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6:30
导语:在形象美学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合: 大家晚上好!
何:七月,艳阳似火! 带给我们回味激情。
王:七月点燃激情。让我们体验美好人生的快乐时光。
何: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庆XX佳人服装有限公司成立1周年庆典活动。在此,我谨代表XX佳人服装公司全体同事向出席今天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王:XX佳人服装公司主要经营品牌女装、童装、化装品、内衣、鞋包、饰品等。同时还可以外接化妆、VIP客户免费化妆、形象设计、服装搭配等服务。
何:公司秉承追求卓越、贡献价值的服务精神,为感恩回馈新老客户长期以来对XX佳人公司的支持,我们隆重举行本次周年庆典活动,感谢社会各界嘉宾朋友前来捧场。
王:出席今天活动现场的领导有XX佳人公司董事长吴XX、
何:XX佳人公司形象设计导师陈XX、顾XX
王:中山XX美学创始人李XX、
何:中山XX美学LILY校长、中山XX美学高级化妆讲师兼创意总监威廉老师、
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嘉宾朋友的光临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何:下面有请XX佳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吴XX女士上台讲话,掌声欢迎!
王:感谢吴董的精彩讲话,相信在董事长的带领下,XX公司明天更辉煌!
何:下面请欣赏中山XX美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快乐崇拜》,掌声有请!
王:好,感谢XX美学的同学们的精心准备,我们欣赏了舞蹈,后面还有很多精彩节目,现场也会抽大奖,希望大家不要错过哦!
下面请欣赏T台秀表演:
T台秀的过程中一定要介绍本次展示模特化妆和发型都是XX美学的同学们设计的、服装及搭配是由XX服装公司提供的。
何:感谢各位同学们精彩展示,今天的活动精彩不断,我们欣赏了舞蹈、也欣赏了T台秀、下面进入抽奖环节,有请工作人员送上道具,抽奖嘉宾是中山XX美学校务主任务杨主任。有请抽奖嘉宾和中奖选手合影。
王:好,现场的各位欢众朋友们,下面请欣掌歌曲《走在冷风中》,掌声有请!
继续是T台秀表演,陈XX和XX解说模特风格。
何:好,感谢模特的精彩展示,我们再次感谢大家的精心准备。下面我们的抽奖环节继续进行,有请抽奖嘉宾陈XX。本次抽奖的奖品是价值1380元的形象课。请中奖的朋友们走上舞台。
王:好,各位嘉宾朋友们,刚刚我们欣赏了T台秀表演,我们的各位评委也进行了专业、客观、公正的评选,现在成绩已经出来 。获得本次比赛的季军的是XXX 有请获奖选手上台领奖。请XXX为获奖选手颁奖。【有请获奖者和颁奖嘉宾合影】
何:获得本次比赛的亚军的是XXX 有请获奖选手上台领奖。请XX美学化妆培训学校高级讲师、亚洲化妆造型大赛亚军获得者Coco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奖【请获奖者和颁奖嘉宾合影】
王: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是XXX有请获奖选手上台领奖。请XX美学校长为获奖选手颁奖【请获奖者和颁奖嘉宾合影】
采访冠军或亚军并分享。
何:各位观众朋友们,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本次庆典活动,公司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恩,也准备了精彩节目和抽奖活动,我们要有感恩的心。下面请欣赏XX美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感恩的心》掌声有请:
[关键词]医学美容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组织;高职;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1-0122-0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世界性的美容意识也深入广泛地融入了我国广大群众的生活中,医学美容更是受到大众的接受和欢迎,随之我国医学美容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国各省基本都设有高职高专层次的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各个院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校企合作进程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该专业就业方向多,导致综合和专项技能培养方向模糊不清,实践教学到底教什么的,如何组织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如何实施的问题仍然困扰该专业,亟待解决。为此,本文回顾性的分析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创新构建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施体系,以期达到为医学美容机构培养最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精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1.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包含生活美容领域,如美容师、化妆师、美甲师、化妆品公司等,和医学美容领域如医学美容技师、医学美容咨询师、医学产品购销员等,在校需要学习的技能比较广泛,给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培养方向较多,包含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方向,既有动手操作技能,又有咨询技能,既有形象设计,又有美容养生,美容护理,美容医学治疗,需要更多专业培养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要求培养的能力一既要全面又要有倾向性方向。
但实际情况是,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是大而全的综合专业,没有细分成多个专业方向。目前各院校选择其中的部分作为专业分方向,设置也都不同,更多的院校没有区分。分方向导致就业面变窄,不分方向,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得不到体现,就业方向反而使得在校学生觉得茫然,而且三年的多方向培养,毕业后不能达到医学美容高技能的目标要求。如何构建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如何组织实践教学实施,达到既全面又兼顾个性化教学的要求,是目前该专业需要以创新思维解决的问题。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偏重于基础技能的实践教学,如化妆造型、皮肤护理、文绣技术、美甲技术,而如医学美容咨询、美学设计、光电美容治疗等一些核心技能的实践教学,含校内外实训、技能竞赛等则明显不足。这些技能培养内容零散,缺乏紧密的辑联系、连贯,更没有形成体系。
实践教学实施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仍然以校内实训为主,而且没有做到早实践、多实践,理论教学仍然偏重,企业培训与校内实训不能有机融合、连续。
实践教学的实训教材已有编写,但不全面,而且教材之间也没有密切的联系,技能竞赛培训资料缺乏,很少有学校编写实习、见习的企业教师带教教材,这些都反映了实践教学的零散,不能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明确技能培养内容并遵循技能间的相互联系构建“根干枝”式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卫生职业院校与普通医学院校实践教学的目的和组织形式也不一样。医学院校的实践教学服务于医学理论教学,通过医学实验、实践对医学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验证,巩固和完善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实验教学是主要形式,临床实习主要目的是为帮助学生提高临床各科的诊疗能力,应对各种疾病,但还不能独立顶岗;而医学美容技术的实践教学,实验教学较少外,主要以实训、岗位轮岗顶岗实习为主,并且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本课题组调研发现,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各个技术岗位虽然比较多,如美容师、美容顾问、美容导师、形象设计师、化妆师、医学美容技师、医学美容咨询师等,分析岗位就可发现其技能可以分为:医学基本技能、美学基本技能、形象设计技能、美容皮肤护理及治疗技能、美容咨询技能;也可进一步概括为医学技能、美学技能、美容技能和服务技能,其逻辑关系为前三者是服务技能的基本和根本,美容技能离不开医学和美学技能,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美学离不开医学、美容技术也是以医学和美学为基础的,因此无论未来就业的岗位是何种类型,可以概括划分为美容技术岗位和美容咨询岗位,这两类型的岗位都是以医学、美学、美容和服务等技能为根本同时也为基础的。
因此笔者据“根干枝”式全程一体化的理念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医学美容技术学生大多来源于高中毕业生,不具备医学、美学和美容基础知识,在校三年的学习要求能够达到高级技能水平,应设计“专用、实用”的实践内容。入学后即进行专业教育,到各类美容机构行业岗位初识,了解行业基本状况,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第一学期技能学习:集中于人体素描和人体雕塑的美术基础训练、形象设计技能(包含人体美学分析技术、化妆造型技术、形体礼仪训练)等人体美学分析和创造方面的技能,同时也是医学美容咨询岗位的基本技能,其中也进行医学基础知识的实验学习;第二学期生活美容基础技能学习:如皮肤护理技术、化妆品应用技术:第三学期全面展开医学美容技术的实践教学:如美容皮肤治疗技术、医学美容皮肤护理技术、中医美容技术、药妆品应用技术等;第四学期提升阶段的岗位技能学习:如医学美容咨询技能、美容产品营销技术、美容企业经营与管理技能等:第五学期在医学美容机构各科轮岗实习;第六学期经考核合格进入半年的专科顶岗实习阶段。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一体化设计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完成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各项实训内容。实践教学内容遵循由基础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专项到综合的全程设计原则,课程之间可以交叉、跨学期,以利于实践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性。学生毕业后就己能掌握就业岗位的技能,可以胜任美容岗位的工作。
3.创新构建全程有效、有力的实践教学执行体系
3.1内培外引,打造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双优的实践教学队伍: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校内专职教师多来源于医学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一方面本科式教育模式深入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年轻老师的培养也多注重理论教学,在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明显缺乏。因此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如何安排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以及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给予充足的资金、时间、学习等保障。
在培养校内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应积极聘请美容行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带教能力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由于理论教学经验缺乏,因此需要改变外聘教师承担某一课程教学任务的状况,让这些教师专注于医学美容技术的实践教学,培训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不是整个课程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因势而为,因地制宜,入学后在各个环节包括专业认知、专业见习、实训、技能竞赛、社会服务指导以及轮岗带教、顶岗培训等,通过内培外引优秀的实践教学教师,提供带教老师全面的实践教学指导,选择不同的适合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就能明显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改善目前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执行者薄弱的环节。
3.2创新多方位、多形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与医学本科院校实验见习实习相似的方式,应全程多方位、多形式进行设计。
3.2.1现场实践教学与网络实践教学相结合:现场教学的优势在于现场性和互动性,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校外现场教学受伦理学和私密性的限制,现场教学的机会偏少,加之外聘行业专家工作任务较重,每年多次来学校现场教学的可行性限制,因此体系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不利的因素,可以制作外聘行业专家的校内外教学视频进行网络教学,减少来校现场教学的次数。
3.2.2实训与见习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校外见习实习要互相弥补不足,一些在校内可以实现的技能学习应以实训为主,校内实训要为校外实践教学打好基础。校外实践教学以现场带教为主。
3.2.3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竞赛应覆盖医学美容的基础技能、专项技能以及综合技能。
3.2.4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课堂的实训室远远不够,实训中心需要对学生课外实行开放,对于职业院校,实训室的开放时间应不少于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实训中心应配备更多的管理和指导人员。
3.2.5实践与社会服务教学相结合: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生因为在校期间无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不能实施临床诊疗服务,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可以获得美容师资格,因此应建设好平台,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实训室,为求美者做许可范围内的服务。
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通过艺术欣赏,我们可以发现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从学术上讲,艺术欣赏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其主体是人,人们通过对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从本质上来说,艺术欣是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让人们去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1980年,美国提出了“接触管理”,即专门收集客户与企业联系的所有信息。这是最早的客户服务概念,从广义上说,客户服务可以解释为衡量企业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表现。它包括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发生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在价格、性能、质量和促销手段上差别不是很大,那么客户服务水平便是其战胜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因为,各种手段固然可以为客户带来价值增值,但是,竞争的残酷使得其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令人满意的客户服务却可以把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明显的区别开来,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欣赏在客户服务中的作用
一是提升客户服务品质。客户服务品质是衡量客户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客户服务中引入艺术欣赏,为客户提供包含美学因素的产品和服务,会给客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想模仿一家优秀企业的全部可感知因素和美学意识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客户服务中引入艺术欣赏,通过具有各种美学风格的多种形象因素反映出来的企业形象,还可以能让企业在客户中形象更加的鲜明,不仅能进一步加深客户对企业的了解,甚至还可起到让用户对企业忠诚的目的。
二是改善客户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美丽与优雅,能给客户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在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里,客户的情绪十分容易受服务环境的影响而处于积极状态。我们在客户服务中引入十分欣赏,让“美”的感觉体现服务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不仅可以让服务人员对服务场所产生“家”的感受,另一方面,也能为进入该场所的客户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是规范客户服务行为。服务美是体现在个体性格特征、气质风度、外貌衣饰等方面的美。我们在客户服务中引入艺术欣赏,以各种途径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使其具有外在和内在的美。一是外在的美,仪表风度美是服务人员具体外化形式,仪表的美与丑,风度的高雅与粗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服务人员所在企业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美,客户服务人员要具备充满为用户服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服务人员要拥有专业的服务技能和美学等人文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娴熟的服务技能和广博的综合知识,不仅可以十分快速解决和处理客户服务中面临的困难,还能有效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客户潜在的需求,能会赢得用户的尊重和理解。
三、艺术欣赏融入客户服务的对策
优质服务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客户服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难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艺术欣赏的重要作用,让其进一步融入到客户服务中去。
一要注重服务环境。服务环境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特殊气氛等因素的美感作用,因此,服务艺术要体现在服务环境上面,这一点十分的重要。特别是在服务环境的设计上,要特别注意空间格调的设计,可以采用不同流派的独特风格以避免单调,注重整体格调的统一,体现艺术风格。在服务空间的规划上,要进一步合理化,空间构图、空间形象要新颖,能给客户以美的享受。在色彩和选材料上,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色彩以适应现代环境艺术化的需求,充分利用材料的自然特性,同时,可以通过鲜花、盆草、绿色植物的衬托增添人文意境美。
二要开展艺术教育。客户服务管理人员要根据服务人员爱好的不同特点,经常组织人员看舞蹈、听音乐会、参观美术展览等方式,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组织员工阅读相美学书籍,在客户服务人员中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性艺术讲座等活动,普及有关色彩美、形式美、体态美、服饰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劳动美等方面等基本知识,让服务人员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敏感性,进而按照“提升艺术修养”不断地塑造和完善服务人员。
我院2009年成立了口腔健康指导中心,在一楼挂号大厅、二楼粘膜科候诊区及四楼正畸科候诊区各设置了一个健康宣教岗,每个岗位设专职护士一名,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咨询、个性化宣教约200人次/天,并开展在各科候诊区的流动宣教,对各专科的候诊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口腔保健用品的选择与使用、口腔专科诊疗知识等,受众约800人次/天,由预防科管理。通过对护士们进行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护理美学包装,加强护理美学教育与培训,提高护士们的外在与内在素养;在宣教内容和形式上力求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结合图片与道具,把健康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患者面前。
1.1用护理美学塑造护士们的外在形象
作为专职宣教员,健教岗的护士每天独立面对患者及家属,为他们答疑解惑,宣传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此时她们是患者的唯一审美对象,只有具备美好的职业形象,才能吸引患者的注意力。美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仅对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使护理对象产生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生理、心理需要,而且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3]。
1.1.1对护士仪表的美学包装
每天上岗前严格按规定着装:①戴燕式帽,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双侧不掩耳;②着白色连衣裙护士服,穿白色长裤,清洁、平整、合身,护士服里面衣服的衣领、袖口、裙边不外露;③着白色软底护士鞋,白色或肉色袜子,保持鞋袜清洁;④指甲经常修剪,不染颜色,不佩戴戒指、手镯、不涂抹香水;⑤化职业淡妆:护士的职业淡妆应与医院环境整体色调浅淡、素雅为主旋律和谐统一,以展现护士职业的整体素质与美感[3]。
1.1.2展示护士的姿态美
姿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护士的基本姿态具体表现在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势当中。健教岗的护士在工作中多以站姿出现,更需严格要求:选择形体健美的护士,培养站姿挺拔、自然,显示出稳重、朝气与自信。
1.1.3表现的护士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与感情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示个人素质与魅力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是护士实现其护理作用的重要工具[3]。我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使用健康处方、宣传小册子、宣传栏、多媒体等形式,最主要还是采用宣教岗护士的一对一、一对多位患者或候诊区集体口头宣教结合道具、图片的方式,因此,对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①基本礼貌用语,文明礼貌是语言美的基础,使用礼貌礼节性用语,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②语言交往艺术,避免患者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语言简明、清晰、口语化、通俗化,语速适中,语气温和亲切,态度诚恳;③体势语言的应用,体势语言又称“人体示意语言”,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无声的方式进行感情或思想交流;④保持微笑,是爱心的体现;⑤眼神的交流:与患者沟通时,保持目光接触,适当的距离,认真倾听,表示尊重并愿意与对方交流,目光要停留在对方的眼睛附近,并平视以示平等。
1.2用美学塑造、提升护士的内在素质
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护士的内在美是塑造护士职业形象美的基础,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1.2.1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品德,对护理工作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①每周一次例会,交流工作情况,互通信息;②每天记录工作情况,每月写工作小结,记录工作中所做、所见、所思;③平时多观察、了解护士们的工作、生活、思想。通过以上方法了解、发现、讨论、解决,帮助她们少走弯路,迅速成长。
1.2.2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健教岗的护士们年轻,阅历浅,每天独立面对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患者,有一些患者会拿她们当出气筒发泄心中怨气、怒气,更可怕的是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会说出或做出不可理喻的话或行动,令她们感到愤怒、悲伤、恐惧、忧伤、无助,严重影响她们的工作情绪,因此,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性格、稳定的情绪及应付工作压力的能力非常重要。①我院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医生给大家讲授关于工作压力及应对方法,使我们了解压力是无处不在的,要学会把压力变成动力。②科室业务学习请口腔粘膜科医生、护长讲课,了解粘膜病与内分泌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为粘膜病患者做健康宣教;③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科室文化,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④注意大家的情绪变化,鼓励大家说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及时疏导。使她们经常保持热情、愉快、稳健的情绪,通过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患者,用仁爱之心去理解、包容患者。
1.2.3掌握丰富的知识
知识是素质的基础。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方法、多条途径对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防病技能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提高自我保护和加强预防疾病的目的[4]。健教岗面向全院的患者及家属,每天超过1000人次,他们来自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疾病,复杂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护士们除了要掌握全面的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的能力,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社会学科知识。①我院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为年轻护士们打造专业理论基础;②科室每月组织1~2次业务学习,针对宣教内容,请院内各科的医生、护长、专业护理骨干授课;健教岗护士分工各负责一个内容,进行科内小讲课,并请科主任及预防专业的医生参加,进行专业指导,讨论、分析课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件内容;③科室出资购买专业书籍,组织大家学习并应用到工作中;④要求大家参加院内各专业的业务学习,掌握各专业的最新知识与发展;⑤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科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不断吸收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⑥主任、护长定期到现场观摩宣教,并组织护士们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提高;⑦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在环境管理、仪表仪态、护理管理工作要求、宣教内容、患者评价等方面对健教岗护理质量进行考核。
1.3用美学营造舒适就诊环境
用美学设计、装修健教岗及候诊区,营造优雅、温馨、整洁、安静的环境,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配备宣传栏、宣传画报、小册子、多媒体、光盘、彩色图片、牙齿模型、牙刷、牙线、麦克风等辅助工具,使宣教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吸引患者的关注。
2结果
护理部每个月通过护理质量检查的方法对健教岗的工作进行考评,从环境的管理、护士的职业形象、护理管理工作、宣教内容、现场考察护士宣教、现场随机抽取部分候诊患者或家属进行满意度口头提问式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十分为满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岗护士的职业形象、宣教内容、宣教形式、宣教效果表示满意,评分按满分10分算,平均分9.8分;护理部对健教岗的评分按满分100分算,平均分为98分,见表1(寒暑假高峰期停护理质量检查)。口腔健康指导中心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一大亮点,得到患者及家属、院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3讨论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教学 美学教育 审美意识 教学思路
从美学角度来说,体育中的美主要是指协调舒展的身体,健美的体型,熟练、敏捷、优美的动作。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美学家、体育家都竭力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体美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因此,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也应该将美学教育作为一项明确的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因素,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本文针对如何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展开探讨,期待能对广大同行在教学思路方面有所启发,推进健美操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一、美学教育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1.美学教育有助于健美操教学中塑造学生的美好形体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片面追求理论类科学知识,已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近视眼、脊柱侧弯等发病率增高,许多男生不挺拔,女生不丰满,给人造成萎靡、迟钝、,怯懦的印象,所以高校健美操课程应参照美学研究的成果,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措施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器脏神经系统、身高、体重等发育良好,具备适应外界环境的生命活力。同时又在动作、形体和上具体育美的风度,从而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体现出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形象。
2.美学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陶冶情操
美学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寓教于美”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的开发是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教育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搞好健美操教学的根本。
康德说过,美是知识与情感道德的桥梁,欣赏者的多种心理活动始终伴随形象可感的具体的特征,而不只是抽象的思维。美学教育中感性和理性的相溶性是抽象的理性返回到感性世界的中介,能启迪学生由抽象思维指向直觉思维,由智力认识走向智力创造,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达到无限。
3.美学教育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有美学家提出人类自身美的三个层次:外在美――性格美――心灵美。体育教学与美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它着眼的是整个人,是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它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体现人的素质和理想。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美标准概念,从改善外在美着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态,优雅的风度,进而促进良好的性格发展,达到外在美、心灵美的统一。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有机结合美学教育
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对促进人的发展和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情,除了受制于审美对象和客体的存在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体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的高低,而审美能力的高低又受到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等的多方面的因素制约。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是进行美学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搞好健美操教学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和形体练习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美。通过健美操课的教学,使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发扬。
2.在教学环节中具体实施美学教育
(1)研究和开发体育中的美。组织专题研究小组研究体育课程中美育开发,在体育理论课中加一些美学知识章节,使之逐步形成体育美学之学科体系。
(2)明确美育的目的和任务。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人格美,即养成丰富的具有完美个性的人,美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养成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制订体育活动中各项美育指标,进行各种培训活动,例如体育舞蹈就是体育与音乐(美育)相结合的最好活动之一。
三、结语
1.美育教学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有机穿插起着引领教学思路,融会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的作用。
2.结合美学教育开展健美操教学势在必行。
3.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美学鉴赏能力,然后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美学内容来逐步加强美育渗透,使健美操教学质量日益提高,课程形式灵活多样,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顺应新兴行业发展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美发行业的前进步伐。美发行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全国各地将出现不可限量的发展盛况。我国美发行业人员将会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2014年美发服务业产值超过1万多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91%,目前行业人员规模超过1600多万人,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而美发经济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必将会推动美发与形象设计技能专业的繁荣与昌盛。
中国城市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身到美发事业,大大小小的美发店面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美发市场来说,美发企业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一切皆应适合自己为上,正所谓“兵无常势”,适者生存。而美发业具有投资少,进入门槛低,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要求不高的特点,是吸收一些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群体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启动和吸收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校企合作出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国职业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个人办的私立美发学校培训时间短,学员只是受1到3个月填鸭式技术培训就上岗工作,学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掌握美发技术,实操能力差,因此从个人主办的美发学校学习班出来的学员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其结果可想而知。国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制三年,以往这种马拉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待在学校里学技术,学生的积极性极低,到企业工作出现了不适应企业的工作技术要求等。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要借鉴德国的先进教育体系,在师资选择、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需改进;还要将理论、技能、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把学生融入企业达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学效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与“学”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是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途径,是校企结合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重视复合型人才 在美发行业越来越正规化,市场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进一步开发相关课程,如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绘画色彩、礼仪等各方面学科,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职业教育日趋规范化,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这几年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职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发展
当今的中国,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美发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基于种种原因,很多行业都是经历了衰败后再度复生的。美发也曾经是一个失败的行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终于脱胎换骨,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一些家长们看准时机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业高中学习美发技术,使其将来能自食其力。
宏观上讲,2005年对美容美发业是一大冲击,其原因在于专业人员的减少,社会需求量加大;但从微观上讲,却意味着消费者会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上享受更高层次的待遇,价格上也会更实惠。而我们的发型师则无论从技术、从业素质等方面都要面临着一次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发业也日益蓬勃。大时代的来临,大批的美发从业人员涌入,中国美发业在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上犹如被唤醒的睡狮。美发文化的融会贯通,是大势所趋,要使之逐渐走向高素质品位、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路程,就要求各院校的专业教师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任教。
目前许多著名品牌涌入中国,他们为扩张市场占有率,几乎都大力推广加盟店,招聘技术纯熟的美发师来加盟开店,花样繁多。
对于我们这些由国家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美发专业,势必造成压力,一些不懂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到大型的营业店里学习美发技术要比在学校学得快,学得好,学得多,因此有个别学生在我校学了一段时间就溜走了。这些学生不知道要当好一名美发师是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短时期学成的。在营业店里学不到像一些心理学、美学、店务管理等知识。学校教育学生是全方位的,要培养一名优秀的美发师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办学理念也在逐步向新形式发展,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技能型人才,建立良好的运作程序,形成良好的口碑。真正想把我们的专业办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其背后饱含着我们职业高中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在创业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知道“知识技术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我们必须经常为自己充电,多学习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掌握较高的美发技术水平……必须摆脱浮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多吸收新鲜的、先进的美发技能,以敏锐的感觉,认清我们的教学和市场的需求,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导入新的教学理念,在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信任的同时又赢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飞跃。
加强专业建设的思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美发专业作为培养美发师的摇篮,不仅要教育学生们学好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以前我们只重视教学管理,狠抓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工作后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方法和顾客总是不相适应。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结果发觉这样一个道理“要做事,先做人”。只有个人素质提高了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适应服务行业的需求。在我的教学模式中,每天把精选出来的个人奋斗、激励、感恩、挫折等小文章以各种形式编入到教学内容中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比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带学生们去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方给那里的人剪头。在活动的同时我教育学生们对老人、残疾人、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怕脏、不怕辛苦、更不能歧视身患残疾的人,面对这些人我们要用温柔的语言、微笑的态度去服务。通过多次去这样的场所锻炼学习,同学们在加强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人与人的交往是用心去沟通,作服务行业的人要学会用关心、爱心、耐心赢得顾客的信赖。
提高师资水平 美发教育者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技优而教”没有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培训,而作为美发的职业教育者,有着极强的引导性和示范性,我们经过严格的培训――末位淘汰――再培训的过程,逐步形成一支专业过硬、教学管理精良、理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职师资队伍。比如,我校对美发教师培训的方式是分几个方面,语言方面培训、心理学方面培训、美学方面培训、专业技术方面培训等,另外对专业教师的要求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专业高级教师证书或者专业技师证书,才能上岗任教。
专业建设探索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创办于1995年,我们的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办学经验都经历了20年的孕育,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专业本着“以人为本、一专多能、合理定位、满足市场”的原则,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宗旨,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大技能训练的实效性。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讨论,为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献计献策。我专业与延吉市多家一流企业合作,做到高质量的就业安置,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大赛中,美发专业成绩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学生满意,家长、社会都满意的目标。
业内外一直盛传美发从业人员是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介入,紧接着一句就是“低素质”,妄自菲薄溢于言表。我认为尊重与地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低龄、低文化程度是事实,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升不了大学的学生,但这些并不代表低水平、低素质。在国外也是同样的现状,不同的是不断的学习、团队学习的观念造就了像沙宣、汤尼盖等优秀的品牌。有学历并不代表一定就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代表未来。
众所周知,树的成长是不断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向下,稳固树本身,吸收土壤中更多的养分。向上有更多的雨露、阳光滋润。这样,树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感于树的成长我们应该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它包括经典的训练课、理论课、时尚的现场发型实操课、创意的发型设计课、开拓思路的世界名流派(沙宣、汤尼盖、日风韩流等)技术解析课、秀台表演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每个课程都包含发型设计、剪、烫、染等内容)。每课自成体系,都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达到完美的技术水平,整个课程更是完美的组合。我们还应该聘请一些在美发界中有名气的专业人士来我校作专职报告和现场作秀,使学生打下稳固基础,开拓视野,成长为“专业发型设计师”,而不是理发师或其他。这些课不仅仅是单一技术提高的课程,它更是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融入了科学、专业的美发工作流程,形成适合中国发型师的教学课程,使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但教技术、技能,教学生懂得什么叫发型设计,而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素质的自我提升,培养学生更多的基本功训练,培育美发业技能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或.美容美发时尚报[J].学校论坛,2004(10).
[2]刘立君.树立发型师的职业形象[J].美容美发杂志,2005(2).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 应用美学教育 广阔平台
应用美学(AppliedAesthetics)作为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西方美学现代性发展的产物,该学科在应用理论和应用实践两个层面上谋求学科的应用化,以对美的应用为取向,将美的触角延伸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审美真正走进生活,赢得大众,成为人类生活追求的目标。
应用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是成就完美人生。满足个人审美需求,树立高雅的审美观念,创造美的产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确立人生美的根基。二是造就美的群体。解决美的社会性、群体性问题,通过一定的形式,将美的个体塑造成美的群体,提升全社会国民的审美素质。
目前我国应用美学主要在理论的层面上展开探索与研究,具体深入地从学科向实践转化尚处于初步阶段。由此而导致的学科教育建设同样显得滞后,一些具体实施的相关问题还少有人去梳理总结。根据实际体验,笔者认为,实现应用美学走向实践的直接通道之一是职业教育,而职业院校的在校青少年学生是普及应用美学的最适合人群。
作为在职业院校中致力于应用美学教育学科的初期建设的参与者,笔者对应用美学教育的普及与实践以及具体教学的相关问题十分关注。自2002年始,笔者对江西某高职院校的应用美学教育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实践,就职业院校这种新时期教育态势下产生的特定群体的应用美学教育目标确立,应用美学教学范围和内容的圈定,应用美学教学模式,学生个体与群体体验的设计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尝试。通过对职业院校该学科教育的现状剖析,力图从宏观与微观上探索应用美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和普及应用美学教育的可行性。这些尝试和实践的结果使笔者有理由认定,应该把职业院校构建成普及应用美学教育的广阔平台。
一、职业院校应用美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内的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没有开设应用美学课程,甚至少有开办同类知识讲座或辅导培训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事实正是这样,学生在精力旺盛、求知若渴的阶段得不到应有的美学指导,在“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经济手稿》)的起步阶段就处于迷失的状态,导致审美能力贫乏低下。从部分职业院校社团组织自行举办的艺术节和作品成果展示看,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电脑软件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一些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生源美学教育薄弱个体素质低劣所致。
其实,责任并非全在学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偏差导致这个层面的学生无端地缺失了接受应用美学教育的权利。
据调查,各类职业院校招录的初高中毕业生80%以上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缺乏良好稳定的艺术师资,加上高考对非考试课目的挤压,许多县乡级中学在初中二年级以后事实上就已经取消了艺术类课程,课程的设置只显示在课表上应付上级例行检查,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几乎被应试科目完全占据,学生无从选择。这种局面在城市普通中学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学生的审美能力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二、应用美学在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
各类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教育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职(专科)和中专生源,以满足社会对实用型、应用型、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很清楚,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强调的就是一个“用”字,即能用,好用。
我们也看到,有成效的应用美学教育活动正不同程度地以各种方式在各地中高级职业院校中起步。笔者也抱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并关注着这片园地。几年来的实践使笔者体会到,把职业院校作为该学科的教育平台,是把握机遇,将应用美学教育的眼光投向未来、投向市场、投向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而提升全社会国民审美素质的应时明智之举。
职业院校学生在短短的2至3年学制里,除了接受必须的系统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接受有效的应用美学教育。跨学科是应用美学基本属性的生命力所在,任何专业的学生接受最必要的和终身必备的应用美学知识,对认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完整人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也是新时期新形势对职业院校教育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授课方式,拟使学生达到以下教育目标:
1.提升美感能力,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的感受。
2.培养美学兴趣,通过一项或多项应用美学实践,有意识地打造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3.训练动手能力,能较好地运用美学原理指导工作实践,完成作品不但有模仿性,更应有创造性发挥。
4.设计合作性学习活动,在全过程中贯穿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对美学的社会性意义的体认。
5.塑造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人格,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敬业爱岗,为毕业后适应就业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三、应用美学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实践探索
经过几年来对应用美学课程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应用美学教育在职业院校普及是可行的,有成效的,学生普遍欢迎,也符合市场需求。具体的探索包括:
1.贴近专业的教学范围圈定
国内的应用美学实际上包含了“应用美学理论”“艺术部门美学”“审美社会学”“审美设计学”“伦理学美学”和“审美教育学”六大门类。其中仅“艺术部门美学”就包括文艺美学、音乐美学、影视美学、戏剧美学、书法美学、绘画美学、摄影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9个经典艺术门类的美学;“审美社会学”广泛渗透人们日常生活,崭露出当今美学新的存在形态,包括生活美学、旅游美学、生态美学、政治美学4个具体门类;而“审美设计学”则包括建筑美学、设计美学、园林美学、服饰美学、商品美学、环境美学、人体美学7个具体门类。这些门类广涉自然、环境、艺术、饮食、服饰、劳动、产品、人类、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各个层面,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有广泛的施教基础。然而,要在职业院校全面铺开普及性教育,于课时于精力于师资于需求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必须根据职业培养的重心,贴近专业,紧跟时代,自行圈定应用美学的教学范围。
以外贸职业院校为例,该类学校应把进出口贸易实务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侧重涉及产品形态设计与内外包装的美学评价,涉外交流的企业文化环境的美学建造与专业人员自身美学素养的培训等等。为此,可以将设计美学、商品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旅游美学、生活美学、人体美学、服饰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摄影美学和雕塑美学等选择性圈定为外贸行业施教范围。
转贴于
2.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填充
应用美学要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建构起来,就必须正视并解决在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从外在方面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促成消费时代的来临,并造成新的社会形态的形塑,这种形塑客观上要求美学以新的姿态应对新的环境。从内在方面看,应用美学是美学现代性的产物,是美学学科解决自身问题,求得当代转型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应用美学的这种学科背景与发展现状决定了其研究平台应搭建在多元美学与审美生产(过程及结果)之间,它是一个滚动的平台,即以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迎合绝对变化的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灵活应对,保证教学内容与新的学情态势之间随时匹配和相互适应。
针对当代校园文明建设与学生日常量化管理,现代信息载体应知应会要求与创新意识培养等诸多进行时或将来时问题,笔者在教学进程中添设了以下内容:
(1)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与自我调整;
(2)团队协作精神与个人价值实现;
(3)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具体实现;
(4)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承继;
(5)数码相机的工作使用;
(6)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与废物利用;
(7)教室和宿舍的现代文明环境建造。
3.符合学情的教学模式调整
根据应用美学的教学实践要求,笔者在院方的积极扶持下,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接受美的陶冶,走向市场了解美学应用。打破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片天花板的传统课堂模式,开动脑筋,迈动双脚,动口动手,学会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真正让学生“活”“动”起来。通过理论讲授、图片或实物演示、讨论表述、艺术采风、市场调查、实际操作和模拟创作等活泼多样的互动形式,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院系社团组织的校园艺术节等各项竞技活动,利用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的宣传检查与日常管理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并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到师生普遍欢迎。
应用美学课程的考核也调整为由学生作自我评价与教师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新型方式,按内容进行阶段式训练,改变教师当“判官”,学生“一份考卷定乾坤”的对立局面。实践证明,这种灵活互动、教学相长的模式调整,符合学情,符合人本教学思想,使应用美学教育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充分滋养学生的心灵,轻松而有意味,能有效地教化人、鼓舞人、改变人。
4.全面互动的教学体验设计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建立美学(Aesthetica)这样一门科学,是想要探究人的先天审美禀赋对于人的审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后天的审美训练来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以解决应用美学实践主体形成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问题。因此,实施全面互动的教学体验成为应用美学教育在职业院校课程设计的新课题研究。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由于应用美学教育可以并且能够向学生提供这种活动的空间,大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关联的美学实践在这里得到展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比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教学设计着重强化了学生的环保动手能力考量和心理环境碰撞。笔者抛砖引玉,用废弃的酒包装盒、废旧报纸、塑料瓶罐为材料示范自制文具盒架,受到启发的学生举一反三,自制出更多颇富创意的台灯、杂物箱、相架、立体装饰画等体验作品。一些作品经多人合作,集思广益,协同配合,既开拓了思路,也锤炼了团队精神。外贸职业学院商务外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录用单位实习和试用期间,不但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团结互助,而且是企业精神文明活动的生力军。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商务联谊项目,如娱乐、技巧、文艺和体育等活动,为企业增强凝聚力注入了年轻鲜活的血液,很快被单位正式录用。
在摄影课程的美学应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灌输了美术基础知识和设计构成原理,学生从有限的课堂和校园空间获取了发散性思维方法,迸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难以置信的艺术创造力。利用节假日拍摄了一大批淳朴热情、富于浓郁生活气息的好图片,并在院方的支持下装裱展出,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摄影技巧应用和美学观念,也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迅速体现出能力优势。他们用数码相机将企业的各种产品拍成图片通过互联网发往贸易国客户,快捷直观地传达了信息,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灵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设计挖掘出学生炽热的求知欲和潜在的求美感,由此而焕发出来的创造力积极性,是笔者始料不及的。这充分证明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接受应用美学教育有兴趣、有要求、有潜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四、职业院校是普及应用美学教育的广阔平台
据2005年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高职教育研究会第10次学术年会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已达1200多所,加上部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设立的高职学院,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已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这个统计还不包括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字。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国务院下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因此,无论从学生群的数量还是政策的扶持手段都为普及应用美学教育提供了最广阔的平台和最优越的发展环境。
职业院校生源广,学生群层次丰富,固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特色资源是应用美学教育的现成教材。立足这些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广涉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参与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使学生从各方面齐驾并驱,适应社会而受用终生。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应用美学教育则以形象思维的优势,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水平提供资源和动力,为学生自由性、多样性创意意识的开发提供了最适宜的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庞大的财富这一物质形态的存在无处不在且充满诱惑,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应用美学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性、情趣性,对学生的学习和以后投入工作必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其情感性正是人性的精华所在,情趣性也正是创造活力的原动力。学生在概括应用美学学习体会时,爱用中央三台《艺术人生》的主题语来表达:“用艺术点亮生命,用心灵感悟人生。”也就是说,因为美学以其人文的崇高力量和情感的丰富内容,陶冶了高尚的情操,滋润了幻想的心灵,激发了热情的生命。这些,都有效地充实了职业教育的内涵,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成效,为培养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
[1]《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
[关键词]思想与系统;形象识别系统;活性应用
VI设计中的真与美结合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成功的VI设计是集技术学、人体工程学、行为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将VI设计放置在契合于“人性化”的尺度下进行的。好的VI设计应是真与美相结合的“人性化”的设计。它不仅体现出设计形式的美,同时更要符合和尊重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马克思认为,人性化的生产就是依照客观规律而进行的审美的生产。是人的精神价值的自我实现。同理,人性化的设计也是依照客观规律而进行的审美的设计。它表现为严格的科学美和规范美。
一、思想与系统的结合
(一)真与美的结合
在哲学上,“真”即真理,表现为认识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真”首先表现为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进而大胆探求并坚持真理。而VI识别系统的“真”则表现为通过视觉传达部分,将理念、经营方针、宗旨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本质上是借美的形象来传达真的概念。就如靳埭强先生所指出的:“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适合作品的设计。”中国银行的VI正是具备了好的设计的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原创也就是不抄袭、不模仿;第二,识别即有个性,不雷同;第三,份属即合身份、创文化。
同时,VI设计中的真与美结合的审美特征还表现在,成功的VI设计是集技术学、人体工程学、行为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将VI设计放置在契合于“人性化”的尺度下进行的。好的VI设计应是真与美相结合的“人性化”的设计。它不仅体现出设计形式的美,同时更要符合和尊重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马克思认为,人性化的生产就是依照客观规律而进行的审美的生产,是人的精神价值的自我实现。同理,人性化的设计也是依照客观规律而进行的审美的设计,它表现为严格的科学美和规范美。一套完整成熟的VI系统,是设计师本着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构思设计的结果,20世纪30年代,美国设计家莱斯特-比尔推出了“形象系统手册,其中规定了各种设计元素的使用规范,同时也列举了必须避免的错误使用方法,以免设计元素的滥用和误用。CI手册的使用,保证了CI实施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因此,VI的设计的本质应是真与美的有机结合,任何一个方面的阙失都会使设计丧失价值。
(二)系统性与动态性的结合
VI识别设计是由功能各异的多元子系统所构成的多元复合系统,是系统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审美整体。按照系统学理论,一切事物都以系统方式存在,因而都可以用系统观点来考察,并用系统方法来描述。现实世界不存在没有任何内在相关性的事物群体。在哲学上,系统性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与其他设计相比,VI设计之所以给人的印象更强烈、视觉效果更丰富,原因在于它所构成的是一个系统的视觉整体。在VI中,一切应用要素都以基础要素为核心向外扩展,具有连贯性和“家族相似性”的特点。从视觉心理学上讲,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式样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VI设计的系统性必须和动态性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审美效用。所谓动态性,就是在VI系统设计中,不再强调某一单个元素的中心效应,VI所有的构成要素都可以成为中心,也就是说,VI设计可以围绕任何一个视觉元素动态地进行,而不单纯仅仅依靠标志的中心强势地位。传统的VI设计中,标志在应用中占有绝对的强势地位和话语霸权,这虽然满足了VI识别向外扩展的系统性、规范性需要,但是相对死板、教条、僵化。因此在VI的设计实施中,必须将系统性和动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VI的实施过程,就是整合视觉资源,形成协调的视觉印象从而作用于目标受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视觉符号的规范性是VI设计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视觉符号的规范性有助于形成设计体的整体视觉印象,但整体视觉印象的形成并不依赖于视觉符号的规范性。在系统性、规范性的V1设计中,提倡动态的交互式设计,也就是在保持形成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加强各要素的相互配合、作用,重视各要素相对独立的视觉效应。标志不占有绝对的优先地位,各要素可根据具体需要取代标志发挥主导效应。系统中的动态设计强化了VI创新变化的能力,是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整合和再利用。视觉的中心可能是其他辅助元素或是一个概念、一个造型、一个氛围或一种特殊效果。以此发挥系统性VI识别设计中的动态审美功用。
二、VI识别系统在活性运用中的局限性
CI将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将讯息传达给内部和社会大众,使其对产生一致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MI是CI中的理念识别,也是整个CI工程的核心与灵魂,在结构图的”品”字排序中处在上方位置,它统领着整个CI工程的走向与日后的发展,视觉识别与行为识别都是它的外在表现。MI包括经营宗旨、经营方针、经营价值观三个方面内容。
VI是视觉识别系统。它是CI工程中形象性最鲜明的一部分。以致于很多人会错误地把VI当做CI的主体。VI包括核心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方面。
理念的行为表现方式是BI。BI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福利制度、教育培训、礼仪规范、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内容。在CI的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体,不是电视、报纸、电台、杂志等信息载体,而是人。人是CI的执行与传播者,他们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将自身形象展示给社会、同行、市场、展示给目标客户群,从而树立了的形象。BI正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其符合整体CI形象的要求。
形象一点说,CI就是一支军队,MI是军心,是军队投入战争的指导思想,是最不可动手的一部分;VI是军旗,是军队所到之处的形象标志;而BI则是军纪,它是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观;目标培养;素养
一、导论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古代,音乐的作用达到了“礼”的高度。国内的音乐教育研究则主张从幼儿开始着手培养节奏、表演、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我们发现,音乐的确有教化的特殊作用。在美国,音乐教育已经发展到及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越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向脑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向迈进。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纳德把音乐定义为一种智能,列为与数学、语言、逻辑等齐名的七种智能之一。
二、音乐欣赏与审美观的关系
1.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
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在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方面得到审美提升,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不仅如此,它还能够塑造完美人格、影响人的思想、培养高尚的品格,对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欣赏所具备的个性、创造性,使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能力。因此,音乐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艺术活动,而音乐欣赏课则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主要课程。
2.音乐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基本目的的教育形式。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外部听觉训练达到丰富内心情感、意识的目的。在音乐欣赏中领会、接受、理解音乐,要求能够分析和描述所欣赏的音乐作品,能够以恰当的标准评价音乐表演,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的关系,能理解音乐作品唤起情感和情绪所使用的音乐表现手段的目的。
音乐欣赏作为探究音乐美的一种形式,对音乐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不仅会有助于人们认识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而且也会丰富美学,使美学更具完整性和概括性。音乐审美研究和探索帮助人们掌握音乐审美活动的规律,提高人类获取音乐美感的自觉意识,建立健康的音乐审美理想,全面提升音乐美学素养以及音乐美的鉴赏能力。在音乐美学这个范畴内,音乐欣赏与音乐审美这对内容与形式,达到了一种高度和谐的辩证统一。
三、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音乐欣赏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它可以使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将审美教育很好地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在教学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我们知道,音乐教学本身就充满了趣味,要做到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这一点并不难。教师进入课堂,先设计好和他们密切相关的话题,导入课堂内容。此外,在日常教学中,要用一些时尚的话题、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导入、贯穿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从而沿着他们的兴趣更好地进行教学。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
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如用有关的图片、幻灯片、音乐故事、生动形象的解说、音响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亲切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在欣赏教学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
音乐作品通常包括三个立体的层次,即音响外层、情感层和思想意境层,而思想意境层是音乐作品的深层核心。音乐抒情的目的体现为一种意境,同时还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想。音乐作品意蕴丰富性要求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要有理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意蕴,从而确立崇高的审美观,把内在的精神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来培训学生的审美观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注重音乐的美育功能并使之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从中不断地实践、体验和鉴赏其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意义是深远的。我们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褒美贬丑,在美的浸润下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在音乐教育不断发展改革的今天,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音乐欣赏教学重新被重视,也带来了对这一教学手段的意义、功能和方式的重新理解和研究的升温。对于即将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来说,对音乐欣赏和音乐审美二者的关系进行全方位思考和深入探讨及如何把审美教育很好地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2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曾繁仁,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蒋一民.音乐美学.3版.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