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6:22
导语: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
一、优化课程理念
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发阶段融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与学前教育专业,从幼儿园实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融合原有的分领域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教师、幼儿、教育环境资源及主题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育环境资源、主题等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所有参与课程的教师既要发挥各自专业的学科背景,同时又要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与教学经验[1]。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是一门多领域融合课程,与传统的分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不同,它更关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其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践学习,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在课程中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包括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实习,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最后,转变课程理念,翻转课堂。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2]。在主题活动设计的课程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课程理念需要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练习。
二、成立主题活动课程工作室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多领域融合的活动,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也融合了多个领域,一门课程仅由一个教师独立完成。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与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不同,本研究更注重结合课程内容发挥团队教学的优势。因此,笔者建议成立主题活动课程工作室。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到实践教学探究需要多个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完成。学校要组建一支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既负责课程开发,也负责课程教学。这能让课程开发不再从单一的学科背景出发,而是真正的从多领域融合的角度开发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实践教学。邀请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加入工作室。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是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与幼儿园合作探究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幼儿园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结伴形成“1+1”(一个专任教师和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双教师对子,共同研究该课程的开发,保障该课程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校园合作探索既有理论指导又贴近幼儿园实际的主题活动设计实践教学。主题活动课程工作室的教师相互合作,共同商定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确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
三、编写教材
本研究对课程进行了优化,转变课程理念,关注课程的实践教学,但目前市场中的教材不适合本研究的教学应用,不足以支撑本研究的课程优化,因此由主题活动课程工作室教师共同编写适合本研究、适合本课程优化的教材。教材内容要贴近幼儿园实际,切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结合共同展现给学生。教材的编写要及时跟进社会及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反映学前教育的最新研究内容。教材内容中添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辅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3]。在本研究中教材的编写内容充实、完整,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概念到目标、内容,再到具体的设计、实施及评价,都进行了完整的阐述,从理论上指导学生进行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同时,教材的结构合理,为配合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不同主题下的活动方案,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设计主题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研究中,学校在原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室进行改造,建设了幼儿园模拟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亲子教育实训室等,改善了学生校内实训条件。在校外,教师也重视扩大实习、实训基地范围,吸纳幼儿园优秀一线教师加入主题活动课程工作室,与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中,注重对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考核百分比。
活动设计 实践 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对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而言,需要通过《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着力完成和实现。在以往实践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是师生模拟或者是生生模拟,在一种仿真的环境下模拟幼儿园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幼儿园真正教学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过于笼统抽象、活动环节不能与活动目标有机结合、活动目标不能有效完成、活动环节设计缺少预见性、对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把不够准确、幼儿的主体性体现不足,等等。此外,根据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开展深入的调查,发现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组织教学时不能很好的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出现缺少亲和力,教学语言欠规范、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对儿童关注不够等情况。因此,作为高职高专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重视课程的实践,从适应当前国家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出发,针对课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而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幼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幼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形成新课程体系的要素之一。教师应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从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完善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从目标、内容、方法、条件保障、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有效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其次,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儿园活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符合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二、构建“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
“园・校”双向互动的实践合作教学模式即高校与幼儿园相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练。
1.紧密结合幼儿园教学结构调整本学科的教改思路和教学实践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校,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活动设计课的理论学习,以幼儿园教材为内容,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后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教学活动效果及反思评价整理修改教案。与此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带来新的挑战,督促教师密切关注幼儿园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分析评价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能力。
2.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教学中充分整合幼儿园现行的教育教学资源及内容幼儿园教学资源,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全方位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机会。
3.多角度实践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设计教学方案、案例观摩评析、模拟教学、试教、见习、实习以及幼儿园活动设计大赛、幼儿园说课大赛等,将教与学背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增强幼儿园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设计、组织、评析、反思的能力。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鼓励学生亲身尝试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假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到幼儿园进行社会调查和实习,增强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依据学生的不同风格进行分组,给每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同时,邀请幼儿园教师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介绍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4.以形成性、发展性的多元化评价为主优化实践教学评价
评价在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发挥着极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设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因。教学中将评价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自评、生生互评、小组点评、教师综述的多维评价,对学生进行公正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在成果分享及思考中,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自我改进,不断提高执教的能力。
三、建立校企合作双赢的实践教学新机制
校企合作源于共同的使命与追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始于“双赢”,其目标在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双方只有找到了利益的共同点,合作才有基础,才有正确的方向。在人才供求市场以需方为主导的今天,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合作过程中应更加主动,并且合作机制创新的目标应定位于构建促进和维系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能动性全面激发的制度环境。
构建校企共赢机制,推进合作发展。学校和幼儿园合作能及时补充幼儿园师资队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执行力,学校通过与幼儿园合作,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建立校企合作培育机制。在学校层面,要建立由幼儿园、行业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咨询委员会,为高职院校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或参与决策,从而把高职教育与行业幼儿园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专业层面,要成立由高职院校、幼儿园负责人、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以及有专家委员会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方案。
关键词: 高职学前教育 幼儿园活动设计 整合与设计
“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是锻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是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的集中体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活动”一词83次,5大领域均有涉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活动”76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把“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作为七项专业能力之一。为了培养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学前教育业内人士展开了较多的探索和研究[1-3],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5大领域教法课程(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多数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幼儿园活动设计”。笔者分析认为,课程的整合和设计还需要下更大工夫。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笔者分析了5所高职院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设置,比较如下:
表1 5所高职院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各院校对“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重视程度不一致,有的学校把活动设计分散到了五个领域教学中,没有专门进行整合的过程。
2.与艺术相关的领域,设置的课时普遍较多,其他领域课程课时较少。
3.有些学校把领域教法课程设置为选修课。
(二)课程内容重复率高
笔者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5大领域教法课程相互之间及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教学内容重复。比如A学校,6门课程同时开设在第4学期,都把教学生写教案(活动设计)当成了主要教学内容。不仅以上6门课,其他课程也以“创新”的名义让学生写教案,真正到了“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教学生写活动设计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写过了,走进了误区。譬如说儿童文学课程教师让学生写教案,他的思路一定是局限于儿童文学的,游戏课程教师让学生写教案,思路一定是局限于游戏的,语言教育教师让学生写教案,很少能顾及其他领域。这些“活动设计”实际上成了“夹生饭”,看着好像是在给“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打基础,实际上是在地基上盖了一层“豆腐渣工程”。“练拳容易改拳难”,“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老师教授课程前要先纠正学生的思路,“李逵”碰到“李鬼”,也无可奈何。有的学校把5大领域教法课改名为“**领域活动设计”,把写教案的工作完全放在这些课程中,没有再安排“幼儿园活动设计”这一门课。学生没有整合的机会,并且课程之间重复率高。
(三)课程安排缺乏有序性
5大领域教法课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的安排,在笔者考察的5个学校里,有序性均有待加强。有的学校是6门课都放到了第4学期,加上内容重复率很高,就会存在一个现象: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同时在做同一件事。学生上不同的课程,学的内容是一样的。拿着这一门课的作业,就可以应付另一门课。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还没有学如何开展活动设计,譬如“儿童文学”、“游戏”等课程就让学生写教案,名曰“创新”,实为“刨活”。“创新”的结果是不得不花费一定的时间在本来不该讲“如何写教案”的课程里讲起了“教案书写”。厚此一定薄彼,相应的,本来应该讲的内容一定会受到影响。这些事情并非不可做,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整体设计、梳理、序化课程体系,防止各行其是,令从百口出。
(四)教学模式比较单调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5大领域教法课程和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贯穿“讲―写―练”的“三段式”教学思路,老师首先照本宣科地讲述本领域课程的主要内容,其次按照自己的“经验”指导学生如何书写教案,写完后在班级里面模拟教学。全过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本来应该是职业性很强的课程,跟职业接轨的内容不多;本来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仅仅体现在“模拟课堂”,并且是低层次的模拟;本来应该是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却做得很封闭,导致教法课很乏味。
二、简析“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育大环境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有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因。
(一)教育大环境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性很强的专业。在师范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能是最受重视的,其中包括讲课,但是学生弹、唱、舞等技能的训练基本流于形式。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学校走向了反面,放大了各种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反而教师教育技能出现了弱化,导致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到了幼儿园能弹能跳,但是不会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
高职教育提倡教学改革朝着职业化发展,课程设计要体现职业性,所以任课教师不约而同地很自觉地把“写教案”当成了课程主要内容之一。
(二)教师的原因
教师对幼儿园实际工作不熟悉,包括写教案和模拟课堂,主要的凭借是“想当然”。一些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把学科教育的方法技巧很“自然”地嫁接到了这门课里,至于是否适合幼儿教师却不考虑。和幼儿园教育工作脱节,导致课堂“理想化”,导致老师不敢开放课堂,但任课教师还要教改,于是想当然地把“写教案”、“模拟课堂”当成了重要工作。但是越如此,越脱节,舍本逐末。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因
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的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进程。一般按照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安排。课程内容和进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任课教师不断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之后,很可能课程间会出现一定的重复或者冲突,需要调整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既有活力又形成合力。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4]。
三、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整合与设计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提高对《指南》的认识,把《指南》作为一个深化学生职业认识和能力的有力抓手,把《指南》全文作为学习内容[5]。整个课程分为学《指南》、写教案(活动设计)、试讲与说课三个模块。5大领域教法课程和其他职业课程重点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讲课两个方面,教案书写不做详细讲解。
(二)教学进程的重构
“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按照内容模块,分到前3个学习,第1学期学习《指南》,通过《指南》的学习,让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知道自己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强化职业意识。第2学期学习教案书写,通过教案的书写,锻炼学生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为第3学期开展儿童文学、游戏等职业课程打好基础。第3学期学习试讲与说课,锻炼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为第4学期开设的5大领域教法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体系中,把“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变成了贯穿前3个学期的职业岗位课程。让学生更早、更多接触职业工作,同时为不同学期开设其他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和基础。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要立足于职业性,体现实践性,追求开放性。
1.《指南》的学习应该贯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当前学前教育的形势,通过案例式的教学灵活展开,切忌变成理论知识的刻板讲授。
2.教案的书写应该引入幼儿园一线工作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新形势下教案书写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再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一切从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不盲目“嫁接”学科教学方法与技巧。
3.在试讲和说课中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小组训练[6][7]、幼儿园见习、幼儿园实践3个层次的训练。第1个阶段利用小组内的训练模拟课堂,尝试运用项目任务式教学法[8][9],实践场所由课内改为课外。由组长监督实施,全程录像,老师在课内进行录像点评。第2个阶段是到幼儿园进行有生试讲见习和实习。第3个阶段是班内组织说课比赛。这3个阶段,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工作,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耿杰.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
[2]贺琼.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3]侯建平,秦葆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优化再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13(06).
[4]叶圣军.论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重构――以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李天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班上的讲话[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
[6]周立峰.“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12).
[7]马静,袁玲俊.自主・合作・实践――《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全程实践教学的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3(02).
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 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运用, 是通过课堂上大量的操练得来的。这种操练我们可以称之为“课堂活动”。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活动; 是一种能够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组织和指导的作用。而我们把教师实施这种活动的过程叫做“活动教学”。“活动教学”应该切合实际,形象具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那么,“活动教学”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活动教学”要有目的性
课堂四十分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活动,才能达到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活动教学”时要有目的性,使课堂中学生的每个活动都成为有意义的活动,不能漫无目的,没有重点,从而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有差别,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多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才能使活动变得有意义,达到最终目的。另外,“活动教学” 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自信心及良好的语感和发音习惯, 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所以,“活动”的任务是使听、说、读、写具体化。“活动教学”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如在3B教材中,学生学习jogging, running, swimming, skiing, skating, fishing时,针对三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guess”游戏。让学生做动作,其他同学猜单词,猜对的同学可以上讲台来继续模仿下一个动作让同学们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然后,我还精心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并以听、说、写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合作,看看大家都喜欢哪些运动。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总结发言。这样一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们有目的的从“用中学、学中用”。
二、“活动教学”要有趣味性
众所周知,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小学生都是好动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可能让他们一节课四十分钟都乖乖地坐好听课。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之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说说、唱唱、玩玩、跳跳之中学英语, 学生便学得更快、记得更牢。但在课上我们也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要做到“用之有道”,紧扣教材内容。因为我们所要的趣味性并不仅仅是勇于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玩一玩就算了。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学过的语言知识用于交际活动中,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游戏。例如,在讲述It’s time to do sth这个句型时,我采用了“抢凳子”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能很好的运用所学句型来练习:It’s time to stand up./ sit down./ round...这样一来,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了。针对低年级学生,我们也可以采用“唱”的方式。比如,学生在学会歌曲《Good morning》后, 在教“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Good bye.”时,我们都可以把相应句子填《Good morning》歌曲之中, 让大家一起来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把这些句子记住了。
三、“活动教学”要有激励性和可控性
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 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
一、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二、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三、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四、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关键词 社交网络;教育教学活动;博客;微博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37-02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交平台,受到学生的青睐。据调查,目前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不难看出社交型网络已经侵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谈到社交网络,大家都会想到交友、聊天、游戏几个关键字,往往忽视社交网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说社交网络不仅仅可以作为一个交友平台,更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化已经成为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同时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社交网络一直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可以降低教学和学习的时间与物质成本。
1 社交网络
1.1 什么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就是社交网络活动,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
1.2 国内外社交网络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MySpace、Twitter等,国内比较活跃的社交网站包括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空间等。由哈佛大学学生马克·扎克伯格于2004年创建的社交网站Facebook,当前其月活跃用户人数已达9亿人,很可能在2012年底以前突破10亿大关。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人人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超过90%;51网在80后、90后人群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2008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都市年轻白领娱乐休闲和打发时间的新宠,近半年时间就发展了约1 500万注册用户;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目前已超过3亿,平均每天超过1亿条微博内容,人均在线时长为60分钟左右,超过半数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社交网站已经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的交流平台。且用户多为在校学生,这就为如今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学术探讨、班级管理、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活动。
2 社交网络下教育教学活动的实现
不难发现,社交网络如今仅仅局限于交友、聊天、游戏等活动。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程序的出现,将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新的变革。
2.1 利用博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教师创建自己的博客将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如今我国大学主要采取大班授课方式,与小班教学相比,这一方式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由于班级人数的庞大,教师很难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同时由于教师上课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个时候教师开通博客就成为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发表对自己所授课程的学术看法,同时分享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优秀文献、学术报告视频。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每篇日志里同教师展开相关讨论。
百度空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如果说新浪博客的娱乐性更强一些,那么百度空间在学术上就体现了它的优势。随着百度学术论文搜索平台的建立,百度空间吸引了大专院校的大批教育工作者,他们经常会在百度空间上发表一些学术类的博文。据某大学的调查显示,该大学在校研究生更热衷于使用百度空间,因为他们的导师都在使用百度空间,这样可以方便自己和导师在学术上的交流。
同时博客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班主任班级叙事可以以博客为平台。班级叙事,即讲有关班级德育的教育故事,它是班主任叙述班级德育中的真实情景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班级德育故事,体悟班级管理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说教学叙事也是一种教师日记,与传统日记不同的是,教学叙事更应该在教师之间流通,每一位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叙事让其他教师得到德育工作上的启示。博客使教学叙事在教师之间流通。教师可以登录博客,写下自己班级中发生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看法,做出总结;也可以通过博客浏览其他教师的教学叙事,从中吸取经验,用于班级的日常教学之中。
2.2 利用微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微博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
微博可以很好地实现班主任、辅导员等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尤其适合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微博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这将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大学和中小学有着很大的不用,各种事项的通知不再是由教师在课堂中主动传达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浏览本学校的网站了解各项事宜。如果辅导员可以开通自己的微博,并要求学生关注,那么辅导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学校的有关通知,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浏览学校网站,错过各种信息。
微博中的微群功能更是为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提供了良好平台。微群,就是微博群的简称,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学生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进行参与和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加入标签之中,相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入微群,随时随地展开专业上的讨论。班级同样可以建立微群,学生可以在为群里畅所欲言,增强同班学生之间的交流。微群讨论克服传统教学中讨论问题经常受到时间、地点、学生心理因素等的限制,使讨论进行得不深入、不彻底的问题。
利用微博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微博使学习这一活动变得再也不是单调的灌输,而是一种新形势的头脑风暴和协作学习,从而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校展开微博教学,这些学校专门开课教学生用微博,教师在微博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学校开展微博教研、建立微博群,在微博上布置作业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传统教育教学活动相比存在很多优点,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灵活、更便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协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社交网络中自由提问、表达,包括对感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教学的反思、经验的交流、讨论主题的阐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等。
当然,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存在各种弊端,比如说对于一些自控能力、鉴别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在社交网络下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会变得比较困难。而且网络在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普及,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展开博客教学、微博教学等活动。如果克服了这些困难,社交网络将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胡三华,江东晓.博客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1):10-12.
体育课开始,教师选择与体育课内容有关,比较典型、具体、生动的小新闻进行教学,这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一堂以投掷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就采用了情境教学形式,把学生带入到备战奥运的运动场上,每位学生都是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队选手。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跃跃欲试。同学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肩负重任的运动员,有的同学争着说:“我们要当冠军,为国争光。”又例如,在进行耐久跑教材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乏味和畏难情绪,我们就结合教材特点,给学生讲述“马家军”连连打破世界女子长跑纪录的故事,讲述她们如何进行刻苦训练的故事,使学生对她们崇拜、羡慕不已,从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地锻炼,更好地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技能。这就可称之为“本心乐为”吧!*
二、小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开展愉快教育,活跃课堂气氛,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快集合”游戏,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在课的基本部分,安排“迎面接力”、“鲤鱼跳龙门”、“支援前线”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把单调枯躁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奔跑、跳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大运动量的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我们则安排一些“快找伙伴”、“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等游戏,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放松,恢复体力,调节心理,让学生体会运动后的舒适感觉,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三、小图片
图片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是体育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向学生出示精美的小图片,便会极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经历欣赏羡幕--向往--渴望实践的过程,此时,再加上教师精练生动地讲解,优美准确地示范,恰当地点拨,学生便会很快地理解教师所教的动作。例如,我们在教“快速跑”时,为了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摆臂”动作,就将正确摆臂动作的小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结合图片边讲解边示范。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快速摆臂动作。又如投掷的“挥臂过肩”动作,单靠教师的讲解、示范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出示分解动作的图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努力实践,达到了以愉快的心境学习、锻炼的目的。
四、小舞蹈
简单、轻快的小舞蹈,能使学生心情愉快,调整、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从而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在一节紧张而强度又大的体育课中,如果穿插几个优美的小舞蹈,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在欢快的心境中锻炼身体,受到和谐美的教育。例如,在一节以跳短绳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上,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安排了“韵律绳操”、“铃儿响叮当”、“丰收之歌”等小舞蹈,在另一节以耐久跑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中,我们穿插了“嘟嘟迪斯科”、“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在以投掷轻物为主要内容的课上,我们则安排的是“拍皮球”、“小燕子”等小舞蹈,这些大都是我们自己创编的小舞蹈,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变“要我炼”为“我要炼”。”
五、小竞赛
竞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队列练习时,教会学生一段口诀,师:“比比哪组走得好?”生答:“我们小组走得好,谁也不乱跑。
”师:“比比哪组走得齐?”生答:“我们小组走得齐,谁也不乱挤。”教师及时对走得好、走得齐的小组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另外,在体育课准备活动慢跑时,我们也让小队长领着进行,组长负责带领大家喊口令,教师巡回表扬口令宏亮、队伍整齐的小队,被表扬的小队更加兴高采烈,没有表扬到的小队也不甘示弱,整节课上学生们情绪饱满,兴致特高。
六、小奖励
为了鼓励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我们在教中除及时鼓励表扬认真锻炼、遵守纪律的同学外,还设立了几个奖项:
1.拼搏奖。
2.体育委员奖。
3.敢斗奖。
【关键词】活动教学;小学语文
On the importance of activity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Yang Shufen
【Abstract】The activity teaching is active in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the creation of a variety of effective activity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of forming mechanism, activity teaching, promo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develop their creativity, make it a kind of teaching thought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perfect, be lively and vivid active develop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activity guide the teaching thoughts.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activity course is to Marx's scientific concept of practice to introduc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active to occupy the position in teaching. Theoretically speaking, Chinese activity course is based on Marx's concept of scientific practice as a guide, absorb modern philosophical epistemology and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thought, and with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teaching theo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et up the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 active cours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九年语文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板块。过去我们过分地重视了学科课程,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活动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及方法: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小学语文活动课主要有口头表达类活动、阅读类活动、书面表达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等4部分组成。
(一) 口头表达类活动
1.一句话新闻。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收看电视新闻联播等为内容,浓缩成一句简练而又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话,在早操后向全班或全校同学介绍。开展此项活动,在内容上要新鲜,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一般情况下,一天安排一两人,但必须要有安排表,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应允许和鼓励每次有1人随机发言,以积极参与为活动增添活力。长期坚持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还可以促进课堂片段教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的效果。2.故事会。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收看、收听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亲人、同学、好朋友听,再安排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在一周一次的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3.朗读比赛。朗读教学的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三个不断提高的层次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先要根据学生朗读的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体裁的朗读内容,如性格沉稳的男生可选古诗词,富有激情的女生可选抒情散文,然后先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最后再参加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的比赛。但最好开展校级等大规模活动的次数不宜太多,班级组织的小型比赛可适当增加次数并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把课堂教学当成课外比赛活动的“练兵”,把课外活动视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阅”。
(二) 阅读类活动
1.阅读有益的图书。为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我们应让学生走进阅览室,去涉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益的图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基础。当然,开展这项活动应坚持室内阅览和业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真正使之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同时应重视与课本配套的《自读课本》的阅读,使阅读的“轮”不要偏离教学大纲这根“轴”。2.交流读书体会。多读书,还要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读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所形成的定势较少,容易被同年龄段的同学所介绍的读书方法所沟通。因此,经常开展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观点、自己受到的教育等,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借鉴、摘抄积累好词佳句等。交流的形式最好先采用口头交流,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和年级的升高再慢慢过渡为书面交流。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一定要使听众“有所得”。组织此项活动,应以本班或同年级为单位进行。
(三) 书面表达类活动
1.书法小组活动。汉字是书面表达的凭借,写好汉字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可忽视书法小组。在活动内容上教师指导应重点放在习字格式、执笔方法、间架结构要领等方面。形式应坚持先临后摹、先硬笔后软笔、以楷为主的原则,同时应以重在激发学生爱好书法的兴趣和打基础为指导思想,不宜过高要求。另外,书法小组活动的阵地不应只局限于书法室、习字本,还可结合写字课、手抄报、墙报、作业等,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可以“书法作品展”为动力,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2.写广播稿活动。小学生常以自己的成就被别人知晓为自豪,故可开展为校园广播站投稿活动。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为校园文明建设作贡献。广播稿的内容可以是身边的好人好事、读者文摘,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习作。
至于形式,应不拘一格,消息、启事、表扬稿、记叙文、采集来的打油诗等都可以。在量上,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活动组成员应规定每人不少于一两篇,多者适当表扬鼓励以争取人人参与,达到以量促质,最终提高书面表达水平的目的。
3.电脑汉字输入活动。不会操作电脑将是新世纪的现代文盲,小学将不可推卸地要承担起普及电脑初步知识的责任。鉴于目前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须先开展电脑汉字输入活动。对于城市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汉语拼音输入查寻汉字法、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为主,逐步使学生从熟悉键盘向上机操作打印汉字发展;农村及条件尚不具备的学校,可仿制键盘图,以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为主,进行指法模拟训练,为条件具备时开展此项活动作必要的准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使小学语文紧扣时代脉搏,还可强化学生使用拼音、识记字形、用部首查字等语文能力。
(四) 社会实践类活动
1.游览。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山峦丘陵,以登高磨砺学生意志;游览家乡的河滩海滨,以流水不复还激励学生珍惜光阴,以绿草翠柳陶冶学生情操;游赏家乡的名胜景点,以源远流长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参观家乡建设的新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家乡在变化,祖国在前进。这里强调认识家乡,不仅仅是使活动容易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热爱祖国”转化成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实。游览活动还可为写作搜集、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