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宏观经济问题

时间:2023-10-13 09:46:29

导语:在宏观经济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宏观经济问题

第1篇

军队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问题思考《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员的必修课。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开设,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并且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成为我院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工具可以解释和分析各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经济问题,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军队院校的专业教学实践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困惑和问题也同样难以避免。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结合具体的专业需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院财务、审计、采办、装备经济等不同专业的学员队,均将其作为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某一门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应紧密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实际授课还存在不同专业的合班教学,授课内容没有更多地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要求,因此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亟待多样化

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过程中大多数还是以教员讲授为主,学员的参与相对较少。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员的教学基本功是扎实的,但教学方法手段与军校教育的特点规律还不相适应。或墨守传统,坚持“单向输出”的“满堂灌”;或偏重形式主义,采用“图看头”“争彩头”的“花式教学”。客观来讲,教学方法手段应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以最大化学员的学习效果为基准。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一概否定,但应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必须的,如案例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学员思维,但也不能过于追求实质教学内容之外的“泡沫”。在课堂教学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员对课堂教学设计尚未达到收放自如。教学设计思路不够明晰,逻辑不够严谨,对很多学员可能提到的问题缺乏预先设置和准备,不能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和讨论。这些相对刻板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员交流互动,既不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让教员和学员之间产生距离感,降低学员的学习热情。

(三)教材的选用与教学需要脱节

选择适合于专业要求和教学需要的教材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学员的接受程度和教员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在教材选用上,我院选择的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当然这也是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普遍选择。问题在于这一教材明显模仿了外文版经济学原理等书,很大程度上带有西方国家院校教学的特点。这就使得目前所使用教材中,十分缺乏结合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或案例。而有针对性得联系现实经济热点问题教学,又恰恰是这一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在这种现实差距下,如果教员不能充分地进行补充和拓展,学员会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与现实相去甚远的感觉,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由于《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量内容较多。国内知名大学的经济类专业或者专业的经济类院校,微观、宏观经济学分学期连续开课,每部分最低为80学时,而我院《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共计80学时。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一学时设置明显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导致教学内容大量删减、省略,学员对经济学的学习了解过窄过浅,导致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很多学员经济学基础不牢,直接影响对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的理解学习,不能满足学员经济学专业素养持续培育的基本要求。

另外,由于开课时间比较集中,我们一般由多名教员各自承担不同教学班次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按照个人安排完成全部内容的讲授。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员在教学经验上比较丰富,但教学方法可能稍显陈旧;而一些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员,拥有足够的教学热情和鲜活的教学方法,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需要不断摸索和积累。这种各自授课的安排,既缺乏教员彼此间的交流互补,也不利于教员对于各自专长问题的理解和深入挖掘,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若干建议

(一)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因需施教

教员应该认真领会授课学员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时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比如说,我院财务、审计专业学员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相对加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内容的学习,更倾向于引导学员运用经济学原理的思维方式,结合国防费结构、军事支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等内容,注重经济学原理在本专业领域的结合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为使学员能充分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首先根据以往教学得到的现实反馈,着重将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原理和模型,分散到各个现实案例中去讲解,边讲模型原理,边解释如何应用。在具体内容上,注意将当前国家宏观经济的最新数据、形势及国家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如将十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学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加入到教学内容中。类似这样的结合既便于学员理解经济学原理,也便于学员充分认识和理解支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激发学员参与讨论及学习的热情。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

目前的学员大多为“90后”,整体上属于个性张扬、思维丰富的群体,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是教员在教学中必须下足功夫思考的问题。高效运用多媒体,制作文字内容适度、画面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并和必要的板书相结合,如一些重点模型的分析、重要变量关系的推导,需要在黑板上作详细的解释,是学员能够紧随教员的思路;一些与经济事实关系较为紧密的章节选择采用案例分析或者分组讨论的方法,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分析美国历届政府实施这些政策的背景、目的和效果,也可以分析近年来我国政策实施的情况,这有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两大政策的含义和应用。再比如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章,一方面,我国近年来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形势;另一方面,就业、失业问题大家关注较多,具备充足的讨论素材。教员采用让学员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容易营造师生互动的、活跃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员在组织讨论发言的环节中不仅扮演组织者的角色,更重要的也是参与者,可在学员发言过程中提问或者辩论,在发言后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当授课班次的学员素质普遍较高时,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效果也不错。在新学期开始把教学内容与经济热点相结合,分成若干专题,组织学员按兴趣加入讨论小组,自行查找资料,自己设计演讲,对某一宏观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个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疑惑。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尤其有益于那些打算继续深造的学员。

(三)提高授课教员水平,组建团队

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员的教学理念、方法和对所授课程内容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这样的课程对教员的教学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善于捕捉各种宏观经济现象,结合到抽象的宏观经济理论当中,做到深入浅出,为学员答疑解惑。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合理搭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团队成员的日常交流和学习,课程教学组在统一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多安排试讲和任课教员间相互听课活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及时传递共享教学信息。积极为青年教员提供锻炼的机会,如可以派出到地方相关高校听课交流,积极申报、参与相关科研教研课题等,形成分工合作,互补交流的教学团队氛围,使得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拓展思考

教学和科研是每个教员的两项重要任务,从理论上讲,二者既不能有所偏废,更不会存在矛盾,“以研促教”“因教而研”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良性循环。即便跳出《宏观经济学》的范围限制来看,我们每个教员的工作都适用此规律。那就是科研应该源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解决问题,再指导反馈到教学当中,二者应该属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但现实工作中,由于观念的偏差及量化指标的压力,加之教学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量化收益,不少教员过于注重对学术研究的量化追求,单纯为“科研”而“科研”,学术研究既无实践来源,也无应用空间,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堆砌和数字的推导。“科研”与“教学”毫无瓜葛,教学科研两张皮,不仅不利于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也牵扯了教员的有限精力,最终造成学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上不去,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应该摆正教学的中心位置。其他一切学术研究及保障均围绕教学展开,使教学准备不间断、教学研究成体系、研究成果促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将当前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梳理成“问题研讨”的教学专题,增强人才培养的岗位指向性。在教学方法上,尽快实现与部队同步,即部队怎么用、院校就怎么教,部队怎么练、院校就怎么训,营造近似部队直至实战的氛围。在学术研究上,可通过在基层部队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组织教员、学员去调研、实习、参加演习、代职锻炼等,使广大教员和学员能够亲历调查采访,撰写切身体会的调研报告和代职总结。这既可以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鲜活资料,又可以为全院学术研究提供部队现实问题的选题,最终研究成果一方面可用作真实的教学案例佐证教学;另一方面,还可直接应用解决部队问题,一举多得,良性循环。带着问题去调研,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又在实践中发现和提炼新的问题,由此教学科研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升华。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当前宏观经济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高位运行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虽然今年一季度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达23.7%。当季投资增速回落,有可能是去年下半年调控投资带来的适应性回调,还难以说是趋势性变化。另一方面,目前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特别是利率水平的偏低和大量的游资存在,为投资增长提供极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再加上地方政府仍然高昂的投资热情和大量投机资金的驱动,住宅投资过热继续发展,很可能带动整体投资再次强劲反弹。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投资过热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必须注意到,我国的新开工项目仍然很多。新开工项目决定着未来的投资增长速度,如果按建设周期算,2006年在建的投资规模需要到07甚至08年才能发挥效益,这就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投资仍将会保持较快的速度。

2、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

近几年存贷差的大幅增加可以大致反映流动性过剩的严重性。据统计,2006年1-9月累计存贷差比2000-2003年间存贷差的平均值高出1倍左右。目前流动性过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三个层次的货币流动性呈同步增强趋势,三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均处于偏快增长区间,为信贷和投资继续大幅扩张提供了非常宽松的资金条件。其次,当前利率水平仍然偏低,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货币供应量仍会保持在高位增长。三是外汇储蓄的过快增长使货币流动性被动增加,特别是目前人民币慢升值得趋势实际上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投机的预期。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几乎占到全年信贷投放预期目标的一半。M1和M2增速明显,二者的剪刀差在去年末闭合以后重新扩大,定期存款活期化重新抬头,货币流动性增强。

3、贸易顺差继续呈扩大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同比扩大231亿美元。由于持续多年的投资高增长,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生产能力,在超过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势必进一步扩大出口。按今年一季度的发展趋势,全年外贸顺差很能会突破2400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奖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加大人民币升值得压力;二是加大了货币调控政策的实施难度;三是引起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加剧。

如前所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所谓“三过”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经济形势好中有忧,由于持续多年的经济和投资的高增长,经济平衡关系在变化,深层矛盾在积累,潜在风险在加大。如果任其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会趋于下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局面将难以为继。

二、“三过”及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者的角色,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却不到位。这就造成政府财政收入被大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我国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本,由于国有资本预算制度迟迟没有实行,利润不分红,而近年来石油化工、电信等垄断性利润大幅增长,使其投资能力被过度放大,直接导致了投资资金充足。

2、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

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幅远高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政府所得份额不断增大,在政府职能尚未转变得条件下,必然直接或间接的推动投资高增长和投资率达攀升。企业在高利润的驱动下,也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和增加投资,这是造成投资增长过快的最直接原因。

3、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跨国公司不断向我国转移生产能力,导致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长期以来,为了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很多地方采用了增加出口的措施,我国政府也采取了鼓励出口的战略和政策,包括在沿海地区设立大量以出口为导向的开发区,通过优惠政策大量招商引资,实行出口退税等,造成国内资源配置向出口企业倾斜。这一系列措施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现状有愈演愈烈之势。

关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全球流动性普遍过剩是外部原因。近年来,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我国汇率相对低估导致存在套利机会等,是造成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客观因素。而从更深层次原因来看,高储蓄率、政策的出口导向模式是流动性过剩的基础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金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高储蓄率所引起的国内投资与消费的失衡,最终导致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流动性过剩。此外,国有银行上市融资、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程度。

三、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1)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在当前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的情况下,今年要继续把控制投资过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要谨防出现二次宏观调控后投资再度反弹的情况,即使经济增长调整压力加大,也坚决不能放松对投资的控制,尤其不能放松对房地产及重化工业投资增长的适度抑制。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特别是要继续落实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效果。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全面清理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查各类拟开工项目,凡不符合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该停建的一定要停建。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开工项目的清理工作,纠正了一批违规建设项目,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的促进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实。今年要继续保持这种从严控制的势头,巩固清理成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不反弹。

(2)严格执行土地调控政策

落实土地管理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加强土地规划、年度计划控制,实行土地违法问题问责制。严格用地审批管理,全面清理土地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要求出问题的地方或部门限期整改,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从严控制工业用地比重,同时调整工业用地政策,强化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出让的收支管理。政府部门应该在目前土地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及时把相关方面的行政政策性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使宏观调控更加规范化、效率化。一要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二要通过立法形式赋予农民在土地征用和征购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平等的法律地位;此外,针对当前环保和能耗调控目标实现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继续强化环保的约束作用,坚持以资源节约合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淘汰落后产能,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强金融调控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要从体制机制等根本因素入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要将财政、货币、产业和贸易等政策手段予以组合运用,多管齐下,以期达到最好效果。从短期来看,可以进一步调整出口导向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有效管理出口增长,坚决抵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创汇的做法,同时要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切实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长期来看,应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逐步提高消费率、改变高储蓄创造必要的制度条件。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改变资金和其它资源过度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投资消费失衡、区域发展失衡现象。要从金融角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加强市场准入的审核和监督检查,特别要强化环保标准。适度压缩对工业的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加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和公益业的投资,切实有效地执行重点行业的产业政策,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

第3篇

2、就业理论,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5、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

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视角;房地产;宏观调控;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并得以逐步健全和完善。2008年以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我国城市房价出现井喷式增长,过高的房价与较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形成鲜明的对比,涌现出一大批“蜗居”、“蚁族”等。为了遏制房价过高、解决人们买房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国务院连续多年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办法,利用经济手段对房地产市场予以宏观调控,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然而,与预期目标相比,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本文研究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通常而言,国家对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市场供需结构平衡、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因素的逐渐增多,房地产市场出现不均衡发展态势,为了引导房地产市场有序、均衡化发展,国家从政策层面出台了一些经济宏观调控办法,利用经济法等法律手段予以宏观调控,逐渐引导房地产市场步入正轨,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现阶段,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房地产市场资源分配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致使部分信息传输过程出现差错,并且具有随意性和滞后性。因此,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调控和约束,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正规化运行[1]。第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产业的一大核心支柱,同时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对其他有关产业形成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政府基于经济法视角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极其有意义的。第三,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由于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大,所以需要政府出面均衡各主体关系,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予以正确引导。唯有通过经济宏观调控,方可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才能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中的问题

(一)经济宏观调控认知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理解为:房地产市场宏观条款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政府调节,这种理解存在明显的偏驳。如前文内容所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合理的价格定位之上,市场消费从高到低自然形成。倘若需要明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目标、方法以及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进行科学评价,那么必须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房地产市场外部效益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体现,市场机制下的公共价值是不存在的[2]。房地产市场调节过程中,价格作为一种事后补充调节方法,定价到信息反馈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房地产市场定价过高,势必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甚至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因此,经济宏观调控认知偏差,将会给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带来难题。

(二)经济宏观调控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意义上制定出经济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潜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依靠房地产市场本身去维护社会公平显然是不可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增高,人们所需承受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大,长期的高房价,必然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制定了一些文件、通知,但是立法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空白,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支撑,现有的文件、通知在传达、执行过程中,并未产生积极成效。例如:土地的自然垄断性造就了房地产的垄断性特征,我国关于该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缺乏经济法律调控,给房地产市场的运营和发展产生极大阻力[3]。

(三)经济宏观调控主体权责不明

由于房地产市场规模较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较好,所以致使部分宏观调控主体之间权责不明,对于一些困难问题,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对于经济利益,相互之间又存在争夺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权定义不明,没有明确的权力和义务范畴。正是因为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所以给房地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创造了良好条件。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主体作为法律关系的维护者,在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有着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例如:享有财产全、经营权等,并且需要履行公共经济利益及市场公平、公正保障义务。从某种层面来讲,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主体必须全面掌握房地产市场信息,理性参与市场决策,提出最优的建议和策略。近年来,国家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权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起到一定的平衡和优化作用,为维护房地产市场持续经营、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主体之间权责不明的问题十分严重,致使权力和义务透明度较低,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各类利益主体的基本诉求,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4]。

三、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对策

(一)政府行为规范化

经济法视角下的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是在体现经济法价值的基础上,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开放、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转型。可以说,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将改变政府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市场的齐抓共管格局。政府的直接干预程度将降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需要保持高度一致。实践证明,政府并不能为市场失灵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办法,其干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甚至过多的干预将会影响到市场经济。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化,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而需要通过主动的改变。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必须突出公平、公正和公开性特点,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用权,防止权力滥用和制度失灵,服务型政府正是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过程中所迫切需要的。

(二)构建完善的经济宏观调控法律法规体系

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必须依靠强大的法律支撑,这就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这也是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是国家政府职能转变、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法立法过程要科学、全面,确保资源优化配置,重视政府职能发挥,维护市场良好秩序,逐渐适应市场经济新常态[5]。国家作为市场经济的领导者和宏观调控者,需要在经济与法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颁发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以此来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必然会对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干预方法和方式灵活多变、科学合理。中间层主体对房地产市场的规制权代表了市场各主体的意见,然而并不能达到有效的规制目标。如果从立法层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干预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那么必然有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三)规范经济宏观调控模式

通过规范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模式,明确各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法律主体地位,将对于房地产市场经济增长来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由于政治背景、经济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手段有所不同。基于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防止市场失灵。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逐步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规范经济宏观调控模式过程中,需要重视土地增值税的调整工作,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土地增值税相关条例及细则,根据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要求,做好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针对不同房产,分别征收不同比例的税费。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必须重视土地价格的增长变动,根据土地价格来调整投资策略[6]。目前,我国在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制定速度明显慢于发展速度,从而缺乏统一、可行的衡量标准。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法,需要结合房地产市场变化,做出适应的调整。例如:房地产产品结构不合理会对房地产市场均衡化发展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出面解决,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按照市场供需结构,适当调整各类房地产产品比例,从而确保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了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研究认为,经济法视角下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力求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从而形成良性运营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玥婷.房地产市场中的利益集团行为规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赵亮.经济法视角下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3]杨倩,尤海星,谢昆谕.浅析经济法视野下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J].金融经济,2014(16):11-13.

[4]雷蕾.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经济法分析[J].商,2014(22):243.

[5]张涛.我国房地产价格法律调控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

第5篇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因此,通过明确知识体系的方式可以避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孤立认识,杜绝了教学过程分割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密切联系。

第6篇

【关键词】粮食经济;宏观层面;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对粮食经济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大。尽管在近几年里,我国粮食经济工作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考虑到人口数量的巨大,且自08年以后,我国各地区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供给又再次出现问题。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粮食经济工作还需继续加强,对粮食市场风险的控制力度还将继续加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我国粮食产量以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1.近十年来我国粮食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总的来说,自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之后,我国粮食经济便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过于粮食产量连年下滑,粮食市场供求矛盾突出的状况有所改善,并且,在国家“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粮食总产面积以及总产量都开始增加,且基本上已经能满足粮食经济市场的需求。另外,由于国家针对市场粮食价格下行这一现象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出台了相关的粮价调控政策,不仅保证了粮食经济市场运行的稳定性,还实现了粮食的增产和增收,提高了农民产粮的积极性。

2.我国粮食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粮食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无法否决和抹灭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的粮食经济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大可小,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

2.1粮食生产基础不稳固

(1)如前言所说,尽管当前我国粮食经济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近两年天时的影响,导致我国粮食产量有所下滑,再加上四川等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经济市场运营极不稳定。如此一来,国家粮食经济的发展多少会受到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粮食生产基础不稳固是导致粮食经济工作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产量不足极容易导致粮食市场供小于求,而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粮价上调,这一现象极不利于粮食经济的发展。

(2)粮价平稳或回升的难度大。

粮价变动与粮食产量有着必然且直接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粮食产量越低,市场粮食供给不足,那么粮食价格便相对较高;而粮食产量越高,市场粮食供大于求,那么粮价便相对较低。最近几年,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产粮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粮食产量较低,粮食市场呈现出供小于求的状况,所以粮价开始上调,并逐渐稳定在上调之后的状态。事实上,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对于农民来说应该是一个积极因素,但是由于相应的农资价格也在上调,产粮成本增加导致粮食的总体生产效益下降,这对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反而是一种打击。

2.2粮食市场被粮食部门垄断

当前我国粮食经济市场结构是一种垄断制结构,粮食市场完全被相关粮食部门垄断,被政府和粮食部门全面管制,这种发展运营模式不仅无法保证农民产权,还无法判定出粮食交易的稳定性。纵观我国粮食收购市场,买方和卖方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买方多为国家粮食收购部门,卖方则是农民或一般消费者。两者在进行交易活动时,由于买方既具有商业职能功能,又兼备国家行政执行权,具有行政和商业双重性质,而卖方却仅仅只是商业交易的参与者,所以二者在进行交易时,卖方往往会处于从屈地位。这种交易类型的界定是不稳定,也不确定的,严重者还可称其交易是不公平的。

2.3粮食经济市场存在“政府型”波动现象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市场便开始出现了“卖粮难”和“买粮难”的矛盾现象,并且交替、反复的出现,粮食市场粮价波动现象也极为突出。一方面是粮食过剩,卖出难,另一方面是粮食紧缺,买进难。在这两种矛盾现象交替、循环波动过程中,粮食政策陷入了“多了放、放了少、少了统”的怪圈,政府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财政代价。

3.粮食问题的对策

3.1关键工作

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关键要作好以下四条:一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方针。

3.2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3.2.1改革并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国家粮食调控部门对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风险基金的来源结构应该区别对待、分类制定。由于主产区承担了保障全国粮食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主要责任,任务重大,而自身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财政实力弱小,所以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设计上应该给予主产区更多的倾斜扶持政策。

3.2.2防止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差异过大

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实行不同的粮食补贴标准具有合理性。但差异过大,不仅会违背比较优势原则,增加国家粮食安全成本,而且还会阻碍全国统一粮食流通市场的建立,进一步扩大地区问农民的收入差距。所以应该将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直接补贴标准的差异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3.3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破解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难题

3.3.1粮食市场化向高级化的粮食市场期货市场发展,以避免市场风险

粮食的现货市场交易价格的随机波动性,导致价格涨落幅度大,价格信号短促,从而导致市场无法控制风险,而期货市场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预期性。因此,期货市场在粮食流通体制中有明显的必要性:一是很好的价格发现机制,二是平抑价格风险,三是价格的指导作用。

3.3.2可以有效转移订单农业的价格风险

首先,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为订单农业的订单价格提供参考。其次,期货市场风险转移的功能可以使订单农业中的价格风险转移到投机者。另外,期货交易所是所有买方的卖方,所有卖方的买方,期货交易又实行保证金制度,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再次,可以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利用农产品期货,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上规定质量和合适的价格采购农产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又可参与套期保值业务,锁定生产或经营的成本,转移订单风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我国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粮食生产基础并不稳固,粮食市场基本上是由强大的国有粮食部门所垄断的市场结构,我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粮食市场风险还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国应该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鼓励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利用粮食期货市场解决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徐柏园.我国粮食经济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和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6(08).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继承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分工与协作实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化要求。宏观经济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的体现,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何坚守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需要深刻研究的内容。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自己的准则,总体上看去,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有三大方面。

(1)影响我国经济主权问题决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含义即指技术与生产力目前都还属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参与全球化合作时,我国必然会处于产品链的最低端,受到发达国家经济的制约。

(2)对管理规则的影响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全方位、全行业的对外开放,从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方面来看,这预示着我国之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都将重新洗牌,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经济政策,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必须得按照国际化的经济标准来制定,同时还需要为国际间的经济接轨而作出适当的政策贡献。是对过去封闭经济管理理念的全盘抛弃还是审时度势,将其中有价值的证明成功的管理理念进行保留继承,需要通盘考虑。而一旦继承之后,我们又要面临如何将这些理念进行发展的问题。必竟任何理念与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都会显得过时,因此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视。

(3)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各方力量处于相互制约、向均衡化发展,从而最终使世界经济格局处于相对缓和,众多国家参与进来,但各国又将注意力集中于本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地紧密,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旦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其它国家也势发受到影响,当这种影响全面曼延开来时,就会造成整体局面的失控,从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秩序。当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宏观经济的管理就会变得俞发地困难,也俞发地重要。要想抑止衰退的扩大化,那么就必须经济职能部门采取有效地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的宏观经济,从局部改善,进而改善整体世界的宏观经济局面。

2、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理念

(1)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型

历史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历经了两个主要阶段与一次转型,目前正在面临着第二次大的转型,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客体又将迎来一次实质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第二次转型。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的转型将会是这次转型的主体内容,舍弃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政策有力引导为辅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

(2)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国家政府必须创造出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同时也涵盖了各种硬件,如不同的传媒与网络。利用信息化的高速飞展,政府已在着手建设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即所谓的地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国政府的庞大,管理起来必然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网络,实现了垂直化的管理反应速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层面进行统筹,任何地方的经济信息可以上网查询,而一个经济行政命令的下达后产生的效果,都可以尽快了解到。实行现代化与网络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政府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政府网”体系,这正是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将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及时应对新环境下宏观经济有可能面临的来自世界和国内的挑战,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求发展应对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实际就是发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前兆,而对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经济体来说,突发事件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迅速,突发事件来之迅猛,影响巨大,比如之前的美国信贷危机,虽然开始仅限于美国,但不久就曼延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我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也不能独善其身,美国经济一下滑,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挫,最终问题都会反映到宏观层面而来。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形势下的经济突发事件,是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良性管理不可逃避的问题。面对这场危机,我国集所有力量,通过4万亿的建设资金来救市,而后各个职能部门在统筹规划下进行充分配合,这就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机制的培养。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时刻要作好应对措施,也就在制定相关制度,调节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面对突发事件,常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有过时的可能性,那么根据新经济体系来发展这些管理政策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存储基本利率,这些措施一般是遇到经济事件时,国家常采用的一般经济调控手段,但是现在的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都要大,因此如何在这些固有手段内容上再继续发展,将它们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更加广,解决的矛盾更加彻底,是当代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经济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强国家自身应对危机的准备基础。

3、总结

宏观经济始终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石,它的变动影响到国家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在哪个时期,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国家职能部门发挥作用的工作重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自己的经济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家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

第8篇

[关键词]数学工具;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改项目“双一流背景下提升本科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2019xjyxm018、2019xjyxm025);

2017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改项目“高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ww6020000020)

[作者简介]贺俊(1965—),男,安徽淮南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和内生增长理论;张钺(1994—),女,河南新乡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7级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0-0223-03[收稿日期]2019-10-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民众对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日益加强,同时,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成为一项较为迫切的要求。另外,隨着知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了适应社会对新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担负起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体系、创新化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教育和培养优秀人才。其中,作为高校最大的学生群体,本科生教育具有基础性、必要性的地位,设计合理有效的本科生课程教育体系,对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宏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带来的结果,即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合适的速度增长,这表明了宏观经济中常见的问题如经济波动及与此关联的就业、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关联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等都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对于各种经济变量,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一个变量的变动会在多大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另外的变量,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宏观经济学囊括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变化、发现经济规律,最终用经济结论指导现实社会,宏观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起步较晚,现有的宏观经济构架主要借鉴西方的宏观经济体系,虽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但更为适用的宏观经济体系仍待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更多未来学者的努力。宏观经济学不仅限于经济学的范畴,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发展,该学科的覆盖面也包括了金融学、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知识对相关学科的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我国的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课程设置来说,掌握一定的数理知识和推导能力是学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通常与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课程同一学期开课,因此,现有的课程设置可能导致本科生知识储备不完善,难以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全面、系统地理解知识点。就使用教材来讲,目前本科生课程中采用的教材多为高鸿业(人大版本)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1],教材内容偏重于知识点的理论阐述和举例说明,辅以图表说明,较少涉及到数学推导和证明。相较与此,龚六堂[2]和耕、吴付科[3]等作者的高等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学生只有在掌握相应的数理功底和数学工具运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而宏观经济学作为高等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和前期准备,中间不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层,本科生如果学完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后再接触高等宏观经济学,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有明显的吃力感。因此,在现有的宏观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数理内容,引导本科生运用数学工具发现经济规律,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本科生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未来学习高等宏观经济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4]。

本文以宏观经济学教材中LM曲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例,通过阐述图形分析的缺陷,并列举借助数学工具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优势,说明将数学工具引入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我国本科生宏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宏观经济学教材案例分析

货币政策属于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经济体的行为,其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效果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大小受到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投资等于储蓄)和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货币需求等于供给)的斜率影响。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关于货币政策效果的LM图形分析部分,教材指出,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差。由图1可知,IS斜率相同,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从L时,LM曲线较平坦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而LM曲线较陡峭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多。

其原因是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强。上述表述可总结为: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弱,实际上,这样的结论不够严谨。

根据LM曲线的表达和h的取值对斜率的作用方向相反,因此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也相反。具体而言,当k不变时,h减小,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当h不变时,k减小,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因此,教材上的表述严格意义上是指第一种情况,即“当k不变时,h减小,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原表述缺少了一个前提条件,即“k一定时”。

从另一个角度看,LM曲线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可以从数学上得到证明。观察货币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是从数理角度出发,对经济等式经过一系列数学推导得出的结果。首先得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α+(1-β)y=e-dr+g(1)

及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ky-hr=m(2)

分别在控制实际货币供给量m和政府支出g的情况下对两式进行微分,化简得到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根据货币政策乘数:

可知k和h的取值对乘数的作用方向相同,因此在k(h)取值一定的情况下,h(k)的减小将引起货币政策乘数增加,表明此时货币政策效果较强,与实际分析的两种情况相符。另外,借助货币政策乘数,也可以直观看出凯恩斯极端情况和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龚六堂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也提及针对复杂的经济问题,应善于利用数学工具予以解决。例如,同样在分析给定价格水平下决定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时,通过求解IS-LM曲线隐含的消费—投资函数和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得到均衡时的产出和利率水平。引入微分方程:

其中式(6)等号后第一项为Jacobi矩阵。然后进行Laplace变换并通过Cramer法则得到:

实际上,在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可能需要从数十个等式中得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此时构建Jacobi矩阵使用Cramer方法给予解决相当高效,因此,借助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对于数学工具,单纯利用图像来分析经济问题可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仅难以将问题解释清楚,在遇到三维或多维问题(变量)时更是难以通过图像表达,因此借助数学工具是较为明智的[5]。

从LM曲线与货币政策效果的例子可知,相较于图像表达和分析,数学公式推导的过程更有逻辑性,结论更加严密。因此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把数学工具引入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优化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育的建议

1.加快课程内容的更新。针对主要参考教材中的欠缺部分,本科宏观经济学教育过程中应对课程内容做出适当的更新和改进,在解决经济问题、说明经济规律时,除了理论阐述之外,可以引入数学工具,使用数学方法给予相应的证明和分析。通过这种改进,可以促使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也使教材相關内容的结论更加严密和具有逻辑性。

第9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中充斥着许多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遵循某种方法论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范式分别来阐述,指出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必须注重与方法论的结合。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殊性

宏观经济学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宏观经济研究变得复杂多变。一是,整体性。宏观经济的整体性是指宏观经济虽然针对不同的主体可能有不同的经济行为,而且经济行为的范畴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宏观层面的经济来讲,其整体性不可忽略。也就是说,社会也好,各级政府也罢,它们在宏观经济方面都必须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的目标。二是,社会性。宏观经济的社会性是指宏观经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要从宏观的层面上把控整个国家乃至社会的经济局面,正如本文的前一部分所述,社会及各级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主体,使得它们的经济行为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三是,协调性。宏观经济的协调性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活动,要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而协调的发展。从历史的发展长河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与进步在不同利益群体方面都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也就是存在着不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宏观经济的特殊性的存在,要想准确研究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难度。宏观经济研究成果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科学性是要求学术成果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精炼不可含糊其辞,许多经济学研究达不上要求。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要展现研究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成果不是材料堆砌,就是过多借鉴别人的理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却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研究成果中的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不管其正确与否。

三、方法论的必要性

方法论的定义为多种多样,《韦伯斯特大学词典》将方法论定义为“做某件事,或为做某件事的方式、技术或过程”。但在《应用经济学方法论》这边书中,方法论一词实证指: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方法的研究。因而,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就是对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研究。书中方法一词指的是: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或工具,这种用法和国家科学院科学指导委员会的用法一致。在社会科学方面,社会研究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是设计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如果认为宏观经济学科的理论不需要经过科学的检验和检测就能成功,这显然是不对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形成科学的行为准则,同时这种“行为准则”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在宏观经济学科研究领域,“方法论”十分重要,它是现代科学和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对我们科学地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科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从社会科学方法论角度研究宏观经济理论

(一)实证主义

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强调科学就在于说明现象的成因,对现象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自然科学这种普遍性和精密性的精密性,主张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因此实证主义主张以事实说话,从宏观经验事实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化,它侧重于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数量分析和统计计算。实际上,实证主义研究早已渗透到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研究有着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自行检验。实证主义在研究宏观经济中有很多的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验证和控制经济学家在自己能力范围外的研究结论。

但是实证主义分析是基于特定引导假定下,而特定引导假定本身就存在主观性,而这两者又是无法隔离的,因此实证主义不是撇开价值观纯粹的科学研究,不同的经济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现象的实证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人文主义

经济学是关于人的学问,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还要研究理想人行为的问题,经济学研究一方面要注重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人的伦理道德。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上价值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强调收集信息,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诠释。它注重定性研究,并偏重本分析或叙事表达,它们认为人力的行为是多样化的,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是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因此人文主义从定性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并让宏观经济理论向对人们有价值的方向发展。注重强调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自由公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宏观经济发展又必须以自由公平为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沈军,白钦先.论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J].经济论坛,2006(5):123-128.

[2]孔祥毅.山西金融史及其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