时,首先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作者权威性高、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充实、观点资料新颖、语言通俗流畅、价格相对便宜、最好能有相应的高质量的中译本。其次__引进高质量的英文教材之后,还应该根据专业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同样的市场营销学在不同专业教学重点是有差异的,营销专业着重讲述基本原理与方法,工商管理专业着重在于营销管理。另外,原版教材内容相当丰富,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要完成教学计划有很大难度,因此有必要改编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可以从原作中节选重要章节改编,制作讲义,覆盖全部教学计划的内容,然后发给学生作为教材,只收取复印费。这样,既可以保证教材质量,突出专业重点,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第4篇

要: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丰富,但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有偿服务面不宽、管理机制陈旧、专业管理人才缺乏、资源运营效能低等问题。全国体育体制改革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客观上要求高校把市场运行机制纳入各项管理工作中。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场馆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入在国内外服务业被广泛采用的平衡计分卡(BSC)绩效评价和管理工具,以广州大学体育场馆及“体育运动健身卡”运作为例,探讨构建未来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系统和模式。阐述了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平衡计分卡设计与实施策略,并通过理论研究和调查探索。设计出BSC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标准。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广州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109-04

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逐渐多元化,除了满足学校教学、训练、运动竞赛的需要外,还应承担起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高校体育场馆不但在硬件上需要提高,在经营管理上也需要革新,要积极向外开拓,进行综合开发管理,并逐步向社会场馆过渡,进行产业化的运作。

本文在对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广州大学引入平衡计分卡系统(Balanced Scorecard,BSC)管理工具为例,探讨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

1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1.1 场馆资源配置状况

广州大学城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大学城,设计占地总面积43 km2,广州大学等10所高校入驻,共约15万学生。其中,体育场馆按照2010年亚运会的标准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规划和建造,其总体布局为“8馆1场”,场馆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3万m2,学生人均使用面积约为5.48 m2/人,在全国高校中居领先地位,已成为目前国内体育场馆使用面积最大和资源最丰富的大学城。但是,体育场馆在各高校的资源配置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人均场馆使用面积上差异较大,星海音乐学院人均场馆使用面积最大,达7.61 m2/人,广东工业大学最小,仅2.7 1 m2/人,两所高校几乎相差3倍;从体育馆面积来说,广东工业大学又是最大的,星海音乐学院几乎是最小的,说明在室内外场馆的配置上,各学校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各高校在三大球、网球和室外游泳池等室外场地上差异不大,但是仅华南师范大学有室内游泳馆,作为广州市优势项目和群众普及率较高的羽毛球场地较少,乒乓球场馆不规范,多在大型教室内搭建球台。因此,广州大学城高校场馆规模虽然大,但是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只有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才能实现大学城体育场馆的资产优化和增值。

1.2 场馆经营管理模式

通过调研发现,10所高校均有各自的体育场馆,但在经营管理上却存在3种模式:5所高校体育场馆以体育部门下设的场馆中心管理为主,4所高校为后勤部门管理,1所高校实施企业化专业管理。在场馆的利用形式上,8所高校采取了在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和运动竞赛基础上进行有偿开放,另外2所没有任何形式的对外开放。其中,有偿开放主要是针对室内场馆,室外场地基本上是无偿对外开放的,但对于进入的健身人群大多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持学生证或教师卡,对于非本校的健身人群均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措施。总之,10所高校在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虽然与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实质上差异并不大,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差距较大。下面以广州大学为例来说明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

广州大学现有73个场馆,占地面积14万m2,学生人均使用面积为4.36 m2。广州大学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管理部门为体育学院下设的场馆中心,但场馆资源仅限于满足教学训练的需求,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开放运营。这一方面限制了学校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场馆的养护资金较大,也给学校财政带来了困难,有限的运营根本无法实现体育场馆“保值”、“增值”的目的。鉴于此,广州大学在校内进行了有偿开放体育场馆的尝试,推行了“广州大学体育运动健身卡”。学校财务处负责给全校在职教职员工免费制作发放“广州大学体育运动健身卡”,教职员工凭卡在校园体育场馆运动,进出时刷卡,由管理系统按照场馆积分扣减标准和活动时间,扣减相应积分。但是,健身卡实施一年来,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大学城距离绝大多数教工住宅较远,平时上下班较忙,下课后无暇去健身。无课时,大多数教师宁肯自己花钱在住宅附近健身,也不愿专程来学校健身,因为往返的开销和在住宅附近健身花费相差无几。第二,体育学院对于学校的场馆资源仅限于管理,没有开发和财务的权限,而且运营收入仅有少部分划拨到体育学院,甚至不能支付参与值班的教工和管理员劳务费补贴,所以,推行这项活动的积极性有限。

1.3 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丰富,无论在总体规模和人均可利用资源上在国内高校中都具有较大优势。但在经营管理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一,沿袭传统模式,即由政府拨款,由学校负责建造、维修,由学校后勤负责管理或体育教师兼管,平时只能单用于一般体育教学和训练。这种传统的关起门来运营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和时展的需要。第二,现有的场馆经营模式的有偿服务的范围狭窄,还远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及教师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第三,管理机制滞后,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在有偿服务的组织管理上欠规范;与学校体育工作诸多环节的配套工作衔接不够;严重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第四,各高校各自为政,资源运营效能低下,资源最优配置程度低。

2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构想

平衡计分卡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在对美国12家优秀企业为期1年研究后创建的一套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后来在实践中扩展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它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因素fcsF),并建立与关键成功因素具有密切联系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KPI),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跟踪监测,衡量战略实施过程的状态并采取必要的修正,以实现战略的成功实施及绩效的持续增长。

对于体育馆来说,引入平衡计分卡不是为了绩效管理,也不是为了赶潮流。高校体育场馆使用平衡计分卡的宗旨是帮助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就体育场馆的使命,远景,长、中、短期目标及战略行动达成一致,并以此作为一个沟通工具,使各个职能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己在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发展战略中的权责,确保目标得以实现。

平衡计分卡具有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双重功能,是以绩效评价为特征的战略管理工具,包含以战略为

中心的4个维度,即财务、服务对象、内部业务流程和创新与学习成长。其特点是始终把战略和远景放在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使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浑然一体。对于高校而言,战略核心应为:以教学为本,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自主经营,以馆养馆,以场养场。

1)财务维度。

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财务指标通常包括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回款率和资产回报率等。财务目标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但由于高校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质,其体育场馆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教学和社会大众。所以,财务维度的目标并不是高校追求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常规体育教学、训练及各类别体育赛事的承办。为了达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目标,财务指标是必须考虑的,一方面可以缓解学校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保持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开放是必需的,既然开放,就要追求最大的效益。国外体育场馆经营逐步使用收益管理并取得较大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还必须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人事开支、硬件设施维护成本的有效控制,注意对易耗品的合理有效使用,节约成本。增加收入渠道,收费要按照行业标准并符合政府有关规定,加强与社会场馆的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开发市场,形成互补竞争关系,充分利用高校无形资产优势,争取社会捐赠和广告投人。

高校体育场馆具体财务构成应包含如下指标:场馆日常运营成本费用,主要包括水、电及日常办公开支等费用;场馆维护基金,包括场馆保养及大型体育器械更新或购置;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加班补贴,包括教工和临时工;体育场馆发展资金,包括场馆改建或翻新;体育学院基金,包括体育学院年度总经费不足时的补给部分;上交学校基金,在满足上述指标后,如有剩余上交学校,作为学校的机动经费。

2)服务对象维度。其目标是解决“客户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即客户对于所提供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满意度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服务对象的期望形成于买方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或同事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如果营销者使服务对象的期望过高,假如一旦失信,就极易使购买者失望。但是如果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它能使买方感到满意,却难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

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对象维度应包含以下指标:第一,对于在校师生而言,主要包括对场馆提供服务的时间、场馆设施(包括器材或设备)、场馆环境及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等指标。其中,场馆服务的时间以体育场馆每周排课学时和课余对师生免费开放的时间来衡量;场馆环境以场馆周围环境及各运动项目的有机布置来衡量;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场馆的配套设施f如淋浴、遮阳伞等)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来衡量。上述指标以师生满意度量表的形式来进行量化。第二,对于有偿开放的社会个人或团体而言,主要包括对场馆设施、环境和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等的满意度和有偿开放体育项目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内部业务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目标是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一类的问题。平衡计分卡中对内部业务流程构面的衡量是从战略目标出发,本着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原则来制定内部业务流程构面的目标和评价指标。对高校体育场馆来说,其内部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能力、承办各类赛事能力、场馆硬件建设等方面,具体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体育场馆硬件设施的维护完善,逐年增添新的体育器材与设备,注重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形成具有多元开放功能和潜力的综合体育场馆,维护和完善已有的体育设施,发展优势项目,完善以市场热门的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和游泳为主的对外开放项目。第二,软件设施的提高,加强体育场馆人力组织建设,形成高效的运作流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找到人力资源配备与最大收益的平衡点,避免“边际效应”。

4)创新与学习维度。

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否能持续为客户提高并创造价值”一类的问题。体育场馆人员配备是软环境指标,体育场馆要高效运作,需要一支既懂得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谙熟市场运作机制的管理队伍。

高校体育场馆的创新与学习成长主要体现在体育项目开发以及多元化和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只有不断地开发改进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而这些都需要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体育场馆必须设立创新与学习成长构面的指标,加强专业职工队伍的建设,为职工提供学习、深造和培训机会,精简岗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以促使体育场馆提高创新与学习成长的能力。

3 结论

3.1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亟需改革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提出: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丰富,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政府对各高校的要求,但目前开发、开放的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外,体育场馆需要每年花许多经费进行保养,不然会缩短场馆的使用期限。而这笔开支目前仍由学校支付,给学校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在国内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和全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抓住这一机遇,突破政府对院校体育投入的单一渠道,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借鉴体育产业的一些做法,立足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的实际,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和操作经验,建立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或体系,将高校体育场馆逐步推向市场。

3.2 始终以发展战略为核心

“战略是未来”,BSC是一个核心的战略管理和执行的工具,必须始终围绕一个战略核心,即体育场馆的核心竞争力。体育场馆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其它4个维度的核心发展战略。体育场馆发展战略是高校体育场馆的终极目标,在服务好学校正常的教学、训练、竞赛活动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做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同时还应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

第5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市场营销 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为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市场营销学开展双语教学,因为面对的是英语能力较强而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创造专业英语知识的环境,逐步实现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交流的目标。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

市场营销学课程引导学生以营销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解决企业在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具体企业的特点,提出有助于解决企业问题的决策。这就要对这门课程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讲授,所以双语教学是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展开的。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具有全程性、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写作水平,具备国际环境下营销的实践作战能力,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路和大局观。

2.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就其内容而言,本身就是集英语语言与经济学、法学、营销学、国贸学和其他各种商务知识于一体的。就其研究目的而言,是研究语言在商务领域里应用的科学。从文体角度看,商务英语有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语言特点,以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来自国外,使用双语教学一方面能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断层的感觉,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逐步到达用英语进行表达、学习、思维的理想境界。

三、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需要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从就业的角度看,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除了看重毕业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外,对其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表述,用英语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特别看重。将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双语类课程进行讲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用英语自由地表达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有浓厚的双语学习兴趣,这为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市场营销学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好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的第一步。市场营销学课程因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高,目前有大量的国外原版教材被不断引入,比如国外很多高校在使用的菲力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学原理》,还有麦克・丹尼尔编写的《市场营销学》(第八版)等都是全英文的权威教材,每章阐述不同理论和案例,整体性和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性强,很适合市场营销学的双语课堂。鉴于国内对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要求的紧迫性,不少院校参与翻译、编选商场营销学的英文版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徐小贞主编的《国际市场营销学》英文版教材,其中提供案例并安排各种讨论问题。

2.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应以互动方式激发双语教学的学生,突出互动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回答其他同学、老师的提问,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英语的表述能力和团队精神;采用特定的营销场景的设定,模拟实际营销调研及决策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点评,以提高学生进行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索性学习能力。我们从教学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和分阶段的由易到难的教学形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即从讲授专有名词、定义、定理、板书的标题、小结用英文,到授课内容部分用英文、辅之以中文解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的双语教学。

3.pair-drill的训练模式

Pair-drill即双人训练模式,每个教学章节介绍后,要布置与中国营销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作业,双人一组用英语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阶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做好CAI课件,然后用英文陈述。学生通过双人联系,能扩大营销学专业英语词汇量,学会用英语分析企业的问题,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搭好坚实的专业语言基础。双人训练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起到相互督促寻求进步的作用。Pair-drill训练需要不间断地坚持才能达到效果,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督促和指导作用的训练模式。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并给予恰当的平时成绩。

4.ESP的双语教学

市场营销学英语最明显和重要的词汇特点是包含大量的ESP。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指“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市场营销学专业用语具有简洁性、准确性的特点,有一些普通的词汇在商务英语中具有固定的特殊含义,还有很多缩略语。商务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匮乏,这就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要求课堂上下要注意收集整理ESP,并在实践中学会熟练使用。

目前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已具备了实行双语教学的各项必要条件,使得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学实施双语教学成为现实可能。学校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激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双语课堂的实践。市场营销学由于专业性较强和学科交叉性较强的特点,在双语实践中比较复杂,其双语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广泛性东西多,具体性东西少。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以双语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特点进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张荣,王小玲.论双语教学(英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第6篇

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每个营销者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时,都必须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来谋划。譬如,需要制定营销方案必须建立在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基础上;在制定营销策略及策略之间要相互匹配,而且要通过营销策略的组合,谋求整体活动效果的最优。这都需要营销者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营销活动中去。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讲授理论知识,而且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学科并不仅仅只是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市场营销学也不例外。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践、服务实践。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学课程,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营销思维方式,即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市场营销属于社科类课程,只要大学有经济管理学院,就有市场营销学课程,而且是一门必修课程。在以往的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仅仅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并没有真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仍然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旨在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主次之分,培养的学生只是善于考试,而不善于实践能力操作。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就应该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主要讲述市场营销学的经典理论知识,包括有关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4P’s等。在这个部分所有内容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营销知识。营销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每个营销者必须完全理解它所服务的消费者和市场,即相关的营销概念。在课程讲授中涉及到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时,通常会考虑营销管理者如何设计战略,如何建立一种与目标客户互赢的战略关系。那么在讲授管理过程时,我们需要学生要掌握营销者指导战略设计的哲学应该是怎样的,以及互赢战略关系形成中如何平衡消费者、组织和社会之间利益;在全面掌握了营销相关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后,我们将要深入的讲述4P’s,即营销组合,我们要让营销者如何发展和管理他们的第一个P(product)―产品和品牌;第二个P(price)―定价,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定价非常重要,但他们不一定能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定价策略以及其它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第三个P(place)―渠道,在很多情况下,每个公司仅仅是战略公司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上的一个连接点,一个战略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能够出色的完成战略计划,还取决于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的分销渠道有多么优秀。在这里学生需要掌握分销渠道的特点、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决策。第四个P(promotion)―促销,战略企业不仅仅要创造客户价值,还必须运用促销来传播所创造的价值。我们需要学生掌握四种促销工具: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人员销售。在学生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后,我们还需要学生能够提高、发现、分析能力,即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素质能力。

营销的关键的环节是创造客户价值和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要维系这样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道德修养能力等。首先语言沟通能力即“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即营销人员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简洁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客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位学生性格都是外向型,能言善辩,面对内向型、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应该时常组织演讲,辩论等比赛项目,利用课堂创造“说”的机会,特别在营销案例讲解中,我们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其次是文字表达能力,现在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文字交流,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从事一切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市场营销中,文字表达有多种形式,比如产品介绍资料、广告文案、企业新闻,企业营销策划方案、研究报告等。这种文字表达能力不是写文学作品,我们不需要优美华丽的语言,只要把问题写清楚就可以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些关于营销方面的小样,最终会写企业营销策划方案和研究报告以此训练该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能力。我们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市场营销观念,让学生真正树立市场观念,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是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道德教育,而且是对企业进行监督,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培养出的市场营销学生必须具备自信、进取、善学、善交的素质,这也是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所要求的。

我们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向客户传递有用的价值。实践能力方面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营销信息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真正价值在于营销者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客户洞察,做出更好的营销决策,以及管理客户关系,这就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我们在课堂中会讲述市场调研过程,制定调研计划、收集数据、研究方法,抽样,并且把这些过程转变为实际行动,针对某一个项目实施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在培养学生营销策划能力时,也是针对某一个项目,根据调研报告内容,总结目前营销状况,包括市场、产品、竞争者、分销、环境情况,确定实现未来目标,选择什么样战略和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营销策划书。培养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就要经常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采用适当的市场战略攻入目标市场。在培养学生的销售管理能力时,要让学生懂得,销售管理不仅仅是销售方面,而且包括分销渠道管理。对商业消费者来讲,渠道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晓得各级分销渠道的特点,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营销决策;还要懂得如何传播所创造的价值即促销工具的选择、还有直销和网络营销。在课堂中我们会让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购物体验,总结各种分销渠道和销售过程中优势和劣势,真正体会其中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的竞争从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过渡到品牌之间的竞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好的品牌意味着市场,意味着顾客忠诚,也意味着更大的盈利和发展空间。我们会通过介绍成功的品牌,比如百丽、宝洁等等,学习成功品牌经验,培养品牌管理能力。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主要是指为了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满足市场营销行业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与市场无缝对接,最终实现具备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设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校企联合培养

1、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

不管是哪种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包括市场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环境、战略、4p理论等。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分配适当的时间,讲述这些基础理论,因为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建立扎实标准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地理解市场营销活动。

2、市场营销学新理论

传统营销学演变成现代市场营销学,到如今又发展了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在讲述市场营销新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基础理论,比如4p’s,发展到7p’s。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对策。当前互联网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市场营销发展了许多新理论,比如数字化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网络营销、长尾营销、微博营销、道德营销、善因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政治营销等。在讲述这些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情景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拓展了视野,另一方面说明市场营销理论的实践要求,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我们可以找一个契合点―市场营销学理论+创业知识。在讲述理论时,我们配合经典的创业案例,比如美国军人多里奥特传奇创业、谢霆锋企业家身份:23岁创办公司,每年赚一亿等等。通过创业故事,将市场营销理论与创业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营销学理论的理解,对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实践也有一定的帮助。

4、校企联合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源联合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传授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在课下我们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给地产企业做某个营销策划,或给某实体企业做营销调研等。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且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全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即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四、选择多元教学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1、设疑式教学

设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加深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是吸引学生兴趣、学会理论、加深理解理论,指导实践。譬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第一堂课时,我们教师可以自问设疑,即自问自答,我们可以问:市场营销是什么?为何会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可以边思考边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自己回答,同时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介绍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时,我们可以情景设疑:每一个同学都是消费者,你们认为自己平时的购买流程是如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出现。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2、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讲述某些市场营销学理论时,可以有特定目的地让学生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学习、深刻地理解市场营销学理论。比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和促销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当地农业企业中,看下这些企业的分销模式是如何的;每逢双十一或者大型节假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现场关注和观摩商家的促销行为、活动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情景中学习理论,提高了参与度和学习课程的热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学生思维变通能力,深刻地理解在情景中涉及的市场营销学理论内容,同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相关问题、相关理论时,会运用简短的口头案例佐证,譬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学竞争战略时,我们会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案例;在讲述市场营销调研科学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用可口可乐更改配方案例。第二类是阅读材料案例,这种案例在教材每章节结尾中都有涉及,或者教师在课下从网络中搜集。譬如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过程,这种案例需要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回答。第三类是综合性案例,这种案例一般是在理论讲述完毕后,综合理论知识需要理解的案例。这种案例文字篇幅量大,信息丰富,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在课下准备材料,课堂上由发言人进行案例讲解、分析,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我们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性质就是理论+实践,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就有实践环节。鉴于此,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商业企业做兼职工作,并且会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我们还会布置给每组同学不同类型的市场营销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与企业对接,比如在社会上寻找商业企业――咖啡店、超市、百货等,对他们进行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市场开发等,帮助这些商业企业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类型的实践作业,我们在课程中期就会布置给学生,在课程完结后,我们需要学生对这个作业进行课堂汇报。由于每组同学涉及的是不同的营销内容,在汇报中,我们尽可能让每组汇报一个主题,这样全班同学对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就有一个全面的检验和梳理,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

5、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更能体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多专业学生参与进来,这种创业大赛可以有很多的主题,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推销大赛形式、演讲形式等等,或者综合以上各种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第7篇

1 引言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是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构建其课程内容体系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市场营销学》中关于信息产品营销的内容明显不足;而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为体现我校信息科学技术的专业特色建设,也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

2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确立《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理念

营销职能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市场营销学》是培养各个层次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具有全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营销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信息产品强调信息服务,其作用是传递信息,产生效用但并不产生有形的产品,信息产品具备服务的一般特点,即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储存性。因此,信息产品营销与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具有较大的差别。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飞速成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引发了营销方式的重大变革,服务营销将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营销活动,使整个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尤其是对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人才更是急需。因此,传统的实体产品营销学理论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能弥补目前市场的空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但是在信息产业营销人才的培养中,《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信息产品营销内容明显不足。因此,为体现我校专业特色建设,须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培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急需人才,即培养具备信息行业特色,具备一定的通信技术基础,掌握过硬营销理论及方法,能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

信息服务产品几乎已成为当代个人消费的必需品,如全球通、动感地带、天翼、彩信、彩铃等信息产品或品牌风靡全球,为大众所熟知和喜爱。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市场营销的冲击,我们在研究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照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确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系。传统营销课程内容体系以实体产品营销为主线,这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以“信息产品营销”为主线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将信息产品营销案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在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的介绍中融入通信市场及服务营销的内容,将网络营销作为推动市场营销学发展和深化的新概念引入到基本理论的概述中。

②信息产品飞速发展,在宏微观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等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中,应将信息产品作为核心内容之一。

③在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产品内容,以非传统的方式将信息产品营销融入到企业战略、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中。

④以信息产品为主线,确立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为一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⑤为体现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增加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主要介绍通信运营管理的内容、通信网及其业务、通信营销战略管理、通信客户管理、通信产品与业务管理。

4 以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创新《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服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通信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掌握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通信企业的欢迎。为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我们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运营管理和业务营销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通信业的网络组织、业务生成、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作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每一章融入信息服务产品的内容,而且专门增加一个篇章为“通信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信运营管理主要介绍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发展和业务运营方面的基本知识,但不关注技术细节,而是以运营管理为出发点,介绍相关网络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使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通信网络和业务的组织方式,理解通信业务运营的过程,关注通信业的新发展。通信营销管理则主要运用市场营销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讨论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营销战略管理、客户管理、产品与业务管理等。

为适应通信运营与营销管理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满足工学类专业学生获取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强烈需要,我们已将《市场营销学》课程辐射到我校所有工学类专业。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更贴近我校工学类学生的专业方向,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知识,能够培养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完成从具有传统的工程师技能到具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综合素质的转变。

5 以信息产品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封闭性较强,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过多,缺乏互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体现实际操作能力的环节较少; 授课教师实践教学素质相对较低,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实战经验和社会工作阅历,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这些将导致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可行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

我们的教学团队走进企业,收集信息产品营销实战案例,在研究国际国内信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营销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其共同特点和个性特征,总结市场成功案例的秘诀,精选48个信息产品营销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优选100多个小案例作为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在课程教学中,课堂的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达到课时量的一半以上,课后练习以阅读案例、提出营销策略为主,课后网络与书籍阅读按课时量的2倍布置,练习和课后阅读均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实现了市场营销能力提升的全面创新。

我们采取独具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市场营销学》中传统的“灌输式”和过分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通过“做中学”,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互动”、“经营情景模拟”、“管理岗位实习”等实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通过虚拟项目和实际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战案例教学法因其真实性、生动性、综合性、启发性、实践性、动态性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快速提升了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在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中,通常缺少企业真实环境的营造和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不仅要以实战案例为主,而且应当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为此,我们增加了以信息产品营销策划为主的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走进企业,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营销问题和机会,确定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提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并确定市场营销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费用预算等,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同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仿真的企业运营环境,我们大力建设实验室,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具体措施包括:①建成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先进、完备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②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尝试以仿真软件为基础的课程群实验方法,即营销类课程群、管理类课程群以及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各课程群在原有的原理型实验基础上发展为更加贴近经济管理实际的仿真实验。营销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市场调查等仿真教学软件;管理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仿真实验软件和ERP沙盘模拟实验系统;经济运行和分析类课程群软件平台包括会计模拟实验、运筹学实验、计算机财务分析实验、计算机统计模拟实验、证券实务仿真实验等项目。③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与重庆移动公司、重庆电信公司、重庆联通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的实习实训基地网,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我们在新进教师的招聘中,优先考虑有企业实务工作经验者,坚持不懈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6 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以“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通过融合市场营销知识和信息产品知识,体现了管理学科和信息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特色优势,也推进了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了实践环节,促进了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我们以《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为抓手,带动了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

我们以“信息产品营销”为理念,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核心课程,在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的基础理论中融入信息服务内容,优化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例如,将信息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均衡价格、替代和收入效应、成本与利润、通信运营商的生产函数和均衡条件、通信行业市场结构等融入到《宏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融合管理学知识和信息通信知识,将通信企业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环节结合《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进行讲授;在《基础会计学》的课程内容中,将会计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大量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化的案例,突出了基于信息环境考虑会计数据管理的特点。优化后的核心课程以信息行业和信息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的特色优势,将信息产业及通信行业的经营管理作为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并以信息行业经济管理实战案例为依托,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我们培养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知识结构逐步优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巨大提高。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7 结语

我们将继续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信息产品营销”为导向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培养出将现代信息产品与市场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作者简介:孙玺(1973-),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通信市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重庆 401520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 25-0092-02

什么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主旨是育人,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小学阶段属于英语学习的预备阶段,主要通过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来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其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听”英语的习惯

“听”是英语习得的首要阶段,同时也是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阶段。没有“听”,就无从“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每天抽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听一些课本或课外的英语内容,诸如简单对话、小故事、歌曲等,让学生有说或唱的冲动;也可以每天布置一些听的作业,培养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进行听英语的良好习惯。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采用“手势暗示法”训练学生静心听,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避免学生急于开口模仿,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还影响了他人听音的效果。当学生听读录音时,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能够让学生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在教学上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前置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old are you ? Where are you from ? Is his mother a teacher? 又如,请个学生用英语自述,然后让听的学生按此内容相互问答。还可以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在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从而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二、培养小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学生说英语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都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态大方,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以师爱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创设一个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的氛围。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置身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同桌对话,分组讨论、辩论、复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说英语的乐趣,教师也可以采用“小老师”制,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滋味,让他们用学过的英语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问候。作为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事。学生因个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别关注那些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学习成功的动力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那些学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进步,进行耐心具体地辅导,设置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

三、培养小学生“读”英语的习惯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响亮地拼读单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学生朗读英语的好坏,取决于“先入为主”的朗读语调印象,即教师的示范。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泛读和领读。课前,从自身正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泛读,领读时,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在朗读语言材料时,引导学生通读,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避免学生存在语速过快,发音不到位,无停顿,混读现象。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英语的习惯。

四、培养小学生“写”英语的习惯

第9篇

关键词:营销学生 社交能力 培养

一、社交能力的涵义

社会交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他人传递思想感情与信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社会交际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营销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商业交际活动,是依赖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完成的。这种交往主要是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两个甚至多个不同商业组织的营销之间的相互接触。在接触交往中,营销者通过各方面与交往对象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形成具有倾向性的人际关系,再采取适当的办法和手段,通过这种人际关系达到营销的目的。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营销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人际关系主宰成功,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营销成功的背后是良好的、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一个营销人员的业绩直接与客户的数量有关,拥有良好的、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的人,他们的业绩往往是惊人的。”因此,想要成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人际关系开始,而人际关系展开的关键,在于如何推销自己,是以自我推销的能力来决定人生的成败。这就需要你多与人交往、沟通,争取他人的认同,争取好人缘,培养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自己的事业成功。

人脉资源越丰富,赚钱的门路也就越多;你的人脉档次越高,你的钱就来得越快、越多。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在中国,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了,如果你想在营销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尽早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吧。

四、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好人际关系网

与更多的人结交,就要想着与大家一起合作。无论是生活圈还是事业圈,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都在于一张完美的人际关系网,网结得好,才能做人生的赢家。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商人,都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古今中外皆如此,而社交的目的之一就是织成并利用这张网。这是决定事业成败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的人整天忙碌碌,认识很多人,网织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很多死结,结果使用起来没有实绩,撒进海里网不到渔。而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懂得在关系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环节。如何织好这张网呢?

第一步:筛选。把与自己业务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记在另一个杯子上,这就是像打扑克中的“埋底牌”,把有用的留在手上,把无用的埋下去。

第二步:排队。

按重要性,根据自己业务的需要进行排队,从而决定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步:分类。知道他们的不同作用。

第四步:检查、修补。随着部门调整、人动,你的网也会出现漏洞。你必须随时调整、重新排队和分类,使自己的关系网一直有效。

(二)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

1、要适时。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可有的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主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转贴于   2、要适量。适量的社交口才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技巧。

3、要社交口才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三)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营销人应尽的责任。

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营销专业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人际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一种艺术。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员工面临失业,情绪不稳。受总公司委派前来担任总经理的大吉姆?丹尼尔面临着与大家融合、并带领大家改变面貌的严峻考验。他在公司中处处张贴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大吉姆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贴在工厂的大门上、办公用品上、员工的安全帽上。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80%。

(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IBM培养职工的方法,IBM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

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先收集资料并分析,确定问题确实存在之后,将问题写下来,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陈述,将问题具体化,使相关人员明了。

二要分析问题:可以利用管理学的技巧辅助,如鱼骨图等。或是与部属举行讨论会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并且列出解决的优先顺序。

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邀请同仁脑力激荡,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结果用有系统的方式整理出来,依照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是否能获得管理阶层支持,以及是否可付诸实行等原则排出顺序。

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选择影响力最大、推动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拟定行动计划。

五要推动解决方案并追踪结果:进行之前先给予’成功’的定义,在过程中不断检视决策的推行情况,并树立各阶段里程碑,确保行动达成目标。

总之,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参考文献

[1]吴维库.《情商与影响力》[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

[2] 烨子.《清华人生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