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时间:2023-10-13 16:08:25

导语:在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变化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 前言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量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以及高质量。高效课堂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对高效课堂的衡量,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是看师生之间是否经历了双向激发、愉悦交往的过程。

2 新课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

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往知识储备的整理和加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储备。课前预习的效果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知识点,从立足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就的性质、影响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固定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设疑和自我解答中掌握历史知识。

2.2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知识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各抒己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评论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课堂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为例,可以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的意义和局限性,讨论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

2.3重视课堂训练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要让学生积极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从教材出发,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保证习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得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大量的重复练习来保证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精讲多练,确保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反馈,从全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该及时矫正,而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尚没有定论的知识,则不能强作结论,而应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材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第二次、以及等集中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及异同点,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2.4开拓学生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正式上课前,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对历史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其了解历史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跨越时空的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2014(12):225.

第2篇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初中历史;应用

历史课本剧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以教材资料为背景,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收集历史资料并加以补充,形成一个整合型的历史剧本,在课堂上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通过编写、协作、演出等方式参与课堂历史课本剧,既加深了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实践技能也能得到提升,历史课本剧与教学的结合正是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表现。历史课本剧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点与当前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可广泛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将取代以往的教学理念,历史课本剧就是在此时走进课堂教学的。历史课本剧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境,学生通过出演历史人物参与历史课堂,来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许多教师不愿改变原本熟悉的教学模式,也会担心历史课本剧的教学应用到底会不会有效,如果没有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这样的结果必然得不偿失,于是大部分历史教师会因为这样的考虑而不愿做出变动,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还有部分教师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对历史课本剧接触不多且经验不足,在运用历史课本剧来课堂实施教学时,一开始的确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氛围,可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盲目使用历史课本剧,学生对于课本剧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低下。历史课本剧当中最主要的是还原历史情境,还历史真实面貌,而学生在编写历史剧本时往往缺乏真实性,甚至会出现与历史情节不相符的情况。

二、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原则

剧本是舞台戏剧表演的基础和依据。历史课本剧的编写是教师应用历史课本剧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了解剧本的特点,遵循以下编写原则。

1.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

小说和散文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剧本则与之不同,剧本需要在一个特定的舞台范围之内,充分地展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因此,编写历史课本剧,必须能够高度集中时间和空间,通过幕和场的转换来充分展示故事的发展。

2.重点突出矛盾和冲突

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矛盾和冲突是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因此,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要注重在有限的时空中充分展现故事的矛盾和冲突,将矛盾和冲突贯穿剧本的始终,部分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本编写的重中之重。

3.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

剧本语言是展现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历史课本剧的编写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剧本语言的创作,要做到简洁扼要、通俗自然。

三、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精选剧本素材,整合历史教材内容

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缺少关联,这是导致历史课不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课本剧来串联历史故事,打破模块界线,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历史课本剧要以教科书为基点,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对课本剧进行创作与改编。在课标的指引下,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使其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历史课本剧中,深入挖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间、历史地点等要素,更有利于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和记忆。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三国,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史实”。这可理解为让学生能够记住重要的时间、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在教材中,笔者重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了论述,以时间为顺序,对“三国鼎立”的形成进行了剖析。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书中的描述过于刻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容易,而理解难。这时,就可以利用课本小短剧《三顾茅庐》,从“人物的刻画”方面着手,以人物性格为突破口,编剧、排练、道具制作、问题的设计等环节,基本上由同学们独立策划、完成。学生在小短剧的表演中,展现“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刘备的求才若渴、张飞的鲁莽急躁、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等。通过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和固化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过讲解与学生的重复叙述来进行“强化”记忆,使得学生虽然记忆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却无法逾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益。而通过课本剧,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融入到学生的课本剧表演中,则更有利于搭建学生的“学习支架”,逾越“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一些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时,利用历史课本剧,将前后内容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学生就可对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虽然教材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叙述,但是由于缺少改革前后的对比,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仍然较为模糊。这时,可以通过举办课堂“时装表演”的方式,再现北魏统一北方前鲜卑民族的服饰与改革后的服饰,使学生感受服装方面的进步。从这个微小的角度,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帝改革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第3篇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

历史教学目标对历史教学的有效实施,以及建立历史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至关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即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对任何学科教学都有的共性要求;二是中观目标,即学科课程目标,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三是微观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是宏观的共性要求与中观的特性要求的具体体现。

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即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应用都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课时教学目标还为学业评价提供了标准与依据。但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时教学目标不清晰所导致的历史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仍很普遍。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因有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凭经验进行教学,以为讲完了教科书某一节课的内容就达成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二是部分教师只是从教参或教辅资料上简单照搬教学目标,而没有从“以学定教”的高度去设计契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缺乏导向作用;三是部分教师未能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导致教学目标的预设空泛、虚化乃至远离实际。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下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 知识与能力:掌握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历史发展观和文明史观,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显然,这位教师把教学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都纳入了课时目标,导致课时目标空泛和虚化。同时,在预设目标的陈述句中,学习主体不明,目标指向模糊。这样大而不当的课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既不具有操作性,也不具有检测性,难以为实际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的结果而呈现的课时目标,应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测量目标”的性质,[1]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在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可以检测的。因此,教师基于研读课标,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课时教学目标,首要考虑的应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请看以下课时目标预设实例。

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 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收集资料(条件),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和就业制度、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发展情况(行为),提高搜集资料和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目标)。

2. 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条件),让学生借助图片课前对家人、朋友进行访谈,按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行为),并尝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目标)。

3. 通过本课学习活动(条件),学生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行为),从中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之处(目标)。

该课时目标的预设清晰明了,目标定位落在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它既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业评价的实施。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注重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通过亲身历验实现对历史的感悟与认同。由此可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应在课时目标预设时予以全面考虑: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具体化;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应明确;教学目标应是可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务实、多元。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适切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已形成了共识,但仍有不少教师对如何把握优化的适切度仍深感困惑。笔者认为,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切度,首先应分清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内容和历史教学内容三个概念。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0-01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1.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准确严谨、精练简洁、通俗生动、语言幽默、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我们要把历史讲"活"。例如,讲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焚毁时,教师就应使用控诉性的语言和悲愤的语调来讲述侵略者的贪婪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对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比憎恨。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毕生研究历史教学,他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分出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能完整地表达思想。第二境界是声情并茂,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讲述,如带领学生到了历史现场,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选词有方,文有限而意无穷;点拨着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尽。"我们教师不妨"对号入座",按照这"三个境界"的标准进行自我检测,明确自己已达到的"境界",而后继续努力,向更高"境界"前进。

2.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了,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在新课标要求下我尝试着构建"读――讲――剖――感――练"五个环节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4.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策略

为了加强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前提,结合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形式。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在互动过程中,应增添互动教学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对互动过程加以完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互动性的优势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们各自不同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重要性,这也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使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历史素养不断增强。初中阶段是小学学习阶段与高中学习阶段的一个中转期。学生们的课业负担加重,学习方式有所变化,学习难度与要求也在逐渐加深。同时,也充满热情、活力,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纪。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年龄特征,在备课与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加入丰富的历史信息、历史资料及历史事件,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除了用课件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历史图片与视频资料等历史信息点外,还可以适当引入微课等现代流行高效的课堂展示,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资源努力给每堂课营造轻松又愉悦的氛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认真研读教材与相关资料,以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与知识性,同时也要加强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确保历史课堂的互动性与灵活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对历史课堂充满兴趣与热情,进而帮助他们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下面,主要阐述初中历史教学中互动性的两点优势。

(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历史观。初中生在历史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让学生们有时间与机会展开自由积极的思考与探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辨析。同时,还可以听取其他学生的观点,由此促进自身的深思与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可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与视觉构建与完善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历史观。

(二)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历史课堂的互动中,能够通过与教师对话、与学生讨论,自主解决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还能领略其他学生独特的见解与思维。通过借鉴与学习,有利于学生逐渐掌握更科学更规范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学习成绩。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互动性的策略

(一)选择正确的互动形式,增加互动的趣味性。为了提升课堂中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在课前认真仔细地备课。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点不仅多而且杂,充分的备课是上好整堂课的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创设情境、主动探究、交流合作、质疑问难及迁移应用等。教师务必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正确的互动方式,经过精心设计,使整堂课生动起来。另外,教师还应增强教学互动中的趣味性,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如在学习《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时,我的主要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能进一步理解与感悟。首先,让学生们扮演“南方黑奴”。通过学生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了解南方黑奴的主要诉求与斗争精神,以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说明黑奴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的表现。其次,设置知识擂台大比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大家表述林肯政府对应的举措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引导学生体会国家统一对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学完课文后的想法与感悟表达,营造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更使他们能够自然畅快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此同时,学生们站在情感的立场上,也更能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二)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务必重视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互动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明确学生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身份—参与者与合作者。最后,为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应保持民主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创设出活跃、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更舒适、愉悦地展开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只有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互动方式进行调整与修改。另外,教师务必处理好知识讲解同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以便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与能力。

(三)培养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2-15岁之间,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对许多问题都已具备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与分析,更希望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讲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因此,教师为了在历史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学,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征,利用举例说明、情境说明以及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们参与到互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互动热情,以有效调动他们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对台湾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们对伟大祖国的爱国情感。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搜寻台湾与祖国相关的历史信息,结合现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台湾回归大陆方面的思考,加强对祖国统一的认知,进一步表达各自的见解与想法。

(四)不断完善教学中的互动过程。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不断地对教学互动过程进行完善,以提升教学互动的质量与效率。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对每个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把握,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还应考虑每位学生在课堂中具体的学习状况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以保证提出来的每个问题都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与学习潜能。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在组织学生们进行分组探讨学习时,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组的讨论情况。不仅要调控互动进度,更要对学生们的论内容加以指导,使学生们都能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使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模式,能够有效打破教师一直以来在历史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改以往的被动角色,成为互动教学中的合作者、参与者,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质的飞跃。对历史教师而言,为了加强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应创造出轻松的互动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活动。

参考文献:

[1]管利:《浅议初中历史互动性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34:48.。

[2]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宁夏大学,2013。

[3]高久红:《基于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历史人物价值引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4]陆琴芬:《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虞彩萍:《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及反思》[D].苏州大学,2013。

[6]王彦蕊:《论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D].河南大学,2014。

第6篇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致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着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2.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应该趋于平衡

虽然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多元中免不了有所偏重。比如古今文化史,中外古代文化史在中外古代史中的百分比远远大于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中外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中的比例,有时候科学技术最大,有时候文学艺术最大、有时候思想文化最大,有时候社会生活最大,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的比例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偏重略微或轻微的偏重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偏得太重,以致失去了平衡。因此在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在有些知识点上做一下调整,从而减小一些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程度,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唐日新等.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3.

第7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也进一步施行了改进与创新。在新课改标实闹敢下,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也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是根据调查实际教学情况发现,大部分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实施与应用情况还是存在较多不足与缺陷。通过对目前中学历史新教材实践应用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剖析参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新教材;剖析探讨

历史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培养正确价值观与历史观的一个载体。因此,历史教材内容的质量程度,关系到新一代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民族人格”的塑造。如要更好地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学作用及影响,丰富课程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中学历史新教材内容在侧重主题的基础之上,将框架结构体现出来,重视选材内容,但却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一些更富感染力的细节或一些历史史实。但是历史教材改革却极大地弥补了这一缺点,因此可以说历史新教材的实施应用具有实际意义,也更有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应用原因及意义

1.满足新时期教学形式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形势已然焕然一新,为能够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所有的学科课程也都进行了教材创新和改进。历史新课程教学,完全改革了传统思想观,并坚定唯物史观教学方向与目标,同时也摒弃了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陈旧理念与内容,以能促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

2.历史新课标完善了传统课标的不足与缺陷

以往历史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存在严重的不足,课程教材内容严重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忽视了历史课程的系统性或时序性等特点,甚至有的主题内容跳跃性很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学习和认知。而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课程的不足,将历史课程内容结合得丰富而有趣,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及事件也进行了细节、内容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历史课程教材的可读性与丰富性。

二、历史新教材的主要修订内容

相较于以往历史课程,新历史课程在教学内容及篇章结构安排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并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总目标。另外,历史课程新教材还相对融入了一些新的理念,注重以育人为本,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学,并加强历史常识的普及,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基本历史素养。

在历史课程内容编排上,新课程标准将每模块下的学习主题内容的体现形式,转换成了以“学习单元”为主的模块方式。新课标是以新时期历史学科特性为参考依据,强调了历史课程内容的时序性,以“学习单元”为模块的历史教学,是以历史时段来作为一个学习段落的,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一个时段的重大事件和基本特征。而历史新教材的内容结构并未作很大的修正,只是在部分课程的学习探究中增加了方法学习等板块。

三、对中学历史新教材实施应用的几点建议

1.依据学科特点,更新教学观念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必须要保障其完整性与系统性,这是新教材注重强调的方面,同时也要遵循教材应用基本原则。一方面,历史新教材应用讲究的是要适当采用“点和线”结合。“点”是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将历史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地体现出来。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体现学科特点。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历史时空”,古今中外对比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还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在对待历史人物及事件问题上,教师不仅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具体分析,以体现历史的真正精神与意义。

2.有效结合本地教学实践,全方位实施历史新教材

中学历史新课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下与本土历史相关的教材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那么,首先教师要做的功课就是去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情,如四川地区的史实记载相当丰富悠久,隋唐时期的川蜀经济安定,已进入全盛时期,民间俗称“扬一益二之言”。另外,还有“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也曾随入川蜀避难等历史事件。当然,这都是需要教师自己去补充及编写的。总而言之,历史新教材的应用教学,教师必须要考虑与现实情况的联系,这样可以减少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矛盾性冲突,如内容多、课时不足的缺陷。

当前,中学历史新教材内容及结构方面等都已发生了变化,而课程教材的创新改变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学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索和深入尝试,只有勤于探究,才会有所发现与创造。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引领教师转变观念,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信息时代下,学生的知识视野已大大地拓展,历史教师照以前单凭一本教科书和几本教学参考书就能上课的老办法已经行不通了。面对这种形势,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网络资源的利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历史教学中所需要的很多资源,诸如以前要费时费力查询的文献资料、难得见闻的历史文物、图片、歌曲、影视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为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方便人们快捷地获取。在历史教学中,要满足学生对“营养型”知识的渴求,不可忽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因此作为一位历史研训教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工作之一就是利用一切研训会议和听课活动等机会,向一线教师灌输思想,转变观念,让他们充分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二、引领历史教师掌握使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基本功,以便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教学

当我们上《》这一课时,假设我们的教学设计里有这两个环节:1、用图片形式简介林则徐。2、播放《林则徐》的电影片段。很显然,如果我们不懂得使用电脑,不懂得网上下载、电影剪辑等上网基本功的话,在备课时要想轻松地完成以上的两个环节便不是易事了,这也势必会使我们的整个教学计划落空。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能熟练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教学,应该学会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了解、掌握一些简单的网络知识。如:会打字,会WORD操作;会收发邮件、下载软件等;要学会上网获取历史信息、搜集历史资料、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等。这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另外,我建议我们的历史老师应多收集一些关于教育、历史类的网站。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历史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想要下载个历史图片,却不知道按钮在哪里?想要播放个历史电影,却不知道从从何处下手?……大家想想,这将是一种多么尴尬的场面啊!可喜的是,我们的历史教师都已认识到使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重要性,都积极参加了我们进修学校组织的电脑培训和班班通培训,现在每位教师大部分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历史教学了。

三、引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协助备课,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如虎添翼

备课是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当好“导演”这个角色,备好课是最重要的条件。但备好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老师要对本节课甚至是一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处理,使之连贯。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课堂备得有血有肉、引人入胜,这样方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实现这一要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可谓得天独厚。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每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选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课本内容的展现程度和重点难点突破方法,选择与解决课题有关的展现内容,确定主题研究方向。

2、收集资料。借助互联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搜集与课题息息相关的网络资料,如视频、音频、专题报道等。

3、再次备课,从所收集的资料中进行二次筛选,选择最能展现课文内容,降低课文理解难度的网络资源资料。

4、信息重组。将最终确定的最佳课程资源进行重组,精心备课,以借助电子教学资源营造一种良好的历史氛围,调动学生感官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时空距离,增强历史形象的真实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活起来。

四、引领历史教师借助网络音频、视频资源上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从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上看,将音、视频资源纳入教育渠道,是现代历史教育的趋势。在历史学的研究和学习过程中,音频和视频资料可以起到还原历史、再造情境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其学习和探究提供生动的素材,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建议历史教师的做法是:

在讲课时,只要是课本上提到的作品,要想方设法找到图片或者文字的片段,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尽可能用视频,比如,讲张择端时向学生呈现的是上海世博会的动态《清明上河图》,讲唐朝乐舞时播放乐舞的片段。这些作品,或书法,或绘画,或文学,或音乐舞蹈雕塑,其间无不流淌着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为净化学生心灵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成为日后装点人生岁月的亮丽风景。

五、引领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补充信息,优化教学内容

在应用网络资源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从提高个人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的方法出发,则显得就是为而教学而教学了。如果把一定的网络技术和一些比较好的网站介绍给学生,教师再指导学生应用相关的技术和网站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探索,则在教学方面更上了一层楼,正如古人所说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建议历史教师的做法是:

第9篇

一、适当补充和巧妙升华

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着力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但限于它毕竟是历史教材,不是环保手册,所以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发掘、补充和升华。

比如:在讲到七年级关于都江堰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主要内容,要讲清其科学设计,发挥防洪、灌溉、防沙、运输的功能是比较容易的。而在课文小字中不显眼处还有一句话:“它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这句话恰恰阐明了这个工程历经千年仍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有着非凡的地位和影响。理解这句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正确生态观的良机。怎样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笔者在设计教案时,用到了对比的方法。在讲都江堰前,首先补充举到了今天水利工程常见的修建方式:拦河大坝。以饱受非议的三门峡水库为例,让学生体会了这种修建方式因为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构造等等而带来诸多的弊端。接着再详细介绍了都江堰的情况。最后请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得出我们所要的结论:“都江堰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体会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

又如,对造纸术带来影响的两面性考虑。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讲课中,浓墨重彩地进行安排教学,让学生体会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们对纸的需求是蔡伦用那些麻布头和破渔网等原料远远无法满足的。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地砍伐竹木来做原材料,由此带来森林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然也是纸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不容回避的后果。在这样的分析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离不开纸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学生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保护环境?学生在经过分析后很容易就能得出“应该节约用纸”和“重视纸的回收利用”这样的结论。

二、重视安排学习探究活动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威胁,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和价值追求。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世界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的问题。川教版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教材的编写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每一课内容每一个主题都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情感价值。

比如,在讲到两宋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时,教材在课后的活动探究中安排了辩论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与课文内容本无直接的关系,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安排,但是这却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情感目标的好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首先做了充分准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布置学生按照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进行讨论组队进行辩论或者写小作文的方式进行学习,事后证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样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提高的表现,在当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造成生态的破坏,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甚至洪涝灾害都不同程度地和这些行为有关,最后有的学生甚至还能提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草”等教材内容中根本没有的概念。这样的演绎,足以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关注。等课程结束后,和谐教育的目的已然达到。

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正是因为我们更多地看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的胜利进行更大的报复。因此,西方教育界非常推崇对下一代进行多方面的环保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不仅应体现在一些具体事例中,还更应体现在一些日常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因为只要教师稍作留意的话就可以在看似不经意中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