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6:27
导语:在一年级课外阅读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学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乐于阅读,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识字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给课外阅读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一年级刚入学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我要“读”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上周的语文课上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生字组词中出现“八仙过海”这个词语,我相机讲了关于这个词语的故事,发现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放学时有家长告诉我,孩子在家闹着要听《八仙过海》的故事,说是老师课上讲过的,他想再听一次。这就促使孩子有了迫切地想找到那个故事读一读的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常常会觉得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老师做的一定是好的,所以他们对老师上课讲的故事就特别有兴趣。我基本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讲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小故事,至今已读了《一年级的美羊羊》《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中的部分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这么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也想去书中看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身作则,以读促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课堂上,我们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随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我们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因此而爱上读书。每天的午读课,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共读中外经典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三、与家长沟通,帮助“读”
从家长入手,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些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一年级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无论是选择课外读物,还是进行阅读,都存在很大的障碍,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家长的配合,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基本办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意志。
四、注重赏识,促进“读”
语文课上有一次提到“九州”这个词,居然有位男生脱口而出:“九州就是中国,我在书上看到的!”我当即大力表扬了他,后来发现午读课上很多孩子看书看得更认真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努力加以赏识。”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比得了满分还光荣,可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激励其他的孩子多多阅读。
五、因人选书,我会“读”
关键词:低年级 课外阅读 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30-02
作者简介:张晓菊(1981―),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起点上,教师要做一位循循善诱的和蔼的引路人,舍得花费精力去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所有感官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且科学、有序地引导,从激发兴趣入手,想方设法,家校联动,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绘本阅读――自此起航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阅读时不可能顷刻间就专心致志地投入,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在笔者所在班级的图书角,有这么一句话:“爱读书的孩子最美丽。”其实,笔者是想告诉学生:书是最美丽的,它是人类最忠实、友好的朋友,只要与她为伴,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美丽。
在大自然中,彩虹是最美丽的,因为它的色彩最丰富。绘本就是书中的彩虹,呈现给我们最美丽的色彩和画面。它比彩虹更美,它不仅有色彩和画面,它还有生动的故事。优秀的图画书虽然叙述简单,文字不多,却能深深吸引小学生的兴趣。看似简单的画面,留给读者大片想象的空间。短小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慢慢去感悟。平时只要有空,或是课余,笔者都会做这么一件事:在多媒体上把最新挑选的绘本故事书介绍给学生,并和他们一起欣赏精美的图画,阅读生动的文字。精妙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从那一双双清澈、美丽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已深深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意犹未尽时,他们会央求说:“老师,再让我们看一会吧,就两页行吗?”这时笔者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书店挑选最爱的书,阅读完后可像老师一样把它介绍给同学们。这下,学生的积极性更强了,课余时间,如饥似渴的阅读已代替了原本无序的吵闹。他们都知道只有爱看书的孩子才是最美丽的孩子,是最有魅力的好孩子。
二、用耳倾听――萌发阅读幼芽
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故事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许多孩子尚未入学前,家长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早期启蒙教育,或讲述或放录音带,培养其爱听故事的好习惯。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各种各样充满幻想的奇妙故事,能从讲述者声情并茂的表达中了解情节,初步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用声音营造的故事情节或者说是故事磁场往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早读课的时候,笔者经常给学生读《一年级屁事多》,这本书语言风趣幽默,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好多一年级的第一次,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新鲜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把他们吸引住了,米多的故事就是他们的故事。一年级有好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留作业、第一次尿裤子、第一次打架、第一次罚站……第一次的小屁事真好玩!可早读课的时间却又那么短暂,十分钟一晃就过了。每每下课铃响起时,孩子们总发出长长的一声“哎”,眼神里满是遗憾,但更多的是期待。
听故事既可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听故事中被诱发了出来,几位家长告诉我,他们那急性子的孩子开始缠着他们要买《一年级屁事多》,没有什么比这更令笔者兴奋了。
三、以身示范――激起模仿欲望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能力较差,最易模仿他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起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笔者所在班级的图书角,里面大部分的书都是儿童读物,阅读时间,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产生“阅读情感磁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潜移默化”至关重要。
四、开展活动――彰显满园春色
首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教育学生好好读书的契机,在学校读书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书香班级”“读书之星”“书香家庭”“大阅读”“图书跳蚤市场”“阅读知识竞赛”“亲子共读”等活动的有序开展,将有助于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深入开展。
其次,活动生趣。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故事会、朗诵会、赛诗会、词语接龙、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第三,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同时对尚未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五、家校携手――从此齐头并进
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外书,更不可能一一辅导,家庭就成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好环境,家长的支持成了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重要保障,家长的参与关系到学生能否较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为此,笔者设计了《阅读记录表》,让家长填写孩子在家阅读表现情况,并写上简单评语,使老师可以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一、绘本引路,故事激趣
孩子是课外阅读培养的主体,要想让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要想办法调动孩子读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深知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但好奇心强,他们更喜的是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决定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前三周不进行拼音教学,先通过故事、绘画、音乐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把他们的心灵汇聚在一起。于是每天我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背一首儿歌,讲一个绘本故事,然后孩子们都拿着画笔在绘画本上涂涂抹抹。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我把精心挑选的绘本故事给他们讲完,让孩子们用画笔继续创编时,发现孩子们的生命被唤醒了。孩子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才开始了拼音教学,同样穿插着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这些有趣的故事以奇妙的力量占据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引导着他们书写、拼读,并且乐此不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快乐学习,识字明显多了,渴望着自己读书了,这就为课外自主阅读拉开了序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让孩子能对阅读整本的书感兴趣,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给学生读比较爱看的童话连载故事。最先读的是《小猪唏哩呼噜》,每次都是在早读课或者课前5分钟,给孩子们读上一个故事,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悬念,让他们下次再听。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在我读书的过程中班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倾听故事内容。渐渐很多学生会主动买来我正给大家读的这本书自己先睹为快!现在孩子们已经渐入佳境,在课余时间,已经有许多小书迷畅游在故事的王国中了。在我的推荐下,他们已经陆续读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小鼹鼠的土豆》《卡夫卡变虫记》《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连载故事书了。
二、创设氛围,渐迷书香
要使孩子学会阅读,我们必须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说过:“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充分看出读书环境的重要性。我把这个理念用在了教室的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透在书香中: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及文学大师画像,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有关于这些名人的阅读故事。开辟文化长廊,把孩子们创作的读书漫画和新书海报、书中人物的画片张贴在读书园地上。
教室里,我给每个孩子开设一个图书漂流小“书柜”,让每个孩子都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来放在小书柜里和大家分享阅读。在家里,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设有安静的书房,有自己的书橱,有喜欢的书籍,有一定的家庭藏书量。慢慢的,孩子们变得不再没有目地贪玩了,他们迷上了书香的味道,课余时间谈论的都是书中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历险的,谁是最聪明的,谁是最笨的,谁是善良的,谁是凶恶的,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灵中开始生根发芽。
三、好书推荐,提高品味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不仅要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做阅读的先行者,还要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故应以拼音读物为主。他们天性活泼,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因此最好推荐配有插图读物。我根据许多有经验的专家和老师的推荐,为孩子们陆续推荐了一些经典的儿童书籍:《毛毛、丢丢和小小》《赶雪节铃铛》《毛鲁斯去旅行》《再见了,艾玛奶奶》《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活了100万次的猫》《秘密花园》《晚安,睡前故事》《亲爱的汉修先生》《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猪唏哩呼噜》《第12只枯叶蝶》《一百条裙子》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峰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推荐读物不仅可以是文学类的,还可以是科学、历史类的,越是浩瀚的知识,对少年儿童越有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所以我还推荐了符合一级学生阅读的生动有趣的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等,以此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四、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据统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大,该项支出已占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20分钟。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这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都很有利,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心智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起步阶段,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给学生什么样的读书环境,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营造书香氛围
(一)创办班级图书角
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给孩子买大量课外读物,但买来后没有好好读,很浪费。我发动每个学生把家里的藏书带来,放在班级图书角,跟班里的同学交换读,在班里设立“读书之星”,读完一本书奖一颗星,谁的星星多,就称为“读书之星”。逢年过节,我都提议家长把送孩子们的一本好书作为礼物。靠这样的方法,我们班图书角的好书越来越多,并且每两个月更新一次。琳琅满目的图书让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每天中午早早地到校,就是想美美地看一看图书角那一本本精美的书本。
(二)精心布置教室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开学初,在教室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和画像,使教室里充满书香气息。如粘贴李白小时候“铁棒磨成针”的画像,并告诉学生: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位非常爱读书的人,正因为他这么爱读书,才成为名扬千古的大诗人。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无形中已经把一粒爱读书的种子埋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二、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老师如果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则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读说结合法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一去二三里》一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数字诗,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哪些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孩子们有了兴趣,有的说,你看山上有六七座亭台,可能是让过路人休息的吧;有的说,山下还有四五个人家,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都把村子笼罩起来了……这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体会到了小山村的美丽。这时再让学生读这首诗时,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孩子们看到美景时高兴的心情。
(二)读认结合法
从学习拼音到认识汉字,到后来慢慢接触短小课文,一年级语文教材处处体现出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认识哪些字词的激趣方法。在平时的指导阅读中,我适时展示学生课外认字的成果。利用学生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自主认字的乐趣,同时在阅读中巩固识字成果。学到一个新字的时候,经常问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便会说在哪里见过,让其说出所读书或文章的名字,展示阅读效果。在刚学习拼音的时候,鼓励他们多拼读一些拼音多,句子短的儿歌,童谣,古诗,等等;接着到后来就多一些篇幅较短的、故事性强的童话故事类的,阅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渐的,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三)读思结合法
在教学中,应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雪地里都有哪些小画家?他们都画了什么?它们的画笔是什么?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学生思维。
(四)读画结合法
教学中让学生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及优美句段,并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读完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春雨的色彩画下来。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学生的讲解,我为学生的想象力叫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再拿起书本来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如果硬性要求他们读多少本书,他们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因此,老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一)剪贴报
让学生将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优美语段剪下收集起来,作为日常积累。这一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阅读质量,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印象,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阅读能力和兴趣,丰富了课余生活。例如教学《春天》这一单元时,让学生收集春天的图片和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学生的兴趣相当高,都为自己收集的材料多、新鲜而自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引发阅读动机的良师妙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办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我让学生读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提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举手提出以下问题:“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妈妈是谁?”这样一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出来。
(三)讲故事活动
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学生听。故事会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找恰当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阅读大量童话、寓言和故事。
(四)举办朗诵会
一、读写结合,教给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一年级从写句子开始逐步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写;二年级学习写短文,逐步从汉字夹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从以后进行作文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再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在学习《一只小蜻蜓》一课后,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并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找出几点优点进行表扬。在学习《猴子捞月亮》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雷雨》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得大量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方法写作。
二、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为学生选好读物
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声波的文章。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二)摘录妙词佳句
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语句,增加学生的积累。
(三)组织读书会
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会活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写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一年级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低,怎样在语文教学一点一滴的育德,作为一名启蒙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 插图、多媒体中的德育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及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他们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去填补绚丽的色彩。在教学《入学教育》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结合自己上学的情景说出画面的内容;再创设情景进行对话。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情景中明白: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回家或离家要主动向家人问好等。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老师好!同学好!再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明白了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又对孩子进行了德育的教育。又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上课时,汇报课前搜集的信息,学生兴趣盎然,接着让学生当北京风光小导游,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把课文读流利了。在理解“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我播放了升旗仪式的录像。学生有了图片、录像等一些直观的感受,自己也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学生读得很带劲,很有感情。
二、文本对话中育德
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时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空间,与文本发生碰撞,感悟文本的内涵,走进人物情感世界,师生与作者、读者与文中人物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如教学《平平搭积木》时,当一名学生读到“平平还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时,他把“很多很多”和“大家”读得特别突出。于是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很多很多”和“大家”可以看出平平心中有他人。对话的平台一旦搭建起来,学生的个性美就展现无遗:“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街上流浪的人住进了平平的家。”“我觉的寒冷的冬天不冷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将文字转化为有声的、鲜活的语言,明白了我们不光只想到自己,更应该想到身边的人。
三、课堂生成中的精彩
课堂教学的预设,是教师对教材与学生的一个主观把握。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与学术水平而形成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由于课堂的动态变化而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可能生成流光溢彩的智慧,也可能造成略显尴尬的遗憾。需要教师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上展现生命的色彩。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和交流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还要注重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记得在教学“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正准备归纳,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小ü见到j、q、x、y,挖掉眼睛还念ü。”当时,我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根据这一课堂生成,引导孩子:“你喜欢小鱼吗?”“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多可爱呀!你忍心挖去它的眼睛吗?”孩子们纷纷举手,“不愿意、不愿意。”这样残忍了。于是和学生一起修改了拼读规则: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y就脱帽。孩子不仅掌握了拼读的规则,也让孩子懂得爱护小动物、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四、阅读中的熏陶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作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低年段开始,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并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让他们开始学习写话,这对于孩子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许多学生惧怕写话,不知如何写话,写出的话语言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而对于农村小学的低年段学生,这些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究其成因: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籍比较少,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学生没有从心底真正地对写话产生兴趣,仅仅是把完成写话当做完成一项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写话的畏难情绪较为严重。因此,寻找并发现一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途径已经成为农村低年段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倡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离不开阅读,作文得益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才会多,视野才能更开阔,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系统地学完拼音,但由于识字还很少,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这时教师可以多为他们读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接触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并由此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配套辅助读物--《语文补充读本》,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规范的表达。
《语文补充读本》是一本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同步的优秀书籍,其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诗歌,有结合语文书本上课文编写的拓展性的助读教材,还有很多令孩子喜爱的童话故事,一些虽然简单但却贴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写话训练。因此,两年来我一直坚持引导学生阅读《补充读本》,或将此作为学生家庭作业,或是在晨读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诵读,或在课外阅读课上抽取其中优秀的文章和学生们讨论。事实表明,通过阅读《语文补充读本》,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增强了;在写话的时候句式规范了,一些曾在书中出现的生动形象的词句也会时不时出现在学生的写话作业中。
(二)向家长推荐优秀课外书籍书目,家校结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由于农村低年段的学生家长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许多父母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能够主动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对本班学生一年级时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过调查,调查中发现:一年级学生虽然比较爱看图书但持续时间较短;大多数学生阅读图书只是看图片,走马观花地翻一遍而已;大部分欢阅读有关《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连环画,而对于一些知识较丰富的书不感兴趣;多数家长不明白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为孩子所买书籍中以教辅材料居多,优秀的课外读物数量极少。针对此种情况,我开始有意识地向家长宣传开展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语文的益处,并为其推荐适宜孩子年龄特点的有益书籍,如《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小猪希里呼噜》、《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等,鼓励家长每晚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与孩子共同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开办班级图书角,结合课外阅读指导课,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农村的孩子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很少,作为语文教师要开动脑筋,让学生看到更多的书。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书籍流动起来,使学生的图书资源得到共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班级中每个孩子带一本书,那么每个人就能读40几本书了。此举既能满足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样也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图书角建设好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课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读自己喜爱的好书,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阶段性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最近读的书,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充满书香氛围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地、自主地、自由自在地读书,从而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最终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贯彻到写话教学的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孩子对写话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他才会乐于写话,并想方设法把话写好。因此,作为低年段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起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写话的内驱力。具体可行的办法有:
(一)鼓励学生大胆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评改环节多赏识,激发学生主动写,继续写的兴趣。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写话竞赛活动,引发学生内心的写话欲望。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多种形式的写话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学习贵在实践,写话教学尤其如此,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动笔的过程。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发掘教材中的写话训练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写话训练,鼓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动笔过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具体可行的办法有:
(一)利用语文课本和课外书中的插图资源,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段,开展仿写练习。
“自主识字、同步读写”
第一阶段:辅助汉语拼音教学(一年级上学期25天至30天)。
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效,新一年级开学后,凭借《汉语拼音速成游戏卡》辅助进行拼音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识字阶段。
第二阶段:自主识字为主辅以同步阅读阶段(一年级上学期150天左右)。
此阶段主要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进行自主识字,同时阅读配套联想写话读本《追赶天边的彩虹》,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在家里,一般的学生,每天自学1到2组,用时5到8分钟,然后家长检查;假期每天2到3组。在学校,实验班每周有一节自主识字课,由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巩固、申报星级和检查评比――评价和激励是孩子自主识字的关键。
第三阶段: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一年级下学期150天左右)。
随着多数同学的识字量超过2000字,自主识字课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同步阅读为主辅以自主识字阶段。
第四阶段: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二年级320天左右)。
“分享阅读”指在实验班建立“分享书吧”,同学自主借阅。在此基础上,老师推荐20本书,其中4本必读,其它选读。读书会上同学之间分享读书的收获和精彩段落。
“联想写话”指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引导学生运用每一组的核心词(2到8个),通过联想,编写出通顺合理又包含一定道理的小故事。写话的要求逐渐提高:依次为(二年级上学期前两个月)通顺、合理,(二年级上学期后两个月)具体,(二年级下学期前两个月)力求生动,(二年级下学期后两个月)包含一定的道理。开始由老师示范,然后学生自编。分享阅读课与联想写话课隔周进行。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
把一年级新生已经熟练运用的言语因素――汉字的字音(语音)作为识字基础,把小学阶段应该识记的3000个常用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依据汉字音、形的对应关系,利用字音统领字形、字音与字形对号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技巧,达到集中、快速识记汉字的目的,让学生在两年内(一到二年级)集中完成识字任务。
一年级上册,安排识字6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400个生字、下册的前200个生字,以常用汉字(如生活中表示人、事、物、动作等字词)学习为主,以问答题、练习题、考试题的题目常用字为主;
一年级下册安排识字8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后350个生字、二年级上册的450个生字;
二年级上册安排识字80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生字400个、三年级上下册生字400个;
二年级下册安排识字810个左右,包括人教版第7~12册的全部生字。
――写字任务目标:两年内会写常用字2000个左右。
一年级第一学期会写常用字300个左右,第二学期会写常用字500个左右;二年级第一、二学期各会写常用字600个左右。
其余应该会写的500个常用字在中高年级的读写练习中完成。
――阅读、写作任务目标:一年级课外阅读量在3万字以上,二年级课外阅读量在10万字以上;一年级能够在20分钟内习作70字以上的短文,二年级能够在30分钟内习作150字以上的短文。
课型
“自主识字、同步读写”
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
自主识字检测评比(25分钟左右)
1. 儿歌导入。
2. 申报星级:学生以手指示意申报的星级,老师了解全班申报星级情况,简单小结鼓励。
3.自主识字我能行:利用《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自主识字,准备过关。
4.智勇大闯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申报情况,同学之间互相检测。由高星级检测低星级,或者同星级互相检测。
5.星级展示台:老师利用课件检测最高星级的4~8人。既是对优秀同学的奖赏,也是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6.发升级卡:老师给升级的同学发放升级卡。家长看到升级卡后在家庭评价表上贴上奖励图标。
同步阅读交流检测:(15分钟左右)
步骤同上。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清晰。遇到带点句子模仿说话、写话。
分享阅读课
1. 小组分享阅读:
A.每位同学都要发言,介绍自己读的书名、作者、体会(我喜欢书中的……因为……我给大家读一段……)。
B.回答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
C.推选一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也可以轮流到班级交流)。
2. 班级分享阅读:
A.介绍自己读的书名、作者、体会(我喜欢书中的……因为……我给大家读一段……)。
B.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3.好书推荐,形式同上。
4.评价奖励:
只要符合要求,以鼓励为主。老师发放升级卡。
联想写话课
1.儿歌导入。
2.小组交流:
A.每位同学都要读自己新写的联想写话(选最好的)给同学听。 B.同学给予评价:好在哪?提出意见和问题。 C.推选好的到班级宣读。
3. 班级交流:
A.同学宣读自己的联想写话。
B.班级同学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4. 老师指导:
A.示范导入:引用刚刚读过的好作品导入训练点(如打比方等)。 B.明确本次联想写话的目标要求(如:要有打比方)。 C.以一组核心词为例,围绕训练点引导学生口头练习。
5. 联想写话:
A.学生自我练习说话、写话。老师巡视,发现典型。 B.班级交流评价。 C.小组同学交流评价。
6. 评价奖励(回家):
A.小组互相查阅数量,确定是否升级。B.老师发放升级卡。 C.家长看到升级卡后,在家庭评价表上贴奖励图标。
言语识字,读写萌发
言语识字课
通过口头语言识记汉字的课型,在了解学生识字情况的基础上(下发或出示识字目标,让学生自由认读),以识记汉字活动为主,教师重新确定课堂识字目标,通过学生的口语音节引出汉字的字形。单字识记之后,启发学生朗读文本(形式多样),在文中识字。为避免学生“冲滑句”现象出现,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抽查识字基础较差的学生,确保每个学生完成识字任务。
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利用4节课进行言语识字,每节课平均识记9个左右的生字;之后的三个学期,每周利用4节课进行言语识字,每节课平均识记12个左右的生字。
课堂教学基本方法:“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试一试”、“猜一猜”、“读一读”、“评一评”、“用一用”、“比一比”、“展一展”、“帮一帮”、“变一变”、“拓一拓”、“问一问”、“测一测”等。可以重复,可以选用。
读写巩固课
朗读文本、书写汉字的课型,以书写汉字活动为主。阅读是巩固记忆最好的练习方式。学生还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领会或者悟出汉字识记的规律。书写汉字是理解、掌握汉字结构的最佳练习方式。学生书写汉字,可以从教材中的独体字(常用汉字中计有280个独体字或者300个基本字)开始练习,之后,练习简单合体字的书写。在学生完成书写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激励他们进行组词练习,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
课堂教学基本方法:“读一读”、“用一用”、“写一写”、“看一看”、“展一展”、“评一评”、“帮一帮”、“练一练”、“考一考”等。可以重复,可以选用。
读写萌发课
一、进行快乐识字,拓展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识字是进行阅读的基础。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尽早大量阅读,首先就必须进行快速地识字,这样就会给大量的阅读带来流畅感。
1.让识字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在校园里,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校园中有种种宣传栏,有许许多多名人名言,友情提示,校规等等,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主动认读这些文字,回到家里向父母介绍自己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在带领一年级的新生熟悉校园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读班牌。日积月累,孩子的识字量就增加了,而且在生活中养成了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让识字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社会中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识字,不但使学生乐于识字,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路上,认识所见到的商店、标语、广告牌的汉字,互相指读,不会读的询问路人,同学。双休日,让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逛商场、超市、再让学生读出物品外包装上的字,不懂读的字问家长。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喝的饮料瓶,零食的包装物等剪下贴在本子上。在家中,低年级的学生都爱看动画片,鼓励学生看字幕,培养了学生见字识字的良好习惯。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的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再加上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榜样激励法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以及身边的人成才的关键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好书推荐法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因此帮助孩子选择读物非常重要。当电视台正在播出连续剧《西游记》时,齐天大圣孙悟空、红孩儿、火焰山、盘丝洞,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讨论的话题。在这种氛围里,我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少儿版)。当电视台正在播出《小鲤鱼历险记》,孩子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小鲤鱼泡泡的勇敢时,我就向学生推荐《小鲤鱼历险记》这本儿童读物。教完了《快乐的节日》一文,我就介绍和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儿童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但逐渐养成了,而且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在教室里,我创建了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自己家里的好书带来放在班级的图书角里,推荐给同学,这样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读物,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名言鞭策法
在教室的墙壁上,我张贴了几条名人名言,如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的“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样即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又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多样的题材,体裁及风格才能构建起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外阅读世界,激发课外阅读的广泛兴趣。
三、减轻负担,让学生轻松进行课外阅读
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语言学习,乃至他们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家长们大大增加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投入,各种各样的书纷纷摆在孩子的书架上。老师们也加大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力度,要求学生读多少课外书,做多少读书笔记,这样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种负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写出多少的读后感,更是一种负担。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作为我们老师,只简单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读完书后,懂得讲什么,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就可以了,不要求太多或太高的要求。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启动思维,激感,有所理解,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四、交流展示读书成果,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1.课前3分钟展示法
每一节语文课的前3分钟,我都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有读自己摘抄的好词佳句,背诵古诗,有向班级同学讲讲自己看到的笑话或有趣的故事等等,学生自主选择。刚开始有些胆小的学生不敢上台讲,只有一些胆子大的或表现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不久,全班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课前3分钟,大家都特别高兴,都争先恐后地想上台展示。这时,为了照顾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机会,脆让学生每次按照座位顺序轮流上台表演。从展示中,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2.手抄报展示法
学生将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体会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分享,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手段。这样学生的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每个月,我都办一次“手抄报”竞赛,由全班同学当评委,评选出最优秀的“手抄报”10名,然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同学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欣赏别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自我激励。学习他人长处,增强审美和情感能力,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3.表演展示法
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生动的故事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学生读了神话故事片《后羿射日》,把后羿射日的过程表演得活灵活现,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激发了学生课外读书的热情。
4.朗读会展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