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6:30
导语:在关于茶道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胰岛素泵;时程;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时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时程分别为7~14天、15~29天、30~60天,前后对照并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C肽、HbA1C、远期疗效及不同时程CSⅡ的胰岛素用量情况。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4±1.5)天,治疗前日胰岛素基础量(18.7±2.8)u,餐前大剂量为(7.16±1)u。CSⅡ结束时,7~14天胰岛素用量无改变,而30~60天胰岛素总量仅为12u/d,基础量(9±3.5)u,餐前大剂量为(2±1)u。结论 短期的CSⅡ治疗可快速降低血糖,但对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不理想;而较长时间的CSⅡ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使病情缓解持续时间相对更长。
[关键词] 胰岛素泵;时程;疗效
目前,国内外对2型糖尿病CSⅡ强化治疗的研究较多,而对CSⅡ强化的时程观点不一,也缺乏长期疗效的跟踪报道,为此,我们对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14天、15~29天、30~60天不同时程的CSⅡ强化治疗比较和6个月疗效的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3月我院糖尿病科住院并且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T2DM 52例(诊断标准按WHO1999标准)。其中,7~14天10例,15~29天30例,30~60天12例。入选标准:空腹血糖大于12mmol/L和(或)餐后血糖大于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排除标准: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本组患者男22例,女30例,年龄30~69岁,体重指数(BMI)24±3.5,病程6年12例。
1.2 研究方法
1.2.1 C肽释放试验 试验前3天给予标准糖尿病饮食,停用引起血糖增高的药物,试验前一天晚餐后开始禁食,清晨空腹进行试验。采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血尿酸。口服标准馒头餐(相当于75g葡萄糖),于60、120、180min,分别采血测静脉血糖同步进行C肽释放试验。
1.2.2 胰岛素泵治疗 应用胰岛素泵(北京升华)治疗,同时监测每日7点血糖(三餐前、餐后2h+睡前),根据血糖谱调整胰岛素用量,以餐前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7~9 mmol/L,连续3天作为控制目标。观察达目标血糖所用的胰岛素剂量和CSⅡ结束时胰岛素剂量。分别采取7~14天、15~30天、30~60天3种不同时程撤除泵治疗,其3组病人数各为10例、30例、12例,观察胰岛B细胞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CSⅡ治疗前后血糖情况 CSⅡ能快速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时间平均(4±1.5)天。见表1。
表1 CSⅡ治疗前后血糖情况 (略)
2.2 CSⅡ不同时程胰岛素用量比较 见表2。
表2 CSⅡ不同时程胰岛素用量比较 (略)
2.3 CSⅡ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情况 见表3。
表3 CSⅡ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情况 (略)
2.4 随访结果 对所有病人CSⅡ停止后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9例病人仅饮食、运动疗法,血糖控制满意,30例病人停泵1~3个月内仅饮食、运动疗法,血糖控制满意,此后需口服二甲双胍和(或)拜糖平能有效控制血糖,13例病人仍需要胰岛素控制血糖,但剂量较用胰岛素泵前减少。
其中9例仅应用饮食、运动疗法,血糖满意控制达6个月者,均为CSⅡ时程大于30天的病人。
3 讨论
持续高血糖既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又加重胰岛素抵抗,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此时必须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CSⅡ是目前最合乎生理模式的治疗手段,它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解除糖毒性和脂毒性,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和抵抗得到最大限度的逆转[1]。从表1来看,CISS控制血糖达满意时间为(4±1.5)天,与赵家胜等报道相似[2]。
国内外对于CSⅡ强化时程观点不一,根据文献报道:1997年,Ilkova等首先将CSⅡ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结果令人鼓舞:在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3例患者中有9例仅饮食和运动治疗获得6个月以上的持续血糖控制,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重建“对饮食治疗反应性”,有利于长期的代谢控制(即诱导出一定时期的病情缓解期)。同年Hasan等报道对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有5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2年的血糖良好控制[3]。从我们的资料来看,CSⅡ不同时程从血糖达标到CSⅡ结束时,胰岛素总量开始平均为40~50u/d,基础量为(18.7±2.8)u,餐前大剂量为(7.16±1)u。而CSⅡ结束时,7~14天胰岛素量无改变,而30~60天总量仅为12 u /d,基础量(9±3.5)u,餐前大剂量为(2±1)u。说明随着CSⅡ时程的延长,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得好,胰岛素所需剂量也越小。
该资料还显示:CSⅡ治疗7~14天,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3例,无改善7例;而治疗30~60天的患者,有3例B细胞功能改善,9例大致恢复,功能无改善者为0。两者具差异有显著性。从上述数据可知,短期的CSⅡ治疗能快速控制血糖,但对C肽影响不大,而较长时间的CSⅡ治疗则能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控制患者的高血糖,缓解病情,为蜜月期形成创造条件。
2型糖尿病,不管是初诊或是已出现口服药失效者,只要血糖显著升高,应该争取条件,尽快给予CSⅡ强化治疗,时程越长,越有利于胰岛B细胞功能最大限度的修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延迟需要持续应用胰岛素的时间,减少胰岛素或其他药物的用量。
[参考文献]
1 Yki-jarvinen H.Pathogenesins of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Lancet,1994,343:91-95.
2 赵家胜,张秀珍,贺明,等.胰岛素泵短期治疗2型糖尿病.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54-55.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观察;指导
一、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
1.根据幼儿的年龄进行材料投放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兴趣爱好不同,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幼儿的年龄,只有投放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材料,才能让幼儿感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充满学习的热情。对于幼儿的年龄,可以根据大班、中班、小班进行划分,对于不同的班投放不同的材料,大班的幼儿年龄大些,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比其他两个班好,在投放材料时,就可以选择较为复杂的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要慎重,比如可以投放一些球类玩具、积木等。
2.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材料投放
不同的幼儿在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上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幼儿的能力,对于投放的材料,要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幼儿都能够接受。教师要想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了解,就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动作,试着去揣测幼儿的活动意图和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把握区分不同层次的幼儿,合理进行材料的投放,让活动区域和材料的安排更适合幼儿的水平。
二、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
1.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反应
幼儿对于投放的材料是否感兴趣是教师观察的重点,因为这关系到幼儿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因此,对于新投入的材料,教师都要进行仔细的观察,观察幼儿对其感兴趣的程度以及材料是如何引发幼儿兴趣的。如果幼儿对于投放的材料不理不睬,教师就要适当地更换材料,如果幼儿对于投放的材料不停地把玩、观察,则证明是适宜的材料。教师要从材料出发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一举一动。
2.观察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想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那么,观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某个幼儿的观察,教师可以结合全体幼儿进行。教师可以将某个幼儿置于班级之中,看该幼儿对其他幼儿的反应,观察其和其他幼儿的相处、情绪表达等情况,由此,就可以知道该幼儿的性格特点。另外,也可以将某一个幼儿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看其有何反应,这样的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有利于教师根据孩子的性格制定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策略。
三、根据幼儿行为,适当进行指导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对于自己已经学会的生活技能和未掌握的生活技能并不能很好地区别,幼儿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较为简单的活动,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完成特定的活动。只有这样,不断引发幼儿思考,才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另外,教师在指导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要让幼儿理解与接受,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流,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引发幼儿的思考,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幼儿,为幼儿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幼儿,成为幼儿的伙伴,这样一来,教师更容易发现孩子的能力,更容易对某个问题进行指导。
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幼儿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教育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该工作会做得更好。
结论:联合使用顺铂和紫杉醇,可以有效治疗晚期食道癌,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更能改善患者当前生活质量,应用意义显著。
关键词:顺铂;紫杉醇;食道癌晚期;联合疗法;临床疗效
食道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于早期具有隐蔽性,特异性较低,很难做出诊断。一旦被确诊,超半数的患者已经处于病情末期,手术已经无法根治,因此带来了极高的死亡率。同许多癌症一样,化疗是临床上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常见方案为顺铂和氟尿嘧啶联用方案,近年,紫杉醇和顺铂联用方案也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现为两种化疗方案行以疗效上的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食道癌晚期患者共80例,按照不同化疗方案进行如下随机分组:TD组40例患者和DF组40例患者。其中TD组有35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63.47±7.81)岁;DF组有34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65.04±9.21)岁。80例患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均在三个月之上,化疗前的一个月为做过抗肿瘤治疗。两组患者于化疗前均行以了食道X线片、胸部CT与腹部B超检查。综上所述,两组患者除了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基本情况外,化疗前检查方式也无明显不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1.2.1 DF组
为DF组的40例患者选择顺铂和氟尿嘧啶联用方案进行化疗[1]:向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溶入500?g/m2的氟尿嘧啶,向0.1L的生理盐水中溶入0.03g/m2的DDP,将这些药物进行3小时的静脉滴注,一疗程有三周。
1.2.2 TD组
为TD组的40例患者选择顺铂和紫杉醇联用方案进行化疗[2]:先向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溶入0.14g/m2的紫杉醇,静脉滴注3小时,再向0.1L的生理盐水中溶入0.03g/m2的DDP,静脉滴注3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定期作血常规与肝肾功能的检测,以进行生活质量、化疗效果与毒副作用的评定。生活质量评定标准参照Karnofsky评分标准[3]:
(1) 显效:疗前疗后评分上升超过20分;
(2) 有效:疗前疗后评分上升10-20分;
(3) 无效:疗前疗后评分无变化,甚至下降。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对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全部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
疗效见表1,TD组为70.00%,DF组为40.00%,TD组要远远优于DF组,P
2.2 平均生存时间
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见表2,TD组为(9.54±5.29)个月,DF组为(7.21±3.04)个月,TD组明显比DF组长,P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见表3,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比较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就发生数量而言,TD组要少于DF组。
3 讨论
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为食道癌的高发国,这与我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有关。国人多进食富含亚硝胺成分的食物或已过期食物,喜爱吃烫食,爱饮酒吸烟,再加上基因变异等因素,导致食道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4]。食道癌不易于早期发现,发现时多处于末期,或癌细胞转移,或手术已经不起作用,因此只能选择化疗进行食道癌的治疗。
临床上目前使用TD方案或DF方案进行晚期食道癌的治疗,DF方案旨在对肿瘤DNA的合成进行抑制,其有效率一般在30%-40%左右。紫杉酮作为上世纪末引入我国的新型药物,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微管状态来抑制其解聚倾向,微管生理功能被破坏后,肿瘤细胞无法继续有丝分裂,最终将会死亡[5]。
本研究借助生活质量的评级对两种方案的疗效进行了评估,TD组的中有效率(70%)要远远高于DF组(40%);此外,可见紫杉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TD组平均生存时间为(9.54±5.29)个月,也要高于DF组。可见,顺铂联用紫杉酮,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表现可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相近,而各种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与骨髓抑制相较其他不良反应要严重的多。就不良反应发生多少而言,TD组还是要少于DF组的。
4结语
相较于DF方案,TD方案具有更高的疗效,TD组患者化疗后平均生存时间较DF组要长一些,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要较DF少一些。临床推荐使用TD方案治疗ACE。
参考文献:
[1]苏文智,彭方,陈森福,王道笃.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肿瘤药学,2012,2(02):133-136.
[2]杨会燕.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用于晚期食道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157.
[3]王佩.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食道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139-5140.
【关键词】不良习惯;错颌畸形;防范;儿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83-02口腔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是错颌畸形,而形成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口腔不良习惯而导致的,当患儿患上错颌畸形之后,除了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口腔颌面组织异常发育之外,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整体口腔美观,同时对口腔的某些功能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口腔错颌畸形患儿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因不良习惯而导致口腔错颌畸形的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口腔不良习惯而形成口腔错颌畸形患儿共88例,年龄在3-14岁之间,平均年龄(7.5±2.6)岁。并根据患儿所处牙期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牙期)30例,男16例,女14例;B组(替牙期)25例,男14例,女11例;C组33例(恒牙期)男20例,女13例。
1.2方法
1.2.1调查法由我院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址以及口腔不良习惯等基本资料。我院将唇习惯、吮指、咬物、不良姿势、偏侧咀嚼、下颌前伸等归为口腔不良习惯。在对患儿进行调查过程中,由我院的口腔医生对患儿和家属解释其中每条项目内容与含义,幼儿患者由家属填写,10岁以上患儿均由本人亲自填写。
1.2.2错颌畸形原因儿童因遗传患上错颌畸形的比例最高,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儿童中,因遗传导致错颌畸形的比例高达45.6%,最为常见的错颌畸形为颜面不对称,牙列出现拥挤情况,萌出时间异常,上、下额前突等等。对于因遗传而导致的错颌畸形较难矫正,需要尽早制定出治疗计划,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选择矫正器材,在治疗时所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产妇妊娠期由于母体自身营养情况较差,也非常容易让胎儿形成牙颌面发育异常。儿童一些慢性或急性病都能够直接影响全身的生长发育。例如缺少维生素D,使患儿引起钙磷代谢障碍,致使儿童牙弓发育畸形,牙列拥挤等现象。
1.2.3检验方法当患儿来就诊时,口腔医生对患儿的牙颌、颅面情况以及唇舌情况做出充分检查,并对造成错颌以及错颌类型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重点问诊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对患儿形成不良习惯的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对于患儿不太常见的情况不能判定为不良习惯。
1.2.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1.3评判标准前牙拥挤、双牙弓前突、上牙弓前突以及前牙反颌等中性错颌被归纳为Ⅰ类畸形。远中错颌归纳为Ⅱ类畸形,其中包括了两个大类,上颌切牙唇向倾斜以及远中错颌为第一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以及远中错颌为第二类。近中错颌被归纳为第Ⅲ类畸形种类,其表现形式为患儿一侧近中错颌,另一侧则是中性错颌,见表1。
2结果
2.1各牙期口腔不良习惯的分布情况从表1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乳牙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主要是以吮指为主,吮指和舌习惯等不良习惯主要是以替牙期儿童为主,而对于恒牙期儿童来讲,则最为常见的不良习惯则是偏侧咀嚼;在这88例患儿中,因口腔不良习惯导致儿童错颌畸形最多的是吮指,约22.5%,其次是偏侧咀嚼18.5%,最后是唇习惯13.9%。
2.2错颌畸形分布在88例因不良习惯造成口腔错颌畸形的患儿中,35例Ⅰ类畸形,28例Ⅱ类畸形,25例Ⅲ类畸形。
3讨论
在患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习惯导致牙齿排列不齐或者出现上下颌骨错位以及上下牙弓发生错位等情况都被视作是错颌畸形[2]。在很多临床证明中指出,这种口腔错颌畸形通常都是发育性畸形,而并非病理原因造成的。但是,使口腔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而引发的。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牙期的不同,患儿口腔不良习惯比例存在一定差异(P
通过这次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导致患儿出现口腔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还是不良习惯所造成的,通常Ⅰ类最多,要想提前预防患儿出现口腔错颌,那么就应当加强对儿童的偏侧咀嚼、吮指以及唇习惯的纠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理业务查房;再学习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全面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1]。近两年来,为了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我科采取了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实施的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查房的方法
1.1查房病例选择:有计划性和随机性。所谓计划性,其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收集有查房价值病例;其二是指定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收集或回顾性分析同类病例资料。随机性是特殊、罕见病例,或有经验、教训的个案病例及时组织查房。
1.2查房资料的准备:在平时工作中留意收集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选定病例后由当班护士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制作多媒体。护士长计划,安排查房时间,通知查房参加人员,告知查房的内容及要点,以便参与人员都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查阅便于讨论。
1.3查房的形式:由当班护士利用多媒体进行病例介绍及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三人分为三部分讲授),提出病例中的难点、疑点及争议处进行讨论。参与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由护士长总结。
1.4查房的内容
1.4.1常见急症典型病例查房: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掌握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该病的治疗进展如长托宁的应用及血液净化治疗的发展。
1.4.2不典型病例的查房:通过对一例主诉为腹胀、腹泻、呕吐就诊的19岁女性患者最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查房,使护士了解到宫外孕破裂后,积血压迫直肠因刺激产生便意,病人常误认为腹泻。提示护士对于孕龄期急腹症女性患者病史询问要详细,既要重视主诉又不完全依赖主诉,不要轻易做出判断,以免引起误诊延误抢救。
1.4.3大型抢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11例集体氯气中毒的查房使护士掌握批量急救的原则,急救的要点如急救物品的准备、人员合理分工、批量伤员的处理程序及报告制度等等。
1.4.4跨专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晚期妊娠合并DIC、死胎合并DIC、产后大出血合并MODS等病例的查房使护士了解不同专科疾病的相关性,疾病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并认识到妊娠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治疗与护理的特殊性。
1.4.5少见急症的个案病例查房:通过一例肌注杀虫剂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总结出此类中毒病人除按中毒的急救原则处理外还要结合类似蛇咬伤中毒的局部处理措施如切排、扩创、冲洗、外敷等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及对皮肤的损害。
1.4.6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查房:随着科室的发展,新型仪器及抢救设备不断引进,配合这些仪器的引进我科开展一系列的查房使护士熟练掌握NPB760型呼吸机,LTV1000转运型呼吸机,ZOLL除颤仪,床边血气分析仪,心肺复苏机的使用。
2效果
2.1突破传统查房形式:新型护理查房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查房形式,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把查房的全过程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数字资源通过编程方法整合在一个互动的整体中,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采用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听课者身处一种生动、有创意、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理解和记忆[2]。同时画面、图文代替了枯燥的理论性文字,给大家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
2.2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开展查房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很多病例在医生未到前护士已作出评估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为挽救病人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甚至在工作中能提醒医生,杜绝不合理医嘱的发生。如通过对复合伤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病例的查房使护士认识到对伴有肾衰、心衰、肺水肿的病人甘露醇是禁用的。所以当抢救脑外伤伴有心包积液病人时医生开出甘露醇的医嘱,护士能立即提醒医生,杜绝错误医嘱。护士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能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护士能力得到急诊医师的一致肯定。
2.3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授课水平:护理查房中的病例来源于日常工作,病例发生在谁的班次上就由谁来主持查房,所以人人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使得以往不能讲课的护士变得能讲课到会讲课再到善于讲课,急诊科涌现出大量的授课人才。在近几年举行的医院授课比赛中急诊科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3.4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急诊科蔚然成风:急诊科的工作是以老、中、轻组成的护理小组来完成每个班次的日常工作,这种护理梯队的组合形式在工作中起到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作用。这种形式的组合也运用于护理查房中,每次查房都由当班的三名护士共同完成。年资高的护士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把握好查房的整个框架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年资低的护士都是各个大专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有很好的多媒体制作和信息搜索能力,所以在整个查房过程中各级别的护士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且新的查房形式提倡创新性、开拓性思维,护士都渴望获取新的知识,会主动查阅书籍,搜索新的信息。
3讨论
护理查房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形式[3],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但传统的查房形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查房效果不佳。我科采取的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效果良好。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培养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急救能力明显提高。查房的锻炼,培养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急诊护士能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从单纯操作型护士向能力型护士转变。
参考文献
[1][1]郝玉玲,方秀新.整体护理查房.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15
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指导 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而医学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部分医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医疗机构对员工招聘条件的要求日益苛刻,这一切均上调了医学本科生就业的难度系数。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1 研究方法
项目团队主要通过调研、比较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的形式,调研在校医学生和医疗工作者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以及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等;比较法主要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之间就业能力的对比,以及项目志愿者参与前后就业能力、就业心理状态的对比。
1.2 研究内容
(1)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看法。课题组通过对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其对近几年所招聘的医学毕业生的评价,研究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素质及就业能力的全面性与实用性,弄清当前医学毕业生与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2)以江苏省在校医学生为调研对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四所院校的在校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当前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的认知,从而了解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水平。(3)就业形势与医学生专业态度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对当前医学生所持有的就业态度及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探究其间的关联性,为各大医学院校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建议,同时为在校医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提供理论标准。(4)以“模拟就业招聘”、“就业形势主题辩论赛”、“医学生自荐书征文比赛及指导交流”活动为基础,对志愿者进行短期培训,对比志愿者参赛前后就业心理和能力的改变,探寻更为有效的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法。
2 项目实践
(1)问卷调查。项目自2012年5月实施以来,共发放6类共计30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江苏省4所医学高校、6个医学专业,其中男生约占64%、女生约占36%。足量的样本确保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为更深入地探索医学生就业心理奠定基础,并针对性地提供培养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性方法。(2)活动开展及志愿者培训。主题辩论赛、模拟面试、自荐书比赛分别在2012年9月、10月、11月依次开展,活动开展期间,课题组特地邀请学校的相关领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短期培训。(3)调查数据的处理。在问卷分析方面,团队采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作分析,以更为直观、准确地体现调查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看法调查(总500份,实际回收435份,无效问卷42份)(表1)
3.2 医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总1000份,实际回收980份,无效问卷26份)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64.43%的学生因家庭因素或高考分数限制而非自愿学医,且经过三年的学习后仍有21.18%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64.2%的学生不注重理论知识,平时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调查中,58.97%的学生心态较消极,且有71.1%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任何规划;81.3%的学生认为就业及今后的工作发展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58%的被调查者主要借助网络搜集就业信息,42%的医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来源于父母亲戚或朋友介绍或其他。
在职业素养的认知程度上,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依次为78.47%、54.67%、50.99%和52.13%;在日常生活中,仅有31.29%的学生能按照各种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49.01%的学生较为注意日常职业素养教育和考核; 24.38%的学生认为会选取优秀学生代表作为自己的榜样,以激励自己。
4 结果分析与建议
4.1 结果分析
4.1.1 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看法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普遍良好。其中在“能否胜任工作”、“接受新知识能力”方面给予评价较高,系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毕业生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态度积极。68.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们的职业道德意识较强,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并认为在所有职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最重要(91.48%),其次是职业技能(85.80%),可见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4.1.2 医学生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高压低储,眼高手低。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理想职位”对人才要求较为严苛,这与毕业生们“高分低能”的现状相互矛盾,遂造成毕业生就业的迷茫和不自信,形成“高压低储,眼高手低”的现状。(2)信息获取不到位,规划意识淡薄。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主要借助网络搜集就业信息,42%获取信息的途径来源于父母亲戚等关系网。另外,71.1%的受调查者表示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可见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与其对自身定位的缺失。(3)求职技巧缺乏。95%以上被调查者都意识到个人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仅有31.29%的同学真正按照标准素养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也就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阻碍毕业生对求职技巧的学习、运用与掌握。
4.2 建议
4.2.1 加强医学生自身就业的主观能动性
医学生对就业要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平和、理性、积极、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毕业生应当意识到缺乏主动性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主动出击,这无论是对毕业后的求职还是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4.2.2 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就业心理干预
从用人单位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的教育上,还应充分利用医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强化医德教育和医患关系矛盾处理的指导。此外,还应重视医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问题,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通过以下几方面切实做好就业心理部分的指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1)积极搭建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让所有医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提高其综合能力,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2)根据医学生个体需要,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体制,将就业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特殊指导结合起来,突出就业指导帮扶重点,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坚持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定期考核,着力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3)稳定就业渠道,广开门路,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对接工作。
4.2.3 全面衡量医学生素质,提高社会关注度
当前,医疗单位普遍对学历要求较高,三级医院甚至部分二级医院拒招本科生,且有上升趋势,这让许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才能无处施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如果部分医疗机构适当降低招聘要求,接纳本科毕业生,这不仅有利于就业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对医疗单位本身的发展也是一项长远投资。此外,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的不断加剧,使部分毕业生对医生职业产生畏惧心理,媒体、社会及相关部门应积极重视这一现象,平衡好医患双方的利益,给各学历医学毕业生以机会。
*陈玮为本文通讯作者。
L芸翁猓航帐「叩妊4笱导葱卵盗芳苹钅?012JSSPITP1876
参考文献
[1] 周永健.论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10.4.
一、督查和检查内容
(一)2016年创建美丽乡村情况。主要是按照年初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对今年申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进行实地考核,并评比打分。
(二)2016年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活动开展情况。主要是对今年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进行督查。
(三)重点村项目建设情况。主要是2016年省级重点村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建设情况。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项目招投标情况;二是项目开工和完工情况;三是专项资金兑现情况;四是档案建立情况;五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四)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建设情况。重点对今年重点村申报村部建设项目进行检查。
(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主要是检查各地环境整治情况,以及工作部署、保洁经费、保洁队伍、垃圾清运、长效管理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六)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情况。主要是整县美化工作开展情况、整体推进县工作开展情况、整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情况、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工作开展情况、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情况等。
(七)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主要是按照《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省级新农村建设项目补助资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新农村办字〔2016〕14号)文件要求,对各县(市、区)自查自纠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二、工作方式方法
(一)听取汇报。听取各市(州)和各县(市、区)相关情况汇报。汇报内容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
(二)实地检查。对2016年申报创建的美丽乡村要逐村检查;对申报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要进行抽查;对2016年重点村项目进行重点抽查;对今年申报建设村部项目的重点村检查;对农村环境整治、整县推进、整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完善提升、整县美化、文化品牌打造情况进行沿路检查和抽查。
(三)查阅资料。查阅相关票据、美丽乡村影像证明材料、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评选文件、文化品牌打造相关资料以及各项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四)评比打分。主要是对创建的美丽乡村进行评比打分。
(五)填报表格。各项表格需要各市(州)组织各县(市、区)进行提前填报,待检查组成员实地考察进行复核。
三、检查时间及人员组成
从10月10日至23日,由省和市(州)共同组成检查人员赴各地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分工。
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
督导调研的通知
各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局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皖安办〔2021〕53号)和《关于近期几起事故的通报》(皖安办明电〔2021〕15号)要求,按照《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防风险、保平安、迎七一”安全风险防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皖粮仓网函〔2021〕42号)部署,我局决定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明查暗访和督导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导调研内容
(一)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否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是否严格落实“三查三单”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是否跟踪督办。
(二)安全规范储粮情况。企业承储的各类粮食,是否符合储粮技术规范要求;是否存在超限、超高储粮以及虫粮、高水分粮、发热粮等现象。
(三)夏粮收购安防情况。是否完善夏粮收购预案;是否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触电、火灾、车辆伤人、粮堆埋人等事故,确保夏粮收购安全。
(四)清剿火患进展情况。消防设施配备、用火用电、防火隔离、熏蒸药剂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规范;是否存在消防、疏散通道阻塞等问题。
(五)防汛保粮落实情况。是否修订完善防汛保粮预案;是否开展防汛保粮应急演练;防汛保粮队伍、装备和物资准备以及防汛保粮值班值守等情况。
二、督导调研安排
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防风险、保平安、迎七一”安全风险防范专项行动,采取明查暗访、专项检查、综合督查等形式进行。“七一”前对重点市(县)开展“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七一”后按照工作时序进度适时开展督查调研,加大督查治理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坚决堵塞监管漏洞,推进隐患“清零”,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
三、督导调研方式
(一)听汇报。主要听取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开展情况的汇报。
(二)看资料。主要查阅企业自查资料,包括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安全检查和粮情检查记录、隐患排查台账等。
(三)查现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随机抽取被查市,每个市随机抽查1-2个县,每个县抽查1-2个企业。实地查看储粮管理、作业现场管理、设施设备、消防安全、防汛保粮、应急物资配置等情况。
四、督导调研要求
各督查调研组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按照督导调研内容,全面了解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开展情况。督导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反馈并督促及时整改。
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1年6月24日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天趣则是指自然天成的环境。《徐文长秘集》称“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净的自然环境。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适宜时候:“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话。明窗净几,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此外,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这些即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