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08:24
导语:在数字化加工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文名称: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2265
国内刊号:21-1132/TG
邮发代号:8-6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9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无籽西瓜具有品质好、含糖量高、耐贮运、货架期长、产量高等诸多优点。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麦―瓜连作、瓜棉套种面积大,无籽西瓜嫁接苗的需求量相当大。但是在无籽西瓜嫁接育苗过程中,存在3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是无籽西瓜自身生理特性导致其种胚发育不完全,发芽率低,发芽势弱,需要人工嗑种帮助出芽,人工投入多;二是无籽西瓜浸种催芽过程中,温湿度调控不好,很容易造成烂种,影响成苗;三是检疫性病害――细菌性果腐病,如果防控不力,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在无籽西瓜育苗生产中,采用二次浸种技术,不用人工嗑种,能解决无籽西瓜出苗难的问题;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可控制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为害。
1 接穗育苗
近几年来细菌性果腐病在无籽西瓜上发生严重,主要通过种子传播,种子是病害的主要传染源。药剂浸种是控制细菌性果腐病最为关键的一步。
1.1 接穗品种选择
可选用黑皮红瓤品种黑马王子、郑抗7号或黑皮黄瓤品种黑莎皇、洞庭一号等。
1.2 浸种处理
采用二次浸种法,不用人工嗑种。
①石灰水去污 无籽西瓜种壳表面附着的瓜瓤、黏液,含有大量病菌,是细菌性果腐病的初侵染源。可用饱和石灰水的上清液浸种30 min或用石灰粉加少量水与种子搅拌搓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第一次浸种 可在55℃温水中浸种30 min,待水温降至30℃时加入2%春雷霉素(加收米)400倍液和72%农用链霉素400倍液,让水自然冷却,
2 h后用清水洗净。
③第一次晾种 为了防止种腔积水造成烂种,浸过的种子一定要晾晒至种皮表面发白。
④第二次浸种 将晾晒好的种子放入20~30℃温水中再浸种20 min,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腔易积水。
⑤第二次晾种 再次将种子晾至表面无明水。
1.3 药剂拌种
可用62.5%精甲霜・咯菌腈(亮盾)拌种,药、水、种比为1∶10∶(250~400)。
1.4 催芽
将种子放入催芽室中保湿保温催芽,温度设定为32℃,湿度70%左右,一般30 h后出芽率达70%,即可播种,出芽的先播,未出芽的继续催芽,48 h后基本出齐。
1.5 播种
将出芽的种子播在装有含水量60%的基质平盘中,播后用干基质覆盖,厚度1 cm左右,放入温度30℃、湿度70%的催芽室中催芽,48 h 后出苗率达80%左右。
1.6 脱壳
趁早晨露水未干时及时脱壳,同时倒根苗要及时回栽。
1.7 炼苗
适时炼苗,嫁接前一定要炼苗,将温度控制在14℃持续3~5 d,并喷施10 mg/L多效唑,以促使子叶更加肥厚、茎秆粗壮、木质化程度更高,提高接穗的质量,能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
1.8 嫁接适期
采用大苗嫁接的原则,即子叶平展,心叶出现时为宜,苗龄14 d以上。因为此时大接穗心叶已抽出,嫁接成活后心叶抽生快。而大苗嫁接接触面也大,能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且嫁接苗长势相对整齐。如果是小苗嫁接,心叶抽生要慢5~7 d,遇连续寡照天气,心叶抽生更慢;苗小,嫁接创面小,存活率也相对低一些。
2 砧木育苗
可选用葫芦砧或南瓜砧,葫芦砧比南瓜砧亲和性更好,嫁接更易成活。葫芦砧木品种有拿比砧、强根、亲抗水瓜等。为了避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传入,购买砧木的渠道一定要正规,砧木种子最好经过干热杀菌消毒处理。
①浸种 先将砧木种子在饱和石灰水中浸泡10 min,将种子表皮黏液冲洗干净,再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30 min,最后在55℃温水中浸泡,等水温降至30℃时,加入10~20 mg/L多效唑浸种
2 h,让水温自然冷却即可。
②晾种 将洗净的砧木种子晾晒至种皮发白。
③拌种 可用62.5%精甲霜・咯菌腈拌种,药、水、种比为1∶10∶(250~400),预防猝倒病的效果相当好。
④催芽 将种子埋入含水量65%的沙床中,中间用遮阳网隔开,在32℃下催芽,一般48 h出芽率可达85%以上,未出芽的种子继续催芽。
⑤播种 将出芽的种子播在72孔穴盘中,每穴2粒,然后在温度30℃的条件下催芽,48 h即可出苗。
⑥炼苗 低温炼苗和药剂控苗是提高砧木质量的关键。当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8℃,夜晚温度降到14℃;当苗高达10 cm左右时,在10℃的低温条件下炼苗直至嫁接;同时喷施20~30 mg/L多效唑控苗,增加砧木的韧性,木质化程度高,嫁接时不易劈裂,提高砧木利用率;增加砧木的硬度,方便断根后的回栽,防止砧木空心;多效唑还能刺激根原基的形成;同时使砧木子叶变厚实,营养充足,有利于嫁接后营养供应。
⑦嫁接适期 砧木心叶出现即可嫁接,苗龄12~14 d,最迟第2片真叶刚出现为止即苗龄不超过20 d。
3 嫁接方法
采用断根顶插接法,取去掉根部后长8~10 cm的砧木,去掉其心叶,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砧木的子叶节,用呈40°角的楔形竹签(斜面长
2 cm),沿子叶的主叶脉连线方向,斜向下插入并通过生长点,使其尖端刚刚穿透子叶节,另外一人用左手姆指和食指捏住接穗的2片子叶,从子叶处下刀,削成40°角,斜面长1 cm,随后拔出竹签,将接穗切口朝下插入砧木,以接穗尖端透过砧木茎秆,与子叶节吻合或略下一点为宜。一般一人切接穗,可同时供应两人嫁接,效率高。
4 嫁接后管理
断根嫁接苗及时回栽至70孔穴盘中,栽插方向要求一致,避免其相互遮荫,影响通风透光。栽好后平铺一层地膜包裹严实,再盖一层小弓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促使伤口尽快愈合。
①温度 嫁接回栽一周内保持棚温在25~28℃,最高不超过35℃,促进砧木尽快发根;一周后可降至18~20℃,完全成活后可逐渐降温,出苗前降至15℃左右。
②土壤熟化 进行嫁接苗回栽的基质,最好提前2~3 d通过高温熟化,防止土壤二次发酵,有利于断根苗尽快发根。
③水分 回栽的基质含水量要达到80%,用地膜包裹可保证湿度达95%以上,满足嫁接苗愈合期的要求;3 d后去掉地膜,湿度降至80%左右,嫁接成活后,湿度逐渐降低。
④光照 由于地膜内水珠反射作用,可起到遮阳作用,同时又可使嫁接苗接受少量散射光,只要膜内温度不超过35℃,不必遮阳,晴天中午强光下注意遮阳。揭掉内膜后,早晚可少量见光,中午注意遮阳,以后逐渐增加见光时间。
⑤肥水 嫁接一周后叶面浇灌0.1%复合肥水,以后每隔7~10天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液一次。
5 病虫害防治
5.1 砧木、接穗苗期
①猝倒病 砧木、接穗播种盖土后,用53%精甲霜灵(金雷多米尔)600倍液+95%霉灵(绿亨一号)3 000倍液喷雾预防。出苗后用60%唑醚・代森联(百泰)3 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果腐病 接穗出苗至脱壳前用2%春雷霉素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加瑞农)800倍液喷淋。脱壳后如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接穗应普遍再喷淋一次。
5.2 嫁接前
①疫病 砧木、接穗嫁接前2 d用25%嘧菌酯(阿米西达)1 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立克)750倍液或53%精甲霜灵喷雾防治。
②果腐病 在嫁接前1 d接穗、砧木用2%春雷霉素600倍+100万单位医用链霉素7 500倍混合液喷淋。
5.3 嫁接后
[关键词]机械加工、液体危废、废乳化液、清洗废水、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64-02
引言
随着人们对新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一些新的危险废物会不断产生,如机械加工行业产生的各种高浓度废液,现阶段针高浓度废液处理,常规处理方法有:高级氧化法、活性淤泥法、膜技术、焚烧等处理方法或以上方法的组合工艺,具有处理工艺复杂,药剂使用量大,出水达标率低,污泥产量大等缺点。 RL-蒸发干燥系统可直接将高浓度废水蒸发干燥成含水率降低至百分之几(低于10%)的干渣,回收95%以上的水份,特别适用于高浓度、高难度特种工业废水、废液、液体危废处理。
1.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因为危险废物产生的严重污染以及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被称为“政治废物”,人民对危险废物问题非常敏感,绝对不允许在自己居住在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的位置,并且因为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非常高,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许多危险废物具有双重性,也就是同一种物质在特定环境下是危险废物,而在另一条件下可能变成资源。
2.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空气稀薄,海拔较高的高山上能够比较容易地使水煮沸,并且相对陆地上加热在更低的温度下使之沸腾。这是因为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减低,就更容易让水沸腾。同样道理,将某个容器减压至真空(约-0.1MPa)时,水在约50℃左右就会沸腾。将这个普通原理应用至蒸馏、脱水、浓缩或干燥,直至固化的系统,就是RL-蒸发干燥系统。
2.1 RL-蒸发干燥系统采用独特结构设计,蒸发腔体为卧式结构,设备紧凑(高度3.2米),占地面积小,设备体积约为传统蒸发设备的1/5,设备为人机界面,触屏控制,全自动运行
腔体内独特的搅拌刮片结构,防止物料粘结或结焦,同时实现自动排渣。
RL-蒸发干燥系统,采用高真空度运行,蒸发温度更低(50℃),能耗更小,对于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废水,蒸发液水质更好(图1、2)。
2.2 RL-蒸发干燥系统的运行过程大致分为三道工序
第一道供液工序:首先开启真空泵,然后由于负压作用将物料吸入蒸馏罐中,物料注入完成后搅拌机启动并保持顺时针旋转。
第二道蒸馏工序:由于罐体已经处于负压状态,所以物料在加热到50℃左右开始沸腾,蒸发出的水蒸气通过真空泵抽出,并通过冷凝器换热降温后冷凝为液体储存于蒸馏水罐中,过程中搅拌刮片处于旋转状态,防止结焦发生。
第三道排渣工序:连续蒸发一段时间后,水中的污染物或盐分得到浓缩,需进行排渣,通过改变搅拌机的旋转方向来进行排渣作业,这样可以保证渣排的比较彻底,防止由于渣未排干净而出现结焦现象。
3.案例
3.1 案例一 机床废乳化液
废乳化液主要来自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防腐、及冷却液循环使用后的排放,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含油高、色度高、间歇排放、污染强度大、处理难度大,常用处理办法有:絮凝沉淀法,化学破乳发、气浮、生物处理等,处理效果差,系统难以稳定运行(表1)。
3.2 案例二 工件清洗废液
水基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溶剂和少量的水,溶剂用来清洗油脂,水用来清洗有机物体,利用亲油和亲水的原理,来去掉污渍。广泛用于工业清洗中金属制品(铜、铁、铝、钢、锌、合金)、光学玻璃镜片、塑胶等各种材料清洗表面拉伸油、切削油、防锈油、油、冲压油等各种油污、污渍、油脂等。水基清洗废水废水成分十分复杂,其主要污染物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乳化作用产生的胶体性物质,此外,废水中还含有漂白剂和油类等物质(表2)。
3.3 案例二 电镀费槽液
电镀槽液是在电镀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液体,含大量重金属,有机物含量高,危害极大(表3)。
3.4 案例四 阳极氧化废液
阳极氧化技术作为表面处理中常见且主要的技术,在表面处理行业中应用广泛。通常,金属构件如铝件等,为了具有更好的表面特性及光泽度,大部分都需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致密且具有一定光泽度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如镍膜等。
在铝型材阳极氧化表面处理中,添加剂一直处于一种极为重要和特别的地位;如碱蚀添加剂、着色添加剂等,在生产中均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添加剂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酸、碱,还有锡、镍、铝和氟等离子及有机物,这样的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铝离子在使用添加剂的废水中是很难回收再利用的,在后序的废水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表4)。
4.经济性分析
以机床废乳化液为例:
液体危废委外处理费用按照每吨3000元计算,电费0.6元每千瓦,蒸汽费用240元每吨,冷却水损耗按1%计算;年300吨废切削液进入RL-蒸发干燥系统,经处理后282吨(94%)的水回收;产生18吨(6%)的渣液委外处理;委外处理减量282吨,节省费用84.6万元,除去RL-蒸发干燥系统年运行费用4.434万,每年净节省费用80.166万元,经济和环境效益明显。
结语:液体危险废物处置不仅仅需要进行危险废物处置制度的完善应用,对有严重污染的原料路线、生产方法进行改革,也要采用先进工业技术,运用RL-蒸发干燥技术,可将高浓度废液中的水和污染物分离,回收95%以上的水,污染物浓缩成含水率低于10%的干渣;RL-蒸发干燥技术既能处理高浓度废液,回收水资源,变废为宝,又能极大地降低委外处理的费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处理过程简便可靠,运行费用低。RL-蒸发干燥技术处理机械加工行业高浓度液体,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可靠,处理效果良好,同时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可广泛应用的先进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郑挺颖,翟建伟.自主研发技术处理液态危废 新奥集团:愿化工企业不再制造毒地[J]《环境与生活》,2016(5).
[2] 张新奇,左晓萌.机械加工废冷却液减量技术与模式探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4(11):44-48.
关键词:覆盖件模具;自动化加工;三维检测;加工编程
引言
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覆盖件模具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国内主要模具企业在硬件上与国际水平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甚至有一批企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技术明显进步。但是我们清楚的看到,有的模具企业花巨资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后,因制造技术未跟上,还是采用原来的加工方法,迟迟用不起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只能在接单的时候充充当门面。特别是在模具自动加工方面,国外先进模具企业已经实现了模具自动化加工,我国大部分模具企业还停留在每台机床必须有人值守的加工方式。本文从模具设计、消失型泡沫制造、铸件检测、NC编程以及虚拟加工等方面介绍模具自动化加工的关键过程。
1 3D设计
汽车覆盖件模具3D设计是模具自动化加工的基础。在2010年以前我国大多数模具企业在模具设计方面都是采取AUTOCAD+UG(CATIA)的模式,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AUTOCAD,在模面设计上采用UG、CATIA等3D设计软件。这种特有的模具设计方式不仅不容易检查干涉,而且在后续泡沫型制作过程中,铸件厂只能根据2D图纸用手工粘接泡沫型。一般情况下,铸件厂家都会尽量多留点余量,保证后续能加工出产品。这样既浪费材料,也增加了模具企业的成本,还导致加工环节出现余量不均而造成撞机等设备事故。
近年来,随着主机厂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和模具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模具企业大量引进了如:UG、CATIA等大型三维设计软件和UG、POWERMILL、TEBIS等高端CAM软件。三维设计的推广将设计完成的模具直观的表述出来,所有数据都可以从数模上直接测量,有效的解决2D设计的不足,为模具自动化加工奠定了基础。
2 消失型泡沫型的制造
铸件是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基础,高品质的铸件不仅要求材料性能达到高水平,还要求铸件余量均匀、几何尺寸与数模一致。2D设计时期,消失型泡沫型依靠手工制作。我们都知道,泡沫型和最后的铸件间存在缩水比例问题,2D图上的尺寸需要换算才能用于制造泡沫型,由于覆盖件模具结构复杂,尺寸繁多,多数情况下只依靠老师傅的经验计算,由计算错误而造成模具几何尺寸超差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随着3D设计的普及,泡沫型的数控加工已经大量采用,泡沫型制作一般需要如下步骤:
(1)在模型3D设计时将需要加工的位置进行颜色标示处理,以便在后续泡沫模型加工过程中增加余量;(图2)
(2)对3D设计的数模按照铸造缩水比例进行缩放,得到用于泡沫型加工的新数模。
(3)整理模型,对设计人员用颜色标示的铸件上需加工的部位贴量,以保证铸造出的铸件有加工量,并且对局部需要工艺处理的部分进行模型修正。
(4)分析模型并合理分层,将数模分层以便于加工。
(5)泡沫型编程加工。
(6)粘接并贴字。
(7)检测、修正。(检测方法与下述铸件的检测相同)
3 铸件毛坯检测
CAM人员和工艺人员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完全依据冲压工艺设计部门提供的CAD数据,完全是理论数据,但操作者调用程序直接加工的对象是铸件。我们都知道,铸件和数模不可能完全一致,在理想的状态下,铸件与实体之间的差别是:在非加工面上铸件比数模大或小2~5mm,在加工面上铸件比数模大10~15mm,但在现实状态下,因受到铸造前和铸造时很多因素的影响,铸件与数模间的差别极不稳定,有时会差很多,比如铸造前工艺的更改,就会导致实型型面的更改,凹模和凸模加工量都会变大,并且不均匀。如果铸件回厂后,加工前不进行检测直接投入数控加工轻者打烂刀具,重者发生机故,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是不发生上述问题,那么也会降低加工效率,并且对机床的损伤也很大。再有就是传统的编程方式,为了保证加工安全必然会让空刀多,走刀速度慢。现在模具加工基本不用球刀进行粗加工,而是采用牛鼻刀进行层切,要想实现层切加工必须对毛坯进行扫描,才能保证安全性和尽量减少空走刀。
国际上拥有3D扫描技术的公司很多,如ATOS、海克斯康、敏捷汽车模具三维光学快速检测等。主要检测方式有照相检测和白光扫描两种方法。
下面介绍TRITOP照相检测系统的基本操作过程:
(1)根据被测物体情况,对相机进行参数设。
(2)相机扫描。
a.贴点。就是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上贴上参考点(非编码点)用于被测物体标定,在其周围必须放置起辅助作用的编码点。编码点的设置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b.标尺的摆放。标尺是测量的基础,通过对标尺的校对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尺寸,标尺摆放可以不管被测物体的大小,标尺的摆放没有具体要求,模型上或者模型周边都是可以的,主要是方便后面照片的拍摄。
(3)拍摄照片。由于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故对拍照有基本要求,即在照片拍摄过程中,每一个检测点应该在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同时,每张照片至少要包含前面照片中的5个点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张照片是有效的,能被软件识别。在正面和侧面交界处应该相对多贴点,保证连接点不会断开,同时拍照时从不同角度多拍摄几张照片。
(4)扫描照片导入软件进行对比。将准备好的模型IGES文件导入到TRITOP软件中,确定模型的基准与建立的坐标系重合,然后对数模与毛坯面上的非编码点进行比对,通过公差带不同的颜色可以大概判断出非编码点的差值范围,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精确检测需要的点,如图6所示。
4 CAM编程事项
要实现自动化加工,我们必须做好如下事项:
(1)将上述毛坯测量数据与数模进行比较,并用作加工毛坯。
a.首先通过照相扫描设备采集点云数据,同时一定要把点云的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设置在同一位置,以便数模对齐;b.把采集到的点云进行处理,并生成曲面,保存成IGES格式,发送给编程人员,用于毛坯比较,和初加工程序编制,以及加工碰撞检查。
(2)建立企业的刀具数据库和加工规范。汽车覆盖件产品结构复杂,不同产品的模具对加工要求不同,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短刀加工产品,以获得高质量的模具表面,建立企业级的刀具库数据是编制高质量NC数据的基础。
(3)建立机床模型,用于虚拟加工,检查干涉。要实现自动加工,我们就必须在车间加工前就避免机床与工件干涉。现在,几乎所有的NC编程软件都自带仿真加工功能,通过简单设置我们可以直观的检查机床是否会与工件发生干涉。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模具行业也步入了高速发展期,汽车覆盖件模具自动化加工技术是模具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紧抓行业发展的机遇,不断探索,提高我国模具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自动化实现,体现在运用电脑和网络为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耗的降低上,进而将工程的进展立体化,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工作成效,本文介绍某一工厂在两个手段形式上使一个落后工厂渐渐迈入信息化范围的过程,一个是利用智能装置,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果和速度,加入了高精度芯片的概念,将人的工作渐渐转移为机器的工作,并且提高了稳定性,和精确性,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生产的集中化,并且产品的能用度也提升。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控制机器的主人。第二个是能效的多方面发展,智能方面机器的介入避免了人的生理因素造成的懒惰和精确度较低。将各种计算、检查、操作、存储等集于一身,且持续工作的能力较强,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时间。
信息技术对于棉花加工机器的改造使得工作的准确率和工作程度越来越大,应用到大型轧花机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为了适应机器的更新,从人员管理方面的投入也变得更大,管理方式也有所更新,全面投入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当中。相较于现在的数量和质量,从前机器相差较远,主要体现在对于数据的掌握情况不到位,不能获得准确而有效的全部数据。这一点在后来的PLC控制领域得到了弥补,从人员开机开始的一切工作都可进入系统观测到。对于棉产品的等级和含水程度都可及时掌握,在平时的操作中,能够保质保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检验,工序形成一个顺畅的流水线作业,从开机电脑,输入信息开始工作,将籽棉的相关信息投入电脑,其它机器将自动开始根据已经编入程序的的流程开始操作,机器化的作业能够避免人为作业的诸多失误。此外这种参数可进行提前设定,保证了开工的时间和效率。实现了整体化流程化的操作,能够大大提升棉花作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出量。
2 安全生产信息化需求牵引,保安全生产,求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的形式仍然相当严峻,安全生产问题已经不仅是生产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信息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监测,人为危险因素的控制,故障自动化的诊断,危险状况自动化报警等都有许多值得应用和关注的价值。
该厂在信息化技术改造过程中,主要对可监测、可控制进行技术改造,针对168轧花机的辅助设备皮清机齿辊的高转速特性进行了机械自锁和信息技术的连锁控制,主要增加传感器、机械自锁装置。高速运转的齿辊在运行的过程中是无法打开安全检查门的,经过PLC的连接将信息发送到计算机中,再由计算机通过皮清机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发出可靠的指令给每台运行中的设备,在安全门打开和齿辊停止运行时PLC就会通过计算机发出指令停止主机的喂花电机,退出正在运行的工作箱,发出退箱警报。随着工业自动化越来越重视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这就使得工业生产的背后沉淀着深入人心的工业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现代管理的精髓,真正做到和体现了和谐工作的新局面。
3 工业信息化达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不能依靠高能耗高成本的投入来获得收益,这是不科学的,已经会受到淘汰。为了实现节约化生产,必须要考虑对于设备的更新,能源的循环利用,更加要加大信息和流程化作业的利用程度。
今年该厂对所有的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购进了数台变频器,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厂购进的变频器主要应用在45Kw以上的风机电机上,通过一年的运行为该厂的节能降耗,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气力输送和通风除尘在棉花加工工艺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也是棉花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工行业中风机占加工生产所需总动力的35%,为满足工艺的需求和生产过程的要求,该厂使用了变频器以后有明显的节能表现,三垦力达电器有限公司的变频器SHF-132千瓦和西门子S7-200PLC直接控制,扩展了模块和USS协议通信两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变频器的应用功能,该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信息技术改造。(1)多段速控制。变频器采用外部控制时需要有模拟量,电位器,开关量等多控制形式,当不需要连续调节电机速度的时候,可采用PLC开关量控制多段速度控制方式,SHF-132千瓦变频器是矢量控制变频器,我们把变频器代码Cd019020021022分别设定为3210可通过四位8421码的方式控制变频器输入端子X4-X1实现从0001-1111的十五种速度的控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采用不同时段、不同速度和风压传感器的配套使用,收到了明显的节能降耗的效果。(2)PLC与异步电动机变频器的连接。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有比较复杂的内部设置,在接好硬件接线后,要根据控制要求,逐项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显示器,电机的频率、恒定转矩、减速时的正常停车模式、发生故障时的停车模式、线性斜坡、低速、高速、电机电流、逻辑输入、模拟输入都非常的关键。(3)变频器节能的应用。变频器在棉花加工中采用与否主要根据工艺专业确定,对电气专业而言,分析的是变频器的节能效果。从式中:p2/p1=(n2/n1)3可以看出变频器减速可以维持工艺专业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减小电机轴功率,从而节省电能。我厂美国清花机风机的电机是110Kw,原来是一直处在工频频率下运行,不论负荷有无变化,它的速度和频率保持恒定,它的调风量是由人工调节板来实现的,没有考虑能源的节约,而实际工作中手摘棉和机采棉挡板的开度在40%-50%左右,造成相当大的部分能源浪费,在挡板节流上所需的风量在35%-55%富裕,节能空间很大,我厂通过改造使用变频器以后,手采棉在实际的运行时电机的频率控制在35%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要,机采棉在实际运行时也只需要41%左右就能满足轧花的需求,平均节约电能在35%左右。
摘 要:目的:以慢性焦虑应激大鼠为载体,探讨其焦虑状态及行为学的变化,旨在探索能较好模拟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慢性情绪应激的方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以国际公认的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对其行为学进行评价。结果:应激后大鼠处于易激惹的状态,表现出频繁的修饰和攻击行为,经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发现大鼠较少进入并停留于开放臂中,倾向于探究封闭臂,且在封闭臂的停留时间延长。结论:不确定性空瓶刺激作为一种慢性心理应激模型,从病因学上较好模拟了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状态和行为学表现。
关键词:焦虑模型;行为学;慢性情绪应激;高架十字迷宫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4-0711-03
The Changes in Behaviour of Rats with Chronic Stress-induced Anxiety and
Behavioural Evaluation of The Elevated Plus-maze Test System
LI Ning 1,TANG Qisheng2,ZHAO Ruizhen2 , GOU Shengle1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2. The Thir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s in behaviour of rats model with chronic stress-induced anxiety and to explore a appropriate animal model for GAD. Methods:Rat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chronic emotional stress-induced anxiety method, then researchers observed behavioural changes of model rats and evaluation of elevated plus-maze test system. Results:Rats resceiving emotional stress was in a state of great agitation,who manifested obvious grooming and attacking behaviour.Fewer rats entered and remained in the open arm,and tended to explore and stay in the closed arm.Conclusion:Unpredictable bottle stimulation as a methd of chronic emotional stress better simulated the incidence and manifestation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from etiology.
Key words:anxiety model; behaviour;chronic emotional stress; elevated plusmaze
收稿日期:2009-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804)
作者简介:李宁(1980-),女,河南许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唐启盛(1956-),男,黑龙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以过度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紧张。随着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人们对于本病也有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病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彻底阐明。焦虑动物模型作为基础实验研究的平台与载体,在探索焦虑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选择公认、稳定、重复性好、能反映复杂发病状态的动物模型是深入开展该疾病研究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采用慢性情绪应激的方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观察应激前后自身行为学的变化,且通过国际公认的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对其焦虑状态进行测试与评价,旨在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提供较好的动物模型。
1 材 料
1.1 实验动物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20只,SPF级,2~3月龄,体重(200±10)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购买,合格证号:SCXK(京)2005-0013。动物购进后预养1周内自由摄食饮水。光照节律12L/12D(6∶00~18∶00),室温(20±2)℃,相对湿度为50%~60%,保持安静。
1.2 行为学测试仪器
高架十字迷宫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制作[1],由安徽省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2 方 法
2.1 动物分组和焦虑模型的建立
大鼠经1周适应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单笼饲养且接受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刺激建立焦虑应激模型[2] 。具体方法如下:定时喂水训练7天,即每天早9∶00~9∶10和晚21∶00~21∶10给动物饮水10min,其余时间撤去水瓶不给水。定时喂水期结束后开始应激实验,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内给予不确定空瓶刺激,维持1天1次或1天2次,持续2周。正常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自由饮水和摄食。所有动物在应激结束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测定,两组交叉进行。动物均提前2h进入测试实验室适应环境。
2.2 行为学观察
行为学观察包括攻击(咬或攻击空瓶和笼子)、探究(前后左右运动和光顾水瓶所在位置)及修饰行为(梳理皮毛和洗脸)。具体方法是将空瓶应激的10min等分10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记录每只大鼠上述3种行为,行为出现即为1,否则为0.10min内观察的总分为0~10之间。得分基于2 名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平均而得,其中一人为双盲控制。14个观察日的前3天和最后3天的平均分用于统计分析。
2.3 行为学测试
实验室内光线昏暗(以1.5m 距离处能区分大鼠细微活动的最低亮度为准)并保持恒亮,室温21℃,安静。测试箱放置于实验室一角,周围布以2m 高黑色单调背景。实验过程中只有一名参与日常处理的人员搬运动物。
迷宫测试前将每只大鼠放入一个60cm×60cm×35cm塑料盒中,任其自由探究5min后迅速置于EPM 的中央平台处使其头部正对其中一个开放臂,释放后即开始记录下述指标: ①进入开放臂次数(open arm entry,OE):进入到任一开放臂的次数,以大鼠4个爪子均进入到臂内为准,中途一个爪子从该臂中完全退出则为该次进入活动完成; ②进入开放臂时间(open arm time,OT):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单位:秒; ③进入封闭臂次数(close arm entry,CE):进入任一封闭臂的次数,以大鼠4个爪子均进入到臂内为准;④进入封闭臂时间(close arm time,CT):进入封闭臂的时间,单位:秒;⑤向下探究次数(head-dipping,HD):大鼠置身于中央平台或开放臂时,一边用前爪握住迷宫边缘一边把头部和肩部伸出开放臂的边缘向迷宫下面探究的行为次数; ⑥封闭臂后腿直立次数(rearing,RR):大鼠在封闭臂前腿抬起以后腿支持使身体竖立的次数。
由①~④分别计算出:①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总次数(OE+CE):表示大鼠的运动活力;②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OE%):即开放臂进入次数/(OE+CE)×100%;③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即开放臂停留时间/(OT+CT)×100%,每只大鼠测试5min。
2.4 数据的统计分析
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3 结 果
3.1 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
如表1所示,空瓶应激期间,模型组大鼠14个观察日的前3天和最后3天相比,探究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修饰行为增多(P
表1 模型组14个观察日前3天和最后
3天空瓶应激时行为变化的比较(n=10,±s)
组别探究行为修饰行为攻击行为
起始3天5.22±0.973.22±1.121.29±0.96
最后3天4.64±1.065.58±1.076.08±1.35注:n为动物只数;与起始3天比较,P
3.2 大鼠EPM测试结果
如表2所示,因正常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因素,故与模型组相比OE+CE、OE%、OT%、head-dipping明显减少,差异明显(P
表2 各组大鼠EPM测试行为学的比较( n=10,±s)
组别OE+CE/次 OE/%OT/%HD/次RR/次
正常组 11.70±1.4934.78±5.89 35.19±4.1514.70±1.9412.50±1.81
模型组8.40±1.7814.42±4.2817.17±6.799.10±1.7913.40±2.17注:n为动物只数;与正常组比较,P
4 讨 论
现代研究发现,应激和焦虑是密切相关的现象,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曾经历过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因此应激事件可以成为焦虑症发病的原因和诱因[3]。本研究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刺激建立慢性应激焦虑大鼠模型,发现经过几次固定时间的饮水学习之后,在饮水期间给予动物空瓶,能够诱发动物出现攻击,撕咬瓶子和笼子,频繁修饰等焦虑行为。此外,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易激惹的状态,与临床中焦虑症患者的易激惹表现相似。
高架十字迷宫试验(EPM)既可以建立焦虑应激的模型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经典测量焦虑反应的方法[1-4]。其原理是利用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臂的恐惧心理,形成动物的矛盾冲突来考察大鼠的焦虑状态。EPM测试的项目中,焦虑动物的OE%和OT%会明显降低,经典抗焦虑药物则使两者升高,OE+CE反映了动物的运动活性。本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的OE%和OT%显著下降,运动活性也降低。HD反映了动物在非保护区内的探索行为,代表动物对陌生环境的好奇探究或因恐惧而寻求逃避,与焦虑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中空瓶应激后的大鼠HD行为减少;RR可用来观察药物有无镇静作用及镇静强度。上述结果证实,慢性应激后的大鼠明显处于焦虑状态,说明慢性焦虑应激大鼠模型的制备成功,且通过量化的标准客观反映出大鼠的焦虑程度。
GAD作为焦虑症的临床亚型,多呈慢性病程且易复发,症状反复迁延,并与许多躯体疾病相关联,相当比例的患者还共病抑郁和其他精神障碍类疾病,患者不仅存在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严重者可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自杀,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焦虑动物模型作为焦虑症基础研究的载体,在探索其发病机制、新药研发及临床前评估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针对GAD的动物模型。基于此,本研究从病因学的角度出发,建立慢性焦虑情绪应激的动物模型,通过其自身行为学的变化和EPM测试即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虽然动物的情绪变化远不如人类丰富,动物身上也较难准确模拟人类发病的心境。但是,他们也存在并非单一的情绪变化,有些情绪变化如焦虑、愤怒、恐惧等与人类存在相似性,在情绪变化时同样也存在行为学和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变化[5-6]。本研究结果提示:不确定性空瓶刺激作为一种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能诱导动物出现明显的焦虑行为,从病因学上较好模拟了GAD的发病状态,与现有的焦虑应激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掺杂物理(躯体)性应激成分,是一种相对“纯粹”的心理应激模型。本课题组将在此行为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焦虑症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Pellow S,Chopin P,File SE,et al.Validation of open-closed arm entries in an elevated plus-maze as a measure of anxiety in the rat[J].J Neurosci Methods,1985,14(3):149-167.
[2] 林文娟,王玮雯,邵枫.慢性情绪应激对大鼠行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一个新的情绪应激模型[J].科学通报,2003,48(9):926-929.
[3] 沈渔.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9.
[4] Cladis L.K. Moraes, Leandro J.Interplay between glutamate and serotonin within the dorsal periaqceductal gray modulates anxiety-ralated behaviour of rats exposed to the elevated plus-maze[J].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08, 194(2):181-186.
[关键词]项目进度控制;网络计划;关键路线;动态管理;计划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6.36.082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成本、工期、劳动力消耗及物资供应条件下顺利完成工程项目,并能保证工程的投资生产效益及发挥生产能力是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的标志。工程进度优化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并保证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工程进度优化有助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消耗、按期交付使用。所以工程进度优化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
近几年来,随着项目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中的项目进度管理尤为重要。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集项目时间和费用控制、资源优化、作业进度计划与调整于一体的管理方式。项目进度管理的目标为严格控制项目时间期限,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项目进度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企业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内部管理环境,提升项目管理总体水平,越来越成为施工单位关心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超越机电数控液压夹具生产线厂房建设项目中,以制订项目总工期最短和工程总费用最低的进度计划为目标,以项目施工阶段各工序的工期和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工期优化基本原理和网络计划工作总时差等性质,建立了工期―费用优化的基本数学模型,得出工期―费用优化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2 项目概况
西安超越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1998年成立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家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数控设备改造、数控设备、数控设备维修、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等项业务。
该建设项目位于西部大道西边,经三十二路与纬十四路东南角,该位置交通配套完善,项目净占地面积10.5亩,项目规划面积是10446.8平方米,钢结构5层,地面规划的停车位42个。一层按标准工业厂房设计层高6米,适用于中小型设备的机加企业,也适合于做电子产品的企业,2层至5层的层高是4.5米,适用于电子产品企业,也可用于办公、科研。
3 项目进度优化
目前,项目已经由承包商开始施工,本文利用工期―费用法进行项目进度的优化,以期高效科学的对项目进行管理。
3.1 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
经过对本项目各种工序前后关系的分析,可以将项目分解为A、B、C、D、E、F、G、H、I、J、K、L、M、N、O、P、Q、R等十八项工作,每项工序都由大写字母代表,各项工作的名称、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持续时间列于表1中。
根据表1中各个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得出超越机电数控液压夹具生产线厂房建设工程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双代号网络图中关键工序是自由时差为0的工序,可知关键线路为ABCDHLQR,通过计算得出项目的计算工期为151周,各工序的所用时间与直接费用如表2所示。
3.2 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的优化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原理就是借助费用与工期优化的原则,找到最佳方案。其对工期―费用优化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分别求出总直接费用和总费用。先令项目的间接费率为0.2。根据总直接费用等于各工序正常历时直接费用总和的原则,计算出总直接费用为28.3(百万元)。工程总费用=总直接费用×(1+0.2)=33.96(百万元)。
(2)计算出项目的计算工期并找出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通过双代号网络图可得出项目中的关键线路为ABCDHLQR,理论工期为151周。
(3)直接费率的计算过程如表3所示。
(4)第一次优化。从关键工序中选择直接费率最小的工序依次进行压缩。由表3可以看出,关键路线(加黑标示)上的工序D、L、Q的直接费率小于间接费率0.2,总费用呈下降趋势。从直接费率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依次压缩工序D、L、Q。
(5)第二次优化。依次压缩非关键工序中直接费率最小的工序。由表3可以看出,非关键线路上(下划线标示)工序E、I、J、P 的直接费率小于间接费率0.2,压缩后总费用会减少。按直接费率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依次压缩工序E、I、J、P。
4 项目进度优化成果
1.1数控加工技术复合材料模具的生产一般都是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制造的,不同结构的模具及不同材质的模具都需要借助数控加工技术进行生产制作,数控加工技术能够有效地保证生产产品的精确度与质量标准。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数控加工技术亦是如此,新的高速数控铣削技术在生产复合材料模具的操作中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能有效做好产品的质量控制,所以数字化程度的加深绝对是一件美事。
1.2先进表面处理技术表面的技术处理是模具生产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这关系着模具表层的成分及组织,它是模具性能的直接衡量指标,直接决定了模具的硬度、耐磨度及耐腐蚀性等,所以模具的表面处理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现如今从生产上存在的表面处理技术概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化学法、表层覆层法及激光法等。然而激光法就是目前数字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此方法现在被广泛应用在复合材料模具的生产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处理模具表面存在的问题,实现规范模具标准,大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1.3解决模具加工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复合材料模具的生产加工环节必然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结构焊接过程中会出现残余变形和残余应力等问题,这个就必须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并且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案来预防问题的产生;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是比较关键也是技术难度系数比较高的环节,这个环节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的每一步操作我们都需要谨慎,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借用数字化检测设备对此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预防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复合材料构件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材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这也是会影响复合材料模具成型的质量因素,所以我们在挑选材料时,尽可能选择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2结语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数控加工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先进制造领域大国工匠的摇篮,数控加工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中职学校中一个常见专业,主要为社会输送数控机床编程和加工等方面的人才。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将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我们今天想要科学地引入这些教学方式,就必须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新的教学方式中有所收获。
一、传统课堂对教学的限制
(一)纯粹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是有关数控专业理论的重要教学。学生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对其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纯粹的理论教学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过于抽象,让学生难以直观地去把握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挫甚至放弃学习。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会忽视理论的抽象性,在课堂中直接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加重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抵触心理。(二)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是比较有限的,虽然学生的实践课,可以通过进入一些企业进行参观或学习来实现,可是这样的学习是蜻蜓点水式的,不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这会造成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不能看到更多更广阔的企业实际操作情景。如果学生一直以一个狭窄的视野去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那么其职业发展也不会走得长远。
二、数字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新型数字化资源的一大特征,就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将许多信息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应用数字化资源,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范围扩大,拓展学生的认知疆界。(一)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接触到实操。在数字化资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创造出许多可以与现实进行交互的软件。这其中就包括虚拟仿真技术所衍生出的软件。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会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割裂开,使得理论与实践被时间和空间阻隔。然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让学生可以在理论课堂中听取了理论知识后就直接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同时,在这种虚拟仿真技术下,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进入学校的设备加入虚拟仿真软件中,让学生同样也能够进行操作。如图1所示,运用数字化技术模拟数控机床进行实际操作教学。图1数字化模拟数控机床实操教学这样做一方面,我们可以提高学生操作的频率,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杜绝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实践操作中会带来的一些危险。(二)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今我们教学中的电子设备早已接通了网络,这使我们的课堂不再孤立,它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进行连线。利用互联网的这一便利,我们可以为学生开拓视野。如图2所示为通过网络技术把工作现场引入课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与一些企业进行联系,每当上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企业的生产流程,让教师直接通过网络直播来为学生讲解生产流程中的具体内容。当教师遇到一些教学上的难点时,还可以直接邀请企业相关员为学生进行连线讲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视野将被打开,不会仅限于学校教学小天地,而是将自身的眼光放到整个行业、社会中去。(三)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课堂互动。在我们理论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中加强课堂互动。为了丰富课堂互动的内容,加强课堂互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运用多方面的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与其他人进行思想碰撞。这样的学习氛围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学习,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也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