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08:26
导语:在外贸贸易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增长方式;资源;效益
中央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粗放型增长及其带来的效益低下、环境压力、贸易摩擦、难以持续等问题,要求把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提出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那么,服务贸易是如何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呢?其中作用的机理是怎样的呢?又如何发展服务贸易以更好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呢?
一、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是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简洁而又真切的描述。据世界贸易组织《2006世界贸易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4,221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6.9%,全球排名第三;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1,66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3.4%,全球排名第七。在数字高企的背后潜藏着质量、效益低下的隐忧。这表现在:
(一)物能消耗高 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据测算,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11.5%。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贸易,也是以高耗能为代价发展的。特别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结构不合理,二者的比例世界平均为1:4.3,美国为1:2.5.欧盟为1:3.6,而我国为1:8.5,这更加剧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消耗。
(二)技术含量低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技兴贸的力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28.8%,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及在我国外贸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尤为关键的是国内企业多缺乏产品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2005年,我国仅万分之三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发明专利仅占世界的1.8%。
(三)附加值低由于出口产品物能消耗高、技术含量低,也由于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使得产品的附加值低。如我国出口鞋类的平均价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平均30美元的DVD出口,生产企业仅获每台1-2美元的微利,在美国市场售价9.9美元的芭比娃娃,生产企业得到的加工费每个仅为0.35美元。
这说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数量型、粗放型的,难以为继,亟待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
二、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
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由服务贸易本身的特点以及通过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影响来实现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服务贸易客体的无形贸易的客体是服务,即是一种活动、行为,许多学者对其属性做了分析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形性”,意即非物质性,它不象物质产品可视、可触。不具有三维特征,可以交易但却“不会掉到你的脚上”。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去认识这一特点。一方面,服务的“无形性”并非是绝对的。任何交易的对象都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纯而又纯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一种逻辑的存在,而无实际可能。这可称之为产品一服务体系或产品一服务连续谱(product-service continuum)。
另一方面,服务又是可以与产品相区分的。尽管“无形性”不是绝对的,但却有高低之分。在产品一服务连续谱中,产品位于物质化程度高的一端,而服务位于非物化程度高的一端,尽管它不可能位于极点,但可以逼近。而且,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是物质实体本身还是物质实体承载的活动、行为,也是分得清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可以把市场提供物区分为产品和服务,把国际贸易划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客体非物质化程度高,或说“服务性”高。
由于服务贸易的客体整体上是无形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服务的物理构成中,“活动”是主要的,“物质”是次要的;价值构成中,纯服务部分的价值是主要的,纯产品部分的价值是次要的。如存储有音乐的CD,咨询信息的光盘和各种程序的芯片,其物质消耗的价值只占整个价值的极其微小部分,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由于服务是活动和行为,因而,在许多情形下,服务贸易不需经过运输方式来进行,即使是服务以实体形式存在,其运输费用也是非常低的,从而节省运输成本。衡量节省的运输成本可以用到岸价贸易总值与离岸价贸易总值之差额来计算。影响这一差额值的因素除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外,便是商品的性质。货物贸易的客体是有形产品,其体积越大,重量越重,运输成本就越高。而因服务贸易的客体是无形的活动和行为,无需支出运输成本或运输成本极低。服务贸易节省运输成本的程度可以用同样价值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运输或传递成本之比来衡量。
通常,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增长。而由于服务及其贸易的“非物质性”,使得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就少,就能实现对外贸易的增长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不增长或低增长兼顾,从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特征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比例的提高而愈加显著。
(二)服务贸易方式的多样性货物贸易要求产品实体跨越国境,经过各种运输工具来完成,其方式是单一的,而服务贸易由于其无形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经由运输工具运载,而可由服务贸易的主体,即或是出口服务提供者或是进口服务的购买者移动来实现。依据世界贸易GATS的划分有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对这四种方式的选择和采用可以依据效益原则来进行。尽管不同的服务部门、分部门和产品与提供方式之间有一种大致的对应关系。但对大多数服务而言,都可以采用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提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适宜的提供方式呢?效益原则应是首选。如,当国外市场需求足够大时,可以通过许可、特许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即建立商业存在来提供服务,实现规模效益;当国外需求小时,则只需派遣服务人员到国外,有针对性的解决顾客的问题。
有的服务提供方式本身也符合效率原则,如跨境交付。跨境交付是服务本身跨越国境,除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可以采取类似于货物贸易的形式,即出口方式外,对大多数服务,特别是针对人的心理、精神和无形财产的信息型服务(information-based services),可以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传送,
如电话、广播、电视、卫星和网络等向国外顾客提供。这种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商务或网络贸易,是服务本身以信号形式传送,不需另外的配送系统作补充。其好处是,时效快、成本低,而且服务提供者与购买者能互动,购买者能充分、快捷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提供者能及时的回应,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替代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互补的,如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带动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部门的发展,又可以是替代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会导致对货物贸易需求的减少。从替代关系来看,分析的结论是对不同的利益方有好有坏,而从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角度来看,它总是有利的。
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替代的可能性来自于服务对产品的可替代性。物质产品之所以能够用于市场交易,是由于它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对其具有有用性。企业购买电钻是求其能打孔的功能,女性购买化妆品是为了获得美丽和自信的功能,而承载其功能的物质形态,相比之下反而是次要的。这种理解和理念与服务及其贸易的属性十分切合。因为服务整体上是“无形”的,其物质形态是微不足道的,服务的交易和贸易出售的是功能。为此,有学者称服务经济是功能经济。如果说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拥有产品比仅购买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即服务,更能满足自己文化、情感需要,而对企业而言二种不同的方式便无多少差异了。
服务如何替代产品?服务贸易又如何替代货物贸易呢?一种途径与产品使用相关。出口商可以向国外客户出售产品,客户拥有产品的所有权,也可以向国外客户只出售产品使用的功能,而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前者是货物贸易,后者是服务贸易。如设备出口属货物贸易,设备租赁属服务贸易,而设备租赁可以取代设备出口。另一种途径与满足需要这一结果相关。如国外用户有取暖需求,企业可以向其出口取暖设备,由国外用户自己运营,也可以由国内外企业达成协议,由出口方向进口方提供保证,保证进口方能获得一定的取暖效果,而制暖的过程由出口方进行。前者属货物贸易,后者属服务贸易,而后者可以替代前者。
以上两种类型的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替代,不仅能减少全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对企业、对一国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有利的。使用型服务贸易能在满足同样需求总量的前提下,减少对设备数量的占用,从而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结果导向型服务贸易。由于满足用户的需要由专业企业提供保证,能做到提高效率。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外贸增长以低耗、高效的方式来实现。
(四)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性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指的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性不是从数量上来讲的,不是服务贸易会促进货物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速度增长,而是从效率上来讲的,即服务贸易能促进货物贸易以高效、节约的方式增长。
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进口服务贸易,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货物贸易及整个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服务部门,特别是现代服务部门,如银行、保险、通讯和运输等服务业,是“软性”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运行的战略性投入。在一国现代服务部门发展落后、供给不充分的情势下,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国服务及其提供者的市场准入程度和国民待遇,便能增强国内服务业竞争,保证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和有效,从而促进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集约式增长。如运输、仓储、保险、咨询、金融等行业的发展,降低了货物贸易的时间成本及运作风险,提高了货物贸易的经济效益。
还有些服务产品,如质量控制、研发、设计、营销、分销和培训,在创新、差异化和升级出口产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和消费者求新、求异心理强盛的条件下,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出与众不同的异质产品,改造升级现有产品,才能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和附加值,实现外贸的集约式增长。这些服务产品都属知识型产品,在一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进口这些服务或引进掌握这些服务能力和知识的专家、技术人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出口服务贸易同样能促进货物贸易的高效增长。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是紧密相连的,从全球来说,超过55%的服务贸易是通过在国外建立商业存在来实现的。一国在国外建立起批发、零售等分销设施,并纳入全球分销网络,国内制造业企业与之合作,可以为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并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增值空间和内部化收益。
三、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发展服务贸易的途径和措施。但都没有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发展服务贸易。我们认为,服务贸易数量的扩张对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总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强度会因服务贸易本身是如何发展的而存在差异。
(一)保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动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产品的服务化和服务的工业化,即。一方面,物质产品所包含的延伸服务在增加,而且这些服务成为产品增值的主要来源,如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检验、维修等;另一方面,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在向工业经济模式趋近,讲求标准化、规模化。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企业,产业部门与贸易部门要联合、互动。就服务企业出口来说,就可以与制造业企业实行系统式出口。当制造业企业向国外客户出口了设备或完成了交钥匙工程后,国外客户必然会产生对工程服务、分销、清洁等服务需求。这给服务企业提供了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机会。发达国家服务企业国际化的经验表明,许多服务企业在国际化的早期阶段,就是追随他们国内的制造业客户的国际化而走向国际化的。这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来自国内的服务企业为自己出售的设备或完成的工程提供售后服务,可提高国外客户对产品和工程的满意度,赢得良好市场声誉,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服务企业来说,能低风险、低成本的进入国际市场。总之,要做到以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的升级,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的扩张,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二)既要重视出口,又重视进口,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大体平衡我国货物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大量顺差的存在,导致了我国与贸易国家的摩擦。尽管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处于逆差态势,由此而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能盲目追求顺差。就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谈判动态来说,倾向于对因服务进口过快增长而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撤回或中止已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发展服务贸易即包括发展出口,又包括发展进口,不能偏废。我们认为,就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来说,我国保持一定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必然的、合理的。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40%,而世界平均水平达67%。发达国家
平均超过75%,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达52%。显然,国内服务业不能满足企业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消费服务的需求。服务的供给不足,价格偏高和质量低下,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影响到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
(三)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相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建筑服务、运输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这些服务的国际市场潜力是十分可观的。就旅游服务来说,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2020年,我国入境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580亿美元。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层次不高,不能长期只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那样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种动态发展既可以是内生的,如技术的变迁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也可以是外生的。如政府的推动。要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消除服务业中的垄断,加快服务人才培养,鼓励研发创新的措施来创造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四)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争取自己的贸易利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缔结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这是规范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文件。自此,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不能不在其框架下来进行,我国也不例外。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围绕两个层面展开:规则纪律和市场开放。目前,正就国内规章、政府采购和紧急保障措施等规则进行谈判,并计划在2007年结束多哈发展回合谈判。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在谈判中努力维护自己国家的贸易利益。我国的贸易利益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流动方式和海运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分部门上。
但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困难,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可以说,金融危机放大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年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看,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更好地发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
一、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上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
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始终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地位持续攀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8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达38%,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仅次于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已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秩序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贸易成为主流
得益于地理和传统上的优势,区域内贸易始终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位置。根据WTO的数据,2008年,区域内贸易在北美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5.8%,在亚洲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1.2%,在欧洲的贸易总额中更高达73.2%。由于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无法完成,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推动自由贸易的努力从多边框架转向双边和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据WTO统计,向该组织通报生效的区域贸易
协定数量从1995年的不到100个上升到2009年的超过225个。其结果是,全球超过一半的商品贸易,以及相当比重的服务贸易都是在区域贸易制度下完成的。
(三)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据WTO统计,1980~2008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从3650亿美元增加至37779亿美元,累计增长9.35倍,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出口7.26倍的增幅。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从1980年的15.8%上升至2008年的19.0%。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极大发展,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主体,以其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为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四)产业内贸易成为主要方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布局,以及国际分工的更加精细化,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即一个经济体既出口也进口化工和电子产品,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贸易更多地按照产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工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广义上的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形式。
(五)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贸易保护主义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面临
的最大风险。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2009年12月13日的研究报告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未因多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而缓解。自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峰会(G20)承诺杜绝贸易保护主义以来,各国政府共实施了297项保护主义措施;而过去三个月中已宣布但尚未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达188项,显示2010年国际贸易仍将面对沉重的保护主义压力。
此外,在后危机时代,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很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不仅在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地位,而且正在试图通过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如碳排放交易、商品的碳标签、拟议中的碳关税等等,都有可能对国际贸易格局带来深刻变化。
二、我国外贸发展现状
我国外贸三十年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看,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增长仍存在不少需要关注或亟待解决的
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一)贸易的地区结构不平衡
一是出口市场偏重发达国家(地区)。2001年,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市场的出口占当年外贸出口总额的52.7%。此后,我国对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依赖度逐年下降,2007年对上述三个市场的出口占比降至41.2%,但2008年和2009年出现较大反弹,分别回升至46.3%和46.2%。事实上,如果考虑到香港转口因素,我国出口对发达市场的依赖度将更高。
二是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欧美。2008年,来自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合计3310.4亿美元,是当年我国外贸顺差总额的1.12倍。从2001年至2008年,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增加了29.9倍,对美贸易顺差增长了5.08倍。2009年,由于美、欧市场需求骤减,来自两地的贸易顺差合计为2518.5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3.9%,是我国当年外贸顺差总额的1.28倍。如果考虑香港转口因素,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规模可能还要大得多。
(二)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尤其加工贸易出口约占外贸出口的一半。2001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的55.4%,而同期一般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为42.1%。2007年以来,我国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2008年首次降至50%以下,为47.5%,但仍高于同期一般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46.4%)。2009年,加工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升至48.8%,而一般贸易所占比重降至44.1%,两者间的差距有所扩大。
加工贸易的发展是我国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成果之一,是符合国情并与国际贸易格局接轨的贸易方式,对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我国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方,处在国际分工产业链的最底端,在对外
加工贸易中缺乏产品话语权。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能源、环境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低水平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所难免。
(三)服务贸易有待更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据WTO提供的数据,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464亿美元、进口1580亿美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3.45倍和3.05倍。从2001年至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2%上升至3.9%,排名从第十位上升至第五位。
但与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是与世界服务贸易大国的差距较大。2008年,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四大服务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值分别达到5214亿美元、2830亿美元、2416亿美元、1605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分别为13.8%、7.5%、6.4%和4.2%。二是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较低。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9.3%,不仅远低于同期美、英、德、法四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其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28.8%、38.2%、14.2%和21.0%),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0%)。
(四)外贸依存度比较高
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随对外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上升。该项指标1978年是8.9%,2007年达到66.2%的峰顶,2008年回落至60.2%,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根据WTO提供的数据测算,从1980年至2008年,世界贸易平均依存度从35.9%上升至41.0%。二是出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15.9%,2007年升至37.1%,2008年回落至33.1%。其中,工业品出口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90年为32.2%,2007年超过七成,2008年仍高达62.6%,显示我国工业产能的很大部分需要通过产品外销来消化。三是进口依存度也在上升。进口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13.7%,2007年已接近三成。目前原油、铁矿石等重要能源资源产品和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对进口的需求十分庞大。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外贸依存度高低的因素很多,与经济面临的风险并无直接联系。但从此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到,由于外部需求剧降,我国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事实上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五)贸易保护主义威胁较为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遭遇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经济体。据WTO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球19.8%的反倾销立案和21.9%的反倾销措施针对我国产品。仅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就遭受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遭受反倾销调查70起、反补贴调查11起,分别占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35%和反补贴立案总数的71%。
另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产品在全球共遭到116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27亿美元,比2008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23起,337调查8起,涉及中国年出口金额约76亿美元,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3%和8倍。美对华轮胎特保案涉案产品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8.5亿美元,是美国总统首次批准对华特保措施;欧盟仅仅以存在损害威胁为由,对我输欧无缝钢管采取反倾销措施,都开了恶劣的先例。2009年,我国出口产品在印度、阿根廷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遭到了频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此外,人民币汇率、环保和气候变化、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和地区对我国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借口,困扰着我国的对外出口。
(六)政府管理和中介服务相对滞后
一方面是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由于广义的外贸管理在中央层面涉及众多部门,政策的协调和执行仍然存在较大难度,政策多变、透明度差、可预见性不足等“老问题”亟待解决。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鼓励和扶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扶持资金的来源仍需进一步保障,各项政策的效果需要定期评估,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信息公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是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滞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商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外贸促进和服务工作较为薄弱。一是定位不清。很多商协会主动或被动地扮演“二政府”角色,偏离了为企业服务、充当企业与政府沟通桥梁的本业。二是经费拮据。多数商协会的经费需自筹自支,主要精力在于“挣钱养活自己”。三是服务质量满足不了要求。深度市场调研鲜见,贸易促进工作单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协会的积极活动形成鲜明对照。
三、有关对策建议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仅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更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转变政府外贸管理方式
一应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外贸涉及全国约1亿人的直接就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发挥好外贸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发展外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福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二应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特别是“听得进”不同意见尤为重要;在政策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防止大起大落,避免“休克疗法”式的短期集中出台,给予企业过渡消化期,对历史遗留问题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对老企业不搞“秋后算账”。
三应使财政金融扶持政策更多地惠及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出口企业。还出口退税政策以其本来的功能,结合增值税转型改革,逐步对出口产品增值税实行不征不退,从根本上解决以调整出口退税税率调节出口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四应进一步加强贸易促进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在外贸主管部门领导下的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为一体的贸易促进体系,提高现行商协会的服务水平;组织和利用好现有研究力量,做好对涉及我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重大问题的研究,注意把握国际经济和贸易新动向、新事物,通过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发挥对企业的引导作用。
(二)进一步坚持以质取胜
在出口中坚持以质取胜,归根到底是要保障和提高产品质量。努力使产品的国家标准与国
际先进水平接轨;进一步加强对产品生产和出口环节的质量监管,减少直至杜绝劣质低价产品走出国门,避免少数“害群之马”损害“中国制造”的声誉;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应做到公开、透明,不回避、不遮短,树立我国质量监管部门的国际信誉。
其次,应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独创性,包括技术、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内在独创性,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外在独创性。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更大的扶持,扶持的对象,不仅是大企业,更应该面向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创新的最主要保障手段之一。
再次,应注重品牌的创立和管理。创品牌的根
本目的是为了保持和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一个品牌的创立,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企业诚信等多种要素多年积淀的结果,通过大量宣传和推广,可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但要使之为市场所认可,最关键的还是产品的“内功”,即在消费者之间的“口碑”。
第四,应特别注重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质量。不能因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低于我国,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不如发达国家,而自降产品质量标准。应逐步扩大援外规模,在强调援外政治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贸易功能,发挥其在推广中国产品方面的独特作用,把我国最好的产品通过援外介绍到发展中国家,提升我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形象。
(三)努力促进贸易平衡
贸易顺差问题,是美、欧甚者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我产品实行频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主要借口之一。我们一方面要客观看待顺差问题,这是由我国与美、欧贸易结构及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后所形成的国际分工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我国目前拥有极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并不需要追求贸易顺差。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压出口不是办法,因为这会冲击国内经济,只有通过扩大进口的方法来解决。具体而言,一是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增加战略资源的进口和储备;二是要放宽对国外优质消费品的进口限制,促进国内消费品行业的产业升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国内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自发展中国家尤其对我逆差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四是鼓励“走出去”,通过在境外投资设厂转移过剩产能及对发达市场的顺差;五是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类产品,应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强出口管制。六是逐步但坚决淘汰“两高一资”产品的产能。在扩大进口的同时,应更好地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各种贸易救济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免遭冲击。
(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由于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其发展不可能是无限制的。而服务贸易则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好的抓手,将成为我国外贸和经济的新增长点。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管理和支持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利用境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手段,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三是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新趋势的研究,鼓励服务贸易创业,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环境。四是加大有关服务贸易的培训力度,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五)改革现行加工贸易管理方式
近年来,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国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收紧劳动、环保、社会保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3期等方面的执法,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造成较大压力。从政策实施的效果看,推动转型升级政策给予企业的扶持力度和过渡期都值得商榷。首先,加工贸易企业无论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还是就地转型升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完全或大部分由企业承担,难度很大。其次,通过创立自有品牌、开展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方式,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对于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同样有难度。2008年东莞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企业合资破产倒闭,并不是本业出了问题,而恰恰是因为不成功的“转型升级”尝试导致资金链断裂。
从我国经济和外贸的长远发展考虑,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解决加工贸易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改革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做法,取消现行对加工贸易的特殊管理方式,简化管理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透明度。作为替代,可将继续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或直接在加工贸易企业集中的地区就地建立出口加工区,实行保税监管,使企业对自身未来有明确的预期;对于规模大、雇佣工人多、技术含量高的独立加工贸易企业,也可参照韩国的做法,直接指定为出口加工区,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出口加工区以外的企业一律转型为外资企业,不再从事目前意义上的加工贸易。
(六)更坚决地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
一是在人民币问题上,应坚持汇率事关不容谈判的立场。通过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逐步解决估值不合理问题,避免人民币过快升值对外贸出口和国民经济造成冲击。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境外贸易结算试点,简化手续,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关键词】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规制
一、前言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现从“速度”向“质量”转变、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优先型转变、从一般要素的比较优势向创新要素的动态优势转变、从粗放发展模式向低碳集约模式转变,建设科学发展新特区。我国贸易结构已经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特区的建立拉开了经济起飞的序幕,同时开启了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历程。第二次是从1995年起,抓住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次是从2005年起,以“十一五”规划为蓝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文化产业,精心培育了新能源、生物、互联网等战略性产业。
二、贸易现状与不足──以深圳市为例
(1)发展现状。2011年深圳市进出口总值超过4100亿美
元,已连续19年位居国内第一位。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深圳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根据钱纳里工业化不同阶段划分标准,深圳在2008年便在珠三角区域内率先由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跨入后工业化阶段。深圳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度,由以工业型经济为主转向服务型经济为主,200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51%,2009年占53.2%。(2)发展不足。一是对外依存度过高。近十年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了200%,2011年达到232.53%,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值。2000年到2011年深圳市对外依存度总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对外依存度较高,均超过200%,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对外依存度,甚至高于上海和广州。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化城市的标准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和先进造业的发展水平。深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大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要落后近20个百分点,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也要落后10个百分点以上。首先,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二产业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现象。深圳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轻工业为支撑,而高新技术产业又主要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传统工业又主要是服装、玩具等日用消费品产业,这两个产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其次,从产业链看,也存在关键缺失环节和向高端化延伸的问题。再次,从产业组织形态看,总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国内影响力不足;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和竞争实力不强。从制约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因素看,当人均GDP达15000美元左右时,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不足就会严重制约产业的发展。深圳2011年人均GDP高达23400美元,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近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规制政策
(1)加快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发挥珠三角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深圳市融入珠三角,面临两方面机遇,首先,广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加速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2010年广东省政府印发了《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和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其次,珠三角的交通路网日趋完善,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完善的水上航线,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实现珠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圈”。(2)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贸易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首先,加强环境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建设,包括政策环境、制度环境、要素市场建设等。其次,推进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的出口。再次,优化投资结构。掌握政府投资的领域和规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投资应向自主创新能力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倾斜,促进创新型企业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最后,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建设,促进对外贸易服务的转型。
参 考 文 献
气候变化是发展问题,也是贸易问题。我国出口贸易总量大,而且对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较大的贸易顺差。出口产品则集中在低技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上。在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耗总量中,除了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之外,同时还服务于出口产品的生产,满足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于产品的最终消费需求,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不必增加其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却同样享受到价格低廉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因此作为发展和贸易大国,我国的排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我国国际贸易与内涵排放
2008年我国出口贸易额1.43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4%,进口贸易额1.13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8.6%。经测算,2007年、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分别为16.4亿吨、19.2亿吨二氧化碳,扣除进口产品内涵排放,承担转移排放分别为8.9亿吨、11.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当年排放总量的14.8%、17.6%。2007年我国出口产品内涵排放量相当于英国当年燃料消耗排放量的1.3倍。
二、我国主要部门进出口额与内涵排放
根据测算,2007年我国主要部门出口与进口的贸易额和内涵排放如表1所示。其中部门净出口额若为正,则说明该部门是贸易顺差,反之则为贸易逆差。而部门的转移排放则是该部门出口产品内涵排放与进口产品内涵排放之差,该值为正,则表示该部门承担了一定的转移排放,反之则是其它国家或地区承担了一定的转移排放。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内涵排放较高的部门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纺织业、交通仓储业和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属于传统的高耗能产业部门,因此其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较高;而纺织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但是由于其出口产品贸易额较大,导致其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较高。因此部门出口内涵排放高部分原因是该部门本身就是高耗能部门,能源强度较高;而部分原因则是因为该部门的出口贸易额较高造成的。
三、我国主要部门外贸发展价值流与物质流的不平衡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际产业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以出口技术含量低、能耗污染高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从而承担较高的转移排放。我国2007年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比为1.2,而其相应的内涵排放比约为2.2。我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的价值流与物质流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其中贸易顺差比较大的部门,如纺织业,其出口与进口产品价值比为6.7,但是其出口与进口产品内涵排放比竟然高达78.8,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状,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造成的。
四、部门价值流与物质流不平衡的原因
一般而言,保持贸易顺差的部门承担较高的转移排放,如传统的纺织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以及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等;而通信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尽管是贸易逆差部门,但是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比进口产品的结构重,使得该部门也承担了转移排放。而石油天然气加工业属于贸易逆差较大的部门,导致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低于进口产品的内涵排放,即世界其它国家也承担了一部分我国的转移排放。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发展和贸易问题需要纳入气候变化框架
改善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福利是全球贸易体系和气候变化体系追求的共同目标。但是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为重大。由于我国规模庞大的外贸出口量及温室气体潜在的增长规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贸易和气候变化讨论中的一个焦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需要在新的理念和原则上不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为寻求公正的全球解决方案发挥积极作用。
(二)贸易导致的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是一般的经济规律
转移排放是国际贸易流中的隐含排放,它是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在碳排放上的具体体现。转移排放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均是碳净出口国,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发达国家的部分转移排放。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较大比例的净内涵能源出口的状况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这主要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分工地位是由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由于贸易导致的出口产品内涵排放是一般经济规律,未来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出口产品的内涵排放还会保持较高的水平,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向高端发展还需要一定时期的努力过程。
关键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制度演化;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59-03
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阶段划分
1.外贸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改革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为精简政府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
首先,下放外贸经营权,简化贸易计划的内容。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制度。第三,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的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的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外贸承包经营管理改革时期(1988―1993)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
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的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包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渡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既灵活又规范的宏观管理体制。
3.新型外贸管理体制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贸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外贸宏观管理体系。
主要措施有: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放宽对外贸企业的行政管制,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外贸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外贸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4.外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时期(2002至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是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
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大规模清理、修改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的通行做法。制度设计的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各项条例、规定组成的,如《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等,这一层面的制度规范较法律制度层面在内容上更为具体,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第三个层面是各省、市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自身的对外贸易状况,针对具体地方产业、具体商品进出口的规定。是第一、二层面制度的具体化、技术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绩效分析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促进效果明显。从图1和图2的对外贸易总额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高达18.53%,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改革之初的世界排名第二十六位上升至2006年的世界第三位,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由1987年的0.9%上升到2006年的8%。
改革的前三阶段,虽然增长率均值比较高,但是增长率波动性也很大。这是因为改革初期处在探索的阶段,而且表现为“强制性”的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针对各种现象调整政策也会造成数据的波动。第四阶段的波动性最小,因为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并表现为“诱致性”的变迁方式,更适应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的需要。
总体而言,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长率的波动性说明了制度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反复试验、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完全照搬套用的,探索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失败的风险。而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且增长率的波动性也趋于平缓,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化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制度演变的背景及影响因素
诺斯的制度演化思想认为,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变迁和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式取决于人的学习过程。诺斯后期的制度演化思想强调,制度变迁的起源在于决策者所洞察到的机会,这些机会或者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来自决策者在给定的心智结构下对各种制度框架在边际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都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变迁。
1.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有利时机,适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参与国际分工,并逐步改革和建立起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连年增长,与许多贸易伙伴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受到伙伴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同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内环境的变化。(1)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中国企业不仅有能力而且又有必要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过渡,其改革过程影响甚至是主导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的改革过程。
3.思想意识的变化。(1)对国际贸易作用认识的变化。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把对外贸易作为“调剂余缺”的手段,其目标是通过出口换取进口机器设备所必须的外汇。党的明确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贸易管理制度。(2)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思想,比较优势理论代替了自给自足的思想。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外贸管理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外贸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为此,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就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方式和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改革和创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表现出“渐进式强制性”的变迁特征。渐进式表现为“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强制性表现在“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制度改革过程。随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要求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变迁方式日益表现为“渐进式诱致性”的变迁。诱致性表现在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制度环境,由经济主体来选择和建立微观层面的“制度安排”。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是从封闭的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外贸管理制度逐步向开放的外贸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过渡并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接轨。中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的演变是从以经济利益为重,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综合利益并重的转变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服从对外贸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
(1)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演变过程中,政府始终占主导地位,但其作用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变化。下放管理权、实行自负盈亏机制等体现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在改革中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其侧重点逐渐从直接的管理和强制性的推动,转变到根据外贸发展的需求来建立合理的制度环境和宏观的管理体系。(2)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采取“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的演变过程。在改革的初期改革主要对象是微观层面的外贸管理制度,这些领域在改革过程中较为容易把握。随着改革的深化,改革的重点则转向营造统一的制度环境,如着力于外贸领域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订,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等。(3)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逐步从体系的建立转向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完善。在改革的初期,主要的任务是逐步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管理制度的体系。之后,改革的重点转向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4)影响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变迁的因素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领域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状况、贸易伙伴国政府的反应和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的影响加大。
五、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也会出现新的特点。
1.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将会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3.中国将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4.改善外贸秩序,加强对外贸易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当前,中国出口企业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竞相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大量流失,而且由于价格过低引使中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投诉。此外,诚信制度的缺乏也为中国的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因为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包括更大的潜在市场的损失。
与正式制度比较而言,中国外贸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处于严重供给不足的状态,此类非正式制度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强制性推动作用。更应该重视和发挥“行业协会”或“商会”在自律经营和诚信经营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沈四宝.论WTO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J].WTO经济导刊,2006,(7).
[3]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志强.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发展进程评述[J].Economic& TradeUpdate,2006,(4).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汇制度的变化。浮动汇率制度的变化,一方面证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却加剧了外贸企业汇率风险,促使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对此种情况,外贸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中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二、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分析
1.汇率波动原因分析
汇率是两国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是汇率形成的基础。在国际贸易中,汇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汇率的变动也会给国际贸易造成一定影响。之所以说,汇率变动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是当前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较多,其可以分为长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影响因素。
(1)长期影响因素。长期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在国家某种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下降,相应的产品出口量将会减少,该国的货币就会受到影响而贬值。在资本竞争中,产品的实际利率降低,促使资本会出现外逃的迹象,也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情况发生。
(2)短期影响因素。短期影响因素对外汇的影响较大,促使汇率时常波动。像市场投机、中央银行干预等短期因素都会对汇率造成一定影响。
2.外汇风险
汇率的可变性是导致外汇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汇率的变动是无规律可循的,这使得汇率风险被概述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国际投资中外会买卖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因素影响的外汇风险。但是经过长期外汇风险的研究和分析,目前将外汇风险分交易风险、为会计风险、经营风险三种。
(1)交易风险。交易风险产生于国际贸易活动中,但其体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因为汇率的变化,企业的应收账款与应付债务价值之间发生了变化,促使企业所得利益有可能降低,这就是交易风险产生的后果。以为汇率变动后,企业实际获得的收益降低,与企业预期收益存在一定差距。
(2)会计风险。汇率变动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外汇项目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在具体开展贸易活动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以外币为准来计算企业资产负债、企业资产、实际利润等财务。但是,再将外币计算的财务项目转换成本过货币后,财务账面将会发生变化,这对于企业受益有一定影响。
(3)经营风险。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国际贸易大环境中,一些不可预料的因素将会作用在汇率上,促使汇率发生变化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经营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外汇风险最典型、最常见的一种风险,其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较大。
三、加强外汇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面对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汇率变动,促使汇率风险产生的情况,企业应当注意加强外汇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为更好的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创造条件。
1.加强短期影响因素的控制
短期影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容易使外汇风险得以产生。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重控制短期影响因素,降低外汇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加强短期影响因素的控制的有效措施是:
(1)推出结算。为了避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收汇率影响,可以将相关账款核算工作推迟到整交易活动以后,促使外汇结汇影响不到企业结算工作,相应的汇率风险就可以避免。
(2)适当的调整销售价格。对国际贸易中的销售价格予以合理的调整,可以将汇率风险分摊在经营活动中产品价格上,从而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2.加强中长期影响因素的控制
中长期影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货币膨胀率。为了避免膨胀率促使汇率变动,促使外汇风险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正确的选择市场。由于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是有一定差别的,为了避免货币膨胀率对整个工作有很大影响。在确定产品出口国之前,一定要对各个国家市场现状和市场前景予以有效的分析,从而选择货币价值较高的国家来出口产品,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
四、结束语
外汇风险是各类经济主体在国际贸易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汇率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应当注意对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予以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其加以控制,从而降低外汇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为更好的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丁超超.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外汇风险及防范[J].中国经贸导刊,2014(17)
[2]西宪振.进出口业务中的外汇风险和防范[J].煤炭企业管理,2005(08)
关键词:长吉图 汽车产业 对外贸易 政策建议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重要支柱产业,作为进出口汽车的大省,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据很大比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量的增加,“低能耗、小排量、新能源”车型需求方向的调整,汽车的进出口量将呈现递增趋势。吉林应抓住这样的有利时机,发挥产业和地缘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才培养,以此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汽车产业发展,提高吉林省汽车品牌效应。
一、吉林省汽车产业及对外贸易现状
近几年来吉林省汽车产业的的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全省工业产值的42%、41%、34%和42%,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9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为吉林省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搭建了一个大平台,也为我国实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布局,在汽车产业方面,将进一步支持一汽集团进入世界级跨国公司的行列,通过发展对外贸易,降低吉林省汽车生产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以提高利润率。
二、吉林省汽车产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发展初期重视引进技术和经验,因此对国外核心技术有依赖性,在专利的持有量上处于很低的水平。过度引进,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严重缺失,国际竞争能力低下。
(二)工艺和质量水平较差,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由于在外观上没有突出特色,在质量上没有品质保证,除了价格较低廉以外几乎没有吸引国外消费者的有利条件,无法得到客户的认可,也就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因而没有稳固消费群体。
(三)整条汽车产业链的相互支持不够完善
汽车零部件通常由多家企业提供,产品质量和工艺参差不齐,产品的订购和供应存在时滞现象。汽车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在售前、售后及信息反馈等方面与国外企业存着一定的差距。
三、吉林省汽车产业对外贸易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原因及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及建议:
(一)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虽然重要,但长期引进会使自身能力越来越弱。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汽车产业对外贸易的首要问题是努力争取双赢平等的合作,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发展对外贸易应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优势,培养有竞争力的团队,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汽车工业进入创新-对外贸易增长的循环模式。在支持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有潜力有优势的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提升并带动整个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二)致力于研究新能源动力汽车
未来汽车的市场将是以新型能源为动力的市场。在技术成熟、可靠性有保障的前提下,生产、使用新能源汽车,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实行消费税减免,或政府补贴。配套的服务也要同时跟进,加强新能源型汽车的维修和咨询等售后服务。
(三)增强品牌效应
品牌的形成既要有质的优势,又要有相关售后服务支持,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从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上下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汽车的制造工艺,包括车型、喷漆、颜色、内置设施的个性化,到商标的设计,再到品牌的推广,尤其是广告效应和车展的集聚效应、波及范围、对客户的吸引度等。在品牌上赶上甚至超过占据大部分市场的欧美及日韩车系。针对汽车的出口,我们应根据客户群的偏好设计产品、制定销售战略,吸取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入乡随俗”,既保持本产品的独特性和优势,又要符合不同客户的需求。
(四)重视零部件产业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
就零部件产业而言,长吉图地区的投资力度低,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投资与欧美、日韩等国的企业相比,有优势。改变目前我国汽车企业进行中外合资提高产品质量但核心技术仍控制在外国企业手中的状态。长吉图地区汽车产业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产业布局的区域化、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一体化、经济的规模化、管理的企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完善系统的各个分支,优化产业链,才能使整个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五)国家政策的支持
汽车的进出口贸易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形成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产品升级;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产业聚集,形成大型的汽车产业基地。政府可以直接进入企业无法支配的领域,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融资能力、对税收补贴方面的支持、培养信息整合能力、整顿市场秩序等,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业培训
长吉图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和引进人才难的问题。产品的创新离不开充足的人力资源,人才缺失导致产品创新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要着力引入高水平的研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汽车制造人员、营销人员,加强对其专业的培训与培养,以满足迅猛发展的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放,陈阵,张长新. 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9年第 2 期
【关键词】山东省 广东省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实证分析 SWOT分析
山东和广东都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大省,两者的贸易增长绝对额、相对额均在全国各省市前列,对全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与广东作为沿海省份,依托优越的区位与自然条件,结合当地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外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两省均打造了各具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一、山东和广东两省对外贸易现状
山东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从2010年至2005年,山东省进出口总值增长了150%。2012年,山东省进出口总值为2455.5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六。
广东省对外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自1985年至2012年连续27年蝉联全国首位,是名符其实的我国对外贸易第一大省。
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内部驱动”加“外部力量”,即内源与外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以一般贸易方式占主体,对外贸易企业以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并重,较偏重于沿海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比例较高、科学技术含量及附加值相对较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外部力量”型,即外源力量主导的结果,以加工贸易为主体,对外贸易企业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对外贸易规模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科学技术含量及附加值相对较高,对外贸易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区域,而珠三角中又以深圳等个别城市最为突出;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存在过于依赖外商投资企业、过于依赖加工贸易、区域对外贸易发展极不平衡甚至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山东和广东两省对外贸易情况对比分析
两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对经济发展均具有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经济增长对外贸具有十分强烈的依赖性。但由于二者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政策倾斜等多方面不同,两省在对外开放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本文结合两者的客观条件,从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主体、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区域5个方面,对山东和广东两省的对外贸易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推进两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省经济稳步可持续增长提出建议。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尽管近十年来山东省对外贸易规模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是与广东省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相对值上,二者相差悬殊。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纺织服装产品、农产品等低科学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占相当一部分;机电产品顺差一直较大,高新技术产品顺差极其微小、几近于无,农产品近年来出现逆差,且逆差有扩大趋势。广东省的对外贸易起点远远高于山东省;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占比上,二者差距明显。
(二)对外贸易主体。
山东省对外贸易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为主,外商投资企业约占50%,私营企业约占30%。
广东省区位优越,沿海、毗邻港澳,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再加上较早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对外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最主要主体,自2002年以来常年在60%以上。
(三)对外贸易方式。
山东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齐头并进,一般贸易较为领先。山东省以一般贸易为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同时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也比较高。广东省与山东省不同,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对外贸易方式。
广东省依托沿海、劳动力密集而廉价的优势,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要出口对象、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的贸易特征。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广东省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最大。
在两省的对外贸易方式上,两省有如下异同:
1.加工贸易均在两省的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占比均大于40%,成为主要部分。
2.两省对外贸易方式的主要区别为山东省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齐头并进,而广东省以加工贸易为主。
3.从趋势上看,山东省主要贸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而广东省主要的贸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步缩减。
(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山东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农产品为4大主要类别。其中,纺织服装产品、农产品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占相当一部分;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相对较低。
广东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例非常低,而工业制成品占绝大部分。在工业制成品中,深加工及精加工产品、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展绝大部分,且比例逐年增加。
在两省的对外商品结构方面,两省有如下异同:
1.山东省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产品、农产品为4大主要类别;广东省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2大支柱。
2.山东省对外贸易商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与广东省相比较低。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农产品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占相当一部分,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相对较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高、机电产品占比高,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展绝大部分。
3.从趋势上看,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均在稳步增加,代表着该省企业企业科学技术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明显提升;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比例自2000至2010年有了明显增长,自2011年以来反而有微弱的降低。
(五)对外贸易区域。
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个沿海城市2010年、2011年、2012年出口额均占全省的65%左右。特别是青岛市,在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龙头作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个沿海城市2010年、2011年、2012年出口额均占全省的68%左右。日照市在进口方面较为突出,远胜过威海。日照与威海在进出口方面各有所长,日照出口份额较小,而进口份额较大;威海出口份额较大,而进口份额较小。
总之,山东省的对外贸易区域主要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主,4个沿海港口城市进出口可占全省60%以上;4个城市在地域上并不集中,而是以海岸线为纽带连接。
广东省对外贸易区域从地理上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珠三角地区,主要由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惠州、江门、东莞8个城市组成;第二部分为东翼,有潮州、汕头、汕尾、揭阳4个城市组成,也称为“潮汕”,富有历史人文风情;第三部分是西翼,由阳江、茂名、湛江3个城市组成;其余部分为山区,由其他城市组成。
总的来讲,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差距较山东更大,外贸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更高,呈现两极分化。
三、山东和广东两省优化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在现有的外贸发展水平和模式下,充分发掘现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以及认识不足之处,相互借鉴和学习;
第二,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升级,把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有效地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基本结合起来;
第三,提高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大技术创新,不断增加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乃静.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探[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张燕生.环渤海地区的对外经贸区域战略[J].中国经贸, 2006,(08)
[3]王春燕.山东半岛对外贸易状况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3).
[4]周田君.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J].东北亚论坛(社会科学版),2005(16).
[5]潘文达.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学习与探索,2005,(3).
[6]刘可.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7]姜建华.调整出口产业结构促进山东对外贸易发展[J].山东经济,2005,(9).
[8]李宪锋.广东外贸依存度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暨南大学,2008.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改革;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学生中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低头看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也是我国高校独有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影响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而且这门课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更加强化了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要想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学生从小就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氛围,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中完全复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应该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方向。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是将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专业课。这门课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综合性、政策性、现实性。
首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和西方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到这门课的学习。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理论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及各种贸易政策的影响。例如,我国不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关税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等等。
此外,现实性是“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的主要特点。这门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实的能力。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其他理论课程相比,该课程的难度不大,重点是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现实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认识,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内容的改革
由“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的特点可以看出,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为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这门课教学的需要。要想达到这么课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教材的结构框架下融入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热点内容,将中国对外贸易的热点问题与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讲到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时,联系到当前的热点-TPP的推进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将理论与现实热点联系起来,向学生讲授最新的中国对外贸易动态和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理论的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仅仅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不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认识。为了强化学生对中国当前对外贸易的认识和思考,可以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拟定一个问题,让学生提前自主地收集并阅读相关资料,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因此,这门课的内容需要不断地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进行更新,更好地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思考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问题。
三、“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法”会使学生觉得很单调无趣,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在当今通讯网络发达的今天,网络上生动有趣的信息吸引学生上课看手机,这就会进一步导致学生中“低头族”越来越多。所以,当今教学方式的变革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的特点及授课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方式必须多样化。
“教师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中国的大学教学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法”,中国的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的思路,节省了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时间,这种教学方法更适用于难度很大的理论课的学习,例如数学、运筹学等。但是“教师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法”恰恰能弥补“教师讲授法”的缺点,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学生自主学习法”会导致学生漫无目的地去学习,缺乏学习思路。“学生自主学习法”更适用于难度不大的课程的学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该门课的教学中采取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法”两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与近几年在世界上最新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的理念类似,但方法又有区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环节进行颠倒,并转变老师的角色定位,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的形式。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是在学习相关理论课程之后将理论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和讨论的一门课,因此,在这门课的教学更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多地使用“学生自主学习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在该课程的学习中仍需要使用“教师讲授法”,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指引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学生自主学习法”虽然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当的话,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导致学生不适应、不配合,进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差。我国大学生整体学习的主动性差,另外,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大三大四的学生大多忙于实习或者考研,推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的课堂教学形式存在一定困难。通常老师布置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大多同学都无法完成。所以,我们在授课时采取“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我们将教材各章节的内容提炼成一个结合中国贸易现实的问题,提前将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和提供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仍然会对相关内容进行讲授,但讲授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采取引导加提问的方式促动学生自主地思考。
以此为基础,我们还设计了小组讨论的课堂环节,以增强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讨论及小组论文展示是很常见的教学活动,但是,要想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事先对学生讨论、辩论及小组论文展示的主体、频率、要求及奖励方式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讨论这种教学活动,首先要确定多长时间安排一次这种活动,讨论环节的设计过于频繁会使学生压力太大随便应付讨论,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根据自己和其他同事的相关经验,一般每两周安排一次效果会比较好。讨论的主体必须是与教学各章节密切相关并且学生感兴趣的事件,通常选择最新发生的经贸事件比较好。因为每班学生人数一般至少50人,讨论一般分组进行。
四、“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的进行离不开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课程考核改革方式改革的步伐必须跟上教学方式改革的进度。国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方式由传统的试卷考试转变为多角度、多方式的测试。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考核方式改革上,大连民族学院也将改革的方向定位于“关注过程”。“关注过程”与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很大差异,传统的考核方式更强调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仅占30%左右的比例。“关注过程”的考核方式更强调学生平时对课程的参与,将平时成绩的占比提高至50%以上。与传统的考核方式相比,“关注过程”的考核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大连民族学院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关注过程”的考核方式效果好。
五、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但教学改革仅仅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角度同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将国外“翻转课堂”教学的理念引入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的教学,采取“问题引导”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逐步培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但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最初的改革中难免遇到学生不适应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N.怀特海.庄莲平,王立中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2).
[3]金钢,刘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月刊,2016,(1).
[4]金国轩.美国大学经济学本科教育对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26).